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0 17:43:4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财务费用概念及内容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上述计算公式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务中,都存在如下缺陷;①从理论上讲,资金成本率应该等于资金成本额与所筹资金的比率,而上述公式却是资金钻用费与所筹资金之比。这显然与资金成本的概念不相吻合。资金铖本既然包含了资金占用费用和资金筹集费用,那么,资金成本率的分子就应该是资金成本总额,即资金占用费用和资金筹集费用,而不应该只是资金钻用费用。②违背了相对数指标与绝对数指标之间存在固有联系的规律。如投资利润率必定是所获利润与所投资金之比。投资所获利润也应等于投资利润率与所投资金之积。而上述公式的资金成本率与(筹资总额-筹资费用)之积并不等于资金成本。这就破坏了绝对数指标与相对数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③在会计实务处理中,不论是资金筹集费用,还是资金占用费用都应记入“财务费用”帐户。这既符合资金成本的概念,也便于计算资金成本率索取资料。
根据以上分析,本人认为资金成本率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作为资金成本一般具有如下特点:①资金成本是较满意的财务结构前提下的产物;②资金成本着眼于税后资金成本,即考虑筹资方式的节税效应后的成本;③资金成本强调资金成本率和加权平均资金成本率。根据以上资金成本的特点,下面分别论述负债、权益资金成本的计算方法。从广义讲,企业筹集和使用资金,不论是短期的,还是长期的,都要付出代价。狭义的资金成本仅指筹集和使用长期资金(包括长期负债和权益)的成本。
1.长期负债资金成本
长期负债包括长期银行借款,应付公司债及长期应付款。从资金成本的基本原理来讲,长期应付款与长期借款的情况类似。下面主要讨论长期银行借款与应付公司债的资金成本的计算。
(1)长期银行借款的资金成本
长期银行借款是企业获取长期资金的重要方式之一。它的特点是偿还期长,利率在债券期限内不变,利息费用作为费用于税前列支,因而,利息可产生节税效应。对于无抵押借款来说,不存在筹资费用或筹资费用较小,可不予考虑;对于抵押借款则有筹资费用,还要考虑抵押及担保资产的机会成本。
无抵押长期借款的资金成本实际上只是税后资金占用成本,即年利息额×(1-所得税率)。
〖例〗某企业从银行借入50万元,三年期,年利率为12%的无抵押长期借款,该企业所得税率为33%。
该无抵押借款资金成本率=12%×(1-33%)=8.04%
抵押长期借款资金成本可以把抵押条件和筹资过程中发生的相关费用作为筹资费用。这些筹资费用包括:①公证机构对抵押品及担保的公证费;②担保品及抵押品的保险费;③律师签证费;④银行所要求的手续费;⑤抵押设定的各种费用;⑥其他因抵押而发生的机会成本。
〖例〗某企业拟定与银行商议借款100万,年利息率为10%,期限5年,另附房产抵押权,该企业房产抵押后的机会成本为3%,其他筹资费用率为1%,所得税率为33%。
该抵押长期借款资金成本率=10%×(1-33%)+3%+1%=10.7%
关键词 学生公寓 BOT 运用 账务处理
近年来,很多高校引入“BOT”模式进行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变了高校建设资金来源和模式单一的局面。为高校基础设施建设开创了新的模式,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高校快速发展过程中资金不足的局面。
下面以一实际案例来分析学生公寓“BOT”模式在高校中的实际应用。
一、BOT的概念及融资结构
BOT是英文Build-Operate-Transfer的缩写,其字面的含义是建设.经营.转让,是项目融资的一种方式。原指政府将基础设施项目的特许经营权授予针对项目设立的项目公司,项目公司依托项目进行融资建设,在约定的期限内,以项目收益、偿还贷款,获取回报,特许期满将项目设施无偿交给政府。然而在具体实践中BOT还出现了各种派生形式:BOOT/BOO/BOOST/BLT/BT/BTO等,只是具体操作形式存在一定差异,习惯上将所有上述方式统称为BOT。
二、学生公寓BOT模式实际运用中的主要工作
(一)业务具体操作流程
作为一种新型的项目组织管理方法,涉及项目建设的可行性研究、规划、招标、合同谈判、项目实施、经营管理、收益计算与分配、业主与投资者之间的关系协调等等工作。
首先,确定方案。其次是配合学校按照国家的基本建设程序完成项目立项。第三步项目招投标。第四步项目公司正式与贷款人、建筑承包商等谈判及签订相关合同。最后是项目实施及运营建设以及项目的移交。
(二)业务核算的主要内容
学生公寓属于基础建设项目。具体操作涉及确认建造成本、确认利息、确认经营期收入、归集和结转经营期成本、收款等业务环节。
三、案例分析
(一)案例简介
甲公司与某高校签定《X学生公寓“BOT”建设经营协议》,甲公司负责学生公寓的建造并运营,期限为20年,20年后项目所有权及与之相关收益全部无偿归某高校。项目总的施工成本为壹亿元人民币,甲公司用学生公寓的收费权质押给银行,向银行贷款壹亿元人民币,贷款利率为银行同期贷款利率下浮10%,2005年9月1日投入运营。
(二)案例分析
1.确定学生公寓的成本
由于建造是学生公寓,属于房屋建筑物。按照新的会计准则中,长期借款利息资本化原则,建筑期内产生的专相借款利息计入在建工程最终转化为固定资产的成本。但是学校的资产并没有产权证明,无法严格按照房屋建筑物入帐,经过与相关部门咨询及协商,实务操作中,记入“长期待摊费用”科目核算,依照项目运营的年限每年平均摊销其投资成本。
2.确认每期的收入及费用
由于项目享受税收优惠政策,根据当地税务部门要求,项目单独核算。每年9月份新生开学后,学生住宿费由学校相关部门代收后,按照合同全部转入甲公司。甲公司在收到学生住宿费收入时贷记入“预收账款”。
会计依据是双方签定的BOT框架协议及开具的发票。
在每月会计期末平均结转当月收入至“主营业务收入---XX学生公寓项目”,
借:预收账款—XX学生公寓住宿费
贷:主营业务收入---XX学生公寓项目
在每月会计期末摊销长期待摊费用
借:主营业务支出—XX学生公寓摊销
贷:长期待摊费用—XX学生公寓
每期利息支出记入当期“财务费用—XX学生公寓专项借款”。
会计依据是银行代扣利息单据及银行回单
项目产生的其他费用支出按照具体明细归集。
3.项目涉及的税收政策
随着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深入,学生公寓BOT项目能够吸引投资的另外一个优势是它能够享受国家税收优惠政策。国家每年都有关于这方面的优惠政策,自项目实施以来已经享受(财税[2006]100号)、(财税[2009]155号)以及(财税[2011]78号)文规定的优惠。《关于经营高校学生公寓和食堂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011)78号)(以下简称通知),通知中明确规定自2011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期间对高校学生公寓免征房产税;对与高校学生签订的高校学生公寓租赁合同,免征印花税;对按照国家规定的收费标准向学生收取的高校学生公寓住宿费收入,免征营业税。通知明确“高校学生公寓”是指为高校学生提供住宿服务,按照国家规定的收费标准收取住宿费的学生公寓(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14号)。
虽然每个文件有执行期,但是目前国家仍不断出台税收优惠政策文件,使项目能够连续享受免交营业税金的优惠。
4.项目实际操作中的风险及应对措施
首先,政策风险。由于学生公寓项目享受的优惠政策,每年以财政部及国家税务总局发文的形式执行,而且每个文件的有效执行期有一年到三年不等,相对与项目运营期来说,相对较短,不是太稳定,一旦不在出台类似政策,那么对应的税金将成为公司的负担。
一、现行债权融资会计处理的不足
(一)违背了负债的概念及可靠性要求
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应当是会计核算的根本。若一种会计核算方法所形成的会计信息不够真实,则这种方法能否应用值得怀疑。我国于2001年实施了新一轮企业会计制度改革,2006年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两次改革的根本宗旨之一就是规范企业会计行为,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根据相关准则的规定,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附追索权债权贴现或出售后,贴现或出售企业在贴现或出售日是否一定在债权到期日承担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债务是不确定的,也就是说,贴现或出售企业在贴现或出售日是否承担一种需履行现时义务是不确定的。这表明附追索权债权贴现或出售的交易不符合负债确认的标准。若按现行会计制度规定,附追索权债权贴现或出售视同质押借款,将这种不确定的负债确认为负债,既不符合负债的概念,也势必造成资产负债表中资产与负债同时虚增的结果,从而导致企业对外所提供的会计信息的失真,并对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运比率等财务指标的计算与分析产生不良影响,从根本上违背了会计核算的信息质量要求。
(二)违背了或有事项准则的规定
或有事项准则中明确规定,或有事项是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其结果须由未来不确定事件的发生或不发生加以证实的事项。某项资产所有权上的风险与报酬是否从根本上转移给对方,是判断出售交易是否成立的必备条件之一,但若风险与报酬是否转移由未来的不确定事项最终确定,则应是或有事项准则规范的内容。显而易见,附追索权债权贴现或出售后,贴现或出售企业实质上对债务企业不能如期履行偿还银行等金融机构债务起着一种担保作用,最终是否应由贴现或出售企业履行这种担保义务,仍由未来的不确定事项确定。若按现行会计处理规定处理,则是将这种应由未来确定事项处理的事项按现在确定的事项处理,显然违背了或有事项准则的相关规定。
(三)违背收入准则的应用范围[1]
我国最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十四号———收入》第二条明确规定:“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本准则所涉及的收入,包括销售商品收入、提供劳务收入和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企业债权不是企业的存货,更不是企业所提供的劳务,因此,企业为融资需要出售债权所取得的经济利益流入不属于销售商品收入和提供劳务收入,也不属于企业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即出售债权交易不属于收入准则规范的领域。但2003年《规定》中规定,对于有明确的证据表明有关交易事项满足销售确认条件,如与应收债权有关的风险、报酬实质上已经发生转移等,应按照出售应收债权处理,并确认相关损益。可见,《规定》在忽视收入准则应用的前提下,应用了收入准则来判断确认债权出售交易,得出的结论值得质疑。
(四)资产所有权上的风险与报酬是否转移判断不当
资产所有权的主要风险与报酬是否转移,是判断资产交易是否成立的主要标准之一,风险与报酬转移的时间及交易额是关键。在附追索权债权出售业务中,企业是为了融资,银行或金融机构是为了从中获得投资收益,双方各有所图,交易方可成立;银行或金融机构给付对价后,自然拥有对该债权的管理权及所有权,便可以根据需要自行处理该债权再融资,按期收回债权后,其收益归银行等金融机构,若保管不当导致债权凭证遗失或未向债务人请求付款,其损失也由其自行承担;银行等金融机构履行债权未获付款情况下,可以将债权退回给出售企业,但这种比率应较低,否则,银行或金融机构是不会促成此笔交易的。
可以看出,从债权出售或贴现融资额来说,不管债权是否附有追索权,融资额计算过程相当,融资额多少应当与债权本身价值相当,债权融资额不会因出售或贴现协议中注明附有追索权而产生波动;从债权出售或贴现之日起,债权资产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与报酬实质上均已转移给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债权到期日如果遭到追索,债权资产所有权上的风险与报酬最终未能转移给银行等金融机构,只能表明债权资产转让交易最终不成立,但在债权出售或贴现日用一个未来不确定事项来推断当前确定事项显然是不合理的。因此,附追索权债权出售或贴现,不应因附有追索权而影响到对债权出售或贴现业务的判断。
(五)债权出售融资的定性错误
依据交易或事项的实质处理经济业务,是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具体应用。任何一项交易或事项的实质主要判断依据,应当是企业管理当局从事此项交易或事项的动机、目的及结果,相同的交易或事项形式,由于其交易目的或动机不同,交易实质也可能不同,会计处理也自然不同。《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等发生的费用应归集到“财务费用”科目;营业外收支是指与企业生产经营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收支;应收债权无论是按出售处理或是贴现处理,均是企业融资的一种手段,在融资过程中承担的各种代价理所当然应作为“财务费用”处理[2].
(六)实务操作较为困难
转入其他应收款的销账时间及依据不足。在发生销货退回销售金额与其他应收款金额不符的情况下,与银行等金融机构之间的结算依据不足。
尚未发生的销售退回却确认债权:一是其他应收款明细科目无法正确设置;二是资产确认依据不足,不符合资产定义。
二、债权质押贷款、债权出售与债权贴现的比较分析
为了更加准确地对债权融资进行会计核算,在充分应用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同时,也应遵守其他会计准则或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在此有必要对质押贷款、债权出售、债权贴现与附追索权债权贴现进行深入比较分析。
(一)融资目的相同
债权质押贷款、债权出售和债权贴现,均是企业融通资金的一种举措,企业的动机或目的就是融资需要。依据会计的基本理论,企业在融资过程中所承担的代价理所当然地作为融资费用处理。根据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若债权出售是出于融资目的,则融资额与债权价值间差额应作为融资费用处理,列入“财务费用”账户较为适当;若债权出售只是处理流动性及收益性较差的资产,则列入营业外损益账户较为适当。
(二)质押贷款与附追索权债权贴现比较分析
质押贷款与附追索权债权贴现的经济实质不同。根据我国《合同法》及《担保法解释》的规定,质押是指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将其动产或者权利凭证移交债权人占有,将该动产或者权利作为债权的担保,在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权依法以该动产或权利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所得的价款优先受偿。从性质上看,应收债权质押融资是向银行等金融机构借款而以自己的应收债权作为还债的担保,包括借款和质押担保两方面的内容。债权贴现是指贴现申请人依据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相关规定,扣除一定贴现息后取得债权资金并转让债权的行为。从性质上看,附追索权债权贴现融资,是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转让债权取得资金,并以自身的商业信用为债权原债务人担保,包括资产转让和信用担保两方面内容。质押贷款与附追索权债权贴现债务确认的时点不同。
质押贷款的实质是一种商业信贷,当企业取得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的同时也承担了相应的债务,债权质押物只是对企业所承担债务所做出的担保。债权贴现是一种资产转让交易,该交易一旦成立并取得资金,债权贴现企业与原债务人及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之间不再存在债权债务关系。附追索权债权贴现实质是对原债务人不能按期履行债务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所做出的担保。债权贴现企业与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之间是否存在一种债权债务关系,取决于债权到期后原债务人履行债务情况。由此可见,企业通过质押贷款融资需要履行的是一种现时义务,而采用附追索权债权贴现融资需要承担的是一种潜在义务。
(三)债权出售与债权贴现的比较分析[3]
债权出售是指企业将债权这种特有的资产进行变现的行为。依据《合同法》有关规定,债权出售实质上是企业将债权权利转让给第三者的行为。其主要特征如下:(1)转让的债权不能收回的风险小。为达到债权资产变现交易成立,企业必须提供优质的债权资产,否则,银行等金融机构因承担不必要的风险而不会与企业达成交易。因此,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债权资产转让协议中要求附带追索权,可以理解为双方为达成交易的附带条件,同时也说明资产转让交易成立后,债权资产主要风险与报酬已转移给银行等金融机构,附带追索权是银行等金融机构寻求回避风险的一种手段。(2)债权资产转让遵循等价交换原则。在市场经济环境中,任何商品交换均应遵守市场法则,债权资产作为特殊商品在金融市场交易也不例外。银行等金融机构在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资金投放风险与收益诸多因素时,给出与债权资产市场价值相当的对价,融资企业也会考虑银行等金融机构所给对价是否公允。可以推断,作为一个理性经济人的企业,若融入资金占债权资产市场价值的60%以下,其宁可采用质押贷款方式而不会采用出售方式。
债权贴现是指企业按银行等金融机构有关贴现的规定,从债权价值中扣除一定贴现息,将余额提前支付给企业的一种融资方式。其主要特征如下:(1)债权资产所有权转移。按现行《票据法》《合同法》的有关规定,银行等金融机构贴现后取得的债权凭证可以转贴现或按期收回债权,这表明银行等金融机构在贴现后已取得债权资产的所有权,自然享有该资产的收益权、占有权、处置权,债权贴现实质上也是一种资产转让交易。(2)贴现同样给付对价。按贴现办理的有关规定,贴现息实质上相当于企业占用银行等金融机构资金的使用费,在扣除贴现息后的债权资产价值余值,实质上相当于债权资产的市场价值,票据债权与非票据债权因其风险不同,其贴现率也一定存在差异。
通过分析可知,依据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债权出售与债权贴现的经济实质相同,均为债权资产转让融通资金的交易,区别仅在于票据债权与非票据债权的风险不同。因此,债权出售与债权贴现的会计处理应当一致,在取得银行等金融机构资金的同时应减少账面债权价值,将附追索权作为或有负债处理更为科学合理。
三、以应收债权向金融机构融资业务实质判断
按《票据法》中相关规定,利用应收票据进行权利质押,必须在票据上记载质押背书字样,如出质人未在票据、粘单上记载“质押”字样而另行签订质押合同、质押条款的,不构成票据质押,应视同票据贴现或出售处理。
以企业与银行等金融机构所签订的融资协议为主要参照依据,协议中注明是质押贷款的,应考虑按质押贷款处理,协议中注明出售或贴现的,应考虑按出售或贴现处理。
以债权额与融资额间的比例关系作为参照依据,一般质押贷款的融资额不超过质押物标的额的60%,若融资额与债权账面价值基本相等,则可以认定为债权出售或贴现。
四、应收债权贴现的会计处理
债权质押贷款与债权出售、债权贴现是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融资方式,但债权出售和债权贴现的经济实质相同。依据相关会计准则规定,具体处理建议如下:
(一)应收债权质押的会计处理
按现行会计处理办法执行。
(二)应收债权出售的会计处理
1.债权出售:借:银行存款,坏账准备,财务费用;贷:应收账款等。此处不考虑退货等业务,退货业务属未来经济事项且是很可能不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如果确认债权资产,既不符合资产的概念,也不符合或有事项准则的规定。
2.发生退货:借:主营业务收入,应交税金,贷:应收账款,同时,借应收账款,贷:其他应付款,债务到期,企业未能偿付,则借:其他应付款,贷:短期借款,并从债务到期日开始计息。具体会计处理理由如下:(1)退货业务处理符合常规情况下的退货业务处理;(2)“其他应付款”账户明细科目设置简单明了,即表明债权出售企业因退货而实际占用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资金,但这种占用的资金应当是无息的,因这种资金占用只是从出售债权的债务方转移到出售债权方,并不影响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交易收益;(3)债权到期,出售债权企业如未能偿还因退货而引起的银行等金融机构债务,则表明企业占用银行等金融机构资金,视同短期借款处理并计息。
3.发生现金折扣:实质表明银行等金融机构提前收回了转让的债权,与债权出售企业无关,债权出售企业无需作任何会计处理。
4.附追索权债权受到追偿:表明原来的债权出售业务不成立,类似于企业退货业务处理,因此,根据原来债权出售金额,借:应收账款,贷:银行存款或短期借款。
一、财务危机预警的概念及作用
财务危机是指企业偿付能力的丧失,也就是丧失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无法按期支付到期债务或费用的一种经济现象。严格说来,最为严重的财务危机就是破产。财务危机预警就是借助对企业财务报表数据以及相关经营资料的分析,及时利用财务数据和相对应的数据化管理模式,以发现公司在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潜在风险,并在危机发生之前向公司经营者发出警告,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财务危机。
二、财务危机预警模型(z计分模型)
z计分模型概况:Altman(1968)提出了Z分数模型。该模型是Altman根据美国股票市场的实际情况,经过上千次的实证分析,通过多元判别分析产生著名的Z-Score模型,研究表明该公式的预测准确率高达72%-80%。Z=1.4(X1)+1.2(X2)+0.6(X3)+3.3(X4)+0.999(X5),其中:X1=留存收益/总资产=(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金)/总资产X2=营运资金/总资产=(流动资产一流动负债)/总资产X3=资本市值/总负债=(每股市价×流通股股数+每股净资产×非流通股股数)/总负债X4=息税前利润/总资产=(税前利润+财务费用)/总资产X5=销售额/总资产=主营业务收入/总资产。
三、水利行业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及分析
水利行业是一个相对冷门的行业,涉及相关上市公司并不多。A股涉及水利概念上市公司约十多家。其中,水利工程建筑类(土木工程建筑业范畴)上市公司主要有:安徽水利、葛洲坝、三峡水利、粤水电、钱江水利等,其中,三峡水利、中国电建偏重于水电电力行业。样本数据选取了这6家上市公司2013-2014年相关财务报表数据。其中,样本数据来自巨潮咨询网站上公开披露的财务报告。1.计算6家水利企业的上市公司的z值。2.Z值构成分析数据。2.1X1普遍偏低,钱江水利与三峡水利出现了负数,这主要由于流动负债大于流动资产。营运资本的减少表明企业资金周转不灵或出现短期债务危机。2.2X2反映了企业的累积盈利能力,我国企业绩效评价标准的水利行业2012年的平均总资产收益率为0.07,从这可以看出水利基础设施行业积累的盈利能力也还可以。2.3X3为总资产息税前利润率,以此来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三峡水利与安徽水利稍微高一点,但总体都是很低的。说明这些企业对资本的使用不好;钱江水利得分最低,属于行业中较差的,资本使用很差。2.4X4反映的是公司的财务结构,三峡水利的X4值大于1,是合乎常规的;而其他企业的X4值小于1,有较大财务风险,葛洲坝与中国电建尤其低。2.5X5为总资产周转率,从资产的使用效率反映企业的获利能力,三峡水利与钱江水利偏低。3.用Z计分模型结论评价所选公司的财务状况。上述分析表明:水利上市公司在z模型计算下z值偏低。
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对“成本”概念的内涵有着不同的理解。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商品价值的这个部分,即补偿所消耗的生产资料价格和所使用的劳动力价格的部分,只是补偿商品使资本家自身耗费的东西,所以对资本家来说,这就是商品的成本价格”。马克思所称的“商品的成本价格”指的是产品成本。所以,《资本论》中所指的成本是产品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产过程中一部分劳动耗费的反映;是生产过程中价值补偿的尺度。美国会计学会1951年在《成本概念与标准委员会报告》中对成本的定义是:“成本是指为实现一定的目的而付出的用货币测定的价值牺牲”。我国1993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对成本的解释则为:“成本是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发生的各种耗费”。
上述三种对成本概念的不同解释,虽然从字面看各不相同,但从本质上看,其具有共同之处。其一,都明确了成本是对生产要素的消耗这一问题。马克思及我国企业会计准则采用的是“耗费”一词描述,美国《成本概念与标准委员会报告》则采用的是“价值牺牲”一词。其二,都强调了作为成本要有一定负担对象这一特点。虽然,马克思及我国企业会计准则把这一负担对象确定为“产品”,即把成本看做是“产品生产成本”或“生产产品的成本”,而使得成本的外延显得过于狭窄,但至少明确了成本强调一定的负担对象这一特点。美国《成本概念与标准委员会报告》中对成本负担对象——“一定目的”的界定是恰当的。“一定目的”可以是生产的产品,也可以是采购的商品,还可以是提供的劳务等,其外延非常广泛,远远超出了“生产产品”这一范围。这样,成本概念就可以运用于不同类型的生产经营活动,而不仅仅适用于制造企业的产品生产活动了。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成本强调一定的负担对象,并不是所有的“耗费”、“价值牺牲”都属于成本范畴,只有与一定的对象——产品、劳务的生产、提供密切相关的“耗费”、“价值牺牲”才属于成本,而且,作为成本的“耗费”或“价值牺牲”并不真正流出经济利益,而是表现为企业内部资产的转换,也即“耗费”或“牺牲”一种资产转变为另一种资产。那么,与一定对象没有关系或者关系不密切的“耗费”、“价值牺牲”作为什么看待呢?这就引出了另一个与“成本”概念有一定关系的“费用”概念。
根据我国现行《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费用是指企业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可见,企业会计主体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流出经济利益的“耗费”或“价值牺牲”属于费用范畴。另外,费用强调与一定期间收入的配比性,即凡是能与一定期间的收入配比的“耗费”或“价值牺牲”即为费用,所以费用又称“期间费用”。
“成本”与“费用”并非泾渭分明,在特定条件下是有关系的:当成本的负担对象——产品或劳务等销售、提供获取收入后,产品生产成本、劳务提供成本即转化为费用。如生产产品销售后,其生产成本从“库存商品”账户转入“主营业务成本”账户,生产成本即转化为费用,因为“主营业务成本”账户核算的内容属于费用范畴,并与主营业务收入进行配比核算经营成果。
需要强调的是,成本和费用都强调发生在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非日常生产经营活动发生的耗费或价值牺牲不属于成本、费用之列,而是作为营业外支出,又称损失(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
二、《成本会计》课程教学内容界定
由于《成本会计》课程内容是围绕成本会计学对象安排的,因此,应将《成本会计》课程内容理解为成本会计学对象。目前对成本会计学对象有不同的看法,有以“成本”为对象的,那么《成本会计》课程的内容就是“成本”,围绕“成本”的核算、监督组织教学内容;也有以传统的“费用”为对象,并将其作为《成本会计》课程的教学内容。传统的“费用”是指企业会计主体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一切耗费,显然与我国现行《企业会计准则》对费用的界定不一致。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长期以来人们包括会计政策制定部门对“成本”、“费用”的内涵以及外延没有厘清所致。成本会计理论界、实务界一直把费用视为日常生产经营的一切耗费,并且以其为成本的逻辑起点,把其中能对象化的部分作为成本,得出成本是费用的一部分、成本是对象化的费用的观点;不能对象化的则作为期间费用看待。因此,一直以来,都以费用为成本会计的对象,那么成本会计学课程自然是以费用为教学内容了。这样,与其说是“成本会计学”不如说是“费用会计学”。由于这种观点根深蒂固,即使现行《企业会计准则》对“费用”概念做了新的规定,即对费用的界定,但没有将这一变化体现在成 本会计学教材以及教学中,众多的成本会计教材以及成本会计课程教学中依然以不变应万变。具体表现在以各项费用(又称要素费用)为对象,从要素费用的核算入手,将其中对象化的部分计入产品、劳务中,形成成本;不能对象化的部分,则作为期间费用。
由于《财务会计》课程关于费用的界定是以现行《企业会计准则》为依据的,这样,同属于会计专业的两门专业课程对费用进行不一样的处理,显然是不合适的。因此,当今《成本会计》课程教学中对课程内容以及后述的课程体系结构这种以不变应万变的处理方式应该进行革新,应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国家会计法规的规定,适时地进行变革。所以,目前情形下,《成本会计》课程应该以“成本”的核算、监督方法为课程内容,至于费用——营业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营业税金及附加等,均属于《财务会计》课程的内容。如此划分两门课程的内容,第一,是“名符其实”,《成本会计》课程内容当然应该是“成本”;第二,分清了《成本会计》、《财务会计》课程内容界限;第三,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规范了成本会计报告、财务会计报告的内容。众所周知,成本会计报告是“对内”的,财务会计报告是“对外”的,财务报告中的利润表要求提供诸如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等费用信息,如果按照传统的做法将这些费用作为成本会计对象的话,那么编报利润表时,理应由财务会计系统提供的费用信息却由成本会计系统提供,显然是不合适的。
鉴于此,笔者认为,应将企业会计主体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经济资源的消耗称作“耗费”,并将其作为“成本”与“费用”的逻辑起点。按照耗费的经济用途,其中能对象化的部分形成“成本”,不能对象化的部分即为“费用”。“成本”作为成本会计学的对象,自然也为《成本会计》课程的内容;“费用”作为财务会计学的对象之一,也就成为《财会会计》课程内容的一部分。此外,站在成本会计职能这个角度上,还有一种对《成本会计》课程内容的理解。成本会计职能包括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核算、成本控制、成本考核、成本分析等。那么,《成本会计》课程内容也可以分为成本预测、决策、计划、核算、控制、考核、分析的理论和方法。一般来讲,重点本科院校会计专业《成本会计》课程是根据上述内容安排的;但一般本科院校及高职高专院校会计专业《成本会计》课程只安排成本核算、成本分析等内容,而将成本会计学其他职能相应的理论方法安排在《财务管理》、《管理会计》等课程中进行介绍。这样做的最大优点是避免各门专业课程之间内容的交叉重复。
三、《成本会计》课程结构体系改革
作为一门专业课程,其结构体系往往由相应的概念、理论为基础,然后以不同的技术方法搭建起课程的框架结构,框架之间相互支撑,也即各种方法相互关联,形成严密的课程结构体系。《成本会计》课程主要介绍成本核算、监督、分析等技术方法,属于会计学的一门专业技术课程,有其自身的理论基础和方法体系。一直以来,《成本会计》课程是以上述传统的“费用”为逻辑起点,搭建其框架结构的。首先介绍各项费用(又称“要素费用”)的核算程序即方法,通过核算,将能对象化的费用计入成本,不能对象化的费用作为期间费用;其次,介绍成本核算对象的选择,一般称成本核算方法的选择,因为选择什么样的成本核算对象就意味着选择什么样的成本核算方法;再次,介绍不同成本核算方法的运用,也即分别不同成本核算对象介绍其成本核算程序和方法。至此,成本核算方法介绍告一段落。接着,介绍期间费用的核算方法,而这些在《财务会计》课程中也做过介绍,课程之间内容重复。以上均以工业制造企业为例进行成本核算方法介绍。然后,再就非工业制造企业的成本核算方法做一简单介绍。最后,编制分析成本报表。上述课程结构体系如图1所示。从图1可以看出,各层次之间的逻辑关系不够严密。如框架结构的第二层,在没有明确成本核算对象之前,首先介绍各项要素费用的核算(分配、归集)程序和方法,包括要素费用的核算方法、辅助生产成本的核算方法、废品损失的核算方法、制造费用的核算方法、完工产品和在产品成本核算方法。至此,完工产品成本已经核算得出,学习者误认为成本核算方法到此为止,但紧接着出现了第三层次,介绍工业制造企业成本核算方法也即成本核算对象的选择,结论是根据不同的生产类型和成本管理要求,可以选择品种法、分步法、分批法以及其他辅成本核算方法。学习者疑惑了:第二层次与第三层次的核算方法是什么关系?第四层次是分别介绍不同成本核算方法的运用,各种方法之间的关系没有充分表现出来,尤其是品种法的运用,与第二层次成本核算程序和方法内容严重重复。以上种种说明改革传统成本会计学课程结构势在必行。
改革后的课程结构如图2,是以“成本”为成本会计学对象搭建的《成本会计》课程结构。图中第一层次,介绍成本、费用概念、分类及二者的关系;成本会计的概念、职能、对象;成本核算的要求、程序、要求及账户设置等内容;第二层次,由于成本的特点是强调其负担对象,即成本核算对象,所以,把成本核算对象也即成本核算方法的选择作为成本会计基本概念理论等内容后的问题率先提出,为后续各种成本核算方法的选择打下基础;第三层次,分别工业制造企业和其他行业介绍产品生产成本和其他行业经营成本的核算方法。其中工业制造企业成本核算方法按照成本核算对象不同分别有品种法、分步法、分批法等基本核算方法以及其他辅方法(分类法、定额法、标准成本法、作业成本法等)。品种法是最基本的成本核算方法,因为核算出各品种产品成本是各种成本核算方法的最终目标,所以第四层次为品种法的应用。介绍品种法的概念、特点、适用范围、核算程序以及各项生产耗费在各种产品之间的核算方法(归集、分配、再归集的过程),从而计算出各种产品的生产成本。第五层次是分步法、分批法,在明确各自的概念、特点、适用范围之后,以品种法成本核算程序为基础,结合分步法、分批法特点,制定适合的成本核算程序 ,以各步骤成本、各批次成本核算为桥梁,最终核算出各品种产品成本。所以品种法在产品成本核算方法体系中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第六层次是其他辅成本核算方法。这些方法是解决单纯的品种法、分步法、分批法解决不了的问题而起到辅作用的方法。如大量大批单步骤生产,理应选择品种法进行成本核算,但如果产品品种繁多而且各品种产品生产工艺过程、产品用料基本相同,此时,可将众多的产品归为一类,将该类别产品视为“一种产品”,并以其为对象,采用品种法的程序、方法进行类别成本的核算,然后再将类别成本在类内各品种产品之间进行分配核算出各品种产品成本。所以这种情况下的成本核算方法称为以品种法为基础的分类法,辅助品种法完成产品成本的核算。又如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下,成本管理要求加强成本控制,则可以在按生产步骤为对象的基础上辅之以定额法、标准成本法的具体方法,此时可称为分步法基础上的定额法、标准成本法。最后一个层次,也就是成本核算的最后环节,成本报告的编制和分析。
如果把上述《成本会计》课程框架结构视为一座房屋的话,第一、二层次是房基,必须夯实了,也即要正确确定成本会计学的概念、理论;第四层次品种法相当于房屋的梁柱,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品种法的成本核算程序及具体方法均可为下一层次的分步法、分批法借鉴使用;第五、第六层次成本核算的分步法、分批法以及其他方法相当于房屋的椽、檩,相互搭建,共同撑起《成本会计》课程这一“房屋”的屋脊、房顶。
四、成本会计课程教学模式创新
关于教学模式,可以理解为课堂学科知识传授、课外实践技能教练;也可以理解为现代多媒体教学、传统“黑板、粉笔”教学;还可以理解为启发式教学、情景式教学、案例教学等。此处讨论的教学模式属于第一种情形。成本会计的技术性毋庸置疑,因此,《成本会计》课程就要采取适合成本会计技术方法、技能传授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成本会计教学采取的是课堂成本会计学科知识传授的方式。这种方式的优点是可以向学生系统地传授成本会计的概念、理论、方法等知识,至于成本会计技术方法,主要是成本核算技术方法,一般是先介绍每种方法的概念、适用范围、特点、程序,然后按程序进行核算方法的解析。如“品种法”的教学,首先介绍品种法的概念、适用范围、特点。其次介绍品种法的核算程序。再次,按照设定好的核算程序,一步步介绍每道程序的核算方法,如第一步,介绍建账方法,以产品品种为对象设置“生产成本明细账”;第二步,介绍产品生产各项生产耗费在各种产品之间的归集、分配、再归集的方法;第三步,介绍辅助生产成本的分配归集;第四步,介绍制造费用在各种产品之间的分配方法;第五步,介绍期末各产品完工产品和在产品成本的计算方法。至此,品种法教学得以完成。这种教学方式的缺陷是没能突出成本会计的实践性,也即与成本会计岗位实践联系不紧密。成本会计(主要指成本核算)实践工作,首先是要确定成本核算模式,是集中核算还是分散核算;然后按照成本核算工作任务进行岗位设置,成本核算岗位一般有材料燃料成本岗、动力成本核算岗、人工成本岗、折旧修理成本岗、辅助生产成本分配岗、制造费用分配岗、完工产品成本核算岗、成本报表编制岗等,根据岗位业务量大小,可以一人一岗、一人多岗、一岗多人。如果是集中核算,这些岗位全设置在厂部;如果是分散核算,则应将有些岗位下放到分厂或车间。传统的成本会计教学方式没能结合成本会计岗位工作的需求进行相应技术方法的教、练,使得学生不能胜任实际工作的要求。因此,改革后的教学方式应该是按照成本会计岗位工作的要求组织教学。仍以“品种法”课程教学为例,在介绍完品种法的概念、适用范围、特点等概念及相关理论知识后,结合成本核算程序进行成本会计岗位设置的介绍,如在第二步各项生产耗费核算教学时,要明确这个步骤的工作要由“材料燃料成本核算岗”、“动力成本核算岗”、“人工成本核算岗”、“折旧修理费核算岗”等岗位来完成;第三步辅助生产成本的分配归集,要由“辅助生产成本分配岗”负责完成;第四步则由“制造费用分配岗”来执行制造费用在各种产品之间的分配任务;第五步完工产品成本和在产品成本的分配则由“完工产品成本核算岗”来进行。按照成本核算岗位任务进行教学时,首先要介绍每个岗位的工作流程,一般由以下环节组成:原始凭证的搜集、有关生产耗费分配表的编制、记账凭证的填制、成本核算账户的登记;然后按照工作流程分别介绍相应的核算方法。另外,各成本核算岗位各自独立但又相互联系,如辅助生产成本分配岗位的工作要待上一步骤各项生产要素耗费核算各岗位工作完成后,方能进行辅助生产成本的分配工作;制造费用分配岗位亦如此,要待前面各步骤包括辅助生产成本分配岗位工作完成后,才能进行制造费用的分配。
按照上述基于成本会计工作岗位进行成本会计技术方法传授的教学方式,教师和学生就犹如置身于各成本会计岗位进行岗位技术教、练一般,极大地提高了课程的实践性。如果辅之以成本会计各工作岗位成本核算技能的实训,学、练并举,成本会计课程实践性教学效果将会更好。
参考文献:
一、会计重要性原则的概念及判断
(一)会计重要性原则的概念
会计重要性的概念,是从会计报表使用者的角度出发,是指当某项会计信息被遗漏或错误地表达时,可能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所作出的判断。换言之,该项信息的重要性大到足以影响决策。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在第二号概念公告《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对重要性的定义是:财务报告中漏报或错报的项目,根据其周围所处的环境,如果其大小到这样的程度――因该项目的补充或更正将可能改变或影响一位依赖于该报告的理性人的判断,则该项目就是重要的。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认为:如果信息的错报或漏报会影响使用者根据财务报表采取的经济决策,信息就具有重要性,重要性取决于在发生遗漏或错报的特定环境下所判断的项目或错误的大小。
从以上表述中可以看出,如果某项会计信息的错报或漏报可能影响到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决策,该会计信息就是重要的,就需要严格按照会计原则和会计程序进行单独、详细精确、重点核算和报告;如果某项会计信息的错报或漏报对报表使用者的决策没有影响,就是不重要的,企业可以对不重要的会计事项简化核算程序和方法,粗略、合并地反映。所以,重要性原则实质上起着对会计信息披露的过滤筛选作用,通过重要性检验的,才考虑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
(二)会计重要性原则的判断
会计信息是否重要,很大程度取决于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重要性判断标准的确定是运用重要性原则的关键。由于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多样性,使得会计信息的需求也呈现多样性,对重要性的判断也有了多重标准。现在实务中常用的有两种判断标准,作为重要性原则的应用参考,即企业应当以财务数据为基础,将项目的金额和性质结合起来考虑。
1.从金额方面考虑重要性。会计人员可以根据企业规模、以往经验、面临的实际环境等具体情况,确定一定的金额限度或比率作为区分重要与否的标准。如审计实务中常使用的重要性水平:税前净利润的5%~10%(净利润大时用5% ,净利润小时用10%);总资产的0.5%~1%;净资产的1%;营业收入的0.5%~1%;根据资产总额与营业收入中较大的一项确定一个变动比率,并选取同期会计报表中都最小的重要性水平作为会计报表层的重要性水平。借鉴审计的做法,会计重要性的判断也可以参照这种做法,如采用发生金额占该类金额的比重来确定其是否重要。当然,这种金额或比率的评定也是相对的,如同样是10万元的差错,对大公司可能不重要,对小公司就是重要的,会计人员必须运用职业判断,做到既客观反映会计信息,又符合成本效益原则,简化会计核算。
2.从性质方面考虑重要性。判断重要性的另一个标准是经济事项的性质。如会计差错如果是由企业会计政策使用错误或滥用会计政策变更、会计估计变更引起的,则不管金额大小,均应作为重大事项,按重大会计差错进行更正。在应用金额和性质两方面进行判断时,可以先做定性判断,再做金额上的考虑。如《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中规定,在企业本年发现前期会计差错时,企业应当采用追溯重述法更正重要的前期差错。这里重要与否,先看性质是否重要,如果性质不重要,再考虑金额的大小进行不同的处理。重要与否,会计处理 的繁简程度是不同的。对于本期发现以前会计期间的非重大会计差错,直接调整本期会计报表的相关项目,不必在本期的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对于本期发现以前会计期间的重大会计差错,即使会计报表不再具有可靠性的会计差错,要进行追溯重述,调整相关项目及留存收益,要调整本期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期初数,还必须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重大会计差错的内容及重大会计差错的更正金额等。
二、重要性原则的进一步探讨
(一)会计范畴,对重要性概念的更新认识
其一,根据重要性原则,要求大量的职业判断。主观上要求会计人员提高自己的素质,而客观上为财务报表的窗饰提供了空间。会计信息的列报和披露应该是信息提供者与其使用者多方博弈的均衡,不应以信息提供者的意志为转移。但实际上,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往往重要性的判断主动权掌握在信息提供者手中。不管怎样,笔者认为其最低的底线应为使一个正常的人在相同的情况下运用重要性原则对同一事物的判断时,结果相似。
其二,根据重要性原则,来决定披露的形式和程度。哪些应当披露,哪些不应当披露?哪些在表内披露,哪些在表外披露?哪些单独披露,哪些合并披露?在新会计准则中,取消了“营业外收入与营业外成本”的综合列示的方式,而按具体项目列示,如:资产减值损失、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这样突出了重要性,给财务报表使用者更清晰的信息。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三大期间费用具体包括些什么?财务费用中利息是多少?信息使用者在做分析时常会用到的一个指标为息税前利润(EBIT),用它更能反映企业的真实经营成果,但往往利息这个数据是无法在表中获得的。有时附注中也难查询得到,而这个信息明明很重要。
1.引言
财务会计要素是依据会计目标和会计假设,对会计对象的基本分类,是会计对象的具体化。将会计对象划分为各个会计要素,不仅有利于依据各个要素的性质和特点分别制定对其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标准,而且可以为合理建立账户体系和设计财务报表提供理论依据。会计要素是会计核算的基本单位,是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基础,是构筑财务报表的基本框架。会计要素的设置,是在财务会计目标的指引下,根据信息使用者的需要,考虑到会计基本假设作为制约因素所起的影响,把会计对象划分为若干个虽互有联系,但在性质上又相异而可据以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大类的举措。会计目标的要求、会计假设的约束以及财务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与特征影响着会计要素的设置。尽管中外会计学者对财务会计要素理论进行了长期、深入、系统的研究,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但迄今为止,尚未形成一致的认识,尤其是关于“基本要素”的设置与划分,仍然存在较大分歧,尚未达成共识,不利于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与等效,还需进一步研究。
2.会计要素研究成果述评
2.1 西方学者代表性研究成果述评
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所属的会计名词委员会最早试图对财务会计基本要素进行规范性研究,它在1953年8月至1957年1月陆续公布了4份《会计名词公报》(ATB NO.1~4),试图对若干会计名词,如资产、负债、收入、成本、费用、收益、利润等作出统一的定义,以便为财务会计处理惯例和报告提供一个合理的依据。但是,这些报告没有对这些名词进行更深入、系统的研究。
1970年,美国会计原则委员会(APB)首次开始系统并专门研究财务会计基本要素,它在第4号《企业财务报表的基本概念及会计原则》报告中,认为财务会计基本要素是资产、负债、业益、收入、费用和净收益。该报告论述了这些要素的定义及其相互关系,这些基本要素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要素,包括资产、负债和业益,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是:资产-负债=业益;另一类是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要素,包括收入、费用和净收益,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是:收入-费用=净收益。该报告还指出,在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要素之间存在着勾稽关系,即一个会计期间内的净收益、前期收益调整及该期间内的业主投资和提款,这三者的综合影响构成该期间内“业益”的变动。
1980年2月,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发表了第3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企业财务报表的要素》(Elements of Financial Statements of Business Enterprises,SFAC No.3),将会计要素分为资产、负债、权益、业主投资、派给业主款、全面收益、收入、费用、利得和损失共10类。SFAC No.3主要适用于企业。随后,由于客观形势发展的需要,FASB转向研究一套通用的财务会计要素,并于1985年12月发表了第6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财务报表的要素》(Elements of Finanacial Statements,SFAC No.6),替代SFAC No.3,使之同时适用于企业和非盈利组织。在SFAC No.6中,除了增加非盈利组织特有的个别要素之外,基本内容都保留了SFAC No.3,仅仅为了兼顾两类组织的适用性而在一些术语上作了技术性的修订。在SFAC No.3和SFAC No.6中,均提出了10项基本要素,并分别下了定义。
1999年12月,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ASB)颁布的《财务报告原则公告》(Statements of Principles for Financial Reporting),代表英国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它首先提出与美国不同的7个会计要素,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得(相当于美国的收入加利得)、损失(相当于美国的费用加损失)、业主投资和派给业主款。
1989年7月,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公布的《编报财务报表的框架》(Framework of The Preparation and Presentation for Financial Statements),现已由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在2001年4月所采纳,成为IASB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IASB Framework)。在IASB Framework中,将会计要素设置为5类,即资产、负债、权益、收益和费用,并分别给出了定义。
除了上述美国、英国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或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等国家和组织的会计学者,对财务会计要素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外,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的会计学者对这一问题也进行了系统研究。从西方学者的研究情况和研究成果,我们不难得出如下基本认识。
第一,从财务会计目标出发,初步确立了财务会计要素的体系框架,为建立和完善财务会计要素理论奠定了基础。第二,结合社会经济环境和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客观要求,较为科学地界定了各个基本要素的定义,为财务会计的确认与计量创造了必要条件。第三,以财务会计要素作为财务会计概念结构的基础,使得以财务会计目标为起点的财务会计理论体系能够符合作为制定财务会计准则的理论基础的要求,指导财务会计准则的制定。
然而,西方学者对财务会计要素的研究也存在一定缺陷,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其一,FASB将“业益”与“业主投资”、“分派业主款”视为同一层次的会计要素,明显存在逻辑缺陷,因为业主投资、分派业主款均属于业益范畴。其二,FASB和IASC或IASB在界定“权益”要素的定义时,只侧重于其定量关系而忽略了其定性关系,未揭示“权益”的实质。其三,通过对财务报表具体内容进行归并来确定财务会计基本要素,而对财务会计要素体系的内部结构方式研究不够。
2.2 我国会计学者研究成果述评
在20世纪50年代建国初期至80年代是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时期,会计所面临的是计划经济环境,中国会计学者建立了“资金占用=资金来源”的会计等式。“资金占用=资金来源”存在的深层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作为财务会计对象的企业资金整体,其客观上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即资金的形成来源和所形成资金的存在形式或占用方式。第二,“资金占用=资金来源”实际上是卢卡·巴其阿勒(Luca Pacioli)“一个人所有物等于其人的所有权总值”思想的一般体现。以“资金占用”和“资金来源”来概括会计记录的基本对象与内容,撇开了具体经济环境的特征,抽象出了其一般。在以产权制度为基础的市场经济环境中,为满足财务会计目标要求而确立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结构模式,实际上是“一般形式”的特殊表现。第三,从纯技术角度而言,具有一般抽象特征的结构模式,更便于揭示记账方法的原理,以及指导其应用。
然而,“资金占用=资金来源”结构模式,也存在一些缺陷。首先,模糊了“资金来源”方是“所有者资金和贷方负债”这一本质内容,忽视了投资主体多元化、资金来源渠道多元化的现实。其次,“资金占用”与“资金来源”并不能概括会计对象的全部内容,更无法准确揭示财务会计对象要素的内在联系与结构方式。最后,不能体现市场经济环境下的产权关系明确与细化的基本要求。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我国会计学者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在借鉴西方会计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对财务会计要素进行了重新认识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我国许多会计学者都认为,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用“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会计等式代替“资金占用=资金来源”的会计等式,更能体现市场经济环境的基本要求。我国学者的研究成果集中体现在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之中。
我国财政部2006年2月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定义了会计六要素,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未将“利得”和“损失”作为财务会计的基本要素。将利得和损失分为“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和“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两部分。前者是指不应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后者是指应当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损失。
通过对中国会计学者关于会计要素研究情况和成果的简要叙述,我们可以得到如下基本认识。
首先,本着务实的态度,对西方财务会计要素基本理论研究的先进成果进行了“扬弃”式的借鉴和利用。其次,立足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实际,服务于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制定的需要。再次,侧重于从财务会计对象的固有规律入手构建财务会计要素体系及其结构,而不仅仅是基于财务报表的具体内容进行归纳与合并。最后,注重从客观经济环境来认识各个财务会计要素的本质,并对其定义予以科学的解释和表述。
然而,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将“利润”作为财务会计基本要素是值得商榷的。“利润”不属于基本要素。这是因为,利润的形成实际上是收入与费用配比的结果,而配比前的“利润”体现在所获得的收入和发生的费用中,配比后的“利润”实质上已经成为所有者权益的一部分内容。视“利润”为基本要素存在三大缺陷:其一,使得“利润在本质上作为所有者权益的一部分内容”的基本观点难以正确理解;其二,无法像资产、负债等要素那样“感性”地去把握“利润”类交易或事项,从而使得对收入、费用类交易与事项的认识缺乏深度;其三,“收入-费用=利润”只反映了三者的数量关系,并未揭示三类交易与事项之间的内在联系。此外,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将“利得”与“损失”分成两部分,一部分计入所有者权益,一部分计入当期损益,在会计实务中很难界定清楚,不易把握。
笔者建议,建立广义的“收入”和“费用”要素概念。收入理论依据有“流转过程论”(Flow Process Approch)和“流入量论”(Inflow Approach),在现行会计实务中是两种理论的合理结合,为建立广义的“收入”概念提供了基础。收入不仅包括营业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还应包括投资收益和利得。从理论上讲,确定费用构成的标准主要是依据费用的性质、用途和补偿方式等。但在现行会计实务中却含糊不清。从本质上看,费用包括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基于获利目的而发生的全部资产的消耗,企业资产的这种消耗,会导致两种结果:一种是为在当期获得收入而使资产流出企业,该种消耗可称为“损益性费用”,其与当期收入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应按配比性原则要求计入当期损益;另一种是为在未来获得收入而形成另一种资产,该种“消耗”则称为“成本性费用”,其构成相关资产的成本,不计入当期损益。因此,费用要素在内容上可以区分为两类:一类是“损益性费用”,包括应当从当期收入中扣除的营业成本、营业税金、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所得税费用等,体现配比性会计思想;另一类为“成本性费用”,包括体现在不同成本计算对象上的采购成本、产品生产成本、工程成本等,导致新的资产产生或形成新的资产。
根据上述中外会计学者关于财务会计要素研究成果的简要述评,可将其财务会计要素观点归纳如表1所示。
总起来说,对现有中外财务会计要素体系研究成果可作如下的总体评价:
第一,中外会计学者从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要求出发,总结出了提供必要会计信息所依据的财务会计要素,为构建财务报表体系奠定了基础。但由于忽略了财务会计要素与财务会计对象的密切关系,而未能从财务会计对象本身具有的内在规律来认识财务会计要素的内在结构。
第二,财务会计要素体系问题开始被涉及,如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所作的“财务状况”要素与“业绩”要素划分,我国学者提出“静态”要素与“动态”要素概念,但至今未能研究出较为完整的财务会计要素体系结果。
第三,重视各个财务会计要素的本质研究和定义解释,但要素之间固有关系的研究与解读却被弱化。例如,对要素之间关系的研究仍然停留在“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等式上,却无力正确揭示资产与收入之间、资产与费用之间基本的经济关系和规律。
第四,现有财务会计要素体系的观点,无法正确阐释财务会计要素作为财务会计方法建立与应用理论基础的理由。如长期争论不休的财务报表理论基础问题。
第五,对财务会计“基本要素”的设置和划分仍然存在较大差异,不符合财务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和等效的发展趋势和要求。
3.财务会计要素体系结构重塑
笔者认为,财务会计要素具有完整的体系结构,该体系结构以“分层”为基本特征,由基本要素及不同的次级要素构成财务会计要素体系,可以从功能区分和特性区分两个方面的有机结合进行构建,其基本框架如图1所示。
财务会计要素体系结构可以从功能区分和特性区分两方面进行考察。
从功能区分上看,财务会计要素分为基本要素、分要素和支要素。“基本要素”是从会计学、经济学角度所界定的企业经济活动及其价值运动(资金运动)的“基本构件”,它由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广义)、费用(广义)等概念要素构成,其为财务会计要素体系的框架成分。基本要素确定的依据是企业经济活动的内容与特点以及财务会计目标。基本要素确立的目的在于描述、归纳企业经济活动及其价值运动的基本规律,揭示财务会计要素变化的内在联系,为财务会计方法的建立与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分要素”是按财务会计目标要求对基本要素的进一步划分。分要素确立的主要依据是基本要素具体内容的特点以及会计信息具体指标的要求。分要素确立的基本目的是为设置账户和确定基本会计信息指标提供依据。“支要素”是根据会计信息使用者的特殊要求对分要素的进一步划分。支要素确立的依据是会计信息使用者的特殊要求。支要素确立的基本目的是揭示分要素及其内容的“变动过程”,而不仅仅是“变化结果”,如将现金分要素进一步区分为“现金流入”、“现金流出”支要素,可以揭示现金的流转过程并确定“现金净流量”结果。
从特性区分角度看,财务会计要素可以分为存量要素和流量要素。“存量要素”反映企业经济活动中资金的实际状况和结果,描述资金的“静态”表现形式。存量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基本要素及其分要素。“流量要素”反映企业经济活动中资金的流动过程,描述资金的“动态”表现形式。流量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支要素”以及收入、费用的各层次要素。
参考文献:
[1]葛家澍,林志军.现代西方会计理论(第二版)[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
[2]财政部会计司.企业会计准则讲解[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罗飞,唐国平.财务会计要素及其体系新论[J].会计研究,2000(7).
[4]陈毓圭.会计要素论[J].会计研究,1991(4).
一、企业物流成本的概念及其构成
(一)企业物流成本的概念。从概念上来看,企业物流成本是企业物流活动中消耗的活劳动与物化劳动的货币表现。具体说,该物流成本主要包括在包装、运输、储存、搬运、加工企业货物以及物流管理活动中所耗费的各种资源、费用和与该活动相关的流动资金占用成本、存货保险和风险成本等。从另一角度看,物流成本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指物流环节产生的劳动力成本、在机器设备上所耗费的成本和支付给其他第三方的成本。其二是指在物流环节中所发生的潜在成本。
(二)企业物流成本构成。通常来说,企业的类型不同,其物流成本构成也存在着差异。如为制造型企业,按流通环节可将其物流成本分为运输成本、仓储成本、包装成本和装卸搬运成本。如为商品流通企业,其物流成本主要包括与物流运输相关的人工费用、在物流运营过程中发生的营运费用、在经营过程中发生的财务费用和其他与物流有关的费用。如为物流企业,其成本费用主要包括经营费用、管理费用和营业税金及附加。
二、企业物流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物流管理意识,管理方法不合理,物流成本过高。近年来,我国物流业的发展速度很快,已成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行业。但该行业起步较晚,很多企业管理者对物流操作系统、物流管理、规范化及信息资源缺乏了解,认识程度也不高。一方面,企业中物流的专业程度较低,无明显的社会化倾向,与物流相关的制度也不够健全,物流管理方法不合理,物流管理水平低下。当前,我国多数物流企业仍然采用传统的成本管理方法对物流成本进行管理,管理目标过于单一,仅限于物流成本本身,片面追求较低的物流成本,而对物流系统全面管理缺乏认识。另一方面,企业中存在较为严重的浪费现象,资源闲置率和物流采购成本较高,成品和原材料的库存量较大,物流成本过高,导致大量资金被占用,进一步延缓了周转速度。
(二)缺乏统一的物流成本管理评价体系。企业的绩效水平是体现其综合竞争力的关键性指标,而物流成本管理与企业绩效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由于我国物流业的起步较晚,与物流成本管理有关的理论研究比较匮乏,目前国内也缺乏统一的物流成本管理评价体系标准。现阶段,如何评价物流成本管理,如何将物流成本管理与企业整体运营紧密结合起来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物流成本核算方法不合理。我国现行的企业会计准则中未针对物流成本设置单独的会计科目进行核算,通常将与物流活动相关的支出列在企业费用中,有的企业将物流支出随材料及制造费用计入制造成本中。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很多企业都没有掌握正确的物流成本核算方法,企业管理者也难以获得准确的物流成本数据。
(四)物流专业人才缺乏。当前,很多高校开设了物流管理专业,但真正满足企业物流管理需要的专业性人才仍然短缺,人才培养机制尚不完善,导致企业的物流管理人才缺乏,物流成本管理水平不高。同时,企业财务人员普遍缺乏物流成本管理知识,难以有效开展物流成本管理工作。
三、加强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的对策
(一)增强物流管理意识,降低物流成本。企业管理者的管理水平直接决定着企业的财务制度和成本管理的执行力度。企业管理者如果缺乏物流管理意识,将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物流管理水平。因此,应通过培训等方式增强管理层的物流管理意识,树立现代物流观念,提高企业的物流控制水平。同时,企业管理者还要在物料运输、加工等重要环节对物流成本加强控制,掌握物流成本在流通领域的基本规律,努力改进管理方法,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物流成本。
(1)使物流趋于合理化。物流合理化是指企业所从事的物流活动和拥有的物流设施趋于合理,在最大限度降低成本的同时提高物流活动的质量和管理水平。物流各活动所产生的成本往往此消彼长,为了从整体上降低物流费用,必须要加以综合考虑,采用适当的管理方法,避免造成浪费。物流合理化与企业的盈利水平息息相关,是降低物流成本的关键因素。企业应根据具体的物流流程来规划物流活动,从整体上降低成本。设计物流运营方案时除了要具备广博的物流管理知识之外,还要进行必要的、范围广泛的调查,选择合理的运输方式、运输路线和仓库位置,同时还要掌握货物的堆码技术。(2)加快物流速度。提高物流速度可以缩短物流周期,降低资金占用率和存储费用,进而达到节约物流成本的目的。以海尔公司为例,该公司提出的“零运营资本”就是通过加快物流采购、生产、销售等活动的速度来缩短物流周期,提高资金利用率,最终实现零运营成本。由此可见,提高物流效率是降低企业物流成本的重要途径,企业应给予必要的重视。(3)优化流通过程。控制物流成本除了要提高企业物流效率之外,还应考虑整个供应链过程的物流成本效率,根据整个流通渠道的发展需要确定是否投资或扩建物流设施,以降低从产品制成到最终送达用户的整体物流成本。如厂商直接面对批发商经营,可考虑建立新型的物流配送中心,以满足大批量商品分拨配送的需求。尽管这种投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成本,但却从整体上提高了物流效率,有助于降低物流成本,获取可观的物流效益。
(二)建立统一的物流成本管理评价体系。物流成本管理的评价体系应包括基础管理、成本管理、企业运营效率、财务监控、客户服务管理和企业优化管理等多个层次,建立物流成本管理评价体系之后企业就拥有了“化战略为行为”的动力机制,也有助于提高执行各层组织制定的“行动方案”的效率。同时,评价体系统一之后,可为企业管理者评估企业的经营及管理状况提供依据,及时发现企业物流成本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也有助于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物流成本管理的水平和效益。
(三)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完善物流成本核算。我国于2006年颁布并实施了《企业物流成本计算与构成》这一国家标准,这是国内企业物流成本计算和管理的指导性文件,企业物流成本管理也由以往的定性决策向定量分析转变。通过定量分析,企业可清晰明了的了解其物流费用支出情况,管理者也可获取准确的物流成本信息,同时为不同企业之间进行横向比较提供了依据。这对于提高企业的物流管理水平、推动企业进一步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政府和媒体应加大宣传和推广力度,使这一国家标准在企业经济活动中得到有效应用,提高企业的物流成本核算水平。
(四)重视物流人才队伍建设,对财务人员加强培训。 针对企业物流专业人才匮乏、财务人员掌握的物流知识水平不高等问题,企业需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其一,完善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企业管理者应充分认识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培养一批熟悉物流管理、具有开拓精神的物流专业人才。同时,还要完善激励机制,对有突出贡献的人员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以激发其工作积极性。其二,通过培训等方式向财务人员普及物流方面的知识和核算方法,使其在核算过程中提高运用物流作业成本法的熟练程度,提高财务人员对物流成本的掌控水平。
总结:随着经济和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现代物流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也日益突出。当前,我国企业物流成本管理中还存在物流管理方法不合理、物流成本过高、物流成本管理评价体系缺乏、物流成本核算不合理和物流专业人才匮乏等问题,企业应本着“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服务质量、提升整体效益”的原则在全方位的物流系统平台上开展物流成本管理活动,同时增强物流管理意识,切实降低物流成本,进一步完善物流成本评价和核算方法,重视物流专业人才建设,不断增强企业的综合实力,为企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一、ERP沙盘,又名企业经营实战演练,该课程起源于瑞典,于1978年推出后即迅速风靡全球,近几年又在我国应用发展迅速
我于2012年1月和7月分别参加了吉林职业师范学院为中职学校培训教师举办的ERP沙盘初级和中级培训班,感觉受益匪浅。与其他课程不同,ERP本身不只是一个计算机应用系统,也不仅仅是企业管理、财务管理以及信息技术等多种学科相结合的综合产物,它是一个集组织模型、企业规范、管理方法为一体的综合管理应用体系,是一种崭新的管理思想。ERP课程的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方式和组织方式等方面都特别适合中职学生学习。
二、ERP沙盘模拟,是企业资源规划沙盘的简称,也就是利用实物沙盘直观、形象地展示企业的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
其学习内容分为生产制造、财务会计、供应链管理。ERP沙盘模拟主要以学生自主学习、自助学习、互助学习为主,以老师讲授为辅,并结合适当辅导、操作演示等教学方式,让学生逐步掌握ERP软件的操作技能,运用ERP软件处理企业的各项经济业务。
同时,还举行ERP沙盘模拟实战竞赛等,使学生在熟练操作软件的基础上,深刻领会ERP软件的设计思想和科学管理理念。我们上课的每一位中职教师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先进管理思想的熏陶,树立了科学管理、科学决策的理念,培养了受训教师自主获取知识、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根据所学知识,将ERP沙盘模拟实战引进中职课堂非常必要而且可行
1.实训内容适合中职学生。ERP沙盘模拟实战训练是集知识性、趣味性、对抗性于一体的对抗性课堂教学活动。通化地区财会专业中职学生毕业后,大多都在通化地区参加中小企业的管理
工作。
而在ERP课程中按照规定,每次比赛共有6个小组参加,分
别代表一个生产企业;每个小组经营拥有固定的创业资金,并要求连续从事6个会计年度的经营活动。而每个小组由5人组成,主要职能分配是:公司总裁CEO(企业经营总管)、生产总监、财务总监、营销总监、采购总监。
通过模拟企业实际运行状况,其内容涉及企业战略、研发、生产、市场、销售、管理、团队合作等多个方面,让学生在比赛中体验完整的企业经营过程,感悟企业经营思路和管理理念。教师通过对“最终的权益”“生产能力”“市场和现金流”等企业的主要经营业绩的客观分析,自动排出各组的名次。
学生很爱竞争,他们在同等起始条件下,通过各组的生产经营,最后能分出个一、二、三来,这使学生非常感兴趣,他们会不服输,会从失败中找原因,也会在成功中积累生产经营的经验,将会达到欲罢不能的效果。
2.各模块由学生轮流体验,使学生能够完整地理解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可以轮换角色,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完整的决策体验,从而更好地理解企业管理的真谛,掌握好各种管理理论和管理工具。
3.学生在实战中会更进一步理解财务会计中资金运转的整个过程,有利于学生理解会计核算工作。比如,第一个环节,供应阶段,学生要下订单;第二个环节,生产阶段,学生要组织生产,第三个环节,销售阶段,学生要根据订单销售产品,收回资金或应收账款及票据。这一系列环节,使学生对资金运动的全过程做到了心中有数。
4.学生通过下订单、采购原材料等,理解了会计核算会产生在途材料、应付账款、运费等科目。在生产环节,学生理解了厂房、机器设备、生产线等固定资产、在建工程、计提折旧、租金、交纳管理费等的概念及核算方法,在这个环节中学生还得注意去研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改良生产线、注册ISO认证等工作,这个过程会使学生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学会运筹帷幄,用战略的眼光看问题,他们会在各组的竞争中认识到市场竞争中的残酷性,会更加努力学习知识。
5.以上各个环节中,始终贯穿着财务核算工作,负责财务的学生要对每一比经济业务随时做好记录,否则最后生成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时账务会不平,这样不仅使他们自己这组不能继续进行下去,还没法参与各组的评比工作,也没有办法去拿下一年度的订单,这样全班学生就要停止生产。所以,管财务的学生一直在高度紧张地记录着每一笔业务所涉及的资金的来龙去脉,还要记好资金运转所发生的财务费用、长、短期借款、应收账款、应付账款、销售收入、成本、利润、税金、实收资本、管理费用等。这样无形中就“逼着”学生把财会核算工作从头到尾地实习了一遍。使学生从迷惘、机械的做账到主动去做账,做好账,编制好财务报告,这一系列的财务核算工作都做到心中有数,并且还能保证质量。
6.学生在下订单时,锻炼了他们综合分析问题、果断决策的能力。各组在短时间内要拿订单,拿什么产品的,哪个市场的、哪个账期的,自己有没有这个产品,都是他们要迅速考虑并要做出决策的。订单拿得好坏,决定了他们这个组营利的成败。这个时候需要学生要有丰富的知识,即要观察市场、注意各产品的价格及需求量,又要观察别的组的情况,有没有实力和别的组竞争。这个环节也是最考验学生头脑的时候,所以,学生会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必将会更加努力地学习各种知识,丰富自己的头脑。
一、引言
筹资成本作为商业银行最主要的成本,会对商业银行筹资策略的选择产生深刻的影响,继而影响商业银行的最终损益。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的同业竞争十分激烈,尤其是在存款领域除了同业竞争外,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大大加剧了竞争激烈程度的加剧,由此引起了商业银行的负债结构出现高成本、高费用以及低效益的特点,从而导致商业银行无法实现预期的经营成果。因此,如何在最大程度上降低银行筹资成本,根据筹资成本最小化从而制定最优筹资策略对于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提高经营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银行筹资成本概念及其构成
1.筹资成本的相关概念
有关筹资成本的概念,主要是针对经营对象不是货币使用权的企业,是指企业为筹集资金而发生的各种费用。主要包括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外汇调剂手续费、利息支出以及汇兑净损失。财务费用属于期间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不列入产品成本。对于商业银行,杨钊(2001)给出的定义是:商业银行通过负债向社会公众筹集资金以及金融企业之间通过规定合适的利率来支付适当的利息而形成的成本。贺刻奋(2003)认为,商业银行筹资成本是一个尽可能宽泛的概念,是为当期或长期进入银行损益的对无差异负债使用所形成的一切耗费。他从发生环节和耗费内容两个角度进行阐明,认为商业银行筹资成本从发生内容的角度看,包括商业银行为筹集资金付出的所有成本;从发生环节上看,包括发生在每个筹资环节的耗费。
2.银行筹资成本的构成
在明确了银行筹资成本的概念后,进一步分析筹资成本的构成对于银行降低筹资成本具有重要意义。吕惠生(2002)认为银行的筹资成本主要包括人力成本、物力成本以及财力成本,而这三类成本主要由银行的利息、网点建设、管理经营以及人员工资等构成,其中利息所占的比重最大。贺刻奋(2003)根据筹资成本的形态和性质不同,将其分为流动性成本、利率风险成本、利息成本以及非利息成本共四大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金融保险企业财务制度》规定,银行成本主要有:金融机构往来利息支出、利息支出、各种准备金、固定资产折旧费、业务宣传费、外汇、手续费支出、业务招待费、金银和证券买卖损失、业务管理费等。陈静璇(2009)从大类整体的角度将银行的成本分成营运成本、资产损失成本以及筹资成本共三大类。从中可以得出银行筹资成本主要是指利息支出、金融机构往来利息支出等。
三、银行筹资业务现状
曾刚(1996)在分析银行业筹资数量大幅度增长时,筹资成本也逐年升高,主要表现在:(1)利息成本增加;(2)银行机构臃肿,人员众多,加大了银行非利息成本支出。高英(2003)在研究我国商业银行筹资数量与筹资效益问题时认为我国商业银行筹资数量上升的经济负效益的表现之一就是筹资成本过高。许芹(2005)分析指出,从长期的角度看,银行的筹资成本没有因为效益的增长而形成一种良好的发展态势,甚至出现了与效益分离,与资金的筹集、核算以及使用三个环节脱节的现象,这主要表现在:第一,只看重筹资的数量,忽视筹资的质量;第二,指看重储蓄存款,忽视对公存款;第三,只看重定期存款,忽视活期存款。杨柳枝(2008)首先对商业银行的筹资方式进行分类,先将银行筹资方式分为吸收直接投资、上市发行股票、向其他银行借款、利用商业信用、发行公司债券以及杠杆收购和兼并企业。然后根据不同筹资方式下的资金成本对筹资方式的选择进行了分析得出目前我国银行的筹资成本过高的现状。通过对以上文献的研究,可以判定目前我国银行的筹资成本过高,筹资效益较低,筹资数量与筹资效益不对称。因此需要对我国筹资成本过高的原因进行进一步分析,从而降低银行筹资成本,从而选择最优的筹资策略。
四、银行筹资成本过高原因及降低筹资成本分析
1.银行筹资成本过高原因分析
造成我国商业银行目前筹资成本过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同的学者给出了不同的看法。
在宏观方面,张宝庆(1994)从六个方面分析了银行筹资成本过高的原因。第一,我国现行的筹资管理体制源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而银行在商业化过程中已经于这种体制不相适应;第二,高度垄断下的银行之间的无序竞争,加大了筹资成本;第三,不遵循经济规律,盲目增加筹资机构,变相加大筹资成本;第四,存款负债内部结构不合理,储蓄存款和企业存款形成加大差距;第五,公款私存,使银行补贴不应有的利息差;第六,贷款量不多,难以吸取较多的低成本企业存款。徐敏锐,张承云(1995)也从相似的六个角度透视了我国银行筹资成本过高的原因,不同于张宝庆的是他们忽略了公款私存对银行筹资成本的影响,而是认为国家宏观利率的制约导致银行筹资成本的增加。
在微观方面,饶儒平(1998)以工商银行管理者的身份分析目前工商银行筹资成本上升的原因:第一,过高且不可调节的利率以及通过变相高息手段收揽存款。一方面,由于筹资成本主要由利息构成,加之我国对利率的统一管理制度,使得银行在调节利率上不具有灵活性。另一方面由于受传统观念影响,管理层会不计血本的高息揽存,导致利息的支出急剧增加,在很大程度上扩大了筹资的成本;第二,不合理的负债结构。通过对工商银行负债结构的剖析,可以发现工商银行筹资成本过高主要是因为其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强制性资金共计以及承担大量的政策性业务,定期储蓄存款和向中央银行借款在负债中占比过大。第三,竞争不规范加大了费用开支。这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金融机构由于竞争的不规范直接和间接导致了银行业整体的筹资成本过高,比如公款私存、请吃送礼等及太高了活期存款的实际利息支付,又增加了各种隐性支出。
2.银行降低筹资成本分析
通过对银行筹资成本过高的原因进行分析,不同的学者也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降低筹资成本的策略及方法。
杨焕臣(1996)认为在降低银行筹资成本前,应先处理好以下三个关系:第一,处理好筹资数量与筹资效益之间的比例关系;第二,处理好社会效益与自身效益的关系;第三,处理好存贷款利率的合理水平和结构的关系。梁振权(1998)从四个角度论述商业银行降低筹资成本的途径。第一,转变商业银行传统的经营理念,将集约经营、规模效益和存款立行、效益兴行作为指导思想;第二,按照负债资产比例管理要求,努力实现资金的自给平衡;第三,完善考核机制,促进存款的稳定增长;第四,不断完善服务功能,促使存款稳定增长和存款机构不断优化。吕惠生(2002)认为应该通过制定标准的筹资成本来降低筹资成本,这不但是商业银行控制筹资成本的首要环节,也是商业银行控制筹资成本的关键。
五、银行筹资策略的选择
1.筹资策略分类及特点
高岱(1996)认为商业银行为满足商业化经营的需要,必须从外延式的筹资策略即侧重于拓展筹资市场广度为特征,向内涵式筹资策略即以拓展筹资市场深度为特征的方式进行转变。通过比较发现,外延式筹资策略与内涵式筹资策略存在的主要区别在于商业银行在吸收存款进行筹资时是否对预付了费用。外延式筹资主要表现为增加利息以及发展海外分支机构以吸引客户,通过提高市场占有率来提升自身的品牌效应,从而最终实现增加存款而筹资的目的,效果显现较快,但往往筹资成本过高,缺乏稳定性。内涵式筹资主要表现在通过专业的技术手段,以金融创新为特点,推出新型金融产品、服务,发展高质量客户群,从而达到拓展筹资市场的深度,实现为以专业技术经济手段、银行整体经营功能及金融创新为依托,通过发展培养基本客户群、推出新的金融产品或服务等途径,增存筹资目的,具有筹资成本低,存款稳定性强,但见效慢的特点。
2.筹资策略的选择
赵忠世(2000)从资金流动规律及客户金融需求变化的角度对银行的筹资策略进行了分析。他认为,商业银行的筹资理念正在被社会资本运动所发生的变化所影响着。从整体上看,既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又存在着机遇,可为风险与收获并存。因此,必须不断调整自身经营理念,因势利导,趋利避害,通过强烈的竞争意识和创新策略,积极把握筹资工作主动权。第一,密切关注新型产业的新变化,抢夺新的市场主体客户。第二,要善于从资金归集点入手,寻求市场公关的新突破。第三,要善于发掘市场经济在不同区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中小客户。第四,要高度重视和加强基本客户群建设。第五,把握主导趋势,注重引导市场,促进居民储蓄存款稳定增长。第六,积极开拓农村储蓄存款新的成长空间。
六、总结
通过对筹资成本概念的定义及其构成的分析,可以发现我国目前商业银行的筹资成本确实存在过高的现象,根据学者对筹资成本过高的原因分析的梳理归纳,可以得出这种高筹资成本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体制机制设置、存贷结构不合理、竞争秩序混乱以及机构人员冗余等方面,要降低筹资成本的途径也主要是针对原因而提出的。针对筹资策略的选择,通过对筹资策略外延与内涵不同形式的表述,无论是整个银行也还是银行自身所持有的战略都应该在观念、机制和渠道上有所革新。必须建立健全科学的资金筹集机制,保证商业化筹资策略的贯彻实施。
参考文献:
[1]贺刻奋.筹资成本认识的深化与银行筹资行为的选择[J].杭州金融研修学院学报,2003(2).
[2]高英.对我国商业银行筹资数量与筹资效益问题的分析[J].西南金融,2003(6).
[3]高岱.对银行筹资成本上升的实证分析[J].城市金融论坛,1996(1).
[4]杨焕臣.降低筹资成本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J].工作研究,1998(2).
[5]饶儒平.降低工商银行筹资成本的几点思考[J].金融学刊,1998(4).
[6]梁振权.论商业银行降低筹资成本的途径[J].金融系统理论研讨会,1998.
[7]黄立新.论商业银行如何实现筹资发展与效益的统一[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0(1).
[8]杨钊.商业银行成本管理与控制[J].会计管理,2001(5).
[9]吕惠生.商业银行筹资成本差异及矫正[J].理论观察,2002(5).
[10]贺刻奋.商业银行筹资成本和筹资策略探析[J].理论探索,2003(3).
[11]高松,李曼.商业银行生存的难题―筹资成本居高不下[J].财税与会计,1996(8).
[12]杨柳枝.商业银行选择筹资的方式探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18)33卷.
[13]陈静璇.我国商业银行成本控制问题探讨[J].企业家天地,2009(8).
[14]曾钢.我国银行业筹资效益问题探索[J].城市金融论坛,1996(4).
[15]许芹.银行筹资成本高、效益低[J].集约化经营笔谈,2005(5).
[16]李绍平.银行筹资成本过高的成因与应采取的对策[J].金融理论与实践,1995(8).
[17]徐敏锐,张承云.银行筹资成本攀高的成因与管理方略[J].福建金融,1995(6).
[18]张宝庆.转轨过程中银行筹资成本过高的成因与对策[J].金融理论与实践,1994(11).
[19]赵忠世.资金流动规律及客户金融需求变化与商业银行筹资策略[J].湖北农村金融研究,2000(1).
[20]吕军.城市商业银行的筹资策略[J].辽宁经济,1999(10).
由于对农业无形资产转让或投资不是以其物化价值为基础,而是以其未来能带来的价值即垄断利润和超额利润为前提,所以收益现值法是进行农业无形资产评估常用的方法之一,在评估实践中,应用极为广泛。
一、收益现值法解析
收益现值法又称收益还原法,简称收益法,是指通过估算被评估农业无形资产在未来剩余寿命期间内的预期收益,并用适当的折现率折算成评估基准日的现值,然后累加求和,借以确定被评估农业无形资产价值的一种评估方法。
二、收益现值法评估模型
在考虑出让方分享收益比例的情况下,本文构建的收益评估农业无形资产模型如下:
V=k×
式中:V——农业无形资产评估值;k ——收益分成率;Rt——为使用该农业无形资产后第t年增加的预期收益额;n——为农业无形资产预计有效使用年限;i——为折现率。
三、收益现值法在农业无形资产评估实践中的应用
现以河北某农药研制开发中心A农业无形资产专有技术评估为例进行实证分析。为保护商业秘密,本案例略去了农业专业技术主、客体名称,并对有关内容作了一定处理。
(一)案例背景资料
A农药研制开发中心研制出一种新型种衣剂助剂及玉米种衣剂。这种种衣剂助剂及玉米种衣剂,与国内多种种衣剂进行试验比较,各项技术指标处于领先水平。成膜时间、脱落率与包衣种子含水率已达到或超过国外同类产品指标。包衣时固化时间约0.5分钟,包衣比例为1∶120kg~140kg;包衣后脱落率(占总有效成分)≤0.5%;种子包衣时制剂可根据需要兑水。该种新型种衣剂助剂及玉米种衣剂解决了目前国产种衣剂存在的问题,如:种衣剂沉淀,造成种衣脱落等。该技术经中国农科院科技文献信息中心进行科技查新检索,被认定为“主要研究内容及其技术指标均有新颖性。”“预计经济效益大,生产投资少,工艺简单,技术简便,易推广使用。”该农业技术产品还通过了河北省农药检定所的药效试验,河北省医学科学院检测中心的毒性试验等多项验证,确定了其技术的可行性和先进性。该技术产品已被河北省计委、河北省农业厅列为种衣剂的重点推广项目,同意建设年产2 000吨的种衣剂厂。
评估委托方:A农药研制开发中心
评估对象:A农药研制开发中心研制的新型种衣剂助剂及玉米种衣剂生产技术
评估目的:以该项农业专有技术作价投资,组建河北B种衣剂有限责任公司
评估基准日:20××年×月×日
(二)评估方法的选择
根据本案例评估目的及评估对象的要求,新型种衣剂助剂及玉米种衣剂生产技术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其投入后所创造的超额收益方面,宜采用本文提出的收益现值法进行评估。评估基本公式同上。
(三)评估程序中主要参数的选取
1.超额收益期限的确定
据相关专家的分析预测,考虑到目前生产原有种衣剂的厂家较多,市场竞争也比较激烈。因此,本次评估在综合各种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确定其超额收益期为四年。
2.预期收益额的确定
由于本次评估的农业专有技术主要用来组建一个新的企业,在采用收益分成折现法评估的基础上,利用销售预测法,选取净现金流量指标作为收益估算指标。其计算为:年净现金流量=年现金流入量-年现金流出量。数据如表1所示:
各项因素的确定如下:
(1)营业收入。经调查分析得知,与该技术产品同类的产品近几年价格变动不大,可以近几年同类技术产品的平均售价5万元/吨作为评估对象的销售单价。据河北省农业厅“种子工程”的实施计划,全省玉米的包衣率达到90%,则需要高浓度种衣剂6 000吨。A农药研制中心研制的高浓度新型种衣剂助剂及玉米种衣剂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预计实现新型种衣剂助剂销售量500吨/年,玉米种衣剂销售量900吨/年的计划是可以实现的。预计在投产期第一年,生产能力达30%,第二年生产能力预计达50%,以后两年预计达产率为100%,生产规模实现年产2 000吨。计算过程(见表2):
(2)经营成本。经营成本可按如下公式测算:经营成本=总成本费用+折旧费+摊销费+财务费用 。估算数据及计算过程(见表3):
(3)营业税金及附加的确定。由于应交增值税的预测与销售收入、原材料采购、增值税率等多种因素有关,很难估算出其具体数额,故本案以销售额为基础,综合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的税率,按增值税率与销售税金及附加税率乘积的和约2%(17%×10.5%+6%×10.5%)作为本次评估使用的销售税金及附加税率。计算过程(见表4):
表4 销售税金及附加预测表单位:万元
(4)所得税。由于该项农业专有技术属于高科技项目,投产后将享受国家所得税“两免三减”的优惠政策,以后各年则不再享受该项优惠政策,一律按33%的税率计征。计算(见表5):
表5 所得税预测表单位:万元
(5)建设投资。建设投资包括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和流动资金投入。本次评估在参考投资规模及物价水平等因素的基础上,估算在建设初期B有限责任公司将会一次性投入固定资产350万元,流动资金300万元,不在涉及其他资产的投资。
3.收益分成率的确定
根据中国农科院科技文献信息中心等相关单位的鉴定,该项农业技术具有较高的新颖性、先进性、可行性。因此,在对评估对象技术水平、市场前景等方面进行全面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将中国最高的技术分成率与该项农业技术的加权平均得分相乘求和,从而确定出被评估的新型种衣剂助剂及玉米种衣剂生产技术的收益分成率为25.8%,即该项技术在其创造的收益额中所占的比重为25.8%。计算过程(见表6):
表6 新型种衣剂助剂及玉米种衣剂技术综合评价表
4.折现率的确定
本评估折现率的确定主要依据筛选法,以上市公司同类农药生产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指标为基础计算的。考虑到评估对象的风险性,选取有代表性的三家农药生产企业的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指标约16%作为本次评估使用的折现率。计算过程(见表7):
表7 收益折现率估算表
注:以上数据资料来自同期上市公司年终财务报告。
(四)评估结果的确定
该项农业专有技术的评估结果值=25.8%×846.99
=218.52万元,具体计算过程(见表8):
参考文献:
从考试来说,企业筹资属于比较重点的章节,题型可以出客观题,也可以出计算题,甚至综合题。历年考试,试题分数所占比例较高,一般在10分左右,最高可达20分以上。在本章中客观题所占分数较多,计算题和综合题的出题点主要集中在资金需要量的预测、债券发行价格的确定以及商业信用决策上。
(一)企业筹资基本内容概述
(二)重要考点
【考点一】企业筹资的含义、动机与分类
1. 企业筹资的含义:企业筹资是企业根据生产经营等活动对资金的需要,通过一定的渠道,采取适当的方式,获取所需要资金的一种行为。
2. 企业筹资的动机:
企业筹资的动机可分为四类:设立筹资、扩张筹资、偿债筹资和混合筹资。
3. 筹资的分类:
(1)按照资金的来源渠道不同,分为权益筹资和负债筹资。
(2)按照是否通过金融机构,分为直接筹资和间接筹资。
(3)按照资金的取得方式不同,分为内源筹资和外源筹资。
(4)按照筹资的结果是否在资产负债表上得以反映,分为表内筹资和表外筹资。
(5)按照所筹资金使用期限的长短,分为短期资金筹集与长期资金筹集。
【考点二】筹资渠道、筹资方式与筹资原则
【考点三】资金需要量预测
【考点四】普通股、优先股和认股权证的有关内容(普通股发行价格的确定;优先股的发行动机、种类及特点;认股权证的特征、影响其理论价值的因素)
注意以下考题:
例:下列优先股中,对股份公司有利的是()。
A.累积优先股B.可转换优先股
C.参加优先股D.可赎回优先股
【答案】D
【解析】累积优先股、可转换优先股和参加优先股对股东有利;而可赎回优先股对股份公司有利。
例:股票发行价格的确定方法主要有()。
A.市盈率法B.净资产倍率法
C.竞价确定法D.现金流量折现法
【答案】ABCD
【解析】股票发行价格的确定方法主要有市盈率法、净资产倍率法、竞价确定法和现金流量折现法等。
例:企业发行优先股的动机包括( )。
A.防止股权分散化B.调剂现金余缺
C.改善资本结构 D.维持举债能力
【答案】ABCD
【解析】企业发行优先股的动机包括:防止股权分散化;调剂现金余缺;改善资本结构;维持举债能力。
【考点五】银行借款(周转信贷协定、补偿性余额、抵押借款、利息支付方式和借款筹资的优缺点)和可转换债券的有关内容
【考点六】融资租赁的内容(特点、种类、租金的构成)
融资租赁的形式(掌握)
1. 直接租赁:
(企业)支付租金 (租赁公司或制造商)
2. 售后租回:
(企业)租回 (租赁公司)
企业先买回,再卖给租赁公司,再租回。
【考点七】商业信用筹资的特点、成本计算及其决策
可利用的商业信用的形式
本书主要是针对应付账款进行讲解。
【考点八】杠杆收购筹资相关内容
1. 概念:利用被收购企业的资产和预期的收益作为抵押而取得资金的一种方式。
2. 注意:杠杆收购筹资的特点。
3. 杠杆收购筹资的模式:
常见的杠杆收购筹资模式主要有典型的杠杆收购筹资模式、杠杆收购资金结构调整模式和杠杆收购控股模式。
(三)难点解析
【难点一】定量预测法
1、销售额比率法
预计资产>预计负债+所有者权益-追加资金
预计资产<预计负债+所有者权益-资金剩余
(3)计算公式 :
外界资金需要量=增加的资产-(增加的负债+增加的留存收益)
(4)基本步骤:
①区分变动性项目(随销售收入变动而同比率变动的项目)和非变动性项目
②计算变动性项目的销售百分率=基期变动性资产或(负债)/基期销售收入
③计算需追加的外部筹资额
计算公式:
外界资金需要量=增加的资产-随收入自然增加的负债-增加的留存收益
增加的资产=增量收入×基期变动资产占基期销售额的百分比+非变动资产调整数
随收入自然增加的负债=增量收入×基期变动负债占基期销售额的百分比
增加的留存收益=预计销售收入×销售净利率×收益留存率
2、资金习性预测法
总资金直线方程 y = a + bX
(1)高低点法――选择业务量最高最低的两点资料,根据业务量最高、最低两点资料计算a和b。
(2)回归直线分析法:
公式记忆的方法
根据y = a + bX这个基本方程
① 将基本方程积累一下:
② 将基本方程两边同乘∑X:
∑y=na+b∑X
∑Xy=a∑X+b∑X2
解这一方程组得出a和b
解方程顺序:先做出∑X ―― 再做∑y ―― ∑Xy ―― ∑X2
【难点二】认股权证的价格
1.理论价值
(1)理论价值计算公式:
认股权证的理论价值=(普通股市场价格-普通认购价格)
×换股比率
(2)影响认股权证理论价值的因素有:
① 与换股比率(同向)
② 与普通股市价(同向)
③ 与执行价格(反向)
④ 与剩余有效期间(同向)
例:认股权证剩余有效期间越长,则表明风险越大,所以认股权证的理论价值越小。 ( )答案:×
2. 实际价值:认股权证的实际价值是认股权证在证券市场上的市场价格或售价。
【难点三】银行借款的信用条件及利息的确定
1. 银行借款的信用条件
(1)信用额度与周转信贷协定的区别
(2)承诺费:
例:某企业取得银行为期一年的周转信贷协定,金额为100万元,年度内借了60万,使用了6个月,假设利率为每年12%,年承诺费为0.5%,则年终企业支付利息和承诺费共多少?
利息=60×12%×6/12=3.6万元
承诺费=40×0.5%+60×0.5×6/12=0.35万元
利息和承诺费=3.95万元
(3)补偿性余额条件下贷款实际利率的确定
实际利率=年利息/实际借款额
=借款额×名义借款利率/借款额×(1-补偿性余额)
=名义借款利率/(1-补偿性余额)
【难点四】借款利息的支付方式
注意不同利息支付方式对借款实际利率的影响
利随本清:实际利率=名义利率
贴现法付息:实际利率>名义利率
【难点五】债券的发行价格
当票面利率=市场利率时:等价发行
当票面利率<市场利率时:折价发行
当票面利率>市场利率时:溢价发行
【难点六】商业信用
放弃现金折扣的成本
若放弃现金折扣的成本率>短期贷款成本或短期投资的收益率,在折扣期内付款
若放弃现金折扣的成本率<短期贷款成本或短期投资的收益率,在信用期内付款
二、资金成本与资金结构
资金成本与资金结构为企业进行筹资决策提供的量化依据。这一章属于重点章节,题型既可能出客观题,也可能出计算题和综合题,计算题和综合题的出题点主要集中在各种资金成本的确定、财务杠杆的计算以及最优资金结构的确定上。
(一)资金成本与资金结构基本内容概述
在财务管理中,如果不特指资金成本概念时,都是狭义资金成本
资金结构的调整:存量调整、增量调整和减量调整。
(二)重要考点
【考点一】资金成本的概念及作用
资金成本是指企业为筹集和使用资金而发生的代价。
资金成本的作用:
(1)资金成本是影响企业筹资总额的重要因素
(2)资金成本是企业选择资金来源的基本依据
(3)资金成本是企业选用筹资方式的参考标准
(4)资金成本是确定最优资金结构的主要参数
【考点二】个别资金成本和综合资金成本的计算
1. 借款的资金成本(KL)
KL=[借款的年利息(1-所得税率)]/[借款筹资总额(1-筹资费率)]
2. 债券成本(Kb)
Kb=[债券年利率(1-所得税率)]/[债券筹资总额(1-筹资费率)]
3. 优先股的资金成本(KP)
KP=优先股每年股利/[每股发行价(1-筹资费率)]
4. 普通股资金成本(KC)
(1)股利折现模型
(2)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3)无风险利率加风险溢价法
5. 留存收益的资金成本率
留存收益的资金成本率同普通股资金成本率的区别在于没有筹资费用。
6. 加权平均资金成本
KW=∑WjKj
Wj――第j种个别资金占全部资金的比重(权数)
Kj――第j种个别资金的资金成本
【考点三】边际资金成本
边际资金成本的概念:是指每增加一个单位而增加的成本。
边际成本的计算:
资金的边际成本需要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其权数应为市场价值权数,不应使用账面价值权数。
假设前提:追加资金始终按目标资金结构追加。
【考点四】边际贡献与息税前利润:
1. 边际贡献(M)=销售收入-变动成本
2. 息税前利润(EBIT)=销售收入(PX)-变动成本(bX)-固定成本(a)
【考点五】杠杆概念
经营杠杆:由于固定成本的存在而导致息税前利润变动率大于产销量变动率的杠杆效应。
财务杠杆:由于固定财务费用的存在而导致每股利润变动率大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的杠杆效应。
复合杠杆:由于固定成本和固定财务费用的共同存在而导致每股利润变动率大于产销量变动率的杠杆效应。
【考点六】杠杆的衡量
经营杠杆系数:
定义公式:DOL=[EBIT/EBIT]/[X/X]
计算公式:DOL=(P-b)X/[(P-b)X- a]=M/EBIT
财务杠杆系数:
定义公式:DFL=[EPS/EPS]/[EBIT/EBIT]
计算公式:DFL=EBIT/{EBIT -I-租金-[d优/(1-T)]}
复合杠杆系数:
定义公式:DCL=[EPS/EPS]/ [X/X ]
计算公式:DCL=DOL×DFL=M/{EBIT -I-租金-[d优/(1-T)]}
注意:影响各杠杆系数的因素
各杠杆系数与风险的关系
【考点七】资金结构与资金结构理论
资金结构总的来说是负债资金的比例问题,资金结构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注意资金结构理论中,各资金结构理论的不同点和所强调的内容。
【考点八】最佳资金结构的确定
每股利润无差别点法:指每股利润不受融资方式影响的息税前利润(EBIT)水平。公式:
[(EBIT-I1)(1-T)-d优1]/N1=[(EBIT-I2)(1-T)-d优2]/N2
比较成本法:计算各方案加权平均资金成本,选择加权平均资金成本最低的那一种结构。
公司价值法:通过计算和比较资金结构下公司的市场总价值而确定最佳资金结构的方法。公式:
公司的市场总价值=股票的总价值+债券的总价值
(三)难点解析
【难点一】借款的资金成本及债券的资金成本
借款资金成本与债券资金成本的计算公式基本相同,注意公式的分子要扣减所得税产生的影响,同时要注意债券资金成本公式分母中的债券筹资额的确定。无论是银行借款,还是发行债券,筹集的批次不同,其成本也可能不一致。
【难点二】普通股资金成本的计算
普通股资金成本的计算有三种方法,计算时要根据题意采用不同的方法,同时要注意同股同酬、同股同利。
【难点三】资金的边际成本的计算
计算步骤:
(1)确定最佳资金结构
(2)确定不同筹资方式个别资金分界点
筹资总额的分界点=个别资金分界点/目标资金结构
(3)将筹资总额的分界点由小到大排序,划分不同的筹资范围,计算不同范围的加权资金成本,计算结果就是边际资金成本。
【难点四】个别资金成本、加权平均资金成本和资金边际成本之间的关系
个别资金成本包括权益资金成本和债务资金成本,加权平均资金成本是以个别资金占筹资总额比重为权数的个别资金成本加权平均值。资金边际成本是不同筹资总额范围内的加权平均资金成本。
【难点五】资金结构理论的要点
(1)净收益理论认为,负债可以降低企业的资金成本,负债程度越高,企业的价值越大;
(2)净营业收益理论认为,不论公司资金结构如何变化,公司的加权平均资金成本都是固定的,公司资金结构与公司总价值无关;
(3)传统折衷理论认为,公司存在最佳资金结构,最佳资金结构是指公司加权平均资金成本最低,公司总价值最大时的资金结构;
(4)早期的MM理论认为,在不考虑所得税的前提下,资金结构与公司总价值无关;
(5)平衡理论认为,公司存在最佳资金结构,最佳资金结构是指负债税收庇护利益与破产成本的现值相等时的资金结构,此时,公司总价值最大;
(6)理论认为,最佳资金结构是指股权成本和债权成本相等时的资金结构;
(7)等级融资理论认为,公司融资偏好内部资本,如果需要外部资本,则偏好债券成本。
【难点六】每股利润无差别点法
注意:
1. 每股利润无差别点法适用于两方案之间的比较与选择。
2. 决策原则
(1)当预计EBIT>EBIT时,采用负债筹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