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9 09:23:1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人生价值概念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文章编号:1008-0546(2016)01-0026-03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6.01.009
一、从学生认知角度思考概念教学的价值
化学概念能深刻地反映化学过程中的最本质的特征,是人们思维的结晶,也是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化学知识的“骨架”。化学概念还是学生进行化学思维的依据和出发点,是学习化学基本理论、元素化合物及其它知识的基础。综合化学概念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我们不难发现,化学概念的教学应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进行,才能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以皮亚杰为代表的建构主义认知心理学认为,概念学习不只是纯粹的吸收过程,而更多的是一种建构。因此概念教学应该摆脱“灌输重于引导”的尴尬局面,将传统的化学概念讲授转变为探究式的建构主义学习,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的教学过程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以合适的探究活动为载体,将学生推上自主学习的舞台,使概念学习由浅而深、环环相扣,降低了思维的难度,也使学生的认知体系经历一个“平衡―失衡―再平衡”及“有序―无序―更高层次的有序”的过程,亲身参与并建构起完整的概念体系。[1]
从学生认知角度思考概念教学,体现了“学生主体”的思想,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能力素质;也易于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教学效果的实现;同时可以锻炼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二、 从学生认知角度思考概念教学的策略
1. 关注学生已有概念和经验,联系科学探究一般过程“发现异象―探索奥秘――收获成果”进行概念教学
案例:在高一“气体摩尔体积”这一概念教学中,教材呈现顺序:首先阐述影响物质体积的三要素,推导出影响气体体积的两个主要因素,再计算标准状况下1mol气体的体积,最后得出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
很多教师都是按照教材呈现的这种先后顺序设计教学环节。这样做的好处是知识系统很完整;劣势是刚上高一的学生抽象思维正在形成中,直接呈现理论分析和概念、公式会增加学生学习知识的难度,也易使他们感到枯燥无味。
如果作如下设计:教师展示课题“气体摩尔体积”,请学生根据自己非常熟悉的摩尔质量的概念自我建构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符号、定义式、单位。整个过程大约用时3分钟,非常顺利,学生很容易得出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这样可以降低学生学习负担,不会让学生以为今天又学习了一个新概念、新知识。
提出课题任务:物质有固体、液体、气体等状态,为什么突出研究气体摩尔体积呢?其有何特别之处吗?进而进入本节课的第一个环节――发现异象。
展示:标准状况 (0 ℃、101 kPa)下1 mol Fe、Al、H2O、H2SO4、O2、H2、CO2、N2的质量和密度,计算1mol不同状态的物质体积。
问题:由体积数据结合物质状态你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0 ℃、101 kPa时,(1)气体体积比固体和液体大;(2)1mol不同固体、液体体积不同;(3)1mol不同气体体积相差不大,约为22.4L,学生发现,标准状况下,1mol气体体积大小与气体种类没有关系。
展示:展示30个乒乓球紧密堆积的图片。
问题:请学生根据常识判断:如果把它们换成30个篮球,以相同堆积方式,所占据的体积相同吗?学生的回答是体积肯定不同。
此时,学生已经从数据计算归纳出的结果和生活经验的对比中发现了一个奇异的现象:即只有同温同压下,1mol气体的体积与气体种类无关,不论何种气体,体积是相同的。学生自己发现了这个问题后,学习兴趣在奇异现象的驱动下瞬间被调动,开始主动想探究究竟是何种因素影响了物质和气体的体积呢?学生由“无意注意”进入“有意注意”状态,进而进入本节课的第二个环节――探秘。
学生探究:影响物质体积的因素是什么?利用运动会班级队列所占体积受何影响这一生活常识,由此及彼,学生提出影响因素:微粒数目、微粒大小、微粒的平均间距。
展示:图片展示固体、液体、气体微粒间距比较示意图。
学生:固体、液体微粒排列很“密”,气体微粒排列很“疏”。
教师:气体微粒间“疏”到什么程度?教师用科学数据说明,一般地,气体分子的直径约为0.4nm,而分子之间的距离约为4nm,气体微粒间距比气体分子直径大很多,此时,气体分子大小对气体体积的影响很小,可以忽略。
结论:(1)对于气体,微粒大小可以忽略;
(2)气体体积主要取决于微粒数目、微粒间距;
(3)1mol气体体积主要取决于微粒间距。
教师:温度和压强会影响气体分子间距,用“热胀冷缩,用手挤压气球”两个生活中的例子请学生感受温度和压强对微粒间距的影响。
结论:(1)温度升高,粒子间距增大;
(2)压强增大,粒子间距减小;
(3)同温、同压下,气体分子平均距离相同。
“探秘”环节结束后,教师趁热打铁,请学生思考:
(1)相同温度,相同压强下,相同分子数的任何气体,体积相同吗?
(2)相同温度,相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分子数相同吗?学生对照“探秘”结论,轻松得出答案。
此时学生已自行建构和完成本课的第三个环节“收获成果”。教师展示阿伏加德罗定律――相同温度,相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里有相同数目的分子。学生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同时,联系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女士获得诺贝尔奖的事实让同学感受到科学探究的过程与乐趣。
关注学生已有概念,联系科学探究一般过程“发现异象―探索奥秘――收获成果”进行概念教学,变纯概念教学为动态的科学探究过程,并采用科学数据、生活经验推进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这个过程为学生在学习化学概念的过程中提供了较多主动学习和合作探究的机会,在任务驱动下让学生始终保持强烈的学习兴趣,实现了概念教学的优化,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
2. 关注学生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过程,借助化学实验、触觉体验、模型和动画等教学手段进行概念教学
在化学概念教学中,学生化学概念的形成是一个从对化学概念的感性认识出发,经过抽象、概括而达到对化学现象理性认识的过程,这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过程。抽象化学概念如离子、离子键、共价键等的教学尤是如此,由于学生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思维能力还不够成熟,对这些抽象概念的学习往往感觉困难,因此,教师可将学生最为熟悉的物质及其变化作为载体,借助教学手段,循序渐进,以层层深入的方式,帮助学生实现从宏观认识向微观认识的过渡,进而达到使学生逐渐建立从微粒角度看物质及其变化的意识和能力这一高层次的教学目标。
下面笔者以“离子”这一概念的教学案例为实例具体阐述。
(1)利用化学实验,帮助学生认识离子和原子性质的不同。
实验1:取金属钠和氯化钠分别投入两杯水中,观察现象。
学生直观地感受到钠遇水时现象很剧烈,氯化钠遇水时很温和,溶解了。说明氯化钠中不是含有钠原子,氯化钠中的“钠微粒”与钠原子不同。
实验2:将实验1的氯化钠溶液与电源、小灯泡连接成闭合回路,观察现象。
学生观察到小灯泡亮了,说明氯化钠溶液能导电,溶液中的“钠微粒”不是电中性的。
(2)利用模型,帮助学生认识原子和离子结构的不同。
模型:可以是规范的模型,也可以用卡纸和大头针等物品自制,借助模型使原子和离子结构从不可视变为“可视”(图1)。
问题:为了达到稀有气球的稳定结构,原子形成离子后,结构上发生了什么变化?
学生:原子核不变,内层电子不变,最外层1个电子失去,此微粒带1个单位正电荷。
教师:引出离子的概念:原子或原子团失去电子后的带电微粒称为离子。
钠原子符号:Na,钠离子符号:Na+。
(3)利用动画或图片模拟,帮助学生认识氯化钠溶于水的变化过程(图2)。
学习离子的概念后,再从微观的角度认识实验:氯化钠溶于水为什么能导电。这样,学生既理解了离子的概念、离子与原子在结构上的差别,也理解了氯化钠这类物质溶解过程的本质,形象化地和学生一起建构了微粒观。
3. 关注学生对实验的兴趣,利用问题驱动进行概念教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通过化学实验教学可以使学生获得生动的感性知识,从而更好地理解、巩固所学化学知识。实验是化学的灵魂,学生对千变万化的化学实验有着天然的兴趣和好奇。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演示实验、学生实验等,利用问题驱动,由浅入深、由表及里,进行概念教学。
笔者在进行“物质的量浓度”这一概念教学时就采取此教学策略,具体如下:
展示:不同规格容量瓶,学生观察容量瓶的结构,教师告知学生其使用方法。
提出任务:请学生用18g糖(葡萄糖分子式C6H12O6)配成500mL溶液。
问题:n(C6H12O6)= mol。答案:0.1mol。
问题:500mL溶液中含有溶质0.1mol,每升溶液含有溶质多少摩尔?答案:0.2mol/L。
引入: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符号、定义式。
设计实验:任务为配制0.2mol/L糖溶液500mL。这是一个定量实验,要求“精确”。教师利用烧杯、容量瓶、玻璃棒等设计实验(不规范地),请同学讨论这样的实验方案能否“精确”。
学生任务:看书、讨论、然后对老师的设计方案做出评价。整个过程师生和生生之间互动频繁,学生保持高度的学习热情,顺利而愉快地得出正确精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式。最后安排学生自己实验,巩固一节课的成果。
此类概念教学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关注学生对实验的兴趣,将实验操作和蕴含的化学概念联系起来,并利用问题驱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建构、掌握、应用新概念。
三、 总结
化学概念是对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属性从化学科学角度的概括,是将化学现象、化学事实经过比较、综合、分析、归纳、类比等方法抽象出来的理性知识。[2]它们往往是宏观与微观相结合,抽象难懂。以往教学中,化学概念教学经常是“讲概念,用概念”,在反复的题海中消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若要改变概念课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提升学习效果,可以从学生认知角度思考概念教学,关注学生已有概念和经验,联系科学探究一般过程“发现异象―探索奥秘――收获成果”进行概念教学;关注学生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过程,借助化学实验、触觉体验、模型和动画等教学手段进行概念教学;关注学生对实验的兴趣,利用问题驱动进行概念教学。
参考文献
【教学目标】
1.认知: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人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了解苦与乐、生与死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情感态度观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认识到人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帮助学生正确看待苦与乐、生与死,树立正确的苦乐观和生死观,提高人生价值。
3.运用:使学生认识到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一定的主客观条件,而奋斗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决定性因素,理解并学会在诚实劳动中奉献社会,实现人生价值。
【教学重点】
在劳动创造中实现人生价值。
【教学难点】
树立正确的苦乐观和生死观。
【教学方法】
情景展示法、小组讨论法、案例分析法、情景朗读等方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教学。
【课时安排】
2.学时。
【教学过程】
1.课前准备
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完成任务的能力,组成4个学习小组,按照任务需要准备材料,完成任务。
第一组:制作PPT,演示本次课的重要概念和原理。
第二组:收集资料,制作PPT或多媒体,有选择地介绍近几年来感动中国人物的感人事迹。
第三组:收集资料,制作PPT,介绍我市我校杰出校友在就业创业中实现人生价值的典型事例。
第四组:收集近年来现实社会中的正反两方面的典型事例并结合自身体会谈谈对苦与乐、生与死的理解与看法。
2.导入新课
在讲新课前,我们先来回答一个问题:同学们,你觉得人活着为了什么?
要求全体学生不记名写在纸上,老师马上收上来,与学生一起分享答案。
生1:为了讨个好老婆,过上好日子。
生2:为了爹妈生活得更幸福。
生3:吃喝玩乐,享受生活。
生4:住别墅、开宝马、有美女陪伴。
生5:为社会做点事。
……
设计意图:使学生内心产生共鸣,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激活思维。
讲授新课:
教师:人活着为了什么?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人生观问题,在我国当代青年中是一个十分敏感的问题,其实关于人生价值问题的讨论已发生过多次,例如:1979―1980年围绕潘晓提出的“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的论题为中心的讨论,张华救老农值不值得等问题的讨论,都涉及什么是人生价值及衡量标准是什么的问题,那么究竟什么是人生价值?
引出课题“人生价值与劳动奉献”(板书)
一、人活着究竟为了什么?(板书)
刚才同学们畅想了一下人活着究竟为了什么?看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在此我们先要搞清本次课要牵涉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原理。根据分工
活动一:请第一组代表展示并讲解本次课的重要概念和原理。
重要概念:社会价值、自我价值、苦与乐、生与死的含义。
重要原理:人生价值、苦与乐的含义及辩证关系。
设计意图: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归纳概括的能力。
同学们弄清楚了以上重要概念和原理后,人生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那么,怎样才能既实现自己的生活理想,又体现自己作为“人”的价值呢?接下来我们讨论第二个问题。
二、人如何才能活得有价值呢?(板书)
活动二:请第二组代表展示制作的PPT或多媒体视频,有选择地介绍近几年来感动中国人物的感人事迹。
1.介绍2005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中千手观音主演邰丽华的感人事迹。(视频展示)
2.2005年感动中国人物丛飞的事迹。
3.2010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三栖尖兵何祥美感人事迹。
(视频时间长短,可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剪辑)
教师围绕观看的视频内容组织学生讨论问题:(1)大家思考一下,人生价值的评价标准用什么来衡量呢?(2)他们的事迹为什么会感动中国?他们的人生价值和意义体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讨论、发言交流(略)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懂得评价一个人的人生价值不是看他从社会、他人那里得到了什么,而是看他为社会、为他人尽到了什么责任,作出了什么贡献;也就是说,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以上人物都在本职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是我们青年人学习的楷模。同时让学生从这些普通人不平凡的事迹中获得情感的认同。
活动三:小组讨论
教师组织学生结合教材P147调查显示:企业对大学生应聘提出三大必备条件:个人基本素质、基本职业技能及职业素养。有75%的企业负责人特别强调:“目前不少大学生在应聘时,各种证书可以拿出一大堆,而职业技能和素养却体现不出,专业知识基础也相对薄弱。”在个人基本素质方面,89%的企业希望大学生提高心理健康素质;79%的企业认为,应届毕业生初到工作岗位时都欠缺一定的社会协作能力,必须接受一定培训;还有76%的企业认为大学生应当提高自我认识、准确定位。在基本职业技能方面,企业认为学生应具备的技能为:写作能力、钻研能力、创新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在职业素养方面,有89%的用人单位希望大学生具备诚信的职业道德素质。
请同学们讨论谈谈这个调查结果对职校学生就业有什么启发?(学生讨论,每组派代表课堂交流)
教师总结:人的先天条件无法改变,因此后天的努力和奋斗就成为实现人生价值的决定性因素。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让学生意识到想多赚钱,过上好日子、活得有价值与人的素质、能力有很大的关系。同时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辩证思维能力。
三、我们职校学生怎样做才能活得有意义呢?(板书)
活动四:请第三组代表展示收集的资料或制作的PPT,介绍我市我校杰出校友在就业创业中实现人生价值的典型事例。
创业典型:孙晓东(杰出校友、苏州天堂居集团公司董事长,全国民营企业五百强)、张权方(杰出校友、常州市家装行业精英)。
就业典型:邓建军(常州人、百度搜索称为共和国的脊梁、蓝领精英)、储永坚(杰出校友、常州市首届十佳金蓝领)。
课本P148小王的做法给你什么启示?结合实际谈谈我们应如何在劳动创造中实现人生价值?
学生讨论并谈体会:要求学生根据自己所学专业和今后就业方向畅谈自己对人生的规划,以及实现人生价值的方法、途径等。
设计意图:用学生兄长的成才典型例子告诉在校的同学们,只有通过自己的“诚实”劳动,在劳动中奉献社会,既实现了自己的自我价值,又更好地体现了自己的社会价值,而“奋斗”成为实现人生价值的决定性因素。学生收集杰出校友的资料,也是一次很好的自我教育过程。
教师总结:人生价值的实现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轻松完成的,也不都是靠轰轰烈烈的英雄事迹,更多的人要在平凡的生活中,从一点一滴的、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小事做起,立足本职岗位成才,在就业创业中一步一步地逐渐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还要有恒心、有毅力,有对实现人生价值的执著追求。在为社会创造财富的过程中,让自己过上美好的生活。
四、树立正确的苦乐观和生死观(板书)
活动五:请第四组代表展示收集的近年来现实社会中的正反两方面的典型事例并结合自身体会谈谈对苦与乐、生与死的理解与看法。
学生:1.大学生徐本禹的事迹(去贵州贫困山区支教,当选为2004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
2.死得光荣――武文斌事迹(2009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我们一定要多救人,才能对得起身上的这身军装”。这是一个普通的战士对老百姓的承诺,更是对共和国的承诺。
3.2009年度感动中国人物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党支部原第一书记沈浩事迹。
4.原河北省委办公厅副主任、省国税局局长李真受贿、贪污案被判死刑的警示。
5.江西省原副省长贪污受贿被判死刑的警示。
(以上典型案例可有选择地利用)
学生讨论并谈感受:学生们对苦乐观和生死观有自己的看法(略)
设计意图:在教学中通过分析现实社会中的正反两方面的典型事例,给学生以强烈的对比,从而在内心产生强力的碰撞,引导学生只有遵纪守法、诚实劳动、为国奉献,才能活出自己的精彩人生。让学生从正反两方面事例对比中学会思考,并在思考中体验、感悟,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教师总结引导:苦与乐是客观存在的,要在劳动中创造快乐,并保持乐观的态度,正确对待人生中的“苦”,在困难面前乐观进取,积极向上。
怎样才能做到生得有价值,死得有意义?
珍惜生命,热爱生活,勇于进取,迎接挑战。
崇尚真理,在国家民族危难时视死如归。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我们要生的精彩,死的有意义,要以正确的苦乐观和生死观为指导,更好地服务人民、奉献社会,才能提高人生价值。
活动六:配乐诗朗诵
最后全班同学齐声朗诵配乐诗“有的人”作为本课结束
(课件显示)臧克家的诗――有的人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有的人
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
有的人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有的人
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
有的人
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有的人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
有的人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骑在人民头上的,
人民把他摔垮;
给人民作牛马的,
人民永远记住他!
把名字刻入石头的,
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
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
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
他的下场可以看到;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活的人,
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设计意图:前后呼应,使学生的正面情感体验达到,有多重收获。
本课小结:本课我们学习了两个问题:一是在劳动创造中实现人生价值,二是树立正确的苦乐观和生死观,才能更好地服务人民、奉献社会,提高人生价值。
作业:
树立正确人生价值活动设计方案:(400―500字)
由于种种原因,你正在面临死亡,终期将至,时间只允许你再做最后5件事,你会做哪5件事,并排出先后次序,然后写下你的遗嘱(只写50字以内)。每个成员认真思考后写下决定和遗嘱,谈谈你在写的时候有什么感受,这些感受对你今后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设计意图:希望同学们通过本次课体验、感悟到:人生在世,有很多事值得我们去做,要使自己活得有价值,一定要珍惜现在,活好自己的每一天,使自己的人生过得充实精彩而有意义。
教学反思:
1.价值和人生价值的内涵及表现
“价值”是指事物的某种属性能够满足人们的需要,对人们具有某种积极意义。
马克思说“‘价值’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 “是人们所利用的并表现了对人的需要的关系的物的属性”,“表示物的对人有用或使人愉快等等的属性。”作为个体或群体的人,既可以做为主体向社会、他人索取自己的需要,又可以做为客体向他人、社会提供某种需要,满足社会或他人的需要,这就产生了人生价值问题。
而从概念层面上理解,人生价值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方面来解释。一方面,在人生的整个过程中,人通过自己的劳动或其他行为满足社会或他人的需要,因此,人生价值是通过个人的劳动来实现的。另一方面,人生价值还体现在他对社会或他人的作用方面。即一个人只有以他的贡献为人类谋利益才称得上有价值,依照贡献的多少评价价值的高低,个人对社会的贡献越大,就越能得到个人价值的升华。这贡献主要是指有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社会的进步。也就是说,人生价值应当以贡献社会和造福人类的多少为准绳,以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文明为最高标准。
因此,人生价值,是通过劳动来实现的,是通过贡献来衡量的。
2.人生价值的结构
人生价值从纵向上看可以分为生命价值、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三个组成部分。
人的生命价值,就包括了健康的体魄,发展的智力,旺盛的生命力所具有的价值,人的生命的存在和延续本身就是一种价值,它为人们创造更多的价值提供了可能性和必要性。因为只有在生命存在的前提下,才能够创造价值和享受价值,才能为自我、他人、社会做出贡献。因此,生命本身对于社会和个人都有着很大的价值,的唯物史观对认识和尊重人的生命价值就做出了相关的阐述。
人生的内在价值,也就是一个人具有的潜在的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是个人能力与素质的综合体,既包括了一个人的理论学识,又包括了他的人格素养。
人生的外在价值,就是人生内在价值的外化,是人生内在的知识才能、品德等通过社会实践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转化为为他人、社会做出的贡献,并且满足了自身的需要。而人类的实践活动,就是发现和创造价值的过程,它体现了人生价值结构的重要特征,外在价值就包括了我们所讲的社会和自我价值。
这三个价值结构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并且相互转化的,构成了人生价值的内部结构。生命价值是人生价值的出发点,同时又是人生实现价值的目标和归宿;内在价值只有转化为外在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才能获得真正的意义;而人在现实世界不断自我满足、贡献社会,才能不断提升人生的生命价值。
3.人生价值评价的二元指标
人生价值的评价可以从谁在评价、评价什么、评价的标准是什么三方面入手具体讨论。
首先,从时间和空间上来看,人生价值的评价者也就是评价主体是在历史演变的过程中,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在任一社会时期,只有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和社会前进方向的,代表绝大多数人根本利益的评价主体才有可能做出正确的评价,是真正的评价主体。由于人生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总和。因此,人生社会价值的主体就是社会中的人、集体、他人,而人生自我价值评价的主体就是自己本身。
其次,人生价值评价的客体就是评价的对象,是客体的人的活动所产生的现实结果,也是主客体之间反应出的一种价值关系,这个对象同样是要置身于一定的历史社会条件下。
最后,任何一个评价都有一定的评价体系和标准。从历史演变上来看,奴隶社会是以血统价值的标准来作为当时的主流人生价值评价标准,血统的高贵与否是判断一个人是否具有价值或者有多少价值的唯一原则,这种标准符合当时的社会现实;封建社会主要以等级地位的高低和权利的大小作为评价人生价值的标准;资本主义社会,主要把财产的占有和金钱的多少看做人生价值的砝码。但是它们都具有各自的缺陷,比如:血统的高贵与否并不能代表人对社会的贡献大小,血统的高贵与否不能决定人是否具有才能,况且人具有才能未必对社会做出贡献;另外,对于资本主义社会价值观来讲,金钱的多少未必能够反映其拥有者对社会的贡献程度,也不能反映拥有者的社会价值,同时作为精神层面的贡献是难以用金钱来衡量的,所以这种评价观也是不合理的。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此,评价人生价值的标准也应该从实践的角度考虑,即从劳动出发,劳动就是劳动者个人生命存在的形式,也是主体评价客体人生价值的根本标准。
综上,个人的自我价值,就取决于他满足社会需要的劳动和贡献,其实现过程,就是劳动、贡献于社会的过程。劳动和贡献,就是人生价值的基本标志。
下面就从劳动和贡献这两个指标来浅析它们为什么是评价人生价值的标准。
3.1劳动是获得人生价值的唯一途径
对于劳动,我们首先要把它放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才能展开讨论。同时,人们要想获得人生价值,就必须进行劳动,这是获得人生价值的唯一途径。因为劳动能创造一切,包括人生价值。每个人通过体力的或脑力的劳动,创造出更多的物质产品或精神产品,贡献给社会或他人,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这些劳动的物质产品、精神产品是人生价值的结晶,是一定人生价值的物化表现。所以人们是在劳动中获得自己的人生价值。
马克思认为,纵观人的发展过程,就是一个在劳动的推动下获得自由全面发展的过程。同时还指出:“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的结合,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个人的唯一途径。”劳动不仅可以使人全面发展,而且使人的价值得以实现。
劳动促成了人的价值的产生。劳动创造了价值的主体——人,创造了人类社会,也赋予了人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能力。人的劳动能力使人具有自我价值;劳动在创造人类社会,创造人的自身价值的同时,也创造了人的劳动生产关系,即社会关系。人在社会关系中通过劳动把自身的潜在价值发挥出来,为社会创造财富,使潜在的变成现实的,这就是人的现实价值,即社会价值。在这一过程中,人的劳动价值得到充分体现,劳动积极性得以充分提高。劳动者得到了社会的认同,人的价值在劳动中得到公正的评价和实现。
劳动是人的价值评价的客观标准,是因为人的价值体现在其对社会的贡献中,人生的价值是通过人所创造的满足人类生活需要的物品的价值来表现的。在这个意义上,人的劳动成果满足社会需要的程度,是衡量人的价值的尺度。这点就把劳动和贡献相联系了,一个人劳动贡献和创造成果的大小,标志了他人生价值的大小。创造的价值越大,对社会的贡献就越大,那么他的相对社会价值也就越大。人的相对社会价值的评价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二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个人首先要通过劳动为社会作贡献,然后社会根据个人贡献的大小,及社会需要满足的程度,给予个人相应的满足及肯定。因为,没有社会对个人的尊重与满足,人生价值就失去了实现的必要条件。作为价值主体的人,应该从社会得到他所应有的利益。若片面地强调贡献,忽视人的自身利益,最终是不利于人的价值的实现。
3.2贡献是衡量人生价值的一个尺度
人生价值的大小还取决于自身贡献能否实现和实现的程度如何。人生价值的实现过程可概括为:人们通过自身劳动做出贡献——得到社会的认可——社会给予其尊重和满足——实现人生价值。由此看来,人生价值的实现也和其贡献密切联系。
认为,人生价值不在于等级和地位,不在于金钱和财富,而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和创造财富。一个社会,如果人人都只想索取而不思贡献,那么这个社会就会灭亡,个人的生存也无法保证。因此,创造和索取、贡献和享用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共同维系贡献和索取的内在平衡。
人生价值的实质是以贡献和索取的关系为实际内容的人和人的关系。作为集中体现个人人生自我价值的“索取”和作为集中体现个人人生社会价值的贡献,在人生价值体系中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索取推动了贡献,贡献满足了索取,又刺激进一步地索取。索取是个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光贡献不索取,个人无法生存和发展,最终也就谈不上贡献;而贡献是个人索取的现实保证,光索取不贡献,不仅无处索取,而且即使有所索取也会坐吃山空。因此,索取和贡献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不可分割的。
同时,贡献和索取并不是并列的,是有主次的,社会要能够提供实现个人“人生价值”的各种条件。首先,先贡献再谈索取。要把这些条件创造出来。贡献是索取的基础,只有奉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为社会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对社会和他人有所贡献,社会才能发展,个人发展和个人价值才能得到保证。其次,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整个社会价值是全部个人人生价值的集合,表现为社会对其成员需要的一定满足以及对自然界的合乎规律地改造。社会价值制约和统摄着个人的人生价值。因此,社会价值是高于个人的人生价值的,个人的人生价值必须服从于社会价值。而作为个人价值的组成部分的个人社会价值也应是高于个人的自我价值的,即个人的自我价值应服从于个人的社会价值。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客观、公正地评价人生的价值就看人们做出的贡献是否有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是否有利于社会生产力提高和社会的进步,是否有利于人民的利益。因此,每个人都应融入集体,融入社会,在尽力为他人、为社会做贡献中体现自己的价值,同时要客观、谦虚谨慎的看待自己的劳动成果,不断地创造新成果,为社会做出新贡献。(作者单位:西南石油大学)
参考文献:
[1]艾永发.人生价值评价标准初探.法制与社会[J] 2007.04
[2]彭伟忠.人生价值的结构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2006.4
2.高中生对物质财富与人生价值的认知现状。物质财富是人生价值以及劳动的外在表现,但是它不是衡量人生价值标准以及贡献大小的唯一标准和手段。人作为价值的创造者的同时,还是价值的享受者,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体。我们可以这样讲,人生价值的重点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包括对社会的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两个方面。
当被问及——是否认同“物质财富越多,人生价值越大”的观点时,9.6%的学生表示完全同意,79.7%的学生表示不同意和非常不同意。由此看来,大部分的高中生否定了用物质财富来衡量人生价值的方式,知道物质财富并不完全代表人生价值。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中实施财富观教育的方法
1.榜样示范方法。该方法就是采用别人的高尚行为、优秀品德以及思想等来对学生进行影响与教育,使得学生形成了正确的财富观。榜样示范教育方法最大的特点在于其具有极强的感染性与形象性。教育学家洛克认为:“没有任何其他的事务能够像榜样这样温柔而深刻地嵌入到人们的心里。”榜样示范方法是要将榜样的感染性、形象性、权威性以及可实现性等对学生构成影响。这些榜样包括了学生榜样、英雄楷模榜样、家长榜样以及名人榜样,等等。在选择榜样的过程中,应该尽量选择那些来自本校、本社区的优秀榜样,通过大家都认同、熟知以及敬佩的榜样来起到示范作用。
2.价值讨论方法。价值讨论属于精神范畴之内的交流,该方法以语言作为交流的媒介,通过主体之间的相互体验与理解,形成了一个价值共识与互动的过程。在实施过程中主要包括:其一是价值对话。这包括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以及人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其二是价值体验和共鸣,通过体验能够实现个体对财富观的主观感受,而共鸣则属于一个公共体验,是实现公共交往主体情感的途径;其三是个体领悟与群体共悟。通过个体自我领悟,在讨论的过程中实现群体共悟,通过个体差异激发更高级领悟;其四是自我价值的构建。通过价值讨论形成对其他个体的理解和认识,在相互尊重过程中对自我价值的认识有更进一步的选择和判断,最终实现“和而不同”的理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