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对人生的思考范文

时间:2023-06-21 08:43:0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大学生对人生的思考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大学生对人生的思考

篇1

总体而言,这次调查为我们提出了以下几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人生观教育及生涯教育的重要性

当代大学生对人生目的的思考缺乏明确性,提醒我们应正视对大学生人生观的教育与我国现行的职业生涯教育。价值选择的多元化允许人生目的选择更趋于个性化,家庭、学校和社会理应对大学生人生观的培育给予适时适度的引导。在功利主义势风日涨的今天,对大学生人生目的的教育尤为迫切,要使他们认清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与权力至上等人生观的本质,培育他们树立科学合理,又适合个体发展的人生目的。

1971年美国联邦教育署署长MarLand博士正式提出了“生涯教育”观念,我国台湾地区也在1998年将职业生涯的概念引入基础教育领域,而大陆地区还处于探索阶段。尽管目前多数高校都设有职业生涯规划这一类的选修课程,但实际达到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我们的大学应该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学生个体规划自我职业生涯的意识与技能,让学生根据自身兴趣、特质等尽早对未来将要从事的职业做打算,这样,他们才会形成相对成熟的人生观,即便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也可以看清方向,有所把握。

二、引导大学生建立科学的性别观

关于性别的认知从小就向我们昭示了性别的不同,而且还严格地规范着两性各自的行为。社会文化与学校教育的长期熏染已经将传统性别观念注入女大学生的思维模式,她们也不自觉的陷入“男权话语”的窠臼之中。女大学生在认知层面认可男女之间应遵循平等与和谐发展,但在潜意识和实际行为中则表露出对传统性别观念的认同。现实生活中的碰壁,使女大学生对男女平等观念产生疑虑,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女大学生性别观念向传统的复归。如80%以上的应届毕业女生在求职过程中遭遇过性别歧视(中国青年报,2008-3-21),择偶时以“男高女低”为标准等现象屡见不鲜。

上海市妇联2008年对青年女性价值取向的调查显示,在“如何看待全职太太”的问题上,近半女性的首选是“很正常”(新民晚报,2008-4-22),2008年初,重庆大学和重庆师范大学几位学生完成了一份“女大学生就业调查”发现,在面对“职业和婚育”关系问题上,有三成女生害怕激烈的竞争,如有条件想做全职太太(重庆晚报,2008-2-28)。全球金融危机带来了就业的压力,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年轻女性亦已出现此类状况。这一方面表明女大学生独立意识渐弱,自信自强精神不足,开始倾向于躲回家庭堡垒,重温“相夫教子”的旧梦;另一方面也印证了她们对男性强势地位及自我弱势的潜在认同。

三、女性价值观的转变与矛盾

现代高等教育无疑使女大学生较普通女性更具有理性思辩精神。面对社会变革与文化动荡,女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加大,价值观发生变化,使她们在心理上产生了现代意识与传统观念的冲撞,影响着她们对自我的认知。女大学生优先选择了“自立、自尊和平淡”来描述自我特质,表明具有现代意识的女大学生追求生存独立性的同时要求人格的尊严与完整,这暗示了她们渴求自我认同,希望得到社会肯定与他人尊重。而对“平淡”的选择则是她们内心传统观念的体现,中国人自古以来的中庸思想,使人们追求自然平和、安逸淡泊,同时不喜欢用激烈的词语自我标榜。此次调查中没有人选择“自强”一词,这是否向我们发出了这样的讯息:当前女大学生思想心理状态极其复杂矛盾,她们心灵的幽闭处依然存在着对个人能力或性别方面的不自信。

目前,大学生群体的价值观趋于实用主义与功利主义。社会环境潜在压力的影响与市场经济条件下危机感的加重,使女大学生在职业的选择上也偏爱较稳定、风险小的工作,不愿问津竞争性强、挑战性大的职业,甚至出现“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的行为

导向。然而,女大学生要真正实现自己的价值,向传统角色的回归是不可取的,自尊、自信、自立、自强才是可取之道,这不仅需要社会观念的再次变革,关键还要靠女大学生自身不懈的努力。因此在现阶段改变观念、重识自我、提高自我竞争意识和独立意识对年轻女性来说仍十分关键。

四、正视外部因素对人生观的影响

依据调查统计,重庆高校女大学生对人生的迷茫与性别观念和自我特质认识之间的相关性并不明显。充分表明了目前大学生群体的人生观念与自身内部环境关联性不高,这就促使我们不得不把目光聚焦于社会外部环境。

篇2

一、对学生的做人教育重视不够

关注学生的做人教育是教育的关键,思想政治教育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学会为人处世的方法。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如何做人方面重视不够,效果不佳,问题不少。

1.是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对大学生关于做人道理的具体化教育。目前,在思想政治教育实际过程中,教育者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在平时的教育中很少提到做人道理的教育,有的只是一句简单的话而已,无论是在课堂还是实践当中,都没有具体化的做人方面的教育内容。做人教育的内涵非常丰富,怎样做人,这些都是关乎大学生成长的重要因素,有些思想政治教育者却认为无关紧要,缺乏这方面的思考和钻研,使某些大学生做人有问题,如有的学生拖欠助学贷款,甚至制作虚假信息骗取奖学金等。

2.思想政治教育者对大学生为人处世方面的教育关注较少,大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不高。为人处世是一个人生存交往的重要条件,特别是当今社会,社会交往往往是体现一个人能力强弱的重要表现。当前传统的教育思想、内容和方式对大学生在为人处事方面的内容提及不够,认为这些方面是父母应该从小教给孩子的,在高校里面,重点是学习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当前,大学生在为人处事方面历练不多,人际交往能力不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育者引导不够、重视不够。

3.思想政治教育者对大学生诚信方面的教育没有引起重视,诚信教育效果不佳。“人无信不立”,诚信是一个人立足社会非常重要的条件,没有诚信的人是难以和人交往的。当前,大学生在做人方面诚信度比较差,社会反响不好,比如毕业生在签就业协议时,经常毁约,给用人单位和学校都造成了负面影响。这说明高校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没有起到良好效果,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大多注重的是思想上怎样让大学生成为“思想政治上的人”,诚信教育虽然提到了,但是教育者具体在教育过程中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平时开展的诚信教育活动较少。

二、忽视对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只注重大学生思想上的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的教育,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对个体整体思想素养的培养,淡化了对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一方面,教育者对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涵认识不充分,导致教育者在思想观念上没有引起高度重视。虽然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明确提出要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但实际上,教育者没有很好地把这一理念实施到思想政治教育中,根本原因是教育者在思想上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没有充分认识到对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的重要性。

另一方面,从实际效果看,由于教育者忽视对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教育,因此不少大学生的发展具有非全面性,甚至是片面发展。例如许多学生重专业学习,轻政治理论的学习;重理工科目,轻人文素质的培养;重书本知识,轻实际动手能力的训练;重休闲,轻体育锻炼,等等。

三、缺乏对学生成长需要的了解

马克思认为:“没有需要就没有生产。”“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与他们的利益有关”。由此可以看出,需要是人的活动的内在动力因素,人的需要不能得到满足实现,那么人就没有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动力,也就不能激发人的积极性。需要是形成利益的前提和基础,利益是需要的实现和满足。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虽然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在一定程度上没有很好地从学生的客观需要出发做思想工作,这是一个明显不足。

在现实工作中,不少思想政治教育者没有充分了解大学生的实际需要,对学生所关心的事、迫切想得到的东西,都没有真正了解。由于对其所需的不了解,导致教育方式和方法的被动,教育者只是注重理论上的灌输宣传,而不注重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不感兴趣,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教育者缺乏对学生自身成长需要的了解,忽视了大学生的自我发展。因此,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一些教育者没有从大学生自身的具体条件和兴趣爱好出发关注他们的需要,关注他们的兴趣、爱好和个性。因此,这种思想政治教育往往很难收到好的效果。

思想政治教育者没有重视大学生的思想水平高低和接受能力强弱及情绪体验好坏等方面,使得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兴趣和内心的认同。每一个大学生的思想状况不同,他们对事物的接受能力各不相同,情绪上的变化也不相同,教育者没有了解和关注这些方面的存在,在教育过程中只能是一刀切,不管大学生能否接受,不管他们是否需要这些理论教育,只顾完成任务,做不到具体问题具体对待,从而导致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反感、厌恶情绪及抵触心理,思想政治教育成了一句空话。

四、轻视对学生个性的培养

马克思说:“个性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方式对学生的个性培养方面重视不够,主要原因是思想政治教育者一直以来从主观上把教育者自身当做主体,没有很好地使大学生的主体性得到重视,片面强调培养大学生如何遵从社会道德、服务社会等,忽视了大学生作为个体的人的价值问题、独立人格问题。抑制了大学生个性的发展。

1.思想政治教育者没有完全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大学生的个性表现关注不够。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把大学生当做教育客体,对大学生的个性了解不够,对他们的个性表现缺少支持。教育者过多地在内心考虑如何将大学生培养成一个遵守社会规范的人,对大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表现出的“棱角”看不惯,觉得他们与自己所希望看到的现象不一致,对大学生的一些特长和爱好关注不多,这些做法都压抑了大学生本身所具有的个性特点。

2.思想政治教育者没有很好地为大学生个性的培养创造条件,缺乏培养个性环境氛围。马克思指出:“人是教育和环境的产物。”这说明环境的变化对人的影响至关重要。由于大学生的性格不同,导致大学生的个性、特长、兴趣和爱好不同,当大学生的个性表现非常明显的时候,一些教育者往往没有对其进行引导,更不能为其个性的培养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甚至无视大学生个性的发展。比如有的大学生喜欢玩电脑、打游戏,教育者一般会持反对态度,事实上,这不一定会产生负面影响,教育者只要正确引导大学生的这一行为,他们可能会向好的方面发展,不会对教育者产生抵触心理。

3.思想政治教育者缺乏培养学生个性的思想观念。教育者受传统教育思想观念的影响,在思想上就对培养学生的个性这一内容没有重视。在他们看来,大学生只要服从管理、听话就行,因而在培养学生个性方面,心理上就没有接受和认同,对学生的个性表现不予认可,对于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个性方面缺少钻研。

五、“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不强

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观念没有完全把学生当做主体存在,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没有得到充分尊重,“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不强,口号上提出学生是主体,要以学生为根本展开工作,实际上这一点做得并不够好。虽然学校一再强调学生的重要性,但是一些教育者思想上并没有完全接受这一观念,他们总认为学生就是学生,教育者就是教育者。无形中使教育者高高在上,片面突出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将大学生置于非主体性的客体地位,认为教育者是教育过程中的唯一主体,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体性作用没有很好地得到重视。

思想政治教育者“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不强,表现在教育者没有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没有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性作用。马克思说:“人始终是主体。”这表明人作为主体的重要性。有些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没有遵循这一原则,把自己和大学生对立起来,大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完全重视,因而没有以大学生为主体展开教育工作,而是以教育者为中心,从而导致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逆反心理,缺乏积极性。

思想政治教育者“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不强,还表现在教育者没有充分遵循主客体间的互动规律。由于一些教育者没有树立充分的“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没有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教育者和大学生之间的地位没有实现平等,那么就不能很好地建立起沟通和互动,他们之间缺乏更多交流,导致思想政治教育显得枯燥乏味。思想政治教育者和大学生之间没有更好地实现统一,他们的相互作用就没有很好地体现出来。

参考文献:

[1]陈志尚.人学原理[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193.

[2]曾真.马克思人学理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D].西华大学,2001.

[3]杨亮才.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与当代中国[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195.

篇3

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不仅关系到一个民族的世界竞争力,还关系到一个民族的价值取向,更关系到一个民族的尊严和民族精神的塑造。

教育部在《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养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十分迫切而重要的任务之一。因此,强化高校教育改革,明确高校职责,适应新时代对大学生人文素养的需求,培养一批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是高校教育的首要目标。

二、高校辅导员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方法

(一)加强辅导员自身人文素质修养

中央16号文件明确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要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要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和科学精神教育,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因此,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促使这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力军在新时期高校事业的发展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高校各级领导要重视辅导员人文素质的培育;做好辅导员工作队伍的思想工作,认清开展人文素质学习的重要性;提高辅导员的思想政治素质、注重培养辅导员良好的心理素质;做好辅导员自我测评工作,记录掌握知识的进程或所收获的成果以及得到的感悟,来建设一支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有奉献精神的高素质教师管理队伍。

(二)延伸辅导员职责,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

高校辅导员作为学生的领路人,在提高自身修养的同时,最主要是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更要引导青年学生自觉学习,增强大局意识,开阔思维视野,自觉把辅导员的工作放到党和国家事业的全局中去思考。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

高品位的校园文化环境对学生人文素养的熏陶和培养具有潜移默化的功能。在辅导员的带领下,通过学习和感悟,学生要领会文化素养和健康素质的重要性,同时牢固树立对党的科学理论的信仰、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国梦的信念。广泛开展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实践活动,既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中心环节,也是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方面。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应注意采取以下几种措施:

1.辅导员要积极辅助学生开展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并参与其中,如开展征文、名曲名画欣赏、艺术汇演、体育运动等活动。

2.加强与家长的沟通,打造和谐教育生态途径。

3.开辟大学生的感恩课堂,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与意识。

4.推荐阅读书目,开展经典阅读导读课程,开设教授讲堂。

三、高校辅导员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意义

篇4

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既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又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需要,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1]。一直以来,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存在许多不足与困扰,随着“90后”一代步入高校校园,这些不足与困扰又将呈现新的特点。因此,我们必须认清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认识到在理工科大学生中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重大意义,剖析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现状与成因,从课程体系设置、评价体系建立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以促进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开展。

一、人文素质的基本内涵

关于人文和人文素质的内涵,许多学者都有着自己不同的看法。“人文”一词在《辞海》中这样解释: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人文的核心是“人”,就是我们常常说的人文关怀、生命关怀[2]。而所谓人文素质,是指由知识、能力、观念、情感、意志等多种因素组成的一个人的内在品质[3]。也有学者认为,人文是指人类在社会发展中,逐步形成的社会道德、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和思维方式;人文素质指人的内在精神品格,人的思想道德、道德水准、心理素质、思维方式、人际关系及人生观、价值观等都属于人文素质范畴[4]。人文素质是人的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别于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素质及身心素质,是由人文知识、人文思想、人文方法、人文精神等四个方面的内容所组成的一种在特定历史和文化积淀下形成的素质,而人文精神是人文素质的核心、本质和最高境界。

二、加强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脊梁,其“人文精神”和科学文化素质,不仅影响到他们自己的成长,而且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因此,在新时期加强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对培养创新型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和谐社会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3]。

1.加强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事关中华民族复兴大业。一个民族,没有高度的科学素质是愚昧的,必然落后挨打;而没有高度的人文素质,也将丧失民族精神,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以西方文化为中心的全球化运动对我国人文教育传统带来巨大冲击,如果人文教育和文化全盘西化,那么中国人将只是一个种族、生理、生物的概念,而不再是一个民族的概念。总理多次讲道,我们国家的富强、社会的进步、人民的幸福,最根本的是要提高全民族的素质,特别是提高年轻一代的素质。

2.加强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现代社会对理工科人才提出的新要求。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理工科大学生不仅要掌握本专业的科学文化知识,更要有丰富的人文知识和良好的人文素养,人文素质的缺失直接影响到理工科大学生综合素质、软实力、核心竞争力的提高,也将影响到他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构建。

3.加强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我们所需的人才,应该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因此,作为承担人才培育重要渠道的高校在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方面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教育部在《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着重强调:“改变忽视人文基础等状况,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中的重要任务之一。”

4.加强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理工科大学生不断提升全面素质的自我要求。长期以来,我国的中学教育基本上实行的是应试教育,忽视素质教育。而理工科高校则过分偏重科技教育和专业教育,导致了大学生精神境界和文化素质的下降,缺乏创新精神,这种状况使我们看到了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紧迫性。总理在与大学生座谈时讲道:“我是学理工科的,说句老实话,我对我自己的专业很喜欢,但是我对文史比对我的专业还喜欢。我们国家需要的建设人才是全面的,我们不仅需要理工人才,也需要经济、管理人才,也需要文史方面的专家。我想提几点建议,就是一个人的道路往往也是会改变的,我提倡学科不要分得太细。学理工的也要学点文史,甚至艺术;学文史和艺术的,也要懂得一点理工,这样的人才才是全面的。”

三、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及原因

当前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知识匮乏,人文精神缺失,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综观目前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现实状况,存在如下弊端。

1.人文知识匮乏,知识结构单一。当今大学生是在中学应试教育的禁锢下走进大学的,加之为了提高升学率,很多中学早早进行文理分科,导致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合理,理工科的知识所占比重过大,人文知识匮乏,整体的知识结构单一。虽然近几年人们逐步开始重视,但情况依然不容乐观,很多学生对最基本的四大名著都没有通读一遍,有些学生也选修这方面的课程,但只是为了修得学分。在2010年3月份进行的江苏省大学生人文知识竞赛的测试中,理工科大学生整体的得分很低。

2.人文精神缺失,文明礼仪淡化。伴随着社会转型,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精神缺失,而其物欲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膨胀起来,并成为某些学生的人生哲学和价值准则,很多理工科大学生不能明确自身的职责和社会义务。而文明礼仪淡化,比如,大学生情侣在公共场合勾肩搭背,坦然自若;食堂打饭插队、拥挤、不文明用语经常挂在嘴边;进出教师办公室不敲门、穿拖鞋进教室,等等。

3.审美趣味低下,生活态度功利。对高雅艺术不懂、不问、不感兴趣,对低俗文化却津津乐道。平时只关注经济效益、眼前利益,对“人生的意义与价值”等根本问题很少考虑。过于追求物质享受,淡化精神追求,表现得很“现实”。

4.心理素质差,情绪容易波动。心理问题已经成为阻碍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尤其“90后”一代为主的在校大学生,由于他们大多是独生子女,没有经历人生挫折,加之缺乏必要的渠道疏导,导致其行为偏激,耐挫能力差,缺乏心理上的自我疏导与调适能力,情绪波动较大。

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缺乏与我国现有的教育模式不重视人文教育有着直接的关系。一直以来,我国的高中教育实行文理分科,学生重理轻文,而高校的人文课程体系设置又不科学,哲学与历史等方面的课程相对薄弱,课程体系不规范、不成熟。此外,学生还受高考招生考试的影响,将学习重点仅放在高考课程上。到高校以后,受就业的影响,不少理工科大学生产生了急功近利的思想,忙于考各种证书,而没有重视提高个人的人文素养。

四、做好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与路径探索

从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和实践来看,还存在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例如,学校与学生没有真正认识到人文教育的意义,在学校实施课堂教学时仍然采用传统的灌注式教育,缺乏师生互动,没有讨论争辩,学生学习的热情不高,因此无法真正深入持久地塑造学生的人格品德。人文素质教育需要观念上的突破和方式上的改进。

1.转变教育观念,树立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理念。一直以来,我国教育存在“重专业轻人文”的观念,所谓“学好数理化,走偏天下都不怕”。但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级人才而非只懂技术的高档器材。人文素质教育的过程是通过人文科学课程的学习,广博而高雅的文化氛围的熏陶,以及教师的为人师表和学生的养成训练,使学生具有高尚品质,具有献身祖国、献身事业的进取心和责任感[5]。

2.改革课程设置,提高人文课程的比重。首先,将人文素质教育纳入专业的教学计划,要有针对性、有计划地将人文社科类的必修课与选修课,如政治、历史、哲学、伦理学等人文学科课程富有实效地开设起来,而且注意突出对科学精神、思维方式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其次,要开设专题讲座进行人文教育,定期邀请名师名家给学生进行讲授,激发学生学习人文知识的热情和兴趣。最后,要加强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人文知识,培养人文精神。

3.建设师资队伍,创新人文素质教育方法。教师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引导者,是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主要实施者。教师的素质高低是人文素质教育成败的关键,提高教师素质,改进教学方法,使老师不仅传授人文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进行人文的体认,使学生感受到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乐趣,使学习成为一种自觉行为。同时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能够做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的人格魅力会直接对学生产生无言的持久的影响[6]。

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浓厚的人文氛围。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对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具有积极意义,我们应该多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调动每一位学生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使之真正成为人文素质教育活动的主体,充分学习人文知识,丰富情感、陶冶情操、提高品位。

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一项艰巨的工程,要不断完善人文素质教育的政策和措施,改变人们的教育思想和观念,将人文素质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中,落实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同时,也要不断加强建设师资队伍,营造人文氛围。相信经过社会、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我国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必将有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夏宏奎.谈正确处理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中的几个关系[J].教育探索,2007,(10).

[2]张宏雷.理工科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路径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08,(9).

[3]白鑫刚.新时期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7,(2).

篇5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036-01

1.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意义

作为大学生培养中的重要素质,人文素质的培养是为了转变传统的专项化的培养方式,最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1.1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是教育目标上的要求

人文课程的设立并不只是为了实现学生知识面上的拓展,同时与高校的教育目标的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关联。人文素质培养在课程设置的过程中,需要渗透出一种教育上的理念,其与高校在教育目标和高校的学校特色相契合,让学生能够在人文课程的学习中认识到自身所肩负的重要责任。人文素养的培养更加注重思想文化等素质的提高,通过与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配合来实现人才质量的不断提高。总的来说,高校人文素养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创造性精神的,同时还能够明确自身所肩负的重要责任,通过宽容与合作精神的形成,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1.2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对于其综合能力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人文素质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促使学生认知情感以及意志等方卖弄能够和谐而健康的发展,同时还能够实现其自我感悟能力以及想象力、创造力的提高。人文素质的培养有利于其精神境界上的生活,帮助其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能力和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在促进了人类物质文明不断发展的同时,还使得人性上受到了束缚,并且道德精神方面也存在负面消极的影响。高校在进行高素质综合性人才培养的同时,只是凭借专业性的课程却很难实现,还需要通过与人文课程的配合,在知识结构完善的同时,实现事业的开拓,最终培养起坚强的意志品质、高度的责任感以及强大的人际协调能力。

2.现今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2.1人文学术上的危机影响了学生的政治意识

人文学术上的危机实际上是一种价值观念上的危机,从深层意义上看,其是人文精神上的失落。从我国现代的历程发展来看,其从精神上的满足到现今的实用性的满足的转变,在认知上存在着非常大的冲突。改革开放是我国的经济得到了巨大的冲击,这就使得高等教育上出现了经济上的规律与教育上的规律混为一谈的现象,这就导致教育的过程中传达了一种功利主义的意识,很多的大学生认为市场经济的发展主要是通过经济效益来进行衡量,与政治没有关系,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的注重经济、法律等社会性学科的学习,而文学、历史、哲学等人文学科却很少问津,这就使得其缺乏坚定的政治方向,进而导致缺乏积极的人生观念。

2.2落后的教育观念和教育体制影响了学生的价值观与择业观

受到传统的选择式的教育观念的影响,使得高校在进行人才的选择过程中,更加爱注重一定的社会阶级、一定的社会行业中所需要的专业性人才。大部分的高校在非常长的时间之内,都施行该种教育观念和教育体制,这种功利式的教育使得教育中更加的注重其专业性的教育,进而对于其人文素质培养方面有所疏忽,导致很多学生缺乏理想和信念,只是进行单方面的索取但是却从来不讲求风险,盲目的进行金钱以及物质上的享受。同时还导致了毕业生产生眼高手低的现象,工作中缺乏责任心,工作责任心不强,怕苦怕累。

3.大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对策分析

3.1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

在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过程中,需要充分的认识到其具有的重要战略地位,能够更加积极的面对来自现实和历史上的挑战,相关的教育工作人员能够理性的认识到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紧迫性以及重要性,进而实现其教育观念上的转变。教育工作人员需要有勇气提出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观点,通过教学模式的转变来实现人才在综合素质上的全面性提高。教育工作人员需要结合过去的教育经验,在兼顾自然科学教育的同时,实现人文科学与管理科学的协调发展,同时还需要充分的考虑到各个学科之间存在的交叉与渗透,结合社会的发展来实现现实问题的解决,最终实现责任感和意志力的培养,培养更加符合时展的高素质人才。

3.2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实现培养目标的调整

从目前高校的教育来看,其主要实行的是专业性的教育,但是由于在进行专业的教育过程中,出现专业面狭窄的现象,这就使得整个教育呈现出了一种功利化与职业化,这样就使得学生在认知上形成了一种错误的观念,也就是学好本专业的知识才能够有出路,这就对于人文素质培养方面的课程存在着厌学和敷衍的现象,这就使得人文学科的课程教学效果十分的不理想。这就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教学目标的培养来实现教学效率的提高。

4.结语

总而言之,在步入二十一世纪之后,中国的教育经历了巨大的改革与发展,这就需要把握专业性教育与大学生人物素质培养之间的重要作用以及辩证关系,进而实现其教育价值观和教育功能、内容等的高度统一,保证学生具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同时,还能够具有丰富的人文知识内涵和人文修养,最终实现社会适应能力的不断提高。

篇6

[2]高琪.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研究及对策[J].社科纵横,2011(5).

[3]黄羽新.论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J].思想教育研究,2006(9).

[4]黄羽新.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OL]..cn/Article/CDMD-10602-2007046923.htm,2013-01-01.

[5]贾志斌.如何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教育[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

篇7

人格不是天赋的,它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是在先天和后天环境和教育相互作用下形成的。教育的现代化,首先是人格精神的教育和培养。当代大学生的人格塑造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教育现代化的结果。21世纪要求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和提高,人格的健全与否直接影响社会发展的进度。因此,现代化的教育必须要致力于人格的完备与构建。不但要向受教育者传授文化知识,也要全面发展受教育者的人格。

一、改善家庭教育环境,优化家庭教育方式

(一)和谐的成长氛围是基础

单亲家庭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后,大部分学生都离家较远。此时,家庭对他们的影响较之先前相对减弱。距离产生美。之前,单亲家庭母亲和子女可能更多的是关心生活起居,学习成绩等话题,心灵的沟通相对较少。进入大学之后,单亲家庭大学生的人格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心理发展开始走向成熟。单亲家庭母亲此时要善于利用这个契机,加强和子女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探讨关于人生的意义等话题。

(二)科学的家教方式是关键

单亲家庭母亲要建立正确的教育意识和培养目标。离异固然对自身、对子女、对整个家庭来说都是打击,但不能把离婚作为溺爱子女的理由,不恰当的爱会让子女偏离人格发展的正常轨道。单亲父母给予子女充足而专一的爱,无可厚非,然而对子女认识和行为错误的宽容就是纵容,影响子女健康人格的发展。另一方面,单亲家庭母亲亦不能把离婚当作压力施加在子女身上,望子成龙的心态可以理解,但切不可把学习成绩的优异作为培养子女的唯一目标。

(三)良好的沟通交流是剂

良好的沟通是加强单亲家庭亲子关系的必要手段。关于离婚的既成事实,做家长的和做子女的心里都会有自己的想法,家长坦然面对,告诉子女自己内心的想法,来引导他们释放自己内心的压抑和委屈。家长要认真倾听,耐心地与之进行平等的沟通和交流。在这种平等的亲子沟通中,单亲父母和子女会更加了解彼此的想法,也容易在生活和教育问题上达成一致。

(四)与学校之间的相互配合是保障

家庭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有力助手和必要补充,不仅是培养目标的客观需要,同时也是教育内部规律的客观要求。学校教育不可能面面俱到,家庭教育也不是万能的,家长有时候也很难完全了解子女在校期间的行为习惯、思想品德以及人际状况,等等。可以说,在教育问题上,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有交点但又不完全重合。

二、营造校园环境。健全人格发展

(一)单亲家庭大学生档案资料的建立

针对目前单亲家庭大学生在高校校园中人数增多的现状,高校管理者要从宏观上了解和把握他们的思想动向和人格发展趋势。首先需要建立起专门的单亲家庭大学生的档案资料,包括家庭经济状况、单亲家长文化程度、单亲家庭亲子关系,中学阶段学习状况、人际关系等等。学校在这个环节上要定期与单亲家长进行沟通,尽可能多的了解单亲家庭大学生的成长背景和性格特点,及时把握他们的行为变化,找出原因,从而有针对性的开展人格教育工作。

(二)高校心理咨询中心的设立

设立心理健康咨询中心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高校心理健康咨询中心不能成为摆设和空架子,必须要在学生人格教育上发挥它的重要作用。首先,咨询中心要配备具有相关丰富心理知识的老师。他们能够运用科学的心理学知识对单亲家庭大学生进行心理测评和心理调适工作。其次,心理咨询中心要做好单亲家庭大学生档案资料的收集和整理,以及完善和保存的工作。最后,心理咨询中心要定期开展心理教育咨询活动。心理咨询中心的老师们通过和班主任或者辅导员的配合,分阶段分批次的亲自和单亲家庭大学生进行面对面的谈话,因势利导的对他们开展人格教育工作。

(三)相关活动的组织

学校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如社团的建立、各种素质竞赛、心理沙龙等,充实单亲家庭大学生的课外生活,让他们在新的环境和集体中感受到生活的多姿多彩。社团的建立要尽可能多的吸纳单亲家庭成员,从心理咨询中心或者相关辅导员处获取信息,社团干部要充分调动干事积极性,发动单亲家庭大学生加入进来,鼓励他们成为社团的一分子。

(四)人格教育环境的营造

营造校园人格教育环境,不仅是对全校学生负责,更是对单亲家庭大学生的高度负责。人格教育环境的营造需要显现在校园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如定期聘请教育专家进行大学生人格分析和教育讲座、通过校园网,校报,校广播电台不定期的宣传古今中外历史名人高尚人格的形成过程、通过板报形式在校园中开展人格教育专栏等等。

(五)思想政治教育者素质的提高

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质如何直接影响学生的人格培养效果。因此,只有“两课”教师强化理论知识体系,提高人文关怀素养,才能把全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到实处,落到心上。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是离学生思想最近的导航针,辅导员的一言一行,在大学四年期间每一天都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辅导员要以一个思想政治教育者无私的胸怀来接受和关爱单亲家庭大学生,用语言和行动给他们无形和有形的教育,引导单亲家庭大学生人格积极发展。

(六)同学之间的关心和鼓励

高校学生大都来自五湖四海,因地区的不同,思想行为认识等也有较大差异,但这并不影响学生在新的环境中培养感情和找到共鸣。高素质人才就应该具备高品质人格。让单亲家庭大学生在温暖的环境中重新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来自完整家庭的大学生的信任,加快他们融入到所有学生的校园生活中。

三、有效利用社会资源。充实人格培养内容

(一)设立专项奖学金,引导形成竞争机制

英国学者彼得·汤森1979年出版了《英国的贫困》一书,他经过对单亲家庭的抽样调查,得出的结论是:“约一半家庭和3/5子女处于贫困状态或出于贫困的边缘”。单亲家庭经济普遍较差是个公认的事实,尤其是由母亲支撑的单亲家庭。在经济问题上,要靠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和资助。近年来,中国也开始发展新的社会救助制度,为贫困家庭提供帮助。只要通过经济状况调查,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规定的最低生活水平就可以纳入到社会救济的对象中,如果单亲家庭属于这种情形,则可相应获得一些补助。希望政府能够联合一些知名企业,设立单亲家庭大学生专项奖学金,使他们通过学习上的优异来解决一些经济上的困难。

(二)企事业单位支持,提供社会实习岗位

篇8

中图分类号:G515.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02-0186-02

一、引言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以汉民族文化为代表的中华民族历代相沿而又不断传承更新的共同认可的生活方式、道德意识、民情习俗、思维特性及价值观念等。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大学生是社会上极其特殊的一个群体,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离不开大学生的积极参与。为了掌握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情况,我们以辽宁省六所高校部分大学生为对象进行了调研,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

(一)调查研究的背景

从1840年到20世纪80年代,国人围绕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几次论争。90年代后,人们开始重视传统文化问题,在中华大地上掀起了一股传统文化热(国学热),一直延续到现在。当代中国社会发展,正处在文化冲突的焦点。十六大报告指出:“……面对世界范围的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作为未来社会中坚力量的大学生更应重视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以便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研究方法

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只针对大学生群体,调查对象为沈阳市六所高校在校大学生。采取团体施测形式,文理科生兼顾,覆盖面较广,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44份,样本分布情况见表1。问卷共包含35道题,27道单选题,8道多选题。

二、调查结果的数据分析

(一)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总体认知情况

1、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了解程度一般。在参与调查的大学生中,6%的人对传统文化了解非常深入,81%的人了解程度一般,13%的人不了解。总体上看并不理想,传统文化教育依然任重道远。

2、大部分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很感兴趣。76%的被调查者对传统文化很感兴趣或比较感兴趣,20%的人兴趣一般,4%的人不感兴趣。这说明在大学生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具有良好基础。

3、关于传统文化的存在价值:认同度很高。90%的被调查者对传统文化的存在价值持肯定态度,11.9%的人认为可有可无或没有价值,显然他们在认识上存在误区。95%的人认为有必要学习传统文化,3.4%的人为了考试才学习;个别人认为没必要,这显然是错误的。调查表明,大多数大学生在情感和理性上认同传统文化的价值和重要性。

4、大学生认为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积极作用。90%以上的被调查者承认传统文化对社会具有积极作用。87.9%的同学认为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对个人帮助较大,12.2%认为帮助程度一般。可见主流思想是肯定传统文化的作用。

5、大学生对保护传统文化态度比较坚决,对紧迫性认识不足。94%的被调查者支持保护传统文化遗产的活动。对于传统文化是否需要保护的问题,76%的人回答坚决保护,20%的人表示稍作保护, 4%的人觉得无所谓。关于保护传统文化的紧迫性,69%的人认为十分紧迫,18%的人不觉得紧迫,表示不清楚、无所谓的人数各占9%,4%。可见大学生对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的迫切性认识不够深刻。

(二)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的具体掌握情况

文学艺术、传统技艺、传统节日等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外在表现,问卷着重从这几方面进行了调查,以求窥一斑而见全豹。

1、文学艺术与传统技艺

对于京剧或其他地方剧种,“非常喜欢”和“可以去看看”的人分别占12.6%和46.8%,“不感兴趣”和“非常讨厌”的占34%和6.5%。可见接受程度不高。对于古代经史子集,9.7%“爱不释手”,66.9%“偶而翻阅”,可见大学生并不反感,但了解不多也不深刻。对于四大名著,12.2%的同学多次看过,33.3%都看过,47.5%看过一两部。21.2%的同学能背诵很多古典诗词,64.6%回答“不多”、14.2%“很少”。关于二泉映月是什么曲子,84.5%的同学选择了正确答案二胡,答唢呐、笛子、钢琴曲的分别为8.1%、6.5%和0.9%。总之,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掌握很不理想,需要大力加强。

2、传统节日

对于传统文化的另一重要载体-传统节日,51.8%的同学很感兴趣,43.7%的人随大流。对于国家将清明、端午等传统节日定为法定假日的行动,92%的同学非常支持或比较支持。大学生对韩国端午申遗事件的反应见图1,折射出大多数人有文化保护意识和高度的爱国热情,但也有少数同学漠不关心,令人不解。

3、大学生感兴趣的传统文化内容及学习途径

中国传统文化包罗万象,涵盖的范围非常广泛,其中,文艺类、科学类、建筑类为大学生最喜爱的内容,其后依次为饮食类、传统习俗、服饰、道德教育。目前大学生获取传统文化知识的途径中,课外阅读、媒体宣传和课堂学习分列前三位,其次是长辈教授和其他途径的学习。大学生眼中造成自身传统文化贫乏的主要原因如图2。

4、大学生乐于接受的传统文化学习方式

这是本次调研的重点内容之一,采用多项选择方式。大学生最喜欢的学习方式依次是①名家讲座;②民俗活动;③旅游;④传统文化题材影视作品(表2)。结果显示大学生更乐于接受生动形象的、具有现代特征的学习方式,同时对传统学习方式课堂学习、课外阅读也不排斥。

(三)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发展前景的展望

调查问卷最后请大学生展望传统文化的未来。认为前景很乐观和比较乐观的人各占24%、38%,表明多数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很有信心。21%的人认为前景一般,少部分人不乐观,呈现出担忧心态。

三、调查结果引发的思考与启示

(一)传统文化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社会上还没有形成崇尚民族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社会重视力度远远不够,优秀传统文化没有得到很好地传承,在青少年心中有淡化趋势。

第二,传统文化教育形式单一,缺乏有效渠道。尽管大学生在理性上认同传统文化且学习热情较高,但由于方式、渠道限制等原因效果并不理想。

第三,学生在学习上过于追求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不少学校只重视应试教育,忽视或淡化了人文精神和思想道德文化等内容,加之就业难度大等导致学生学习时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思想较严重。

(二)改进建议或措施

1、纠正全社会轻视传统文化的普遍风气,形成传统文化教育的良好氛围。家长、学校以及其他企事业单位、民间组织、社区等应共同努力,形成良好的传统文化学习氛围。

2、多途径、多形式开展传统文化教育。

一方面要大力提倡和引导青少年阅读经典,另一方面也要不断改革,用当代青少年更易接受的形式去表现传统文化内容。

3、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教育制度化。

传统文化的重要地位应从战略高度进一步强调并制度化,还应保证政策制度的连续性。

4、重视传媒在弘扬优良传统文化、传播历史知识中的作用。应充分发挥现代传媒的优点来传播和弘扬传统文化。

5、大学生应学会更加全面地塑造自己成才。当代大学生应深刻认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个人成长及健全人格形成的重要作用,注意提高个人思想道德水平和基本素质,真正做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而不使其流于形式或口号。

四、结语

本项调研目的在于促进大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更好地把自己塑造成为适应社会和时代前进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同时为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提供现实依据。本文所提供资料真实准确,统计分析结果对于改进传统文化教育的缺点和不足、提高其针对性和有效性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资助体系

高等教育的大规模扩招带来的一个必然后果就是政府和高校的教育成本大大提高,随之而来的高校收费制度改革也造成越来越多的相对和绝对的经济困难学生,高校贫困生问题日益突出。根据抽样调查,高校贫困学生占在校生总数的20%左右,特别困难学生所占比例为5%-10%。“完善国家资助贫困生的政策和制度”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速人才培养的重大政策”,成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帮助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重大举措。

一、目前资助工作实施成效

目前,我国以奖学金助学、勤工助学、助学贷款、学费减免和特殊困难补助为主体的、多元化的高校学生资助体系在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推动了高等教育改革的进程,促进了高等教育的机会均等。

1.奖学金。奖学金是对大学生在学习上取得的成绩的充分肯定,是激发大学生积极向上、不断追求进步的动力之一。因此,发挥好奖学金的激励作用对于人才培养有积极的意义。

2.助学金。助学金制度是我国现行高校资助政策的开端。在学生资助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起到了资助学生和激励学生奋发向上的双重作用。

3.勤工助学。勤工助学有两个层次的功能。从浅层次来看,勤工助学可以理解为“立竿见影”式的扶贫。勤工助学所获得的报酬已成为贫困生生活学习的部分经济来源,减轻了家庭的负担。从深层次上看,勤工助学更有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是一项既扶贫又扶志,培养大学生自强自立精神和能力的有效措施。勤工助学制度将“资助”与“育人”有效地结合起来,不仅达到了资助贫困家庭学生的目的,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自立、自强、艰苦奋斗的优良乍风,有利于促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4.助学贷款。学生贷款制度有利于引导学生树立自立自强、诚实守信的观念,有利于鞭策学生勤奋学习、努力上进,有力地推动了高校学生素质教育的改革。为学生获得公平、公正的教育机会提供了社会保障机制。助学贷款制度将成为资助高校贫困家庭学生的最主要措施之一。国家助学贷款将逐步发展成为我国全日制公办普通高校资助贫困家庭学生政策体系的主体。

5.减免学费。减免学费制度是资助经济困难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措施,对帮助部分经济特别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6.特殊困难补助。特殊困难补助是给予学生一次性的无偿资助,也是高等资助政策的辅助措施之一。

7.绿色通道。近年来每到开学初,教育部都要发专门通知,要求各高校做好“绿色通道”工作。据统计,自2005年以来,全国各普通高校通过“绿色通道”办理入学手续的学生达到39万人,占高校贫困家庭学生数的13%,占2005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人数的8%。

二、进一步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资助体系的对策与措施

目前,我国各地方高校己经基本建立了以“奖、助、勤、贷、减免、补”为主体的混合资助体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也做到了两个覆盖:学生群体全覆盖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覆盖。今后在资助工作的实际操作过程中还应努力做到:

1.尽可能将有限的资源优化配置,保障公正。即,同等条件的人将获得同样的待遇,同等质量的学生将享受同样质量的教育。由于人们在参与社会竞争时的起点不同,起点低的人依照公正的规则获得与起点高的人相等的资源所付出的代价显然要大的多。为此,一定经济补偿是必要的。生长在贫困山区等不利环境中的学生应得到合理的资助,以补偿和嘉奖他们所支付的同等学费和取得的同等的成绩。至于给特别优秀者以奖励也是公正合理的,这是对他们取得较好成绩的一种补偿。

资助并非越多越好,而是应面向“最需要”和“最值得”的学生,并选择最经济的资助方式。学生资助金额应掌握在一个“度”,其最大总额应略低于学生的学费和生活费。学生贷款应逐渐成为一种主要的资助形式。随着学生资助效率的不断提高,教育公平也将不断扩大。

2.贫困生认定标准要科学化。高校贫困生认定其准确性直接影响到高校贫困生资助的效益与效率,影响到高等教育机会的公平与均等,甚至影响到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要发挥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实效,帮助真正有需要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首先必须对资助对象进行把关。除了学生本人提出申请资助,并提供由(乡镇级)民政部门盖章认可的资助申请表外,也应该对学生的困难情况进行核定。

(1)调查。在新生报到注册时就开始进行调查,学校有关部门还要通过问卷形式对学生家庭经济状况进行普遍调查,并通过信函、查档、问卷、现场调查等形式来进行。(2)排查。根据辅导员、班主任深入宿舍、食堂与学生交流所掌握的信息以及新生入校时填写的登记表等,基本做到对特困生、贫困生情况心中有数。(3)观察。学校要求辅导员、班主任、班干部平时从学生的生活习惯等细微之处进行观察,从中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和经济状况。

3.加大诚信教育力度。当代大学生是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主力军,他们的诚信意识和行为将对社会的道德建设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他们的诚信道德状况将直接影响国家诚信体系的建设。所以要广泛利用各种校园媒介包括报刊、网络传播、橱窗陈列等承载正面、积极的信息,充分通过榜样或典型人物实例塑造形成守信者光荣、失信者可耻的道德判断标准,通过失信者会受到各种形式惩罚、失去社会的尊严等反面教材制造舆论氛围。加强对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发展”的三自教育,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言行能带来的价值和代价,塑造当代大学生诚实守信的基本人格魅力。[1]

4.加大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力度。加大心理健康教育来改变他们消极的等、靠、要的思想,鼓励学生自立、自强、自信,通过外界的资助和自己的努力共同改变自己的命运。强化感恩教育,让贫困生去珍惜来自国家、高校和社会各界的珍贵资助,建议学生通过自己的成功回报社会。

由于人际关系的功利化,现在有些学生缺乏感恩思想,变得冷漠与自私,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这更与家庭、社会、学校的一些不当的教育方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不懂得感恩,就是背离了人性。不会感恩的人,带给社会的只能是冷漠和残酷。一个学习成绩再优秀的人,如果不懂得以感恩的心态来回报社会,回报那些曾经在学习和生活上给过他帮助的人,那么国家所提供的资助将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因此,强化感恩教育,加强贫困生的心理健康,也是在提供资助时的一项重要工作。

资助体系不仅能解决贫困生的经济问题,而且在对他们道德教育方面也有明显成效。资助体系有助于贫困生形成诚信、知恩、感恩、报恩的优良道德品行,他们会更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求学机会。对绝大多数贫困生而言,在生活中,他们实事求是,诚以待人;在学习上,他们求真务实、诚信应考,并且他们能够时刻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感谢党、政府和社会各界好心人士。“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贫困学生接受资助后,能够看到爱与希望,感受到社会的关怀与温暖,他们会把国家、政府的关怀化为努力学习、报效国家的动力,用优异的学习成绩和过硬的专业技能去回报老师和社会。[2]

建立、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国家发展,提高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必然要求。资助工作从表面上帮助了贫困学生物质上求学的需求,更重要的是,还应从思想上帮助其走出贫困的困境,这也是资助育人工作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刘家梅.高等教育资助育人的改革思考[J].湖北社会科

篇10

一、为什么开展创业教育

(一)什么是创业教育

中国大学生创业教育起源于团中央和人劳部共同举办的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创业的含义,即开创一番事业或开拓一番新事业。高校创业教育的面向对象是在校大学生,一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创业教育(这是普及教育),二是面向商学院大学生的专业教育,三是面向想要创业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包括非商学院学生)。本文所研究的创业教育指的是第一种:面向全体大学生的创业教育。

(二)创业教育的必要性

1、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创业给人带来的财富是艰巨大的。现代社会所有产品和服务基本上都是由企业提供的,通俗一点讲,现代社会的运行必须要靠钱。钱从哪里来?从企业的税收中来。因此企业家应该是被尊重的。但是从某种社会角度来讲,国人轻商---轻商人不轻商业,企业家是没有社会地位的,社会大众群体对企业家有一种轻视和仇富心理。其实,企业家能创造财富,其背后是非常艰辛的,背后有一种强大的企业家精神是非常值得大学生创业者去学习的。企业的对社会的贡献和作用是巨大的,应当值得尊重。企业的发展是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2、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发展

近年来,中国的人力资源配置出现了严重的扭曲。中国的政治现状是政府大,社会小。大政府小社会的现状长期导致国人受官本位思想的驱使,中国最优秀的年轻人都考公务员去了。且近年来报考公务员的毕业大学生仍在每年激增。一个国家的年轻人都想着当公务员想着当官,这个国家怎么还有活力?这个国家怎么还有希望?能否把优秀人才配置到专业岗位、企业中去?能否使优秀人才有更多的想法和出路?这样的国家才有生命与活力。在高校进行大学生创业教育就是帮助国家人力资源配置改革的有效途径之一。

3、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经不是什么新鲜话题。大学生创业可以使一部分有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大学生规避就业风险,提高高校就业率,缓解国家就业压力。许多大学生企业还能提供多个就业岗位,在解决自身就业问题的同时带动其他同学就业。

4、对学生综合能力的锻炼

目前中国高等教育质量堪忧,培养的学生和社会需求相差甚远,学生的能力和知识结构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高校创业教育除了让学生学会如何开公司等创业技能外,更重要的是培养的大学生的创业精神,敢于冒险开拓创新的精神以及学生的综合能力。通过创业教育最终还是为了提高大学生创业成活率与成功率。因此创业的过程非常艰辛,学生在创业的过程中,能不断锻炼自己应变能力、风险规避能力、开拓创新的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等等,这些综合能力的培养都是创业教育与其它教育最大的不同之处。

5、创业教育有利于个人的职业发展

学生即使不马上进行自主创业,创业教育也是非常有利于他们个人将来的职业发展的。第一,增加职业选择。让学生把创业列为毕业后的选择之一,及时不马上创业,也是若干年后会创业。第二,认识职场。中小企业也是职场的一部分。第三,提升职业能力。接受过创业教育的学生,将来就业后也能更理解自己的老板,更了解正在就职的企业运行到现在不容易,了解企业的艰辛,就会更加努力的打工。也更能理解老板的心态,更能在职业发展中得到提拔,更能很好的把握自身内职业生涯与外职业生涯的发展。另外,经过创业教育后,本来很有创业激情的学生看到创业这么难而放弃了创业的想法,那么这也算是创业教育的成功,因为这淘汰了一部分根本不适合创业的学生,帮助他们更好做职业发展选择。

二、国内外部分高校创业教育模式比较

(一)美国的创业教育模式

美国高校创业教育始于20世纪70年代,以百森商学院为代表的创业教育模式。美国百森商学院的创业教育理念:(1)培养企业家精神。(2)战略性的教育理论。(3)反对急功近利的创业教育。(4)着眼与美国大学生设立创业遗传代码。(5)主要是培养创业精神和创业素质,甚至学生创不创业,什么时候创业都无所谓。(6)造就“最具革命性创业的一代”。在百森商学院会设置《新生管理体验》课程,班级分出若干个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各组制定创业计划,学校提供每个小组3000美元作为原始资本创办并经营新公司,并在三年后把本归还学校,赢利捐给学校为大一新生开班慈善事业的资金。

(二)新加坡高校创业教育

新加坡是亚太地区的创业教育的先行者。最具代表的是新加坡南洋理工和新加坡国立大学。新加坡的南洋理工大连续几届的校长就是实业家、企业家。学校治理上大胆引入产业界的管理经验,强调教师的产业界背景,就业指导老师要到企业人力资源部挂职。南洋理工创业教育模式:(1)文凭教育。文凭课程——科技创业和创新课程(TIP:Techno-preneurship & Innovation Program)——硕士课程;(2)向在校本科生开设创业辅修专业;(3)为社区居民提供短期创业培训。新加坡国立大学创业教育成功的评价基准是看每年有几个科研成果转变成为企业产品或公司。新加坡国立大学创业教育理念:(1)创新与创业紧密联系;(2)重视专利和成果的产品化;(3)基于科研成果而分离出去单独成立的科技企业(Spin-off Company)。

(三)澳大利亚的创业教育

澳大利亚的创业教育始于20世纪80年代,澳大利亚高校创业教育以开办小企业为目标,主要由技术和继续教育(TAFE)学院来完成,具有高等教育背景的小企业家担任兼职教师占创业指导教师60%。澳大利亚高校创业教育重视个人潜能的挖掘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让学生了解自己,在创业活动中自我完善。教材规范化,由政府开发出四套模块化教材:综合性概述类教材、工业类教材、商业发展类教材和远程教育类教材。每套教材分别有管理自己与管理他人可以独立教学的模块。教学方法主要采用案例研究,引入企业参与环节,邀请企业主来授课,组织学生到企业开展实践实习。

篇11

【基金项目】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课题成果(项目编号:LX2013Y127)。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182-02

一、引言

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1],社会生活经验不够丰富,思想不够成熟,有明显知行脱节的现象。大学生对人生的了解不够深刻,一些学生对人生的认识处于迷茫状态,于是大学生厌学现象比较严重。人生的内容包括哪些?人生的价值是什么?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应该怎样度过自己的人生?怎样避免和面对逆境?这是每个大学生应该思考的问题。然而,对于这些问题,一些大学生没有思考过,或朦胧地思考过,但始终没有找到答案。人生内容的教育是人生观教育的基础,不知道人生的内容,就不会懂得人生的目的和人生的意义。人生五行,就是人生五大内容的运动变化,彼此既有促进又有抑制的影响作用。

学习思想道德修养课,对于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理论素质和思想认识水平,帮助大学生分辨是非和汲取精神营养获得真、善、美的心灵启迪,具有重要的意义。长期以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作为大学生思想品德培养的主渠道,“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是对大学生进行人生观的教育的内容,长期以来,教育效果不尽如人意,尽管老师们想尽一切办法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但总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学生消极应付的问题。如何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如何增添新的内涵和活力,通过什么途径、方法和手段才能改变学生不喜欢上这门课程的状况,这是教育者需要研究的课题。

二、五行学说与人生五行

(一)五行学说[2]的基本规律

五行学说中所反映的规律有六个:一是相生,生即资生、助长、促进。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二是相克,克即制约、阻抑、克制。五行相克的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三是制化,在五行相生之中同时寓有相克,在相克之中同时也寓有相生,这是自然界运动变化的一般规律。四是相乘,乘是一种反常现象。相克超出了正常范围,木乘土,土乘水,水乘火、火乘金,金乘木。如木克土,当木气太过,金则不能对木加以正常的制约,因此,太过无制的木乘土,即过强的木克土,土被乘更虚,而不能生金,故金虚弱,无力制木。五是相侮,相侮与反克的意义相似,又曰反侮。相侮的次序也与相克相反,即木侮金,金侮火,火侮水,水侮土,土侮木。相乘、相侮的两个规律,都是由于太过和不及出现的反常现象。六是母子相及,母病子,子病及母。

(二)人生五行与五行学说的对应关系

人生有五大内容,即人一生所做的事有五大类:一是生命与健康的维护;二是恋爱婚姻与家庭的经营;三是学习成长与进步,不断实现人的社会化;四是职业与事业,为生活创造基础和人的自我实现;五是人际关系与交往,建立各种社会关系,以求得到社会的支持。恋爱婚姻与家庭属木,学习成长与进步属火,职业与事业属土,人际关系属金,生命与健康属水。相生关系是起着发展和促进的作用。

(三)人生五行关系及异变

人生五行和五行学说不是完全对应的,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有变异的,即学习成长与进步、职业与事业、人际关系、生命与健康、恋爱婚姻与家庭其中每一类内容对另四类均有生克和乘侮作用。人生五行关系的启发是:一是应注重系统思维和掌握五类平衡,在发展某一类的同时,不能忽略另四类;二是应注意统筹兼顾和平衡发展,不能顾此失彼;三是人的一生在不同年龄阶段有其不同的主要人生任务,要明白在不同年龄阶段应首先完成哪些重要的事情,解决哪些重要的人生课题。只有认识到这些,才能更加正确有效地认识人生、经营人生和发展人生。

三、人生五行及相互关系原理的教育实践

(一)人生内容关系模型的建立

人生的困惑往往是来自于对人生认识的偏颇,如何平衡五大发展内容,是每个人的人生课题。在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中,将我国古代哲学思想和当代大学生人生观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探明人生五大内容以及彼此之间的内在互动关系,建立人生内容关系模型,除揭示出人的一生所做的有五大类事情外,还揭示出五类事情的平衡关系、相生相克、相乘相侮的关系。好多人是顾此失彼,在某一方面取得了成功,但在另一些方面是非常地失败,绘成一个五边形是一个斜五边形,而不是一个正五边形。人与人的不同和人生是否完整精彩,就在于其五边形的正斜和大小。

(二)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的实施

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的实施是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堂教学(45分钟)、“平衡五大发展内容,创造精彩绚丽人生”专题讲座(90分钟)和心理咨询中人生五行内容的运用(30分钟)来进行的。经过三年来的实践表明,采用人生五行内容教育法,对于大学生掌握人生内容、端正人生态度、领会人生价值和意义等方面均取得了满意的教育效果,受到了学生们的普遍的欢迎和认可。

(三)未来人生五行及相互关系的深化研究

人生五行内容作为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的引擎,是人生目的、人生意义教育的基础,已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平衡五大发展,创造绚丽人生”专题讲座和心理咨询中运用,但还需要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如人生五行品质培养模式的研究、人生五行品质评估量表的编制研究、人生五行品质病态诊断的研究和人生五行论与心理咨询的深化研究等课题需要在以后的研究中完成。

四、人生五行及相互关系原理的教育效果

(一)课堂教学中的效果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堂教学,必须在原有的内容基础上,丰富和拓展其教材内容,才能使课堂教学的效果得以提高,才能改变目前大学生普遍排斥和消极应付学习的局面,才能使大学生增强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在课堂教学“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中,加入“人生五行”内容,重点分析人生五大内容以及彼此之间的关系,以及在人生不同时期的重点发展任务。启发大学生结合课本内容进行思考,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既激发了同学们学习本门课程的积极性、主动性,又增加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深刻性。

(二)专题讲座中的效果

以“平衡五大发展,创造绚丽人生”为主题,在全校范围内进行专题讲座,是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堂教学相关内容的进一步深化。在专题讲座中,更多的加入了老师与同学的互动内容,引入现实案例,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和课堂教学相比,延长了互动时间。在专题讲座中,把人生五行内容与大学生审美观、生命观、健康观、爱情观、婚姻观、家庭观、学习观、成才观、职业观、事业观、奉献观和人际观等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使大学生产生使命感、责任感、羞耻感、紧迫感和危机感。

(三)心理咨询中的效果

“人生五行”内容在心理咨询中的运用,富有形象化和生动性之特点。在大学生心理咨询中,运用“人生五行”内容,能够较快得到感悟和启发。从而提高对人生的全面认知,明确努力和发展的方向,能够有效克服传统认知疗法枯燥乏味的缺点,有效提高大学生求助者的认知水平,对于解决大学生由于适应问题、恋爱问题、发展问题和人际关系问题而产生的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意、恐怖、妄想、精神病性等症状的改善均有显著的效果。

五、结语

总之,采用人生五行及相互关系原理进行对大学生人生观的教育,对于大学生个人梦想的构筑具有积极的意义,一是能够明确发展内容,二是能够重视平衡发展,三是能够懂得优先发展。

参考文献:

[1]罗国杰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6:1

篇12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2)03―136―02

爱国主义教育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它关系到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法律素质的培养。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自我存在的精神世界达到一定水平,在人生实践中形成人生境界。爱国主义精神是人生境界的重要内涵,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对大学生人生境界的培养与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爱国主义与人生境界的辩证思考

爱国主义与人生境界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内容,二者在大学生的精神世界中处于不同的位置。爱国主义精神是大学生对待国家和民族所持有的一种态度,爱国主义教育则贯穿于学生成长的过程中,伴随青少年形成自身的国家认同。人生境界是指主体以内在本性为依据,在一定的时空情境下内在精神修养所达到的水平和境域,是人生活于其中的意义领域和心意状态以及人性所能达到的层次和高度,是人生经验积累和教育的结果。

在当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着一系列挑战。首先,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没有和学生的内心世界紧密结合,从而导致教育的形式化;其次,爱国主义教育往往是社会本位的,偏重于对大学生的思想灌输,功利化倾向十分明显;再次,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较为抽象,忽视了学生的内在需要和渴望,忽略了从大学生个体发展环节进行价值引导。很显然,当前高校的爱国主义教育需要从学生的内心世界去寻求一条符合学生内在需求的教育途径和方法。

从人生境界培养的视角出发,我们不难发现这一理念对于当前学校的爱国主义教育的价值。对于人生境界的理解,东西方哲学有着不同的内容。存在主义哲学将人生境界划分为主体心灵世界在审美、伦理和宗教等三个不同阶段所处的状态。而中国新儒家代表人物冯友兰则根据人对宇宙人生所行之事的意义觉解程度的不同,将人生境界分为自然、功利、道德和天地。显然,东西方哲学对人生境界的理解都带有很强的对象性,其中涉及主体与自然、主体与他人、主体与社会、主体与神明、主体与宇宙间的关系问题,主体对不同对象的理解和认识程度决定了人生境界的不同。所以,人生境界总是指向人的内心世界,是外在事物内化后的沉淀与呈现。在人生境界的关系中,作为一个社会人,我们总要面对自己与祖国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并不是哲学上的抽象,它是具体的、现实的。大学生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和理解,是其人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理应成为大学生人生境界的重要内容。

在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中引入人生境界的培养和导向,有助于爱国主义教育真正内化于学生的心灵世界,帮助学生成为一名坚定的爱国者,为自己的人生树立高尚的目标和追求;在人生境界培养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有助于增强人生境界形成的现实感,使人生境界不仅仅停留在哲学世界的飘渺与神秘中。爱国主义教育和人生境界培养的结合,将以一种辩证统一方式促使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提升。

二、爱国主义教育是人生境界培养的重要内容

从对人生境界的分析来看,传统哲学对人生境界由低到高的发展构思过于高远,使人在现实中遇到了无法寻觅的困惑。尤其在人生实践中,不同个体面对同一个表象世界,境界的差异则是根据内心觉解程度的不同。但觉解是人的主观世界的展现,在现实中缺少了可以依循的路径。

高校对爱国主义教育可以为人生境界培养寻找到了一条可以借鉴路径。爱国主义本身就不是一种单一的情感,它是理论和实践的统一。高校的爱国主义教育形成了自身的理论基础和发展阶梯,通过对祖国大好河山、骨肉同胞和祖国灿烂文化上升到对国家的爱与责任,这也是人生境界形成的重要基础。

爱国主义教育的出发点是爱祖国的大好河山和故土家园,大学生的乡土情感比较浓厚,这有利于爱国主义教育的进行。祖国的大好河山对于人生境界的影响首先是审美层面的,它构建了大学生审美的自然对象,大学生从情感出发去体验祖国河山之美,形成超越环境之外的审美境界。爱骨肉同胞则将对象转换为身边的人,强调了现实的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表现出个体对类的归属和责任意识,有助于大学生健全人格和关怀他人,构建了自身的生命境界和伦理境界。爱祖国灿烂的文化则将对象转换为传统和历史文明的成果,借助时空的转换使主体激发出的认同感、尊严感和自豪感,这不仅有助于大学生汇聚爱国之情并激励自身,也有助于大学生正确思考和认识自身的历史使命,明确自身的社会价值从而形成追求高尚的人生境界。

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与人生境界培养联系紧密,从对自然山河之爱上升到对骨肉同胞之爱,再上升到对祖国文化之爱,爱国主义教育从感性和理性两方面引导大学生树立爱国之情。随着不同对象的切换与提升,大学生与对象建立起来的联系也在不断形成内心的价值世界。爱国主义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首先懂得如何定位人生,对国家的责任感可以帮助他们将人生定位在不同层次;其次,可以帮助他们明白如何度过一生,并对人生历程进行谋划和调整;最后可以帮助他们如何评判人生,积极回答人生价值与意义的所在。

总之,爱国主义可以帮助大学生形成真实的自我,从而为大学生人生境界培养提供了现实教育的途径。

三、人生境界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情感目标

爱国主义作为一种基本情感只有建立在于主体的内心世界才有意义,爱国主义作为一种对社会成员的普遍要求只有与个性化的内心世界联系在一起才有生命力,爱国主义只有与主体内心世界的发展相适应才有持续力。所以,爱国主义教育需要一个教育的切入点,将大学生的内在需求与爱国精神统一起来,从真情实感来切入并上升为内心的自觉,才能更好地体现出爱国主义教育的价值。

人生境界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情感目标,有助于大学生寻找精神家园,彰显爱国主义教育的人文关怀。大学生处在特定的心理期,逻辑思维迅速发展,对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内容不再是一味地接受,而是通过独立思考去印证所学内容。由于大学生情感波动性较大,他们很容易对某些问题产生困惑并使自身陷入痛苦。爱国主义通过解答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和责任,帮助当代大学生明确自身的使命,使大学生找到情感与现实的依托,通过人生境界的价值引导超越现实的迷茫与困惑,坚定对自身责任与使命的信念。

人生境界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情感目标,有助于大学生将爱国主义精神内化为人生理想。作为社会的一分子,大学生理应承担社会和国家的责任,但是这种责任意识必须成为大学生的内心认同。人生境界的教育就是从精神层面去引导大学生形成这样的认同,并将爱国主义精神内化为自己的人生理想。因为当“人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意识和意志的对象”的时候,人的精神境界将会把精神追求注入自己个性化的世界中形成人生理想。大学生一旦将自己对国家的责任意识凝聚成为人生理想的一部分,就将会在自己的人生实践中为之而奋斗。

人生境界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情感目标,有助于爱国主义教育转变成主体的道德自觉。道德自觉不同于外在约束力量,道德自觉是大学生潜移默化的精神指引,并影响和指导着大学生的个人生活与实践。当前大学生处于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的时期,不同声音和视角冲击着当前高校的爱国主义教育,甚至出现“不要问你能为你的国家做些什么――而要问你的国家能为你做些什么”这样的质疑,将祖国与个人的关系作为一种利益关系进行考量,忽视了人对社会国家以及民族的责任。人生境界作为道德自觉的出发点,就是要以超越功利的态度去应对世俗的干扰,帮助大学生将爱国之情凝练成为赤子之心和报国之志。

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是大学生人生境界培养的重要内容,大学生内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构筑了人生境界的基石。人生境界培养从个体的内心世界出发,通过情感导向将爱国主义教育与大学生的价值观紧密联系,帮助大学生在进行人生选择时拥有自觉而坚定的立场和态度,在自己的人生实践中不断践行和实现自己的报国理想,从而做一名真正的爱国者。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