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1 08:43:0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良好品德的培养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要了解培养幼儿良好品德的意义就要先知道品德的含义。什么是品德?品德是就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一种个体心理的现象。它是指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准则或规范,行动时对社会、对他人、对周围事物表现出来的某些经常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个人的品德不仅仅是在家庭和社会中形成的,更大的一部分在于教师对幼儿从小的教育。根据《甘肃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称《纲要》)中对幼儿的品德教育提出“萌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的情感,培养幼儿诚实、勇敢、好问、友爱、爱惜公物、不怕困难、讲礼貌与守纪律的良好品德。”这就是《纲要》为我们提出的幼儿品德教育的内容。
为什么要培养幼儿的良好品德?这是因为幼儿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幼儿良好品德的养成不仅是幼儿身心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做人做事,德是立身之本,就像花草树木都离不开根一样,根扎不深它就长不好。有人问:“人的根是什么?”那就是德,没有了德,就像没有根的花草树木,既不会开花结果,也不会成为栋梁之才。
二、影响幼儿良好品德形成的因素
培养的幼儿良好品德需要诸多因素共同起作用,就如同建造一座高楼大厦需要钢筋、水泥、砖瓦等一样。教师的言行举止、同伴间的交往、家庭教育是影响幼儿良好品德形成的重要因素。
(一)教师的言行举止。《纲要》中说“模仿是幼儿学习的重要方式。教师在园内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幼儿,构成他们学习的榜样”。我认为什么样的老师,就会教育出什么样的孩子,在孩子身上总能发现老师的影子。当老师的语言和行为出现不当时,就会引导幼儿向错误的方向发展。因此,教师在幼儿面前一定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切不可给幼儿错误的信息。
(二)同伴间的交往。“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幼儿在同伴交往中,就会自然而然的学习一些同伴间的行为习惯。不管是对的还是错的,好的还是坏的,只要幼儿感兴趣,觉得有意思,就会模仿习得。我们班就有这样的一个典型案例: 五一假期刚刚结束,我组织幼儿进行自由交谈活动,浩浩更是手舞足蹈的给小伙伴们讲述他在乡下的趣事。我也不由得被他吸引住了,但是我发现:时不时会有一两个脏字从浩浩嘴里冒出来。听的孩子们可能没注意,还在继续说着笑着。我挺纳闷的,这孩子可从没说过脏话呀,这究竟是怎么了?于是我打断了浩浩的话,进行了解。结果我一问,浩浩急了,他说:“老师,这几天乡下和我一起玩的小朋友们也是这么说的,我是学他们的。”由此看来,幼儿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家长和教师要注意幼儿的言行,发现错误及时地对幼儿进行正确的引导,鼓励其学习同伴间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并让幼儿对同伴错误的言行当面进行纠正。
(三)家庭教育的影响。俗话说“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家长的行为习惯、个性、为人处事的态度以及对子女的教育方法,对幼儿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具有特殊的作用。幼儿由于认知程度的限制,对是非善恶的判断标准,主要依据成人的标准(心理学上称为“他律”)。因此,成人必需首先要明断是非,以正确的道德观念和道德准则教育幼儿。在教育过程中,父母还应该用自己的道德情感来熏陶、感染幼儿,使他们从通情到达理。对于幼儿良好的道德行为要给予鼓励、表扬和欣赏,使他们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对幼儿违背道德的行为要给予批评、惩罚,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这种教育模式对于发展道德行为是有利的。同时,父母对于幼儿道德行为的标准也要一致,既不能父母不一致,也不能前后不一致。
三、培养幼儿良好品德的方法
(一)教师树立榜样,身教胜于言传。教师是幼儿模仿的对象,教师的日常行为、言谈举止和情感态度随时都对幼儿的发展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充分说明了以身作则的重要性。根据幼儿可塑性强的特点我们教师更应该严于律己,为幼儿切实做好表率,起到榜样示范作用。
1 利用游戏荫发幼儿情感,渗透品德教育。鲁迅说:“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游戏能给幼儿带来欢乐和满足,通过游戏,萌发幼儿健康的情感,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寓教于乐,幼儿容易理解和接受。如在角色游戏中渗透品德教育,完成德育任务,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角色游戏的可行性。角色游戏源于幼儿对现实生活的印象,在角色游戏中,幼儿创造性地把想象活动和现实活动结合起来,根据自己的爱好及对现实生活的认识,积极、愉快、自愿地设计和发展一定的情节,学习着社会行为,反映着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态度和情感。如: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当“妈妈”的幼儿下班回家主动到厨房做饭,“娃娃”有病了,“爸爸”、“妈妈”一起抱“娃娃”上医院。模仿医生看病、打针时,嘴里还说着“别哭,别哭,不用害怕……好了!”等等,角色游戏的主题、角色、情节均与社会生活有关,体现着幼儿对社会现象的理解程度和自发形成的不稳的、肤浅的道德意识。
在角色游戏中进行品德教育时,应从幼儿兴趣出发,循循善诱,不硬性地约束幼儿,不能训斥和死板说教。如:幼儿在模仿做“结婚”这一游戏,男孩儿拿一些碎纸屑一边往女孩头上撒,一边叫“娶媳妇喽!娶媳妇喽!”眼看就要发生男孩搂抱、亲吻的动作,老师三步并作两步冲过去,大吼“干什么!干什么!”怒指男孩子“你,放开手!”幼儿吓得不知所措,四散跑开。然而在以后的日子里,孩子们还会做这种游戏,说不定还把沙土、草、叶子等撒在女孩头上。如果发现这种情景老师走过去,以欣赏的口气和颜悦色地说:“哟,白雪公主和王子结婚了,白雪公主真漂亮,怎么头上脸上这么脏呢?快去洗洗吧,洗完了好和王子一块做饭。”这样幼儿的游戏兴致既不会被老师的批评所浇灭,也能体会到好朋友之间团结协作的快乐。
老师应以角色身份参与游戏,进行隐性指导,暗示游戏的规则,培养幼儿的坚持性、守纪律等品质。如:在“开火车”的游戏中,由于上车的人多,有的孩子就走开了后门:“王师傅,咱们是熟人,你先让我上车吧。”这时老师可以列车长的身份过来巡视:“王师傅,今天的人可真多呀,他们是不是文明排队上车呀?”一转身,似乎发现了什么:“呀,这儿有一位老大娘,年纪大了上车不方便,先让她上车吧。”这样参与、指导,让幼儿轻松自然地接受了“排队上车”这一规则,暗中提倡了谦让、不挣抢、乐于助人等良好行为。
总之,在角色游戏中渗透德育,老师应善于观察每个幼儿的不同表现,抓住每个教育契机,使其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品德与生活》是一门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资源,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和游戏为载体”的课程。可以说儿童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是儿童生活中的一部分,我们教师要充分利用儿童生活的另一部分,充分调动儿童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注重课前的准备活动,让学生“有备而来”。课前的预习是学生把握文本的前提,也是学生课堂学习理解的基础,多让学生搜集与课文有关的资料,既可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又便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
如在教《家乡的物产多又多》之前,我们可以让学生通过问家人、去商场调查、查阅地方报刊杂志、上网搜索等方式去了解家乡的特产有哪些。上课时还可以让学生介绍家乡的特产,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既加深了学生的理解,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豪感。再如上《我家门前新事多》之前,可以让学生去图书馆或上网搜集自己家乡变化的图片资料与文字资料。通过学生的调查来进一步了解小区、村里、学校的变化,从而感受家乡的巨大变化,人民生活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感受生活的美好。
二、注重活动参与,让学生体验、感悟
“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象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良好的品德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之中,而非在生活之外进行。”同时,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也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积累了一些社会经验,形成了相适应的态度和能力。因此,我们在实际教育时,应着力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既要让学生看到事情的真实部分,又能引发他们内心的真实感受,触及他们的心灵,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如教学《我和动物交朋友》一文,我将品德教育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在激趣、明理、导行等环节中,使学生能够学会和动物和谐相处,能够关心和爱护动物。
在激趣这个环节中让学生欣赏视频或学生自己收集自己喜爱的小动物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小动物的可爱,激发学生对动物喜爱的情感。
在明理这个环节中,让学生手拿自己喜爱的动物图片,讲述自己喜欢的原因,并阐明理由,让学生在交流中感受到动物的可爱。接着给孩子们讲一些有关“食物链”的小故事,让学生能够明白各种动物的存在对维护大自然的生态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缺一不可,进一步让学生感受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升华对动物的情感。
在导行这个环节中,首先,讲述《明明和小鸟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明明为什么把自己喜欢的小鸟放走了?其次,我将《长颈鹿妈妈的诉说》编成情景剧,让学生分角色表演,小组讨论交流:小长颈鹿怎么了?长颈鹿妈妈为什么会伤心?进而引导学生自我反省:自己平时是怎样对待动物的,是关心爱护还是打骂虐待?究竟应该怎样做才好呢?并且交流、讨论,让学生联系到自己的生活实际,去判断课本上小朋友对待动物的行为是否合理,从而进一步规范自己的行为,延伸到以后的实际行动中。从感性认识过渡到理性认识,并能够达成共识:爱护动物,善待动物,做动物的好朋友。
其实,学生参与活动的形式是多样的,可以进行讨论、情景模拟、角色表演、游戏、讲故事、编儿歌、做小实验、做手工等各种活动。课堂中通过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使学生在活动中明理,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三、注重课后延伸,让学生主动发展
“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课程内容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应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重视课程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让课程变得对儿童有意义,这将有利于他们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形成内化的道德品德。”活动的结束并不等于教育的结束,每一节课的结束也不意味着儿童认知活动的结束。因此,思品教育更应深入学生生活当中,促进学生发展,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比如,在学完了《花草树木点头笑》中“我是绿色小卫士”后,可以鼓励学生在学校、在家里,为保护花草做一件事情。如给家里的养的花浇一次水;在家长的配合下,栽一棵树木等等。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爱护环境,在亲近大自然的花草中,感受大自然的慷慨与美好。
再如,学完《快乐的少先队员》这一单元时,并不是简单地让学生了解红领巾的意义,体验少先队活动的乐趣,而是要让学生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能够严格以少先队员的标准要求自己,能够在红领巾的激励下不断进步,能够与同伴分享快乐节日的同时,还能以自己的方式关爱特殊儿童,而这些都需要学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证明,并非仅仅是靠课堂“完成”的。
1明确要求,教育引导
在对学生的思想教育的过程中,要讲清良好思想品德和良好习惯的具体要求和标准,并对不符合规范的行为予以批评和纠正,经常教育引导,及时纠正,能使学生明白道理,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另外,要不断强化《中学生守则》及其它规章制度,使学生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这样不但提高了学生的认识水平,而且大大地增强了学生的守纪意识。
2为人师表,树立榜样
中学阶段处于学生的成长阶段,教师的思想品德、理想信念对学生有很大影响。学生都具有模仿的特点,教师更是学生模仿的对象,他们往往把体现在教师身上的道德要求转化为自身的品德。因此,教师平时要注重自己的言谈举止,为人师表,为学生树立榜样。要求学生讲礼貌,首先自己要做到谈吐文明;要求学生热爱劳动,首先自己要做到不怕脏、不怕累、带头干;要求学生勤奋学习,首先自己要做到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地工作。总之,要求学生做到的,首先自己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要想学生做好的,务必先从自己做起。身教重于言教,只有这样才能给孩子以潜移默化的良好影响。
3从生活点滴做起
良好思想品德的养成,要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做起,这很重要。在日常琐事中,要根据传统习惯、社会规范、道德标准等教育引导学生,使学生有行为的准绳,时刻对照自己的一言一行,如讲究卫生、尊敬师长、诚实待人、不打断他人说话等。另外,在生活中还要要求家长不能一味地迁就孩子的要求和过多的物质上的满足,以免使他们产生贪图享受、好逸恶劳的心理,导致学习上缺乏进取心的不良后果。
4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4.1树立正确的成才观。
俗话说:“要成才必先成人。”成才与成人是不可分割的,教师除了要使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外,还必须使其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良好的思想品德是一种积极的动力因素,它的养成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4.2多交流、沟通。
青少年阶段是汲取各种知识和锻炼各种能力的黄金时期,也是身心发展不稳定时期。为了使学生能健康、全面地发展,教师必须做好学生的良师益友,加强思想教育和情感沟通,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真正懂得人生的真谛和价值。如“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等等,事在人为,只要我们努力进取,做个“有心人”,就一定能克服困难,到达理想的彼岸,实现人生的价值。又如教育孩子不自卑、不气馁:“失败乃成功之母”,“不论成功,还是失败,我们都应该感到欣慰和快乐,因为我们毕竟付出过拼搏的汗水,向成功又迈出了一步”……经常与学生在一起谈学习、论理想,肯定成绩,指出不足,鼓励后进,鞭笞先进,提高了学生的挫折耐力,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充分发挥了学校的教育功能。
4.3及时排除消极情绪。
在当前经济大潮中,社会上有不少不良因素纷至沓来,有些学生受到周边环境的影响,在生活上贪图享受,在学习上不求上进,甚至产生了抵触情绪。这时,需要教师耐心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及时教育引导,而不是大声的斥责和粗暴的批评。否则,就会事与愿违。我接触过这样一位同学,因有几次没按时完成英语作业,而遭到英语老师当着全体同学面的严厉批评,老师的举动引起他的强烈不满,他认为这位老师是跟他过不去,让他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于是逆反心理俱增,破罐子破摔,索性放弃英语学科不学了。而另一位老师采取的却不是这种方法,而是找他个别谈话,跟他讲作为学生不完成作业,不认真听课,不完成自己该完成的任务,对自己、对家庭都是无法交代的……。经过长时间的交流,这位同学认识到自己不做作业的危害,并保证今后一定按时完成作业,认真学习。
模仿是孩子学习的手段之一,孩子会通过模仿道德行为形成认知,教师本身的良好品质是养成幼儿品格的重要因素,身教重于言教。教师在日常生活和各个环节中,要善于利用环境中的有利因素和偶发事件,以及幼儿比较熟悉的教师、家长、幼儿和童话人物,对幼儿进行随机教育,既注重德育的显性渗透,也不忽视德育的隐性渗透。要利用他们认同的榜样的良好品行来引导幼儿去学去做,真正把对幼儿品行的引导落实到我们平时的言行之中。
三、利用环境开展渗透教育,强化良好行为习惯
教师可以对幼儿园和教室进行布置,在教室、楼道、走廊、活动区域等环境中悬挂一些德育挂图、名人语录以及一些生动、形象又富含哲理的德育漫画等等,营造出一种氛围,使每一面墙壁、每一条楼道、每一块活动区域都发挥形象直观的教育功能,让幼儿们天天耳濡目染,在不自觉中接受德育教育。比如在幼儿园草坪上立着“花草在微笑,请你勿伤它”、“爱护脚下草,莫折枝头花”等爱护花草树木的提示语,时刻提醒孩子们要保护环境、爱护身边的一草一木;还比如在寝室悬挂“太阳爷爷睡着了,请安静入睡”的卡通图片,提醒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午休习惯,不打扰他人休息。
学以致用是学习的目的之所在,巩固和升华教学的效果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将学到的知识和经验运用于具体实践。“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中的“习”就是实践的意思,强调的是知和行的统一。要引导幼儿将学到的经验和知识付诸行动,身体力行地去实践,实质上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如:教给孩子们一些礼仪礼节,要求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去运用,就会使孩子们感受到尊重他人和被他人尊重的快乐,自然而然地形成讲礼貌的良好品德。
孩子是我们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是21世纪的主人,如果幼儿从小没有养成良好的品德行为,他们长大后就很难成为祖国未来建设的栋梁。所以我们幼儿教师是任重而道远的,作为幼教的我们要时时处处树立学习的观念,在学习中不断提高自己、完善自我,以自己高尚的情操去感染教育幼儿,促进每个幼儿主动、全面、健康、快乐地发展。
为了让学生意识到培养良好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重要性,为了端正学生的思想,减少学生的抵触情绪,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配合教师、学校和家长的工作,善于自我审视,乐于自我反省,愿意努力学习,勤于自我约束。特别是在开班会时,教师可有意识地向学生宣传激励性的内容。例如,教师可精心挑选一些趣味性较强且具有激励性的文章念给学生听,并鼓励学生踊跃发言,各抒己见。
二、以身作则
小学生年龄较小,自我学习的能力较弱,基本停留在模仿的初级阶段,所以,作为和学生相处时间较长、对学生影响较大的教师,一定要注意以身作则,充分发挥示范作用。如果教师从仪表、语言和行为等方面为学生作出表率,学生自然乐于模仿,愿意尝试,久而久之,在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培养方面,便可取得良好效果。例如,无论是教学中的困惑,还是生活中的困难,教师都勇于面对,迎难而上,于是,学生耳濡目染,也能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学习中的困惑和生活中的困难。
三、抓住时机
对小学生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并不应局限于课堂,而要拓展于课外,甚至努力抓住一切时机。例如,在汶川发生地震后,教师可及时带领学生观看新闻报道,了解灾区的情况,并适时引导学生关心灾区人民,以唤起学生的同情心,使学生充满社会责任感。
四、制定规范
小学生的自制力较差,因此,在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时,须利用一套行之有效、详细全面的行为规范,以起到适当约束的作用。例如,教师可结合学校制定的相关规范和制度,并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规范和守则等,以约束和指导学生的日常行为,帮助学生自我检查和反省,最终提高自制能力。
五、培养手段多样化
小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且活泼好动,参与的积极性较高,但是不喜欢枯燥生硬的说教。所以,在对小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进行培养时,应采取适当的方式和手段,尽可能提高培养过程的趣味性。例如,在实际的培养过程中,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手段,为学生播放一些寓教于乐的视频和图片,既激发学生的兴趣,又巧妙地培养学生。
六、考评制度
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为了较好地控制具体效果,教师须建立完善的考评制度,以及时检查、总结培养效果,尽早发现问题并予以妥善解决。例如,教师可在班级内部建立完善的班委责任制,规定班干部轮流值日,每天指定一位班干部管理全班学生,并进行评估。之后,定期对具体的评分进行总结和排名。针对每周或每月总分排名较为靠前的学生,教师要在全班范围内公开表扬,并鼓励大家向这样的学生学习。针对评分排名较靠后的学生,教师要耐心引导,以帮助他们总结失分的原因,并针对其出现的问题制订合理的改正计划。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教师应积极指导和努力监督执行计划的情况,一旦有所改善,教师就应予以表扬和鼓励。
七、三方合作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9-0034-01
良好品德是健全人格的根基,是公民素质的核心。小学中高年级是学生逐步熟悉和理解社会生活的重要时期,也是形成道德情感、道德认知和道德判断能力,养成行为习惯的重要阶段。品德与社会课程作为小学德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担负着培养学生道德观念,指导学生道德行为的最根本的任务。宋代儒学大师朱熹说:"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知的目的在于行,导行作为品德教育的基本环节,直接指向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德育目标。
1.利用课程资源引导学生
《品德与社会》课程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为我们提供了很多有利的条件,尤其是教材内容。教师要通过教材,对学生进行理论性的教育,使学生初步形成道德认识。然后再通过校内的道德实践,获得与道德知识相符合的道德经验。例如,《我们遵守规则》一课中主要引导学生认识什么是规则,体会规则的重要性,感受生活处处有规则。其实,在现实生活中,不同的场所、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规则。在教学中,我们让学生开动脑筋,想象社会生活中的人都不遵守规则,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学生们想到了很多:上课时随意进出教室,课堂秩序会很乱;司机不遵守规则,会发生交通事故;人们随处扔垃圾,我们的生活环境会很脏……然后,师生共同探讨规则还体现在哪些地方。在这样的想象中,在这样的探讨中,学生忘却自己的身份,共同参与学习活动,在生生互动、合作交流中产生了许多新的想法:乘坐无人售票车要主动投币;在银行取款时要排队,要站在一米线以外;考试时不能偷看别人的答案;下棋时不能悔棋,等等。这样既落实了知识目标,又使他们的自我规划、自我管理能力得以锻炼,达到了品德与社会课的学习目的。
2.利用课堂活动影响学生
《品德与社会》的教育目的归根结底是行为的改善而非推理的改善,只有在笑中才会学会笑,在哭中才会学会哭,只有通过实际的富有道德意义的生活体验才能学会如何过一种道德的生活。《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载体即是活动,教师要设计、安排、组织好源于儿童生活、贴近儿童生活、引导儿童生活的行之有效的课堂活动,给学生一个自然真实的活动场景,让学生置身于其中,有所思考,有所体验,而后有所感悟。如表演、操作、小品、游戏、实践、调查等活动形式,让儿童能够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在活动中去探究解决问题,并在过程中掌握课文内容悟出做人之道理。活动时一要贴近儿童,二要突出目的性,三要注意活动有序性,四要注意活动参与性,五要注意在活动中的探究性与交流性。如学习《我来学当家长》这一课时,可以预设一个星期按学生在家长帮助下学习记账,给学生设计好一个表格让学生记好收入和付出。授课时,让学生相互交流、讨论,从中悟理,学生会很快得出: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一方面帮助学生懂得合理开支,树立节约意识,增进对父母劳动的尊重;另一方面使学生从小就了解家庭经济的来源与支出,懂得量入而出,也为将来进一步承担起家庭责任打下良好的基础。
3.利用实践活动强化学生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贴近生活,真实反映社会的课程。教学不再拘泥于课堂上的40分钟,而是把教学内容拓展到课前,延伸到课后。安排课外实践活动成为了品德与社会课的重要内容。学生在课外有无机会将自己从各种渠道了解的情况恰如其分地运用于实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自身的生活环境。教师如何在教学中给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引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实践活动,把理论与实践,课内与课外有机结合,从"知"到"行",使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如,教学《爱护公用设施》一课前,我请学生去调查他们周围路灯、垃圾箱、IC电话机等遭破坏的情况。调查结果对他们触动很大,并纷纷谴责破坏公物的行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油然而生。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阐释了"爱护公用设施"的道德理念。再如,教学《学校周围有什么》这一课时,需要学生对学校周围的建筑物进行调查记录。由于学校周围的环境比较复杂,街道纵横交错,小区众多,车水马龙……学生独自活动很不安全。因此,我在指导课上,制定了详细的调查计划,并根据学校周边的情况,把学生分组,把任务细化。再请家长陪同指导,让学生亲自参考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强化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4.利用教师言行带动学生
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地位往往会高过自己的父母,教师的一言一行往往会对孩子产生很大的影响。教师更注意自己的言行,当孩子们表现出对动物好感的时候,或者对某些弱势人群表示同情的时候,教师不能嗤之以鼻,而应当以同样的热情和孩子们交流心得,或者鼓励孩子们对这些事情的那份热情。当孩子们感悟到老师对他人的那份关爱时,也会跟着付出自己的爱。从而培养了学生形成具有爱心的好习惯。当孩子们随手扔垃圾时,教师不妨弯腰拾起,用榜样的力量影响带动学生,从而促进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逐渐形成。
总之,充分利用品德与社会的教材,要以儿童的生活为主线,以儿童丰富多彩的实际生活为内容,以密切联系儿童现实生活的活动为载体,让儿童走进生活,让品德融入生活,让品德与社会课程与学生生活相结合,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为社会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不了解孩子,不了解他的智力发展,他的思想、兴趣、爱好、才能、禀赋、倾向,就谈不上教育。”这足以说明了解学生的重要性。一个人的真正改变是因为他自身具备了改变的动因,而不是外在的强制和压力。我和学生进行思想交流和沟通时,列举了很多伟人因为良好的习惯而成功的例子,使学生真正明白养成良好的习惯对于人一生发展的重要性,从而使其主动地进行改变。只有激起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主动性,才能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因素积极地去养成良好的习惯。
2.榜样示范,潜移默化
学生好习惯的养成要有一个标尺、奋斗目标。榜样就是楷模、标杆,它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有巨大的激励作用以及很好的矫正作用。首先,教师树立良好的形象,展示自身的人格魅力。在学生的眼里,教师是完美无缺的榜样,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做到。学生一般具有向师性、模仿性特点,教师必须发挥示范作用,注意言传身教。学生耳濡目染,由此而产生的内驱力,对其良好的习惯的形成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叶圣陶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我们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树立学习的榜样,使其从中吸取营养,实现由被动到主动,由感动到行动的转化。教师要能成为学生的偶像,那就会具有无穷的号召力。
3.环境熏陶,润物无声
环境对人的影响起着重要作用。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学校的环境表现出一个学校整体精神的价值取向,是具有强大引导功能的教育资源。班级的环境作为学校环境的一部分,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直接的影响。“孟母三迁”的故事是环境育人的最佳范例。学校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应当是净化、绿化、美化、文化。教师要让花草树木抒情,让墙壁走廊说话。常新的黑板报、宣传橱窗、文明展牌,醒目的名言警句,都将尽量使之生活化、人文化,让其充分发挥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
4.小处着手,强化体验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好习惯的养成,必须从我们平时的言谈举止及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教师要让学生养成好习惯,必须从点滴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只有在细节上立得住的人,才算得上是一个真正有教养的人。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是一个由少到多、由点到面、从单项到系列、由部分到整体的推进过程,要循序渐进。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在一贯,贵在坚持。教师要教育学生不辞小善,不苟小恶,让学生在细小的、具体的实践中有所感悟,有所体验。“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平凡中孕育着伟大,小事中闪耀着精神。从简单的言行举止、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在习以为常处练就好习惯,在日积月累中铸造真精神。
5.奖励惩罚,双管齐下
1前言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手段。学校体育寓思想品德教育于身体活动之中,它将对学生进行道德意识的培养与道德行为有机地结合起来,并要求学生在活动中立即付诸于实践,使学生的行为表现直接受到实践的检验,这利于体育教师有针对性的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当前,在体育新课程改革的热潮中,对学校体育中的思想品德教育问题进行重新探讨,深入挖掘学校体育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作用,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2学校体育对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教育作用
2.1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学校体育都是以集体的活动形式来进行的,或是以班、组、年级;或是以代表队。在活动中每个学生是以个人的行为存在于集体之中,而且又要服从于集体;每个学生的活动既是个人行为也是集体行为。例如:学生代表集体参加竞赛活动,他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某一集体,为了集体的荣誉,就得约束自己;体育课中,学生的练习是个人行为,但他又必须遵守课堂的纪律。反之他将破坏课堂的教学秩序,影响正常的教学,影响全班的活动。如组织学生通过电视,观看我国运动员在国际大赛上摘金夺银,升国旗、奏国歌的动人场面,可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使学生对我们伟大的祖国产生深深的爱,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将来报效祖国。再如通过球类、接力跑、游戏、拔河等集体运动项目,学生在活动中互相配合、相互鼓励、团结协作,深深体会团结的力量、集体的力量,增强学生的集体观念,摆正自己与集体的关系。
2.2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意识和意志品质
2.2.1竞争意识
学校体育如同其它体育一样,其重要魅力之一就是在于它激烈的竞争性。参加体育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在竞争过程中,通过积极响应规则的约束,使学生认识到“公平竞争”不仅是体育竞赛的宗旨,也是在体育学习、生活中必须遵循的宗旨。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学生的体育成绩评定,课内外、校内外各种竞赛的标准有些是采用天然尺度(如时间,距离,高度等)来进行的,有些则是国际竞赛规则或大家认可的竞赛规则进行的。在规则面前人人平等,大家站在公正平等的起跑线上进行角逐。在这种情境的长期熏陶下,学生通过耳濡目染和亲身体验而产生的公正精神和情感内化,以使他们在将来的工作生活中,尊重客观事实和奉行公正原则。因此,有人认为体育竞赛活动是培养学生竞争意识的土壤和摇篮。
2.2.2合作意识
合作意识是整个国民素质中较为单薄的一种意识,尤其是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习惯了以“我”为中心,惟“我”独尊。常以“放大镜”看别人的缺点和自己的优点,这就导致了许多中学生缺少合作意识,往往我行我素,对他人,对社会缺乏责任感,甚至是漠不关心。合作意识很难通过讲座或讨论的形式得到培养,它需要通过某种人与人的交往活动,通过共同完成任务和对各种结果的经历,以及成果共同分享和责任共同承担的关系去培养。学校体育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方面显出了它的特殊作用。通过各种教学形式,课内外各种集体练习,如球类项目,接力比赛,游戏等。体育教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和同伴一起工作的意识,让他们体会一起流汗,相互协作并在竞争中获得胜利的喜悦,这对他们在将来的工作中分担责任,为共同完成工作目标,发挥良好的合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和团队精神等都会起到较大的作用
2.2.3意志品质
学校体育是要求学生身心共同参与的一项活动,它要求学生在发挥身体适宜能量的同时,还要有着坚强的意志品质,坚持不懈,努力拼搏,直到取得最后的胜利。在学校体育中,学生积极参与体育学习和运动,通过不断的拼搏与磨练,可增强、锻炼其坚强的意志品质。
2.3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学校体育从它的组织形式和活动过程,从开始到结束都有着严密的组织和严格的纪律。学生在学校体育的每一次活动中,都要自觉遵守课堂纪律和竞赛规则。认真执行体育教学课的课堂常规,不仅可以保证体育教学课的良好教学秩序,有利于学生体育技术、技能的学习,而且对学生的组织纪律性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如每次体育教学课的集合整队、队形练习、队列调动、队形变化等都要求学生协调一致、步伐整齐,这将有利于培养学生遵守纪律的习惯,利用体育竞赛、教学中的游戏等对学生进行规则教育,使学生们懂得在活动中哪些行为是允许的,哪些是不允许的。这在形式上是为保证竞赛和游戏的正常进行,其引申意义是使学生养成遵守纪律、遵守活动规则和习惯。通过学校体育这种长期的、潜移默化的教育,逐渐使学生养成自觉遵守纪律的意识和习惯,对他们将来进入社会,自觉规范他们的行为习惯,遵守国家的法律和法规有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2.4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
学校体育由于具有丰富多样的活动内容和活动形式,对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更具有全面性。不同的体育项目,有着不同的活动形式和要求,对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具有不同的教育作用,如在队列、队形、基本体操的教学中,对培养学生的组织性、纪律性和集体主义精神有突出的作用。通过体育游戏、体育竞赛,对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坚忍不拔、敢于战胜困难、战胜自我的精神具有独特的教育作用。在田径教学中,力跑就是对学生意志品质的良好锻炼。在体操教学中,经常出现一些学生胆怯,不敢做动作,尤其是女生。然而,通过教师认真地讲解示范、保护和帮助,使他们增强信心逐渐地完成技术动作,进一步增强敢于面对困难、战胜困难的信心。健美操运动则有助于培养学生矫健的体形美、高尚的心灵美和运动的艺术美,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并使学生具有感受美、鉴赏美、表达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3学校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
3.1规范法
规范法是指利用制度和规则所指明的行为规范标准来指导学生的行为,从而收到培养良好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习惯的结果。体育教学的特点之一就是很多活动都是在一定的制度和规则要求下进行的。这就为利用制度和规则作为行为规范来教育学生提供了有利条件。有明确制度和规则的体育竞赛活动固然可以充分发挥它的作用,而非竞赛性的体育活动也可以制定相应的规则作为教育的手段。例如:游戏、教学比赛、各种基本动作的教学,都可以设置某种规定要求学生遵循。此外,除了活动本身所包含的规则之外,还可以就课堂纪律和教学内容提出这样或那样的要求来约束学生的行为。在体育教学中,要发挥制度和规则的教育作用,体育教师必须严格要求学生,认真执行规范。否则,规范不能变成行为,反而在心理上出现惰性,导致教育上的失败。因此,体育教学中,使用规范训练法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就要求体育教师要经常观察和判断学生行为,正确的加以强化,错误的加以改正。常用的方法就是适时地给予鼓励和教育批评。当然光有体育教师的执法还是不够的,体育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对符合规范的行为给予维护和支持,对违反规范的行为进行批评和抵制。这样学生的道德情感就会上升为道德意识,自然也就会自觉地遵守制度和规则,使个人的行为在符合并遵守规范的前提下,得到认可和发展。
3.2集体法
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在采取集体项目进行教学时,例如球类训练、团体操训练等,应让学生意识到在集体项目中,不顾集体利益,不与其他队员配合,一味过分地“表现自己”,都会给他人,给集体带来损害,将受到集体舆论的批评和指责。因此,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于应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集体主义精神,帮助学生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使学生个体的行为与集体荣誉相联系,使他们认识到荣誉来自集体成员的共同奋斗和团结协作,来自个人与的集体融会和刻苦训练。
3.3竞赛法
体育教学中,我们培养的学生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具有积极进取、勇于竞争的精神。而这些素质的形成与发展,在体育教学中都有较大的活动空间,因为竞争性是体育的突出特点,各种体育运动项目都具有竞争性,尤其是在比赛状态中,其竞争因素体现得更为强烈。它往往使参加者承受高强度的心理负荷和生理负荷,并且还必须在这种强负荷的情况下去争取达到自己的目的。有意识进行竞争性较强的教学和训练,就可以使学生的身心承受力提高,获得勇敢拼搏,顽强进取的心理和行为品质。例如在短跑教学中,仅在“各就位——预备——跑”这短暂的时间里,为了比别人更准的抓住起跑时机,学生就要集中全身精力在一面提高自控能力的同时,一面又要全力准备果断行动,一刹那的松劲就意味着难以挽回的失败。在长跑训练中,采用竞赛形式,形成竞争对抗。这就自然意味着学生不仅要坚持跑完全程,而且要有一定速度和耐力,使长跑训练实际上变成一场意志力的较量。
3.4示范法
体育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内容,以增进学生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主要目标的课程。在思想品德教育活动中,体育起到了对学生进行道德意识培养的作用,它能与道德行为有机地结合,让学生将道德行为运用到实践活动中去,使学生的行为表现直接受到实践的检验,这也偏向于体育教师针对学生进行思想和行为上的教育。
一、小学体育课对培养学生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的作用
1.能增强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
我们都知道,在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中学校都是以集体活动的形式来表达,它可以是班、组,也可以是年级,在活动中每个学生都要融入到集体中,学生在参与活动时既代表个人行为也代表集体行为。体育课中,教师根据练习内容的规则与要求安排学生练习属于个人行为,但是因为在课堂上,所以必须牢记课堂纪律,如果哪位学生影响了正常的课堂教学秩序,教师就觉得他是影响全班同学上课。特别是在我校开展的串班、串组的活动中更是如此,一个学生出去串班代表的是自己原来班级的形象。再说在体育课中我们有跑、跳、投、球类等活动,这些活动都需要学生互相配合、相互鼓励、团结合作,既然已经换了环境那就得融入到这个班集体中去,为了新的集体而努力,从而也深深体会团结的力量、集体的力量,有效地增强学生的集体观念。
2.能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意识和意志品质
(1)竞争意识。体育的魅力之一就是其有一定的竞争性。在竞争过程中,学生还能认识到“公平竞争”不仅仅是体育竞赛的宗旨,也是在学习甚至生活中都要我们去遵守。在日常的体育教学中,学生的体育成绩评定、参加各类体育比赛等都有着严格的标准、准则,在这些准则面前没有特殊化,人人平等。长此以往,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感受到真正的公正,面对将来的工作、生活,就懂得去尊重事实,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件事,并将其处理好,所以体育运动是培养学生竞争意识的原动力。
(2)合作意识。众所周知,现在独生子女居多,在家中是“小皇帝”“小公主”,以“我”为中心,六个“大代表”围着“小代表”转,惟“我”最大,事事听命于“我”。这就造成在外界与人交往中用“放大镜”去观察他人,发现他人的缺点,喜看自己的长处,不懂得关心他人,不知道如何去和他人合作,长此以往会对社会缺乏责任感。现在,我们也意识到我国国民整体素质比较薄弱,有待加强。同时我们也知道,合作意识很难通过辩论、交流或讲座等形式一下子培养起来。因此,合作意识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现在学校在体育上也重视并有意识地加强了对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作为体育教师,笔者也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合作意识的培养:上课时同学生一起交流、讨论,训练时与学生一起运动,相互合作,并在竞争中帮助他们获得胜利的喜悦。笔者认为,这为他们踏上工作岗位后能在工作中承担主要责任,出色地达成目标,增强集体荣誉感和团队精神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意志品质。体育教学活动中要求学生身到、眼到、心到,“三到合一”参与每项活动。还要有坚韧顽强的拼搏意志,不断努力创新,争取最后的胜利。学生通过参加各种体育运动,逐渐培养自己的意志品质。
3.能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
笔者认为,体育课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体育课有着丰富的教学内容,在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上更具体全面。每个体育项目的要求与规则都是不同的,因此在培养学生品质上也就有了不同的教育意义,如队形转换中,能够培养学生有组织、有纪律、有集体感;在游戏、体育比赛中,能够培养学生勇敢顽强、不断拼搏,战胜自我的精神;在田径教学中,中长跑更能培养学生永不言弃的道德情操;在体操教学中,许多学生比较胆小,不敢做有难度的动作,特别是女孩子,通过反复地讲解,不厌其烦地示范,并让她邀请自己的好朋友来担当保护者,她们就会放心大胆地去尝试并能逐步完成相关动作,也因此信心倍增,在下次的练习中敢于面对困难、挑战困难、战胜困难,最后能出色地完成各个动作。
二、小学体育教学对培养学生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的方法
1.示范法
示范法是体育教学有的一种教学方法,是指体育教师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影响学生的方法。它具有较强的榜样力,对学生个性品德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体育教师的各个举动都会对学生产生示范作用,如在立定跳远的学习中,男教师教和女教师教是有区别的,大部分情况下男教师的弹跳力比女教师强,学生在学习模仿时也就不一样了,因此体育教师的身教比言传产生的效果更好。因此,如果教师自己的道德意识有问题,就会使学生的行为习惯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学生的思想品德也会产生问题,给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养成带来障碍。所以,体育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必须深思熟虑,以免对学生产生不好的影响。凡是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先做到,然后再去要求他们,利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他们,给他们起到一定的表率作用,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快乐地接受和模仿,经过长期的努力,通过自身的体验去认识它的正确性,逐步形成自己的道德理念,形成自己的风格,从而使学生对体育课产生兴趣,逐步喜欢上体育课。
2.竞争法
体育教学中要保留一定的活动空间,以便于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勇于竞争的精神。竞争性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得更为突出,各种体育运动项目都离不开竞争。在比赛中,一名运动员能真切地感受到竞争时带给自己的超强心理负荷和生理负荷,但是这些强负荷必须去面对,还要去克服,争取顺利地达到自己理想的目标。所以在平时的教学和训练中,教师要有意识、有目的地安排比赛,加强学生的承受能力,培养他们不怕困难、敢拼、敢搏、敢闯的行为习惯。比如,在短跑教学中,会有口令“各就各位—预备—跑”,这8秒左右的时间,运动员要比别人更好地起跑,这就需要有很好的心理素质;在长跑训练中,学生要学会调节呼吸,不断给自己鼓励,坚持跑完全程,但是又必须调整步频,提高速度,争取把长跑训练变为思想、意志力的角逐。就拿学校每年开展的跳绳比赛来说,两分钟的跳绳时间很短,但是真正跳过后,学生学会了什么是坚持、拼搏;在跳长绳中,学生则学会了什么是团结合作。
在体育课中,我们应该把思想品德教育融入体育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中,积极探寻有效的教学方法。比如,一年级学生刚进入小学,天性活泼,突然间要面对各种学习压力,特别是体育课上要学习枯燥乏味的广播操,如果教师没有有效的解决方法,他们就没有耐心去学习,也会第一时间对体育课产生消极心理。因此,在学广播操之前,应该让学生先学口令,在学习过程中对于低年级学生尽可能地运用情境教学法,引起学生的兴趣,更容易收到好的效果。另外,体育教学不能游离于体育实践,孤立地进行,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更是在注重增强学生体质的实践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环节,需要教师在日常的体育教学中把增强体质和思想教育有效地结合起来。
总之,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学生会随着不断的学习而逐步适应,久而久之就会养成良好的道德和行为习惯。
关键词 学科引路;潜移默化;递进施教;自我约束;良好品行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5)21-0135-02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自觉提高自身素质,这是适应时展的需要和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前提。笔者从《加强村级小学管理,全面提教学质量》这一科研课题三年来的实践研究中发现,留守儿童未得到健康发展是制约当前教学质量全面提高的一大因素。这些学生因其父母长期在外打工,缺乏家人的关爱和教育,较多地表现为缺乏远大理想、组织纪律性不强、学习成绩不好、行为异常、品行不良等。在学校,这部分学生常被戴上“差生”、“问题生”、“学困生”等帽子。仔细分析,这部分学生主要是在长期的隔代教育中缺乏父爱和母爱,绝大多数并非智力存在障碍,更多的原因是年龄尚小、缺乏独立性和自我约束力;就算有部分学生因为智力因素影响学习,也只是因为一些主客观原因导致其潜能暂时未得到开发,发展指标的某些方面暂时滞后。不管是何种原因影响着他们的发展,为师者都应该知道,这部分学生尚处在成长和发展过程当中,发展水平较低只是相对的、暂时的,通过教育者的不懈努力和因材施教,他们是完全可以得到转化的。此外,要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这部分学生是不容忽视的。
要让这部分学生重生成长动力,非一日之功,得有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得急于求成,得逐步推进。为师者要在留守儿童身上花更多心思,才能让他们健康成长,让他们在发展上不“留守”。具体可分层递进式地实施教育活动,促进学生逐步健康成长。
一、尊重和爱护是前提
《欲植栋梁柱青天,当求艺苑育英才》中指出:“要尊重和爱护每个学生,每一位青少年,我们始终认为没有不够格的学生,只有不够格的教师和家长。”在留守儿童的教育过程中,切忌歧视、讽刺、体罚他们,应给予加倍的尊重和爱护。教育者既要当好他们的良师,更要做好他们的益友。一般来说,学生对教师都很崇拜、很尊敬,教师的一言一行对他们的习惯养成都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教师期待的目光、亲切的言语、关怀抚慰的动作,都可能让学生找回自信并重新树立良好的自我形象,留守儿童尤为如此。因此,教师应多给留守儿童一些尊重和爱护,以换取他们更多的进步和与教师的合作。
二、进行心理治疗是钥匙
要转化留守儿童,教育者要有针对性地跟他们进行推心置腹地交谈,给予热忱帮助,讲其利,说其弊,给其需,解开他们被锁的心,久闭的口。比如,对热心于看课外书而时间又安排不当所造成的留守儿童,教育者应首先讲清课外书可以有选择性地阅读,而且多看课外书可扩大阅读面,增长知识,培养能力;其次一定要让学生认识到不能因为喜欢看课外书而把教材规定知识的学习置之度外,只有掌握了教材规定的内容,才能为学习更多的课外知识打下基础,同时也会赢得父母、教师、同学更多的关爱;最后,要帮助学生合理安排学习时间,调整学习重点,使其逐步提高学习成绩、锻炼好各方面的能力。这里特别要指出的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在做那些留守儿童的思想工作时,一定不能操之过急,要循循善诱地唤醒他们心灵的求知欲;要耐心、细致地做好“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工作,相信他们久闭的心和口一定会向你敞开。
三、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是关键
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是指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能准确给自己定位。部分留守儿童常常有一种错误的认识,总认为父母不在身边,时时都是受别人讥讽打击的对象,天长日久,他们就表现出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等无所谓的态度。要让留守儿童改变这种态度,就必须让他们有清醒的头脑去重新认识自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育孩子的全部秘密在于相信和解放孩子。”让留守儿童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也莫过于此。作为教育者,应有针对性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有益活动,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让留守儿童在其中表现自我、发现自我,从而正确认识、评价自我。例如,有针对性地开展书法、画画、讲故事、打乒乓球、赛跑乃至各种“杂活”,有意识地为他们创设广阔的活动空间,投其所好,让他们在活动中尽情施展才能,赢得师生的肯定;在教学上,教师要采取小组讨论、相互探究、动手操作、适时鼓励等手段组织教学,使他们认识到自己并不是每一方面都比别人弱,看到自己的闪光点,准确给自己定位,找回自信。在教育与教学活动中,教育者切忌抓住留守儿童身上的“漏洞”不放,而应千方百计地让主动塑造新的自我。
四、培养良好的学习动机是桥梁
学习动机,简而言之即为推动学生搞好学习的念头。培养留守儿童正确的、高尚的学习动机是提高他们学习积极性和获得较好学习效果的必要条件。有了良好的学习动机,他们就会以积极的姿态投入学习,教育者必须采取各种有效手段和正确方法,培养他们的良好学习动机。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增强教学内容的生动性、丰富性、有趣性;力求做到讲解的精炼和示范动作的正确、优美、利落;做到教学方法或情境创设上新颖、启发性强等,力争让留守儿童在美的享受中逐步培养良好的学习动机。除此之外,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常常有针对性地让他们尝到学习的甜头,觉得学习是一件容易的事,逐步培养他们主动参与学习的动机。
五、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保障
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认为,对待留守儿童更需要在发展上下功夫。用中国今天的教育观念看,这个“发展”很大程度上就是要求教师的“教”要达到学生“会学”的目的。教育教学实践告诉广大教育工作者,这个“会学”实质上跟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密切相关,但凡“会学”的学生一般都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留守儿童之所以发展水平较低,其中的一大原因是因为学习习惯不好。要让留守儿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从他们身边的小事抓起,如上课专心听讲、认真实验,作业认真思考、独立完成,课后要认真复习、自觉实践等,更要在教师的反复抓和抓反复中养成。教师也可以用榜样教育法、一帮一、以好带差等形式促进留守儿童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六、向着既定目标奋斗是飞跃
1.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我们在社会中生活,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而每一种角色往往都意味着一种责任。如:作为子女,孝敬父母是我们的责任;作为学生,遵守学校纪律,努力完成学习任务是我们的责任;作为社会成员,我们应该维护正义、热爱和平、保护环境……但是,现在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从小就养成了“以我为中心”的习惯,“唯我独尊”的心理特别严重,他们缺乏责任意识,不懂得关心他人,不知道谦让别人,不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不理解父母的艰辛,不懂得感恩他人,以至于不会珍惜良好的学习机会,学习目的不明确等,所以,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我们应该把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列入教学目标中,贯穿于整个教学的过程之中。教育、引导学生在班集体中,以集体为重,关爱集体,奉献集体,同学之间应相互关心、相互帮助,要学会尊重别人;在家庭中,应懂得尊重父母、孝敬父母、帮助父母、为父母分忧;在社会上,作为公民,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要胸怀天下,承担起关爱社会的责任等。只有人人都认识到自己扮演的角色,尽到自己的责任,才能共同建设和谐美好的社会,共享美好的幸福生活。
2.培养努力学习,勇于追求的品德
作为初中生,主要任务重在知识的学习和品德的培养,但是,我们的学生当中,有不少的同学,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态度不端正,得过且过,应付老师和家长,致使一部分同学具有较好的资质,但因为不努力而荒废了学业,这很让当老师的我们痛心,值得深刻反思。所以,在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对学生进行国际竞争局势的教育,联系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例举伟人努力学习,追求进步的例子,如“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古时候的“头悬梁锥刺骨”、“凿壁借光”等故事,让学生意识到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是激烈的,归根到底是教育、科技、人才的竞争,为了国家、民族的发展,也为了个人的前途命运,必须发扬中华民族的艰苦奋斗的精神,努力学习,打好基础,增强实力。从而唤醒学生热爱学习,努力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努力学习,勇于追求的思想品德。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现代人应该具备的素质。只有具备创新精神,我们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不断开辟新的天地。但是,长期以来,以老师讲学生听为主的应试教育模式,严重扼杀了学生大胆质疑、大胆设想的创新精神,学生养成了惟命是从、墨守陈规的习惯,这样既有碍于学生的发展和提高,也阻碍了科学的发展和进步,更不利于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所以,老师在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大胆质疑,鼓励他们发现更多的答案和方法,学会综合分析,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4.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品德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为人处事的基本原则,小到为人诚实不说谎,大到对事业、对祖国的忠诚,诚信二字渗透到生活的各个层面。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是诚信的基本要求。但是,现在的中学生当中,有的同学抄袭作业,有的同学考试作弊,有的同学言而无信,不兑现自己的诺言,以至于有的同学认为小节无害……《论语》中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我们在思想品德的教学过程中,应该特别注意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让学生学会做诚信的人,坚持诚信守则,学会处理好利益冲突,情与法的冲突等问题,面对复杂的具体情况,学会把握对人诚实和尊重他人隐私的关系,权衡利弊,妥善处理,拥有诚信的智慧,做一个诚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