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9 09:22:5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校园文化德育建设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第二,加强制度文化建设,强化管理机制。制度文化是实现德育目标的重要保证。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部分,包括颁布实施的一系列规章制度,是约束学生行为的基本准则。这些准则的贯彻实施,对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加强自我约束和管理能力,有着重要的监督和保证作用。制度是校园文化建设初级阶段的产物,目的是先用制度来强化,而后用情境来内化。学校应遵循教育规律,依据教育方针和教育法规,建立和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学校的规章制度要体现三个特点:全、细、严。为了保证制度的贯彻落实,有必要建立一个完善的、由师生共同参与的立体管理体系。
第三,加强课外文化建设,丰富校园生活。学校充分利用课外集体活动,对学生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道德品质教育、环保教育、国情教育、理想教育等。利用各种社团、影视、论坛、音乐赏析会、文艺演出等活动,提高他们的文学修养和艺术鉴赏力,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提高审美情趣。如开展教职工篮球赛,丰富教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增强了同志间的交往与友谊。
丰富课外活动。学校可以成立各种社团或组建各种兴趣小组,如音乐、舞蹈、书法、美术、剪纸、手工、田径、球类、棋类、游戏、鼓号、横笛、文学、趣味数学、科技与创新、阅读与诵读、节目主持、演讲与口才、书画艺术展等。各兴趣小组活动可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旺盛的求知欲、积极的探索精神和坚持真理的态度,可使全校师生充分发挥特长,做到学校有特色、教师有特点、学生有特长。
在深化德育改革多年后的今天,对传统德育实效性的反思使越来越多人逐渐认识到,只有在学生的现实遭遇中,在学生的生活体悟中,在其内心灵魂的价值冲突中,才蕴藏着弥足珍贵的教育契机,才能挖掘出学生道德人格生成与发展的魅力源头,德育回归生活成为人们的共识。学校的德育工作是以活生生的文化方式存在的,生活德育的实施与校园文化建设具有内在统一性。
一、生活德育与校园文化建设
1.生活德育的内涵
生活德育的思想在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中源远流长。陶行知先生就曾说过:“没有生活作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作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作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他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思想。
所谓生活德育是指学校和教师在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宗旨,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学会按照一定的品德规范来生活,从而养成一定品德的教育。它注重的是在生活中培养道德的主体性与自主性,用人文的精神,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道德,真正领略到道德的内涵、生活的本质、做人的意义和对他人关心爱护的重要性,达到知情意统一,表里如一,把道德要求内化为道德品质,达到高尚的道德人格境界。
2.生活德育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导理念
校园文化,归根结底是指学校这个特殊场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是由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双向主体以校园为空间背景,围绕着教学活动和校园生活而创制形成并与之共享的,以文化冲突与精神情感为表征的文化系统。它不仅体现在包括校园建筑、文化设施和环境布置等有形环境上,更多地则体现在校风、教风、学风、人际关系、文化生活、集体舆论、心理气氛以及校园群体观点、信念等无形环境中。而校园精神和校园价值观等德育观念形态的东西则是校园文化的深层结构和核心内容,对于整个校园的生存和发展都具有指导意义。可以这样说,贯彻着德育内涵的校园文化就像校园的神经中枢和潜意识,是其凝聚力和活力的源泉。
校园文化建设坚持育德方向不是让道德空泛化、德育说教化,而是让道德具体化、德育生活化。对学生而言,最基本、最普遍的生活就是校园文化所反映及承载的生活,以生活德育来指导校园文化建没,加强校园文化的育德、育人实效,是德育工作的必然要求。
3.校园文化建设是生活德育的载体
生活德育是全面渗透、全时空覆盖的德育,必然是囊括学生在校生活方方面面的载体;必然是“教、学、做合一”从而实现知、情、意统一的载体;必然是关注集体生活、社会交往的载体。校园文化作为生活德育的载体恰恰是最富有生活气息的,文化生活几乎涉及学生生活的每时每刻,并且由于其生活性、生动性、参与性、广泛性和同龄化,其影响方式具有强大的潜在性、渐进性、渗透性,能在熏染中完成同化。
校园文化的德育渠道不仅包括了思想政治教育课,也包括了其他所有课程;不仅包括了第一课堂教育,也包括了学术科技文化活动等第二课堂教育;不仅包括了教学育人,也包括了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不仅包括了被动的接受承载,更包括了主动的探索实践。
二、以生活德育为指导发挥校园文化的育德功能
1.在生活德育主体性原则的指导下发挥校园文化塑造健全人格的功能
生活德育不是把人当作一种有生命的“材料”,可以任由他人雕琢和剪裁,而是在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的自主发展和独特发展的基础上,以塑造健全人格为目的。
在参加校园的多层次、多形式的文化活动中,学生可以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发挥自己的个性潜能。作为校园文化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学生社团活动和课外活动,对满足学生交际、结伴、归属的需要以及发展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开阔知识领域,完善认知结构等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以自由、活泼、新颖为特征的文化娱乐活动,能起到调节学生的生活方式和健全学生的心理平衡机制的作用。
2.在生活德育的主导性原则的指导下发挥校园文化导向性、规范性的功能
生活德育是主体性与主导性相结合的德育。在多种复杂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并存的今天,没有主导性,学生的主体性就可能失去方向。人的品德的社会化过程,实质上是人对各种社会品德规范不断选择的过程。解决好品德规范的选择问题,也就解决了品德教育中的关键性问题。
校园文化大都是教育者按照社会需要有意构建和创设的。当其一旦形成,就会建立起自身系统的价值体系和规范标准,对学校整体和师生个人的价值观与行为方式产生引领和规范的作用。当个体成员的价值取向、行为取向与校园文化主导价值观念对立时,个体在周围文化环境的强烈影响下就会与主导价值观念逐渐趋同。在潜移默化中选择并接受共同观念,使个体与周围的价值取向逐渐和谐一致。
3.在生活德育实践性原则的指导下发挥校园文化实践锻炼的功能
在实践中开展品德教育,是由学生的“反教育性”和“受暗示性”特点决定的。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伴随着自主意识的增强,会产生一种对外部教育的抵抗心理,这要求我们的教育要淡化人为设计的痕迹。同时,人具有可暗示性,即与他人交往时有一种下意识地模仿别人的语言或行为的倾向,使得群体背景下的行为带有明显的依从性。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2-0036-01
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在于提高学校的育人效能。以前我们重视科学文化的教育,随着人们对优质教育的追求日益强烈以及新课程改革的步步深入,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只有优秀的校园文化才能孕育出优秀的学校教育,才能适应基础教育内外环境的急剧变化,只有重建校园的德育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才能求得发展的主动权,才能加强学校校风、学风、教风建设,探索新形势下的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努力促进学校德育文化、精神文化以及环境文化的建设,提高学校育人水平。下面就我校以德、智、体、美、劳和谐发展为抓手,走校园文化建设的具体做法谈谈体会。
一、健全组织机构,加强育德队伍建设
要提高校园德育文化的育人效益,必须让每一位教师都树立人人育德的观念。首先要健全组织领导机构。因此,在落实学校德育工作中,学校校长或党支书记亲自挂帅,德育处具体负责,形成了上中下层级的德育领导体系。其次是努力构建校园德育文化建设必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才观、育人观,每周召开一次行政会,通过学习政策法规、时事政治,提高行政管理者依法从教全员育德的认识。计划结合学校德育工作的主题每月召开一次教师会,明确该月育德的主题,每期期末除了有德育工作总结还有德育研究的专题总结。在加强德育师资队伍建设工作中,坚持把重心往下落,坚持以校本与外出培训相结合,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另外,我们还派出教师参加市区级、国家级各种学术报告会和培训会,加强学校间的横向联系和相互学习,拓展教师们的教育视野,提高了德育队伍的整体育德水平,为学校德育文化的建设奠定了基础。
二、坚持校园美化,提高育人环境
我们坚持"五育"和谐发展的育人方针,以人的发展为核心,营造和谐温馨的校园文化环境。校园四周高大挺拔的梧桐树是孩子们学习成长的摇篮。春、夏季有紫薇、洋槐、六月雪,秋冬季有桂花、腊梅,校园四季鸟语花香。我们让校园里的每一面墙壁会说话,使每一棵花草树木会言情。积极开展各类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设计校园黑板报、宣传橱窗等,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图文并茂,使孩子们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另外,校园内随处可见名言警句、名人画像、宣传标语,无声地在感召引领学生,以名人为榜样,规范自己的言行,学会学习,学会做人。
三、深化德育常规,打造健康向上精神文化
物质环境是校园文化的基础部分,主要包括校园的建筑布局、空间构造、人文景观等,是人们能够直接创造和使用的,并且能够反映出某种价值文化形态的客观存在物。高校应该注重校园的物质环境建设,完美的校园布局,合理的建筑规划,精心设计的空间构造和人文景观都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所以马克思说:“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孔子的乐生思想在这则故事中一览无遗,那么这种乐生由何而来呢?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环境美。在这样的环境中,众弟子各言其志。可以看出,品味高雅的环境有利于树立远大的志向,能够积极熏陶人的道德情感。恬静、整洁、优美、精致、充满生气的校园物质环境可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的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感。一方面,校园物环境是物质的,它的可塑性依赖于人在实践活动中的本质力量和理性精神;另一方面,作为一种环境的道德实体,校园文化环境需要以物质环境来表现自身。“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所谓“里仁为美”,是说居住在有仁德的地方是完美的,肯定了环境对人的品德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高校应该着眼于未来,整体规划,积极探索校园物质环境的构建与营造,努力建设一个能够净化学生学习和生活、陶冶高尚道德情感的校园物质环境。
二、完善校园制度环境建设,规范学生道德行为
校园制度环境是指由学校制定或自主采纳和维系的教育管理制度的体系,它对学校道德风貌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其一,制度具有学校成员必须遵守的规范性优势,学校通过规章、守则、规定、条例等形式把道德原则确定下来,能对学校成员的各种行为起规范和指引作用。其二,制度对道德原则有更为明确具体的表达形式,使之成为易于遵循且带有权威性的具体行为准则,赋予情境化的道德选择以一种超越特有情境的预测性,使学校成员在面临道德冲突时,有可能作出明确的是非曲直的判断。其三,道德原则和规范被制度予以确认,就获得了执行的强制性,就会在一定程度上保障道德规范实施的效力和刚性。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里的“道之以政,齐之以刑”,讲的就是法治。所谓“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讲的就是德治。在孔子看来,整治以法令,约束以刑罚,老百姓会为求免于刑罚而服从,但没有羞耻之心。如果用仁政来引导,用礼乐来约束,那么老百姓就会产生羞耻之心而加强自律。显然,孔子是主张对百姓进行“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的教化。德育制度对受教育者的作用更应靠制度中的伦理精神和价值意义来实现,而不是靠强制性规范。这就要求我们的校园制度建设不要一味的强调校规校纪的不可抗拒性,而要注重人性化,强化德育的引导作用,使之对学生的道德行为进行规范、感染、导向和推动。在制度执行方面,要树立学校德育制度的权威来保障制度的顺利执行,对待学生违反校规校纪方面,要立足于德育,从思想道德素质方面进行教化。正如,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品德教育,宣传、教育、管理部门应该齐抓共管,形成合力,集中各自优势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在德育过程中对于那些“顽固不化”的违纪学生,也要怀着爱人之心去教化,对学生怀着一种积极的爱,对于其优点加以肯定和赞扬,正如孔子所说:“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三、抓好“三风”建设,营造健康和谐的校园精神环境
校园精神环境是指学校的校风、教风、学风和在一定时期内提出的思想政治要求及其在校园内形成的能够生动反映出学校精神面貌的一种表现形式。校园精神环境是学校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其精神凝聚力主要表现在校风、教风和学风三个方面,“三风”建设事关学校精神环境建设的全局。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一个国家的治理要靠道德感化,同样学校也需要用道德规范来约束学生的行为。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这是说,国民人口增加多了,要设法使他们富裕起来;国民富裕了之后,要加强对他们进行道德教化。这就要求我们的学校要积极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校风,同时还不能忽视对学生进行道德熏陶,努力使其受到良好的校风氛围的影响。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孟懿子、孟武伯、子游、子夏等四人关于“孝”的提问,而孔子却做出了不同的回答。孔子的不同回答,正是根据他们的不同情况,对症下药,因材施教。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从实际出发,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树立良好的教风。唯此,才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除了教书更要育人。正如孔子所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教师担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师德在学校德育体系中有着关键的作用,对校园的精神环境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必须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树立良好的教风,发扬学校的优良传统,积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修养。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就要求学生要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能够独立主动、认真地的学习。同时孔子还强调自我学习、自我教育,如“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这就指出了为学所该有的精神与态度,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学风。“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由此可见,孔子十分重视“修己”(自我思想道德建设),自我思想道德建设的根本路径是实践,这就要求学生要敢于实践和创新。学风建设可以帮助学生通过具体的学习过程明确理想信念,形成良好的道德观、价值观、学习观,把握正确的行为准则。良好的学风有利于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有利于构建健康、和谐的校园精神环境。
四、优化学校文化环境,坚定积极向上的道德观念
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在我国高等教育系统中,新建本科院校呈异军突起之势。全国70l所本科院校之中有新建本科院校198所,占本科院校的近1/3,浙江的嘉兴学院就是其中的一所。新建本科院校,要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和谐校园,承担起自己的历史使命,在强手林立的高等教育系统中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就必须找准自己的定位,办出自己的特色,建设适合自身的校园文化。
一、新建本科院校的定位
全国70l所本科院校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和教学型大学。而新建本科院校大多数是从专科学校升格或者是办学力量较弱的几所学校合并而成,无论是师资、实验设备条件还是本科办学的经验、文化积淀,相对于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而言都十分薄弱。有的新建本科院校还合并了一些中专学校,改造、提升的任务相当繁重,要办成一所合格的教学型本科院校还应做很多努力。
其次,我国大多数新建本科院校都是建在省政府所在地以外,与当地企事业单位、地方政府有密切的关系,且当地政府每年有一定的资金投入,这就要求学校应培养适合当地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为当地企事业单位解决实际问题。这同样是影响新建本科院校的定位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地市一级对人才的需求大多在技术应用层面和管理层面。
所以,我们认为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是: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学科专业设置与地方产业结构尽量吻合,以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为主体的教学型本科院校。
二、新建本科院校的定位与校园文化构建的关系
一所大学的定位问题,不仅是个理论问题,而且更是个实践问题。从理论上分析,一所大学的定位与学校在高教系统中的位置、自身的历史条件及与地方的关系有关。从实践层面分析,因为学校定位目标的实现,不仅需要校级领导层的科学决策,更需要全体教职员工和全体学生的共同实践,还需要教育经费的投入、实验设备条件的保障,以及强化管理、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加以引导和保证。总之,需要人力、物力、财力上保证学校定位目标的实现。事实上,就是要求新建本科院校根据自身的科学定位来构建与之相适应的校园文化。
作为社会文化的亚文化,大学校园文化既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又反作用于社会文化。所谓大学校园文化就是大学这个群体全部存在方式的总和,是师生长期生活于其中的一种文化氛围和精神、物质空间。它发挥着隐性教育的作用,与课堂教学的显性课程一起构筑成一个全面、综合的大学教育体系,它能使置身其中者不自觉地获得特殊的体认、熏染和感受,从而得到精神、气质的感悟,产生对学校的认同感。所以,大学的定位必须通过校园文化的构建来予以实现。
具体地说,大学校园文化包括价值文化、制度文化、组织文化、物质文化四个方面。
众所周知,现代大学的任务有三项: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但对一所具体的大学而言,应该是有所侧重的。新建本科院校根据自身的定位,它的侧重点理应是教学,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生培养为根本。当然,这样表述,并不是否认科研的重要性,而是要明确工作重点。我们的观点是,新建本科院校应以自己的现状和办学定位来构建校园文化,从而确保办学定位目标的实现。这对新建本科院校既是个全新的课题,又是一项十分有意义和紧迫的任务。
三、以办学定位为核心的校园文化的建设实践
1.价值文化的构建,是大学精神之所在,是大学办学理念的价值体现。在价值文化的构建中,要按学校定位的要求,突出本科教学的中心地位,把培养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作为全体教职工的共同理念。嘉兴学院在教育过程中,除了加强课堂教学工作以外,结合各专业的特点,努力构建“教学、实习、科研、就业”一体化的办学模式,比如我校会计专业实行校内校外“双导师制”育人模式,机电和建筑专业、 0R装设计专业实行“产学研”相结合的育人模式,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尤其是让学生了解自己服务区域内的经济发展状况和社会进步状况;教育学生要面向基层,面向当地的企事业单位,转变学生的就业观念,让学生树立“当不好士兵,是不可能当将军”的就业观念,把学生培养成为“下得去,上手快,能创业”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我校每年毕业生中有40%左右留在当地工作,为地方经济发展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为此,我校根据专业和人才培养特点,积极推进教学改革,使学校的专业设置与地方的经济结构紧密结合,如服装纺织专业、化工、机电专业与当地产业结构都有高度的相关性。学校也积极鼓励、引导教师走出校门,深入企业进行面对面的
科研交流与实践,找准为区域经济服务的切人点,反过来又提高了专业课的教学质量。这种内外互动的教学,大大提高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转贴于 2.构建与价值文化相一致的制度文化。
(1)健全教师的教学考核聘任制度。良好的学风必须以良好的教风来引导。对教师的考核聘任,必须突出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业绩,激励教师安心教学。对积极参与学校教学改革、教学业绩突出、深受学生好评的教师,我校都有奖励制度和政策给予激励。尤其是高校扩招后,青年教师大量增加,为此我校建立了青年教师导师制、青年教师讲课比赛制,帮助青年教师过好教学关。而对教学极不负责任的教师,坚决从教学岗位上撒下来。
(2)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课堂教学规范、实验实习教学规范、毕业论文(设计)规范等教学全过程予以监控,以确保教学中心地位和人才培养质量。对此,各大学或多或少都有制度和规章,但重要的是要加强规章制度落实的检查力度。我校领导、二级学院领导都深入课堂听课、检查,以保证制度的执行并与教师的任职考核挂钩。
(3)改革课程体系,突出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必须以课程设置为前提。应用型人才的一个特点是知识面比较广,因为在基层的实际工作中,特别是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时往往需要多种知识的综合运用。我国现行的专业课程设置多偏于“专”与“深”,忽视“广”,刚毕业的大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适应性较差,如何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成为培养应用型高级人才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应根据现代化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知识结构的需求,改革现行的专业课程设置,在强化基础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多开设选修课,推进学制改革。我校实行了主辅修制、双学位制,构建学生“合格+特长”的知识结构,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4)强化实验、实习教学,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验课程的开设和社会实践的强化是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为提高实验课的教学质量,我们建立了人文训练中心、工程实验中心、生化实验中心三个实验中心,以整合资源,力争效益最大化,并加强实验课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其次健全实验室的规章制度,明确提出实验室首先应该为学生的实验和动手能力培养服务,而不仅仅是为教师搞科研服务。
3.建立和健全为学生发展服务的组织文化。
(1)强化教学管理部门的人员配备,尤其是教务处的人员力量配备,要把真正懂得教学管理规律的人员放在教务部门。一所大学教学管理部门力量的强弱,将直接影响教学工作的管理效率。
(2)强化学生管理部门的配备,尤其是学生处的人员配备及共青团组织的人员配备。学生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必须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工作理念,懂得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想脉搏,善于管理,通过校团委组织健康有益的活动及社团活动,培养大学生的能力,拓展大学生的素质,通过大学生社会实践,以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社团活动与第一课堂教学有机结合,使学生真正做到“精神成人,专业成才”,从而确保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几年来,我校在国家、省举办的“挑战杯”及各类学科竞赛中取得了比同层次学校更好的成绩。校团委被团省委评为省先进团委。
(3)强化二级管理。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新建本科院校的学生规模大都超过一万人。由于对课堂教学的组织和对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主要是在二级学院,所以学校的管理职能也必须向下延伸。我校在二级学院人员配备时,也强化了教学管理人员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的配备,由专职党总支副书记分管学生工作,有专职的副院长分管教学。而二级学院的教学管理人员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的配备与学校教务部门、学生管理部门建立了协调一致的工作网络关系。这实际上,就是从组织文化角度体现价值文化,从而使学校的办学定位得以顺利实现具备了组织保证和人力资源保证。
4.构建为学校定位服务的校园物质文化。
(1)校园的建筑设施。首先,校园的建筑要方便师生的学习、生活,使生活在其中的人们能够很好地学习、工作和生活。其次,校园中的小品,如雕塑、休闲设施等要富有教育底蕴,使人感觉身心愉悦,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
(2)校园的实验设备、运动场地、图书资料要能为学校的办学定位服务,要能满足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需要。新建本科院校大多经费比较拮据,但是用于教学之需的实验设备是不可少的,否则,学生的动手能力如何培养?而有的学校却在教学要求都没有满足的情况下,贪大求全,搞一些不必要的只是为了追求气派的附属设施,或者为了教师科研而挤占了教学所需要的设备。这种做法显然是与人才培养目标相背离的。我校近几年在实验设备上投入近8000万元改善学生实验条件,达到和超过了教育部关于本科合格评估的标准。
5.融入地方文化,加强社会实践。为了实现办学定位的目标,我们不仅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更需要以开放的心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为学校服务。新建本科院校培养的人才主要是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具有较强的区域性,所以,融人地方文化,充分利用地方的企事业单位,建立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基地,聘请校外导师,为学校服务、为学生成才服务,从而使学生能从社会实践中培养对当地的文化认同感,培养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也应该是新建本科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考虑的一个大问题。
总之,以大学定位为核心,围绕大学定位,加强内外结合的校园文化建设,是新建本科院校在相当长一段时间的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关键词:
体育文化;校园文化;建议
一、引言
一直以来,我国都十分重视素质教育,为了真正实现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很多学校已经开始高度重视体育文化建设。体育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体育文化有利于为学生营造丰富的校园文化,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各学校负责人应当顺应时代的发展,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灵活地采用各种办法将体育文化建设与校园文化紧密结合起来,最终推动学校发展。
二、体育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
(一)体育具有教育效能,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育德于乐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加强锻炼、强健身体已经成为很多人的生活方式,不仅如此,各学校也开始高度重视学校的体育文化建设,鼓励学生参与到体育运动项目当中,力求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体育运动是体育文化的重要内容,体育文化在社会发展以及学校发展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作用,所以,我们非常有必要在当前的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体育文化建设。体育活动具有思想性、学习性的特点,它拥有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鼓励学生们不怕挫折、勇于挑战,通过体育文化的建设,学生既能够增强健身意识,提高身体素质,又能够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体育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教育人、改造人、培养人的作用,加强学校体育文化建设,学生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较大的影响,从而加速学生在政治素质、价值取向、知识技能、人格心理等方面的社会化进程。学校体育文化建设的群众基础非常广泛,德育功能突出,所以,学校领导者应当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为国家培养出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二)体育具有凝聚效能,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寓教于乐
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未来,他们肩负着发展国家的重要使命,所以,我们应当高度重视学校体育文化的建设,充分发挥学校体育的凝聚作用。体育活动是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可以通过组织一些体育活动来实现体育文化的建设,当学生在参与体育竞技的时候,体育文化可以充分发挥其凝聚作用,从而加强了学生之间的沟通合作,拉近了学生之间的关系。我们通过实践发现,体育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是增进友谊的“纽带”,是凝聚人心、增进团结的“法宝”,除此以外,体育文化还激发了学生的认同感、使命感和集体荣誉感,最终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体育具有激励效能,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励志于乐
加强体育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作为体育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体育具有激励的效能,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中能够感受到运动的乐趣,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学校体育文化的建设。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大大激发了学生的运动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我们不得忽视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对学校发展以及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
(四)体育具有传播导向效能,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获智于乐
如今,很多学校都开始通过组织体育活动来建设校园体育文化,经过不断的实践,他们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当学生参与到体育运动中的时候,他们会从其他运动者那里感受到喜爱、尊重和信任,除此以外,学生还会通过参与体育活动学会如何与人合作、如何忍让和表达情感,这种具有传播导向效能的体育能够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三、如何实现体育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
加强体育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对于深化学校办学理念、构建和谐校园、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各学校应当加强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笔者根据自己经验总结出了以下几种加强体育文化建设的措施。
(一)积极组织校园体育活动
为了加强学校体育文化的建设,培养学生不怕挫折、勇于挑战、团结合作的精神,学校应当多组织一些校园体育活动,例如全校运动会,这样就既能够减轻学习的压力,加强学生的身体锻炼,又可以让学生体验到体育竞技的乐趣,从而养成终身锻炼的良好习惯。当然,在学校运动会的时候,教师和学生都应当积极参与,这样可以拉近师生的关系、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总之,课外体育活动是开展体育文化活动的主要途径,它既要完成体育锻炼的任务,又要活跃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我们必须认识到课外体育活动对提高学生锻炼意识和积极性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二)组织学生观摩体育比赛
组织观摩赛有利于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观摩赛的方式多种多样,例如录像、电视实况转播、现场观看等形式,班主任可以组织全班同学一起观看精彩的体育竞赛,然后对竞赛进行详细的解说,这种方式有利于培养提高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同时,也是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热爱体育活动,欣赏体育美的重要手段。
(三)加强体育宣传,建设校园体育文化
为了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学校领导者应当加强体育宣传,宣传的方式多种多样,例如,学校可以让各班级通过黑板报、校园广播站、校园新闻报纸等方式来实现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各班级在制作黑板报的时候,他们应当紧紧围绕体育有关的主题,例如优秀运动员的介绍、有趣的竞技项目等,学生在制作的过程中就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四、结束语
加强体育文化和校园文化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有利于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学校领导者应当高度重视体育文化和校园文化建设,将学校体育文化建设作为学校事业发展重要内容之一,发动全校师生积极参与到体育文化建设当中,从而推动学校的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1]魏秋珍.关于校园体育文化的思考[M].湖北体育科技出版社,1999.
[2]任莲香.体育文化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01).
[3]郝君,韩超.高校特殊群体体育健康需求分析[J].科技信息,2012(16).
关键词 体育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 建设意义
校园文化是学校组织在教育管理过程中营造的具有各自特色的文化意识,包括学校的发展目标、价值观念、风格特点、传统习惯和规章制度等在内的有机整体。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从多元化入手,立足于现实建设,着眼于长远发展,开展校园体育活动,使校园文化建设活动寓乐、美、学、文于一切健康有益的社会活动之中。用现代体育思想促进校园文化建设,以健全的组织文化构建凝聚群体意志和力量的团队精神,这对组织成员的创造力、凝聚力、组织效率的提高及组织目标的实现有着广泛深刻的影响和积极作用。
一、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不可分割的整体及校园文化的特点
校园文化的整体性特点:就体育文化而言,它不是对单一的文化活动的开阔和描述,而是以深逢的大学传统为底蕴、先进的大学精神为理想。通过校风、学风等校园精神层面而弥漫在每一个学生心中的群体文化。在高校任何一种校园文化传播中,从精神理念的设计到具体部门的实施,都需要教学、科研、管理、后勤等各部门的密切配合,群体协调。
校园文化的实践性特点:校园文化即是一种文化理想,又是一个实践过程。不管是从学校层面、管理层面、教师教育层面还是学生层面,都存在继承、发扬、修正、完善的过程。也称为是一个系统工程。体育文化的凝练和形成同样需要有针对性地工作部署与实践活动来实践、传播、运用、灌输与推广。
校园文化的主体性特点:校园文化的主体是指与客体对象相对应的校同文化建设的承担着、执行者和受益者,包括学生、教师、管理人员等全部的校园人。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学术论坛、社团组织的各类活动、媒介宣传引导、各类的竞赛活动等。都需要学校教师、学生的主观能动意识得以充分发挥,共同建设美好精神家园。
二、校园体育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体育运动是体育文化发展的载体,也是一种社会文化需要。作为文化现象,体育有很强的教育功能,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一)高校体育具有教育效能,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育德于乐
具思想性、学习性的体育活动是校园文化中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能在体育活动和体育锻炼的过程中培养人、教育人、改造人,从而潜移默化地熏陶、感染每一个校园人;也加速校园人在政治素质、价值取向、知识技能、人格心理等方面的社会化进程,使学生在不同程度上产生完善自我、发展自我的心理需要,有效抑制与大学生要求不相符合的思想和行为。高校体育文化以其广泛的群众基础、突出的德育功能,提高了校园人热爱美、鉴赏美和表达美的能力,使高校形成具有鲜明特点的校园文化。
(二)高校体育具有凝聚效能,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寓教于乐
青年学生是祖国的栋梁,必须引导青年学生努力拼搏、刻苦成才,发挥凝聚力和战斗堡垒作用。体育活动中的竞技运动正好突显了为集体拼搏的竞争精神,是沟通感情的“桥梁”,是增进友谊的“纽带”,是凝聚人心、增进团结的“法宝”。实践证明,高校体育作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激发人们产生认同感、使命感、自豪感和归宿感,合成巨大的内聚力,将个体目标整合为学校的总体目标。
(三)高校体育具有激励效能,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励志于乐
开展积极向上的体育活动能够强有力地调动校园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产生一种巨大的鼓舞人心的精神力量,形成学校活力。
校园文化工作离开了体育工作就缺乏应有的牛机和活力。我们在抓好教学与科研的同时,要注重以有效的体育活动相配合,鼓舞斗志,培养集体荣誉感。
(四)高校体育具有传播导向效能,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获智于乐
学生在运动场中最容易传递真情实感,最容易赢得同场竞技者的喜爱和尊重,也最容易得到战友般的信任,并在“是对手更是朋友”的轻松氛围建立新友谊。在运动中,校园人学到如何尊重自己和他人,如何实现合作,如何把握适度忍让和情感表达,“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具有传播导向效能。高校体育活动能陶冶、感染、规范学生,为个体行为提供价值参考,使个体自觉地把组织目标视为自己的行为目标。
三、关于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体育文化对建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应该大力发展体育文化,下面就介绍一些具体的方法和建议。
(一)加强媒体宣传力度
经常运用标语、图展、广播、录像等媒体,进行体育文化的渗透。使师生员工真正认识到强健的身体是人生的第一财富,是现代人生活的基本条件。达到培养对体育的兴趣,提高参与程度,使大家都了解体育、参与体育、享受体育。
(二)重视课外体育活动
课外体育活动是开展体育文化活动的主要途径,它既要完成体育锻炼的任务,又要活跃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要认识到课外体育活动对提高学生锻炼意识和积极性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三)组织观摩体育比赛
观摩比赛可分为录像、电视实况转播、现场观看等形式。组织学生观赏比赛活动,有利于培养提高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同时,也是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热爱体育活动,欣赏体育美的重要手段。
多元文化包含各族群平等享有文化认同权、社会公平权和经济受益需求。[1]这是全球文化多样性大会上对“多元文化”的内涵作出的解释。可见,多元文化不仅仅是对文化存在差异这一事实的简单认可,更与文化主体的生存发展权密切相关。[2]多元文化模式不仅是近代西北少数民族文化的一种宏观构建方式,而且体现为每一种文化的构成方式,[3]诸如校园文化的建设。
校园文化这一概念由美国学者华勒(W.Waller)在1932年最早提出,他将其定义为学校中形成的特别的文化。在我国,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才被正式作为一种区域文化、一种社会文化的亚文化由高校提出。[4]这是一种独特的精心挑选的文化,要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不同的场合,选择不同的形式和内容,使校园人乐于接受和易于接受。[5]校园是塑造人类精神文明的特殊场所,是青少年学生生活的一个特殊环境。[6]要根据学校规模、教育类型、办学历史、地域特征、财力状况等显示其旺盛的生命力,校园文化就是这种精神和环境的综合体。
日益发达的网络媒体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新的渠道,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知识,给予了他们体会并了解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文化的机会。学校的管理者和领导者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资源将多元文化的理论引入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中来,将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的办学特色和人才的培养目标结合起来,立足于培养学生的世界意识,指导学生树立文化意识,对本民族文化更加认同。在这种文化认同和对不同文化了解的基础上,不断形成本校的教育思想。
教育思想是人类对社会和教育认识、概括、论证和思考的结晶,是社会和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教育上升到自觉状态的标志。[7]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总要形成一种占主导地位的主体教育思想,同时还会存在多种占非主导地位的教育思想,呈现出教育思想的多元性。[8]一所学校更是如此,在长期的积累过程中,在一代代人的努力下,逐渐形成特有的学术氛围和教学环境。正如南开大学,她的古朴,她的深厚,她的严谨,她所有的一切,深深吸引着每一位中国学子和外国友人。用她的百年积淀影响着一代代的年轻人,向国人、向世界讲述着中国的发展和华夏文明的瑰丽。
中小学的校园文化建设要积极发挥学生的作用,培养学生对学校的情怀和认同,以人为本的校园文化建设必将体现一定的时代特征。每一个学生就是一种不同文化的展现,同时又体现了对华夏文化的认同和融合。这种文化认同(culture identity),通常被理解为个体或群体对自身所属的文化体系自发形成的一种内在情感,表现为一种归属感或文化情结。[9]
但是,现阶段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校园文化建设缺乏完善的制度和人文关怀,不能很好地起到规范、制约和激励的作用;校园的物质环境建设很好,但对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隐形文化关注得比较少;校园内张贴的名人画像、警句格言等成为学生眼中的“摆设”;校园文化活动很丰富,但对学生的启迪和影响作用甚微,没有从拓宽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能力和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等方面入手,使人感到内涵不深,成效不大;……面对种种问题,学校领导要深层研究本校实际,动态构建校园文化脉络,提升、规范校园文化,以全新的观念、方法创建和谐的校园文化。[10]这是一个不断推进、长期积累的系统工程,是一种有思想有情感的师生的交流和沟通的过程,更是一次有创造性有战略眼光的挑战。
中小学校园文化在整个基础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在影响和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过程中,具有其他任何教育手段无法比拟和替代的作用。现在,中小学教育逐步从应试教育走向素质教育,实施素质教育就必然要求在学校中创设一定的文化氛围,使学校每一次活动、每一个角落都带有育人的痕迹,让每位学生都能受到熏陶教育。[11]打造优秀的校园文化是每一位教师、学生和家长的期盼,更是每一位领导的职责,也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趋势。但学生素质的培养需要家长、教师及学校等多方面的协调配合才能有效实现。
优秀的中小学校园文化不仅可以促进教学、科研及管理活动的顺利进行,而且可以使每个校园人的精神得以振奋和升华;优秀的中小学校园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吸引力,能较好地调节和激励师生员工的思想行为,较好地培养和激发师生员工的群体意识和集体精神,较好地促进师生员工的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和自我完善,较好地保持学校的长期稳定。[12]对正处在世界观和人生观形成阶段的青少年来说,优秀的中小学校园文化环境是他们健康成长的沃土和摇篮,可以陶冶情操,启迪心智,促进全面发展。因此,学校要高度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为培养更多更优秀的高素质人才奠定基础,为祖国的繁荣和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李明欢.“多元文化论争”世纪回眸[J].社会学研究,2001,(3).
[2]刘玲,陈泽刚.跨文化交流视野下的校园特色文化建设――黑河学院中俄学生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感受状况调查分析[J].黑河学院学报,2010,(4).
[3]王文利.多元与一体的调适――以近代西北少数民族多元文化为例[J].新疆社会科学,2011,(2).
[4]郭婵英.现阶段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学与管理,2007,(11).
[5]崔开明.对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青岛教育学院学报,2001,(3).
[6]张兴斌,矣向阳,何建国.对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2,(6).
[7][8]王炳照,阎国华主编.中国教育思想通史(第一卷)[M].湖南:湖南出版社,1994:3,5.
[9]雷勇.论跨界民族的文化认同及其现代建构[J].世界民族,2011,(2).
有的中职学生因为文化知识薄弱、行为习惯差、缺乏上进的内动力、心理脆弱等特征,而被社会歧视、老师歧视、甚至被父母和自己歧视。面对学生实际,“以生为本”深入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有着不可忽视的潜在影响。学校领导班子经多次调查摸底,认识到校园文化建设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大力加强和建设校园文化是学校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这对营造良好育人环境,提高广大师生员工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具有重大意义。从我校实施校园文化建设的经验来看,笔者认为,当前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应当从如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和提升。
一、围绕校园文化建设大背景,积极实施科研文化
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过程中积淀而成的价值观念和精神气质,它是一个学校在自己的历史发展中,在长期的办学实践的基础上,逐步培育形成的、占据主导地位并为全体师生所认同和恪守的共同的价值观念,成为学校发展的内在动力。国内外大量的成功教育实例业已证明:通过有意义、有价值的教育科研,提高教育质量,发展原创的教育理念,是一所学校提升到较高品位的首要条件之一。十一五期间我校的课题《校园文化建设的整合性策略研究》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应运而生。
二、发掘校园文化的教育功能,注重环境文化
依托校园文化,营造一个催人上进、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围绕上述思路,学校在校园文化的设计中凸现育人氛围。走入学校后,“先教学生做人,再教学生技能”的办学理念,“品德合格,技能过硬”的培养目标在学校显著位置予以明示。关于“感恩教育”内容的宣传则随处可见,大型壁画“感恩壁”,诗、画结合,其景感人,其情动人;反映二十四孝的故事的大型壁画,平凡真实,温润感人。由学生们自己评选的孝敬父母、刻苦学习、热爱劳动等明星组成的“学生明星长廊”,则时刻提醒着学生要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校园里散布着很多文化石,有勤俭、勤学、勤劳、善言、善行、善德的“观我”石,还有“德馨”石、“修身”石等,真正达到了“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每一个角落都有特色,每一处景点都能育人”的目的。
三、更新教育理念,培育教师文化
教师文化是教师群体公认的价值观,是教师群体推崇的价值追求。围绕“先教学生做人,再教学生技能”的办学理念,学校在教学的过程中,坚持了文化育人的观念。教师文化已经直接融入到文化育人的实践中。首先,在解读课程知识时,教师能从教学伦理上重新认识教学,根据自身的教学思想、价值取向、伦理观等价值思考,教学技能、教学艺术风格等个体化倾向以及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教学资源条件,再造新的知识,重新赋予课程教材新的文化内涵。其次,学校根据学生实际,提出了“在学习上每天进步一点点”的口号,并摸索了“低起点、小步子、多活动、快反馈”的教学模式。
四、以学生为本,培育感恩文化
学生文化最核心的层面是学生整体的价值取向和人文精神。学校以感恩教育为切入点,树立感恩教育在思想道德情感中的主导作用。从认知层面、情感层面、实践层面来开展感恩教育,通过行之有效的措施对学生进行识恩、知恩、感恩的教育,使学生知恩于心,报恩于行。
第一,思想教育入手。以重大节日为感恩日开展丰富多彩的感恩教育活动,提升学生感恩意识,同时研发“感恩教育读本”,开设感恩课,开展“感恩教育周周做”活动,将感恩教育长效化,达到占领学生思想阵地的目的。
第二,融入学生管理。感恩教育无处不在,将其有机融入到日常教学管理中,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将感恩教育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结合,与法律法规相结合,与学生的行为习惯相结合,与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相结合,坚持知与行相统一,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
第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体验。采用多方位的、多形式的、多场合的正面教育和社会实践。强调实践育人,注重体验教育。通过开展感恩专题教育、组织特色感恩活动、开设专题情感教育课、开通心理情感热线、开展青年志愿者服务社会等活动,让学生知恩在心,感恩重行,使其能用实际行动来报答父母,回报师长,报效祖国。
第四,家庭补上感恩教育课。学校紧密结合家长教育、引导孩子学会做人,在假日里让他们帮父母做些家务,算算他们成长所花费的经济账,让他们理解父母的辛劳。学校还可以把家长请到学校,让父母参与感恩教育情景体验,为父母补上感恩教育这一课。
五、互融互惠,拓展校企合作文化
在这个新生事物日益繁杂的时代,文化,这个本身内涵就相当丰富的词汇衍生出许多含义。校园文化和社区文化作为其分支,是新形势下文化的一种衍生,也是经济政治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在文化领域的反应。当探讨如何进行文化建设时,不应只将校园文化和社区文化作为个体单独进行讨论,还要看到他们之间的联系,更好实现两者的融合共建。在全面建设和谐社会中,两者在共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亟待解决。本文从学校发展和社区服务的视角,结合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调查访谈资料,对当前校园文化与社区文化融合共建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本次调查访谈对象包括社区干部以及普通社区居民。通过对访谈资料的整理以及文献的分析,针对现存问题提出对策,为校园与社区发展提供借鉴意义。
一、校园文化与社区文化融合共建的现状分析
(一)居民对校园文化及社区文化的认知程度及了解途径
在对校园文化与社区文化的认识上,社区干部对校园文化与社区文化的了解度要高于社区普通居民。只有对校园文化和社区文化有一定的认识,才能制定出更为合理和科学的活动方案以促进社区建设。社区干部作为社区工作的决策者,在两者融合共建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而社区居民在一定程度上,只是参与者,他们可以在这之前对两者不了解,而后在活动的过程中才较为浅层地了解。这也反映出社区工作者在决策上的不足:没有让社区居民这一活动主体参与到决策过程中。换言之,居民还没有真正地从中受益,或者说,只是一小部分人从中受益。
无论是社区居民还是社区干部,了解校园文化与社区文化的途径都是以报刊等舆论媒体渠道为主;社区干部相对于社区居民而言,更容易通过学校参与社区建设的途径了解。这种情况的出现表明,作为校园文化主体的学校及学生没有发挥出他们应有的作用。学校、学生参与社区文化很大一部分只是在假期里建立一个实践基地,进行短期宣传,这一时期过去之后,学校、学生似乎就撤出了原本应该由两者共同演绎的舞台。显然想要通过这种做法回收一个长期的效应是不可能的。
(二)居民对校园文化与社区文化之间联系的认识
社区干部肯定了校园文化与社区文化的联系,而社区居民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没有看到两者的联系。部分居民之所以认为社区文化可以离开校园文化单独发展,根本原因是由于校园文化还未展现出她推动社区文化发展、促进社区进步的作用。社区居民和社区干部中,有一部分人忽视不同的社区成员对精神文化的不同需求。这导致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不高,造成社区文化建设举步维艰的困境。作为管理者,社区干部看不到二者的联系,缺少对校园文化作用的了解,没有积极将校园文化纳入其管理中。而有的居民虽然认识到校园文化对社区文化发展的重要性,但其不是管理者无法参与社区文化的管理。这就不难解释两者融合进程比较缓慢的情况。当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已经不能满足以前那些简单粗糙的社区文化。校园文化作为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吸引其加入社区文化是社区文化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
在讨论校园文化是否已经参与进社区文化这一问题上,社区干部相比社区居民更多地给出肯定答案。身兼管理者与参与者双重身份的社区干部,有更多的机会了解两者融合共建的情况,而只进行简单参与的社区居民未必能够主动去了解。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是当前的社区活动过于单一,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社区文化独立发展,而没有与校园文化很好的融合,这反过来又导致居民对文化的认识更多地停留在娱乐、锻炼身体这一表层上。
(三)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不论是社区居民还是社区干部有相当一部分人已经意识到,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社区成员的参与意识不强、文化供给和需求出现矛盾。其中,社区干部更多关注文化供需矛盾以及社区人才的匮乏。文化供需矛盾突出,一个重要原因是校园文化的参与不够。调查采访发现,社区文化的参与者以中老年人为主,而具有朝气的年轻人由于平时多忙于上学或上班,无暇顾及社区里的一些活动,参与甚少。这制约了两种文化的融合。一位居民还道出了另一原因,即“社区里缺乏有效的管理机构,有时想进行一些活动,却不知如何提建议”。这引发了文化供需的矛盾,也折射出社区文化管理机制上存在的问题,同时。当下社区文化工作队伍不够稳定影响了社区文化人才的匮乏。
虽然大部分的人表示愿意通过宣传或加入社区文化的管理来参与社区文化建设,其中社区干部的积极性高于普通社区居民,社区居民仍认为居民参与意识不强是主要问题。这主要是由于,社区干部作为管理者,对社区文化的建设有着决策权,而居民只是简单参与。这就要求居民不应只是被动参与,还要求社区干部在决策时要听取民众的声音。
(四)校园文化与社区文化的融合共建
当前,相当一部分的社区干部和社区居民认识到了校园文化与社区文化的互相补充与融合的作用,但也有人认为校园文化还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校园文化进社区,携手社区文化发展的比较晚,有相当的社区居民和干部还没能认识到两者之间的密切关系。这也说明了校园文化急需加快融合的步伐,以达到推动社区文化发展的同时完善自身发展。在校园文化与社区文化融合共建的途径上,社区干部更乐于文艺活动以及板报宣传,而不是组织学习形式;而社区居民虽然也乐于文艺活动和板报宣传,但他们更加推崇组织对两者进行学习。普通居民由于只是社区文化参与者,对于校园文化和社区文化的内涵比较模糊,因此需要加强对二者的了解。
二、校园文化与社区文化和谐共建对策探讨
为推进校园和社区文化的融合共建,必须解决两者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在分析两者融合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共建对策。
(一)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是携手社区文化的主体,首先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学校可以利用黑板报、校园网络、业余课堂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其次加强校园文化队伍建设,学校可以将不同才艺的学生组织起来,让他们发挥自己的特长,与社区进行多种形式的互动。
(二)加强社区文化建设
社区文化在校园文化融入过程中不应做被动的接受者,应加强自身建设。首先建立社区宣传队伍,丰富社区文体活动,利用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吸引本社区的年轻力量加入;改变不合理管理机制,管理者应具有良好的文化底蕴和组织能力;组织居民对校园和社区文化进行学习。
(三)促进校园与社区的联系
学校利用课余和假期成立社区志愿者队伍,让学生将校园文化带入社区。例如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学校课堂进入社区。学生可以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充实社区发展。加强学校与学校之间的联系,互相学习借鉴有效的融合共建举措。定期举办各种主题的校园文化、社区文化建设大赛。如可在网络组织、举办“校园文化、社区文化携手,共建和谐论坛”,有效地利用网络平台。有关文化建设管理部门可以成立一些职能部门,以为两者的融合共建提供指导。
结 语
在社区文化与校园文化的融合共建中,社区文化以其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弥补了高校校园文化发展的不足;而复杂的校园文化以其开放性、前瞻性和创造性积极地反作用于社区文化,推动社区文化的变革与发展。在今后的文化建设中,学校可以将校园文化的精髓进一步推进社区;而社区居民在该过程中也应当提高自身对于两种文化融合共建的重要性的认知,主动参与建设。两者共同致力于推进两种文化的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彭建胜.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问题浅议[J].管理参考,2008.
高校校园文化是校园精神以及这种精神所需要的文化环境的总和,一般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等,它深刻地影响着广大师生的价值观、思想情感和道德信仰。在高校培养人、造就人的诸多因素中,校园文化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当前,校园文化建设受到了严峻的挑战,这应该引起全社会尤其是高校管理者的高度重视。
一、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
校园文化建设具有丰富的内涵,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既包括有形的物质文化,也包括无形的校风、教风、学风等精神文化;既包括丰富多彩的行为文化形式,也包括健全完善的激励约束制度;既包括对学生的技能培养,也包括对其良好品德的培养。目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出现了不平衡、不和谐发展的态势。
1.重物质文化建设,轻精神文化建设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物质文化建设是有形载体,是高校在自身发展进程中累积下来的各种物质存在。精神文化是高校办学理念、校风校貌的集中体现,是一所高校发展的“软实力”,是一所高校的灵魂所在。近年来,伴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高校的基础设施建设进程加快,办学条件明显改善。然而,在社会转型时期,社会上价值观念的多元化也在深刻地影响着高校校园,一些高校在加快物质文化建设、追求规模和效益时,忽视了校园精神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2.重制度文化建设,轻行为文化建设
制度文化是指高校在教育教学、后勤管理等各项工作中各种规章、细则的总和,它规范、约束了广大学生的行为,有效地保证了学生学习、生活的顺利进行。近年来,各高校制度文化建设可谓成绩显著,但是诸如考试作弊、贷款不还等不良现象在大学生中仍然存在。可见,仅靠制度约束是不够的,还要将这些制度转化为青年学子的自觉行为,这样一来必要的行为文化就显得愈加重要了。但目前在许多高校,行为文化建设缺失严重。行为文化是师生员工在学校教育、科研、学习、生活及娱乐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状态、行为操守和文化品位,是学校灵魂、精神状态和人际关系的动态体现,也是学校精神、价值观和办学理念的动态反应。制度建设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是将条文式的制度转化为大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和良好的行为操守。
3.重学生技能培养,轻良好品德养成
目前,高校比较注重教学与实践的统一,比如:逐步建立起了各种实验室、校内外实训室,改革教学模式,积极到教学实践基地开展实践教学,深入企业一线开展学生顶岗实习。这些教学形式和教学模式有效地促进了大学生实践技能的增强,推动了毕业生就业工作。相比之下,对于大学生的职业素养、职业道德教育高校则没有给予足够重视。一方面,一些教师认为,现在就业形势不好,能够千方百计把学生推向市场就算成功了;另一方面,一些学生认为,一岗难求,能够谋得一个岗位就算不错了。而实际上,对于学生的职业教育应该是全面的、完整的,既包括职业技能教育,还包括职业道德教育。
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的任务
按照国家教育部、团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的要求,结合当前校园文化建设的实际,我们认为,目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的主要任务有以下三项。
1.物质文化建设与精神文化建设的统一
物质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的基础,能够促进精神文化的形成和发展。高校校园里的各种建筑、花草树木等无不是构成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影响着广大青年学子,陶冶着他们的身心。有时候,高校的某些物质存在已经成为学校的特色,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部分,比如清华大学的荷塘、北京大学的老校门、河南大学的古典建筑、河南师大的塑像等。学生身处其中,倍增崇敬之感,平添积极进取的豪情。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任务之一就是要重拾高校精神,把物质文化建设与精神文化建设统一起来,把校园文化的精神建设提升到与物质文化建设同等重要的高度。
2.职业技能教育与良好品行教育的统一
近些年,一些高校为应对严峻的就业形势,适时调整办学思路,不断加强对学生的职业技能训练,努力提升学生适应岗位需求的能力,使得学生比较符合岗位要求。但从用人单位反馈的信息来看,个别毕业生仍存在着跳槽频繁、爱岗敬业精神不强、团队合作意识淡薄、归还助学贷款的诚信意识较差等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固然很多,但突出的一点是他们在校期间接受的品行教育不够。也就是说,高校在重视对大学生进行职业技能培养的时候,忽视了对他们进行职业素养、职业道德教育。
3.制度文化建设与行为文化建设的统一
制度建设与行为养成应是相互融合、相互统一、相互促进的。如何把严谨规范的制度条文转化为一个人的自觉行动,值得每一名高校管理工作者深思。制度的贯彻执行是制度文化建设与行为文化建设相统一的重要举措,这是在制度制定之初就应该首先考虑到的问题。任何制度的制定都是为了推动工作、规范行为的,因此不能把制度流于形式,不能将制度锁进“保险柜”,而要在实践中检验制度、修订制度、完善制度。
三、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采取的对策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党政领导的“大手笔”,需要师生员工的积极参与,需要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职能部门的通力合作。高校进行校园文化建设需要做好“六个以”:以优美的环境影响人,以优良的校风熏陶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科学的制度约束人,以丰富的活动感染人,以先进的典型感召人。
1.以优美的环境影响人
《荀子》曰:“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优美的校园环境有助于陶冶情操、美化心灵、激发灵感、启迪智慧。优美的校园环境应包括美观和谐的校园建筑、催人奋进的校园雕塑、绿草如茵的球场、整齐洁净的道路、宁静高雅的文化场所、宽敞安静的教室、气势恢弘的图书馆、纤尘不染的学生宿舍、树影婆娑的园林、风格独特的亭台等,它们共同营造出宁静和谐、昂扬向上的物质文化氛围。
2.以优良的校风熏陶人
校风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深远而持久的。大学生在校学习、生活几年,身上必然会被打上这所学校的烙印,尤其是校风的烙印,所谓“与善人居,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则与之化矣。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良好的校风至少应该包括笃实严谨的教风、踏实勤奋的学风和朴实和谐的人际关系这三部分内容。因此,高校要努力培育优良校风,并以此深刻影响青年学子,让他们在高校这座神圣的知识殿堂里铸造出高尚的灵魂。
3.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
大学精神是大学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独特气质的精神形式,是科学精神的时代标志和具体凝聚。有人把大学精神的本质特征概括为创造精神、批判精神和社会关怀精神,可见,传承和弘扬大学精神不仅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进步的需要。梁启超先生曾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来激励清华学子,后来这八个字就成了清华大学的校训。可以说,它在很大程度上概括了清华大学的精神,这种精神又影响和塑造了一代代清华人。
其实,每一所高校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精神气质,有的侧重于办学思想,有的侧重于学生品德修养,有的侧重于学习,有的侧重于创新,凡此种种都与这所学校的办学历史、文化传统密切相连,这种精神促使学校不断改革和发展并创造新的辉煌。
4.以科学的制度约束人
制度建设具有根本性、概念性、长期性等特点。加强高校制度文化建设至少应该遵循四大原则。
一是人文关怀原则。校园各项制度的制定都要以学生的健康成长为出发点,以维护学生的利益为目的,这样的制度才能使学生信服,执行起来也才方便易行。
二是激励引导原则。心理学研究表明,越是因势利导、因材施教,人的发展越健康,成功的几率就越大。真正的好制度不是限制学生什么不能做,而是鼓励、倡导学生应该做什么。大禹父子治水的故事应该能够给高校制度建设以启迪。
三是过程监督原则。对学生的结果评价固然重要,但是过程评价更加不可或缺。所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为什么不在过程中加以矫正,而非要等到出现严重偏差才去收拾残局不可呢?好的制度应该是对学生行为过程的规范,而非对其不良行为结果的处理。
四是化繁为简原则。为了便于执行和操作,高校应该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最佳的状态是,学生时时处处都能够感受到制度的关爱,却又从来都不曾感受到制度造成的压力和负面影响。
5.以丰富的活动感染人
“大学校园活动如果组织得成功,有时可以形成品牌。”一些高校的校园活动为学校增色不少,人们通过它们增进了对学校的了解和情感。比如:上海交通大学的篮球项目、华东理工大学的乒乓球项目等,都已经成为全国知名的体育活动品牌;一部歌剧《中国蝴蝶》则使郑州大学西亚斯学院和武秀之老人闻名中国戏剧界。
用文化精品感染当代大学生,是高校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高校要注重以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活动为载体来活跃师生员工的文化生活,增强他们的团队精神,具体来说,可以利用重大节日、重大纪念日等举办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
6.以先进的典型感召人
近年来,大学生英雄群体和英雄个人不断涌现:面对旋涡中的少年,他们舍生取义;迎着歹徒的尖刀,他们勇敢向前;面对衰老的双亲,他们携母求学;对于困难的同学,他们不离不弃;灾难面前,他们义无反顾地志愿救助;洪涝干旱,他们拿出微薄的积蓄为灾区捐款……这些都是时代的英雄,是当代大学生学习的楷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高校还要善于利用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涌现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教育和感召青年大学生。同时,还要善于发掘身边的典型,用先进的典型引导人、用优秀的事迹激励人。例如:可以在教师中深入开展“十佳教工”“青年骨干教师”“优秀班主任”等评选活动,在学生中深入开展“文明班级”“文明学生”“校园女杰”“学习标兵”等评选活动,这些评选活动可以有力地促使广大师生发现先进典型的闪光点,自觉查找自身存在的不足,从而形成“学先进、比先进、争先进”的良好校园文化氛围。
参考文献:
[1]余明阳.大学品牌[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4.
[2]闻奇.清华精神九十年[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
初中校园文化建设和学校德育工作是相辅相成的,两者缺一不可,共同的目的是为我国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由此可知,要想促使初中德育教育顺利开展下去,相关教育工作者只有营造出一个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这样才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进而促使学生更好的发展下去。
一、校园文化建设与德育工作结合在一起的重要性
虽然校园文化建设与德育工作有不同的特点,但是校园文化与德育工作具有很强的一致性,有着密切的联系。由此可知,只有将校园文化建设与德育工作有效的结合在一起,才能起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1.两者结合是德育工作与学校中心工作融合的需要
校园文化的核心教学内容是校园精神文化,主要就是为学生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还可以激发出学生的内在动力,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德育工作其实就是将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并且德育也可以与校园其他教育工作的相切合,其主要就是通过尊重人、理解人、关爱人的教育方式,促进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实现新课程理念对教学的要求。
由此可看,德育工作与校园文化建设找到了彼此的切合点,从而做到相辅相成,共同进步,只有这样才可以更好的提高我国初中德育教学质量,并且让德育工作变得更加具体,内容更加丰富。
2.校园文化建设与德育工作的结合是初中德育教育工作的需要
随着新课程理念的不断深入,人们对德育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初中德育。初中生正处于一个思想过渡的阶段,所以,相关教育工作者必须要重视初中德育工作。但就目前的发展形势来看,我国初中德育教育还存在很大的问题,需要相关教育工作者重视校园文化工作建设,建设出能够体现社会主义特点且具有时代特征的校园环境,用环境促进德育教育的快速发展,从而逐渐将初中德育教育的过程变成学校精神和以校园为核心的校园环境,以此来实现德育教学的真正目的。只有这样才可以促使德育教育更好的发展下去,为我国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
二、如何让校园文化建设更好地服务于德育教育
1.加强校园制度文化建设,健全并完善德育工作管理体系
为了使我国初中德育教育可以更好的发展下去,相关教育工作者应该加强校园文化制度建设,围绕德育教学目标,健全并完善德育工作管理体系。值得注意的是,在制度制订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弘扬人文精神,持公平公正的态度与学生进行讨论,学校的规章制度应该有以下三个特点:第一,规章制度应该是面向全校师生,理应做到有章可循。第二,学校规章的内容必须要简单明了,坚决避免有否定性的词语出现在规章制度中。
三、规章制度必须要明确惩罚制度以及惩罚内容,要做到赏罚分明
通过用规章制度来约束教师与学生,既可以让师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生活习惯,还可以为初中德育教学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积极开展相关文化活动,用活动增强学生的素质
通过开展相关文化活动,丰富师生之间的活动,用活动增强学生的素质。譬如学校积极开展一些类似于感恩励志教育的演讲活动,这样可以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并让学生知道父母的养育之恩,学会感恩身边的人。同时,学校也应该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如禁烟教育活动以及防止打架斗殴的宣传教育,以此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生活习惯,全面加快校园文化的建设。
五、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养成积极向上的校园风气
众所周知,良好的校园风气既可以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又可以变成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更可以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从而促使每个学生都有较强的使命感以及责任感,能够让学生明白德育教育对自身发展具有的重要作用。同时,在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风气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重班级组织建设以及班风班纪,一定要把初中德育教育工作落实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