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9 09:22:5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理论知识与实践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生产实习是理工科大学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集中实践环节,是大学生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的必要过程,要求生产实习的内容既有广度,又要有某一点上的深度。生产实习掌握不好往往类似于一般性的参观,过于要求深度会由于学生尚未学完全部课程而使之流于形式。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很多企业从设备到技术、从定岗到管理,均与改革开放前有很大的不同。
一、目前生产实习存在的问题
1.现行的实习模式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
在传统的实习模式中,教师占主导地位,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因而学生缺少必要的积极主动态度,加之企业实行岗位责任制,车间不敢让学生动手操作,学生只能站在一旁充当看客。往往是实习前学生的兴趣很高,第一天感到新鲜,接着就开始发憷,往后出现厌烦,学习积极性难以充分调动,因而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没有机会得到锻炼。
2.学生难以见到先进的生产设备、经营方式和管理模式。
一些国有大型企业是上世纪50年代原苏联援建的项目,设备已严重老化,管理模式较陈旧,企业不景气,许多工人面临下岗。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实习,很少见到先进的设备、先进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难以达到生产实习预期的效果。
3.企业不愿接收学生的生产实习。
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一般对接收学生实习表现得不太积极,即使接收了,也对学生在现场实习有许多限制。另一方面,庞大的实习队伍不可避免地将对企业的安全生产和组织调度造成一定的影响,工厂也没有足够的培训力量应付一拨又一拨的实习生。
4.经费严重不足。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物价也不断上涨,但学校下发的实习经费却并未作大的调整。学生去外地实习的经费越来越显得捉襟见肘,不足的部分只好由系里自行解决,甚至让学生也承担一部分。为节省经费,只好压缩实习时间。
二、提高生产实习质量的措施
1.建立相对稳定的生产实习基地。
建立相对稳定的实习基地,是保证实习质量的基本条件。为了搞好生产实习教学环节,必须建立相对稳定的实习基地。相对稳定的实习基地,有利于校企合作,有利于指导教师熟悉现场,不断总结和积累经验。实习基地是保证学生完成实习教学训练,获取现场工程知识的基础。
2.建立一支合格稳定的专业指导教师队伍。
指导教师的指导质量是保证实习效果,提高实习质量的重要条件。下厂实习和课堂教学有许多不同点,指导教师不仅要在实习内容和方法上指导学生,并且要对学生在实习期间的思想、纪律和生活等各个方面全面负责。所以作为一名合格的实习指导教师不仅要有较宽和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工作认真负责,尤其应具备较强的组织管理和交际能力。
3.集中实习与自主分散实习相结合。
在统筹安排、保证实习质量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走集中实习和自主分散实习相结合的模式。鼓励学生根据实习计划和个人兴趣,自己联系实习地点,自我组织管理,完成实习任务。自主实习的学生须向学院递交实习单位接受函、家长同意书和实习计划书。在完成实习的过程中,定期向学校负责实习的教师汇报情况,实习结束后,回校参加答辩和考核,并递交实习日记和实习报告。实习方式的改变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锻炼了学生的组织能力和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
4.进行产学合作,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产学合作可使学生以工人身份直接参加生产实践,通过动手操作,深入地了解和掌握各个技术单项的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并能有更多的机会和技术人员及工人师傅共同解决问题;将自己所学到的专业知识与生产实际结合起来,以及学习工人师傅们的工作经验和吃苦耐劳精神,从而达到较佳的实习效果。为此,我们选择与我校建立产学合作关系的单位的施工现场作为实习点,或与已落实的实习点的单位进行协商,制定产学合作协议,使实习的学生能够编入生产施工的每一班组,与工人一起进行生产施工。
5.严格实习纪律及实习考核。
严格实习纪律及实习考核制度是提高实习质量的重要手段,为了使学生能很好地完成实习任务,保证实习质量,制定了严格的实习纪律及实习考核制度,具体做法是:(1)实习期间凡不遵守实习纪律、打架斗殴、违反厂纪厂规、造成设备或人身事故者,按实习不及格处理,严格执行学籍管理办法,跟下一年级学生重新实习。(2)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在实习期间的表现、劳动纪律、组织纪律、操作技能等给出相应评分。(3)根据实习报告完成情况,主要包括报告的全面系统性、书写规范与质量、问题探讨与知识的总结提高程度等给出相应评分。(4)组织生产实习理论考试,其中主要内容是实习中应该重点掌握的内容。(5)将以上几项成绩综合评定,给出实习最终成绩。
6.实结。
实习结束后,认真做好实结和交流工作。教师组织学生谈心得体会,总结实习过程中取得的成绩和不足,提出意见和建议,并写出书面报告上交学院存档。
参考文献:
[1]刘国买.工科实习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1).
以此为基点,笔者认为,既然问题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自然,在不同的时期也有不同的解决方法。新问题要用新的思维方式来解决,才能实现研究的超越与发展。在当前,既然对知识的理解已发生了时代性的变化,并且这一理解成为很多学科进行时展的破解元素,因此,从知识的现时性角度对于教育理论与实践这一教育学的基本问题进行探讨就是自然的、合理的。
一、破解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的知识理路
从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发生的学术语境与教育场域来看,对于这一问题的破解理路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的知识向度进行。
(一)知识分享
知识分享是科学哲学的一个重要概念。“知识的分享是知识管理中的核心内容,它是指知识的双向传递,有别于知识的转移和知识的扩散。知识的转移和知识的扩散是指知识从一个地方运动到另一个地方或从一个使用者运动到另一个使用者,两者侧重的都是知识的单向流动。而知识分享强调的是知识在合作者中的双向流动。知识韵分享包括知识的传递、吸收和应用,如果知识未被吸收和应用,就没有实现真正的共享。仅仅是获得知识,不能成为分享。成功的知识分享应该是通过改变知识获得者的行为方式和心智模式。”也有学者在同一意义上更为清晰地指出,知识分享指知识由知识拥有者到知识接受者的跨时空扩散的过程。在这里,知识是指经过人的思维整理过的信息、数据、形象、意象、价值标准以及社会的其他符号化产物,分享的知识不仅包括可编码的、容易和正式地通过单个个体传输的明晰知识,也包括与个人的经历和背景密不可分的、不便交流和传播的隐性知识。
可见,知识分享是知识发展的基础。当我们将知识分享看做一个过程时,就意味着知识会持续不断地从一个人传播到另一个人。在知识的传播和使用过程中,知识的巨大力量才得以体现。知识交流是整个社会进行知识分享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新知识得以产生的基础。正是在知识的分享和交流过程中,知识得以传递并在传递中不断得到创新。组织中的知识创新有四种基本模式:从隐性知识到隐性知识、从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从显性知识到显性知识和从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这四种模式也分别与知识的群化(socialization)、外化(externalization)、融合(combination)和内化(internalization)相对应。群化是一个经验分享的过程,从而创造出隐性知识,如共有的思维模式和技术能力。外化是一个把隐性知识有机地结合到明晰知识的概念的过程,是典型的知识创造过程。融合是将概念系统化到一个知识体系的过程。内化是一个将明晰知识纳入隐含知识的过程。在一个组织中,知识转化的顺序是群化----融合----外化一一内化。在知识创新中,重要的是实现从隐性知识到明晰知识的转换,这其实也是隐性知识分享的结果,其实质是传播者的隐性知识与接受者的知识结构相互作用的结果。不过,当知识的外化发生时,分享的范围就扩大了。可清楚地加以表达的知识可以被更多人分享,与分享者的明晰知识融合而成新的知识,并重构其隐性知识系统。
如果知识是静态的、无法传达的,自然就谈不上分享,知识主体间的对话也就无以发生。基于对教育研究的反思,笔者认为,要使教育理论知识活性化,在教育理论研究者与实际工作者之间确立知识分享的理念是必需的,这也是破解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的一条重要的知识理路。
(二)普遍主义与地方性知识
一种知识陈述,如果它是客观的,那么它同时就是超越各种社会和个体条件限制的,是可以得到普遍证实和接纳的。简而言之,普遍性是指“普遍的可证实性”(universal verifiability)以及建立于其上的“普遍的可接纳性”(universal acceptability)。我国的教育理论研究仍然停留在这种“现代知识”的境况之中。受其影响,教育理论作为一种知识形态,以对以下问题的“求解”为旨向:对任何一个教育现象(事实)试图作出一种因果解释;在基本理念上认定教育理论研究对象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认定教育现象与事实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有序可循的,即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教育规律;教育现象存在一个“先天”的本质;客观的教育规律可以通过实证的方法寻求。在这种设定下,教育理论研究者把追求规律、建构法则作为自己学术研究的核心问题和目标,可称其为教育理论研究的“普遍主义”。
毋庸讳言,普遍主义的知识观必将导致一种决定论意义上的理论范式及知识形态的出现。现代知识普遍性的提出有利于形成一个巨大的知识共同体,其成员之问分享着同样的知识标准和信念,采用着同样的认识方法和必然形式,并根据同样的证据对知识进行着同样的合理化辩护。
在教育学探究中,持普遍主义思维方式与方法的研究者常常迫不急待地、挖空心思地寻找普适性的教育规律。然而,它“不仅不能赋予教育学真正的科学化内涵与意义,而且也难以揭示出教育活动内在的目的、价值及依据所在。”
对于教育理论研究中“普遍主义”的消解是被一种叫做“地方性知识”的知识观来完成的。“地方性知识”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知识观念变革的产物。“地方性知识”,不是指任何特定的、具有地方特征的知识,而是一种新型的知识观念。“地方性知识”的意思是,正是由于知识总是在特定的情境中生成并得到辩护的,因此对知识的考察与其关注普遍的准则,不如着眼于如何形成知识的具体的情境条件。在此,“知识”是随着我们的创造性参与而正在形成中的东西,而不再是什么既成的,在任何时间、任何场合都能拥有并有效的东西。知识在本质上不是一系列既成的、被证明为真的命题的集合,而是活动或实践过程的集合。活动不只是在思维中进行,更主要的是在语言交往、实验,乃至日常生活中进行着的。知识是一项公共的事业,而不只是存在于少数知识精英和技术专家头脑中的东西。由此可见,“参与”是表达“地方性知识”的一个关键词,知识的主体必定是共同主体(共同体)。
转贴于 对知识的辩护只能伴随着知识的生成过程来进行,任何独立于生成过程的辩护都是无效的。如果说知识必须根植于科学的研究实践中,而不是被完全抽象化于表象理论中,并且理论只能在其使用中得以理解,而不是在它们与世界的静态相符(或不相符)中得以理解,那么,对这样一种知识的辩护就既不可能用形式的论辩来证明,也不可能用先验的方式来一劳永逸地建立起合法性的基础。“地方性知识”并未给知识的构造与辩护框定界限;相反,它为知识的流通、运用和交叉开启了广阔的空间。在地方性意义上,知识的构造与辩护有一个重要的特征,即它始终是未完成的、有待于完成的或者正在完成中的工作。
既然“知识”具有“地方性”的基质,既然教育理论研究的“普遍主义”受到消解,那么,就有理由追问,教育理论知识于此的“合法性”路向在哪里?在当前的情形下,对教育理论“普遍主义”的“合法化”消解就是教育理论流派的创生。这也正是教育理论通向实践、获得“解放”之路。
二、教育理论与实践主体知识身份的确立及意义
多年来,教育研究者对于教育理论与实践这一关系体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其中较有影响的是“两张皮”与“断裂”的指称。而不管是“两张皮”也好,“断裂”也好,都表明了我国教育理论研究“独白”状况的存在。这种“独白”,构成了教育理论知识状况的“平面景观”。究其根源,“独白”的教育理论是传统认识论的产物,传统认识论遵循主客体二分法,把被研究者对象化、物化。在“独白”的教育理论研究中,把“我一你”关系凸现为“人一物”的关系。在这种研究中,人被物化。而如果把人对象(物)化,势必人为地造成教育领域的两个世界----教育理论者的“世界”与教育生活世界。在此,“独白”的教育理论研究用对理性思想的研究代替了对现实教育生活世界的研究,注重理论的结构与形式,忽略了现实教育生活世界的实际生活内容。在“独白”的教育理论研究中,生活世界变成了一种符号和一种普遍规律的个别表征。教育理论研究者进行的研究没有考虑到教育实践者的感受、知识背景、需要与动机,没有考虑到教育生活世界的“人性化”特征,一切都服从于研究者的意志。在“独白”的教育研究中,教育理论研究者是“我思故我在”,自以为是,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教育理论知识的僵化、凝固,而同时出现的景况是教育实践工作者“我行故我在”。而知识的意义是通过人的对象化活动来确证和实现的,知识作为所知事物在人的意识中的观念存在方式,只有通过人的对象化活动才能体现出来。人的对象化活动对知识意义的确证和实现,关键在于如何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把观念形态的知识转化为物化的知识力量,这是实现和确证知识意义的一个必要环节。知识具有一种基本的在体性,它是人的一种生存方式,是作为“在者”的人与另一更为整全的“在者”建立起一种生存关系。因此,知识的本质是个体或群体参与或分有(Teihaben)整体,无论分有的方式是沉冥式的还是理析式的。对于这一问题的机理,还可以从知识的生产观中找到理据,如有学者认为“知识生产过程的本质,取决于知识生产主体对客体作用的特性,体现了知识生产中主客体关系的性质。”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发生的机理在于合理地认定双方主体的知识身份,换句话说,在教育世界中至少存在着两大知识群体----教育理论研究者与教育实践工作者,知识身份是二者发生关系的纽带。而也正是在这一理念的支持下,教育知识才能不断地产生并流动着。
三、当前教育研究的知识图景
几个世纪以来,哲学家与教育家提出并使用过各种各样知识和认识的概念,这些概念导致了多种多样的教育重点和教育实践----显然,我们如何思考知识,确实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我们如何思考教育。知识的概念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教育者如何思维和行动。事实的确如此。如何确定知识的性质,如何对知识做出分类,这些知识论的基本命题及其探索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教育学家、心理学家对教育理论基本命题的思考,教育理论也正是遵循知识本质观的演变轨迹而不断发展,而由此也带动了不同的教育实践与教育变革。
教育理论、教育实践与知识论的这一关系历史地、逻辑地发生在我们今天的教育研究中。自2004年以来,在我国教育理论界围绕《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一文发生了一场比较大的教育论争。论争的核心在于对教育理论与实践中“知识”问题的理解上。在笔者看来,无论论争的双方如何持之有据,有两点是必须要清楚或有清醒的认识的。一是认识论(知识论)的适用度问题。从知识分类来看,的知识分类是在科学地解决了知识的起源与本性等重大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的,它把知识分为感性知识与理性知识两大类,这种分类比较准确地提出了知识的类型和特点,而问题在于,主体认识活动过程中的物理、生理、心理活动的具体表现如何,认识论缺乏深入的研究,建立在这一认识论基础之上的教育理论自然存在阙如之处。二是教育学者从认知主义心理学的知识观与知识社会学方面的深思。近年来,以认知主义心理学的知识观融合教育理论的研究论著比较多见。在认知心理学知识观的观照下,教育理论研究者形成了以下认识:教育理论应尝试建立以知识分类为基础的新体系;教育理论应研究不同知识的教育设计与教育策略;应以信息加工理论关于知识的分类为基石,探讨不同类型知识掌握的心理机制与教育模式;教育方式应该基于知识类型的不同进行转向。以此构建的教育理论无疑可使教育理论脱离教育实践的“悬置”状况得到有效的缓解。而对知识社会学的省察表明,知识社会学必须以大量的精力处理由对知识性质的看法所引起的认识论问题。
[中图分类号] H3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07-0125-02
一、引言
近年来,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简称ESP)作为一种既专业又实用的学科,在教育界正赢得广泛认可,其在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中也受到了广泛关注。ESP理论有助于教师通过其课程特点帮助学生认知和实现将来的就业,与高职培养基础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和需求十分吻合。但是,对于ESP与高职英语相结合方面的研究也只是纯理论的探讨。鉴于以上不足,本研究将系统地对ESP如何与我国高职英语课堂相结合进行深层次研究,提出改进高职英语教学更为行之有效的方法。
二、高职英语教学现状分析
(一)教学目标不明确
作为高职学生,国家所要求的是通过PET3级,但相关职业院校只是把PETS考试看成低于三级要求的普通英语测试,而没有正确地认识到PET3作为职业情境英语应用能力测试在高职英语中的实质重要位置。此外,国家和高职院校都没有明确规定如高职学生通过不了英语PET3会造成什么不良影响。而社会和企事业单位对高职学生与普通高校学生的评判标准是一致的。许多高职学生在求职面试中,相关单位只认可大学英语三级、四级、六级的证书。由于以上的因素,大多数高职院校都受择业大环境的影响,错误地以培养普通本科英语能力为高职英语教学目标,不把PET3作为高职英语能力测试评估手段,而盲目地追求四、六级通过率,偏离了高职英语教学的中心。由于高职英语的教学目标没有理论联系实际,带有浓厚主观性,阻碍了高职教育的发展。
(二)高职学生英语基础薄弱缺乏动力
大多数学生知识结构不全面,人文素养欠缺。在高职院校中,大多数新生高考录取总分都不高,再加上又没有英语单科成绩的要求,故而导致高职学生入学时英语成绩普遍不理想。这些学生在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学习习惯等方面,也往往处于一种停滞甚至是退步的状态。在针对我校近200个高职学生的调查中发现,有23%左右的学生英语高考分为 30~60 分(总分150分)。这类学生大多来自教学条件较差的乡镇中学,他们基本上没有受过听力、语音等方面的训练。此外,他们对英语学习也毫无兴趣可言,往往听不懂,说不出,有的甚至连音标都不能识别,英语基础非常薄弱。65%左右的学生高考分为 61~90 分。这类学生英语基础一般,在教师的引导下基本上听懂,也能进行简单的对话。但这类学生英语学习目标迷茫,认为英语学习对今后就业用处不大,将英语学习看做是取得毕业文凭的附属品,导致这类同学英语学习缺乏主动性,学习效率低下。还有 12%左右的学生高考分为90~110。这类学生英语基础相对较好,他们能积极配合教学活动,主动改变固有的一些不良学习习惯,对英语语音、口语和听力的练习和学习有着强烈的主观愿望。
(三)教学方法较为单一
近年来,随着高职类院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职英语教学出现了严重的师资不足的现象,于是高职院校中的非英语专业班级采取了大班制授课。许多高职院校英语授课班级学生人数竟然高达60~80人。而针对如此大规模的英语课堂,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或者采用个性化教学,实在很艰难。此外,高职学生入学时英语基础普遍较差,英语水平又是参差不齐。在英语课堂上,经常会出现教师在根据同一教学内容设计课堂互动时,基础差的学生无法回答问题,甚至是无法理解问题,而基础较好的学生又觉得太简单,没有挑战性,不屑进行互动交流。久而久之,教师也就选择以针对课文、词汇和语法知识的讲解为主,而放弃对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指导和培养。故而,课堂教学又回到了以课本为中心,以教师讲解为主的传统灌输式英语教学模式。
三、ESP理论对高职英语教学的启示
(一)以需求分析为基础的高职英语教学目标
基于以学习为中心的ESP需求分析理论,笔者认为高职英语课程的设置和教学,首先应该对学生的目标需求和学习需求进行系统而全面的分析,明确指出高职英语教学应遵从的最终目标和基本内容,为学生在特定的目标情境中进行顺畅的职业交流做好充分准备。目前,我国的高职英语的教学必须以学生的不同需求为基础,了解学生的言语水平和知识技能,弄清学生的爱好和理想,同时还进行市场需要分析,为学生在将来工作岗位有可能遇到的交际情景和岗位环境做好准备。笔者将本文的高职英语教学目标定义为:“贯彻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掌握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实施教授必要的语言基础知识,将抽象的条文式培养目标转化为具体的实践;以就业中所需的岗位英语为基本目标,积极培养学生在涉外相关工作中所需求的听、说、读、写、译基础技能,让学生借助英语技能更加出色地完成目标岗位工作。”
(二)教师、毕业生和企业共同参与教材编写
在高职英语教材编写过程中,基于凸显高职人才培养的专业性和实用性的特征,笔者认为高职英语教师可以根据其专业课程的特点,调查和分析社会和职业岗位的关系,积极学习并收集专业技术岗位所需要的英语知识和语言应用能力,同时有针对性地编纂适用于本校特色的高职英语教材和相应的辅材。再次,高职自编教材应综合考虑专业课教师、企业专家和毕业学生的意见,结合职业需求,明确相关专业英语的内容、范围、目标等,删减枯燥而难懂的理论教学,增补实用性更强,同时浅显易懂的补助教材,把英语教学内容和形式自然地延伸到课外。
(三)以学生为中心,结合专业英语,提高教学效益
基于学生需求为中心原则,将高职英语教学与专业英语教学互相融合、彼此渗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结合专业英语一方面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使用的能力,协助学生在实践中发掘问题、探析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另一方面是为了帮助学生改变他们的学习方式方法,将被动地接受单纯的理论知识转化为主动积极地运用理论知识来提高和改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例如,在英语课堂中进行一些英语句式练习时,教师可以将一些专业术语穿去;或者在阅读课外辅助材料时,尽可能地采用一些内容浅显易懂的、实用性强的专业性文章;或者在课前预习中,要求学生通过网络、报刊等方式搜集一些专业术语词汇,从而培养他们的学习习惯和兴趣,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在情景教学中,教师应当尽量选择与专业相关的图片或道具,培养学生在某些专业情景场合使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在分析结构复杂而晦涩的专业英语时,也可以借助基础英语的句子分析模式来简化句子结构,使得有复杂专业术语的长句变得浅显易懂。
(四)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岗位语言环境
教师可以设计和采用一些新型的教学模拟软件,运用多媒体创造出虚拟工作环境中的职业情景,模拟学生目标岗位的职业情景辅助教学。通过模拟实践,学生可以直观地了解模拟真实工作情景的职业情景,实现情景英语交流,从而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达到直接的人机交互,真实体验职业情景语境。在职业情景英语教学中,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仅可以搜寻丰富和前沿的教学信息资源,同时还可以构建英语平台,通过学生感兴趣的虚拟网络方式进行英语对话和交流,实现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和英语交流能力的提升。
四、结论
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竞争日趋激烈,就业形势愈加严峻。高职学院要在从中取得长久的竞争优势并获得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本着“讲求实用,注重应用”的基本教学理念。基于ESP理论为指导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全面实施,笔者认为高职院校必须革新高职英语教学方法,实现教师、毕业生和企业共同参与教材编写,注重学生在职业情景中的英语运用能力,从而建构职业情景下的高职英语教学新模式,并基于不同行业对高职学生英语能力的依赖性、差异性提出教学要求与教学目标,选择能够满足行业岗位需求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从而有效地为社会培养包括专业知识、通用技能、综合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 参 考 文 献 ]
[1] 吕良环.国外外语教学改革趋势——语言与内容相融合[J].全球教育展望,2001.
[2] 李红.专门用途英语的发展和专业英语合作教学[J].外语教学,2001.
[3].蔡基刚.ESP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发展方向[J].外语界,2004.
[作者简介]张海玲(1969- ),女,山东巨野人,乌海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化学教育。(内蒙古 乌海 016000)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9
一、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对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担负着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各个领域技术人才的任务,这对高职院校的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不仅要在教育思想、观念上,而且在教学内容和体系上,必须进行彻底改革,以使我们的高职教育跟上时展的步伐。近几年来,高职院校不断探索,不断总结,按照三年学制各课程整体优化的要求,对非化工类的化学课程进行了改革。这是高职化学教育进行教学体系、内容改革的一个初步尝试。它在保证非化工专业化学基础课性质的基础上,结合高职院校所开设专业的特点,反映新的科技成果。在注意到化学学科自身内在联系的同时,也注意到教材的适用性,尽力反映化学与现代社会发展的联系。然而,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高职化学教育在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时,也存在种种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之一就是化学理论与实践教育没有有机结合在一起,理论与实践基本属于“两张皮”,这不利于高职化学教育价值的发挥。
二、高职生接受化学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在当今世界,化学已经渗透到人类社会生活、生产的各个领域。当前人们所关注的社会热门话题如能源、环境、材料和生命等问题都与化学密切联系。化学这门学问不仅能满足人们在生活方面的需求,同时还能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比如,化学是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的“源泉”,从人们的衣食住行到新兴技术的发展,各种性能各异的材料都要借助于化学原理进行制造和生产。我们都知道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充足的能源和资源,化学在合理利用石油、煤炭和天然气等方面,在开发太阳能、核能和氢能等方面起着不容小觑的作用;同时,人们还能利用化学开发和研制节能产品,探索解决人类能源危机的方法,从而使人类社会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健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能提高生活质量。化学能够为人们提供无污染、高质量的食物和高效、优质的药物以及保健品。此外,化学与生命科学的有机结合,能使人们逐渐认识生命的奥秘,从而更好地预防和治疗疾病。人们还能利用化学积极寻求治理环境污染的方法,使人们生活在更加美好的生态环境中。
如今,现代化学已经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学好化学,能够帮助未来社会公民更好地适应社会,提高生活质量,还能利用化学知识做出各种明智的选择。一个缺少必要的化学知识的人,不但不能很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生活,而且可能在不同程度上做出有害于社会的行为或者决策;而学习化学有利于提高社会公民的素质,现代社会的每一个公民都应该具备必要的化学科学素养。另外,化学能通过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方式,从组成、结构、性质、变化等角度帮助学生认识自己所生存的生态环境,认识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树立正确的物质意识。一个缺少必要化学知识的人,他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必定是存在缺陷的。化学对物质研究需要敏锐的观察力和分析力,以及通过文献检索来收集需要的化学信息,需要用特殊的化学语言进行描述,需要对众多的化学事实进行理性思维和科学概括。在学习物质微观结构和反应历程时,需要进行分析、推理和微观想象;学生进行科学研究时,需要强烈的合作精神、进取精神和创造能力,需要将动手与动脑有机结合。可见,学习化学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智力品质和非智力品质的提高,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
三、高职化学理论与实践教育整合的现状
我们周围的大千世界是物质的世界,构成这个世界的亿万种物质其存在形态和性质各不相同。例如有气态、液态、固态之分,有硬软、颜色之别,有的能燃烧有的则不能,有的有生命有的无生命……众多的物质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例如,铁会生锈,煤能燃烧,植物从发芽、开花、结果至死亡、腐烂,动物的生老病死……正是由于众多物质的不断变化才使世界变得丰富多彩、生气勃勃。长期以来人们在探索和了解自然演变过程中已经认识到物质的不同性质来源于物质不同的组成和结构,为了掌握物质的变化规律从而达到改善人类自身的条件和环境的目的,化学这门科学就应运而生。如今,不管是普通高校,还是高职院校,都开设了化学这门课程。高职院校的教育目标是为社会输送大批优秀的生产、服务、管理一线人才,所以高职化学教育更要凸显实践性,就是高职生要将所学到的化学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高职化学教育的理论教学必须与实验、实习等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进行整体优化。因为只有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互动,加强它们之间的交叉融合,才能让学生学有所用,学有所获。一方面,将高职化学实验引入理论教学中,能够促使学生加强对化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使抽象、难懂的理论知识变得具体、可操作;另一方面,在化学理论教学中插入一定的实验教学录像或视频,将使抽象化学理论变得形象、生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另外,促进高职化学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有机整合,还能为高职化学理论与实践教学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和有效的研究经验,为提高高职化学教育效果提供有力的保障。通过理论与实践整合结果的推广应用,有利于高职化学教师树立新型的教育教学观念,使化学教师时刻注意在课堂教学中要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成长为面向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根本原则之一。高职化学教育要践行这个原则,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态度。为此,化学教师要从培养学生正确认识化学理论开始,引导学生掌握化学概念、原理、定律等基本知识,再引导学生认识各种元素化学物和化学实验等。然而,从目前来看,在高职化学教育中,高职生中存在两种不正确的学习偏向。一种学习偏向是只注重化学基本理论的学习,即只重视化学概念、原理、定律等基本知识的掌握,对化学实验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忽略不见。这部分学生认为只有化学理论的学习才是最重要的,只要学好理论就可以提高学习成绩,他们将元素化合物和化学实验的学习当成理论学习的补充,甚至认为化学实验是可有可无的,片面地认为只要熟记书中规定的实验内容,不用关注化学实验操作也能考出好成绩。另一种学习偏向是只对化学实验操作感兴趣,对化学基本理论的学习不够重视。这部分学生喜欢亲自动手操作,热衷观察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化学现象,但是他们对化学理论和化学实验原理的指导作用不太重视,有时候会出现盲目操作的现象。上述两种学习态度都不利于学生培养起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态度,都不利于提高化学学习的质量。因此,高职化学教师必须正视学生学习中存在的不良偏向,对其进行教育,使学生逐步树立起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态度,并用以指导整个化学学习过程。
四、如何促进高职化学理论与实践教育的整合
化学理论与实践相整合,是为了使化学理论与实践更好地进行衔接,根据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重新配置化学教学资源,通过创设一种仿真的或真实的教学情境,将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实践技能培养贯穿于整个化学教学过程之中。高职化学理论与实践教育实现整合,关键要做到以下几点:
1.将重点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机结合。高职化学教师要针对化学教育的重点内容,详细、深入地研究其与实验教学、生产实践或者科学研究有机结合的方式和方法。以高职化学教育内容中的高分子化学为例,它的重点内容是“自由基聚合、自由基共聚、逐步聚合、聚合方法”,这些内容对于高职生来说比较抽象、难懂,所以为了提高教学效率,让高职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知识,化学教师要深入研究上述四个重点内容以及重点内容中的重难点与实验、实习等实践教育之间的联系,并通过大量教学实例,阐述上述基本理论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使高职生真正体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大作用。
2.将重点实验内容与理论有机结合。高职化学教师要仔细研究高职化学实验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并力争使相关的化学理论知识贯穿于每一步实验操作中,努力做到让理论指导实践,实践遵循理论的原则,坚决杜绝学生在实验操作中盲目执行的不良现象。仍以高分子化学为例,它的实验教学的重点内容主要有悬浮聚合、界面缩聚及高分子的化学反应等。在这些内容的实验教学中,教师要详细研究每一个实验项目所包含的化学理论知识,并促使学生牢固掌握,让学生深入体会基本化学理论在实验配方设计、实验操作中的应用,引导学生运用化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这样可以使学生巩固化学理论知识,同时也锻炼了动手操作能力。
3.将实践环节与理论有机结合。高职化学教育不能仅仅局限在课堂之内,高职院校还应该引导学生进行实地实习,因为高职生一走出校门就要走上社会就业,所以学校有责任引导学生及早认识社会,认识他们可能面对的工作岗位。因此,高职化学教师在学生的实习实践环节,也要将理论教育渗透于其中,引导学生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并能够用化学理论来解释生产过程,这样可以避免学生在日后的工作过程中出现盲目操作的现象,使学生真正为企业服务。
4.改革理论与实践教育的考核方式。以往的高职化学教育过于注重考核学生的理论知识,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考察不足。这种考核方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必须改革。针对高职化学理论课,知识面广和难度较大的知识点可以采取分阶段考核的方式,如此一来就可以及时考查学生的学习状况,有利于帮助化学教师调整教学,运用更有效的教学方式进行授课。对于实践教学,考核方式应该包括实验操作、实验报告等。如果学生不了解理论知识在实验中的应用,必定会出现盲目操作的现象,这种方式可以促使学生牢固树立用理论引领实验的意识,让学生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于实习环节,考核内容应该包括实习日记、实习报告等,让学生随时记录自己在实践中得到的收获,发现自己不足并及时改进,为日后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结语
创造型人才的培养与全面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是密不可分的,这就决定了高职院校必须开设化学教育,运用化学教学提高学生的理性思维和化学素质。然而,光开设高职化学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关键还要将化学理论与实践有机整合,使之成为一个整体,共同致力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高职院校化学教师必须采取有力措施,积极促进理论、实践相结合,将反映现代化学教育的新思想、新理念、新内容、新技术、新方法纳入到高职化学教育改革的实践中,构建最有利于造就人才培养的新体制,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他们日后的生活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为社会输送更多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小军.高职院校实施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9(10).
1.模式建构的理论依据:建构主义理论是职业教育实践导向课程建构的理论核心。激进建构主义认为:①学习始于学生已有的知识、态度和兴趣;②学习是通过学生已有的知识、态度和兴趣与新的经验相互作用而发生的,这是一个学生从其自身内部建构其自己的理解过程。因而,教学过程必须做到:①从学生已有的知识、态度和兴趣出发;②精密地设计能够给学生提供经验的教学情境,这些经验应能与学生已有的知识有效地发生相互作用,使他们能够建构自己的理解,然后在教师的促进下,由学生自己去建构自己的知识。建构主义的教学观把学习者完全置于了学习的中心位置,主张在经验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地建构知识,从而突出强调了“学习者”和“经验”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价值,瓦解了“理论记忆+机械应用”这一模式,为职业教育课程展开的建构模式提供了充足的理论支持。
2.模式构建的现实基础。职业院校多数学生是“理论学习的失败者”,长期的“失败经历”使他们对理论学习形成了恐惧心理和厌恶心理;如果用建构主义课程模式来开展课程,先让学生进行一些离他们生活实际很近的职业实践活动,使他们尽快进入职业角色,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由于职业院校学生擅长实践,更容易让他们体验到久违的“学习成功感”,因而更有利于激发其学习动机;而通过实践让他们深刻地感受理论学习的需要,则可进一步激发起对理论学习的动机。
3.模式构建的宗旨。首先,职业教育课程要形成自己独特的课程理论与实践模式;其次,职业教育课程所选择的必须是实践中心模式,而不能是学问中心模式,这是由技术知识的性质与结构所决定的。把实践作为职业教育课程的逻辑核心,就是要把“实践性”渗透到职业教育课程的各个环节,重构职业教育课程理论与实践模式。第三,职业教育课程的目标应是技术实践能力。尤其是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这种技术实践技能应从培养再造技能为主转变为培养创造技能为主,从培养动作技能为主转变为培养智慧技能为主。其中,创造性的问题解决能力的获得是职业教育课程的重心。为此,经过多年来的探索实践,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实践总体上实现了以下几个转变:在课程本质方面,实现了从“知识本质观”向“实践本质观”的转变;在课程价值方面,实现了从“知识传授价值观”向“能力培养价值观”的转变;在教学方法上,实现了从“单项传授”教学观向“互动共建”教学观的转变。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职业教育知识生产实践能力培养———以公共英语课程模块化实践教学为例
1.基于“工作过程”实践性职业教育校本教材开发。职业教育中,公共英语课程和专业课程一样应循职业教育理论和教育目标,突破学科体系框架,融合职业教育的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语言的技能,特别是用英语处理与未来职业相关业务的能力。以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公共英语教学改革为例:为适应学院发展,满足各专业发展要求及学生个性发展需求,我院公共英语在第三学期实施专业入门教学模块,随之进行了《行业英语入门》校本教材的开发。教材的开发紧密围绕“基于工作过程”展开。
2.基于“典型任务”实践性职业教育教学内容设计。在模块化教学内容设计上,教材内容体现与行业接轨的实践特色。即每项语言技能都通过真实工作过程来设计,通过一个完整的工作任务,培养学生对语言技能、知识、情感、素质等全面训练。同时,教材内容融合企业文化、相关企业职业道德及职业资格证书考核标准等。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3.基于“工作过程”职业教育专业能力教学设计。“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既是职业教育知识生产的目标,又是知识生产的过程和手段。而目标和手段都要以学生发展为本,以企业需求为宗旨,因此,在教学环节设计上,应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以真实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为依据,根据学生的专业面向、就业岗位,体现工学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点。
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鲜明地确立了立德树人的育人要求,作为教育的工作者要认真地对待,积极地探索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方向,真正把教学育人落实到工作的各个环节,转变教学的方式、方法,积极开展有效的教学实践与理论研究活动,深入探讨综合育人价值主体的理论成果,把高中地理学科主体教育教学活动与有关的学科紧密地有机结合起来,真正地提高学生综合应用地理的实践能力。在此,结合我多年从事高中地理学科的教学实践和理论研究,浅谈一下高中地理育人价值的实践和思考,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实施新课标下的育人价值所在
在新课标的改革下,高中地理的教学价值主要是提高学生的自我实施能力,重要的是培养思维能力和自我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继续依照以往的教学方式、方法,难免会显得比较枯燥,学生学起来也比较吃力,以致课题的教学效率就会大打折扣,解决以上的问题主要是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积极地把教学与社会联系起来,做到课题教学形象化、具体化,比如积极地让学生实际深入社会中,具体感受地理的价值所在,把具体问题细化到小组,通过解决问题,让学生感知所学地理知识的价值。在此,好的教学模式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深入实施有效的教学方式,以提高每堂课的教学质量。
二、深入挖掘地理育人的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水平
新课标下的综合育人价值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1)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发展和时展所必需的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实践的能力;(2)积极塑造和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素质修养和道德品质,从而有一个高尚的理想目标。
在高中地理教材中穿插着许多生动、形象、直观的地理图像,这对于学生去很好地了解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各要素间的内在联系,具有很直观的价值。所以,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地理图像对地理教学的价值所在,积极发挥好图像对教学的影响,关键的是教会学生对图像的掌握能力,让学生通过复杂的图像读出所要表达的信息和问题,重点要培养学生读图、分析图的能力和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使图像成为学习好地理知识的一部分,也要使学生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绘制图像,从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养成独立学习的良好习惯,以此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三、在地理教学中具体实施育人价值的教学方法
在高中阶段的学习,重要的是授予方法,通过教授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自我学习知识,这是最好的教学方式,也是最有效的教学。在此,结合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具体方式主要有下几点:
1.深入大自然中,感悟自然的美
积极开展和组织学生深入大自然的主体科研活动,了解和探索一定方面的知识运用能力,通过观察自然,与所学知识相结合,感悟自然的博大精深。
2.积极观察,因地制宜
深入平原地带,耕地一望无际;深入山区,宜林宜草不得随意破坏,保持水土,环境适宜;深入草原,宜牧宜林,不得随意开耕,随意开垦必将导致水土流失,以致土地的沙漠化,保护很必要。
3.综合性的分析、解决问题
通过课堂的教学,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北京为什么能成为中国政治、经济的中心?肯定有自然原因,也有地理人文的原因。
(1)北京处于平原地带,有发展城市比较好的地理环境;
(2)北京处于河流纵横之中,河流对城市的形成和选址也是重要的原因所在,它不仅有水源、运输功能,还具备修建军事防卫的功能;
(3)北京地区的气候比较适宜且降水也比较适中;
(4)北京这所城市能够成为中国的经济中心、政治中心、交通中心,还有历史的原因。
4.树立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在学习中,积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是非常必要的,学习地理知识就是能够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从中总结经验,发展现念观点。
四、在高中教学实践中与其他学科综合育人的运用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教育理论,在《军事大辞海》中所给出的定义是“关于教育的思想体系,其中包括了教育原理,教育规律等专门化、系统化的一个理论体系”[1]。这个相对完整的定义,囊括了相对抽象的对教育理论的理解,包括系统化的教育理论、教育科学知识、教育经验这三块内容。
叶澜教授把教育理论理解为“泛指人们有关教育的理论性认识”,并且有不同的种类与层次。她更进一步地具体提出,在现实之中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理论形态,“其一是,群体成员所共同拥有的普遍形态,脱离了产生理论的主体”这可以理解为是群体成熟的、系统化的理论体系,一般会以文字、符号的形式存在;“其二是,个人或部分特殊群体所拥有的一种私我或者是局部的形态” [2]。以此为基础,也可以将之理解为,包括个人通过学习而内化成为个人的理论,除了上述所提及的,还包括尚未完全脱离理论主体的理论形态,多以一定范围之内的共同经验的形式存在。不过,后者所代表的形态,往往会受到忽视。
顾明远教授的《教育大辞典》之中,将“教育实践”更进一步的定义为“人类有意识地培养人的活动”;郭元祥教授则将这一概念定义为“人们在一定的教育观念基础之上展开,以人的培养为核心的各种行为和活动方式” [3];石中英教授又将该概念定义成“以教育为意图的实践行为”或“行为人以‘教育’为名义所进行的实践行为”[4]。统计一下,可以发现“人”、“教育观念”、“行为”、“活动”等为主体词。所以,可以理解为教育实践是一项以培养人为目的,并且日益加入了“教育观念和意图”因素的行为和活动。
二、二者关系现状的梳理
梳理相关文献发现,当今关于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关系主要存在三种观点:“脱离关系”、“指导关系”、“平等依存关系”。
(一)脱离关系
以现实角度为出发点,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始终存在矛盾的关系。现实之中,理论往往是高高在上的,理论源于实践,但已经看不到实践的影子。一味地在理想状态完善自己,结果却脱离了实践的母体,毫无用武之地。
这种现象使人不禁会进行反思,教育理论与其实践之间,真的是脱离了吗?“脱离”就一定是不好的吗?对此,叶澜教授提出:“同教育实践完全脱离的教育理论是否是存在的?同教育理论完全脱离的教育实践是否是存在的?”[5]显然这是不存在的,大部分的理论是有一定实践根据的,大部分的实践也是有理论参与的。但是不乏有个别教育理论是基于理论的思辨得来的,与教育实践有一定的差距,这是需要辩证去思考的。
另外还要反思“脱离”就一定是不好的观点,假如教育理论为了与教育实践契合无限降低自己的标准,那教育理论还有自身的价值吗?所以有研究指出“教育理论与其实践之间,存在恰当的张力是有必要的,但若将之发展成为对教育实践的无知与宽容,那将是非常可怕的事情”[6]。对此应有的理解是,教育理论不能“脱离”教育实践,但是要与教育实践保持一定的距离,适度才是最好的选择。
(二)指导关系
以哲学认识论为出发点来看待整个问题的话,认识是源于实践的,且是高于实践的,认识能够有效对实践进行指导。教育理论与其实践之间,也是符合这种辩证关系的。故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二者的关系视为“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也大致是可以成立的。
对于此观点,吴黛舒认为“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之间并非简单的指导和被指导这样一种关系,而是‘相互滋养’的新型关系” [7]。对于二者的“指导”关系,很多研究都不赞同,教育理论具有相对独立性,有自己的发展规律,教育实践同样有自己独特的逻辑——“教育的实践工作者,其总是难免受到先前所习得的习性支配,受到情景因素和修正意向支配,受单向时间和身体-心理-社会构成的三维空间的支配” [8]。教育实践受多因素支配。既有的理论能对现实、灵活的实践给出及时又精准的指导吗?更进一步地来说,教育理论可能并不是完美的,难免会有正误之分,难道都能够用来对教育实践进行指导吗?这是值得反思的。
到底是理论指导实践还是理论应该关注实践,文章所持观点是理论要从实践出发,深入到实践才能很好地理解实践、解释实践、为实践服务。对教育理论工作者来说,“在教育实践活动之中应是‘提议者’,而非‘指导者’;更是应该作为教育实践工作者的‘伙伴’,而非‘导师’” [9] 。
(三)平等依存关系
就理想状态而言,教育理论与其实践,二者之间应是一种和谐统一的关系。相比起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脱离”与“定向指导”关系,现在大部分的研究认为二者独立、平等,但是又蕴含着互相依存与滋养的复杂关系。
二者从属于不同的范畴,本质上是不一样的,但是二者地位却是平等的,没有一方从属另一方之说。二者各司其职,保持恰当距离的同时,也为彼此的进步提供着滋养。“用心智创造出最具创见性的教育思想是教育理论要思考的事情,用身体与行动创造最有效教育方案是教育实践活动要进行考虑的事情,这是专业分工的客观要求”[10]。
三、二者“疏离”的原因浅析
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未能达到契合的状态,是多方面的原因所共同造成的,对其进行恰当的区分是有必要的。其中有些原因是无法避免的,对此要尊重二者的客观规律和本质要求。但是有些人为的“疏离”是必须要关注,加以改正和完善的。
(一)舶来品与“本土化”的文化差异
我国的教育理论研究相比西方起步晚,发展慢,所以西方很多先进的教育理论都被引进中国,但是先进教育理论能否本土化,能否适应我国国情还是一个问题。教育实践一旦出现了问题,就会去寻求西方理论的帮助。
基于中国的“教育实践”问题去西方寻求“教育理论”的妙方,就好比向优秀的钢琴家请教弹奏古筝的技巧,尽管音乐的领域有共通之处,但是钢琴有钢琴的指法,古筝有古筝的奏法,二者是不同的。故在教育理论的本土化问题上,可以更多地对以上观点进行采纳和参考,并在此基础上有所改进。
(二)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在本质上的差异
教育理论与其实践,二者可以认为是分属于不同阵营的,其各自都有独特的本质和运行方式,所以不可避免地会有“不和谐”的关系。这一特性是无法克服的,要做的就是认识二者的不同本质,进而在一个合理的区间内对二者的关系保持尊重。
教育理论具有普遍性,具有多种分类和层次。例如,唐莹博士将教育理论分为以下几类:描述(实然)的教育理论,其中包括科学教育理论、解释教育理论;规范(应然)的教育理论,其中包括技术教育理论、哲学教育理论、实践教育理论和个人教育理论[11];教育实践,其本身具有特殊性、复杂性和现实性等特点。不是每一种教育理论都正好契合某一特殊的教育实践,因为这样的话,必然会远离其他特殊的教育实践,那么教育理论也就失去了普遍、宏观的价值,不能称之为教育理论。反之亦然,教育实践如果过于按照理性的教育理论去执行,那实践必然是死板、生硬,没有生命的实践,也不能称之为教育实践。正因如此,二者之间所存在的本质差异是不能逾越的。
就教育理论言,其运行方式是宏观、客观、抽象的。教育实践的运行方式是丰富、主观、具体的,二者的运行方式由其本质决定,所以同样是需要尊重的。
在二者的功能方面,存在着一些“人为”的“疏理”,这种“疏理” 也成为阻隔二者关系的原因,在这一方面是可以有所作为的。近年来,从教育理论的研究动态能够看出,人们目前将重点放在对教育实践本身进行解释、批判、反思之上。而教育实践真正需要的却是教育理论对其的“指导”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教育理论对改善教育实践进行反思,但是由于自身的局限性,也不可能完全科学、准确地去预测和洞察实践,教育理论无法完全地驾驭和控制教育实践,只是在一个合理的距离内促使双方相互进步。
(三)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在实施主体上的差异
闫旭蕾将教育理论与其实践之间发生阻隔的原因进行了如下归结,“由教育理论的叙述方式、思维方式所引起的阻隔;由教育理论工作者和教育实践工作者所处场域的差异所引起的阻隔”[12]。当把关注教育理论和实践状态分析的目光转向理论和实践主体自身的时候,就会发现,“理论与实践的阻隔状态实质上是理论与实践主体双方的互不满意状态” [13]。
人们对教育理论的叙述方式多是普遍性质的宏观叙述,而对教育实践的叙述方式多注重现实的经验叙述。叙述方式是其思维方式的反映。作为理论工作者来说,其所注重的是理性思维。作为实践工作者,其更为注重的是感性经验。
四、解决二者“疏离”的策略
(一)从“本土文化”出发
撇开“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本身特性”导致“脱节”不说,用基于西方的教育理论来解决中国的教育实践问题根本不对症。根据人类生态学理论,教育依托于整个大社会文化背景,不可能独立存在。所以针对中国的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脱节”,首先应该考虑的就是本土的社会文化背景,其次再考虑二者本身的特质问题。
(二)从理论与实践特质出发
理论与实践,二者由于自身的特质发生所谓的“疏离”,这是需要去尊重的。如何在尊重二者的合理距离内又有所进步,是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
叶澜教授所提出的教育三级理论之中,对其水平进行了如下的划分。第一级,最初级水平,理论对实践本身能够进行正确的描述,但其本身并不能算作是严格的理论。第二级,对实践的解释和说明,这一级水平的理论是以揭示实践之中的因果关系为其核心任务的。第三级,对某类实践规律的揭示,这一级,就已经具有了较高的抽象水平 [14]。所以说针对第一级和第二级的教育理论是可以与实践密切联系的,而第三级理论可能会更抽象一些,在指导具体实践方面可能弱一些。要遵循“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哲学原理,在前两者身上多下功夫,使得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密切联系,相互促进。完善第三级别,发挥第三级别对教育理论总体发展方向有更为科学和明确的指导作用。
(三)从二者主体角度出发
叶澜教授在“新基础教育”之上,进一步地提出:“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脱离,要将研究的重心集中于教育领域和主体身上,对理论与实践二者的关系之上所呈现出的状态要进行详细的分析,发掘出认识和行为上存在的盲点和误区,并为解决问题找到路径。”[15]
叶澜教授提出的“新基础教育”,将研究重心放在实践主体和理论主体之上,把教育领域之中所涉及到的主体进行分类:其一是,教育理论研究人员;其二是,教育行政人员和教师等直接进行教育实践的有关人员[16]。
对于理论主体,尤其是基本理论研究者,一般被认为是离实践较远的群体,这些研究者与叶澜教授的第三级别的教育理论联系密切,从事的理论多为抽象和深奥的。但是对现有理论的批判、反思和加工的工作与“脱离实践”并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也没有必要要求基本理论研究者转型为应用理论研究者。因为基本理论的研究存在是必要的,对理论和实践有一个总体的引导,其作用可能是不明显的、缓慢的、简接的,但是不可缺少,就像哲学,虽然没有具体指向某一学科和活动,但是却是十分必要的。
对于应用理论研究者,应该将自己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另外还要让实践滋养个人的内在理论价值,善于将丰富有意义的实践升华为有指导意义的理论。对于实践工作者,首先要破除固有的观点,将理论研究与日常实践结合起来,自觉把实践变革纳入自己的理论发展中去,将日常总结的模糊经验进一步升华为个人理论知识,从而用来更好地改造实践。
首先是教师队伍的问题,在中职实践教师队伍中,有一部分是直接从校办工厂中转型出来的,可能缺乏理论基础,也没有经过严格的教师技能培训和考核,在理论环节上比较缺乏。另一部分就是直接从大学毕业出来的大学生当中职教师,他们没有经过实践的锻炼,讲授只能停留在理论环节。这就导致了中职机加工教师队伍中缺乏“双师型”的教师,同时具备理论功底与实践能力的教师还是少数,数量不能适应实践教学的需要。笔者通过调查发现,中职队伍中普遍存在着两种教师,即会做不会讲和会讲不能做两种类型,无论是哪种类型都不能适应实训教学的需要。中职教育要求教师既能从事课程教学,又能够指导学生有效开展实践。因此培养“双师型”的队伍迫在眉睫。其次是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不成熟,机加工实践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从现实实践中来看,以往的加工行业都是分散独立的,零件加工不成体系,同一个机器的零件往往在不同的工厂生产,因此机械加工行业也呈现零散的特点,各个工种之间缺乏相应的配合。要建立一所华丽的大厦,必须依靠设计师、工匠等多个工种的紧密协调和配合才能完成,机械加工业也是一样,系统的了解加工实践,对于整体的、统一的机器进行深入了解,不仅能有效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还能够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这比单一的工作,重复的内容操作更能吸引学生。最后,随着社会的发展,对机械加工的技术要求会越来越严格,为了让学生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能够适应日新月异的技术发展,作为教师我们必须要提高教学质量。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以往的教学方式也要改变,从单纯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向引导学生积极创造、独立思考的方向过渡,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努力挖掘潜力,在最大程度上满足社会的需求。
2机加工教学理论与实践统一的途径
1)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现代课堂教学不再片面强调教师的主动性,而是强调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从教师让学生学变为学生自己想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学习过程中的角色从最初的领导者变为现在的引导者。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自,让学生发挥想象,集思广益,将个人的创作性与实践结合起来。机加工虽然大部分时间是按照磨具做东西,但是也忌讳墨守陈规,固步自封,这样的加工永远是学习比人,而没有自己的创造。现在的实践环节往往是学习有现成的模型可以看见或者现实生活中已经有实物可以参照,学生们只需模仿而无需创作,但是时代在呼唤灵感和创造,中国也在由“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创造”,我们的机加工实践一定与要这样的趋势结合起来,鼓励学生创作,哪怕是对零件进行一个简单的改造或在外形上能够与众不同,都应该给予学生鼓励。
2)注重学生团队意识的培养。个人的能力始终有限,而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只有团队合作才能取得最大的成绩,达到最优目标。在实践教学环节,我们可以将学生分为几组,每组3-5人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已成为现代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信息技术加强了国家间的密切交流,带动了经济贸易的友好往来,人类社会逐步迈向全球化信息文明时代。在全球信息化背景下,信息技术打破了原有的世界秩序,政治思想、经济文化、社会结构等为适应世界的变化也发生了改变,保障信息安全健康稳定已成为世界各国一致的选择和共同的期待。信息化的良好发展少不了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运行,要想发挥信息的最大潜能,必须坚持建设管理信息系统,进行有效的加工处理,保障信息的健康运行。因此,如何快速有效地建设管理信息系统,保证管理信息系统实际运用的健康稳定,已成为目前信息管理者首要研究的问题。由慕静主编的《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工具与应用》(檀柏红,任立肖等,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一书,从管理信息系统的学科特点出发,以系统开发相关的原理为基点,详细讲述了管理信息系统整体结构理论体系。从内容上看,该书在介绍管理信息系统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后,将“结构化系统的分析、设计”与“面向对象系统的分析、设计”论述,通过比较两者间的异同,系统阐述了如何运用现有的理论完成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设计与应用;另一方面,该书以理论与实例结合的方式,从“上机实验和课程设计”的角度出发,结合相应的实例分析,介绍了在管理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常用的四种软件工具:Visio图表开发工具、Access数据库开发工具、Rational Rose需求分析工具和Visual Basic软件开发工具。全书不仅强调要全面系统地把握管理信息系统的理论知识,还要明确理论知识是实践的前提,必须依靠相应的实例才能完成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建设。
总体来说,《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工具与应用》教材具有以下几点特色。第一,结构严谨,脉络清晰。首先表现在章节分布上具有较强的逻辑性。本书的前两章主要讲述了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知识和建设概论,对管理信息系统进行了系统性的论述,让读者在脑海中构建一个整体的框架,增强读者对管理信息系统的认知程度;第三章至第九章作为本书的核心实践部分,作者依次介绍了系统的规划、分析、设计、实施、管理与评价,层次分明、逻辑严谨,有利于读者从细节中把握管理信息系统的可行性设计;第十章至最后一章为本书的拓展部分,作者列举了常用的管理信息开发工具,同时说明了具体的应用场景,并以实际案例阐述了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其次表现在内容介绍上严谨而有序。以本书的第五章为例,作者在介绍结构化系统设计时,先梳理了结构化系统设计的基本知识,如内容、原则、步骤,等等,然后再依次介绍设计内容中提到的具体细节,做到了结构严谨、富有层次感,并且在每章的最后一部分,列举了具体的案例和问题,同时给予了总结,这样有利于读者对上述内容的理解,快速吸收理论知识。整体来看,《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工具与应用》一书无论是从大的框架出发,还是从具体的某一细节介绍,都具有严谨的结构,紧密的思维和清晰地脉络,这对于全面把握管理信息系统的知识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第二,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在本书中,作者始终以理论知识为指导,运用大量的实例进行详细的介绍说明,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科学地论证书中所提到的主要观点,做到有理有据,增强本书理论的科学性和实践性。比如,本书的在第六章介绍面向对象系统分析时,首先介绍了基本的方法、特征和要素,其次通过UML建模工具的使用介绍,化抽象的理论为具体的操作实践,让更多的读者根据具体实践明确书中的主要观点。而且,本书在保证全面介绍理论知识的同时,在编写的难易程度选择比较适中,满足了大多数学习者参使用需求,做到了有深有浅、难度适中。第三,图文并茂,实用性强。《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工具与应用》一书从整体上翻阅,不难发现书中穿插了许多的图片和表格,大量的图表增强了本书的吸引力,降低了书中内容的难度,简化了文字的繁琐结构,提高了内容框架的辨识度,有利于大部分读者阅读使用,使读者一目了然。例如本书的第362页,图13.48所示的服务于管理控制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结构图,该图中的内容涉及较广,关系比较复杂,以图片的形式将服务于管理控制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结构绘制出来,使读者能够较为快速地理顺结构之间的相互关系,能够清晰地辨别出主副结构,找到核心点,从而全面把握该部分内容。教材中大量出现的列出实际数据的表格同样有助于学习者阅读。例如本书第336页中的表13.3所示,表头列出了该表格的主要内容,根据里面的具体数据可以判断出处理情况的差异,可以避免重复。所以,图表的使用避免了繁琐的文字复述,增强了知识的实用性。
总之,《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工具与应用》一书作为高等院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系列教材,在热萆喜唤黾婀肆死砺壑识的全面性,还运用了大量的实例加以说明,增强书本内容的科学性;在结构上,不仅做到了逻辑严谨,有理有据,还做到了图文并茂,简洁明了,堪称管理信息系统学科领域内不可多得的好教材,也可以是理工科优质教材的典范。
1引言
财会专业属于一类经济管理学科,其技术性和应用性较强,财会专业对人才的积极培养,能够在各行各业中大显身手,有效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而对于财会专业来说,虽然具有十分丰富的教学经验,但在高职院校中也有诸多问题存在,需要积极创新改革财务教学的相关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及教学理论,有机结合实践和财会教学理论,从而促进财会人才的积极培养,积极发展财会事业。
2高职财会教学存在的相关问题
2.1针对财会教学来说,其理论知识脱节于实践,且专业实训缺乏
相关研究表明,在高职院校中,多数毕业于财会专业的学生均从事技术含量很低的财会工作,对高技术含量的工作无法有效胜任。导致上述现象发生的原因为:在高职院校中,有关财会教学的相关理论内容脱节于实践,且专业的实训较为缺乏,对于学生来说,其专业职业能力不能有效形成,导致他们的就业竞争能力明显降低。
2.2在高职院校中,其人才的培养脱节于市场
在迅速发展的社会经济的影响作用下,逐渐增加了对财会方面人才的需求。但是,部分高职院校对企业却关注较少,从而对财会人才的培养无法达到企业的要求,部分高职院校对财务专业教学安排过程中,多凭借教学经验或主观想象进行,从而使其“闭门造车”的问题出现,导致培养出来的财会专业人才明显脱节于市场,且对市场的技术要求无法得到满足。
2.3存在十分单一的教学模式
现阶段,对于我国高职院校来说,其财会专业教学存在十分单一的教学模式,与行业发展相比,教学内容与其相差较远。部分高职院校具有长期滞后的教学硬件,且硬件更新速度较慢,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无法得到显著提高,同时对教学质量产生极大影响。
2.4财会教学目标较为缺乏
对于高职教育来说,对应用型人才积极培养是其重要特点之一。财会专业的应用性和技术性较强。因此,在高职院校中,其财会教学需要对教学目标积极制定,促进学生实现全面发展。要求学生对财会理论知识和经济管理知识有效掌握的同时,需要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使他们能够对相关财会软件熟练运用,从而对会计操作有效完成。但是,在我国,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其财会教学的教学目标不十分明确,存在不准确的教学定位。为此,在财会教学过程中,对财会教学目标有效制定是教学的首要任务。
3高职财会教学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3.1对会计实训集中综合管理
对会计实训集中综合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能够促进学生更好的认识相关业务处理流程。在第三学年中,可以将此项实训内容安排于第一学期中,每月不需要进行较多的经济业务,针对学生来说,训练他们连续性认识业务处理流程是实训的主要目的。需要对企业实际积极模仿,将财务部门有效设立,将相应的人员和岗位有效配备,账务的处理按照相关业务处理流程进行,主要包括:财务分析、报表编制、结账与对账、试算平衡、记账、记账凭证的审核和填制、原始凭证的审核、收集及填制等,并在会计电算中对手工账进行操作。同时对相应的竞赛组织学生积极开展,实践和理论是竞赛的两部分主要内容,手工会计向电算会计逐渐过渡的过程是实践部分的主要内容,能够促进学生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并使其认识提高。
3.2在财会教学过程中有机结合实践和理论
现阶段,高职院校能够将处理原始凭证和认识原始凭证的实践教材向学生积极提供,但对于部分高职院校来说,其财务实践和财务理论知识相互孤立,同时在时间限制的影响作用下,在实践过程中,无法将财会理论知识有效融于教学中。为有效结合实践和理论知识,对于财会教学来说,在其专业理论和基础理论教学过程中,学校应当对原始凭证有效准备,使学生能够得到全面参考。通过分析习题,使学生对原始凭证的相关内容和形式有效得出,从而有机结合财会的实践和理论知识,使得学生有效提高自身的就业竞争力。
3.3明确财会教学目标
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为使其对财会专业需要的优秀人才得到积极培养,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应当加强对企业需求的关注度,积极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财会专业技术人才,因此需要对财会教学目标明确建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其教学指导应为职业教育,针对财会专业,其主要的教学目标应当为对技术型和应用型人才积极培养,对教学理念有效转变,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加强重视,同时做到因材施教,对教学改革积极优化和创新,促进学生显著提高自身的财务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从而使其就业竞争能力有效增强。
3.4教学领导班子应积极重视教学改革
针对财会教学,应当从政策和思想方面促进其经费投入不断加大,促进教师进行有效创新,对先进设备积极购置,并对各种发票、收据、凭证及账簿妥善准备。从而对于学生来说,能够使其感性认识得到充分满足。在高职院校中,针对财会专业教学来说,其教学导向应该以学生就业和市场需求为主,不断创新和优化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理念,将教学理论有效结合实践的相关教学体系积极建立和完善,使社会岗位需求和财会人才的差距有效避免和缩小。对于学生来说,应当使其就业竞争力积极提高,使其对财会专业技能和财会理论知识有效具备,从而积极推动我国财会事业迅速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山萍.高职财会教学的定位、路径与措施的研究[J].新课程研究,2016(6).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09)11-0035-02
“我们知道的要远比我们能够说出的多。”[1]这是波兰尼关于默会知识的理论核心。波兰尼认为:“知识具有默会的成份,它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可言传的。从这种意义上说,知识也是具有个人性质的。”[1]不纯粹通过言语传达,通过观察、领会和操作实现默会知识的潜在表达。这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文字记录的知识就是知识的全貌的传统认知,因为人们在实践中获得的认知成果不一定能发展成理论,相反,人们由实践所获得的知识有一大部分是默会知识。[2]
独立学院是我国本科教育的一种新型办学模式,它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其办学宗旨。独立学院更多的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的培养,因此它在课程环节设置上更多的强调实践环节的课时安排,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获得知识、提升能力。这既符合独立学院的教学目的,也符合独立学院学生的群体特征。默会知识依托实践得以传授的特征与独立学院对于实践教学的特殊要求,为我们探索基于默会知识理论下的独立学院实践教学提供思考和启示。
一、默会知识的概念
默会知识也称作“缄默知识”、“隐性知识”或“意会知识”,是默会知识理论的核心概念。代表人物是英国皇家学会会员,被誉为“朝圣山三巨星”之一的迈克尔•波兰尼(Michael Pola-nyi,1891~1976)。那么什么是默会知识?在波兰尼看来,“人类有两种知识。通常所说的知识是用书面文字或地图、数学公式来表达的,这只是知识的一种形式。还有一种知识是不能系统表达的,例如我们有关自己行为的某种知识。如果我们将前一种知识称为显性知识的话,那么我们就可以将后一种知识称为默会知识。”[1]显然,默会知识是相对于显性知识而言的。
显性知识是能够明确地表述的知识,它可以量化,可以定义,是一种能够凭借书面文字来表述,通过言语来转述、传授的知识。而默会知识则无法量化或予以文字化,无法通过言语形式来传授、转述,它存在于人的预感、直觉、情感、价值和信仰等中,它是由经验和行动发展而来的,蕴含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通常通过高度互动式对话、说故事和分享经验等方式来进行传播。默会知识的拥有者通常无法通过语言或其他沟通方式来向他人描述所拥有的知识,甚至默会知识的拥有者通常是在没有认知和了解的情况下使用到这种藏于自身意识的默会知识。默会知识是非常个体化的,拥有者通常很难或不可能与他人来进行分享,同时,默会知识也是非常内化的,默会知识拥有者感知默会知识的知觉,通常也是一现即逝的。
不同学者对于默会知识有不同的阐释和理解。Ikujiro Nonaka将对默会知识的理解归纳为两个层面:一是技术层面,包括非正式的个体技巧,或者如我们所说的知道如何做;二是认知层面,包含根深蒂固于我们脑中的信仰、理念、价值、心智模式会影响我们感知世界的方式。[3]在此阐释基础上,我们可以更好的理解:一个不会描述如何让自行车骑得既快又稳的人可能是一个骑车高手,一个高明的机械师不依靠任何仪器而单凭听觉或触觉就可以判断出机器和引擎的种种故障。至此,默会知识的概念和内涵也就更为清晰和明了。
二、默会知识的特征及其对独立学院实践教学的指导意义
独立学院是一种新型的办学模式,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其主导办学宗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水平,在实践操作演练和工作中展现学生的应用才能是独立学院一以贯之的教学目标。而默会知识通常蕴含在实践过程中,如何充分地利用这种潜在的默会知识,如何抓住默会知识的特点提升实践教学的效率和水平,这对于独立学院的实践教学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默会知识有其显著的特征:
1.情景依附性
默会知识的获得总是与特殊的问题或任务的情景联系在一起,是对这种特定问题或任务情景的一种知觉综合把握,它通常镶嵌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中,不能通过语言、文字或符号进行逻辑的说明,只能在行动中展现、被察觉、被意会,当这种实践活动并未发生时,我们难以感觉到此时默会知识的存在,而当这种相同或相似的实践情景再次出现时,附着于个体的默会知识就会自然的被唤醒,再现于对问题的解决当中。
显然,这种悄无声息而又无处不在的潜在默会知识在实践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指导作用。如何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在教学体系中的比重,如何重新认识实践教学对于提升学生知识能力的重要性,这些问题为提升独立学院实践教学水平提供重要的思考。独立学院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和理论功底和同类一本和二本学生相比略差,纯粹的或过多的理论教育只会让他们感觉枯燥和乏味,甚至抵触,而独立学院的学生具有综合素质较强的特点,快速接受新生事物和从旁观他人的实践中找到动手诀窍是他们的特长,我们在教学环节设置中,更多的安排课程实践环节,让潜在的默会知识更多的融入学生的实践当中,在更多的情景中唤醒学生这种无形的默会知识,抓住独立学院学生的群体特征,提升他们的能力水平。
2.学徒制传递
默会知识不同于明确知识,它不能通过教育培训机构、大众媒体等正规形式传递,它的知识传递过程不能同时为不同的人所分享,知识的传与授的过程只能在个体与个体之间展开,它的这一特征是由默会知识本身难以言传,连知识的拥有者和使用者也无法表达清晰的特点所决定。这就为我们在独立学院实践和教学体系中建立一种“师徒一对一”培养模式提供思考。
独立学院的学生相对缺乏稳坐课堂接受理论知识传授的自觉性,在实际操作中让他们自己动手或到实习场合亲身体会实践操作过程,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将课堂放到实习基地,与实习单位联合培养学生,让他们与实习基地或实习单位的指导老师或师傅建立一对一的师徒关系,学生和“师傅”一起上班,跟随“师傅”一起进行实践操作,让这种极其个体化的默会知识在“一对一”的操作演练中得以传递,默会知识的学徒制传递特征为独立学院的实践教学体系设置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意义。
3.自动性与非批判性
默会知识的形成过程和运用都不受个体主观意志的控制,通常是以灵感、诀窍、习惯、信念与个性的方式显现,而默会知识的运用者也很难在确定的时间、确定的地点,以确定的方式有目的的运用到这些知识,默会知识的形成、存在以及接受者对它的接收都具有自动性,不具有目的性和事先安排性,它无法通过推理或者程序设定而获得,因此默会知识也不可能像显性知识那样通过理性过程加以反思和批判,它具有不可批判性。
抓住默会知识这一特征,联系独立学院学生好动手爱实践这一特点,我们可以将更多的课程放置到实践环节中去完成,可以更多的为学生提供实践训练场所,一方面加强实践环节课时量,完全通过实践学习技能,另一方面在理论课程之后直接进入实践操作,在两者互融互补中接受和消化知识。总而言之,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训练,让学生在实践环境中潜移默化的接受实践操作习惯和诀窍,运用到自作演练中,无形中形成个体知识能力,自动提升自我能力水平。
三、默会知识对独立学院实践教学的启示
1.重新诠释“掌握知识”的内涵,尊重学生个体的默会知识。
“掌握知识”这一要求不仅包括客观的、明确的显性知识,也应包括自动的、潜在的默会知识。学生知识体系的完善、能力水平的提升仅仅依靠逻辑严谨的理论知识显然是不够的,尤其是在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的的独立学院这种特殊的办学模式下,在学生理论知识相对欠缺的特定条件下,强调主动建构学生自身必要的默会知识体系显得尤为重要。因为默会知识理论以它的实践证明这样一个简单的教学原则:学生亲历体验和直接经验的获取在教育过程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再好的教师,再好的教学也不能替代学生通过亲历的方式获取对他们的成长和发展极为重要的默会知识。[4]
当然,强调“知识”结构内涵中“默会知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必须以尊重学生个体的默会知识为前提,在理念上,我们要充分相信学生自我默会知识的存在,并充分相信其潜在的巨大能量;在教学中,我们要弱化教师的“强制”教育,改变教师将知识“强加”于学生的教育形式。实践证明,教师强加给学生的知识越多,学生基于自身默会知识的探寻和建构就越少,提升学生自我实践能力的教学目标就越难实现。独立学院的实践教学更应充分尊重学生个体的默会知识,最大量地挖掘学生在实践中的领悟和理解能力。
2.加强教师对默会知识的认识,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
教学过程是一个知识多元化吸收的过程。这个过程既有显性知识的传递和掌握,也有通过实践活动领悟和获得默会知识,这既是一个知识的接受过程,也是一个知识的体验过程,传统的教育模式遵循群体授课原则,以班为单位,以教师为主体,以主动讲述和被动接受为主要传授模式,教师充分抓住显性知识的特征进行讲授,显然,这种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淹没了学生的主动性和自我学习能力,扼杀了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在当今教育理念下,教师要认识到教学过程中两种知识存在的同等重要性,尤其要改变以往重显性知识轻默会知识的教育理念,充分意识到默会知识在教学中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在此理念基础上,独立学院的教学应该充分掌握独立学院的学生特征,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在教学安排上,更多的激发学生自我默会知识的形成,更多的培养学生通过默会知识发现问题的意识,让实践活动贯穿于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这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重新认识学徒制在教育中的作用,突出实践教学的重要地位。
波兰尼十分强调传统手工艺时代的学徒制形式在当代教育中的借鉴作用。在他看来,“不能够详细描述的技巧,也不能通过规则的方式加以传递,因为它并不存在规则。它只能通过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加以传递。当科学的内容在全世界成千上万所大学被教授的时候,科学研究不可能详细描述的技巧却一直未能渗透到大学教学中来。――好的学习就是服从权威。你听从你导师的指导,通过与他竞争,科研新手就能不知不觉地掌握科研技巧,包括那些连导师也不是非常清楚的技巧。这种默会的技巧只有通过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无批判的模仿才能被消化。”[1]波兰尼突出强调“一对一”的师徒指导关系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知识通过师徒之间的彼此相处得以传递,这种传递不是简单的教与学的过程,而是在相互接触中一种潜移默化的体会与领悟。
学徒制教育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彻底打破了现今普遍使用的集体授课形式,集体授课制局限于教师的主观讲和学生的被动听,知识的传递处于一种固态的交接过程,这种授课形式很难充分调动学生的思考积极性,尤其面对基础知识相对较弱的独立学院学生,这种授课形式的局限性和弊端也就表现得更加突出。针对独立学院的学生特点和现状,推行师徒制的实践教育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观察中模仿和操作,这一方面解决了他们不喜欢端坐课堂接受教育的问题,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独立学院学生好动爱问的性格特征,学徒制形式下的实践效果大有改观。因此,在独立学院这种新型的办学模式下,突出实践教学的重要地位也就不言而喻了。
参考文献
1 [英]波兰尼.个人知识(许泽民译)[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
一、党校加强政治理论教育的实践方式
党校要发挥党员领导干部培养的作用,就要加强政治理论教育,教育中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党校在政治理论教育中,不止于向学员传授理论知识,而是要将学员的探索意识激发起来,让学员作为学习主体存在,并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党校教师在教学中,要能够与学员之间换位思考,在教学中从学员的角度出发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以使学员能够透彻地理解政治理论知识,并提高思想觉悟。
1.整理知识脉络,重点知识突出
党校强化政治理论教育,就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员在课上就能够深入领会主要教学内容,并具备一定的知识灵活运用能力。课堂教学内容以教材为主要参考,根据学员的知识需求设计教学模式,做到教材内容灵活运用,还要根据学员的工作实际对教学内容予以延伸,做到政治理论内容与学员的工作实践相互融合[1]。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教师有必要整理知识脉络,将所有的知识点贯穿起来,将学员的工作内容融入其中,让学员从自身工作的角度对政治理论知识予以理解,随着理论知识点明晰,学员对知识的理解就会上升到理论层面。采用这种教学方式,可以使重点知识突出。对学员不理解的问题,可以开展课堂讨论活动,让学员在讨论中沟通,以更为深入地理解政治理论知识。教师还可以从中融入提问教学模式,让学员针对问题展开思考,在思考中对政治理论知识循序渐进地学习,以提高学员的学习效率。
2.注重思想教育,强化道德渗透
党校教师在开展政治理论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员深入探究政治理论知识,而且还要将道德教育内容渗入其中,以在对学员进行政治理论教育的同时,更要注重学员的思想素质提高,特别是道德品质要进一步加强,以丰富学员的理论知识,懂得在政治理论的指导下开展各项工作。
在党校的政治理论教学中,思想教育至关重要,要注重将思想道德教育融入到政治理论教育中,不仅可以指导学员在理论学习中使知识系统化,而且还可以促使学员从政策的教育对政治理论知识予以理解,并将正确的价值观确定下来,落实到行动中,使得学员的道德品质得到验证[2]。在对学员进行政治理论教育中,教师要不断地完善自我,在学员中成为他们效仿的典型,对学员的影响本身就是一种教育,有助于学员思想观念的更新和思想品质的提高,以促进学员综合发展。党校不仅教书,重在育人,所以,以政治理论教育的方式对学员开展思想教育,就是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具有针对性地渗透道德内容,对学员予以适当地指导,可以使教学对学员具有一定的感染力。
3.运用多媒体教学,增加教学容量
信息技术时代,在党校的政治理论教育中也要迎合时代环境引入信息技术,做到多媒体资源合理利用,教学内容不仅仅是文本形式信息传递,而是根据教学需要教学内容处理文音频信息、视频信息、图片信息等等,让政治理论教育内容多种形式传递。
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可以提高课堂感染力,激发学员对教学内容的兴趣,以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中,为了丰富教学内容,使得教学内容符合学生要求,教师可以请学员提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材料,运用了政治理论对材料进行实证分析,不仅可以扩展教学空间,还使得学员的政治理论研究视角多元化[3]。比如,对党校的学员开展“三观”教学,可以让学员列举一些单位中的典型事例,在时事政治教学中对实例进行分析。在分析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用多媒体播放相关的数据和视频,将教学内容用动态的图像展示,可以使教学内容更为形象逼真,学员可以对教学内容产生直观的印象。抽象的教育内容通过多媒体直观而形象地表达出来,使深奥的哲理以学员们熟悉的事例呈现,有助于帮助学员对政治理论知识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学员的政治觉悟逐渐提高,社会现象的辨别能力也会逐步增强。
二、党校加强政治理论教育的意义
1.教师的教学具有艺术性
党校要提高政治理论教育的效率,就要提高教学的艺术性,以将学员的学习积极性激发起来,吸引他们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由于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员之间处于同等地位,相互之间的交流更为融洽,从而构建了和谐的课堂氛围[4]。政治理论教师提高教学的艺术性,就是要引导学员探究知识,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
2.教师的教学具有时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