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设项目风险范文

时间:2023-06-20 17:43:4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工程建设项目风险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工程建设项目风险

篇1

进行项目风险识别的识别和评价、为降低项目风险造成的损失而制定风险应对措施、应对战略和技术手段,可以提高项目目标实现的可能性。根据项目风险评价的结果,项目团队可以使用不同的措施和方法来应对投资项目风险。通常这些策略主要有:风险回避、风险减轻、风险转移、风险自留和风险分散等。

一、工程建设项目风险回避

风险回避是建设工程建设项目投资风险应对的一个重要措施。在实际建设工程建设项目中,经判断,该建设工程建设项目投资具有较大发生概率的风险时,建设工程建设项目投资商就可以采取风险回避的方法使自己免遭风险损失。在回避风险时,应注意下列几方面问题:

1、当风险发生概率比较高、后果比较严重,并对风险的认识比较充分时,采用回避风险方法会获得良好效果。

2、不是所有的风险都能采取回避方法,例如自然灾害、自然死亡等是不可回避的。

3、回避了一种风险还有可能会产生新的风险。例如采用优质原材料代替劣质材料可避免质量风险,但同时有可能产生成本风险。

二、工程建设项目风险转移(分担风险)

建设工程建设项目投资风险转移在投资风险应对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投资风险转移,投资风险并没有减少,但是风险承担者发生了变化。实行转移风险的策略要遵循两个原则:必须让承担风险者得到相应的报答,如保险费;对于各个具体风险,谁最有能力管理就让谁分担。

采用这种应对策略所付出的代价大小取决于项目风险大小。当项目的资源有限不能实行减轻风险和预防风险策略,或风险发生频率不高,而潜在的损失或损害很大时,就可采用此应对措施。转移风险只是将管理风险的责任转移给另一方,它不能消除风险。在财务风险应对中,转移风险责任是最为有效的方法。

三、工程建设项目风险减轻

相对于风险回避而言,风险减轻措施是一种积极的风险处理手段,它是指投资主体对不愿放弃也不愿转移的风险,通过降低其损失发生的可能性,设法将某一负面风险事件的概率或其后果降低到一种可以承受的限度[1]。在减轻风险过程中,可以根据不同的风险采取不同的策略:

1、对于已知风险,项目团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加以控制,可以减少动用项目现有资源使风险减少。如通过压缩关键活动的时间来减轻项目的进度滞后的风险。

2、对于可预测风险,可以采取迂回策略,将每个风险都减少到项目利益相关者可以接受的水平上。例如政府投资的公共工程,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削减项目预算的风险。

3、对于不可预测风险,要尽量使之转化为可预侧风险或已知风险,.然后加以控制和处理。在对项目实施减轻策略时,最好将项目多种风险中的每一个风险都减轻到可接受水平。具体风险都减轻了,则投资项目整体失败的概率就会减少,而成功的概率就会增加。实施减轻策略时,应设法将已识别的那些可预测或不可预测的风险变成已知风险。这样,项目管理班子就可以对风险进行控制,动用项目的资源来减轻风险。

四、工程建设项目风险自留(自留风险)

建设工程建设项目投资风险自留也是建设工程建设项目投资风险应对的一种常用措施。接受风险是指项目班子可以把风险事件的不利后果自愿接受下来自己承担风险导致的所有后果。接受风险有主动和被动之分:

1、主动接受是指当风险实际发生时,马上启动执行在项目风险管理规划已经准备好的相应的风险应急计划;

2、被动接受风险是指在风险事件造成的损失数额不大,不影响项目大局时,项目班子将损失接受下来,列为项目的一种费用,当采取其他风险规避方法的费用超过风险事件造成的损失数额时,可采取自留接受风险方法[3]。

五、工程建设项目风险分散

在建设工程建设项目投资风险应对中,有时还会用到投资风险分散策略。风险分散介于风险自留和风险转移之间,属于风险转移的策略范围[2]。风险分散指风险承受主体的多元化,将本来由一个主体承担的风险分成几个主体同时承担,达到降低风险损失的目的。当然,风险利润也随之分散。例如,一个投资项目需要资金,可以由某个投资商投资。风险分散则要求由若干个投资商联合投资,组成合资企业。一方面。一旦合资企业遭到损失,由大家共同承担,所受损失也能承受得起;另一方面,由于实行董事会决策,集合了大家的智慧,企业决策失误降低,经营风险也随之下降,起到了分散风险的目的。

在建设工程建设项目实践中,风险应对的各种策略都是组合使用的,一部分风险较大的项目,可能一开始就被回避;另一些被业主、承包商所接受的项目中,分散、自留、保险、合同转移、风险减轻等策略,都应随时间、环境、条件的不同,分别采取不同的策略。

参考文献

篇2

0.引言

工程项目风险主要是由于不确定性事件造成的,而很多不确定性事件又由于信息的不完备性造成的,这是造成工程项目风险的根本原因。按照工程项目参与者分类可分为业主风险和承包商风险,下面主要从业主的角度结合工程施工谈谈工程的风险管理和防范。

1.工程建设项目风险概述

在工程建设中任何风险损失大小的衡量均要以货币的形式来体现,而业主是建设资金的支付方,因此业主是风险造成经济损失的主要承担者之一。其常见的风险有:

(1)决策风险。可行性研究,由于信息不完备,往往会导致建设项目的收益损失,形成决策失误。

(2)财务风险。例如建设资金不到位,外汇部分因汇率部分发生不合理的变化而造成的损失。

(3)技术风险。该风险包括建设项目所选用的工艺,设备在项目建成时已过时,或者由于设计、监理、造价咨询、施工单位的技术管理水平不高,造成对项目费用估算不准,工程项目出现质量缺陷或事故等。

(4)经济风险。项目建成后遇到强有力的竞争或由于居民购买力有限而导致工程项目滞销,汇率和利率浮动和通货膨胀等因素导致工程造价上涨或政策法规的变化导致担保、保险、税费等额外费用的增加。

(5)不可抗力风险。例如台风、洪水、地震等由此而蒙受的投资损失。

(6)管理失误风险。例如由于缺乏经验和常识,与承包商签订的合同不严密,至使施工现场协调和督导不利而出现管理混乱、工程质量事故和安全事故的风险。

(7)政治法律风险。政府产业政策或环保政策的变化导致项目多缴纳税款或追加投资。

(8)组织风险。项目业主若是联营体,则可能由于各合伙人对应尽的义务和应享有的权利等的理解或态度的不同而造成项目进展缓慢,即使在项目执行组织内部,项目管理班子也会因同各职能部门配合不利而导致不能对各部门实施有效的管理。

工程风险管理是依据工程风险环境和设定的目标,对工程风险分析和处理进行决策的过程。从工程风险管理的全过程角度来看,工程风险管理主要分为四个步骤:工程风险辨识、工程风险估计、工程风险评价和工程风险处理,而工程风险辨识是首要的和基本的环节。

2.工程风险辨识是指通过风险调查和分析,查找出工程项目的风险源,并且找出风险因素向风险事故转化的条件

在工程风险辨识过程中,找出风险因素向风险事故转化的条件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弄清楚转化条件,在转化的链条中间加以干预,控制风险的转化,降低风险事故发生的几率和损失程度,这是进行所有的工程风险管理工作的主旨所在。

工程风险源的辨识是工程风险管理中比较重要的基础性工作,这一阶段的工作结果直接影响着后面的风险分析和处理。因此工程风险管理者应遵循一定的原则做好工程风险辨识工作,工程风险辨识的方法很多,各种方法之间具有相互补充的作用。可以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选取几种配合使用,如时间角度、空间角度和施工工艺角度等。从时间角度来看,工程风险辨识主要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工程施工准备中的风险辨识;第二阶段是工程施工中的风险辨识;第三阶段是工程竣工试运行的风险辨识。工程风险的时间角度是指从不同的标段、不同的分部工程或者分项工程识别工程风险。在工程风险辨识过程中,应根据具体的工程风险辨识对象的各种因素权衡,选择适合的风险辨识方法,这些因素包括施工特点、风险环境、项目进展阶段和现有风险管理资源等。比如在某一分项工程正式施工之前辨识风险,由于此时还没开工,施工环境还未形成,很多风险因素还未出现,此时比较适合采用资料法、专家调查法等查找风险。

3.工程风险估计

在辨识出标的工程存在的主要风险后,接下来需要进行风险工程的风险估计,主要掌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风险一旦发生可能造成损害程度等,也就是衡量风险可能造成的风险损失及其对标的工程总体目标的影响。在衡量工程风险时,可采用模糊评估方法,根据工程风险属性将其定级,以不同的风险级别区分风险的大小及其风险管理目标。但是仅仅将工程风险分级是不够的,还需要进行具体估计。对风险的评估需要从四个方面考虑:(1)每一工程风险因素最终转化为致损事故的概率和损失分布;(2)单一工程风险的损失程度;(3)若干关联的工程风险导致同一风险单位损失的概率和损失程度;(4)所有风险单位的损失期望值和标准差。一方面是衡量每次事故造成的最大可能损失和最大可信损失。最大可能损失是指在没有采取风险管理措施的情况下,风险事件可能造成的最大损失程度。最大可信损失则是指在现有的风险管理条件下,最可能的损失程度。最大可能损失通常要大于最大可信损失。另一方面是估计每次风险事件发生可能的损失程度和损失频率。工程风险事件造成的损失程度是指可用货币衡量的风险事件造成的经济损失的金额,其他的损失如精神损失、社会效益下降等损失不计算在内。

在估计工程风险事件对工程项目造成的损失程度时,需要采取适当的工程风险估计方法。损失频率也是常用的一种估计方法,是指在一定时间内风险事件发生的次数。衡量损失频率也就是估计某一风险单位可能遭受各种风险因素影响而导致风险事故发生的概率。

4.工程风险评价

所谓工程风险评价是指在工程风险辨识和工程风险评估的基础上,综合考虑风险属性、风险管理的目标和风险主体的风险承受能力,确定工程风险和风险处置措施对系统的影响程度。工程风险评价分为定性风险评价和定量风险评价。

定性风险评价是通过观察和分析,借助经验判断进行评价的方法。定性风险评价不需要大量的统计资料和估算,只是选择适当的角度和评价准则,定性地判断风险的危害以及风险系统的管理控制情况等方面。定性风险评价主要适用于不是很重要的或者预期风险影响程度不是很大的风险子系统的评价中。定性风险评价方法很多主要有;安全检查表法、事故树法、AHP法等。

定量工程风险评价的方法有可靠风险评价法,它以过去损失统计资料为依据,运用数学模型进行评价的方法。可靠性风险评价法的基本步骤是先算出风险率,然后与安全指标比较。若风险率大于安全指标,则系统处于危险状态,两者相差越大,则越危险。若风险率小于安全指标,则系统是安全的。风险率是衡量风险大小的尺度,可以按照下面公式定义:风险率=风险发生的频率×一次事故的平均损失额这里的一次事故的平均损失额包括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这些损失可折算成货币计量。安全指标是指经过多年的积累,并考虑行业的平均水平,为多数风险承担主体所接受的最低风险水平。

5.工程风险处理

工程风险与一般风险不同,它具有系统性、关联性、多样性等特点,这些特点综合表现为工程风险的复杂性,在处理工程风险时,应遵循以下原则:应综合分析某类风险在总体风险系统以及风险载体中的重要程度及关联性,对于比较重要的和关联性大的风险,应采取有效的风险处理措施来分散风险;由于风险的多样性如果所有风险不分轻重地采用相同的处理方案,则将降低风险管理的效率,增加风险管理成本,因而风险处理方案的选择安排应有所侧重,根据风险分析的结论,安排和处置哪些具有重要影响的风险。

在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中,具体的工程风险处置方法很多。按照各种方法处置工程风险的方式不同,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非财务策略的工程风险安排措施;另一类是财务策略的工程风险安排措施。非财务策略的工程风险安排措施可以进一步分为工程风险回避、工程风险自留、损失管理和工程风险转移。财务策略的工程风险安排措施包括工程风险的财务转移和建立风险准备金。

(1)风险回避是指中断风险源,揭制风险事件发生,主要通过主动放弃和终止承担某一项目任务,从而避免承担风险。但在某些情况下的风险回避是一种消极的风险处理方法。

(2)工程风险自留是指工程风险保留在风险管理主体内部,通过采取内部控制措施来化解风险或者对这些保留下来的工程风险不采取任何措施。主要用于经估算确认风险程度较小,对工程总体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项目。

(3)损失管理是指减少风险发生的机会或降低风险的严重性,设法使风险最小化,通常有两种途径:风险预防和减少风险。

(4)非保险工程风险转移是指风险承担者通过一定的途径将风险转嫁其他承担者。转移的途径是设置保护性合同条款、工程担保和工程保险。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广泛使用的非保险风险转移方式有:一是在招投标阶段通过设定保护性合同条款将风险转移给合同对方;二是业主投保与工程项目有关的险种,将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三是通过保证担保,将风险转移给担保人。

篇3

工程建设项目具有建设周期长、资金投入高、涉及专业多,及易受外部因素(如政策、经济环境、天气等)的影响等特点,因此,工程建设项目的风险因素多、风险影响大。特别是作为项目投资方的业主单位,不仅要对项目建设过程负责,还要考虑前期决策和后期运营的影响。对于业主方而言,建立和完善风险管理体系,识别项目风险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才能确保建设项目的成功。

1.工程建设项目风险管理特点

1.1项目风险

项目风险是一种不确定事件或状况,一旦发生,会对至少一个项目目标,如时间、费用、范围或质量目标产生积极或消极影响。项目风险一般可用损失量C和发生概率P的函数来表示:R=∫(P,C)。

1.2项目风险管理

项目风险管理是指对风险从认识、识别、分析、评价、处理、监控以及所采取应对措施等一系列过程。具体地说,就是指风险管理的主体通过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并以此为基础上,采取主动行动,合理地使用自留、规避、减轻、分散或转移等方法和技术对活动或事件所涉及的风险实行有效的控制,以合理的成本保证安全,可靠地实现预定的项目目标。

1.3工程建设项目风险的特点

工程建设项目作为集成了多项因素的大型活动,具有涉及专业广、干系人多、项目规模大、建设周期长、资金投入高、内容复杂、对管理水平要求高等本质。基于工程建设项目的这些特点,可以归纳出工程建设项目风险的以下特点:

工程建设项目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贯穿于工程建设项目生命周期全过程;项目风险具有多样性和多层次性;项目风险若不能及时得到控制,损失可能十分巨大,甚至是灾难性的。

1.4工程建设项目风险管理特点

(1)风险管理是与工程管理其他管理职能有机整合。项目风险管理是将风险管理的理念和方法融入现有工程管理的各项职能,在风险管理方法的指导下,对现有工程建设项目管理职能的强化,与项目进度管理、质量管理、投资管理、HSE管理等职能有机结合在一起,与现有的工程管理体系、制度、数据信息进行整合和提升,从风险管理的视角整合其他职能,使风险管理活动落实到项目各项管理活动中。

(2)工程建设项目风险管理须考虑工程建设项目特点。工程建设项目的一次性特性、独特性特性明显。工程建设项目全面风险管理要依据特定工程建设项目的复杂性、规模、技术专业、工艺程度、工程建设项目类型、项目管理模式以及项目所处地域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3)工程建设项目风险管理贯穿于工程的全生命周期,是全过程的风险管理。包括从项目立项开始到运行的全过程风险管理,且需要在工程建设项目风险管理不断地进行之中,逐步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4)由于项目具有的一次性、阶段性特点,项目立项决策和设计阶段对项目能否成功有根本性的影响,所以这两个阶段的风险管理是难点和重点。

(5)工程建设项目风险管理是全方位风险管理。要针对工程建设项目每个目标的风险管理(如进度、质量、费用、安全环保等);针对工程建设项目每一部位的风险管理(如建筑工程、安装工程、设备制造等);针对建设过程的每个工作环节、针对项目的每个决策的风险管理。

(6)工程建设项目风险管理是全员风险管理:工程建设项目的所有参与主体、参与主体的所有部门、各部门的所有人员等均须具备风险意识,基本的风险识别能力、基本的风险应对能力、能为专业人员提供基本数据信息。

2.工程项目风险分析

本部分从项目环境风险、项目本身风险、项目参与主体行为风险三个方面,对工程建设项目的风险进行了分析。

2.1项目环境风险

(1)政治环境风险。如政策体系是否完整、连贯、具有一致性、是否透明、政策是否会有变化,政府办事效率高低,地方保护主义是否严重;是否存在腐败现象等。

(2)经济环境风险。如通货膨胀因素、利率变动、税种税率的变动、国家宏观规划调整、征地拆迁补偿标准、物资设备材料供应水平等因素。

(3)法律环境风险。主要考虑相关法律是否健全,条块之间是否有冲突,政策法规是否有变化等等。

(4)社会环境风险。主要考虑项目所处地区是否存在社会治安、社会风气不良,是否存在罢工、群殴、破坏、偷盗等现象,是否了解偏远地区或少数民族地区的宗教、风俗习惯等因素;

(5)自然环境风险。主要考虑当地的工程地质地貌条件,水文气象条件,地震、海啸、洪水、台风等恶劣气候等发生的频率和破坏程度。

2.2项目本身风险

(1) 项目决策风险。主要考虑项目立项是否存在不可行因素,项目产品市场是否可能发生变化,项目现金流计算是否失误,实施项目需要的资金及其他资源是否能够满足等。

(2) 项目技术风险。主要表现在工程勘察资料及有关资料不正确,设计方案不合理,设计缺陷,使用了不成熟的新技术、新工艺,存在重大技术难题等造成的风险。

(3) 项目合同风险。主要表现为合同条款不完整,合同责任与风险分担约定不明确、不公平,合同条款语义模糊,合同有效期规定不合理等造成的风险。

(4) 项目实施和管理风险。

包括项目组织结构不合理,人员能力不足等风险;原始勘察依据不全,设计方案缺陷、项目变更过多;设备、施工、工程质量不达标;人工、材料、设备、施工、安装等费用超出预算或失控;设计不能按计划完成,施工不能按时进场,材料设备不能按时到位,工程不能按期完工等;发生保安、偷盗事故等;施工现场发生职业病、传染病等健康事件。

(5)项目试运行与验收风险。试运行方案未审批,试运行所需外部条件不具备,试运行程序与职责不清,验收标准不明确等。

2.3项目参与主体行为风险。

投资者或业主支付能力差、改变投资方向、不履行合同责任等而产生的风险;承包商(分包商、供应商、设计单位)技术或管理能力不够,缺乏职业操守和责任心,不履行合同责任等而产生的风险。

3.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策略及建议

3.1项目风险管理的过程

项目风险管理过程可以分为项目的风险管理规划、风险识别、定性分析风险、定量分析管理、应对风险规划和监控风险六个过程。

(1)风险管理规划

风险管理规划指决定如何开始、规划和实施项目风险管理活动的过程。风险管理规划过程应在项目规划过程的早期完成。

(2)风险识别

识别风险是指要确定哪些风险会影响项目,并以书面形式记录其特点,并将其特性记载成文。

(3)定性风险分析

定性风险分析指风险分析是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考虑风险发生的概率,风险发生后对项目目标的影响程度,并对已识别风险的优先级进行评估。

(4)定量风险分析

定量风险分析指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对风险概率和损失影响幅度进行评估和汇总的基础上。对定性风险分析过程中作为对项目存在潜在重大影响而排序在先的风险进行量化分析。

(5)风险应对规划

规划风险应对指要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尽可能地消除或减轻风险;还要通过适当的风险转移安排来减轻风险事件发生后对项目目标的影响。

(6)风险监控

风险监控指在整个项目生命周期中,跟踪已识别的风险、监测残余风险、识别新风险和实施风险应对计划,并对其有效性进行评估。

3.2项目风险应对策略

(1)风险回避:在工程项目立项决策时,认真分析风险,对于风险发生频率高、可能造成严重损失的项目不予批准,或采用其他的替代方案。

(2)风险降低:如通过修改原设计方案,或是增加合作者和入股人来降低和分散风险。

(3)风险转移:对于不易控制的风险,业主方一般可 采用两种转移方法:A、通过签订协议书或合同将风险转移给设计方或承包商。B、保险。即对可能遇见的风险去投保,这是防范风险的最主要的方式。

(4)风险自留:即使对风险进行了认真的分析与研究,但总是有一部分风险是不可预见的,因而业主方对这种自留风险只有采用在预算价中自留风险费的方法,以应付不测事件。

3.3业主方风险管理建议

(1)建立和完善风险管理体系

工程项目业主方应建立风险管理体系,明确各层管理人员的相应管理责任,并设置必要的专门岗位,负责项目风险管理计划的编制、风险管理责任划分,组织和监督风险管理列表的建立、更新和落实,编制风险管理状况的报告。

(2)建立风险管理数据库

工程建设项目的风险因素多、风险因素不稳定、风险的变数大,而且因素之间还可能存在一定的交叉等,对项目风险的识别和应对带来较大的难度,因此,规范地建立、更新和运用风险列表进行风险管理是进行项目风险管理非常有效的工具。

工程项目组织过程结束后,及时总结项目风险管理成果,为以后同类项目提供基础数据和经验。

(3)借助风险管理机构力量

建设项目业主借助专业的风险管理机构进行建设工程的风险控制,来降低风险事故发生的频率和事故造成的损失程度。

(4)投保建设工程保险

建设项目业主可在工程建设项目的建设实施中通过工程保险等途径消除或转嫁风险。

篇4

工程建设项目风险管理的目必须要以最少的投入实现最大的收益,这自然就成为工程参与各方实施风险管理的指导思想。

1 工程建设项目风险管理的投入

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全过程的周期长、不确定性因素多,面临的风险也较大,因而必须对相应的风险因素进行有效的控制与管理,才能保证项目管理目标的顺利实现。工程项目组织为降低项目风险而进行相应的风险管理活动,必然会进行一定的财力、物力及人力等资源的直接或间接投入,就形成了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投入。

1.1 工程建设项目风险管理投入的组成

工程建设项目风险管理的投入仅指项目组织在进行风险管理的过程中发生的资源消耗,其包括实物资源(财、物)的投入,以及因为进行风险管理而导致的工作效率的降低和管理人员的精力投入,而不包括风险发生损失。而从投入的目的来看,工程建设项目风险管理的投入可以分为事前投入和事后投入。

事前投入是以防止风险的发生为目的,在组织内部采取风险识别、评估、监控以及采取风险预防措施而产生的费用,以及由此而增加的工作量导致正常管理工作效率降低产生的直接和间接的损失。

事后投入是以控制事故发生所产生的不良后果为目的,在发现了风险征兆或事故发生后而对其进行检查、处置、防护以及复原而产生的成本费用。此时,工程建设项目风险已经发生或未形成明显的风险事件,风险行为或影响仍在可控范围内,未造成明显的、严重的损失或未对项目目标产生严重影响。但如果不及时进行纠正补救,产生的后果就会越来越严重,直至严重工程建设项目的目标,形成更大的风险损失。

从整个工程建设项目风险管理的过程来看,其主要可划分为:①风险控制、处置及转移的外部投入;②风险控制、处置及转移的内部投入;③风险管理过程的投入等三部分【1】。主要包括以下各种投入:

1.1.1 业主采取风险转移措施,由此增加的工程保险费,可以减少风险因素给项目带来的不确定性。

1.1.2 工程建设项目相关的管理机构或部门的管理费用。相关的组织机构主要有:政府管理机构、工程建设企业项目管理部、社会监测与检测机构、工程建设项目监理等。这些组织机构都直接承担着一定的风险管理职能,因此,这些部门因履行风险管理职能而发生的管理费用应归属到该项目风险管理的投入中。

1.1.3 企业实施风险管理的自身投入,主要指为预防风险事故和进行风险管理而增加的人力、材料、设备和设施费用。

1.2 工程建设项目风险管理投入的特性分析

工程建设项目风险管理的投入是为了对风险因素进行有效的管理,保证项目目标的顺利实现而进行的合理的资源投入,它有以下几个特性:

1.2.1 保障性

风险管理投入的目的是减少风险发生的不确定性,预防风险事件的发生,从而减轻或转移风险损失。这种投入不会直接增加工程建设项目的价值,与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其他各类资源投入有着本质的区别。

1.2.2 收益的不确定性

风险管理投入包含着两重意思:其一,对项目进行风险管理,必需进行资源投入而导致项目成本的增加,但这种成本的增加却未必能直接体现在项目收益中。其二,以会计成本角度观察,即使风险管理投入减轻了风险损失,变相产生了收益,但因为这种收益难以准确计量,故此,其投入的收益也是不确定的。

1.2.3 收益的客观存在性

风险管理投入的收益虽然是不确定性的,但是因为工程建设项目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风险损失也就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工程建设项目风险管理投入的收益也就是客观存在的。

2 工程建设项目风险损失的分析

风险损失是指由于风险管理工作不到位、缺乏有效的风险管理方法或风险管理投入不足所导致的经济损失。反之,风险管理投入足够且能正确发生作用,就能减少风险损失。因而,风险损失是风险管理投入不足的必然结果。按照工程建设项目风险损失的财务特性,工程建设项目的风险损失可以分为有形损失和无形损失。

2.1 有形损失

有形损失是指项目风险后果所形成的直接发生项目管理过程的财务损失。主要是指财务上可以计量的经济损失,包括风险发生后产生的人力支出、财物损失、收益预期降低、合同违约责任以及其它与该项目相关的费用损失。

2.2 无形损失

无形损失是指由于风险发生而导致的业主所付出的无形资产的损失。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2.1 企业信誉损失。风险事件的发生,必然会引起计划的变动,从而产生一系列的合同变动,使业主的信誉受损。同时,也会影响到企业及该工程建设项目在社会评价中的信任度和美誉度,从而降低企业的竞争力和工程建设项目的社会价值。

2.2.2 心理影响。由于人们(特别是工程建设项目的参建人员)害怕风险事件的产生,必然会影响工作的积极性,从而使工作效率减低。工程建设项目风险的发生也会使项目业主对项目后期使用抱有不易消除的质量缺陷方面的心理阴影。

3 工程建设项目风险管理的收益分析

工程实践证明,业主之所以要进行项目风险管理工作,是因为风险管理能够为项目带来效益。换句话说,有效的风险管理工作可以减少项目风险因素所带来的不良影响或是经济损失,项目风险管理实质上就是以风险管理投入的支出来换取项目在风险因素作用下的经济损失的减少。因此,项目风险管理工作的收益,实际上就是在发生风险事件的情况下工程建设项目风险损失的减少。

在进行工程建设项目风险管理的收益分析时,如果把风险管理避免或减少的风险损失看作是进行风险管理的收益,而将因风险管理而支出的各种费用看成是风险管理投入,那么风险管理成本与收益所构成的内在关系,可由图1所示。

图1风险管理投入与效益关系

从工程建设项目风险管理的投入与收益二者之间的关系可以看出,风险管理的净收益(效益)符合边际效益递减规律。其变化规律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随着风险管理投入成本的增加,净收益为正值,即避免或减少的风险损失始终大于风险管理投入的成本,这个阶段风险管理的投入是经济合理的;第二阶段,风险管理的投入继续增加,但净收益逐渐变成负值,即避免或减少的风险损失小于风险管理投入,这个阶段风险管理的投入是不经济的,而零值点则是正负收益之间的分界点。

4 总结

由此可见,工程建设项目风险管理的收益:就是在假设发生风险事件的情况下,通过风险管理措施使实际目标偏离预定目标的减少程度或预期损失的减少值。而工程建设项目的不确定性是绝对的,不论我们采取什么管理方法,投入多少资源,工程建设项目风险发生的概率也一定不会是零。因此,工程建设项目风险管理的目标不是追求完全消除风险,而是接受一定水平下的风险,科学地制定工程建设项目风险管理的计划和控制方法,合理追求风险管理的投入与收益比率。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字】铁路工程,项目风险,项目特点,管理程序

中图分类号:X73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项目风险日益增多。铁路工程建设项目由于建设周期长,且易受不可抗拒因素和意外事故的影响,同时铁路工程建设项目所面临的各种不确定因素日益增多且相互关系错综复杂,风险发生的概率、强弱程度、波及范围和致损规模都成为急待解决的问题。随着项目招投标制、项目业主责任制和风险投资机制的逐步推行和与国际惯例接轨,以及国际保险市场的局限性和我国保险市场发展的相对滞后,都要求我国各经济单位加强自身的项目风险管理。因此,铁路工程建设项目风险管理的研究和推广对促进我国铁路经济稳定、持续、快速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铁路工程建设项目风险的特点

1、风险存在的客现性和普通性

作为损失发生的不确定性,风险是超越人们主观意识而客观存在的,而在项目的全寿命周期内。风险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

2、风险存在的整体性与叠加性

任何一个项目风险的发生都将对项目总目标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项目总风险是各子风险的叠加与复合。

3、风险的偶然性和必然性

某一具体风险发生的偶然性和大量风险发生的必然性。任何具体风险的发生都是诸多风险因素和其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一种随机现象,个别风险事故的发生是偶然的,杂乱无章的。但对大量风险事故资料的观察和统计分析,发现其呈现出明显的运动规律,这就使人们有可能用概率统计方法及其他现代风险分析方法去计算风险发生的概率和损失程度,同时也导致风险管理的迅速发展。

4、风险的可变性

在项目的整个过程中,各种风险在质和量上的变化,随着项目的进行,有些风险会得到控制,有些风险会发生并得到处理,同时在项目的每一阶段都可能产生新的风险。

5、风险的相关性

各种风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它们通过项目建设特定的环境和各种可能的途径进行组合,形成特殊的复合风险。

(一)因果相关:指一风险的发生导致另一风险的发生。

(二)共同前提相关:是指各项目风险共同地依存于同一前提条件。如工程中的施工质量风险与施工安全事故风险,一般来说,共同依存于承包商能力,即承包商能力强,素质好,管理水平高,施工质量风险与安全事故风险就小;反之,施工质量风险与安全事故风险就大。

(三)复合后果相关:项目复合风险有时并不简单地呈现线性叠加,各单一风险的综合作用往往导致颇为意外的结果。

6、风险的多样性和多层次性

铁路工程建设项目周期长。规模大,涉及范围广,风险因素数量多且种类繁杂。致使其在全寿命周期内面临的风险多种多样,而且大量风险因素之间的内在关系错综复杂、各风险因素之间及与外界交叉影响又使风险显示出多层次性,这是重大工程项目风险的主要特征之一。

三.风险的识别依据

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里基础。风险识别的依据有:

风险管理计划

在风险计划中,应对整个项目生命周期内的风险因素进行识别,对风险分析与评估及风险应对措施等方面进行详细的描述。

2、项目计划

项目目标、任务、范围、进度、质量、造价、资源等涉及项目进行过程的计划和方案都是进行项目风险识别的依据。特别是这些计划中的各种假设和约束条件,项目不同参与者的相关利益,以及对项目目标的期望值等。

3、风险分类

明确合理的风险分类可以避免在风险识别时的误判和遗漏,有利于突出重要的因素,发现那些对项目目标实现有严重影响的风险源。

4、历史资料

以往相关项目和相近项目的历史资料等是风险识别的重要信息和依据,同时项目风险管理人员的知识和经验也是进行风险识别的重要依据。因为相似的工程风险都有相似的潜在发生因素,有经验的工程师就能判断在项目的哪个环节需要注意,或者一旦出现类似风险,用何种方法去应对。

四.风险的识别方法

1、工程类比法

类似的工程常发生相似的事故。这样,熟悉和掌握类似工程的事故及其原因和危害,在新的工程来施工前,将其与类似的工程进行比较,并结合该工程的具体环境进行综合分析,对其可能发生的工程事故有所了解。

2、资料分析法

详细占有并深人分析与工程有关的各类资料,对识别铁路工程风险是非常必要的。它主要包括:设计资料、地质资料、气象资料、建设单位资料和建筑材料与设备的供应资料。

3、环境因素分析法

工程所在地的环境因素对工程建设的安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广义的环境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自然环境、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其中地理和人文环境比较重要。

4、实地调查法

对工程有关的风险因素进行实地调查是识别工程风险的有效办法。特别是当资料不充足时尤为重要。

5、事故树分析法

事故树是一种树形图。是从结果至原因描绘工程事故发生的有向逻辑树,主要用于分析工程事故的原因和评价事故的风险。

五.风险控制

风险控制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风险进行监测和实施控制措施的工作。进行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估,并制订相应的规避措施。

1、建立风险源清单,清单中应根据铁路工程施工风险的种类分别明确列出客观存在的和潜在的各种风险,应包括影响工期、安全、质量、成本的各种因素,并确定风险控制对策和措施。落实风险控制责任制。实现预前控制。

2、构筑风险管理信息化系统,是提升风险决策和风险应对能力的有效途径。信息系统可以让风险管理部门尽快地掌握施工各个环节的风险苗头,还可以成为风险应对的支撑工具和平台。可建立信息网络平台和以物资流、资金流、工作流为核心的工程项目管理系统、完善数据库信息系统,逐步开发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估到风险监控处理等管理软件,建立项目施工风险管理模块,设立风险预警、防范预案、应急机制等系统。

3、强化要素管理,控制风险诱因。通过对现场人、机、料、施工工艺和施工环境的有效控制,选择各种避免损失和控制损失的对策,分析各对策的成本及后果。根据实际状况及风险管理的总方针和特定目标,确定出各种对策的最佳组合,并形成最终决策,从而使损失减小

到最低程度,达到预期的目标。

4、强化过程控制,通过关键工序和重要部位的现场作业网络视频监控系统。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实时动态监督和控制,对于工程的关键工序和重要部位可采取旁站等跟踪控制措施,严格把好安全关和质量关。

5、强化安全教育和方案审核,完善安全监管体系。通过有效手段做好一线工人的安全教育,提高其对安全问题的感性认识和风险意识。作好安全专项方案与技术措施的审核,确保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转。

六.结束语

由于铁路建设工程量大,建设工期长,投资巨大,因此,如何多快好省地建设铁路,将投资约束机制和风险管理引入铁路新线建设管理之中,组建真正的项目法人或项目管理委员会,将是深化我国铁路建设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

参考文献:

[1]崔丽红 魏庆朝 曹学贵 铁路工程建设项目风险管理问题的研究中国铁路2001-11-15期刊

[2]翟福杰铁路工程建设项目决策中的风险管理研究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8-04-20硕士

[3]王殿文 铁路工程建设项目风险管理的研究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9-06-15期刊

篇6

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建筑工程企业开始打入国际市场,随着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的日益扩大,我国对外承包业通过不断开拓和奋斗,逐步发展起来,到目前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国际工程承包领域,我国已进入了世界前六强行列,目前,我国海外工程承包市场已扩展到世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基本形成了以亚洲、非洲为主的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市场多元化格局,对外承包工程已经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新的增长点。而由于国情的不同和工程建设项目的特性,使得海外工程建设项目面临众多的风险,由于对风险认识不足和预警预控手段缺乏,导致了许多损失,比如我国一家港口建设公司在泰国的一个港口项目中因急于中标而投了低价标,再加上对当地的城市环境不熟悉,对业主方的要求理解不透彻,导致项目严重的亏损;还有一些公司在一些政局不太稳定的国家,由于对安全管理不太重视,导致员工被绑架、遭受恐怖袭击的风险。海外工程建设项目风险预警管理体系,是一个能对项目风险进行全面、全程监测、识别、诊断、警报、预控的管理系统。一旦危害海外工程建设项目的不利因素通过某些风险指标显现出来时,风险预警系统就会发出明确的信号,以便海外工程建设项目部及时采取相应对策,减少可能的损失,在风险发生后通过应急外置,使项目风险事故的不良影响效果最小,为海外工程建设项目的顺利进行保驾护航。本文通过风险预警管理体系建立的研究,将有效帮助这些海外工程建筑企业规避风险以及有效应对风险,从而降低生命、财产的损失和不良政治与社会影响。

一、海外工程建设项目风险预警管理体系建立的原则

我国企业在海外工程项目立项后,会在项目所在国成立一个专门的临时组织机构。该组织机构不仅具有国内工程项目部应该有的基本职能,还由于与国内公司距离遥远、通讯不便,因而项目部组织的管理体系更要具有较强的独立性,而项目部经理也被赋予更多日常决策和管理权,在现有组织管理体系内成立专业的预警部门,帮助项目部经理把好风险关,做好风险预防和应对工作。

1、预警管理系统建立的必要性原则

防范和化解海外工程建设风险,重点在于事前预防。因为控制和弥补措施是在风险已经发生的情况下,为了把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而采取的,其效果自然比不上事前预防。要做到有效的事前预防,就要建立完善的海外工程建设风险预警系统,通过实时跟踪海外工程建设风险因素的变动趋势,测评风险所处状态,及时发出警报,为决策者掌握和控制风险争取更多的时间。

2、预警管理系统建立的可行性原则

在现有海外工程项目管理体系框架下引入预警管理后的预警对象主要有两方面:面临的不良外部环境和潜在的重大外部风险;面临的和潜在的内部管理失误风险。而预警预控管理开展活动的基本依据也是两个:被监控对象的活动是否必要;这项活动是否有破坏后果。通过对确定的监控对象进行早期监测、诊断、警报、早期干预,使它们的发生频度、强度、幅度及其相互关系处于控制之下,使海外港口建设项目的外部环境、内部的管理行为和管理系统功能秩序处于可靠的安全状态中,从而达到预防或回避风险发生的最终目标。而在已确认风险事件发生后,预警管理系统将启动正确的应急预案,并迅速发挥应急管理小组的领导作用,开展紧急状态下的应急抢险和联动救援工作。

3、预警管理系统建立的可靠性原则

预警管理系统的进入会导致项目部在经济上、组织上的投入和管理系统的调整,这就带来一定的风险及损失的可能性。然而,预警系统的进入,在经济上不会形成大的成本投入,在组织上亦不会引起剧烈变更,它基本上是利用原管理系统中的各种资源,只是在组织职能分配上做局部的调整,因此,预警管理系统的进入所带来的风险是很小的,小于其已有的风险水平。

4、预警管理系统建立的效益性原则

预警管理系统对项目运营所具有的价值及可能带来的利益,预警管理系统的进入,使海外项目的建设活动具有“安全”运行的保障机能和有效防止并摆脱风险的机制。所以,预警系统带来的利益前景是广阔的。

二、海外工程建设项目风险预警管理体系建立的目标

目前我国大部分工程承包企业对工程项目的风险源以及工程项目生命周期中可能遇到的各类风险的识别还不够全面,对风险的管理没有信息化,主要凭以往的工程经验来管。海外工程建设项目由于项目所在国宏微观环境的种种差异性,给项目本身带来的风险无以复加,因此建立海外工程建设项目风险预警管理体系,主要是要切实加强企业防范和应对风险的能力和效率,具体来说,预警管理体系的建立应实现下述三个目标。

1、能有效监测工程建设各阶段的外部环境变动

对海外工程建设各个阶段的外部环境变动进行监测与评价,以此明确在海外进行港口项目投标和项目建设时可能面临的或正在面临着的不利环境变动。监测范畴主要是国际政治与经济环境的安全度、自然环境的安全度、施工环境的安全度、施工技术标准的差异度和其他人为环境的变化等。

2、能有效监测工程建设各阶段的内部各行为

对海外工程建设各个阶段的内部管理行为与管理周期进行监测与评价,以此明确并预控这些管理行为的过程与结果。监测建设管理中的失误、失利与失败同海外工程建设项目风险发生之间的因果关系和转化关系,并提供管理行为优化模式。

3、应建立起海外工程项目建设风险活动评价体系

建立海外工程建设项目风险预警管理活动的评价指标体系。上述两个目标任务的实施,必须依靠预设的预警评价指标才能进行,否则,预警系统的工作将是经验性的、随机的、不系统的过程。为此,要建立诸如海外工程建设外部环境的安全评价指标、海外工程建设管理动行状态的评价指标等指标体系。

三、海外工程建设项目风险预警管理体系的功能设计

海外工程建设项目风险预警体系是一个实时系统,它通过各项风险指标对外部环境和项目内部的各项风险因素进行实时的监控、预测和警告,保证项目按计划顺利进行。海外工程建设项目风险预警管理系统在风险管理方面的技术基础、思维方式、运作要求、环境因素、监控手段等方面与过去相比都有很大的不同。海外工程建设项目风险预警管理系统不仅要发挥和改善以往工程建设和管理的常规功能,而且要创造新的管理功能,包括预警功能、矫正功能和免疫功能,以形成防错纠错新机制。

1、警报功能

警报功能是对海外工程建设种种风险的早期征兆和诱因进行监测、识别、诊断与警报的一种功能。它通过设立各类风险征兆或现象所可能产生的界限区域,继而进行识别与警告,以此规范海外工程建设项目风险管理系统的秩序。警报功能的核心是它的识别系统的建立与完善。

2、矫正功能

矫正功能指对海外工程建设项目风险的早期征兆和诱因进行预控和纠错的一种功能。它依照预警管理信息,对风险早期征兆和诱因进行预防控制并纠正其错误,保证海外工程项目的建设管理处于安全状态。矫正功能的核心是预控行为的敏感度,即预控行为在某种状态下,对风险早期征兆和诱因矫正作用的有效程度。

3、免疫功能

免疫功能是指对同类、同性质的海外工程建设项目的风险或诱因进行预测或迅速识别并给出有效对策的一种功能。当在项目风险管理过程中出现了过去曾经发生过的风险征兆或相同的风险环境时,能准确地预测并迅速运用规范手段予以有效制止和回避。免疫功能的核心是海外工程建设项目风险的管理和组织能否科学总结教训并将其转化为风险管理的知识、能力的水平。

四、海外工程建设项目风险预警管理的内容体系

为了实现上述功能,海外工程建设项目风险预警管理系统应包括预警分析与预控对策两个子系统。预警分析是对海外工程建设项目风险现象进行识别、分析与评价并做出警示的管理活动,即对各种重要管理环节和管理行为的监测、识别、诊断与评价;预控对策是对海外工程建设项目风险管理活动中的重大风险事件的早期征兆进行矫正与控制的管理活动,包括组织准备、日常监控与应急管理三个活动阶段。其中,预警分析的活动内容主要是识错,预控对策的活动内容则纠错、治错。预警分析是基础,预控对策是目标。

1、预警分析子系统的内容

预警分析包括四个阶段:监测、识别、诊断与评价。监测阶段是对海外工程建设项目内外部征兆进行监测与信息管理。要对被监测对象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监测,收集大量的监测信息并进行分类、存储、传播,建立共享的信息档案,进行纵向比较。这个过程要应用科学的监测指标体系并实现程序化、标准化、数据化。识别阶段是运用评价指标体系对监测信息进行分析,以识别海外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活动中各种风险的征兆和诱因。识别的关键在于应用适当的警级标准,判断其是否处于正常、警戒或紧急状态,并适时报警。诊断阶段是对评价指标进行诊断,指明危险性和危害性最大的风险因素。这包括对海外工程建设项目自身资源条件、技术条件、管理状况等方面的风险度诊断,也包括对项目外部环境变化的诊断分析。评价阶段主要是对海外工程建设项目风险征兆的不良后果进行损失评价,包括分析对项目及企业本身的影响,也包括分析对外部造成的社会影响。

2、预控对策子系统的内容

海外工程建设项目风险预控对策活动包括组织准备、日常监控和应急管理三个环节。组织准备环节主要是为预控对策活动提供有保障的组织环境。内容包括确定海外工程建设项目风险预警管理系统的组织构成、职能分配及运行方式,也包括为紧急状态下的应急管理提供组织训练和策略设计。日常监控环节一是要做好将海外工程建设项目中出现的风险征兆由不良趋势使之逐渐向良性趋势发展的预警预控策略,二是在日常对策活动中针对那些难以控制的风险事件,通过模拟训练,提出应对紧急风险状态的预案。应急管理环节主要是做好当日常监控已无法扭转海外工程建设项目风险征兆向劣性趋势发展而陷入风险紧急状态时,采取的一种特殊管理方式。它以风险应急计划、应急特别组织和应急预案启动方式介入海外工程建设项目的风险预控管理。

【参考文献】

[1] 朱研、陶短房:中国工程企业北非闯出新路[N].环球时报,2009-10-23.

篇7

2我国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研究现状

工程建设项目是指在有限的条件内,特定目标很明确的一次性工程建设事业,其具有单件性、系统性和一次性的特征,因此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会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为工程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这种导致不符合预期目标的结果出现的情况则叫做工程项目的风险。工程项目当中的风险有着很大的不确定性,主要是和项目的执行水平紧密相关,因此要对其进行项目风险管理。项目风险管理主要是通过甄别和项目相关的风险来对项目进行评估和改善,这对项目建设的成功与否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必须要把项目风险管理纳入常规的项目管理之中。因为我国的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研究及应用和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有着较大差距,仍然处在引进、论述、吸收和消化的阶段,且缺少定量的研究。为了能够进一步提升我国的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发展水平,要结合我国的实际,对符合国情的工程项目风险管理进行研究,理论联系实际,并通过对近年来的风险问题进行仔细的分析,使用各种先进的、科学的理论加以检验,不断的拓宽应用范围。

3风电建设领域风险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风电建设是我国可再生能源项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风电发电项目本身具有装机容量大、建设周期长、考核时间长、参建单位多、建设区域环境恶劣、工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大容量机组设备不够先进等特点。特别是在大型的风电项目管理当中,最为明显的问题是对于项目风险管理的意识观念还比较薄弱,因而缺乏科学有效的风险管理措施,具体体现如下:

3.1风电管理观念薄弱

虽然项目的风险管理已经比较完善的系统,能够对风险认知、分析并监控,但是很多风电项目在进行建设的过程中,对风险的鉴别缺乏足够的重视。其实从项目建设伊始,已经客观的存在项目风险因素,但是在出现行业投资热潮的环境下,因为不够重视,对风险管理的认识不到位,在项目过程中,会产生如下的问题:无法用强壮的理论来支撑风险分析;在制定风险防范方案时缺少协同性;无法有力的控制风险;无法针对不同的风险制定相应的措施。最终造成风险事故的发生。有时,也会因为将风险看的过于严重和神秘,一味的求稳而导致措施很多机会项目,也是一种损失。

3.2风险管理流于形式

许多项目建设的风险管理往往只集中在投资决策的一环,但实际中项目建设的投资、质量、进度、安全等是相互联系的,只在投资决策中而不在项目建设实施的过程中进行风险管理,管理的效果会不理想,当出现危机启动应急预案时会因为设置不协调而顾此失彼,最后降低风险管理效果。

3.3缺乏统一的风险管理标准

一般情况下,大型的风电建设项目会设计到多家合作单位,比如设计单位、施工单位、运输单位、制造单位等,这些单位由于性质、背景、工作模式等的区别,且项目管理经理个人的管理经理、工作习惯也不尽相同,会导致项目可能会有不同的风险识别和应对标准,这样会导致风电项目缺乏操作性、针对性和明确性。此外,由于在风电建设过程中不确定的因素非常多,对项目风险识别有着一定的困难,特别是对于风险的分类也比较难以量化,因此无法对风险进行深入的分析。

3.4缺乏有效的管理模式

我国的大型风电项目是从2006年才开始大规模的建设,至今为止风险管理的经验还不够丰富,但是随着项目工程建设的深入,其风险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建设目标和流程也有了明显的区别,因此能够参考的风险管理模式已经不足以进行有效的实施,无法反映项目自身的特点。

险管理模式浅析

4.1风险管理概念

项目的风险管理一般可以分为四个环节: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应对以及风险反馈监控。(1)风险识别风险识别主要指的是根据风险的类型、发生位置等着手,重点找出影响项目投资、进度、安全以及质量等目标实现的主要风险,识别出造成项目风险的主要原因,并根据此原因对风险的后果做初步预估。(2)风险分析风险分析是指对项目的风险以及后果进行定量的分析、评估。(3)风险应对根据风险识别和风险分析的结果来制定能够减少甚至消除风险的应对措施和方法,做好事前控制防范的同时,也尽可能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造成的损失。(4)风险反馈监控在采取风险应对方案之后,对风险处置措施进行反馈和监控,保障风险能够被持续控制直至消除。

4.2风险管理循环

项目风险管理过程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随着项目建设的进展,风险性质会在不同的施工阶段发生变化,甚至会出现新的风险因素。因此风险管理需要站在全局的角度,对整个项目的建设进行全面的考虑,分析项目风险的严重性和关联性,先制定一个整体的应对方案,再根据不同的施工阶段的任务和需求在局部环节中制定风险管理措施。

4.3风电项目的风险识别及分析

大型风电项目是将财力、人力、物力等资源按照一定的设计和标准在制定的区域、时间、质量范围内实现风能向电能的转化,最终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项目价值的最大化。项目最大化的必要条件是在项目建设竣工时项目关键成功因素(CSF)是否可以满足既定的目标,因此,将项目CSF作为风险区域进行重点管理。结合风电项目建设的实际情况,将项目CSF划分为五个方面:质量、投资、进度、安全以及环境,这五个方面还包含了不同的考察指标,称之为项目关键绩效指标(KPI),项目KPI是在项目建设的各个阶段形成的,其发生的概率也会相应不同,因此可以从其中对不同阶段的风险进行识别与分析。

5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大规模风电工程建设高峰的来临,风电建设风险管理必定会成为重要的部分,因此探讨建立就有风电工程特点的可操作、系统的风电管理模式,有利于项目的过程控制以及目标的顺利实现。

作者:贾洪刚 单位:中国大唐集团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辽宁公司

篇8

中图分类号:TU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03-000-02

作为工程建设项目体系的重要一环,项目物流中风险与利润共存,因此,需要借助于风险管理理论,针对大型工程项目物流体系中存在的风险加以识别和评价,对物流风险级别加以科学评定,以便采取有效的风险管理方法,确保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一、工程项目物流相关内容概述

对于大型工程建设项目而言,工程项目物流属于一个新型概念,不仅涉及到物流管理,还同工程项目的建设进程息息相关。当前,相关领域对于工程项目物流还未统一定义,不同专家学者对于工程项目物流均存在自身独特的见解。就具体工程项目背景而言,工程项目物流指的是在工程项目视角下,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项目建设成本,确保项目建设顺利开展,借助于物流企业专业化的服务与技术,将建设中某环节物流工作外包给物流企业,以确保安全性与便利性。在工程项目建设中,各行各业均存在不同规模的项目,且相互之间多独立存在,建设内容不尽相同。但就物流服务视角而言,其运行过程都包括如下内容的某部分或全部,即设备购置、包装、装卸、运输、拆卸及回收等,这表明工程项目物流服务内容及市场广泛。

二、大型工程项目物流风险种类分析

1.外部风险

即风险诱因存在于系统的外部,且可能对各主体均带来损害,该风险无法分散,且风险主体难以控制。外部风险主要包括政策与获准、法律、金融等风险。按运输方式的差异性,可将外部风险分层航空、铁路、水路、公路等运输风险。

(1)政策与获准风险。政策风险主要与政府及政策稳定性相关。对于大型工程建设项目而言,需要获得政府批准及许可,该过程时间长、审批程序复杂,若无法及时获批,则整体物流活动可能被推迟,该损失的可能性即获准风险;

(2)法律风险。指的是国家法律变化对大型工程项目物流所引发的风险,该风险主要源于如下方面:当存在分歧或纠纷时,法律体系是否提供了完善的仲裁方案,有效解决此类纠纷;国家是否具有严格的司法制度,有效执行仲裁结果;依据法律规定,大型工程建设项目发起一方能否构建完善的项目组织结构,用以确保设备交付后的运营;

(3)金融风险。指因承运人难以有效把握金融市场变动,对物流活动所带来的影响。主要包括外汇、供应价格波动、利率变动等风险。

2.风险主体特别风险

该风险指的是某类因素对主体带来损失的概率,主体可利用有效的风险管理方法,规避这类风险。主要包括完工、信用、经营维护等风险。对于完工风险而言,是指某些物流活动难以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或完成之后未达到预期效果,该风险会极大地增加物流的成本,甚至推迟项目效益产生的时间;信用风险,是指项目参与方未履行或拒绝履行合同条款,对于法律体系不完善的国家而言,该风险较大;经营维护风险,指的是项目物流存在的各类引起损失的可能性,如包装问题,装卸、安装问题,管理制度不健全、使用有欠合理等。这些均可能导致工程项目难以按计划顺利开展,对工程整体获利能力带来影响。

3.自然风险

自然风险,是指大型工程建设项目物流活动所经地区自然条件恶劣,为项目实施带来不良影响的可能性。其主要包括如下影响因素:一是自然环境恶劣。大型工程项目物流经过地区的自然环境条件对于项目建设具有很大的影响,且地区不同其自然环境差异性很大。例如,恶劣的天气或异常气候,会极大地增加工程项目承运者的风险,为了应对不良自然条件,装卸、施工过程中需要加强应对措施,导致项目成本增加。对于现场建设而言,最大的影响因素莫过于不良地质条件,若项目需要穿过危桥或建于软土区域,则会对项目安全带来极大的隐患;二是建设条件恶劣。现场建设条件多变,尤其对于交通状况、供水、供电、通道、长途运输等,各种意外均会导致设备难以如期运抵现场。

4.人为风险

指的是由于人的主观因素对工程建设项目物流活动带来的诸多风险。主要包括如下方面:1)政府部门管制。为保障整体利益,政府部门可能会执行一些对项目利益不利的决策,如关停已开工项目或企业,新型政策的出台,导致项目承运人暂时或停止已开工项目的物流活动;2)合同问题。虽然通用合同条款已得到普遍认可,但操作过程中难免存在漏洞。当存在漏洞或条款模棱两可时,往往会导致物流活动参与方存在争议,对整个物流活动的开展带来不便;3)道德风险。指的是承运人、托运工作人员责任感不足,违背了职业道德规范,导致物流活动遭受损失。

三、大型工程建设项目物流风险管理流程与方法

1.物流风险管理流程

大型工程建设项目物流风险管理,即依据风险管理原则,采用科学的物流风险管理方法,对建设企业、物流服务商所开展的物流活动进行科学指导,针对物流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价,提出相应的物流管理方法,最大限度地减少风险损失。大型工程建设项目物流风险管理流程见图1:

图1 大型工程建设项目物流风险管理流程

2.物流风险管理原则与方法

(1)对于大型工程建设项目物流风险管理而言,必须依据如下原则:

一是风险最小的原则。若大型工程建设项目物流活动托运商或承运商均属于风险厌恶者,则其会对物流风险进行积极、有效地防范,因此,要求决策人员必须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实现有效规避风险的目标。

二是影响最低的原则。务必将物流风险危害影响降至最低,尤其需对如下风险严加控制:若某种风险发生范围较小,但所带来负面影响很大,甚至危机物流活动最终成果;二是该风险后果不太严重,但影响范围很大,如此下去容易对整体工程顺利完工带来影响。

三是损失最小的原则。大型工程建设项目物流往往被视为一项高风险和高回报的活动,因此,很多风险在所难免,对于此类情况而言,决策者必须将风险可能造成的社会及经济损失降到最低水平。

(2)风险识别。大型工程建设项目的物流风险识别,即寻找大型工程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存在那些会对物流活动的有效实施带来不良影响的因素,并将其加以归纳总结,找出关键风险。对于所有可识别的潜在问题,均能用于识别物流风险,如工程物料供应计划、当地政策变动等。风险识别可以采取现场视察、询问、同有关部门合作等方法。

(3)风险决策。主要包括风险的规避,风险影响范围的缩小,风险损失的降低等内容。对于风险的规避而言,在大型工程建设项目物流活动中,各种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风险级别不尽相同,为了有效提升物流活动的安全性、可靠性,必须可能能选取工艺成熟、熟练度较高、风险较小、风险发生可能性较低的技术装卸工艺;就风险影响范围的缩小,对于大型工程建设项目物流活动而言,很多风险难以避免,此时必须保障所执行方案的连续性,调整物流作业流程,将最大限度地缩小风险影响范围作为基础技术手段;就风险损失的降低而言,通过评估风险可能带来的损失,制定有效的措施尽量降低损失。

(4)风险评估。主要指的是通过对已搜集物流风险信息加以科学评估,寻找最为关键、影响最大的风险,列出相应的风险发生清单,引入统计学原理、现代化管理理论及方法,对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进行评估,采用科学方法对风险发生可能带来的不良结果进行评估。就大型工程建设项目而言,为了有效应对其物流风险,必须以风险识别、决策与评估为基础,对可能存在的物流风险加以防范,以求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对可能引起的损失制定有力的预防方案,例如,可以采用风险管理教育、工程技术等方法防范物流风险,借助于保险或合伙参与法转移风险,对于发生概率高且损失严重的物流风险,可利用放弃此物流方案对风险加以规避,以减弱风险的不利影响。

四、结束语

当前,大型工程建设项目物流市场前景广阔,再加上我国经济建设发展速度的逐步加快,我国大型工程建设项目物流正处在高速发展时期。由于大型工程建设项目物流所涉及范围广,运行管理工作十分复杂,对于安全性及时间效率要求较高,因此,属于高风险与高利润共存,因此,必须运行风险管理理论对大型工程建设项目物流活动中的风险加以识别和评价,制定有效的风险管理策略,加强风险防范,实现经济效益的逐步提高。

参考文献:

篇9

引言

我国的油气集输管网建设的幅度有所提高,随着西气东输管道工程的建设运营,给长距离管道输送油气创造了便利的条件。由于管道建设施工过程中存在安全风险,因此,有必要对风险进行量化管理,有效地遏制安全风险事故的发生,提高管道工程建设项目的施工质量,满足油气输送的要求。对管道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风险进行量化分级,确定风险的等级,通过计算,得出每种风险的量化结果,对所有风险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确定影响管道工程建设项目的主要风险,合理控制该风险因素,能够提高管道工程建设项目的施工质量,满足长距离输送的需要。

1管道工程建设项目风险管理

针对管道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特点,采取风险管理机制,由于管道施工的周期长,工程量大,涉及的面广,需要加强项目的风险管理,才能防范风险事件的发生,减少或者避免产生经济损失。管道工程建设项目的风险管理,需要进行风险识别,制定风险的等级,采取应急处理的方式。应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应对风险,通过对风险的量化管理,对风险进行分级管理,将等级高的风险进行强化控制和管理,规避风险,避免引起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管道工程建设项目的风险管理措施的实施,必须有规章制度做后盾。通过建立健全风险管理制度,促进管道工程建设施工过程的管理,减少安全风险事故,降低管道建设施工的成本,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管道建设的经济效益。

2管道工程建设项目管理风险量化存在的问题分析

管道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风险,通过量化的模式将其表现出来。如管道施工的焊接质量问题出现的频次,管道工程建设的施工距离,完成的时限等,能够用数据进行测量的指标,合理控制管道工程建设项目的风险,保证施工全过程的安全,不断提高管道工程建设的质量,提高管道施工的效率。管道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风险因素比较多,通常从管道工程建设项目的立项开始,到交付使用的有效保质期内,存在着安全隐患,需要分析和控制安全风险,才能保证油气输送管道的安全运行。

2.1征地协调的风险

由于长距离的管道工程建设,经过的区域存在土地资源,需要对当地政府部门征地。如果施工项目手续不全,就会存在征地的风险,地方政府的不配合,会影响到管道建设的工期。导致管道工程建设滞后,影响到施工进度。征地协议谈判的难度系数高,风险等级高。使施工没有办法正常进行,只有双方达成一致的意见,才能顺利得到管道区域使用的土地,满足管道施工的需求。如果征地补偿不及时,也不会正常开工,影响到管道建设的时间,增加管道工程建设施工成本。出现管道施工设计变更,带来更大的征地风险,重新规划管道的施工路线,从新开始征地的工作,延长了管道工程建设的时间。如征地补贴标准规定,给予一定的补偿,由于谈判不畅的问题,出现实际赔偿超出标准的现象,多出的部分需要从工程建设成本中支出,增加了管道工程建设项目的成本。如一块地的补偿数目为10万元,由于存在谈判的风险,施工单位和征地方沟通不畅,无法拿到土地的使用权,因此,为了不延误工期,竞以15万元的价格进行补贴。那么多出的5万元就成为施工的成本,给管道工程建设项目带来损失。

2.2施工组织及成本管控的风险

由于长距离输送管道的距离长,组织施工需要分段进行,之后进行管道的连接,满足长输管道的质量标准。由于组织协调的问题,很容易导致领导之间沟通不畅,影响到管道的衔接,给长输管道带来安全隐患。为了赶工期,过渡的投入资源,导致施工质量不合格,存在更大的安全隐患,经过质量检验,进行返工处理,给管道施工建设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合理控制管道工程建设项目的成本,强化成本预算和核算的机制。通过对长距离管道施工的成本预算,经过多种信息的认证,确定基本的建设成本,考虑特殊应急状况的出现,采取应急的处理措施。而额外的成本支出,会降低管道工程建设的利润。

2.3工程分包的风险

由于长距离管道输送工程建设项目的工程量巨大,需要多级的承包完成。承包方必须具有一定的资质,才能顺利完成工程建设任务。如果承包方在建设施工过程中,不重视管道施工质量,会引起工程整体质量的提高,对后续的长输管道的运行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一旦私人企业挂靠大的建设集团,进行实际管道建设施工时,会存在更多的安全风险,影响到管道的施工建设,施工状态不可控制,没有办法保证工期。承包方的管理水平低下,管理混乱,会降低施工的质量。非常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给管道施工带来危害。

2.4质量安全和环保风险

管道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安全风险管理,必须使其达到安全质量和环保的技术要求,如果管道施工建设的质量不合格,安全不达标,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就是不成功的建设施工项目,最终的质量验收也会不合格。

3管道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风险量化管理的措施

对于征地风险高的管道施工建设项目,精心研究合同,明确风险点,制定应对策略,解决征地风险问题。积极应对征地风险,主动出击,做好征地业主的工作,减少征地风险对施工进度的影响。配合施工部门尽快办理各种施工手续,给予征地方应有的赔偿,保证管道建设施工的顺利实施。在管道工程建设项目中实施有效的施工组织,更好地协调各施工方,有组织地完成每个管段的施工任务。降低组织风险,对临时的施工项目明确责任和质量验收标准,对不合格的施工质量不予以验收。合理控制成本的风险,避免施工成本超出预算,导致管道施工的过程中,多次的投资,影响到资金的使用。如果某一管段的施工预算是100万,实际施工过程中,合理控制这些施工成本,不允许超出预算,如果遇到特殊的情况,需要逐级进行审批,才能追加施工成本。总体上必须控制管道施工建设的成本,否则会造成大量的资金需求,形成成本的增加,给管道施工带来更大的损失。降低工程分包的风险,在进行项目的招标工作中,经过现场的招投标工作,对中标单位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确认具有资质的施工单位,来完成管道施工建设工作,减少施工建设过程中的安全风险,保证施工的质量,才能建设成优质的管道工程。通过安全环保的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保证安全施工,以质量作为生存之本,严把工程质量关,避免管道施工造成环境污染,确立环保管理规定,防止各种泄漏施工事故的发生,保证绿色环保的施工理念,提高长输管道施工建设的环保性能。将管道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风险进行量化分级,每种风险的量化权重,然后按照其占有的比例进行量化结果的计算,计算公式为量化结果=∑基本分值×考核标准完成的比例。如果将影响管道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各种风险进行量化,分别给予的权重比例为:征地协调风险占5%,施工组织风险占10%,成本管控风险占10%,工程分包风险占10%,质量安全和环保风险占60%,其他风险占5%。通过对管道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风险进行量化分级。如质量安全和环保的风险占60%,按照完成的程度进行风险量化的结果为实际完成/计划×100%×基本分值,4/5×60%=48分,为合格的风险控制措施。基准的评分为50分,如果分值过低,说明风险控制的措施不到位,需要进一步进行改进处理。对管道工程建设项目的风险量化管理,对每个量进行分析和对比,掌握影响长输管道施工建设的所有风险的量化标准,对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管理。实时控制施工成本,对成本预算和结算的重视程度,影响到管道工程建设的风险管理水平。如果在管道工程建设项目中,出现了应急的安全事故,必须启动应急预案,如果需要立即追加建设成本,必须予以执行。成本控制不是一成不变的,依据管道施工的实际情况,合理控制施工成本。最关键的风险管理要素是质量安全和环境的控制措施,是保证管道工程建设质量的关键,必须引起重视。

4结论

通过对管道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风险量化措施的探讨,降低管道工程建设项目的安全风险,提高施工建设的安全性,不断提高管道工程建设施工的质量。对管道施工的风险管理,需要识别风险,量化风险,管理风险,控制风险,采取应对策略,规避管道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风险,提高管道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水平,使其满足长距离输送油气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张铁钢.浅谈石油管道工程建设中风险管理的应用[J].化工管理,2014(11):82-83.

[2]何铁伟.浅析中国石油西部管道工程风险管理策略[J].房地产导刊,2015(4).

[3]潘奇纲.石油管道工程建设的风险管理问题及应对措施[J].工业,2015(44):58-58.

篇10

在当今世界中,一个国家城市化进程的水平,反映一个国家发达程度的标志。而我们国家,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的经济取得了极大的发展,随着我国经济不断提升,现在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很快,工程建设项目的投入也越来越大,势必存在诸多的不可预见的因素影响着项目建设,为了规避投资的风险,工程建设中加强项目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在工程建设中引进项目风险管理的意义

(1)在工程建设中引进项目风险管理,对于在项目中决策的实施,将会更合理化、科学化,有助于提高决策。工程建设项目风险管理就会利用科学系统的方法进行分析,规避工程建设项目中的风险,这对建设项目的正常运营起到保障作用。(2)在工程建设中引进项目风险管理,能极大的提高工程建设项目效益的提高。任何项目都希望以最小的成本做到最大的安全保障,项目风险管理就是把处置风险管理的各种费用更合理的分派到各个环节,同时,在工程建设项目风险管理的各种监督措施也会对每个智能部门进行监督,提高其管理效率,避免或者减少风险。(3)在工程建设中引进项目风险管理将为项目建设提供优良的经营环境,确保建设项目的顺利进行。项目风险管理在工程建设中处置各种风险,消除项目组织者的后顾之忧,使其全身心的投入到项目中去,保证项目组织目标的顺利实现。

二、现在工程建设项目中造成风险的主要因素

(1)客观原因:我国经济正处在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国家宏观经济的动态就直接影响着项目组织者的生存。在现在项目建设中材料市场,劳动力市场将受全球市场以及我们国内泡沫经济的影响而发生波动,而我们工程建设项目往往周期性很长,造成工程建设项目工程造价增加。国家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发展,每年也会对行业相关政策进行不同的调整,某些工程建设技术的提高,技术标准的与国际接轨的统一等,也就会造成工程建设项目运营成本的增加。如果所承建的工程建设项目还需要大量进口材料,国家汇率的变化也会对工程建设项目造成一定的风险,存在增大投资成本的风险。自然界中存在很多不可抗拒的风险,虽然在工程建设前做好了预测,发生的概率很小,但一点发生将也会造成工程建设项目的风险。

(2)主观因素:从主观方面造成工程建设项目存在风险主要有设计和方案的不合理性,在施工的过程中不断的进行调整,造成工程建设项目造价不断的提高。项目建设组织和技术管理的不合理性,将会造成工期的变动或者工期不断的延长,造成工程建设造价的不断提高。现在很多施工单位,只注重施工进度,忽视安全文明生产,很有可能造成安全事故,这也会大大造成工程建设项造价的增加。

三、工程建设项目中风险管理所涉及的内容

工程造价的直意就是工程的建造成本,而工程造价对企业进行预算效益,核算建设工程项目进度的重要指标,现在工程建设项目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每个企业要想生存并获得良好的收益,就必须对所承担的建设施工项目进行科学的准确的进行项目造价管理,从这个角度来讲,施工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主要涉及一下几个方面:(1)投标决策风险管理。所谓投标决策风险管理就是投标前对工程业主进行深入的了解,以免发包人在经济上存在严重的问题,从而导致以后的施工过程中导致履行合同的事件,造成不可避免的风险,从而降低承包人的投资风险。当然现在国家对该行业政策的不断修订,实行了国家备案制度,合理的规范了对发包人的制度约束,降低了其承包人的投资风险。(2)投标报价风险管理。现在很多企业基于得到工程,拿到招标文件后,马上进行投标报价,忽视对招标条件深入研究和分析,容易造成在以后的施工过程中造成施工材料成本的增加,以及施工过程中不断的增加施工设备,造成工程建设成本的不断增加。还有的发包人需要垫付资金的要求,如果对发包人了解不透,将造成以后施工过程中流动资金的增加,甚至造成无法履行合同的风险。(3)不当合同造成的风险。我们还还处于行业不断完善的阶段,所以行业规范还不够完整,投标竞争激烈,一些单位还存在着恶性竞争,大大压低竞标价格,不能形成合理的市场,从而使施工单位忽视合同,容易造成隐患,发生索赔等事件的发生,严重将造成亏损的风险。(4)工程施工风险管理。现在工程建设项目施工中往往将项目分包给多个分包单位,合理的协调好各个分包商是项目获得成功的关键,做好他们之间的利益协调是工程施工风险管理的核心。

四、建设工程中风险管理在项目施工的控制与防范

建设工程的周期一般都会跟建设工程规模成正比,周期越长,面临的风险就会增加,所以我们必须对建设工程进行风险管理进行控制与预防。首先对风险主动回避,预测可能引起风险的事情,主动采取拒绝的方案,将可能产生的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其次,对产生的风险及时的进行分离,避免产生连锁反应造成更大的风险。再就是在工程建设项目施工前,先进行科学的规划,做到预防为主,制定风险预案,工程中一旦发生问题,发生启动预案,使损失降到最低。

五、风险管理策略

(1)加强内外监控和预警:做好各种风险点预防,做好各种预测方案和应对措施,避免风险发生的概率,加强各项工作的执行力和效果,杜绝内部原因形成风险。

(2)严控对设计的随意变更:施工图纸除非存在设计隐患,不要随意变更图纸,因为一旦变更图纸将会造成工程造价的不确定性,或者造成前面工程的返工,就会大大增加成本。

(3)对新技术应用要慎重:因为新技术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万一出现技术不能达到设计要求,将会增加工程造价,再就是新技术的应用势必会增加工程造价。

(4)避免各种事件的发生:只要事件发生,一定会是工程造价提高,所以,一定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和建设工程中的预防工作,避免事件的发生。

六、结束语

在任何的工程施工过程中从客观角度看都会存在风险,但只要我们科学的、合理的进行有效的管理,就会把风险降到最低,并能保障建设项目的顺利进行,使我们可以获得满意的效益。

篇11

中图分类号:K826.1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建设工程项目风险是指所有影响建设工程项目目标实现的不确定因素的集合。建设工程项目的风险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而且风险对工程项目的影响是全局的、很大的,其变化是很复杂的。所以,建筑工程项目如果出现风险就会造成巨大的损失。

一、 风险管理的涵义

所谓风险管理,是指对风险从认识、分析乃至采取防范和处理措施等一系列过程。具体地说,就是指风险管理的主体通过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估,并以此为基础,采取主动行动,合理地使用回避、减少、分散或转移等方法和技术对活动或事件所涉及的风险实行有效的控制,妥善地处理风险事件造成的不利后果,以合理的成本保证安全、可靠地实现预定的目标。风险管理是一个系统的、完整的过程,履行的是一种管理的功能。风险管理不是项目管理的附加内容,而是健全的项目管理过程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是对基本项目计划过程的完善。

二、 建设项目风险管理的特点

建设项目风险管理,是指建设项目的当事人对可能遇到的风险进行风险识别、风险估测、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以求减少风险的负面影响,以最低的成本获得最大安全保障的决策及行动过程。良好的风险管理能获得巨大的经济效果,同时它有助于企业竞争能力、素质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建设项目风险管理具有以下特征:

1、建设项目风险管理的主体是建设项目的当事人。

2、建设项目风险管理是由建设项目风险的识别、估测、评价、控制和效果评价等环节构成,其核心是优化组合各种建设项目风险管理技术。

3、建设项目风险管理的目标,是以最低的成本获得最大安全保障。为此,在建设项目风险管理决策时要处理好成本与效益的关系,搞好经济决策。

4、建设项目风险管理是一个过程,是一个动态化的过程。在建设项目风险管理方案的实施过程中,必须根据风险状态的变化及时调整工程风险管理的方案,以获得好的建设项目风险管理效果。

三、建设项目目前存在的主要风险

1、决策风险。项目决策者在投资决策、总体方案确定、设计施工队伍选择等方面由于指导方针、战略思想错误则会造成项目目标设计错误,将会对工程产生决定性的影响,给自身造成损失。例如,项目管理过程中由于施工承包商选择不当,造成工程质量出现严重问题,会给建设单位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2、预测风险。在项目的前期策划阶段,建设单位都会对项目进行经济效益预测,选定不同的指标体系将会有不同的指标结果,如动态指标的净现值、内部收益率、静态指标的投资收益率等等,而指标的确定又是通过预测的财务报表确定的。应该说指标的正确与否取决于财务报表内各项数据如投资成本、销售能力、经营成本、销售周期等的准确预测,所以预测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

3、技术风险。项目设计前期,由于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资料过于简单使得工程设计人员在初步设计阶段出现技术标准的选择,计算模型的选择,安全系数的确定等方面的偏差而形成风险。也可能由于设计时间紧迫,设计单位与建设单位就设计任务未进行细致反复沟通,设计人员业务不熟练,致使施工图的设计深度不够,造成施工过程中的设计变更,不但会影响到工程进度同时也将影响工程成本,造成经济损失。

4、责任风险。在建设项目管理过程中,所有项目参与者的行为都是基于合同当事人的责任、权利和义务的法律行为,任何一方都需要向对方承担相应的责任。同时,建设项目涉及到社会大众的利益,因此,项目的参与方还对社会负有责任。项目实施过程中,由于项目参与人员的过失、疏忽、侥幸等不当行为也会造成财产损失、人员伤亡等风险。

四、 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是指通过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分析以及风险控制对某个风险进行管理,尽可能减少风险对目标造成损失。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则是指项目管理人员运用风险管理系统的方法以及结合专业管理、技术方法与手段对建设工程各个阶段涉及的风险进行行之有效的控制,最大可能地减少风险造成的损失, 促使风险往好的方向转化,以最小的成本实现项目的目标。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见图1)。

图1项目风险管理图

1 、工程项目风险识别

项目风险识别是指确定项目在运行过程中存在哪些风险,并分析这些风险将会对项目目标造成哪些影响,这一过程可以从项目实施阶段逐步进行,可以采取类比法、专家调查法等方法确定影响项目风险,确定之后必须按风险特征进行记录并归档。在项目管理中,风险识别一般包括收集相关资料、分析不确定性、编制风险识别报告。

2、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的评估

建设工程项目风险评估是指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衡量风险对项目实现既定目标的影响及其程度。风险评估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 首先是对项目风险的评估,运用数理统计和概率的理论和方法对项目风险进行定量分析和描述,主要是对损失概率和损失程度的评估,是制定管理决策和实施的基础; 然后是在此基础上的风险评价,按照项目既定的目标衡量风险的程度以确认风险是否需要处理以及处理的程度,分析某一风险对项目的影响并与项目目标指标进行比较分析以确定系统风险等级的过程。因此,风险评估过程是一个先评价( 定性) 、后估值( 定量) 的两个过程。

3、项目风险分析

项目风险分析是通过分析风险量作为评价风险大小的特征量,而项目风险量则是通过风险事件可能发生概率和风险发生后造成的损失值来确定。风险分析方法主要有故障树分析法、外推法。通过项目风险分析可以系统地了解各个风险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为制定风险管理计划提供依据,并能进一步量化风险发生的概率和造成的损失,进一步减少风险估计的不确定性。

五、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的控制对策

风险对策决策是确定建设工程项目风险事件最佳对策组合的过程。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中运用的对策有风险回避、损失控制、风险自留、风险转移四种,应根据具体情况将各种策略结合起来运用。

1、风险回避是以一定的方式中断风险源从而避免可能发生的潜在损失。例如面对一项技术不太成熟的投资项目,如果通过风险评价发现项目的实施将面临巨大的威胁,项目管理组织又没有其他可用的措施控制风险,这时就应当考虑放弃项目的实施,避免更大的风险事故和财产损失。

2、损失控制可以分为预防损失和减少损失两方面工作。例如签订完善的施工合同。应当综合分析、慎重决策,不能签订不利的、多风险的合同。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很多风险,必须搞清楚由谁来承担。减少或避免风险是谈判合同的重点。通过合同谈判,对合同条款拾遗补缺、尽量完善,防止或减少合同条款缺陷带来的风险; 使合同能体现双方责权利关系的平衡和公平,对不可避免的风险,应有相应的策划和对策。通过使用施工合同示范文本,从而签订合同是使施工合同趋于完善的有效途径。

3、风险自留就是将风险留给自己承担,是从企业内部财务的角度应对风险。风险自留可分为非计划性风险自留和计划性风险自留两种类型。例如采取设立风险基金的办法,在损失发生后用基金弥补; 在建筑工程固定价格合同中考虑一定比例的风险金,以前通常称为不可预见费,就是对合同中明确的潜在风险的处理基金。风险基金的比例取决于合同风险范围和对风险分析的结果,一旦出现风险,发生经济损失,由风险基金支付。

4、风险转移分为非保险转移和保险转移两种形式。非保险转移又称为合同转移。根据风险管理的基本理论,建设工程风险应由有关各方分担,而风险分配的原则是: 任何一种风险都应由最适宜承担该风险或最有能力进行损失控制的一方承担。例如推行索赔制度。由于不可预测的某些风险总是存在,风险事件的发生是造成经济损失或时间损失的根源,合同双方都期望转嫁风险。所以在合同履行中,推行索赔制度是向对方转移风险。因此必须建立并不断完善索赔制度,学会索赔方法,认识并发挥其作用,使转移项目风险合法、合理。又如向第三方转移风险,包括推行担保制度和进行工程保险等。

总之,风险管理在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体系中的地位很重要,通过风险管理可以定量分析和评价风险因素和风险事件对建设工程的计划和预期目标造成的影响,从而结合实际制定出更合理的计划。只有建立和完善风险管理体系,增强风险管理意识,积极开展工程担保与工程保险工作,才能提高我国建设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水平,确保建设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与实施。

参考文献:

[1] 李峰. 建筑工程中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研究[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10,(02) .

[2] 贺瑞,庄卫天. 建筑工程中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分析[J]. 陕西建筑, 2010,(07) .

篇12

中图分类号:X820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工程项目面临各种风险

由于工程建设项目投资巨大、工期长,从其筹划、设计、建造到竣工后投入使用,整个过程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风险,无论是工程项目业主(投资商)、承包商、咨询(监理)商,还是建筑设计商、材料设备供应商等,都面临着不可回避的风险。例如,对于工程项目业主(投资商)来说,它既可能面临着承包商违约、监理商失职、设计商设计错误以及材料设备供应商所提供的材料设备质量等人为风险,也面临着通货膨胀、资金筹措困难等经济风险。同时,它还要面临恶劣气候、地震、水灾、火灾等自然风险及员工行为不当等责任风险。由于我国正处于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的过程之中,建筑市场各方主体不成熟,行为不规范,如垫资垫料承包、拖欠工程款、工期拖延、业主压级压价、施工企业资本金不足等等,会产生许多意想不到的风险。因此,需要采用经济和法律手段合理分配风险,逐步建立符合中国特色的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制度。

对于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可以有多种对策,但基本的选择主要有两种:一是风险自留并加以防范和控制;二是将其转移出去。其实,各类工程项目合同签订的过程,同时也是工程项目风险的转移过程。

二、建立工程保险和工程担保制度的特点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制度的核心是一种综合性的担保和和保险制度。与其他担保和保险种类比较,有以下不同特点:(1)承保风险的复杂性。一项建设工程,从开始施工到竣工,所面临的风险是多方面的,不仅工程本身可能受到损失,而且与工程相关的标的也可能遭受损失。(2)承保人的多方性。建设工程项目一般涉及多个利益方,如工程所有人、工程承包人、技术顾问以及发放工程贷款的银行等,他们对建设工程项目担保都具有相对独立的利益,并对该工程项目承担不同程度的风险,因而都可以作为工程项目保险的投保人,也都可以根据保险合同从工程项目保险单项下获得保险保障。(3)承保期限的不确定性。工程项目担保和保险的期限不是按年计算,而是根据预定工期天数确定,即自施工之日起到竣工验收交付工程所有人时止,有的工程项目担保和保险的期限还包括工程交付后保证期的时间。(4)承保责任的综合性。建设工程项目担保和保险除了承保各种财产直接损失外,还承保第三者责任风险。(5)承保金额的巨大性。建设工程项目往往投资巨大,往往是上亿元。

三、建立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制度的设想

在工程建设活动中,业主和承包人是平等的法律关系,因此在建立信用担保制度时必须遵循对等原则,即业主和承包人必须按照规定提供信用担保,任何一方均不得以任何借口在自己不提供信用担保时要求对方提供信用担保。当前可首先考虑推行如下几种信用担保制度:

投标信用担保制度。就是担保人保障投标人正当从事投标活动作出的一种承诺。根据建筑施工企业现状,当前宜采用以下办法:在投标报价时由投标人出具银行保函,以保证投标人不会中途撤销投标,中标后与业主签订承包工程合同。一旦投标人违约,银行须向业主支付投标保证金,其额度为标价总额的1%~3%(按标价额度分级确定比例,且金额不得低于该标与次低标之间的差额)。其有效期限比投标书的有效期限长一个月。这样,既可以减少资金抵押给投标人带来的压力,又可使业益有可靠的经济保障,同时还可有效地遏制借照挂靠、一标多投等违规现象。

履约信用担保制度。履约担保是担保人保障承包人履行承包合同作出的一种承诺。宜采用以下办法:中标人在与业主正式签订合同时,须提交银行出具的履约保函。一旦承包人不能履行合同义务时,银行即按照合同规定的履约保证金额对业主进行赔偿。其金额为合同价的5%~10%(按合同价额度分级确定比例,并考虑承包人业绩与资信划分档次),其有效期限比合同有效期长一个月。

预付款信用担保制度。预付款担保是指业主预先支付一定数额的工程款以供承包人周转使用,为了保证承包人将这些款项用于工程建设和业主的资金安全,而建立的信用担保制度。根据建筑施工企业现状,宜采用以下办法:承包人在取得业主提供的工程预付款时,需向业主提供与预付款额相同的银行保函。预付款保证金按合同价的10%~30%,并与合同确定的预付比例相同。采用这种办法,既可以合理配置资金,立足长远,增强企业活力,逐步改变“打工性质”的企业经营机制。预付款银行保函随着业主按照工程进度支付工程款并逐步扣回,预付款担保责任随之逐渐降低直至最终消失。

业主支付信用担保制度。业主支付担保是指业主通过担保人为其提供担保,保证业主按照合同规定的支付条件,如期将工程款支付给承包人。如果业主不按合同支付工程款,将由担保人代向承包人履行支付责任。宜采用以下办法:业主在进行招标时应出具项目资信证明,在正式签订工程合同时需按合同价款提供银行保函。其担保责任随着业主按照工程进度支付工程款至工程竣工结算结清尾款,而逐渐降低直至最终消失。施工中业主因提高建筑标准或扩大规模等需要增加工程造价,在提出设计更改时,应提供相应额度的补充银行保函。建立业主支付信用担保制度,对于规范建筑市场交易行为有效防止业主拖欠工程款,保障工程建设的顺利完成,具有重要的制约作用。

为了确保以上担保制度的正常运行,还应做以下的制度完善:(1)完善工程担保及工程保险的立法。(2)加强风险评估,确保承保质量。(3)提供风险技术服务,减少事故发生。保险公司要充分发挥防灾防损职能作用,要投入大量人力、财力,开发配套险种,为承保的建设工程项目提供优质的、全面的、科学的风险技术服务。(4)培育实力雄厚的担保主体和中介机构。(5)依法严格管理业务。(6)建筑施工企业的准入资格,必须达到规定标准。坚决打击无资质“草台班子”的挂靠行为。(7)组建公正的权威性的检测机构。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