机械电子类论文范文

时间:2023-06-18 10:25:4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机械电子类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机械电子类论文

篇1

目前,本学科已经形成了具有活力的学科方向及实力强且结构合理的学术队伍,建立了高水平的教学、科研基础平台,形成了学、研、产协调发展的态势,主要研究方向及其特色与前景如下:

1.数控技术与系统

此方向的研究与开发在国内处于水平,研究成果已转化成有相当规模的产业,年产值超过5亿元。现正在开发研究新一代的智能的、网络化的数控系统。

2.先进装备及其技术

结合国家支柱产业、国防、医疗等行业对关键装备的需求,研制实用高水平装备;参与企业重大关键装备或重型机床的数控化改造;研制数值化基础部件、先进功能部件及新型数字化装备。

3.制造业信息化技术

此方向的研究与开发在国内处于前列,在CAD/CAM/CAPP方面的研究工作已形成较大规模的产业,其中CAD和CAPP所占国内市场超过70%。在数字化样机、虚拟设计、多学科优化设计等方面的研究处于国内水平。

4.数字化制造

面向能源、运载、国防等领域的重大需求,在数字制造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国内并具有较大的国际影响,承担了以我校为首席的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项目,研究工作具有国内水平。

5.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

以设计为主线,以机械、汽车等为载体,在机电系统动力学、动态、热态设计理论与方法、智能设计、优化设计、振动噪声及其控制、系统动力学与性能仿真、NVH分析与控制、测试与主动控制技术方面的研究具有特色。

6.液压气动技术

紧密结合国防需求,开展海、淡水液压系统及其元件的研发及电液比例、伺服系统与控制技术的研究;以FESTO气动中心为基地,开展气动伺服技术的基础理论、新型气动元件、电液/电-气伺服技术的研究。作为非国防口院校,此方向持续得到军方重大项目及基地建设的支持。

7.测试技术与无损检测

开展测量原理、实用仪器和自动检测装备以及评定理论与方法的研究;组建了教育部制造技术国际标准研究中心,开展GPS标准计量基础理论与技术的研究;针对输油、储油及大型工程中安检的需求,开展数字化无损检测的理论研究和实用装备开发,实现了学、研、产良性循环发展。

本学科较之国内同类学科的优势主要表现在:

·学术队伍:五位院士领衔,一批中青年骨干,包括长江学者9人,杰出青年基金4人,总装备部先进制造领域专家组组长1人,国家863先进制造领域专家组成员1人,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

·学科基地:数字制造与装备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制造装备数字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国家数控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CAD支撑软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教育部制造技术国际标准研究中心

·学术地位:机械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民口军口973项目牵头单位

·学术成就:奖励(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四项)

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三篇

获得了国际SME大学奖

·学科产业:研究开发促进规模产业的形成(华中数控、天喻信息、天喻软件、开目软件)

学院在强化自身建设的同时,还先后与美、英、德、日、韩、俄、澳大利亚、新加坡、香港等多所大学、研发机构和企业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办学和合作研究关系,为引进和培养一流的国际型人才,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奠定了基础。近十年来,学院承担并完成国家和企业的科研项目近千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9项、国家技术发明4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00余项。1999年以机械学院为核心的华中科技大学CIMS中心,荣获了国际制造工程师(SME)颁发的大学奖。今天的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形成了自己的学科优势和办学特色。它是国内高校同行中有竞争力的学院之一。

全日制博士研究生招生含直博生、硕博连读生、提前攻博生和统考生,其中2014年博士硕博连读比例约为45%,直博比例约为25%。

登陆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学院网站:mse.hust.edu.cn,点击“导师风采”栏目可查询所有导师信息。

或登录学校who.hust.edu.cn/readytoSearchAdv.action,查询机械学院导师信息。

欢迎广大考生报考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

学术学位招生目录 学科专业名称及代码、

研究方向

招生

人数

考试科目

备注

100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  

 

 

080201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机械类考生考试科目:

①2213 控制理论

  2215 优化设计

  2201 高等工程数学(含矩阵论、数值计算方法与数理统计)

②1101 英语

③3311 电子技术(二)

  3312 计算机图形学及算法实现

  3314 工程测试与信号分析

(2213、2215、2201选一) ( 3311、3312、3314选一)

 

光电子类、信息类考生考试科目:

①2201 高等工程数学(含矩阵论、数值计算方法与数理统计)

②1101 英语

③3355 半导体光电子学

  3364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3355、3364 选一)

 

 

 

 

 

 

 

 

080202机械电子工程  

机械类考生考试科目:

①2213 控制理论

  2215 优化设计

  2201 高等工程数学(含矩阵论、数值计算方法与数理统计)

②1101 英语

③3311 电子技术(二)

  3312 计算机图形学及算法实现

  3314 工程测试与信号分析

(2213、2215、2201选一) ( 3311、3312、3314选一)

 

光电子类、信息类考生考试科目:

①2201 高等工程数学(含矩阵论、数值计算方法与数理统计)

②1101 英语

③3355 半导体光电子学

  3364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3355、3364 选一)

 

 

 

 

 

080203机械设计及理论  

机械类考生考试科目:

①2213 控制理论

  2215 优化设计

  2201 高等工程数学(含矩阵论、数值计算方法与数理统计)

②1101 英语

③3311 电子技术(二)

  3312计算机图形学及算法实现

  3314 工程测试与信号分析

(2213、2215、2201选一) ( 3311、3312、3314选一)

 

光电子类、信息类考生考试科目:

①2201 高等工程数学(含矩阵论、数值计算方法与数理统计)

②1101 英语

③3355 半导体光电子学

  3364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3355、3364 选一)

 

 

 

 

 

080204车辆工程  

机械类考生考试科目:

①2213 控制理论

  2215 优化设计

  2201 高等工程数学(含矩阵论、数值计算方法与数理统计)

②1101 英语

③3311 电子技术(二)

  3312计算机图形学及算法实现

  3314 工程测试与信号分析

(2213、2215、2201选一) ( 3311、3312、3314选一)

 

光电子类、信息类考生考试科目:

①2201 高等工程数学(含矩阵论、数值计算方法与数理统计)

②1101 英语

③3355 半导体光电子学

  3364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3355、3364 选一)

 

 

 

 

 

0802Z1工业工程  

机械类考生考试科目:

①2213 控制理论

  2215 优化设计

  2201 高等工程数学(含矩阵论、数值计算方法与数理统计)

  2244运筹学(限工业工程专业考生选考)

②1101 英语

③3311 电子技术(二)

  3312 计算机图形学及算法实现

  3314 工程测试与信号分析

  3336  生产计划与控制(限工业工程专业考生选考)

(2213、2215、2201、2244选一) ( 3311、3312、3314、3336选一)

 

光电子类、信息类考生考试科目:

①2201 高等工程数学(含矩阵论、数值计算方法与数理统计)

②1101 英语

③3355 半导体光电子学

  3364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3355、3364 选一)

 

080402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①2201 高等工程数学(含矩阵论、数值计算方法与数理统计)

②1101 英语

③3314 工程测试与信号分析

  3315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

  3355 半导体光电子学

  3364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3522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 3314、3315、3355、3364、3522选一)

 

 

 

 

 

专业学位招生目录 学科专业名称及代码、

研究方向

招生

人数

考试科目

备注

100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  

 

 

085272先进制造  

①2309 专业基础课

②1107 外语实际应用能力

③3546 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

 

篇2

1 问题的提出

21世纪高新技术发展突飞猛进,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当代经济增长的核心,世界各国都在抢占高新技术的制高点。我国在“十一五”规划中更是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作为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重要手段。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工业产值从1998年的7110.66亿元,增长到2007年的50461.17亿元,年均增长24.1%,成为我国经济中最有活力的一部分。2007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保持较快发展,高新技术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进一步提高。全年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51207亿元,比上年增长20.4%;完成增加值11551亿元,比上年增长17.8%。当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贸易总额为347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3.6%;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贸易占全部商品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达到28.6%[1]。目前现代企业管理论文,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规模迅速扩大,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和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力量。

然而,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中,一些核心领域缺乏原创性技术,导致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较为薄弱,缺乏自主知识产权。近年来,中国政府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立创新型国家”作为新时期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试图通过技术创新、科技进步来提升产业结构。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投入持续攀升,R&D经费从1998年的56.45亿 元,增长到2007年的545.32亿元,年均增长28.44%;R&D人员总量也有大量增长,从1998年的70879人年,增长到2007年的248228人年,年均增长14.94%。但与此同时,新产品销售收入从1998年的1207.254亿元,增长到2007年的10303.222亿元,年均增长只有26.68%,比R&D经费年均增长率还低[1]。由此可见,增加创新资源投入只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中国在原创性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创新资源的总量投入,更要注重其效率问题,特别是在相对于发达国家,中国科技创新资源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效率问题就变得更为突出论文提纲怎么写。

如何设计一个高效的R&D测评系统现代企业管理论文,国外学者做过相关研究。Brown和Svenson(1998)提出了最著名的R&D系统框架模型——B-S模型,认为R&D系统方法由输入、处理系统、输出等八个主要的单元组成[2]。Kerssens-van Drogelen(1999)从影响R&D绩效的权变因素、测度方法和技术等构建了R&D绩效测评系统[3]。Bourne(2000)等认为,实施一个完整的绩效测度体系应包括绩效测度的指标设计、测度指标的选取等四个步骤[4]。Begemann(2000)提出一个动态的绩效测度体系框架[5]。近年来,国内不少学者运用参数或非参数方法从不同视角对高新技术产业效率进行了测度。余泳泽(2009)基于价值链的视角,将高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过程分为技术开发和技术成果转化两个阶段,并利用DEA模型分别对各阶段的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6]。官建成、陈凯华(2009)综合运用数据包络分析的松驰测度和临界效率测度模型,对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进行了测度[7]。朱有为、徐康宁(2006)利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测算了中国高技术产业的研发效率及影响因素[8]。

综上文献,国内学者从不同侧面探讨高新技术产业的绩效测评及影响因素,对完善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理论与实践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遗憾的是,专门研究原创性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测评,并分析其效率高低的关键影响因素的文献很少。原创性高新技术产业如何界定?创新效率如何测评?其关键影响因素有哪些?找准并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对提高高新技术产业的原创性,并提高原创性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加快发展原创性高新技术产业起不可或缺的作用,为政府的产业结构优化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本文通过界定原创性高新技术产业的范围,基于创新链视角,运用DEA方法从两阶段测度原创性高新技术产业的创新效率,并分析影响效率的关键因素,在此基础上针对性提出有效提高原创性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政策建议,以期为政府和企业提升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决策提供参考。

2 原创性高新技术产业范围界定及创新效率的测度方法

1. 原创性高新技术产业范围界定

在创新的产出方面,专利是一个被经常采用的指标(Griliches,1990[9];池仁勇等,2004[10];官建成、何颖,2005[11];刘树、张玲,2006[12])。在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三种专利中现代企业管理论文,发明专利技术含量高且申请量很少受到专利授权机构审查能力的约束,更能客观反映一个地区原始创新能力与科技综合实力(Liu & White,2001[13];Guan & Gao,2009[14];刘凤朝,2006[15] ,白俊红等,2009[16])。新产品销售收入是衡量创新产出的另一个指标,但其中的新产品,若源自于三种专利中的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其技术含量没有发明专利高。鉴于此,本文放弃“新产品销售收入”而以“发明专利”相对近似衡量高新技术产业的原始性。

由于原创性产业的界定在国内尚无先例可循,到目前为此,学术界难以找到比发明专利更好的反映原创性替代指标。本文认为“高新技术产业的拥有发明专利数占三种专利申请总数的百分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相对较好地反映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原创性水平。为研究问题的方便,考虑数据的可获得性和样本容量大小对实证结果的影响,以及中国目前高新技术产业原始创新能力较弱的现状。本文从1999-2008年高新技术产业里以“发明专利占专利总数百分比(临界值暂定为70%)”从高新技术产业的17个行业中筛选出反映相对原创性较高的中国原创性高新技术产业的12个行业。需要说明的是,原创性是个相对概念,如果是原创性相对发达的国家,临界值可适当放大。

2.创新效率的测度方法

DEA(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是测度同类型决策单元(Decision Making Unit, DMU)相对效率最为常用的方法之一,它由著名运筹学家Charnes、Cooper和Rhodes于1978年首先提出[10],现已广泛应用于银行、高校、医院、保险公司以及制造业、服务业等诸多领域的效率评价。现有文献中,有关区域创新效率的测度亦基本上是基于DEA方法展开的,本文利用DEA方法中的CCR模型,以我国原创性高新技术产业的每个行业为基本决策单元测度其创新效率。对于任一决策单元DMU0,其对偶形式的CCR模型可表示为

式中:为决策单元的个数,和分别为输入与输出变量的个数,为投入要素,为产出要素,为决策单元DMU0的有效值。若且,则决策单元DEA有效;若,且或时,则决策单元为弱DEA有效;若,则决策单元非DEA有效[17]论文提纲怎么写。

3 原创性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两阶段测度及其分析

完整的技术创新链包括:研究、开发、成果转化和生产四大环节。由于生产环节涉及的要素太多,由于篇幅所限,为简化起见,本文只研究原创性高新性高新技术产业创新链的两个阶段,即: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两个阶段(见图1),分别测度两阶段的创新效率。

3.1 两阶段的变量选取与数据说明

1.技术开发阶段

技术开发阶段的投入指标:R&D经费,R&D人员。产出指标:拥有发明专利数,属于一种中间产出现代企业管理论文,它是指将研发投入转化为知识产出的能力,从某个角度反映了原创性科技产出。

数据处理方面,主要考虑三个因素:数据的缺失导致采样不全面;技术投入和产出之间的时滞性;价格因素导致数据的虚增或虚减。(1)在技术开发阶段的投入产出指标数据处理方面,本文采用了移动平均法和线性插值法弥补了部分产业在某些年份数据缺失的问题。(2)科技从研发投入到新专利通常需要一定的周期,同时各种创新活动周期存在较大差异性,例如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几个月到医药制造业和航空航天器制造业的几年不等,且时有交叉,使得投入和产出数据不对应。本文选择滞后期1 年,投入数据选择1998-2007年,产出数据选择1999-2008年。(3)有关研发经费的平减方面,首先是要确定R&D价格指数来将当年价格核算的经费总值折算为可比价格,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9)的有关数据,构造R&D价格指数如下:R&D价格指数=0.75*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0.25*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其中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基年均定为1998年。然后计算出R&D经费1998-2007年的年平均增值率,即,关于R&D存量的折旧率,参考已有文献通常采用的折旧率,基年1998的R&D存量,这里用所有时期的R&D支出的年平均增长率代替1998年之前的R&D支出的平均增长率,则1998的R&D经费存量用公式表示为,以后各年的R&D经费存量通过永续盘存法的方法推导得:。

2.成果转化阶段

成果转化阶段的投入指标:技术投入为技术开发阶段产出,即拥有发明专利数(反映原创性科技产出),经费投入为技术改造经费,人员投入为科技从业人员。产出指标:考虑到要求能直观体现高新技术产业的创新成果在商业上使企业获利的能力,以及市场通过吸收技术创新而带来增强竞争力的能力,因此选用新产品销售收入和新产品出口销售收入作为成果转化阶段的产出指标。

数据处理方面现代企业管理论文,数据的缺失、时滞性的处理方法与技术开发阶段相同。价格指数方面,成果转化阶段的技术投入指标技术改造经费选用的平减指数采用R&D价格指数,而在产出指标新产品销售收入和新产品出口销售收入的平减指数的考虑上,将高新技术产业划分为两类,一类是医药制造业中的三个细分的产业;另一类属于机械电子行业即其余的四大产业。因而在这两个产业的指数选取上也是有所不同的,前者选用化学工业1998年为基年将当年价格核算的经费总值折算为可比价格,后者选用机械工业1998年为基年将当年价格核算的经费总值折算为可比价格。技术改造经费的数据处理在年平均增长率,折旧率以及基年和以后各年的存量处理方法都同研发经费的处理。

3.2 实证结果及分析

1 .我国原创性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效率整体分析:基于技术创新链视角

根据原创性高新技术产业科技活动的投入产出数据,运用DEA测算两阶段创新效率值(如表1).

表1 技术开发阶段和成果转化阶段效率

行业

技术开发效率

成果转化效率

化学药品制造

0.324

0.209

中成药制造

1

0.055

生物、生化制品的制造

0.54

0.104

飞机制造及修理

0.099

0.501

航天器制造

0.042

0.282

雷达及配套设备制造

0.128

0.531

广播电视设备制造

0.53

0.266

电子器件制造

0.434

0.557

电子元件制造

0.288

0.516

电子计算机整机制造

0.554

1

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

0.99

0.103

仪器仪表制造

0.659

0.157

平均值

0.466

0.357

由表1知,技术开发阶段效率(0.466)的平均值大于成果转化阶段(0.357),说明我国原创性高新技术产业的成果转化效率已落后于技术开发效率,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效率亟待增强。

综合表1的技术开发阶段和成果转化阶段效率(行业)的数据结果,得出各个产业技术创新效率中技术开发阶段和成果转化阶段的二维分布图,如图2所示。

图2 两阶段原创性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矩阵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12个行业中只有电子计算机整机制造1个行业处于高技术开发效率高成果转化效率的C区域;落在高技术开发效率低成果转化效率B区域的有5 个行业:中成药制造、医疗设备及器件制造、仪表仪器制造、广播电视设备制造和生物与生化制品制造;位于低技术开发效率高成果转化效率D区域的有4 个行业:电子器件制造、电子元件制造和雷达及配套设备制造、飞机制造及修理;其余的2个行业都落在低技术开发效率低成果转化效率的A区域。

由图2可进一步看出原创性高新技术产业效率的原因及其相应的调整方向,具体如下:

A类行业——低开发低转化

航天器、化学药品制造,这些行业的研发阶段投入了大量资金但收效却不显著,同时在成果转化阶段盲目投资,对投资的质量(消化吸收、技术引进等)重视不够。对于这类行业应该两阶段同时加强,既要提高技术开发效率又要提高成果转化效率。

B类行业——高开发低转化

仪器仪表、医药类、生物与生化制品制造行业等,属于国家相对比较传统行业,有一定的技术积累,并且近几年国家加大研发投入,技术开发效率高;但由于经济不可行,技术不确定现代企业管理论文,缺乏转化资金等,导致成果转化率低。这类行业应当在不降低技术开发阶段效率的前提下,重点加强成果转化阶段的效率。

C类行业——高开发高转化

这类行业属于发展比较成熟的行业,其技术开发阶段的效率和成果转化阶段的效率都比较高, 是其他类型行业发展的目标。这类行业的资金、人才和技术投入与产出发展比较配套,经济发展基础好,属于我国原创性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先锋论文提纲怎么写。

D类行业——低开发高转化

电子类、飞机与雷达类,说明此类行业的发展基础比较弱大多是引进后转化,缺乏技术开发,技术开发效率不高;在成果转化阶段,技术比较成熟,实现了较高的成果转化效率,总体上限制了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这类行业应在不降低成果转化阶段效率的前提下,重点提高其技术开发阶段的效率。

图2 整体可看出,我国原创性高新技术行业除了电子类产品外,大部分行业都存在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偏低的问题。可能的原因是:1、研发项目缺乏市场导向,导致技术转化比较困难。高校、科研院所许多研发成果技术含量高,但生产成本很高,缺乏市场竞争力,或者不具备行业生产能力,导致转化困难。二是许多技术不成熟、不稳定,不具备产业化的基础条件,在技术转移中存在很大的风险。2、技术转移对接程度不高。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是为了“科研”而不是为了企业的需求,成果无法迅速转化,科研的重复和浪费现象比较严重现代企业管理论文,导致成果转化效率偏低。3、企业的技术吸收能力不强。我国相当一部分企业的技术属于落后技术、传统技术和限制技术,从而严重制约了企业的技术转移。3、企业技术转移的资金不足。技术成果转化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通常是技术开发的10倍。目前我国企业普遍存在资金不足问题,高新技术产业由于高风险性,很难取得商业银行贷款支持。由于受条件限制,获得政府专项资金扶持的也很少。5、缺乏有效的技术转移机制。一是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二是缺乏政策扶持。三是缺乏合理的评估机制。四是缺乏风险投资。五是双方信息不对称[18]。

针对以上四类不同的行业,可以采取不同的提升渠道:单边突破式提升:。即在技术创新过程中,针对各个行业不同的情况,保持住原先的效率高的阶段,以其效率低的阶段为突破口,加强投入和产出的配比,以提升B、D类行业的技术创新的整体效率。

渐进式提升:例如或者。对于A类行业的效率提升方式有多种渠道,就是先集中精力将某一项优势发挥至最大,同时再极力弥补劣势,通过B或D区的过渡,最终成功进入成为C类行业。

跨越式发展:,A类行业需要具备雄厚的经济基础,并且在发展过程中要注重技术开发效率和成果转化效率两手抓,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实现的跳跃式发展渠道是有可能的。

2.技术开发阶段的效率分析及投入与产出分析

用DEA方法测度的技术开发阶段的创新效率及投入冗余与产出松弛情况如下 (见表2).

(1)效率分析

表2 1999-2008年我国原创性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开发阶段的平均创新效率与差额值

效率

差额

行业

crste

vrste

scale

规模效应

拥有发明专利数

R&D人员

R&D经费

化学药品制造

0.324

0.324

1

-

100

0.0

中成药制造

1

1

1

-

0.0

生物与生化制品的制造

0.54

0.738

0.731

irs

6139.5

飞机制造及修理

0.099

0.099

0.991

irs

1131

0.0

航天器制造

0.042

0.307

0.136

irs

23

8883.5

雷达及配套设备制造

0.128

0.396

0.324

irs

14

52

0.0

广播电视设备制造

0.53

1

0.53

irs

0.0

电子器件制造

0.434

0.435

0.999

-

25944.0

电子元件制造

0.288

0.288

0.997

irs

241

0.0

电子计算机整机制造

0.554

0.563

0.985

irs

91780.1

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

0.99

1

0.99

irs

0.0

仪器仪表制造

0.659

0.66

0.999

irs

2622

0.0

平均值

0.466

0.568

0.807

3

346

11062.3

从表2可看出原创性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开发阶段的创新效率(crste):

中成药制造和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的创新效率分别为1,0.99,创新效率较高;而飞机制造及修理、航天器制造、雷达及配套设备制造3 个行业的创新效率分别为0.099,0.042,0.128,创新效率较低论文提纲怎么写。生物与生化制品的制造、航天器制造、雷达及配套设备制造、广播电视设备制造、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5 个行业的规模效率分别为:0.731,0.136,0.324,0.53,0.99,分别小于相应行业的纯创新效率现代企业管理论文,无效率主要来自规模无效率,可能的原因:这5个行业规模扩张过快,内部协调管理能力不足管理费用增加幅度大于规模扩张带来的成本降低的幅度。其它行业(除中成药制造外)的规模效率分别大于相应的纯创新效率,无效率主要是源于纯技术无效率。我国原创性高新技术行业技术开发阶段创新效率平均值仅为0.466,创新效率较低可能是因为这些行业过多追求技术开发的投资规模而忽视了技术开发效率。这为各行业技术开发阶段效率低找准症结所在,并提高其效率提供科学依据。

(2)投入冗余与产出松弛、规模效应分析

为了探讨1999-2008年间我国原创性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开发效率的特点并且寻找未达到有效值的根源,用基于产出导向的DEA模型CCR度量了各个原创性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

从投入角度看,生物与生化制品的制造、航天器制造、电子器件制造、电子计算机整机制造这4个行业都存在研发经费冗余,分别为6239.5万元, 8883.5万元, 25944万元,91780.1万元;相对而言,研发人员显得不足。化学药品制造、飞机制造及修理、雷达及配套设备制造、电子元件制造、仪器仪表制造这5个行业都存在研发人员冗余,分别为100人,1131人, 52人,241人,2622人,相对而言,研发经费显得不足。中成药制造和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的创新效率分别为1,0.99,效率最佳,不存在投入冗余和产出松弛。从产出角度看,航天器制造和雷达及配套设备制造产出松弛分别为23个,14个,存在拥有发明专利总量不足。这些行业需要加大技术开发的原始创新力度。这为进一步调整科技投入产出方向和幅度,提高技术开发阶段效率提供准确的科学依据。

从规模效应来看,除了化学药品制造、中成药制造、电子器件制造这3个行业处于规模效应不变外,其它行业处于规模递增,这些行业可进一步增大研发资源的投入以提高技术开发阶段的效率。

2.成果转化阶段的效率分析及投入与产出分析

用DEA方法测度的成果转化阶段的创新效率及投入冗余与产出松弛情况见(表3)

(1)效率分析

表3 1999-2008年我国原创性高新技术产业成果转化阶段的平均创新效率与差额值

效率

差额

行业

crste

vrste

scale

规模效应

新产品销售收入

新产品出口销售收入

拥有发明专利数

技术改造经费

年平均就业人员

化学药品制造

0.209

0.222

0.904

irs

0.0

586274.6

221151.2

62714

中成药制造

0.055

0.17

0.322

irs

0.0

211811.9

39

0.0

生物与生化制品的制造

0.104

0.69

0.15

irs

0.0

18150.0

27

0.0

飞机制造及修理

0.501

0.534

0.938

irs

0.0

906360.1

390404.7

102711

航天器制造

0.282

1

0.282

irs

0.0

0.0

0.0

雷达及配套设备制造

0.531

1

0.531

irs

0.0

0.0

0.0

广播电视设备制造

0.266

1

0.266

irs

0.0

0.0

0.0

电子器件制造

0.557

0.565

0.985

irs

1415025.5

0.0

264215.0

114122

电子元件制造

0.516

0.533

0.968

irs

918319.9

0.0

235985.1

464750

电子计算机整机制造

1

1

1

-

0.0

0.0

0.0

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

0.103

0.4

0.258

irs

0.0

54444.3

16

0.0

仪器仪表制造

0.157

0.184

0.855

irs

0.0

188935.1

0.0

10241

平均值

0.357

0.608

0.625

194445.4

163831.3

7

92646.3

62878

从表3可看出原创性高新技术产业成果转化的创新效率(crste):

电子计算机整机制造的成果转化效率(为1.000)达到最佳外,其它行业效率都较低;而中成药制造、生物与生化制品制造、化学药品制造、医疗设备及器件制造和仪器仪表制造4 个行业的成果转化效率较低,分别为0.055, 0.104, 0.103, 0.157。生物与生化制品制造、航天器制造、雷达及配套设备制造、广播电视设备制造、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5 个行业的规模效率分别为:0.15, 0.282, 0.531, 0.266, 0.258,分别小于相应的纯创新效率,无效率主要来源于规模无效率;其他行业的无效率均主要来自纯技术无效率,纯技术无效率可能是因为这个行业既定的投入资源提供相应产出能力比较弱。我国原创性高新技术产业在成果转化阶段创新效率平均值仅为0.357现代企业管理论文,创新效率低,可能是因为这些行业过多的追求投资规模,不注重投资效率造成的。这为各行业成果转化阶段创新效率存在的问题找准症结所在,为有效提高其效率提供科学依据。

(2)投入冗余与产出松弛、规模效应分析

从产出角度看,电子器件制造、电子元件制造2 个行业的收益性产出不足,相应的新产品销售收入松弛分别为:1415025.5万元, 918319.9万元。化学药品制造、中成药制造、生物与生化制品的制造、飞机制造及修理、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6个行业的竞争性产出存在不足,新产品出口销售收入松弛分别为:586274.6万元,211811.9万元,18150.0万元,906360.1万元,54444.3万元,188935.1万元。这些行业要加大科技成果商业化,同时加大新产品出口的竞争性力度。从投入角度看,造成我国高新技术行业成果转化阶段效率低下的原因主要集中在投入冗余上。中成药制造、生物与生化制品的制造、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拥有专利发明数与技术改造经费的冗余分别为39个,27个,16个;相对而言,技术改造经费、年平均就业人员显得不足。仪器仪表制造中年平均就业人员的冗余分别为:10241人,相对而言,拥有专利发明数的技术性投入、技术改造经费显得不足。这为进一步调整其科技投入产出方向和幅度,提高成果转化阶段效率提供准确的科学依据。

4 结论与政策启示

4.1 结论

本文运用DEA方法测度了1999-2008年我国原创性高新技术产业各行业创新效率、规模效应、投入与产出的冗余与松弛状况。研究结论可概括为以下几点。第一,我国原创性高新技术产业的成果转化效率已落后于技术开发效率,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效率亟待增强论文提纲怎么写。第二,我国原创性高新技术产业除了电子类产品外,大部分行业都存在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偏低的问题。第三现代企业管理论文,技术开发阶段,中成药制造和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的创新效率较高,飞机制造及修理、航天器制造、雷达及配套设备制造业的创新效率较低。相对于研发人员和研发经费投入,技术开发阶段的原创性产出(拥有发明专利数)不足。第四,成果转化阶段,电子计算机整机制造创新效率最高外,其它行业效率较低。化学药品制造、中成药制造等行业的竞争性产出存在不足。第五,从投入产出角度看,两个阶段的不同行业创新效率低的原因各不相同,有的源于规模无效率,有的源于纯技术无效率。从规模效应看,两阶段的大部分行业都处于规模递增阶段。

4.2 政策启示

其一,各个行业应根据本行业创新活动是否达到生产前沿、两个阶段的实际投入产出的冗余与松弛、规模性等进行改善,有针对性调整各行业的两阶段的科技投入或产出的方向与幅度,使创新效率尽可能向生产前沿移动。

其二,不同行业根据本行业目前技术创新链的不同阶段创新效率状况,分别单边突破式、激进式、跨越式渠道提升各自创新链的不同阶段创新效率。

其三,为有效提高原创性高新技术行业的成果转化率。可从以下方面着手:提高研发项目缺乏市场导向、技术转移对接程度、企业的技术吸收能力。加大企业技术转移的资金,加大风险投资。完善缺乏有效的技术转移机制的法律法规、政策扶持、合理的评估机制、双方信息的对称化程度。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年鉴1999-2008[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Brown,M.G., Sevenson,R.A.Measuring R&D Productivity[J].Researchtechnology Management,1998,41(6):30-35

[3]Kerssens-van Drogelen,Cook. R&DPerformance measurement: more than choosing a set of metrics[J].R&Dmanagement,1999,29(1) :35-46

[4]Bourne M.,Mills J.,Wilcox M.,Needly A.,PlattsK. Designing,Implementing and Updating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system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erational& Production Management[J].2000,20(7) :754-771

[5]Begemann C. Dynamics of Performance measurementsystem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erations & Production Management,2000,20(6):692-704

[6]余泳泽.我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J].经济科学,2009,(4):62-74

[7]官建成,陈凯华.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测度[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10):19-33

[8]朱有为,徐康宁.中国高技术产业研发效率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6,(11):38-45

[9]Griliches,Z..PatentsStatistics as Economic Indicators:A Survey[J].Journal of EconomicLiterature,1990,(4):1661-1707

[10]池仁勇等.我国东西部地区技术创新效率差异及其原因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4,(8):128-131

[11]官建成,何颖.基于DEA方法的区域创新系统的评价[J].科学学研究,2005,(2):265-272

[12]刘树,张玲.我国各省市专利发展有效性的DEA模型分析[J].统计研究,2006,(8):45-48

[13]Liu Xielin, White S. An exploration intoregional variation in innovation activity in china[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Technology Management,2001,21(1-2):114-129

[14]Guan J C ,Gao X.. Exploring the H-index atPatent Level[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Technology,2009,60(1):35-40

[15]刘凤朝.基于专利结构视角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差异研究[J].管理评论,2006,(11)43-47

篇3

成都工业学院(下称我校)市场营销专业经历20余年的发展,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人才培养体系,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营销人才。但升本后的营销专业该如何发展,如何培养特色营销人才?我们有必要认真研究和重新梳理现有的人才培养方案。

首先,市场营销专业的行业导引不明确。学校升本后,明确了培养“应用型”营销人才,但是专业课程偏重于传统营销理论的学习,看似“高大上”,实则不接地气,行业针对性不强,学生普遍感觉学不到实用的东西,加之实训环节与行业衔接不紧密,培养的学生缺乏行业核心竞争力,毕业生就业呈严重的低端化趋势。

其次,人才培养方案缺乏特色。理论课程设置具有较明显的“大营销”体系烙印,强调宽而全,与其他院校的营销专业课程设置差别不大;职业能力培养方案不系统,虽然设置了多个能力训练专周,比如市场营销策划专周、商务谈判专周、推销实务专周等,但多为课程导向,有时会成为教师理论教学体系的延伸,达不到能力训练的目的;对营销人员的职业素质和能力研究不够,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能力训练项目缺乏针对性。

最后,实训资源缺乏有效整合,效率低。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校内实训资源在院系之间无法共享,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营销学生职业能力的全面发展;二是校外实训的行业融入度比较低,多为走马观花式的感官认知,没有形成真正的校企联合培训模式;三是学生的校外实训多集中在终端营销岗位,很难接触到行业的完整营销过程,对营销活动的认识较为片面,对工业企业的生产、管理、营销等环节更是知之甚少。

2重新定位专业特色

我校市场营销专业本着培养行业性营销人才的原则,主动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以适应新常态下经济发展进程,将专业特色定位为:依托本校工科传统优势,整合校内外教学资源,以市场为导向、行业为引领,着重培养系统掌握市场营销理论、具备工业企业基础知识、熟悉工业品营销环境和营销技能,行业针对性和实用性较强的应用型营销人才。

第一,机械电子类工科专业是我校的传统优势专业,积累了丰富的学科和行业资源,培养行业性营销人才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第二,可以有效摆脱营销人才市场激烈的低端化竞争;第三,工业企业对营销人才的综合素质、行业知识水平以及国际化视野等要求较高,系统学习有助于特定行业营销人才的培养;第四,有助于与其他院校营销专业形成差异化竞争、错位发展。

3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31人才培养方案创新

(1)发挥工科院校专业优势,强化职业导引。按照“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结构,在制定市场营销人才培养方案时,将工科基础知识植入专业课和实训专周之中。设置两门以上工科基础课程为市场营销专业基础课、两门工科课程为专业选修课;实训环节突出工业企业生产和经营管理,设置ERP模拟对抗实训、工程训练、生产管理实训等几个专周,其中工程训练在校内的校办工厂完成,生产管理实训则是在校外企业由经验丰富的管理者团队指导完成。

(2)专业课程设置重视专业能力特质培养。我们通过系统研究发现,工业企业最看重营销人员的7大能力特质:营销策划与管理能力、客户关系管理能力、人际沟通协调能力、市场拓展能力、学习和创新能力、较全面的行业知识、国际化视野。于是在专业课和专业选修课中针对性地设置相应课程,并且规定每门课在授课时安排不低于三分之一课时用于相应能力的实训和拓展,每门专业课最后留出2~4学时,特聘企业专业人士传授实践经验。

(3)系列专题讲座。有计划地定期邀请专家学者、有经验的行业管理人员和工业企业营销人员到学校进行专题讲座,讲座采用6+4模式。即安排6个管理能力与营销能力特质讲座和4个专业(行业)知识讲座。

32实训教学体系创新

(1)校内实训资源协同创新。长期以来,我院校内实训资源大多都是分专业以系部为中心构建的,各实训室资源相对独立,实训设施仅服务于所在系部的实训项目,使用与日常管理权限也属于系部,外系部、外专业的学生基本不可能接触到更不可能实际操作这些实训资源,实训资源使用效率受到极大限制。我校市场营销专业定位是“应用型工业企业营销人才”,工科实训资源是实训教学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寻求从管理制度上打破原有的实训资源部门管理模式,释放实训资源活力,逐步实现校内实训资源共享是实训体系创新的重要环节。

(2)校外实训多元化。其一,与企业合作开设生产管理等实训专周。企业组织各个生产管理环节有丰富经验的管理者联合

设计实训流程和编制实训资料,学生到企业实训1~2周,深度学习企业经营流程。其二,与有实力的企业签订长期合作协议,选派优秀学生到企业进行暑期实训和毕业实习,学校对学生进行综合考量、择优轮换选送。其三,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级别的营销策划和营销实践竞赛,老师全程参与指导,并制定相应的政策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其四,营销策划实训。以团队的形式为企业做营销策划或活动策划方案,企业只需要为学生做一两次企业经营方面的讲座和提供必要的企业经营背景资料,就有可能收获不错的营销方案或创意,学生也能得到实际的锻炼。

33毕业设计创新

新建本科院校培养的是技术技能型人才。学生专业知识面较广,但理论深度不够,要求学生以毕业论文的形式对营销理论进行深入研究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所以毕业设计应该与具体的营销实践结合起来才有可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篇4

【中图分类号】 G258.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458x(2014)03―0088―05

2012年7月31日,教育部批准建立国家开放大学、北京开放大学和上海开放大学,随后又陆续有广东、云南和江苏获准成立开放大学,目前正有越来越多的省级与地市级广播电视大学逐步转为国家开放大学省级分部或下属学院等。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开放大学重要组成部分的图书馆,应该遵循什么样的建设思路,怎样成功实现图书馆的转型,就成了摆在图书馆人面前的一项重大使命。

一、总体思路

1. 目标定位

要准确定位开放大学图书馆资源建设与用户服务发展目标,必须首先对开放大学之定位有明确认识。

国务委员刘延东同志在国家开放大学、北京开放大学和上海开放大学成立大会上强调,“建设开放大学要坚持科学定位,突出办学特色,强调面向人人,实现校园教育向社会教育延伸,实行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重,通过学分积累和转换等方式建立与普通高校有效对接的‘立交桥’……要加快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着力扩大优质资源种类、总量和覆盖面,为各类人群特别是基层学习者提供更好更多的教育服务。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吸收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不断提升办学水平和国际影响力。”这就从根本上对开放大学的办学性质与定位做出了明确规定。从中,我们也可以得出,开放大学图书馆的读者,既包括学历教育的学习者,也包括非学历教育、终身学习的读者,他们希望图书馆的服务是泛在的,亦即既有高精尖的外文、研究资源,也有素质教育、个人修身养性的资源;既可以自己来馆、上网查找资料,更希望有资源可以主动推送到其桌面、身边;来馆既能学习,也可休闲。

因此,开放大学图书馆应能充分满足不同类型读者在学习、工作、生活等各方面的需求,同时根据情况逐步向社会学习者开放。其建设目标应为:建成一个面向社会,服务全民终身教育与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文献信息资源保障和服务系统;一个既能满足社会成员在终身学习过程中对文献信息资源的需求,又能为机构及个人提供特定文献信息资源服务的、兼具公益性与个性化服务的公共服务平台;一个基于网络、没有“围墙”、随时随地服务所有学习者的文献信息共享空间和图文信息中心。

2. 建设思路

依据上述开放大学图书馆定位与目标,笔者认为其建设思路应为:

(1)虚实结合、以虚为主

由于开放大学学习者的特殊性,绝大多数读者不方便到馆阅览,且大部分地市级电大(或其它省级电大分校)没有图书馆,或虽有图书馆仅对教师、全日制高职学生开放,总校的图书因馆舍面积、馆藏量、交通、资产管理等方面的障碍,亦不太可能对分校师生提供借阅服务。因此,开放大学图书馆建设的原则之一,应是“虚实结合,以虚为主”。具体而言,就是要在继续做好传统形式文献(书刊、非书资料等)的收集、整理和提供利用的基础上,重点加强数字化资源建设。

表1列举了英国开放大学、中国香港公开大学,以及国内北京、上海、广东、云南、江苏和国家开放大学(教育部批准挂牌的6所开放大学)图书馆数字资源的数量:

表1 部分开放大学图书馆数据库数量比较

可以看出,国内开放大学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藏用结合,重在服务

图书馆典型的功能有二:一是典藏,二是使用。现代社会中不同类型图书馆上述两种功能所占比重不同,如对于国家图书馆、北大图书馆、清华图书馆这种区域性公共馆以及研究性大学馆而言,收藏某一方面特色资源永远是其必备功能,而对于开放大学这类应用性为主的高校,重点应选择符合读者教学、科研、自主学习和继续教育的需求的、适用的、有针对性的资源。

图书馆在馆藏资源建设时,务必做好与师生的沟通,争取以最少的投入形成最大的产出。

(3)专博结合、特色优先

包括:一是资源的类型方面,在注重传统书刊资源建设外,还要加强非书资料、多媒体资源建设;二是加强开放大学自身特色资源建设,如开放大学试卷库、学位论文库、教参库、出版库、专题库、知识库等的建设,并逐步作为开放大学数字图书馆的主推项目;三是加大图书馆馆舍建设,特别是馆舍的一体化设计,融借阅、上网、研究等为一体,争取成为学校窗口之一。

(4)加强沟通、协作共建

含义:一是与校内其它资源建设部门的协作,含顶层设计、整体布局,加强对已建资源与拟建资源的分类研究,避免互不通气、重复建设现象持续出现;二是与校外其它图书情报机构的协作沟通,如国家图书馆、省(市)图书馆及CALIS、CASHL、CADAL等的协作,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提升学校教学、科研及办学软实力;三是进一步加强与开放大学系统其它图书馆的协作共建。

二、实体馆藏建设

1. 必要性

(1)并非所有实体馆藏均实现了数字化

目前印刷型文献尚不能完全数字化,数字化的信息资源也不能完全覆盖印刷型文献,数字化信息和印刷型的信息载体和传播方式不同,带来利用上的差异,决定了印刷型馆藏存在的重要性。

(2)受阅读习惯与类型制约

虽然数字阅读逐步得到运用,特别是随着信息技术、移动阅读的发展,除年青人外,中年人也越来越多地加入到数字阅读中。但数字阅读毕竟不适用于所有人群,且受阅读习惯、阅读类型等制约,特别是对于一些需要时间精力思考的书刊(如理工类专业书刊),可能阅读纸书更为方便。

(3)图书馆评估要求

根据有关规定:教育部在对高校办学条件及相关评估规定中,对图书馆馆舍、馆藏、进书量等均提出明确要求。如: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教发〔2004〕2号)规定,综合类本科高校合格标准为生均图书为100册,限制招生标准为50册;同时明确规定,电子类图书、附属医院临床教学人员已在相关指标的定量中予以考虑,测算时均不包括在内。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教高厅[2004]21号)中,又对上述指标做了进一步明确,如要求综合类高校图书馆生均年进书量4册。

开放大学系统图书馆馆藏测算:教育部目前对新批准的开放大学本科办学条件及图书馆的要求尚未可知,图书馆也未有独立的评估指标体系,但根据各校开办开放本科及部分全日制教育的实际,开放大学面临着战略转型、内涵发展的机遇,因此图书馆须未雨绸缪,做好一些基本准备,避免届时手忙脚乱,临时购进一些不相干图书来充数。特别是过去在实体资源建设方面缺口太大的学校,非短期突击可以解决。

2. 建设原则

(1)需要优先原则

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

一是馆舍条件的需要原则:5所省级开放大学中,广东、江苏和云南均有高职学院,故在图书馆馆舍面积、实书馆藏量与年购新书量方面,基础明显较厚(见表2)。国家开放大学虽没有直属学院,图书馆服务对象仅为教师,但作为开放大学窗口,其馆舍与馆藏量仍较大。同时,国家开放大学图书馆新馆采用一体化布局,将图书阅览、上网浏览、学者研修融成一体,并有咖啡、茶水等供应,为教师来馆查阅资料等提供了良好的保障条件。上海开放大学、北京开放大学图书馆则均面临书库饱和、设施陈旧等多种问题,无法容纳更多的实体书刊资料,也因条件过于简陋较难吸引读者到馆阅读。

二是馆藏类型的需要原则:须优先满足学校开放本科等新专业设置的需求。如上海开放大学新建了三个开放本科新专业,因学校原有计算机技术专业,相应的,有关机械电子工程与软件工程专业的专业书刊有一定的基础;而对于城市公共安全专业,则原来仅有管理方面的馆藏,在公共安全方面基础较薄弱。类似地,在各种新专业的馆藏资源方面基础均薄弱甚至为零。北京开放大学与国家开放大学首批7个与19个新专业建设也都大体面临同样问题。

因此,在馆舍面积与馆藏数量受限的前提下,必须优先保障新专业所需馆藏。

三是馆藏数量的需要原则:在可能的前提下,尽力扩大馆藏。如继续采取单复本的采访策略,尽量使用最少的资金、占用最少的馆舍,建设最大的馆藏量。

表2 部分开放大学图书馆馆舍与馆藏比较

(2)方便使用原则

借鉴国内外图书馆建设与服务经验,图书馆应以人为本,以方便读者为准则,馆舍宜采用大开间、一体化设计,融借阅、上网、打印、复印,以及个性化研究、小组化学习为一体。此外,针对残疾学生逐渐增多等需求,图书馆也应在此方面有更人性化的考虑。

(3)文化功能原则

图书馆须注重环境的美观,除提供基本的学习、研究条件外,还可辟专门的视频音频欣赏区、大片展映区等,可提供沙发、茶点等,让图书馆的文化功能发挥得更充分,让学习者能在此修身养性,能获得更多的愉悦与享受。

(4)赠送制度原则

各校图书馆应建立赠送或接受捐赠的相关制度,即将学校自行出版的书刊,赠送给图书馆一套,图书馆设专架陈列,供师生查阅,不做外借。这样一方面可以充实图书馆馆藏,另一方面也可作为展示学校形象的一个窗口。同时,图书馆应积极与其它相关出版社、书商、高校等联系,接受图书捐赠。

三、数字馆藏建设

1. 数字馆藏的范围

(1)商用数据库

即在试用并评估基础上,购置并建设一批适用于开放教育和终身学习的中外文商用数据库。

(2)自建特色库

学校应建设一批有远程开放教育特征的特色资源,这样既可以方便、适合开放大学学习者使用,也同时可以作为与外界合作的基础之一。可考虑建设的特色资源如:优秀毕业论文数据库、教师自编教材数据库、开放大学出版物数据库等。

(3)共享资源

包括与当地公共馆、CALIS、CASHL、CADAL,以及国家开放大学系统内各馆等的合作共享,特别是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以节约资金、提升层次。

(4)开放存取资源

指用户在承认作者著作权的前提下,通过互联网可以免费地获取和使用该作品,包括阅读、下载、复制、传播、打印、检索或者链接作品全文,为作品建立索引,将作品作为数据传递给相应软件,或者进行任何其他出于合法目的的使用,不受经济、法律和技术的限制。

目前,国际范围内开放存取已是潮流,也有很多相关网站。图书馆可搜集、整理、归纳后向读者提供,以便最大限度地节省经费、利用资源。

(5)校内资源整合

资源建设涉及诸多部门,相关平台建设及关系要理顺。很多学校的资源都归属于不同的部门,如上海开放大学资源建设部门包括:资源库、学习型社会建设指导中心、教务处、图书馆等,各部门互不通气,难免会出现重复建设现象。

2. 数字资源建设的原则

(1)优先建设原则

鉴于开放大学远程开放教育实际,读者不方便到馆阅览,同时借鉴国内外高校图书馆建设经验,开放大学系统图书馆建设应以数字资源为主,以满足读者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使用图书馆资源的需求。

(2)协作沟通原则

除与区域(本地)、行业(国家开放大学系统)、相关资源建设机构(公益的或商业的)协商探讨可能的共建事宜外,更重要的是首先是校内资源建设协作共建――对已购资源通过研究及与资源商的协商,确定使用范围;新购资源加强合作、协调,避免互不通气、重复建设现象继续出现。其次是采用“多结合”建设方式:一是数字图书馆平台的搭建和开放大学筹建整体规划相结合;二是平台建设和资源建设相结合;三是平台建设和教学建设相结合;四是平台建设和信息化发展相结合;五是“借力”建设和自主研发相结合。

(3)顶层设计原则

教育部已批准的6所开放大学正式挂牌以来,各方面关系尚未完全理顺。在资源建设方面,表现为各自为政、互不相干;其它正在申办国家开放大学分部的省级开放大学也大体如此。建议各校在资源建设方面应整体协调,各部门定期召开协作会,共同商定资源建设事宜,如是否有必要建设、由哪个部门建设、适用哪些对象等。

(4)云存贮原则

通过与资源商及内部各部门协商使用范围后,将各类资源共同作为云存贮模式,各个部门分别通过门户访问到一定的资源,读者也根据不同的类型设定不同的使用权限。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在规划目标、设计理念、技术实现、建设方式、运行模式等各个方面应争取达到或超过国内高校目前的平台建设水平。

(5)知识服务原则

知识服务是指从各种显性和隐性知识资源中按照人们的需要有针对性地提炼知识,并用来解决用户问题的高级阶段的信息服务过程。这种服务其特点就在于,它提供的不仅是信息本身(让用户自行决定取舍、归纳总结,形成所需知识与方案),更是向用户直接提供知识内容与解决方案。

有别于传统图书馆以信息管理为主要目标的方式,现代意义上的图书馆――特别是数字图书馆,应以知识管理与服务为目标,其区别在于:信息管理与服务以信息整理与保存为目的,以信息资源为管理对象,管理的是静态的、显性的知识;知识管理与服务以知识创新、知识的传播与共享为目的,以用户需求为核心,管理的是动态的、显性与隐性共存的知识。知识服务是对图书馆传统服务的深化与提升。

因此,云存贮环境下的图书馆应发挥自身的信息整合、服务整合优势,将图书馆纸质资源与电子资源、图书馆内外资源、行业与地区图书馆联盟等结合起来,做好知识服务工作。

四、其它急需解决的问题

1. 图书馆规程及配套评估细则尽快下发

为了更好地规范国家开放大学系统图书馆的组织管理、资源建设、读者服务、人员设置与经费馆舍等,推进系统图书馆的整体发展,图工委各成员馆商讨研究制定的“国家开放大学图书馆规程”已基本定稿。在2013年6月召开的开放大学图工委会议上,与会代表均表示规程可以“试行”名义尽早下发,让开放大学图书馆建设有据可依,加快建设步伐,提高建设水平。同时,在此基础上尽快制定配套的评估细则,争取作为教育部对开放大学评估指标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规程充分体现了本系统的特点、需求,极具可操作性,指导性更强。

2. 体制机制急需战略转型

开放大学系统中目前约有1/3的图书馆为科级建制。图书馆的地位与形象代表了一所学校的形象,图书馆要适应开放大学发展的总体需要,需要进行体制机制方面的战略转型,这样图书馆的建设才能与学校资源建设和学科建设的规划紧密结合。

此外,图书馆不是一个管理部门,而应是一个资源中心、服务中心与学术中心,图书馆的职能除为学生提供支持服务外,还是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因此,建议开放大学图书馆尽快实现体制转型,即成为完全独立的处级建制,总体配备相应的业务、服务、技术支持等部门,在组织和机构上具备现代图书馆和远程开放教育支持服务的基本形态,确保内设机构和岗位数量的相对规范完整。图书馆正副馆长须为硕士或以上学历、副高或以上职称,下设采编流通、资源开发、综合服务等最基础的服务部门,各部门负责人为本科或以上学历,中级或以上职称。

3. 人员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优质的服务应以高水平的人才为基础,人的因素将对图书馆的建设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国内外各类高校图书馆实践而言,精通图书情报业务、了解相关学科知识、外语及计算机等水平良好,能够胜任学科馆员、专业导航、数字化参考咨询、代查代检、外文编目,以及lib2.0、信息共享空间等业务的工作人员是开展各项传统服务或创新服务的前提。目前开放大学图书馆总体人员队伍素质不高,结构不合理。

4. 成立专门机构负责图书馆建设总体规划

借鉴国内外各类大学图书馆建设经验,开放图书馆应注重整体规划,加强与系部联系沟通。目前国内各高校(含部分开放大学)均成立有图书馆专家委员会或工作委员会。建议各校成立图书馆建设领导小组、专家(学术)委员会或工作委员会,作为图书馆的学术指导和咨询机构,负责图书馆建设总体规划、方案的制订,以及与外部门资源建设的协作沟通等,旨在不断提高图书馆学术研究和科学决策水平;同时,图书馆与系部设专人加强相互联系与沟通,特别是在资源建设方面做好协调工作。

5. 图书馆各平台建设有待加强

目前,国家开放大学与省级开放大学、各省级开放大学之间的图书馆现有各资源平台尚不能实现完全意义上的一站式登陆、跨库异构检索等,统计功能也有很多欠缺,造成无法精确地按单位部门、读者类型、资源种类等统计各种资源使用效率。在下一步建设与规划过程中,应在云服务、一站式检索、教学辅助等多方面下工夫。

6. 重视与外界联系提升开放化程度

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开放大学系统参与系统外图书馆的各类活动较少。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图书馆对最新趋势与动态的了解主要限于理论文章,对于未公开发表的进展或成果基本一无所知,封闭在小圈子里闭门造车。

此外,开放大学系统应加强图书馆理论与实践方面的研究,以及研究成果在图书馆建设与服务方面的应用。

总之,伴随开放大学的转型与发展,其图书馆也有相应转型之重任。在此过程中,必须明确存在的问题,找到发展的定位与思路,才能保证图书馆又快又好地发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开放大学之资源中心、学习中心与服务中心。

[参考文献]

[1] 刘盈. 网络环境下电大图书馆的发展思路[J]. 图书情报知识,2003(6):83-84.

[2] 朱丽丽. 图书馆知识咨询服务提升策略[J]. 图书馆学刊,2013(6):70-72.

[3] 教育部. 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的通知[EB/OL]. ,2004-1-4/2013-8-1.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