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9 09:25:0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高效农业技术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雨水农业利用的主要形式
.1雨水自然利用
在旱地农业区,天然降水是农作物生长所需水分的主要来源,作物产量与降水量的大小有直接关系。但天然降水的数量和季节与作物生长的需要常常不协调,而严重影响作物产量。传统的旱地农业耕作技术就是尽量保蓄和充分利用有限的降水资源,提高水分利用率。我国北方旱地农业中采用的主要措施包括蓄水和保水技术,其中蓄水技术主要有:深翻耕、深松耕、水平等高耕作、水平梯田、等高沟垄耕种法、蓄水聚肥改土耕作法、坡地聚流入渗孔等;保水技术主要有:耙耱保墒、镇压保墒及提墒、中耕保墒、覆盖保墒(秸秆覆盖、地膜覆盖、砂田等)。但在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于降水的波动使粮食产量低而不稳,在雨水自然利用的条件下,赵松岭认为“极限产量可能是1mm降水产0.5kg粮食,这还要借助良好的抗旱作物品种,努力去培肥地力,适量的化肥投放,精心的经营管理才有可能实现。至于1mm水产1.0kg甚至1.5kg粮食的水平*,一定在丰水年条件下才能实现,丰水年在半干旱地区是个小概率事件”。
.雨水叠加利用
这是一类在农田就地富集叠加利用的集水技术。小区集水种植是世界上最常见而且是成效显著的一种集水技术。集水种植的核心是“雨量增值”,它是指将非耕地上的径流引到耕地中,这样给耕地的水要比直接接受的雨水多,因而雨量增值。在年降水量不足100mm的地区,可以在植物周围建立微型集水区,从较大面积上收集雨水,供少量植物生长发育之需。在我国通常是采用小区集水造林。集水小区的形状通常根据地形特点、降雨强度和风向等选择,常见的有单坡式、双坡式、漏斗式、扇形与V形、棱形等。集水小区的面积与降水量的大小、一年中降水的分布、土壤、所种植的植物及保水技术等诸多因素有关。集流梯田是一种雨水叠加技术,即在水平田的上部按比例留出一定面积的坡耕地(或荒地等)作为集水源地,使降雨后坡地产生的径流汇集到下部水平田内,以补充水平田内作物需水量的不足,实现水平田作物的稳定高产。据河北张家口地区水利水保局试验资料,1988年谷子全生育期集流水平田(733.3m)内降水量为43m3,坡地产流量为133.m3,除在各生育阶段满足了谷子需水要求外,还略有余(46.m3)。在黄土丘陵区,广泛采用的集流梯田称为隔坡梯田,隔坡梯田的水平面除蓄积自身部分的雨水外,还能拦蓄上方坡地来的水和泥沙,拦泥、蓄水、促肥作用显著。
.3雨水聚集利用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要把降水资源变成可以用于灌溉的水资源,就需要通过一系列的工程措施,把天然降水富集并存储起来,使自然降水变成时空可调的现实水资源。雨水聚集技术包括导引、收集和储存雨水三个方面。富集雨水一定要有集水面,集水面的集水效率与集水面的处理、集水面的坡度、降雨量、降雨强度、降雨历时等因素有关。集水面的处理方法主要有:混凝土面、水泥土夯实、原土夯实、塑料薄膜覆砂、三七灰土夯实、化学材料(粗石蜡、沥青)处理等多种。其中的混凝土板处理,集水效率较高(60%~80%),而且使用年限长,是一种比较好的集水面处理法。在这里还需要指出的是在柏油公路的沿线可以利用公路集水,因为许多地方公路边的坡地就是耕地,利用公路面集水,在路边修筑水窖存储,可以灌溉路边坡地的农田和果树。农村的屋面和道路也是很好的集水面,通过在村边修建蓄水池,可以蓄存雨水,用于周围农田的灌溉,但村庄的径流含有的泥较多,需要经过处理。从集水区收集的地表径流,可用渠、沟或其它输水系统汇集到蓄水池(或小水库)中,蓄水池的大小应根据灌溉农田的需水量、降雨量、集水面条件、施工的难易、工程的造价、农民的承受能力等综合确定。蓄水设施的结构形式有许多种,主要有:旱井或缸扣缸式水窖、泥壁混凝土球盖窖、窑窖、混凝土薄壳窖。集水的保护一方面是减少直接蒸发,减少蒸发的措施是封闭蓄水池。另一方面减少渗漏量。黄土高原及丘陵沟壑区,由于地表水资源数量有限,利用集蓄雨水发展有限水的补充灌溉,在发展庭院经济和稳产的基本农田方面取得了许多成功的经验。这是旱区农业进一步发展与提高的方向。
3降雨聚集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雨水集蓄利用技术在世界上许多地区为不同目的、以不同形式和规模而一直被广泛地应用着。Boers等人从农业生产的角度将其定义为:“为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发展农业而导引、收集、蓄存和保护地表径流的一种方法”。随着干旱加剧、水资源短缺,人们已开始高度重视雨水资源的开发及高效利用,特别是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尤为突出。近年来,世界各国掀起了雨水利用热潮,并成立了国际雨水利用协会。本世纪50年代初,国外注重雨水的汇集措施,特别是地表处理材料和提高汇集效率方面的研究。90年代初,又开始研究合理的雨水汇集、贮存和净化技术,以及适宜于农田灌溉的成套措施。我国对雨水汇集利用源远流长,目前除利用庭院集水供人畜饮水和抗旱保苗外,许多地区采用的沟道筑坝建库、修建池塘、水窖等措施,在雨水的实际应用中起到了一定作用。80年代以来,陕西、甘肃、宁夏、内蒙和山西等地相继开展了人工汇集雨水利用的研究,取得了一批有意义的成果。从总的情况看,降雨聚集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3.1在雨水径流集聚技术方面,人们对雨水的导引、收集和蓄存进行了较多的研究。但是,现有的集水面处理材料及方法措施还不甚令人满意,或者造价太高,如混凝土集水面等,或者集水效率较低,如原土夯实等,采用的一些化学处理方法也有缺陷,需进一步研究改进。蓄水问题仍需进一步试验研究,现有几种蓄水设施的合理性、蓄水设施的合理结构形式和规格、集水材料的防渗抗冻问题,雨水的净化技术等也需要进一步研究。
3.2降雨聚集利用技术方面,由于因降雨存贮设施蓄水量小,不可能完全与传统的地面灌溉系统配套,使它的发展受到很大的限制。如何利用当地的聚集降雨资源发展灌溉,是提高农业产量,增加农民收入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滴灌是诸多灌水方法中水的利用率最高的先进灌溉技术之一,比传统的地面灌溉一般节水50%~70%。近年来随着滴灌技术和降雨聚集技术的发展,滴灌与集水设施相结合得到了很大发展。在山区丘陵区兴修水窑、水窖蓄水的滴灌工程,还可利用地形落差实施自压滴灌。一个蓄水00m3的水窖可以为1/3hm麦田或/3hm果园保浇次~3次关键水。但在我国要大面积推广应用这一技术还有许多关键技术问题有待解决。主要包括:水净化技术环节薄弱,水处理技术单调,适用于利用窖水灌溉的灌水器和过滤装置也需要改进。这些问题都有待进一步研究解决。
3.3降水聚集的高效性方面,在降水量50mm以上的地区,可充分利用雨水资源,发展种植业及林果业。研究表明,通常在作物最关键缺水期灌一次“救命水”可显著地提高作物产量,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虽然不修建蓄水池直接将水输送到作物根区比较经济,但由于作物根区土壤贮水能力有限,加之降水分配与作物生长难以协调。因此,修筑蓄水设施对作物实施补充灌溉是必要的。据甘肃省白银市研究结果,100m集流场可解决66.7m~133.3m塑料温室作物用水,早期点浇砂田籽瓜次~3次,每次135m3/hm,每公顷可增产瓜籽577.5kg;在关键需水期点浇旱地玉米次~3次,产量可达6000kg/hm以上。但是目前对降雨聚集雨水如何有效地利用于灌溉,特别是对旱地作物关键需水期究竟灌多少水最经济有效以及有限补偿供水效应的研究还不够,还有待于对降雨聚集利用系统进行合理的组装配套,以提高降水的生产效率。
4降雨聚集利用系统需要研究解决的关键技术
降雨聚集利用系统需要从整体上研究降雨集聚、贮存和净化技术,利用有限集聚雨水的节水灌溉技术以及降雨聚集的高效利用技术,使过去各个方面的孤立研究成果变成为一个有机整体,达到提高有限水资源的利用率的目的。
4.1研究降雨聚集方式及贮存净化技术研究不同地貌条件下的雨水汇集效率和适宜的集水方式,雨水的适宜贮存方式和蓄水容量,研究提高集流效率的地面处理技术,研究适用于不同地形与农业类型区的雨水贮存设施结构与施工技术;研究雨水存贮设施的防渗与抗冻技术,包括材料选择与施工处理技术;研究雨水净化处理技术。
4.2研究适用于雨水聚集利用的节水灌溉技术主要研究适用于降雨聚集条件下的节水灌溉技术、作物灌关键水技术(包括灌水方法、灌水时间及灌水量)、节水灌溉设备(包括灌水器和过滤装置等),选择、改造与完善适用于利用汇集雨水灌溉的田间移动灌溉设备等。
4.3研究降雨聚集利用的农业增产技术研究与作物灌关键水技术相配套的种植方式及农业综合技术(包括覆盖、免耕等)措施。
循环农业种植、养殖模式的设计必须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本文结合实地设计了某循环农业模式,希望通过对其植物、动物种植循环模式的探索分析,为同行提供参考。
1农业循环的需求
①某农业养殖业循环模式是养育土猪。从种猪繁殖场买土猪X头,根据断奶时约重15kg,饲料比维持3.5,直到100kg时出栏,预计每头消耗饲料约297kg,X头共消耗饲料约297×Xkg。而一头猪在饲养期排出的粪约为210kg,共排出210×Xkg粪便。②循环模式中所养殖的鸡为土鸡。将从种鸡场买进茶健康花鸡Y只,雏鸡每只重约23g,120d的饲养周期需要的料肉比为4.2,等到出栏时每只约重1.2kg,共消耗饲料约Zkg。而每只鸡饲养期排出的鸡粪约为2.5kg/只,共排出鸡粪约7.5t。③蚯蚓的养殖。由于该模式饲养土鸡Y只,每只鸡按10g/d喂养计算,120d每只共需1.2kg,Y只则需蚯蚓1.2×Ykg。④玉米的种植。该循环模式要实施无公害玉米种植技术,按当地平均产量A干玉米粒和猪、鸡精饲料的需要量来计算,需种植玉米约B,可生产玉米粒约C。种植玉米D可产生玉米秸秆约为E。
2相关场地的选择及规划
关于相关场地的选择尤为重要,必须要满足以下几点要求:①一定要远离居民区,避免对当地居民造成干扰;②应离主要干道1km以上,避免对交通造成影响;③需选择植被保护完好、无化工污染、水电齐全及交通便利的地方。选好场地后,还需要进行规划与合理布局,以方便生产管理。同时,将场地分成生活区、种植区和养殖区三部分,按照不同的功能进行分配,种植区所在地应土壤肥沃,而养殖区应选择向阳背风、林下资源丰富的地方[1]。
3种植、养殖技术
3.1玉米种植技术
玉米在选择优良杂交品种的前提下采用无公害种植技术,于清明节左右进行播种育秧,在深耕整地,施足发酵好的鸡粪之后才能进行移栽。移栽密度约为F株/hm2,随后要在苗期、穗期和粒期分别追加一次复合肥,同时注意做好中耕除草、病虫害防治等工作。
3.2土猪养殖技术
选择当地黑毛猪,采用无公害生猪养殖技术进行养殖,在开展驱虫等工作的同时将防疫工作落实到位。在饲养方面,全程使用不添加任何添加剂的自配混合料,其中以玉米为主,可适当添加麦麸、细糠和豆粕。幼崽阶段,混合饲料中的粗蛋白不少于18%;中猪阶段,混合饲料的粗蛋白应大于15%;大猪阶段,混合饲料的粗蛋白调整成不少于13%。每日喂3次,自由采食,保持清洁饮水的同时注意圈舍卫生。
3.3蚯蚓养殖技术
由于蚯蚓品种的特殊性,需要对其搭建简易棚进行高产养殖。首先,要对蚯蚓的饲料进行发酵,通过循环系统利用其他动物粪便进行发酵。1层15cm厚的猪粪加上一层10cm厚的玉米秸秆粉,最后用备用的EM水将其洒湿,如此重复三四层,最后堆积的高度在60cm以上。布置好后通过使用农膜密封的发酵方法,经过20d左右即可用发酵好的饲料做成宽约1.2m、高约0.4m且长度不限的蚯蚓床,按一定的密度投放种蚯蚓进行繁殖养殖。
3.4林下土鸡养殖技术
由于土鸡同样也是采用无公害养殖技术,所以,在育雏期前7d一定要将温度控制在35℃左右,随后每周逐渐降温,直至与室外温度一致才能进行脱温。在脱温的同时要注意通风换气,搞好圈舍卫生。林下放养场地用鸡网隔成6个区域,每个区域0.4hm2,放养密度为750羽/hm2,即每区域的饲养量300只,进行分群放养才能保证鸡的整齐度。饲料也要从全价颗粒料过渡到自配混合料,其中精料以玉米和蚯蚓为主,可适当添加麦麸和细糠。60日龄之前混合料的粗蛋白要大于17%,61~90日龄混合料的粗蛋白要大于15%,90~120日龄混合料的粗蛋白则要大于13%。
4循环模式的收益分析
4.1黑毛土猪饲养效果
假设按照饲养量50头、出栏量50头、出栏率100%来计算,总耗料17.5t,平均耗料0.35t/头。按照当今饲料价格3元/kg来计算,饲料成本约1050元/头,再加上疫苗费300元/头,防疫费10元/头,水电费5元/头,人工费120元/头,在不计算基础设施投入的情况下,个体成本约在1485元/头,产值为2400元,产出投入比为1.62,个体利润为915元,总利润为45750元,经济效益显著。
4.2林下土鸡饲养效果
假设饲养量1500只、出栏量1425头、出栏率95%的情况下,总耗料约为7.1t,平均耗料为5.04kg/只,饲料成本4元/kg。若按照每只苗费5元,防疫费2元,水电费2元,人工费3元计算,不计算基础设施投入,个体成本32.16元,产值60.00元,产出投入比1.87,个体利润27.84元,总利润39672.00元,经济效益同样显著[2]。
5结语
由于当今我国农业基础较为薄弱,重心发展已不在农业方面。所以,降低农业污染,把农业与养殖业结合,坚持可持续发展,是目前我国农业发展的主流方向。
参考文献
高校作为一个知识创造和传播的基地,拥有着一批知识结构合理、富有创新能力的科研团队,经过多年的知识积累和研究实践,高校已经形成了相关领域的研究优势。农业高校拥有丰富的智力资本,其载体就是高校及其科研单位的教师和研究人员。他们经过专业化培训,可以通过系统的研究对于知识和技术进行改造、创新。农业高校具有互补的专业化知识,不同知识的融合及交流,加速了新知识产生。农业高校在技术转移和推广上。取得了一定成就。而且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不容忽视的是。现实中高校的农业技术服务体系仍存在着一些缺陷与问题,如何寻求一套合理的以高校为依托的推广模式对不断完善农技服务体系至关重要。
1 高校农技服务体制中存在的问题
1.1技术应用性问题
农业高校往往存在“农、科、教”相互独立的现象,提供公共技术服务的高校科研组织内部多数按专业设置、分工过细、缺少综合功能,这使农业技术缺乏交差与互补性,在处理具体问题时,应用性较差。一些科研部门为获得拨款或经费,将能否通过鉴定看得太重,常忽略了科研成果的应用,没有很好地解决学术性与应用性相统一的问题。农业高校过于重视研究项目的鉴定、评奖,轻视成果的推广转化,使许多有良好产业前景的科研成果被当作样品、展品仅供参观。研究成果的可操作性和成熟度不高,导致应用的广度和深度不够。科研成果的内部结构也不尽合理,更多地偏重种植业,对其他行业研究开发不够,更多地偏重产品产中技术,而忽视了产前产后的技术研究等。
1.2风险与利益问题
农业技术转化尚未建立合理的风险转移机制。诸如转化效益、技术是否先进、管理手段是否有效、市场需求不确定等因素,使科研成果的转化存在极大的风险。在承载着较高风险的同时,农业技术推广的利益不能得到保障。市场经济条件下,科技成果要得以顺利转化,必须通过技术市场才能有效实现,完善的技术市场必须形成符合市场规律的激励机制。
1.3资金问题
现阶段,农业高校普遍缺乏利用市场机制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能力,以农业科技成果的中试阶段为例,该阶段是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时期,它既不是有科研经费的技术研究阶段。也不是技术的商品化阶段,由谁来投资进行产品的中试就成为一个资金问题。相反,近年来,有些地区或机构又限定农业科研事业费,过分强调市场机制。将农业高校科研人员的注意力往往引向搞钱求生存,这严重影响农业科研开发的健康发展。
2 高校技术服务的模式
鉴于上述问题,本文认为,配备一套合理的推广体系对于高校参与农业技术服务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只有选择了适当的推广体系,技术服务的主体行为才是高效率的。以高校为依托的技术服务体系才能得以稳健的发展。本文将通过相关案例分析,以讨论现有模式的优缺点,以期为发展并完善以高校为依托的技术服务体系提供相关建议。根据“技术溢出效应”理论,技术溢出的作用机制通常被归纳为以下三种途径:人力资源流动、竞争与示范和前后关联效应。其实,高校技术服务也是一个技术溢出的过程,根据其作用机制,本文将高校技术服务体系划分为三种模式,分别为“人力培育与流动”模式、“园区示范”模式和“产业关联”模式。
2.1“人力培育与流动”模式
该模式的核心是高校通过培训、教育或选派人员等途径,扶持农村以发展农业技术的人力资源,比如,“科技大篷车”,这种形式就是将各种农业先进的生产技术传播到农村去,通过科技讲座与技术培训使农业生产者真正掌握技术。此外,“送科技下乡”也是人力培育与流动模式的形式之一,十多年来,南农大从人才培养、科技开发、成果推广等多方面为该县进行综合开发服务,累计为地方增加经济效益近3亿元。
以人力培育与流动为核心的技术服务模式。培养并补充了农村的农业技术人力资源,提高了农村的技术水平。该模式对于技术提供者而言不存在明显的风险与利益问题。但在农业技术推广的过程中,技术应用性不高的现象可能继续存在。此外,该模式主要依靠政府支持与高校的自身投入,在资金的可持续性与推动技术进步的实际效果方面不容乐观。
2.2“农业示范园区”模式
该模式以发展某项或多项农业技术为核心。主要通过农业科技园区示范。以实现技术溢出,主要形式包括“生产科技示范区”、“科学试验示范基地”等,该模式使农业生产者将技术和生产资料更好地结合起来,提高了技术的使用效率,通过示范等途径,增加了技术溢出。高校主要为农户提供专业化的农业生产和加工技术,如蔬菜的栽培技术、禽类的养殖技术和加工技术等。
南农大在灌云的“棉花生产科技示范区”就是该模式的具体形式之一。通过技术服务,灌云县被江苏省科技厅列为棉花生产科技示范区。棉花“150工程”被特批列为国家科委“九五”重大攻关项目。
该模式在推动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方面具有显著效果,这种双向的技术交流模式,使农户和专家之间形成了沟通,进而使农业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形成了良性的互动和循环。有利于农户在使用技术方面遇到特定问题时进行后续研究,同时,高校可以及时地提供技术服务,使得技术被更有效地推广。但在现实中,园区示范效应的影响范围相对有限,而且。示范园区主要依靠政府投入和“卖门票”维持经营,经济效益并不可观。
2.3“产业关联”模式
该模式是指高校利用市场机制通过与农业产业的紧密关联来实现农业技术服务,高校将农业技术推广与某个特定的农业产业发展联系起来,如蔬菜产业,不仅帮助农户解决如何栽培等技术问题,还向农户提供关于蔬菜加工、销售、市场定位和国内外产业发展态势等信息。这样的“一揽子技术”推广模式,具有一定外部效应,当在高校扶持下的产业初具规模和市场效益时,那些技术追随者,也会采用这种技术或者加入这个产业,产业就会进入下一个发展和完善的阶段。
该模式通过高校与某农业产业的紧密关联,使得技术的应用性与实用性较强,通过市场化运作,技术服务的资金也较为充足,但是,在技术成果转化的过程中。由于成果定价难等诸多问题,由技术本身带来的收益不确定。
3 高等学校农业技术服务长效机制的建立
水是生命资源,由于新疆水资源缺乏,水资源的供给严重不足,新疆农业的发展只能选择节水灌溉技术,以消除水资源对农业经济发展增长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经过十多年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现阶段新疆已经成为了全国节水灌溉技术的示范区和领先者,但是在新疆节水农业发展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亟需解决。
一、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发展的基本情况
新疆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地处亚欧大陆腹地,远离海洋,干旱少雨,属于典型的干旱半干旱气候。农业生产需水全靠灌溉。一方面由于缺水、少雨,一方面农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水,致使新疆的生态环境越来越恶化,草场退化、沙化和水土流失现象严重。农业水利工程配套设施不完善,工程设施设计标准低,受损严重,导致水资源利用效率大大降低,浪费严重。
目前新疆正处经济发展的高速时期,对水资源的需求愈发严重,尤其是新疆农业的发展,大部分依靠灌溉用水,对灌溉技术的提出了巨大挑战。因此,只有建立高效节水型的灌溉农业,才能缓解新疆的用水需求,也是新疆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要求。
二、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遇到的问题
(一)水资源严重匮乏,用水矛盾突出。水资源缺乏的问题是全世界共同面对的问题,当前农业发展受水资源的制约影响很大,水资源的供给能力增长有限。新疆是我国水资源严重匮乏的地区,农业发展、工业发展和城市发展都需要大量的水资源作为保障。由于水资源匮乏,有的地方出现了抽用地下水的现象,导致生态水源被过分掠夺,生态环境迅速恶化,用水矛盾日益突出。节水灌溉工程得不到充分的利用,水资源的短缺成为制约新疆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政府宣传力度不大,农民缺乏节水观念。农民是发展节水农业的主体,但是政府在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中,对农民的节水宣传教育工作不够深入。导致了农民对发展节水农业的重要性、迫切性认识不足、不清。而且,政府对水资源的管理不严,水价较低,造成了大多数农民自行采用引渠灌溉、沟灌和漫灌等方式。与此同时,农民在水资源的利用上还存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无须珍惜的错误思想,严重影响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应用。
(三)节水灌溉的配套设施不完善。由于经济和历史原因,新疆的水利设施建设始终赶不上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政府水利工程的投入上严重不足,拖欠多。新疆地区有众多的河流流经,但是却缺少主体性的水利控制工程,已经建成的水利设施的标准低,配套不完善,工程的效益低,无法满足农业经济的发展需求。因此无法实现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实行高效的利用和供水。
(四)农业供水管理体制不健全。政府对水利工程的管理设施存在重建轻管的问题,农业供水管理体制不健全,没有做到水资源的统一管理。政府的水利政策措施不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节水政策、奖惩体制等处于滞后的状态,导致管理部门在管理上的松懈、不到位。另外,农民节水意识的淡薄,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业节水技术的应用与管理。
三、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对策
(一)加强水资源的宏观调控。要提高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必须从全局出发。首先要合理规划农业用水的发展布局,切实提高对水资源的管理水平,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力度。其次,制定出节水灌溉技术发展的总规划,划出节水灌溉技术的重点区,对重点地区给予技术上的支持。并根据水资源的状况,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合理利用水资源。
(二)加大政府的政策法规支持。为了加快新疆节水灌溉农业的发展,政府就需要制定出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明确对水资源浪费的惩罚,奖励对节水技术的推广使用。加大对节水灌溉技术的政策扶持,银行采用低息或无息贷款的方式让农民具备采用节水灌溉设备和器材的能力。
(三)加大节水农业的推广和宣传力度。政府要加大对节水农业的宣传力度,形成全社会节水的意识。制定新疆节水农业发展各项内容的完成时间表,分配到各个基层,长期性和经常性地进行专项检查,把发展任务落实到实处,将农业节水技术的推广作为领导的考核标准之一。
(四)积极完善各种配套的综合管理制度。政府要加大对节水灌溉设备、器材生产厂商的政策扶持力度。政府可以通过对企业减免企业所得税或提供贷款的优惠政策,加大对企业研发、生产技术的政策支持和补助。将农业生产节水设备和器材纳入农资产品中,使农户和企业都能享受到农资产品的减免增值税政策,从而进一步降低节水设备的生产成本。
一方面,企业节水设备的工程管理要逐步向专业化、商品化的管理模式转变。另一方面,加强对节水人才的的培养和队伍的建设。可以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培养出专业的技术人员,将节水技术带入基层,走进农户。亦可以举办技术培训讲座,加强农民对节水技术的认识,提高他们对节水设备的使用熟练程度。
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具有诸多优点,加大对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运用力度是一项持久的重任,也是缓解我国水资源紧缺的重要方式之一。针对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有利于加快农业技术的进步,提高农业生产的资源利用效率,加快现代农业的发展,从而有效保障我国农业安全、水安全、生态安全。
参考文献:
[1] 苏荟.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3.
[2] 周和平,王忠等.新疆高效节水灌溉发展规模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