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账务处理要求范文

时间:2023-06-20 17:43:5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财务账务处理要求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财务账务处理要求

篇1

一、考试要求

本章阐述会计的基本理论问题。学习本章,要求着重理解会计的职能和特点,掌握会计对象、会计要素和会计的任务,在对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一般原则这两个会计理论问题作概括了解的基础上,明确会计核算方法的组成内容和相互联系。

二、考试内容

(一)会计的职能

1 、会计反映的职能

2 、会计监督的职能

(二)会计的含义

(三)会计的对象

• 会计对象的一般说明

2 、企业经营资金的运动过程

(四)会计的任务

• 会计任务的一般表述

• 会计的根本任务

• 会计的具体任务

(五)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 会计主体

• 持续经营

• 会计分期

• 货币计量

(六)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

(七)会计核算的方法

会计方法与会计核算的方法。会计核算方法的具体内容:

• 设置会计科目

• 复式记账

• 填制和审核凭证

• 登记账簿

• 成本计算

• 财产清查

• 编制会计报表

第二章 会计科目和账户

一、考试要求:

本章阐述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会计科目和账户及其基本原理——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学习本章要求理解会计要素的划分原则和划分方法,重点掌握会计等式中各个会计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及经济业务发生后对会计等式中各个会计要素的影响,明确会计科目的作用以及科目内容和科目级次,进而掌握设置账户的必要性以及账户的基本结构。

二、考试内容

(一)会计要素

• 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 收入

• 费用

• 利润

(二)会计等式

• 会计恒等式

• 资产和权益变动的经济业务对会计等式的影响

• 收入和费用变动对会计等式的影响

(三)会计科目

• 会计科目的内容

• 会计科目的级次

(四)账户及其基本结构

第三章 复式记账

一、考试要求:

本章阐述复式记账的理论与方法。学习本章要求理解复式记账的特点,着重掌握复式记账的记账符号、账户结构、记账规则和试算平衡。账户和复式记账是会计核算特有的方法,是《会计学原理》的核心内容。通过第二、三章的学习,要能理解和熟练掌握账户和复式记账,从而为以后各章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考试内容

(一)复式记账原理

• 单式记账法和复式记账法

• 复式记账的特点

(二)借贷记账法

• 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

• 借贷记账法的账户结构

• 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

• 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

第四章 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和成本计算

一、考试要求:

本章通过工业企业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较详细地阐述账户和借贷记账法的应用。学习本章要求理解企业资金筹集、生产准备、产品生产、产品销售、财务成果等业务内容,账户设置(账户的性质、用途和结构)和主要业务的账户对应关系。

二、考试内容

(一)企业的主要经济业务

(二)资金筹集业务

(三)生产准备业务

(四)产品生产业务

(五)产品销售业务

(六)财务成果业务

第五章 会计凭证

一、考试要求:

本章阐述会计凭证的填制和审核问题。学习本章要求理解会计凭证的作用和种类,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审核,记账凭证的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的传递和保管,还要注意掌握填制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技术方法。

二、考试内容

( 一)会计凭证的意义和种类

• 会计凭证的意义

• 会计凭证的种类

(二)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审核

• 原始凭证的基本内容

• 原始凭证的填制方法

• 填制原始凭证的要求

• 原始凭证的审核

(三)记账凭证的填制和审核

• 记账凭证的内容和填制方法

• 记账凭证的填制要求

• 记账凭证的审核

(四)会计凭证的传递和管理

• 会计凭证的传递

• 会计凭证的保管

第六章 会计账簿

一、考试要求

本章阐述各种账簿的设置和登记。学习本章要求理解设置和登记账簿对于系统地提供经济信息、加强经济管理的作用,熟悉日记账、总分类账、明细分类账的内容、格式、登记依据和登记方法,掌握登记账簿的各种规则,包括错账更正的规则。

二、考试内容

(一)账簿的意义和种类

• 账簿的意义

• 账簿的种类

(二)账簿的设置和登记

• 日记账的设置和登记

• 总账的设置和登记

• 明细账的设置和登记

• 总账和明细账的平行登记

(三)账簿登记和使用的规则

• 账簿启用的规则

• 账簿登记的规则

• 更正错账的方法

(四)对账和结账

• 对账

• 结账

第七章 财产清查

一、考试要求

本章阐述在填制凭证和登记账簿的基础上保证账簿记录准确性、财产物资的真实性和财产保管使用合理性的方法,即财产清查。学习本章,要求理解财产清查的必要性和种类,着重研究各种财产物资、贷币资金和往来款项的清查方法,并理解财产清查结果的业务处理和账务处理

二、 考试内容

(一)财产清查的意义和种类

• 财产清查的意义

• 财产清查的种类

• 财产清查的准备工作

(二)财产清查的方法

• 实物的清查方法

• 货币资金的清查方法

• 往来款项的清查方法

(三)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

• 货币资金盘盈盘亏的账务处理

• 财产物资盘盈、盘亏和毁损的账务处理

第八章 会计报表与分析

一、考试要求

本章阐述在日常核算的基础上对经济活动定期进行总括反映的方法,即会计报表。学习本章,要求理解会计报表的作用、种类和编制要求,着重掌握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利润分配表的结构原理和基本的编制方法,掌握会计报表分析的基本方法。

二、考试内容

(一)会计报表的作用、种类和编制要求

• 会计报表的作用

• 会计报表的种类

• 会计报表的编制要求

(二)资产负债表

• 资产负债表的作用

• 资产负债表的结构

• 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方法

(三)利润表

• 利润表的作用、结构和编制方法

• 利润分配表的作用、结构和编制方法

(四)会计报表分析

• 会计报表分析的作用

• 会计报表分析的内容

• 会计报表分析的方法

第九章 会计核算和会计工作组织

一、考试要求:

本章阐述如何组织好会计核算业务和会计管理工作问题。通过学习要求了解会计核算程序的概念与种类及其特点。理解和掌握会计工作的管理体制、组织形式和岗位责任制。明确会计人员应遵守的职业道德和应履行的法律责任。

二、考试内容

(一)会计核算组织程序

• 会计核算组织程序的意义

• 合理组织会计核算组织程序的要求

• 会计核算组织程序的种类

(二)会计工作管理体制

• 会计工作领导体制

• 会计人员管理体制

• 会计制度与规范的制定

(三)会计工作的组织形式和岗位责任制

• 会计工作组织形式

• 会计工作岗位责任制

三、考题类型

• 单项选择题

• 多项选择题

• 判断题

• 名词解释

• 问答题

• 业务题

考试参考材料:

《基础会计》(教育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 樊行健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 2002 年 8 月第2版

第二部分:《财务会计》 200 分

第一章 绪论

一、考试要求:

掌握财务会计的概念、财务会计要素及其特征、财务会计对象,掌握财务会计的平衡公式,掌握财务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熟悉财务会计目标、职能、特点,熟悉财务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熟悉会计科目;了解财务会计的产生与发展,了解财务会计的作用。

二、考试内容

(一)财务会计概述

• 财务会计的定义

• 财务会计的内容

• 财务会计的目标

• 财务会计的特点

• 财务会计的意义

(二)企业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

• 企业会计准则

• 企业会计制度

第二章 货币资金

一、考试要求:

掌握现金、银行存款日常收付的账务处理以及现金清查和银行存款核对的方法,掌握其他货币资金的内容和主要账务处理,掌握外币业务的概念及外币业务发生时的账务处理,掌握期末汇兑损益的计算及账务处理。

二、考试内容

(一)货币资金概述

• 货币资金的概念和内容

• 货币资金管理与核算的意义

• 货币资金的控制

(二)现金的核算

• 现金管理的主要内容

• 现金收付的核算

• 现金清查和溢缺的账务处理

(三)银行存款的核算

• 银行存款管理的主要内容

• 支付结算方式

• 银行存款的核算

• 银行存款的清查

(四)其他货币资金的核算

• 其他货币资金的内容

• 其他货币资金的账务处理

第三章 应收及预付款项

一、考试要求:

掌握应收账款的概念、确认和计价原则,应收账款发生、收回及坏账损失的账务处理;掌握应收票据的概念和计价原则,掌握应收票据取得、收回、转让及贴现的账务处理,掌握带息应收票据及应收票据贴现的计算方法;熟悉存在商业折扣和现金折扣时应收账款的处理方法;了解其他应收款和预付账款的概念、范围及其账务处理方法。

二、考试内容

(一)应收及预付款项概述

(二)应收账款的核算

1 、应收账款的确认与计价

2 、应收账款的核算

3 、坏账损失的核算

(三)应收票据的核算

• 应收票据的确认及计价

• 应收票据取得和到期收回的核算

• 应收票据转让的核算

• 应收票据贴切现的核算

(四)其他应收款的核算

(五)预付账款的核算

第四章 存货

一、考试要求:

掌握存货的概念、性质、范围及存货确认掌握存货入账价值的确定、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掌握期末存货价值的确定方法,掌握原材料按实际成本计价核算和按计划成本计价核算的方法、特点及账务处理;熟悉低值易耗品摊销方法及其有关的账务处理,熟悉包装物的概念、范围和账务处理,熟悉委托加工物质的计价及账务处理,熟悉存货盘盈、盘亏及毁损的账务处理,了解产成品核算的账务处理。

二、考试内容

(一)存货概述

• 存货的概念及其分类

• 存货的确认

(二)存货的计价

• 存货入账价值的确定

• 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

• 存货的期末计价

(三)原材料按实际成本计价的核算

(四)原材料按计划成本计价的核算

(五)低值易耗品和包装物的核算

• 低值易耗品的核算

• 包装物的核算

(六)委托加工物资的核算

(七)存货清查的核算

第五章 投资

一、考试要求:

应理解并掌握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有关业务会计处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本章的要求主要有:第一,熟悉投资的概念和特点,了解投资的分类;第二,熟悉短期投资的概念及特点,掌握短期投入账价值的确定及期末计价,掌握短期投资取得、持有期间获得股利和利息、期末计价及处置收回的账务处理;第三,了解长期债权投资的特点,掌握长期债权投资成本的确定、长期债权投资取得、处置和到期收回及期末计息债券折价和溢价的账务处理;第四,熟悉长期股权投资概念及分类,掌握长期股权投资入账价值的确定,掌握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成本法和权益法,熟悉成本法和权益法的转换,掌握长期股权投资处置的核算;第五,熟悉长期投资减值的判断标准,掌握长期投资减值准备的账务处理。

二、考试内容

(一)投资概述

• 投资的概念和内容

• 投资的分类

(二)短期投资的核算

• 短期投资的特点

• 短期投资的核算

• 短期投资期末计价及处置收回的会计处理

(三)长期债权投资的核算

• 长期债权投资的概念

• 长期债权投资成本的确定

• 长期债权投资的核算

(四)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

• 长期股权投资的概念

•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的确定

• 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法

• 长期股权投资的权益法

• 权益法与成本法的转换

(五)长期投资减值的核算

• 长期投资减值的判断标准

• 长期投资减值准备的账务处理

第六章 固定资产

一、考试要求

掌握固定资产的计价基础和价值构成,掌握从不同来源取得固定资产入账价值的确定及账务处理,掌握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范围、计提方法及账务处理,掌握固定资产修理、出售、报废、毁损、期末计提减值准备的账务处理;熟悉固定资产的概念和基本特点,熟悉固定资产借款费用的处理原则,熟悉固定资产租赁及清查的账务处理;了解固定资产的分类方法,了解影响固定资产折旧的因素。

二、考试内容

(一)固定资产概述

• 固定资产的概念及分类

• 固定资产的计价

(二)固定资产取得的核算

(三)固定资产折旧的核算

• 固定资产折旧概述

• 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范围及折旧方法

(四)固定资产修理的核算

(五)固定资产租赁的核算

• 固定资产租赁的形式

• 固定资产经营租赁的核算

• 固定资产融资租赁的核算

(六)固定资产减少的核算

(七)固定资产期末计价与清查

• 固定资产的期末计价

• 固定资产清查

第七章 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

一、考试要求

掌握无形资产的概念、特征及确认条件,掌握无形资产入账价值和摊销期限的确定,掌握无形资产取得、摊销、出租、处置的账务处理;掌握长期待摊费用的含义、主要内容及账务处理;理解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商誉、土地使用权等无形资产的概念和内容,理解无形资产减值的含义及账务处理;了解其他资产内容。

二、考试内容

(一)无形资产的核算

• 无形资产概述

• 无形资产的账务处理

(二)长期待摊费用和其他长期资产的核算

• 长期待摊费用的核算

第八章 流动负债

一、考试要求:

掌握短期借款、应付账款入账价值的确定及主要账务处理,掌握工资总额的组成及结算与分析的财务处理,掌握一般纳税企业应交增值税的确定及账务处理,掌握预收账款、应付票据、预提费用的核算内容及账务处理;熟悉流动负债的含义、构成内容及计价原则。

二、考试内容

(一)流动负债概述

(二)短期借款的核算

(三)应付款项的核算

• 应付账款的核算

• 预收账款的核算

• 应付票据的核算

• 其他应付款的核算

(四)应付工资及福利费的核算

• 工资总额的组成、工资的计算与结算

• 工资结算与分配的核算

• 应付福利费的核算

(五)应交税金的核算

• 应交增值税的核算

• 应交消费税的核算

• 应交营业税的核算

• 其他应交款的核算

第九章 长期负债

一、考试要求:

掌握长期负债费用的内容及处理方法,长期借款取得、计息、使用及归还的账务处理,应付债券的发行、计提利息及溢折价的摊销、偿付的账务处理方法;熟悉长期负债的意义、特点和内容,应付引进设备款和应付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租赁费的核算;了解长期负债和长期借款的内容及分类,应付债券发行价格的影响因素及确定方法。

二、考试内容

(一)长期负债概述

• 长期负债的性质、特点

• 长期负债的分类

(二)长期借款的核算

• 长期借款的概述

• 长期借款利息的处理

(三)应付债券的核算

• 应付债券概述

• 应付债券的账务处理

(四)长期应付款的核算

• 长期应付款的内容

• 长期应付款的账务处理

第十章 收入、费用和利润

一、考试要求:

掌握收入的有关概念,主营业务收入的核算,其他业务收支的核算,营业外收支的核算,费用、生产成本、直接费用、间接费用和期间费用的概念,利润的月末结转和年度结转;熟悉收入的确认方法,费用与成本的联系与区别,利润总额的构成及其计算,有关利润和利润分配的账务处理;了解期间费用的核算,利润分配的程序。

二、考试内容

(一)收入的核算

• 收入的有关概念

• 收入的分类、确认和计量

• 主营业务收入的账务处理

(二)费用的核算

• 费用的概述

• 期间费用的核算

(三)利润的核算

• 利润总额的组成及账务处理

2 、应付税款法下企业所得税的核算

3 、净利润的组成及账务处理

第十一章 所有者权益

一、考试要求:

了解所有者权益的概念、特征及构成内容,掌握所有者权益有关内容的核算方法。掌握一般企业实收资本的账务处理;掌握资本公积形成、使用及账务处理;熟悉留存收益的概念、内容,掌握盈余公积计提和使用的账务处理、未分配利润的确定。

二、考试内容

(一)所有者权益概述

1 、所有者权益的概念与构成

2 、所有者权益的特征

(二)实收资本的核算

• 实收资本的概述

• 实收资本的核算

(三)资本公积的核算

(四)留存收益的核算

• 留存收益概述

• 留存收益的核算

第十二章 财务会计报告

一、考试要求:

掌握财务会计报告的意义和分类,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利润分配表的内容及其编制方法;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基础;了解会计报表的作用、分类及编制要求。

二、考试内容

(一)财务会计报告概述

(二)资产负债表

• 资产负债表的概念和作用

• 资产负债表的格式、编制方法

(三)利润表及利润分配表

• 利润表的基本格式及编制方法

• 利润分配表的基本格式及编制方法

(四)现金流量表

• 现金流量表的概念和作用

• 现金流量的分类和确认

•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基础

三、考题类型

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

3 、判断题

4 、名词解释

5 、问答题

篇2

[关键词]手工会计;电算化会计;账务处理程序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10.027

[中图分类号]F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10-00-02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在我国会计领域的广泛应用,电算化会计取代手工会计已成为必然。由于两者的处理方式和方法不同,导致其取数途径、数据存储介质、记账过程等不同,因此,账务处理程序的方法和步骤在手工会计和电算化会计两种不同的处理方式下存在较大差别。为能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会计电算化,探究两者的区别,以及电算化会计账务处理的新规程尤为必要。

1 电算化会计与手工会计账务处理的差异 #

电算化会计,也称会计电算化,即由计算机代替手工记账、算账和报账等。与手工会计相比,两者在财务处理程序与步骤上差别较大。对两者具体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有助于从全新的角度理解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

从表1可看出电算化会计与手工会计账务处理的差异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1 准备工作的差异

在手工会计方式下,会计的基本准备工作比较简单;但在电算化会计方式下,首次使用则较为繁琐。首次使用电算化系统需要安装电算化系统、新建账套、初始化账套。初始化账套主要包括设置操作员及其权限,录入职员、部门、客户、供应商、存货档案及存货计量单位,设置凭证类型和会计科目,设置账务处理内部控制参数,录入期初余额等。若电算化会计账套初始化未做好,将直接影响后续的电算化会计工作,甚至可能会导致后续会计处理工作无法开展。

1.2 {证处理的差异

手工处理方式下,所有经济业务都需要手工填写纸质的记账凭证,凭证填写得是否正确、完整,需要仔细检查才能发现,凭证只承载了经济业务的主要内容、所涉及的总账、明细账科目、方向、金额及原始凭证张数。

电算化处理方式下的记账凭证包括录制的电子记账凭证和机制的电子记账凭证两种。录制的电子记账凭证是指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直接在计算机屏幕上手工填制记账凭证。机制的电子记账凭证是指由电算化会计系统自动生产的记账凭证,它又分为两类:一类是ERP业务处理系统向会计系统自动传递的记账凭证;另一类是会计系统根据账户中已有数据产生的记账凭证,如期末业务处理时,根据设置的转账凭证模板中取数公式由系统自动取数生成的各种分摊、提取、损益结转凭证等。在电算化处理方式下,电算化信息系统能运用计算机技术自动检测和调整记账凭证的一些信息,如能自动生成凭证编号,保证凭证编号的连续、完整,避免出现重号和漏号;能自动对每一张记账凭证的金额进行平衡校验,如果出现借贷不相等的情况,不能保存,要求改正,直至相等为止;有辅助核算的科目,系统提示输入辅助核算项目,否则不能保存;有现金流量核算的科目,系统提示输入现金流量项目,否则也不能保存等。由此可见,电算化凭证承载的信息丰富,不仅可以承载经济业务的主要内容、所涉及的总账、明细账科目、方向、金额以及原始凭证张数,还可承载客户、供应商及个人往来辅助核算信息,部门、项目辅助核算信息,现金流量辅助核算信息等。

1.3 记账的差异

手工处理方式下,记账指会计人员依据审核无误的记账凭证登记各种明细账、日记账和总账。记账时,按照岗位责任的划分,由不同的会计人员按照不同科目,分别在不同的账册上加以记录,工作量大,耗时费力。这种记账工作是由不同的人反复誊抄,容易出错,需要账证核对、账账核对,对账和月末结账工作量大且复杂,效率低。

电算化处理方式下,记账工作由计算机自动完成,其实质是一个数据处理过程。通过“记账”指令,电算化会计系统将“凭证临时库”转移到“流水账库”中存放,并汇总各科目的发生额,更新各科目发生额及余额库。采用这种记账方式,若记账凭证信息填写准确、完整,就无需对账。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中的“对账”功能主要是为检查记账过程中出现停电所造成的的漏记情况,以及凭证辅助信息填写不完整的情况。对本月所有经济业务记账完毕后,可直接指令电算化会计系统,对选定月份进行自动结账。如果该月有尚未记账的凭证,或上月未结账,则本月不允许结账。结账后,不能再输入当月的记账凭证。可见,电算化会计记账简单,易操作,效率高。

1.4 账簿的差异

手工处理方式下,不同的账务处理程序,其总分类账簿格式、形式不一样。当企业经济业务量比较少、使用会计科目不多且不需要单独专设总账岗位时,一般选择日记总账账务处理程序,其总账是订本式或活页试的多栏式账页。其他账务处理程序的总账一般是订本式或活页试的借、贷、余三栏式账页。日记账采用的是借、贷、余三栏的订本式;明细账采用的是三栏式、数量金额式或多栏式的活页账。

电算化处理方式下,由于账簿组合体系虚拟化,账簿是以文件形式存在的,所以其账页格式可以多样化,即每套账可生成并打印出手工会计各种账务处理程序中所有格式的账表,如三栏式、数量金额式、外币金额式和多栏式的日记账、明细账,逐项或汇总登记的三栏式和多栏式总账,发生额、期初和期末余额平衡表,各级科目汇总表和汇总记账凭证等。此外,也可根据企业管理的需要自行设置账页格式及取数公式,生成并打印出相应的账表。

由于账簿登记方式不一样,所以手工会计更正错账的方法不再完全适用于电算化会计,如划线更正法就不适用于电算化会计。电算化会计中,凡是已经记账的凭证数据不能更改,只能采用红字冲减法和补充登记法更正。

1.5 编制报表的差异

在手工会计处理方式下,依据总账和相关的明细账数据逐项汇总填制报表的各栏目。在电算化会计处理方式下,可依据预先定义的报表取数公式直接生成各种报表。

2 电算化会计账务处理的新规程

账务处理流程可简单概括为填制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手工会计人员的工作重点是登记账簿,即由不同的会计人员依据审核无误的记账凭证分别登记各种日记账和分类账,在这期间,登记日记账、登记明细分类账、登记总分类账、试算平衡、对账和结账等诸多程序,要经过多数人的手工才能完成,增加了数据处理差错的可能性。而电算化会计则与之不同,数据一旦通过填制会计凭证进入系统,记账、对账、汇总编制会计报表等,都是由计算机自动处理完成,即实现数出一门(都从凭证上来),数据共享(同时产生所需账表)。整个账务处理流程具有高度的连续性、严密性,呈现出一体化趋势,极大提高了财务报告的时效性。因此,手工会计中根据登记总账依据不同而划分的不同账务处理程序已没有必要,电算化会计改变了原来的记账规则和组织结构。由于记录载体改变,原来需要手工登记的各种账簿现在变为计算机登记,记账中如果出现错误,原来的改正方法也不再适用。原来以账簿种类、记账程序和记账方法不同来划分组织结构和岗位分工,现在则是通过判断数据处理的形态来划分,改变了原来的组织结构和账务处理程序。

笔者认为,电算化会计账务处理程序分为单一财务账务处理程序和业务财务一体化账务处理程序两种。

2.1 单一财务电算化账务处理程序

单一财务电算化,又称为独立账务电算化,是指企业只安装使用了账务处理模块或总账模块的电算化会计系统。其财务数据是孤立的,与企业其他管理信息系统不集成使用,且相互间的数据不共享。这种单一财务电算化适用于规模小、经济业务量不多的企业。其账务处理程序的步骤为:①经济业务发生后,依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或原始凭证汇总表,在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中填制记账凭证;②依据原始凭证或原始凭证汇总表,在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中审核记账凭证;③指令计算机根据审核无误的记账凭证,自动登记各种日记账、明细分类账、辅助账和总分类账,自动汇总科目汇总表和汇总记账凭证;④月末,在财务系统中,先指令计算机自动核对各日记账、明细账、辅助账和总账,再对财务系统进行结账处理;

⑤月末,指令计算机依据会计报表取数公式生成会计报表。

2.2 业务财务一体电算化账务处理程序

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的管理从原来的纵向一w化转为横向一体化,企业逐渐开始进行流程重组,会计业务流程重组是企业流程重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会计业务重组中,需要以业务财务一体化为导向。业务财务一体化账务处理是以经济业务驱动财务处理,建立基于经济业务驱动的业务财务一体化信息处理流程,使财务数据和业务数据融为一体。当经济业务发生时,利用业务驱动来记录财务信息,将企业的财务、业务和管理信息集中于一个数据库。企业业务财务一体化发展导致会计的重心发生变化,体现在会计管理实际职能的变化上。

笔者认为,在“互联网+”时代,会计人员必须了解和熟悉研发、设计、采购、制造、运营、物流、营销等各个经营环节,精通业务流程,才能把财务体系与整个业务运营紧密地结合起来,才能使财务前置,参与业务运营等方式,从而加强财务和业务的关联度。通过流程再造转变财务工作方式和思维定式,将事后核算型财务转变为规划型管理会计,进一步拓展财务的管理职能。

业务财务一体电算化账务处理程序的步骤为:①经济业务发生后,指令计算机依据ERP业务系统内的原始凭证自动生成记账凭证;或依据ERP系统外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或原始凭证汇总表,在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中填制记账凭证;②依据原始凭证或原始凭证汇总表,在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中审核记账凭证;③指令计算机根据审核无误的记账凭证,自动登记各种日记账、明细分类账、辅助账和总分类账,自动汇总科目汇总表和汇总记账凭证;④月末,在各业务系统中,先指令计算机自动核对业务账与财务账,再对业务系统进行结账处理;⑤月末,在财务系统中,先指令计算机自动核对各日记账、明细账、辅助账和总账,再对财务系统进行结账处理;⑥月末,指令计算机依据会计报表取数公式生成会计报表。

在业务财务一体化下主要实现业务流程和会计流程的结合,在出现业务活动的情况下,存在大量业务事件数据,这些数据将会被实时采集、存储到业务数据库中。信息使用者发出请求后,如汇总科目汇总表、汇总付款凭证等,会计信息系统能根据要求自动产生相应的信息报告,发送给使用者,即信息用户可依照相关规则与数据库得到自己需要的信息。

篇3

我国期货市场正处于蓬勃发展的时期,未来的期货交易规模还将进一步扩大。期货交易与现货交易虽然形态不同,但总体上仍具有相对一致的价格走势,套期保值也因此成为企业常用的保值方法。套期保值不同于投机行为,它是企业正常的自我保护方式,所以针对套期保值业务的账务处理也应保持谨慎。

一、套期保值业务与新会计准则

套期保值,是指企业为规避外汇风险、利率风险、商品价格风险、股票价格风险、信用风险等,指定一项或一项以上套期工具,是套期工具的公允价值或现金流量变动,预期抵消被套期项目全部或部分公允价值或现金流量变动。在套期保值实务当中,现货企业担心现货交易的价格走势偏离预期水平,采取买卖期货合约的方式用于为现货保值。

由于套期保值业务涉及周期内的价格变动,所以在账务处理方面需要明确的会计准则指导。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保值》对套保业务的会计操作做出了规定,其中比较核心的内容包括:第一,会计科目的设置。针对套期业务设立“套期工具”、“被套期项目”、“衍生工具”等科目。第二,套期业务的判断标准。有效的套期预期应达到80%―125%。第三,套期的类型。套期分为公允价值套期、现金流套期、境外经营收益套期。第四,损益处理。根据套期业务的特点,损益处理应将套期工具和被套期项目在价格变动影响下产生的结果计入同一期间的利润表。因此,从总体看,新会计准则为我国套期保值业务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会计原则规范。

二、套期保值业务账务处理的主要问题

财务人员按照新会计准则进行账务处理时虽然具有相对全面的原则指导,但在具体执行中仍然存在值得斟酌的问题。

第一,会计政策的变更。新会计准则出台后,对于一项套期被确定为公允套期还是现金流套期缺乏严格的规定。企业既可以选择前者,也可以选择后者。如果套期类型的选择不同,将会影响到企业的损益确定。财务人员是采取追溯调整法还是未来适用法也要面临抉择。

第二,会计科目的设置。“套期工具”、“被套期项目”、“衍生工具”等一级科目对套期保值业务的账务处理是适合的,但是升水损益和贴水损益如何反映,并没有合适的会计科目与之相对应。另外,期货业务包括套期保值和非套期保值的不同情况,仅从“期货保证金”科目中不能反映保证金的具体用途是作为套期还是非套期业务的资金。所以期货公司的账务处理会存在模糊性,而且会计科目设置不够细化使财务人员的管理工作更加复杂。

第三,判断标准的适用性。套期预期在80%-125%被视为有效,当低于这一标准时,财务人员可以迅速做出判断,但是超过这一标准时如何处理却有待商榷。套期工具的公允价值是不断发生变化的,甚至可能超过有效的范围标准。此时在账务操作上是停止套期处理,还是根据变动频率再做决定,尚不能从新会计准则中找到答案。在这种情况下,财务人员的操作就会产生不同的结果。而且套期会计的成本也比较高,其间需要企业接受多方面的测试,80%的有效标准不是轻而易举就能达到的,实务操作上也不能获得所有企业的认可。

三、套期保值业务账务处理的方法

为了加强套期保值账务处理的严谨性和科学性,作为财务人员,应当合理选择适用的会计政策,完善会计科目的设置,并严格企业的会计信息披露。

第一,对公允套期和现金流套期的选择。从实践角度来看,企业不仅关心自身的损益问题,同时也会希望现金流套期和公允套期之间转换的问题。新会计准则要求预期交易应使用现金流套期,确定承诺应使用公允套期,两者之间的关联导致相互转换的可能。所以作为财务人员,必须为企业制定更为系统的规定,特别是对现金流套期和公允套期转换的条件做出要求,使企业办理套期保值业务真正用于规避价格变动的风险,而不是用于投机,或是为盈余管理创造空间。

第二,对细化会计科目的设置。对于衍生工具确认为套期工具的问题,现有会计科目应增设“递延升水损益”和“递延贴水损益”,现货交易尚未完成时,采取递延科目记录;现货交易已经完成时,客户的套期保值合约必须立即平仓,从而确保公允套期和现金流套期获得科学处理。另外,企业交纳的保证金应在期货公司的账务处理中加以区分,由财务人员分设“套保合约”和“非套保合约”科目,真实反映保证金的用途。

第三,加强企业信息披露。期货公司开展套期保值业务应秉承公平、公正的态度,既要尊重企业规避价格变动风险的业务需要,又要防止企业通过套期保值的操控行为。财务人员在进行套期保值业务的账务变更时,必须与企业提供的披露信息建立关联,以备日后有据可查。因此,财务人员应当对企业提出系统的信息披露要求,包括披露的内容、披露的时间、披露的方式,并在办理业务之初就向企业细致讲解。而对于不在有效标准范围内的情况,财务人员应从实际出发,制定与会计准则长远发展趋势相一致、便于操作、约束严格的处理机制。

总结

随着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接轨,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正在向纵深发展,各项细化的准则不断出台,给财务人员提供了账务处理的依据。虽然现行会计准则对套期保值业务的指导还有待深化,但遵循理性的分析和科学的处理方法,套期保值业务的账务处理水平将会持续提升。

篇4

2012年新《医院会计制度》在全国公立医院正式实施,它比旧的医院会计制度有了较大的改进:最突出的变化即增设、细化了会计科目;部分业务的账务处理进行了修订,主要修订内容之一就是完善了固定资产折旧的提取,真实反映了医院资产的价值,严格规定了各类成本费用的范围、界限,实现了核算口径的统一,使得医院各类收支核算能够遵循“成本与收益的配比原则”,从而更能适应现代医院管理和核算的需要。但是新制度中提取折旧的账务处理表述不够明晰,使得实际操作中没有统一标准,各个医院核算不一致,随意性大,缺乏统一要求和规则,造成成本信息缺乏可比性和公允性,笔者就医院自筹科教配套资金购置用于科教的固定资产提取折旧的账务处理,介绍并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新《医院会计制度》对科教自筹资金购置固定资产折旧账务处理的相关规定

旧《医院会计制度》只是按固定资产原值一定比例提取修购基金,并没有通过“累计折旧”抵减固定资产价值,期末资产负债表中固定资产以原值列示,引起医院资产虚增,同时修购基金直接补充了净资产,也引起净资产的虚增,从而导致会计信息的失真。新《医院会计制度》增设了会计科目“累计折旧”作为“固定资产”的备抵科目,规定除图书外,所有固定资产均提折旧,并区别固定资产购置时的资金来源提取折旧:将医院财政补助、科教收入以外的资金(主要是医疗收费)形成的固定资产折旧计入各医疗成本,有利于完善医疗成本核算范围和夯实医疗成本数据,体现医疗成本与医疗收入之间的配比关系;对财政补助及科教资金形成的固定资产折旧不计入医疗成本,既可以更好的体现医院的补偿机制,又有利于按照预算管理要求对财政项目收支及结余进行核算。新《医院会计制度》增设了待冲基金,用于反映固定资产在财政资金补贴、科教项目资金所购置的固定资产的净值。提取折旧时的账务处理:借记:医疗成本/管理费用/其他支出(医院自筹及其他资金部分)、待冲基金(财政补助、科教项目资金部分);贷记:累计折旧。制度还规定医疗成本核算范围是医院开展医疗服务及辅助活动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人员经费、耗用的药品及卫生材料、固定资产折旧费、无形资产摊销费、提取医疗风险基金和其他费用,还包括使用财政基本补助发生的归属于医疗业务成本的支出;医院开展科研、教学项目使用自筹配套资金发生的支出,以及医院开展不与本制度规定的特定项目“项目”相关的医疗辅助科研、教学活动发生的相关人员经费、专用材料、资产折旧(摊销)费等费用。

二、目前医院使用科教项目自筹配套资金购置的固定资产提取折旧的账务处理方法及差异分析

(1)账务处理方法。一是借记:待冲基金;贷记:累计折旧。此方法下,认为科教自筹配套资金是医院用于购置科研、教学活动的,视同科教项目资金,提取折旧时冲减待冲基金。二是借记:医疗成本-固定资产折旧费;贷记:累计折旧。此方法虽然将计提的折旧计入医疗成本,但固定资产折旧费是核算开展医疗活动使用固定资产计提的折旧。三是借记:医疗成本-其他费用-科研教育费;贷记;累计折旧。此方法将累计折旧计入医疗成本的其他费用下的科研教育费。(2)三种账务处理方法差异分析。第一种方法:把科研教学使用的固定资产折旧全部计入待冲基金,操作上虽然简单,但由于科教自筹配套资金究其来源本质上还是医院医疗收费,因此违反了“除科教收入、财政补助收入以外即(医疗收费)购置固定资产提取折旧应计入医疗成本”的规定,因此科教项目自筹配套资金购置的固定资产折旧不能计入待冲基金。第二种方法:科研教学使用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医院配套资金部分,虽然计入了医疗成本,但计入的二级科目固定资产折旧费是核算医疗活动用固定资产提取折旧,并不能反映医院开展科研、教学活动配套资金的支出。第三种方法:科研教学使用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医院配套资金部分,不仅计入了医疗成本下的二级科目其他费用,还计入二级明细科目科研教学支出,制度规定:“其他费用”明细科目下,按照本科目的核算内容,参照《政府收支分类》中的“经济支出分类”相关科目设置二级明细科目。

三、进一步完善账务处理的初步设想和建议

由于《新医院会计制度》中没有明确规定医院科研、教学自筹配套资金购置固定资产的账务处理,所以以上三种方法普遍存在。笔者通过学习,结合工作实践认为,就医院科研、教学配套资金购置固定资产的账务处理方法,如何正确归集、反应医院对科研、教学的投入,提出初步设想,供大家探讨。具体操作如下:在购入固定资产时:借记:固定资产—XX项目;贷记:银行存款。每月提取固定资产折旧时:借记:医疗成本—其他费用—科教费用(医院自筹配套资金部分)—XX项目、待冲基金-待冲科教项目基金(科教收入部分);贷记:累计折旧。课题结束时,如固定资产折旧未提完。一是转为医疗活动继续使用:借记:医疗成本—固定资产折旧费(医院自筹配套资金部分)、待冲基金—待冲科教项目基金(科教收入部分);贷记:累计折旧。二是转为医院其他医疗辅助科研、教学活动使用:借记:医疗成本—其他费用—科教费用(医院自筹配套资金部分)—实验室、待冲基金—待冲科教项目基金(科教收入部分);贷记:累计折旧。三是没继续使用价值,将固定资产折余价值加速折旧:借记:医疗成本—其他费用—科教费用(医院自筹配套资金部分)—XX项目、待冲基金—待冲科教项目基金(科教收入部分尚未冲减完毕的待冲基金额);贷记:累计折旧(固定资产账面余额)。

四、医疗机构规范固定资产管理的要求

新《医院会计制度》提出了,完善固定资产折旧,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真实反映医院固定资产价值的要求。以上提出的科教项目自筹配套资金购置的固定资产折旧的账务处理的完善措施,需要医疗机构规范固定资产管理。首先,加强固定资产基础规范管理,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财务部门设置固定资产总账,建立固定资产明细卡,固定资产明细账中应详细登记每项资产原价中财政补助资金、科教资金、其他资金和自有资金的金额及所占比例。其次,提取固定资产折旧要严格按照会计核算的配比原则,实现医院的业务支出与相关收入相互配比,从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规范医院会计核算,保证会计报表的真实、完整反应医院的财务状况。

总之,新医院会计制度是新医疗体制改革进程中的产物,其对固定资产折旧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医疗机构应该结合制度和实际情况正确进行账务处理,实现资产账面价值与实物形态管理的统一,以真实反映医院的固定资产,这对于夯实医院资产提升其价值有着现实作用。

篇5

1.供电企业目前的电费账务处理现状

1.1营销部门与财务部门的电费收入核算方式存在差异

电费营销系统往往依据《企业会计准则》使用会计科目,但供电企业的相关会计制度存在进一步改善的空间,所以导致营销系统在使用会计科目方面不尽理想,进而导致营销部门与财务部门在核算电费收入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可能会产生收入不一,滋生违规操作的不良现象。

1.2营销部门与财务部门确认银行存款的方式存在差异

供电企业营销部门通常采取“见票进账”的方式进行核算,但财务部门一般使用“收妥进账”的方式。“见票进账”的方式可以使财务信息使用者及时通过银行存款科目监督银行存款,对企业应收电费的未达账款进行有效控制。但“收妥进账”的方式则很难达到监督目的。在营销部门与财务部门缺乏有效沟通的形势下,电费核算方式亟待改进。

1.3坏账处理比较混乱

在供电企业的所有资产项目中,应收帐款占据相当高的比例,但对其处理却比较混乱。由于供电企业每年都有一定的任务量。财务人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为了完成电费回收量,会罔顾信息真实性,片面追求电力销售,对应收账款的收回不加重视,随意核销坏账,导致企业利润受到极大损害。

2.加强供电企业电费账务处理的综合方法

2.1统一、规范营销部门与财务部门的会计核算标准

其一,供电企业的应收账款核算要与营销业务保持一致性。因为营销业务能客观真实地反映每个电费客户的电费余额,以及他们的电费欠款,还可以如实反映出每笔电费交易中存在的应收账款与预收账款,所以财务部门核算应收账款及其他电费收入时,要以营销部门的数据作为标准。当然,对于应该计入营业外收入的部分费用,财务部门应该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进行核算,这样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其二,银行存款核算要与企业营销业务保持一直,事实证明,“见票入账”的方式可以有效核算银行存款情况,在监督银行划款的同时也监督供电企业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有效规避不良现象的产生。

2.2营业部门与财务部门加强余额核对

其一,要明确规定对账时间点。供电企业的营销系统随时都可以收费,用电客户既可以现场缴费,也可以通过充值卡、网上银行等现代手段进行缴费。所以,营销部门与财务部门核对账目时,必须注意时间点,尽量做到准确无误地核对。

其二,合理处理营销系统与财务部门之间的账目差额。财务部门要通过余额调节表调节对账过程中出现的差额,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处理账务。

其三,全面核对所有账务。不仅要核对应收账款和银行存款,也要认真核对其他支付项目,保障账目真实和清晰。

2.3加强坏账处理

其一,为了对坏账实施有效处理,供电企业可以建立专门的“坏账库”,将所有坏账纳入其中,然后以此为依据,科学评估坏账回收的可能性,还要制定科学有效的回收政策,对坏账加大催收力度。

其二,供电企业要加强坏账核销程序,切实结合当地的供电量,开展合理的业绩考核工作,并制定电费回收标准,不能一股脑地追求坏账回收率。

2.4对工作人员加强业务培训

其一,电费账务处理工作毕竟由人来做,所以供电企业要针对工作技能与业务,对工作人员进行教育培训,使他们熟悉电费账务处理的工作流程与操作手段,从而进一步提高工作质量。

其二,供电企业还要多引进计算机专业、营销专业或电力专业的合格人才,为企业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篇6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11-0126-01

一、企业发行公司债券的条件

公司债券是指公司依照法定程序发行的,约定在一定期限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公司债券是公司债的表现形式,基于公司债券的发行,在债券的持有人和发行人之间形成的以还本付息为内容的债权债务法律关系。因此,公司债券是公司向债券持有人出具的债务凭证。

根据《公司债券管理条例》规定,公司发行债券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公司规模达到国家规定的要求;1.公司财务会计制度符合国家规定;2.具有偿债能力;3.公司经济效益好,发行公司连续三年有盈利记录;4.所筹资金用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另外,《公司法》对公司发行债券做了严格规定:1.必须是股份公司、国有独资公司或两个以上的国有公司或其他两个以上的国有投资主体投资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2.股份有限公司的净资产额不得低于人民币3000万元;有限责任公司的净资产额不低于人民币6000万元;3.累计债券总额不超过公司净资产总额40%;4.最近3年平均可分配利润足以支付公司债券1年利息;5.筹集的资金的投向符合国家产业政策;6.债券的利率不得超过国务院限定的利率水平;7.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条件。

二、应付债券会计账户的设置及核算

(一)账户设置

企业发行公司债券、应设置“应付债券”会计账户,该账户核算的内容是为筹集长期资金面发行的公司债券的本金和利息。该科目应按“面值”“利息调整”“应计利息”等进行明细核算。

(二)应付债券的账务处理例解(本文只对溢、折价债券进行例解)

1.企业溢价发行公司债券的账务处理。例1:A公司2010年1月1日发行面值总额为40000万元的公司债券,该公司债券的期限为3年、票面利率为6%,到期还本付息,每年计提利息一次。该债券实际发行价格为40900万元。该公司债券发行时的市场利率为5%,采用实际利率法摊销。

(1)2010年发行债券的账务处理:借:银行存款40900万元;贷:应付债券——面值40000万元;贷:应付债券——利息调整900万元。

(2)2010年12月计提利息的账务处理:借:财务费用2045万元(40900*5%);借:应付债券——利息调整355万元;贷:应付利息2400万元(40000*6%)。

(3)2011年12月计提利息的账务处理:借:财务费用2027.75万元(40900-345)*5%;借:应付债券——利息调整372.25万元;贷:应付利息2400万元。

(4)2012年12月计提利息的账务处理:借:财务费用2217.25万元;贷:应付债券——利息调整182.75万元(900-345-372.25);贷:应付利息2400万元。

(5)2013年1月1日还本付息:借:应付债券——面值40000万元;借:应付利息7200万元;贷:银行存款47200万元。

2.企业折价发行公司债券的账务处理。例2:B公司经批准于2010年1月1日起发行3年期面值为200元的债券50000张,债券年利率为3%(票面利率),每年年未计提利息,到期时归还本息。该债券发行价为970万元,债券实际利率(市场利率)为4%,债券折价采用实际利率法摊销。

(1)2010年1月1日发行债券的账务处理:借:银行存款970万元;借:应付债券——利息调整30万元;贷:应付债券——面值1000万元。

(2)2010年12月计提利息的账务处理:借:财务费用38.8万元(970*4%);贷:应付债券——利息调整8.8万元;贷: 应付利息30万元(1000*3%)。

(3)2011年12月计提利息的账务处理:借:财务费用39.15万元(970+8.8)*4%;贷:应付债券——利息调整9.15万元;贷:应付利息30 万元。

篇7

在上岗证考试中账务处理程序这章的内容虽然分值不算很高,但由于内容抽象,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里面有许多内容很容易混淆,为了更好地学习与掌握本章内容,可以采用比较法和归纳法分析。

账务处理程序,又称会计核算组织程序或会计核算形式,是指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报表相结合的方式,包括账簿组织和记账程序。在我国,常见的账务处理程序主要有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所以本章主要介绍三种常见账务处理程序各自如何把凭证、账簿和报表结合起来的,它们的区别是什么。

三种常见账务处理程序的主要区别是登记总账的依据和方法不同。为了清楚地看出这种区别,可以把三种常见账务处理程序的步骤列示如下表(表1):

通过表格的归纳,可以一目了然地知道三种账务处理程序各自的步骤及区别,这个区别就是登记总账的依据。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登记总账的依据是记账凭证,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登记总账的依据是汇总记账凭证,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登记总账的依据是科目汇总表,同时明白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是最基本的账务处理程序。

因为登记总账的依据不同,所以三种账务处理程序的特点、优缺点、适用范围各有不同。归纳如下表(表2):

通过表格对比分析,从各自的特点再一次印证三种账务处理程序的区别,另外可以看出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和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的优点中都有减轻登记总账工作量这一点,这决定了它们的适用范围有相同的地方,都适用于经济业务较多的单位。

之所以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和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都可以减轻登记总账的工作量,是因为都对记账凭证进行了汇总,但汇总的方式又不同,归纳如下表(表3):

通过上表可以看出,汇总记账凭证和科目汇总表在进行汇总时,需要汇总的内容不同,汇总记账凭证是按借方或贷方科目进行归类,但科目汇总表是按科目把一定时期的借方和贷方进行归类的。而且汇总记账凭证不同种类,具体汇总时也有差异,体现在设置和归类上。由于汇总方法不同,所以汇总记账凭证和科目汇总表的格式也不同,具体格式可以参见教材。

另外,在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和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下,对转账凭证编制的要求各不相同,如下表(表4):

所以,按照上表的要求,在不同账务处理程序时编制转账凭证要注意。

因为账务处理程序中涉及凭证、账簿和报表,所以对凭证、账簿、报表的依据归纳如下表(表5):

以上五张表格的内容都是根据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大纲要求归纳的,把该章的学习重点各种账务处理程序的主要特点、区别、适用范围等都体现出来,希望通过思路清晰的归纳、高度凝练的总结,可以帮助考生降低学习难度,提高理解能力,增强记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考试。

篇8

(一)现有财务软件账套管理功能模块设计 一般通用财务软件账套管理主要功能包括账套建立、修改、删除,财务分工,数据备份与恢复,年度账管理等;主要使用该模块的人员为系统管理员(admin)及财务主管。

(二)账套管理模块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当前通用财务软件账套管理功能设计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1)思路有很大差异。在账套建立、修改及删除功能应用上,有的软件设计由系统管理员进行,如金蝶KIS;有的软件划分过细,即建立与删除由系统管理员进行,修改由财务主管进行。在财务分工中,所有通用财务软件都具备两个功能:增加修改删除用户工作、授权工作。区别在于由哪个人员来进行这些工作,金蝶KIS标准版要求由系统管理员进行人员(包括财务主管)的设置和授权工作;用友U8由系统管理员进行人员设置与授权工作,财务主管可以进行授权,不能进行人员增减;新中大财务管理软件由系统管理员增加财务主管和财务人员,并赋予财务主管权限,然后再由财务主管赋予普通操作员权限;高信财务软件为系统管理员增加财务主管,由财务主管增加操作人员及赋予权限。(2)设计内容上存在很多冗余功能,如行业性质及角色功能。 如果企业设置系统管理员岗位,则对于账套的建立修改与删除工作既可以由系统管理员进行,也可以由财务主管进行,此功能没有必要划分太细,造成操作混乱,增加账套管理日志记录功能,用以保留操作痕迹;对于财务分工而言,应当由财务主管进行人员增加及权限授予更符合企业工作需要;对于备份恢复功能应该对于给予权限的人都可操作此功能更为合理。关于建立账套过程中行业性质的选择问题,行业性质功能仅仅是确定引入的科目表内容,当前按照统一会计准则进行账务处理,一级科目是一致的,对于不满足需要的一级科目或者需要的明细科目,可以通过科目增减来进行处理,因此财务软件没有必要设置该功能。从实务工作中来看,软件的角色功能,完全可以由授权来代替,实现一岗多人以及一人多岗,授予何种权限,即为何种角色,如果仅仅为了对员工的岗位进行说明,可以在增加人员中填写该员工属性,过多的模块设置造成用户操作复杂。

二、财务软件账务处理系统初始化模块设计分析

(一)现有财务软件系统初始化功能模块设计 当前通用财务软件账务处理功能系统初始化模块功能设计主要包括凭证类型功能、会计科目及辅助核算功能、外币设置功能及初始余额录入功能。另外,各个软件还设计了一些账套参数补充功能,这部分功能不同软件明细程度不同。

(二)现有财务软件系统初始化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思路综合各个软件初始化设计的内容,主要分析如下:(1)凭证类型功能。主要解决不同规模及业务的企业进行会计核算时选择会计凭证种类的功能,所有软件都给定了该功能,并同时给定了各种不同类型软件的运用条件,比如转账凭证的限制条件是“借贷必无现金或者银行存款科目”。有些软件在条件设定时功能设计的不完整,如用友软件定义收款凭证时有一定缺陷,一般而言,收款凭证要求“借方必有现金或银行存款”同时“贷方必无现金或银行存款”。用友软件仅能实现设定“借方必有现金或银行存款”,不能同时设定“贷方必无现金或银行存款”。(2)会计科目及辅助核算功能。该功能实现对会计科目的增减变动、辅助核算类型增减变动以及科目与辅助核算连接的功能。当前通用财务软件对该功能的设计较为统一,基本符合实务要求,但有一项功能存在问题:增加会计科目时,对已经存在余额和发生额的会计科目增加下级明细科目时,各个软件规定不一致,如金蝶KIS标准版允许增加,并且把余额与发生额转移到第一个增加的明细科目中,而用友软件则不允许增加。(3)外币设置功能。本功能只适用于有外币业务的单位,在设计思路和设计功能中各个软件基本一致,并符合实务应用要求。(4)初始余额录入功能。录入初始余额功能是手工处理和计算机处理的衔接点,一个单位使用财务软件进行会计处理时,需要把使用财务软件进行账务处理期间之前的各会计科目的发生额和余额输入到系统中,保证会计软件数据的完整性和正确性。各软件在设计该模块时都考虑了年初余额、本年借方发生额、本年贷方发生额及当前余额,也考虑了有明细科目的科目、有辅助核算科目的录入方式,设计较为完整合理,要求:没有任何设置的科目可直接录入数据;有明细科目的需要录入明细科目数据;外币与数量的科目需要在指定地方录入外币、数量数据和本位币金额数据;有辅助核算的科目双击进入输入辅助项目金额。

对于系统初始化工作是正常账务处理的前期准备工作,需要仔细认真,模块设计的好坏直接决定软件的应用。对于外币设置和初始余额设置,当前通用财务软件完整合理,对于凭证类型设计,在手工操作下,由于单位经济业务纷繁复杂,在岗位分工的基础上,为了减少会计人员填制凭证的工作量和减少误差,对会计凭证进行了分类。在计算机软件核算下,记账过程实现了自动化,不会产生工作量过大或者错误登账的问题;如果要得到现金及银行存款的凭证或者是凭证清单(或汇总表),可以随时通过查询功能获得。因此凭证类型功能模块没有存在的必要。对已经存在余额和发生额的会计科目增加下级明细科目的问题,本文认为上述两种软件的安排都不合理。按照现实实务工作中经常出现开始科目不分类,后期分类的情况,比如业务规模扩大,原材料由不分类的一种变为三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会计年度中期的某一期间开始,软件应当允许在一级科目的基础上增加明细科目,但是增加的方式应当为:对于已有发生额或余额的科目增加下级科目时,系统应提示增加第一个科目的代码、名称及需要分配的数额,比如原材料有余额1000元,第一次增加原材料――A材料,代码名称完毕后应当提示输入该材料数额。剩余数额系统自动生成科目“原材料――其他”,并把金额分配进去,操作人员可以把该“原材料――其他”修改成“原材料――B材料”并重新更改金额,如还有剩余,则继续类推,直至追加完所有明细科目金额合计正好等于原材料一级科目总额。同时增加科目完毕后系统应自动在该期间建立相应明细账,并把所增加的明细科目余额作为本期初始余额,登记入账。

参考文献:

篇9

中图分类号:G618.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1-0223-02

高职教材理论知识浅显易懂,逻辑性强,着重强调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让学生通过高职阶段学习,能掌握一技之长。财经专业学生在要求掌握一些会计基本的原理、概念、方法之外,还需具备基本账务处理能力和其他会计技能。2013年8月,“营改增”范围推广到全国试行。增值税已经成为我国最主要的税种之一,增值税的收入占我国全部税收收入的60%以上,是最大的税种。税制不断改革,增值税征收不断完善。为适应改革的需求,与时俱进,掌握增值税的税理、计算、申报、核算,成了会计专业学生的基本技能,但如何才能学好增值税知识呢?对于具备初步自学能力的高职生来讲,教材是最好的老师。但笔者认为《会计基础》、《税法》、《财务会计》等教材对增值税内容的编排和论述不甚合理。

一、增值税在教材中的编排现状和弊端

1.《会计基础》[2]在讲述“应交税费”这个科目的结构之后,直接讲述“在交纳增值税的企业,该账号借方还应记录企业采购材料向供应单位支付的进项税额,贷方还应记录销售商品时向购货单位收取的销项税额”,这样讲述,对于刚接触财经专业的学生来讲,就显得比较抽象空洞,什么叫销项税额?什么叫进项税额?为什么购买材料是向供应单位支付增值税而不是向工商税务等国家机关支付呢?

2.《财务会计》[3]对增值税的讲述分散在资产、负债、收入等章节中,在讲述存货的非正常损失时,损失库存商品是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在建工程领用本企业生产的产品时,是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同样是库存商品,为什么一个记进项税额转出,一个记销项税额?进项税额转出和销项税额到底有什么区别呢?在未讲述增值税之前,学生碰到上述问题确实理解不清。

3.《税法》[4]则从法律角度讲述了增值税的概念、九个构成要素、计算以及申报。文字描述了增值税的特殊征税范围(八项视同销售行为)、销项税额五个特殊计税依据(折扣销售、以旧换新、还本销售、以物易物、包装物押金)、进项税额不得抵扣的七个条件等等,上述内容都是从税理角度讲述,比较抽象,有计算没有账务处理,有理论没案例,与会计基础和财务会计脱节,学生理解不深刻,学起来也枯燥无味。

针对上述情况,笔者认为增值税在教材中的编排应进行适当调整以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

二、增值税内容在教材中的合理编排

1.《会计基础》简单讲述增值税的内容。主要介绍增值税的概念、销项税额、进项税额,了解增值税是以商品生产和流通各环节的新增价值或商品附加值为征税对象的一种流转税,是一种价外税,销售时,开具专用的增值税发票,因此,销售方增值税叫“销项税额”,购买货物取得增值税发票,购进方的增值税叫“进项税额”,同一个企业,有销项税额,也有进项税额,应交增值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会计基础只需要简单了解增值税,简单讲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的销项税额和进项税额的结构就可以了。

2.《财务会计》强调增值税的账务处理。传统的《财务会计》教材是按模块设计的,先资产后负债再所有者权益,项目化教学后讲解增值税要更加详细、深入,而且应将应交增值税的内容即负债的内容放在资产前面讲述,这样,购买存货,发生存货非正常损失以及在建工程领用材料、在建工程领用产品的账务处理就不会有疑问了,另外教材内容还应该分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的讲述。小规模纳税人,采用简易纳税法,其采购货物支付的增值税,无论在发票账单上是否单独列明,一律记入所购货物的采购成本,销售货物或提供免税业务应纳增值税率为3%。这样:小规模纳税人,购入材料,分录就为:借:材料采购,贷:银行存款;销售产品,分录就为:借:银行存款,贷:主营业务收入,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售额×3%或含税销售额/(1+3%)×3%)。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的内容应不限于进项税额、销项税额、已交税金、出口退税和进项税额转出的一般文字表述,应增加每种明细科目的具体账务处理,另外,还应着重讲述不予抵扣的进项税额转出和视同销售的账务处理。进项税额中,还应补充运杂费的计税,具体顺序如下:①一般纳税人购买货物支付的增值税,作为可抵扣销项税额的进项税额单独记账,税率一般为17%,部分为13%,营改增后运费税率为11%。例:青山工厂从湘江工厂采购甲材料1000公斤、价款2000元,增值税340元,运费200元,用转账支票支付,材料尚未验收入库。该企业按计划成本核算。原来的分录为:借:材料采购2186。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54。贷:银行存款2540。运杂费实行新的计税后,分录应为:借:材料采购2180.18。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59.82,贷:银行存款2540,进项税额340元再加上运杂费的进项税额19.82元应该为359.82元,计入采购成本的运杂费金额为200-19.82=180.18元。②购入免税农产品,可按买价13%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例:某企业采购农产品,实际支付价款为10万元,农产品已入库,该企业按实际成本核算,则分录为:借:原材料87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3000,贷:银行存款100000。③购入货物增值税不予抵扣的各项目,教科书中只用文字表述,未作账务处理,账务处理如不写明,则学生对此印象不深刻。因此,应详细并分二步处理不予抵扣的项目。第一步,对于购入时即能认定进项税额不能抵扣的,增值税直接记入购入货物或劳务的成本,如购入发放职工福利物资,账务处理:借:应付职工薪酬,贷:银行存款。第二步,购入时不能直接认定进项税额能否抵扣,增值税则先计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中,等到这部分货物,按规定不能抵扣销项税额时则将这部分进项税额转入有关的承担者承担,通过“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转到“待处理财产损益”“应付职工薪酬”“在建工程”的借方,如:非正常损失的原材料,在产品、库存商品,借:待处理财务损溢,贷:原材料、自制半成品、库存商品,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其中在产品、库存商品,按耗用材料占成产成本的比重转出税金的金额。如改变购进货物的用途(在建工程、集体福利领用生产用材料)。账务处理:借:应付职工薪酬、在建工程,贷:原材料,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④销售应税产品,账务处理:借:银行存款,贷:主营业务收入,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如销售额为含税价,则用含税销售额/(1+税率)计算出产品的销售收入。⑤视同销售的应交增值税,在教科书中未提及,但在讲述固定资产构建时,又有在建工程领用本企业产品的例题,为方便理解,应补充此项内容。如将自产或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非应税项目、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账务处理为:借:在建工程或应付职工薪酬,贷:库存商品或自制半成品,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如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作为投资提供给其他单位。账务处理为:借:长期股权投资,贷:原材料、自制半成品、库存商品,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增加了这些账务处理后既方便了学生的应试能力,同时为后续的税法学习打下了基础。

3.《税法》教材的内容主要从课税要素来设计的,税法教材内容偏理论,内容生涩难懂,在征税范围中八项视同销售行为应补充账务处理,增值税计算中,销项税额的计算五个特殊计税依据(折扣销售、以旧换新、还本销售、以物易物、包装物押金)应补充案例及账务处理,进项税额的计算中,不得抵扣的七个条件中应补充账务处理,出口退税要更加详细一点,既要有案例也要有账务处理还要有练习题。同时报税的时候要增加增值税发票的实际操作,如增值税发票的开具和装订,增值税的报税等等。这样就将原来散在财务会计的增值税账务处理和增值税税法的理论联系起来了,既全面又完善,既学习了新知识又复习了老账务处理。相当于对增值税的一个系统总结。

三、结语

增值税作为我国最大的税种,其收入占我国全部税收的60%以上。掌握增值税的税理、计算、申报、核算,成了会计专业学生的基本技能,对于具备初步自学能力的高职生来讲,教材是最好的老师。高职财会教学实行项目教学后,增值税的学习是重点,教材对增值税的设计要做到通俗易懂还要讲求质量。《会计基础》主要简单讲述应交税费的基本结构,《财务会计》主要详细讲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的账务处理,《税法》则全面讲述增值税的计算及纳税申报,并全面复习财务会计的账务处理。即《税法》为增值税所有知识点的补充大连贯。通过《会计基础》的一般了解,《财务会计》的详细了解,《税法》的补充大连贯,增值税的大部分理论已讲述,但纯粹有理论还不行,在模拟实习中,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巩固所学知识,让学生能学以致用,为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和会计专业技术考试及学生以后走上会计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38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Z].2008.

[2]彭晓燕.会计学基础[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篇10

[中图分类号]F23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1-0138-01

应收票据的贴现属于金融资产的转移,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的相关规定,金融资产的转移分为终止确认和未终止确认。就应收票据的贴现来说,从形式上又划分为不附追索权的票据贴现和附追索权的票据贴现两种,根据商业汇票是否带有追索权,导致两者账务处理是不一致的。(账务处理不分银行或商业承兑汇票,处理完全一致。个人理解,银行承兑汇票的出票银行如果为四大银行或者其他股份制上市商业银行,信用评级为A级或以上者,例如国内的大公国际评级,则贴现时可以终止确认;其他信用状况较差的银行、信用社等,以及商业承兑汇票的贴现,应当作为短期借款处理)

一、不附追索权

相当于贴现后,到期承兑人不付款时,被贴现人无权要求贴现人归还贴现款,这样该项金融资产的风险与报酬均通过贴现转移给了被贴现人,这就符合了金融资产转移准则中有关金融资产终止的确认条件。笔者认为,不附追索权的票据贴现,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贴现,这时的贴现息是因为贴现行为而产生的一笔融资费用,所以可以全额一次计入“财务费用”科目。

1.企业向银行贴现时:借:银行存款 财务费用 贷:应收票据

2.票据到期时,承兑人无论是否支付,都与贴现企业无关,贴现企业无需进行账务处理。

二、附追索权

相当于利用票据进行抵押贷款,到期承兑人不付款时,被贴现人有权要求贴现人归还贴现款,这样企业仍保留与所转移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根据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应当继续确认所转移金融资产整体,并将收到的对价确认为一项金融负债。

附追索权的票据贴现,严格意义上来说,只是以债权质押取得贷款而已,而不是真正的提前贴现,在这种情况下,应按照取得借款进行会计处理。笔者认为,既然是取得借款,这样贴现息全额一次计入“财务费用”科目就不再符合权责发生制的要求,该项贴现息应在借款存续期间合理的计入到每个会计期间。

1.企业向银行贴现时:

借:银行存款

短期借款-利息调整

贷:短期借款—成本

2.“短期借款-利息调整”从贴现日至票据到期日进行摊销:

借:财务费用

贷:短期借款-利息调整

3.票据到期时,承兑人的银行存款账户不足支付,则贴现企业账务处理为:

借:短期借款—成本

贷:银行存款

同时:

借:应收账款

贷:应收票据

4.票据到期时,承兑人和贴现企业银行存款账户余额都不足时,贴现企业的账务处理为:

借:应收账款

贷:应收票据

根据新会计准则的规定,对于未终止确认的金融资产转移,该项金融资产与确认的金融负债应当分别计量,不得相互抵销,而应在随后的会计期间继续确认该项金融资产产生的收入和该项金融负债产生的费用。对于应收票据来说,主要涉及贴现后的应收票据是否还要计提利息。对此,笔者认为,继续计息是不符合重要性和谨慎性原则的,因此,应收票据在贴现后不应继续对该票据计提利息,应收票据的金额是账面金额,票据利息不做账务处理。

篇11

负责制定本单位电费账务管理标准与制度。对本单位电费账务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分解下达各项考核指标,组织开展账务管理工作的监督、稽核、分析与检查。负责营销系统与财务系统数据集成的营销业务流程梳理和数据支持及维护,确保数据准确、唯一。完善营销系统功能,满足业务需求变化,确保及时提供相关数据。对用户信息、电价信息、应收信息、账龄信息、实收信息、电力销售报表等业务进行管理和提供相关数据。

1.2营业及电费室工作职责

营业及电费室账务班是电费账务工作的具体处理班组。负责管理电费收据,对账务管理、账务处理提出具体意见和要求,为公司各项指标考核提供基础数据。具体职责是:①负责审核、打印、装订、保管公司各类电费凭证,负责打印、装订公司全部银行回单,在确保资金核对无误的情况下与财务进行交接。对营销系统的会计档案进行装订、保管和归档。②负责协助财务部门管理电费资金账户,完成电费资金的实时上划工作。③负责按日汇总各营业单位上报的银行回单明细表,核对电费收入进账情况,完成与银行的对账和文本信息导入工作。④按月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核对电费收缴及往来款项等,与营业单位核对应收电费数据。完成、编报各类报表和分析,进行在途资金和未达账项的督促和分析。⑤负责组织各营业单位对账务余额与营销系统客户明细数据进行核对,对发现的差异督促查找,保证数据一致。⑥负责集中账户的多种缴费方式的账务处理工作。

1.3各营业单位工作职责

①负责电费收费、催收,在营销系统中完成收费、解款、解款核定、进账单录入等工作。②负责每日通过网银查询银行到账信息进行到帐确认、生成和审核集团账户各类凭证等工作,并向营业及电费室账务班填报银行回单明细表。③负责每日对非集团账户的电费信息做电费账务处理。④每月配合营业及电费室账务班对所有的银行回单进行打印、整理和装订。⑤协助地市公司落实本单位的在途资金、未达账项,统计本单位各项与电费回收、账务管理有关的指标完成情况并进行分析,及时向领导和上级部门反馈账务管理中的问题。⑥协助财资部、营销部、营业及电费室账务班等部门,完成所辖供电营业区域营业站(所)的电费资金收入、对账、银行账户管理等工作。

2具体要求

2.1设立电费账务专责人。

每日汇总本单位各账务工作人员的银行回单明细表,对口向营业及电费组账务班上报本单位银行回单明细表。银行回单明细表必须填写制表人。

2.2完整规范帐套设置。

营销电费账务设置以营销业务应用系统为支撑,以地市公司为主体进行帐套设置。一个地市级单位只允许建立一个电费帐套。系统帐套设置具备向下穿透功能,可以实现按照供电所、县级公司不同层级的查看和统计、分析。

2.3在营销系统中解除原有的绑定模式

按照地市公司模式进行操作。

2.4各营业单位工作人员在“进账单录入”环节,必须严格按照银行到账信息进行录入。

2.5多元化缴费账户设置。

农行的惠农卡缴费方式全部归集到农行总账户,其余多元化缴费方式全部归集到工行总账户,统一由营业及电费室进行账务处理。

2.6与财务的信息交互方式。

营销系统建立以地市供电服务中心为核算单位的核算体系,财务负责总账,营销系统负责应收、实收明细核算,每日将分类核算汇总数据(明细以县公司为准,以便财务部门计算税金)传送给一体化平台,财务系统获取相关数据后自动集成财务凭证。

篇12

【中图分类号】F27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7)03-0044-02

1 会计信息系统中往来核算相关模块功能分析

1.1 账务处理模块

账务处理模块又名总账系统,是所有ERP软件中财务部件的核心子系统。它以会计凭证为原始数据,完成全部的记账、算账、对账、转账、结账、账簿查询及账务数据管理等工作。实现了手工会计工作三步曲中的凭证、账簿管理两大基本步骤。

1.2 销售管理模块

销售系统功能主要核算企业销售所取得的收入,销售发出商品的数据,计算销售相关的税金及费用。

1.3 应收款核算模块

应收款管理模块主要功能是实现企业与客户业务往来账款的核算与管理。在应收款管理模块中,以销售发票、费用单、其他应收单等为原始单据,记录企业因赊销业务形成的应收款项,并提供应收款项的收回、坏账、转账、商业汇票的票据处理功能。

1.4 采购管理模块

主要核算企业采购业务,包括登记采购商品的数量、价格,按适用税率计算税金。

1.5 应付款核算模块

主要用于核算管理企业采购供应商商品所形成的应付往来款项。一个完整的会计信息系统可分解成多个功能模块,各模块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关系主要表现为控制和数据传递两种联系。信息化下的往来核算模式构建必须依据子系统内在联系和企业管理需求合理设置并伴随信息化发展不断升级优化。

2 会计信息化下企业往来核算模式选择

企业在初次实施会计信息化时,首要解决的是根据自身情况和管理需要建立自己的核算体系。包括:操作员设置、建立核算账套、操作员权限设置、定义编码方案、启用账套、建立会计科目、客户档案设置、供应商档案设置、结算方式定义等[1]。也即企业会计信息化应用解决方案,从我国会计信息化历程看,经历过三种解决方案:

一是对于经济业务量小且简单的小型企业,可以只应用账务处理子系统,按照制单―审核-记帐-查账-结账的业务流程进行日常业务处理。

二是对于经济业务量大而较复杂的企业,充分应用信息系统中的各种辅助核算功能[2]。如用友软件中个人往来、部门、项目和客户及供应商管理;金蝶软件中的项目管理等。

三是信息化水平较高的企业,以账务处理子系统为核心,财务链与供应链协同应用,相互控制、传递数据的财务、业务一体化应用解决方案。

往来核算是指单位和其他单位间发生的采购销售经济业务的核算,包括与客户往来核算和供应商往来核算。一般通过应收账款、预收账款、应收票据、应付账款、预付账款、应付票据等科目来核算本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与外部企业发生的往来经济业务[2]。根据目前会计信息化软件的现实架构及往来核算要求不同,就单位往来业务核算管理应用方案而言,则衍生出了两大类型四种模式:

类型一:往来业务简单少量型。企业规模小,往来单位不多时,往来单位设置为下级明细科目。

总账+往来明细科目模式:这种模式的科目设置是按往来单位设置明细账。在总账科目下直接设立多个对应各往来单位名称的二级明细科目或三级明细科目。特点是最末级科目的账类无须再带单位往来辅助核算属性。往来科目设置以应付账款科目为例:

缺点是,当往来单位较多时,增设的明细科目很多,核算体系很冗长,不便于开展往来款项的统计、分析与清理工作。

类型二:往来业务大量频繁型。具体又分为:

总账+往来模式:企业有较多的往来客户、供应商,往来业务较频繁。在设置账务系统参数控制时,将往来核算选择在总账中,在账务处理系统中查询供应商往来和客户往来辅助账;往来核算的六科目一般设置为带客户(供应商)往来辅助核算账类,且不受控应收应付系统;账务处理系统期初余额录入时,有客户(供应商)辅助核算的科目在账务处理系统科目辅助窗口录入期初辅助数据;账务处理系统制单时,可以使用客户(供应商)辅助核算科目;月末结账时,不必判断应收应付系统是否已经结账,应收应付系统只有科目设置、制单、凭证查询等功能。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