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9 09:22:5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建筑业财务分析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矩阵分析法就是以矩阵的形式列举出企业所面临的主要外部环境因素与自身内部条件,然后进行知己知彼的分析,制定出若干个可行性的财务战略方案,最后通过定量化的方法选择出一个切合企业实际发展需要的最优方案。外部因素评价矩阵是对企业的生存环境进行正反两方面的分析,找出关键外部因素,运用统计学的方法求出企业的总得分,以此评价企业的应变能力。内部因素评价矩阵按照同样的步骤对企业自身的优势和弱点进行分析和评价,并根据得分情况判断企业的竞争实力。SWOT矩阵是在外部因素评价矩阵与内部因素评价矩阵列举出关键外部内素和内部条件的基础上,分别将内部优势与外部机会、内部弱点与外部机会、内部优势与外部威胁、内部弱点与外部威胁相结合,得出SO战略(发挥优势,利用机会)、WO战略(利用机会,克服弱点)、ST战略(利用优势,回避威胁)和WT战略(克服弱点,回避威胁)。SWOT分析的目的在于产生可行的备选战略,而不是选择或确定最佳战略,并不是所有在SWOT矩阵中得出的战略都要实施。
二、建筑企业内外部环境分析
(一)外部因素。1.行业规模不断扩大。我国正处于全面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投资这架“马车”还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全社会每年超过50%的固定资产投资通过建筑业转化成为新的生产能力和使用价值。因此,在国家宏观经济形势向好、城市化进程加快和10多个区域经济规划推出与实施的情况下,建筑业的行业规模仍将不断扩大,交通基础设施、城市基础设施、环境改造、能源建设市场等的发展空间仍然巨大。2.行业分割、地方保护阻碍了全国性建筑市场的形成。我国建筑业长期沿袭旧的管理机制,国家各行业、各部门和各地方政府均有相应的建设管理部门、建筑企业,地方保护、行业垄断盛行,统一的大市场管理模式和体制远未形成。3.行业集中度低,建筑业产业运行低效。据统计,2013年我国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业企业79528家,大量规模和实力相近的企业,其业务领域趋同,企业之间更多的是越来越激烈的价格竞争,建筑业市场带资、压价、拖欠工程款现象仍然屡见不鲜。恶性竞争造成了建筑企业的“优不胜、劣不败”局面。(二)内部因素。1.在经营理念上,重发展规模轻发展质量。很多大型企业管理层把企业收益的快速增长作为最重要的工作目标,把争夺承揽数量视为头等大事,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研究如何使企业营销收入不断增加、业务领域不断拓展,为了扩大企业规模不惜采取超低报价等手段,其后果是企业经营生产规模上去了,但效益水平没有得到同步提升。这种粗放性的经营方式导致财务战略制订偏重投资规模、忽视投资质量,多以自有资金和举借外债方式来维持企业运营,资金结构不甚合理、现金流动不畅,财务资源配置没有得到优化。2.在管理模式上,企业规模较大但商业模式单一。随着我国建筑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大型建筑企业的规模也迅速扩大,总体上,由于我国建筑业产业链被割裂为设计、施工、管理等不同层面上,不同产业链相互渗透存在诸多壁垒。而建筑企业基本集中在施工层面上,具有完整价值链能力的企业屈指可数,导致商业模式单一。大部分建筑企业仍然挣扎在业主招标、企业投标、砍价杀价、企业中标、项目实施,最终项目微利、甚至亏损的商业模式中。3.在人力资源上,人才总量大但高端人才不足。大型建筑企业人力资源较为丰富,工程技术人员综合素质较高,人才质量不断提高。但是高层次人才相对较乏,围绕企业自身专业优势的核心人才队伍建设力度还不够,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技术和管理创新。4.在内控建设上,制度体系不够健全。许多建筑企业内部结构松散,缺乏凝聚力,企业财务管理上过度分权,未达到系统化、一体化的高度,不少建筑企业内控制度不健全,未构建整体的企业财务战略和财务监督体系,难以有效编制全面预算和进行财务分析,难以从企业整体发展的高度来统一开展筹资和投资活动。5.在资金融通上,自有资金短缺、筹资渠道单一。拖欠工程款或支付比例偏低,是建筑行业普遍问题。工程款拖欠导致企业应收账款和存货持续增加,企业经常性现金流短缺。除部分上市公司外,我国建筑企业筹资渠道单一,基本集中在银行贷款上,无形中增加了企业成本。(三)矩阵分析法在财务战略制定中的应用。为配合企业总体战略,建筑企业财务战略的重点应分为两部分:一是以发展为中心,主要帮助达成战略发展计划;二是以利润为中心,主要支持实施战略运营计划。制订内容是要将企业的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相结合,对企业的资金筹措、投放目标、渠道、结构、方式等进行长期的系统的谋划,从资金上确保企业战略规划目标的实现。在内外部环境因素的分析上,有了SWOT矩阵分析的结果,就可应用定量化矩阵进行筛选,确定最佳财务战略方案。应用定量化矩阵时,需对投资战略、融资战略和股利分配战略分别进行分析。
作者:严春燕 单位:山东水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10-0163-02
1 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AHP)是美国著名运筹学家、匹兹堡大学教授萨蒂在上世纪70年代初提出的。它是处理多目标、多准则、多因素、多层次的复杂问题,可进行定性与定量系统分析、决策分析、综合评价的一种方法。
1.1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思路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思路是:首先将所要分析的问题层次化,根据问题的性质和所要达到的总目标,将问题分解为不同的组成因素,并按照这些因素间的相互影响以及隶属关系以不同层次进行组合,形成一个多层次分析结构模型,最后将该问题归结为最低层相对最高层的比较优劣的排序问题。由AHP基本原理可以看出,它可以通过建立层次分析模型,将复杂的难于定性分析的问题转化为简捷明晰的定量分析问题。
1.2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骤
1.2.1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在深入分析所面临的问题之后,其中所包含的因素划分为不同层次,包括目标层、准则层、方案层等,用框图形式说明层次的递阶结构与因素的从属关系。当某个层次包含的因素较多时(如超过9个),可将该层次进一步划分为若干子层次。
1.2.2 构造判断矩阵
判断矩阵元素的值反映了人们对各因素相对重要性(或优劣、偏好、强度等)的认识,一般采用1-9及其倒数的标度方法。当相互比较因素的重要性能够用具有实际意义的比值说明时,判断矩阵相应元素的值则可以取这个比值。
1.2.3 层次单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
层次单排序的主要过程是,将判断矩阵A的特征问题AW=λmaxW的特征向量W规一化为同一层次相应因素对于上层次某因素相对重要性的排序权值。为进行层次单排序(或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需要计算一致指标Ci=λmax-nn-1。当随机一致性比率Cr=Ci/RI<0.10时认为层次单排序的结果满足一致性,否则需要调整判断矩阵的元素取值。其中修正值RI为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如表1。
1.2.5 层次总排序的一致性检验
这一步骤也是从高到低逐层进行的。如果B层次某些因素对于Aj单排序的一致性指标为CI=∑mj=1ajcij,相应的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为C则B层次总排序随机一致性比率为:CR=CI/RI类似地,当CR<0.10时,认为层次总排序结果具有满意的一致性,否则需要重新调整判断矩阵的元素取值。
2 建筑企业财务风险评价模型
2.1 财务风险评价指标层次结构模型
模型研究最终确定的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5个,二级指标9个。他们分别是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资金管理能力、成长能力及现金能力,他们构成了AHP分析中的准则层。二级指标9个,他们分别是主营业务利润率、净资金利润率、总资金利润率,资金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总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总资金增长率、留存收益总资产比,经营现金流动负债比经营现金总资产能比。财务风险评价指标的层次结构如图1所示。
2.2 判断矩阵的构造和处理
利用专家咨询构造两两比较判断矩阵,再求矩阵向量和特征根,并进行一致性检验,得到各指标的相对权重,然后进行逐层的排序,最后得到总排序,即测评体系中的一级指标权重和项目权重。通过具体计算,我们得到描述建筑企业财务风险准则层的权重值,即支付能力T1= 0.22,偿债能力T2=0.20,资金管理能力T3=0.24,成长能力T4=0.15,现金能力T5=0.19。由于0.22+0.20+0.24+0.15+0.19=1,故不需要进行归一化处理。
根据AHP原理对判断矩阵进行计算得出层次总排序,并进行一致性检验。如果CR>0.10时,认为层次总排序结果不具有满意的一致性,需要重新调整判断矩阵的元素取值直到具有满意的一致性为止。最终得出企业的风险评级值,为风险分析和风险管理提供依据。
3 模型的应用
下面以中国某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为例,阐述财务风险评价模型的应用方法。该公司成立于1988年,是山东省建筑业的骨干企业,是具有对外经营权的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该公司主要从事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及各类综合性项目的设计、开发与施工。公司成立十几年来,经营业绩良好,在同行业中的知名度和综合实力逐步提高,1997年5月进行了股份制改造。
3.1 财务风险水平的评价
为便于分析公司的风险水平及风险因素,根据1996~2006年该公司财务报表和同期中国统计年鉴,计算了该公司的九项财务指标。将数据输入建筑企业财务风险评价模型计算分别得出该公司风险评价值(0.56)和同期建筑业的风险评价值(0.87)。
3.2 风险管理措施
针对以上风险因素,建议公司采取以下风险管理措施:
(1)凭借自己优良的信用,继续争取金融机构更大的支持,扩大融资渠道,充分发挥财务杠杆的作用。
(2)加强内部管理,吸收国外企业先进的管理经验,提高管理水平,使公司在形成了较大的生产能力后获取预期的高额利润。
(3)建立投资组合,分散投资风险,采用BOT方式承包工程并进行综台开发,这既可带来长期稳定的收入,也可避免市场波动风险。
(4)将其大量营运资金用于短期投资,如进行安全性好、流动性高的国债回购业务,在保证公司偿债能力的前提下,增强其盈利能力。
(5)加强应收账款管理,权衡盈利性和风险性,合理确定应收账款投资额。
4 结论
本文在AHP层次分析法的基础上,全面分析建筑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影响因素,根据风险来源特点构建了建筑企业财务风险评价模型。案例结果表明,模型不但能准确反映风险评价中的不确定性,而且能为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
参考文献
二、建筑施工企业财务审计应对措施
审计是降低财务管理风险发生的重要措施,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做好对工程量的审核。工程量是土建工程结算审计的重要内容,必须加强对其审核的力度。首先,在施工过程中加强现场监督,对设计变更和隐蔽工程等可能虚报工程量的内容进行重点监理;其次,对工程量的重复计算、多加计算等问题进行审核;第三,在审计中注意对计算单位的审核,避免出现单位不一致的问题;第四,对工程预算中的定额套用进行重点审计,杜绝施工单位使用定额套用方式来虚报工程量。2.加强对工程金额的审核。土建工程结算审计应对送审结算书的涉及容易伪造、虚报金额的内容进行重点审计。首先,对施工书中涉及的材料的数量、质量、价格等方面与市场价格进行对比,并与材料提供方进行核对,保证材料的质量与价格符合市场情况;其次,对其中涉及高套、重套定额的项目进行交叉重复审核,保证项目结算标准符合实际建设情况。3.提高现场签证管理的规范性。现场签证是工程施工过程中工程量增减以及实际施工情况的重要依据,对实际工程量统计有着重要影响。加强现场签证的管理,首先完善现场签证制度和责任制度,保证现场签证一事一签,内容明确真实且施工方、监理方和业主方三方齐全;其次,配备专业的造价管理和工程验收人员,为签证内容的准确性提供保证;第三,加强对签证的现场管理,避免出现施工定额内容的重复签证或签证不全以及签证关键词模糊等问题。4.培养高素质审计人员。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是土建工程审计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首先,对审计人员的道德素质与专业素质进行强化,进行专门的培训,建立合理的奖励机制,以提高其对审计工作的责任心和积极性;其次,将审计工作深入到整个施工过程中,避免施工中擅自开工建设、乱上项目等问题,加强对实际工程量与工程情况的审核,进而实现审计工作的准确有效。5.完善审计监督管理制度。完善审计监督管理制度,首先加强对招标流程与投标单位的管理,保证投标单位的资质与施工能力符合土建工程的要求,并保证招标工作的公正公开,从源头上对土建工程的结算审计工作进行控制;其次,在施工过程中,对监理方、施工方与业主方的责任作出明确规定,并通过制定合适的奖励制度,加强三者之间的互相监督,保证施工按照要求进行,避免出现虚报隐瞒的现象;第三,加强结算审计的工作的严谨性,通过对一方结算书内容进行实地考核,另一方对结算书内容进行审计,同时设立第三方对两者行为进行监督,再通过实地考核与审计结果之间的互相对比,来保证最终结算审计结果的真实性与正确性。
企业的核心利益就是其自身的创造的经济价值,一个企业的财务状况的好坏可以通过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行分析就能够得出,财务报表分析能够整体的、准确的反映出一个企业的财务状况以及经营状况等,当然,财务报表分析中包含了财务信息也包含了非财务等信息,这些信息都是企业的管理和决策者重要的参考依据和制定企业计划的重要指标。那么,我们可以通过对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行有效合理的分析后,能够得出一个企业的现实状况。本文则是对建筑施工企业的进行财务报表分析的作用和出现的问题进行详尽的分析,由于建筑施工企业自身的特殊性,其主要的业务往来就是涉及较多的资金周转、流通方面,因此我们结合建筑施工企业的特点进行科学有效的分析研究。
一、 财务报表分析在建筑施工企业中出现的问题
(一)没有完善的财务指标体系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行业派系林立,各个行业都有其自身的一套财务报表分析指标,这就不能够形成一套完善的财务指标体系。建筑施工企业与别的生产企业不同,其主要的财务形式体现在现金的流通方面,几乎没有货物产品的流通,在实际建筑施工企业中,大多数会计人员都是按照别的行业所制定的财务报表分析指标进行了相关分析,而这些分析体系有些根本与建筑施工这个行业相适应。因此,有些财务问题运用其他行业的指标来看就不能够发现。
(二)没有形成有效的财务报表分析
财务报表分析知识是一个广而阔的会计学理论体系,如果没有相关的学习和认识就不能形成对企业有效的财务报表分析。财务报表分析中运用的存货周转率、资产周转率等相关会计指标,直接影响到了企业决策者进行有关决策。但是在建筑施工行业中,还没有形成有效的财务报表分析,这就给建筑施工企业进一步发展设置了障碍。同时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财务问题中的一些问题,因为没有形成有效的财务报表分析就很难从中发现其中的问题,这样一来加大了企业的风险,影响了企业的长期发展。
(三)从业人员专业能力不够
在建筑施工企业中,从业人员在对财务报表进行分析时,绝大多数的会计人员只对统计的数据进行表明分析,而没有深挖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这就需要能够拥有综合专业能力强的人进行建筑施工的财务报表分析。由于在实际生活中,建筑施工企业受困于自身的特点以及资金的影响,再加上对专业财务报表分析的人才不够重视,往往在用人方面较为马虎,从而导致了财务报表分析简单而没有真正的使用价值。在财务报表分析中,要求从业人员能够熟悉三大报表之间的关系和一个清晰的认识,一份较低的财务报表分析可能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重要决策。
二、 财务报表分析在建筑施工企业中的作用
(一)有利于促进建筑施工企业资金的透明化
建筑施工企业的资金是每一个工人的血汗钱,资金的流向直接决定了企业员工对自身公司的信心度。财务报表分析能够将建筑施工企业中的资金对每一笔流向都做了详尽的阐述和分析,使得建筑施工企业的资金去向明确,资金使用透明,财务报表分析更好的促进了企业资金的透明化,增强了员工对企业的信任。
(二)有利于加强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的科学化
财务报表分析更是一种科学化的财务报表形式,能够有效的分析企业财务在实际经营过程中的不足和短处,通过科学的财务报表分析促使企业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早发现问题,早解决问题。而在建筑施工企业中,正是缺乏这样的科学元素,使得建筑施工企业很难做大做好,因此,财务报表分析使得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科学化,更能够促进建筑施工企业走的更远。
(三)有利于完善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的全面化
在传统的建筑施工企业中,所谓的财务报表只是一些简单的会计流水账,并没有对整个公司的财务进行有效的、全面的进行分析。运用财务报表分析能够使得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全面化,让整个企业的每一方面都能够受到财务报表的全面分析,能够更加及时的发现在经营中的问题和不足,并加以改正。在进行分析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报表时,不仅要能够确保财务报表数据的真实性、有效性以及科学性,更要注重建筑施工企业的行业特征和财务报表中的附注内容。其中,对建筑施工企业的背景进行分析时,要关注到所分析对象的行业背景以及该企业中的经营方式和策略;对于财务报表附注的分析,要做到充分地了解、深入的对财务报表分析中的附注信息加以研究和分析,准确的把握好其中的重点。
三、 结束语
综上所述,企业应该认清目前的经济形式,运用多元化的分析方式,突破建筑施工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瓶颈,才能提升建筑施工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水平,才能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经营决策的有效性。建筑施工企业是现代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其发展关系着国家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城市化的进程,加强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建设则关系到了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运用科学、合理、有效的财务报表分析方式对建筑施工企业进行财务管理,能够消除建筑施工企业中的财务弊端和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促使整个企业能够更好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资云峰.A建工集团的财务报表分析[D].云南大学,2014
[2]王庆勇.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及防范对策分析[J].金融经济,2014,06:222-224
一、引言
建筑企业是从事建筑工程、设备安装工程以及其他专项建筑工程施工的企业,通过组织、利用各种建筑资料将劳动对象建造成为特定的工程产品,即通过施工生产活动,把各类建筑材料转变为具有特定用途的建筑产品。在我国建筑业可以说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之一,在促进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近几年来,中国施工业得到了迅速的成长,具体表现在:随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建筑行业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明显,在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加快城镇化上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各类建筑设备不断升级换代、大型的工程建筑和民用建筑需求旺盛,从而拉动我国建筑企业的总量持续稳定增长;同时,建筑业和他产业互促进,共同推动着中国现代化进程。但是,在我国建筑企业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特别是财务问题,有些问题若没有得到及时妥善的解决就有可能给建筑企业带来严重的财务危机,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研究建筑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应该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分析,从内部分析看,由于建筑企业的发展是以外部环境为条件的,宏观经济政策和行业的不确定性使建筑企业的经营风险加大;从内部分析看,主要是由于内部控制管理机制不健全,缺乏行之有效的财务预警机制和风险控制体系。
二、建筑企业财务管理存在主要问题
(一)工程款拖欠严重建筑工程款项数额一般都比较巨大,业主一时难以付清所有的工程款项,大量的工程款拖欠,但建筑企业在建造过程中建筑企业需要大量的资金周转,为了招揽尽可能多的工程项目许多建筑企业不得不追加贷款,甚至有些施工企业在资金还没有完全到位的情况下,工程项目就开始施工建造,造成企业的财务费用增加,资金周转不灵,有的企业甚至因此资不抵债。更有甚者许多建筑企业就因为这种情况被迫停工,甚至有些公司因此而破产。同时许多建筑公司还存在的死账、坏账,这些款项随着时间的延长,资金的时间价值也随着消失,企业的成本增加利润减少,对建筑企业的持续发展很不利。(二)资金周转困难建筑企业要正常按预定的时间施工,就必须要求建筑企业有充足的资金链作为后盾。作为一个建筑企业施工设备、建筑材料、大量的人工等是必不可少,因此这些条件的支出,是一个工程项目按期完工并保质保量验收的必不可少的前提。这些支出资金量比较大,有些建筑企业一时难以筹集如此巨大的金额,委托单位也一时导致工程延期工程款难以收回建筑企业拥有较强的资金链就会及时的将设备、材料等准备完毕,企业较强的资金周转率,确保资金链不会因某些不必要的原因而断裂,保证资金的安全。(三)再投资困难现如今每一个企业都着眼于未来的长期发展,建筑企业也不例外。建筑企业在保证当前的生产经营水平的基础上扩大自身规模,加强巩固在建筑市场上的地位,建筑企业一般还会进行再投资。要想在维持正常运营的情况下再进行投资就需要额外的资金作保证,但是建筑企业资金需求量大,生产工期长再加上工程款拖欠严重,有的企业不得不依靠负债来维持经营。款项长期收不回,负债不断增加,使建筑企业对外投资受到严重的限制,影响到施工企业的持续发展。(四)财务人员流动性大建筑企业由于工作环境艰苦,待遇不高的原因导致财务人员的流动性比较高。从实践来看,施工企业很难长期留住财务人员,一般财务人员会在两到三年内跳槽,导致企业需要重新来招聘新的财务人员,不仅对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影响重大,还需要付出一笔高额的招聘费用,增加企业的运营成本。建筑企业虽然已经认识到了这个问题,也采取了许多的办法,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同时,人员流动性大也是财务管理领域多年探讨的问题之一。
三、建筑企业财务管理问题分析
(一)财务管理重视程度不够一个企业的重点工作之一就是企业的财务管理,就当前的形势来看一些建筑公司认为工作的重心应该放在工程项目的投标中标当中,提高施工的进度和工程的质量,认为只要抓好生产就能使企业长久的生存和发展下去。以致,有些建筑企业对财务管理关注度不足,财务管理观念淡薄,没有认识到财务管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科学,财务管理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的发挥着重要作用,许多企业的管理层还没有认识到这一点,没有使用必要的手段来加强对企业财务的控制和管理。(二)缺乏先进的科学方法建筑企业所涉及的产品往往具有生产周期长、工程量巨大、资金管理难度大等特点,财务所涉及的内容比较繁多且复杂,财务管理工作难度较大。在缺乏科学的财务管理方法的建筑企业,就不能在企业制定决策前提供准确的财务数据,预测市场未来情况,采取行知有效地方法来降低生产和经营成本导致决策失误。由于缺乏科学的财务管理甚至有些建筑企业已经出现了连续亏损的现象,难以控制成本的发生,导致成本费用增加,企业利润减少。(三)资金管理不严格资金是一个企业的血液,建筑企业的日常运营离不开资金的快速周转。一个建筑工程在建造过程中经常会有资金的流入或流出,这些资金数量一般较大,若管理不严格就会造成资金的流失使企业的资金链收到影响。再者由于建筑款项较大,委托单位一时难以付清所有施工款项,因此,建筑企业的工程应收账款出现长期挂账的现象,长时间不加清理将会公司的财务人员不能得到真实的数据,从而不能分析公司现行的状况,影响建筑企业制定决策。(四)财务人员的素质有待于提高财务管理人员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环节。现如今,许多小型2016年第10期下旬刊(总第640期)时代Times的建筑企业的财务部门的财务人员没有较高的财务管理意识和能力。另外,有的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甚至依然还保存着以前旧的财务观念,没有及时的学习新的财务信息,没有将财务新内容与不断变化的经济情况进行紧密的结合,未能对公司的未来发展进行准确的预测和判断,使企业错失发展良机,给企业到来不容忽视损失。因此,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水平是公司的一项重要内容。
四、建筑企业财务管理的对策
(一)树立财务管理理念财务是一个公司是十分关键的部分,通过企业的财务报表能直接的反应出公司的经营状况和发展成果,为公司的未来发展做出预测。因此,每个建筑企业的总经理和董事会要对财务管理这方面有足够的重视,每一个管理者都要树立财务管理理念。良好的财务管理对建筑企业的正常运营活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建筑企业必须要提高对财务工作的重视,把财务管理的思想渗透到企业日常活动的各个环节,实现财务管理的全面化、制度化和科学化。(二)建立严密的财务控制制度建筑企业应该建立严密的财务管控制度,建立健全不相容职务分离制度,财务控制系统和验收系统。在工程物资采购、工程物资领用上建立合理的操作程序,坚持票物相符;对物资的保管与记录必须分开,权利之间相互制约。对库存物资定期盘点,做到账实相符;督促管理人员和记录人员保持警戒防止疏忽,做好建筑材料接受和库存控制。从制度上保证操作规范,保证资产物资的安全。同时加强对建筑材料和应收账款的管理,定期核对各类款项。(三)在施工期间对成本进行控制在施工期间为了减少不必要的损失,要将各期各部门的费用具体落实,定期对各部门发生的费用进行统计,对有异常的费用要做明确的说明,严格控制工程施工期间的费用支出;仓库物料管理部门应该在采购环节对价格和质量要进行详细的市场调查,选择质量好价格相对低廉的产品,在使用过程中要进行严格控制,减少对建筑材料的浪费、丢失和对设备的损坏,对不明的损失要明确到个人,还要对工地的废弃材料进行合理的利用,从而节约成本;建筑企业也应对人员成本进行控制,合理设置工作岗位,对每个员工的工作实行绩效考评并且采取奖励和惩罚的措施控制人工成本。
参考文献
1、合同签约或履行不当带来的财务风险。当前,由于建筑市场的不规范和投标的激烈竞争,许多业主利用施工企业急于揽到工程任务的迫切心理,在签订合同时附加某些不平等条款,如要求垫资施工、收取履约保证金等。类似的此类项目,管理稍一放松,则可能发生亏损,甚至出现项目承接到手就意味着要发生亏损,致使施工企业在承接工程初期就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陷入合同陷阱,直接增大了财务风险系数。再如,企业与业主签订的工程承包合同中单价往往一次性包死,如果合同规定不予调整,而在实际施工中,往往工程量会发生变更,导致成本增加,则施工企业必须承担相应的风险。合同是施工企业一切风险的源头,如果合同“先天不足”,势必会造成工程项目实施中的被动,增加施工企业财务风险。
2、经营不力导致的财务风险。财务风险往往缘于经营风险。主要表现为:一是承揽的工程质量不高。部分施工企业“饥不择食”,在承揽任务时不计经营成本,不关注效益,承揽的工程任务质量不高,使企业陷入越干越亏的怪圈。二是工程垫资带来的经营危机。近年来,虽然国家扩大内需,给施工企业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但有些工程项目仓促上马,资金不到位,强上项目的现象时有发生,业主的预付款不能及时到位,施工企业只得垫资施工,再加上大额的履约保证金,一旦业主财务状况出现恶化,施工企业便会陷入难以避免的经营危机中。2011年因铁路建设市场降温而引发在建项目建设资金不足的矛盾集中爆发,就曾导致施工企业出现大面积的窝工和停工息工现象,结果造成施工企业成本加大甚至出现亏损。
3、资本结构不合理带来的偿债及信用风险。高资产、高负债、流动资金短缺,是施工企业目前面临的另一个主要风险。资本结构的不合理将使企业财务负担沉重,偿付能力严重不足,导致财务风险的产生。它主要表现为:一是当企业生产规模快速扩张、流动资金严重短缺时,必然会向银行借入资金。由于这些借款多是短期的,但施工企业资金周转的周期较长,往往贷款期限届满,资金未能完成周转,企业不得已要借新债还旧债,同时还要支付高额的借款费用,在一定程度上隐含着较大的财务风险;二是在施工过程中,由于企业自有流动资金的制约,企业必然占用大量的应付材料款及应付工程款,应付款项的不断增加,造成资产负债率大幅上升。过度负债一方面会导致企业信用等级降低;另一方面会弱化企业的支付能力,一旦信用链条上某一环节出现问题,或者实际现金净流量比预期减少,就会影响到期债务偿付,资金支付压力、信用风险、诉讼风险等应运而生。
4、成本控制不力导致的经营成果风险。成本风险是施工企业的一个重要风险。由于工程项目建设周期长,影响因素多,所以施工企业的成本控制很难到位。如施工期间物价上涨、未预见的恶劣施工条件、不切合施工实际的施工方案等,都可能造成施工工期延长、所需机具增加、施工质量下降,投入的成本费用相应增大。另外,项目实施过程中,责任成本控制不到位,造成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浪费,管理费用增大,使整个项目成本超出预算,造成项目亏损。有些大的工程项目的亏损,对企业带来的风险将是致命的。
5、现金流管理不力导致的企业资金危机。资金是企业的血液,现金流反映企业机体的生存活力和发展动力,是保障企业生产经营正常运行的关键要素。如果企业资金沉淀、资金使用效率低下,无力支付到期债务、不能满足企业施工生产的需要,企业陷入财务困境也就不言而喻了。统计资料表明,近年来随着BT、BOT、BOO以及EPC等建设模式的增多,建筑企业面临的资金压力越来越大,如不能合理筹划好资金的收支,将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灾难。
6、汇率波动导致的汇兑损失风险。随着建筑企业走出去的步伐加快,对外承包工程规模不断扩大,涉及外汇资金也越来越多。近年来,金融危机引发的汇率和利率震荡,给境外工程外币资产安全造成了巨大风险。自2008年7月以来,外汇市场主要流通货币对人民币平均贬值达20%左右,为刺激消费,遭受重创的世界各国央行相继下调基准利率或减少存款准备金率,由此引发的汇兑损失使得境外工程施工企业的海外资金和资产大幅缩水。
二、如何有效防范财务风险
1、建立健全合同管理,防范企业信用风险。合同风险虽然是合同双方确认了的,但不管是转嫁给施工企业的原属于业主的风险,还是施工企业自身因素造成的风险,都反映了施工企业在签订合同时对隐含的财务风险没有产生足够的警惕。为有效防范财务风险,把好合同签订关,应做到:工程项目资金不到位的、环保设计不达标的、未经审查的、不合法的、低于成本价的、显失公平的合同不签;对于施工合同,应密切关注施工合同中的“补充协议”,特别是对于工程款的拨付、税金缴纳、主要材料款的支付等等应有明确规定,不断规范企业的签约行为,防范企业信用风险。
2、建立投标风险评估机制,规避经营风险发生。施工企业取得招标文件后,应当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全面考虑风险成本,正确理解招标文件,把握业主的意图和要求,全面分析投标人须知,详细审查图纸,复核工程量,分析合同文本,建立起投标风险评估机制,从企业自身实力和项目投资盈亏预测中确定企业的风险承受度,最后再决定是否投标以及以何种标价投标。另外,要坚持项目投标过程中的“三不揽”原则,即业主资金不到位的工程不能揽,大量垫资的工程不能揽,边勘察、边设计、边施工的工程不能揽。只有对所投项目认真调查研究,筛选方案,树立投入产出观念,重视价格风险的控制,量力而行,精确报价,才能有效降低财务风险。
3、保持合理的资产负债结构,负债规模适度。企业必须保持合理的负债总额和资产负债率,做到适度负债,并在充分考虑影响负债各项因素的基础上,谨慎负债。为了增强抵御外界环境变化的能力,施工企业必须不断增强项目的盈利能力,并着力于补充自有流动资本,降低资产负债率。从目前施工企业的自身特点来看,资产负债率控制在70%以下较为理想。流动资产对流动负债的流动比率不低于1∶1,最好保持在2∶1的安全区域。因此,企业应根据需要对长期、短期借款合理安排,防止还款期及债务支付过分集中。应制定详细的还款计划,以免债务到期日无法偿还,带来连锁反应,影响企业的信誉和生存。
4、加强成本管理,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企业的经济实力是抵御财务风险的根本,要在激烈的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就必须加强成本管理,强化内部控制,提高经济效益。在项目施工过程中,首先要根据设计图纸和技术资料,制订出科学先进、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以达到缩短工期、提高质量、降低成本的目的;其次,要根据所选定的施工方案,大力推行责任成本管理,以责任成本为控制目标,加强对施工项目成本中材料费、人工费、机械费、其他直接费、间接费用等重点项目的监控,把成本费用控制在责任成本范围内;再次,施工过程中要尽可能采用新设备、新技术,以节省材料、节约时间,降低工程成本、缩短工期,打造出高质量、高技术的建筑精品,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最后,要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落实经济责任制,对失职行为实行责任追究制,规范经营行为。
加强建筑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重要意义
一、引言
通常意义的财务分析是指企业的财务主体运用各种会计信息和其他相关资料及数据,并运用专门的会计分析方法来系统地分析和评价企业的财务活动中各种经济关系与财务活动结果,从而为企业财务计划、决策、监督及控制等工作提供所需要的财务信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财务分析的概念也越来越复杂化和专业化。尤其是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发展现代企业制度的今天,财务分析的作用对于企业就更加重大。从服务对象上来看,财务分析不仅对企业内部的生产经营管理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企业外部投资决策、赊销决策、贷款决策等有着重要影响;另一方面,从分析的职能看,对企业的经营进行正确的预测、决策、计划、控制、考核以及评价也意义重大。同时,财务分析是企业进行财务预测重要的前提条件,也是对于过去经营活动的整体总结,并且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现代企业制度的不断深化,就使得财务分析在企业中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出来。
随着竞争的日趋激烈,市场对建筑施工企业管理的要求也逐步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的利润空间也越来越小。作为对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负有重要责任的财务部门,其作为企业经济信息中心的地位也将越发的突出,施工企业的财务分析尤为重要。建筑施工企业主要从事房屋建筑、水利、桥梁及公路等的土木工程项目甚至一些大型装饰装修工程的施工,与其他行业相比,它生产的产品和生产经营活动等都具有很多显著的特点,其主要是由建筑产品的特点所决定的。与许多工业产品相比较来说,建筑施工的产品具有体积庞大、复杂多样、使用周期长和不易移动等的特点。所以企业在进行财务分析的过程中,更是要结合企业自身的特点进行财务分析,才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二、建筑施工企业财务分析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建筑施工企业财务分析中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和困惑,这些都是需要企业足够的重视:
(一)企业管理层重视生产管理和营销管理,忽视了企业的财务分析管理
目前看来,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在指导思想方面还是存在着较大的认识误区,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层还没有充分意识到财务分析的功能及其在企业管理和决策中的重要作用,缺乏现代财务管理的意识和先进科学的方法。由于建筑企业具有生产周期长、流动性、涉及面广等的特点,建筑施工企业财务分析涉及的内容及步骤与其他企业有所不同,会牵扯多个环节。受传统管理观念的影响,企业许多管理人员,特别是国营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人员只重视生产管理及营销管理,对财务管理认识不足,使很多环节的生产经营活动出现问题,降低了建筑企业运营水平并给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二)财务分析所依赖的信息资料存在一定的不足
企业采用的会计处理方法不同会使不同企业同类报表数据缺乏可比性,从而使财务分析结果有差异。例如,根据现行企业制度的规定,企业的存货发出计价方法、坏账的处理方法、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对外投资的核算方法、所得税会计中的核算方法、外币报表折算汇率等等,企业都可以有不同的选择,存货发出计价方法有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分批实际法等多种方法。即使是单个企业实际经营情况完全相同,不同的方法对期末存货及其销售成本水平有不同的影响。因此,财务报表中的有关数据会有所不同,加上建筑施工企业在埃及核算中的一些偏差,都会导致最终企业进行财务分析的不准确。
(三)财务分析的方法具有较大的局限性
建筑施工企业不同于一般的企业,其财务分析除了采用一般企业采用的财务分析指标外,还必须结合建筑施工企业的特点补充完善企业的财务分析体系。由于建筑施工企业中缺乏一定的行业标准,在财务人员进行财务分析时,由于企业自身的局限,就很难进行更加客观和准确的分析。另外,财务分析必须是全面而系统的,不能只是片面的理解,或是以简单的预算分析和经济分析替代整个的财务分析。而这些应该当作财务分析的一部分,纳入财务分析体系。但以此代替财务分析,必然会犯以偏概全的错误。会计报表较难揭示详实的资料,因而使会计报表使用者较难取得诸如存货结构、批量大小、资产结构、季节性生产变化等信息。
(四)企业财务分析人员素质不高
建筑施工企业中很多财务分析人员对财务报告使用者的信息需求缺乏必要与重组的认识,这就容易导致分析财务信息时违背客观和公正的原则,使分析结果脱离企业的实际情况,所以说,企业财务人员的素质还有待进一步得提高。财务会计人员几乎不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只会基础的账目核算,财务部门的财务管理只能是“理而不管”,财务监督只是事后总结。加之由于企业管理层中许多思想上的误区,财务人员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也不高,这样也就造成了分析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高,工作效率就不高,使财务分析的效果大打折扣。
近几年的会计改革加强了企业对财务人员的继续教育,使一大批财务人员可以顺应企业的要求做好相关财务工作,但是对于企业财务分析等相对要求较高的管理类工作还是存在着许多的不足。
三、完善建筑施工企业财务分析的建议
具体来说,建筑施工企业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对财务分析工作进行改善:
(一)管理层对企业财务分析要有足够的重视
建筑施工企业要让企业的管理层人员和财务人员从思想上重视起财务分析,必须了解财务分析对企业发展和进行决策的重要性,使其对财务分析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从而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可靠的会计信息,充分发挥财务分析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作用,为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提供科学的依据。
(二)保证会计信息资料的完整
完整和高质量的财务会计资料是保障财务分析效果的基础,因而,施工企业应当进一步拓展财务报告披露的信息,提高财务会计报告的时效性,强化会计信息披露监管,才能在最大程度上提高财务分析所依据资料的质量。企业应将经营情况与财务指标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单一从财务指标数值上分析是无法看出企业经营的具体情况的,报表中的数据表达的信息也是有限的。只有详细分析董事会报告及其他信息来源中与该企业的经营情况有关的所有信息之后,并把企业的经营情况与财务指标相互结合起来分析,才能对财务报表数据做出更深层次的理解,也能对建筑施工企业的经营状况有个全面地了解。
(三)建立科学的财务分析体系
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分析主要包含的内容有:企业获利能力、偿债能力及营运能力的分析,企业投资与筹资能力分析以及企业扩张能力分析。那么,建筑施工企业进行各项财务分析,不仅对企业的成本费用、营业收入、利润进行分析,还要对企业的偿债能力、资产管理比率、每股收益及财务会计报表附注等的经营状况进行分析,企业财务分析人员结合各自建筑施工企业的特点和具体情况,采取多种不同手段和方法进行分析,并运用具体的措施来改进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分析状况。例如,某企业在改革财务分析体系时,经过分析在预算执行能力、盈利能力、偿债能力、现金流量等方面均建立了完整的独立分析体系,这样也是的企业能够更全面地了解自身的情况,为以后的决策提供有效的依据。
(四)提高财务分析人员的素质
作为企业的财务工作人员,最重要和关键的是必须具有高尚的品质和职业道德,并有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进一步提高财务分析人员的素质,使得财务分析人员能够使用更为高质量的专业知识和综合分析能力来提高施工企业的经营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为建筑施工企业的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四、结语
建筑施工企业财务分析的工作可以帮助企业对自身的主要财务指标,借鉴和吸收先进的经验和教训,采用科学的评价标准和适用的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和评判,从而制订出适合企业发展的决策。总的说来,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分析是企业的管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需要充分发挥好财务分析在支持现代企业管理决策中的核心地位和作用,真正有效地发挥财务分析在企业决策中的作用,而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建筑施工企业 财务会计 管理 措施
建筑施工企业作为一个自负盈亏的组织,一旦成立之后,就应该想方设法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与市场竞争力,只有这样才能生存下去,才会取得市场竞争的优势,也才能够不断地茁壮成长。目前金融危机带来的阴影还没有散去,全球经济都还处于低迷的状态,可以说,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与市场竞争力已成为决定中国企业命运的重要因素。建筑施工企业如果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中生存、发展、壮大,就必须重视强化财务会计管理来提高经济效益。
一、建筑施工企业加强财务会计管理的重要性
1.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加上投资主体的多元化,资本市场获得充分的发展。建筑施工单位要想不被竞争对手打败,在行业中站稳脚跟,就应当加强各个方面的管理。尽快改革不合理的管理体制,采用现代化的企业管理新模式规范企业管理制度。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使得竞争者(投资者)需要获取对方更多的财务信息,所以建筑施工企业应当加强自身财务会计管理,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在激烈的竞争中获胜。
2.是建筑施工企业行业竞争的需要。现阶段, 建筑施工企业所面对的行业竞争日益激烈,为了在竞争中生存和发展, 建筑施工企业就必须转变观念,改变传统意义上的财务会计管理机制,建立起适合建筑施工企业发展的财务会计管理制度。在建筑施工企业的经营管理中,财务管理是控制和管理的核心,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要求。要提高建筑施工企业核心竞争力,增强自身发展能力,就必须加强企业的财务会计管理。
3.是建筑施工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的需要。建筑施工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其出发点和归宿是获利,其本质就是谋求“股东财富最大化”,而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的途径是实现企业的“利润最大化”。 建筑施工企业财务会计管理则是基于在经营中存在的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而产生的,是有关资金的获得和有效使用的管理工具,是遵循客观经济规律,按照法律、法规和财经制度,以提高企业综合经济效益为目的,合理组织资金运动,正确处理财务关系的综合价值管理工作。财务会计管理的目标,取决于企业的目标,并且受其自身特点的制约。因此,建筑施工企业管理以财务管理为中心,谋求股东财富最大化是企业本质的必然要求,同时其也是科学发展观对企业加强管理的要求。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统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根本方针,为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推动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根据科学发展观要求,建筑施工企业谋求发展必须走质量效益型发展之路,加强企业管理,完善手段,提高管理水平、增加经济效益,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唯一选择。
二、建筑施工企业应选择合适的财务会计管理目标
建筑施工企业在进行具体的财务会计管理操作之前,其经营者与财务负责人应该首先为企业制定合理的财务会计管理目标,有了明确的目标以后,企业可以有明确的前进方向,能够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去实现这样的目标,最后通过一个个目标的实现,来促进整个建筑施工企业的快速、健康和长远的发展。
财务会计管理目标是在特定的理财环境中,通过组织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所要达到的目的。从根本上说,财务目标取决于企业生存目的或企业目标,取决于特定的社会经济模式。目前,最具有代表性的财务会计管理目标主要有企业价值最大化和利润最大化两种。但是,建筑施工企业在财务会计管理目标的选择和确定上,必须要根据企业自身的需要和发展要求来制定,这样才可以充分发挥财务会计管理目标导向、约束和评价的功能,才可以指导企业向着科学的方向前进。
三、改善建筑施工企业财务会计管理问题的具体措施
1.增强财务管理理念,健全财务管理体制。意识是行动的前导,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应该首先增强企业内部员工的财务管理理念,把财务管理理念渗透到企业各个层面上去,树立崭新的财务风险意识,合理的确定企业的投资,财务管理理念从上层领导向下层员工逐步渗透,使得全体员工意识到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另外建筑施工企业也应该健全财务管理体制,使得全体员工都有章可循,加强内部控制,实施成本管理,创新管理体制,加强绩效控制,从而提升了建筑施工企业整体的财务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实力,最终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
2.建立健全各项核算制度,并严格执行。制度的建立比较容易,但由于项目部的特殊,严格执行困难就比较大,核算人员要充分发挥他们的职责。对于人员出勤情况要每天做考勤记录,对贵重材料做到每天凭送货单及进仓单登记购进数,凭领料单登记耗用数,对于一般砂石料,每天登记购进数,每天下班前对其进行盘点。对机械设备,每台设备的维修费、耗油数及工作量每天都应做好记录,以便考核:对外购材料应有相关部门的验收,并在进仓单上规范材料名称,以提高核算的效率;并且每天应统计完成的工程量。
3.完善会计核算机制,加强资金财产的管理。建筑施工企业应该完善会计核算机制,充分发挥会计核算对企业资产的监控作用,把资产下放到各个项目负责人手里的同时,应该由总公司对这些资产进行统一核算,而不是由各个项目内部人员核算。对资金进行统一管理,可以减少资金浪费,降低项目成本,使企业更加明确自己总体的资金规模。建筑施工企业应该强化企业财务管理人员意识,使其明确资金时间价值的理念,加强现金收付管理,在不伤害企业商业信誉的前提下尽量的早收晚付,以获得尽可能多的利息收入。对现金的收付程序必须进行严格的管理,减少企业资金的浪费。建筑施工企业的应收账款占企业总体资金的很大比例,对企业资产的质量影响非常的重要,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应该加强内部应收账款的管理,定期进行坏账分析,对于应收账款账龄比较长的,加强催要的力度,以减少坏账损失,使企业获得最大的收益。
4.加强建筑施工预算控制,实施有效的监督。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控制效果的好坏,往往和预算有着十分重要的联系,加强建筑施工企业的预算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对于施工企业来说,预算控制必须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是企业的公司预算,包括财务预算和种种投资预算。另一方面是针对具体施工工程项目的工程预算。其关系到企业是否盈利,工程是否能顺利实施,因此必须作为企业内部会计工作的重点。树立风险意识,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系统,对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进行全面防范和控制。强化会计信息系统的维护管理,保证会计信息的安全完整。
5.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在提高财务素质方面,主要注重以下三方面:一是在招聘中,要注意选对人,选择那些掌握新会计准则技能,吃苦耐劳,而且有进取精神的人来担当会计工作;二是在工作中要加强会计人员的后续学习,及时掌握更新的会计政策与方法,促使会计人员能主动更新相关知识;三是管理考核中,要加强对会计人员的管理与考核,要做到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发现问题能及时处理。
总之,财务会计管理工作在建筑施工企业的全面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规范、调节作用,科学的财务会计管理工作能使建筑施工企业及时地规避风险、准确的抓住市场机遇、对市场调节做出最快速的反应,并帮助企业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增长,因此我们只有健全机制、加强企业财务管理建设、提高财务会计管理水平才能最终使建筑施工单位以较强的竞争态势实现可持续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管秀清.谈建筑施工企业如何加强流动资金管理.企业科技与发展.2010(22).
摘 要:2012年,我国在上海交通运输业与部分现代服务业开展“营改增”试点工作,“营改增”的税制改革拉开帷幕。随着试点范围不断扩大,“营改增”究竟为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本文将就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 :建筑施工企业;营改增;财务影响;措施。
中图分类号:F812.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5)05-0056-02
收稿日期:2015-01-11
作者简介:张蕊(1981-),女,河南新乡人,中级会计师,本科。研究方向:财务管理。
建筑施工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支柱性企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较大,并且能带动诸多相关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税收贡献更为突出。建筑施工企业实施“营改增”已是必然趋势,“营改增”对我国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如会计核算、税负、财务报表、纳税管理等必将造成巨大影响。建筑施工企业设计方面较多,有机械制造业、租赁业、金融业、建材业、房地产业等,甚至影响到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因此,研究“营改增”对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带来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对会计核算的影响
“营改增”施行后,建筑施工企业的会计科目、会计核算方法都产生了变化。由于增值税属于价外税,而营业税属于价内税,因此,在会计科目上应交税金科目需要细分,例如将营业税额与应交税费划分为出口抵扣税额、减免税款、已交税金、进项税额、出口退税、销项税额等。可见,营改增的实施在对会计核算科目带来影响的同时,也会使得企业的账务处理工作更加复杂化。建筑施工企业在购入原材料时,有的可以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进行抵扣,有的无法获得而无法实现抵扣。
二、对财务报表及相关指标的影响
建筑施工企业在实施营改增后,会计核算发生了明显变化,这种变化最终将在财务报表中得以体现,引起财务报告结构与内容的改变。
1.对资产表的影响
对于资产负债表的结构,由于应交营业税与应交增值税都是通过“应交税费”这一会计科目来核算的,企业的固定资产、原材料等也只是在计入成本的金额上与“营改增”前不同,因此,“营改增”并未对资产负债表的结构造成影响,只是在金额上发生了变化。虽然从理论上讲,“营改增”将影响建筑施工企业的资产入账价值,但是这一影响并不明显,这主要是由原材料与固定资产在总资产中所占的比例决定的。建筑企业的产品具有明显的单件性特点,原材料的购进也是按照合同规定有针对性的购进,并不会留有大量库存。另外,建筑施工企业的机械设备大部分是租赁来的,因此企业的固定资产增量并不大。“营改增”后,企业为了合理降低税负,会有意识地购进固定资产,这必将会使资产负债表中固定资产项目的增加。
2.对利润表的影响
“营改增”对利润表的影响在结构上表现为,原来用来核算营业税的“营业税金及附加”项目从利润表中消失了。从主营业务收入中分离出一部分销项税额,企业的收入减少,从而减少企业利润。与主营业务收入相对应的主营业务成本由于包含了原材料成本中的进项税额,已经被分离出来,主营业务成本减少,从而使企业的利润增加。但是由于在会计账务处理中,有相当一部分原材料是无法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而上述分析中将原材料中所有的可抵扣进项税额都考虑在其中,也就是实现了进项税额的最大可抵扣额。这种情况足以说明企业的利润并不会伴随着“营改增”的实施而增加,还极有可能会减少。值得提醒的是,由于实施了“营改增”,企业利润表中的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都将发生明显变化,如果企业平时是以这些指标作为衡量企业盈利能力的财务指标,那么一定要注意这些指标的变化情况。对于上市公司而言,如果是第一年实行“营改增”,出现盈利指标变好时一定要在财务数据披露中做出明确说明,以免上市公司的财务信息使用者产生误解或疑虑。
3.对现金流量表的影响
“营改增”对建筑施工企业的现金流量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企业投资活动的净流出增加方面。从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的机械设施的使用情况来看,多数建筑施工企业的机械设备是租赁来的。在“营改增”后,建筑施工企业如果购入大型的施工设备不仅能减少机械设备的租赁费用,还能实施进项税额的抵扣。同时,我国税法中还规定,如果当年抵扣不完的企业购入大型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可以在以后各期内继续予以抵扣。财务人员也多认为如果财务需要,可以向企业的领导者建议购进一批大型机械施工设备、固定资产等,对企业的现金流量带来影响。
三、对企业税负的影响
在建筑施工企业实施“营改增”后,应缴纳的税额为企业当期的销项税额与进项税额之间的差值。一旦出现企业销项税额小于进项税额的情况,对于没有抵扣完的部分要从下一期的销项税额中进行扣除。建筑行业一般适用的是一般规模纳税人的增值税税率11%和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税率的3%。对于小规模的建筑施工企业,不必将进项税额中的抵扣考虑在其中,营改增的实施实现了企业增值税抵扣链条的完整性,这无疑为减轻现代企业的税负带来了便利。现代企业在合理合法的获得了足够的进项税额后,过去那些大量的不可抵扣的进项税额将不复存在。小规模纳税人的税负在实行营改增后税负会明显降低,这在税收上对我国中小企业的扶持作用极为明显。对于建筑施工企业而言,由于初期投入巨大,回收期漫长,在后期的经营期内所取得的进项税额较少,建筑施工企业的税负会明显增加。同时,建筑施工企业施工中经常用到各种原材料,如砂石、水泥、石料、土方、钢筋等,这些原材料的销售方多倾向于选择简单地征收形式来完成,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抵扣率一般都在6%左右,对于小规模纳税人而言则取法获取专用发票进行抵扣。这种状况极有可能出现进项税额不足抵扣的问题,从而导致企业的税负增加。
四、对纳税管理的影响
在建筑施工企业实施“营改增”后,在纳税管理方面也将有所不同。必须重视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人员必须重视对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收集、保管工作,在“营改增”前,建筑施工企业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主要是以价税合计计入成本进行核算的,因此增值税发票对于一些施工企业而言可有可无。但是在“营改增”后,进项税额可以抵扣并决定企业的税负高低,因此必须对其进行妥善保管。另外,为了建筑施工企业的良好发展,必须在进行材料采购前做好供应商管理工作,尽量与那些规模较大、有能力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原材料供应商合作,做好税收筹划,为企业减轻税负。营改增前,建筑施工企业的营业税是在项目所在地缴税,而增值税是在公司注册地缴纳,营改增后,对于规模较大、在外地施工项目较多的建筑施工企业而言,各地项目工程的税收便于统一管理,避免了不同地域施工项目部对当地法规的不了解带来的困扰。从这方面来看,营改增对建筑施工企业的纳税管理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
随着我国税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建筑施工企业目前的粗放管理方式,必将给企业的发展带来更大的压力。这种压力也将迫使建筑施工企业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与服务意识,为建筑施工企业的发展奠定基础。营改增的实施将大大促进建筑施工企业的合理分工,将在很大程度上刺激市场需求,促进建筑施工行业的结构调整。随着营改增税制改革的进一步推进,我国一定会更加完善税制和相关配套措施。建筑施工企业必须抓住营改增的良好契机,通过营改增有效推动建筑施工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确保营改增实施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黄洪.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对企业税负的影响[J].商业会计,2012(10).
前言
作为国家的重点发展主题之一,建筑企业的稳定运行关乎到国家安全、经济安全及民生安全。然而,作为建筑企业所关注的一个焦点,加强财务预算管理工作是实现企业预期利润最大化的一个关键措施,理应予以重视。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各个建筑企业为在建筑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在加强财务预算管理这一方面下足功夫,因为它既是促使企业实现稳健经营的一个关键条件,同样是防范经营风险的一项重要举措。因此,建筑企业首先要做好便是充分认清当前财务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再“对症下药”,在确保“药到病除”的同时也能推进企业自身的健康和长远发展[1]。
1、建筑企业当前财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1.1内部财务预算意识较弱
内部财务预算意识较弱是建筑企业当前财务预算管理中最为常见的一种通病,这主要是由于部分建筑企业高层管理者存在“重发展,轻管理”这一畸形思想,且根深蒂固,甚至不认可财务预算管理所发挥的作用。在实际的管理中,不仅没有健全财务预算管理体系,即使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制度,也只是进行浮于表面的管理,使财务部门的预算制度逐渐沦为一张白纸。这样的现象在中小建筑企业中早已屡见不鲜,具体表现为:部分中小建筑企业采用的财务预算管理模式为集权式,加上其传播消息的方式为自上而下,长此以往可导致财务预算管理模式逐渐向命令式转变,严重限制了财务预算管理积极作用的正常发挥。
1.2财务预算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一方面,由于建筑企业人员中以土木工程专业所占比例最大,其次为设计专业人员,最后为财务人员。且在现有的财务人员中,部分人员并没有真正参与到项目管理中,加上每位财务预算管理人员自身所掌握的理论知识有所不同。在此情况下,便会出现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的情况,在实际的预算管理前期难以准确分析和预算某个项目的财务支出预算,进而导致该项目管理后期的预算控制出现误差,最终会影响企业的经济收益。另一方面,部位建筑企业高层管理者任人唯亲,将不具备财务管理资格或是资历较浅的人员选入企业参与财务预算管理工作。如此一来,可导致在岗人员不具有任何压力,且在参加工作后不再进行深入培训,进而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财务预算人员的素质和工作效率[2]。
1.3预算执行和目标考核力度不够
部分建筑企业在实际的财务预算执行过程中,没有制定相应的制度来保证预算执行的确切落实,这就给部分存在侥幸心理的人员提供了可乘之机,进而会出现预算支出随意性较强这一不良现象,不仅严重影响了预算执行的有效性,还难以维持财务预算管理各项工作之间的有序进行。此外,预算执行目标考核目标力度不够也是当前建筑企业财务预算管理中较为突出的一个问题,表现为:预算目标考核与企业的激励方式和员工的绩效考核不挂钩,三者相分离,这样一来,不仅难以客观、全面对员工的工作能力和行为进行评价,还会降低其工作积极性,给企业预算目标的实现带来不良影响。
2、对策
2.1完善企业预算管理基础
从高层管理人员入手,提高他们的财务预算管理意识,加强企业的预算管理基础建设。首先,应提升高层管理人员乃至全体管理人员对全面预算管理的认知水平,营造出一种企业内部自上而下全员参与预算管理的氛围。其次,应健全财务预算管理和组织机构,由高层管理人员与财务部门相互配合,依照《关于实现财务预算管理的指导意见》中的相关规定,成立专业的预算管理行政部门,由该部门专门负责建筑各个项目财务预算的制定和管理等工作,切实将权利和责任落实到人。再次,管理高层要协调好财务预算行政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权益和责任,将财务预算管理融入到企业的经营活动中,使预算管理过程中每个岗位和人员同时进入管理体系,自觉依照程序运行,以减少管理失误,将企业的经营成效最大化。
2.2提高财务预算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
一方面,建筑企业除了可招聘高素质财务预算人才外,还应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以扩充现有的财务预算管理人才队伍。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招聘预算管理人员时,应在严格按照相关规定的基础上,与人事部门达成共识,严把财务预算管理人员的选拔和任用质量关,明令禁止不具备相关从业资格人员进入企业参加预算管理工作。另一方面,结合实际需要,在保证企业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对预算管理人员定期进行培训,包括职业道德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教育以及业务知识的更新教育,进一步提高财务预算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3]。同时,要强化现有财务预算管理人员的岗位责任感,以确保他们能严格按照管理流程和规定进行相关工作,防止因人为因素而影响整体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效果。
2.3加大预算执行和目标考核力度
2.3.1严格执行财务预算管理制度财务预算一旦经过企业内部人员的批准,严格执行财务预算管理制度就应成为首要任务,且在任务完成之前,各部门须积极配合,认真执行,将财务预算与各个项目步骤的实施联系起来,既要严格控制进行财务预算,又要确保每个过程进行的制定化、规范化,从源头上预防预期前期和后期出现误差。2.3.2以企业战略目标为导向首先,建筑企业应充分考虑各个项目的动态发展和自身的长期发展来对预算目标进行确定。其次,必须要考虑当前项目在动态发展过程中有可能会出现的费用支出行为和内部环境中一些对影响预算管理发挥作用的因素,以此来确保预算管理的动态性和前瞻性。再次,应可充分挖掘、合理利用一切可用资源,包括财力、人力和物力,目的是将企业的各项经营管理活动引导进入预定的轨道,避免出现偏差。最后,应加强企业内部信息在各个管理层和执行层、各个部门及员工之间的流动,以协调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各项工作,提高企业整体运作效率。2.3.3加强财务预算管理人员的业绩评价为评价财务预算管理人员的工作情况,可将各项预算指标作为考核标准,按财务预算管理人员的实际工作效能及预算标准相比较,对其进行考核,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总结,实现企业一定范围内的统一调整,以减少未来可能出现的差异。同时,应制定合理的报酬激励制度,以促进预算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的稳步增长。可根据绩效考核结果增强物质奖惩力度,满足被考核人员的心理需要[4]。另外,还应对财务预算管理人员的目标达成行为进行合理引导,如:对于责任感相对较高的员工应适当减压或对其目标的达成提供组织支持等形式对其进行合理引导;对于责任感相对较低的员工应采用适当的教育及负激励等形式对其进行合理引导。
3、小结
总之,建筑企业要想真正实现的可持续发展,并提高其发展速度和规模,就必须要加强财务预算管理,努力克服在管理中的出现的问题,以提高企业经营利益,从而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高艳红.建筑企业财务预算管理问题浅析[J].财经界,2014(09):186-187.
[2]姚宏文.建筑工程的财务预算管理与支出分配[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09):236-237.
对于企业集团财务管理而言,信息化就是指将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与先进的信息技术相结合,企业集团财务管理部门以财务管理理论为基础,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企业集团各个环节流程的整合。建筑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属于长期且具有复杂性的系统建设工程,在进行建设的过程中财务管理信息化各个方面都有待完善,本文希望通过对建筑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研究,确立财务管理在建筑企业集团管理的中心地位和作用,改善建筑企业经营和管理的成效。
一、建筑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提高建筑企业集团总部决策质量
在建筑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中采取信息化管理,可以对异地子公司的财务管理情况进行实时跟踪的动态查询和分析,为集团总部制定决策提供必要的支持力。将财务管理数据和资料通过建立电子信息档案,只要原始数据输人到了这个电子信息档案中就可以实现集团内部各子公司之间财务资源的共享。集团公司在进行财务管理时,就可以不用受到空间和时间的限制,根据实际的管理需要,实现跨公司、跨科目查询和合并相关的会计事项,可以汇总合并各个层级公司的会计数据,进行相关的查询和分析,从而对各子公司财务活动进行事前、事中的监控,实时有效地通过远程计算机系统得以实现,可以大大降低决策中的各种不确定性和风险性,提高集团公司的决策质量。
(二)有利于建筑企业集团资金的合理调度
财务监督实现了从事后的选择性检查过渡到事中的全覆盖监控,从根本上改变以前项目资金管理分散,各项目多头开户、重复开户的混乱局面是财务文化衍生的重要载体,有利于财务部门对资金加强统一调度和管理。进一步形成和完善集团财务文化的塑造和延伸,实现了从核算行到管理型的转变。实现事前预算管理与企业的动态管理,客观、公正的来评价企业的经营业绩。进一步提高集团财务集约化管理的能力,不断的完善经营和管理过程中的不足之处。搭建一套能满足企业高层领导决策的智能多维图视化分析平台,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建筑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建筑企业集团管理者思想守旧
大多数建筑企业集团管理者由于长时间受到守旧的财务管理模式的禁锢,他们无法深入充分的认识到财务管理信息化的相关知识,对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定位不明确。但是在经济时代下,市场竞争不仅是企业集团之间的经济实力竞争,在某一种程度上也是企业集团之间的信息化建设的竞争,财务管理信息化在企业的长远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直接影响着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并不是像有的管理者所认为的那样,仅仅将企业的财务管理交给计算机和网络进行管理,对于企业来说,这是一项严峻的信息化变革。但是由于我国部分水务企业集团的领导者对这项信息化变革任务缺乏足够的重视,在企业内部没有营造一种良好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氛围,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具体实施。
(二)建筑企业集团管理体制落后
管理体制落后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组织机构仍然是传统的“金字塔”型, 企业内部存在过多级别的职能部门。过长的管理链条造成人力资源浪费, 降低了信息传递速度,使财务管理的效率大打折扣, 导致信息滞后。第二,资金管理散乱,使用效率低。大多数建筑企业集团没有充分利用网络财务管理特点,未形成高度集中的资金管理指挥系统, 缺乏统一规范的财务资金调控制度, 没有统一的信息平台, 财务数据、资金结算、投资融资管理集中不起来。目前,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的需要和内部多级法人资金分散占用的矛盾已成为现阶段企业财务资金管理中最突出的问题。第三,母子公司的理财目标未能有效整合。信息化后, 建筑企业集团应充分利用网络信息能实时传递的特点,对母子公司的理财目标、理财资源加以整合,使建筑企业集团作为一个整体参与到市场竞争中,充分发挥1+1> 2的优势,目前建筑企业集团在整合理财目标方面做得不好。第四,监控不力。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监督者缺少掌握企业财务资金等全面情况的必要信息和手段, 难以及时有效地发挥其监督职能。
(三)建筑企业集团资金管理不合理
现阶段,建筑企业集团的财务核算方式仍然使用的是“总部―子公司―二级分公司―项目部”的三级或者四级核算。因为目前财务管理未实现统一与集成,所以集团所制定的财务管理制度也无法落实子公司,就会在会计信息编制的过程中存在虚假隐瞒利润现象,进而拖延上缴管理费的时间,甚至会因子公司财务收支的管理不到位而导致集团存在一定的经营风险。
三、推进建筑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路径
(一)改变建筑集团管理者的财务管理观念
建筑企业集团实现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前提条件是企业领导层和各员工思想上的重视和有效配合。作为建筑企业集团的管理者,首先应该从思想上充分认识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改变传统的财务管理观念。信息化财务管理是依据计算机网络技术来进行的一种现代化科学管理模式,当前企业集团中大多数的领导者缺乏高度重视,仍采用传统的管理方式,这是与知识经济时展不相符的。企业管理者的观念是否改变直接决定着财务信息化能否实现,在某种意义上,我们甚至可以说管理者的管理观念直接关系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因此,建筑集团管理者应该革新传统的财务管理观念,在企业内部营造一种自上而下的财务信息化管理的氛围,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到信息化对于提高企业工作效率的重要作用,促进财务管理方式实现质的转变和飞跃。财务管理信息化能够实现集团母公司和子公司之间的信息交流,实现集团内部的信息共享。此外,建筑集团的相关管理人员在工作中应该保持高度的严谨性,及时察觉企业财务信息化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并采取相应有效的解决措施,为财务信息化管理铺平道路,确保其能顺利进行。
(二)创新建筑企业集团财务信息管理制度
首先,集中管理Y金。建筑企业集团可以将企业资金管理与多家银行相连, 实现货币资金集中管理。通过分析资金流量和存量、分析内外部结算结构, 为集中调度资金提供可靠依据, 通过计算机网络手段, 构建最适合本企业情况的动态资金管理系统, 对资金流动的全过程进行实时跟踪和反映, 真正落实管理工作。通过资金预测来统筹调剂使用资金,加速周转,以提高效益。其次,健全内部监控制度。通过信息化手段,授权控制企业财务管理的相关程序,利用这种计算机的程序硬性规范相关人员的行为,保障财务制度的执行。通过建立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强化财务管理与资金监控,既可以加强制度约束,防范资金风险,堵塞资金流失的漏洞,又可以做到信息共享,避免统计数据和财务信息失真,防范风险。在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中建立与生产经营密切相关的各关键控制点,确定风险警示点,并对这些点进行实时控制,一旦超标立即报警或停止授权,及时化解风险, 提高企业财务运营的安全性和财务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
(三)完善建筑企业集团财务信息管理平台
首先,完善财务核算体系。企业财务管理的最理想状态就是将财务与业务进行有效的融合,将两者合二为一。其次,建立完善的预算管理系统。随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建筑企业集团对企业预算管理的要求逐渐提高,必须对企业预算的各个环节做到有效的管理和实时的监督。最后,建筑企业集团还需要建立完善的财务分析系统。该系统的使用目的的建立完善主要是将企业所重视的问题作为重点,使用分析标准,建立信用度较大的分析系统。使其能够从数据库中解码信息,再进行相应的检索及分析,便于企业的领导层了解企业的资金配置及经营情况,也能够了解子公司的相关财务情况,从而为作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总之, 在这个信息化的新经济时代, 财务管理的信息化是企业管理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信息技术的发展给建筑企业集团财务管理工作带来了挑战, 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相信随着国家、企业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建筑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工作会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