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经济价值规律范文

时间:2023-06-21 08:43:0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商品经济价值规律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商品经济价值规律

篇1

一、1994年~2002年中国足球产业发展回顾

8年来,中国的职业足球联赛共进行了2000余场,遍及20多个省、30多个城市;据不完全统计,电视观众达几十亿人次;直接到场观看的人数达3000多万,职业足球联赛给国家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8年来,中国足球协会从国际管理集团共获得3亿元人民币的收入,各会员协会获得200万元的收入,各俱乐部每年的收入多者3000万元,少者1000万元,14个职业俱乐部共计22亿多元人民币。全国到场直接观看比赛的观众消费按每年300万元计算,共计24000万元。还有足球所带动的相关产业的发展,包括通讯、交通、服装、饮食等等都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经济效益。尽管如此,我国体育产业的收入只占国民生产总值的0.6%,而西方发达国家该项指标高达5%左右。其中巨大的发展空间是另许多商家垂涎的。

二、近年来中国职业足球发展步入困境

短短的10多年,中国的职业足球发展就经历了大起大落,从体育产业的龙头变成了近年来被全国球迷所冷落的行业。一时间球迷、赞助商、媒体等,似乎放弃了中国职业足球,这块风水宝地难道对他们失去了吸引力?就连报刊杂志、电视新闻里出现足球的机会都少了许多。增经带来巨大商业价值的中国职业足球难道价值一下跌到如此地步?国内如此,国外对中国职业足球的发展持什么态度呢?

2003年德国西门子移动与中国足协签约,之后又拿到中国之队的赞助权,成为中国足球的主要赞助商。2005年年初,由于经营不善,西门子宣布放弃赞助中超,面对日益不景气的联赛,转而赞助中国之队项目上。2005年6月,明基全面收购西门子,中国之队的赞助商更名为明基・西门子。2006年9月底,因过度亏损,明基・西门子公司欧洲分部宣布破产,中国之队主赞助商缺失。这意味着中国各级国家队失去主赞助商。之前曾经与中国足协签约的海外公司诸如1999年LSL公司,负责电视转播权、广告权、杯名权、门票经营权及整体人员的肖像权等,保证向中国足协提供两亿五千万元人民币的资金;同年IMG公司在与中国足协的“五年职业联赛”协议到期后,为继续占领中国足球市场,咬紧牙关以每年2000万元人民币的保证金签订了新协议,购买了中国队的“装备权”。但所获得的商业利润与他们的期望并不相符。在中国足球这块肥地上投资是一种风险,现在的状况证实了他们的预见。其他的公司企业会继续向中国足球投资吗?中国足球的价值何在?

三、用商品的价值规律来探讨中国的足球产业

1.足球作为商品进入市场

足球职业化改革已经10多年了,作为一门特殊的产业进入到市场经济,足球既是商品又是一个巨大的、深不可测的市场。我们从商品的角度来看足球,用商品的价值规律来分析它的生存与发展。它必须具备商品的基本属性,既使用价值与价值。但足球是特殊的商品,因为足球的“产出”是由俱乐部球队的胜率来衡量的。它的特殊性在于至少有两支球队在一起比赛才能产生产出。这种俱乐部之间同时需要合作与竞争的关系只存在于体育产业中。

(1)足球有使用价值。它能够满足人们健身、娱乐等的需要,能让千万人为之振奋、为之欢呼。这是足球作为商品的自然属性,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2)足球拥有价值。价值凝聚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它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也是商品的特有属性。价值量通过商品的价格表现出来,这正是我们关注的问题。例如中国足球联赛的一张门票只需要几十元钱,而一张英格兰联赛的门票(1999年甲级联赛)平均价格为16.27英镑。折合人民币约200元。而现在的一欧洲五大联赛的门票甚至炒到几千欧元。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我们的足球价值就和别人相差这么远?我们要从一家企业的产品来进行分析。

2.足球俱乐部的产出现状

(1)足球俱乐部的特殊性。足球产业化以来,我们通常把俱乐部看成是一个个相对独立的企业。因此它一切运作要通过市场,它的产品要进入生产、流通、消费的良性循环,并向社会提供服务。足球作为一门产业不仅要维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而且要加入国民经济的大循环,为国民经济增加产值,提供社会就业机会。但足球俱乐部却是一个特殊的企业,因为只有通过球队之间的合作才能产生比赛,才能有共同的产量。单一的企业团体是不能供应整个市场的。从这种意义上说,整个足球联盟(足协)被看成一个企业,是一个多植被的大企业,而各个俱乐部是植被,它必须服从足协的决定并坚决贯彻落实,整个企业才能健康发展。

(2)对足球产出的主要表现形式(门票)进行探讨。直到现在,对于足球的经济分析大都取决于需求的决定因素或是有关比赛出席人数的数据统计。从当今全球角度看,虽然电视转播、球员转会和赞助方面的收入不断攀升,但门票收入在多数俱乐部的总收入中占据重要比重。现场观众不仅仅是被动的消费者,因为他们的参与而产生的热烈气氛是一种最基本的、最直接的方式提高了比赛的质量。这种“热情效应”使得供应与需求真正达到相互依赖。因此对门票的销售量进行研究可以反映出市场的供求关系,也可以了解俱乐部的运作是否正常。因为广大球迷观众是足球的忠实消费者,他们的需求是足球产出的最终消费承担者。

(3)中国足球联赛门票销售现状。中国足球联赛从1994年~2002年共计进行了2000多场,平均每场2万多人,最高记录达6万人。门票价格平均在30元~50元左右。2002年到现在,中国足球在低谷中挣扎了4年多依然没有反弹的迹象。除了山东鲁能、上海申花、天津泰安极少数俱乐部还拥有一定的人气外(一天津泰达俱乐部为例,主场观众保持在2万人左右),其它俱乐部的看台是空空如也,一场中超联赛的门票只卖出几十张已不再是新闻。难道中超的门票涨价了?非也,甚至不及上世纪90年代后期的水平,而且是贬值最快的物品。中超的球迷哪里去了?中国球迷的人口基数下降了?非也,每当直播欧洲五大联赛的时候,仍然是各电视台体育频道收视率最高的时段。球迷不愿意去现场看球是因为他们心寒了。水平低下,一系列的假球、黑哨等充斥中超联赛,球迷已经不敢再相信眼前的比赛了。近年来,中超没有球迷关注,大多数俱乐部一年的票房根本不够场租费用。联赛赞助商相继退出,甚至有的俱乐部的主要投资人也在撤退。以至于整个中国职业足球的产业链处于持续崩溃之中。对比足球联赛火爆的上世纪90年代后期。就像是一场泡沫经济,中国足球产业陷入了严重的经济危机。

(4)欧洲五大联赛门票销售现状。欧洲五大联赛2000赛季每个国家的顶尖俱乐部平均国内出席人数都高达5万~6万人,如国际米兰(65930)、巴塞罗那(65526)、多特蒙德(64535);以下图表是各大俱乐部主场出席人数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顶尖俱乐部的平均出席人数较为相似。

欧洲五大联赛的各大牌俱乐部长期以来都有自己相对稳定的主场观众。也就是说对足球市场需求的一种稳定性。而中国足球市场却经历了大起大落,存在着不稳定因素。

3.对中国职业足球经济危机的分析

(1)中国职业足球市场的供求关系发展。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为:商品的市场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其价值上下波动。从长期来看,商品的平均价格与其价值是一致的。但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在短期内会出现价格与价值的偏离,甚至这种偏离的幅度会很大。中国职业足球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受西方国家发达的足球产业(特别是欧洲五大联赛)100多年历史的影响,全国人民迫切需要有一支值得骄傲的国家队,为此我们曾经付出几代人和巨额资金投入的代价,但结果是令大多数人失望的。我们更需要有自己发达的足球产业,1994年~2002年间,各足球俱乐部和足球训练基地如雨后春笋在我国得到蓬勃发展,大大小小的职业联赛更是达到了火爆的程度。这一期间,足球市场的需求远远超过了供应,在强大的市场需求拉动下,中国职业足球在短期内得到了飞速发展,是足球产业发展的高涨期。许多俱乐部的门票出现供不应求,球迷对足球的热爱达到疯狂。

(2)需求的质与量的关系。中国职业足球从起步到上世纪90年代末已经基本满足了球迷们对足球产出量的需求,但对于足球产出的质的需求与全国人民的期望值相差甚远。其中存在的隐患是我们难以发觉的,年薪过百万的“球星”不断涌现,球星成了各种广告商的摇钱树,成了万人瞩目的偶像。但好景不长,我们没有抓住足球产业这样高速发展的大好机遇,在利益的驱使下,假球、黑哨充斥联赛,球员和裁判参与,职业水平低下等等。中国足球经过上世纪90年代的蜜月到2002年世界杯后就一直在走下坡路,2002年世界杯中国队一球未进,2006年世界杯入选失利,甚至国家队败在也门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小国手上,随之而来的是全国球迷的抱怨和对中国足球信心的缺失,媒体、商家一下抛弃了足球,全国人民对中国足球的发展产生了怀疑,曾经带来巨大商业价值的足球产业陷入了困境。在这期间,中国职业足球产品的价格受巨大需求的影响已经远远偏离其价值,它的高速发展不排除有炒作的成分。我们没有预先意识到失去球迷的中国足球产业从此会举步维艰,因为球迷远离了职业足球,我们的足球产业失去了消费的主体,足球产品的生产将失去意义。西方足球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建立在拥有稳定的需求之上的。悔之晚矣,再把球迷拉回赛场看台谈何容易?

四、走出中国职业足球目前的经济危机的对策探讨

1.提高职业足球产出的质量

球迷们暂时的远离中国职业足球不是别人所为,正是我们足球产业自己,我们的球迷依然热爱足球,只是我们职业足球产出的质量无法满足广大球迷的需求,如何提高一支职业球队的技、战术水平是我们足球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失去球迷的足球产业,其发展是没有根基的。

2.尊重足球市场的价值规律

篇2

2011年11月11日凌晨刚过8分钟,淘宝商城支付宝交易额突破1亿元;随后20分钟内交易额突破2亿;1小时内交易额突破4.39亿。“11・11”这天,淘宝商城订单数突破2000万,支付宝交易额突破33.6亿,是去年同日交易量的近4倍。同期,淘宝网、淘宝商城支付宝交易总额突破52亿,这个数字超过“购物天堂”香港6天的零售总额。

在这场浩浩荡荡的商家与买家的狂欢背后,商品经济的运动规律也在悄无声息地或明或暗地作用于全程。

一、“雾中看花”――网购迅猛发展的背后:大众经商避害趋利寻空间

中国网购发展举世瞩目。仅从网购交易量上看,2009年是2500亿元;2010年达到5231亿元,占世界网购交易量的40%;2011年上半年中国网购交易量达到3500亿元,预计全年交易量能占世界网购交易量的20%。网购能迅猛发展有其自身的优势条件;建立并提供网购平台的商家抓住机遇,适应大众商业活动的变化和需要,是关键因素。但是,伴随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大众商业心理与行为演变则是起到网购迅猛发展的决定作用。

人类社会中的商品经济活动,有着避害趋利,以最小成本获取最大利益的本质属性。中国网购立足于地广人多、经济、科技、教育、社会和观念发展的基础之上。近年来,由于受到众所周知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和国内滞涨经济形势的影响,增强内需消费成为共识。但是,现实社会中传统的实体商品经营有其局限性,商业活动范围、商品销售环节税费叠加、商业经营规模和地位优劣不同等,导致个体商业经营缺乏公正与规范性环境,因此,其竞争也非常激烈,举步维艰。这些因素客观上促使大众商业活动快速趋向网络平台。

在网络商业资金与商品安全能够得到一定保障的前提下,网上交易成为比现实交易更易于经营操作和获取利润的方式。因此,更多的人把安身立命、创业发展的起点转移到网络,更多的人在经营实地实体商业的同时又开辟了网络销售渠道;更多的人利用业余时间在网络二次创业,更多的人在网购消费中享受到未曾有过的实惠、便利和满意。

网络是新崛起的传媒,其信息交换的及时性、大流量、覆盖度和诱惑力等,有独特之处。网购创造一种全新的商业销售与消费理念,能充分利用并创意出某种商业氛围,适应特定的消费群体与个体的文化心理需求。例如,网络商家巧妙利用当下正趋于热捧的人造节日――“光棍节”,通过各种宣传途径,将“光棍需要购物狂欢”这样的消费心理导向社会,指向使用网络工具的主力军、最大的消费者――独生青年群体,从而借助“拉动效应”之手,疯狂吸金。

二、“镜花水月”――网购天价交易额的背后:商品价值规律被丢弃

淘宝商城为期一天的全场半价促销,累计交易额突破了33.6亿元。淘宝商城对每笔交易至少要抽取5个点的交易提成费,至少总共提取1.68亿元,这还不包括商家付给淘宝商城促销广告的费用。淘宝商城在这次网购“狂欢”中确实狂欢了一回。但对于参与其中的淘宝个体商户而言,5折的销售价格,又能有多少利润可言呢?

传统的书本上的商品经济价值规律的表述,其客观要求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必须按照价值量相等的原则进行交换。这也就决定了价格应围绕价值这个中心上下波动,不能无节制地上涨下跌,也就是说价格要由价值所决定,受价值制约。换一种表述,即商品的价格总是在供求关系调控下能够围绕商品的价值而上下波动。

参与淘宝商城的个体商户,其销售的商品价值在不发生改变的情况下,半价折扣促销,所能获取的利润微乎其微。这种几乎是无利可图,还要付出促销工作量的网购交易为何又能吸引如此之多的商家踊跃参与,乐此不疲呢?

淘宝商城中参与半价促销活动的商家,有40%左右经营服装商品。由于服装产业成本计算的透明性较低,可控的利润空间较大,因此参与这次活动的服装商家,或许能成功借助活动依旧盈利些许,心满意足。比较而言,那些成本计算相对明晰、利润空间不大的商家竟然以价换量,如果走的是薄利多销之路,打的是数量优势之牌,蝇头小利知足常乐;如果是勉强保持收支平衡,参与目的只是单纯通过增加销售量,在淘宝网销售量的排行榜上提升位置,给买家以感官印象,以后再来光顾自己商店,这是广而告之,等待运气。

对于一些小商家,客户有限,如果因无利可图而放弃参与,那么将面临客户失散,人气不见;如果迫于竞争的无奈,不得不参与折价销售,例如,3C电器(计算机产品(Computer)、通讯产品(Communication)和消费类电子产品(Consumer Electrics))等。

由此可见,在淘宝商城33.6亿巨大的网购交易额的背后,存在着三层情境与情态。一是淘宝商城抽取至少1.68亿元的交易提成费,可谓“天堂光棍”。二是淘宝个体商户5折销售,微利收场者,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可谓“人间众生”;三是淘宝个体商户5折销售,无利亏本者,则是哑巴吃黄连,“地狱小鬼”。无论是哪一层情境,都难以反映出其商品的真实价值量。这种难以反映商品真实价值量的价格折半“跳水式”下滑,虽然呈现出短暂的交易盛况景象,但不足以说明网购市场上内在的正常供求关系,却足以证明网购交易存在表面虚假繁荣。

迅猛发展的网购浪潮,涌动的是商品经济运动规律的深水。而百年一遇的“光棍节”则成了人为转动的螺旋桨,推波助澜,搅乱了潮流内在规律。大浪淘沙,谁都想从中捞金拣银,但是,除了淘宝商城一家的钵满盆溢,构成淘宝商城的主体经营者――个体商户,失去“光棍节”一天的瞬间光鲜,他们以微利甚至赔本为结局,唱响了宛如“镜中花,水中月”一般的虚幻之歌。

三、“昙花一现”――低价短期刺激的背后:商品供求规律被忽略

淘宝商城采用全场半价的微利赔本的做法,主要是因为其作为大型的B2C(Business-to-Consumer)商城之一,盈利水平并不是最重要的指标,用户量和交易规模才是关键的预期。于是,与淘宝商城类似的大型B2C商城,例如京东商城、当当网等也都加入了低价折扣促销活动。大量商户的卷入,推大促销浪潮;大量网购消费者的吸纳,形成交易规模最大化。

上述观点,其核心在于“大型B2C商城,盈利水平并不是最重要的指标,用户量和交易规模才是关键的预期。”对此,我们所要质疑的是,既然称之为“商城”,盈利且最大化盈利是预期目标(不是目的,因为目的含有无偿或微利服务性,归属社会效益),而预期指标只是为达到预期目标所必需的途径或程序中的一些量化标准,即用户量和交易规模。也就是说,实现了多少指标就能相应达到多少盈利目标。因此,大型B2C商城的最重要指标是用户量和交易规模这样的表述没有错,大型B2C商城的最重要目标是通过推大用户量和交易规模从中抽取门户费、技术费、交易费等,进而达到盈利水平最大化――这样的表述更没有错。

显然,淘宝商城等是以“盈利水平并不是最重要的指标,用户量和交易规模才是关键的预期”为广告,充当个体商户与网购消费者的中介,借“光棍节”的“光辉”,采取半价折扣的促销手段,达到了最大化提取交易费这一盈利目标。

问题的另一个方面是,大规模低价促销活动容易使消费者养成依赖于低价促销的习惯,使消费者形成等待低价促销才愿意下手购买的消费心理定势与消费行为习惯,以至于网购平台出现不促不销的局面。相对于实地实体商业活动,网购形成交易低迷状态将面临“人气”恢复的更长周期,要么更换商品,要么空手退出。

从供求规律的角度分析,大型B2C商城主导下的低价折扣的促销方式,最终会呈现单方面一边倒的买方市场。消费者抢购商家的商品,商家通常会出现断货情况。表面上看卖方市场一片繁荣昌盛,实际上卖家是无利可图。若是消费者习惯且依赖于这种低价折扣的促销方式,那么平日正常营业时,商家的大量存货无人问津,只能被迫通过促销活动低价销售。这种由大型B2C商城决策与管理层单一导向而卖家毫无自的网络经商模式,必然会倾斜成表面上追求用户量与交易规模的买方市场,实际上是大型B2C商城为最大化抽取交易费等达到独吞商品再流通环节的增值额,这是大型B2C商城借外部环境变化乘机对内部商家的巧取豪夺,反映出商品供求关系的严重扭曲。毫无疑问,这势必造成网络商业活动不公平交易和不可持续发展。

因此,我们需要遵循供求规律,遵循商品的市场供给同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之间所具有的内在联系和趋于平衡的客观必然性。我们不需要一时让利赔本的短期刺激来忽略或掩藏真实而持久发展的供求法则。

四、“争奇斗艳”――商家相互血拼的背后:商品竞争规律被误读

比较去年,今年“光棍节”期间的折价促销活动,不再是淘宝商城一家的“独舞秀”,众多的电商粉墨登台,群星闪亮。除了淘宝商城的全场半价外,京东商城不甘人后,对所有供货商下达“光棍节”当天,促销力度不低于淘宝商城的指令;同时,当当网在数码领域展开了“光棍节”的让利“斩首行动”;百度旗下的乐酷天召集数千家知名品牌,共同推出“1元疯抢”、“30元包邮”以及日韩产品、手机数码、家用电器、品牌服饰等十大专区,均以6折优惠进行促销。此外,苏宁易购、凡客诚品、一号店、麦考林、梦芭莎等知名电商也推出各种促销活动。

借助电商网购交易平台参与促销活动的商户,依旧愿意在微利甚至赔本的情况下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来为自己商品和品牌进行宣传,体现出个体商家之间的激烈竞争,互不相让。

商品竞争是商品生产者或需求者之间进行实力较量和利益争夺的形式。毋庸置疑,商家之间依法、合理、有序和正当的竞争,有助于促进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利于扩大网购规模及其服务质量,有利于提高各商家综合能力,有利于增强同类行业、同类商品的竞争力。

但是,此次“光棍节”期间商家之间的竞争,采取了半价折扣促销、血拼争夺顾客的竞争方式。这样自发和盲目性的低价促销竞争,会造成大量资源的浪费,使消费者习惯于低价促销活动,严重干扰了电商网购的正常经营秩序。

如何把握好竞争尺度,如何展示商家自身的积极、正面、健康的经营理念,如何宣示商品的本质精神,如何利用正当的竞争手段激活消费潜能而又不给消费市场留下弊端等,这些都是网络商家亟待思考与解决的问题。

五、“花红还得绿叶配”――网购虚拟盛况的背后:置于法规而后生

电商网购交易虽然是新兴的特殊商业活动,有其尚未明了的新问题存在,但是,商品经济的价值规律、供求规律、竞争规律等必需正确认识、有效利用。只有秉持以人为本、科学务实的态度,遵循并利用好商品经济运行规律和市场经济运行规律,才能实现网络商业攸关方的多赢局面。

首先,有组织有针对性地研究网商活动,善于发现问题,更要务实解决问题,在实践中及时总结和不断累积经验,抓住本质问题,重视新生事物,提出新思维新思路新方法。

其次,职能部门应依据现有法律,结合国内外网商发展情况,尽快制定并出台较为成熟并不断完善的网络商业法律法规,保证网商活动有法可依、有规可循,使新兴的网购经销有一个良好的生存与发展环境。

再次,一个大型B2C商城的管理运营不能没有内外利益关联方的有效监督和制约。网商法律裁定、政府调控指导、行业对等规章、用户协议兑现、从业道德评价等。其中,规避大型B2C商城垄断,以保障主体商家与消费用户的合法权益应当成为重心价值取向。

篇3

一、知识经济与价值

知识经济就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它是指以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以科学技术为主的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消费)为重要因素的经济。在知识经济时代里,人对价值财富的创造很可能形成知识价值论,即知识创造价值。其主要理由是:

1.知识是智力劳动的成果。知识本身包含着价值,它是人类劳动的凝结。人与动物的最大区别就是在劳动过程开始以前对生产什么样的产品,通过什么样的途径,用什么办法达到某种效果,就已在劳动者的观念中存在着。马克思指出:“蜘蛛的活动与织工的活动相似,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渐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在他用蜂腊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这就是说,人的劳动过程首先是一个思维过程。在第一项具体的劳动过程开始之前,劳动者的头脑中必需积累足够的有关知识,并以这些知识为基础,对劳动过程进行构思和设计。通过构思和设计,形成如何通过人的自身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物质交换的知识。只有在这种知识的指导下,才能进行各种具体的劳动。因此,劳动过程从本质上讲是一个知识积累和知识使用的过程,也就是创造价值的过程。人的劳动能力,即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就是在人的大脑中积累的如何认识和改造自然的知识,每个人的知识积累,都是通过不断学习和探索而得到的,学习和探索过程无疑都是一种劳动过程,因此劳动力可以看作是一种知识形态的劳动产品,都是社会生产总过程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学习过程是劳动力的再生产过程,探索过程则是劳动力的生产过程。

知识经济时代,在新知识生产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已有的全部相关知识,知识量往往是相当大的。越是重要的新知识,使用的知识量越大,因此新知识产品价值中的新价值就越大。

2.知识价值转化的倍加效应。在知识经济时代里,知识的价值不仅在于它能转化为现实的价值,而且在其应用于生产过程中能创造出大于自身的价值。可以说人与动物最根本的区别就是人能创新,而人类创新的原动力就是知识。人类科技发展的历史表明,基础研究的科学发现,应用研究的原理探讨和开发研究的技术发明,三者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转换周期日趋缩短,并日益成为融合一体的形式。知识产品在其创新的过程中往往是一种或几种使用价值的探索过程,但在其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过程中,其使用价值和价值往往呈现出倍加效应。如最早人们在开发计算机的时候只是想加快运算速度,但自从本世纪40年代计算机问世以后,其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今天上至航天航空,下至工农业生产,科技文卫几乎无所不包,其使用价值和价值呈几何数膨胀。

二、劳动价值论与知识经济价值观的差异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认为,只有从事物质生产的劳动才创造价值。在知识经济时代里,由于知识的重要性日益提高和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生产劳动将不再是生产过程的主体。

关于这点,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曾预言:随着大工业的发展,“劳动显示出不那么值得继续包括在生产过程以内了,因为人只是以看守者和调节者的地位和生产过程发生关系。”其次,商品价值量与劳动时间的关系也有所变化。马克思指出:“随着大工业的继续发展,创造现实的财富已经不再依靠劳动时间和应用的劳动数量了,而是依靠劳动时间以内运用的动源的力量,而这种动源自身的生产上所耗费的直接劳动时间根本不成比例,相反地却取决于一般的科学水平和技术进步程度式或科学技术在生产上的应用。”这实际上道出了随着工业的发展,财富的创造取决于“动力源”,进而取决于科学水平及技术进步程度,亦即知识。

由马克思对价值创造的预设到知识经济在现实社会中迅速发展的情况,不难看出,劳动价值理论有它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

1.劳动价值理论中的价值太狭义。马克思认为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而这种劳动是用劳动时间来度量的。显然至今人们还没有找到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在时间上价值的换算方法。

2.劳动价值理论中的价值实指经济价值,不包括无形的价值财富,比如专利,信息等。

3.劳动在生产中的地位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科技的发展而变化的。

4.价值与直接劳动时间的关系也不是不变的,而是富有弹性的。

知识经济时代的价值与传统的劳动价值论有一定的差异:

1.基础不同。劳动价值理论是以劳动为主体和基础的;知识价值论则是以知识为基础,以科学技术为核心的。

2.过程不同。劳动创造价值的过程是直接生产劳动过程;而知识形成价值的过程则主要在知识的开发、应用、传播和扩散等过程。

3.对劳动者的科技、文化素质要求不同。前者对劳动者的科技、文化素质要求一般不高;后者则因以科学技术为主体,对劳动者的科技、文化素质要求将越来越高。

4.商品价值量的度量方法不同。劳动价值理论认为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而知识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量是由商品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知识量决定的。

5、价值实体不同。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实体是抽象劳动;而知识价值论认为商品价值的实体是知识。

6.价值规律的主要含义不同。劳动价值论认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的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也是价值规律的主要含义;而知识价值论认为商品价值量总是由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最新知识来决定的,并且是价值规律的主要含义。价值规律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技术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三、知识价值论对劳动价值论的继承和发展

1.劳动的过程既是知识积累的过程又是知识创新的过程。

知识作为一种劳动产品同实物产品和劳务产品一样,在其生产过程中必然要耗费一定的物质资料和活劳动。其中耗费的物质资料即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价值形成知识产品价值中的旧价值部分;活劳动使用的知识量则形成知识产品价值中的新价值部分。

知识产品的过程,是对未知世界进行探索和对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升华的过程。与一般的实物产品和劳务产品不同的是,在生产过程开始之前,产品在劳动力的头脑中还是未知的,生产过程需要多长时间也是未知的。也就是说,生产知识产品的劳动是创造性劳动。这种创造性劳动是使用已有的知识而生产新知识的劳动。

知识产品的再生产过程,实际上是知识从一个人的大脑向另一个人的大脑中转移的过程或者说是知识的复制过程。这一过程是由传授知识的劳动过程和学习知识的劳动过程共同组成,因此也统称为教育劳动过程。在知识转移过程中,知识量并不增加,也就是劳动中使用的知识量就是被转移的知识量,因此在再生产的知识产品中,活劳动形成的价值虽就等于转移的知识量。在知识的再生产过程中,也需要耗费一定的物质资料,如教学设施、设备,教学人员和学习者的生活资料等,这些物质资料的价值都要转移到再生产的知识产品中去,形成产品价值中的旧价值部分。

2.知识价值论为劳动价值论增添了新的内容。

篇4

一、知识经济与价值

知识经济就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它是指以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以科学技术为主的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消费)为重要因素的经济。在知识经济时代里,人对价值财富的创造很可能形成知识价值论,即知识创造价值。其主要理由是:

1.知识是智力劳动的成果。知识本身包含着价值,它是人类劳动的凝结。人与动物的最大区别就是在劳动过程开始以前对生产什么样的产品,通过什么样的途径,用什么办法达到某种效果,就已在劳动者的观念中存在着。马克思指出:“蜘蛛的活动与织工的活动相似,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渐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在他用蜂腊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这就是说,人的劳动过程首先是一个思维过程。在第一项具体的劳动过程开始之前,劳动者的头脑中必需积累足够的有关知识,并以这些知识为基础,对劳动过程进行构思和设计。通过构思和设计,形成如何通过人的自身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物质交换的知识。只有在这种知识的指导下,才能进行各种具体的劳动。因此,劳动过程从本质上讲是一个知识积累和知识使用的过程,也就是创造价值的过程。人的劳动能力,即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就是在人的大脑中积累的如何认识和改造自然的知识,每个人的知识积累,都是通过不断学习和探索而得到的,学习和探索过程无疑都是一种劳动过程,因此劳动力可以看作是一种知识形态的劳动产品,都是社会生产总过程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学习过程是劳动力的再生产过程,探索过程则是劳动力的生产过程。

知识经济时代,在新知识生产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已有的全部相关知识,知识量往往是相当大的。越是重要的新知识,使用的知识量越大,因此新知识产品价值中的新价值就越大。

2.知识价值转化的倍加效应。在知识经济时代里,知识的价值不仅在于它能转化为现实的价值,而且在其应用于生产过程中能创造出大于自身的价值。可以说人与动物最根本的区别就是人能创新,而人类创新的原动力就是知识。人类科技发展的历史表明,基础研究的科学发现,应用研究的原理探讨和开发研究的技术发明,三者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转换周期日趋缩短,并日益成为融合一体的形式。知识产品在其创新的过程中往往是一种或几种使用价值的探索过程,但在其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过程中,其使用价值和价值往往呈现出倍加效应。如最早人们在开发计算机的时候只是想加快运算速度,但自从本世纪40年代计算机问世以后,其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今天上至航天航空,下至工农业生产,科技文卫几乎无所不包,其使用价值和价值呈几何数膨胀。

二、劳动价值论与知识经济价值观的差异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认为,只有从事物质生产的劳动才创造价值。在知识经济时代里,由于知识的重要性日益提高和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生产劳动将不再是生产过程的主体。

关于这点,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曾预言:随着大工业的发展,“劳动显示出不那么值得继续包括在生产过程以内了,因为人只是以看守者和调节者的地位和生产过程发生关系。”其次,商品价值量与劳动时间的关系也有所变化。马克思指出:“随着大工业的继续发展,创造现实的财富已经不再依靠劳动时间和应用的劳动数量了,而是依靠劳动时间以内运用的动源的力量,而这种动源自身的生产上所耗费的直接劳动时间根本不成比例,相反地却取决于一般的科学水平和技术进步程度式或科学技术在生产上的应用。”这实际上道出了随着工业的发展,财富的创造取决于“动力源”,进而取决于科学水平及技术进步程度,亦即知识。

由马克思对价值创造的预设到知识经济在现实社会中迅速发展的情况,不难看出,劳动价值理论有它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

1.劳动价值理论中的价值太狭义。马克思认为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而这种劳动是用劳动时间来度量的。显然至今人们还没有找到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在时间上价值的换算方法。

2.劳动价值理论中的价值实指经济价值,不包括无形的价值财富,比如专利,信息等。

3.劳动在生产中的地位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科技的发展而变化的。

4.价值与直接劳动时间的关系也不是不变的,而是富有弹性的。

知识经济时代的价值与传统的劳动价值论有一定的差异:

1.基础不同。劳动价值理论是以劳动为主体和基础的;知识价值论则是以知识为基础,以科学技术为核心的。

2.过程不同。劳动创造价值的过程是直接生产劳动过程;而知识形成价值的过程则主要在知识的开发、应用、传播和扩散等过程。

3.对劳动者的科技、文化素质要求不同。前者对劳动者的科技、文化素质要求一般不高;后者则因以科学技术为主体,对劳动者的科技、文化素质要求将越来越高。

4.商品价值量的度量方法不同。劳动价值理论认为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而知识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量是由商品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知识量决定的。

5、价值实体不同。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实体是抽象劳动;而知识价值论认为商品价值的实体是知识。

6.价值规律的主要含义不同。劳动价值论认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的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也是价值规律的主要含义;而知识价值论认为商品价值量总是由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最新知识来决定的,并且是价值规律的主要含义。价值规律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技术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三、知识价值论对劳动价值论的继承和发展

1.劳动的过程既是知识积累的过程又是知识创新的过程。

篇5

作为五千年前的中华文化群经之首和百家学说之源的《周易》,不但在漫长历史中留下了辉煌篇章,就是在近代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中也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并继续闪烁着智慧的光辉。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评价:“《易经》代表了中国人的智慧。就人类心灵所创造的图形和形象来找出人之所以为人的道理,这是一种崇高的事业。”瑞士哲学家、心理学家荣格也说过:“谈到世界人类惟一的智慧宝典,首推中国的《易经》,在科学方面,我们所得出的定律常常是短命的,或被后来的事实所,惟独中国的《易经》亘古常新,依然具有价值,而与最新的原子物理学有颇多相同的地方。”著名量子物理学家,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奠基人波尔在1937年访问中国时,对中国古代的阴阳互补理论惊奇不已,在他受封爵士时,还把太极图作为其徽章图案。李政道、杨振宁等华人诺贝尔奖获得者,曾经在公开场合承认自己的科学思想受《周易》的影响很大。中、美、法等六国科学家共同研究并于2000年问世的“人类基因组草图”与《周易》六十四卦组合完全吻合。

《周易》是人类思想的宝库和东方文化的精华。虽经五千年时光流转,不仅丝毫不减反而愈加彰显它的现代科学价值和超越时空的恒久魅力,其博大精深的哲学思想和文化底蕴仍然是我们现代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所需要的。笔者拟以“八卦成列图”演绎商品生产企业的资产功能分类和商品生产过程,创新提出人类繁衍和商品生产“二进制”系统循环论。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二、精彩呈现“天人合一”市场供求与商品生产和消费八卦成列图

“天地之大德日生”(《周易》系辞下传)。

“天”地大自然在进化人类的同时并赋予其生存的自然资源;

“人”类依赖于自然资源在生产生命的同时生产商品以满足其物质需求;

“商”品生产是基于“天人合一”的自然和社会分工的环境,在消耗人力资源和要素资产的同时,创造衍生资产——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以尽可能少的资源耗费获取尽可能多的生产成果或经济效益。

笔者以“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具体演绎“天”“人”“商”系统循环认知如下:

1、“天”地大自然是由空间和时间的阴阳对立统一,处于系统循环、周而复始的运动变化之中,产生了自然资源及其物质能量和人类生命繁衍,形成“天人合一”之圆融大美(见图1、图2)。

2、“人”类社会与家庭人口生产是由女人和男人的阴阳对立统一,处于家庭系统循环、周而复始的运动变化之中生殖繁衍,世代传承,生生不息(见图3)。

3、“商”品是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的阴阳对立统一,处于企业系统循环、周而复始的运动变化之中,演绎着商品生产价值创造(生产成果)与商品消费价值损耗(生产要素)的辩证关系(见图4)。

仰观宇宙天地之大,俯察商品价值之微;辩证人类生产机理,融合家国和谐之道。“八卦成列图”精彩呈现了“天”“人”“商”道入出、升降、变化的系统机理“阴阳平衡”和“生生不息”循环过程,图1-4,分则各自成卦,合则浑然一体。旨在揭示人类繁衍与传承和商品生产与消费的系统循环机理必然存在于周易八卦的哲理之中(见表1)。笔者对卦序不作解说,每个人各有悟道,自然会各悟其得。

《周易》的基本结构是八卦,八卦结构组成了《周易》的基本宇宙图示。三,从人类繁衍和商品生产“二进制”规律中探询资产功能分类

(一)数学“二进制”概念与系统循环生命观

“二进制”是现代计算技术中广泛采取的一种数制。二进制数是用0和1两个数码来表示的数。它的基数为2,进位规则是“逢二进一”,借位规则是“借一当二”。18世纪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曾经认为自己的“二进制”发明是受中国古代《周易》八卦的影响。他从其传教士朋友鲍威特寄给它的拉丁文译本《易经》中,读到了八卦的组成结构,惊奇地发现其基本素数(0)和(1),就是易经的阴爻为“——”,阳爻为“——”,其进位制就是二进制,并认为这是世界上数学进制中最先进的020世纪被称作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重要标志之一的计算机的发明与应用,其运算模式正是“二进制”。它不但证明了莱布尼茨的原理是正确的,同时也证明了《易经》数理学是很了不起的。

《周易》从根本上讲,可以称为生命哲学。所谓生命哲学并非是关于生命的哲学,而是将整个宇宙看成一个富有生命的、交感流变的、活脱脱的系统循环的有机整体,从而以生命的体验和对生命的理解来看待整个宇宙。整个宇宙是个大生命,作为小宇宙的人,就生活于这个大宇宙之中。中国传统养生学或《中医》的基本理论就是建立在这一哲学基础上的。所以,《周易》是《中医》的基础,而《中医》基本理论则是《周易》生命哲学的具体体现。笔者把商品生产和价值创造系统循环作为一个有机生命体,创新提出资产功能分类“二进制”系统循环论,以经济学和会计学演绎《周易》的生命哲学。

《素问·六微旨大论》曰:“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无以生长化收藏。升降出入,无器不有,器散则分之,生化息矣。”这是《黄帝内经》的生命观。每个人的生命体及活动莫不如此;市场供求的商品经济活动也不例外。

(二)“生产增值”是人类繁衍和经济发展的希望与追求所在

生命繁衍和商品经济的实质精髓与内在动力是“生产增值”,这是人类生命和经济社会发展共同的永恒主题(见图5、6)。我们以生产过程为中心考察两者系统循环与因果关系:人口生产和商品生产是机理相同的概念内涵与阴阳对称关系:夫妻是家庭人口生产的生产要素;子女是家庭人口生产的生产成果;人力资源、要素资产是企业商品生产的生产要素;衍生资产是企业商品生产的生产成果。两者区别在于对象、度量、周期和形式不同。因果关系体现了生产要素和生产成果的实质性差异即“二进制”的结构内涵:在人口生产中体现的是家庭伦理关系与后继有人的繁衍目标;在商品生产中体现的是企业生产关系与持续发展的经济目标。这是家庭伦理学和社会经济学及会计学的核心内容。“生产增值”是人类繁衍和商品经济发展的希望与追求所在。

(三)家庭人口生产和企业商品生产“二进制”系统循环和阴阳辩证关系

“孤阴不生,独阳不长。”在图5、6系统循环中,“阴阳”是最根本的、基础性的哲学概念。因此,阴阳演化了阴阳匹配朋阳合一朋阳合生、生而阴阳、阴阳成器、阴阳平衡五行六合的阴阳之道。由于阴阳定位在系统循环过程定对应关系是有序变化的,并随着周期循环的阶段性变化而不同,当阴阳合一形成内生性增值,相对于生产成果的子女来说,生产之前的夫妻就演化为子女的父母;相对于衍生资产来说,生产之前的人力资源和要素资产就变化为衍生资产的生产要素。在特定系统循环中,因为“生产过程”内生性增值,其阴阳关系就自然而然地“二进位”了。父母与子女、人力资源和要素资产与衍生资产之间就形成了因果关系。但是,阴阳关系不是固定或僵化的,譬如处于适龄婚恋中的男女、家庭中的夫妻、生养子女的父母等特定对应关系;处于市场中的人力资源和要素资产、企业配置拥有可支配的人力资源和要素资产、衍生资产使用价值和价值等特定对应关系。入则阴阳两合;出则阴阳分离。又如在市场买、卖过程中,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两者是独立的;在男女婚配或重组的双向选择过程中,男人和女人是各自独立的。但在进入系统之后和走出系统之前的五行中,两者是辩证统一关系(见表2)。

阴阳合生“二进制”集中反映了人类社会双重生产的阴阳进位与因果对称关系。在人类繁衍和商品生产过程中,只要有了阴阳合生的生产成果,五行中的阴阳关系就“二进制”了。这里还有一个证明人类繁衍的数学“二进制”规律,就是“九月妊娠、一朝分娩”逢十进位的现象。反过来说,如果没有阴阳合生的生产成果,五行中的阴阳关系就不可能“二进位”,没有子女何以称父母;若不以衍生资产(或管理与服务职能)为目的,又何必配置人力资源和要素资产。对此,笔者称之为“人类繁衍和商品生产‘二进制’系统循环”。

四、资产功能分类的概念内涵与因果关系的自然演变

在传统经济学的资产概念中,不论是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统计学和会计学等都没有资产功能分类的系统概念。在资产整体结构体系中,虽有流动资产、固定资产、长期资产之分,但它们之间没有前因后果的关系;没有商品生产价值创造和商品消费价值损耗的系统循环理念。不能区分哪些资产形态属于生产要素范畴;哪些资产形态属于生产成果范畴。因此,传统经济学处在混沌、朦胧之中,与市场供求相对应的资产功能分类待在深闺人未识。

(一)从企业商品生产和价值创造系统循环“二进制”引申资产功能分类

笔者认为,天然资源(包括再生资源)是商品之母,人类劳动是商品之父。物和人两者不可或缺,商品是“天人合一”的产物。依据市场供求决定的商品生产和价值创造系统循环“二进制”阴阳辩证和因果关系,独创性提出“要素资产”和“衍生资产”的功能分类。

所谓要素资产:是指企业以使用消费为目的(而非增值和出售的目的)而从市场配置的以满足生产、经营、投资、管理、服务等活动各项必备要素和必要条件的资产。包括货币资金、债权、原材料、固定资产等。要素资产随着生产经营活动的使用耗费,其价值耗费转化为衍生资产的配置成本或期间费用。要素资产在持有期内不存在内生性价值增值;不体现市价变动对其存量价值的重新计量。

所谓衍生资产:是由要素资产和人类劳动共同衍生的资产。是指企业商品已完成生产过程内含价值增值、或以持有增值和出售盈利为目的(而非使用消耗的目的)配置的处于独立形态的各种商品和投资资产。包括库存商品、发出商品、投资资产等。衍生资产体现直接交易的目的性和独立性。其最终目标是通过市场销售实现商品价值取得货币收入;并以其销售收入补偿成本耗费或期间费用。衍生资产在持有期内既要体现其内生性价值增值;还要反映随市价变动对其存量价值的重新计量。

资产功能分类是商品生产价值创造和商品消费价值损耗系统循环与阴平阳秘的结果。

(二)要素资产和衍生资产的因果联系和信息特征

对于商品生产企业来说,要素资产价值衡量取决于其配置时的实际价值;要素资产使用的耗费价值构成衍生资产的配置成本(注:剩余部分构成期间费用);衍生资产价值衡量取决于双重计量:一方面,以市价衡量衍生资产价值(C+V+M);另一方面,以成本衡量补偿生产的(或付出的)耗费价值(C+V)。成本是衍生资产价值内在的一个要素,是其必要补偿的耗费价值。因此,成本既是要素资产价值耗费的结果又是衍生资产价值取得的代价。成本是联系要素资产和衍生资产前因后果的纽带与桥梁。以生产过程为中心,处在生产过程之前的要素资产(原材料、固定资产)与处在生产过程之后的衍生资产(库存商品和发出商品)各有不同的本质属性——功能,这是由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决定的:在市场买卖中,配置或持有要素资产(体现使用价值)必须付出等量货币价值进行交换;出售衍生资产(体现价值)必须获取等量货币价值进行交换。但在商品生产和价值创造系统循环的五行中,资产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辩证统一的。要素资产配置的目的是使用消费,具“单向性”的信息特征。衍生资产配置的目的是持有增值和出售盈利,具有价值衡量和成本补偿“双向性”的信息特征。

(三)自然演化的资产功能分类体现了现代社会经济管理的需求

地球有45亿年历史,人类有250万年历史,中华文化有5千年历史,商品经济约近千年的历史。笔者顺其自然链接了系统循环中多重矛盾运动的断裂环节,提出资产功能分类为要素资产和衍生资产,是基于天地大自然的资源禀赋与人类消费内在矛盾决定的,经过逐步演化朋阳互动、系统循环的必然结果,体现了自然而然的学术之美(见图7)。

五、惊世发现“八卦成列图”诠释的资产和产权阴阳辩证与整体平衡

“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得道顺理,失道悖理。哲理的揭示,只有扎根于形象和系统化,才使其蕴含的丰富性、概括性、逻辑性、抽象性和外延性得到能动并富于想象力的充分发挥。笔者研读《周易》联想资产负债表结构体系时惊世发现:尽管历史已经进入21世纪,各种不同门类的社会经济学科不断建立和日益完善。但是,不论是经济学、会计学、管理学的理论体系,国际或中国会计准则及实务指南,还是中国资本市场对上市公司财报的制度规范、国有和民营企业的会计实务与财报结构体系,远不及五千年前《周易》“八卦成列图”完整体系的尽善尽美!在学术思想与系统架构理念上令世人瞩目,令国人自豪和振奋、拍案叫绝,叹为观止。笔者以“市场”供求为中心,将资产按功能分类为要素资产和衍生资产,将产权按性质分类为所有者权益和债权人权益,参照“八卦成列图”阴阳辩证和整体平衡的结构形式描绘如下(见图8)。

(一)企业资产和产权“八卦成列图”的诠释

第一层面:从唯物论的立场,回答它是什么?一方面,用“一分为二”说明“资产和产权”的对立统一关系。另一方面,用“三点一线”说明“市场”是商品供给和需求的辩证统一;要素资产和衍生资产是基于商品使用价值和货币价值辩证统一的抽象概括。两者是前因后果的关系。

第二层面:从辩证法的角度,回答它是怎样的?一方面,用“阴阳平衡”说明要素资产和衍生资产与商品生产之间的内在联系。配置要素资产旨在获取商品使用价值,配置衍生资产旨在获取货币价值。另一方面,用“辩证统一”说明“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资产谓“道”、商品谓“器”)的入出口、始终点与商品生产资源由市场配置,生产完工商品向市场出售的辩证关系。

第三层面:从系统循环认识论,回答它是如何周而复始运动变化的?“市场供求始终相连、系统循环环环相扣”是对资产和产权对立统一的阴阳平衡与内在联系的运动过程的概括表述。这里,重点阐述资产功能分类与商品生产过程的系统循环机理:

1、“天人合一”的市场供求决定微观经济——企业商品生产的投资活动。

2、商品生产资源从市场配置企业适用的人力资源和要素资产。

3、资源配置以等量货币价值获取商品使用价值,形成企业拥有可支配的人力资源和要素资产。

4、要素资产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使用消费,要素资产因使用消费减少其存量价值。

5、在商品生产过程中,一方面,要素资产使用价值和人力资源劳动创造新的商品使用价值,形成衍生资产;另一方面,要素资产价值耗费和人工薪酬,变化为衍生资产的配置成本和期间费用。

6、衍生资产配置目的是生产增值(或持有增值)和出售盈利。衍生资产配置必有成本;衍生资产价值由市价衡量。即持有衍生资产必须按市价和成本配比双重计量。

7、衍生资产出售(让渡商品使用价值)以等量获取货币价值为最终目的;并以实现的衍生资产出售收入补偿成本费用耗费。

8、进行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向国家纳税和利润分配。

9、利润分配的结果对企业产权(资本)有利增或亏减的影响。

逢十进位,单一循环终止。复循环开始……。

(二)八卦含意与企业资产和产权的卦象注解(见表3)

两卦一组,一阴一阳,合计为10,左右平衡。资产和产权形成了完美无缺的系统结构体系(以上注解,虽不尽准确与完整,但大意相当,联系有象征意义)。

(三)企业资产和产权“八卦成列图”的卦象解析

我们从企业资产和产权两个主题(四对核心范畴)解析“八卦成列图”。

1、资产是要素资产和衍生资产的辩证统一。这个过程就是企业商品生产和价值创造“二进制”系统循环的运动过程。

要素资产的“资源配置”和“使用耗费”,两者有增有减。

衍生资产的“成本补偿”和“市价出售”,两者同增同减。

“使用耗费”和“成本补偿”,两者是前因与后果的关系。

“资源配置”和“市价出售”,两者是进入与退出的关系。

从资产整体上,体现了配置要素资产和衍生资产的静态平衡关系;从系统循环上,体现了配置要素资产和衍生资产的(传承与补偿)的动态平衡关系。

2、产权是投资者权益和债权人权益的辩证统一。这个过程就是伴随着企业商品生产和价值创造“二进制”系统循环的社会投资和融资的运动过程。

由于主体不同,所有者与企业的“投入资本”;债权人与企业的“融资借债”,两者有增有减。

由于主体不同,所有者与企业的“保本增值”;债权人与企业的“还本付息”,两者同增同减。

“投入资本”与“保本增值”,“融资借债”与“还本付息”。两者是前因与后果的关系。

“投入资本”和“融资借债”的增加与减少。两类权益增加与减少是进入与退出的关系。

从产权整体上,体现了投资者权益和债权人权益的静态平衡关系;从系统循环上,体现了投资者权益和债权人权益(权利与义务)的动态平衡关系。

企业资产和产权“八卦成列图”阐述了入出、升降、增减变化的客观机理和系统循环的运动过程。趣味纵横,意味深远,韵味悠长,余味无穷。

六、资产功能分类科学体现了市场供求关系与商品经济价值规律

“法于阴阳,合于术数。”图4、6、8从不同视角或层面阐述了企业资产和产权的入出、升降、变化的客观机理和系统循环的运动过程:市场供求决定企业要素资产和衍生资产的因果关系与结构体系;商品生产过程决定市场配置过程和销售过程的因果关系与结构体系。市场供求和商品生产辩证统一客观反映了价值规律客观作用过程和结果,体现了商品经济的本质特征:以尽可能少的资源耗费(人力资源和要素资产)获取尽可能多的生产成果(衍生资产)或经济效益。其经济内涵表现在:

1、生产过程的价值增值是要素资产和衍生资产分类内在的实质标准;

2、市场买卖的等价交换是要素资产和衍生资产分类外在的表现形式。

3、生产过程的价值耗费源于要素资产与生产过程的价值增值归于衍生资产;

4、从商品市场买来的为要素资产与向商品市场出售的为衍生资产;

5、商品消费价值损耗和商品生产价值创造系统循环是因果关系;

6、传承与补偿是要素资产和衍生资产系统循环的双重本质特征。

7、周而复始系统循环的内在机理:在于“外生”和“内生”,生生不息。

8、周而复始系统循环的外在形式:在运动中平衡,在平衡中运动。

外生匹配成系统内生增值二进位。生产增值“二进制”是企业资产和产权运行的至高境界。趣味纵横,意味深远,韵味悠长,余味无穷。

七、结语

篇6

中图分类号:F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194(2007)06―0084―03

近年来,文化经济问题已经成为中西方学术界的研究热点。但纵观之国内外学术界对文化经济问题的研究状况,这些研究成果大都主要局限于探讨文化与经济的各种联系,而从经济学角度对文化产业的研究还不多见。一方面,传统上的大多是从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和生态学等角度,把文化作为一种观念、一种意识、,一种精神活动,乃至作为一种上层建筑中的意识形态来研究;另一方而,即使国内外现有的从经济学角度对文化产业的研究,无论是研究文化产业内部运行,还是研究其具体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技术,往往就事论事.缺乏一个必要的从经济学角度全方位、整体的研究框架支撑,更没有建立系统的文化经济学理论体系。因此,在吸收周内外学者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引入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从经济的角度系统地研究文化生产活动是非常必要的。

一、文化经济学的概念界定

关于文化经济学的定义、内涵和外延,迄今为止国内外学者还没有形成一种有影响的权威性的科学概念。如国内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学者用把整个社会的一切经济现象都看作文化现象来进行分析与认识的大文化视角去界定文化经济的概念:认为文化经济学是用一种大文化视角去审视社会经济现象(包括物质的与精神的各种现象)的学问,是探讨经济现象与经济发展的文化意义,揭示文化与经济发展相互作用及相互影响的客观规律,以及社会经济运行的深层动因,推进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的学问。同时,也有更多的学者(方家良,1991;程恩富,1999;胡惠林,2003)则比较倾向于以经济学的角度定义文化经济之概念,认为文化经济学就是关于文化艺术生产、流通和消费的经济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是侧重从一般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基本原则方法来考察文化产业中的文化活动和文化现象。

本文认为,所谓文化经济学,就是关于文化艺术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环节的经济现象、经济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是从经济范畴的角度和一般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基本原则方法来考察文化的经济性和蕴涵的经济逻辑,以揭示文化经济活动的特征、变化趋势和客观规律。虽然传统上,经济学分析方法主要被运用于物质生产领域,所以,给许多人造成了似乎经济学只适用于物质生产领域的假象。但是,近20多年以来,经济学当作一种方法论,运用于分析了政治、家庭、制度、历史等多种社会现象,已经把经济学的分析领域拓展到了多个领域。可以说,文化经济学也正是这些拓展逻辑的合理延展,它是经济科学向文化领域的延伸和渗透,是经济理论与文化理论相融合的结晶。因此,文化经济学应包含以下三方面的涵义:

一是文化经济学是从经济理论和经济现实出发,运用有针对性、适应性的经济学(主要是微观经济学)的概念和范畴来说明文化之本体,并把如何最大程度的提供文化及相关产品以及有效配置文化资源作为文化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

二是作为整体的文化经济学,它并不研究文化经济各分部门的特殊经济规律,而是关注点集中于文化生产诸要素的合理配置和文化经济运动规律的考察上,是透过这些规律的分析,揭示其共同普遍的经济规律..

三是虽然文化经济学着重考察和研究文化活动中的经济要素,揭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活动的经济学品格但由于文化经济学研究的是文化领域中的经济关系和经济原则,因此,对文化经济的研究不能脱离文化的本质特性。

二、文化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文化,这一广泛地被使用于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的概念,是一个不断向广延度和深刻度拓展的概念,因此,关于文化的定义较有影响的就有200多种,其中较为著铝的是1871年英国“人类学之父”E・B・泰勒(E-B-TYh)的定义:“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能力和习惯的复合体”。我国《辞海》曾为文化下过较为权威的定义:“从广义上说,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文化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或者说,是在一定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基础上发生和发展的社会精神生活方式的总和”根据以上定义,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人类社会的一切现象都可以被视作文化现象,文化表现的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内涵。

然而,作为文化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并不是文化本身。“科学研究的区分,就是根据科学对象所具有的特殊的矛盾性。因此,对于某一现象的领域所特有的某一种矛盾的研究,就构成了某一门科学的对象”。文化经济学也不例外,它之所以能形成一门独立的利学,就因为它也有自己特定的研究对象。文化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以文化生产活动为研究对象,是从经济学的角度和视角对文化资源、文化商品、文化商品价格、文化市场、文化投资、文化发展战略和文化经济管理等一系列主要范畴的具体分析,深入研究和探索文化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因此,作为文化经济学的对象性研究范围,主要是指和文化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有关的文化活动现象,包括文学艺术、广播电视、图书出版、文化娱乐、文物博物、音像制品、文化旅游,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设施与组织机构、如艺术表演团体、出版社、影剧院场、影视制作公司、书店、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等。

文化经济学建立的主要依据是的经济哲学观,的经济哲学是关于社会经济运动和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以及人类自身的生产是人类社会生产的三种基本形式,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既需要消费物质生活资料,也需要消费精神生活资料。文化生产属于精神生产,是精神生产的一部分,文化生产以文化产品来满足社会的文化精神需要。而且马克思早在《1844年经济学一哲学手稿》中,他就曾指出,由于人的需要的丰富性,从而生产的某种新的方式和生产的某种对象就会产生。并指出:“宗教、家庭、国家、道德、法、科学、艺术等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的方式,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他所说的“生产的一些特殊的方式”,实质上指的就是广义的文化生产或精神生产。因此,文化艺术生产作为特殊的精神生产。虽然不同于哲学、科学、教育和宗教等其他精神生产,更不同于物质生产,但文化艺术生产同样也要“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

总之,文化经济学是以文化生产活动中的微观和宏观经济行为为研究对象,从经济学的角度和视角深入分析和研究文化的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等环节的运行机制和运动规律的利学。其关注点集中于文化生产诸要素的合理配置、文化产业结构的有效调整和文化经济运动规律的考察上。

同时,文化经济学是一个独立的、涉及面相当广的兼有文化和经济双重特性的领域,它有着自身的矛盾运动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在自己的活动领域中表现出种种特殊的矛盾性。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文化经济学是文化生产活动与经济生产活动相互融合而衍生出来的一门边缘学科,是以经济学理论为基础并在根本上把自己同其他经济学分支和文化学分支区别开来的经济分支学科。

此外,要注意文化经济学与经济文化学和知识经济学研究对象的区别与联系。文化经济学分析的应是各个文化领域的经济问题,而经济文化学分析的应是各种经济活动中的文化现象,如企业文化、社区文化、消费文化、计划经济或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文化、东亚经济崛起中的文化因素等,而文化经济学与知识经济学的分析对象和范围也不尽一致,知识经济学是单纯研究知识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

三、文化经济学的概念范畴和理论框架

由于文化经济学是侧重从一般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基本原则方法深入分析和研究文化生产活动的运行机制和运动规律,因此,文化经济学的基本概念、范畴和研究内容应是一般经济学的拓展。如经济学中的资源、商品(产品)、价值、价格、供给、需求、消费、市场、成本、效益、资本、投资以及分工、贸易,竞争力等。文化经济学则有文化资源、文化商品(产品)、文化价值、文化供给、文化需求、文化消费、文化市场、文化生产率、文化资本、文化投资以及文化分工、文化贸易,文化竞争力等;另如经济学中的市场是指商品交换的场所,而文化经济学中的市场是以文化商品为经营对象的市场。这两个市场的活动,都要受到价值规律的支配。从以上罗列对比可以看出,文化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它的概念、范畴和内容应是经济学的拓展和延伸,并以这些基本范畴为核心,再加上其他派生的范畴,一起构成文化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和理论体系。并且,通过对这一系列范畴的分析,阐明整个文化经济系统的运行机制和发展规律

正如概念、范畴和内容是经济学的拓展和延伸一样,文化经济学的也应需要吸取经济学科学体系的精华,构建自己的理论体系。同时,要注意经济学研究的是物质生产:的一般规律和特点,而文化经济学研究的则是文化生产中的特殊规律和特点:如经济学和文化经济学中研究的“商品”(产品)都有价值和使用价值。物质产品本身没有特殊的社会属性和阶级属性,但文化产品一般都有鲜明的社会属性和阶级属性,它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因此,文化经济学没有必要也不应机械地模仿经济学,应根据自身特点以一定的逻辑顺序构建本学科的理论研究体系。

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资源的配合,因此,如何最大程度的提供文化及相关产品以及有效配置文化资源是文化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具体来讲,文化经济学的研究应着重从文化资源配置角度,以文化资源的分析为开端从微观、中观、宏观乃至全球层面层层展开其他内容。微观上阐明文化资源配置与开发、文化供给与需求、文化产品的价值与价格、文化投资与消费、文化市场等现象的特点和运行规律中观上研究文化产业的组织、结构、管理与发展等问题;宏观上研究文化经济与国民经济、收入分配、劳动就业及宏观调控等问题;全球层面上阐述文化经济的国际贸易、国际分工、国际竞争力以及国家文化安全等问题。总之,文化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和基本内容如下:

微观基础篇中观产业篇宏观发展篇国际竞争篇

1.文化与文化资源2、文化产品及价值决定3、文化产品的供求机理4、文化投资与消费5、文化市场6、文化产业的结构7、文化产业的组织8、文化产业的管理9、文化产业的发展10、文化经济与国民经济11、文化经济与收入分配12、文化经济与劳动就业13、文化经济与宏观调控14、国际文化分工15、国际文化贸易16、国际文化竞争力17、全球化与国家文化安全

四、文化经济学研究应注意的几个矛盾

不断推进文化经济的发展,就是要根据不同种类文化产品的特殊性,制定不同的发展战略,结合市场的无形之手与政府的有形之手,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然而,文化经济它不仅引出了诸如民族文化资本化等“经济”问题;文化产品、文化产业、文化背景等对一定国民经济体系的作用、影响和意义等“社会”问题;而且基于文化产品的特殊性质,甚至扩及于文化安全等“政治”问题。因此,在推进当代文化产业与文化市场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密切注意文化市场机制发展中的众多的尖锐矛盾。比如文化产品的物质商品属性与非物质精神属性的矛盾、文化产品的公共性与私人性矛盾、文化市场规律与文化艺术自身规律的矛盾、市场运作方式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矛盾;经济价值与文化价值的矛盾以及文化经济效益与文化社会效益的矛盾等等。这众多矛盾构成了一个复杂的多重矛盾之间。在众多矛盾中,最根本的矛盾就是当代市场条件下文化发展的物质商品经济性与非物质精神文化性之间的矛盾。

篇7

一、劳动价值论与效用价值论的来源

劳动价值论与效用价值论的理论来源,要追溯到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他在自己的代表作《国富论》中提出劳动创造商品价值的观点,同时,区分了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他指出:“应该注意,价值一词有两个不同的意义。它有时表示特定物品的效用,有时又表示占有某物而取得的对他种货物的购买力。前者可以叫作使用价值,后者可以叫作交换价值。”他认为“劳动是衡量一切商品交换价值的真正尺度。”他又说,价值由劳动决定的原理只适用于“初期野蛮社会”,到了资本主义社会,由于资本积累和土地私有制的生产,商品的价值不再由劳动决定,而是由工资、利润、地租三种收人决定。他说:“工资、利润和地租是一切收人和一切可以交换价值的三个根本源泉。”等等。斯密的价值概念不够明确,引起后来学者的争论。

法国经济学家萨伊在《政治经济学概论》中研究了商品价值问题。他批评斯密“只有人的劳动才创造价值”不符合事实,更加严密的分析表明,“一切价值都来自人的劳动加上自然力与资本的作用。”他提出生产三要素(劳动、资本、土地)共同创造商品的价值。萨伊所讲的价值不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抽象劳动,而是物品或财富的效用。他说:“物品效用就是物品价值的基础,物品的价值就是由财富所构成的。”萨伊的价值论被人称为“生产要素价值论”或“效用价值论”。后来,边际学派又发展了效用价值论,创立了边际效用价值论。

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他肯定劳动创造价值的基本观点,批评斯密的价值概念自相矛盾。他在其代表作《资本论》中提出“商品二因素”和“劳动二重性”学说,说明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商品的价值就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人类抽象劳动;商品的价值量决定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等等。马克思还批评萨伊的“生产要素价值论”和“三位一体”的分配公式,是为资本主义剥削辩护。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萨伊的效用价值论都来源于斯密的价值论,两种不同的价值理论演变关系如下:

商品价间

二、劳动价值论与效用价值论的区别

劳动价值论与效用价值论的区别有以下三点:

(一)劳动价值论认为,生产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效用价值论认为,生产要素共同创造商品的价值。劳动只是要素之一,不能单独创造价值。争论的焦点是对“创造”的理解问题。《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的解释是:“创造”就是“想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论、做出新的成绩或东西。”“创造性”就是“努力创新的思想和表现,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在劳动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这种涵义上讲,劳动创造价值的观点是正确的。因为在生产三要素中,人是劳动的主体,只有人的劳动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其他生产要素(土地、资本等)都是被动的要素,本身并不具有创造性;在生产要素中,只有人的劳动是不可缺少的,其他生产要素并非绝对不可缺少。例如,非农业生产就不一定需要土地,小生产就不一定需要资本。“劳动创造价值”不仅是的价值观,同时也是广大劳动人民的价值观。生产要素共同创造价值是西方经济学的价值观。

(二)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就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人类抽象劳动,因此得出结论: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效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就是财富的效用(使用价值),因此得出结论:生产三要素是商品价值的源泉。争论的焦点是对“价值”和“源泉”的理解问题。由于对价值概念理解不同,对价值源泉的看法就必然不同。众所周知,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作为劳动产品,商品是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出来的。生产力二因素(人力和物力)决定商品二因素:一是物的因素,来源于自然界;二是人的因素,来源于人的劳动。自然资源与人的劳动是商品使用价值的源泉,而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源泉。“创造”与“源泉”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能混为一谈。“劳动创造价值”不等于“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自然资源与劳动一样,也是商品价值的源泉。因为自然资源对人类有使用价值,稀缺的自然资源(石油、煤炭、天然气、金、银、铜、铁矿等)有交换价值,这是不能否认的事实。商品交换不仅是劳动交换,同时也是资源交换。资源、劳动、商品、价值关系如下:自然资源+人的劳动=产品~使用价值~商品~交换价值。

(三)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认为,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资本、土地并不创造价值。因此得出结论:资本带来利润,土地带来地租,都是对雇佣劳动者的剥削。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批判资本主义剥削。萨伊的效用价值论认为,生产三要素共同创造商品的价值,因此得出结论:劳动获得工资,资本获得利润,土地获得地租,并不存在剥削。这就是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对“剥削”的理解问题。有人认为,价值论是分配论的基础。劳动价值论是按劳分配的理论基础,生产要素价值论是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理论基础。有人认为,价值论与分配论无关,劳动价值论不是按劳分配的理论基础,按生产要素分配也不能证明生产要素共同创造价值。事实证明,没有价值创造,就没有价值分配。劳动创造价值是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理论基础,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分配原则。深化劳动价值理论研究,是为了完善按劳分配制度。同时,应该认识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资本、土地是稀缺资源,参与价值形成,不能无偿使用,因此也要参与分配。如果分配公平(合情、合理、合法),有利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就不必谈论剥削问题;如果分配不公,贫富差距扩大,甚至两极分化,就肯定有剥削问题。剥削就是利用经济、政治特权,侵犯劳动人民的利益,为个人或小集团谋私利。这个问题比较复杂,应该结合实际具体分析,在此不多谈。

三、劳动价值论与效用价值论的联系

劳动价值论与效用价值论不仅有区别,而且有联系,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劳动价值论与效用价值论的研究对象都是商品的价值,只是由于研究的重点和方法不同,产生了不同的认识。效用价值论研究的重点是商品的使用价值,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从财富的效用到边际效用,从基数效用到序数效用等;劳动价值论研究的重点是商品的交换价值,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从交换价值中抽象出价值,从价值讲到价格等。科学的研究方法应该是:全面分析,系统研究,不仅要进行定性分析,而且要进行定量分析;不仅要研究使用价值,而且要研究交换价值;还要研究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联系,研究交换价值和价格的区别,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

(二)劳动价值论与效用价值论对商品使用价值的源泉认识是相同的。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说过:“劳动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资源和劳动一样,也是使用价值(而物质财富本来就是由使用价值构成的)的源泉,劳动本身不过是一种自然力的表现。”“只有一个人事先就以所有者的身份来对待自然界这个一切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第一源泉,把自然界当作隶属于他的东西来处置,他的劳动才成为使用价值的源泉,因而也成为财富的源泉。”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也说过:“政治经济学家说: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其实劳动和自然界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为劳动提供材料,劳动把材料变为财富。”效用价值论认为,生产三要素是财富和价值的源泉。

(三)劳动价值论与效用价值论对商品价格的认识也有某些相同之处。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格是由价值决定的,价值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浮动是商品经济的价值规律。效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原始价格是由生产费用决定的,市场价格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相交,决定商品的均衡价格。马克思在《雇佣劳动和资本》中也说过,商品的价格是由什么决定的?“它是由买主和卖主之间的竞争即供求关系决定的。”他还指出,“商品价格是由生产费用决定的”。其实,商品价格与货币密切相关,离开货币就谈不上价格。

四、劳动价值论与效用价值论的统一

劳动价值论与效用价值论长期争论不休,说明两种不同的价值理论都有自己的一定道理,需要继续研究。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是:“非A即B‑.辩证法的思维方式是“亦A亦B"。正确的研究方法应是,发展创新,吸收劳动价值论和效用价值论的有益成果,创立新的商品价值论。

商品的价值是什么?这不是单纯的经济学间题,而是经济哲学问题。从哲学上讲,价值是客体对主体的意义以及主体对客体的评价,它反映了客体和主体的关系。马克思说过:“‘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商品的价值就是商品对人所具有的意义以及人对商品所作的评价,它反映了商品(客体)和人(主体)之间的关系。换句话说,我们讲商品的价值,就是指商品对人有何价值?人对商品作何评价(买不买,值不值)?离开人这个价值主体,商品无人问津,价值就无从谈起。这是认识商品价值的关键所在,也是发展商品经济的意义所在。我们为什么要发展商品经济?归根到底是为了满足人民的消费需要。 在商品经济社会中,人从整体上(不要理解为个人)讲具有二重性: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商品是用来出卖的劳动产品,生产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消费的需要,因此就决定商品的价值也具有二重性:对消费者具有使用价值,对生产者具有交换价值。使用价值是商品价值的物质内容,交换价值是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内容决定形式,有使用价值的商品才有交换价值,没有使用价值(如伪劣商品)就没有交换价值;使用价值降低(如旧车),交换价值降低;使用价值消失(如过期失效药品),交换价值消失。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关系是辩证统一关系,统一于商品的价值。研究商品价值问题,必须首先研究使用价值,只有弄清使用价值,才能弄清交换价值。

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商品的社会价值,即满足社会消费者的需要。任何社会的商品生产,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满足消费需要。生产是手段,消费是目的;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决定再生产。生产和消费的关系决定商品与货币、供给与需求、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关系,从而决定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商品的使用价值包括三要素:品种、数量、质量。不同品种、数量、质量的商品,具有不同的使用价值,同一商品也可能有不同的用途,这些都是不言而喻的。商品使用价值的大小是可以分析比较的,根据使用价值三要素对消费者的效用就可以比较出来。

品种(序数效用):商品类别品种很多,使用价值大小不同,可以进行定性分析,按序数排列,排在前三位的应该是:食品、衣服、住房……食、衣、住是人民基本的生活需要,解决的是温饱间题。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第一步就是解决温饱问题,第二步是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是实现共同富裕。现在已经走过第二步,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但是还没有全面达到小康水平。

数量(基数效用):商品数量有多少,决定使用价值的大小,可以进行定量分析,用基数计量。例如,我国现在有13亿人口,每年需要消费多少粮食?根据统计,得出基数。满足需要,效用最大。粮食生产就是要根据这个基数来安排。国家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保护粮食生产基地;同时建立粮食储备制度,以丰补歉,保证粮食安全。此外,国家还给种粮农民财政补贴,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质量(时间效用):商品质量要合格,而且要有保质期,过期则失效。特别是食品、药品,关系人民生命健康,质量尤其重要。现在市场上假冒伪劣商品泛滥成灾,过期食品、药品也拿去出卖,广大消费者深受其害(有些人被伪劣食品、药品毒害致死)。国家必须制定商品质量标准,建立质量检查监督机构,加强质量检查监督工作,严厉打击假冒伪劣行为,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商品的交换价值是商品的经济价值,即能够给商品生产者带来经济利益。盈利或赚钱是商品生产的直接目的,它决定商品生产和流通的全过程,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繁荣。在商品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商品的交换价值形式也发展变化:从简单的价值形式到扩大的价值形式,从一般价值形式到货币形式,从金属货币流通到纸币产生,如今又发展到电子货币“一卡通”。在货币产生以前,没有价值尺度和价格标准,商品的交换价值形式是不明确的,在很大程度上带有互通有无的性质,交换双方获得的都是使用价值(货物)。在货币产生以后,有了价值尺度和价格标准,单位商品的交换价值就明确地表现为价格。商品价值、使用价值、交换价值与价格的逻辑关系是:

商品价值

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这个“物质”就是商品的数量和质量。没有数量就没有质量;没有质量(如食品腐烂变质),数量再多也不顶用,等于零。

商品的交换价值与价格、数量成正比。商品的价格与质量成正比(优质优价),与数量成反比例方向变化(薄利多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可以增加商品的产量,与交换价值成正比;同时又降低生产成本,与价格成反比。消费者购买商品考虑的是买什么(品种)?买多少(数量)?好不好(质量)?贵不贵(价格)?这是经济生活的基本常识。

商品的价格就是货币与商品相交换的比例关系,即单位商品交换价值的货币表现(亦称单价)。

篇8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6-0011-03

一定的经济体制需要建立怎样的道德规范,这不取决于人们的主观意愿,而是取决于经济运动的客观要求。正如恩格斯所说:“人们是‘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获得自己的伦理观念’的,道德‘归根到底都是当时的经济状况的产物’。”[1] 通常我们认为,经济和道德是两个互不相关的领域,但实际上,经济和道德始终是相互依存的。道德从本质上说是经济的产物,而经济也并非是没有价值目标的自然现象,任何经济发展的目标中都内涵着相应的道德目标。经济是目的与具有可供选择的用途的稀少手段之间关系的人类行为[2],道德是一种有利于社会及他人的行为规范,在哲学层面它将被提升为人内心情感的一种满足,这就说明了道德也是具有效用性的,因而我们可以利用经济的与道德的效用这一共通点,证明经济与道德二者之间具有内在的一致性,所以,经济的发展必须要遵循道德的要求。

一、经济行为主体的道德分析

经济与利益是社会运行的条件和目标,是人们生活的核心内涵,也是人们社会活动、社会工作注意力的焦点及行为动力所在[3] 。对于市场经济的形态而言,劳动产品表现为商品的形式,或者是商品的价值形式,可以说这就是组成该形态的细胞形式。在经济形态的运动中,涉及人的经济范畴是由一定的人来承担的。在经济哲学层面,经济范畴人格化之中蕴涵着“经济人”和“道德人”之间的互动关系,经济范畴人格化表现为物的人格化和人格的物化。在市场经济的活动中,经济活动和道德作用之间有着相互作用的能动关系,而经济范畴人格化使得这种能动关系更具体化。

1776年问世的《国富论》中,作者亚当·斯密成功继承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创造性地使“经济人”这一概念成为一种真正的社会经济哲学,并赋予它崭新的价值。可以说,是斯密第一次把最初以道德哲学问题形式出现的利己与社会利益之间的关系问题转化为经济学问题。作为经济行为的主体,从“经济人”的观念出发,人之所以拥有自利的属性,是因为他被置于货源相对稀缺的并且彼此竞争的社会环境里面,在追求自身利益的过程中,人们往往存在机会主义的行为倾向。在这个意义上说,经济领域的道德现象,不过是以人的经济行为作为载体而表现出来的道德,是道德的一种具体的、特殊的表现形式[4] 。在斯密看来,当时的英国正在逐渐走向一种“进步的社会”,在这种社会中,高质量的生活标准由上而下普及全民,激励人们努力工作的是丰富的商品和较高的工资,而非贫苦的生存压迫。对于斯密的这一见解,很多人指责他是给无限追求物质享受的贪婪带上美丽的光环。对此斯密认为,人们对自身经济利益的追求,有利于促进人培养自身的可贵品质,有利于社会财富的增加和文明的进步,还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推动社会制度的变革。

人是一切社会属性的总和,“经济人”则是人类理性对自身属性进行抽象思维的产物。“经济人”是一个抽象的概念,通过对人的具体经济活动的考察,扬弃人在经济活动中的非本质属性,抽象概括出它的具有普遍性的本质属性;“经济人”也是一个具体的概念,它能够充分体现每个参与经济活动的人的行为的多样性,能够说明人的经济活动的普遍本性。黑格尔指出:“概念在个别中既在自身中,而由于个别性,它又将在自身之外,并进入现实。”[5] 因而,“经济人”这一概念包含着丰富的人的经济活动的具体内容。在市场经济中,人实践经济活动的根本目的无论从动机上还是效果上都是为了获取经济利益,并且力求以最小的投入得到最大的经济回报,这一目的反映了人从事经济活动的本质属性,而这种本质属性的人格化就是“经济人”。

二、经济逻辑在道德分析中的体现

道德是一种有利于社会或群体的生存及发展的行为规范,不管它是自然筛选的结果,还是人类理性选择的结果,它的形成以及发展需要遵循经济发展的规律,这就是道德与经济之间的内在一致性。经济行为的实践过程并不存在于单纯的伦理道德的活动中,但是实践每一经济行为都体现着一定的伦理价值和道德精神。任何道德规范的产生、存在以及发展的客观基础,都是以社会物质生活的产生方式表现出来的社会存在,理论层面,经济行为在实现了经济价值的同时也应当具有一定的道德价值。

正像所有的动物都为快乐所向导一样,无论人的发展比动物高级多少,也是在追求快乐满足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的,不同的是人可以凭借其独有的理性对满足程度作以比较。在经济学上,把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得到的满足程度称为效用,是对商品使用价值的主观评价,它或者是对人自身生理需求的满足,抑或是对人心理层面的一种体现。商品效用具有边际递减的规律,其原因在于,从人的生理和心理角度看,随着相同商品的连续增加,人们从每一单位商品消费中得到的满足程度是递减的[6]。该规律具有普遍意义,即社会对某种物品或行为的评价也会随着其对该物品或行为的拥有而增加,以及该物品或行为的普及而减少。消费者行为实践效用最大化,要使得消费某一商品的边际效用等于他付出货币的边际效用,此时实现总效用的最大化,即消费者均衡的状态,人们从商品上获得的内在满足通过货币的支付而取得了外在的表现形式。这一规律同样表现在人们的行为上,从道德行为的付出上得到等量的内在满足,付出越多的人就得到的越多,没有付出的人也就没有得到,道德行为的付出也成为人们内在满足的外在形式。

微观经济中的长期函数和短期函数也体现在人们实现满足程度的过程之中。可以肯定的是,一般情况下人们既会考虑行为的短期效用,也会有考虑行为长期效用的倾向。但是却往往因为诱惑而看不到未来的利益所在,就算有看到也因陷于“路径依赖”[7]或无奈的情况下顾不得考虑未来,这是一种非可持续发展的做法。如此只顾眼前利益,其所得的不论是外在利益还是内心的快乐程度,都是有限而短暂的。拓展到道德领域,更多不道德的选择不是由于人们只为追求自身利益,而是因为他们往往只考虑现在的收益而不顾明天的所得。可以说,若是在人们的效用函数中加入长期效用这一自变量,那人们的非道德选择将会大为减少。在商品经济活动中,很多企业都意识到强调品牌信誉建设的重要性,例如海尔“真诚到永远”、“信念、信赖、信心,中信银行”等。“谁要生产商品,他就不仅要生产使用价值,而且要为别人生产使用价值,即社会的使用价值。”[8] 虽然在品牌信誉建设上有较大支出,前期的销售可能无法提供净利润的回报,但是随着产品交易规模的扩大,信誉品牌产品的销量将持续增长,相比较粗工滥造、以次充好的企业,信誉品牌将占有比例较大的市场份额和稳定的购买群体,企业收益也会持续增加。

三、市场经济的道德存在

美国伦理学家诺兰有说过:“每一种经济体制都有自己的道德基础,或至少有自己的道德含义。”[9] 纵览世界近代经济史,市场经济的发展经历了原始的、不发达的和发达的几个阶段,与其他任何社会经济形态相同,市场经济有自己内在的一套道德准则,而且是具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的。市场经济的本质是一种交换经济,在大多数情况下,一方的所得都必须经由相应的付出,这样就决定了参与市场经济的人的利益既有矛盾对立的一面,又有协调合作的一面。可以说,现代市场经济的道德基础,并非极端的利己主义,而是利己与利他相结合的互利主义。“真正激励一个经济学家的不仅是作为一个社会企业家的赢利热情,而是这种他在探索中发现的经济学理想和道德理想的一致性。”[10] 因此,权利平等、自由竞争、公平交易、诚实守信等等便构成了市场有序运作的基本道德观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日益发展壮大,但是从根本上说中国的市场经济是不完善、不成熟的,不仅是外部的法律法规不健全,更有市场经济内部的自我运行机制未能形成。随着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领域的发展和体制转轨,随之而产生了一些道德败坏、诚信缺失等不可争的事实,改革使得人们在追求发展的过程中趋向于拜金主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成裸的金钱关系。少数人利欲熏心,妄图利用别人的信任而进行坑蒙拐骗以取得不义之财;很多企业唯利是图地把有损消费者生命安全的产品投放到市场,如双汇“瘦肉精”火腿、三鹿“三聚氰胺”奶粉……这些行为严重违背信用准则,破坏了市场的秩序,也损害了消费者的切身利益。

在市场经济发育逐步成熟的历史进程中,信用与反信用的矛盾冲突中,最终必然确立市场经济的基本道德观念——信用,从其深层分析,乃在于价值规律、供求规律、竞争规律形成的一种合力,一种客观上的市场制衡机制,这就是优胜劣汰[11] 。市场经济的道德是由“经济人”谋求利益最大化的思维发展演变而来的,在自己的利益能够得到实现和保障的前提下,做好事的行为能够上升为情感的需要,从而符合实践者的利益追求,这种实现具有双赢乃至多赢的性质,也使得市场经济的道德具有相对可靠的成长性。

在经济活动中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兼顾社会道德的问题可以概括为义利关系的互动,可以说义利关系是任何经济活动都无法回避的贯穿始终的问题,二者之间有其冲突的一面,在经济活动中表现为经济价值与道德价值的冲突,“劳动产品一旦作为商品来生产,就带上拜物教性质,因此拜物教是同商品生产分不开的。”[8] 由于两种价值在动机、结果和影响等层面并不一致,往往使经济人行为偏向拜金主义;二者也有其协调的一面,义与利并非完全对立,而是与正当的利益是和谐一致的,它创造了人们实现正当利益的价值空间,也提供了人们实现正当利益的价值导向。

四、结语

篇9

摘 要:随着房地产价格不断上涨,房屋价格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住房问题是民生问题,解决人民住房问题是政府的责任。目前我国实行的是商品房与保障房并存的双轨制住房体系,高收入群体购买商品房,中低收入家庭由政府提供保障性住房。我国房价连年上升,遏制房价过快上涨也成为了国家治理房地产市场的重点所在。因此在理解分析房地产价格构成、房地产价格上涨成因及遏制房地产价格上涨提出了相关对策。

关键词 :房地产;房地产价格;对策

中图分类号:F293.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5.01.015

1 房地产价格上涨原因

房地产产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总基础产业、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具有产业链长、关联度大、带动性强的特点,不仅以其自身发展直接促进经济增长,还能有效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在我国现阶段主要以商品房为主且房价偏高的房地产市场,有哪些因素造成我国房地产现状,将从多方面进行分析。

1.1 房地产价格及供求理论解析

1.1.1 房地产价格构成

土地取得成本是房地产价格构成中相当大的一部分,其变动性强,不可控因素多。我国土地所有权时归国家或集体,土地其有不可移动性、稀缺性等自然、经济和社会属性。房产是地上附属物,地价与房价互为因果,需求大于供给时,房价与地价成正相关关系,地价高则房价高。同时,房价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地价,地价被预期房价左右,需求旺盛的条件下,地价涨势也是顺理成章的。我国土地归国家所有,土地在市场交易中,更多的是被赋予了经济价值,成为地方财政的重要来源之一。

开发成本是房地产价格构成的基本部分,主要包括房屋建筑安装工程费、基础设施建设费和公共配套设施建设费。开发成本作为房价的内在因素,在近年来建筑材料如钢筋、水泥上涨,人工费用上涨等情况下,直接促使房屋开发成本的增加,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房价。

管理和销售费用也可以说是房价影响的一个因素,这两项费用主要包括现场管理、日常管理费用和一些不可预知的费用。现行税费体制对调控房地产价格有着重要作用,税费改革有利于促进房地产价格后场合理化。投资利息可以理解为融资成本,融资成本对在现行房价影响也是越来越凸显,我国房地产开发资金来源有国家预算内资金、国家贷款、债券、利用外资、自筹资金和其他资金,其中国内贷款、自筹和其他资金是主要资金来源,所有银行信贷对房地产开发影响是相当大的。

利润对房价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虽然还没数据或研究证明房地产产业是一个暴利产业,但可以看到房价在快涨和猛跌中就可以看出开发利润是存在很大空间的。在全社会要求房价下降的形势下,怎样体现利润为低房价做出贡献,这就要提高房地产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加强价格审核监管。通过工程的费用可以清晰的看到各部分的费用构成(见表1)。

1.1.2 房地产供求理论

供求关系是指在商品经济的条件下,商品的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供求关系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之一。

房地产价格需求是指消费者这特定的时间、特定的价格所愿意且有能力购买该房地产价格的数量。大致可以把房地产需求归为4类:消费性需求、投资性需求、投机性需求、盲目性需求。

住房问题是国家的民生问题,解决国民的住房问题在很大一部分是需要国家、政府来解决,这也是政府的职责之一。高收入家庭购买商品房,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则由政府提出相关保障,这是我国解决住房问题的纲领性思路。这也就注定了房地产市场不完全是由供求关系,价值规律来调节。供求关系能发挥到一定基础性作用,可不能简单的说明供求关系决定我国房地产价格。

2 房地产市场分析

我国房地产资金来源只要有国家预算内资金、国家贷款、债券、利用外资、自筹资金和其他资金。为应对金融危机,2008年下半年以来,国家加大宏观调控政策,实施了一系列刺激经济发展的措施。4万亿投资规模带动地方资金,加上宽松的货币政策下银行信贷规模加速扩张,2009年和2010年两年工投放信贷16.5万亿元。房地产市场在近年异常走俏,其保值性、增值性、收益高特点成为我国的一大投资热点,在大量资金暂时还没找到很好的投资渠道时,就使资金更加青睐房产,在我国刚性需求下,大量资金的涌入是会进一步推动房价。

2.1 资金、金融因素

金融政策与房地产市场有密切关系,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也就说金融政策对房地产市场有着一种调整的作用。纵观1998年至今我国房地产相关金融政策,金融政策也是在不断地调整,从开始支持鼓励的金融政策、趋紧的金融政策到宽松的金融政策再到现在严厉的金融政策,金融政策的几经变化也是对房地产调节有着不小的作用。1988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进一步确定了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目标:停止住房实物分配,逐步实行分配货币化;建立和完善以经济适用房为主的多层次城镇住房供应体系;发展住房金融,培育和规范住房交易市场。同年,央行出台了《关于加大住房信贷投入支持住房建设与消费的通知》,总体上这段时间金融政策对房地产市场是支持的,支持经济适用房信贷,鼓励开展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降低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等等。2003年开始实行了一段趋紧的金融政策,包括对企业,对购房者。在2003年《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信贷业务管理的通知》中就明确规定:房地产企业申请贷款的自由资金不低于开发项目总投资的30%;对购买第二套住房的购买者提高首付比例,不执行优惠住房利率等,这些政策有是有效的抑制了房地产投资及投机行为。从2008年开始,由于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和出口下降影响,有开始对房地产实行宽松的金融政策。①刺激住房消费的宽松货币政策,2008年就提出保持房地产市场稳定,切实防范金融风险,并开始降息及下调存款准备金率;②刺激购房消费的积极财政政策,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规模,降低住房交易税费,支持居民购房,地方政府可以制定鼓励住房消费的收费减免政策等。近年随着房价的飙涨,为防止房地产泡沫,满足居民住房需求,解决住房民生问题,金融政策严厉了起来。

2.2 投资因素

这几年可以看到一种现象,很多企业在投资本行业的同时也是热衷于涉足房地产市场,从全国“房地产热”这种现象最少可以看出两点:①房地产市场的确是一个盈利性非常大的行业,虽然房地产市场投资量大,收益回报周期较长,可房地产市场最后能得到的利润空间是相当大的,特别是在当今我国房地产市场火热时期,供不应求;②可以看出我国可投资热点相对较少,这也促使大量闲置资金没有得到很好的溶解,当今物价上涨明显,货币保值存在压力,资金放在银行似乎成为了很不合理的选择,也促使了人们更愿意选择把资金买上一套或几套房子,在本来市场供应缺少的情况下更是加剧了供应紧张局面,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房地产价格上涨。

2.3 土地因素

房地产开发费用构成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用于购买土地,可以说土地价格在一定程度上确定着房地产价格。

土地开发费用包括多方面,理论计算:新开发土地价格=(土地取得费+土地开发费+相关税费+投资利息+投资利润+土地增值收益)*修正系数。农村土地取得费+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偿费+地上附着物及青苗补偿费;旧城改造中城市土地取得费=城市土地使用费+拆迁安置补偿费。

我国房地产企业土地方式是必须通过招标、拍卖和挂牌才能取得,目前在城镇商品房住宅价格构成中,土地费用约占20%~50%,并有进一步上身趋势,可以看出土地在房地产开发中式占有相当大分量的。土地稀缺、土地供应量不足是我国房地产市场的一个客观现状。

2.4 制度因素

2.4.1 房产税存在问题

我国的房地产税主要问题是有几个方面:①租税费界定不清,相互错位,难以发挥土地税种的调控作用,以税代租、以费代税、税费并存;②地方税制改革滞后,致使部分税种政策过时,税种政策设计不合理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如现行的房产税,内外政策不统一,不利于内外资企业的公平竞争;按房产原值扣除一定比例后的余值征收规定弊端日益突出,近年房价涨幅不断提高,必然导致税负轻重不一,新房税负偏重,旧房偏轻,起不到税收杠杆应有的调控作用;③规范的房产税制太少。目前,我国独立的房地产税种只有5个。而其中城镇土地使用税具有准土地租金性质,是一种不规范的土地税种,其征收目的是调整土地级差收益,然而税率过低。

2.4.2 商品房预售制度缺陷

社会中介机构的缺位是这一缺陷产生的首要原因,商品房预售制度在运行过程中缺少律师事务所等社会中介机构的参与。律师事务所的参与,充分保障了交易双方的合法利益,避免不具备预售条件的房屋上市交易,也避免了霸王合同的出现;同时由于律师事务所的参与,使购房者所支付的购房款得到了最大的保障,能够真正拥有所够房屋建设上,杜绝烂尾楼的出现。由于将房地产商整个履约行为置于律师事务所的监管下,避免了那种更改规划,虚假承诺或承诺不兑现的情况。

登记备案机构的不统一和政府相关部门之间信息的不公开、不对称是产生这一缺陷的次要原因。我国目前仍未建立一个统一的不动产登记制度和机构,导致了个机构之间的登记信息不对称,交易中的购房者一方不能通过公开的渠道准确的了解所购房屋的真实情况,使个别不诚信的房地产商有了可乘之机, 如将已经进行了在建工程抵押的房屋进行销售或抵押,这就直接损害了购房者和其它债权人和利益。因为政府部门的有关信息并不公开, 导致了购房者在购买时并不能真正知晓所购房的全部情况, 所产生了房屋预售过程中的虚假承诺和承诺不兑现等欺骗现象。

参考文献

1 任志强.任我评说[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

2 黄金社.中国房地产市场信息解图[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

篇10

 

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企业财务管理理论的完善。企业会计作为以企业主体的经营资金运动为对象,旨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一种管理活动。成为促进当前企业发展的重要保障措施。企业成本是现代企业发展所涉及的重要因素,企业成本会计是针对企业成本核算为中心内容的管理活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新时期,探究分析企业成本会计理论的实践与应用,是构建科学的企业成本会计制度,优化企业财会管理,深化企业改革落实的重要实践性措施。

1 企业成本与成本会计分析

成本是商品经济的产物,是构成商品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质是为实现特定目的而付出的相关资源的经济价值损耗。

企业成本是指相关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消耗的人力物力等各种资源的经济价值总和。它是企业在一定范围时间内,企业产品所归集的经济价值消耗总值。现代经济观点认为,企业成本从层次上可分为直接、有形的成本和间接、无形的成本形式。

企业成本会计,是指为了求得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而核算全部生产费用的会计。成本会计的中心内容为成本核算。成本会计是企业成本会计人员为协助企业管理计划及控制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并制定长期性或策略性的决策,根据经济价值的市场运作规律思考探究,以成本核算为中心内容,建立有效的成本控制方法、进行降低企业成本与改良品质的企业管理行为。

企业的成本与效益是一个互为矛盾、相互依存的统一体。总体上来分析,企业生产经营的过程,就是依照市场价值规律,追求以最少的成本消耗,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的过程。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企业成本的大小是企业经济效益的衡量尺度论文格式模板。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是现代企业发展的重要措施。企业成本会计,就是针对企业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成本核算与管理控制所进行的财务活动。企业发展中,成本会计更加关注成本效益。

现代经济管理理论认为,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成本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构成元素,影响和制约着企业的正常运营。企业成本会计,是企业推行财务集约化综合监管的活动过程。实施企业成本会计有助于优化企业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当前形势下,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导致了企业成本会计的复杂性,探究和分析企业成本会计的标准化与规范化管理,是推动现代企业和谐发展的必要措施。

2 对企业成本会计理论的认识 企业成本会计,是针对企业成本的核算与控制进行的相关管理活动。企业成本会计理论,是实现当前企业成本会计活动的科学性与高效性的前提与基础。

2.1 关于企业成本会计的主要职能

会计的基本职能是针对相关经济活动进行核算与监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势下,我国企业成本会计的主要职能是针对企业发展所进行的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考核以及成本监督。成本预测是成本决策的前提,成本决策是成本会计的重要环节,在成本会计中居于中心地位。成本决策是成本计划的依据,成本控制是实现成本决策既定目标的重要保障,成本核算是成本决策预期目标实现的最后检验,成本分析、成本考核以及成本监督是实现成本决策目标的有效手段。

2.2 关于企业成本会计的独立性问题 市场经济环境下,成本作为企业一定时期内生产特定产品的资金耗费,在企业发展与管理过程中尤为重要。一般认为,现代企业成本管理的职能是基于企业会计管理基础上发展的,是由相关成本的会计形式共同组成的现代企业成本管理体系。企业成本会计是以实现企业经济效益为最终目的,以成本预算和控制管理为手段,致力于成本要素的反映与监督思考探究,以完全成本核算、变动成本核算及标准成本核算作为其主要内容的经济成本管理活动形式,相对于其他会计行为来说,企业成本会计具有相对的独立性特征。2.3 关于企业成本会计的目标分析 现代经济管理理论认为,企业成本会计的目标是一定时期内相关企业成本会计工作应达到的具体目的,具有历史性和时代性特征。成本会计目标是成本会计理论的最高层次,反映了特定环境对企业成本会计的要求。由于成本会计是一种对内服务为主的会计分支,不存在企业间的横向比较,成本会计的核心在于关注成本费用的计量,因此,成本会计目标应在职能范围内制定科学的根本性经济效益目标,在实施过程中体现企业成本会计的功能作用。成本会计正是从企业成本的计量、核算与监督等方面,并以经济效益为最高目标,为提高经济效益服务。

2.4 关于企业成本会计信息的服务性

总体上说,成本会计的任务是在企业成本会计实践中,通过相关活动行为实现关于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实际会计信息的有效提供。包括成本会计信息的服务对象、服务摘要。

2.5 关于企业成本会计的成本对象特征

现代成本会计拓宽了传统成本会计的内涵和外延,其涉及的内容包括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考核与成本监督。成本对象是为了计算企业经营业务成本而确定的归集经营费用的各种对象。相对来说,企业成本会计的成本对象范围广泛。成本会计的功能就是计算产品成本,为企业财务管理服务。企业产品成本的具体含义取决于其所服务的管理目标,包括有形产品和无形产品两种形式。与有形产品相比,无形产品具有瞬时性、不可分割性和多样性特征。

2.6 关于企业成本会计的计算方法体系

企业成本会计中,成本计算具有两重性,同属于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功能范畴。因此企业成本会计系统应体现财务报告和会计管理的共性。成本会计的最终结果是形成财务报表为企业发展的最终决策服务论文格式模板。企业成本计算是为企业优化决策,有效经营和严格成本控制服务的。通常情况下,企业往往采用分批成本计算与分步成本计算方法来计算成本。基于实际需要,很多企业综合分批法与分步法进行成本计算,有些企业还采用诸如分类法、标准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等辅方法进行成本计算。

3 新形势下发展企业成本会计的策略探究  当前,企业成本会计的发展主要体现在成本会计技术手段与方法不断更新,会计电算化和信息化正在迅速发展,成本会计的应用范围不断拓展,成本控制已变得不可或缺。新乡市下,企业成本会计的发展策略如下:

3.1 继续完善企业成本会计的理论体系   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为企业成本会计的科学发展搭建了坚实的平台。现代企业改革的深化思考探究,为企业成本会计的创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新形势下,企业必须基于传统会计理论基础上,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严谨务实,要根据实际需求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会计理论研究体系,深入企业调查研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广泛开展案例分析,从理论实践的高度构建科学高效的企业成本会计理论成果的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充分发挥企业成本会计的功能作用。 3.2 创新适合国情的企业成本会计方法 科学合理的企业成本会计方法,对于促进企业经济发展有着良好的推动作用。长期实践中,很多企业积累了丰富有效的成本会计经验,注重以人为本,激励全体职工共同参于成本控制,优化成本管理措施,构建成本控制激励机制,各种企业成本核算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调动企业职工的生产积极性,企业以经济目标直接与职工的切身利益相结合,职工必将在生产过程中尽量优化成本运行。企业成本会计要针对各核算环节提供信息服务,实现成本会计的分析预测功能,从而为企业决策者提供各种详实资料。

3.3 实现企业成本会计电算化和信息化 当前信息技术功能的拓展,推动了企业会计的质量效率。相对于企业财务管理来说,以电子计算机为手段的企业成本会计,加快了企业会计信息的反馈速度,提升了业务处理能力,对于及时进行成本预测、成本决策以及有效地实施成本核算与成本控制具有重要意义。实现会计电算化与会计信息化,是当前企业会计改革的重要目标,很多大型企业公司在产品市场开发中的前瞻性,需要先进、科学的成本管理方法与手段,加快企业成本会计的电算化向管理型转变,为成本会计提供可靠的信息化技术支持,成为企业会计工作的重点。 34 完善企业成本会计的法律保障体系 随着市场经济竞争环境的日趋复杂化思考探究,企业成本会计的实施也面临着各种不利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为了适应当前开放的多元化的经济环境需求,实现现代企业成本会计的发展,企业要在加强和完善成本会计的服务职能基础上,构建和规范企业成本会计的各种规章制度,完善相关法律保障运行体系,实行全方位、全过程的企业成本管理。当前信息化技术条件下,对于企业成本会计人员来说,要在具备会计职业道德的前提下,拓展业务知识,深化学习成本会计理论与方法,提高全员成本意识和素质

结束语:总之,成本是综合反映企业经营活动过程质量与效果的重要指标,成本会计作为现代企业经济管理的重要措施,是当前企业改革的重要内容。新形势下,针对企业成本会计的相关理论进行科学的分析与探究,实践和落实发展企业成本会计的有效策略,是推动当前企业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张倩倩《关于企业成本控制与管理的思考》.企业纵横.2008

篇11

一、合同法诚实信用原则的经济分析

诚实信用原则作为合同法的最基本原则被称为债法的指导原则和“帝王规则”。简称为诚信原则。诚信原则起源于罗马法。在罗马法中,就有“善意原则”,就是现在的诚信原则。在罗马法中,有“一般恶意抗辩”制度和“诚信契约”制度。前者是当事人因误信有债的原因而承认了债务但实际上不存在时,可以提出诈欺抗辩,已拒绝履行;当事人因错误而履行该债务时可以提起不当得利之诉。后者是根据城市信用契约,债务人不仅要承担契约规定的义务而且要承担诚实善意的补充义务。这种体现衡平和公正的精神,构成了诚信原则的基本精神,成为诚信原则的最早源头。简言之,诚信原则就是说话算数,言而有信,在民法中主要指民事主体在进行民事活动时,应当诚实守信,以善意的方式行使其权利,履行其义务,不得有欺诈行为,并以此为标准,维持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及当事人与社会利益之间的平衡。其作为合同法的灵魂毋庸置疑与市场经济价值规律的要求相符合城市信用原则,在调整市场经济关系的合同法律关系当中。所以,诚实信用原则是市场经济规律的法律体现是价值规律的必然要求。

作为一项法律原则的诚信原则对他的理解同样离不开物质生活关系,即经济关系。人们之间的相互行为离不开诚实信用原则的支撑,即构成诚信的经济要求。人类社会生活离不开基本的物物交换,诚实信用原则源于商品市场,作用于商品市场,更离不开商品市场。因为没有信任作为基础,商品交换就无法顺利进行。诚信可以克服交换主体的陌生性,保障交易安全,节约交易成本,并避免诉讼成本,心理防范成本(谨慎成本),寻觅成本,诉讼边际成本,还可以避免占用宝贵的司法资源,缓和社会信用危机,并促进交易的实现。提高市场的交易效率,使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如合同法中明确规定缔约阶段的先行义务及缔约过失应承担的损害赔偿责任,合同订立后履行前合同一方当事人因客观原因发生履行不能,应提供担保,或告知对方,否则对方当事人享有各种相应的抗辩权,合同履行中遵守诚实信用原则对履行标的,地点,时间,方法等适当履行,均有助于降低交易费用,避免不必要的讼累。此外,诚实信用原则作为法律的一项基本原则,在具体条款规定模糊不清时,具有解释法律和填补法律漏洞的作用。法官依据诚实信用原则所赋予的自由裁量权裁判案件,平衡当事人各方权益,解决纠纷,降低交易费用,总之,合同法诚实信用原则以保证交易安全,平衡当事人利益,降低交易费用等种种功能,在社会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合同法诚实信用原则的道德分析合同法诚实信用原则是道德和法律的结合物,具有道德和法律的双重属性

从法律与道德的调整对象来看,法律着重调整人们的外部行为,而道德着重调整人们的内部思想和动机。合同法诚实信用原则通过法律条文的形式加以规定则意味着不仅从外在约束合同当事人之间的相互行为,而且从内在约束合同当事人内心思想,如不得假借订立合同,恶意磋商。从而使合同法诚实信用原则的道德准则法律化,因而具有法律与道德的双重属性。诚实信用原则的道德准则法律化的主要要求可以概括为以下方面:(一)主观善意真诚的心理。指合同当事人在整个合同行为中所拥有的心理状态,不存恶意,没有欺骗的意图,排除追求不正当好处的目的。(二)客观守信不欺的行为。指合同当事人在缔约过程中诚实不欺的言行,履行过程中信守约定,合同解除和变更时的善意通知与合作行为,及合同终止时的遵守必要附随义务,如保密义务等。(三)结果上的公平合理。指不以牺牲对方乃至社会的利益为代价换取个人利益。诚实信用原则作为法律化的基本道德准则写入合同法,具有法律的强制性。

如上所述,合同法诚实信用原则既是法律规范,也是道德规范,而法律与道德的关系问题是法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笔者尝试从合同法诚实信用原则入手对法律与道德问题加以阐述。一方面,法律与道德联系紧密。合同法诚实信用原则作为一项法律规范从外在约束人们的行为,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人们交往中的诚实信用原则同时又作为一项道德规范,影响人们的内心,思想和行为。反之,若该原则没有诚实信用的道德内容为依托,该原则只能成为一项十分空泛的法律规定,成为司法专横的工具;若该原则没有法律规定,该原则也只能作为一般的道德规范,对合同关系缺乏拘束力,无法平衡当事人之间及当事人和与社会之间的利益关系。因此,诚实信用原则是法律的结合物,彰显了法律与道德的紧密联系。另一方面,二者又有区别。(1)合同法诚实信用原则不同于一般的诚实信用原则,如合同法诚实信用原则以成文法的形式表述于法律条文中,而一般道德的诚实信用要求则以观念的形式存在于人们的内心和思想信念中;(2)对合同法诚实信用原则的违反,依靠国家强制力加以维护,而一般道德的诚实信用原则则依据社会舆论加以谴责;(3)合同法诚实信用原则仅调整合同相关人的利益和行为,而一般道德的诚实信用原则调整范围较为广泛,如爱情,友情等等。因此二者不能混为一谈。总之,法律与道德是辩证统一的。

结语本文以合同法诚实信用原则为主线,从经济视角和道德视角用法理学的思维对诚实信用原则进行了简单的分析。从经济角度主要着重分析诚实信用原则的起源,源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其作用在于克服交换主体的陌生性,保障交易安全,节约交易成本,并避免诉讼成本,心理防范成本(谨慎成本),寻觅成本,诉讼边际成本,还可以避免占用宝贵的司法资源,缓和社会信用危机,并促进交易的实现。结合合同法中对诚实信用原则从缔约责任,附随义务,先合同义务,后合同义务为线条进行简单的阐述;从道德角度着重以诚实信用原则兼具道德和法律功能为出发点,运用法学方法对该问题加以阐述,法律着重调整人的外部行为,即通过行动表示给外界的思想,而道德着重调整人的内心思想,动机。合同法诚实信用原则兼具两者的要素,因此谓之法律与道德的结合体。并以合同法诚实信用原则为切入点对法律与道德的关系进行简要分析,法律与道德二者是辩证统一的,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相互转化。如哈特所言:“没有自愿,体制的权威、法律和政府的强制权利就不能建立,如果需要强制加给什么人,就需要有成员去接受。”人们对其的接受程度存在2种情况:一是道德和诚信原则内在的一致性,二是人们对其持有的纯粹服从或顺从的态度和行为”态度。

这都是人们道德观念和诚实信用法律原则的相互作用,法律与道德也是这样,她已经影响了人们的道德 结构,进一步成为道德的一个部分。综上所述,笔者鉴于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合同法诚实信用原则的重要作用,为了将部门法与理论法的学科内容做到融会贯通,做了一次大胆尝试,在今后的学习研究中将会继续培养这种思维方式,深入研究分析二者之间的结合点,笔者相信道路虽然曲折,但前途一片光明,会锲而不舍的坚持下去!(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

篇12

工程合同签订后,工程造价也就基本确定,能否控制好已定的工程造价就看施工过程中管理效果如何了。加强施工过程的全面管理,不仅是对造价的控制,也是确保工程质量取得一定经济效益的手段。近来,我们不断从媒体中得知,我国的建筑行业出现了不少因工程质量而造成的事故,这些事故不仅危及到人民生命,还给国家社会带来不稳定的因素,其后果是有目共睹的,这也给从事建设行业的工程人员敲响了警钟。因此,在施工管理过程中,要严格执行质量责任制和工程质量终身制。严格按工程的合理工期进行施工,不允许在不尊重科学的前提下,任意提前工期,搞“献礼工程”,有违反规定给予一定的经济和行政处罚。对工程的重要结构部位和隐蔽工程采取质量预检和复检制度,还要建立完备的隐蔽工程现场签证手续,并要有详细的采样点、检测结果、时间、人员等情况记录,作为竣工资料的基础资料备案存档。对施工现场进行组织协调,合理确定材料、机械、资金及劳动力等最佳组合,搞好物资的合理调运,避免重复工作,力求节省人力、物耗,从而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对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设计变更和现场联系单,要建立严格的审批程序,避免工地技术人员只管签证,不管算账的问题,并要求保证有关资料的完整性和及时性,为竣工决算提供足够的依据。大家知道材料和设备费一般占总投资的50-60%,因此它的价格高低对工程造价有着直接的影响。对比,最好采用材料报价制,施工单位要将工程各个时期的主要材料用量、进货渠道、时间、价格向建设单位通报,由双方共同制定材料进货计划,确定价格。这样有利于加强相互监督、增强核算意识,防止流通环节的不规范交易。

工程结算将决定建设项目工程成本,最终确定工程造价。目前,建设工程结算管理工作存在一些问题,如施工单位从自身利益出发,高估冒算现象比较普遍,建设单位片面压价,侵犯施工单位合法权益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如何才能有效解决两者间的关系,这就要求工程人员要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并有尊重事实的工作态度。要针对这类情况做出相应对策,如在工程结算前要求工程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就建立工程台账,对设计变更和工程联系单做详细记录,并且把工程量追加、削减、修改、材料更换等详细情况记入台帐,这样有效地防止了通过虚报、多报材料量、工程量、重复计算等方式套取工程款,任意加大工程造价问题的发生。还有就是加强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根据国家现行的工资制度改革和市场劳务价格的变化,及时动态调整人工费单价;依据市场价格变化情况,对设备材料价格进行动态调整;依据机械原值、折旧年限及零配件等价格的变动情况,适时做好机械台班费用的修订和调整工作。还对管理人员不定期进行业务考核,这就促使造价管理人员不断学习掌握工程造价管理方面的新知识、新动态、新规定,努力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由此看出严格工程管理控制工程造价是一项复杂而又具有现实意义的系统工作,不仅要在工程管理上下工夫,而且还要得到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支持,才能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工程造价,最大限度地发挥经济和社会效益。

总之,随着建筑业一系列推陈出新的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发展,就会给工程造价带来更多的问题,提出更高的要求。通过工程造价方式的改革,将会进一步推进工程造价管理体制改革,早日实现改革的最终目标;在统一工程量计算规则和消耗量定额的基础上,遵循商品经济价值规律,建立以市场形成价格为主的价格机制,企业依据政府和社会咨询机构提供的市场价格信息和造价指数,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自主报价,通过市场价格机制的运行,形成统一、协调、有序的工程造价管理体系,达到合理使用投资,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取得最佳投资效益的目的,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符合中国国情,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工程造价管理体制。我们真诚希望业内有志之士,尽快行动起来,为我国工程造价管理事业的早日腾飞贡献出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参考文献:

[1]伊贻林.工程造价相关知识[M].中国计划出版社,2001.

[2]恭维丽.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M].中国计划出版社,2001.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