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0 17:43:3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化学所有知识点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由于在职高是一个就业型的教学,来到这里的学生,程度都不一样,有的基础好一点,自学能力强一点,有的则学习基础比较差,所以这些先决性的条件,决定了职高类数学教学的困难性,再者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也参差不齐,还有就是学校教学设施设备的落后,也会导致学生提不起兴趣来学习数学。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就要从基础出发,根据职高教学的实际情况,以创新为起点进行优化职高数学的教学实践。
一、职高数学的教学现状
1.职高数学教学内容的落后
在职高数学的教学阶段,有的学生来自三年制的初中,有的学生来自九年一贯制学校,学生之间基础大不相同。目前职高类的教科书已无法满足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如果教师还是沿袭传统的教学体系,讲课缺乏创新,那么就会降低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进而对课堂的教学质量产生影响。
2.职高数学教学方式的呆板
传统的教学方式就是“授”与“受”的教学方式,数学的教学注重于知识点的讲解,对概念的理解,然后根据例子反复的进行练习,给学生留下的印象就是数学的概念还有定义和定理以及图形;课堂上就是以教师为主体展开的,导致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并不高,而且也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3.职高数学教学重视课本轻视个人
教师在基础知识的传授上,比较的重视课本而轻视个人;教师在课堂上,认为无论是几何还是代数都有自己一套的体系,所以教师就按照课本上的内容,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的传授,一股脑的全部传授给学生,并没有注重学生个人的表现,也没有重视学生课堂的学习气氛,更没有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
二、以创意为起点 优化职高数学教学的实践途径
1.职高数学教学创新导入,为课堂教学打好坚实的基础
俗话说的好,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学生适应了以前传统教学的情况下,如果没有好的引入和创新职高数学的教学,那么可能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影响;教师就要在课本原有的基础上,对教学的内容还有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和激发;
首先教师可以采用数学故事的形式进行导入式教学;本身学生不喜欢学习数学的原因就是,数学整天和公式、概念、定理、定义还有习题打交道,这些枯燥无味的东西,并不能激起学生的兴趣,然而这样长期下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就产生了厌烦的情绪;而故事本身就具有趣味性,这样可以让学生在愉快的心情中学习数学。
再次采用实际操作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动手,在实际操作中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还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进行探索知识的规律。
最后练习生活的实际进行导入,数学本身就是抽象的,教师可以把抽象的东西转化成形象实际的东西,然后进行传授,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2.职高数学教学创新导入立足于教材和学生,灵活教学
和普通高中还有重点高中的学生相比,职高类的学生基础比较的薄弱,所以本身就不爱学习,再加上没有兴趣,更不想学习职高类的数学,所以教师要灵活性的组织学生进行教学,在教材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减轻学生的负担,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数学知识。
3.职高数学教学创新导入注重学生为主体的作用调动积极性
在传统的意义上看,教学的主体应该是数学教师,教师用传授的方式,从一上课就开始在讲台上喋喋不休,学生对知识点吸收,还有听课的效率都是比较低。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就应该起到一个引导性的作用,明确学生才是学习数学的主体,整堂课应该让学生把自己看成课堂的主体,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己进行探索,亲自进行动手操作,从而在观察中自己独立地思考数学的现象及其问题,最后得出结论;这样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积极性上去了,那么职高数学的教学效果和效率也就随之提升了一个高度,达到预期的效果。
4.职高数学教学创新导入练习生活实际教学
很多知识都是来源于生活,最后再运用于生活。很多学生认为自己为了就是就业,数学成绩的好坏和自己以后的就业没有直接关系。很多时候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进行多元化的教学,而且课后也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出发,让学生把周围现实的生活和数学教学相结合,在实践中体会到职高数学的趣味性,从而喜欢学习数学,同时进行教学数学的时候也要注意方法和方式。
5.职高数学教学创新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的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也有句话是这样说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一切学习的先导都是兴趣的培养,好的导师可以激发学生心灵深处的兴趣,加强了学生对职高数学学习的兴趣。主动的学习不但可以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可以让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的提高。所以教师想要在激发学生兴趣上有所突破,就要不断地提高自身教学技能,然后在这个基础上进行针对学生心理的、多元化的创新设计,带入数学教学的课堂中。
三、结语
职高类数学的教学中虽然教师的教学存在着一些难度,但是教师要树立创新的思想,多采用灵活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从而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并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爱好,从而优化职高数学的教学课堂,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进而提高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为以后进入社会培养一个适应社会压力的和自学创新的能力,让学生能够真正的把数学应用到实际的生活中去,造福我们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刘久胜.中职数学课堂教学改革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5(27).
[2]自主学习课堂教学如何加强教师的科学指导[J]. 刘在平. 教育实践与研究. 2002(05).
[3]关于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研究[J]. 杨骞. 中国教育学刊. 2000(03).
[4]让学生发挥自学潜能 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福建省中小学“指导―自主学习”教改实验研究总结[J]. 余文森,王永,张文质. 教育研究. 1999(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02-0054-01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新思想,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进行授课。信息技术的发展促使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产生,微课就是其中一种有效教学手段。利用微课进行教学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课堂内容更加具体与生动。初中化学是较抽象的并涉及很多化学现象,利用微课教学能有效提高学生化学学习的热情。
一、微课在化学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性
(1)微课适用于讲述性比较强的知识。化学涉及了很多化学知识点,教学内容比较多。教师如果还采用传统的授课方式进行授课,很难将那些讲述性比较强的知识讲解清楚,学生也不容易理解。因此,教师使用微课视频教学能起到层层引导的作用,利用微课教学中直观形象的动画以及视频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的化学知识,并进一步消化。相对于传统教学中的语言教学而言,微课具有更强的直观效果,并且使用微课讲课更加生动与具体。
(2)微课适用于抽象的化学知识点。化学是一门较为抽象的学科,需要学生有足够的想象力。对于想象力不强的学生而言,有很多化学现象不能理解,也就比较难理解教学内容。所以,教师可以将这些抽象的知识难点制作成微课,利用动画以及图表、图片的形式将其展示出来,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化学现象。例如,在讲解“水分子的变化”这一内容时,虽然化学课本上已经有了水分子的图片,但是缺乏直观性,学生对水分子破裂这一现象还是会难以理解。如果通过微课视频增加教学的直观性,就能够加深学生对化学现象的理解程度。
(3)微课适用于化学实验过程中。化学教学中会有很多的化学实验,涉及大量的化学方法和化学过程的验证。这类知识点虽然可以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但是直观性不强,操作性也不够好。而将这些化学实验制作成微课视频的形式,并配上相应的文字,就能更加有效地将化学方法与化学过程展示出来。
二、微课在化学教学中应用的对策
(1)微课教学使用的安全性。在进行实验教学时,有些实验演示本身就具有一定危险性,有些化学物品具有毒性和腐蚀性,这样的实验需要在特定的安全的环境中进行。在这样的情况下,利用微课进行教学会更加安全。微课具有直观性的特点,学生通过微课学习也能直观地观察到实验发生的反应,同时有利于实验安全性的提高。例如,在讲解“我们周围的空气”时,教师需要利用红磷对空气中的成分进行测定。红磷燃烧时产生的五氧化二磷是一种具有较强腐蚀性的酸性氧化物,不能直接用手或皮肤接触,也不能直接用鼻子闻气味。这种实验在实验室进行演示时会比较危险,因此,教师可以采用微课视频代替实验演示,学生也能直观地观察到实验的现象。
(2)使用微课视频的重复播放功能拓展学生知识。化学学习时包括了很多“点”的教学内容,比如教材的解读、题型的精讲、对考点的归纳等一系列教学内容。教师在讲解这些化学知识点时比较零散、杂乱。这时候,教师可以采用微课进行教学,将所有知识与内容以短小精炼的形式播放给学生看,从而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与理解程度,根据学生不懂的知识点进行疑难问题的设计,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化学知识。同时,微课具有重复播放的特点,对于一些学习基础和能力较差的同学,可以反复地观看微课视频,进一步提高化学教学的效果,促进后进生的转化。例如,教师可以将所有的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进行分类,通过微课视频有规律地展示出来,呈现给学生整齐、组合完整的知识点,便于学生记忆。同时对于一些需要识记的化学药品,教师可以通过微课将其特点罗列出来,并配上图形,加深学生对化学药品的印象。
(3)利用直观的微课教学突破化学知识重难点。化学是一门较抽象的学科,学生虽然有一定的抽象能力,但是理解抽象知识点仍有一定难度。所以,教师可以在恰当的时候使用微课视频进行教学,让学生更加直观地观察,从而突破化学知识的重点难点。利用微课形象生动的动画,使学生直观地观察更加微观的世界。例如,在讲解“粉尘爆炸”时,粉尘爆炸会产生很大的冲击力,如果进行化学实验会有很大的危险性,而仅仅通过看多媒体,学生又很难感受到粉尘爆炸时所产生的威力。因此,教师可以采用微课教学,将其制作成直观的微课视频,在化学课堂播放,让学生进行感受,并且避免了危险。
三、结束语
化学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主要通过化学实验展开教学。初中化学教学效果一直处于不十分理想的状态,而利用微课教学能有效地提高化学教学效率。微课教学具有直观与形象性的特点,教师要适当地采用微课教学使得化学教学效果提高。但是,微课教学不能适用于化学所有的教学内容。因此,教师要合理地利用,充分发挥微课教学的作用。
参考文献:
文章编号:1008-0546(2012)03-0020-03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2.03.010
一、问题的提出
在《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第一阶段学科实施指导意见・化学》中提到,“构建课程内容问题化,引导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寻找问题、解决问题”。对于问题和问题意识的重要性,古今中外的很多学者都有阐述:两千多年前,孔子要求自己和学生“每事问”; 哈佛大学的名言是 “教育的真正目的是让人不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然而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虽然并不缺乏课堂提问,但并非所有课堂提问都是有效的。Corey(1940)等人的早期研究表明,70% ~ 80%的教学问题只需简单地回忆知识点,而只有少量的问题才需要求学生进行更高层次的思维活动。Atwodd等人的近期研究亦表明,教学的每五个问题中,有三个是回忆知识点性质的问题,一个是课堂管理性的问题(如,“有哪位知道答案的同学,请举手。”等),而只有一个问题会要求学习者更高层次的思维活动。为了使所设计的教学问题能切实为教学所用,提高课堂效率,必须把有效性作为衡量问题设计的重要参考依据和关注焦点。
二、理论依据
1.从高中生心理特点看
当代心理学研究表明,问题的存在是思维的起点,人的思维常因问题而被激活。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被动的思维。高中生一般在17~18岁,具有强烈的探究世界的动机,他们的视野比初中学生更为开阔,不满足于初中阶段对化学知识的简单认识。他们更为关注身边的人与事、关注社会层面的问题和自然界真实的问题。作为教育者,应该了解高中生的心理特点,将他们引导到问题情境中去,促使他们去发现问题、自主探究,自主解决问题,从而掌握事物的本质特征和规律。
2.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看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于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媒体,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建构主义所阐述的学习就是基于真实问题情景下的探索、学习的过程,就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问题构成了建构主义学习的核心。学生要成为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就必须在学习过程中用探索法、发现法去建构知识的意义,主动去搜集并分析有关的信息和资料,对所学习的问题要提出各种假设并努力加以验证。教师要由幕前转到幕后,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和有效提问,引起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在讨论中设法把问题一步步引向深入以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三、课堂有效提问策略
1.设计的问题符合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实施教学的根本基准,是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遵循的纲领性文件。教学问题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完成课程标准的要求,因此设计的问题不能超出课程标准中对教学内容的目标层次要求,否则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
案例1:高三复习胶体的有关内容
【师】把盐酸逐滴滴加到氢氧化铁胶体中,有什么现象?为什么河流入海处易形成沙洲?
点评:关于胶体,课程标准的要求是“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对于胶体的性质不作要求。教师的思想也要与时俱进,对于一些经典的好题,要舍得放弃,不要加重学生学习负担。
2.设计的问题能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
教学所隐含的信息或知识,应该力图基于学生的原有认知基础,并能通过问题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所谓认知冲突就是人的已有知识和经验与所面临的情境之间的冲突或差异。这种认知冲突会引起学生的新奇和惊讶,并引起他们的注意和关心,使他们始终处于积极思维的状态中,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
案例2:学习苏教版《化学反应原理》的《盐类的水解》
【师】大家都知道酸溶液显酸性,碱溶液显碱性,那么盐溶液显什么性呢?
【大多数学生】中性!
【少数学生】不一定!碳酸钠就显碱性!
【师】实验是化学的最高法庭,请两位同学来用pH试纸测量NaCl、KNO3、CH3COONa、Na2CO3、NH4Cl、CuSO4 6种溶液的pH。其他同学注意观察,根据实验现象,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点评:众目共睹的现象否定了前者的回答,与学生的固有思维产生了矛盾。学生的思维一下活跃起来,这时教师再略加点拨,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设计的问题要有恰当的深度
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认真考虑学生先前的知识经验,使要学习的科学知识落在学生可能的建构区域范围之内,并与学生的经验紧密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引起学生有意义的学习。问题过于简单,没有思维价值,学生就会感到单调乏味,失去学习的兴趣;问题过难,会使学生感到高不可攀,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等人研究表明:“当想输入的信息与人的现有知识结构间有中等程度的不符时,人的兴趣最大。”教师在课堂上要尽量使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等进行提问,而避免“是不是”“好不好”等语句。对于难点问题,要设计问题集,为学生搭置一个合适的台阶,使其由表及里,层层深入,积极思考,逐步突破难点,得出正确结论。
案例3:学习苏教版化学2《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同学们发现“把锌片与铜片用导线连接起来,浸入稀硫酸溶液中,铜片上有气泡产生”后,与自己原有经验产生了冲突。
【师】铜片上产生的是什么气体?如何验证?
【生】这是氢气,但不知道怎么验证。
【生】这只能是氢气,因为这是无色无味的气体,而在这个体系中所有元素能组成的无色无味气体只有氢气和氧气。铁和铜只有还原性,不可能把氧元素从-2价氧化到0价,所以产生的气体只可能是氢气。
【师】氢气是否是由铜与硫酸反应生成的?为什么?
【生】是铜与硫酸反应生成的氢气,因为是在铜上产生的。
【生】不可能。铜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排在氢元素后面,不可能从酸中置换出氢气。
【生】如果是铜与硫酸反应,溶液中应该有铜离子,溶液会显蓝色。而现在溶液接近无色,所以只能是铁与硫酸反应放出氢气。
【师】根据离子方程式,我们知道锌失去电子产生了Zn2+ ,在铜那一端H+得到电子产生了H2,这说明了什么?怎么验证?
【生】说明锌失去的电子通过电路流到铜这端,被氢离子得到。
【生】电子的定向移动会产生电流,我们可用电流计来检验。
点评:学生第一次接触电化学的内容,又涉及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的分开进行,如果直接讲解,学生可能一时难以理解。而把它转化为上述的一系列问题,学生能用已有的知识进行解答,层层递进,在不知不觉中消除了对新知识的畏惧感,完成了对新知识的构建。
4.创设适当的情境引出问题
情境设计是建构主义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使学生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认识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从而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如果原有经验不能解释新知识,则要对原有知识进行改造与重组。日本心理学家波多野与稻恒认为 “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认知失调,通过解决问题达到更高一级的认知体系”。教师可以依托化学实验、生活实例、社会现象等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
案例4:学习苏教版化学2的《化学反应速率》,
【师】(拎着一袋青枣)这是我中午买的青枣,店老板嘱咐我要尽快吃完,为什么?
【生】时间长了青枣会腐烂。
【师】我这个塑料袋能否乱扔?
【生】不能。塑料不容易降解,会引起白色污染。
【师】青枣腐烂、塑料降解实质上都是发生了化学变化的,它们的快慢不同。能不能再举出一些例子说明化学反应快慢不同。
【生】夏天剩菜容易变质,冬天可以放好几天。
【师】还有很多例子能说明化学反应是存在快慢的,为什么化学反应存在快慢?我们可以怎样来定量描述化学反应的快慢?这将是我们这一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
点评:情境来源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能很大程度地引起学生的共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化学反应速率”的兴趣和欲望。另外,来源于生活的真实情境也能使学生更加关注自然与社会,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能培养学生用化学的视角观察一切社会和自然现象,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
5.把握适当时机
提问必须抓住时机,相机诱发,使提问收到应有的教学效果。何时提出问题最为有利?提问过早,学生对所学教材缺乏准备,无法思考;提问过迟,则问题已经解决,学生无需思考。一位名师打过这样的比喻:如果把学生的大脑比作一泓平静的池水,那么教师的课堂提问就像投入池中的一块石子,激起学生思维的涟漪和心灵的浪花。
案例5:学习苏教版《化学反应原理》《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引入时提问“用生活中的实例或学过的知识说明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哪些?为什么?”讲解碰撞理论时,提问“什么是有效碰撞?发生有效碰撞需要满足什么条件?什么是活化分子?什么是活化能?反应速率与活化分子数目有什么关系?”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己阅读课本;结束时提问“实验室要用稀硫酸与锌粒制取一定量的氢气,可采取哪些措施加快其反应速率?”
点评:在引入时提问,造成悬念,使学生具有“饥渴感”,产生求知欲望;在难点处提问,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启迪学生智慧,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思考方法;在结束前提问,引导学生归纳小结,把新知识学以致用。
6.适当设计开放性问题,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
很多学生遇到2008年全国理综1的28题中“化学式为MZ的黄色粉末状化合物”时,思维局限于“硫粉、过氧化钠”这些中学阶段常见的黄色固体上,结果束手无策。出现这种情况的因素之一就是在我们在日常教学过程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平常的教学过程中提出的大多数问题,可从已经讲述的知识中推断出正确的、统一的答案。
开放性的问题就是问题条件、结论、方法或过程开放,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理解的方式去思考和想象。学生的创新潜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被逐步挖掘,形成创新品质。当然,开放性问题的设计不能一味求深求难,高考要考的只是中学生所能达到的能力。
案例6:在学习《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后提问“如何鉴别浓硫酸与稀硫酸?”“本地最近下的雨是否为酸雨?”“本地主要的污染源有哪些?” “如果你是市长,对本市环境保护有哪些措施?”
点评:这些问题不仅帮助学生更全面地巩固学科知识,同时还引导学生去关心社会、关心环境,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爱护、保护环境的意识。
7.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
有的教师提问总是面向少数学习好的,爱发言的学生,对其他学生无暇顾及,这种做法是不适当的。一方面,教师不能得到全面的信息反馈从而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另一方面,会使所谓“差生”产生怨恨、嫉妒、悲观等情绪。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是新课程的理念,教师应该尽可能为每一个同学创造平等的回答问题的机会。教师可以用不同层次的问题提问不同水平的学生,既给优等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又给一般学生创造进取的机会,使每个学生都处于积极向上的状态,并在回答问题过程中得到发展。
8.及时给予适当的评价
评价是一次课堂提问的最后环节,好的评价能对课堂教学起画龙点睛之效。评价的技巧尤其重要,不能整节课都充溢着“答得很好”、“你答对了”、“你真聪明”等套话。对于回答正确的学生,当然要予以充分的肯定;对确实经过思考但因能力不足而回答不够准确或不够全面的学生,要肯定其正确的地方,指出其有待改进之处;对于明显上课不认真而回答错误的学生,则要给予批评。艺术性的评价是教师语言中一颗灵动的珍珠,它会令学生信心倍增,甚至终生难忘。
四、小结
新课标是对以往课标的继承和发展,它体现出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教师要不断反思课堂提问,合理设计课堂问题,使提问成为促进课堂交流、优化教学进程、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课堂提问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要想充分发挥出提问的教学功能,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必须把“为什么问?”“问什么?”“什么时候问?”“怎么问?”“问谁?”都想清楚。
参考文献
[1] 胡小勇.问题化教学设计――信息技术促进教学改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85~87
1提出问题,引起学生思考,循序渐进使学生知其所以然
在结构化学教学中,笔者发现大多数学生对原子光谱项的掌握就是按照一定的套路把它推导出来,而并不明白为什么可以这样推导以及推导出的光谱项有什么作用。为此,在教学过程中,从学生已有基础知识切入,通过设问法,引导学生思考并关注问题答案,层层递进,解决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学习困境。在讲述原子光谱项时,先向学生抛出一个基本问题:为什么要学习原子光谱?然后从现代分析技术出发,指出许多分析技术的发展依赖于光谱学的发展,没有光谱理论作为基础,也就看不到现代化学、材料等相关领域日新月异的发展。这往往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接下来讲述课本知识时,先从学生已有知识切入,提问学生在无机化学和量子力学基础中学习的能量量子化和能级的概念,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让学生思考怎么表示电子所处的能级并进而反映出原子结构。自然而然的,将原子光谱项的概念引入进去,并且强调原子光谱项和原子光谱之间的关系。这样,学生就对整个知识点有了宏观的认识,明确了自己的学习目的。理解了光谱与能级的一一对应关系,学生就会思考怎样推求光谱项。接着提问,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是怎样进行描述的?学生对此比较熟悉,基本上都能回答出来。那原子的运动状态怎么样进行描述呢?是各个电子运动状态的简单加和么?这时,学生往往陷入了沉思,于是可趁机引入原子的量子数L、S、J,原子的轨道角动量ML、自旋角动量MS、总角动量MJ,以及各角动量在磁场上的分量mL、mS和mJ,对这些基本概念的理解对于后续的学习至关重要。由此,一步步引出光谱项的概念以及它的重要意义,学生对所学知识也就有了一个宏观的认识。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通过各种问题将各个知识点串联起来,这种串联不仅将原有基础知识与所授知识相互融通,并且进一步扩展到其他专业课知识,学生每解决一个问题都能获得很大的成就感,并且有豁然开朗的感觉,引起学生极大学习兴趣的同时,所学知识也不断累积。通过这种层层设问的方式,学生能真正理解自己所学知识并将其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为己所用,就不会陷入只会按照课本知识简单推求,离开课本就不知其所以然的境地。
2改变教学模式,攻克教学难点,培养创新思维
2试卷的整体结构特点――稳中有变
Ⅰ卷的一个显著变化是将选择题分为了两个部分,一部分为4选1,第二部分为多选题(不定项选择题型3道,全部是物理题),这有利于调控整张试卷的难度和区分度。而Ⅱ卷仍然是4道大题,排在化学、生物前,仍采用尽可能同一学科相对集中的安排。因为2005年理综卷中首次由单项选择变为不定项选择,直接加大了试题的难度,考生失分现象普遍较为严重。因此,今年将单项选择和不定项选择明确分开,对调控试卷的难度和区分度有益。对于2006年的高考理科综合能力试卷的题型分数比为:选择题42%,非选择题58%。物理、化学、生物三科的内容比例与中学阶段课程计划规定的三个学科的总课时比例大致相当(即物理:化学:生物=120:108:72),试卷的赋分值也符合《考试大纲》中的规定,并且自04年以来一直保持这样的稳定势态。这些都体现出理综试卷的稳定性。
试题考查的均为单一学科的知识,未出现学科间综合题。这种“拼盘”组卷模式,充分考虑了理科中这三个学科的特点,考虑了目前中学实行分科教学的实际,有利于比较深入地考查考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有利于中学的基础教育、教学。从中学基础教育的实际现状与需要出发,这种“拼盘式”的结构在近几年应该是不会发生变化的。
3物理试题分析
今年的理综试卷物理部分试题大部分以常规题、传统题出现。试题强调基础,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理解,突出学科内综合,考查能力。下面进行具体分析。
3.1考查知识点及赋分情况
3.2物理试题的特点
3.2.1试题注重对主干知识的考查,考查知识点布局合理
一张试卷想对中学所有章节及知识点进行考查是不可能也是不必要的。再者,对于一份包含有理、化、生三门学科的综合试卷,物理科题量必然受限。因此,考查的内容只能是学科里的主干核心知识,所考查的知识点布局应与中学教育的基础作用和考生的后续学习的需要紧密联系。各部分内容分布的比例在符合上述原则和考试大纲有关规定(力学38%、电磁学38%、热学8%、光学8%、原子物理学8%)的前提下,做了适当的调整。
由上表可以看出,作为物理学科的核心主干内容的力、电学部分总赋分102分,占总分的85%,而热、光、原子物理各部分只有1道选择题。还可以看出,试题中包含的知识单元有:质点的运动、力、牛顿定律、动量和机械能、振动和波、热和功、气体、恒定电流、电场、磁场、电磁感应、光的反射和折射、原子和原子核。可以说覆盖了《考试大纲》中列出的15个知识单元(除实验、单位制)的87%,从考点的统计来看,主要考查的有:力学中的“力和运动”、“能量守恒”、电学中的“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电场”、“磁场”、“电磁感应”。
选择题强调了考查知识的覆盖面,其覆盖了物理学科的五部分内容。单项选择的难度都不大,如17题题目要求用放射性同位素测古树死亡时间,这道题考查了半衰期的公式,只要理解了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含义,就可以得出答案。
而不定项选择考查的知识点就明显多于单项选择,这就需要考生透析相关的概念、规律和公式,对物理过程简单地进行综合分析推理。
3.2.2试题体现以能力立意的特点,突出对考生各方面能力的考查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试卷考查的能力层次范围广,包含了《考试大纲》中提出的五种能力要求的考查,并且试卷以考查较高层次能力(如推理、分析综合能力等)的试题为主,进一步加深了高考内容的改革要求。
另外,试题对考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要求明显增强。众所周知,物理与数学的关系极为密切,对一个学习物理的人来说,其数学水平及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越是高层次,这种能力越重要。今年的重庆理综卷考查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较为明显的试题就是最后两道解答题(24、25题),其中涉及到的数学方法主要有:方程组联解、比值法、讨论法以及数学推理法等,强调了数学能力的重要性。24题题干中提到“粒子的电量与其表面积成正比”,考生就应该想
后得知,在整个运动过程中,A球始终应在B球的左侧,所以第二组答案不合题意,应舍去。这种经数学处理后得到的结果,在物理上是否合理、是否合乎实际以及所得结果的物理意义如何,都需要进行讨论和判断,这不仅是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能力的一个方面,还是一种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从这几年高考评价报告中,通过对考生的答卷进行分析统计,可以明显看出,考生的运算能力较差,并且他们不会在有些试题里,在某些步骤中适当的用数学方法来处理物理问题。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中应重视并加强对学生这方面素质的培养。
3.2.3试题注重对考生基本实验能力的考查
今年重庆理综卷的实验题,在题型设置上,仍然沿用了2004年以来的考查方式,一个实验大题包含了2个小题,这两小题分别选自2个板块的内容,主要是力学和电学部分,其中第一小题相对较易,第二小题较难,是实验题的核心,这种方式扩大了对实验知识的考查范围,降低了单个实验题的分值,提高了试题的信度和区分度。今年重庆卷的两道实验题主要还是考查基本仪器的使用,但推陈出新,对考生实验能力的基本素质做了测试。
22题的第一小题:(1)用已调零且选择旋钮指向欧姆挡“×10”位置的多用电表测某电阻阻值,根据下图所示的表盘,被测电阻阻值为____Ω。若将该表选择旋钮置于1mA挡测电流,表盘仍如图所示,则被测电流为_______mA。
它打破了多年来对力学中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读数的考查,改为考查万用电表的读数。虽然万用电表的读数比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的读数都较容易,但是据笔者统计到的1978年到2005年全国统一命题的试卷中,还从未考查过万用电表的读数,唯有2005年北京自主命制的理综卷中考查到了该知识点,由此相信此题的通过率不容乐观。
此小题看似降低了难度,但的的确确是考查出了学生是否真正的理解了基本仪器的读数,更是折射出学生是否真正的使用过该仪器做过实验,而不是通过老师的讲实验而得分。这正符合新课程中对考试评价改革的精神,并非要用很难、陷阱很多的考题去拉开考生的差距,这也为高考命题者“不知如何在笔试下命题考查学生是否真正做过实验”指明了方向。
实验部分第二小题是用学生熟悉的“验证机械能守恒”的装置来测量重力加速度,这就要求考生能运用所学过的实验知识去解决新的问题,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养成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将这一实验的原理和方法运用到相同或相似的实验中去。
从题目的设问来看,其实该题是考查了打点计时器中纸带的处理问题,即实验中数据的处理和误差的分析。实验题的一个重点而且较难的问题就是误差分析,考纲对误差的要求是“认识误差问题在实验中的重要性,知道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偶然误差,能在某些实验中分析误差的来源,不要求计算误差,知道有效数字的概念,会用有效数字表达直接测量结果,间接测量结果的有效数字运算不做要求。”这就要求考生选择器材、设计方案时要注意减小误差;实际操作过程和数据处理时注意减小误差。这也是侧重考查考生的基本实验素质,达到了“只有动手做过实验才能得分”的实验命题思想,对今后的实验教学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4总结
二、完善初中地理课堂生活化教学的措施
1.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初中地理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观念,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发挥自身的辅导性作用,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地理知识、独立思考与探究地理问题。教师应有效地运用生活化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与热情,通过一些有趣的自然现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自主发现、探究和解决问题。例如,初中地理教师在教学《海陆的变迁》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扮演国家讲解员,运用多媒体辅助播放海陆变迁的过程,一边演示一边讲解,让学生犹如身临其境,加深学生对海陆变迁过程的认识,随后针对大陆漂移、板块运动知识点让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并进一步探讨海陆轮廓的形成以及大地是如何运动等问题。
2.结合生活事物学习地理
初中地理教师应训练学生有意识通过观察生活中关系到地理知识的信息,强化自己提炼地理信息的能力,并积极寻找生活中有关地理方面的问题,展开探究。例如,通过看电视新闻了解世界各个地区的气候,结合世界气候分布图记忆典型气候类型与分布地区的典型代表,并结合日常生活的实例认识与了解气候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影响。此外,地图是学好地理的基本要素,没有地图的地理是不存在的,因此初中地理教师应强化学生对地图的认识与记忆。
3.结合现实生活案例学习地理
初中地理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可以结合生活实例,通过与实际生活结合可以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分析与思维能力。同时可以通过思考、分析、比较、研究各种各样地理现象的生活实例,从中总结出一般性和特殊性的规律,有助于学生丰富自己的地理知识。此外,教师结合的实例应该具有时效性与代表性,如与地理某个知识点息息相关的热点问题,教师应结合热点分析并让学生提出正确的解决方案,让学生将学到的地理知识有效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提高课堂生活化教学的效率。例如,初中地理教师可以提供2013年6月13日发生的“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成功对接的热点背景材料,让学生进行四个步骤分析解决问题:第一步,提取信息。从所给的材料中提取有用信息;第二步,找到隐藏信息。把材料中和答题有关的隐藏信息找出来;第三步:知识反馈。思考所问问题与书本上哪些知识点有联系,这些知识点是什么;第四步,整合知识。把所给信息与书本上的知识点进行整合,得出答案。运用所学的知识结合材料分析。
三、地理教学中多媒体应用存在的问题
1.课件容量大,“机灌”现象严重
有些地理教师,课前没有精心备课,不了解教学目标,没有把握好教学的重难点,更不考虑学情,针对教材中涉及的知识,不做详略的处理就全搬到课件中,这是一种“教材搬家”似的多媒体教学。还有些地理教师对学生的知识储备不作了解,也不相信学生有对基础知识进行自主建构的能力,在制作课件时,不分重难点地将所有知识都在课件中呈现出来,更有甚者把一些与教材知识相关的学生难以听懂的课外拓展内容也罗列到课件中。诸如此类的种种做法都会导致课件容量大。在课堂教学时,教师为完成所谓的教学任务,将课件内容一一呈现,学生思考、理解的时间很短,留给学生讨论、做笔记的时间很少,参与互动的机会更少。而教师只是机械地操作电脑,频繁地变换幻灯片,作为辅助手段的多媒体成了课堂的主角,教师成了多媒体的操作者,出现严重的“机灌”现象。调查数据显示:29.5%的学生反映信息量大,34.8%的学生提到教师操作太快,认为地理教师课上有40分钟以上的时间在操作电脑的学生有28%。这些数据有力的说明了这一问题。
2.对教学主体不清
教学设计的任务由教师来完成,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组织引导学生,参与学生的合作学习,是教学的主导者;完成学习任务的主体是学生;多媒体只是一种手段。目前67%的地理教师在选择多媒体教学时考虑的关键因素是教学内容的需要,很少人考虑教学方法的需要,更无从考虑如何精心设计教学环节,逐步地有针对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有关调查显示,多媒体教学中有35%的学生反映师生互动少;只有一半稍多的学生认可在多媒体教学中交流、展示的机会较多。针对疑难问题的讨论,在农村中学由于班额小,分组讨论活动进行的较好;城镇中学每班人数基本达到六七十人,多者有八九十人,对疑难问题的讨论开展得较少。从某种角度来看,课堂教学变成教师操作多媒体,而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教师的主导作用没有得到体现,学生也失去了教学的主体地位。
2与药学课程相联系,彰显生理学的基础地位
生理学是研究正常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基础性学科,它与药学专业其他课程如生物化学、药理学、药代动力学等关系密切,是药学专业不可或缺的基础课之一。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适当讲授一些相关的药学知识,为他们后续药学课程的学习埋下伏笔。例如讲细胞的跨膜物质转运功能时,除重点介绍物质跨膜转运的方式及特点之外,还可以联系药理学中的“药物的跨膜转运”。药物在体内吸收、分布、排泄的过程中,首先必须跨越多层生物膜进行多次转运,且不同类型的药物在转运方式上也不尽相同。不难看出,作为能影响机体生理、生化和病理过程的特殊物质———药物在体内作用的多个过程本质上都属于物质的跨膜转运。心肌细胞的电生理特性是药学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我们针对药学专业学生适当引入心律失常的形成原理,并对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作用机制进行讨论,使学生既掌握了正常心肌细胞的电生理,又掌握了药理作用。由此,我们体会到只有在课堂教学中将生理学与药学专业相关课程联系起来,才能使学生深刻认识到生理学所起的基石作用[4],才能满足专业和职业岗位的实际需求,突出药学专业特点。
3与科学研究进展相联系,丰富生理学的教学内容
一 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的获得有赖于教师认真备好每一堂课。教师授课前必须熟悉教材,吃透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制订教学计划,突出重点难点,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我们可以针对所授内容备好相应的例子,恰当的例子不仅可以使抽象复杂的内容简单化,同时也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如讲授脂肪酸的分解代谢,脂酰COA经肉碱载体转运进入线粒体时,就可以“减肥”这个学生都较关注的话题为例,提出为什么女性专用牛奶中添加肉碱就能减肥?对于某些非必须掌握的教学内容,如鞘磷脂代谢、不生成ATP的氧化体系等,可不在课堂讲授,作为学生自学内容。只有教师精心设计课堂教学,上课时才能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同时,教师应要求学生预习,熟悉上课内容,找出疑难问题,这样学生在听课时才能做到全神贯注、有的放矢,才能大大提高听课效率。因此,只有将教师的充分备课和学生的充分预习有机地结合起来,我们才能充分利用好课堂时间,从而大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 灵活运用多媒体教学
物质代谢途径错综复杂,所覆盖的知识点多,且大部分都是必须掌握的重点内容。如果运用传统板书教学,平铺直叙地讲解,难以展现代谢途径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学生势必会觉得枯燥乏味,思维松懈,课上完后头脑可能还是一片空白。而多媒体教学节省了板书的时间,能将抽象、生涩的知识直观化、形象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其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如我们讲三大营养物质代谢,其反应过程步骤多,就把具体过程在PPT上展示,并采用动画效果,将重要内容(关键酶、耗能数目)用颜色标示出来加以区别,给学生以感官上的刺激。这样,一方面给学生以整体感,理解代谢是一个连锁反应,另一方面可有选择地个别讲解其中的重点步骤。通过多媒体教学,使难以理解的生化反应机理通过图像、图表、文字、数据与动画演示结合融为一体,直观地表现出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习变得轻松愉快,学习成绩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三 联系生活实践,结合临床知识
物质代谢涉及很多生物分子、生化反应和众多的代谢途径,它们之间又可以相互转化和联系,形成一个复杂网络。通过来自于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可以把所学的知识和学生的亲身体会联系在一起,枯燥的知识变得更易理解接受,也更易记住。例如,在讲肌肉收缩的能量供应时,可以举生活中常见的例子,“为什么进行长跑、跳远等剧烈运动后肌肉会酸痛,过段时间便可恢复正常?”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能回答出肌肉酸痛是因为在无氧运动时,葡萄糖通过糖酵解生成乳酸的结果。为什么过段时间酸痛会消失?很多学生马上会想到是因为乳酸消失的缘故。这时我们应接着提问“那么乳酸是如何消失的呢?”问题的提出立刻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教师再讲乳酸循环,就是乳酸经血液运输进入到肝脏,在肝内异生为葡萄糖,葡萄糖再通过血液循环进入到肌肉参与氧化功能。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也感到了学习的喜悦,做到了寓教于乐。
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将临床知识与理论联系起来,既能帮助学生理解复杂的知识,又活跃了课堂气氛,更使学生在以后从事医疗工作的过程中养成时时将基础知识与临床应用紧密结合起来的良好习惯。如讲授嘌呤核苷酸的分解代谢时,首先给学生看张痛风症患者的图片,使学生对痛风症有了直观的认识,接着引导学生讨论临床上痛风的发病机制与治疗原则;白化病是常见的疾病,学生知道其病症但不了解其病因。教师就可以将白化病的病症与酪氨酸酶缺乏而导致不能合成黑色素的知识联系起来讲解。通过这样的联系,使学生感觉到所学的知识不纯粹是抽象的知识,而是与临床密切相关。这样不仅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又能使学生由被动记忆转变为主动摄取,教学效果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四 运用列表对比法
运用对比法在物质代谢教学中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不仅使学生能够较好地理解、掌握知识,更教会了学生一种非常有益的学习方法,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为了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清晰的认识,可以采用列表对比的方法,首先列出需要比较的项目,再引导学生填充其内容,最后进行讲解。糖酵解和有氧氧化是糖代谢这一章的重点内容,可以从反应部位、对O2的需求、终产物、ATP的生成方式、生成数目、关键酶及生理意义七个方面列表总结,比较糖酵解和有氧氧化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讲授核苷酸代谢时,嘌呤核苷酸代谢和嘧啶核苷酸代谢的合成途径都包括从头合成和补救合成两个过程,可以从原料、合成部位、合成过程、限速酶四个方面来比较嘌呤和嘧啶核苷酸的两种合成途径。另外,两条氧化呼吸链、糖原的合成与分解、四种血浆脂蛋白的合成部位与功能等都可以采用此种方法。通过这种教学方式,一方面能使复杂的知识简单化和条理化,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重点内容,把容易混淆的概念区分开来;另一方面不仅体现了教学的巩固性原则,而且促使学生积极思考,激励学生发挥学习主体的作用。
五 巧用趣味记忆法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反应物质代谢的内容特别零乱,概念容易混淆,记不清或记错概念,经常张冠李戴。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可以教学生用一些趣味记忆法,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三羧酸循环”是生物化学课程各种类型考试的重点,如果靠死记硬背,那是件非常枯燥的事情。因此,我们可以用顺口溜的形式教大家记住:“乙酰草酰成柠檬,柠檬又成α-酮,琥酰琥酸延胡索,苹果落在草丛中。”如讲酮体的生成和利用时,编制歌诀“酮体一家兄弟三,丙酮还有乙乙酸,再加β-羟丁酸,生成部位是在肝,肝脏生酮肝不用,体小易溶往外送,容易摄入组织中,氧化分解把能供。”这样简短的语言就把酮体的成分和意义概括出来。记忆八种必需氨基酸可以利用谐音进行联想,编成一句话“一两色素本来淡些”分别代表异亮氨酸、亮氨酸、色氨酸、苏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蛋氨酸、缬氨酸;三种必需脂肪酸亚麻酸、亚油酸和花生四烯酸可谐音为“麻油花生”来记住。这样一来既使“死记硬背”变得轻松有趣,又能让同学们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体会到一种成就感,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
21世纪是科技高度发达的世纪,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当代教学工作的主旋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对国家、民族、社会经济和科学的发展都具有极为重要的社会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如何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新一代,使中华民族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已成为教育面临的重要任务,根据学生创新意识淡薄、探索问题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差等现状,同时结合新教材的教学特点,笔者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了有效的探索。
一、新教材栏目设置新颖灵活、图文并茂,具有启迪性、实用性、趣味性、探究性和人性化的特点。
新教材在设置上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风趣活泼,图文搭配,生动有趣,根据教学需要设置了大量的“观察”“思考”“探究”“归纳”“讨论”“拓广探索”和“综合运用”等栏目。栏目中以问题、填空等形式为学生提供思维发展、合作交流的空间,让学生通过探索活动来发现结论,经过知识的“探究--发现”过程,在探究活动的过程中发展创新思维能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很有益处的。
新教材的每一章大都以生活中精美的图片引入,风趣贴切的语言引导,向学生展示身边现实的、富有挑战性的数学素材,引用真实的数据、图片等提出问题,在学生已有知识背景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提供了大量思考与交流的机会。
例如:1、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图形的认识初步”中,以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奥运村模型为章前图,从丰富多彩、形态各异的图形中让学生找出自己熟悉的几何图形,激发了学生观察、思考的兴趣,接着教材继续向学生展示一张张精美的、学生熟悉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以及其展开图,以设问、引导句、观察、探究等方式,让学生体验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相互转化,建立空间观念。
2、八年级上册第十章《从数据谈节水》向学生展示了一幅在干裂的土地上奄奄一息的候鸟图片,视觉冲击强烈,震撼人心,以此强化学生的节水意识、环保意识,引出研究的问题。课后再附上“背景资料”、图片、表格,十分有利于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
二、新教材关注社会生活、关注实践应用,时代感更强,用了大量的社会生活素材,创设了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新教材以天上的星星比作“点”,以夜空中的流星划过留下的光线比作“线”,以太阳比作圆,以太阳从海平面上升起说明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非常形象;新教材介绍了大量的数学文明史:以我国宋朝数学家所著的《九章算术》记数法──来介绍有理数的运算;以尼罗河的泛滥谈几何学的起源;新教材关注社会生活;“概率与中奖”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买彩票与中奖”的关系;以“建筑工人砌砖拉线”“木工师傅锯木板弹墨线”来介绍直线,非常生动。
在几何方面,新教材通过图形的观察、平移、旋转、相似、对称、折叠、翻折、展开等动手实践活动,以形象、直观的方式呈现知识,容易为学生所理解和接受,这有利于引导学生观察社会、观察生活,学会合情推理,大大降低了学习的难度。
在代数方面,新教材引入了打折销售、通信收费、出租车费、银行贷款、统筹运输等问题,都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同时也服务于社会生活,拉近了数学与生活的距离,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新教材倡导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智慧、表达自己意见和倾听别人想法的机会,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特别是探究性学习和动手实践等各种学习方式的运用,为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克服了“知识中心”的片面倾向,它将学生的思维引向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为学生的后续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充分利用习题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习题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鼓励学生多做有创造性的习题,培养他们的多元思维能力,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挖掘教材中具有创新价值的问题,启发引导学生用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问,多题一解,开放性试题等解题方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有利于学生思维结构的独特性,流畅性,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
对于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学生参与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的程度较高,课堂空前活跃,大多数学生发言主动,教师组织教学很顺利,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实践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对于学习基础不太好、性格内向、愿意在安静的环境下思考问题的学生,在合作学习的时候,教师多鼓励他们发言,或者直接安排这样的学生代表小组汇报、交流展示,就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使得学生也参与到集体的学习中来。
在组织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时,新教材要求教师转换角色,尊重和承认每个学生的个性和价值,承认每一位学生都是生动活泼的人、有尊严的人,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给所有学生提供公平的学习机会。新教材要求教师转变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在合作交流、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向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的机会,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教材、探究知识,更好地适应新教材、新时展的需要。
四、新教材的内容编排呈螺旋上升的方式,循环往复,有利于学科之间的知识渗透,密切知识之间的联系,增强互补性及递进性。
新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中,采用了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设计,对知识点的阐述是由浅入深、逐级递进,顺应了学生的认识心理规律。并采用“先集中出方程,后集中出函数”的做法,按照数量关系,安排方程和函数交替出现,即按一次方程(组)和一次函数、二次方程和二次函数的顺序关系,螺旋上升,强化方程和函数之间的联系,从函数角度提高对方程的认识,如:“用函数观点看方程(组)与不等式”,用函数观点看一元二次方程。
新教材淡化了几何、代数的分界线,融几何、代数、统计于一体,相互交错,螺旋上升逐步递进,既复习了旧知识又学习了新内容。新教材还关注了相关学科的知识渗透,为其它学科的教学提供了相应的知识准备,有利于其它学科的教学,体现了数学的基础性。新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中,打破了学科界限,交叉间隔安排代数与几何内容。让学生置身于现实的问题情境之中,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究、发现数学知识,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逐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物,使其数学能力、数学应用意识、数学创新思维得到培养和发展。
梳理归纳,沟通联系,强化基础。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是数学学习的基础,创新能力的高楼必须建立在扎实的双基基础之上,只有具备扎实的数学基础,学生才会出现创新的可能。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回顾与整理,使学生在平时学习的基础上沟通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在回顾与整理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整理知识,形成知识网络,体验数学的系统性。
但是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必须注意三个问题:一是由于中学生受到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的限制,学生所要整理、沟通的知识内容的切入点一定要小,做到小而精,提出的学习要求要明确,以便学生能更好地进行整理;二是在平时的学习中,有些学生可能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不够重视,有些学生则会在理解法则上有些模糊,对于易混淆的知识点,教师适时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事例进行理解,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同时对学生已能熟练记忆的基础知识,再要求学生加强理解,弄清知识间的联系,分清类似知识点的区别,从而更好地掌握基础知识;三是在学生整理时,教师应适当给予一些帮助,学生的整理尽管是不完整或粗糙的,教师也应给予充分地评价,并结合学生的整理,取其精华概括出较合理的知识网络图。
五、新世纪的创造教育对教师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教育工作者必须自觉而努力具备创造性教师的基本特征。
1.具有崇高的敬业精神和真挚的教育情感。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光荣无比,责任重大。教师不仅要以自己对学业的创造性探索,为学生树立创造的榜样,还要对学生深挚的爱,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和奉献精神来影响学生,因为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人的综合素质的发展和提高,创造性人才并非天外来客,只有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开阔的人生视野,才会有更高的人身追求,才会对人类有所贡献。
一、“意见本”
第一次登讲台之前,我查阅了很多相关的书籍以及网上资源,在自己的教案本和教科书上,写满了密密麻麻的知识点、习题和自己想扩展的内容。登上讲台之后,我按部就班地完成了教学任务。按理说,应该比较成功,然而自教学开始至结束的很长一段时间,我的内心似有一物“堵着”。回想整个教学过程,虽然在中间有让学生回答问题的“互动”,但更多的时候总像我一个人的“表演”。我急于将所有知识点一股脑儿地全部“倒”给学生。“填鸭式”的教学,没有调动学生对知识的热情,没有深入到学生的内心,没有与学生一起在知识海洋探索的教学,是“失败”的教学。
当晚回到宿舍,我辗转难眠。于是深夜我便准备了一个本子,上面写着:“亲爱的同学们,对不起!老师感觉第一次给你们上的课很失败。老师没有顾及到你们的感受,只是一个人在那像‘完成任务式’地讲课。老师没有深入到你们的内心,没有从你们接受知识的基础与能力出发与你们共同学习。请你们原谅老师的第一次‘失误’,给老师成长的机会,并写下你们对老师第一节课的感受与建议吧!谢谢你们!可以不记名的。”第二天我便把本子放到了班里。过了两天,已看到本子的学生中有近九成左右都在本子上留言了,而且除了两三个学生没有留下名字之外,其余都写下了自己的名字。我被学生真诚的互动感动着,那一个个字眼汇成的暖流,流向我内心深处,温暖并鼓励着我。就是这个“意见本”,架起了我与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我感悟到:为人师者应敢于承认自己的不足;最好的评课者不一定是专家,而可能是学生那一颗颗真诚的心。
二、习题册、试卷上的“评语”
每次批阅习题册与试卷(除阶段考试如月考、段考、期末考之外)后,我都喜欢在习题册或试卷的后面写上自己的评语。或许许多老师认为每次都写评语显得没必要或浪费时间,但我并不这么想。对于我所教的化学而言,若学生全做对了,我会写得比较简单,如“加油,相信自己”“不错啊”等;若学习比较好的学生出了点小问题,我会用红色水芯笔帮他更正过来,并且写上“粗心了吧”“记住啊,气体要打箭头啊”“化学物质的颜色要记清啊”等批语;对于基础不太好的学生,我会帮他们补上一些漏掉的知识点或者将他们记错的知识点改正过来,而对那些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的知识点,我则利用空余的时间帮他们辅导。
一开始,做这样的工作确实要比同科任老师批阅同量的内容多花很多时间。但自从看到学生对作业评语的重视与兴趣之后,我感到了“评语”对他们的重要性。学生感到教师在认认真真地检查自己的“成果”。教师有价值、实质性地“反馈”学生的对与错,而不只是简简单单画“钩与叉”以及打分数。教师在详尽与认真的“评语”中陪伴学生一起面对失败、一起成长。
这样维持了一段时间,对于哪些学生在化学上存在哪些问题,我也渐渐比较清晰和了解了,我便会在课余空闲时对他们个别或部分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由于教师无法与每一位学生面对面接触,这种方式不仅节省了许多学生单独请教老师的时间,而且对于性格比较内向的学生也有很大的帮助。即使是辅导,学生也是在“评语”的启发与思考之后,带着更加明确的问题来向老师求助的。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也能给予学生一些心理辅导。由于学生经常会关注自己的“评语”及其进展,这样对自己所存在的问题就有了比较全面的把握,并能很及时地解决问题。同时,“评语”还会延续到教师与学生的现实沟通中。比如有些学习成绩很好的学生,如果经常出现化学方程式书写中忘记气体符号的现象,那么在自习辅导课中,当走到该学生面前时,我就会面带微笑地细声对他说“记住啊,箭头”等话语。类似这样的处理,会让学生不断意识到自己知识结构中所存在的问题。有时候,学习效果不佳不一定是知识结构的问题,而是学生思维习惯甚至是生活习惯所造成的。面对这些情况,教师就要在努力了解每位学生的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辅导意见。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要让学生看到针对自身的“丰富的”“实质性的”反馈信息,要让学生从这些反馈信息中感到他们成长的过程中有教师的“温暖”陪伴。真正有效的对学生的评价,是要“栽”到学生心里去的。
三、离别的“礼物”
实习开始不到两个星期,我便琢磨着在离别之际给这些可爱的学生们送上一份礼物,一份我所能给的、值得他们留念的礼物。我准备了一个大本子,每个学生一页。在专属于每位学生的那页纸上,写下实习这段时间发生在我和他之间点点滴滴值得回忆的事情,以及自己的感想和对他们的建议,类似“教育日记”。
从那之后,每天晚上在临睡之前,我都会把当天我所观察到的值得记录的事件写下来。有些学生会经常抄作业,尽管他认为我不知道或许认为我不在意,我就写下抄袭作业对人格发展的阻碍,并提出如何从现在的抄袭走向独立做作业的建议。有些学生,在班级里很少得到其他同学的关注,甚至在其他学生心中被认为是个“怪”学生。而我发现他在田径运动会上具有很强的拼搏精神,而这不正是他生命力张扬的表现吗?于是我鼓励该同学要主动走出自己的“世界”,与其他同学多接触。有些学生比较懒散,我就写下每一次给他辅导和跟他交谈后的感想。有些学习成绩特别好的学生,我则写下希望他在保持谦虚的同时,也不要忘记带着全班同学一起努力的期待。
想要更加了解学生的这一动机让我开始写教育日记,而写教育日记的过程促进了我对学生的了解,两者之间相辅相成。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在日记里,关于后进儿童的记载占有重要的地位。我认为,善于觉察这些儿童在课堂内外的行为上的极其细微的变化,是十分重要的。把所观察到和记录下来的情况加以思考,对教师的工作有很大帮助。”[1]写教育日记的过程,加深了我对学生的关注。没写教育日记之前,我或许不会像个“有意的”旁观者那样去倾听学生的“语言声音”和“行为声音”等。在写教育日记之后我会不由自主地观察学生在不同课堂上的“表现”。每位学生的身上都有他的“亮点”。教师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要看到学生所具有的这些“亮点”,并通过这些“亮点”完善对学生的认知以便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展。以前我认为教育日记是属于教师自己的,临走时,当我把写给每一位学生的教育日记一并送到他们手上时,我才发现:教育日记,可以和学生分享。时至今日,我仍然对当初的那本教育日记记忆犹新。
短短的几个月实习生活就这样忙碌而充实地过去了。在这段时间里,除了体验到作为一位教师的艰辛与幸福之外,更是感觉到若要成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必须要不断地加深自己理论知识的学习、消化,甚至再“生产”。教育所面对的是一个一个鲜活的个体,教育所要指向的也是每一个个体的生命。在这个实习阶段留给我深刻印象的三种情形下的文字交流让我懂得:教师应该把教育每一个个体,而不只是整个“学生群体”当做他教育的使命。对每一位学生真诚的了解应该成为教师教育生涯中时刻都要进行的最重要的工作与不断研习的“功课”。
1引言
分子生物学是一门以中心法则为基础,以研究核酸、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以及其在生命发生发展过程中作用的科学[1],属于技术类学科。目前已经成为生物类、医学类、农学类专业教学的核心课程之一[2]。在生命科技人才培养、社会医疗以及生活服务方面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进一步提升,分子生物学的教学改革已经引起广大分子生物学教师的注意,例如在教学手段上,慕课[3]、翻转课堂[3]、虚拟课堂[4]、线上线下教学衔接[5]已经有广泛的探索;在教学考核方式上,强调过程考核,加大实验考核比例[6];在教学内容上,强调通过版块教学,避免重复教学以及加强思政教学,培养学生学习热情等[7]。分子生物学的教学改革已经取得较好的效果,但是每个学校/专业分子生物学所面临的问题不完全一致,因此将根据贵州大学水产专业分子生物学教学具体实际进行教学改革的探讨。
2分子生物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2.1分子生物学内容繁杂,各个章节衔接不紧密
分子生物学是一门前沿学科,具有知识点杂、涉及面广以及更新速度快等特点,单纯根据教学大纲进行教学,很难将各个知识点进行串联。该校分子生物学教学主要针对大三学生,在大二年级开设过生物化学以及基因工程等课程,然而之前的生物化学以及基因工程等课程均为选修课,并非所有学生都会选修,导致进入分子生物学教学时,全班同学的基础水平不一致,面临繁杂的内容,要同时兼顾基础好的同学和没有选修过生物化学以及基因工程的同学,并在有限教学课时内,讲好分子生物学难度相当大。同时分子生物学教学内容之间也缺乏有效地衔接,以朱玉贤教授主编的《现代分子生物学》为例[1],全书共分为11个章节,各个章节知识量大,内容翔实,但是章节与章节之间的衔接并不紧密,例如生物信息传递过程中,怎么提炼出原核生物转录与真核生物转录的联系与区别;比较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表达调控,甚至需要跨章节进行比较,如何有效地将这些内容衔接起来,方便学生进行比较学习,加深记忆与理解,提高教学质量,也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2.2分子生物学内容过于抽象
分子生物学属于典型的基础学科,具有看不见摸不着的特点。分子生物学所研究的DNA与蛋白质都是肉眼无法见到的,因此如何将看不见的东西,变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让学生深刻理解也着实困难。以前理论课上主要通过flash动画或者视频,将DNA、蛋白质的结构以及功能等进行形象化,让学生理解,然而一旦关掉视频,进入纯理论探讨,多数学生又回到原点,回到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去解决实际问题时,又无从下手的情况。
2.3实验教学方式单一,实验设计零碎
实验教学是实现将不可见DNA、蛋白质变成可见的物质的一个重要过程,但是以往通常按照讲授式教学法进行教学,为了追求较好的实验结果,往往对试验方法、实验步骤等细化讲解,并将配置好的试剂耗材交于学生,然后学生按部就班进行实验操作,最后得到统一的结果,有些甚至直接观看老师进行实验操作,进行演示实验,这样严重影响学生理解实验的本质,学生缺乏相关思考,难以培养科技创新意识。此外,受教学学时的影响,分子生物学实验必须在2节课(90min)内完成,这就要求老师将一个完整的分子生物学实验人为切割成多个小实验,各个小实验中间间隔时间长(1~2周),这样不仅会破坏实验的完整性,无法通过实验将理论教学有效衔接起来。
3开展产学研结合教学的必要性
产学研的深度融合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通过高校与企业进行产学研合作对于推动高校科研成果的快速转化具有重要作用。水产专业是一门以应用为主的学科,要求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较好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在水产养殖生产相关行业从事技术管理、研发推广、产品营销、饲料检测等工作,富有创新意识,通专兼备,知行合一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因此开展产学研结合教学是培养水产人才的必由之路。大学生作为未来企业科技发展的中坚力量,大学生能力强,则企业的活力强,科技部、教育部也一再要求广大科研工作者将科研写在祖国大地上,因此,教学也必须围绕这一目标进行,加快推进产学研结合教学的探索。
4产学研教学模式开展分析
分子生物学是一门应用基础学科,如何实现产学研结合,一直困扰着广大教师,根据笔者多年教学以及与企业合作的经验看,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着手。
4.1开展模块教学,串联教学内容
分子生物学内容繁杂,为了更好地开展教学,帮助学生梳理教学内容,有必要进行版块教学,根据教材安排的11个章节,将所有内容分为4大版块(表1)根据不同的教学版块,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讲述遗传信息的转录与翻译版块中,首先通过安排学生课前查阅资料与预习,课程中通过大量使用flash动画等模式,加深学生对转录与翻译的理解,同时对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转录与翻译的联系与区别进行列表式的对比讲授,加深学生理解;对于实验版块,主要通过视频+讲授的形式进行授课,可以让学生对大部分的实验有感性认识,然后通过实验教学,加深部分实验的理解;对于分子生物学应用教学,主要通过案例教学,在案例中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发展历史与前沿主要通过学生查阅资料,进行小组讨论和老师总结的方式进行教学,同时结合相关科研论文进行讲解。
4.2联系生产实际,强调分子生物学技术应用
需求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将课程内容更好地加以衔接,可以通过设置学生感兴趣的案例进行教学,例如讲水产养殖过程中的“饥饿补偿”以及女生减肥过程中的“越减越肥”现象,组织学生讨论基因的表达调控,并讨论如何指导并应用于贵州省水产养殖;结合该省气温低,水产动物生长慢的现象,组织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讨论如何进行耐低温品种的选育(杂交和群体选育),并向学生讲述选种过程中分子标记技术的应用以及比较基因组学的知识,推动学生将专业知识快速与生产实践结合起来。
4.3结合教师科研,开展综合实验教学
传统的教育模式下,教师占主导地位,一堂课,怎么讲,学生怎么学完全由教师说了算,学生不敢说话,不敢对教师提出质疑,很少有表达自己看法和思想的机会,师、生并非处在一个平等的地位。
研究表明,自由、平等的氛围可以使人的智慧得到充分的发挥。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行为,敢于质疑,敢于问答,也就是说要让学生冲破思想牢笼,做到不唯书是从,不唯师长是从。教师要变师道尊严的师生关系为教学相长的朋友关系,从情感上缩短与学生的距离。教师应该牢固树立“学生无错”、“言者无罪”的意识。教师在学生提问、作答时,尽量做到表情专注,态度和蔼,对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作的答,哪怕是十分的幼稚和肤浅,都应尽量给予肯定和鼓励,发掘其中可取的因素,防止从言行上伤害他们的自尊,挫伤其积极性。
二、培养合作意识
本人所谓的合作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合作,即教师之间的备课合作、师生之间教学过程的合作、学生之间的小组合作学习。
首先,教师间要加强合作,集体的力量远远超过个人。随着获取知识信息的渠道多样化,教师作为学生唯一知识源的地位也被动摇了,并且新课程对教师的备课要求更高,备课最重要的不是备内容,而是备学生、备方法、备重点与难点,围绕学生来备课,通过教师间的合作和交流,能解决很多实际问题。新课程下,教师教学时需要根据课程要求和学生必须达到的目标自行选择教学内容,这就给教师的教学提供了更大的空间,但也对他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般来说,备课组是同一学科的教师组成,对一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大家对教学重点、难点提出不同的看法,提出自己教学设想进行交流,最后形成自己的特色教案。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与学生合作。教学过程本身就是师生双向交流的过程,是知识反馈的过程,是心灵与心灵碰撞的过程。在开放式的教学中,学生已不满足于单单依靠听教师在教室里讲这种方式获取知识,可能会通过各种渠道获取多方面的学习信息,拥有多种生活体验和实践经验,甚至有时他们得到的信息和经验是教师尚未接触到的,这就使得教师在学生面前没有了权威地位,自然也无居高临下的感觉,必须转换自己在教学中的角色。教师在与学生一道搜集身边的资料,必要时与同学科其他教师合作,运用已有知识和技能,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以很好的解决问题。所以要努力创设师生平等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教学关系,构建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最后,养成小组合作学习的习惯。小组合作学习不是让一部分懒惰的同学去抄袭,去随声附和,而是对于教师不在时候,自己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
小组合作学习中要学会倾听,就是学会与人交谈时,克服浮躁之气和轻漫之举,做到认真而仔细地听取别人的发言,不随意打断或插话。要听得了表扬之词,也要听得进批评之音。
小组合作学习中还要学会表达。仅仅会听是不够的,每个学生必须学会表达。教师就调动所有学生的参与欲望,培养学生敢说的勇气,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教学所追求的一种境界,坚持只有小组团体成功,才能代表小组成员的个人成功。
三、倡导探案式学习
传统的以“讲授”为主单一、被动、陈旧的教学方式和接受式学习方式已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一大障碍,必须向现代化的方式转变,建立和形成充分调动、发挥学生文体性的多元化学习方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收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从而研究客观事物的属性,发现事物发展的起因和事物内部的联系,从中找出规律,形成自己的概念。
在探究教学中,教师是引导者,基本任务是启发诱导,学生是探究者,其主要任务是通过自己的探究,发现新事物。因此,必须正处理教师的“引”和学生的“探”的关系,做到既不放任自流,让学生漫无边际去探究,也不能过多牵引。
在小组讨论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诱导,讨论中,教师要做到:(1)要密切关注讨论的进程和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整和引导;(2)要发现多种结论,特别注意和自己备课时不一致的结论,变教案为学案;(3)要充分调动学生讨论的积极性,及时发现优点,特别是善于捕捉后进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讨论要使学生思维碰撞,闪现思维火花,激发表现欲,促进创造思维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