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9 09:23:1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人生价值概念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文章编号:1008-0546(2016)01-0026-03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6.01.009
一、从学生认知角度思考概念教学的价值
化学概念能深刻地反映化学过程中的最本质的特征,是人们思维的结晶,也是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化学知识的“骨架”。化学概念还是学生进行化学思维的依据和出发点,是学习化学基本理论、元素化合物及其它知识的基础。综合化学概念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我们不难发现,化学概念的教学应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进行,才能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以皮亚杰为代表的建构主义认知心理学认为,概念学习不只是纯粹的吸收过程,而更多的是一种建构。因此概念教学应该摆脱“灌输重于引导”的尴尬局面,将传统的化学概念讲授转变为探究式的建构主义学习,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的教学过程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以合适的探究活动为载体,将学生推上自主学习的舞台,使概念学习由浅而深、环环相扣,降低了思维的难度,也使学生的认知体系经历一个“平衡―失衡―再平衡”及“有序―无序―更高层次的有序”的过程,亲身参与并建构起完整的概念体系。[1]
从学生认知角度思考概念教学,体现了“学生主体”的思想,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能力素质;也易于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教学效果的实现;同时可以锻炼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二、 从学生认知角度思考概念教学的策略
1. 关注学生已有概念和经验,联系科学探究一般过程“发现异象―探索奥秘――收获成果”进行概念教学
案例:在高一“气体摩尔体积”这一概念教学中,教材呈现顺序:首先阐述影响物质体积的三要素,推导出影响气体体积的两个主要因素,再计算标准状况下1mol气体的体积,最后得出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
很多教师都是按照教材呈现的这种先后顺序设计教学环节。这样做的好处是知识系统很完整;劣势是刚上高一的学生抽象思维正在形成中,直接呈现理论分析和概念、公式会增加学生学习知识的难度,也易使他们感到枯燥无味。
如果作如下设计:教师展示课题“气体摩尔体积”,请学生根据自己非常熟悉的摩尔质量的概念自我建构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符号、定义式、单位。整个过程大约用时3分钟,非常顺利,学生很容易得出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这样可以降低学生学习负担,不会让学生以为今天又学习了一个新概念、新知识。
提出课题任务:物质有固体、液体、气体等状态,为什么突出研究气体摩尔体积呢?其有何特别之处吗?进而进入本节课的第一个环节――发现异象。
展示:标准状况 (0 ℃、101 kPa)下1 mol Fe、Al、H2O、H2SO4、O2、H2、CO2、N2的质量和密度,计算1mol不同状态的物质体积。
问题:由体积数据结合物质状态你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0 ℃、101 kPa时,(1)气体体积比固体和液体大;(2)1mol不同固体、液体体积不同;(3)1mol不同气体体积相差不大,约为22.4L,学生发现,标准状况下,1mol气体体积大小与气体种类没有关系。
展示:展示30个乒乓球紧密堆积的图片。
问题:请学生根据常识判断:如果把它们换成30个篮球,以相同堆积方式,所占据的体积相同吗?学生的回答是体积肯定不同。
此时,学生已经从数据计算归纳出的结果和生活经验的对比中发现了一个奇异的现象:即只有同温同压下,1mol气体的体积与气体种类无关,不论何种气体,体积是相同的。学生自己发现了这个问题后,学习兴趣在奇异现象的驱动下瞬间被调动,开始主动想探究究竟是何种因素影响了物质和气体的体积呢?学生由“无意注意”进入“有意注意”状态,进而进入本节课的第二个环节――探秘。
学生探究:影响物质体积的因素是什么?利用运动会班级队列所占体积受何影响这一生活常识,由此及彼,学生提出影响因素:微粒数目、微粒大小、微粒的平均间距。
展示:图片展示固体、液体、气体微粒间距比较示意图。
学生:固体、液体微粒排列很“密”,气体微粒排列很“疏”。
教师:气体微粒间“疏”到什么程度?教师用科学数据说明,一般地,气体分子的直径约为0.4nm,而分子之间的距离约为4nm,气体微粒间距比气体分子直径大很多,此时,气体分子大小对气体体积的影响很小,可以忽略。
结论:(1)对于气体,微粒大小可以忽略;
(2)气体体积主要取决于微粒数目、微粒间距;
(3)1mol气体体积主要取决于微粒间距。
教师:温度和压强会影响气体分子间距,用“热胀冷缩,用手挤压气球”两个生活中的例子请学生感受温度和压强对微粒间距的影响。
结论:(1)温度升高,粒子间距增大;
(2)压强增大,粒子间距减小;
(3)同温、同压下,气体分子平均距离相同。
“探秘”环节结束后,教师趁热打铁,请学生思考:
(1)相同温度,相同压强下,相同分子数的任何气体,体积相同吗?
(2)相同温度,相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分子数相同吗?学生对照“探秘”结论,轻松得出答案。
此时学生已自行建构和完成本课的第三个环节“收获成果”。教师展示阿伏加德罗定律――相同温度,相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里有相同数目的分子。学生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同时,联系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女士获得诺贝尔奖的事实让同学感受到科学探究的过程与乐趣。
关注学生已有概念,联系科学探究一般过程“发现异象―探索奥秘――收获成果”进行概念教学,变纯概念教学为动态的科学探究过程,并采用科学数据、生活经验推进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这个过程为学生在学习化学概念的过程中提供了较多主动学习和合作探究的机会,在任务驱动下让学生始终保持强烈的学习兴趣,实现了概念教学的优化,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
2. 关注学生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过程,借助化学实验、触觉体验、模型和动画等教学手段进行概念教学
在化学概念教学中,学生化学概念的形成是一个从对化学概念的感性认识出发,经过抽象、概括而达到对化学现象理性认识的过程,这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过程。抽象化学概念如离子、离子键、共价键等的教学尤是如此,由于学生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思维能力还不够成熟,对这些抽象概念的学习往往感觉困难,因此,教师可将学生最为熟悉的物质及其变化作为载体,借助教学手段,循序渐进,以层层深入的方式,帮助学生实现从宏观认识向微观认识的过渡,进而达到使学生逐渐建立从微粒角度看物质及其变化的意识和能力这一高层次的教学目标。
下面笔者以“离子”这一概念的教学案例为实例具体阐述。
(1)利用化学实验,帮助学生认识离子和原子性质的不同。
实验1:取金属钠和氯化钠分别投入两杯水中,观察现象。
学生直观地感受到钠遇水时现象很剧烈,氯化钠遇水时很温和,溶解了。说明氯化钠中不是含有钠原子,氯化钠中的“钠微粒”与钠原子不同。
实验2:将实验1的氯化钠溶液与电源、小灯泡连接成闭合回路,观察现象。
学生观察到小灯泡亮了,说明氯化钠溶液能导电,溶液中的“钠微粒”不是电中性的。
(2)利用模型,帮助学生认识原子和离子结构的不同。
模型:可以是规范的模型,也可以用卡纸和大头针等物品自制,借助模型使原子和离子结构从不可视变为“可视”(图1)。
问题:为了达到稀有气球的稳定结构,原子形成离子后,结构上发生了什么变化?
学生:原子核不变,内层电子不变,最外层1个电子失去,此微粒带1个单位正电荷。
教师:引出离子的概念:原子或原子团失去电子后的带电微粒称为离子。
钠原子符号:Na,钠离子符号:Na+。
(3)利用动画或图片模拟,帮助学生认识氯化钠溶于水的变化过程(图2)。
学习离子的概念后,再从微观的角度认识实验:氯化钠溶于水为什么能导电。这样,学生既理解了离子的概念、离子与原子在结构上的差别,也理解了氯化钠这类物质溶解过程的本质,形象化地和学生一起建构了微粒观。
3. 关注学生对实验的兴趣,利用问题驱动进行概念教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通过化学实验教学可以使学生获得生动的感性知识,从而更好地理解、巩固所学化学知识。实验是化学的灵魂,学生对千变万化的化学实验有着天然的兴趣和好奇。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演示实验、学生实验等,利用问题驱动,由浅入深、由表及里,进行概念教学。
笔者在进行“物质的量浓度”这一概念教学时就采取此教学策略,具体如下:
展示:不同规格容量瓶,学生观察容量瓶的结构,教师告知学生其使用方法。
提出任务:请学生用18g糖(葡萄糖分子式C6H12O6)配成500mL溶液。
问题:n(C6H12O6)= mol。答案:0.1mol。
问题:500mL溶液中含有溶质0.1mol,每升溶液含有溶质多少摩尔?答案:0.2mol/L。
引入: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符号、定义式。
设计实验:任务为配制0.2mol/L糖溶液500mL。这是一个定量实验,要求“精确”。教师利用烧杯、容量瓶、玻璃棒等设计实验(不规范地),请同学讨论这样的实验方案能否“精确”。
学生任务:看书、讨论、然后对老师的设计方案做出评价。整个过程师生和生生之间互动频繁,学生保持高度的学习热情,顺利而愉快地得出正确精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式。最后安排学生自己实验,巩固一节课的成果。
此类概念教学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关注学生对实验的兴趣,将实验操作和蕴含的化学概念联系起来,并利用问题驱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建构、掌握、应用新概念。
三、 总结
化学概念是对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属性从化学科学角度的概括,是将化学现象、化学事实经过比较、综合、分析、归纳、类比等方法抽象出来的理性知识。[2]它们往往是宏观与微观相结合,抽象难懂。以往教学中,化学概念教学经常是“讲概念,用概念”,在反复的题海中消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若要改变概念课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提升学习效果,可以从学生认知角度思考概念教学,关注学生已有概念和经验,联系科学探究一般过程“发现异象―探索奥秘――收获成果”进行概念教学;关注学生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过程,借助化学实验、触觉体验、模型和动画等教学手段进行概念教学;关注学生对实验的兴趣,利用问题驱动进行概念教学。
参考文献
【教学目标】
1.认知: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人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了解苦与乐、生与死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情感态度观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认识到人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帮助学生正确看待苦与乐、生与死,树立正确的苦乐观和生死观,提高人生价值。
3.运用:使学生认识到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一定的主客观条件,而奋斗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决定性因素,理解并学会在诚实劳动中奉献社会,实现人生价值。
【教学重点】
在劳动创造中实现人生价值。
【教学难点】
树立正确的苦乐观和生死观。
【教学方法】
情景展示法、小组讨论法、案例分析法、情景朗读等方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教学。
【课时安排】
2.学时。
【教学过程】
1.课前准备
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完成任务的能力,组成4个学习小组,按照任务需要准备材料,完成任务。
第一组:制作PPT,演示本次课的重要概念和原理。
第二组:收集资料,制作PPT或多媒体,有选择地介绍近几年来感动中国人物的感人事迹。
第三组:收集资料,制作PPT,介绍我市我校杰出校友在就业创业中实现人生价值的典型事例。
第四组:收集近年来现实社会中的正反两方面的典型事例并结合自身体会谈谈对苦与乐、生与死的理解与看法。
2.导入新课
在讲新课前,我们先来回答一个问题:同学们,你觉得人活着为了什么?
要求全体学生不记名写在纸上,老师马上收上来,与学生一起分享答案。
生1:为了讨个好老婆,过上好日子。
生2:为了爹妈生活得更幸福。
生3:吃喝玩乐,享受生活。
生4:住别墅、开宝马、有美女陪伴。
生5:为社会做点事。
……
设计意图:使学生内心产生共鸣,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激活思维。
讲授新课:
教师:人活着为了什么?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人生观问题,在我国当代青年中是一个十分敏感的问题,其实关于人生价值问题的讨论已发生过多次,例如:1979―1980年围绕潘晓提出的“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的论题为中心的讨论,张华救老农值不值得等问题的讨论,都涉及什么是人生价值及衡量标准是什么的问题,那么究竟什么是人生价值?
引出课题“人生价值与劳动奉献”(板书)
一、人活着究竟为了什么?(板书)
刚才同学们畅想了一下人活着究竟为了什么?看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在此我们先要搞清本次课要牵涉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原理。根据分工
活动一:请第一组代表展示并讲解本次课的重要概念和原理。
重要概念:社会价值、自我价值、苦与乐、生与死的含义。
重要原理:人生价值、苦与乐的含义及辩证关系。
设计意图: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归纳概括的能力。
同学们弄清楚了以上重要概念和原理后,人生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那么,怎样才能既实现自己的生活理想,又体现自己作为“人”的价值呢?接下来我们讨论第二个问题。
二、人如何才能活得有价值呢?(板书)
活动二:请第二组代表展示制作的PPT或多媒体视频,有选择地介绍近几年来感动中国人物的感人事迹。
1.介绍2005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中千手观音主演邰丽华的感人事迹。(视频展示)
2.2005年感动中国人物丛飞的事迹。
3.2010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三栖尖兵何祥美感人事迹。
(视频时间长短,可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剪辑)
教师围绕观看的视频内容组织学生讨论问题:(1)大家思考一下,人生价值的评价标准用什么来衡量呢?(2)他们的事迹为什么会感动中国?他们的人生价值和意义体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讨论、发言交流(略)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懂得评价一个人的人生价值不是看他从社会、他人那里得到了什么,而是看他为社会、为他人尽到了什么责任,作出了什么贡献;也就是说,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以上人物都在本职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是我们青年人学习的楷模。同时让学生从这些普通人不平凡的事迹中获得情感的认同。
活动三:小组讨论
教师组织学生结合教材P147调查显示:企业对大学生应聘提出三大必备条件:个人基本素质、基本职业技能及职业素养。有75%的企业负责人特别强调:“目前不少大学生在应聘时,各种证书可以拿出一大堆,而职业技能和素养却体现不出,专业知识基础也相对薄弱。”在个人基本素质方面,89%的企业希望大学生提高心理健康素质;79%的企业认为,应届毕业生初到工作岗位时都欠缺一定的社会协作能力,必须接受一定培训;还有76%的企业认为大学生应当提高自我认识、准确定位。在基本职业技能方面,企业认为学生应具备的技能为:写作能力、钻研能力、创新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在职业素养方面,有89%的用人单位希望大学生具备诚信的职业道德素质。
请同学们讨论谈谈这个调查结果对职校学生就业有什么启发?(学生讨论,每组派代表课堂交流)
教师总结:人的先天条件无法改变,因此后天的努力和奋斗就成为实现人生价值的决定性因素。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让学生意识到想多赚钱,过上好日子、活得有价值与人的素质、能力有很大的关系。同时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辩证思维能力。
三、我们职校学生怎样做才能活得有意义呢?(板书)
活动四:请第三组代表展示收集的资料或制作的PPT,介绍我市我校杰出校友在就业创业中实现人生价值的典型事例。
创业典型:孙晓东(杰出校友、苏州天堂居集团公司董事长,全国民营企业五百强)、张权方(杰出校友、常州市家装行业精英)。
就业典型:邓建军(常州人、百度搜索称为共和国的脊梁、蓝领精英)、储永坚(杰出校友、常州市首届十佳金蓝领)。
课本P148小王的做法给你什么启示?结合实际谈谈我们应如何在劳动创造中实现人生价值?
学生讨论并谈体会:要求学生根据自己所学专业和今后就业方向畅谈自己对人生的规划,以及实现人生价值的方法、途径等。
设计意图:用学生兄长的成才典型例子告诉在校的同学们,只有通过自己的“诚实”劳动,在劳动中奉献社会,既实现了自己的自我价值,又更好地体现了自己的社会价值,而“奋斗”成为实现人生价值的决定性因素。学生收集杰出校友的资料,也是一次很好的自我教育过程。
教师总结:人生价值的实现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轻松完成的,也不都是靠轰轰烈烈的英雄事迹,更多的人要在平凡的生活中,从一点一滴的、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小事做起,立足本职岗位成才,在就业创业中一步一步地逐渐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还要有恒心、有毅力,有对实现人生价值的执著追求。在为社会创造财富的过程中,让自己过上美好的生活。
四、树立正确的苦乐观和生死观(板书)
活动五:请第四组代表展示收集的近年来现实社会中的正反两方面的典型事例并结合自身体会谈谈对苦与乐、生与死的理解与看法。
学生:1.大学生徐本禹的事迹(去贵州贫困山区支教,当选为2004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
2.死得光荣――武文斌事迹(2009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我们一定要多救人,才能对得起身上的这身军装”。这是一个普通的战士对老百姓的承诺,更是对共和国的承诺。
3.2009年度感动中国人物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党支部原第一书记沈浩事迹。
4.原河北省委办公厅副主任、省国税局局长李真受贿、贪污案被判死刑的警示。
5.江西省原副省长贪污受贿被判死刑的警示。
(以上典型案例可有选择地利用)
学生讨论并谈感受:学生们对苦乐观和生死观有自己的看法(略)
设计意图:在教学中通过分析现实社会中的正反两方面的典型事例,给学生以强烈的对比,从而在内心产生强力的碰撞,引导学生只有遵纪守法、诚实劳动、为国奉献,才能活出自己的精彩人生。让学生从正反两方面事例对比中学会思考,并在思考中体验、感悟,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教师总结引导:苦与乐是客观存在的,要在劳动中创造快乐,并保持乐观的态度,正确对待人生中的“苦”,在困难面前乐观进取,积极向上。
怎样才能做到生得有价值,死得有意义?
珍惜生命,热爱生活,勇于进取,迎接挑战。
崇尚真理,在国家民族危难时视死如归。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我们要生的精彩,死的有意义,要以正确的苦乐观和生死观为指导,更好地服务人民、奉献社会,才能提高人生价值。
活动六:配乐诗朗诵
最后全班同学齐声朗诵配乐诗“有的人”作为本课结束
(课件显示)臧克家的诗――有的人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有的人
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
有的人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有的人
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
有的人
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有的人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
有的人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骑在人民头上的,
人民把他摔垮;
给人民作牛马的,
人民永远记住他!
把名字刻入石头的,
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
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
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
他的下场可以看到;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活的人,
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设计意图:前后呼应,使学生的正面情感体验达到,有多重收获。
本课小结:本课我们学习了两个问题:一是在劳动创造中实现人生价值,二是树立正确的苦乐观和生死观,才能更好地服务人民、奉献社会,提高人生价值。
作业:
树立正确人生价值活动设计方案:(400―500字)
由于种种原因,你正在面临死亡,终期将至,时间只允许你再做最后5件事,你会做哪5件事,并排出先后次序,然后写下你的遗嘱(只写50字以内)。每个成员认真思考后写下决定和遗嘱,谈谈你在写的时候有什么感受,这些感受对你今后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设计意图:希望同学们通过本次课体验、感悟到:人生在世,有很多事值得我们去做,要使自己活得有价值,一定要珍惜现在,活好自己的每一天,使自己的人生过得充实精彩而有意义。
教学反思:
1.价值和人生价值的内涵及表现
“价值”是指事物的某种属性能够满足人们的需要,对人们具有某种积极意义。
马克思说“‘价值’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 “是人们所利用的并表现了对人的需要的关系的物的属性”,“表示物的对人有用或使人愉快等等的属性。”作为个体或群体的人,既可以做为主体向社会、他人索取自己的需要,又可以做为客体向他人、社会提供某种需要,满足社会或他人的需要,这就产生了人生价值问题。
而从概念层面上理解,人生价值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方面来解释。一方面,在人生的整个过程中,人通过自己的劳动或其他行为满足社会或他人的需要,因此,人生价值是通过个人的劳动来实现的。另一方面,人生价值还体现在他对社会或他人的作用方面。即一个人只有以他的贡献为人类谋利益才称得上有价值,依照贡献的多少评价价值的高低,个人对社会的贡献越大,就越能得到个人价值的升华。这贡献主要是指有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社会的进步。也就是说,人生价值应当以贡献社会和造福人类的多少为准绳,以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文明为最高标准。
因此,人生价值,是通过劳动来实现的,是通过贡献来衡量的。
2.人生价值的结构
人生价值从纵向上看可以分为生命价值、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三个组成部分。
人的生命价值,就包括了健康的体魄,发展的智力,旺盛的生命力所具有的价值,人的生命的存在和延续本身就是一种价值,它为人们创造更多的价值提供了可能性和必要性。因为只有在生命存在的前提下,才能够创造价值和享受价值,才能为自我、他人、社会做出贡献。因此,生命本身对于社会和个人都有着很大的价值,的唯物史观对认识和尊重人的生命价值就做出了相关的阐述。
人生的内在价值,也就是一个人具有的潜在的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是个人能力与素质的综合体,既包括了一个人的理论学识,又包括了他的人格素养。
人生的外在价值,就是人生内在价值的外化,是人生内在的知识才能、品德等通过社会实践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转化为为他人、社会做出的贡献,并且满足了自身的需要。而人类的实践活动,就是发现和创造价值的过程,它体现了人生价值结构的重要特征,外在价值就包括了我们所讲的社会和自我价值。
这三个价值结构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并且相互转化的,构成了人生价值的内部结构。生命价值是人生价值的出发点,同时又是人生实现价值的目标和归宿;内在价值只有转化为外在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才能获得真正的意义;而人在现实世界不断自我满足、贡献社会,才能不断提升人生的生命价值。
3.人生价值评价的二元指标
人生价值的评价可以从谁在评价、评价什么、评价的标准是什么三方面入手具体讨论。
首先,从时间和空间上来看,人生价值的评价者也就是评价主体是在历史演变的过程中,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在任一社会时期,只有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和社会前进方向的,代表绝大多数人根本利益的评价主体才有可能做出正确的评价,是真正的评价主体。由于人生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总和。因此,人生社会价值的主体就是社会中的人、集体、他人,而人生自我价值评价的主体就是自己本身。
其次,人生价值评价的客体就是评价的对象,是客体的人的活动所产生的现实结果,也是主客体之间反应出的一种价值关系,这个对象同样是要置身于一定的历史社会条件下。
最后,任何一个评价都有一定的评价体系和标准。从历史演变上来看,奴隶社会是以血统价值的标准来作为当时的主流人生价值评价标准,血统的高贵与否是判断一个人是否具有价值或者有多少价值的唯一原则,这种标准符合当时的社会现实;封建社会主要以等级地位的高低和权利的大小作为评价人生价值的标准;资本主义社会,主要把财产的占有和金钱的多少看做人生价值的砝码。但是它们都具有各自的缺陷,比如:血统的高贵与否并不能代表人对社会的贡献大小,血统的高贵与否不能决定人是否具有才能,况且人具有才能未必对社会做出贡献;另外,对于资本主义社会价值观来讲,金钱的多少未必能够反映其拥有者对社会的贡献程度,也不能反映拥有者的社会价值,同时作为精神层面的贡献是难以用金钱来衡量的,所以这种评价观也是不合理的。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此,评价人生价值的标准也应该从实践的角度考虑,即从劳动出发,劳动就是劳动者个人生命存在的形式,也是主体评价客体人生价值的根本标准。
综上,个人的自我价值,就取决于他满足社会需要的劳动和贡献,其实现过程,就是劳动、贡献于社会的过程。劳动和贡献,就是人生价值的基本标志。
下面就从劳动和贡献这两个指标来浅析它们为什么是评价人生价值的标准。
3.1劳动是获得人生价值的唯一途径
对于劳动,我们首先要把它放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才能展开讨论。同时,人们要想获得人生价值,就必须进行劳动,这是获得人生价值的唯一途径。因为劳动能创造一切,包括人生价值。每个人通过体力的或脑力的劳动,创造出更多的物质产品或精神产品,贡献给社会或他人,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这些劳动的物质产品、精神产品是人生价值的结晶,是一定人生价值的物化表现。所以人们是在劳动中获得自己的人生价值。
马克思认为,纵观人的发展过程,就是一个在劳动的推动下获得自由全面发展的过程。同时还指出:“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的结合,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个人的唯一途径。”劳动不仅可以使人全面发展,而且使人的价值得以实现。
劳动促成了人的价值的产生。劳动创造了价值的主体——人,创造了人类社会,也赋予了人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能力。人的劳动能力使人具有自我价值;劳动在创造人类社会,创造人的自身价值的同时,也创造了人的劳动生产关系,即社会关系。人在社会关系中通过劳动把自身的潜在价值发挥出来,为社会创造财富,使潜在的变成现实的,这就是人的现实价值,即社会价值。在这一过程中,人的劳动价值得到充分体现,劳动积极性得以充分提高。劳动者得到了社会的认同,人的价值在劳动中得到公正的评价和实现。
劳动是人的价值评价的客观标准,是因为人的价值体现在其对社会的贡献中,人生的价值是通过人所创造的满足人类生活需要的物品的价值来表现的。在这个意义上,人的劳动成果满足社会需要的程度,是衡量人的价值的尺度。这点就把劳动和贡献相联系了,一个人劳动贡献和创造成果的大小,标志了他人生价值的大小。创造的价值越大,对社会的贡献就越大,那么他的相对社会价值也就越大。人的相对社会价值的评价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二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个人首先要通过劳动为社会作贡献,然后社会根据个人贡献的大小,及社会需要满足的程度,给予个人相应的满足及肯定。因为,没有社会对个人的尊重与满足,人生价值就失去了实现的必要条件。作为价值主体的人,应该从社会得到他所应有的利益。若片面地强调贡献,忽视人的自身利益,最终是不利于人的价值的实现。
3.2贡献是衡量人生价值的一个尺度
人生价值的大小还取决于自身贡献能否实现和实现的程度如何。人生价值的实现过程可概括为:人们通过自身劳动做出贡献——得到社会的认可——社会给予其尊重和满足——实现人生价值。由此看来,人生价值的实现也和其贡献密切联系。
认为,人生价值不在于等级和地位,不在于金钱和财富,而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和创造财富。一个社会,如果人人都只想索取而不思贡献,那么这个社会就会灭亡,个人的生存也无法保证。因此,创造和索取、贡献和享用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共同维系贡献和索取的内在平衡。
人生价值的实质是以贡献和索取的关系为实际内容的人和人的关系。作为集中体现个人人生自我价值的“索取”和作为集中体现个人人生社会价值的贡献,在人生价值体系中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索取推动了贡献,贡献满足了索取,又刺激进一步地索取。索取是个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光贡献不索取,个人无法生存和发展,最终也就谈不上贡献;而贡献是个人索取的现实保证,光索取不贡献,不仅无处索取,而且即使有所索取也会坐吃山空。因此,索取和贡献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不可分割的。
同时,贡献和索取并不是并列的,是有主次的,社会要能够提供实现个人“人生价值”的各种条件。首先,先贡献再谈索取。要把这些条件创造出来。贡献是索取的基础,只有奉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为社会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对社会和他人有所贡献,社会才能发展,个人发展和个人价值才能得到保证。其次,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整个社会价值是全部个人人生价值的集合,表现为社会对其成员需要的一定满足以及对自然界的合乎规律地改造。社会价值制约和统摄着个人的人生价值。因此,社会价值是高于个人的人生价值的,个人的人生价值必须服从于社会价值。而作为个人价值的组成部分的个人社会价值也应是高于个人的自我价值的,即个人的自我价值应服从于个人的社会价值。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客观、公正地评价人生的价值就看人们做出的贡献是否有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是否有利于社会生产力提高和社会的进步,是否有利于人民的利益。因此,每个人都应融入集体,融入社会,在尽力为他人、为社会做贡献中体现自己的价值,同时要客观、谦虚谨慎的看待自己的劳动成果,不断地创造新成果,为社会做出新贡献。(作者单位:西南石油大学)
参考文献:
[1]艾永发.人生价值评价标准初探.法制与社会[J] 2007.04
[2]彭伟忠.人生价值的结构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2006.4
2.高中生对物质财富与人生价值的认知现状。物质财富是人生价值以及劳动的外在表现,但是它不是衡量人生价值标准以及贡献大小的唯一标准和手段。人作为价值的创造者的同时,还是价值的享受者,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体。我们可以这样讲,人生价值的重点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包括对社会的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两个方面。
当被问及——是否认同“物质财富越多,人生价值越大”的观点时,9.6%的学生表示完全同意,79.7%的学生表示不同意和非常不同意。由此看来,大部分的高中生否定了用物质财富来衡量人生价值的方式,知道物质财富并不完全代表人生价值。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中实施财富观教育的方法
1.榜样示范方法。该方法就是采用别人的高尚行为、优秀品德以及思想等来对学生进行影响与教育,使得学生形成了正确的财富观。榜样示范教育方法最大的特点在于其具有极强的感染性与形象性。教育学家洛克认为:“没有任何其他的事务能够像榜样这样温柔而深刻地嵌入到人们的心里。”榜样示范方法是要将榜样的感染性、形象性、权威性以及可实现性等对学生构成影响。这些榜样包括了学生榜样、英雄楷模榜样、家长榜样以及名人榜样,等等。在选择榜样的过程中,应该尽量选择那些来自本校、本社区的优秀榜样,通过大家都认同、熟知以及敬佩的榜样来起到示范作用。
2.价值讨论方法。价值讨论属于精神范畴之内的交流,该方法以语言作为交流的媒介,通过主体之间的相互体验与理解,形成了一个价值共识与互动的过程。在实施过程中主要包括:其一是价值对话。这包括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以及人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其二是价值体验和共鸣,通过体验能够实现个体对财富观的主观感受,而共鸣则属于一个公共体验,是实现公共交往主体情感的途径;其三是个体领悟与群体共悟。通过个体自我领悟,在讨论的过程中实现群体共悟,通过个体差异激发更高级领悟;其四是自我价值的构建。通过价值讨论形成对其他个体的理解和认识,在相互尊重过程中对自我价值的认识有更进一步的选择和判断,最终实现“和而不同”的理想境界。
近年来出现的“逃课”和“淘课”的现象引起了笔者的思考,笔者尝试把网络公开课这种主题探讨式的讲座模式引入课堂教学,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开设课堂主题小讲座。如果教学完全按照书本知识逻辑授课,教学就变成知识点的认知与解释,兜转在概念里,少了趣味,少了心灵的触动和人生的感悟,脱离学情。于是,笔者跳出教材自身的知识逻辑,对教材进行课堂化开发,根据学情,重整教材,开设“德育课堂小讲座”。
所谓德育课堂小讲座,是指以反映某些具体的德育内容为中心而精心设计的一种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心理教育和环境教育等多方位渗透的多功能课型,它并非一般意义上的“课”,而是兼有学科课程之形和活动课程之功能,是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有机结合。下面,笔者就德育课堂小讲座进行案例说明。
二、例谈德育课堂小讲座
比如:哲学《奉献与人生》这课知识结构简单,内容思想性、可探讨性强,很适合做主题小讲座,笔者给这个内容的主题讲座取了一个诗意又富哲理的名字《灵魂的香味》,奉献实际上是人们追求高尚的灵魂,它能实现人生价值,成就人生幸福,使人生源源不断地传递出沁人心脾、感人肺腑的芬芳。
德育课堂小讲座时间为一课时,主要采取的教学方法是案例教学法和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把自己变成一个“讲故事的人”,娓娓道出案例故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启发学生思考、领悟。
德育课堂小讲座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本节“小讲座”的对象只针对职高二年级下学期后半学期学前教育专业,清一色的女生,讲座的内容不仅直接关系着她们的专业学习,也影响着她们的生活态度。
主题讲座《灵魂的香味》的内容主要分两方面:
第一:努力做有用的人
故事1:她就是这样一位人――卡门?戴尔?奥利菲斯。
师:猜一猜这场走秀时她的年龄?
生:议论、猜测。
师:这是2013巴黎时装周的走秀,82岁的她压轴出场。鹤发奶奶表现怎样?逊色吗?
生:惊奇,触动,纷纷感叹。
师:工作中的她用自己女王般坚毅的眼神,整洁、谦逊、守时的专业态度缔造T台的不老神话,生活中的她笑容总是温暖明快。
师:通常这种年龄的人有句口头禅:“老了,不中用了”,你觉得这句话适用于她吗?你能说说她到底哪里触动了我们?
生:不适用。美丽、自信、优雅,不枉此生。
师:奥利菲斯惊艳了时光,也惊讶了我们。虽然年老,但没有不中用,她活出自己的精彩人生,为向我们展示了正确积极的人生态度。一个人活着,如果他对社会、他人、自己是有用的,那么他的人生就是有价值的,越有用,他存在的价值就越大。有价值,才有幸福,所以要努力成为一个有用的人,不要过早的放弃自己,鹤发奶奶如此,我们年轻人更应如此。
选择卡门?戴尔?奥利菲斯的故事开讲,除了开场“抓眼球”、女性、励志等原因之外,更重要的是对课本的价值、人生价值的抽象概念解释进行了简单生动的处理,用通俗的“有用、无用”去解释,并帮助学生端正人生态度,认识到努力做最好的自己,不断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有价值的人生自然幸福。
故事2:廖智――5?12汶川地震中失去双腿的舞蹈老师。
师:截肢后的廖智如果放弃自己,可能会是怎样?
生:颓废,人生毫无意义,生活的会不幸福。
师:廖智是怎样诠释人生的价值?
生:思考回答。
师:廖智在巨大的困难面前,不轻言放弃,勇敢坚持,努力做最好的自己,实现自我价值,同时又奉献社会,实现社会价值 ,廖智就是在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廖智为年轻女性,又习舞蹈,对学生在专业学习、克服人生困境、实现人生价值方面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年长的奥利菲斯,遇难残疾的廖智,她们都在努力地做好自己,同学们,你们年轻、健康,更应该要活的有用,要活出价值,切勿潦潦无为。
故事3:某青年,职高毕业后,尝试做过几份工作后,以不会做和太辛苦为由,拒绝上班,然后就呆家里啃老,天天白天睡觉晚上打游戏,每个月还逼父母要千元零花钱,不给就对父母恶语相加、大打出手。
师: 他这样活着,你觉得他的人生有价值吗?为什么?
生:不付出,不奉献,只有索取,太没用了,人生没有价值。
师:由此可见,判断一个人的人生价值,不是看他索取了多少,关键是看他奉献了多少。
师:如果,这位是你的兄弟姐妹,你会如何劝告?
生:要懂得付出,要通过劳动实现人生价值,否则,活着就等于死了,毫无意义,被人看不起,还连累家人。
这种类似的现象在学生中是有出现的,通过这个反面例子,让学生认识到不努力,不付出,只会索取的人生是没有价值的,会被人唾弃,明白判断一个人的人生价值主要看奉献。
其实,我们去劳动,肯付出,做奉献,看似服务别人,其实是为了自己。
第二:助人其实是助己
故事4:有一绘本名叫《盲人的灯光》,讲的是有个人独自走夜路,遇到了一个提灯走来的人。但他却发现,提着灯的人居然是盲人。
师:盲人为什么提灯?
生:照亮别人。
生:是为了让别人看见他,好不要撞着他。
师:其实我们的人生也一样,照亮别人,更照亮了自己,助人实则助己。
用这个绘本素材,既可简单生动的点出奉献、付出对于实现人生价值重要意义,又可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绘本小故事、大智慧,多看有利于今后进行幼儿教育。
作者简介:陈晓一(1979-),女,河北三河人,防灾科技学院人文社科系,讲师;黄萍(1972-),女,甘肃陇西人,防灾科技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副教授,天津师范大学学院博士研究生(天津 300387)。(河北 三河 065201)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4-0121-0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课程。“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是教材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大学时代是大学生形成系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在教学过程中,以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科学界定为切入点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的讲述,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也方便学生们系统地掌握教材内容。
一、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科学界定
马克思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解开了人的本质之谜。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科学地说明了人的社会性本质,“……但是,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这是人类历史上对于人的本质问题的第一次科学阐述。
二、“基础”课中人生观的内容体系
“基础”课教材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中有三节的内容,在内容安排上的大体思路如下:[2]
第一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主要讲述了四个方面的内容。首先,需要明确世界观与人生观的基本概念:世界观产生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实践,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对周围的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体把握;人生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具体的个人就是世界的一部分,人生观也同样来源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实践,是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对人生目的、意义和人生价值的总体把握,不同的人生观决定着具体个人对实践活动的目标、人生道路的方向和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不一样的;在世界观与人生观的关系上,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因为人生观从属于世界观,所以世界观对人生观有决定性意义,但由于人的主观能动性,人生观又对世界观的巩固、发展和变化有一定的影响。其次,要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人生观是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三个方面的辩证统一体,人生目的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人为什么活着,人生态度告诉人们应当以什么样的态度面对生活,人生价值是一种判断标准即什么样的人生是有价值有意义的,在这三者中,人生目的是最主要的即人生目的是人生观的核心内容,因为人生目的是人在具体实践中对于自身行为的根本指向和人生追求,因此有什么样的人生目的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的标准与判断也就会有所差别。再次,要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人生态度也是人们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具体的实践活动决定了每个人的人生态度是千差万别的,有充满希望的也有悲观绝望的,有珍视热爱的也有漠然冷漠的,有勇敢坚强的也有胆怯懦弱的,人生态度来源于实践也制约着一个人对人生矛盾和实践问题的认识和把握,同时人生态度也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也影响着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和人生走向,当代大学生要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要认真务实、心胸豁达、乐观开朗,更要自强不息、坚忍不拔。最后,要用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指引人生,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变革期,各种价值观念的碰撞使得人生观领域也呈现出复杂多元的状态,但只有以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才是正确的人生观,才是科学高尚的人生观,因为只有树立了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才能以正确的态度面对生活,才能在奉献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还要坚决抵制各种错误的人生观比如拜金主义人生观、享乐主义人生观和个人主义人生观等等。
第二节,讲述创造有价值的人生,也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明确价值观与人生价值的基本概念,人们的具体实践都与价值判断有密切的关系,价值观就是人们对于怎样才是有价值的,价值评价的具体标准是什么以及如何才能创造价值等一系列问题的认识和看法,价值观反映了人们对现实生活的总体认识和理想追求;人生价值是指人的具体实践活动对周围世界以及自身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人生价值在深层次上影响和指导着人们的实践活动,当代大学生只有全面把握人生价值的内涵,才能在实践中最大限度的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创造有价值的人生。其次,要正确理解和把握人生价值的标准与评价,人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方面的特征,这也就决定了人生价值也有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自我价值是个体的实践活动对具体个人的生活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社会价值是个体的实践活动对他人或社会所具有的价值;相应的对人生价值的评价也要从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但一个人的生活具有什么样的价值,在根本上是由社会所决定的,而社会价值的评判也主要是以为社会所做的贡献为标准的,也就是说具体个人对社会和他人的进步和发展所做出的贡献越大,他的人生社会价值也就越大,总之,人生价值评价的根本尺度,是要看具体个人的实践活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通过具体实践劳动促进了人类的进步和历史的发展。再次,明确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人生价值内在的包括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所以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也要从个人条件和社会条件两个方面去把握,实现人生价值的实践要从社会的客观条件出发,从个体自身条件出发,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一致,自强不息,增强实现人生价值的本领。最后,要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因为人生价值的目标要靠具体的实践活动才能变为现实,个体的实践活动要向人民群众学习,走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走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第三节,讲述要科学对待人生环境。因为具体个人创造人生价值的实践活动总是与周围世界或者他人发生各种各样的关系,这些就构成了所谓的人生环境,人生价值要想更好的实现,就要处理好与周围环境的关系,这其中包括自觉调适心理促进自我身心的和谐,以平等宽容诚信互助的原则促进个人与他人的和谐,正确认识社会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正确认识人对自然的依存关系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三、以人的本质为切入点进行人生观内容的讲述
以人的本质即人的社会性为切入点可以很容易理解教材的内容,而且也方便对内容的系统掌握。
1.以人的本质为切入点理解人生目的
人的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自觉性,这是人与其他动物的一个很重要的区别。人生目的是人在具体实践中对于自身行为的方向性判断和理想性追求,人生目的对具体的实践活动有着定位的作用,也就是说人生目的帮助每个人明确其所从事的具体活动的大方向。
具体从人的本质上讲,因为人是社会性的动物,所以,个体在追求人生目标时,就不能只考虑自身生理需要的满足,要把自己放在社会的角度上,要考虑为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做出贡献。个体只有树立了为人民服务的高尚的人生观,高瞻远瞩,才能更为深刻的认识人生目的,才能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时时处处为人民着想,助人为乐,造福人民。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职业有不同,但只要科学认识人生的目的,切实把自己的人生目的放在社会发展的角度上去考虑,切实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坚持把实现个人追求与实现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人民利益紧密联系起来,不为狭隘私心所扰,不为浮华名利所累,就能够不断实现高尚的人生目的。
因为人是社会的动物,人的存在要为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做出贡献,以为人民服务的高尚人身观指引人生,就要反对和抵制那种只满足人的动物性本能的追求,就要反对极端个人主义人生观,反对享乐主义人生观,反对拜金主义人生观。极端个人主义人生观强调以个人为中心,否认个人与社会的不可分割性,否认社会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从狭隘的个体私利出发,把个人的利益凌驾于他人和集体利益之上,忽视社会和他人的价值,认为他人和社会要为具体个人服务,这明显违背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社会性的阐述。享乐主义人生观所追求的人生目的仅仅是满足个体的感官享受,这种人生观认为人生的终极目的和全部内容就在于满足感官的刺激与,这种单纯强调个体的动物性本能,把追求个体感官的享乐变成人生的唯一目的,显而易见的也违背了人具有社会性的本质规定。拜金主义人生观是一种高层次的享乐主义人生观,认为金钱可以更好的满足个体感官的享乐,金钱可以主宰一切,认为人生至高无上的目标就是对金钱的追求与掌控,拜金主义人生观承认人与人之间有联系,但这种关系仅仅限定于个体之间冷酷无情的金钱交易,否认个体之间的道德关系等其他关系,这也是与人的社会性本质相背离的。这三种错误的人生观都片面夸大了人的某些生理需要,而无视人的全面性和人生的整体需要,没有正确把握人的本质,没有正确把握个人与社会的正确关系,忽视或否认社会性是人存在和活动的本质属性,它们对于人生观的认识、讨论人生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一己之私利。
2.以人的本质为切入点理解人生价值
人生价值包括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人的本质的社会性决定了对人生价值的评价不能仅仅看个体自我价值的实现,而是要看个人社会价值的实现,即个体改造世界的具体实践活动对社会和他人所做出的贡献,也就是对社会和他人所具有的价值。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每一个具体的个人都生活在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网中,个体总是受到一定社会关系的制约,个体物质和精神的需要必须在社会中才能得到满足,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摆脱社会网对个体的约束与束缚。在实际生活中,每个人都会根据他所处的社会背景,选择具体的实践方式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但个体的社会价值只能建立在一定的社会关系和社会条件基础之上,并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实现。人的本质的社会性,决定了人生的社会价值是人生价值的最基本最本质的内容,社会价值体现个人对社会和他人的贡献,个体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对社会和他人的生存和发展贡献越大,个体的社会价值也就越大,个体的实践活动没有对社会和他人的生存和发展做出贡献,那么他的社会价值就越小。总之,人的本质的社会性决定了人生价值评价的根本尺度是看一个人的具体实践活动是否符合社会进步的客观规律,是否促进了历史的发展。劳动以及通过劳动对社会和他人做出的贡献,是评价具体个人人生价值的普遍标准。
社会是个人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的本质的社会性同时也决定了实现人生价值要从社会实际客观条件出发。人们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从来都不是随心所欲的,任何人都只能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运用恰当的方式方法去追求自己的人生目的,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人生价值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实现的,人的创造力的形成、发展和发挥都要依赖于一定的社会客观条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个体实现其人生价值的社会客观条件也在不断的改变和完善,这就为个体人生价值的实现创造了更好的条件,提供了更高的发展平台,也更加有助于更高人生价值的创造。
3.以人的本质为切入点理解科学对待人生环境
实现人生价值的具体实践活动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正确处理好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对于人生价值能否实现以及实现的程度,有着重要的意义。人生环境包括自我身心的和谐、个人与他人的和谐、个人与社会的和谐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在这里,以人的本质为切入点,重点理解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和谐。
人的本质的社会性,决定了个体在社会生活中,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总是要与他人接触,要与他人结成各种各样的关系,可以说,每一个人与他人关系处理的好与坏,对于个体的成功或失败有着很重要的关联。所以,个体为了能够实现自身价值,为了能够创造更高的社会价值,一定要处理好与他人的各种关系,尤其是利益关系。在处理与他人的关系时,要注意遵守以下四个基本原则:平等是促进个人与他人和谐的前提,诚实是处理个人与他人关系的基本准则,宽容对于协调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互助是促进个人与他人和谐的必然要求。
人的本质的社会性,表明社会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这也就决定了复杂多样的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构成了人的一生的主要内容。正如马克思所说:“人是最名副其实的政治动物,不仅是一种合群的动物,而且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3]人的本质的社会性,意味着人的成长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社会化进程就会不断地向前推进。人生价值的实现依赖于良好的社会环境,个体只有经过充分的社会化的洗礼,才能获得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基本条件。总之,实现人生价值要明确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更要把握好个人在社会中的定位以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
参考文献:
孔子是一个述而不作的圣贤,后人整理出一本对话集,取名为《论语》。中国人都知道“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但真正研读论语的人却并不多。作为一名中学政治教师,在和学生一起学习《生活与哲学》一书时,练习题经常遇到一些“碎片化”的《论语》章节。文言文的表述足以让学生畏惧,让教师也时常一头雾水,想着去请教语文教师,结果得到了白话文的译文,并不能解决问题。今年,我突然醒悟,只有自己狠下心来对《论语》进行精读才能真正解决问题。逐字逐句地念,逐句逐章地写,点点滴滴地悟,结果发现《论语》和教材里的西方哲学观点有相通之处,但又是典型的中国式思维,比较起来阅读非常有趣,完全颠覆了我对《论语》只言片语式的理解。现以人民教育出版社的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第十二课为例,与《论语》的哲学观点相比较,发现二者观点同中有异,但所代表的思维方式却大相径庭。
西方哲学谈到“人生价值的实现”,强调人生价值实现是一个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过程以及价值观的引领尤为重要,因此要发挥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价值判断、价值选择因人而异,应坚持自觉遵循社会发展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保证价值判断、价值选择的正确性。而人生价值的实现途径有三个: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知识逻辑是典型的西方哲学套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研究得出的结论都是“普适性”的一般性结论。
在《论语》一书中,谈及人生价值的非常多,但无论是研究逻辑还是研究方法都迥异于西方哲学。《论语》的逻辑就是生活的逻辑,《论语》的思维是“中庸”式的温和派。以“人生价值实现三重境界”为例,可以管中窥豹。
在《论语》第十三篇第20章孔子重点讨论了作为知识分子群体“士”的人生价值实现问题,非常的精辟。
子贡问曰:“何如斯可为之士颐?”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使命,可谓士矣。”
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
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nn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中国人的人生观是按照个人、家庭、国家的序列层层推进式的,方法论的指导则是进退有度务实型的。谈及“士”的人生价值实现,孔子的论述并没有像西方哲学那样大谈人生价值判断选择的标准和实现途径,也没有得出规律性的一般知识,只是在对答中有如述家常一般娓娓道来,给人的感觉就是如沐春风,让问者有所得也有所悟。
孔子认为,“士”的人生价值实现第一重境界在于个人修为,重点在言行。“言必行,行必果”是一个“士”实现人生价值的第一个台阶。对于人生价值实现,孔子强调“行”,这与西方哲学强调“要在劳动中创造价值”有相通之处。一个学识博雅的人,如果“言不能行”,不能将知识应用在实践中,充其量就是一个“书橱”;如果“行不能果”,不能通过实践达到预期的目标,充其量就是“走过场”。我们时常笑话中国古人论述问题不够系统,但此处孔子提出“说了就要去做,做了还应该达到预期目标”,比起西方哲学只强调“劳动”更为缜密严谨。强调“行”是孔子的一贯主张,如“敏于行,讷于言”“先知,劳之”“居之无倦,行之以忠”“子以四教:文,行,忠,信”等等。
孔子认为,“士”的人生价值第二重境界在于家庭宗族范围内的孝与悌。中国人自古以来有“家国一体”的思维,家庭乡党是中国人人生价值实现的第二层平台。西方哲学惯于从个人直接上升到社会,而孔子始终抓住家庭乡党这一社会的基本单元,研究“家庭乡党”的“人”,最根本的抓住“入则孝,出则悌”。一个人人生价值的实现离不开家庭宗族,如能实现“宗族称孝,乡党称悌”则已经将一个“人”字放大了几倍。不是每一个“士”都可以成为国家栋梁,也不是每一个“士”都可以指点江山。西方哲学惯于研究人的共性,而孔子则给上不了大平台的人提供一个人生价值实现的参考标准;同时西方哲学将人生价值的实现落点放在“奉献”,孔子的落点则在“仁德”,而“仁”的根本就在孝悌。从造字的角度说,“孝”是“教”的一部分,中国人有“无孝则无教”的说法,“孝”文化在中国特别发达,在家庭宗族里,孝是“无违”,孝是“色难”,孝是“敬”,孝是“父母唯其疾之忧”,总之“百善孝为先”。一个“士”能在家庭实现孝,就是对父母负责,对自己人生负责。在交通工具不发达的古代,乡党是大部分“士”的人生活动范围。孔子说“德不孤,必有邻”,“里仁为美”,一个人在乡党社区的价值实现首先要“立德”“立仁”。在乡党,人际关系相比较家庭而言更加复杂,孔子抓住一个“悌”,学会尊敬。孔子对“士”的第二重人生价值实现与西方哲学强调主观努力,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要提高个人素质有想通之处。但也有明显的区别:西方哲学对人的落点是“成功”,中国人对人的落点是“和谐”。
孔子认为,“士”的人生价值实现第三重境界在于对国家和民族的历史担当。中国人追求“学而优则仕”并非都出于个人功成名就的功利之心,有识之士要“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使命”,也就是说要有羞耻之心,总能感觉到自己有做得不够的地方,要出使国外不辜负国家的使命。“士”人生价值实现的最高境界是将个人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将个人的使命和历史的责任联系在一起,将自己锻造成国家栋梁、民族脊梁。西方哲学强调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在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中,强调二者有机统一,对个人价值是尊重的,对社会价值是倡导的。而孔子强调随着个人平台的逐步增大,个人变得越来越小,对国家价值加倍放大,结果个性容易被抹杀,历史使命感很强,但往往有压抑个性的成分。因此,中国思维指导下的“士”,往往喜欢抹去自己的棱棱角角,让自己变得圆滑一点,给人的感觉是“活得不轻松”。而西方哲学对个人的尊重则激发了张扬的个性,释放了更多的创造力,给人的感觉是“活得挺自在”。人的行为是受思想支配的,中西方不同的世界观决定了中西方不同的方法论,中西方不同的方法论指导出不同的生活。
西方哲学会将“人生价值”的哲学问题肢解成“价值观”“价值判断”“价值选择”“价值评判”“人生价值实现途径”等问题,采取各个击破的方式,最后又用“价值”这一根红线有将其贯穿起来形成一个体系。孔子的思维是“中医式”的,反对西医式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在独处时加强个人修为、在家族乡党时出悌入孝、在朝堂时使于四方、不辱使命,将所有的概念融入生活的场景,开出阶段性的场景式的多个处方,给出了方向却仍需要人去感悟。
中西方哲学在“人生价值实现”问题上有三个相同点:都强调要在实践中实现人生价值,都强调要在个人与社会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都强调个人主观努力对人生价值实现的作用。但也存在三点不同:西方哲学更加尊重个性的张扬,而中国哲学会放大集体、国家的利益,无形之中抹杀个体个性;中国哲学在个人代表的“微观领域”和国家天下为代表的“宏观领域”之间,将家族作为“中观领域”加以研究;中国哲学在主观努力方面突出道德修为,追求和谐,而西方则更多的突出奋斗和创造,追求成功。中西方哲学的思维方式有同有异,可以比较但不能混同,值得我们去探究和感悟。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13)-03-0017-02
一、引言
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也是长期以来困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难点之一。从理论上来说,理想信念具有实践性、超越性、时代性、多元层次性等特征;从实践上来说,理想信念是包含人的认知、情感、意志等在内的综合活动。这表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是一个时代性的话题,并不存在一个固定的理想信念教育的“课程论”和“方法论”。 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修养》)课是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程,是实施理想信念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固然,导致当前大学生理想信念失落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与教师对该课程教学内容的整体理解与教学方式的把握也有非常重要的关系。笔者认为,要想在理想信念的课程教学方面达到好的教学效果,就需要探究与时代精神相契合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课程内容和教学研究方式。本文拟以《修养》课中理想信念与人生价值的内容为出发点,对《修养》课程教学中关于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做一必要的探究,从而为增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提供一些可供借鉴的思路和方法,以求教于各位教育同仁。
二、人生价值的完整理解
人生价值与人生理想是《修养》课中两个密切相关的核心范畴。就目前高校《修养》课程的内容设置来看,人生价值和理想信念各分两章(第一章和第三章)来讲述。在对人的价值观的诸多理论中,对人生价值的理解是迄今为止最为合理、也最为全面的。因此,对人的价值的准确把握,就成为我们确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内容的的理论前提,同时也是探究理想信念教育的方法论依据。关于对人生价值观的特征,我们可以做如下三个方面的理解。
首先,认为,人的价值是其生存价值、享受价值和创造价值的统一。人首先要存在,然后才有人的活动。所以“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 [1]这就是人的内在价值,它是人的价值的前提和基础。
其次,人的价值观坚持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再次,人的价值观坚持劳动贡献与主体素质统一的价值标准。人的社会价值既然是人满足社会需要的属性,那么人就必须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为人类和社会做出贡献以确证和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主体素质包含诸多因素:知识文化教养、劳动生产技能、思维创造能力、政治觉悟、理想情操、道德品质、审美能力、个性等等。”[2]主体素质是在为社会劳动贡献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反过来又可以促使人们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人的价值本质在于通过创造性的实践,把人的自我发展与完善,同造福于人类的贡献相统一。“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人的内在本质表明人应该自我价值肯定,但是这种肯定应该是自觉的而不是盲目的,只有意识到自己是一个有价值的存在物,把人生看作是一个价值过程,从而自觉地发挥和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能力,通过自己的拼搏奋斗去追求人生的最高价值,才是自觉的自我肯定。“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构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种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4]人的外在价值则说明一个人只有以他的贡献为人类谋利益,才是有价值的人,而且人的价值总是同这种贡献成正比例的。
“人们追求崇高的生活理想、道德理想、职业理想、社会理想的过程,也就是为了得到自身价值的实现和升华,而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作出实际努力的过程。”[5]所以,实现自身的价值,还必须要有在道德境界上的攀登和升华。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对人生价值和人生理想的关系做一大体界定:人生价值是指主体人的主观目的、需要和才能在与客体相互联系中,所表现出来的肯定性和积极意义。“人生理想是一种尚未实现的人生价值;人生价值是实现了的人生理想。人生理想是人们选择和实现人生价值的内在动机,人生价值是把这种动机付诸于现实的结果。”[6]前文已经提及,本文拟从课程论和教学论的视角对《修养》课教学中关于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做一必要的提炼与总结,因此关注的焦点不在于人生价值和人生理想之间具体的逻辑关系(此问题将另文讨论)。
三、化理论为方法、化理论为德性
我国著名哲学家冯契先生的哲学宗旨是“转识成智”,即从知识之学到智慧之学,具体说来就是“化理论为方法、化理论为德性”。“我这里所指的理论是指哲学理论。指智慧,就是关于宇宙和人生的某种见解,某种真理性的认识,它和人的自由发展是密切相关的。”[7]笔者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功能就在为学生提供关于人生理想、人生价值等方面的一些重要理念,通过在学习、生活中对这些理念的自觉践行,从而达到塑造人、完善人的目标。
(一)通过直观教学法,透视生命的价值,这是理想信念教育的现实起点。 “人类精神的任何活动领域,都是在现实中吸取理想,再把理想转化为现实。”[7]生命的意义不仅表现在物质方面,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升华,生命教育的最高层次也就是生命的升华教育,即理想信念教育。 “通过教育活动培养具有公民素质的人,就是要在我们的教育中培养自由、自尊、尊严、个性和有创造性的生命个体。”[8]
树立关爱生命、欣赏生命、尊重生命的理念,是激发学生的对生命、生活的热情,培养其生活理想、道德理想。在《思修》人生价值观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将生命教育的相关理念渗透在其中。从内容上来说,首先要让学生树立关爱生命的理念。关爱生命一方面要领悟生命的宝贵性。生命的宝贵性体现在四个方面:其一,生命是短暂的;其二,生命是不可重复的;其三,生命是脆弱的;其四,生命是不可替代的。关爱生命的另一方面就是敬畏生命。其次要树立欣赏生命的理念。生命的不同阶段,有着各种不同的美,不仅要求我们善待生命、珍惜生命和呵护生命,而且要求我们完善生命、展示生命和激扬生命。再次要树立尊重生命的理念。每个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具有不可替代性、不可重复性和唯一性,每一个生命都有其区别于其他生命个体的天赋、兴趣和爱好。
(二)运用教育叙事研究,使学生正确理解理想信念教育中的诸多关系。从理想信念教育的教学内容来说,需要正确处理诸如理想与现实、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理想与奋斗的关系等。人生的理想是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合题。正确协调个人理想与社会共同理想的关系,是《修养》课中理想信念教育中无法回避的问题。只有协调好二者的关系,才能科学回答人生价值的问题。 “人生理想正在于通过创造性活动为社会作出贡献,同时实现自我价值。这是从群己关系、自我与社会关系上讲。”[7]个人理想,就是个人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包括道德需求方面的向往和追求。共同理想是一定社会的人们共同的向往和追求,它影响和制约着个人理想,为个人理想的形成和实现提供了条件。个人理想应当与其相处时代的共同理想相一致,把实现个人理想与实现共同理想结合起来。
为了使这部分内容的讲解更具有理论的说服力,我们采用教育叙事研究的课程教学方式。叙事包含着个体层面、社会层面的基本结构性经验,是个体乃至人类的一种知识组织方式和基本的思想模式。通过描述个体生活以及对个体生活故事进行解构和重构,叙事研究获得了对个体行为与经验的解释性理解,发现了隐匿于个体日常生活中的意义。“从外延来看,教育叙事研究是教育研究对叙事研究方法的一种整体性借用,那些运用叙事研究方法研究教育问题的研究都可以称之为教育叙事研究;从内涵来看,教育叙事研究的本质属性在于它聚焦于个体日常教育生活中的某一现象,分析现象之中个体的一系列教育生活故事所包含的基本结构性经验,对个体的行为和经验建构进行解释性理解。因此,教育叙事研究是研究者通过描述个体教育生活,搜集和讲述个体教育故事,在解构和重构教育叙事材料过程中对个体行为和经验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9]相对于传统的研究范式而言,教育叙事研究更强调与人们教育经验的联系,即以教师自身的真实教育生活为基础,并通过故事叙述来描述教师在真实情境下的教育经验、教育行为以及总体教育生活。“在教育叙事研究过程中,研究者描述研究参与者的个体生活,搜集和叙说作为个人的研究参与者的生活故事,撰写基于研究参与者个人生活经历的叙事故事。作为一种独特的质的研究形式,教育叙事研究的一个本质特点是:关注个人,通过搜集故事来建构田野文本数据,报告个人生活经历,并探讨这些经历之于此一特定个人的意义。”[10]教育叙事研究的主要形态有历史故事(历史文献研究、历史人物研究、历史事件研究)、民间故事和自传故事等。[11]
(三)立足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运用案例教学和事例研究教学,凝炼《思修》课中的理想信念教育内容,培养学生独立的人格、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及社会关怀精神等综合素质,这些都是理想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前文已提及,主体素质包含知识文化教养、劳动生产技能、思维创造能力、政治觉悟、理想情操、道德品质、审美能力、个性等诸多因素,这些素质都是人的生命展开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修养》课程的一条主线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要培养、提升学生的三方面的素质即道德素质、思想政治素质和法律素质。大哲学家康德曾说过,“思维无内容则空,直观无概念则盲。”我们也不妨说,“形式无内容则空,内容无形式则盲。”在此,我们以《思修》课中绪论部分和第二章中的相关内容为依托,阐述案例教学在培养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作用。
培养学生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政治素质,也是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内容。《修养》课中第二章是关于爱国主义的内容。《修养》课承担着培养学生正确的“四观教育”即“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和法制观”的任务。爱国主义是一种理性义务(道德要求)、政治责任(政治原则)和法律义务(法律规范),爱国主义也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这些是从爱国主义的调节对象即个人与祖国的依存关系来说的。因此,我们可以说,爱国主义是“四观教育”教育的升华,当然也是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关于这方面的案例在历史和现实社会中俯拾即是,当然我们需要选择能充分说明问题的例子。比如在在对爱国主义是一项重要的政治原则时,我们会给同学播放《东京审判》中梅汝博士为争取自己席位的视频片段。“如论个人之座位,我本不在意。但既然我们代表各自国家,我认为法庭座次应该按时各受降国的签字顺序排列才最合理。首先,今日系审判日本战犯,中国受日本侵害最烈,且抗战时间最久、付出牺牲最大,因此,有八年浴血抗战历史的中国理应排在第二,再者,没有日本的无条件投降,便没有今日的审判,按各受降国的签字顺序排座,实属顺理成章。” 他义正言辞地维护了当时国家的尊严和利益。
以上只是从《修养》课程中人生理想、人生价值内容的角度,对理想信念教育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做了一些思考。笔者始终认为,《修养》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基本就是一个理想信念教育的问题,只是各部分内容对学生素质关注的焦点不同而已。况且,《修养》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事例研究也是《修养》课程理想的教学模式。事例研究模式不同于课堂教学中的举例,教师的举例是为了说明问题或证明某种观点,是教师在讲授模式中常用的一种方法。而事例研究模式在一定意义上是与讲授模式相对立的,事例研究模式强调“事例中心,参与中学”。[12]事例研究模式是以事例为载体,以学生参与为中心的一种教学模式。
事例研究模式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成功运用。每学期开学,教师会要求学生成立一个6到8人组成的学习小组,每个小组要民主推荐一名组长,而这个学习小组就是事例研究模式开展的主体。教师一般在每学期前两周会选择一些社会热点问题讲解示范。之后,教师让学生准备下次课堂上讨论的社会热点问题,要求小组代表在课堂上做主题发言,再请其他同学讨论,最后教师做适当点评。我将这一事例教学命名为“每周道德与法律发现及其评论”。实践证明,这一模式很受学生欢迎,改变了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范式,增强了课堂教学的效果。以“每周道德与法律发现及其评论”为载体的事例研究模式的开展,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在具体的事例研究中,同学们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哲学、伦理学、教育学、管理学、文化学、心理学等学科知识,对问题进行了深入具体的思考。事实上,这就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和“转识成智”的过程,也是主体素质不断丰富的过程,亦是学生理想人格生成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从理想和人格的关系来说,人格是理想的承担者,理想是人格的主观体现。人的认识、意愿、感情、想象等因素综合地体现在理想之中。在把理想化为现实的过程中,人格也得到了培养。” [8]
参考文献:
[1] .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2] 肖群忠.“人的价值”的含义与特征[J].西北师大学报,1988(4).
[3] 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4]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5] 夏国乘,易宪容.论人的价值和人生理想[J].社会科学,1986(11).
[6] 万俊人.论人生理想与人生价值[J].哲学动态,1988(4).
[7] 冯契.人的自由和真善美[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8] 李朝东.现代教育观念的知识学反思[J].教育研究,2004(2).
[9] 傅敏,田慧生.教育叙事研究:本质、特征与方法[J].教育研究.2008(5).
(一)对后进生进行道德品质教育,帮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从后进生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缺点,但表现最为突出的可能就是道德品质的问题了。由于这方面的原因导致他们严重缺乏自我管理能力。其实后进生的道德品质并不是很坏,只是由于他们思想不成熟,容易受到外界的诱惑,使自己思维上受到一些扭曲。甚至有些学生就想当后进生,因为他们认为后进生的很多行为非常的酷,并且有许多丰富的课余时间干自己喜欢的事情,而优等生只知道学习,别的什么也不会。其实并不是这样的,优等生也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只是后进生并没有看到这一点。在优等生的世界里,他们有自己的人生观,所以他们在努力地学习,以期能实现自己的价值,而后进生呢,我们不能说他们没有自己的人生观,只是这种人生价值观被他们扭曲了。我们经常听家长说,一定要教会自己的孩子如何做人,其实他们的意思就是要教会孩子有一个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以便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从这方面来说,学生的道德品质,其实和家长有很大一部分原因,俗话说,“子不教,父之过”。那么在加强后进生的这方面教育,最好的途径就是通过家长了,让家长从自身做起,给孩子当好榜样,对孩子多进行教育。当然教师在这里也起到一定的作用,学生向来有学老师的习惯,所以教育者自身的一言一行更加要注意,它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只有当后进生的道德品质转化以后,他们才可能重新认识自己,给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当他们的价值观树立好了以后,他们自然就会想到要给自己树立目标了来证明自己了,这时再加强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训练效果不是会更好吗?
(二)帮助后进生排除消极的自我概念,重新认识自己,树立自信心,设计新的自我
自我概念,就是指一个人对自我的认识与看法,是一个人对自己身心各方面发展的认同与评价。后进生消极自我概念的形成是由于多种原因形成的,首先要归因于教育者陈旧的教育观念。在长期的应试教育的压制下,导致学校和社会都只承认成绩好的学生,那么成绩差的学生自然就会被冷落。而最终形成消极的自我概念,把自己学业失败都归因于自己能力欠缺而难于应付学习任务,由此又导致其感知、注意、记忆、想象、思维等智力因素的发展因消极的暗示而抑止。针对这类学生,教育者要做到帮助他们重新认识自己,重塑自我概念,树立自信心。从后进生的心理分析上我们知道许多后进生虽然成绩不好,但在别的方面也许会表现的很好,而且他们中的很多人并不笨,甚至有点聪明,只是得不到别人的肯定,而在班级里故意捣乱,向引起别人的注意,那么在这时,教师应该正确的引导他们,给予他们平等的关爱和重视,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关注,在班级活动中多鼓励他们参与,针对他们某一方面的优点给他们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并给予他们一定的肯定,让他们重新认识自己,重新树立自信心,使他们的消极的自我概念转变为积极向上的。后进生一旦消除了消极的自我概念,那么他们的发展潜力是很大的,这时教师再稍做指点,让他们知道如何自我管理,自我学习,相信他们会做的更好。
价值在常人眼中一直是比较深奥严肃的话题,让学生跳一跳去摘这个“果子”未尝不可。其实它给了学生一个自由发挥、开阔视野的空间,让学生纵横捭阖,自由驰骋。
尽管作文自由度大,但审题立意上必须把握好价值在概念上的内涵和它的处延范围。防止内容上偏离题意,诸如“财富”、“追求”等则是随意扩大“价值”的外延,均不符合题意。
这里面可以叙事,可以议论,可以写自己的亲身经历,可以编凡人故事。以“价值”为思维的发散点进行多侧面、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的探索,但必须从宏观着眼,微观入手,可以从价值于我们有用,到价值的最高者乃是对他人有用、对整个社会有用入手。可以从经济和科学高速发展、市场竞争剧烈、倡导人文关怀的今天,又赋予了价值新的内涵入手。也可以从小处,诸如“失败的价值”,“微笑的价值”,“宽容的价值”,“我的价值”,“价值的分量”,“价值的价值”入手,以小见大,写出真情实感,有血有肉。如果只是从“追求人生价值”,“实现人生价值”……就会产生模式化,落入枯燥俗套的窠臼。
这是一组考场作文,在短短一小时内,学生能写出这样大气、有活力的好作品,关键在于他们善于从众多信息中,提取最正确的信息,注意审题立意上的辩证思维,注意关注社会,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在文章中尽情表现主人翁的激情,展现个性。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6)02-0026-03
从古至今,教育所承载的历史使命是重要而基础的。它发挥着促进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伟大作用。它既是“达到一些社会目的的一种手段,也是对生活质量的一种理想的改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教育发展的另一个,但更基本的目的就是传递并丰富共同的文化和道德价值观念。正是从这些价值观念中,个人和社会发现了自己的特性和价值”。因此,教育的任务不但应该促进个体对自身命运的掌控和维护,同时也应该成为确立个体人生观的重要场域。
一、新时期教育目的观是使个体获得生存中的尊严
全球化时代的来临打乱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模式。它已经超越了经济范畴,直接体现在对一个国家和社会教育环境变迁上的启示和挑战。新时期的教育已经不能仅仅作为工业化社会中,促进经济增长、稳定社会意识形态的手段。一个人从出生开始,就被定义了相关的意义和任务,那是一种机械性、工具化的存在,那是对人生价值和意义的玩弄与藐视。社会的剧烈变革必须打破传统思维对人的规训与控制。“为了迎接下个世纪的挑战,必须给教育确定新的目标,必须改变人们对教育的作用的看法。扩大了的教育新概念应该使每一个人都能发现,发挥和加强自己的创造潜能,也应该有助于挖掘出隐藏在我们每个人身上的财富。这意味着要充分地重视教育的作用,就是说使人学会生存,实现个人全面发展的作用,不再把教育单纯看作是一种手段,是达到某些目的(技能、获得各种能力、经济目的)的必经之路”。21世纪的教育应该将人的全面、健康发展作为衡量教育目的的重要标准。教育必须根据人的兴趣、爱好、特点,制定出区别于“类人”的发展模式,让个体真正发掘教育对促进其生命前行和发展的动力。
新世纪的教育目的观让个体发觉生命价值存在着不同指向,而绝不仅仅具有唯一意义。人在生命的旅程中,必须自己做出选择,必须能发掘生命对于个体和个体所真心关切的“他者”的意义。这种生命价值观的体现,一定是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一定是幸福的、而不是痛苦的;一定是谨慎的、而不是盲目的;一定是有序的、而不是混乱的;一定是和谐的、而不是矛盾的;一定是高尚的、而不是卑贱的。教育目的观的重新确认,能够让教育中的人感受和分辨出以往与当下的不同,能够让教育中的人更加乐观、积极地找寻真正属于自我的人生观。
2000年,在达喀尔举行的全民教育国际会议上颁布了《达喀尔行动纲领》,此纲领确定了2015年要实现的六项全民教育目标,其中对受教育者识字、识数和基本生活技能方面的培养,成为实现“优质”全面教育的重要方面。增强受教育者的生活技能,为其生存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也就意味着教育目的并不仅仅局限在认知层面,它还考虑到人在生活和工作中的价值需求。“那就是尽早为每个人提供‘生活通行证’使其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理解他人,从而参与集体事业和社会生活”。增长了个体的生存能力,也就给了个体生存的勇气。这不但能够拓展个体关系网络,也能使个体在社会关系中找到生存的尊严,获得他人的尊重,同时尊重自己。教育应致力于工作和生活所需要的能力的教育目的观,为人的生命价值提供新的指向和依据。它使教育成为更好的实现人的价值和生存发展的需要,使教育目的成为一种满足个体人生意义实现的价值观的需要。
二、教育是培育个体价值认知、价值情感、价值行为的全景场域
教育的一种职责是教人学会认知。学会认知不仅代表掌握那些系统化的、人类经验积累下的知识,同时更重要的任务是作为一种人生发展的手段和人生前进的目的。“作为手段,它应使每个人学会了解他周围的世界,至少是使他能够有尊严地生活,能够发展自己的专业能力和进行交往。作为目的,其基础是乐于理解,认识和发展”。可以看出,教育中要培养人的认知能力被更加广泛地定义,其内涵和寓意都更加深刻。认知技能的掌握,是使人生顺利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只有人学会认知,学会学习,才能让人生获得更多尊重和收获,感受生活带来的乐趣;才能让生活变得富有挑战和持续性的发展。因此,将认知和学习作为一种基本能力的培养在教育中的意义是十分巨大的,它在不断吸收中改进,在不断自我批判中丰富。当个体的认知结构成熟时,也就意味着价值认知能力随之形成。价值认知是“关于个人、其他人;个人和其他人的工作和职业;自己的个性和相关的价值”的知晓能力和理解能力。因此,价值认知是一种自我意识和自我调节,价值认知能力的获得,是个体进行价值判断、价值选择和价值评价的基础。教育通过促进个体价值认知能力的形成,“让学习者能够真正的、自由地进行探索、发现和表达。最终,学习者会把有意识选择和内化的价值观,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去”。
在教育过程中人们不能忽视学习者的情感因素,同样在教育促进个体人生观形成中,也不能忽视价值情感的重要作用。“教育的核心是心灵的教育”。学习者的感受、体验、理解会直接影响学习效果的实现。因为教育认知是一种停留在个体认识层面的活动,但能否完全内化为个体行为,要看教育过程能否触及个体的心灵和情感,能否实现个体内心的认可与肯定。价值情感倾向表达了个体的价值感受,是对价值的综合判断。个体内在情感的形成,不是单纯的社会价值标准向个体价值观念的转化,而是一个复杂而矛盾的过程,是一个外部教育和自我内心价值判断水平、道德水平相互协调的过程。“学习者对体验的反应是个人反省的基础所在,也是他们学习的出发点。很多时候,情感可能会阻止某些价值的实现”。教育在确定个体人生价值情感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只有良好沟通、细致感受、深刻体会个体的价值情感,价值判断以及价值的指向性,才能把握正确的教育途径,引导和培育个体正确的价值选择与价值行为。
在教育中,受教育者的行为被看作是教育成果的综合体现。优质教育要达成的目标,在宏观上体现为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在微观上体现为保障个体在生活、工作中良好的行为状态和正确的行为趋向。教育的作用不仅是让个体学会认知,学会体验,学会判断,更加重要的是学会行动。教育必须将传递的一切认知、感悟、理解、判断,选择真正落实到个体的行为中去才有意义。教育被作为社会发展和人类发展的基础,正是由于教育可以完成引导个体行为的重要使命。同时,教育所传达的人生观也是一样。要确保个体对人生观的判断不仅停留在认知层面,教育必须通过某种手段,让人生观整合到个体的行动中,通过对个体一言一行的观察和理解,判断个体价值行为取向,利用教育综合评价的方式,衡量个体的价值行为,判断教育的效果。
三、新时期的教育应满足个体的价值需要
教育的基本作用,似乎比任何时候都更在于保证人人享有他们为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尽可能牢牢掌握自己的命运而需要的思想、判断、感情和想象方面的自由。正因为教育能够满足个人的多种需要,教育才能成为促进人类发展日臻完善的重要手段,教育才能成为培育人生观的重镇。在倡导“全民教育”理念的基础上,1994年《世界特殊需要教育大会》第一次提出了“全纳性教育”的思想。“全纳性教育”是指教育应当满足所有儿童的需要,每一所学校必须接受服务区域内的所有儿童入学,为这些儿童都能受到自身所需要的教育提供各种条件,并通过合适的课程、学校管理、资源利用及与所在社区的合作,来确保教育质量。需要的满足是使个体获得快乐、幸福感受的基础,而这种快乐、幸福感受的获得又是人类体验生存意义的根本。人生价值的实现不应该体现在某种拥有特权或者不平等的状态下,每个人都有权找寻幸福的生活和存在的意义。对特殊需要儿童的接纳,是教育令全部儿童从中获益的基础,是教育满足个体价值需要的平等性和公正性的体现。
中图分类号:D43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7-021-02
人生价值观是对于人的生命存在和活动目的、意义的理解,指示人们实践活动的总目标,左右人生道路的方向,又在根本上制约着人们对待生活的态度和把握人生的价值取向。人生价值观的基本成分是人生价值目标、人生价值手段和人生价值评价。从宏观的角度看,它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从微观的角度看,它是个体价值观的核心成分;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则是一种多维度、多层次的心理倾向系统。人生价值观对政治价值观、人际价值观和审美价值观等往往起着引导和制约的作用,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青年人的生活态度,以及对未来人生的规划与志向。
一、现代青年人价值观的现状
现代青年人是祖国的未来与民族的希望,他们的价值观状况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兴衰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应该看到,现代年轻人价值观在政治倾向、民族观念、道德观念等方面的主流是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的价值观也存有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具体表现为:
1.个体主义、实用主义的价值取向的进一步深化。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西方社会各种形形的价值观念纷至沓来,尤其是西方个人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强势入侵,对当代青年人的思想认识和价值观念产生了深刻影响。当代青年人政治和价值需求更加直接,价值追求和价值取向的指向目标已经从改革开放之前的关注和思考国家大事,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这样的一种政治上的理想主义的价值追求,变成了现在的一种注重自我成长和自我成才的一种实用主义的价值取向和追求目标。当代青年人的个人主体意识不断增强、主体地位日渐确立,价值取向和价值追求更加趋向实用和务实,价值观念中的实用主义倾向更加明显,在某种意义上,这无疑是一种进步,但遗憾的是,部分青年人在尊重与肯定自身利益、实现与维护自身价值的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淡化了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念,个人主义、小集团主义的价值观念有所呈现,甚至在人际交往中,也把能否给自己带来好处作为衡量交往的标准,社会责任感缺失、以自我为中心、团体意识淡薄等,明显地表现出由完全根据社会需要走向了注重自我利益和自我实现的个人本位,由此,当代青年人价值观出现了价值本位向个体主体倾斜的现象。
2.现实目标与理想目标相矛盾。价值目标是价值主体在其自身实践活动过程中所预期达到的结果。科学的价值目标呈现为现实目标与理想目标的相统一。当代中国正处于改革与开放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各种思想相互激荡,各种思潮相互影响,各种文化相互交融,这无疑给当代青年人的思想观念与价值取向带来了强烈冲击。在市场经济“追求利益最大化”观念和西方实用主义、功利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在当前经济、就业、生活的巨大压力下,部分青年人将物质利益作为行动的唯一动力,将“高薪工作”、“家庭幸福”、“爱情美满”视为人生的最高目标,价值追求日趋功利化、现实化,价值目标呈现出鲜明的世俗化、生活化特征。当前,关注自身存在、追求自身利益的现实主义价值目标正日趋取代过去那种关注社会发展、追求远大理想的理想主义价值目标而为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所认同和接受。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当代青年人的这种现实主义价值观势必与社会所赋予青年人的使命与职责产生冲突,进而引发了价值目标维度的现实目标与理想目标相矛盾。
3.网络环境导致大学生道德认识紊乱。可以说,互联网的发展速度超人们的想象。现在,网络已经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人类又多了一个身份—网民。年轻人当之无愧是网络世界的主力军。人具有社会性,个体必然受到所处时代的深刻影响,在个体不知如何选择的时候,外界环境将严重地影响青年人主导价值观的选择,继而极有可能决定其今后人生的方向。网上信息浩如烟海,各种政治观点、文化思想、道德观念通过互联网涌入人们的生活,让人眼花缭乱,真假难辨,是非难分。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凭借自己强有力的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在网络这个虚拟世界,继续称霸,推销自己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在网络上遨游的青年人正处于非常敏感的年龄段,青年阶段是他们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健全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精力充沛,追求刺激,对世界充满了好奇,梦想很多,总想尝试。而网络的开放性、新奇性、互动性和隐匿性极大地迎合了这种需要。对于很多青年人而言,每天上网像吃饭、睡觉一样,必不可少,甚至可以为了上网废寝忘食。青年人现在就像一个撑开了的大口袋,什么都想装进来,但是他们的认知水平、辨析能力并不成熟,自制能力很差,面对网上多元价值观的冲突、各种不同文化的碰撞,在网络的潜移默化中很容易失去自我。因此,必须加强青年人网络道德教育,提高他们道德选择能力,增强其对不良信息的抵抗力和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