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案例及分析范文

时间:2023-06-20 17:43:4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跨文化交际案例及分析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跨文化交际案例及分析

篇1

一、前言

跨文化交际”的英文是“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或“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它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跨文化交际是一种普遍、长期存在的现象。跨文化交际学是一门新兴学科,跨文化交际理论二十世纪中叶兴起于美国。随着西方语言学研究的兴起和发展,跨文化交际学研究也随之发展,新理论、新流派不断涌现。目前,跨文化交际学已发展成为一门被国际学者们充分重视的集人类学、语言学、心理学、传播学、社会学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

二、跨文化交际的案例分析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古就是一个维、汉、哈、蒙、柯、回等多民族杂居的地区。占据新疆人口大部分的族群关系直接影响着新疆政治经济的稳定和发展。新疆关系作为一种社会关系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在新疆多民族地区,各族人民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一直都存在跨文化交际活动。

案例一:

我们维吾尔族的生活习惯非常严格,比如说维族人认为水是很圣神的,认为流动的水是干净的,洗过手以后,手上的水是脏的,不能到处甩。但是一些汉族学生根本就不知道,在洗手的时候就会甩手,这个习惯太不好了,让人接受不了。有一次我刚洗涮完,准备转身离开时,有个学生刚从卫生间走出来冲冲了手,边走边甩手,把手上的脏水甩得到处都是,还甩到了我脸上,我当时真是恶心极了。还有就是有的汉族学生当着别人的面前剪手指甲,那个剪下来的指甲迸得到处都是,现在想想都觉脏极了。对了,还有呢,好多汉族人不分场合的擤鼻涕,在安静的教室里,自习室里只要听到擤鼻涕的声音,我就知道那一定是汉族同学,甚至吃饭的时候都会擤鼻涕,真的有很多不好的习惯我都接受不了,每次看到这样的情况,我也很犹豫,到底要不要直接告诉他们,但每次都不好意思开口直说。

问题:

在维吾尔文化里,流动的水被认为是洁净的,而被污染的水是肮脏的,将脏水泼到人的身上是非常恶劣的行为,维吾尔文化规定禁止在外人面前剪指甲和擤鼻涕。而在汉族文化中却没有这样的行为规范,文化对一些非言语信息的规则有着不同的要求。交际双方对彼此的非语言信息的缺乏,可能引发双方的误解和跨文化交际的障碍。

解决:

真正理解跨文化交际及禁忌习俗文化,首先要从理论着手,深入理解概念,结合客观事实,加深印象,有针对性地解决跨文化交际中存在的问题。

在高校的素质教育过程中,教育部门应该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行为进行积极地引导,开展有关本地区多元文化知识尤其是少数民族文化或生活礼仪等有关知识讲座,做好有关宣传教育工作,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使得学生持续交往,不断减少学生跨文化交际障碍。非语信息信对于跨文化交际行为的顺利进行具有相当的重要性。如果双方交往中对彼此的文化有了一定了解之后,就都会受到彼此的欢迎和尊重。

案例二:

我家(是)在南疆的喀什农村。我们那里没有汉族人,大部分都是维吾尔人,还有柯尔克孜族和哈萨克族。到了这里(乌鲁木齐)以后,觉得汉族女生与维吾尔族女生很不一样,她们和男生打打闹闹,非常亲密。我觉得女生就应该有礼貌,尊重男生,不能这个样子,女孩子么就应该有女孩子的样子,和男孩在一起就要检点!还有就是一到夏天,校园里的汉族女生一个比一个穿的暴露,有一次上公共课,身边就坐了个汉族女孩,穿的超短的短裤,上衣也穿的很暴露,那一节课让我很不安啊,我真的接受不了,可是我是个男孩儿,也不好意思开口说她,要是说的话,人家肯定会误会的。

问题:

认识上的误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交际过程中最容易犯的一个毛病是误以为对方应该和自己一样。民族学生认为汉族女孩热亲奔放,和男孩子还打打闹闹,穿衣服也很随便,很暴露,这样是不应该的。

分析:

该学生认为,在喀什地区的维吾尔族女孩穿着都很传统,也比较保守,尤其是在公共场合更注重自己的穿着,比如校园,教室等。而汉族女孩不仅穿着暴露,还和男孩打打闹闹,不懂得尊重男孩,认为女孩不应该这样。这是因为该学生把自己民族文化规范认为是他人也接受的文化规范。正因为这样,加上缺乏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的经验,所以出现认识上的误区这一障碍。

解决:

跨文化交流理论认为,在特定的多元文化语境中,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双方都将经历一个接触“他”文化,并不断涵化得过程。人们在异文化的环境中,不断地与异文化环境交流,那么涵化就不可避免的发生,而且此涵化过程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案例三:

我觉得你们汉族人很搞笑,见面了就问:“你吃了吗?”、“你要去哪儿呢?”这是我最常听到的,这是你们的问候语么?汉族人都是这么打招呼的,可是,我并没有觉得你们这样的问候很有礼貌或是很亲切,反而只会让我觉得很搞笑,我们维吾尔族同胞见面了会很热亲地打招呼,男士之间会相互握手,女士之间会热亲的贴脸拥抱。

问题:

“汉族人都是这么打招呼的”这一思维定势就成了阻碍跨文化交际成功的因素,因为跨文化交际双方忽视了交际对象的语言习俗和文化。

分析:

从简单的问候语中,我们可以看出日常生活语言的差异。汉语的问候语体现了中国人“民以食为天”的传统思想,在汉语中,“你吃了吗?”、“你要去哪儿呢?”人们在见面或相遇时都有问候或打招呼的习惯,而维语中常用的是:,因此汉族维吾尔族人们在问候语或招呼语习惯上有着很明显的差异。这两句话不能用于问候,更有甚者会导致交际冲突因为,如果跟一个维族人如此打招呼,他们很可能会以为问话者要邀请他吃饭。

解决:

为什么招呼语会有如此的不同呢?“你吃饭了吗?”是我们最常听到的问候语。为什么一见面就要问“有没有吃饭呢?”中国自古是一个农耕社会,长期以来吃饭问题都是人们特别关心的问题,“民以食为天”的思想影响深远。

三、总结

通过本文的浅析,我们不难看出,两个民族无论是在思想上还是在实际生活的行为中都深受两个民族的文化影响,这些文化影响深刻的反映在两个民族的语言、文字等中,人类的生存发展离不开交流,这就必然会接触到自己民族以外的文化,了解到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而这种差异正反映了两个民族在不同的政治、经济、文化影响下,形成的具有各自文化特色的思想行为,差异并不是意味着文化的冲突,这种差异正好反映了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我们要站在了解对方政治、经济、文化的大背景下,品味不同文化的魅力。

(作者单位:新疆师范大学语言学院)

参考文献:

[1]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2]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3.

篇2

华侨大学2016年秋季开始招生的应用语言学专业也开设了跨文化交际的课程,开课学期在第一学年的第一学期,2个学分共36学时。通过对这门课的讲授,笔者有一些对跨文化交际课程改革的思考和建议,总结如下,希望能对以后的课程教学设计提供参考。

二、课程性质改革的问题

汉语国际教育在本质上是一种跨文化的活动。[1]华侨大学跨文化交际课程的性质定位于应用语言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其目标指向是培养对外汉语教学的师资。目的是提高对外汉语教师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培养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教学能力。

其实,跨文化交际可以做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的理解。狭义层面是指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人们之间的交际。广义层面是指同一国家或民族中,不同性别、年龄、职业、地域的人们之间的交际。同一国家或民族内部也广泛存在价值观、行为习惯、衣食住行等各方面的差异。广义的跨文化交际研究与社会语言学研究的诸多方面有交叉的地方,如性别语言的差异、地域语言的差异等。因此,跨文化交际课程的开设,对于社会语言学的学习和研究也将有直接的促进作用。最容易想到的是,具有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可以避免对某种社会语言现象的过度概括和刻板印象的形成。

众所周知,对外汉语教学和社会语言学都是构成应用语言学专业的支柱性学科,而跨文化交际课程与两个学科都紧密相关,因此,学好跨文化交际课程对于对外汉语教学和社会语言学都有重要意义,可为专业课学习奠定必要的基础。

所以,我们认为应该修改跨文化交际课程的学科定位,把它从专业必修课提升到专业基础课的地位更为妥当。

三、课程设置改革的问题

(一)现有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最终需要通过课程设置计划来体现和实施。而且,课程设置可以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因此课程设置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华侨大学跨文化交际课程设置在第一学年的第一学期,新生入学即开始学习这门课程。主要考虑的是本课程在内容上比较浅显,主要是一些文化差异现象的简单介绍。而且内容上比较有趣,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但是这样的课程设置也存在问题,比如在内容上线条比较粗疏,受时间所限,介绍的多是宏观层面的差异。如果考虑到社会语言学研究方面,现有课程在细节层面的讲解和练习是远远不够的。因此,需要在课程设置方面进行一定的调整。

(二)课程设置改革方案

首先,要调整理论内容与实践内容在课程中所占的比例,提高实践内容在课程中所占的比重。跨文化交际课程的目的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学生仅学到相关的知识体系是不完整的,还需要大量的实践才能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实践既有课堂外的实践,也有课堂内的实践。课堂实践内容的增加可以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促进知识向技能的转化。

第二,增加总课时。为达到课程培养目标,必须在课时安排上达到一定的量,才能真正获得良好的效果。

目前大多数学校的跨文化交际课程都是每周2个学时的课时量,约36学时。减去新生入学军训的时间,大约只剩下30个学时。在如此少的课时内既要让学生学习跨文化交际的理论知识,又要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基本上很难达到预定的目标。[2]所以我们建议最好能在大学三四年级增加开设专题讨论课和案例分析课,既要增加系y性理论的学习,也要进行典型案例分析的练习。这样可以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结合起来,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第三,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类型的课外社会实践,在实践中运用课堂学到的跨文化交际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只有在社会实践中不断思考和学习,才能学以致用相互促进,才能真正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建设的问题

所有的课程其实都在强调教学资源的建设,但是跨文化交际课程有其特殊性,其配套资源建设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一)教材资源建设

教材是最重要的教学资源。跨文化交际课程研究的对象为始终处于变化之中的文化现象,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和实效性,因此我们应该在教材选择上特别注意内容的时效性,选择最新版的教材以讲授最新的理论及概念。与其他学科不同,跨文化交际课程的不同教材在内容上差异很大,固定选用某一种教材的做法是比较偏颇的,应该在综合多种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形成教师的教案,因此,此课程存在教材资源建设的问题。同时,任课老师还必须关注学界最新的研究动态,把最新的研究成果结合到教学当中去,例如多媒体技术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等。[3]

(二)视频库建设

音视频资源在现代教学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多媒体技术具有载体多样化的关键特征,其利用声、光、图像等功能从多种渠道传递信息,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学生的视听等感官要求,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加学习兴趣,进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这也更符合教育心理学的认知规律。特别是在非语言跨文化交际效果的展示上有其无可替代的优势。

因此,跨文化交际课程特别需要音视频库的建设。把音视频结合在课堂教学中来了解其他文化的习俗、价值观的不同,教学效果要远远好于仅限于书面知识的讲授。音视频资源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以主题分类的片段集合。比如,在讲授刻板印象时,为加深学生的理解,可把不同的美国电影电视中的华人片段集中播放,从中可以看出美国人对华人整体的认知形象是怎样的。另一种是完整版的音视频资源,可供学生在课堂或课后欣赏,如电影《刮痧》、《上帝也疯狂》、《推手》、《暗物质》等。

音视频库的建设是一项费时费力的工程,需要把音视频资源剪切出来并分门别类,把主题相同的资源整合在一起,这不仅需要教师有耐心还需要有广泛的涉猎,才能从浩如烟海的视频资源中搜集到符合自己需要的片段。

(三)案例库建设

具体案例的分析往往可以以小见大,像解剖麻雀一样展示分析的过程,对学生的指导作用很大。所以,跨文化交际课程要重视案例库的建设,而且最好是真实的案例材料。案例教学在国外备受推崇,但在国内尚未普及,教学效果也不太令人满意,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案例库建设的落后。

案例库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由单人开发案例和建设案例库是不可想象的。国际知名的案例库无一不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但是案例开发的主力又应该是一线教师。只有一线教师才能深刻理解案例教学的需要,从而编写出满足要求的案例。因此,必须组织一个教师团队来共同建设案例库。

成熟的案例库可以提供丰富的案例供教师挑选,案例的真实性也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时如果能注意相关理论和典型案例相结合,就可能实现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从“跨越”到“超越”层面的飞跃。[4]

五、教学方式改革的问题

(一)教学方式改革的原因

跨文化交际课初级阶段较多是从认知层面讲授跨文化交际的知识。我们可以将教学过程总结为“知识传授―知识内化―知识输出”的线性模式。这样理所当然会将知识传授视为重中之重,但仅传授知识是远远不够的,缺乏师生之间必要的互动性和启发性。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学校教育面临着知识生态的深刻变化和职场需求的转变。特别是随着中国与世界各国交流和来往的增多,使用基于线性思维的教育模式讲授跨文化交际课程已经无法适应知识技术的革新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在信息爆炸的年代,我们不可能做到把所有的知识都传授给学生,学生也不可能在学校里学完全部的知识和技能。

因此,跨文化交际的教学过程不能只是教师的讲授,还必须保证一定量的实践课或练习课内容。贾玉新(1997)[5]指出,应该从认知、情感和行为几个方面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通过实践和练习,可以从情感和行为层面促进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发展。

(二)教学方式改革的选择

虽然“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但受学时所限,跨文化交际课程涉及的内容又比较广泛,很容易形成教师一言堂的现象。因此要改革教学方式首先必须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知道在知识爆炸的年代不可能把所有知识都教给学生,而是要结合练习实践把知识转化成能力。同时要不断提升他们的专业水平和驾驭课堂的能力,鼓励他们开展富于应用性、思辨性和创造性的教学活动。促进其由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角色向交际环境营造者、学习指导者和学生潜力挖掘者等多种角色的转变。

另外,还需要在高年级设置专门的案例讨论课,在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典型案例,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灵活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利用案例教学可以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双方的主动性和潜能,最大限度地实现教学目标。这也对教师的素质和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6]案例分析属于开放性问题探讨,通过学生的讨论分析,经常可以发现当前理论的不足之处,增强学生的研究兴趣,这也为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相应地,我们也需要在考试方式上作出一定的改革。考试是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跨文化交际课程的考核应该增加实践内容的成绩占比,减少纯理论知识的占比。

另外,在考试手段上也应该多样化,可利用案例分析的形式,让学生通过对具体的事例分析总结,然后上升到理论认知的高度。

六、结语

综上所述,作为一门课程,跨文化交际的历史是比较短暂的,但是其重要性却是无可取代的。讲好跨文化交际课,不仅有利于对外汉语教学师资的培养,也有利于社会语言学的研究,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因此,我们应该提高对跨文化交际课程的重视程度,在课程性质上由专业必修课调整为学科基础课。还需要提高实践内容在课程中的比例,使讲授内容转化为学生的能力。同时,还要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不断提升他们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加强配套教学资源的建设,融合实践教学和案例教学于课堂教学之中,使这门课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祖晓梅.跨文化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5.

[2]张春燕.关于“跨文化交际学”课程设计的探讨[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5,(4).

[3]何高大.多媒体技术――跨文化交际的革命[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1,(1).

篇3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我国在国际层面的合作不断取得突破,越来越多的企业响应国家战略,开始积极“走出去”。企业国际化不断取得喜人成果的同时,企业层面国家意识、社会文化情报意识薄弱带来的跨文化交际问题也越来越凸显。一些企业及员工跨文化沟通能力薄弱,英语或当地语言能力不足,在境外设立分支机构、雇佣当地劳动力时也面临跨文化管理问题。

1 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

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研究是在交际能力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国内外学者们在对交际能力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美国社会语言学家Hymes认为,交际能力是使人有效运用语言的知识和实际上使用这些知识进行交际的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就是使人能有效地运用外语进行交际的能力[1]。Canale和Swain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在特定文化交际能力的基础上强调避难点、简化表达,应付交际失误等策略技巧的应用[2];许力生[3]认为在跨文化交际中语法能力和策略能力起决定性作用。目前,国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研究聚焦于语言人才的教育和培养,如培养模式及模型[4-6]、培养策略[7-8]、测评体系[9]等。比如,王立非认为外语教学中对于交际策略的运用原则应为既不完全依赖交际策略来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也不完全排斥交际策略在外语教学中的使用。比如,代礼胜[5]认为对跨文化人才的培养模式,应为树立“超越文化”的意识,形成“相互适应”的理念,以克服思维定式。跨文化商务交际指围绕跨文化商务活动进行的沟通[7]。目前跨文化商务交际研究也集中在教育板块,比如,柳超建[11]在提出从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维度构建中国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框架及路径。截至目前,鲜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应用型研究,更未见有从社会文化角度对企业层面的跨文化商务交际进行的实证研究。

2 社会文化情报

能够被五官所感知的即为信息[13],当信息被接收者用来做出某种判定、判断或决策的时候,信息就成了实际意义上的情报,即信息经过分析、综合、解读和评估,被用来减少不确定性并在此基础上寻求最佳答案,经历这一过程后,信息便转化为了情报[14]。根据蒋飞、郭继荣和王宁武[15]提出的社会文化情报框架,全方位的社会文化信息包括静态和动态两方面信息,即社会结构、风俗习惯、宗教与族群、行为方式和价值观五种静态信息和社会热点、社会需求和社会问题三种动态信息。并为了更好地服务于跨文化商务交际,根据跨文化商务交际的特点,笔者将动态部分调整为行业信息,即目标国家或地区的行业需求、行业问题和行业热点。

3 企业跨文化商务交际中社会文化情报意识与能力案例

篇4

二、跨文化交际能力与教材

当前许多跨文化教材注重知识导入,忽视了其具体应用,将跨文化知识和实际情景分割开来,结果是学生虽拥有知识,却无法在实践中运用跨文化交际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一个过程,而积累跨文化知识仅仅是开始。跨文化外语教学模式是以语言教学为载体,将意识发展、文化调适能力培养、知识传输和交际实践能力锻炼相结合的“四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可见,跨文化外语教学模式的教材选材应涵盖其涉及的各个方面。

三、关于跨文化外语教学模式的教材构想

基于现行英语专业教材,将跨文化泛读教材与英语精读教材相结合的方式作为跨文化外语教学模式的应用不但十分必要,而且现实可行。

1、选材和系统结构

注重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泛读教材应选取跨文化视角的阅读材料,旨在进行阅读、提高语言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敏锐的跨文化嗅觉和在工作环境中解决跨文化问题的能力。跨文化泛读教材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各阶段的认知能力。首先通过题材多样的阅读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然后提高学生感知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及沟通能力,最后将跨文化知识运用到交际实践中,使其观察、分析能力以及在实际工作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即跨文化交际能力,得到提高。

2、内容设置和教法运用

跨文化泛读教材应分主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教学目标、安排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选用教学方法。从跨文化知识传授与跨文化意识培养入手,通过案例分析启发学生发现跨文化问题的能力,达到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目标。因此,笔者认为跨文化泛读教材应体现以下特点。

1)语言―文化―行为三位一体

课前文化导入是外语教学中的流行做法,但纯粹传授文化知识虽能让学生懂得许多文化现象,却只看到其表象。作为文化的载体和媒介,语言折射出文化背景、习俗和价值观。通过学习语言可了解文化,进而可从根本上了解人的思想和行为。即:学习语言,了解文化,察觉行为。将语言、文化、行为三者融为一体,既能锻炼语言技能,理解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又能增强跨文化意识。

2)挖掘跨文化内涵

跨文化泛读教材的内容不仅要遵循兼有知识性和趣味性和时代性的原则,更重要的是不能停留在表层阅读上,要挖掘跨文化内涵,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笔者认为,无论课文题材如何,涉及什么领域,都出自母语为英语的作者笔下,记录的都是西方人的生活,其中必定含有文化成分。文化成分在不同层面上以不同的方式或显现、嵌入或消融在语篇中。凡是能看得见的词和句子等都属于显性文化信息,而那些蕴藏在语言之下的社会背景、思维方式、价值观、作者的心理体验等不著文字、只能意会的文化因素则属于隐性文化信息。跨文化泛读教材所着重的部分应该是不容易被感知的隐性文化。教材不仅要呈现文章的内容,还应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鼓励他们从不同的文化视角分析问题,阐述观点。这也正体现了对教材“不仅仅着眼于知识传授,而要有助于学生的鉴赏批评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的要求。

3)跨文化信息与案例积累

跨文化泛读教材不光要在课堂中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还应注重课外跨文化知识的积累。教材可设置练习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通过报刊、杂志、和互联网等途径收集更多更鲜活的跨文化信息和案例,运用这些文化信息去识别和解释在跨文化交际中有可能出现的交际失误现象。

4)案例分析和情景模拟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