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的业余生活范文

时间:2023-06-19 09:23:1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老师的业余生活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老师的业余生活

篇1

虽说物质贫乏,但教师们的业余生活、精神生活非常丰富。每天中午、下午一帮年轻人打了饭就围坐在一起边吃边聊,有时晚上备课累了,大家也凑到一块闲聊,有教学随想,有时事评论,有读书心得,也有花边新闻,可谓海阔天空,无所不及。大家在闲聊中增长了见识,激活了思想,锻炼了表达能力,学到了教育教学方法。刚毕业那几年,正是文学最热的时候,无论文科教师还是理科教师都爱读文学书籍。书店里有了好书,杂志上有了好作品,大家都要奔走相告,互相推荐。我最庆幸的是趁着那几年读了不少书,而且可以大声朗读文学作品,像《莎士比亚全集》基本上是朗读完的,那真是一种陶醉。

教师的业余体育运动也很丰富。每天下午都有一帮青年教师和学生一块打篮球,还有羽毛球赛、乒乓球赛、象棋赛等等,每逢“五一”、“十一”工会都要组织各种比赛。那时,青年教师个个充满朝气,生龙活虎,大家都很充实,很快乐,几乎每人都有一两种爱好,甚至是绝活。有书法爱好者、小提琴爱好者、摄影爱好者,还有象棋、围棋爱好者,什么样的人才都有,甚至学校的图书管理员竟是一位退役的国家舢板冠军。

往事如烟,一去不返。现在学校旧貌变新颜,80年代的瓦房一座都没有了,全是漂亮的教学楼、实验楼、办公楼。过去的土路全铺了彩砖,种了绿草,过去高大的树木换成了低矮的名贵花木,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比过去提高了20倍。但是校园里再也看不到教师怡然自得、轻松愉快的笑脸,再也听不到拉二胡、小提琴的美妙乐声,球场上也没有了生龙活虎的矫健身影,没有人下棋,没有人高声朗诵诗词,甚至没有人高声说笑了。教师们个个显得老成持重,心事浩茫,风尘仆仆,步履匆忙。教师们都怎么了?教师们的业余生活哪里去了?

经过观察分析,我总结出五个原因:

第一,教师们的工作负担加重了。80年代刚刚恢复高考,政府、学校、家长对考试不像现在这样重视,教育教学的任务、压力相对较小,教师的业余时间相对充足。而现在大不一样了,社会、家长对学校的期待越来越高,学校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只允许高考上线人数逐年增长,不允许下降。于是绝大部分教师每天起早贪黑地上早自习、午自习、晚自习,备课、上课、辅导、批改作业,日复一日地开会、谈话、考试、分析、总结、接受检查,到了毕业班,更是暗无天日。教师们连正常的工作都应付不过来,有时吃饭都是狼吞虎咽地扒拉几口,哪还有时间打球、下棋、读书、弹琴呢?教师们的业余生活被繁重的教学工作剥夺了,辛劳疲惫长期积压。

第二。教师们的综合素质大不如前了。教师的业余时间都没有了,学生哪还有什么业余时间?学生们课外不打球、不下棋、不唱歌,一心只读“圣贤书”,他们考上了师范学校,毕业后成了教师还会什么呢?现在的青年教师所掌握的专业知识比我们更系统、更全面了。但是教书之外的素质、兴趣的广泛程度却普遍不如我们那时的青年教师了。即便现在有时间,他们也不知道该怎么消闲、娱乐了。当年的青年教师现在都是学校的教学骨干,他们的业余生活更是少之又少,身体素质在全面衰退。文艺素质也在全面衰退。已是好汉不提当年勇了。

篇2

但是教师们的业余生活、精神生活非常丰富。每天中午、下午一帮年轻人打了饭就围坐在一起边吃边聊,有时晚上备课累了,大家也凑到一块闲聊,有教学随想,有时事评论,有读书心得,也有花边新闻,可谓海阔天空,无所不及。大家在闲聊中增长了见识,激活了思想,锻炼了表达能力,学到了教育教学方法。刚毕业那几年,正是文学最热的时候,无论文科教师还是理科教师都爱读文学书籍,书店里有了好书,杂志上有了好作品,大家都要奔走相告,互相推荐。我最庆幸的是趁着那几年读了不少的书,而且可以大声朗读文学作品,像《莎士比亚全集》基本上是朗读完的,那真是一种陶醉。

教师的业余体育运动也很丰富。每天下午都有一帮青年教师在球场上和学生一块打篮球,还有羽毛球赛、乒乓球赛、象棋赛等等,每逢“五一”、“十一”工会都要组织各种各样的比赛。那时,青年教师个个充满朝气,生龙活虎,大家都很充实,很快乐,几乎每人都有一两种爱好,甚至是绝活,有书法爱好者、小提琴爱好者、摄影爱好者,还有象棋、围棋爱好者,什么样的人才都有。甚至学校的图书管理员竟是一位退役的国家舢板冠军。

往事如烟,一去不返。现在学校旧貌变新颜,校园面积扩大了一倍,80年代的瓦房一座都没有了,全是漂亮的教学楼、实验楼、图书楼、办公楼,过去的土路全铺了彩砖,种了绿草,过去高大的树木换成了低矮的名贵花木,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比过去提高了20倍。但是校园里再也看不到教师怡然自得、轻松愉快的笑脸,再也听不到拉二胡、小提琴的美妙乐声了,球场上也没有了生龙活虎的矫健身影了,没有人下棋,没有人高声朗诵诗词,甚至没有人高声说笑了。教师们个个显得老成持重,心事浩茫,风尘仆仆,步履匆忙。教师们都怎么了?教师们的业余生活哪里去了?

经过长期的观察、分析,我总结出五个原因:

第一,教师们的工作负担加重了。八十年代刚刚恢复高考,政府、学校、家长对高考不像现在这样重视,教育教学的任务、压力相对较小,教师的业余时间相对充足。而现在大不一样了,社会、家长对学校的期待越来越高,学校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只允许高考上线人数逐年增长,不允许下降,一旦降低,就要遭到来自方方面面的批评和指责。“质量立校”、“质量至上”成为每一所学校的办学宗旨,一级一级分解高考任务,每低一级都要多加几个任务,最终的任务还是落到教师们的头上。于是绝大部分教师每天起早贪黑地上早自习、午自习、晚自习,备课、上课、辅导、批改作业,日复一日地开会、谈话、考试、分析、总结、接受检查,到了毕业班,更是暗无天日。教师们连正常的工作都应付不过来,有时吃饭都是狼吞虎咽地扒拉几口,哪还有时间打球、下棋、读书、弹琴呢?教师们的业余生活被繁重的教学工作剥夺了,辛劳疲惫长期积压,身心健康被吞噬。

第二,教师们的综合素质大不如以前了。试想想,教师的业余时间都没有了,学生哪还有什么业余时间?学生们课外不打球、不下棋、不唱歌,一心只读“圣贤书”,他们考上了师范学校,毕业后成了教师还会什么呢?应该承认现在的青年教师所掌握的专业知识比过去的我们更系统、更全面、更扎实了,但是教书之外的素质,兴趣的广泛程度普遍不如我们那时的青年教师了,即便现在有时间,他们也不知道该怎么消闲、娱乐了。当年的青年教师现在都是学校的教育教学骨干,他们的业余生活更是少之又少,因而他们的身体素质在全面衰退,文艺素质也在全面衰退,已是好汉不提当年勇了。

第三,教师居住分散。当年绝大多数教师都住在学校,宿办合一,住宿条件虽然差一些,但大家都住在一个院落里,其乐融融,经常端着饭碗圪蹴在一块边吃边聊,教师们讨论教学上的问题,就蹲在地上用一根小棍子写写画画。由于住在学校里,省去了跑路的时间,就有充足的时间从事体育锻炼,发展业余爱好。后来学校盖起了四栋家属楼,半数教师住进了家属楼,家家关门闭户,但总是在校园里,休息时都在校园里转悠,见面和娱乐的时间还是比较多。再后来,将校园与家属楼隔离开来,另一部分教师又到校外买了商品房,教师之间见面的机会少了许多,不在同一年级组或同一教研组的老师有时十天半月见不到一次面。而且由于住到了校外,从家里到学校有一段路程,下了课就往回跑,吃了饭就往学校跑,时间都消耗在路上了,要到学校锻炼、娱乐一是不方便,二是时间不许可。

第四,业余生活方式发生了转变。随着电视、电脑的普及,教师同其他人群一样,即使偶尔有点闲暇,也没人再去读书、下棋、练琴了,而是打开电视、电脑、享受快餐文化,甚至有少数老师也参与到打麻将、打扑克的行列中去。

第五,心静不下来。全社会越来越浮躁,越来越实际,教师不可能不受影响。大家都在拼命地挣钱、攒钱、买房子、置家具、供儿女上大学。我们那时虽然住宿条件差,但那是学校的房子,大家都不需要操心买房子,而现在的青年教师一毕业就面临着这样的问题,还操心职称的问题,哪还有时间和心思去读书、闲聊、打球、下棋呢?

篇3

一、提高教师素质,构建正确的业余生活观

近年来,学校管理中普遍实行学生成长导师制度,开始对促进学生个性发展进行有益的探索。学生成长导师制关注每一个学生的精神生活与个性化学习的需要,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让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使他们在学校学习和其他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快乐。每位教师都是导师,首先对自己的定位要把自己从学生的“学业教师”转变为“人生成长导师”,在充分尊重和信任学生的前提下,去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对其因材施教、因势利导。通过面对面的导育活动,使他们正确地认识自我、客观地看待他人、积极地处事,促进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这有利于城镇初中生树立自信心、克服消极的心态,以乐观向上的姿态有意义地生活。

此外,在教学中,教师要渗透对业余生活的指导。教师不仅要教学生知识,还要对学生的业余生活规划进行正确的引导。如在周末完成了作业后,可以去和朋友们野餐,看一部有意义的电影,根据兴趣爱好发展一项特长(跳舞、弹钢琴、书法等),对于五一、十一、寒暑假这些长假的打算等。城镇初中生显然没有条件去参加夏令营,但是可以从实际出发到户外活动,接触一下大自然,写点日记、随笔,或是做些环保志愿活动等,在课上可以运用所学的词汇进行简单的描述,笔者认为教学中对初中学生业余生活的引导会有效地促进学生对自己生活的合理规划。

二、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学校是向青少年传播文化的主阵地,在学校教育中,学校教师肩负着文化传承的重任,学生在这里接受系统的文化教育,获得长期积淀的人类文明。良好的校风、学风也是学生受教育的潜在途径,对学生能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因此在学校文化建设方面,要继续保持发扬良好的校风,从上到下加强作风建设,为人师表,加强学校管理。学校教师要认真备课,潜心育人,在教育工作中全身心投入,做学生喜欢和信任的老师,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现代素质教育要求教师转变教育观念,以学生为主体,构建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通过知识、情感与灵魂的交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传统教育中,教师教,学生学,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不到发挥,学习中缺少动力和激情;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使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出来,个性得到张扬,师生、生生互动,不仅营造了活跃的课堂气氛,焕发出课堂的生命力,也使学生“动”了起来,真正体现了师生在教学中角色的转变。这能使初中生在课堂上找到自信心和自己的价值,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三、开展多样化的社团活动,搭建学生个性发展的舞台

学校在教学计划之外组织各种课外活动,能够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使学生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学生可依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兴趣小组和活动社团,参与各种文体活动,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如学校成立合唱、舞蹈、书法、美术、器乐社团,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进行报名,由专职教师负责学生活动,并在学期结束进行成果展示,组织文艺汇演等。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不断提高了审美情趣,塑造了自己的个性,在活动中又进一步地张扬个性,这也对学生业余生活内容的选择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利用有利的地理条件,学校要注重拓展学生的活动空间,协调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养老院等社会资源向学生开放,带领学生走出学校、踏入社会、深入大自然,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可针对城镇和农村的生活用水状况、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废旧电池回收、农民种粮种菜使用农药情况等提出课题,指导学生成立实验小组,各小组从中选择一项作为活动内容进行研究,每组确定一名辅导教师,学期末每小组都写出相应的调查报告,进行交流分享。班主任要重视学生的实践作业,鼓励学生在做这项工作时对自己的一言一行去思考和感悟,使学生在运用自己所学知识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价值、提升自身的素质、增长才干并促进全面发展。

此外,要加强家庭和学校的沟通,在教育上形成合力。可通过开设家长课程,让家长来学习有关孩子教育的先进理念和好的做法,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促进家长与教师之间、家长与家长间的交流和沟通,不断更新家长的教育观念,加强对学生业余生活的指导,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对学生业余生活的指导达成同步教育。

参考文献

[1]杨晨 初中生闲暇教育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

[2]石伟丽 农村初中班级管理策略浅议[J].学周刊,2011,(7)。

篇4

不实行学徒制度的工种、业务的名称表,同样按照上述手续制定。

2.正式工人、职员因为生产和工作需要,改行学习别的技术和业务的时候,以及转业军官当学徒的时候,都应该按照内部调动工作处理,不实行学徒制度。

(二)关于学习期限的计算、休学和解除合同

1.学徒的学习期限应该自合同生效之日算起。

2.学徒在学习中途因为生产和工作需要而改变工种业务或者调换学习单位的时候,其学习期限可以合并计算。

3.学徒在学习中途因故停止学习连续在两个月以上的,其停止学习期间不计算为学习时间;不满两个月的,可以计算为学习时间。但是企业停工期间可以计算为学习时间,每年停工时间长的行业在规定学徒学习期限的时候应该考虑到停工的因素。

4.志愿入伍的军人复员后当学徒,其学习期限可以适当缩短,只要生产或工作需要,本人的技术、业务达到转正的水平,经过考试合格,即可转为正式工人、职员。至于学习期限是否需要一个起码的期限,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委员会考虑。

学徒应征服兵役复员后继续当学徒的时候,其学习时间可以前后合并计算。

5.学徒因病和非因工负伤连续停止学习满六个月的时候,应该休学,休学后在一年内身体复原,可以恢复学习,否则,应该解除合同。

6.学徒开始学习后半年内,如果发现患有严重慢性病,不能继续学习的,应该解除合同。

(三)关于生活补贴

1.学徒的伙食费标准应该根据城市、乡村、矿山、野外等不同的工作条件,各行业的特点,和各工种劳动强度的差别,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委员会规定几个标准。

2.学徒学习期为四年的,其第四年的零用钱可适当提高一点,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委员会规定,报国务院备案。

3.学徒因病和非因工负伤连续停止学习不满六个月的,生活补贴照发;超过六个月休学后,停发生活补贴。

4.企业停工期间,学徒的生活补贴照发。

5.铁路、航运系统规定运输部分学徒的生活补贴标准的时候,应该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委员会的意见;其所属工厂中的学徒,应该同样执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委员会规定的生活补贴标准。

6.志愿入伍的军人复员后当学徒,其生活补贴按照学徒生活补贴标准第三年的最高标准执行,但是不能执行第四年的生活补贴标准。

7.某些个体脑力劳动者(如中医)培养学徒,如果习惯上是由学徒自备生活费用的,仍然可以从习惯办理,或者由师徒双方自行协商确定。

(四)关于学徒参加计件工作

1.学徒参加计件工作的时候,他所做的那一部分工作量,原则上不计入师傅(或工组)的工作量之内,具体办法由企业主管部门制定。

2.学徒转为正式工人后的第一年,参加工作计件的时候,按照本单位生产工人一级(最低)工资标准计算计件工资;从事个人计件工作的时候,按照本单位生产工人一级(最低)计时工资标准执行。

(五)关于奖励、津贴和劳保福利待遇

1.学徒可以享受合理化建议奖和不属于工资基金开支的其他奖励。

2.学徒可以与本企业职工同样享受保健津贴(高温津贴)和出差补助费。除此而外,所有野外津贴、林区津贴,生活费补贴、地区津贴、施工津贴等,学徒都不能享受。

3.学徒可以与本企业职工同样享受生产和工作所需要的防护用品。

4.学徒本人住公家宿舍的时候,免收房租、水、电费。

5.学徒家庭生活有困难的,不适用职工的困难补助办法,应该由当地政府按照社会救济办法处理。

6.学徒因病和非因工负伤医疗所需要的医药费、住院费和住院伙食费本人负担有困难的时候,由所在单位酌情补助。学徒休学以后,停止享受医疗补助待遇。

7.学徒休学回家所需的路费,可由原单位酌情处理。

篇5

    要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不仅要在工作上压担子,更要在生活上关心教师,切实帮助教师解决实际困难,把工会办成真正的教职工之家。

    首先,关注青年教师的成长。我校的这些青年教师活动能力强,知识结构先进,为学校增添了新的活力。但是由于年纪轻,生活阅历浅,容易在工作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为了帮助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起来,工会每月开一次“新教师座谈会”,认真了解新教师的思想状况和生活困难,给他们以温暖的关怀。老教师还与新教师结成队子,时常找他们谈话,关心他们的每一步成长,使新教师克服了刚进校好高鹜远、燥动不安、耐挫能力差等不良情绪,逐步成长为合格的教师。

    其次,关心教职工的实际困难。学校的李秀花老师因故经常与爱人闹矛盾,我与邢启红老师利用下班时间进行走访,进行调解,成功解决矛盾;邢启红老师因腰椎有病,去北京住院治疗,工会领导立刻与她联系,进行慰问,她出院后,又带上慰问品去家里慰问,并与几位老师一起帮她解决了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再次,工会还十分关心学生的困难。我校招生的对象大部分是边远农村学生,有好些学生家境贫寒,生活窘迫。学校工会在开学初就召集班主任了解哪些学生属于贫困家庭。工会了解到三年级的赵丹奇同学的父亲赵振中因意外摔伤了腰,造成高位截瘫,生活不能自理,就发动全校师生为他捐款582.30元。

    二、开展各种文体活动,丰富教职工的业余生活,加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

    为让教师的业余生活既丰富多彩,又高雅不俗,校工会组织开展了各种文体活动,丰富教工业余生活,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1)开展各种艺术活动。

    为提高教师们的审美情趣,学校工会在开学初就制定了一系列文艺活动计划,组织青年教师参加。首先,请黄永起、寇月霞老师教老师们交谊舞。师生们在活动中增进了友谊,促进了相互了解,使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篇6

要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不仅要在工作上压担子,更要在生活上关心教师,切实帮助教师解决实际困难,把工会办成真正的教职工之家。

首先,关注青年教师的成长。我校的这些青年教师活动能力强,知识结构先进,为学校增添了新的活力。但是由于年纪轻,生活阅历浅,容易在工作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为了帮助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起来,工会每月开一次“新教师座谈会”,认真了解新教师的思想状况和生活困难,给他们以温暖的关怀。老教师还与新教师结成队子,时常找他们谈话,关心他们的每一步成长,使新教师克服了刚进校好高鹜远、燥动不安、耐挫能力差等不良情绪,逐步成长为合格的教师。

其次,关心教职工的实际困难。学校的李秀花老师因故经常与爱人闹矛盾,我与邢启红老师利用下班时间进行走访,进行调解,成功解决矛盾;邢启红老师因腰椎有病,去北京住院治疗,工会领导立刻与她联系,进行慰问,她出院后,又带上慰问品去家里慰问,并与几位老师一起帮她解决了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再次,工会还十分关心学生的困难。我校招生的对象大部分是边远农村学生,有好些学生家境贫寒,生活窘迫。学校工会在开学初就召集班主任了解哪些学生属于贫困家庭。工会了解到三年级的赵丹奇同学的父亲赵振中因意外摔伤了腰,造成高位截瘫,生活不能自理,就发动全校师生为他捐款582.30元。

二、开展各种文体活动,丰富教职工的业余生活,加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

为让教师的业余生活既丰富多彩,又高雅不俗,校工会组织开展了各种文体活动,丰富教工业余生活,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1)开展各种艺术活动。

为提高教师们的审美情趣,学校工会在开学初就制定了一系列文艺活动计划,组织青年教师参加。首先,请黄永起、寇月霞老师教老师们交谊舞。师生们在活动中增进了友谊,促进了相互了解,使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2)开展各类体育活动。

篇7

张兴国从8岁开始接受正规网球专业训练,15年来一直热心于网球运动。从辽宁省队退役后,曾经在俱乐部执教,也曾经在辽宁省女队当教练。 如今开了兴国网校的他是如何管理那一群平均年龄在10岁左右的小孩的呢?

“小孩子打球和大人们不一样,可能我们打球是为了健身是为了交际,但是孩子们,你关键要好好培养他们的兴趣。比如说,我会拿网球和他们做游戏,来引导起他们的兴趣,在球场上玩,进而把他们的这股兴趣带到网球场上去。”比赛结束后张兴国在球场边和记者聊起了他的网球经。“当大环境到位了,家庭资金方面也支持的话,你就可以好好的享受网球带来的快乐了。”

兴国网校现在拥有一群固定的小学员,最小的才8岁,最大的也不过14岁。他们这次是沈阳站业余大师杯的主要力量。在球场上你随处可见穿着兴国网校队服的孩子们。如果你陪他们聊网球,通过随处可见的笑脸和跳跃的语气,你会发现他们是真的从心里爱着这个运动。“兴国哥哥教球的时候很耐心,虽然有时候很严厉,不过我知道他都是为了我们好。而且他经常说的就是不要把打球当成一项任务去完成,打球要快乐的去打。”

在我和张兴国提起快乐网球的哲学时,他特认真的告诉我说,“人其实活在世界上就是为了所有开心快乐的事情才存在的。不管看待什么事情都应该看见积极奋发的一面。比如我之前在辽宁省因为腰伤下队以后,不能继续作为一个职业运动员而打球了,但是我本身又特别喜欢网球,那我就好好的做一个教练吧。现在带着一帮孩子们练习,得到了家长们的肯定后,这也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我很享受现在的生活状态。”

张兴国现在每天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球场上,每天有条不紊的经营自己的网球学校,培养着未来网球界小小的希望之星。孩子们永远是未来,所以张兴国可以严谨仔细的指导他们任何一个微小的动作,争取每一拍动作都做到最标准,每一个回球都能做到最精确。

在这次的比赛中,一旦没有自己的比赛,他就奔走在每一片拥有自己学员的场地上,和网校的其他孩子们一起给场上的学员加油,这也成了沈阳站业余大师杯的一道独特风景。加油声最热烈,气氛最浓厚,笑声最多的那群人,他们的教练肯定是张兴国。

打网球,教网球已经深刻的融入了他的生活,当我问起他的业余生活时,他不好意思的笑笑说。“我好像都没有业余生活啊,我的业余生活还是网球。呵呵,不过我蛮想读研究生的,可以更好的充实自己。我爸从小就让我读《论语》,所以我期待着有一天可以走进研究生的课堂,去提高自己。”

小胜凭智,大胜靠德,这是张兴国做人之本。快乐网球,享受生活,这是他的生命存在方式。既有老师的威严,又有兄长的温暖,相信那群孩子在他的训练下是幸福的,也祝福他们的明天会更美好。

球龄:14

教龄:4

球拍:王子

球包:什么都用

球服:NIKE

穿弦磅数:61

最喜欢的运动品牌:李宁

擅长技术:发上,拦网

篇8

中图分类号:K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6-0216-02

从1906年到1945年,日本政府对我国东北地区实行了大规模的移民,日本方面称之为“满洲移民”。①“满洲移民”来到我国东北以后,由于生活环境的改变,在诸多方面表现出不适应,但是在移民当局的极力扶持下,移民的基本生活和业余生活都比较正常,以此奠定移民永久居住的基础。本文尝试从移民生活这一角度出发,从三个方面进行较为详细的阐述,以便对“满洲移民”有更加全面而深入的认识。

一、移民的基本生活——衣食住

在日本政府实施“满洲移民”政策的宣传与蛊惑下,27万农业移民肩负着“开拓满洲”的使命,漂洋过海来到中国东北。这些移民希望在中国东北地区落地生根,将中国国土占为己有,建立自己的家园。而现实生活离他们的梦想相距太远,移民来到中国以后,生活环境的各个方面发生了很大变化,迫使移民不得不一切都要重新适应。对于日本移民当局来讲,“在生活安定的基础上,确保健康是第一目标,与移居地区的气候风土相适应,对衣食住的样式及方法加以改变是重点。”[1]126

从服装方面来讲,“满洲移民”最难以适应的是中国东北地区冬季的寒冷。属于内陆地区的中国东北地区与岛国日本完全不同,冬季天寒地冻的气候环境,对生长在温暖的海洋性气候的日本人来说是严峻的考验。对此,移民当局不得不首先重点考虑如何防寒。移民从第二年开始便全部改穿当地居民的服装,经过一段时间后,再根据自身经验,制作各种防寒服装。当时,日本移民当局专门组织人员研究防寒服装的制作,向移民宣传制作保暖服装的“三个要素”:第一是含气量,即衣服内的空气量与布料中的空气量总和,含气量越多,衣服越暖和;第二是通气量,即衣服的通气效果好就会容易感觉寒冷;第三是衣服布料的传热效果,传热效果越差就越暖和[2]19。“满洲移民”的服装往往以当地人的防寒服装为基础,据个人爱好进行适当改制。防寒的服装故多以毛呢或毛皮类为面料,其中絮上棉花,显得宽大肥厚,与在本土时明显不同。由于天气寒冷,服装清洗的次数很少,容易变脏,这对于向来喜欢清洁的日本人来说虽说省去了清洗的烦恼,但也使他们感到非常不习惯。于是,这些移民一面克服天气的寒冷,一面尽量增加清洗的次数,以保证穿着舒适与干净,不至失去他们喜欢整洁干净的习惯。

从饮食方面来讲,气候寒冷的中国东北地区居民一般动物蛋白与脂肪摄取量较多,以增加热量,这对于在日本国内主要吃鱼的移民来说也很不习惯。如果吃的问题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势必影响到移民的健康及情绪,进而影响到移民政策的实施效果。为此,日本移民当局煞费苦心,甚至组织专家对移民的饮食进行研究。例如,1933年,将高粱米、小米、玉米、荞麦、小麦粉等东北地区产的杂粮分发给奉天郊外北大营内日本国民学校分校的学生食用,同时,配以东北地区最经济最营养的副食,然后对他们进行了长达一年的跟踪观察,测定其消化吸收率。结果显示最初消化吸收率非常低,约半年以后,几乎接近于日本农民的消化吸收率,一年以后,营养指数已经超过日本,由此得出的结论是改变饮食习惯需要半年多的时间。移民当局据此动员移民多食杂粮,尽管这种结论是有一定科学依据的,但现实生活与科学实验还是有很大距离,移民真正适应东北地区的饮食习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毕竟日本是个岛国,海洋资源十分丰富,对于一向爱吃鱼的日本人来讲,又是个难题。

另外,由于东北地区气候寒冷,生长期短,蔬菜种类不多,冬天多是白菜、马铃薯和大葱,缺少新鲜蔬菜,往往容易出现“蔬菜类夏天达到十二分,而到了冬季就显不足”[1]116的现象。最初移民不会储存冬菜,时常发生因蔬菜贮藏不善而腐烂、冻烂等现象,造成蔬菜短缺,使移民健康受到影响。在这种情况下,移民不得不学习当地居民的蔬菜储藏方法,在气候合适的季节种植生长期短的韭菜、大葱、菠菜等蔬菜,以改善新鲜蔬菜短缺的现状。在移住几年之后,生产的粮食有所增加的情况下,一些移民也入乡随俗,开始饲养鸡、羊、猪等家禽和家畜,以增加营养。

从居住方面来讲,日本人的房屋建筑一般都是木制结构,注意通风效果,这种经验与习惯在中国东北地区来说没有任何参考价值。“满洲移民”住所建造的原则是“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及特殊情况相适应,使用当地最方便最适合的材料来进行施工”[3]357。不论移民是否喜欢,为了与当地的气候环境相适应,必须改变以前的生活方式,修建适合在东北生活的房屋。在取暖方面,移民使用的是东北居民常用的土炕。这些建筑要求与东北农村居民的住房非常接近,1933年的弥荣村移民及1934年的千振村移民都是居住在这种住房当中。1939年,“满铁”设置了开拓科学研究所,1940年,“满洲国”政府设立了开拓研究所,与大陆科学院、满洲医科大学等共同开始对移民地区的生活、住所及文化等方面进行科学调查,其中包括如何使用廉价材料,建造适于移民居住的房屋样式和经济型取暖设备问题[1]112。尽管相关机构的研究很“到位”,提出了很多方案,但实际上建在东北的移民住房归根结底无法脱离当地的气候环境与现实条件,离不开当地居民的常年经验。1941年,第十次移民村建设之际,满洲拓殖公社做出指示,要求移民住所采取东北式房屋结构,一栋三间的平房住两户人家,墙壁采用土坯,房顶用草,厕所设在外面。此外,还进行了一些“改造”,如在天棚上用报纸糊两层;在土坑采暖之外,有条件的增加壁炉;建立公共浴室等等。以上这些措施都是为了尽量让移民适应当地的居住环境,能够长期生活下去。虽然对于“满洲移民”来讲,这样的结果并不满意,但是为了遵从国家的旨意,为了追求所谓的“幸福生活”,在“王道乐土”的鼓吹下,他们不得不改变居住习惯,由爱好木制结构的房屋向适应东北地区以土坯结构为主的房屋转变。

二、移民日常生活形态的变化

“满洲移民”的生活形态随着移民年限的变化而改变,主要可以分为两个时期:集体生活时期与家庭生活时期。

集体生活时期:先遣队时期与移民集体移入的初期阶段均属于集体生活时期。先遣队在移入到东北地区以后要经过一段训练时期,实行军队式管理。一般来说,移民地区的选定是在每年的1月中旬以后,那么先遣队现场训练时期则从前一年的5、6月份开始,为期7~8个月时间。这段时间都属于军事化集体生活,大家统一行动,共同劳动,每天的生活安排均有严格规定。移民每天的伙食比较简单,只有酱汤、咸菜和米饭(一部分人也食用杂谷类粮食),只在酱汤中放些鱼或蔬菜,以补充营养。可以说,这一时期移民的生活比较艰苦,据当年的移民松田千卫回忆:“第一年由于开垦的土地较少,整个村落过着集团式的生活,由村落负责人组织分配工作,集体耕种。生活也比较艰苦,粮食不够吃,由团部配给一些豆类,没有蔬菜,就吃野菜。”[4]34当后续移民集体移入以后,有的移民也表现散漫,对集体生活产生不满情绪。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移民当局强调加紧对移民的教育,强调干部要发挥带头作用,增加大家的集团意识,保证移民的稳定。

家庭生活时期:移民到达东北地区以后,一般从第二年开始家属可以移入,随着移民家属的到来及单身移民结婚数量的增多,移民便逐渐分散成10户或20户的小村落,但在经济方面仍然属于共同经营,只在生活方面每个家庭单独居住,其目的在于增加移民的稳定性。这一时期,在日本农村,婴幼儿的死亡率比较高,特别是婴儿死亡率高达12%~16%,其原因是母亲过于劳累,导致先天发育不良或没有精力细心照顾[5]430。而在东北地区的日本移民中,移民处于共同生活阶段,婴幼儿一般由父母照顾,年轻母亲往往放弃农耕精心照顾孩子,婴幼儿死亡率反而较低。转入个体经营以后,移民为了赚钱,以照顾孩子为由在家从事家务的母亲逐渐减少。为了解决婴幼儿的保育问题,移民村落设立了托儿所,对婴幼儿进行共同管理和保育。移民地区的托儿所与日本的托儿所的不同之处在于婴儿也可以托管。托儿所的经营是由各家的主妇轮流值班3到5天,照顾婴幼儿,可见移民当局的精心安排。与此同时,移民当局要求年龄稍大的儿童必须上学。移民村落一般都设立了学校,适龄儿童可以上学。距离学校较远的村落,孩子们冬天寄宿在学校,费用大部分由村里负担,少部分由移民个人负担。学生寄宿生活也由学校的老师和学生的家长共同负责,由学生的母亲轮流到学校照顾学生,这些学生母亲在一定时间内居住在学校宿舍中,负责为学生做饭。从中可以看出移民当局用心良苦,在注重移民生活形态变化和保证移民稳定性的同时,十分重视对下一代的培养,以保证移民的连续性,从而为永久占有中国东北地区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不可缺少的业余生活

为了进一步增强移民的稳定性,日本移民当局在保证移民正常生活的基础上,十分重视移民的业余生活。可以说,业余生活也是“满洲移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移民在度过艰苦的建设期后,随着物质条件的改善,精神方面的业余生活也丰富起来。“满洲移民”的建设时期一般来讲指先遣队员移入后约两年左右的时间,在这一时期,移民们共同经营,共同生活,为能够定居做各种必要的准备。由于这一阶段条件较为艰苦,劳动强度较大,各种设施也不完善,娱乐或业余生活几乎无从谈起。

随着移民组织机构的完善及各种基础设施的扩充,移民的生活也发生了变化,在追求生活质量的同时,也特别注重业余生活。在移民团的建设时期,每个月有两天的公休日,这对移民来说是最值得高兴的日子,“渡满”时从日本带过来的钓鱼器具、猎枪、围棋、象棋、乐器等,在休息日可以充分利用。特别是阅读从日本寄来的信件或欣赏从日本寄来的礼物,参加各种纪念活动,对于这一阶段的移民来说,是业余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事情。建设时期结束以后,生活条件逐渐改善,移民个人的兴趣与爱好在生活中越来越多的得以体现。有的移民家庭居然有能力购买收音机,收听广播成为移民新的消遣方式。在收获季节,每个村落要举行各种“农事节”庆贺丰收。移民聚在一起,将捕获的鸟、鱼等做成美味饭菜,一边品尝一边举杯祝福,在忘却过去辛劳的同时,祈祷上天的恩惠,相互祝福平安。各移居地每年春天和秋天都要在神社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有些移民团还举办列队表演、日式舞蹈表演、传唱民谣、移民村对抗的竞技运动大会等活动。在移民团中,像在日本国内一样,创立了敬老会、妇女会和儿童会等等组织。通过各种集体活动,加强了移民之间的联系,增进了移民之间的感情,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移民的集团意识,也利于移民的管理与统治。

与此同时,出于移民文化事业和移民教化的需要,“满映协会”从1939年开始在移民地区巡回放映电影。看有声电影对于很多移民来说还是第一次,所以极受欢迎。播放电影不只是为了丰富移民的业余生活,稳定移民的心理,更主要的目的在于在娱乐当中向移民宣传“大日本帝国”思想,培养移民的“忠君爱国”意识。这其中包括“满映协会”专门为移民地区小学生组织的电影巡回放映活动,为了加强对下一代的教育与宣传,可见其用心良苦。

移民的业余生活之所以受到移民当局的重视,是因为它事关移民民心是否稳定。对于移民本身来说增加了生活的乐趣,对于日本移民当局来说,真正目的是让他们团结一心,响应日本国家的号召,树立在中国东北地区长期进行“满洲经营”的信念。应该说,很多移民已经有了长期扎根的打算,只是这种梦想很快就因日本战败而被无情的打破,“五族协和”与“王道乐土”终成为泡影。

参考文献:

[1]满洲移民关系资料集成:第33卷[M].东京:不二出版,1990.

[2]宇留野胜弥.满洲开拓地的衣食住与保健[M].东京:拓务省拓北局,1941.

篇9

全是精彩充实的故事。这次习作就让我们写写课余生活中的精彩故事吧。

【名师指津】

杨老师语:作文提纲法,可以让我们捋顺思路,轻轻松松写文章。下面杨老师就教你们如何列提纲。

第一 审题。“课余生活”即指发生在课外的任何事情。千万不要写跑题。

第二 选材。在众多材料中选择一件最有意义的事来写。

第三 构思文章结构。如构思开头,可直接点明你要写的业余生活;构思中间,可写课余生活的有趣之处;构思结尾,可点明课余生活对你的影响,以照应开头。

【学生习作1】

我的课余生活

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荷城街道第一小学三年(2)班 刘亦然

每个人的课余生活都不同,有的人喜欢读书,有的人喜欢画画,还有的人喜欢踢足球。我最喜欢的课余生活就是玩电脑,点击一下图标,就可以找到我想看的内容了。(通过对别人课余生活的叙述,引出自己的课余生活,开篇点题)

我最喜欢的是QQ农场,如果有东西收的话,我就点一下那只金色的小手,再移到庄稼上,很快,它就会全部帮你收获完庄稼。

有时候玩厌了,就看看谁上线了,有人的话,我就和他聊个够,这样还交上了不少好朋友。在网上,我还能接收电子邮件。有时候我还会进入聊天室,和天南海北的小朋友谈天说地,畅所欲言。

有时,我会打开世界之窗,查找4399小游戏,或7K7K小游戏。下载软件,也可好玩了!我会把最棒的智力游戏下载下来,和网友们一起玩精彩的游戏,既充实了我的课余生活,也开发了我的智力。(用三段简洁的文字讲述了上网带给自己的乐趣)

但妈妈有一次对我说:“电脑虽然让我们能看通世界,但它毕竟是虚拟时空,而且长间对着电脑,眼睛不能休息,对身体是非常有害的。”(话锋一转,表明虽然上网能带来乐趣,但也要注意适度)

所以,我不能沉迷于网络游戏,并且我认为:一个人的精神世界是自己创造的,所以我要多去寻找一些多姿多彩的课余生活。(结尾对课余生活的意义做了升华——不要只上网,还要寻找更丰富、积极向上的课余生活)

【点评】

文章开门见山,直接引出主题,并且条理清晰地叙述了自己为什么喜爱上网这项课余生活,从中获得了什么乐趣,并且也能客观地看到这件事情的利弊。结尾处的转折升华,也表现了小作者的积极心态。

【学生习作2】

我的课余生活

文/某生

我的课余生活丰富多彩,喜欢打乒乓球、溜旱冰、唱歌、画漫画……它们就像天上的繁星,装点着我童年的美丽夜空。在我童年的夜空中,有一颗星最璀璨耀眼,那就是“空模制作”。 (第一段写我的课余生活丰富多彩,但其中最喜爱的是空模制作)

我是如何喜欢上“空模制作”的呢?那是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在我四五岁时,有一次,我到外婆家玩,走着走着,忽然摔了一跤,便“哇哇”大哭起来。妈妈为了哄我,便用纸做了一架飞机送给我,我随手一飞,纸飞机从我手里腾空而起,转了一个弯,飞到妈妈面前。刚刚还是满脸泪水的我,顿时开心地笑了起来,于是缠着妈妈给我做了许多纸飞机……随着时间的飞逝,我长大了,便喜欢上了做“空模”。(第二段写我为什么喜爱空模制作)

篇10

(1)学生的基本信息分析。五、八年级学生,有四成学生在中等班额班级(30~39人)中学习;三成学生在大班额班级(40人及以上)中学习;二成多学生在小班额班级(29人及以下)中学习。五、八年级小班额班级,男生比例明显高于女生比例。五、八年级不同班额的班级,非独生子女比例随班额的增大而减小,小班额班级非独生子女的比例最高。五、八年级不同班额的班级,非北京户口比例随班额的增大而减小,小班额班级非北京户口的比例最高。综上所述,小班额班级男生、非独生子女、非北京户口的比例均较高。

(2)学生的家庭学习条件。关于学生及家长的教育期望:五、八年级大班额班级学生大学以上自我教育期望的比例最高,小班额班级学生大学以上自我教育期望比例最低;八年级大班额班级学生家长对孩子大学以上教育期望的比例最高,小班额班级学生家长对孩子大学以上教育期望的比例最低。关于学生的家庭学习条件:小班额班级、中等班额班级学生与大班额班级学生的家庭学习条件方面有差别,尤为表现特别是在信息技术方面。

(3)学生的家庭业余生活。五、八年级大班额班级学生参与家庭业余生活的比例较高;八年级大班额班级学生7小时以下睡眠时间比例较高;中等班额班级学生每天看2小时以上电视的比例最高。

2.建议

(1)关注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班额的分布比例,逐步减少大班额班级的数量与比例。我国多年来大班额和生师比研究的缺位和无知觉,说明我们的教育研究没有真正关注每一个学生。我国目前在班额与学生学习成就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几乎是空白,班额问题从来没有真正进入我国众多教育研究机构和研究人员的视野之中。似乎无论是应试教育还是现在的新课程改革,无论是教师为中心的教育还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在中国,都不用考虑班额的大小。似乎在任何班级环境中,我们的各级教师都可以从教如流,我们的各年龄阶段学生都可以并应该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似乎班级人数的多少,在中国从来都不是需要考虑的可以影响教育质量的因素。[1]

调查表明,北京市五、八年级仍有三成多的大班额班级,只有二成多的小班额班级。主要缘由是: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北京市人口出生率的降低,中小学入学人数的自然减少,加之择校风愈演愈烈,使得基础教育内部出现了明显的两极分化,表现为生源、师资急剧地向城市学校、县镇学校、重点学校聚焦,呈现出“吃不了”的大班额局面。在许多大班额的班级中,老师在黑压压的教室中声嘶力竭,就像一个年轻力壮的车夫,拉着一辆严重超载的大车,奋力地向前,车头已经跑出去了,可车身还在原地没动。[2]大班额班级教学的困难可见一斑。北京市教委为了调整与控制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班额,早在2006年就出台了《北京市中小学校办学条件标准》,《北京市中小学校办学条件标准》对中小学每个班级的学生数量做了具体规定,小学和初中班额不得超过40人。

针对目前义务教育阶段班额的分布状况,我们需要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做好控制大班额的数量与比例的工作,将义务教育阶段的班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提高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2)关注与研究小班额班级多元化学生群体的学习需求。调查发现,在五、八年级小班额班级中男生比女生高近十个百分点,有四成学生为非独生子女,有三成学生为非北京市户口。可以判断出小班额班级学生为多元化学生群体,小班额班级已经成为容纳非北京籍学生的主力军。而且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大,城市借读学生以及非独生子女的数量日益增长会成为北京市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反映出小班额是在择校基础上形成的,突出表现为农村学校、薄弱学校、一般学校,在生源、师资方面又呈现出“吃不饱”的现象,形成了择校基础上的“小班额”。

为此,一方面,如何更好地探索适合多元化学生群体就读的小班额班级办学模式、管理形式、办学措施和教学策略,把小班额班级的学校办出特色、办出质量,让这些学生从生理、心理上接纳、适应乃至喜欢北京市的基础教育教学环境,获得身心的全面发展也是我们需要长期关注的难点问题。另一方面,教师在对这样一个多样化的小班额班级学生群体开展教育教学时,要研究不同群体的心理特征与发展需求,既要研究作为主流群体的北京市学生的特点、独生子女的特点,更要研究不占多数的非独生子女、流动人口子女的心理特征与发展需求等,采取多种多样、机智灵活的、因材施教的教学形式与内容,实现北京倡导的适应每个儿童的教育。让每个生活学习在首都的中小学生都能分享基础教育的优质。

(3)关注与研究小班额班级学生的家庭信息技术条件的不足。小班额班级学生,受制于家庭经济条件制约,在家庭计算机、上网条件方面亟待改善。在家庭拥有计算机方面,五、八年级小班额班级与大班额班级分别相差24,25.9个百分点;在家庭拥有上网条件方面,五、八年级小班额班级与大班额班级分别相差27.3,28.3个百分点。可见,小班额班级学生家庭信息技术条件相对较弱。

学校在面对这一群体开展教育时,要利用学校的信息技术条件的优势,千方百计创造条件提供学生运用计算机、利用网络学习的机会,以此弥补学生家庭信息技术条件的不足。

篇11

回首这一学期以来我们所走过的路程,我倍感激动。我们学校在上级领导的关怀下,尤其是在我们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之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

首先,这学期一开学,我们安装了班班通设备。每个班级不但安装了触屏电脑,而且每个班级也通了网络,这为我们同学们的学习提供了优质的服务。

其次,我们新建了一个崭新的标准化篮球场。这个篮球场的建立扩大了我们同学们的活动空间,建成验收合格后也将丰富我们同学们的业余生活。

再者,今年我校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关心下,图书室新增加图书近5千册,并且建成了音乐室、美术室、体育室和小学数学、科学实验室。其中音乐室配备了钢琴等各种音乐器材,为我们农村小学音乐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帮助;美术室配备了标准的课桌凳以及写生工具等;体育室配备了篮球架、乒乓球架等各种体育设施;实验室配备了各种实验仪器。这些设备下学期我们将正式投入使用。

在本学期里,我们同学们不但在学习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而且在德育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我们利用重阳节去慰问了敬老院的老人们,献上了我们孩子们的一片爱心;学校举办了经典诗歌朗诵比赛、第十三届冬季运动会、书画竞赛、元旦联欢会等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大大锻炼了同学们的能力,丰富了同学们的业余生活。

同学们,紧张而有意义的一学期生活转眼结束了,在接下来的寒假里,我希望同学们在征得父母同意的情况下,多参加一些有意义的活动,比如社会实践、社会调查、人物专访等,参加这些活动可以增长你们的见识,开阔你们的眼界。当然作为一名学生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所以假期当中我们也不能放松学习,要合理安排、周密计划,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学习,高质量、高标准完成老师布置的寒假作业,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和自控能力。除此之外,你们还要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读书计划,因为读书能积淀文化底蕴,拓宽知识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下学期的学习积蓄足够的力量。

篇12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10C-0037-02

一、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发展背景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大力实施,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导致农村适龄儿童入学人数大大降低。伴随我国城镇化步伐的加速,大批的农村人口和劳动力向城市涌入,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随父母进城,加剧了农村学校生源的减少。因此,我国农村教育“县办高中,乡办初中,村办小学”的布局方式已不再适合。2001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要求因地制宜调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按照小学就近入学、初中相对集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原则,合理规划和调整学校布局。我国农村地区,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经历了新一轮的大规模调整,布局调整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农村教育资源配置,促进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但是也产生了一些负面作用,布局调整过程中学校大规模的撤并增加了学生的家校距离,给家长和学生带来很多不便,而且加重了农村家庭的经济负担,间接导致失学率上升。为了解决学生上学距离远问题,同时又要考虑教学质量,建设寄宿制学校成为最佳选择。首先,农村寄宿制学校解决了学生上学远的问题。农村中小学校布局调整后扩大了学校服务的覆盖半径,当地的孩子不得不离开本村到离家更远的地方上学。不仅增加了学生的时间成本,而且导致了交通成本和安全风险的上升,而到寄宿制学校上学不仅减少了安全隐患,也保证了孩子们的学习时间。其次,农村寄宿制学校能够对农村留守儿童起到监管责任。在寄宿制学校,有专业的老师充当监护人,给予孩子关心和帮助,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孩子在家庭教育上的缺失,同时也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安全的学习环境,解除父母外出打工的后顾之忧。最后,农村寄宿制学校均衡了城乡义务教育。布局调整撤并了网点分散、规模小的学校,直接目的是实现城乡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寄宿制学校有力地整合了教育资源,提高了农村教育质量,缩小了城乡教育的差距。

二、农村寄宿制学校存在的问题

随着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不断深入,建立农村寄宿制学校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但是在发展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

(一)学校管理不完善

布局调整后,寄宿制学校的规模不断扩大,学生数量剧增,不仅增加了教师的工作强度和压力,也给学校的管理带来很大困难和挑战。目前大部分农村寄宿制学校还停留在非寄宿制学校的管理状态上,一方面,缺乏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生活管理制度、学习管理制度。另一方面,大部分农村学校没有条件配备后勤管理人员,很多管理工作由教师兼任。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后,还要负责学生日常生活的管理,一旦学生发生意外,教师不得不承担法律责任。因此,很多寄宿制学校只要确保学生不出事即可,这种低层次的管理要求必然会给学生的身心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

(二)生活教师配备不足,素质偏低

随着寄宿学生的低龄化和留守儿童的增加,配备生活教师是寄宿制学校发展的必然要求。但是目前我国寄宿制学校普遍存在生活教师数量不够的问题,一些任课老师不得不负担学生日常生活管理工作,不仅增加了教师的负担,也分散了教师的教学精力。

生活教师不仅是学生日常生活的管理者,也是学生行为习惯的引路者,合格的生活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但是很多农村寄宿制学校对生活教师的聘任随意性很大,很多生活教师是由撤并学校在编老师转岗兼任,或者由学校“内招”,聘用教师家属,这些生活教师的专业素质难以得到保障。很多生活教师对工作职责的认识只停留在看管照顾学生,对教育学、心理学、卫生学知识缺乏了解,只能起到管理作用。

(三)基础设施不完善

在农村学校布局调整过程中,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减轻财政压力,减少支出和降低生均教育成本,没有规划就盲目撤并学校扩大学校规模。在寄宿制学校的建设中更是暴露很多问题,严重影响了义务教育的质量。

很多寄宿制学校起初都是为了解决撤点并校后学生上学远的问题而建立的,为了满足不断扩大的寄宿需要,一些学校在没有能力的情况下无条件接受学生,使学校的住宿场所、活动场所以及配套设施严重不足。由于学校经费有限,很多学生宿舍过于陈旧,很多是由别的房屋改造而成。还有的学生宿舍过于拥挤,一个房间平均要住13个学生,拥挤的住宿环境严重影响了学生的休息。有的学校食堂非常简陋,没有消毒、储存、冷藏等设施,就餐没有固定场所。

(四)学生业余生活乏味

农村寄宿制学校一般实行封闭式管理,不仅保证了学生的有效学习时间,也增加了学生的业余生活时间。目前,农村寄宿制学校时间分配普遍存在学习时间过长,业余活动时间被剥夺现象。很多农村寄宿制学校为了避免发生安全事故,尽量减少学生的活动时间,一般采取由增加学习时间的方式安排学生的业余生活,学生业余生活还是以学业为主。学校由于缺乏活动设施以及教师的指导不够,组织课外活动多以体育活动为主,很少有其他活动,活动内容非常单调。

三、布局调整后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发展策略

(一)加强学校的日常管理,制定规范的管理制度

规章制度是依法治教的法律依据,因此,农村寄宿制学校要根据法律法规并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各项规章制度,作为学校日常管理的依据。首先,对学校日常管理工作要分工明确,做到每项工作、每项活动、每个环节都要有详细、明确、严格的要求,全校教职工都要按章办事,学校要监督到位,奖惩分明。其次,要严格安全管理制度,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安全问题是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的重要工作,一般学校安全管理涉及到食品安全、疾病防治、学生伤害事故、财产安全等,这些问题的发生会因学生群居而增大。农村寄宿制学校要加强学生的安全管理工作,涉及到学生安全的环节要制定各项严格的管理标准并依法执行,做到防患于未然。同时要建立安全事故应急机制,提高应对事故能力。

(二)设置生活教师编制,加强对生活教师的培训

首先,国家从政策上要设置生活教师编制。根据寄宿制学校的学生数量合理规划生活教师的生师比,例如,在大规模的寄宿制学校,小学低年级可以根据人数每二十到三十人设置一个生活教师编制,小学高年级或初中各年级可以一个年级配备一名生活教师编制。设置生活教师编制是对他们劳动价值的肯定和社会地位的承认,同时也是聘任专业生活教师与提高生活教师素质的保证。

其次,要加强对生活教师的专业培训。在上岗前应该安排职前培训,让其了解生活教师的职责和具体工作内容,使他们具有教育学、心理学、卫生学、管理学等专业知识。在上岗后也要定期安排职后培训,可以请专家进行知识理论讲解,结合实际问题与生活教师进行研讨,让生活教师了解理论的同时,提高实践能力。

(三)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完善基础设施

建立和完善农村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是农村寄宿制学校良性运转的资金保障。随着布局调整的不断深入,各地自发建立了一批农村寄宿制学校,对学校的资金投入仍然按照非寄宿制学校的标准进行拨付,资金的不足直接影响寄宿制学校的建设。教育部门要深入学校,了解学校建设情况,设立针对农村寄宿制学校的教育经费,保证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后续配套设施的完善。目前,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寄宿制学校的校舍、教学和娱乐等场所设施的投入,把学校所需的配套设施配备齐全。

(四)合理分配学习时间和业余时间,丰富课外活动内容

首先,学校要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寄宿制学校要充分认识到课外活动对学生的作用,把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当作重要的工作进行组织安排。除了组织体育活动,可以开展艺术类、手工劳动类、益智类等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其次,寄宿制学校要增加对课余活动设施的投入。缺乏活动设施和教师指导是寄宿制学校无法开展课外活动的主要原因之一,很多寄宿制学校几乎没有像样的阅览室,学生没有课外书可阅读。因此,学校应该加大活动设施的建设力度,为课外活动的开展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相关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