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课堂纪律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3-06-20 17:43:5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论课堂纪律的重要性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论课堂纪律的重要性

篇1

小学生活泼好动、自控能力差,课堂纪律一直是班主任面对的主要难题。那么如何让小学生明白课堂纪律的重要性,并做到遵守课堂纪律呢?笔者认为,只要班主任对症下药,用正确的方法去管教,小学生的课堂纪律情况就会明显得到改善。

一、课堂纪律的重要性

既然好动贪玩是小学生的特性,那么遵守课堂纪律对于小学生来说,是好还是坏呢?小学教师要求学生遵守纪律对小学生来说又有什么好处呢?

1.有利于学生从小形成遵守纪律的习惯

小学是学生性格形成稳定的一个重要时期,同时又是学生是非观、人生观、价值观出现萌芽的重要阶段,此时,如果学生形成了违反纪律的习惯,其在将来就容易忽视学校法规和国家法律。因此,我们要做好小学课堂管理,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加以管教,这有利于学生从小形成遵守纪律的习惯,为未来的学习与发展打下良好的纪律基础。

2.有利于集中学生上课的注意力

课堂教学中,小学生因活泼好动的天性,课堂教学中极易开小差和搞小动作,若教师能够加强课堂纪律,对学生加以管教,学生的注意力就能更好地集中,进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听课质量。

3.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小学生若是课堂纪律不好,就会影响教学的效率和教师教学的热情,同时,还会影响其他认真听课的学生。一个具有严明纪律的小学班级,上课内容和速度往往都比课堂记录差的班级要好。由此可见,加强学生的课堂纪律管理对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性。

二、小学生课堂纪律存在的问题

课堂教学中,小学生在纪律方面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问题,总结一下,大概有以下方面:

1.问题不大但次数多

小学生贪玩、自控能力差,经常出现违反课堂纪律的事情,甚至每天都批量出现上课搞小动作的情况,并且学生搞小动作的方式也较多,除了讲话、打瞌睡、玩手指之外,还有连初中生的玩手机、看小说都出现了。不过比较乐观的是,虽然数量多,问题却不严重。只要班主任稍加管教,学生就能马上改正。

2.经常管教无效

管教无效也是小学生的一个特色,面对小学生违反课堂纪律的情况,虽然班主任经常苦口婆心地跟他们讲道理,但往往效果最多不到两天。小学生大多很调皮,他们往往不会考虑违反纪律的后果,只有在班主任做出惩罚时,才会知道问题的严重性,但一旦惩罚完毕,他们往往就故态萌发了,这种情况下致使许多班主任老师对其纪律问题没有办法。

三、如何做好小学生课堂纪律的管理

做好小学生课堂纪律的管理,我们要从科学的角度去探索,站在小学生的角度进行思考。

1.每周一次纪律总结

学校纪律繁多,如果把所有纪律都一下子给学生讲了,不仅浪费时间,而且学生也只能记住前面几条而已,实际上效果不大。而且并非所有纪律,学生都会违反,往往学生违反的纪律也就一小部分而已。小学班主任可以选择在每周班会课上总结前一周学生违反的学校纪律,并及时教育学生,这周一定不要再犯此类错误。这种每周一次记录总结的管理方法效果较明显,既减轻了班主任的工作量,又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记忆、遵守学校纪律,使之形成遵守纪律的好习惯。

2.针对学生的“眼前利益”来管理

很多小学教师反映,跟学生讲了许多道理,他们就像没听到一样,其实这除了有学生天性如此的问题之外,也跟教师的说服能力有关。大多教师在讲道理时,往往以对未来的影响为切入点,事实上,小学生多数看到的是眼前情况,未来太遥远,他们不怎么关心。如果老师跟一位学生说,你这节课如果搞小动作,我就对你的这种行为做出某种惩罚。惩罚就在学生眼前,距离不远,在此情况下,这位学生该节课遵守纪律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而如果老师告诉学生,你现在不遵守纪律,那么形成习惯,对你一辈子都有害,这时候学生往往无动于衷,因为小学生对未来还没有形成一个明显的认知。因此,在小学课堂纪律管理时,教师最好针对学生的“眼前利益”来讲道理。

3.奖罚分明

在课堂纪律管理中,教师要做到人人平等,不能因为是优秀学生或自己偏爱的学生犯了错,就减轻惩罚,甚至不做惩罚,不了了之,更不能因为是学习较差或贪玩好动的学生犯了错误就加重惩罚,我们应做到一视同仁,奖罚分明,凡是违反纪律的学生,不论是好学生还是差学生,都要做到惩罚的公平公正。反之,奖励遵守纪律的学生也同样如此。这种奖罚分明、公平公正的管理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纪律性和服从性,使之树立要遵守纪律的意识。

四、总结

纪律管理是学生德育教育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小学生学习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做好小学生的课堂纪律管理,不仅有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也能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产生好的影响。作为班主任,我们要做好小学生的课堂纪律管理,教会他们怎么做人,使之养成良好的纪律习惯,从而树立正确的是非观、人生观、价值观。

参考文献:

1.阳桂兰.高校大班课的课堂管理策略[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

2.王渐苏.纪律约束在课堂教学管理中的应用[J].求实,2010(S2).

篇2

纪律管理作为课堂管理的一个方面,是指在课堂上让学生遵循行为标准,约束学生的不良行为,从而保证课堂秩序,让教师的教学活动可以有效进行。课堂作为教师传授知识的地方,作为学生获取知识的平台,课堂秩序直接影响传授知识与获取知识的质量。利用好课堂上的每一分每一秒,可以让学生第一时间获取知识、掌握知识,还可以减轻学生课外的补习负担,让学习变得更加高效。所以,教师要营造好、维护好课堂氛围,从而在纪律上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课堂纪律的含义及形成方法

通常维持课堂纪律有三种过渡形式:教师的约束及规矩约定学生纪律;通过父母、同学、课堂氛围等外来约束纠正学生课堂纪律;通过学生自身约束力维护课堂纪律。可见,课堂纪律是通过对学生施加外部强制控制与规则后,逐步过渡到学生自我约束和自律的过程。因此,良好的课堂纪律不仅仅是外界强制规范的结果,更是帮助学生自觉发展纪律自觉性的过程。课堂纪律的行程通常有四种类别及方法:

1.教师促成纪律的形成。对于刚入学的学生来说,教师需要以讲规则、多指导的方式帮助学生形成课堂行为规范。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以及自我意识的加强,教师要求的准则会变得越来越弱化。

2.集体纪律约束个体。我们经常说的集体可以促成纪律,指的是在集体舆论和集体压力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一个群体性的规范。新生从第一天进入这个集体开始,对周围的环境进行观察,随着在校时间的不断增加,周围同学对其影响就会越来越大。

3.纪律性的自我养成。学生在集体内可以通过自律性、自觉性自我养成纪律性。

4.任务促成纪律。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某项具体的教学任务对学生提出要求类的纪律。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还可以减少课堂的纪律问题。

二、课堂纪律管理有效措施

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纪律氛围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严格要求。教师在约束课堂纪律时,对学生的认知要进行矫正,但是又不能对学生要求得过于严格。虽然在教学中对于教学和学生严格要求是最基本的要求,但是这种要求也要有一个度,不能过于呆板,最好达到“严而不死”的境界,教师在课堂上的管理应该具备人文精神:自己不愿意接受的不强加给学生。有时候,教育就是一种唤醒,用教师的人格去唤醒学生的人格,用教师的心灵去唤醒学生的心灵。

2.在可控的范围内让课堂充满活力。教师需要约束的是行为,开放的是思想,充满活力指的是在思想层面上的“活”,这个“活”指的是思维活、思想活。调动起学生的思维和思想后,教师要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教学中来,在学生的思维和思想在教学内容上活化以后,整个课堂的气氛相对就是热烈的,而不是混乱。反之,思维和思想没有活化,而是行为发生混乱,整个课堂就会乱如一锅粥,教师就需要大量的精力整顿课堂纪律,进而会影响整个课堂的教学效果。在课间和休息的时候,教师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应该与学生多一些交流,这样可以有效拉近师生的距离,对于日后在课堂上的纪律管理也是有帮助的。

3.师生应该彼此尊重。教师在调动了学生的思维和思想后,接下来就要让学生将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有序地提出来,如果课堂上大家都想发言而不顾及纪律,就会导致课堂上的混乱,缺少接受和倾听。这个时候就要求做到师生之间彼此尊重。曾经听到一个教师讲过这样的一个案例:在体育课上,当教师在全班学生面前讲解动作要领时,有一位学生因为走神,而唱出了歌曲,声音很大,全班同学的注意力都被吸引了过去,而那位学生也不知所措。这个时候,这位体育教师并没有批评这位学生,而是风趣地说:“哪位同学唱得这么好听的歌曲啊?一会咱们下课前,放松一下,让这位同学给大家唱一首好不好?”这个时候学生集体鼓掌叫好,注意力也随之被教师吸引了过去,课程继续进行,也帮助那位学生解了围。笔者认为这样的做法是可取的。

4.奖惩要公平,双管齐下。第一,对于学生,教师应以关心、鼓励为主,大量研究表明:教师的夸奖可以最大限度地唤醒学生的自信,并激发他们自身最大的潜能,是促使学生努力学习的巨大动力。第二,合理运用惩罚。有时候,运用处罚对纪律管理也是有效的。在鼓励的同时,对于一些累犯的学生应该进行一定的处罚,这样才能强化学生心中纪律的重要性。第三,树立正确的榜样。教师不仅仅要告诉学生哪些是不该做的,更应该告诉学生哪些是应该做的,如何可以做得更好,为学生努力提出改进的方向,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

总之,课堂规范和课堂纪律的制定不能是传统的“一言堂”,要让学生参与进来,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意见,让学生亲身体验,从管理规范和制度的被接受者转换为主动的参与者。促使大家共同遵守课堂纪律,达到共同的目标。

篇3

一、英语课堂纪律的重要性

英语课堂是学生最为重要的学习英语的场所。如果课堂纪律存在问题,不仅会影响教师的教学进度,甚至某些课堂纪律问题还反映出了某些学生在性格上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小学是基础的基础”,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年龄小,自控能力相对差,如果小学英语教师只重视了英语的教学而忽视了课堂纪律管理,就会使课堂混乱,学生精力涣散,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课堂纪律问题的原因

心理学家科恩(Cohen.L.)研究表明,小学生课堂违纪行为产生的原因包括学生的内部原因,也包括一些外部因素,例如,教师的教学和外部的环境。从本质上看,学生自身的内部原因是引发课堂违纪行为的本质因素,例如,学生的认知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自律意识。从外部看,首先是学校的课堂环境与家庭环境,其次是教师的课堂教学,这两者都会对小学英语课堂纪律产生一定的影响。

1.学生的认知发展,学习兴趣和自律意识。据研究,小学生的学习情况与其认知发展水平有密切的关系,而课堂的违纪行为与学习情况有机联系在一起。所以小学生不平衡的认知发展极易产生课堂纪律问题。特别是对于一门外语的学习,有些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较高,学生就会不满足与教师讲授的内容,也就不会被容易学会的东西吸引,他们无所事事就开始做小动作分散精力;有些学生认知发展水平较低,对于教师所讲内容,不甚理解,就会产生焦虑和烦躁的情绪状态,最终在课堂不遵守纪律。长期以往,学生就会厌恶学习英语。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小学生缺少了学习兴趣,就一定会逃避学习,教师要求做的事情只会应付着做。小学生若没有对学习英语产生兴趣,就不会集中注意力,所以更容易被外界无关因素所打扰,进而产生一些违纪行为影响课堂纪律。现在很多的小学生在英语课堂上产生违纪现象,例如,逃课,迟到早退,顶撞教师等都是因为其缺乏学习英语的兴趣。

小学生的自律意识较差,心智尚在发育,所以小学生不能够长时间集中精力专一的干一件事,他们只能集中精力做他们喜欢做的事。不仅如此,而且小学生的注意力很难集中,也特别容易被无关事务分散,这就使得小学生的纪律意识薄弱。当然了,自律意识还受到年龄的影响,对于小学低年级学习英语的学生,他们需要更多的外部监督。他们的自律意识与高年级学生有特别明显的差别,以上的这些因素都增加了小学生在英语课堂上违反纪律行为的出现。

2.学校课堂环境和家庭环境。学校的课堂环境是指教室内的装饰、座位的排列,教学设备的摆放等。这些教室内的环境都会对教师和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对于学生座位的排列来说,学生在教室的不同位置会影响学生的活跃度,与教师的互动交流。一般来说,相对靠前和居中的位置是最能刺激和维持课堂上学生活跃度与参与度的。对于教室的装饰来说,如果教室的布置杂乱无章,色彩太鲜艳都会不同程度的影响学生的注意力,进而做出违背课堂纪律的行为。家庭环境主要指的是父母对孩子的影响。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好的家庭环境会对孩子性格的形成和习惯的培B具有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但是,对于现在的家庭中,大多数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家长太溺爱孩子就会导致孩子骄横不讲理,以自我为中心进而产生一些课堂纪律问题。

3.教师教学。教师在课堂纪律管理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但是教师的一些不当行为,例如,备课不充足、课堂组织松散,逻辑混乱都会导致学生分散注意力,产生一些课堂纪律问题。有些教师采用一些强制性方法去维持课堂秩序,学生在心里不会信服,久而久之产生逆反心理,更加不喜欢英语这门课程,在课上注意力分散,产生一些隐性的课堂纪律问题。此外,一旦学生产生课堂纪律问题,如果教师不给予耐心的指导,而是一味的批评就会对学生再次发生课堂纪律问题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

三、总结

小学生的课堂纪律管理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课堂纪律问题的产生会对正常的英语课堂教学产生重大的影响。正因为课堂纪律对小学英语教学有如此重要的作用,所以才有必要对英语课堂纪律问题的产生原因进行研究和探讨。因此,针对小学英语课堂产生的纪律问题,首先教师应该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采用灵活的教学策略,管理好英语课堂。其次教师应当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学生沟通帮助学生改正他们的坏习惯,培养他们的自律意识。最后,教师应该与家长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帮助学生战胜他们在课堂上的不良习惯。因此,身为小学的英语教师,只有明确了英语课堂纪律问题产生的原因并不断去探究使英语课堂纪律行之有效的方法,才能使英语课堂教学受益于每一个小学生,这对于整个教育事业的积极发展也具有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篇4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745(2013)03-0055-01

一位伟人曾经说过:“纪律是执行路线的保证,没有纪律,党就无法率领群众与军队进行胜利的斗争。”在学校,纪律是教学质量的保证。课堂纪律好是保证教学效果好的必要条件,课堂纪律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建立新的课堂纪律,是课程改革的题中应有之义。以学生发展为本,并不排斥对学生守纪的要求。对良好纪律的追求永远不能放弃,问题是必须在纪律理论和纪律实践上要有新的进步。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一直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关心的一大话题。

众所周知,不论哪个教师,最怕的就是上课学生纪律不好,他们课堂上讲话,搞小动作,不能集中精神听老师讲课,学不到知识,导致学业成绩的下降,这都会让老师很痛心,也很无奈。所以,好的课堂纪律是决定教学效率和质量的关键,但是,良好的课堂纪律来自学生对老师的敬与畏,而现在的学生对老师的畏越来越小,那么你就在敬上做文章,要想让学生对你产生敬,就要让学生看到你可敬的一面,比如你的能力、你的绝活儿、你的爱心等。不仅如此,教师还要树立良好教风,用良好教风带动课堂纪律的养成。教学无小事,处处关育人;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要用正确的观点和态度影响学生;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去带动学生;用勤奋工作,乐于奉献的行动感染学生,用丰富的知识和科学的教学技巧吸引学生,在学生中树立起自己的威信。

一、管好纪律差的学生

一个班级,总有纪律差的学生,先从纪律最差的同学抓起,以点带面,可以促进全班纪律好转。学生不守纪律的原因很多。比如学习目的不明确,基础薄弱,对学习不感兴趣;上课听不懂,,自制力差等,都可能产生一时或长期的不守纪律。这些原因在学生身上也许几种并存,但必有一种在起主导作用。对待这些学生,不能嫌弃、疏远,而要尊重、亲近,用爱心与真情感化他们。我在课堂上经常更多的关注他们,会多给他们提问。有时候,我会搜集一些美文、名言警句、励志故事等让这部分同学朗读,既提高了学生朗读能力,也提高了他们的课堂注意力,如果朗读得好,就给他们表扬,让他们有成就感。另外我还用家访的形式,与家长紧密联系,共同配合才能转化这些学生。

二、明确课堂常规要求

要结合本班情况制定班级学习制度、纪律要求等。有了目标,学生自我约束有方向,自我管理就有章可循。比如把课堂常规纪律按要求分几个环节。课前要把学习用品放在指定的位置,预备铃响后要迅速进入教室,安静坐好;上课专心听讲,要说话先举手,课堂上的一切行为都要符合常规要求。表扬是课堂管理的常用策略,对学生细微的进步都要加以表扬。既要口头表扬,又要设计纪律评比的大表格,让学生在课堂里得到的红花或红星,及时贴上去,评选遵纪之星、礼貌之星、学习之星、使学生学有榜样,赶有劲头。记住,千万别使用罚站作为惩罚。

三、正确运用注意规律

在教学中当课堂秩序出现问题时,故意停止讲课比责备学生要好,这样做可以把学生的注意吸引到教师的讲授方面。责备学生,反而会使其他学生的注意转移到违反纪律的人身上,分散学生的注意。在开始讲课时,要说明学习它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学生对学习目的认识越清楚,他们就越能努力。以有意注意来对待他们必须学习的任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正确运用注意规律,既要估计客观条件,从有效地组织教学内容和改进教学方法着手,使学生对教学本身发生浓厚兴趣;同时又要考虑到人的主观因素,严格要求学生,教育学生以顽强的意志去克服困难,这样教学质量才有保证。

四、善用眼神洞察学生

篇5

1. 教育学生遵守课堂纪律及遵守课间秩序、树立良好的学生形象;

2.结合本班级实际情况,提示要求。

二、活动重点

教育学生遵守课堂纪律及遵守课间秩序、树立良好的学生形象;

三、活动过程

1.师:同学们都是一年级的学生了,应该对纪律有了相当的认识。这段时间通过一些表现,让同学们总结一下哪些方面没能遵守纪律,这堂班会我们该谈谈如何才能遵守纪律,维持秩序。

2.请同学介绍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规范的内容。 如:文明礼貌,见老师主动问好,同学之间谦让。 课间遵守纪律,不追跑打闹。

升国旗严肃,奏国歌时要肃立,行注目礼。

积极参加有益的文化体育活动,认真做广播操和眼保健操。

3.学习儿歌《遵纪守法》。

小小学生守规范,爱家爱党爱祖国。遵纪守法有常规,勤思好问爱科学。

珍爱生命勤锻炼,自信自强爱生活。马路要走人行道,注意安全保健康。

班级是个大家庭,人人都要多关心。尊敬师长有礼貌,团结合作争第一。

花草树木有感情,请你别伤它的心。随地吐痰不文明,果皮纸屑不乱扔。

人人都来守规范,个个都会夸你棒!夸你棒!

4.智力大冲浪。(抢答题。)

问:上课铃响了,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答:做好课前一切准备,安静等待老师来上课

问:上课可以交头接耳,大声喧哗吗?

集体答:不能。

问:课堂上可以做与本节课无关的事情吗?

答:不可以。

问:下课后可以在教室或走廊上相互追逐打闹吗?

答:不可以。

5.宣誓。

师:让我们的素质及文明展现在一言一行中。在校园里,我们是遵守规范的学生;在家庭中,我们是遵守规范的孩子;在社会上,我们更是自觉遵守规范的小公民,是遵守社会公德的小模范,是文明的小使者。

今天,我们年级全体同学在这里郑重宣誓:(全班学生起立,齐呼)学守则,守规范,做文明规范的好学生。

6.小结。

班主任发言:同学们,今天我们班召开了我谈守则和规范的主题班会,希望同学们要以规范和守则为标准,严格按要求去做,争当文明的小学生,以班级规范的内容为要求,为集体争光,争当文明行为小卫士示范生。

四、活动小结

通过本次班会活动,同学们了解了遵守学校纪律的重要性,知道了平时自己的不足,同学们以前把自己成小孩子儿看,通过这次班会,我们让同学们知道,从现在做起,努力学习,遵守学校纪律,争取长大为祖国作出贡献。

纪律教育主题班会【2】班会目标:

1. 教育学生遵守课堂纪律,遵守课间活动的秩序,做一个文明有礼貌的中学生。 2 .结合学校以及班的实际,提出各项要求。

班会过程:

一、播放视频《国庆阅兵》,导入班会主题。

十年一次的国庆盛典是中国的重头戏,而09年的国庆盛典参加阅兵的徒步方阵更是以零误差完成了国庆阅兵历史的奇迹,外国媒体高度赞扬了这次国庆盛典,尤其是徒步方队,他们的整齐,威武,让世界看到了作为一个大国的风范。

思考:1.是什么保证了他们奇迹般的完成任务?

是纪律—遵守纪律,服从命令,一切行动听指挥

二、纪律的概念

现在开始我们今天的主题班会《纪律在我心中》

2.1.什么是纪律?

纪律就是规矩,是指要求人们遵守已确定了的秩序、执行命令和履行自己职责的一种行为规范,是用来约束人们行为的规章、制度和守则的总称.

2.2.经典故事欣赏

《曹操自刎》和《孙武三令五申》

看完这些故事,请同学们想一想:

一些学生抱怨学校班级的纪律以及规章制度太严而不服从老师与班委的管理,并且因此觉得自己不够自由。你有这种想法吗?你又如何理解纪律呢?

带着这些问题,请边思考边欣赏相声《纪律在我心中》,看看他们对纪律的理解?

三.纪律的重要性

3.1小组讨论

3.1.1.纪律与自由有什么关系呢?

青年人都向往自由,而纪律又是以约束和服从为前提的,因此有些青年人便产生了误解,认为遵守纪律和个人自由是对立的,要遵守纪律就没有个人自由,要个人自由就不该有纪律的约束。纪律和自由,从表面上看,二者好像是不相容的,实际上是分不开的。遵守纪律才能使人获得真正的自由:不遵守纪律,人们就会失去真正的自由。

总之,自由和纪律缺一不可,没有先后和轻重之分。两者的有机结合最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3.1.2.你又如何理解纪律呢?

纪律的重要性——我们生活在这个社会,不可以没有自由也不可以没有纪律。自由和纪律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自由是在纪律约束下的自由,纪律带有一定的强制性,但没有这种强制性,自由也就无法实现。

四.中学生的纪律

4.1我们的纪律就是校纪、校规;我们的纪律就是班纪、班规;

反观现在的我们,又做的如何?!请欣赏小品《课间十分钟》,小品的内容反映了我们普遍存在的一些不遵守纪律的行为,那么我们还有其他不遵守纪律的行为吗?

上课有些同学乱说话

教室卫生保持不够干净

有同学乱扔垃圾的习惯

打扫卫生不够积极

我们学习的积极性太差

部分作业有拖欠(美其名曰“参考”)

晚自习及上课仍然不安静

教室和走廊仍有打闹的现象

上课睡觉,上课迟到,乱丢垃圾

4.2不遵守纪律的后果

有些同学认为不遵守纪律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其实不然,让我们看看这些因不遵守纪律而引发的血的教训——

示例一:北京李某在14岁之前盗窃、抢劫各类财物约五万余元

示例二:20**年9月21日,尤溪县某校学生卓某因张某对其殴打

示例三:中学生身边的案例。

通过以上案例,请同学们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4.3遵守纪律从我做起

通过纪律管理使同学们养成遵守纪律的意识和习惯。虽然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但在学校期间必须要按时参加教学计划规定和学校统一安排组织的一切教学活动。注意课堂礼仪,遵守课堂纪律、认真听课、不迟到、不早退。从而内化为自己的道德要求,转化为自己的自觉行为。让这种“优秀”纪律在我们心中荡漾。

五、结束语

5.1倡议书

不知不觉本次班会课已经接近尾声了,通过今天的班会课同学们已经体会到了要遵守纪律,我们八(5)班发出以下倡议。

①按时上课,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

②课堂有纪律,认真听讲,做好笔记,不顶撞老师;

③课间有秩序,不喧哗打闹;

④语言有礼貌,不讲脏话,语气和蔼;

⑤穿着得体,不盲目追求时尚;

⑥心中有他人,不自私,多为他人着想;

⑦学习上要不甘落后,奋起直追;

⑧讲究卫生,地上无痰迹、纸屑,墙上无污痕,桌上无刻划,门窗无破损;

⑨勤俭节约,不浪费水电资源,发扬刻苦耐劳的精神;

⑩不与社会上行为放荡分子来往,不上网,打游戏机;

篇6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4.070

小学是我国学生正式接受系统知识的最初阶段,是学生知识积累的基础阶段,更是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由此可见小学教育的重要性可见一斑。但是由于授课对象是小学生,学生处于好动阶段,保证课堂质量与提高课堂效率是小学教育的关键。与中学授课不同,小学的授课方式受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影响,一方面要使小学生遵守纪律,能够老实坐在位子上认真听讲;另一方面要使小学生能够理解课堂授课的内容,因此要采用小学生能够听懂的语言词汇及方法。因此,要提高小学课堂效率,不仅需要对学生奖惩并施以保证课堂秩序,有一个适合学习的课堂环境,更需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程度,采用适合学生的授课方式,以提高课堂效率。根据我的授课经验,要提高小学课堂效率,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授课方法:

一、制定课堂纪律

正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对于小学生而言,学生的自我控制力还不够,需要教师制定课堂纪律来规范学生的课堂表现。教师在第一节时,要先让学生明确本堂课的课堂纪律,树立起教师威严,让学生不能再课堂上“放肆”,影响课堂纪律。以这种方式确保课堂纪律,保证课堂授课环境,为学生学习创造一个稳定的学习环境。需要注意的是,一旦制定了课堂纪律标准,就要严格按照标准实施,同时对学生要注意奖惩并施。

(一)严格执行

一但制定了课堂纪律,就一定要严格实施,这样这份纪律标准才能真正起到管理课堂纪律的作用,对学生起到威慑作用,保证课堂的学习环境。一旦教师没有实施,或是网开一面,这样不但会使这份纪律标准失去其作用,也会使教师失去在学生中树立起的威信。

(二)奖惩并施

所谓“奖惩并施”,即对小学生不要完全采用威慑手段来保证课堂纪律,要采用奖励的方式。对不遵守纪律的学生进行相应惩罚,但是对于课堂表现积极的学生,要采用一定的方式进行奖励,使该生成为全班的榜样,利用榜样的作用带动全班同学,促进课堂效率的提高。

二、兴趣教学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中的这句话道出了兴趣对学生学习起到的重要作用,对于小学生而言,学生的兴趣还很广泛,兴趣点也没有定型,学生的可塑性极强。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不仅对于当前课堂效率的提高有重要帮助,对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也会产生长远影响。那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一)生动有趣的课堂导入

小学生对课本知识的兴趣与否,教师的授课方式起到很大作用,有趣的导入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保证。导入是课堂的开端,所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教师要认真准备课堂导入,将导入做得生动有趣,吸引学生对即将展开的授课内容充满兴趣。

(二)以赏识教育为主,积极与同学做互动

小学生的自尊心较强,当教师夸赞的时候会觉得无比自豪,教师要抓住学生的这点心理,多与学生做互动。学生积极回答问题后要对学生及时表扬,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以此提高课堂效率。

三、生活化教学

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处于初级阶段,生活经历较简单,因此对很多事情的理解有些许困难。因此,授课时教师要尽量采用生活化教学的方式,将学生需要掌握的课本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结合起来,帮助学生理解。

(一)授课语言尽量运用日常词汇

小学生的语言词汇较贫乏,在语文课上,需要帮助学生拓展词汇,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在授课时,教师要采用常见的词汇授课,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保证课堂质量。

(二)列举日常生活中的常见事例

小学的很多课堂授课中,课本事例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去甚远,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这就需要任课教师采用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常见事例,拉进学生与相关知识的距离,使学生从生活中学到知识,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教育的重要性绝不仅仅在于课堂的具体知识点,更在于在小学教育阶段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才是对学生产生长远影响的重要因素。学生在小学时候养成的学习习惯,对学生接受初中、高中、大学甚至更高层次的教育都有重大影响,这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读书习惯及课堂听课习惯等。

(一)爱读书

热爱阅读,这是会使学生一生受益的良好习惯。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读书习惯时,不要对学生的阅读书目加以限制,只要不是不健康的书籍,任何科目的书籍都能使学生有所收获,甚至可以使学生从中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因此,要积极鼓励学生读书,帮助学生树立“活到老、学到老”的阅读理想,帮助学生做到开卷有益。

(二)认真做笔记

学生要学会做笔记,这样才能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里的笔记包括两种,一种是读书笔记,另一种是课堂笔记。读书笔记是指学生在读书过程中及读完书后做的笔记,教师要教会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将文章的重点及引起自己兴趣的句子画出来,并在旁边标注自己的感想;读完一本书后,要及时做读书笔记,除了记录书名、作者等常规内容外,将自己的感受写下来,这样不但能够加深对书本的记忆力,更能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培养自己的文章感受力。课堂笔记则需要学生注意,要先听教师讲,然后抽空记录课堂重点,切勿颠倒顺序,只记不听,这样就会陷入“本末倒置”的弊端中。

(三)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方式之一,教师要帮助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这样学生在听课前就能对课堂授课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对于预习中的简单问题可以加深印象,而对于预习中的难点问题,可以及时集中注意力,将自己的疑惑听明白,从而提高听课效率。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尤其是小学生,不可能整节课都能精神高度集中,提前预习可使学生有目的地听课,自然能够保证课堂效率。

篇7

信息技术新课程的课堂之所以存在上述现象,这与以下因素有关。

1.信息技术新课程的特点

(1)信息技术是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课程,特别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以及自学能力。

(2)信息技术新课程的学习需要将科学性、趣味性与实践性相结合。

(3)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要求关注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这些新课程的特点决定了信息技术课要在多媒体网络教室上,这是课堂纪律不良的前提条件。

2.高中生的心理特征

(1)注意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也有分配;观察具有一定的目的性、系统性,但欠精确。思维活跃,经常提出问题,不轻信别人的结论,喜欢评论和争议。

(2)兴趣范围广泛,性格特征趋向稳定、成熟,外显与内向类型明显。性格的可塑性较大,旧的不良性格特征可能被重新塑造,新的不良性格特征可能还会产生。

(3)自我意识进一步增强,要求别人了解、理解和尊重自己。有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要求,但也会出现自我与现实的冲突。

这些心理特征是导致课堂纪律出现混乱的内在原因。

3.学生的个别差异

(1)自控能力的差异。计算机网络承载着包罗万象的信息,内容极其丰富。刺激而又颇具诱惑力的游戏,新颖、交互性较高的网上聊天,对学生的自控能力是一种考验。

(2)操作技能的差异。由于学生在初中的信息技术教育环境以及家庭条件的不同,学生的操作技能有着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表现在课堂上就是一种不协调。

(3)学习兴趣的差异。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名言在信息技术学习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不同的学生对搜集资料、上网娱乐、图像处理、网站制作、软件编程感兴趣的程度不同,这样在课堂上他们总是依据自己的兴趣活动,这些个别差异是导致课堂不协调的直接原因。

4.教师的教学偏颇

(1)教育宣传不够。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认识不足,老师没有对信息技术在今后学习生活中的重要性进行耐心、细致的宣传。

(2)备课不全面。任何一节课,教学的每个环节都是备课的内容,因为缺乏对如何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自己身上的准备或安排,导致在课堂上出现一些缺憾。

(3)对学生的差异注重不够。新课程要求关注全体学生,如果在课堂上学生得不到关注,这就有可能产生“优生”“差生”都在乱的现象。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偏颇会加剧课堂纪律的恶化。课堂需要有一定的纪律,一个吵吵嚷嚷、秩序混乱的课堂,很难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但过分强调纪律,又会扼杀学生潜在的个性和活泼的天性,束缚学生的思维空间和想象力。我们既要注重学生个性的飞扬、思维的活跃、智慧的启迪,又要保证教学活动有效顺利地进行,这确实需要一定的方法和技巧。

二、维持信息技术课堂纪律的方法和技巧

根据笔者的教学经验以及对这一问题的思考、探究,维持信息技术课堂纪律有如下一些方法和技巧。

1.巧设课堂前奏

在多媒体教室上课时,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要巧妙地设置课堂前奏。比如告诉学生在课堂的时间安排上有以下三种方案:第一,讲一节课,不操作;第二,讲30分钟,操作15分钟;第三,讲15分钟,操作30分钟。大家希望采取哪种方案呢?学生会说第三种方案。这时抓住机会巧妙安排:大家要想让老师采取第三种方案,必须集中精力听课,否则就采取第二种方案,甚至第一种方案。这样学生的注意力将非常集中。

2.从兴趣入手,从应用入手

教学必须符合学生的天性以及发展的规律,这是首要的、最高的规律。回归生活,让课堂与生活紧密相联这是新课程教学的基本特征。在课堂上运用适合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让他们学以致用是两个非常好的突破点。这也是维持课堂纪律最长久最有效的方法。

3.精讲多练

“精讲”,是指对于学生自己看得懂的、易理解的内容,教师少讲,甚至不讲,让学生自学;而对于一些较难的知识要有针对性地讲解,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突破难点,让学生掌握要领。“多练”,是指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参加实践操作,从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学生实际操作时,教师加强巡回辅导,及时解决学生发现的问题,这样学生的精力就会集中到学习内容上去了。

4.创设严肃自由、主动探索的教学氛围

篇8

摘要:《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型课堂教学中,课堂管

理将面对更大的挑战。作为年轻教师更应该让课堂变得有效、高效,和学生共同创建和谐课堂,那么要想做到这点前提就是组织好课

堂纪律。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高年级;课堂纪律

以往我们对课堂纪律的认识就是要让学生怕老师,老师必须

有绝对的管理权,通过对学生严厉的惩罚来对学生进行行为上的

控制。正是由于这种认识让以往的课堂少了一些活力,学生内在

的个性得不到发展。随着行为的受限制,他们的思维也有了局限

性。新课改后,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静下来思考的时间少了,

我们要如何把握课堂的动与静,又成了一个新的问题。随着新课

改的深入,专家们提出在课堂纪律上应更加关注学生的课堂情

绪,更加关注学生的思维自由。我们的课堂应试着站在学生的角

度,理解学生的需求,分析学生的课堂心理反应,了解他们需要

怎样的课堂。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心理和生理都走向成熟,他们更

加希望老师关注他们的情感,希望和老师平等对话。那么如何组

织好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课堂纪律呢?

一、了解小学高年级学生的特点,认识课堂纪律在教学中的

重要性

小学高年级学生一般都有以下几个特点:有一定的自控能

力,但对学习不感兴趣;2、注意力差,容易走神,虽然人在课

堂上,但心思却不在课堂上。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组织调

控就显得非常必要和重要。课后,多和学生交流,能增加师生之

间的了解,增进师生的感情,也有利于教师维持课堂纪律。我们

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还要关心他们的生活,只要和孩子有了感

情基础,我相信在课堂上他们也会听老师的话,替老师着想。

二、以科学理论为依据,有针对的组织调控课堂,增强课堂

组织的有效性

首先,课堂组织要以教师的威信作为基础。作为一名教师,

无论是从人品还是学识,都必须得到学生的认可,只有这样,学

生才会从心理上接受老师的一言一行。特别是高年级的小学生,

一旦他们认可了一名教师,就很容易以教师的话为行动指南。反

之,如果他们不认可这名老师,也就对这名老师所教课程产生逆

反心理,甚至有的学生故意和老师作对,不去学习,造成很坏的

影响。

其次,在尊重学生的同时对他们严格要求,要把对他们的尊

重和信赖和对他们思想、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我们经常提

到要严格要求学生,这里的严格是针对思想、行为和学习的。如

果思想上和行为上犯了错误,就一定得去教育使其改正。但是要

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他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现在的孩子

渴望得到家长和老师的尊重和理解,如果教师能和学生互相理

解、以诚相待,对我们的课堂教学也是有帮助的。我们班有个孩

子父母长期不在身边,所以思想和行为都比较独立,比别的孩子

成熟很多。他在课上和平时的生活中都表现的比较大胆,想说什

么就说什么,我觉得他比较难管理,所以只要有机会我就批评他。

私下里我听到他说老师偏心,不理解他,太自以为是。后来我和

他的父亲认真谈话后,才知道他在父母的心目中是一个很优秀的

孩子。所以我反思我的管理方式,觉得应该和他好好谈一次。通

过用心交谈,他明白了老师的想法和难处,他也敞开心扉,把自

己想说的话都说了出来,从那以后,在课堂上,我从他的眼神里

读出来一个孩子对老师的信赖和得到理解和尊重的满足感。

再次,在管理的过程中,教师的语言要做到严慈相济。课堂

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一节课都是用言辞或巡斥来维持课堂纪律

是不可取的,这样更容易让高年级的学生产生逆反情绪。对于课

堂上个别学生的不当行为,如果是影响了其他同学就可以稍微停

顿一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他们能从老师的眼里读明白接下来

该怎么做是对的。课堂上有一些事不是学生故意做的,我们要用

幽默的语言去化解,对学生多一些理解和宽容。

最后,根据高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调整

教学方式。在教学时老师要全身心投入,用自己的激情感染学生,

关注每个学生,用眼神和他们交流,形成一种默契。到了高年级

孩子的想法比较多,要给他们留下足够的时间去思考、交流,即

使想法与教材的初衷有不符,但也要考虑他们生活的年代特点和

生活条件,只要是发自内心的去交流,就会产生共鸣,也会有意

想不到的效果。

小学高年级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是二十到三十分钟,他们

都喜欢故事性较强的学习内容。教师要在课堂上使用有效的辅助

手段,比如:使用多媒体听课文录音或播放视频,效果更好。

三、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提高课堂组织的实效性。

小学课堂组织调控的作用很大,但真正做起来却不是一件容

易的事。我觉得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尝试:

1.重视知识、情感、态度的统一,要以传授知识为主,坚持

教学内容和教师情感融为一体。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

坚持学习的毅力。对学生多鼓励,多表扬,培养自信和学习兴趣。

2.课堂组织要把握好度,我们不能为了组织而忽略了课堂的

教学目标,不能一气之下放弃了讲究教学艺术。太情绪化只会导

致教学效果更差。以前我在教学时就把很多时间浪费在了课堂纪

律的组织上,即使组织了也起不到任何的效果。经反思后,我发

现孩子最不愿意听到老师命令和训斥的语言。所以,我不再命令

他们,而是用幽默的方式提醒他们,效果较好。这样,既不耽误

时间,又能让课堂的教学任务顺利完成。

3.课堂组织调控要讲究方式方法。我们在课堂上注意培养师

生之间的默契,和学生在情感上交流、沟通,能把课文和实际生

活联系起来,增加他们参与讨论的兴趣,也可达到情感上的共鸣。

教师在刚接高年级的班时,首先要让他们从心理上接受这名新老

师,要花费一些时间,和学生达成共识:上课遵守纪律,尊重老

师;认真倾听他人发言;与学习无关的事不去做。

总之,小学高年级课堂纪律组织是一门艺术,如果我们能让

每堂课都生动有趣,让每堂课都气氛活跃,那么教师就和学生有

了一种默契,会共同营造一种学习氛围,课堂教学效率必定会提

高。让我们共同努力,创建有序、高效、和谐的课堂!

参考文献:

篇9

在当今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竞争激烈的时代,家长、学校、社会在对小学生的学习成绩、身体素质重视的同时对小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也越加重视。小学生由于天性活泼好动,往往会在室外体育课这种特定的环境中不自觉地将平时一些不良行为习惯充分表露出来,因此,如何通过体育课堂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显得非常迫切。

如何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我结合自身教学经验谈几点看法。

一、结合课堂常规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教育

课堂常规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保证课堂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的前提条件,是被广大体育教师实践证明合乎课堂教学规律的行为规矩,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阵地。因此,体育教学的课堂常规,包括上课的着装、考勤制度、纪律要求、上课站队集合地点等,教师都要做出明确的要求,这样学生才能够明确体育课上哪些事情该做,哪些事情不该做,到什么时候做哪些事情。所以,学期初教师应该制订切实可行的体育课堂常规以规范学生的行为规范,保证课堂教学能顺利进行并得到落实,这就需要老师付出很多的心血,从课堂中的点滴做起,养成以下良好的行为习惯。

1.养成遵守纪律、听从指挥的习惯

严格的课堂纪律是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的前提和基础。体育实践课多在室外进行,环境、气候等许多不利的因素会干扰学习过程,何况小学生的学习自觉性、行为的自制力、情绪的自控力都较差,因此,体育教学中,首先要建立严格的课堂纪律,如上课不迟到早退,不旷课,因故不能上课要请假;学习过程认真听讲、积极思考;练习当中精神饱满,听从老师指挥等课堂常规,以规范化的纪律要求来保证体育教学的正常

开展。

另一方面,要把纪律训练和教学活动相结合,可以通过竞赛法、评比争先法、榜样激励法等,把纪律训练渗透在教学活动中,既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又培养了遵守纪律的能力。教师还要及时评价学生的课堂纪律,对遵守纪律的学生要采用各种方法及时鼓励褒奖,对于不守纪律的学生也应有适度的批评,甚至可以采取适度的惩罚,强制他们养成遵守纪律的习惯。

2.养成专心听讲、认真思考的习惯

认真听教师讲课是学生学习的中心环节,也是获取体育知识的重要途径。如前所述,小学生好奇喜动,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如果没有专心听讲的能力和习惯,就会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教学中,一方面要让学生明确专心听讲是体育课的纪律,是课堂常规,是学生积极学习的行为表现;另一方面教师要做到讲解精练、重点突出、条理分明,语言生动幽默,启发思维,引起兴趣。

二、结合体育游戏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教育

体育游戏深受学生的欢迎,也是体育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体育游戏竞争中可以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教育,培养学生在比赛中要团结一致,要有胜不骄、败不馁的思想品质,同时更要教育学生遵守游戏规则。例如:学生在做运球迎面接力的游戏时,有的学生为了速度,不注重个人的运球动作,出现拿着球跑的现象,这时候就要及时告知学生,纠正错误并要采取必要的惩罚措施,促使学生养成遵守游戏比赛规则的良好行为规范。

三、结合偶发事件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教育

在体育课中难免会出现安全隐患,这时教师应抓住机会,及时指导和纠正。例如:学生在进行接力跑时,有的学生太着急,希望前面的同学起跑能快点,就伸手推前面的同学,结果可能造成前面的同学摔倒受伤。此时老师应该提前做好安全教育,把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做认真的讲解,明确要求,特别要讲学生违反了要求会造成什么后果。教育学生学习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从不会到会,在这个过程中会遇到许多预想不到的问题,有成功就有失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需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多学习,多请教,多总结,这样在学习的同时,我们才能快乐健康地成长。

四、结合教学过程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教育

体育教学是在教师组织和纪律约束下进行的活动,不管是集体项目还是个人项目都对学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并且学生必须按照要求去做,对于违反要求的学生要及时进行处理。一年级在学习立正时,对头、手、腿、脚、眼睛注视的方向都有明确的要求,学生要反复练习,教师要及时纠正学生错误的地方,刚开始学习时对很多学生都是一个挑战,因为学生的注意力不能集中,所以这个练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学生要做好的是按要求执行,老师要做到的是按要求检查。促使学生养成独立练习、克服困难的习惯和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

五、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

篇10

0.引言

课堂纪律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一部分,在课堂教学情境中教师为了维持班级秩序,保证教学活动和学生学习活动顺利进行,要求学生必须遵守的一系列行为规范。而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新兴的基础学科,是一门综合实践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它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个性、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方面发挥着特殊作用。本文以辽宁鞍山华育高新区学校为例,通过对初中信息技术课堂纪律现状的观察,分析了造成初中信息技术课堂纪律现状的原因,并提出了加强初中信息技术课堂管理的对策。

1.初中信息技术课堂纪律现状

场景一:上课铃打响了,学生们陆续进入机房,有的在互相说话,有的你推我打。

场景二:在老师课堂演示时,邻近的学生互相说话,不断的敲击鼠标举手,猛击键盘。

场景三:在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任务时,个别同学玩小游戏,或者做与学习内容无关的事情。

场景四:在进行同学作品演示时,有的同学看到别人的作品比较差时,会哄堂大笑,嘲笑,讥讽……

2.造成初中信息技术课堂纪律现状的原因分析

2.1学科地位

信息技术学科本身就是一个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以升学率来衡量办学效果的大环境下,由于根本不是中考科目,更没有考试任务,所以在一些班主任老师、学生以及家长眼中,就是一个“小小科”,甚至是一个“根本没有用处的学科”。他们认为这样的课程就是供学生“娱乐”的,根本就是可有可无的。在这样的课上学生可以充分的放松,游戏,娱乐!

2.2学习环境

本校的信息技术课在机房进行教学,与教室相比,每名学生都有计算机可以操作。由于信息技术教学环境与教学资源的开放,学生会受到的干扰因素也较多,学生也较容易分散注意力。

2.3学生层次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学生家里基本都有计算机可供操作。但是由于学生个人素质以及智商能力的差异,造成学生应用计算机的水平参差不齐,在小组协作学习或者共同探究的过程中,就存在小组中挑大梁的核心学生去完成小组任务,其他人在没有什么事情可做或者根本不会做的情况下,产生很多纪律问题。

2.4 信息技术课程自身的特点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深入人心,信息技术课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教学方法等诸多方面越来越成熟,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慢慢地走入课堂,改变了以往的老师演示加学生练习的单纯模式,主题活动,任务驱动,问题解决,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等越来越多的教学模式极大地丰富了信息技术课堂。而在多种学习方式下,就存在了信息技术老师可以很好的组织学生开展活动,但是很难控制活动的过程,使得教师不能够在课堂纪律上收放自如,学生出现各种纪律问题。

3.加强初中信息技术课堂纪律管理的对策

3.1逐步改变教师、学生以及家长对信息技术学科的认识

如今的时代是一个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计算机已融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信息技术教育作为初中生的必修课程,经过这些年的积极探索和发展,初中生所获得的信息素养已经和正在发展和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上发挥着更大的作用。

本校只有七八年级开设信息技术课,而且每个班级一周只有一节信息技术课,无论有多么重的升学压力抑或是成绩要求,都不应该也不能够挤占信息技术课的时间以及忽视课程开设的重要性。这就需要对教师、学生以及家长进行教育及引导,使其逐步意识到信息技术学科的重要性,并加以重视。

3.2加强课堂教学的互动,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寓教于乐

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信息技术课时量比较充足,如果在教学中把握时机开展一些师生的互动、生生的互动、可以提高我们的课堂效率。互动可以在小组合作中体现。小组合作实际上是一种优、差的合理搭配。在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优生发挥特长,施展才能,差生尽其所能,学有所得。这实现了学生资源的共享利用。这种互动能够调动优、差生的积极性,将会明显的改善课堂纪律。比如在七年级学习word课程时,当学生学会了如何插入图片、插入文本框、分栏、插入艺术字之后,我就布置任务让学生制作一份电子贺卡,通过邮箱送给家长、老师或者同学。在制作的过程中,小组之间可以交流、老师也可以提供一些建议。这样的互动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有利于对学习内容的掌握。

3.3加强师生之前的交流,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学生的行为是有传染性的。一部分学生良好的课堂行为能够使全班学生规范自己的行为,从而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反之,如果个别同学出现不良的行为,而教师没有制止的话,周围的同学就会意识到,“既然某某同学玩游戏老师没管,那我也玩游戏的现象。”使这种不良的行为在同学中蔓延滋长,从而使教师难以完成正常的教学活动。所以教师要时刻关注容易出现纪律问题的学生,在他们身上多花一些时间,了解他们心里的想法,多征求他们的意见和感受,关注他们的学习。这样的话这小部分学生就会意识到老师时候在注意自己,关注自己。他们也会规范自己的行为,从而使良好的课堂纪律贯穿教学的始终。

3.4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规范学生的行为

课堂纪律是教学正常进行的基本条件,也是教学的目的和结果。它主要是指对学生的课堂行为施加的外部控制和规则。良好课堂纪律的形成,不仅需要强制性的规则,更需要学生的自制与自律。所以教师在学期初,可以让全体同学都参与进来,共同来制定信息技术课堂的规章制度,并制定相应的奖励与处罚规则,从而保证制度的执行。在学生明确规章制度之后,教师还要不断地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强化刺激,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强化可以分为对正确行为的奖励和对错误行为的处罚。从而使学生自觉的遵守课堂纪律。

3.5提高信息技术教师的自身素质

中学信息技术教师肩负着信息技术教学和科研的任务。要完成这样的任务,必须不断地学习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丰富自己的信息知识,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课堂管理能力和专业知识。并且要在教学中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创造轻松愉悦有序的课堂氛围,这样就能达到良好的课堂纪律与显著的教学效果的双赢。

4.结束语

有效管理信息技术课堂的课堂纪律,才能更好地提高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效益。教师通过对课堂的管理,创建和谐、有效、高效的课堂,关注每一名学生的成长,使学生的信息素养得以提高。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好的应对社会发展对当代初中生提出的要求。 [科]

【参考文献】

篇11

中图分类号: G63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1)04-0113-01

随着我国高考扩招的逐步推进,大学门槛逐年降低,高职将实施“零门槛”入学,上大学不再是难事,多数家长又有能力负担孩子的大学读书费用。所以,成绩稍微好一点的孩子,宁愿进高中,上大学,也不愿到中职学校就读。使得中职学校招收的学生普遍文化素质差,缺乏学习兴趣,学习目标不明确,既没有进取心,又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等。因此,在中职学校的课堂中学生说话、睡觉、做小动作就常有发生,甚至在课堂上互骂、打架等严重违纪事件,课堂纪律难以控制则成为中职学校不正常的常态,而“乱”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所以,要创造一个和谐、有序和高效的课堂氛围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对课堂管理要有高度的认识

教师只有认识到课堂管理的重要性,才会用心管理课堂。“良好的课堂纪律才可能保证教学质量。”当然!组织教学必然包含着课堂纪律管理,良好的课堂纪律是顺利进行课堂教学活动的保证。有位学者说得好:“进行教学,它首先必然包含纪律管理。”通过课堂纪律管理,可以培养学生自觉遵守纪律的好习惯,创设一个最佳的教学环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堂纪律的好与坏直接影响了教师施教时每一个环节的衔接。著名的加拿大华裔心理学教授江绍伦曾经说过:“教师必须把纪律作为他进行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教给学生。可以肯定,其重要性不低于所规定的课程的学科内容。”可见,课堂纪律管理不仅是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更是组织教学的重要环节,又是培养学生自觉遵守纪律的途径和方法。

二、良好课堂管理对教师素质的要求

1.热爱教育,才能成为最好的老师。才能专注于教学工作的研究,专注于对孩子的研究,研究教育的本质,研究能够实现我们教育理想的最为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法,才能真正地把握教育的内涵。才能将教学视为快乐,将上课视为赴宴,将学生视为自己的儿女或兄弟姐妹。课堂上才会精神饱满,才会激情洋溢,情趣昂然,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才能适度袒露自己的真情实感,感染学生,使学生得到愉快、振奋的情绪体验,才有助于形成高昂的士气和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教师以无穷的魅力、美好的情感,为学生树立起做人的典范,让学生心理上产生对教师的认同和敬意,激起自觉或不自觉的学习、模仿习惯,达到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的心理效应。

2.爱学生、尊重学生。老师虽然是学生的师长,但也是学生的朋友,绝不能以自己是学生的师长自居,忘乎所以。尊重学生,爱护学生是每一个教师都应具备的品格和职业道德,忽视了这一点,就很难处理好师生关系,直接影响课堂效果。当学生从教师那里感受到真诚、关怀和尊重,感受到积极的期望时,他就会有一种受到信赖、鼓舞与激励的内心情感体验;就会愉快的接受教师的教诲,在内心涌现出一股求知欲,在学习上迎合老师的需求,在课堂上会自觉约束自己的不良行为,对提出的问题会积极思考,总之,你的关爱和尊重他不想让你失望。反之,如果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漠不关心,甚至蔑视、讨厌,学生往往会对学习抱应付甚至放弃的态度,会有意在课堂上说话或做小动作对抗你、气你。

3.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是交流思想的工具,是表达内容的形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语言是完成教学任务的手段。教师的语言表达直接影响到教学工作的效果。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是教师上好课的基础。教师授课必须语言精炼生动,句法严谨,思路清晰,条理清楚,解释概念准确,逻辑性强,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道理形象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还要求教师语言富有节奏感,生动、形象化,趣味、幽默化,及具有启发性。一堂45分的课,学生被教师的讲授所吸引,教师就如同乐团的指挥者,课堂的气氛、节奏完美有序地进行。一节课不再漫长,也不再枯燥乏味,学习兴趣得以培育,课堂注意力得以加强,课堂管理得以控制,教学效果则更显成效。

4.保持良好的仪态。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教师内在素养的外在体现,都会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而学生也正是通过这一点来了解教师的思想,“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教师注重修养,注意言行,处处给学生做出表率,言教辅以身教,身教重于言教,学生受到影响,其不良的行为和习惯受到约束,得以修正。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做到①衣着合体干净利索,②举止优雅大方得体,③幽默诙谐谈吐风趣,④表达自然亲切和蔼。

三、教学环节中实施的管理方法

1.备好课。备课是教学工作全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备好课是上好课的重要保证。备课不仅是教学设计,还是对教学资源开发、整合与利用的过程,也是对学生的研究与关注。教师备课要做到五备,即备教材、备学生、备目标、备过程、备教法。学生是教学对象,又是教学活动中认识的主体,备课时必须透彻地了解学生,了解学生对相关学科的有关知识、技能掌握的范围和质量,学生的学习态度、能力和方法以及学习习惯等等,以便使自己的教学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寻找适合中职学生的教学方法,寻找适合本课程的教学方法,发挥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优势。要设计好课堂提问环节,提出哪些问题,学生会如何回答,要用到哪些教具等等,都要做好准备。课没备好,课堂上就会有失误,就容易乱方寸,学生对老师的尊重、崇拜在心中会大打折扣,言令不从,从而不为,课堂秩序就很难控制。

2.控制课堂过程。课堂教学过程包括组织教学、复习、提问、讲授新课、课后练习、小结、布置作业,根据授课内容设计教学课程,合理分配每个过程的时间,该短则短该长则长,使整个教学过程有序、紧凑。

3.教学要有的放矢。中职学生基础知识差、学习兴趣和能力低,因此教师在明确大纲要求的情况下,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个体差异性,大胆地调整课程内容,灵活教学,降低知识深度,以够学够用为主,使学生学则能懂,懂则会用。让学生愿意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从而提高课堂氛围,有利于课堂管理。

4.明确纪律、严格要求。由于职校学生自控能力相对较差,迟到早退、旷课、上课说话及睡觉等现象时有发生。对违纪学生的处理往往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因此,制定一份学生有能力遵循的课堂规则是课堂管理的头等大事。课堂规则不可由教师凭个人好恶独断设立,而应经过学生的讨论与认同。学生参与讨论,共同制定课堂规则,并能自觉遵守和乐于承担责任,教师执行起来就会顺利得多。规则一旦建立,教师首先要严格遵守,勤于监督严格执行。教师对学生要平等对待,言出必行,赏罚分明,才能让学生信服,才能驾驭课堂教学和学生管理的整个局面。

总之,职业教育的工作重心应该放在教会学生做人、教会学生做事上。中职学校课堂管理应体现尊重、关心和鼓励学生的原则。教师不应带任何歧视和偏见对待职校生,要加强与学生沟通和交流,以求相互理解和信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关注学生的基本心理需要,教给学生用正确的方法满足个人需要的技能。课堂管理既是教师一种重要的职业能力,也是一门教学艺术,教师要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多探索、多实践、多总结、多学习,就可积累一套行之有效的课堂管理经验。

篇12

目前在大多数农村中小学数学课堂中或多或少的存在不少学生违反课堂纪律,而导致学生违反纪律的原因不仅只有学生本身存在问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这需要学生、教师共同努力来解决。

一、农村中学生数学课堂纪律问题的产生原因

1、教师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浮于表象

据调查,发现大多数数学教师教学方法过于单一,缺乏灵活性。基本上都采用注入式教学,让学生先死记硬背一些数学公式,然后反复做题加以巩固,根本不顾及学生的兴趣。同时对学生的学习能力也不加考虑,只用一种方法面向所有学生进行教学,而不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没有因材施教的意识,造成只有部分学生掌握知识,而其他学生只会产生自卑感。

其次,中学数学教学内容从总体上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个称为表层知识,另一个称为深层知识。表层知识包括概念、性质、法则、公式、公理、定理等数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深层知识主要指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主要数学思想:函数思想、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统计思想、化归思想等。主要数学方法:配方法、待定系数法、换元法、综合法、分析法、图象法、消元法等。许多老师认为表层知识是深层知识的基础,因此只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联系基本技能,缺乏对学生对数学思想的思考和数学方法的掌握,让学生无法得到提高,因此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

2、课堂管理方式不当

农村部分中小学教师缺乏课堂管理专业知识,采取的管理方式简单、粗暴,严重影响学生学习兴趣。主要采用的方式有:一、放任型:是指教师撒手不管,学生愿意怎样就怎样,完全自由。他的职责仅仅是为学生提供信息并与组织外部进行联系,以此有利于学生的工作,但此种管理方式教学效果很差。二、独断型:这种管理类型的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要求严厉,但这种要求往往只根据教师个人的主观好恶确定,忽视学生的具体实际和教学目标的具体要求。在独断型管理的课堂上,学生的意见得不到充分发表,且学生往往有一种紧张感压抑感,容易导致课堂管理的形式主义倾向,教学效果降低。三、增减课堂内容型:课堂信息量过少,环节分散,会导致时间的浪费;信息量过多,密度过大,超越学生的接受能力,教学效益低下,也是浪费时间。

3、学生身心特点,性格因素

不同年龄阶段学生在生理机能、心理水平、认识能力和行为控制能力等方面的不同特点。而中小学生具有成熟性与幼稚性的统一、向上性与盲目性的统一、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统一、新鲜感与紧张感的统一。他们的情感情绪易激动暴躁,爱凭感情行事;自尊心、自信心、争强好胜心急剧增强,具有独立意向、成人感,自主、自立意识急剧增强,认识能力显著落后于独立意向和行动能力、相互爱慕心理增强和自我控制能力相对落后,导致课堂纪律出现问题。

二、改善课堂纪律的一些策略

上好一节课除了要充分备好课外,控制好课堂纪律非常重要。如果课堂纪律乱糟糟的,备课备得再充分,教学效果也不如人意。搞好课堂纪律,提高教学水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至关重要。但是,在经验有限,教学水平尚有待提高的情况下,应该怎样控制好课堂纪律呢?

1、教师要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备课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课前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灵活采用教学方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首先要熟悉,熟悉新教材,认真搜集每节课的知识要点,重点怎样突出,难点怎么突破,怎样设计练习最有效等等这些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其次要熟悉学生,了解他们对数学学科学习的兴趣程度、理解能力,不同能力学生所占的比率、年龄、个性特点等等。这样,在授课时才能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面向全体学生,使不同能力地学生学得进、学得好、学得有兴趣,并制作有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

2、提高教师课堂管理能力

课堂管理作为一种客观存在,有着久远的历史,是一个非常古老的问题。课堂管理是教师在课堂上用以维持学生合宜行为的措施,是教学技术中最基本、最综合的一项技术。它包括教师为鼓励学生对课堂任务进行合作和参与而采取的一系列行为和活动的组织技术。它不仅约束、控制着有碍学生学习的不良行为,而且引导学生从事积极的学习活动,从而增进学习的效果。因此提高教师管理能力,应该要做好以下方面:第一要做好课前的充分准备,包括精心设计教案,准备好所需的教具设施;第二要按时上课,不迟到、不早退、不占用教学时间批评学生;第三要适时安排学生自学讨论交流,并注意效果,做到实而不死,活而不乱,以防学生处于失控状态;第四要精心提问,紧扣重点关键问题,启发学生思考;第五要讲究语言艺术,语言精炼,不拖泥带水,重在引导点化。恰当选择方法与策略,解决关键问题,使教学过程一直向着预定目标进行。

3、针对中学生心理特点,大力实施情感教育

教师应了解学生。学生就是学生,不是成人,不可用成人的行为标准来要求他们。这一代学生的个性特点就是头脑灵光、反应灵敏,他们很顽皮,但是聪明可爱;他们会捣蛋,但是活跃大胆。但是,他的这种顽皮的表现自己的方式,确实给课堂带来了一股强大的冲击波,让老师措手不及,搞不好一节课就上不下去了。在课堂之上如果老师置之不理,可能会纵容了这个学生,他可能会更加放肆,其他学生也会学样;如果采取严厉的批评,他未必听得进,同时也会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所以,老师必须在短短的几秒钟的时间里思虑再三。老师应抓住他们的心理特点,以“柔软”的方式切入他的心里,对他进行了好好的引导教育。教师应尊重他们,因为他们每一个人都有一个鲜活的个性。因此,教师要平等地对待学生,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对学生充满爱心,实现师生间的情感互动。

三、结语

新课程改革注重以人为本的思想,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学习,而且很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来学习数学。保证了课堂纪律,课堂效率才有保证;课堂纪律保证不了,讲的再多多数学生也是听得半解不懂。最重要的养成坏的风气,自己上课也辛苦。但我认为每种方法用多了都会对学生失去作用,所以不同的时间要选择不同的方法。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