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的核心概念范文

时间:2023-06-20 17:43:3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德育的核心概念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德育的核心概念

篇1

一、关于“基于工作过程导向”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以满足社会职业岗位群和学习者职业持续发展需要为目标,以具有范例性和典型性的工作项目与任务为载体,按照劳动组织方式和典型工作过程整合知识,学习者在职业化的学习情境中基于任务和在任务中进行学习,获得可迁移的工作过程性知识。主要有以下特征:

(一)课程体系要建立在对职业岗位(群)工作任务的过程分析基础上

课程体系不再是简单按照学科之间及学科自身的逻辑体系来构建,也不是由不同类别的课程简单化的组成串行结构,而是以工作过程为基础,根据典型工作过程中工作任务的完整性和相关性来确定课程标准和构建课程内容结构,按照行动体系导向和职业岗位群的关联度、工作任务的整体性来设计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二)课程内容要以工作领域向学习领域、职业领域向教育领域转换为前提

在对主干产业和典型企业广泛调研的基础上,进行职业领域向教育领域、工作领域向学习领域的转化;对职业岗位群能力要求、人才培养规格和未来职业发展进行全面分析(见图1),以此确定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并按工作过程的结构要素设计出学习情境和教学项目,突出工作过程的结构完整和要素真实。其课程形态的物化成果就是以学习者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为起点,开发出以学习领域课程和项目课程为主体,体现“四新”技术并遵循学习者认知规律、能力形成规律的系列化课程。

图1 从职业领域向教学领域转化的流程分析

(三)课程标准要遵循职业性原则

课程标准是教材开发以及课程实施的纲领性文件,在对行业企业调研基础上开展工作任务分析,以形成的能力标准为依据,同时参照行业(工种)技术标准、职业资格标准和工种技能鉴定标准有关要求;以完整、典型的工作任务承载教学内容,重视工作过程知识的迁移与提高,满足职业岗位和职业发展对学习者作为未来职业人、社会人和现代人的需求。

(四)教学过程强调在真实的职业环境里理实一体化

教学过程要体现“教、学、做”合一和“手、口、脑”并用的一体化,以工作过程为主线重组和序化知识,创设职业化学习情境,把工作过程各要素标准“真实”地体现在学习情境中。在获得工作过程性知识的同时,通过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估等六个步骤培养学习者完整的职业能力和关键职业能力。

(五)教学评价要坚持以职业标准为导向

在对学习者进行学业评价时,注重将完成工作任务的结果和实施过程的规范性、创新性相结合;注重将行业技术标准、工艺标准、职业资格标准和职业人的职业意识、职业操守作为评价标准的重要内容;关注全体学习者的发展。

二、关于“以能力为本位”

“以能力为本位”就是把对学习者的能力培养作为首要目的,但这种能力绝不只是某种职业技能或简单的就业能力,而是指向学习者自我发展、个性发展、职业发展、终身发展的综合素质与关键能力。按照德国职业教育对关键能力的划分,大致分为成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三个维度进行培养。

(一)专业能力是个体在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按照一定方法有目的、专业化地独立完成任务、解决问题和评价结果的热情和能力。这也包括逻辑的、分析的、抽象的、归纳的思考,以及对事物系统和过程关系的认识,具有职业特殊性。

(二)方法能力主要指在独立学习和工作中,将习得的知识技能在各种学习和工作实际场合迁移和应用的能力。特别指掌握获取新知识和适应新环境,应急处理和应变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法、能力,不断适应未来职业的转换和社会环境变化的能力。

(三)社会能力是做人与共事、社会关系与矛盾、与他人相处和相互理解的能力。主要包括人际交流、公共关系处理、劳动组织能力、群体意识、责任意识以及组织纪律性等方面。

能力构成的三个要素中,最重要的是方法能力,然后是社会能力,最后才是专业能力。一方面是因为很多职业活动不涉及具体的专业,最需要的是专业以外的跨专业、跨职业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质疑、批判、创新的能力;另一方面是因为方法能力的培养有助于社会能力和专业能力的提高,而对于学无止境的专业知识、未知领域和未来世界,主要通过培养学习者独立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方法能力,主动面对和积极应对知识更替及职业变化的挑战。

图2 对职业能力培养的结构解析

三、关于“以实践为主线”

“以实践为主线”是由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决定的,体现了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和专业性本质内涵,即任何职业劳动都是以职业和岗位为工作形式进行的。

(一)“以实践为主线”决定了课程开发的逻辑起点

职业实践的内涵既规范了职业劳动(实际的社会职业或劳动岗位)的维度,又规范了职业教育(包括专业、课程和考试)的标准。因此,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的职业实践是否科学以及是否具有典型性和综合性,关键在于是否以行业企业调研和职业能力分析作为逻辑起点,并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需要来选择技术实践知识,通过设计实践性问题引申出理论知识,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整合,培养学习者关注工作任务的完成,并为学习者提供体验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机会。

(二)“以实践为主线”决定了课程开发的课程标准与内容要求

课程标准应该参照行业技术标准、职业资格标准和工种技能标准。课程的内容要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典型问题和课题出发,以工作任务为划分课程门类的主要依据,以实践过程和实践知识掌握为课程结构的逻辑起点;以从事现实职业活动所需的任务要求为内容,以工作项目为单位并按实践能力形成的需要组织课程内容;以现实职业活动的进程为线索组织教学活动。

(三)“以实践为主线”决定了课程开发的基本流程

课程开发的主体人员主要有行业企业专家与技术人员、课程专家、职业学校一线教师等。其中,行业企业技术专家从“人才购买者”的视角深度参与课程定位、课程转换、课程开发、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多个环节,并提出合理化和可行性建议。课程开发的主要流程遵循:行业企业调研―职业领域边界划分―确定工作模块―职业能力分析―工作任务分析―课程转换―课程体系建构―课程标准研制―核心课程开发―编制学习单元等。

四、关于“以项目课程为主体”

(一)需要以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典型教学项目为载体

对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学习领域进行细化,把理论知识、实践技术与实际职业情境有机结合,将典型生产项目或者服务项目进行教学转化,通过典型产品(或服务)引领工作任务,形成系列化的典型教学项目、实践案例和学习单元。

(二)需要开发以项目化教材为主体的学习资源

它主要反映在课程模式与内容的模块化、项目化和案例化。一门项目课程可设计为若干个项目,一个项目又可分为若干模块。项目课程之间、某门项目课程中的项目之间及其模块之间,因工作任务的不同而有差异。课程中的项目之间及其模块之间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思路和“层级性、典型性、综合性”的原则,将项目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向高级进行构建和选择。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学习目标、工作任务、技术实践知识、技术理论知识、拓展性知识、技能考核要求等。

五、关于“多元化课程模式”

“多元化课程模式”是我们在当前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多元(升学、就业、终身发展)、教育主体多元(学习者基础不一、差异性大)、专业门类众多的背景下,为适应职业教育发展的多样性而提出的。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办学方针,决定了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综合性和课程性质、课程形态、课程模式的多样性。因此,前面提到的以项目课程为主体,并不意味着对其他课程模式的绝对排斥,更不是将项目课程唯一化、神圣化和排他化;相反,由于专业不同,我们更要提倡多元化的课程模式。为此,我们在课程改革推进实践中逐步形成了“统课程核心理念、放课程具体模式”的指导思想。

“统课程核心理念”就是强调课程改革在“以生为本,终身发展”理念的指引下,体现行动导向、能力本位、实践主线,聚焦学习者的关键能力和终身发展能力的培养,以确保课程改革的科学性、先进性和规范性。具体来说,课程开发要基于工作过程导向,并以任务、项目和课题为载体,将知识与技能有效整合;课程内容要体现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新标准;课程模式要着眼于培养学生核心职业能力,符合学习者认知规律和能力形成规律。

“泛课程具体模式”就是提倡在体现课改核心理念指引下的多样化、多元化课程形态。通过多元化的课程类型和课程内容,既培养和内化学习者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也可以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因专业制宜地开发课程。除了开发系列项目课程外,还可以开发以工作任务为核心的“教学包”、教师教学手册、学习者学习手册等。

六、关于“模块化课程体系”

“模块化课程体系”就是切实反映“宽基础+多模块”“基础平台+方向模块”的平台式课程结构。“宽基础”即教学内容不针对具体的职业岗位,而是集合了一群相关专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为今后职业发展奠定知识和技能基础。“活模块”其功能是学生在选定好模块后,针对相对确定的某个岗位进行训练,为就业做技能方面的准备,它以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作为课程目标的核心,并把综合能力分解为关键能力和从业能力。“宽基础”主要侧重于关键能力的培养,“活模块”侧重于从业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基础平台+方向模块”课程体系可以在保证基础课程模块基本不变、保证人才培养规格的前提下,在较短的时间内根据社会需求实时调整专业方向和课程模块,增强学习者的就业能力和跨岗位的从业能力。同时,可以给不同基础和需求的学习者提供选择性的课程菜单,不断满足学习者个性发展、素质拓展的需要。模块化课程体系的基本特征为:

(一)模块化课程体系要遵循职业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规律

要以一定数量的课程模块组成的课程体系为载体和途径,同时课程体系中课程模块的设置也应按照从基础到专业、先专业基础课程再专门化方向课程的逻辑顺序来构建课程体系。

具体来说,一是普通文化课程与专业课程之间是并列关系,在课程安排上它们应当同时并进。新生一入学就应当开始接触专业课程,通过实用性强的专业课程促使学习者尽快实现从学习者到工作者的角色转变,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二是公共基础课程分为必修模块(基础模块)、专业模块(职业模块)和选学模块(拓展模块),以满足不同学习基础、不同专业方向学习者的学习需要。三是专业课程总体上划分为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在满足学生不同专门化方向学习兴趣的同时,还可以不断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对人才规格的新变化与新要求。在课程模式上可以有学科课程、综合实践课程、项目课程等多种模式。

(二)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核心是平台与模块的搭建

根据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的分析,可以将专业课程体系大致分为基础发展平台、专业发展平台和素质拓展平台。

图3 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分析

基础发展平台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含德育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两个模块。作为培养学习者道德素养,为后续专业发展服务的文化、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公共平台,普通文化课程与专业基础课程并行开设,贯穿整个课程的始终,按照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需求,注重基础性、应用性和生活性。

专业发展平台包括专业核心课程和专门化方向课程两个模块。遵循技术型、技能型人才职业能力形成的规律,按照职业实践的逻辑顺序,整合专业发展对人才的素质要求,开设适应职业岗位群所需要的以项目课程、综合实践课程为主体的专业模块化课程,并给学习者提供自主选择的专门化方向模块。

素质拓展平台包括人文修养课程和素质拓展与技能取证课程两个模块。开设包括人文、环保、艺术、营销、交际以及地方文化等系列课程,提高学习者的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使学习者成为真正的职业人和社会人。

【参考文献】

[1]赵志群.典型工作任务分析与学习任务设计[J]. 职教论坛,2008(12):1-2.

[2]姜大源.职业教育学基本问题的思考(一)[J]. 职业技术教育,2006(8):5-8.

[3]魏新民.对德国能力本位职业教育教学观点的解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11):31-33.

篇2

2013年,陈杰琦教授和她的团队基于对数学学科知识的准确把握,对教师和儿童的深刻了解,出版了历经7年形成的研究成果《幼儿数学核心概念:教什么?怎么教?》。这本书把幼儿数学学习内容分成集合、数感、数数、数运算、模式、测量、数据分析、空间关系、图形9大类别,每个类别都提炼出2~3条简明扼要的核心概念。它能帮助教师在浩瀚的数学海洋里一下子抓住最基础、最重要、最适宜幼儿的核心知识,为幼儿现在和未来的学习搭建有效的平台。

除概述与结语外,本书的主要内容共分9章,每章聚焦核心概念的一个领域,由“核心概念”和“教学提示”两部分组成。“核心概念”部分详细解释了每一条核心概念的内涵(见附),穿插教学活动和教师反思,以帮助读者理解;“教学提示”部分则提出了可操作的教学建议,指导教师如何通过教学让幼儿获得核心概念。包括:比较和对照不同类型的活动,讨论如何选择材料,讲述怎样将核心概念整合到幼儿一日活动中,思考使用数学语言的重要性,关注幼儿发展轨迹中的关键点,等等。既有生动的叙述,又有精到的阐释,也有直观的图表。这些内容在呼唤幼儿数学回归数学学科本身的同时,促使我们在幼儿如何构建数学思维、提高数学能力的层面上重新审视幼儿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与运用。

篇3

1核心素养的核心概念

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核心素养的核心是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包括文化基础、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学生必须具备适应终身发展及社会需求的品质和能力[3]。因此将核心素养的核心概念界定为核心能力。欧盟委员会在2018年对核心素养的内涵作出了新的阐释,包括以下八项能力[4]。读写能力:在不同学科和环境中使用多种材料(视觉、声音、数字材料)进行口头或书面联系沟通的能力。语言能力:适当和有效地运用不同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数学、科学能力与工程技术能力:数学能力是指开发和运用数学思维来应对日常生活问题的能力;科学能力是指利用科学知识和方法体系来发现问题并得出基于证据的结论的能力;技术和工程能力是运用相关知识理解人类活动及公民个人责任变化并采取恰当行动的能力。数字能力:在学习、工作、和社会参与中自信、批判性和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包括信息与媒体素养、沟通协作、数字内容创作与安全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个人、社会能力与学习能力:批判性思维、反省自己、有效地管理和利用时间与信息及以建设性的方式与他人合作,保持对学习和工作适应力的能力。公民能力:基于对社会政治、经济概念与结构、全球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理解,充当负责任的全球公民并充分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创业能力:在创造力、批判性思考、流程管理与解决问题技能的基础上,对具有文化、社会或商业价值项目的想法采取行动,并转化为其他价值的能力。文化意识与表达能力:理解与尊重不同文化,并以艺术或其他形式创造性地表达不同文化的能力。

2核心素养的近义词

“核心素养”的别称是“21世纪素养”或“21世纪技能”[5]。经常与实用技能、基本技能、及近来使用的未来技能等其他概念混淆或是重叠[6]。韩国研究者将核心素养称为核心力量[7],日本研究者将其称为学力[8]。

3核心素养的研究工具

核心素养的研究对护理教育具有深远意义,该领域的研究成果有利于培养护生的综合素质。现代社会对护士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护理专业课堂教学和临床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于核心素养的研究工具较少,现总结如下:(1)大学生核心力量工具(K-CESA)韩国的两位研究者用K-CESA调查了韩国的100名护生,K-CESA包括国际型能力、人际关系能力、资源情报技术处理能力及自我管理能力四个维度[7]。研究结果指出K-CESA对于测量护生核心素养只有部分适合,还需研究者们基于K-CESA,开发适用于测量护生的核心素养的研究工具[7]。(2)护理本科生核心素养的现况调查问卷国内研究者马俊卿以中国学生核心素养的18个基本要点为依据自制了《护理本科生核心素养的现况调查问卷》,并调查了国内某医学院校的410名护生。问卷内容包括一般情况调查和核心素养现况调查两个部分,共26道题[9]。该问卷为研究者自制,还未在国内得到推广使用。(3)血液净化专科护士核心素养评价标准调查问卷国内研究者臧格通过两轮的专家访谈制定了《血液净化专科护士核心素养评价标准调查问卷》,信效度良好[10]。研究者虽将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核心素养”带到了临床护理领域,但研究对象仅限于血液净化专科护士,所以还需要研究者们基于此问卷,制定适用范围更广的临床护士核心素养评价标准调查问卷。分析现有文献,可以看出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工具都比较缺乏和局限,从而难以准确地评价出护生或护士的核心素养。自核心素养概念提出以来,国内外不少研究者都对其进行了专门的探讨,但至今尚没有推广使用的研究工具,有待于今后的进一步研究。

4核心素养概念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

篇4

现代信息技术拓宽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和范围,极大地丰富了信息资源,为个性化、自主及交互式的学习提供了实施的舞台,使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得以进行,使终生教育、学习化社会的构想得以实现。信息技术教育已成为全世界教育课程改革的热点研究课题。从发达国家的教育信息化进程看,它一般分为两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阶段,其重点是建设畅通的信息渠道和丰富的信息资源,大规模地培训教师,以及通过开设信息技术课教会学生使用计算机;第二阶段则从技术应用的初始阶段转向整合阶段,目标是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和学的观念,形成新的学习目标、方法和评价手段。我国教育部也提出了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两个目标,其中之一就是“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程,加快信息技术教育与其它课程的整合”。

我从实践中获得了一些探索性的认识,在此与同仁探讨。

一、理解并把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念与内涵

因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在动态中不断地向前发展的,所以清晰地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念,以及把握好其内涵,在实践中是非常重要的。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信息技术有机地与学科内容、教学资源、教学策略等融合为一体,从而对教学的各个方面都产生积极的变革作用,促进学科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我们应在整合方法上强调“有机地融合为一体”,在教学效果上追求“产生积极的变革作用,促进学科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

要把握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方向,我们应注意以下几点:

1.教学模式的变化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传统的教学内容必将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而进行学科教学内容的变革。而信息技术,也将为这种变革提供坚实的基础。

2.教师地位的变化

在信息化环境中,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的地位将被削弱,学生作为主体的地位将被充分体现,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将受冲击。因此教师必须不断加强自我学习,探索新的教学策略和理念。

3.评价方法的变化

与传统的教学评价体系不同,高速发达的信息技术,可以全面、科学地对教学作出评测,使教育者能及时获得教学反馈。这就要求对传统的教学评价观念和评价手段进行革新。

4.教学载体的变化

随着网络信息的大量出现,媒体资源的丰富性和共享性都将有力地冲击传统的教学资源观,这就带来了教学资源的变化。教学资源的物化载体不再只是书籍、教材等印刷制品。过去课本是学生的整个世界,现在整个世界是学生的课本。

5.学习方式的变化

随着网络的普及,人类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变化,学习者将从传统的接受式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探究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

总而言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其鲜明特点是将对传统的教育观、教学观、学习观和学习方法产生冲击,使其发生变革,而使学生成为主动的学习者,其积极性、创新精神和个性潜能均能充分发挥。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和应注意的事项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根本目标,除了最大限度地提升教与学的效率和质量外,还应十分重视提高学习者作为文明社会成员的素质。为此,我们必须注意以下几个事项:

1.观念要更新,责任感要加强。这是主观上必须具备的条件,也是获取成功的事项基础。

2.努力丰富学习资源和改善学习环境,构筑面向信息化社会的学习方式。这是应具备的客观条件。

3.从信息技术中选取的教学工具和学习工具,应与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相适应。

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模式探索

随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践的逐步深入,我总结出具有一定规律性的“三个体现”和“三个发展阶段”,这三个体现和三个发展阶段都符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念及其内涵的。

1.三个体现

(1)体现教师教学策略的变革。

教师首先将原来的单一通过口授讲解的传授知识方式转变为利用媒体技术体现多样化的知识传授途径及呈现方式;进一步利用信息技术作为对学生个别辅导的工具,通过个别辅导式的教学方式,开始引入个性化的学习方式;最后发展到以教学资源为中心,体现开放式、个性化、协作式的学习方式。

(2)体现学生获取知识途径多样化的趋势。

信息技术对原常规教学方式的另一冲击,是过去教师作为几乎是知识的唯一来源的局面被打破。随着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的介入,学习者获取知识的途径越来越呈多样化的趋势,学生不仅可以直接从信息化环境和各类媒体资源中获取知识,还可以通过网络从学习社区、其他学习者、在线教育专家等方面进行学习内容的咨询和交流。

(3)体现信息技术在教学应用中促进了教学角色的变化。

狭义的信息技术,即原来传统的多媒体技术,主要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而对于教学内容和学习方式等方面不会产生作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一个根本性的变化,是其对教学的整体过程的影响发生了革命性变化。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课程的设计者、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意义建构者和积极的学习者,学习方式由传统的接受式转变为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信息技术由原来作为教师讲解的一种辅教学工具转变为教师教学活动和学生学习活动的不可缺少的基本工具。

2.三个阶段

(1)功能式的、以演示理解为中心的课程整合阶段。

信息技术的教学应用最初是作为辅助教学的一种手段,信息技术完全孤立于学科知识教学目标之外,不能成为教学整体结构的一个有机元素。这是信息技术用于学科教学的最初表现形式,是目前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最低层次。

现在教师可以使用现成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或多媒体素材库,选择其中合适的部分用在自己的讲解中;也可以利用PowerPoint或者一些多媒体制作工具,综合利用各种教学素材,编写自己的演示文稿或多媒体课件,清楚地说明讲解的结构,形象地演示其中某些难以理解的内容,或用图表、动画等展示动态的变化过程和理论模型等。另外,教师也可以利用模拟软件或者计算机外接传感器来演示某些实验现象,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的知识。这样,通过合理的设计与选择,计算机代替了幻灯、投影、粉笔、黑板等传统媒体,实现了它们无法实现的教育功能,使得学生更容易理解掌握。

(2)电子式的、以计算机为中心的课程整合阶段。

我们习惯了以纸介为载体的教材,但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所使用的教材也在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光盘、电子书取代了纸质教材,与信息技术整合为一体,成为教材发展的一种趋势。电子教材的信息存储量是纸介教材存储量的成千上万倍,包括文字、动画、声音、影像的电子教材将极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E-book可以把笔记本电脑和课本有机结合,学生再也不用背着沉重的书包。电子教材还可以方便地更新学习内容和改变学习形式,及时跟上信息技术及教学发展的脚步。

(3)网络式的、以虚拟教室为中心的课程整合阶段。

以多媒体、网络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将把教师和学生引入全新的教与学的世界,学生可以足不出户,在家里学习,同时又与教师、同学保持着接触。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可以通过E-mail进行交流,学生也可以随时获得教师的指导。依靠互联网和远程多媒体技术而建立的虚拟教室将使教学延伸到课堂之外,扩大了学生学习的世界,使学生有机会接触遍布世界各地的各种各样的数据库,在网上接触各类教学的专家,与他们进行交谈,及时获得帮助。这样,我们不仅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等,而且完全可以实现新的超越。

篇5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大力推行,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已经为初中数学的教学方式指明了方向,认真观察不难发现,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就是课堂实施,而课堂实施的最好体现就是课堂教学,所以只有不断更新我们陈旧的教学观念,转变现有的教学模式,才能真正实现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并且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实践以后,我觉得我们主要应该从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等方面入手,切实做到让初中数学的教学与新课改的理念相吻合。

1 新课题教育理念探析

1.1 教师角色的新定位

一直以来,教师都是课堂上的组织者、主导者以及设计者,出发目的就是为学生服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同时要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采用合理方法引导学生主动的探究知识,尽量做到学生能独立思考出来的,教师绝不加以暗示,学生能经过探析出来的,教师也绝不代劳,从而让学生能养成主动学习和主动探索知识的好习惯,同时学生要根据自身掌握知识情况,解决学习中力所能及的问题,能让他们对自己多一点信心,多一点成功的感觉。

1.2 要让所有学生都能全面发展

新课程改革它体现的就是一种基础性和普及性,这就需要我们的教师够切实做到能因材施教,实施分层教育法,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充分展现他自己独有的才华和能力,培养出具有独特个性的学生。另外还要注意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每一次进步,都要及时的给出积极的评价,与此同时当学生在面对学习困难时,也要及时的对学生进行引导和鼓励,不要让学生的自信心在一次次的困难中被消磨掉。

2 提升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策略

学习兴趣指的是:学生对学习活动或者是学习对象,产生的一种想要对它进行认识和探索的想法,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了兴趣时,它就会产生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积极主动的对所学知识进行思考和探索。所以我们经常说学习兴趣,它是带领学生走向知识成功彼岸的领路人。

2.1以情节激发兴趣

由于初中生具有喜欢新鲜感、好奇心强,但是学习的自觉性和注意力的持久性都比较不稳定等等特点,为了能在课堂中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就必须在教学的过程中运用到他们感兴趣的方式,来推进教学的进度。例如在讲解不等式的时候,我就这样向学生提问:在节假日的时候,很多商场都会做一些商品的促销活动,当遇到全场打八八折或者是满100元立返现金20元的情况,要怎样去选择才是最经济最实惠的。由于这个问题是大家都很熟悉的情景,所以学生就能认真主动的去思考,然后积极踊跃的进行回答,这样学习氛围一下就被调动起来了。学生觉得这样的学习是轻松的、快乐的,自然就会对它产生学习兴趣了。

2.2以鼓励话语激发兴趣

在新课标里明确的指出了,教师给与学生的评价应该有利于学生清楚自己的进步之处,以及发现自己在数学方面的潜能,让他能建立起自信心。所以对于学生的评价,应该尽可能采用多表扬少批评,多鼓励少责罚的方式。运用一些鼓励性的话语,让学生能感觉到自己每天都有所进步,特别是对于那些数学成绩稍微差点的学生,更应该多给他们一点关心和鼓励,让他们树立起“只要我努力,那我也一定能行”的信念。要让每一个学生都发现自身的潜在能力,从而让学生产生一种“学习的成功感”,促使学生愿意去学,主动去学的良好学习氛围。

3 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初中数学教学不仅仅着眼于传授知识,还必须要通过数学学习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他们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因为学生只有学会了思维能力,才能掌握创造性思维的灵活性、广阔性以及变通性。因此初中数学教学之中,教师一定要将加强学生思维能力培养放在首位。具体而言,要做到如下几个方面才能实现这个目标。

3.1在教学中设计思维情景

记得曾经听到过这样一句话“思维始于问题和惊讶”,其实数学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然后分析问题和到最后解决问题的变化过程。好的问题设置就能诱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和创造欲望,而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一般都是在遇到问题想要解决问题的时候引发的。所以,教师在进行知识传授的过程当中,要细心的对思维过程进行设计,创设一种思维的情境,让学生能从中激发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3.2采用合理教学方式构建思维的发散性

发散性思维它是一种不依照常规的、努力寻求变异的、从多个方面找寻答案的一种新型思维方式,它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核心,无论是哪一个具有创造性活动的完整过程,都是要经过由集中到发散,然后再集中、再发散这样多次循环以后才能完成,在我们的初中数学教学中,忽略对其中任何一种思维能力的培养都是不正确的。并且发散性思维还具有思路广阔、善于分解重组和多种方法间的变通,因此,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对造就一代敢于创新的人才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这样的理念运用到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就是对典型的例题进行解题训练,特别是像一个例题有多种的解题方法,以及举一反三的例题训练等,在让学生掌握和深化所学知识的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在初中数学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只要我们能仔细的研究新课改的内容,不断的对教学观念进行更新,时常关注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模式,要想实现让初中数学的教学与新课改的教育理念相契合就并不是什么难事。

参考文献:

[1]聂绍清.浅谈新课改与初中数学教学[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1(41).

篇6

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生命现象及其活动规律的自然科学,它以一系列核心概念作为分析、推理、判断和综合等逻辑思维过程的依据来揭示本学科的基本规律。生物学概念不仅是生物学科的基础,而且是生物学领域最基本的语言表达单位。新课程改革的一个核心就是“注重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可见提高科学素养不是追求对科学事实和信息量的更多占有,而是要求对核心概念和科学思想的深刻领悟。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接触到新的“原理、规律和方法”时能借助生物学概念能进行自我阐明的能力。因此,学生能否牢固地、准确地建立起反映生物学思想的基本的生物学核心概念体系,应当是中学生物学教学的主要目标。

一、对生物学核心概念的认识

在学科教学中,建构汇集信息片段的知识结构,并将其纳入到信息结构之中,这个知识结构的节点就是核心概念。在生物学这门基础自然科学中,离不开对事物和现象的具体描述和分析。生物学的核心概念,是指代表生物世界中同类的“事”、“物”及“规律”。我们要从众多的生物学概念中提炼出能反映学科本质的、构成学科骨架的概念,因为这样的概念可以统摄学科的一般概念,可以揭示一般概念之间的联系,具有统整学科知识的功能,这样的概念就叫核心概念。我们在课堂上抓住生物学的核心概念进行教学,教学中前后一致、将生物学思想主线贯穿始终,致使学生对生物学现象本质的认识深入,提高学生解决生物学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是极其有利的。

二、为什么要进行生物学核心概念的教学

第一,生物学核心概念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考试评价已经悄悄地由事实性知识的记忆转向对核心概念的理解。近几十年来,特别是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破译以来,生物学的研究进入到分子生物学水平,生物科学知识呈现出爆炸性的增长,面对如此繁多的知识,如果仍然要求学生记忆生物学事实,哪怕是一些经典的生物学事实,恐怕也很难做到。最基本的概念、原理、规律等一般不发生巨大的变化,创设新的情境,要求学生应用概念、原理、规律等来分析解决问题,以此来评价学生的学习,已成为评价学生学业的主流方向了。

第二,生物学事实往往是相互孤立的,难以建立合理的联系,组成一个合理的结构,因此对生物学事实的考查往往是检查学习者是否记住,是否记得清楚。而生物学概念主要是在运用中得到巩固,概念的运用是把已经概括化的一般属性应用到特定场合。

第三,生物学核心概念具有统摄思维功能。核心概念的提炼和梳理需要按照知识的内在联系和规律性,将零散的整体化、条理化,建构起脉络清晰、条理分明、相互之间有机联系的体系。

第四,生物学核心概念具有很强的迁移教育功能。概念的过程也是概念的具体化过程。一般而言,概念的应用有两种途径:一是引证具体实例来说明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二是运用概念来解决实际问题。

三、如何进行核心概念的教学

1、以教学单元作为建构核心概念体系的基本单位

教学单元是一个相对完整的教学内容体系,它由若干节具有内在联系的具体内容组成,它们之间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因此教学单元是学生知识结构形成和发展的基本单位。

2、充分应用生物科学发展史建构核心概念体系

生物学概念的发展史中,不仅记载着生命科学知识的形成过程,而且蕴涵着科学家的创造思维方式。所以学习生物学概念的发展史,不仅有利于更好地理解、掌握生物学概念,而且有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观念,提高生物学科学素养、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三维目标”、实现学生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的和谐统一。

3、通过模型法建构核心概念体系

“模型”是人们按照科学研究的特定目的,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用物质形式或思维形式再现原型客体的某种本质特征。在实践教学中主要有物理模型、数学模型、概念模型,通过构建模型和直接认知模型来把握生物学概念,是当前课改实践中的常用科学方法。模型法可以让抽象问题更易理解和直观化。

4、通过概念图方法建构核心概念体系

“知识的构建是通过已有的概念对事物的观察和认识开始的”。概念图是一种用节点代表概念,连线表示概念间关系的图示法。通过建立概念网络,不断地向网络增添新内容,有助于学生激发学习动机,创造新知识,形成有意义的学习过程。

生命科学中的“规律、原理和方法”都是借助于有关生物学概念才得以表述。而概念是人脑对现实的对象和现象的一般特征和本质特征的反映。因此,在生物学教学中学生准确、深刻地理解、掌握概念,不仅是学好生物学的前提,也是发展学生智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必要条件。因此,生物教师要重视概念教学,运用有效的策略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概念,进而运用生物学原理、规律解决生产、生活实践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参考文献:

[1]戢守志等译.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

[2]The California State Board 0f Education, Science Framework, California Department 0f Education. 2000.

篇7

陈至立部长在报告中的定义:“在开好信息技术课程的同时,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各地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实现多媒体教学进入每一间教室,积极探索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就是通过课程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和学的观念以及相应的学习目标、方法和评价手段。”

何克抗教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本质与内涵是要求在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尤其是主导--主体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把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丰富的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并将这些工具全面应用到各学科教学过程中,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整合、组合、相互融合,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聚集效应,从而促进传统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标。”

李克东教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

二,信息技术在不同类型学习活动中的作用

1,课堂讲解演示

2,发现学习

3,研究性学习

4,合作式学习

三,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应遵循的主要原则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关键是:⑴教师教育观念的改变。⑵教师要有整合的技能和能力,要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并灵活运用到学科教学中。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应遵循的主要原则:

1,要用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为指导。

2,要紧紧围绕“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这一核心来进行整合。

篇8

    何克抗教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本质与内涵是要求在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尤其是主导--主体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把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丰富的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并将这些工具全面应用到各学科教学过程中,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整合、组合、相互融合,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聚集效应,从而促进传统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标。”

    李克东教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

    二,信息技术在不同类型学习活动中的作用

    1,课堂讲解演示

    2,发现学习

    3,研究性学习

    4,合作式学习

    三,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应遵循的主要原则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关键是:⑴教师教育观念的改变。⑵教师要有整合的技能和能力,要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并灵活运用到学科教学中。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应遵循的主要原则:

    1,要用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为指导。

    2,要紧紧围绕“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这一核心来进行整合。

篇9

杜郎口中学曾经连续10年在县里考核成绩居倒数之列;然而,2005年,杜郎口中学有410个学生参加中考,404个学生顺利升学,其中有287个学生报考了茌平县最好的茌平一中,考上了286个。这样翻天覆地的变化,是杜郎口十年课改的宝贵结晶。走进教学楼,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滚动屏幕,上面展示的是年级组学科反馈表:各年级的班级排名,教学优点和建议。地上四周竖着小黑板,记录着上周总结,本周工作计划和课后反思。记录教师和学生的反思的小黑板随处可见。墙壁上展示着学生的手工作品和宿舍风采;走廊上,拐角处课外知识拓展,英语角,物理角随处可见。20多个教学班同时开放,整整一个上午,穿梭在不同的教室之间,深深地被眼前的情景所震撼:课堂上,学生争相讲解,氛围非常活跃;小组展示,团结协作,分工明确,竞相争艳;师生相处融洽,没有高高在上的老师,没有羞于发言的学生。下面仅从治校理念,教学模式,教师和学生发展几方面写一下我的几点思考。

1 治校理念

自古以来任何改革伊始,都会面临来自各方面的阻力,杜郎口也不例外,甚至它遇到的困难更甚,来自四面八方的反对的声音此起彼伏。要拯救一个即将宣布解散的学校,不仅要具有极大勇气和远见,还要有信心,有耐心。

走进杜郎口中学的校园,浓浓的校园文化气息渲染出他们的办学宗旨:在这里,每个学生都是校园的主人,每名学生都是学校的名人。师生相互尊重,学生相互激励,平等友爱。崔其升校长说,我们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自主自信、勇敢有为、敢于创新、团结合作、乐于奉献的人。从根本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关注后进生,尊重学生,正如崔校长说的:“人只有在受尊重的时候,才会有动力。” 他们把课堂气氛是否活跃、课堂形式是否活泼、学生互动是否强烈作为课堂评价的标准。所以,正是这种自由开放,和谐民主的理念造就了杜郎口中学现在的成功。

为了让教师坚定课堂创新的信心,崔校长要求每位领导班子成员都必须兼任一门课程,并且和老师同样进行业务考核,考课成绩低于前三名的就要从领导岗位上下来。他还推行“连坐法”,即个人出了问题,这个班的班主任,整个科组乃至主管领导都要跟着受罚。这样就形成了一张互相督促的网,谁也逃脱不了这张无形的网的笼罩,如果你做不好,那么你就要受到应有的处罚。

2 教学模式

随意走进哪间教室,都会被眼前的热烈氛围所感染。上课了,老师简单几句话的引导便引来学生热烈的讨论,有时是小组内讨论,有时是全班人都参与;发言也很随便,不用举手,不用请示,站起来就说,有时呼啦站起来十好几个,谁的嗓门大,谁就算争取到了发言权;当有人到黑板上演算或讲解题目时,教室里就更热闹了,站着的,跪在凳子上的,坐到课桌上的,跑到前面蹲着的,坐在地上的,形形,花样迭出;进入个人练习环节,四周的黑板便派上了用场,黑板不够用了,一些学生干脆蹲在地上写写画画……

这就是杜郎口中学的创新课堂。三个特点: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三大模块:预习、展示、反馈;课堂展示六环节: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现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 “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以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参与为特色,课堂的绝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老师用极少的时间进行点拨。这种模式被称为“10+35”(教师讲解少于10分钟,学生活动大于35分钟),或者“0+45”(教师基本不讲)模式。

3 教师

也许杜郎口中学的教师们的素质并不高,在他们之中,甚至很少是师范类学校毕业的。但是他们的教学理念值得我们学习,充分地相信学生,尊重学生,敢于放手将课堂交给学生。有人会想,这样的教学方法,教师在课堂上一定会很轻松。其实,恰恰相反,这种教学模式,不但需要教师备课,而且需要备课更充分,掌握的资料更丰富,在必要的时间,发挥必要的作用。在每周的教学反思和总结会上,老师交流上课心得和体会,相互弥补教学中的失误和不足,探讨研究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开放的课堂,学生在成长,老师们也同样在成长。

4 学生

在杜郎口,学生们都很自信。面对每天来自各地的老师和学者们的提问都能从容不迫。课堂上,他们热烈讨论,奋笔疾书,争先发言。小组间分工明确,积极参与,热情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这里的学生知识面广,思维活跃,一些想法极具创新力。学生们不再是背书的机器,而是学习的主人,学习过程轻松而愉悦。借用崔其升校长的话讲就是:开放的教学模式挖掘的是孩子的潜力,培养的是勇气,张扬的是个性,奠定的是信心。有一句学生名言很能说明这一点:“给我一次机会,还你一个惊喜。”

篇10

“任务型”堂教学模式,强调让学生的注意力主要放在怎样利用英语作为交流的媒体来完成任务,而不只是关心自己所说句子的结构是否正确。对于英语课堂来讲,"任务型"的课堂教学就是在英语学科的教学目标确定之后,教师需要分析和设计具体任务,完成任务所需要的其他前提知识以及需要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技巧等,旨在将每一个教学目标拓展为教学活动中可用的具体内容。由于在我的课堂上采用了任务型的教学模式,学生在课堂上都有事可做,并且在做事的过程中体验到了英语的乐趣,英语课也变得丰富多彩,学生从中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二、设英语的教学情境

是有意识的心理活动和无意识的心理活动的统一,在认知方面有启迪学生的可暗示性,从而使学生有意识的和无意识的接受教育输入。即:如临其境,触境生情。如临其境可以使学生感知的过程变得容易,触境生情可以使学生的认知更加牢固。在英语教学中,创设情境让学生感知语言,在真实情境中运用语言会收到意想不到到的效果。在课堂中我经常利用多媒体设备来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把文字、声音、图像等融为一体,创设学生主动参与语言交际活动的情境,让学生走入情境、理解情境、表演情境以此突破语言观。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更容易进入角色,课堂气氛也异常活跃。

三、用现代教育技术

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突破了以往课堂教学空间与时间的局限,具有信息储存量大、变换速度快、反应灵敏、视听效果好等特点,能使声音和形象、视觉和听觉、语言和情景有效结合,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起到了较好的作用。当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教育技术走进了校园。多媒体教学与计算机辅助教学使传统的“笔、黑板”单调的教学手段,被越来越多地运用到教师的日常课堂教学中。多媒体形象活泼、丰富多彩、大大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用计算机创设的与现实生活相仿的情景,能吸引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提高学习兴趣。

四、用合理的评价手段

篇11

中图分类号:G633.6?摇 文献标志码:B?摇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9-0123-02

我在四年级数学《线与角》(上册第二单元)的练习中,发现很多同学总是出现如下概念性的错误,现进行一下错例剖析:

错例1:判断:一条直线长10厘米(√)。

诊断:没有弄清楚直线、射线、与线段的特点及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直线是无限长的,它不能度量。正确判断:一条直线长10厘米(×)。

错例2:判断:大于90°的角叫钝角(√)。

诊断:错在对钝角的概念没有理解清楚。我们给钝角的定义是大于90°而小于180°的角叫钝角。大于90°的角除了钝角外还有平角和周角。正确判断:大于90°的角叫钝角(×)。

错例3:判断:我们用20倍的放大镜看30°的角,结果角就变成了600°(√)。

诊断:角的大小要看它的两边叉开的大小,叉开得越大,角就越大,叉开得越小,角就越小。角的大小与它的两条边的长短没有关系。放大镜只是将两条边放长了,用一万倍的放大镜来看,角还应是原来那么大。正确判断:我们用20倍的放大镜看30°的角,结果角就变成了600°(×)。

概念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思维的细胞,是构成数学知识大厦的基石,是进行逻辑思维的第一要素,它又是数学教材结构与小学生数学认识结构中最基本的组成因素。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几何知识的教学,要通过观察、测量、动手操作等实际活动,加深对几何形体的认识,逐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如何引导学生参与概念形成的过程呢?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提供感性材料,建立表象,帮助学生建构概念

表象是对感知材料的形象概括,为思维抽象概括作准备。在数学概念教学中要十分重视表象的桥梁运用。如教学“平行线”这一概念,教师如果只是简单告诉学生平行线是两条无限延长、永不相交的直线,学生可能会记住这些文字条文,但不能很好掌握平行线的数学概念的本质属性。只有让学生观察实物,如教室门窗的上下边框、左右边框,书本的横线,拉紧的两条铁丝等。再启发学生:“这些成对直线将它们无限延伸,能相交吗?它们都处在什么位置呢?”促使学生感知内化,从而在头脑中建立成对直线的表象(在同一平面内),即形象化的平行线(两条不相交的直线)。

小学生的思维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在理解概念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

1.运用直观教学,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如教学三角形的特性时,可让学生想想实际生活中见过哪些地方用到了“三角形”。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提问,自行车的三角架,支撑房顶的梁架,电线杆上的三角架等,它们为什么都要做成三角形的而不做成四边形的呢?同时借助教具的直观演示,进而揭示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特性。这样,利用学生的生活实际和他们所熟悉的一些生活实际中的事物或事例,从中获得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引入概念,是符合儿童认知规律的。

2.通过实验探索,促进学生理解概念。如教学“平角”、“周角”概念时,可以设计实验学生探索,让每个学生准备一个简单的学具,并摆出经过旋转后的各种角,说说已经认识的角的名称,然后引出平角和周角。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得出结论:“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当始边和终边在同一条直线上,方向相反时,所构成的角叫平角。”1平角=180度。“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一周而形成的图形,而不是轨迹,定义为360度的角叫做周角。”任何“角”都是由两条有公共顶点的射线形成的,平角也不例外。只不过形成平角的两条射线在一条直线上而已。不能将直线和射线混为一谈。并结合生活中平角周角的实例(如钟面指针问题)说明、课件演示,这样就避免了学生将直线当作平角,圆形当成周角的错误,使学生在观察探究过程中深刻理解了“平角”、“周角”的概念。

二、把握概念的本质属性,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抓关键词,就是我们常说的“抠字眼”的方法。小学数学中包含着大量的数学概念,而有些概念往往是由若干个词或词组组成的定义。这些数学语言表述精确,结构严谨,对这一类事物的本质属性作了明确的阐述。我们在教学时就要“抓”住这些本质的东西不放,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概念。如在学习“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这一概念时,就应抓住“三条线段”和“围”字不放,从而让学生明确组成三角形的两个基本条件,加深对三角形意义的理解。

篇12

然而,生物学课堂上的概念教学在实施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困难:比如概念过于抽象;概念的形成过程被忽视;只关注概念本身,不能灵活运用概念来解决实际问题。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教师借助实验教学可以有效地解决概念教学中的上述问题:生动真实的实验可以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学生能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和探究能力,并尝试解决现实生活中与生物学相关的问题。下面笔者就以各种类型的实验教学为例,谈谈生物实验在概念教学中运用。

1 演示实验使概念教学的抽象性与具体性相统一

生物学是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的学科,观察和实验离不开人的感觉和知觉。学生要形成生物学概念,首先要有一定的感性认识。这种感性认识可以来源于生活,也可以来源于实验。演示实验一般是由教师提供精心选择后简化的素材,将课本上的知识化抽象为具体,动态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先获得感性认识;而后,教师在此基础上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分析归纳出理性认识。在此过程中,教师不仅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概念并理解掌握有关知识,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形成理性思维的生物核心素养。

例如,对“细胞膜和细胞壁”中“选择透过性”?@一概念的理解,教师可以利用课本演示实验,促进学生理解:取玉米子粒放在20~25℃的温水中浸泡36 h;取4粒已经泡涨的子粒,将其中2粒在沸水中煮5 min后,冷却,作为对照的实验材料;分别取煮过和未煮过的玉米子粒放在培养皿中,用刀片沿胚的中线纵向切开籽粒,以稀释20倍的红墨水染色;2 min后,倒去红墨水,用水冲洗子粒数次,直到冲洗液无色为止;观察子粒中胚的颜色。本实验的实验原理是:活细胞的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而死细胞的细胞膜则丧失了这种能力,红墨水能进入死细胞将死细胞染色。教师课初演示该实验,能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学生会思考沸水中煮过的玉米子粒会被染色的原因、该现象和今天的学习内容细胞膜的关系。红墨水不能进入活细胞的现象使学生认同了细胞吸收物质具有选择性,对细胞膜的选择特性有初步的感性认识,也为后面细胞膜结构模型的教学做好了铺垫。

2 探究实验使概念教学中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

探究实验是指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主动参与到发现问题、寻找答案的过程,从而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的能力。探究实验应用于概念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教师在学生学习概念时,可提供一些生物学现象和事实,让学生自己通过观察、实验、比较和归纳等途径形成对问题的解释。然后,学生通过讨论和交流,解决并发现新的问题,对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所以以探究实验为基础的概念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学生有效地将掌握生物学知识和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相统一,有利于培养理性思维和科学探究的生物学核心素养。

例如,对“酶是生物催化剂”中“酶”和“酶的高效性”两个概念,教师可以通过将课本实验“酶的催化效率”设计成探究实验以促进学生理解。教师首先进行演示,创设问题情境:在两个编号(1号、2号)的试管中各加入等量过氧化氢溶液;在1号试管中加入少量鸡肝匀浆,2号试管中加入少许二氧化锰;观察两个试管中发生的变化。学生观察的结果是1号试管中产生的气泡瞬间从试管壁溢出,可使带火星的卫生香复燃;2号试管中不时有针尖大小的气泡产生,能使带火星的卫生香发亮。接着,教师提出问题:新鲜的鸡肝匀浆里面有什么使过氧化氢溶液迅速分解?为什么要用新鲜的鸡肝匀浆,煮熟的行吗?学生继续查阅资料思考,并提出假设:鸡肝匀浆里含有过氧化氢酶,能催化过氧化氢迅速分解。酶作为一种生物催化剂,催化效率比无机催化剂高。过氧化氢酶可能是蛋白质,煮熟后蛋白质变性,不能使过氧化氢分解。学生根据假设,设计并实施实验来验证假设:加入煮熟的鸡肝匀浆,重复试验,观察试管中没有气泡产生,说明煮熟的鸡肝匀浆没有了活性,不具有催化功能(高温会使蛋白质变性)。最后得出结论:①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的酶是蛋白质。② 通过对照实验,可知酶的催化效率要比无机催化剂的催化效率高出很多,说明了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

由此可见,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的实验活动,不仅有效构建了概念,也培养了创新思维和探究能力,提高了社会责任的生物学核心素养。

3 课外实验使概念教学的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

生物学知识和人的生产生活实践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所以学习时有很多实验需要在课外完成。生物课外实验是高中生物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和延伸。课外实验大多在学生家庭或者野外进行,学生可以根据实验的目的,依据实验原理自行设计操作步骤,活动范围可更广泛,时间持续可更长。与课堂实验相比,课外实验更能培养学生的独立操作性,让他们将所学的知识转变成自己的本领。学生结合本地资源开展科学实践,在准确灵活地建立、理解和应用生物学概念的同时,尝试解决现实生活中与生物学相关的问题,培养社会责任的生物学核心素养。

例如,教师可通过设计课外实验“调查校园操场中车前草的种群密度”来促进对“种群的特征”中“种群密度”和“样方法”两个概念的理解和应用。学生在校园操场根据不同形状的调查地段,确定取样方法(五点取样法、等距取样法);先将调查总体分为若干等分,由抽样比率决定距离或间隔,然后按这一距离或间隔抽取样方;在划定的样方内,学生依照植物分类图鉴掌握的车前草的形态特征对每个样方中车前草数量进行统计和记录;最后以所有样方内车前草的种群密度的算术平均数作为其种群密度。在实验过程中,学生体验了种群密度的计算和样方法的具体操作过程,印证和巩固了有关概念知识。

再如,对“生长素具有两重性”该概念的理解,学生可通过课外实验“茎的背地性和根的向地性的观察”加以巩固;对“植物渗透作用”该概念的理解,学生可通过课外实验“小液流法”进行验证。由此可见,学生通过对概念的应用不仅解决了生活实际问题,同时完成了自己对概念由理论认识到实践应用的转化。

4 科学史实验使概念教学的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