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9 09:23:1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大学生网络素养现状调研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美国学者谢因·波曼(Shayne Bowman)与克里斯·威理斯(Chris Willis)于2003年7月首先提出自媒体(We Media)的概念:一个普通市民经过数字科技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联,提供并分享他们真实看法、自身新闻的途径。自媒体包括微博、SNS社交网络平台、博客、个人主页等形式。自媒体由于具有“草根性”、“低门槛”、“零成本”和“互动f生强”等特点,已成为当下大学生使用最广泛的媒介形式。在“人人手握麦克风”的自媒体时代,作为网络“原著民”的大学生们非常乐于通过自己所熟知的自媒体平台信息,表达观点和诉求,实现自己的网络民主参与。自媒体营造的“多噪音”的网络环境,使得学生在充分享受观点表达自由的同时,也要面临虚假信息泛滥和谣言丛生的严峻现实,良好的网络媒介素养已成为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的一项基本“生存技能”。因此,加强对大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教育,使其具有适应社会需求的技能技巧、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能够在纷繁复杂的信息洪流中保持客观理性,正确面对各种问题,是需要引起我们特别关注的话题之一。
一、概念界定
1933年,英国学者F.R.利维斯(F.R.Leavis)和丹尼斯·桑普森(Denis Sampson)在其论著《文化与环境:培养批判的意识》中首次引入媒介素养(Media literacy)的概念。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定义的媒介素养,是指人们面对媒介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制作能力以及思辩的反应能力。英国媒介素养教育专家大卫·帕金翰博士(David Buckingham)则认为:媒介素养是指人们使用和解读媒介信息所需要的知识、技巧和能力。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笔者将本文所研究的网络媒介素养界定为:人们在使用网络媒体的过程中所需要的信息选择、信息分析评价、媒体参与及思辨能力。
二、研究对象及方法
2012年10月,笔者选取四川省内的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和西南交通大学等4所高校的在校全日制学生作为调查对象,以等比抽样的方法展开实际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54份,回收有效问卷422份,问卷有效率达到92.95%。其中男女比例为52.1%和47.9%;文科、理工科、医科及其他学科的比例为43.2%、46.4%、10.4%;本科一二年级、本科三四五年级和研究生的比例为42.1%、42.7%和15.2%。问卷共分为学生个人基本信息、媒介接触习惯与动机、媒介信息获取能力、媒介分析评价能力、媒介参与、媒介意识及媒介依赖6个部分,对在校大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状况进行实证调研。
三、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现状
(一)大学生通过网络媒介获取信息的模式固定化
区别于传统媒体,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群如当代高校大学生,更倾向于使用新媒体,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使用频率最高的媒体工具。特别是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功能的不断增强,网络的“随身性”特征更加明显,大学生已快速步入“数字化生存”的状态之中。根据笔者的调查统计,在校学生的网络使用率高达98.6%,在422名调查对象中,仅有6人从不使用网络,其中每天使用网络超过3小时的为246人,每天使用5小时以上的有80人。相较于网络,大学生使用其他媒介的时间非常有限,由于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每天使用电视小于1小时的为408人,阅读报纸少于1小时的为398人,收听广播少于1小时的为404人,阅读杂志和书籍少于1小时的为206人。大学生上网的最主要目的为信息获取,占总比的44.1%、其次为学习知识(24.6%)、网络娱乐(16.1%)和交流沟通(13.7%)。由此可见,校园信息获取方式“网络化”的变革已经完成,网络已成为大学生每日接触最多的第一大媒介,并且大学生通过网络媒介获取信息的模式已存在固定化趋势。
(二)大学生对网上信息持“适度求证”态度
网络媒体在“泛娱乐化”的大背景下,受“眼球经济”思维模式的影响,很多时候为了吸引受众的注意力,而不惜以牺牲新闻真实性为代价,通过夸大事实、捏造情节等方式制造骇人听闻或者低俗化的标题来达到增加点击量的目的。调查显示,对网上信息的真实性,73.5%的学生持高度质疑态度,20.8%的学生基本相信,仅有5.7%的受访学生表示从不怀疑网上信息。但网络信息的海量性也降低了学生信息获取的效率,面对海量信息,大学生们没有精力也没有可能对所有的信息进行核实,因此,他们对网上的信息采取“适度求证”的态度,对于以娱乐性为目的的信息内容基本不予求证,仅对事关自己学习、生活、就业等切身利益的重要信息进行小心求证。调查结果显示,仅有51.2%的受访学生常会想办法求证网上的信息,而20.8%的学生基本上不求证;在浏览信息时,仅有55.4%的受访学生常会关注媒介信息的者和背景资料。有很多受访者表示虽然会质疑网上传播的内容,但是在存疑的情况之下依然会选择转发而不是质疑性的评论,进而让这个消息继续传播。这也是议程设置权下放、把关人缺失条件下出现的一种必然的结果。
(三)大学生理性参与网络信息传播的能力较为欠缺
网络媒体的普及、特别是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人人都成为手握麦克风的信息传播者,这无疑大大激发了大学生参与信息传播的热情,受访学生均表示非常乐于通过网络媒体交流信息、表达观点,但就调查情况来看,大学生理性参与网络信息讨论的情况令人堪忧。调查现实,大学生网上交流的热点话题依次为个人近况(73%)、社会热点(63.5%)、兴趣研讨(58.8%)、校内新闻(41.2%)和学习经验(22.7%)。91.9%的受访学生表示愿意公开表达自己的观点,但在表达途径的选择上更倾向于“圈子化”特征明显的网络媒介载体。微博、QQ、飞信等媒介平台较容易建立自己的虚拟环境,带有较强的“私人领地划分”性质,利于真实信息的表达;而博客、论坛等媒介平台则偏向于一种“公共领域”,环境相对比较“嘈杂”,观点易被淹没,甚至某个观点会被“群起而攻之”,所以很多人不愿选择在其中表达真实观点。
(四)网络媒介依赖现象较为严重
美国传播学家梅尔文·德弗勒(Melvin De Fuller)和桑德拉鲍尔洛基奇(Sandra Bauer Rocky Chi)1976年在《大众传播学绪论》一书中首次使用“媒介依赖”这一概念。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一种媒介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的角色越重要,人们对这种媒介的依赖性就越强,此种媒介对人们的影响力就越大。调查结果显示,在上课、学习的时候会用手机上网的受访学生比例达96.7%,其中经常保持此种状态的学生比例达37%,仅有3.3%的受访学生表示从不在上课时用手机上网;91.5%的学生会出现每次都只想上网待一会儿,但一上网就很久下不来的情况;网络断线或连接不上时,就会坐立不安的学生比例高达75.8%;不愿意再去记忆相关知识,而是习惯于在网上搜索相关内容的学生比例为77.7%。从这些数字中,我们不难看出作为网络时代“原著民”的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已达到较为严重的状态。难怪在学生中会流传“老师上课的质量取决于手机的流量”、“高中时手机聊QQ:‘上课了,不说了’;大学时手机聊QQ:‘下课了,不说了’”、“数字化的生活对我们来讲已经是常态,传统媒体对我们似乎没有太多存在的意义。”这样的言论,这生动的反映出大学生们在平时学习和生活中对手机和网络的依赖。
(五)网络对大学生的“异化”作用初现端倪
21世纪以来,我国互联网发展迅猛,给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提供了新平台―网络平台。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作为民主政治发展的新载体,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挑战。
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问卷调查
本文主要以华南农业大学、广东金融学院等五所广东高校的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调查方法为问卷调查和人物访谈。问卷调查采取分年级随机抽样的方法,共发放问卷4000份,回收有效问卷3751份,有效回收率为 93.8%。为更深层次地了解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具体情况,也抽选了47名不同学校不同年级的大学生进行访谈。
大学生对网络政治参与的认知。关于获取政治信息的途径,调查数据显示,受调查大学生通过网络获取政治信息的比例为70.1%,相比其他途径(电视媒体10.2%、书刊报纸18.5%、课堂5.5%)明显占主要地位。关于对网络政治参与的界定,79.2%的受调查大学生认为在网络平台发表评论是网络政治参与的主要方式,56.8%的受调查大学生认为网络调查也属于网络政治参与的范畴。对于网络志愿活动和关注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分别只有22.2%和20.1%的受调查大学生认为属于网络政治参与的方式。由此可见,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方式相对单一。
关于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认同度的调查显示,认为网络政治内容“很可靠”的受调查大学生只有不到6%的比例,认为不可靠的有28.5%;“非常赞同”和“比较赞同”网络政治参与有利于推进民主建设的占80%以上;认为积极参加网络政治参与对自己的帮助能起“很大作用”的只占9.5%;认为起“一定作用”的占52.5%;认为“根本没有作用”的达38.0%。
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动机。关于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动机调查表明,大多数受调查大学生都有比较明确的网络政治参与意愿,并且年级越高的大学生对于网络政治参与的动机就越明确,意识也更强。数据显示,37.9%的受调查大学生是抱着“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发展”的目的而进行网络政治参与的,32.5%的大学生是认为事件“关系到个人的切身利益”而参与,有19.9%的大学生是“纯粹为了发泄情绪”,其他方面占9.7%。总体而言,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动机不尽相同,而且各种动机均占有一定的比重,理性的动机占了大多数,但出于感性的动机也有一定比例。
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主要内容和途径。数据表明,受调查大学生在网络政治参与过程中,最关注的内容是教育公平(39.5%)、就业创业(30.1%),同时对反腐(29.1%)、党建(19.8%)、外交(15.9%)等也有较大兴趣,这说明受调查者在关注自身利益的同时也对国家和社会的热点抱着较高的政治热情。此外,调查发现大学生对于“法律法规”认识度不够,对一些问题的思考和讨论缺乏依据。关于网络政治参与的途径,受调查大学生主要集中在论坛(34.2%)、QQ(23.6%)、博客(12.6%)、微博(11.9%)等平台上。对于高校比较重视建设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参与其中的大学生比例反而很低,除了特殊情况需要(例如提交入党学习心得)而浏览之外,受调查者中真正自愿关注此类网站的比例仅有9.5%,而不感兴趣和甚至不知道有此类网站的比例超过60%。在实际访谈中,很多大学生认为主要原因是此类网站理论枯燥(56.4%)、内容空洞(41.4%)、缺乏互动(33.9%)等。
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调查的结论探讨
第一,从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动机和内容来看,目的性都比较强。主要集中在教育公平(例如奖学金和助学金评选)、学生干部竞选、就业等方面,同时也对国家和社会的热点焦点问题抱有较高的政治热情,即把个人的成长成才与国家、社会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①
第二,从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途径来看,参与途径非常广泛,并能跟随时代潮流选择热门的参与方式,所发表的言论在一定程度影响着民主政治建设。然而,不可忽视的是,高校一直高度重视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却未能受到大学生的青睐,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校对大学生的网络政治参与的合理引导,这个问题有待进一步改善。
第三,从大学生对网络政治参与的认同度来看,大学生对网络政治信息内容信任度有限,难以从网络中获得有助于提升个人政治素养的信息,这也导致很多大学生对是非问题难以形成独立且成熟的思考,在网络上出现纯粹发泄情绪的行为,甚至是毫无目的性地发表一些有碍社会稳定的言论。这里存在着一个矛盾,即大学生一方面提倡公平、合理、正义的东西,而另一方面当自身在面对实际问题时又常常回到个人利益层面,加上对法律法规缺乏准确认识,他们在网络政治参与过程中常出现偏差。
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引导对策
优化网络政治环境。如何把握网络信息化尤其是网络政治环境的健康发展方向,维护互联网各方的根本利益和社会和谐稳定,促进民主政治的持续蓬勃发展,是我们在信息化时代必须认真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曾在2011年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上首次提到,要把虚拟社会的管理纳入到社会管理,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信息网络管理,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在“十二五”规划中,我国也把促进社会全面信息化的要求纳入其中。
对于网络政治环境的建设,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大力发展网络新技术和新模式,加强网络技术的安全保障。这样既能为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提供新的平台,又能对网络信息传播进行有效的监督,从而过滤部分有害内容;其次,在对政府和社会各界网站的建设过程中,让社会的主流文化和思想占领大学生舆论的制高点,并做到实事求是,贴近生活;第三,进一步规范网络信息的传播途径,完善网络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网络政治参与环境。
引导大学生合理进行网络政治参与。高校应根据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引导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合理进行,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首先,坚持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引导大学生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观念,用先进的思想和理念丰富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形式;其次,努力培养大学生的公民意识、维权意识和参政意识,引导大学生对网络的知情权、表达权、参政议政权等网络政治权利有正确的认识;再次,强调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理性”行为,引导大学生有序地进行网络政治参与,做一个理智、文明的网络政治参与者;最后,把大学生的网络政治参与行为与现实的政治实践活动有机结合,在培养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意识的同时,也提高他们现实中政治参与的实践能力。②
以法律手段管理互联网。在法治社会中,法律法规作为规范一切社会关系的根本手段,同样也适用于网络社会。通过法律手段管理互联网具有稳定性和合法性。在法律意识浓厚的西方社会,自然成为互联网管理最根本性也是最为重要的手段,并且已成为世界各国的通行做法。各国互联网立法的重点在于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对网络言论和行为进行界定,明确保护什么,禁止什么;二是明确政府、服务商、网民等互联网主体参与者的权利和义务。美国是世界上拥有互联网法律最多的国家,对互联网进行规范的范畴已经涵盖到基础资源管理、国家安全、电子商务、网络犯罪、未成年人上网保护、个人隐私、知识产权保护、垃圾邮件等几乎所有互联网领域,而我国目前关于互联网的立法相对来说还比较薄弱,有待进一步完善。因此,我国在现有的网络管制法律法例基础上进行整合,是目前完善网络法律的当务之急,也是研究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过程中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加强网络信息立法策略主要有三点:第一,尽快研究制定网络信息法。就是要将有关网络信息的基本问题作出统一规定,为治理网络空间提供法律依据,维护网络安全,保障网络运营商和网络用户的正当权益;第二,抓紧制定一些专门法律,如个人信息保护法、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法等;第三,修改完善相关法律。例如修改完善刑法和其他法律法规中处罚计算机犯罪的相关规定。通过法律建设与道德规范并进,将有利于净化网络环境,为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提供一个良好的网络政治参与环境。
(作者单位:华南农业大学;本文系2012年广东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课题“高校稳定与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12CY004)
注释
随着经济生活条件的改善和消费观念的转变,网络消费群体日趋壮大,而大学生网络消费市场近年来也一直在持续不断的发展扩大中,众多企业均有针对大学生市场推出的服务项目,本次的调查数据来源为蚌埠大学城四所高校学生,调查内容涉及消费能力、消费心理、消费结构、消费习惯等多方面问题,同时通过电话调研、实地拜访等形式,对蚌埠本地零售商进行了相关问题咨询。
一、网络消费能力
在本次的调查结果中显示,76.3%的学生表示自己有过直接网络消费行为,14.1的学生表示有过找同学帮忙网购的行为,只有9.6%的学生没有网络消费行为,可见当前大学生群体对于网络消费方式的接受程度是相当高的。
目前蚌埠市本地高校大学生月平均网络消费水平0元-100元的学生约占总人数的30.6%,在100元-200元之间的学生约占总人数的48.2%,在200元-500元之间的约学生占总人数的15.8%,高于500元的学生约占总人数的5.4%。根据国家统计局近日的2016年国民经济和调查公布数据显示,全国共有在校大学生2625.3万人,综上可知,当前的大学生网络消费市场的潜力是十分巨大的。
二、消费心理
消费心理即产生消费举动前的心理活动,在本次消费心理板块调查中,73.9%的有网购经历的学生表示网络购物比线下购物更加便捷和优惠;47.8%的学生表示网络消费能够提供更加个性化、多样化的选择;22.4%的学生表示网购较为潮流;27.2%的学生表示是跟从他人进行网购;总的分析可以将大学生网络消费心理归结为如下几类:
个性化消费的心理:当前大学生群体作为年轻群体,尤其是以90后个性一代为主,追求潮流,敢于创新,而网络消费可以为其提供更多选择,这类大学生在网络消费的同时已经不单是在消费商品本身,更多的是在消费由网络商品带来的能展现自身个性的价值。
追求快捷方便的心理: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说,网络消费中的多样化选择和快捷方便的特性显得更为重要,传统线下消费形式对于商品的选择会消耗大量的时间、精力等,而网络消费刚好弥补了这一缺陷,尤其是目前移动终端的发展,如各类购物App、团购外卖App等更加体现了目前网络消费方式的快捷和简单,从而倍受大学生群体青睐。
从众消费的心理:从众消费心理通常是受身处的环境所影响,随着网络消费的不断普及,这一新的消费方式迅速地在大学生群体中席卷开来,调查中部分调查对象表示,由于自己的室友同学时常选择网购而影响自己,进而选择网络消费。
追求物美价廉的心理:价格、质量是吸引大学生的主要因素,大部分的大学生在进行网络消费的时候,首先考虑的是质量和价格,因为大学生每月的网络消费能力有限,因此在消费时往往比较谨慎,努力寻找物美价廉的商品,追寻实用价值。
三、消费习惯
消费习惯是指消费主体在长期消费活动中形成的具有稳定性偏好的行为表现。根据本次的调查数据显示,92%的有过网络消费行为的大学生都在阿里或者京东两大平台上有过网络消费行为,其他诸如亚马逊、聚美优品等平台也有一定的消费行为,但网络消费不仅仅局限于商品消费,糯米、美团等团购平台服务性消费也相当活跃,尤其是近年来兴起的外卖平台,在大学生群体中也是广受欢迎,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生活服务类消费平台,如智行火车票、同程旅游等同样活跃着大学生消费群体的身影。
四、消费品类
在本次调研中,也针对消费对象进行了调查和统计分析,根据回收的问卷情况统计,服装鞋帽类依旧是主要消费品类,在所有消费品中所占比重达到了40%,排在第二的是个人护理化妆品类,也达到了27%,依次是图书音像制品、文体用品、数码产品、食品饮料、其他。我们还发现,大学女生主要倾向于服装类、化妆品护肤品类、食品类商品,大学男生则更倾向于日用品类、数码类、影音游戏类、运动装备等商品。
大学生网络消费的产品类型,在饮食、服饰、日用、学习和娱乐这五个方面都有所涉及,最主要的还是集中在服饰类和日用类。因为学生的消费能力有限,而且学业多,缺少金钱与时间出去线下消费,但却熟悉互联网,在网上购买服装鞋帽和日用品类不仅方便快捷,而且低廉的价格也利于节约生活费。
五、零售商困境
当前想进入大学生网络消费市场,充分挖掘大学生网络消费价值的零售商不在少数,根据本次我们对部分零售商的在线咨询和实际拜访,我们总结出当前零售商进入大学生网络消费市场所面临的主要困境。
第一,难以把握大学生网络消费偏好,绝大部分的零售商都从第三方获取到了有关大学生市场的信息,从而产生进入动机,但是缺乏详细的信息,因而对于选择什么样的产品来投其所好把握的相对较差。第二,难以找到大学生网络消费刺激点,部分已经尝试了大学生网络消费市场的零售商在进入这一市场后收到的反响并不十分理想,往往无法精准刺激大学生消费,因而较难获得理想收益。第三,对大学生的实际网络消费能力了解不足,零售商了解了大学生网络消费市场的强大潜力而选择进入这一市场,但是很多的零售商依旧不了解当代大学生的实际网络消费能力,包括月消费次数和金额等。第四,难以取得大学生网络消费群体的信任,大学生在进行网络消费时往往会选择知名度较高的品牌或熟悉度较高的商家,原因就在于依托于此建立的信任感。
六、进入策略
第一,要适应高等院校市场这一特殊经济环境和需求,采用差异化的营销手段。大学生群体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个性追求,因此,可以在商品中添加文化元素,获取大学生群体的文化认同感,且主要商品的价格应建立在大学生平均购买力水平的基础上,不能过高,可以考虑中低定价,薄利多销的价格策略。
第二,口碑策略。大学生群体对服务要求较高,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提升服务质量无疑对于深入开拓大学生网络消费市场是把利器,由于大学生群体的生活环境的特殊性和其本身高学历低收入的群体特征影响,让大学生群体在网络消费过程中享受完善的服务,很容易在整个大学生群体内产生口碑的链式扩散,进而给商家带来更多的商机。
第三,相应的宣传促销手段。无论是哪一细分市场,宣传促销是必不可少的,在大学生网络消费市场中,商家应该选择传播速度快,大学生群体接受程度高的手段,如微博、微信、贴吧等活跃度高的社交网络,同时结合一定的优惠力度,刺激大学生群体的消费动机。
第四,针对大学生群体的消费行为和心理特征制定相应的策略。当代大学生的消费心理从前文已经有了说明,所以商家在针对这一市场时应尽量减少旧的销售模式,时刻把握当前的时尚文化,创新销售方式。而且大学生有冲动消费行为倾向,所以在产品方面也需要充分挖掘产品特性,针对大学生制定专属的广告宣传文案等。
第五,大学生群体消费忠诚度。大学生群体的消费具有连续性的特征,往往有特定的消费对象和渠道,因此,商家除了在前文提到的产品质量和服务两个主要方面要有所保证之外,在此之余还可以采取一些诸如生日关怀的客户关怀机制,这样较有利于树立品牌美誉和增加客户粘性。如今的大学生群体其实正是不久的将来的社会消费主体,谁能在此时培育好大学生群体的消费忠诚度,做好客户关系管理,那么谁就能在将来获得更多的回报。
参考文献:
“整个人类的发展,就其超出对人的自然存在直接需要的发展来说,无非是对这种自由时间的运用,并且整个人类发展的前提就是把这种自由时间的运用作为必要的基础。”[1]“这种自由时间”就是指“不被生产劳动所吸收的时间”。[2]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们的需求拓展,很多学者已把“这种自由的时间”定义为“休闲时间”。作为未来社会精英群体的大学生,其休闲时间相比较其他社区群体而言则更为充裕。特别是网络休闲目前已占据大学生课余生活的较高比重,因此什么是网络休闲,高校大学生网络休闲状况如何,怎样对大学生网络休闲生活进行引导,就成为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一、高校大学生网络休闲生活现状调查数据分析
为了详细了解大学生网络利用状况,重点了解由此引发的生活、学业等问题,研究和探讨网络背景下大学生休闲教育的对策措施,2011年5月对上海大学计算机09级本科生与11级社区学院本科生利用网络的状况进行了一次抽样问卷调查。主要针对学生上网用途(学习、聊天、游戏、新闻等)与上网时间进行调查。此次调查是在随机抽取150名大二和大一学生进行。在问卷调查的同时,还进行了一系列的座谈和针对典型材料的个案访谈,约有50人参与。为研究提供了大量具体、生动的感性材料,也为分析和解释问卷调查数据奠定了基础。
数据统计与分析
(一)上网时间与用途:统计表明,每天上网4个小时以上的同学占调研对象的三分之一,这个数据还是比较高的。上网用途:从问卷中看几乎所有学生在上网用途上都选了学习这一选项,但进一步访谈后,发现接近30%的同学一开始是想上网查资料学习的,但qq、飞信等聊天工具挂着,1个小时后就开始聊天或者玩游戏了。结合表三可以得出全部调查对象大概有14.6%的学生是以学习为名,最后变相为聊天或玩游戏或浏览网页了。
(二)上网聊天情况:“交友”(20.6%)是大学生上网聊天的主要目的,有10.6%的学生是为了无聊、打发时间 上网聊天,“好玩”(14.6%)也是大学生网上聊天的主要目的。这说明大学生网上聊天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有28%的学生在回答“你是否在跟网友聊天时才能说明你的真实感受”时,选择了“否”。有40.6%的学生承认自己向网友撒过谎,只有12%学生表示未曾说过谎。在说谎的原因调查中,有28%的学生是为了“保持隐私”,达到保护自己的目的。有14%的学生是为了“美化自己去吸引朋友”,15.3%的学生抱着“反正没有人认识我,想干什么都可以”而为所欲为。甚至有 23.3%的学生并不认为向网友说谎是不道德的,这与现实生活中“诚信”的道德品质发生了严重的冲突,影响着大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
(三)上网玩游戏情况:从上表的调查结果结合访谈,经常玩网络游戏的主要是男生,喜欢游戏比较符合青年人心理发展的特点。从学生玩游戏的动机来看,基本是健康的。有5.3%和14%的学生认为上网玩游戏可以增长知识、锻炼手脑,有34.6%的学生认识到网络游戏影响到了他们的学习和身体健康。这说明大学生基本能够认识到沉迷网络游戏的危害。
(四)学生下网后的身心变化:网络如果使用得当,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成长都是有很大的益处。但部分学生在接触网络过程中,上网成瘾,浪费了大量的时间,甚至为此逃课,不仅严重影响了学习,而且还出现了一些身心健康方面的问题。长时间地坐在电脑屏幕前,对于大学生的身心发展有较大的危害。有20.6%的学生承认下网后“经常”出现不适感,18.6%的学生“偶尔”有不适感。这些不适感主要体现为:“情绪低落与孤独感”(28%).“出现暴躁易怒情绪”(5.3%),“健康情况下降”(15.3%)。
二、大学生网络休闲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一)大学生网络休闲生活中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的网络休闲生活总体来说是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但在网络休闲时间的结构(每天上网3个小时以上的同学占调研对象的三分之一)、网络休闲活动的层次(近30%的学生上网1个小时后主要目的为聊天或者玩游戏。)、网络休闲活动的计划性(近45%的学生上网的目的为交友、好玩、无聊打发时间。),同时也说明了大学生在网络休闲技能方面存在着若干值得注意的问题,因此,要提高大学生的网络休闲生活的质量,就必须关注和正视这些问题。
(二)大学生网络休闲生活中存在的问题的原因
大学生网络休闲生活之所以存在上述种种不如意之处,原因大概无外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
就主观因素来讲,大学生本身也应承担不可推卸的责任。经过高中三年“魔鬼式”训练,终于进入大学,莘莘学子觉得可以松口气了,从而放松自己,不能有计划地安排自己的网络休闲生活,同时也不能积极主动地进行休闲教育。少数同学更是意志消退,惰性增长,视闲暇时间无意义、无价值,以无目的、无功能的方式渡过,造成时间流逝中的“行为无效性”,从而形成“闲暇时间荒废症”。[3]其方式就是无所事事的泡在网络上来消磨时间。其后果必然造成学习与就业之间的时间概念的断续和空间紧张的不适。
就客观因素来讲,我国高校的休闲教育相对滞后。许多发达国家的政府都把休闲教育列入国家教育总体规划。早在1918年,美国联邦政府教育局就将休闲教育列为高中教育的一条“中心原则”,作为正确树立休闲价值观的途径。这个中心原则是:每个人都应该享有时间去培养他个人和社会的兴趣。如果能被合理地使用,那么,这种休闲将会重新扩大他的创造力量,并进一步丰富其生活,从而使他能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如果相反,将损害健康、扰乱家庭、降低工作效率,并破坏其公民意识。[4]1995年12月14日通过的联合国大会5081号决议明确指出“各国政府可以将闲暇活动置于优先的一个方法是向教育机构提供资源,以发展成立这种机构所需的基础设施。此外,闲暇活动可以成为正规学校课程的一部分。”
目前,我国大学生所拥有的闲暇时间己接近世界发达国家水平,因此,开展休闲教育,特别是网络休闲教育,有组织地培养学生的网络休闲态度及行为,建立正确的网络休闲观,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大学生的必然要求。与这种要求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对网络休闲教育准备还很不足,在国家教育议程中,全面完整的网络休闲教育计划还没有出台,在高校也只是以活动、讲座等形式零星的对学生进行网络休闲教育指导。网络时代已经到来,高校网络休闲教育状况与大学生对网络休闲教育的实际需要存在严重的滞后情况,导致大学生的网络休闲生活基本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大学生的网络休闲生活缺乏自觉性和计划性,具有随意性。
三、大学生网络休闲教育应对举措探析
相对于发达国家的休闲教育而言,我们才刚刚起步。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休闲时代即将来临,怎样确保我们在网络休闲教育方面不落后于人,使大学生能够确立积极向上的网络休闲态度或价值观至关重要。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措施在高校中推进网络休闲教育的全面实施。
第一,要重视网络休闲教育。不仅要通过各种传媒引导人们正确认识“网络休闲”,而且要在高校加大力度开展网络休闲活动。目前,在我国有相当一部分民众对“休闲 ”的价值缺乏正确认识,在他们看来,“休闲”是浪费时间,唯有忘我工作方能体现人生价值。作为高校,更应利用好各种资源,搭建好的网络休闲平台,开展高质量的网络休闲活动,以期待莘莘学子走向工作岗位后能够具有良好的网络休闲素质。
第二,在休闲教育的理论构建方面,建立网络休闲教育与科研系统。[5]
目前我国鲜有大学开设有关休闲或网络休闲的任何领域的专业,应选择有相关学科基础的高校设立休闲或网络休闲类专业并成立专门的研究机构。其任务是从事网络休闲理论、网络休闲文化、网络休闲产业等内容的理论研究工作,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为网络休闲教育培养人才。
第三,让网络休闲教育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领域。
要把网络休闲教育纳入正规的学校教育体系当中,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加快大学生网络休闲课程的规划和建设,在高校中开设独立的网络休闲教育的学科课程,把有关的网络休闲观念、网络休闲知识、网络休闲技能等介绍给学生,或通过在大学公共课程中开设有关网络休闲内容的课程,让网络休闲教育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的领域。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M].人民出版社,1975:216.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3分册)[M].人民出版社,1975:287.
[3]张东娇,马健生.大学素养与闲暇教育.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9(6):78.
[作者简介]黄玮(1984- ),男,广西钦州人,钦州学院商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非政府组织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周玫(1980- ),女,广西北流人,钦州学院中文与传媒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网络美学;梁芷铭(1981- ),男,广西玉林人,钦州学院法律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公共治理与媒介传播。(广西 钦州 535099)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度广西教育厅科研项目“网络审美生态系统的失衡与重构”(项目编号:201106LX551)、2010年度钦州学院教改项目“高校美学课程实践性教学研究”(项目编号:2010XJJG-C04)、2011年度钦州学院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研究课题“建设健康向上的高校网络舆论环境的路径和方法研究”(项目编号:2011DJSZ1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32-0062-02
一、研究方法
笔者设计了调查问卷对钦州学院大学生进行了连续三年的跟踪调查,2009~2011年,每年下发1000份调查问卷,回收率分别为96.20%(2009年)、97.36%(2010年)、97.18%(2011年)。笔者还走访调研了钦州学院部分学生。本次研究数据充分且具有代表性,能为深入探讨大学生网瘾现状及其成因,为思想政治教育在网瘾心理治疗中的实证研究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
二、研究结果
(一)大学生上网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由表1可以看出,大学生上网的原因及关注点中,“学习”的比例逐年下降,“交流”和“游戏”的比例逐年上升,并且这两者的比例之和逐渐超过“学习”的比例。这说明大学生上网普遍,且关注点具有差异性,同时由于关注点“学习”逐渐式微,为网瘾的出现打开了大门。
(二)大学生网瘾心理治疗与思想政治课的相关分析
通过走访调查我们了解到:在思想政治课的影响下,大学生的网瘾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会得到解决,但基于网瘾患者心理因素而会不同程度的反复。当主体遭受失败挫折时,主体的自我意识、自我价值感、成就感和效能感的需求被唤醒,但在个人综合能力和社会条件不允许或二者发生较严重冲突的时候,这样的需求就会被压抑。在网络中声、光、像和各种网络游戏的超现实刺激中,被压抑的主体的自主神经系得到刺激,这个过程激发了主体的认知评价,激活了主体的情绪情感体验,胜任感和英雄般的“白日梦”平衡了主体的失落、失衡、失望和挫败的心理状态,此时,大学生的网瘾比较突出。在思想政治课的影响下,大学生对自我和自我价值、社会状况能形成比较科学的认识,能学会正确面对失败挫折,控制自己的情绪。
(三)学校、社会、家庭三方面因素是影响大学生网瘾心理治疗的因子
主要有三方面因素阻碍或者推进钦州学院大学生网瘾心理治疗:一是学校,二是社会,三是家庭。大学生网瘾的心理治疗过程是家庭、社会、学校相互沟通和相互联系的过程,缺少了家庭、社会和学校这三方中的任何一方,缺乏三者之间的相互协调、相互支持,大学生的网瘾心理治疗就难以科学地进行。从表2可以看出,学校、家庭和学校形成教育合力治疗网瘾最为有效,依托学校途径开展网瘾心理治疗次之,依托家庭或者社会更次之。
(四)影响钦州学院大学生网瘾心理治疗特性的主要因素
1.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钦州学院大学生网瘾患者大多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2.行为。钦州学院大部分网瘾患者行为比较乖张、性格孤僻内向、日常行为偏差,这些都会消解网瘾心理治疗的有效性。
3.教育。钦州学院大学生网瘾者对教育环境缺乏认同,在融入校园生活和校园文化氛围上缺乏主动性,导致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在心理治疗网瘾上被动失语,破坏了心理治疗的基础。
4.网吧。网吧凭借良好的计算机设备、热闹的群体活动氛围和丰富的网络体验催化了大学生网瘾的形成,并导致网瘾心理治疗的反复性。
5.成就感。很多网瘾学生在校成绩较差,难以得到老师和同学认同,他们更愿意在网络空间中寻找成就感,实现自身需求。
6.压力。学习、生活和就业是大学生压力的主要来源,自由交流的网络世界恰恰成为他们减轻压力的宽广场域。
三、以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大学生网瘾心理治疗的途径
(一)立足大学生思想和心理状况,全面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素质
1.转变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教育观念。新时期,大学生的心理活动呈现多样化态势,出现了“求知心理需求”“娱乐心理需求”“交际心理需求”和“性心理需求”等方面的需求。①因此,要全面把握大学生群体的思想和心理状况,提高对网瘾心理治疗的认识。要树立师生平等的观念,把网瘾患者与其他学生平等对待。要构建民主课堂,提高大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认同,进而为网瘾心理治疗提供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和宽广平台。
2.完善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知识结构。不同程度的思想困惑和心理障碍在大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加上大学思维活跃和易于接受新事物,使得大学校园的网络舆情出现“突发性”“复杂性”“情绪化”和较强的“利益相关性”。②因而,要针对大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状况,充分利用学校资料室、图书馆和互联网充实理论知识,为网瘾的心理治疗储备知识。要充分利用一切培训学习机会,以获取引导学生心理和帮助学生戒除网瘾的技能性知识,推进大学生网瘾心理治疗。
3.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工作技能。要创造条件对思想政治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技能的培训,要对思想政治教育者进行心理学和心理治疗技能培训,为促进大学生网瘾心理治疗提供直接的知识和技能基础。
(二)立足大学生网瘾心理治疗,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课
1.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设置。“治疗者与病人之间的关系”“矫正性情绪体验”“提供可选择的生活态度”“从事新的有效行为”“随时准备接受社会影响”“意识扩大性自我探索”这六个因素能使心理治疗起作用。③因而,把实践课程引入思想政治教育,为大学生提供机会实践新的行为,促进他们接受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影响,并在此过程中养成良好的思想政治践行能力,实现理论认知向日常行为的转变,逐渐戒除网瘾。要拓展思想政治课堂理论课的深度和广度,通过教学内容的改善帮助学生养成自我矫正情绪能力和主动探索自我能力,促进他们深入认识自我,从而达到网瘾心理治疗的目的。
2.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方式。网络海量信息冲击着大学生主观世界,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环境发生了变化,原有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已然不能适应工作的需要。④因而,要由原来的灌输式思想政治教育转变为启发式,让学生在社会历史实践中理解思想政治课传递的思想价值体系。通过情感影响和心理说服,在开放性的课堂中实施思想政治教育。要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当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和客体的有机统一体,让学生在自主体验中形成稳定的内在精神力量和健康的心理结构。
3.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课评价体系。从本质上来说,网瘾心理治疗关键在于网瘾患者对教育者传递的价值的认同。“价值认同是认知主体的知、情、信、意、行在更高水平和层次上的协调。”⑤因而,要把大学生的网络素养、上网关注点及其变化纳入思想政治课的评价范围,关注他们在网络方面的“知”和“信”,为帮助网瘾患者实现价值认同提供信息资源。要在把握大学生上网规律和网络行为规律的基础上,把大学生的上网时间、上网地点和上网时长纳入思想政治课评价范围,突出关注学生面对网络时的“意”“情”“行”,为促进网瘾患者实现价值认同提供全面的信息。创新思想政治课评价体系,还要逐步把学校、社会和家庭纳入评价主体范围,把任课教师、辅导员、班干部和学生管理机构纳入评价主体范围,逐步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
(三)立足学生的基本权利,以思想政治教育引领高校和谐校园文化
1.以思想政治教育引领高校和谐校园文化中的物质文化。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包含“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次,其中,物质文化是校园和谐文化的基础。⑥据此,要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引领,通过设立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有关的标语、雕刻、路牌、横幅、电子屏幕和宣传栏等方式,加快推进高校校园文化设施建设,使学生在校内时时都能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进而时刻提醒自己不能沉溺于网络世界。
2.以思想政治教育引领高校和谐校园文化中的制度文化。要以思想政治教育引领高校组织架构和运行规则建设,使高校各项规章制度和校风校纪贯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洋溢着思想政治教育气氛,使学生在遵守相关规章制度和形成良好校风校纪的过程中实现自身权利的同时得到思想政治教育,自觉抵制网络世界的诱惑而关注网络学习。
3.以思想政治教育引领高校和谐校园文化中的精神文化。要完善学生激励机制,积极树立学生典型,以榜样的力量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和价值取向,为满足学生的权利诉求创造良好条件,逐渐消弭学生对学校教育的排斥,为网瘾的心理治疗提供良好的环境。要依托学生社团,以节假日和重大事件为契机开展丰富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扩大学生的交往空间,帮助学生形成健康人格和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消解网络对学生的不良引诱,促进网瘾心理治疗的实现。
[注释]
①刘新庚,黄小明,李超民.论大学生网瘾心理过程机理及心理行为矫治方法[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111.
②白,安涛.浅谈高校网络舆情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应对策略[J].教育与职业,2011(30):48.
③汪明春.心理治疗起作用的共同因素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6):118.
(一)大学生消费结构分析
1.大学生的消费资金的基本情况。
第一,大学生的消费能力增强。众所周知,当代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主要经济来源包括家庭供给、亲友资助、勤工俭学、贷款、国家助学金补助和学校的奖学金,其经济来源的多样性使其消费能力有了提高。再者,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整体消费水平也在相应提升,大学生的消费能力也自然随之提升。从调查问卷中可以看出月生活费水平在1000~1500的人占36%,2000元以上的占13%,而600以下的大学生人数仅占很少的一部分,因此可见大学生的消费能力在逐年提高。
第二,大学生的网购消费水平情况。从调查问卷中“月网购消费金额”来看,网购消费300~400的大学生最多,有151人,所占比例是38%,而在月生活费中最高的2000元以上的人数虽相对较少,但是网购消费超过500的人数却不少,有49个,在月生活费较高的少数人中却有着网购数额很多的现象出现,可见网购中的消费随着个人可支配水平的变化而变化。
2.大学生男女网购消费结构分析。
图1 大学生网购男女比例图
从图1可以看出大学生中网络购物的男生占22%、女生占28%,两者都是势均力敌,可见“购物”、“消费”不再是女士的专有,男士也成了网络购物的“先锋队员”。因此,可以得出男、女同学的网购市场都很大。
(二)大学生网购消费心理分析
1.追求个性化的消费心理。大学校园中不乏追“新”族。他们喜欢追求新潮,敢于创新,追求与众不同、标新立异,从而表现自己的独特个性,引起大家的关注,证明自己的存在。网络消费正好符合大学生富于想象力、渴望变化、喜欢创新、有强烈好奇心的特点,他们往往对个性化消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选择的已不再是商品的实用价值,更要与众不同,充分体现个体的自身价值,这已成为他们消费的首要标准。个性化消费已成为现代大学生消费的主流。
2.追求方便、快捷的消费心理。对于大学生来说,购物中的及时、便利显得更为重要。传统的商品选择过程短则几分钟,长则几小时,再加上往返路途的时间,消耗了大量的时间、精力,而网上交易弥补了这个缺陷,如今网上订餐、网上订票、网上充值、手机支付的推广更加体现了网络消费的简单快捷,从而深受大学生们的喜欢。
3.追求物美价廉的消费心理。“产品的质量与价格”是吸引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因素。讲求实用、理性消费仍是当前大学生主要的消费观念。调查问卷中显示,在购买商品时,大学生们首先考虑的因素是价格和质量,其次是商家的信誉。大学生会搜索各大网站,各个同款网店,货比三家,综合考虑选择性价比最高的商品。网络商品往往折扣较大,价格相对便宜,因此网上淘宝,购买物美价廉的商品被大学生津津乐道。
(三)大学生网购消费特点
1.消费多元化。新时期的大学生喜欢追求时尚潮流且易于接收新鲜事物,并将之发展扩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消费水平的提高和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大学生的消费需求从物质需求上升到精神需求,消费结构也随之发生变化,多元化的消费结构成为一种趋势。
大学生旅游消费。同以往的大学生相比较,现在的大学生的旅游意识普遍比较强。他们的旅游动机多样,例如想要看看不同的事物、了解不同的风土人情、品尝特色美食小吃、感受韵味十足的古城小镇风光,同时还有旅游商家的大篇幅广告和促销活动也带来了刺激性消费。不管是校园内,还是携程网、去哪儿网都会在节假日,特别是“五一”、“十一”的大型节假日打上活动广告。而且有了手机购物的方便支持,一部手机、一个背包、一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就可以踏上旅途。
2.大学生消费趋于理性化。相关资料表明,当代大学越来越注重大学生的社会实践体验,从而每学期的寒暑假都会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进行社会生活体验,通过自己的辛苦体验收获工资。参加体验后,大学生明白赚钱的来之不易,在消费时也从之前的“看到就买”变为“仔细斟酌”再进行消费。在消费方式上,会“理性消费”,逐渐减少“冲动消费”和“盲目消费”。在网络购物时,会更多的选择“季节性换季消费”、“网站促销购物消费”、“物品缺失时购物消费”,改变过去的冲动性消费,充分了解自己的需求,做出购物选择,选出自己最需要、最合适、性价比高的产品。
3.大学生网购支付方式的多样化。随着移动技术和信息应用技术的快速发展,移动电子商务为电子商务注入新的发展活力。网络购物的主要支付手段也从早期的网上银行支付、网盾支付发展到更便捷的手机支付。现在包括微信支付在内的手机支付手段使作为“手机党”大学生成为了使用该支付方式最多的消费群体。大学生的网购支付方式也有了更多的选择,满足其消费需求。
二、大学生网购消费存在的问题
(一)网络购物的环境问题
1.网购产品质量需要加强。在大学生反映网购问题时,提到最多的往往是产品质量问题。一个产品的质量好坏会直接影响到消费者的消费满意度。在我们的调查中显示,大学生在网购建议时就有关注产品质量问题,只是网络卖家不可忽视的本质问题。产品质量的好坏也能体现一家商店的品牌形象,而为了商店的长远发展,网购产品质量必须得加强。
2.网店要加强信誉品牌建设,建立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网络卖家同实体卖家一样,应树立诚信意识,以客户的所想所感为首要准则,不断改进自己的产品质量以及服务质量。电商要从售后服务上来提升自己的能力,加强专业客服人员的培训,培养客服的服务意识,及时处理客户问题,提高大学生的客户满意度,这样可以维护客户,建立良好的客户关系,培养长期学生客户。
3.物流运输体系需完善。网购离不开物流运输环节,而高效安全的物流运输是提高客户满意度的一大关键。大学生在网购时会遇到掉货或晚收到货的情况,也会遇到不负责的快递员不及时的派送快递现象,这些都大大降低了网络购物的满意度。
(二)大学生网购问题
1.网络消费风险意识有待加强。大学生对网络消费风险性往往认识不足:一方面,我们在网购时提交给网站的私人信息可能被非法利用,银行卡账户和密码可能被盗用,所购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可能和网站上的宣传不符;另一方面,互联网是一个开放和自由的系统,目前仍缺乏适当的法律或其他手段进行规范。因此如果网上交易发生纠纷,我们消费者的权益未必能获得足够保障。所以,我们应该认清网络购物的利与弊,加强风险意识,在保障自身安全时享受网络购物带来的快乐。
2.大学生消费者要准确识别“降价陷阱”。大学生在网购时要提高警惕,切莫因为商品价格实在有诱惑力就心动产生冲动型消费,到头来买到了假冒伪劣产品,吃亏的还是我们大学生自己。在购买之前要货比三家,查找一下该类商品的平均市场价格,如果该商品的价格明显低于平均市场价,就要三思而后行。
三、企业的营销对策
(一)抢占大学生旅游消费市场
1.大学生旅游价格策略。大学生没有固定的经济来源,大多还是依靠父母供给,因此对价格的敏感度比较高。所以旅游开发商应该制定较为灵活的价格策略,例如在周末、十一长假、寒暑假等不同的时间段内制定不同的价格体系,给大学生提供选择。降低旅游产品价格,使产品更加贴近大学生的消费水平,争取扩大大学生的旅游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
2.大学生旅游营销策略。旅游开发商与网站强强合作,加强公司旅游产品的宣传促销,充分利用大学生旅游市场和旅游时间相对集中的特点,节假日前期在各大门户网站进行广告投放,走进校园组织校园赞助活动。例如校园高校达人秀活动,在学校粘贴海报、派发宣传,线上线下宣传结合。另外,加入新媒体渠道投入,由于现在大学生了解信息的渠道大多来源于网络,因此旅游企业可以尝试构建高校旅游网站,针对大学生设置相关的旅游专栏进行网络动态营销,利用在大学生中比较流行的微信、微博做互动宣传。
(二)做诚信公平交易的卖家
提供有质量保证的商品。商家要从长远发展看,不能以低价商品来吸引消费者的驻足,而卖给消费者劣质商品。这种做法降低了商家信誉度,损害了大学生的利益。为了在众多商家中脱颖而出,就需要充分了解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卖给大学生满意的优质商品,公平公正地进行买卖。另外要培养专业客服人员,建立完善的售后服务平台,在大学生遇到网购问题,及时处理消费者问题。
(三)建立完善的物流运输体系
关键词:网络文献;文献检索;信息素质
对于大学生的网络信息检索能力与行为现状,国内已有相关研究。周小磊和袁曦临在2008年的发表的《高校学生信息素养状况调查与分析研究》[1],张士靖、杜建和刘娜在2009年发表的《高校不同层次信息素质教育调查分析》[2],王伏红在2010年发表的《高校图书馆开展学生信息素质教育方略》[3]等,都共同指出了大学生网络信息检索能力的不足,利用网络进行资料搜集、文献检索的能力有待提高,但90后大学生的网络文献信息检索能力究竟如何,是否具有不同以往的新问题、新特点,我国的相关调查研究并不多。
1.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以安徽大学的在校大学生为样本,于2015年3月至4月间,向各年级在校学生发放问卷共450份,采用不记名方式当场填写,经认真统计分析,收回有效问卷共437份,收回率为97.1%,其中男生196人,女生241人。
2.调查结果及其分析
2.1 网络文献检索的目的
此问题为多项选择。从表1中不难看出,大学生进行网络文献检索的目的,总体来说比较被动,主要是为了完成课程论文,其次是社会实践的需要,分别占92.2%、48.3%。
21.5%的人次,大概每五个人中就有一个人因为兴趣爱好进行网络文献的检索,除了说明大学生们的求知欲十分旺盛之外,同时也表明大学生们对网络文献的认同和关注。此次调研,由于大四学生多数因有找工作等原因,并不在校,因而为了完成毕业论文的人数并不多,只有8.9%。
2.2 网络文献的检索途径
此问题为多项选择。在诸多网络文献检索途径中,搜索引擎的选择毫无疑问的占据了第一,为88.3%,充分说明大学生们对搜索引擎的信任和使用习惯。
于是,针对搜索引擎的选择,设计了进一步调查。
在网络检索过程中,一般选择一个搜索引擎即可达到搜索目的,最多不超过三个,因而设计为限制性选择,至少选一个,最多选三个。大学生常用搜索引擎分别为:中国知网、百度、Google、搜狗、360搜索、其他。经整理,统计结果如表3所示。
如表3所示,在校大学生最常用的三大搜索引擎是百度、中国知网和Google,分别是占90.8%、82.6%、54.7%,对于中国知网的认识和利用如此之高,令人倍受鼓舞。
2.3 网络文献检索遇到的问题与解决办法
网络文献检索问题为多项选择,设计的选项分别为:检索结果不够准确、检索词选取不当、数据库信息滞后、无法获取全文、其他。
经统计整理发现,大学生在网络文献检索时遇到的问题比较集中,有78.7%的大学生认为“检索结果不够准确”,成为网络文献检索最突出的问题,其次是“检索词选取不当”(63.4%),其他问题较少。
此问题为单项选择。高校大学生在网络文献检索时,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遇到问题后,增换检索词的最多,占44.2%,其次才选择换搜索引擎(26.7%),甚至宁愿埋头苦找(22.2%),在网上一页一页的翻下去,寻找检索内容,只有6.9%的大学生会寻求他人的帮助。据此可以看出,90后大学生的性格比较独立,他们更愿意独自完成检索目的和检索任务,协作能力也因此相对薄弱一些。
2.4 信息检索课程的开设
经统计整理发现,93.1%的大学生没有开设信息检索的相关课程,而只有54.2%的学生认为应该开设相关课程,并且需要开设。
较大的数据差异,不仅表明大学生对信息检索相关课程的不信任,也表明他们的信息意识较差,常常自我感觉良好,从而忽略了对信息检索这项基础技能的学习与掌握,不知不觉中增加了网络文献检索的时间,降低了学习效率。
3.建议
3.1 加强信息重要性的宣传工作,提高大学生的信息意识
生活在信息时代的大学生们,每天都在接触大量的信息,也因此最容易忽略信息的重要性。高校应该以开设讲座、讨论会等方式,宣传信息的重要性,提高大学生的信息意识和信息敏感度,不要被繁杂无序的信息所淹没,学会在信息的海洋里游泳。
3.2 增加辅助检索服务
大学生对网络文献的检索结果不满意,与各个网站、搜索引擎本身不无关系,大都缺乏相应的辅助检索服务。为了提高检索结果准确率,各网站、搜索引擎应当增加辅助检索服务。比如开设个人主页的建立功能,或允许检索者输入个人信息,比如院校、专业等,然后网站系统可以根据这些信息,辅助查找,并增加同院校、同专业领域相关文献的推送服务,最大限度的满足检索者对网络文献的需求,减少检索者的检索时间,降低网络文献的寻找难度。
3.3 全面开设信息检索课程,并提高课程的实际应用
信息检索课程的开始,不止针对与信息相关专业,而是任何专业的大学生。高校应将信息检索,作为大学生的基本技能进行培训,将信息素质教育,贯穿大学生生活的始终。加强高校大学生的信息检索技巧和策略的培训,可以有效筛选出大学生所需要的内容[4],使检索结果更加科学、准确。
同时更要提高任课老师的信息素养和课程质量,任课老师切忌空谈理论,不重应用,应以解决大学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授课的主要目的,帮助每一名大学生掌握这一学习、生活的基本技能。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周小磊,袁曦临.高校学生信息素养状况调查与分析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08(2):84-88.
网络谣言对现代人的生活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纵观有关网络谣言的种种研究,大多数学者都从网络谣言对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影响进行探讨,而较少涉及网络谣言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本研究从网络谣言对当代高校大学生的影响入手,通过理性分析,科学判断,结合时展形势,得出结论并提出应对措施,从而最大限度的减少网络谣言对大学生的不利影响。
一、网络谣言的含义及特点
(一)网络谣言的含义及界定
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在1947年将谣言定义为,一种通常以口头形式在人们中传播,目前没有可靠证明标准的特殊称述。由于现代传播媒介的变化,特别是网络媒体的出现,使得谣言传播更为迅猛。网络谣言是指在互联网上传播的一种缺乏事实依据,或未经证实、公众一时难以辨别真为的信息。
(二)网络谣言的分类及特点
网络谣言根据不同的角度可以进行不同的分类,如从目的上,分为有意捏造的和无意讹传的;从后果上,可以分为有害谣言和无害谣言;从存在时间上,可以分为短期谣言和长期谣言;从传播规模以及影响度上,可以分为局域性谣言和全国性谣言等。一般来说,网络谣言具有如下特点,其一,有关联性或者比较熟悉但不特别熟知;其二,能迅速引发强烈的情绪反映;其三,与热点新闻时事相关的;其四,有一定的文化和舆论背景。
二、网络谣言的传播机制分析
在网络谣言传播的过程中,其传播机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心理机制和社会机制。下面就两种机制进行分析:
(一)网络谣言传播的心理机制
奥尔波特和波斯特曼在他们的谣言经典研究著作《谣言心理学》一书中提出了谣言的经典公式。在谣言的生成机制中,个人认知水平和信息处理能力起到了很大的影响。如果传播者对于信息可以理性和科学的鉴别,就会有意识的去避免传播那些不恰当的信息,正所谓“谣言止于智者”。
(二)网络谣言传播的社会机制
在网络谣言传播的社会机制方面,其主要原因就是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不畅。相比较而言,社会的弱势阶层则处于一个边缘化的境地,当他们无法平等的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时,就会很大程度上轻信了相对更容易获取的“谣言”。同时,由于缺乏必要的反馈机制,人们的情绪和意见没有适当的抒发渠道,则会引起人们不满情绪的加剧,一旦引爆,谣言就会在更大范围内造成影响。
三、网络谣言对高校大学生的影响现状分析
近年来,网络上关于谣言所产生的问题逐渐增多,我们针对这一问题,就近在几所高校进行了问卷调查。我们以江苏大学、江苏科技大学、南京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4所高校为例进行抽样调研。调查中我们发现,大学生群体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修养,有较强的辨别真伪和接收读取信息的能力。事实上,多数大学生在对待网络谣言还是比较理性的。但是,不容否认,一些大学生不能正确运用网络,轻信传言,以讹传讹。为什么会有部分大学生容易信谣、传谣和造谣呢?这与大学生的自身特点有很大关系。当今社会正处于转型期,社会冲突加剧,社会问题骤增,正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冲击。同时又因为青春期特有的生理、心理特征的影响,他们一方而自我意识急剧发展,充满热情,勇于创新,表现出对传统及主流文化的反叛;另一方而,缺乏个体倾向性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独立性、自制力、意志力及分辨是非的能力都不强。
四、高校大学生网络谣言应对策略与思路
(一)完善立法是遏制网络谣言传播的根本之所在
网络谣言是世界各国政府而临的共同问题。在国外很多国家都有自己治理网络谣言的措施。美国国会及政府各部门先后通过了《联邦禁止利用电脑犯罪法》、《电脑犯罪法》、《通讯正当行为法》等约130项相关法律、法规,对包括谣言在内的网络传播内容加以规范。我国政府必须完善相关法律,运用法律手段对造谣者严厉打击,运用法律程序加强微博、聊天、社交、论坛等网站管理,提高网站社会责任意识、法律意识和技术管理水平。
(二)建立完善高校网络谣言应对机制是核心之所在
高校大学生主要生活环境是高校校园,因此,高校首先应该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网络谣言监测机制,加强对网络谣言的预见性。一旦谣言发生,能够及时对谣言进行监测分析和正确引导。其次,高校应当建立应急处置机制以应对网络谣言,提高应对校内突发网络谣言事件应急管理能力,创造便于消除网络谣言的舆论氛围。最后,高校必须加强对于网络谣言的长效管理。推进大学生网络道德和网络文明教育,引导大学生自觉抵制网络谣言。
(三)加强高校大学生自我防范意识是关键之所在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在抵制网络谣言传播方面应当承担更多的责任。对于充斥在网络上的信息,高校学生的态度应当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为此,高校大学生应当努力提高自身道德认识水平,确立坚定的道德信念,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成为守法、自觉践行道德规范的高素质群体。不仅如此,还要提高辨别网络谣言的能力和媒介素养,不一味八卦猎奇,不参与娱乐恶搞,从而营造清新、健康、积极向上的互联网共有家园。
参考文献:
[1]奥尔波特等.谣言心理学[M].辽宁出版社,2003:114
[2]邓国峰,唐贵伍.网络谣言传播及其社会影响研究[J].求索,2005(10)
[3]范升建.网络环境下公共突发事件中的谣言传播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2
[4]黄宇弦.网络谣言在高校学生中的传播及应对策略研究[J].福建论坛,2012(06):173
作者简介:
一、关于我国大学生媒介素养状况的调查研究
2012年,尹力发表了《回顾与反思:国内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研究述评》一文,文章中回顾与反思了我国近些年的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研究成果,文章主要从高校媒介素养的实证调研、途径与模式、高校媒介教育的不同环境下的状况以及其他学科与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的交叉性与互动性等四个维度进行了阐述,在探讨不足的同时又提出了我国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的展望和建议[2]。《2010年以来国内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研究综述》一文的作者陈勇分析了我国未来媒介素养研究的趋势,他指出我国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研究仍处于发展阶段,全面发展的态势已比较明朗,未来也将会出现多元化的研究方法、领域和视觉[3]。姜燕在《微博时代高职院校媒介素养教育探讨》的文章中指出媒介素养在微博时代的表现是传统媒介素养的延伸,可以通过选择、批判、理解、评估、反应和思辨及生产和创造海量的微博碎片化信息来综合体现[4]。《网络新闻影响下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研究》是由孟维颖撰写的硕士学位论文,她在文中指出媒介素养教育在纷繁复杂的网络媒介环境中的重要性,需要我们以学习为主要阵地来抵制在理解、使用和驾驭传媒及内容的偏差[5]。《媒介化生存——中国青年媒体素质研究》是我国首批关于媒介素养教育的专著之一,在书中学者吕巧平对集中在两个城市的8所大学和1996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实证调查研究,探讨了在大学生中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这一专著的面世,积极推动了我国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实践,同时对我国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的具体实施具有重要的探索意义。
二、关于媒介素养教育本土化研究
一、前言
如今进入科技快速发展的21世纪,较之于传统媒体,新媒体技术彰显与时俱进的特征,具有很强的及时性、有效性、全面性和方便性等优点,给我们的生活学习带来许多便利。但与此同时,新媒体在我们运用中也出现一些弊端,主要表现为在新媒体运用下大学生网络公德的缺失,如诋毁谩骂、论文抄袭、沉迷游戏等。
二、调查方法
此次主要针对浙江大学生,范围广,层次多,采取了抽样调查的方式,样本内容充足,也运用新媒体技术进行调查研究。
此次调研涉及浙江省各地市,其中以嘉兴、温州、杭州等地为主,以92年至97年在校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被调查人群的学历分本科和专科,共发放了235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为235份,本次问卷采取现实发放问卷以及网上问卷调查的两种方式。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1.对新媒体了解有限,手机使用成主流
“新媒体”这个专有名词常常融于90后大学生的生活中,从调查中看出,大学生们对新媒体大多是基本了解,不了解、没听说过的很少,且每天最常用的是手机媒体,表示新媒体已经明显影响了大学生的生活,我们已离不开这些时代的新科技。
大学生中不乏紧跟科技发展潮流之人,对手机的运用更是越来越频繁,由此也导致我们现在的大学生对手机有了一定程度的依赖性。但也反映对新媒体很了解的不多,因为主要是运用手机,可以明显感受到手机功能的确在日益强大,也导致大学生对其他新媒体尝试不多,或者是缺乏运用兴趣,所以对整个新媒体总的概念了解是缺乏深刻认识的。
新媒体的发展将是未来媒体发展的新趋势,其中,手机电子产品的发展更是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对于手机媒体的发展趋势,不少人认为,尽管手机媒体具有极大方便性、好操作性,大学生们对不断出现的新技术心怀好奇、攀比的心理,相信他们能从这些新媒体中获得无与伦比的,但手机媒体受到功能形式、内容限制和媒介繁荣的制约,因此手机产品是辅助媒介的主流,功能重在联系与娱乐。
2.大学生虽能意识到公德问题,但问题较多
社会公德,简称“公德”,是指存在于社会群体中的道德标准。社会公德不仅表现在日常生活的行为、言语中,从新媒体运用下的虚拟网络环境中也能表现一个人的公德问题。
问卷中看出大部分人觉得运用新媒体的过程中能反映人格公德素质,大家意识到在新媒体运用下,每个人都应该注意到自己的言行,如在各社交软件中应该言语得体,尽量传播正能量,不欺骗、不诽谤、不宣传黄赌毒……但这数据相对偏少。
其中,对于论文抄袭一事,不到一半的人认为是违背了社会公德,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因为其他人也会这么做,所以趋之若鹜。可见,大学生在论文写作这方面公德意识淡薄。当今信息爆炸社会,资源获取方便快捷,相对而言,大学生看书用的时间越来越少,因此越来越多的学生知识储备不够,想借助媒体这一“便捷门”轻而易举抄写论文。
新媒体在为我们带来讯息便捷、娱乐享受的同时也将风险与挑战留给了全社会。在新媒体环境下,在时代召唤下,面对新媒体下负面消极信息地广泛传播,我们大学生更严格以身作则,努力提高个人综合素质。社会及政府也必须采取有效对策,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起良性发展模式,积极引导新媒体健康发展。
3.直面问题,分析原因,解决对策
出现网络公德缺失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有社会大环境下的负面影响、学校教育上的不重视、家庭教育(主要是父母因素)的影响、网络监管惩罚力度不够等等,其中大多人反映还是整个社会的影响作用比较大。
网络社会具有虚拟性、隐蔽性、开放性等特点,正是虚拟环境的特点产生一定程度的不真实性。不法分子利用网络进行诈骗的事情数见不鲜;利用网络进行人肉搜索,互相谩骂等事也时有发生,就是少部分人的公德缺失使人们对社会环境产生越来越多的消极情绪。因此,网络监督力度也急需加强。
正因为出现了一系列社会公德缺失问题,是否有必要开设新媒体介绍、使用、网络公德等相关内容的课程?80%的人认为是很有必要的,绝大多数人都赞同通过课程的学习来提高自身对于新媒体的进一步认识,以使自己更好地运用。
既然存在不足,就需要对问题进行改善,为加强大学生公德意识,方法可以有学校宣传、教育方面加大力度,社会舆论起积极导向作用,政府管理部分做好监管力度,但最主要还是自我教育,自我摆正心态、摆正态度,一旦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就不会改掉。
四、总结与建议
美国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曾说:“谁掌握了信息、控制了网络,谁就拥有了整个世界。”作为新一代大学生,思维活跃、追求潮流,接受新生事物快的心理特点决定了我们是使用新媒体最频繁、最主要的群体,也是受其影响最深刻的群体。在新媒体的冲击下,我们不得不探讨其中的利弊关系。为此,我们建议:
1.加强大学生的媒体素养教育,提高媒体分析、判断能力与运用能力
大学生的媒体素养教育分为两个方面:第一,对于非新闻专业的在校大学生,通过相关学习能更好了解媒体使用、发展,提高整体认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第二,对于新闻专业的在校大学生,媒体素养教育能对自己所学专业更有一定归属感、认同感,从而提升自己职业道德修养。
2.完善对大学生使用新媒体的教育引导,构建校园传媒体系
学校领导要重视对大学生使用新媒体进行积极引导和教育,可以加强网络传播力度,推广媒体合理使用;学校要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引导学生正确分析和利用信息,引导学生以积极端正的心态开展各种学习交流活动。
3.搭建高校信息管理平台,精心打造新媒体管理队伍
教育管理部门应该加强学生监管力度,并全面打造一支正规化、精英型的学生干部队伍,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在信息传播中的重要作用。鼓励和组织学生党员、学生骨干参与校园媒体微信公众号、微博、各类论坛,积极健康的有效信息,以优秀学生榜样事例来鼓励带动身边所有人。
虽然使用的媒体是不断更新的,但社会对我们的公德要求还是一直不变的,我们需要审视自己,选择正确的方式来对待基于新媒体运用下的社会公德问题。
参考文献
[1]何欣.网络环境下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思考[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
[2]周菊红,朱靖娟.大学生网德失范的成因与对策[J].中国农业教育,2005(3)
中图分类号:G25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8月28日
高校图书馆是大学生拓宽知识面和加深专业知识的殿堂,其文献资源利用情况是体现高校学术研究水平、学校学风以及学生求知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据调查,当前大学生对图书馆各种资源的利用率正在下降。对大学生利用图书馆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其相应的对策,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大学生利用图书馆现状
总结当前大学生对图书馆的利用情况,主要表现在以下四点:大学生到馆次数减少、纸质图书的借阅量逐年下降、电子资源整体利用率比较低、自修室利用率高。
(一)大学生到馆次数减少。根据第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中几乎没去过图书馆的有8%,光顾校图书馆的不足30%,每学期去图书馆不超过两次的同学占10.3%。
(二)大学图书馆的纸质图书借阅量在逐年下降。蓉以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图书馆2006~2011年每个年度馆藏图书利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各年度纸质图书借阅量并没有随着学生人数和馆藏量的增加而增加,而是逐年减少。
(三)大学生对图书馆的电子资源整体利用率比较低。大一、大二年级学生去电子阅览室大多是查阅专业资料,还有一部分是休闲娱乐,通常只有大三、大四年级学生为了科研创新项目或写毕业论文而去电子阅览室查找资料,而他们中使用较多的是电子期刊网,如中国学术期刊网、维普咨讯等,对其他数据库的使用较少,对电子图书的使用更少。
(四)自修室利用率高。武汉市一所高校针对大学生阅读习惯的调研显示,图书馆的座位异常抢手,但高达71%的人到那里是自己带书去自习,借阅图书的同学只占6.29%。虽然自习室利用率高是高校图书馆的一大亮点,但高校图书馆拥有大量珍贵的专业文献资源未被利用,却沦为大型自修室,其价值的开发有待加强。
二、大学生利用图书馆的影响因素
(一)图书馆方面的因素
1、图书采访人员的采购难以满足大学生的需要。高校办学,专业众多,各专业所需书籍有差异,图书馆采购图书有时难以满足大学生的学习需要。一方面由于高校图书馆员自身专业知识的限制,加之高校教师参与图书选购的积极性不高,所以难以采选到反映学科专业最新动态的图书;另一方面大学生的需求多元化和图书馆购书经费的有限性,例如对深受读者青睐的电子资源,大部分高校都采取包库购买,这无疑降低了图书采购质量,容易造成大学生对馆藏的满意度不高。
2、图书馆的服务理念和服务方式跟不上大学生的需求。目前,相当一部分图书馆的服务理念和服务方式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以馆藏为中心”向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转变、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还需时日,这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对高校图书馆的利用。
(二)学生方面的因素
1、大学生阅读习惯的变化。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许多大学生变得浮躁,他们的业余时间被各种不重要的新闻娱乐消息或小说占据,很少进行深度阅读。有调查表明,微信、微博、BBS、网络新闻、网络小说、娱乐视频等已成为大学生网络阅读的主要内容,优秀经典的社科类或学科专业性的图书少有人问津。他们读书不是为得到精神的交流和共鸣,而是为谋求现实利益,一般很少读教材以外的书,即使读也是为了考证等,阅读呈现功利性、实用性和娱乐性倾向。
2、大学生信息素养能力的欠缺。我国大学生信息素养能力欠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大学生甄别网络信息的能力有待加强。由于互联网的高度开放性和互动性,信息质量良莠不齐,在当前几乎人手一部电脑的大学校园,网络信息甄别能力不强的部分大学生可能受其不良影响;第二,部分大学生对信息的需求缺乏认识和主动性,他们的求知欲一般只停留在自己所学专业课程上,较少寻找和利用信息去拓展自己的知识面;第三,一些大学生的信息检索和利用能力较低,他们习惯于通过百度、搜狐及谷歌等搜索引擎寻找信息,对维普、万方、SPRINGER等诸多学术性数据库却使用不熟练;还有些学生根本不清楚图书馆馆藏结构以及具体的信息检索手段,不会通过检索工具对信息资料进行获取。有研究资料显示,当前我国70%的大学生不会利用图书馆信息资源,许多学生面对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等常常不知如何下手;第四,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对信息的道德规范认识比较模糊,对诸如新闻出版、知识产权、网络管理等方面的知识非常贫乏。
(三)外部环境因素
1、网络、手机等媒体对图书馆的冲击。随着互联网、手机等新兴数字媒体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通过网络阅读和手机阅读来获取知识和信息,造成了图书馆部分读者的流失。李海云对五所本科院校在校大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通过手机来进行阅读的大学生达到90%以上,多媒体和电子阅读分别是79.4%和37.2%,网络在线阅读比例超过纸质文献的阅读。随着手机和电脑变得越来越便宜,大学生几乎人人都有一台手机和笔记本电脑,大学校园的网络宽带也渗透学生寝室等校园各个角落,大学生在寝室就随时可以查找到所需信息,而图书馆固定的作息时间通常与大学生的业余时间相冲突,自然就不会像过去一样去图书馆。
2、社会风气对大学生利用图书馆的影响。从社会到大学,都流行各种考证和考公务员,而考证和考公务员的学习书籍大多带有时效性,基本上是一年一换新,并且其书籍价格也比较高,图书馆不可能即时和大量采购,这直接影响到一大批学习努力的大学生来图书馆的借书热情,他们大多自己买相关书籍学习,把图书馆当成自修室。当前社会上还有一股不良风气,认为进大学就是混个文凭,以便找个好工作。许多大学生受此影响,大学期间读书不太认真,专业教材都学不好,导致大学图书馆对其来说形同虚设,基本不去。
三、促进大学生利用图书馆的策略
(一)实行读者决策采购。读者决策采购,简称为PDA,也称DDA(Demand-Driven Acquisition,即需求驱动采购),是一种新兴的图书采访模式,根据读者的实际需求与流通情况,由图书馆确定购入。它起源于美国,已被欧洲、新加坡、香港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学图书馆引进采用。作为一种图书馆新型采购模式与传统文献采购模式相比,具有诸多优越性,例如能满足读者的即时需要,提高图书的利用率,弥补了采购人员在专业和学科方面的不足,节约购书经费等。因此,我国有条件的高校图书馆可以借鉴这种采购方式,践行“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确保采购的资源是读者所需,促进大学生对图书馆的利用。
(二)提升图书馆员的综合素质。馆员是图书馆服务的核心要素,馆员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图书馆服务的层次和水平,因此提升图书馆员的综合素质十分重要。第一,图书馆员要树立“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意识,利用网络、微博、微信等媒介加强与读者的互动,以准确、及时地了解读者的阅读需求,优化阅读资源。第二,图书馆员应加强图书馆学及各学科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自身的知识和学历,增强为新时代大学生服务的能力。第三,高校图书馆应开展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如外出进修学习、参加研讨会、举办学术讲座等,加强与校外图书馆的交往,开拓图书馆员的眼界,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
(三)加强大学生的阅读引导。目前,大学生普遍存在浅阅读、功利性阅读等不良阅读习惯,阅读结构呈现病态趋势,这对学生的自身发展甚至对整个社会的发展都是相当不利的。还有一些大学生不知道除了学习课本外,还需要阅读什么样的书、该如何读书。大学图书馆有责任引导大学生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首先,在新生入馆培训时,将大学生如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作为重点内容来讲,并且邀请读书好、成绩优的学兄、学姐介绍自己的读书方法;其次,举办读书节活动。例如,到2014年,湖南科技学院图书馆已成功举办了八届读书节活动,引导大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评选优秀读者,在读者中形成读书热潮,图书借阅量明显增加,极大地提高了馆藏资源的利用率;再次,图书馆员可以将大学生良好阅读习惯收集整理成小册子,分发给院系教师和学生辅导员,请他们一起协助培养大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和能力。
(四)培养大学生的信息素养。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信息意识不强、信息检索能力较差的问题。高校图书馆拥有大量的文献信息资源、网络资源及信息检索的专门人才,专门为全校师生提供信息资源服务,是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主要参与者和实践基地,在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高校图书馆要实现这一功能,具体应从以下三方面着手:一是要分阶段、有计划地开展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讲座。在大一、大二主要针对信息意识、信息能力的提高方面进行专题讲解;大三、大四主要针对信息评估和使用能力方面,从而使讲座真正发挥实际作用。二是图书馆可以将信息素养培训课件上传至图书馆主页,可以通过图书馆资源在线使用导航,让大学生了解本馆的资源。三是图书馆员与教师合作,协助系部教师制定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及作业等,最终使信息素养内容通过专业课程教学渗透给学生。
主要参考文献:
【关键词】艺术类大学生;道德现状;道德素质教育;对策
【立项课题】浙江音乐学院2016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立项课题,课题编号2016SZ008。
目前,艺术行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可以说属于高收入行业。很多青年为追求表面的“亮丽光鲜”,加入到艺术学军中。相比之下,抱着“一夜成名”心态的学生众多,而真正热爱艺术的学生只是一小部分。受到社会、家庭、价值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艺术类大学生思想道德以及职业道德素质普遍下滑。因此,做好艺术类大学生的道德素质教育,对于纠正以及调整他们的心态、思想乃至价值取向,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当代艺术类大学生道德现状
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应是积极向上的,应该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且拥有很强的责任心与崇高的理想抱负,具有明白是非的思想观念,具有持久的学习能力,具有高尚的道德观念。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当代大学生道德素养不高的问题较为严重。以艺术类大学生为例,他们所接触的环境以及文化熏陶形式多样,部分家长与学生将艺考作为回避文化课高考的“通幽曲径”。受到各方面的影响,一些学生的道德素质出现问题,其中包括理想信念问题、道德观念问题、道德行为问题等。这对艺术类大学生自身的发展以及社会的发展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影响。
二、当代艺术类大学生的道德素质特点
(一)金钱观念不够成熟
中山大学针对大学生网络信贷进行了课题研究。调研报告显示,在各专业当中,艺术专业与金融专业的大学生对于网络信贷的意愿最为强烈。调查显示,超过20%的受访大学生是通过网络平台或者亲友推荐了解网络信贷的,10%的受访大学生则是通过平台宣传和媒体广告等途径得知,7%的受访大学生是通过微信与微博等平台了解网络信贷的,超过50%的受访者之所以有网络信贷意向,主要是因为短期缺钱。其中部分学生最后发生还不起钱的情况,将债务转化给父母,可以说是变相啃老。武汉女大学生裸贷5000元最后利滚利欠26万元的新闻炒得火热,而且媒体相继爆出多起女大学生裸贷新闻。新闻当事人多用贷来的钱购买化妆品,旅游等。裸贷现象并非单独指向艺术类大学生,而是基于当代大学生群体的一种网贷现象。由于艺术类专业特点与接触人群,艺术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念更加重要。在实际生活中不乏学生为了接触不同的圈子进行网络信贷,这是现实存在的现象,是当下高校开展道德素质教育,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1]。
(二)业道德认知水平浅显
调查数据显示,超过60%的艺术类大学生认为职业道德素质对于自身未来的就业与发展有着重要或比较重要的影响,而近39%的艺术类大学生对自身所应该具备的职业道德不甚了解,有的甚至完全不了解。虽然大多数艺术类大学生在心理上认识到这一问题,但是在实际行动中并没有做出相应的努力加以改变。多数学生认为专业水平才是工作能力的最重要考察标准,而非职业道德素养,因而在日常学习中出现了只注重学习专业技能而不注重培养职业道德素质的情况。艺术类大学生在高校都接受过道德素质教育,理应拥有良好的道德素养,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很多学生缺乏良好的道德行为。这是当代高校道德素质教育需要重视的问题。
(三)理想信念时而动摇
当今社会环境复杂,多种价值观充斥,网络文化冲击,加之家长与学校的管理存在“盲点”,使得艺术类大学生容易感到迷茫困惑,难以树立并保持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此外,受到市场功利性影响,部分大学生理想信念模糊,缺乏人生目标与正确的价值判断,过分贪图物质享受,关注自身利益,导致道德水平低下。
三、影响艺术类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因素分析
影响艺术类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因素,总的来说包含以下几点。
一是社会因素。当下,很多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存在某种程度的认识误区,过于追求物质利益,形成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想观念。艺术类学生还不够成熟,社会经验不足,难以抵挡外界诱惑,奉行错误的思想观念,导致道德观念出现偏颇。
二是学校因素。部分艺术类高校将教学重心放在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方面,而忽视了对学生的道德素质教育,未能做好学生道德思想的及时纠正。
三是家庭因素。学生进入高校后,摆脱了父母的监督和约束,与父母的沟通变少;而父母对学生的教育力度减小,对学生的生活与学习知之甚少,没有做好教育引导。
四是学生自身因素。学生思想不坚定,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念与道德观念,缺乏社会经验,难以正确取舍,使得理想信念与道德观念等方面产生问题,甚至犯罪[2]。
四、加强艺术类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的对策
(一)注重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念培养
艺术类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需要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明确道德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大学时期是“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重要时期,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念与行为是否正确,直接影响到其未来的职业生涯发展与人生的轨迹。对此,教师首先要了解艺术类学生的专业、心理等特点,根据学生的心理与思想发展水平,做好道德素质教育,引导学生重视职业道德素质的养成,正视自身的不足。例如:教师可以利用时下热点话题,如“多位老艺术家的片酬抵不过一位当红明星‘小鲜肉’的片酬”,让学生分析这一社会现象,引导学生多多关注和发掘老艺术家们的艺术造诣与职业道德精神,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邀请业内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家为学生举办讲座,面对面交流,这样更具有教育意义。此外,艺术类教师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可以带领学生走进艺术家的世界,利用教学设备资源,让学生亲身体验,进而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很多知名艺术家早年的奋斗史都可以作为教育资源,为学生形象立体地实时开展职业道德教育。
(二)注重价值观念教育
无论是基于思想价值观,还是职业价值观,艺术类高等院校在开展学生道德素质教育时,需要特别注重价值观念的引导。现阶段艺术类大学生,甚至整个大学生群体,乃至整个社会,或多或少都暴露出一定的价值观念问题。在校园内,艺术类学生追求多元化的发展与个性化的审美,有的学生无视纪律,甚至质疑道德的意义。虽然一小部分学生以自我为中心,但是绝大部分学生还是拥有健康向上的价值观念,拥有着崇高的理想信念。因此,在对艺术类大学生进行道德素质教育时,教师一定不要去搜索宽泛且缺乏针对性的教学资源,应该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或者身边的人和事进行举例教育。例如,可以利用优秀学生为其他学生树立榜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教师要加强和学生的交流与沟通。从另一个角度看,当代艺术类大学生群体没有得到社会应有的重视。其实艺术类学生普遍很努力,不仅参与专业训练,而且要学习文化知识。因此,加强对他们的道德素质教育,能够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
(三)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
学生的道德观念淡漠,除了社会因素外,家长与学校也有一定的责任。家庭教育不只是中小学教育理念所提倡的,更是高等教育所提倡的。尤其是在独生子女居多的大背景下,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配合必不可少。对此,学校要加强和家长的沟通,家长要积极参与到学生的道德素质教育中来。学校与家庭要协调统一做好引导工作。教师和家长在与学生交往的过程中,要通过言语与行为来影响学生,感动学生,使其能够自觉端正言行。大学生已经迈向成年,逐渐形成独立的思想观念与价值观念。但是其思想受到环境与教育的影响而不断地变化,因此道德素质教育正如登珠穆朗玛山,在于不断地坚持,不断地渗透,采取正确的教育方法,必然会有相应的收获[3]。
(四)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作用
社会、学校、家庭的教育可以说都是外力,只有学生内在真正意识到道德素质的重要性之后,才能由榷外发挥教育的作用。因此,要充分发挥学生的道德素质教育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遵守纪律与规范行为等方面入手,做好基础培养。同时要加强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理念理论教学,使其明确艺术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将专业技能与职业道德同步提升作为学生成长的重要目标,以全面地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水平[4]。
五、结束语
艺术类大学生道德现状不容乐观,需要加强道德素质教育,从社会、学校、家庭、学生自身等方面入手,做好道德素质教育常态化,营造教育氛围,使得学生能够潜移默化地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参考文献】
[1]王灿平,王思思.浅谈大学生道德素质现状及教育对策[J].改革与开放,2015(21):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