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9 09:23:1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大学生网络素养现状调研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美国学者谢因·波曼(Shayne Bowman)与克里斯·威理斯(Chris Willis)于2003年7月首先提出自媒体(We Media)的概念:一个普通市民经过数字科技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联,提供并分享他们真实看法、自身新闻的途径。自媒体包括微博、SNS社交网络平台、博客、个人主页等形式。自媒体由于具有“草根性”、“低门槛”、“零成本”和“互动f生强”等特点,已成为当下大学生使用最广泛的媒介形式。在“人人手握麦克风”的自媒体时代,作为网络“原著民”的大学生们非常乐于通过自己所熟知的自媒体平台信息,表达观点和诉求,实现自己的网络民主参与。自媒体营造的“多噪音”的网络环境,使得学生在充分享受观点表达自由的同时,也要面临虚假信息泛滥和谣言丛生的严峻现实,良好的网络媒介素养已成为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的一项基本“生存技能”。因此,加强对大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教育,使其具有适应社会需求的技能技巧、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能够在纷繁复杂的信息洪流中保持客观理性,正确面对各种问题,是需要引起我们特别关注的话题之一。
一、概念界定
1933年,英国学者F.R.利维斯(F.R.Leavis)和丹尼斯·桑普森(Denis Sampson)在其论著《文化与环境:培养批判的意识》中首次引入媒介素养(Media literacy)的概念。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定义的媒介素养,是指人们面对媒介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制作能力以及思辩的反应能力。英国媒介素养教育专家大卫·帕金翰博士(David Buckingham)则认为:媒介素养是指人们使用和解读媒介信息所需要的知识、技巧和能力。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笔者将本文所研究的网络媒介素养界定为:人们在使用网络媒体的过程中所需要的信息选择、信息分析评价、媒体参与及思辨能力。
二、研究对象及方法
2012年10月,笔者选取四川省内的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和西南交通大学等4所高校的在校全日制学生作为调查对象,以等比抽样的方法展开实际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54份,回收有效问卷422份,问卷有效率达到92.95%。其中男女比例为52.1%和47.9%;文科、理工科、医科及其他学科的比例为43.2%、46.4%、10.4%;本科一二年级、本科三四五年级和研究生的比例为42.1%、42.7%和15.2%。问卷共分为学生个人基本信息、媒介接触习惯与动机、媒介信息获取能力、媒介分析评价能力、媒介参与、媒介意识及媒介依赖6个部分,对在校大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状况进行实证调研。
三、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现状
(一)大学生通过网络媒介获取信息的模式固定化
区别于传统媒体,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群如当代高校大学生,更倾向于使用新媒体,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使用频率最高的媒体工具。特别是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功能的不断增强,网络的“随身性”特征更加明显,大学生已快速步入“数字化生存”的状态之中。根据笔者的调查统计,在校学生的网络使用率高达98.6%,在422名调查对象中,仅有6人从不使用网络,其中每天使用网络超过3小时的为246人,每天使用5小时以上的有80人。相较于网络,大学生使用其他媒介的时间非常有限,由于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每天使用电视小于1小时的为408人,阅读报纸少于1小时的为398人,收听广播少于1小时的为404人,阅读杂志和书籍少于1小时的为206人。大学生上网的最主要目的为信息获取,占总比的44.1%、其次为学习知识(24.6%)、网络娱乐(16.1%)和交流沟通(13.7%)。由此可见,校园信息获取方式“网络化”的变革已经完成,网络已成为大学生每日接触最多的第一大媒介,并且大学生通过网络媒介获取信息的模式已存在固定化趋势。
(二)大学生对网上信息持“适度求证”态度
网络媒体在“泛娱乐化”的大背景下,受“眼球经济”思维模式的影响,很多时候为了吸引受众的注意力,而不惜以牺牲新闻真实性为代价,通过夸大事实、捏造情节等方式制造骇人听闻或者低俗化的标题来达到增加点击量的目的。调查显示,对网上信息的真实性,73.5%的学生持高度质疑态度,20.8%的学生基本相信,仅有5.7%的受访学生表示从不怀疑网上信息。但网络信息的海量性也降低了学生信息获取的效率,面对海量信息,大学生们没有精力也没有可能对所有的信息进行核实,因此,他们对网上的信息采取“适度求证”的态度,对于以娱乐性为目的的信息内容基本不予求证,仅对事关自己学习、生活、就业等切身利益的重要信息进行小心求证。调查结果显示,仅有51.2%的受访学生常会想办法求证网上的信息,而20.8%的学生基本上不求证;在浏览信息时,仅有55.4%的受访学生常会关注媒介信息的者和背景资料。有很多受访者表示虽然会质疑网上传播的内容,但是在存疑的情况之下依然会选择转发而不是质疑性的评论,进而让这个消息继续传播。这也是议程设置权下放、把关人缺失条件下出现的一种必然的结果。
(三)大学生理性参与网络信息传播的能力较为欠缺
网络媒体的普及、特别是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人人都成为手握麦克风的信息传播者,这无疑大大激发了大学生参与信息传播的热情,受访学生均表示非常乐于通过网络媒体交流信息、表达观点,但就调查情况来看,大学生理性参与网络信息讨论的情况令人堪忧。调查现实,大学生网上交流的热点话题依次为个人近况(73%)、社会热点(63.5%)、兴趣研讨(58.8%)、校内新闻(41.2%)和学习经验(22.7%)。91.9%的受访学生表示愿意公开表达自己的观点,但在表达途径的选择上更倾向于“圈子化”特征明显的网络媒介载体。微博、QQ、飞信等媒介平台较容易建立自己的虚拟环境,带有较强的“私人领地划分”性质,利于真实信息的表达;而博客、论坛等媒介平台则偏向于一种“公共领域”,环境相对比较“嘈杂”,观点易被淹没,甚至某个观点会被“群起而攻之”,所以很多人不愿选择在其中表达真实观点。
(四)网络媒介依赖现象较为严重
美国传播学家梅尔文·德弗勒(Melvin De Fuller)和桑德拉鲍尔洛基奇(Sandra Bauer Rocky Chi)1976年在《大众传播学绪论》一书中首次使用“媒介依赖”这一概念。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一种媒介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的角色越重要,人们对这种媒介的依赖性就越强,此种媒介对人们的影响力就越大。调查结果显示,在上课、学习的时候会用手机上网的受访学生比例达96.7%,其中经常保持此种状态的学生比例达37%,仅有3.3%的受访学生表示从不在上课时用手机上网;91.5%的学生会出现每次都只想上网待一会儿,但一上网就很久下不来的情况;网络断线或连接不上时,就会坐立不安的学生比例高达75.8%;不愿意再去记忆相关知识,而是习惯于在网上搜索相关内容的学生比例为77.7%。从这些数字中,我们不难看出作为网络时代“原著民”的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已达到较为严重的状态。难怪在学生中会流传“老师上课的质量取决于手机的流量”、“高中时手机聊QQ:‘上课了,不说了’;大学时手机聊QQ:‘下课了,不说了’”、“数字化的生活对我们来讲已经是常态,传统媒体对我们似乎没有太多存在的意义。”这样的言论,这生动的反映出大学生们在平时学习和生活中对手机和网络的依赖。
(五)网络对大学生的“异化”作用初现端倪
21世纪以来,我国互联网发展迅猛,给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提供了新平台―网络平台。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作为民主政治发展的新载体,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挑战。
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问卷调查
本文主要以华南农业大学、广东金融学院等五所广东高校的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调查方法为问卷调查和人物访谈。问卷调查采取分年级随机抽样的方法,共发放问卷4000份,回收有效问卷3751份,有效回收率为 93.8%。为更深层次地了解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具体情况,也抽选了47名不同学校不同年级的大学生进行访谈。
大学生对网络政治参与的认知。关于获取政治信息的途径,调查数据显示,受调查大学生通过网络获取政治信息的比例为70.1%,相比其他途径(电视媒体10.2%、书刊报纸18.5%、课堂5.5%)明显占主要地位。关于对网络政治参与的界定,79.2%的受调查大学生认为在网络平台发表评论是网络政治参与的主要方式,56.8%的受调查大学生认为网络调查也属于网络政治参与的范畴。对于网络志愿活动和关注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分别只有22.2%和20.1%的受调查大学生认为属于网络政治参与的方式。由此可见,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方式相对单一。
关于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认同度的调查显示,认为网络政治内容“很可靠”的受调查大学生只有不到6%的比例,认为不可靠的有28.5%;“非常赞同”和“比较赞同”网络政治参与有利于推进民主建设的占80%以上;认为积极参加网络政治参与对自己的帮助能起“很大作用”的只占9.5%;认为起“一定作用”的占52.5%;认为“根本没有作用”的达38.0%。
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动机。关于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动机调查表明,大多数受调查大学生都有比较明确的网络政治参与意愿,并且年级越高的大学生对于网络政治参与的动机就越明确,意识也更强。数据显示,37.9%的受调查大学生是抱着“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发展”的目的而进行网络政治参与的,32.5%的大学生是认为事件“关系到个人的切身利益”而参与,有19.9%的大学生是“纯粹为了发泄情绪”,其他方面占9.7%。总体而言,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动机不尽相同,而且各种动机均占有一定的比重,理性的动机占了大多数,但出于感性的动机也有一定比例。
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主要内容和途径。数据表明,受调查大学生在网络政治参与过程中,最关注的内容是教育公平(39.5%)、就业创业(30.1%),同时对反腐(29.1%)、党建(19.8%)、外交(15.9%)等也有较大兴趣,这说明受调查者在关注自身利益的同时也对国家和社会的热点抱着较高的政治热情。此外,调查发现大学生对于“法律法规”认识度不够,对一些问题的思考和讨论缺乏依据。关于网络政治参与的途径,受调查大学生主要集中在论坛(34.2%)、QQ(23.6%)、博客(12.6%)、微博(11.9%)等平台上。对于高校比较重视建设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参与其中的大学生比例反而很低,除了特殊情况需要(例如提交入党学习心得)而浏览之外,受调查者中真正自愿关注此类网站的比例仅有9.5%,而不感兴趣和甚至不知道有此类网站的比例超过60%。在实际访谈中,很多大学生认为主要原因是此类网站理论枯燥(56.4%)、内容空洞(41.4%)、缺乏互动(33.9%)等。
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调查的结论探讨
第一,从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动机和内容来看,目的性都比较强。主要集中在教育公平(例如奖学金和助学金评选)、学生干部竞选、就业等方面,同时也对国家和社会的热点焦点问题抱有较高的政治热情,即把个人的成长成才与国家、社会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①
第二,从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途径来看,参与途径非常广泛,并能跟随时代潮流选择热门的参与方式,所发表的言论在一定程度影响着民主政治建设。然而,不可忽视的是,高校一直高度重视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却未能受到大学生的青睐,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校对大学生的网络政治参与的合理引导,这个问题有待进一步改善。
第三,从大学生对网络政治参与的认同度来看,大学生对网络政治信息内容信任度有限,难以从网络中获得有助于提升个人政治素养的信息,这也导致很多大学生对是非问题难以形成独立且成熟的思考,在网络上出现纯粹发泄情绪的行为,甚至是毫无目的性地发表一些有碍社会稳定的言论。这里存在着一个矛盾,即大学生一方面提倡公平、合理、正义的东西,而另一方面当自身在面对实际问题时又常常回到个人利益层面,加上对法律法规缺乏准确认识,他们在网络政治参与过程中常出现偏差。
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引导对策
优化网络政治环境。如何把握网络信息化尤其是网络政治环境的健康发展方向,维护互联网各方的根本利益和社会和谐稳定,促进民主政治的持续蓬勃发展,是我们在信息化时代必须认真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曾在2011年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上首次提到,要把虚拟社会的管理纳入到社会管理,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信息网络管理,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在“十二五”规划中,我国也把促进社会全面信息化的要求纳入其中。
对于网络政治环境的建设,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大力发展网络新技术和新模式,加强网络技术的安全保障。这样既能为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提供新的平台,又能对网络信息传播进行有效的监督,从而过滤部分有害内容;其次,在对政府和社会各界网站的建设过程中,让社会的主流文化和思想占领大学生舆论的制高点,并做到实事求是,贴近生活;第三,进一步规范网络信息的传播途径,完善网络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网络政治参与环境。
引导大学生合理进行网络政治参与。高校应根据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引导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合理进行,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首先,坚持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引导大学生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观念,用先进的思想和理念丰富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形式;其次,努力培养大学生的公民意识、维权意识和参政意识,引导大学生对网络的知情权、表达权、参政议政权等网络政治权利有正确的认识;再次,强调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理性”行为,引导大学生有序地进行网络政治参与,做一个理智、文明的网络政治参与者;最后,把大学生的网络政治参与行为与现实的政治实践活动有机结合,在培养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意识的同时,也提高他们现实中政治参与的实践能力。②
以法律手段管理互联网。在法治社会中,法律法规作为规范一切社会关系的根本手段,同样也适用于网络社会。通过法律手段管理互联网具有稳定性和合法性。在法律意识浓厚的西方社会,自然成为互联网管理最根本性也是最为重要的手段,并且已成为世界各国的通行做法。各国互联网立法的重点在于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对网络言论和行为进行界定,明确保护什么,禁止什么;二是明确政府、服务商、网民等互联网主体参与者的权利和义务。美国是世界上拥有互联网法律最多的国家,对互联网进行规范的范畴已经涵盖到基础资源管理、国家安全、电子商务、网络犯罪、未成年人上网保护、个人隐私、知识产权保护、垃圾邮件等几乎所有互联网领域,而我国目前关于互联网的立法相对来说还比较薄弱,有待进一步完善。因此,我国在现有的网络管制法律法例基础上进行整合,是目前完善网络法律的当务之急,也是研究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过程中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加强网络信息立法策略主要有三点:第一,尽快研究制定网络信息法。就是要将有关网络信息的基本问题作出统一规定,为治理网络空间提供法律依据,维护网络安全,保障网络运营商和网络用户的正当权益;第二,抓紧制定一些专门法律,如个人信息保护法、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法等;第三,修改完善相关法律。例如修改完善刑法和其他法律法规中处罚计算机犯罪的相关规定。通过法律建设与道德规范并进,将有利于净化网络环境,为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提供一个良好的网络政治参与环境。
(作者单位:华南农业大学;本文系2012年广东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课题“高校稳定与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12CY004)
注释
随着经济生活条件的改善和消费观念的转变,网络消费群体日趋壮大,而大学生网络消费市场近年来也一直在持续不断的发展扩大中,众多企业均有针对大学生市场推出的服务项目,本次的调查数据来源为蚌埠大学城四所高校学生,调查内容涉及消费能力、消费心理、消费结构、消费习惯等多方面问题,同时通过电话调研、实地拜访等形式,对蚌埠本地零售商进行了相关问题咨询。
一、网络消费能力
在本次的调查结果中显示,76.3%的学生表示自己有过直接网络消费行为,14.1的学生表示有过找同学帮忙网购的行为,只有9.6%的学生没有网络消费行为,可见当前大学生群体对于网络消费方式的接受程度是相当高的。
目前蚌埠市本地高校大学生月平均网络消费水平0元-100元的学生约占总人数的30.6%,在100元-200元之间的学生约占总人数的48.2%,在200元-500元之间的约学生占总人数的15.8%,高于500元的学生约占总人数的5.4%。根据国家统计局近日的2016年国民经济和调查公布数据显示,全国共有在校大学生2625.3万人,综上可知,当前的大学生网络消费市场的潜力是十分巨大的。
二、消费心理
消费心理即产生消费举动前的心理活动,在本次消费心理板块调查中,73.9%的有网购经历的学生表示网络购物比线下购物更加便捷和优惠;47.8%的学生表示网络消费能够提供更加个性化、多样化的选择;22.4%的学生表示网购较为潮流;27.2%的学生表示是跟从他人进行网购;总的分析可以将大学生网络消费心理归结为如下几类:
个性化消费的心理:当前大学生群体作为年轻群体,尤其是以90后个性一代为主,追求潮流,敢于创新,而网络消费可以为其提供更多选择,这类大学生在网络消费的同时已经不单是在消费商品本身,更多的是在消费由网络商品带来的能展现自身个性的价值。
追求快捷方便的心理: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说,网络消费中的多样化选择和快捷方便的特性显得更为重要,传统线下消费形式对于商品的选择会消耗大量的时间、精力等,而网络消费刚好弥补了这一缺陷,尤其是目前移动终端的发展,如各类购物App、团购外卖App等更加体现了目前网络消费方式的快捷和简单,从而倍受大学生群体青睐。
从众消费的心理:从众消费心理通常是受身处的环境所影响,随着网络消费的不断普及,这一新的消费方式迅速地在大学生群体中席卷开来,调查中部分调查对象表示,由于自己的室友同学时常选择网购而影响自己,进而选择网络消费。
追求物美价廉的心理:价格、质量是吸引大学生的主要因素,大部分的大学生在进行网络消费的时候,首先考虑的是质量和价格,因为大学生每月的网络消费能力有限,因此在消费时往往比较谨慎,努力寻找物美价廉的商品,追寻实用价值。
三、消费习惯
消费习惯是指消费主体在长期消费活动中形成的具有稳定性偏好的行为表现。根据本次的调查数据显示,92%的有过网络消费行为的大学生都在阿里或者京东两大平台上有过网络消费行为,其他诸如亚马逊、聚美优品等平台也有一定的消费行为,但网络消费不仅仅局限于商品消费,糯米、美团等团购平台服务性消费也相当活跃,尤其是近年来兴起的外卖平台,在大学生群体中也是广受欢迎,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生活服务类消费平台,如智行火车票、同程旅游等同样活跃着大学生消费群体的身影。
四、消费品类
在本次调研中,也针对消费对象进行了调查和统计分析,根据回收的问卷情况统计,服装鞋帽类依旧是主要消费品类,在所有消费品中所占比重达到了40%,排在第二的是个人护理化妆品类,也达到了27%,依次是图书音像制品、文体用品、数码产品、食品饮料、其他。我们还发现,大学女生主要倾向于服装类、化妆品护肤品类、食品类商品,大学男生则更倾向于日用品类、数码类、影音游戏类、运动装备等商品。
大学生网络消费的产品类型,在饮食、服饰、日用、学习和娱乐这五个方面都有所涉及,最主要的还是集中在服饰类和日用类。因为学生的消费能力有限,而且学业多,缺少金钱与时间出去线下消费,但却熟悉互联网,在网上购买服装鞋帽和日用品类不仅方便快捷,而且低廉的价格也利于节约生活费。
五、零售商困境
当前想进入大学生网络消费市场,充分挖掘大学生网络消费价值的零售商不在少数,根据本次我们对部分零售商的在线咨询和实际拜访,我们总结出当前零售商进入大学生网络消费市场所面临的主要困境。
第一,难以把握大学生网络消费偏好,绝大部分的零售商都从第三方获取到了有关大学生市场的信息,从而产生进入动机,但是缺乏详细的信息,因而对于选择什么样的产品来投其所好把握的相对较差。第二,难以找到大学生网络消费刺激点,部分已经尝试了大学生网络消费市场的零售商在进入这一市场后收到的反响并不十分理想,往往无法精准刺激大学生消费,因而较难获得理想收益。第三,对大学生的实际网络消费能力了解不足,零售商了解了大学生网络消费市场的强大潜力而选择进入这一市场,但是很多的零售商依旧不了解当代大学生的实际网络消费能力,包括月消费次数和金额等。第四,难以取得大学生网络消费群体的信任,大学生在进行网络消费时往往会选择知名度较高的品牌或熟悉度较高的商家,原因就在于依托于此建立的信任感。
六、进入策略
第一,要适应高等院校市场这一特殊经济环境和需求,采用差异化的营销手段。大学生群体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个性追求,因此,可以在商品中添加文化元素,获取大学生群体的文化认同感,且主要商品的价格应建立在大学生平均购买力水平的基础上,不能过高,可以考虑中低定价,薄利多销的价格策略。
第二,口碑策略。大学生群体对服务要求较高,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提升服务质量无疑对于深入开拓大学生网络消费市场是把利器,由于大学生群体的生活环境的特殊性和其本身高学历低收入的群体特征影响,让大学生群体在网络消费过程中享受完善的服务,很容易在整个大学生群体内产生口碑的链式扩散,进而给商家带来更多的商机。
第三,相应的宣传促销手段。无论是哪一细分市场,宣传促销是必不可少的,在大学生网络消费市场中,商家应该选择传播速度快,大学生群体接受程度高的手段,如微博、微信、贴吧等活跃度高的社交网络,同时结合一定的优惠力度,刺激大学生群体的消费动机。
第四,针对大学生群体的消费行为和心理特征制定相应的策略。当代大学生的消费心理从前文已经有了说明,所以商家在针对这一市场时应尽量减少旧的销售模式,时刻把握当前的时尚文化,创新销售方式。而且大学生有冲动消费行为倾向,所以在产品方面也需要充分挖掘产品特性,针对大学生制定专属的广告宣传文案等。
第五,大学生群体消费忠诚度。大学生群体的消费具有连续性的特征,往往有特定的消费对象和渠道,因此,商家除了在前文提到的产品质量和服务两个主要方面要有所保证之外,在此之余还可以采取一些诸如生日关怀的客户关怀机制,这样较有利于树立品牌美誉和增加客户粘性。如今的大学生群体其实正是不久的将来的社会消费主体,谁能在此时培育好大学生群体的消费忠诚度,做好客户关系管理,那么谁就能在将来获得更多的回报。
参考文献:
“整个人类的发展,就其超出对人的自然存在直接需要的发展来说,无非是对这种自由时间的运用,并且整个人类发展的前提就是把这种自由时间的运用作为必要的基础。”[1]“这种自由时间”就是指“不被生产劳动所吸收的时间”。[2]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们的需求拓展,很多学者已把“这种自由的时间”定义为“休闲时间”。作为未来社会精英群体的大学生,其休闲时间相比较其他社区群体而言则更为充裕。特别是网络休闲目前已占据大学生课余生活的较高比重,因此什么是网络休闲,高校大学生网络休闲状况如何,怎样对大学生网络休闲生活进行引导,就成为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一、高校大学生网络休闲生活现状调查数据分析
为了详细了解大学生网络利用状况,重点了解由此引发的生活、学业等问题,研究和探讨网络背景下大学生休闲教育的对策措施,2011年5月对上海大学计算机09级本科生与11级社区学院本科生利用网络的状况进行了一次抽样问卷调查。主要针对学生上网用途(学习、聊天、游戏、新闻等)与上网时间进行调查。此次调查是在随机抽取150名大二和大一学生进行。在问卷调查的同时,还进行了一系列的座谈和针对典型材料的个案访谈,约有50人参与。为研究提供了大量具体、生动的感性材料,也为分析和解释问卷调查数据奠定了基础。
数据统计与分析
(一)上网时间与用途:统计表明,每天上网4个小时以上的同学占调研对象的三分之一,这个数据还是比较高的。上网用途:从问卷中看几乎所有学生在上网用途上都选了学习这一选项,但进一步访谈后,发现接近30%的同学一开始是想上网查资料学习的,但qq、飞信等聊天工具挂着,1个小时后就开始聊天或者玩游戏了。结合表三可以得出全部调查对象大概有14.6%的学生是以学习为名,最后变相为聊天或玩游戏或浏览网页了。
(二)上网聊天情况:“交友”(20.6%)是大学生上网聊天的主要目的,有10.6%的学生是为了无聊、打发时间 上网聊天,“好玩”(14.6%)也是大学生网上聊天的主要目的。这说明大学生网上聊天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有28%的学生在回答“你是否在跟网友聊天时才能说明你的真实感受”时,选择了“否”。有40.6%的学生承认自己向网友撒过谎,只有12%学生表示未曾说过谎。在说谎的原因调查中,有28%的学生是为了“保持隐私”,达到保护自己的目的。有14%的学生是为了“美化自己去吸引朋友”,15.3%的学生抱着“反正没有人认识我,想干什么都可以”而为所欲为。甚至有 23.3%的学生并不认为向网友说谎是不道德的,这与现实生活中“诚信”的道德品质发生了严重的冲突,影响着大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
(三)上网玩游戏情况:从上表的调查结果结合访谈,经常玩网络游戏的主要是男生,喜欢游戏比较符合青年人心理发展的特点。从学生玩游戏的动机来看,基本是健康的。有5.3%和14%的学生认为上网玩游戏可以增长知识、锻炼手脑,有34.6%的学生认识到网络游戏影响到了他们的学习和身体健康。这说明大学生基本能够认识到沉迷网络游戏的危害。
(四)学生下网后的身心变化:网络如果使用得当,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成长都是有很大的益处。但部分学生在接触网络过程中,上网成瘾,浪费了大量的时间,甚至为此逃课,不仅严重影响了学习,而且还出现了一些身心健康方面的问题。长时间地坐在电脑屏幕前,对于大学生的身心发展有较大的危害。有20.6%的学生承认下网后“经常”出现不适感,18.6%的学生“偶尔”有不适感。这些不适感主要体现为:“情绪低落与孤独感”(28%).“出现暴躁易怒情绪”(5.3%),“健康情况下降”(15.3%)。
二、大学生网络休闲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一)大学生网络休闲生活中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的网络休闲生活总体来说是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但在网络休闲时间的结构(每天上网3个小时以上的同学占调研对象的三分之一)、网络休闲活动的层次(近30%的学生上网1个小时后主要目的为聊天或者玩游戏。)、网络休闲活动的计划性(近45%的学生上网的目的为交友、好玩、无聊打发时间。),同时也说明了大学生在网络休闲技能方面存在着若干值得注意的问题,因此,要提高大学生的网络休闲生活的质量,就必须关注和正视这些问题。
(二)大学生网络休闲生活中存在的问题的原因
大学生网络休闲生活之所以存在上述种种不如意之处,原因大概无外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
就主观因素来讲,大学生本身也应承担不可推卸的责任。经过高中三年“魔鬼式”训练,终于进入大学,莘莘学子觉得可以松口气了,从而放松自己,不能有计划地安排自己的网络休闲生活,同时也不能积极主动地进行休闲教育。少数同学更是意志消退,惰性增长,视闲暇时间无意义、无价值,以无目的、无功能的方式渡过,造成时间流逝中的“行为无效性”,从而形成“闲暇时间荒废症”。[3]其方式就是无所事事的泡在网络上来消磨时间。其后果必然造成学习与就业之间的时间概念的断续和空间紧张的不适。
就客观因素来讲,我国高校的休闲教育相对滞后。许多发达国家的政府都把休闲教育列入国家教育总体规划。早在1918年,美国联邦政府教育局就将休闲教育列为高中教育的一条“中心原则”,作为正确树立休闲价值观的途径。这个中心原则是:每个人都应该享有时间去培养他个人和社会的兴趣。如果能被合理地使用,那么,这种休闲将会重新扩大他的创造力量,并进一步丰富其生活,从而使他能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如果相反,将损害健康、扰乱家庭、降低工作效率,并破坏其公民意识。[4]1995年12月14日通过的联合国大会5081号决议明确指出“各国政府可以将闲暇活动置于优先的一个方法是向教育机构提供资源,以发展成立这种机构所需的基础设施。此外,闲暇活动可以成为正规学校课程的一部分。”
目前,我国大学生所拥有的闲暇时间己接近世界发达国家水平,因此,开展休闲教育,特别是网络休闲教育,有组织地培养学生的网络休闲态度及行为,建立正确的网络休闲观,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大学生的必然要求。与这种要求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对网络休闲教育准备还很不足,在国家教育议程中,全面完整的网络休闲教育计划还没有出台,在高校也只是以活动、讲座等形式零星的对学生进行网络休闲教育指导。网络时代已经到来,高校网络休闲教育状况与大学生对网络休闲教育的实际需要存在严重的滞后情况,导致大学生的网络休闲生活基本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大学生的网络休闲生活缺乏自觉性和计划性,具有随意性。
三、大学生网络休闲教育应对举措探析
相对于发达国家的休闲教育而言,我们才刚刚起步。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休闲时代即将来临,怎样确保我们在网络休闲教育方面不落后于人,使大学生能够确立积极向上的网络休闲态度或价值观至关重要。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措施在高校中推进网络休闲教育的全面实施。
第一,要重视网络休闲教育。不仅要通过各种传媒引导人们正确认识“网络休闲”,而且要在高校加大力度开展网络休闲活动。目前,在我国有相当一部分民众对“休闲 ”的价值缺乏正确认识,在他们看来,“休闲”是浪费时间,唯有忘我工作方能体现人生价值。作为高校,更应利用好各种资源,搭建好的网络休闲平台,开展高质量的网络休闲活动,以期待莘莘学子走向工作岗位后能够具有良好的网络休闲素质。
第二,在休闲教育的理论构建方面,建立网络休闲教育与科研系统。[5]
目前我国鲜有大学开设有关休闲或网络休闲的任何领域的专业,应选择有相关学科基础的高校设立休闲或网络休闲类专业并成立专门的研究机构。其任务是从事网络休闲理论、网络休闲文化、网络休闲产业等内容的理论研究工作,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为网络休闲教育培养人才。
第三,让网络休闲教育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领域。
要把网络休闲教育纳入正规的学校教育体系当中,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加快大学生网络休闲课程的规划和建设,在高校中开设独立的网络休闲教育的学科课程,把有关的网络休闲观念、网络休闲知识、网络休闲技能等介绍给学生,或通过在大学公共课程中开设有关网络休闲内容的课程,让网络休闲教育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的领域。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M].人民出版社,1975:216.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3分册)[M].人民出版社,1975:287.
[3]张东娇,马健生.大学素养与闲暇教育.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9(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