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1 08:43:1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防灾减灾及防护工程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中图分类号: TU7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工程结构防震减震技术的历史
从20世纪出开始,静力理论逐渐得到发展,减小了结构体系的刚度,并形成柔性结构体系,工程抗震防灾技术的发展,使上部结构刚度得到增加,并在柔性底层结构体系中减少了结构底层刚度,一直到现在,工程抗震防灾技术已经基本发展到全国普及的地步,而且延性结构体系的传统抗震方法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设防烈度”一般情况下会做为传统抗震方法的设计依据,此方法以“抗”为核心,通过控制构件的刚度以及非弹性状态下的延性,来达到抗震目的,这个方法能有效的消耗地震波能量以及减轻地震反应,达到使建筑物“裂而不倒”的效果。
2、建筑结构防震技术
2.1 防震方法
现在城市建筑物防震方法可分为两大类:一,建筑物的结构抗震方法。其中包括底部剪力法、振型分解法、时程分析法、频谱法、随机振动法等。二,建筑物的结构减隔震方法。其中包括辊轴隔震、滚珠隔震、橡胶垫块隔震、悬挂基础隔震、摇摆支座隔震、滑动支座隔震、悬挂结构隔震、耗能减震、冲击减震、主动控制减震等。
2.2弹性建筑
弹性建筑是一种防震效果最佳的新型防震建筑,其特点是以柔克刚。最常见的弹性建筑是建在隔离体上的防震大楼,隔离体由分层橡胶、硬钢板组和阻尼器组成,建筑结构不直接与地面接触。阻尼器由螺旋体钢板组成,以减缓上下的颠簸。此外,在滚珠和弹簧上建造大楼是抗震新法,其共同特点是通过隔离或吸收地震能量,减少到达建筑物的振动,防止地震破坏。
3、建筑隔震技术
3.1 隔震结构体系
为保留柔性底层结构体系的特性、避免底层结构构件的损坏,可采用隔震结构体系。根据隔震装置所处的位置,将隔震结构特性分为地基隔震、基础隔震和层间隔震三大类。
地基隔震可分为绝缘和屏蔽。绝缘是利用软弱地基或象人工地基那样较软的地基有降低输入加速度的性质,在地基自身中降低输入波的方法,但设计时首先必须保证地基对建筑物的支承强度和基础沉降量不超过允许值。屏蔽是在建筑物周围挖深沟或埋入屏蔽板等将卓越长周期的剪切波(S波)隔断的方法。这两种方法都是以地基为对象,用以减少地震波输入,实际工程设计中应用较少。
基础隔震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最为成熟的一项技术,它是在建筑物基底设置控制机构(隔震装置)来隔离地震能量向上部结构传输,使上部结构的振动减轻,防止地震破坏。一些研究和应用较广泛的基础隔震方案有:①橡胶垫隔震装置。包括天然橡胶垫,标准多层橡胶垫,高阻尼橡胶垫,加铅多层橡胶垫等。②滑移隔震。在房屋基础底面处设置钢摩擦滑板、石墨、砂料、涂层垫层及聚四氟乙烯等材料形成滑移层,使建筑物遭遇地震时,通过该处不连续介面的滑移错动,部分地切断地震波的传播,限制上部结构的地震反应。③滚珠及滚轴隔震。用高强合金制成的滚珠(滚轴)涂以防锈或层后置于上部结构与基础之间,地震作用下,通过滚珠及滚轴滚动而达到隔震的目的,此外还有摆动隔震、悬吊隔震、螺栓钢弹簧隔震、混合隔震等装置。
隔震装置除了可以设在建筑物基底,还可视需要设置在建筑物层与层之间,即形成层间隔震体系。一种是将隔震层设置在结构一层、中间层的隔震结构;一种是将MD系统中的弹簧一阻尼器用叠层橡胶支座代替、用顶层楼板或隔热层作为质量块的屋顶隔震。由于这类结构的隔震装置都是最初用来隔震的橡胶支座,只是隔震层的位置不同,故统称为层间隔震结构。
3.2橡胶支座
根据“基础隔震”理论研究开发的建筑隔震橡胶支座是当今世界上应用最多、技术最成熟的隔震元件。橡胶支座的隔震原理是在建筑物或构筑物基底或某个位置上设置橡胶支座,利用橡胶支座的水平柔性形成一道柔性的隔震层,通过此层吸收和耗散地震能量,以集中发生在隔震层的较大相对位移为代价,阻止或减轻地震能量向上部结构传递,并使整个建筑物的自振周期得以延长,以减轻上部结构地震反应,最终达到减轻上部结构地震破坏目的。据有关资料报道,装用橡胶支座后,建筑物受地震冲击破坏的能量可减轻1/3~1/5。
目前常用的建筑隔震橡胶支座有三种:①天然橡胶支座,是由多层天然橡胶板与多层钢板相互叠合而成。天然橡胶耐老化、耐蠕变性能好,但减震(阻尼能力)差,作为隔震用途时,往往与其它阻尼装置配合使用,其外部用耐侯性、耐臭氧性好的合成橡胶做保护层。②高阻尼橡胶叠层支座,由于采用高阻尼橡胶,具有隔震橡胶所需要的稳定支承、弹性复位和阻尼功能,可单独作为隔震装置使用。其橡胶材料为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并用,或用氯丁橡胶、硅橡胶,由于其本身具有较好的阻尼性能,不需与其它阻尼装置配合,可单独使用。③铅芯叠层橡胶支座,在普通天然橡胶支座的中孔灌入铅芯而成,其目的一是提高橡胶支座的阻尼,二是增加支座的早期刚度。近年为保护环境,改用锡代替铅。
4、建筑结构减震技术
4.1消能减震设计原理
消能减震设计指在抗侧力结构中设置消能装置,通过其局部变形提供附加阻尼,以消耗输入上部结构的地震能量,从而使主体结构构件在罕遇地震下不发生严重破坏。消能装置通常由阻尼器、耗能支撑等组成。消能装置不改变结构的基本形式,房屋的抗震构造与普通房屋相比不降低,其抗震安全性可有明显的提高。
4.2技术要求
需要减少地震水平位移的钢和钢筋混凝土等结构类型的房屋宜采用消能减震设计。减震设计应根据罕遇地震下的预期结构位移控制要求,设置适当的消能部件。消能部件应对结构提供足够的附加阻尼。目前减震部件较多有:橡胶垫隔震减震器、空气阻尼式减震器、不锈钢丝绳减震器、封闭形减震器等等,石墨也是较理想的助滑剂材料。
消能部件可由消能器及斜撑、墙体、梁或节点等支承构件组成,消能器与斜撑、墙体、梁或节点等支承构件的连接,应符合钢构件连接或钢与钢筋混凝土构件连接的构造要求,并能承担消能器施加给连接节点的最大作用力。消能器可采用速度相关型、位移相关型或其他类型。速度相关型消能器指粘滞消能器和粘弹性消能器等;位移相关型消能器指金属屈服消能器和摩擦消能器等。消能部件可根据需要沿结构的两个主轴方向分别设置。消能部件宜设置在层间变形较大的位置,其数量和分布应通过综合分析合理确定,并有利于提高整个结构的消能减震能力,形成均匀合理的受力体系。与消能部件相连的结构构件,应计入消能部件传递的附加内力,并将其传递到基础。
消能器和连接构件应具有耐久性和良好的易维护性。设置隔震部件和减震部件的部位,除按计算确定外,应采取便于检查和替换的措施。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TV551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在城市建筑工程中,深基坑工程属于一种临时性的工程,常常都处在地下管线和道路的桥梁附近。这种工程虽然不属于建设工程中的永久性建筑工程,但是其对于技术的要求却比永久性工程更高,无论是对于施工技术还是施工工艺。深基坑支护工作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了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对地下设施和周边建筑的安全性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因此,在土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应该选择科学合理的基坑支护设计方案,全面保证工程建设的质量。
1、基坑支护工程的特点
基坑工程在建筑工程中属于临时性工程,但是其中所包含的技术含量非常高,而且施工的过程非常复杂,一旦出现一点点的问题就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或较不利的社会影响。因此,了解基坑支护工程的特点,是顺利开展基坑支护工程建设的基础保证。基坑支护工程具有以下特点:
1.1、不确定性与事故率
在基坑支护工程中存在多种不确定性因素,如岩土内部结构构造、岩土的性质等差异大,勘察数据具有很大离散性,自然条件、监测方法、设计方式等会随着具体情况的变化而变化。除此之外,很多基坑工程会在较狭小的场地进行施工,与道路较为接近,加上施工条件较差、施工周期较长、难度较大等因素,发生事故的概率较高。
1.2、区域性与实践性
由于在岩土工程中基坑支护施工所针对的区域性较强,因此,在进行基坑支护施工的过程中,应该首先对岩土工程的施工现场进行全面仔细的勘察,其中主要包括基坑的地质构造、水质情况、地下水位情况。即使是同一城市中,也存在基坑支护工程区域差异性。
1.3、单一性与综合性
基坑支护工作时一项复杂繁琐而且综合性特别强的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其中主要包括岩土工程、施工工艺和结构工程等几个方面的内动。这些施工的工艺在各个方面之间有相互影响和制约,综合体现了在施工过程中的综合性和系统性。同时,这也说明了在进行基坑支护设计施工的时候必须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的施工因素。
2、基坑支护设计工程中存在的问题
2.1、没有正确地选择土体的物理力学参数
在岩土工程中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上,所涉及到的土体的物理力学参数并没有完全地符合建设的需要。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基坑支护的安全性主要是受到其支撑压力大小的影响,通过对这种压力的计算可以计算出一定的物理力学参数值。但是,由于所进行建设的地质条件比较复杂,变化多样,要实现非常精确的计算目前还没有这种技术水平。同时,由于土体物理力学参数在选择上也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特别是含水率、粘聚力和内摩擦角等三个参数受到深基坑开挖后的影响,经常出现不同的变化,因而非常难以计算出基坑支护结构的真正的受力情况。
2.2、基坑土体所选择的样本没有整体性
在进行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之前,勘察人员应该对基坑的土质进行取样试验的工作。勘察人员通过对所取样土质的分析,能够获取较为合理的物理力学指标,从而正确地指导基坑支护工程结构的设计工作。但是,在进行钻探的过程中,为了控制工程造价和勘探的工作量,钻孔就会相应地受到限制。在这种情况下,所取得的样本存在一定的随机性和不完整性,再加上地质构造的复杂和多变的特征,样本更加的不可能反映出基坑土体的真实情况。
2.3、基坑支护结构真实的受力情况与设计的不相符
基坑支护结构设计中所进行的设计计算,一般都是按照极限平衡理论来进行的,这种理论是一种静态的概念。而在实际的施工建设中,基坑土体处于一种动态的平衡状态,其施工的荷载力随时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结构设计中的相关荷载力数值,只有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进行相应的修改才能与实际情况相符,否则会造成支护结构的变形,不利于工程建设的有效开展。
3、基坑支护设计工程中提高安全性的改进措施
3.1、加强设计理念的更新
建议行政主管部门建立专门机构对基坑支护设计方案进行审查和评价。对于基坑设计人员的资质应有明确要求,不具备设计资质的人员或单位不能从事基坑支护设计工作。基坑支护设计人员应加强自身的素质的修养,不断提高自身的设计水平,包括选择技术参数取值的准确性、适用性,加强基坑支护理论研究,对于基坑变形的控制设计等。这种技术能力的掌握和认识的存在,有利于基坑支护结构的合理设计,为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在这种理念计算出来的结果与实际的情况往往相差比较大,不利于工程建设的质量和安全建设。因此,在今后的基坑支护设计中,要逐渐地形成以施工监测为主导,进行动态信息反馈的新的设计体系,彻底地改变传统的设计理念。对设计理念进行优化,是提高施工质量的有效方法。改变以往不合时宜的传统设计方式或土压力计算方法,根据具体要求和情况,建立以施工监测为主导的信息反馈设计体系。
3.2、积极寻找新型的机构计算方法
随着高层建筑的发展,新的支护结构不断的出现,并有效地应用到实际的工程建设中。比如钢板桩、低下连续墙等支护结构的使用,促进了土钉、双排桩和旋喷土锚等支付结构型式的产生。但是,对于这些新支护结构的相关计算和设计并没有形成统一的理论,加强其计算和设计方法的研究,仍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3.3、采用新的设计方法控制变形
我国在进行基坑支护工程机构设计时,采用的主要是极限平衡原理,这是一种简便实用的设计方法。在这种原理的指导下,所设计出来的基坑支护结构可以满足结构在强度上的要求,但是不能够有效地体现支护结构刚度上的要求。因此,为了避免由于结构刚度而造成相应的事故,应当采用新的设计方法控制变形。相关的设计人员应当对控制变形的标准、空间效应变化成地面超载等问题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结束语
总的来说,在岩土工程中,基坑的支护设计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和风险,总之,岩土工程基坑的支护设计存在一定的风险,地质条件变化多样,工程建设的相关管理者应当在结合所在地工程建设的经验上,按照一定的要求和设计理念进行深基坑支护工作的施工,从而有效的对支护结构起到了安全保护性作用。但是,按照传统的深基坑支护的建设理念和设计理念,及其计算方法来说,必须要结合实际的施工,进行科学合理性的改进,全面促进深基坑支护工作的发展,保证岩土工程建设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灵台县自然概况
`台县位于陇东黄土高原南缘,全境东西长78公里,南北宽40公里,总面积2038平方公里,属黄土高原沟壑区。东南与陕西长武、彬县、麟游、千阳、陇县接壤,西北与本省崇信、泾川县毗邻。辖7镇4乡3个办事处,153个行政村34个居委会 总面积2760平方公里,总人口23.21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8230人;区域水土流失严重,流失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60%以上,干旱、霜冻、风沙、冰雹等自然灾害频繁。
2、灵台县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概况
据调查截止20016年,全县共完成三北工程建设任务185.57万亩,累计人工造林149.6万亩,飞播造林6.11万亩,封山育林29.86万亩公顷。其中三北防护林一、二、三、四期工程建设灵台县净增造林保存面积55.2万亩,保存率为35.7%,一、二、三、四期保存率分别为38%、32.7%、18.4%、53.7%,保存状况不容乐观。现正在建设中的五期工程只完成计划的8.9%,为了有效地提高工程造林质量,促进灵台生态环境的逐步好转,根据灵台县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现状,存在问题,探讨对策及策略,为今后工程建设找出更加有效的途径。
3、灵台县三北防护林目前存在的问题
“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以来,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从长远分析,“三北”工程投资大,要求高,投入和效益相比,相差甚远,后期管护举步 维艰,工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已暴露出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政策落实不到位,权属不够清晰 产权问题是保证营造林质量的动力之源。虽然国家一再强调“谁造谁有”,但实际上无论是在国有林地,集体林地还是私人承包林地上造的林,除林业部门重视林地的管护和成活率外,集体承包人都漠不关心,产权不明确已严重影响了造林者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3.2“重造轻管”的现象客观存在。受干旱等特殊自然条件的限制,灵台县造林保存率相对较低。其主要原因是国家造林补助标准较低,重点林业工程往往只安排造林经费,造林后未成林造林地的管护经费不能及时到位,致使“有钱造林,没钱管护”!
3.3林业科技整体水平不高,支撑能力较弱。灵台县整体经济社会发展较为落后,林业科技发展水平不高,部分成熟适用技术因为资金投入、技术推广人员少等原因不能得到广泛推广,从而造成林业生产中的科技含量低,造林成活率、保存率、转化率不高。
3.4林业工程管理存在薄弱环节。灵台县林业工程管理仍处于较低层次,在工程建设质量监控、森林资源的数字化管理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
4、“三北”防护林今后应该采取的对策和措施
4.1加大政策执行的力度,深化林地产权制度政策 政策的落实是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国家在近年来出台了许多关于林业重点工程项目的管理办法和政策法规。但从目前看,仍然落实不到位。因此,各级政府应改变思路,从争项目、跑资金的工作重心转移出来,认真落实各项制度,加大造林质量的监督,努力建立起造林质量保证体系。同时要因地制宜,深化改革,大力发展民营林业股份林业及家庭承包等经营方式。鼓励全社会参与到“三北”建设中来,实行谁承包、谁治理、谁受益,或实行拍卖,允许承包期间有价转让。
4.2调整质量管理方式,实行全程质量管理 客观地讲,我们的林业工程质量管理在整体上仍处于事后检查的初始阶段,缺乏对工程质量的全程跟踪,出现质量问题也就是采取补救措施,不良影响无法根除。因此,我们应该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调整质量管理方式,真正把工程造林的各道工序、各个环节置于监控之下,要建立健全工程质量岗位责任制,完善质量管理制度,将责任落实到人头。
4.3转变传统观念,有选择性地实施人工造林 在“三北”防护林实施期间,人们为了尽快在干旱区和半干旱区见到树林,再加上在灵台县开发耗水的农业种植大棚蔬菜、苹果等,大量开采使用地下水,造成更加严重的生态问题。干旱地已造林子严重退化,绝大多数都成了长不大的“小老头树”,年复一年地硬挺着当“摆设”,充其量也就是数字形式上的“存在”。如我县的北部塬区以及南部黄土丘陵沟壑区属严重的干旱地区,水资源短缺,立地条件差,对于这样的地区,则不宜大面积实施人工造林,尽可能采用封山育林或人工栽植灌木。三北防护林工程在灵台应作为护路林和农田防护林实施。
4.4筹集资金,加大对我县“三北”工程投入力度,尽量落实配套资金 虽然国家对我县“三北”工程投入力度较大,但是相对于需要治理的沙化土地和荒漠化土地面积来说还是显得捉襟见肘,而且还要治理南部丘陵沟壑区的严重水土流失面积,资金的缺口很大。因此,首先要积极争取国家林业局、“三北”局和省林业厅加大对我县“三北”工程建设的投资力度;其次要吸收民间资本开展股份制林业;第三要做好地方财政资金的配套工作,在资金相对充裕的年份,尽量予以保证,以提高单位面积投入,保证造林质量。
伴随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需求变化,作为新兴的、实践性、应用性和创造性极强的边缘交叉学科,工业设计人才的创新思维能力、设计表达和沟通能力、团队交叉协作能力就成为衡量人才标准的重磅砝码。针对工科院校学生偏重于逻辑思维、理性思维的特征,如何通过互动-探究型的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就成为我们面临的新课题。本文以产品系统设计实践教学为案例,借鉴国外设计院校的先进教学理念和方法,从设计选题、教学过程控制、学习结果评估、多维互动教学等教学实践各环节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尝试,使学生的设计理念、创新设计能力、专业适应性、延伸性和竞争力得到综合提高。
一、互动一探究型教学方法
互动一探究型教学法的理论基础可以追溯到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约翰·杜威的探究式教学思想、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和教育家杰罗姆·布鲁纳的发现学习、建构主义对学习及合作学习的理解。互动探究型教学模式指教师引导学生从学科领域和现实生活中选择研究主题,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学习)的情境,运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通过多维互动的教学关系,使学生主动探究问题,获得知识、技能、情感和态度的发展,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的教育模式在探究教学活动中,教师是引导者,学生是探索者,学习方式是发现式学习,目的是学生建构性地获取知识;它具有主体性、开放性、合作性、建构性、综合性、实践性等特点。这一教学理论体系运用到工业设计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强调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改变教师灌输知识点、学生被动接受的方式,注重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强调课题目标让学生去确定,问题让学生去发现,过程让学生去探索,方法让学生去寻找,学会自我学习。
(二)强调教学的开放性。教学内容开放,选题聚焦社会热点、追综科技进步,切合学生的生活体验;教学思维开放,追求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灵敏性;教学过程和结果开放;师生关系取向于教学相长的开放式关系。
(三)强调学生的交流、合作、竞争和创新能力。教师在教学开展过程中设计学生的互动交流模式,规范学生的交流行为,引导每个课题小组的成员实现自我思考的过程。
二、互动一探究型教学方法在工业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实践探索
在全球趋同、信息技术和科学技术发展迅猛的当下,工业设计的内涵和外延有了极大的拓展和丰富,它涉及到生活系统、交通系统、环境系统、工作系统、生产系统、服务系统及信息系统等各个层面,并且这些系统之间还存在着子系统和子系统、子系统和大系统之间更为复杂的关系,呈现出极大的开放性和延展性。
根据笔者在国外学习的经历,国际知名设计院校的产品设计课程究其核心课程内容,非常注重课程的拓展和整合。既有对产品系统本身的思考,又有对产品环境以及对人文背景和经济背景的思考,特别是设计在环境可持续发展、创新生活方式、服务设计等方面的思考、创造性的解决方案及对社会的意义,非常强调设计师的系统观和社会责任感。一门综合性的设计课程,往往由具有不同背景的教师团队共同担当,每一个具体的教学环节都有不同的内容和方式,在课题研究中从关注人、物、事、环境、商业性和社会性因素等不同角度进行探索,注重观察问题、思考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完全占据主导地位,学生的团队合作和交流积极有效。笔者所处的环境虽然依托工科学院多学科、大学科的背景优势,但各学科间的交叉合作较少,教学环境相对封闭,设计专业内部各年级、各课程、各班之间的交流学习也相对封闭,整体教学环境的开放性、交叉性受到了很大限制。此外,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方法和手段相对单一,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设计评价能力和综合设计能力的培养。笔者期望通过互动-探究型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改变目前这种现状,在更开放的环境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能力。
(一)教学内容和设计选题的优化。
在教学内容上,遵循和社会生活系统及企业经营系统的设计需求密切相关的原则。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各个方面所展现的诸多现象发现设计问题和需求,通过多角度、多内容开展系统设计课题研究,致力于将系统设计的思维、理念及方法融入到学生思考、研究和实践过程中去。并顺应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丰富和拓展系统设计的内涵和外延,不断进行新内容、新方法的探索。
在设计选题上,走产、学、研、赛相结合的道路,拓展教学课堂。建立学校与企业的紧密联系,使学生走进企业参观学习,并通过企业设计研发人员对品牌战略、产品开发与发展战略、市场需求与竞争、销售策略、工程技术发展等相关内容的介绍,拓展设计研究的角度,在实践中得到锤炼。设计课题和设计竞赛相结合,以赛促学,提高学习积极性,设计成果通过申请专利、合作开发等方式使教学成果转化为社会效益。逐步建立一个资源丰富、操作性强、开放、立体的产品系统设计课程教学体系。
(二)建立合理、完善的设计过程控制系统。
改变以往偏重于设计结果的课程评价方法,根据设计实践课题研究展开的流程,设计不同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表达方式,强化学生对系统设计思维和方法的理解和领会。改变以往课程中将知识点以章节在课程开篇集中灌输的方式,而是在每个课时段所对应的关键流程,将知识点以问题展开解决的逻辑顺序导人到课堂教学中,并引导学生通过不同的研究方法和表达形式进行课题实践,控制关键的时间节点,使教学进程顺利的展开,并在不同的课程阶段导人不同形式的互动教学模式,特别是建立学生问组与组、组与班、班与班的互动交流,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竞争意识,锻炼学生的沟通和表达能力,营造系统设计课程开放、交流、合作的教学环境
(三)建立教师-学生-社会三位一体、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并重的评价系统。
通过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互评,社会(企业和消费群体)评价构成一个三位一体的评价体系。针对设计过程、设计结果及学生综合表现分别设定评价标准,通过构建设计过程和设计结果并重的评价系统,将设计评价引入到设计研究的全过程,改变过于注重设计结果而忽视设计过程的方式,促使学生重视提高系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使评价系统更为客观、科学、合理,锻炼了学生的评判力,提升了学生对设计的正确认识。
(四)多维互动教学。
在教学方法上,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传授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模式,通过开展案例诱导、现场教学、项目教学、互动诱导、课堂讨论、团队学习等多种形式并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竞争意识,推动学生自主学习,掌握新知识和新经验的能力。
案例诱导——依托国内国际知名设计院校教学案例、国际重要学科竞赛案例、国际知名设计机构和著名企业的实际案例,将专业知识及前沿研究动态系统地贯穿起来,运用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并通过教师讲解、组织学生研讨、学生深度剖析等方式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判断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现场教学——根据教学内容,在课程中,让学生深入到市场、企业,家庭等现场,进行实际项目调查研究、深度访谈、视频记录、参观学习、讲解,以获取真实的设计感受和体验。
项目教学——借助地域经济发达,民营企业众多的优势,导入实际项目,以教师和企业设计师共同执教,使学生切实地了解用户和企业的需求,熟悉项目设计的基本方法和综合考虑因素,为学生走向社会、服务社会打下基础。
互动诱导——将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与学生学,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形成教与学之间一种“对话”的关系。通过师生互动、学生互动、课内课外互动、设计方案讨论与互动,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交互学习,实行双向互动的新型教学模式。
团队学习——产品系统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较为复杂,团队合作的方式利于学生开展自我学习、分工合作、沟通交流。其工作方式也是一个系统的工作方式。企业设计部门、设计公司也都采用团队合作式的方式,对即将进入社会的学生也是适应社会的预演。
互动教学环节示例:快速汇报(SpeedPresentation)操作案例:
实施目的:激发学生参与热情,展现团队合作精神,增强沟通和表达能力;各小组充分整理设计思维、审视、反思设计过程和成果;充分交流、分享设计成果,扩大学习成效;引入学生评分机制,增强学生的设计评价能力;公布优胜小组,激发小组问的竞争意识,树立学习典范。
多年以来,人类面对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始终无能为力,受到地震、洪水、干旱、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影响,人类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活动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与此同时,交通事故、火灾、爆炸等人为灾害也同样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灾害的破坏力是我们无法控制的,但是很多灾害的发生却是可以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来预测,如果能够对灾害的发生有一定的预见,做好相应的防灾减灾工作,便能够极大的降低灾害带来的损失,这就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和实践。目前,防灾减灾已经被列为土工程学科中的二级学科,这也说明了土木工程在防灾减灾工作中的重要性。
一、灾害的涵义
1.灾害的定义
灾害指的是为人类社会的生存和生产带来破坏性影响的行为或者是事物,而根据国际卫生组织的相关规定,将灾害定义为:“任何能引起设施破坏、经济严重受损、人员伤亡、健康状况恶化的事件,如其规模已超出事件发生社区的承受能力而不得不向社区外部寻求专门扶助时,应可称其为灾害。”从某种意义上说,灾害不仅包括自然灾害,同时也包括人为产生的破坏性影响,灾害最显著的两个特征就是破坏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而且其已经超过的社区的承受能力。
2.灾害的分类
灾害按形成原因可以分为自然灾害、人为灾害两类。其中,自然灾害有地貌灾害(滑坡、水土流失、泥石流、山崩、沙漠化)、地质灾害(海啸、地震、地下毒气、火山爆发)、气象灾害(洪涝、暴雨、冰雹、龙卷风、热带气旋、雷电、冻害、高温、干旱)、天文灾害(太阳活动异常、宇宙射线异常、天体撞击)、生物灾害(病虫害、有害动物)等。人为因素引起的灾害有工程灾害(有害物质失控、爆炸、工程塌方)、生态灾害(环境污染、人口过剩、资源衰竭)、社会生活灾害(战争、火灾、暴力、社会动乱、恐怖活动、交通意外)等。
3.灾害的发展
在人类社会多年的发展历程中,灾害无时无刻不在威胁和影响着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往往一次巨大的灾害就会导致成千上万的人受到影响。同时,灾害自身所具有的突发性使得人们在没有任何准确的情况下遭受巨大的损失,如汶川地震的发生,带来巨大经济损失的同时,也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这对于国家和经济的发展都产生了严重的影响。而从全国范围来说,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较多的国家之一,每年由于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0%左右。可见,灾害对于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无疑是直接的和巨大的。与此同时,由于人为引起的灾害也在不断的增加,火灾、交通事故、工程塔防的频繁发生,也为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阻碍作用。
二、土木工程在防灾减灾中的重要性
1.土木工程的特性
土木工程本身具有较多的特性,这也决定了其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第一,防护性。土木工程对人类的防护作用自远古时代开始已经延续至今。最早的土木工程建筑的出发点是为了抵御自然灾害,简单的遮风挡雨、躲避野兽。而随着人类生活环境的日渐复杂,土木工程逐渐用于各个领域中,如军事防护等等,被赋予了越来越多的复杂功能。现代土木工程技术的发展使得土木工程的防护性日渐增强,在很多高科技领域中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如核反应需要重混凝土为主体的反应堆来保证其安全性。
第二,超前性。防护作用的体现在于其在灾害发生之前的保护作用,人们必须要事先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才能抵御风雨和野兽的侵袭,必须要事先挖好人防工程才能抵御敌方的炮火,所以说,土木工程所具有的超前性也是发挥其特性的重要体现。从古代的万里长城,到如今的人防工事,无疑不是在对灾害的预计基础上所采取的防护措施。因此,土木工程在各行各业中所发挥的作用也日渐重要,正是由于其本身所具有的超前性,使得其防护作用能够获得充分发挥。
第三,基础性。土木工程建设的部分通常情况下都是基础工程,无论是道路、桥梁,还是房屋建筑,其所涉及到的无一不是基础性的工程,同时土木工程的基础性也表现在其建设周期长、资金投入大等特点,正是这些特点也决定了其具有很长的服役周期,很多公元前的土木建筑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隋朝的大运河,至今仍然在通航。
第四,普遍性。土木工程的普遍性体现在其不是单一的在某个行业中发挥作用,而是在各行各业中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每个行业离开土木工程都无法顺利的运转。而从土木工程自身的发展来说,其需要不断的提高和进步,才能适应不同行业的应用需求,促进其作用更好的发挥。
第五,持久性。人类社会的发展经历一个漫长而持久的过程,而土木工程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也是恒久的,对于自然灾害我们无法完全消灭,但是可以通过修葺防护措施来预防和降低灾害的破坏,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土木工程所承担的任务也仍然持续,也可以说,土木工程的持久性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相互依存的。
2.土木工程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
土木工程自身所拥有的多个特性决定了其在防灾减灾工作中的重要性,无论在任何一种灾害面前,土木工程都承担着其重要的作用。我们可以通过防震结构的设计来降低地震灾害的破坏力,通过防洪工程来阻挡龙涝灾害,利用渠道水库的作用来缓解自然干旱等,正因为土木工程所具有的特性,才能使其在各个行业中都能发挥重要的作用。近些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土木工程的建设方面也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在工程建筑结构的设计与优化方面更加适应其防护作用的发挥,同时在防震减震、提高建筑稳定性等方面都有了技术性的突破。在桥梁等交通工程中,也充分利用防震支架灯,通过分离作用来降低灾害的作用,保证各项生产活动的有序进行。总的来说,土木工程的特性决定了其在防灾减灾工作中的重要地位,我们应当不断提高土木工程的建设技术,从而促进其作用更好的发挥。
结束语:
自然界的灾害是人类无法控制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必要的防护措施来降低灾害带来的损失。土木工程结构是现代建筑领域中一种常见的结构,其在防灾减灾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随着建筑工程事业的不断发展,更加需要对土木工程进行科学和合理的运用,未雨绸缪,做好灾害的预防工作,将灾害发生的损失降到最低,以此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阿全,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辉.土木工程结构抗震性能原理分析与结构减震技术[J].建筑与文化,2012(02)
[2]崔京浩.灾害的严重性及土木工程在防灾减灾中的重要性[J].工程力学,2006(02)
前言
雷电是多种自然现象中的一种,它具有较大的压力,能产生强大的电磁脉冲,破坏性极大。雷电常常表现出范围广、强度大、频率高等特点。雷电灾害是我国十大自然灾害之一,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较快,电子信息系统、智能系统、计算机网络在我国各行业得到广泛的应用,使得雷击一旦发生,造成的危害是及其巨大的,不仅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较大的安全隐患,而且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因而防雷减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防雷减灾管理及技术的研究也具有重大的意义。
1 防雷防灾管理
雷电放电是一种自然现象,其威力巨大对自然客体的具有较大的破坏,雷击危害可能会殃及到自然界的每个角落,因而雷电防护可以看作是一件公益事业。由于雷电现象的产生机理相当复杂,学术上还不能完全的解释清楚,因而在防雷工程中所涉及到的技术亦是方方面面的。所以,从诸多角度说来,防雷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
1.1 我国防雷防灾管理现状
我国现在雷电防护管理工作在有关部门指导下,经过社会各界的不懈努力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尤其是在雷击电磁脉冲防护领域开创了全新局面。但总的说来我国的防雷工作还缺乏一定的系统工程的观念,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管理缺乏系统工程的观念
自从相关部了某些标准提倡全国执行以来,许多行业都陆续提出了自己行业的标准,于是出现了各管个、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局面。尽管国家相关机关采取了一定的措施,以期在全国内形成行业大联合,实现一致的管理,但迄今为止仍然没有明显的效果。导致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有经济、法制、行政、技术等方面的原因。解决这一问题还需要国家有关职能部门做充分的调查研究,征求广泛的意见,权衡利弊兼顾各方利益解决。
第二、技术标准以及法规缺乏系统工程的观念
一项防雷工程往往需要执行多项国家技术标准和规范,同时还有行业的、地方的标准和规定,如建筑、电气、采暖空调、消防、交通、防雷以及市政规划设计等方面的设计规范。因为我国在标准化体制方面还存在着一些弊端,使得这些规范以及标准经常重复出现,更有甚者会相互矛盾,导致工程技术参与人员往往感到无所适从。当然雷电防护相关产品标准的重复或者不一致,以及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所述的内容不一致,还有同一术语不同的含义等现象偶然会发生。
1.2 加强防雷防灾检测管理
防雷装置的检测,与一般的工作不同,它所涉及的方面关系到各行各业,依法对防雷装置进行安全检测以及技术服务,需要有着科学、完善的机构组织,并对其进行标准化、规范化的管理。
防雷部门有着防雷技术与人才等诸多方面的优势,尤其是有些部委系统防雷的技术力量以及设备配置有较高的实力与基础,甚至多年都在进行相关方面的工作,然而这些部门的防雷系统是部门自成的体系,没有组成一个完善的防雷体系,而且还缺乏规范的管理。那么,怎样才能利用好多个方面不同的优势,既能履行政府给予我们职能,又不在行业内造成垄断现象。
首先应形成防雷装置检测网,这样就能较好地发挥不同部门的职能作用。若单单由气象部门单方面承担安全检测任务,就难以达成目的,有的部门或者特殊行业是我们能力难以达到的。
其次为坚持检测管理,可制定检测资质审批制度、对资质进行年审的制度、相关检测人员持证上岗制度、资料上报制度、复检制度、重大事故报告制度、仪器年检制度等,最大程度地让管理工作规范化。
另外,领导重视、坚持防雷检测队伍的整体素质建设、并提高检测服务的质量,这也是防雷防灾,确保安全生产,以及促进现代化经济建设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
2 综合防雷减灾技术的应用
2.1 信息系统雷电综合防护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各行业信息系统得到广泛的应用,并在其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这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但是由于信息系统其特殊的物理性质,导致其抗磁干扰能力以及耐过压能力都较为低下,这使的雷击破坏情况经常发生,并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导致的经济损失愈来愈大。因而,在防雷减灾工作中信息系统防雷击电磁脉冲已成为重中之重的工作。做好信息系统的综合防雷减灾工作,应注意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直击雷防护是基础。现代防雷技术讲究综合防护,信息系统防雷保护的基础是其有可靠地直击雷防护装置。其要求不仅能保护建筑物本身的安全,还能为其内部信息技术设备以及网络系统创作优秀电磁环境,同时为信息系统防雷击提供基础条件。
2.2 智能建筑物防雷要点
智能建筑防雷减灾的基本含义是:以布线作为防雷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作为防护桥梁,综合建筑物内各系统,实现对建筑物各个系统的综合管理。因此,智能建筑防雷减灾除了对感应雷、直击雷的防护外,应尤其注意其综合布线系统。
区局成立以局长为组长、副局长、为副组长,各相关股室、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区交通运输局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工作领导小组。
各单位要高度重视“防灾减灾日”活动的组织领导,统一思想,广泛开展“防灾减灾日”活动,进一步增强交通行业灾害风险防范意识,普及灾害自救互救知识。要切实把做好“防灾减灾日”有关工作作为保障工程建设质量安全、维护群众利益、保障人民生命安全、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确保各项活动顺利举办、取得实效。
二、创新形式,大力开展防灾减灾及应急救援知识宣传活动
各单位要主动加强防灾减灾宣传工作,确保“防灾减灾日”活动宣传报道有力有序开展。要围绕“提升基层应急能力,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活动主题,广泛宣传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重大意义,充分推广介绍防灾减灾知识,进一步让广大群众了解和掌握防灾减灾知识和基本技能,切实增强抗风险能力和水平。充分发挥微博、微信和客户端等新闻媒体作用,通过张贴海报、放置展板、分发资料、设置防灾减灾宣传专栏、悬挂防灾减灾宣传标语等方式,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
结合文明创建包保社区、脱贫攻坚帮扶贫困村等方式,积极组织志愿者进家庭、进机关、进社区、进农村宣传安全和防灾减灾以及应急救援知识。
三、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
(一)对在建公路项目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要立即组织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对所有公路施工现场进行拉网式排查,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不留死角,特别是对于桥梁、边坡(高填深挖)等重要工程、地质灾害易发路段、特种设备要加大排查力度。有效把控道路、公路施工安全风险。
(二)公路基础设施治理。加强农村道路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力度,加大危旧桥梁改造力度。对公路桥梁安全防护和连续长陡下坡等重点路段安全通行能力,在全区范围内开展风险排查和评估,实行分级分类进行处置。
(三)加强雨季施工安全防范工作。各单位要切实做好防汛工作,防止降雨造成的安全事故。
(四)对安全隐患进行大排除,尽早消除安全隐患。各单位对排查出的问题要高度重视,及时组织相关各方进行认真研究,提出整改措施,及时进行整改,确保安全隐患得到大排除。
四、加强应急管理工作
一是要建立应急处置机制,在发生重特大突发事件时,及时组建分级负责的应急指挥机构,统一协调处置重特大突发事件。二是要建立应急信息报告机制,及时向区交通运输局报告道路运输信息。三是要建立应急值班制度,实行24小时领导带班值班,保障应急值守和信息畅通。四是要积极做好抢险运力调配,配合处置突发事件。
自然灾害学习心得1
自然灾害,包括人造灾害,都是人们最大的敌人。自然灾害有许多,比如,地震、酸雨、温室效应、台风等。人造灾害有火灾、水土流失等。远在古代,人们没有防范意识,都是求神拜佛保佑平安。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懂得用科学道理、实用的方法来保护自己,减少灾害威胁到自己的生命。本文将告诉大家怎样用科学的方法来防震减灾,保护自己,保护家园。
据调查,全国有许多地方发生大地震,如1514年云南大理大地震,1975年辽宁海城大地震,1605年海南琼州大地震,1786年四川康定南地地震,1976年唐山大地震……如此多灾害,损伤惨重,特别是唐山大地震,有20多万人死亡和受伤。
我认为小学生在防震减灾中能发挥作用。只要我们多看有关书籍,把知道的知识告诉身边的每一个人,让这知识一传十、十传百,让每一个人都知道。知道听到地震来了要镇定,不要胡乱传谣。地震时不要惊慌,告诉人们应该怎么做。只要我们平时多向人们宣传有关地震的知识,在地震时,人们便知道如何保护自己,这样便减少了地震的灾害,减少了死亡率,减少了财产的损失,还让人们懂得地震知识及地震科普常识。
地震的威力十分的大,为了不让美丽的城市变成废墟,为了不让拥有幸福家庭的孩子变成孤儿……我们从小就要知道如何在地震中逃生,不要慌张地向户外跑,请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户外的场合,要保护好头部,避开危险之处。当地震发生时,房屋倒塌后所形成的室内三角空间,往往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地点。特别是在楼房内的人,选择厨房、卫生间等开间小、不易倒塌的空间、墙角或桌子等坚固家具易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避震。在没有桌子等可供藏身的场合,无论如何,都要用坐垫等物保护好头部。千万不要盲目跳楼和使用电梯。 在发生地震、火灾时,不能使用电梯。万一在搭乘电梯时遇到地震,将操作盘上各楼层的按钮全部按下,一旦停下,迅速离开电梯,确认安全后避难。高层大厦以及附近的建筑物的电梯,都装有管制运行的装置,地震发生时,会自动停止,停在最近的楼层。万一被关在电梯中的话,要通过电梯中的专用电话与管理室联系、求助。 居住在地震区的每一个人,必须时常慎重地考虑到为未来地震要做那些准备工作?无论你在家里或正在工作,在商店里、在街上、车上和你所去的其它地方,如你事先考虑了发生地震前该做些什么,那你就更可能保持镇静而理智地采取行动。
下面所叙述的条文是地震到来前要做的一些准备工作,其中包括每个人必须尽快采取的简单行动,另外还提出更为安全的措施。常备几个手电筒和备用电池,放在随手可取的地方,也可在你的床边放一个手电筒。随身备好最基本急救用品,"并掌握急救的程序(严重的灾害之后,各家医院将挤得水泄不通,医务人员则忙于抢救更严重的伤员)。最好能备有你和你在一处的其他人所需的足够特效药品。在你的电话机旁写下救护队、救火队和警察局的电话号码。
地震前动物比人先知先觉的科学道理目前尚不完全清楚,但是震前动物的异常现象在我国古代地震资料中早有记载。据不完全统计,在震前有异常的动物就有几十种,空中飞的,地下跑的,水中游的无处不在。
我国地震区群众根据地震前动物异常反应编写了预报地震的歌谣:
震前动物有预兆,群测群防很重要。
牛羊骡马不进圈,猪不吃食狗乱咬。
鸭不下水岸上闹,鸡飞树上高声叫。
冰天雪地蛇出洞,大猫衔着小猫跑。
兔子竖耳蹦又撞,鱼朝水面乱跳跃。
蜜蜂群迁闹轰轰,鸽子惊飞不回巢。
家家户户都观察,综合异常作预报
如果先做好了这几点,会减少灾害的发生,或者一旦灾难发生时会挽回不少人的生命。
保护我们的家园——地球,便是保护自己。让我们行动起来,共同防止灾害的发生,让明天的地球更加光明,更加灿烂!
自然灾害学习心得2
听了今天上午郑增仪讲的安全讲座, 感受很深,尤其是听到那一幕幕掺不仁睹的安全事故: 纵火杀人, 精神病人砍伤儿童, 驾驶员车上睡觉撞伤跑操学生等。
孩子是社会未来的接班人,他们能否健康成长,关系到民族的兴衰和社会的进步。育人不仅要进行智力教育,还要进行道德、纪律教育。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从幼儿学生抓起,使学生从小就接受交通安全知识教育,达到自己教育自己,自己管理自己,养成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良好习惯,是能达到一代人和一个社会的良好秩序的百年大计。
新学期一开始,为确保学校师生上放学的道路交通安全,维护校园的教学、生活秩序,与学校一道一方面加强对校园内交通安全教育和管理,另一方面加大学校“绿色通道”的建设和学校周边交通环境的整治。以进一步增强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意识,提高他们的自防自护能力,遏制交通事故的发生。据了解,每年因各种事故,数以万计天真无邪的儿童少年死于非命,而因交通意识缺乏和淡薄引发的交通伤亡事故,在中小学生伤亡事故中占有较大的比例。中小学生的交通安全牵涉到千万个家庭的幸福,需要交警、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负责,齐抓共管。
交通法规规定,做到行车安全必须具备两个最基本的条件:一是无牌无证的车辆不能上路,二是年满18岁并考取了相关驾照才有资格驾驶车辆。然而,交警在上路巡逻执勤时发现,有相当部分的车辆“三证”不齐,一些还不符合法定年龄的学生也骑车上街。看来,学生交通安全教育问题任重道远,如何让中小学生平平安安上学,高高兴兴回家呢?
我建议定期或不定期选派民警或教师劝导员在交通复杂的学校门口或路口维持上、放学高峰的交通秩序,保障“绿色通道”安全畅通。同时 将交通安全教育和管理列入学校管理的内容,每所中小学平时就必须按照验收考评标准抓工作,并将交通安全教育纳入素质教育督导评估的内容之一。建议小学生上放学实行“排路队”和戴“小黄帽”的方法,把同路、同方向的学生编排成队,由教师护送过马路,保证学生走路安全;在组织学生外出集体活动或组织春、秋游时,严格规范审批手续,把好审批关,坚决制止病车、超载车运送学生,保证学校师生的交通安全。同时,加强了对学校及周边交通环境的整治,坚决取缔校园门口摆摊设点、占道为市等妨碍学校师生通行的违章行为。为广大师生创造了一个良好的交通环境。
说了这么多,我想大家应该知道交通安全的重要性了。那么,就请大家“保护生命,拒绝违章”,珍惜自己的生命吧!
自然灾害学习心得3
“生命”,一个多么鲜活的词语;“安全”,一个多么古老的话题;“幸福”一个多么美妙的境界。一人安全,全家幸福;生命至上,安全为天;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生命只有在安全中才能永葆活力,幸福只有在安全中才能永具魅力。安全构筑了我们美好的家园,成为连接亲朋好友的纽带。通过这项安全整治活动,我再一次深刻的休会到:在安全的问题上,来不得半点麻痹和侥幸,在安全的问题上,我们必须要防范在先、警惕在前,必须要警于思,合于规、慎于行;必须要树立高度的安全意识,人人讲安全,时时讲安全,事事讲安全;必须要筑起思想、行为和生命的安全长城。
也许不少人会认为,安全只是指身体的安全甚至是肢体的健壮和不受伤害;认为只要自己的肢体健全、行动自如那就叫安全。我认为,这决不是安全的全部。即便是一个具有健全的体格的人,如果他的思想道德水平低下、明辨是非能力不强,糊里糊涂攀兄弟、结姐妹,既有拉帮结派之嫌,又有醉翁喝酒之意;如果他不明不白逞义气、惹事端,不但喜好随波逐流,而且希望出点乱子;这表现出来的就是思想上的安全问题。无论是人身安全还是思想安全,亦或是行为安全,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结果的残酷性。交通事故,游泳溺水事故、体育活动意外伤害事故,课间游戏追逐打闹偶发事故,轻者可以伤及体格,重者能够危及生命,它们造成的后果是残酷的。可是思想道德的残缺、行为方式的越轨比体格不健全更可怕。臧克家先生在《有的人》一诗中写道:“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我想,那些失去健康的精神追求、迷失正确的人生方向、空有一架活着的躯体行尸走肉的人不就是思想残缺的产物吗?这种“产物”充其量只能是没完没了地吸取消化父母亲血汗的机器,只能成为社会发展长河中的废物,甚至成为危害社会发展的危险物。
我们都生活在一个由亲情、道德、责任、义务等等所交织的密切的关系当中。因此,个人就不仅只是个人。每一个人的现在都与未来相连,每一个人的自身都与家庭相连,每一个人的荣辱都与整体相连。为了个人的成长,为了家庭的幸福,为了这荣辱相伴的整体,让我们共同筑起思想、行为和生命的安全长城,做个好人。只有好人,一生才能平安;祝愿好人,一生平平安安。
自然灾害学习心得4
地震,这个全世界人恐惧的话题,这个熟悉的字眼,近几年来总是频繁地出现,不断的侵蚀我们这颗脆弱的心灵,大家都在呼喊着:“防震减灾,让地震远离人类!”20__年5月12日,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席卷中国,席卷汶川。正是这一天,中国人民在哭泣,汶川人民在哭泣。多少人们,妻离子别,家破人亡。20__年4月4日,悲剧又重新上演,一次又一次痛苦的,灾难中的人们呐喊着,用沙哑的声音喊着:“我们要生存,我们决不向灾难低头!”
为了让大家多一点地震常识,绍兴科技馆特别举行了一次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展。寒假里,我有幸参观了,使我对地震也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使我受益匪浅。
地震是一种使人类毁于瞬间的巨大天灾。它的发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由于地球内部深层物资的不断运动和变化,促成地球表层,尤其是地壳的不断运动变化,从而在漫长的地质带里,逐渐积累了巨大的能量。在地壳某些脆弱的地带,当它承受不了巨大的应力作用时,或者岩层突然发生破裂,或者引发厚有断层的错动从而引起了地震。地震还可分为天然地震,诱发地震和人工地震。
科学不断进步时代飞速发展,防震减灾便成了大家共同的话题。如果地震来了该怎么办?最近,我们班级就这个问题搞了一个小队演练活动,并且还在全校各班进行了巡回演出,受到了大家的一直好评。
首先,不要慌乱,应沉着冷静,随机应变,一切以生命为重。如果你住在楼房,地震时不能滞留在床上,不能站在房间中央,应立即躲在牢固的桌下或床下;千万不能跳楼,不能到阳台,也不要到楼梯去,更不能乘电梯。如果你正在学校上课,就要在老师的指挥下,迅速抱头,地震时千万不能慌乱拥挤外逃,待地震过后,再有组织地疏散到空旷的地方,原地不动。地震发生后,如果被埋压而不能自行脱险时,一定要沉住气。先试着双手从压埋物中抽出来,保护自己不受新的伤害。如果暂时不能脱险,就要保存体力,不要大声哭喊。采取果断措施,寻找生存空间。
可是,目前地震预报仍是个世界性难题,怎么去解决这个难题呢?我想,重任应在我们这一代身上。我们应该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将来去发明更先进的仪器来预测地震,并倡导大家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不要乱砍乱伐树木,要积极地植树造林,创造一个赖以生存的好环境,让汶川在地震中的悲剧,不再上演。
通过这次科普展的参观使我懂得了只有从小保护自己的家园——地球,才是保护自己。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吧,共同防止自然灾害的发生,共同拥抱美好的明天!
自然灾害学习心得5
一、我国防灾减灾科技应用与建设的现状 我国目前已建立起了较为完善、广为覆盖的气象、海洋、地震、水文、森林火灾和病虫害等地面监测和观测网,建立了气象卫星、海洋卫星、陆地卫星系列,并正在建设减灾小卫星星座系统。
在气象监测预报方面,建成了较先进的由地面气象观测站、太空站、各类天气雷达及气象卫星组成的大气探测系统,建立了气象卫星资料接收处理系统、现代化的气象通信系统和中期数值预报业务系统。
全国已形成了由国家、区域、省、地、县五级分工合理、有机结合、逐级指导的基本气象信息加工分析预测体系。
为了监测江河洪水,国家组建了由数目众多的水文站、水位站、雨量站等组成的水文监测网,建立了七大江河地区洪涝灾害易发区警戒水域遥感数据库,将遥感技术在“八五”期间应用于洪灾监测。
大江大河防汛抗旱工程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有些领域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另外,利用现代科技积极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如农区人工增雨、人工防雹、滴灌工程等,这些技术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对防灾减灾发生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在地震监测和抗震方面,组建了400多个地震观测台站,“十五”期间进行了数字化改造,由48个国家级数字测震台站组成的国家数字测震台网和由300多个区域数字测震台站组成的20个区域数字测震台网以及若干个流动数字测震台网、数字强震台网构成了中国数字测震系统,建立了大震警报系统和地震前兆观测系统,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监测预报系统,编制了全国地震烈度区划图和震害预测图,确定了52个城市作为国家重点防震城市,对全国地震烈度6度以上地区的工程建筑,实施综合性震害防御,对城市和大中型工矿企业的新建工程进行了抗震设防,完成了多条铁路干线、主要输油管线和多座骨干电厂、大型炼油厂,一批重点骨干钢铁企业和超大型乙烯工程以及大型水库的抗震加固。
在地质灾害防治方面,加强了对滑坡、泥石流、崩塌以及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地裂等地质灾害的勘查防治工作,采取了包括工程防御体系、生物水保防御体系、管理防护体系,社会管理体系和预测及报警体系在内的综合防御体系,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同时把生态建设与防灾减灾相结合,实施封山育林、退耕还林、退田还湖、退田还草和修建水利工程等一系列措施,极大地防止和减轻了地质灾害的危害和损失。
全国已建立了25片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实施了七大流域水土保持工程,在一万多条水土流失严重的小流域,开展了山水田林综合治理。
先后确立了包括“三北”防护林、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沿海防护林、平原农田防护林、淮河太湖流域防护林、珠江流域防护林、辽河流域防护林、黄河中游防护林和太行山绿化工程、防治沙漠化工程的十大林业生态工程。
此外,还发射了“资源一号”、“资源二号”卫星,广泛应用于资源勘查、防灾减灾、地质灾害监测和科学试验等领域。
二、我国防灾减灾科技应用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
管理缺乏综合协调 长期以来,我国的灾害管理体制基本是以单一灾种为主、分部门管理的模式,各涉灾管理部门自成系统,各自为战。
由于没有常设的综合管理机构,各灾种之间缺乏统一协调,部门之间缺乏沟通、联动,造成了许多弊端,如缺乏综合系统的法规、技术体系政策与全局的防灾减灾科技发展规划;缺少系统的、连续的防灾减灾思想指导,不利于部门之间协调;缺少综合性的防灾减灾应急处置技术系统;缺少专门为灾害救援的综合型救援专家、技术型队伍;没有形成相对完善的防灾减灾科学技术体系;信息公开和交流渠道不顺畅;资源、信息不能共享;科学决策评估支持系统与财政金融保障制度尚未建立等等,直接影响防灾减灾实效。
2。
投入不足 资金渠道单一 全国每年投入到防灾减灾科技研发和应用的经费十分有限,在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科研设备购置、防灾工程建设、防灾减灾基础研究和先进技术推广应用等多方面投入不足。
主要是因为我国防灾减灾科研基本依赖于财政拨款,资金来源渠道单一。
由于防灾减灾科研具有的社会效益远远大于近期经济效益,很难吸引企业资金和社会资金主动投入,造成防灾减灾科技发展和技术推广滞后。
另外,缺少科研成果推广的中间环节与适合防灾减灾工作规律的运行机制,防灾减灾科研成果的转化率低,一些防灾减灾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率不足10%,严重影响了全国防灾减灾工作的深入进行,影响了全国防灾减灾工作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3。
【中图分类号】S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3)05-0069-2
一、健全资金投入机制,加强农业气象灾害防御工作领导
黑龙江农业防灾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增幅不大,基础设施近10余年来几乎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善,每年防灾建设投入都仅仅用于维持基础设施抵御自然灾害的耗费上,而没有达到改善基础设施的抗灾目的,起不到有效抵御农业气象灾害的效果。因此,必须加大投入,提高农业水利基础设施的抗灾能力。从减灾工程性措施入手,要扩大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增加除涝面积,增加机电排灌站装机容量和排灌面积,发挥水库防汛抗旱的调蓄功能。修缮和保护现有防灾减灾工程,对农村主要生产生活工程进行加固,使其能够真正发挥作用,充分发挥各种防灾工程的效益。应当增加资金投入机制,贯彻落实救灾防灾专项资金政策。抗灾防灾资金的使用要有重点,不宜遍地撒网;同时还应科学规划,将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同防灾抗灾工作结合起来。
气象灾害防御事关农业生产稳定、国家粮食安全和现代农业发展,各级政府要按照《气象法》、《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的要求,进一步增强做好农业防灾减灾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强化组织领导,高度重视农业气象灾害防御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建立健全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建立健全气象灾害防御机制
一是积极探索气象灾害应急救援工作机制,加强农业防灾减灾体系建设。针对台风、干旱、洪涝、低温冰冻、冰雹等常发的自然灾害,加强农业气象对灾害的监测、预报、预警和评估,逐步发展防御灾害的信息系统,提高关键农事季节和具体农业生产活动的防灾减灾服务能力。围绕现代农业生产各个环节和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具体需求,开展关键农事活动气象预报和农业重大病虫害气象等级预报。二是开展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加强气象灾情普查和隐患排查。探索和发展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业务,积极参与政策性农业保险和重大气象灾害风险管理。着重开展农村雷电灾害普查和隐患排查,编制农村雷电灾害风险区划,加强农村雷电监测预警。制定农村防雷技术规范和防雷标准,定期开展农村防雷装置检测。加强农村雷电易发及高发区建筑物、农村中小学等人员密集场所、农村供电设施及易燃易爆场所等的雷电防护工程建设。三是适时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加强农村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作业示范基地,完善各级人工影响天气业务技术系统。在适当的时候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减轻气象灾害对农业的影响。建立跨省区、跨流域联合人工增雨作业体系,开展针对农业抗旱、水库蓄水、缓解高温及森林防火的人工增雨作业。围绕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调整人工防雹作业布局,开展联防作业。四是编制实施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完善气象灾害防御措施。完善山洪地质灾害、森林火灾、农林病虫害等气象次生和衍生灾害的防御标准和措施,切实增强对各类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综合防御、应急处置和救助的能力。五是全面推行气象灾害预警信号播发制度。广播电视、移动、联通、电信等部门密切配合,增加播出次数,实时插播气象灾害信息,稳定播出时间,确保气象信息和各种预警信息及时传送到农民手里,提前采取措施,最大程度减轻灾害损失。六是建立灾情报告制度,健全汇报网络,在第一时间内迅速上报相关部门和当地政府,及时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救援措施。
三、加强农业的生态保护,提高农业系统承灾能力
黑龙江目前正处于经济新的发展阶段,尤其要注意农业经济中的抗灾防灾问题,应当摸索防灾减灾和经济发展相协调的模式。经济发展过程中应坚持防灾减灾与环境保护工程优先的原则,将可能导致引起次生环境恶化和由此导致的生态灾害防患于未然,建立、健全各种防灾减灾法规,依法防灾减灾,加强防灾减灾执法力度,规范防灾减灾经济行为。提高抗灾能力,应当加强防灾减灾教育,树立减灾就是发展效益,减灾就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意识。提高社会公众合理使用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增强农村公众自我防护与救灾的能力和意识。完善灾害预警体系,做好抗灾减灾组织工作,加强重大灾害监测、预测和预报能力。实践证明,科学的方法和理论在灾害预报和监测上的应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社会对灾害的反应能力,从而真正实现社会的有效防灾抗灾能力。
建立环境的生态补偿机制应当立即建立环境的生态补偿机制,制定一套比较规范的生态、环境补偿办法,并将这些资金用于抗灾投入上。与此,有关部门还应加大对地区退耕还林的经济补偿的力度,并能够切实地贯彻、实施到位。
农田的灌溉离不开水资源,要保护好水资源,合理利用水资源。黑龙江省水资源稀缺,且存在一定程度的浪费,保护水资源,合理利用水资源比开发水资源产生的效果会更好;要建立水资源的生态环境保护机制,在干旱、半干旱地区适当地开发地下水资源,合理地发展水浇地和种植水稻的工作,使该地区的水资源能够循环利用;要杜绝一些地方为追求近期利益盲目开采地下水的行为,提高农民对水资源的正确认识,做到节约利用水资源;利用现代科学知识发展和推进节水设施的开发与研究,加大节水技术的推广,同时,也可以利用“天上水”、地表水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对耕地的生态保护也要加大力度,对那些不适宜发展种植业的地区坚决退耕还草还林,促进生态保护;建立保护性的农田防护林体系,对耕地实行轮作制的种植、生产,提高土地的肥力,改善耕地的质量。黑龙江省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应建立自然保护区和特殊生态功能区,用以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做到动物、生物之间多样性的协调,禁止捕杀鼠虫的天敌,使有害动物与天敌之间形成彼此制约的数量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
四、提高气象灾害信息服务水平,推广农业抗灾减灾技术
要在提高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水平的同时,加强农村气象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电视广播、农网、手机短信等方式,扩大气象信息覆盖面,解决气象灾害的预报预警信息“最后1km”的问题。大力发展农业气象特色服务,包括开展针对不同农事季节的农用天气预报,发展面向不同产业类型和农村种养大户、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新型气象服务模式等,不断提高气象灾害信息服务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要针对我市多发重发的气象灾害,大力推广农业抗灾减灾技术,不断提高农业灾害的防御水平。一是推广行之有效的工程技术措施,包括水利设施建设,重点组织实施水库、当家塘和排灌沟渠、泵站建设,加强中低产田改造,平整土地,改良土壤,实施农田林网化,进一步提高农业抗灾能力,有效防御干旱、洪涝和干热风等灾害。二是推广行之有效的农艺技术措施,包括调整农业布局和结构,对丘陵岗地易旱地区,大幅度压缩水稻种植面积,改为旱种作物,变对抗性为适应性,有效防御干旱灾害;选用耐高温(或低温)品种,适当调整播期,合理灌溉,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喷施赤霉素、多效素,可明显减缓高温热害、低温冷害的危害。三是推广行之有效的抗旱技术措施,包括推广水稻旱育秧、直播稻、工厂化集中育秧,地膜、秸秆覆盖,喷灌、滴灌和软管浇灌,喷洒抗旱剂等节水农业技术。
五、建立和完善农业气象灾害的监测预警系统
要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用信息技术实现气象灾害预警系统的科学化和系统化,建立一套完善的农业气象灾害预警系统,该系统主要是对信息进行收集、加工、、接收,它们之间分工明确、联系紧密、各负其责,同时,肩负着数据集成、行情分析、信息和信息接收工作。通过信息加工系统,再借助有专业素质分析能力的专家队伍,对收集到的部分农业气象灾害信息及时、高效地进行甄别、整理、分析、加工,分类建立农业气象灾害的资料档案,政府的相关部门再进行分析预测,提出相应的规避风险的预警对策;预警信息的监测需要借助一定的媒介定期或不定期地向农业部门和农民进行,让农民第一时间了解农业气象灾害的情况,还要加大力度建立农业气象灾害信息接收系统,向市、县及乡镇部门传达信息,建立气象灾害信息服务网络。
按照“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防灾减灾机制,健全农村基层气象灾害防御和应急组织体系,提高气象灾害防范、处置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或者避免气象灾害损失。制定和完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突出监测预报、预警信息和应急处置体系建设。加强组织领导,气象、农业、水利、交通、民政等部门要明确职责,通力合作。加强乡镇气象服务机构建设,落实专门人员,配备服务设施,确保乡有分管领导、有气象信息服务站、有气象协理员,促进气象灾害预警与防灾减灾应急组织高效运作。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F299.22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2306-1499(2013)06-(页码)-页数
市政工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市政工程指的为城镇人民提供生产和生活所必需的最基本的基础设施,主要包括管线、环保环卫、防灾减灾三大块,广义的市政工程还需加上交通、绿化等内容,本文中以下所指的市政工程均指狭义的市政工程。
1.小城镇市政工程规划的主要内容
小城镇市政工程规划主要包括三大块:管线工程规划、环境环卫规划、防灾减灾工程规划。其中管线工程规划包括:给水、排水、雨水、电力、电信、邮政、有线电视、燃气、供热工程规划;环境环卫规划包括:环境保护、环卫设施规划;防灾减灾规划则包括:防洪、抗震、消防、人防规划。
2.小城镇市政设施规划的现状
2.1现状资料严重缺失
在小城镇市政工程规划中,往往会发现现状资料极其匮乏,尤其是地下管线资料,这主要是由于早期政府对市政公用设施的建设随意、 缺少统一规划管理, 从而导致现状市政设施的基础资料混乱和缺失,尽管现在地探技术越来越先进, 但很多开发商或政府部门却不愿意投资采集现状资料,这也使得设计人员在后续的规划中不能依托现状的建设情况,而是当成一块空地来重新规划,因而导致规划与现状相脱节,造成资源浪费、重复投资。
2.2标准和规范尚不完善
因为小城镇的市政工程规划与城市的市政工程规划有着较大的区别,所以小城镇很难直接套用城市的标准规范,而目前针对小城镇规划的标准规范尚不完善,这就给小城镇市政规划造成了一定的难度。
目前国家出台的市政工程规划规范大多是关于城市的,能针对小城镇的标准规范很少,目前已知的只有《城镇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城镇燃气热力工程规范》等少数的几本规范,而其它的,例如给水工程只有《城市给水工程设计规范》、排水工程只有《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供电工程只有《城市电力规划规范》等。
2.3科学性有待于提高
早期由于对小城镇总体规划中的市政工程章节的不重视,这部分内容往往由一些规划专业的人员代做,由于缺乏专业基础,所以他们的规划往往是“依葫芦画瓢”,直接套用一两个范本来做,这样的规划成果必然存在很多规范和技术问题,根本无法指导下一步的详细规划和设计;其次由于甲方对于市政工程部分不重视,从基础资料的提供到市政规划成果的审核都未给予足够重视,这也直接挫伤市政规划人员的积极性,间接导致其缺乏足够的压力和动力去认真调研和设计,多数时候会选择马虎了事,从而无法保证规划质量。
2.4缺乏对小城镇差异性的关注
小城镇与城市差异很大,因此不能按照城市规划的那一套模式和技术策略来规划,而以往的小城镇市政工程规划往往是套用城市市政规划的模式,在其框架基础上做一些精减后来做小城镇市政工程规划,而对于小城镇自身人口少、基础薄弱、产业单一等特点缺乏缺乏相应的研究。
小城镇直接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不同的经济基础、不同的地理特征、不同的资源条件等这一切都会影响到规划的模式和技术策略,缺乏对差异性研究的规划必然针对性差、实施性差,最终沦为纸上谈兵。
2.5防灾减灾规划流于形式
首先是内容结构不完善。目前的小城镇的防灾减灾规划结构比较单一,主要包括防洪、消防、抗震和人防四个方面,但如果统一都套用这样的结构就非常不合适,因为防灾减灾的对象不仅仅包括上面的几个灾种,很多地方还应包括防风、地质灾害防护、防风沙等等灾种防护。
其次是规划深度不够。目前编制的的大多数防灾减灾规划中除了防洪部分内容相对比较详实外,其它的防灾部分更多的只是提出”一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原则性控制条文,而对于现状防灾空间存在问题的分析、防灾工程如何在空间中落实的内容却涉及甚少。
3.小城镇市政工程规划的特点
3.1规划思路的地域差异性大
以我们江苏为例,苏南苏北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差距较大,其各种规划标准以及规划的方式差别也很大。以用水指标为例,由于经济水平的差距,苏北的小城镇人均居住生活用水指标一般取80~120升/人.日,而苏南人均用水指标则普遍取到120~150升/人.日;以污水处理工艺为例,苏南乡镇的工业废水比重较大,城镇污水处理都采用生化处理的方式。而苏北仍以生活污水为主,可以结合当地的水文地质情况采用一定生态处理的方式。
即使同处同一个县市,由于不同的小城镇的地域分布不同、地理特征不同,其设计时的采用的思路、标准以及设计时采取的参数也不同。例如:泗阳县地处两种不同的地震动峰值分区上,所以在进行抗震工程设计时,临河镇及以东地区抗震设防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0g,临河镇以西地区抗震设防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5g。
3.2与上位规划联系紧密
相比较城市,小城镇的市政配套规划方式受其区域定位和地理位置影响更大。主城区邻近的城镇,倾向于与主城区市政公用设施共建共享;县市总规划分的组团片区内的几个城镇宜统一考虑市政设施配套;而距离较远或者地势复杂的乡镇则往往难以与周围乡镇市政设施共享,需要独立配置市政设施。
3.3各类负荷波动较大
小城镇相对城市而言,人口较小、产业单纯,用水、用电、用气等各类负荷高峰时与低峰时的差别更大。以用水为例,根据调研,小城镇日用水变化系数达到1.75~1.95,时变化系数达到2.0~2.4,用水高峰值与最低值之间的振幅也随小城镇规模减小而增大,这远远高于城市的日变化系数取值的1.1~1.5和时变化系数取值的1.2~1.6。
3.4规范和标准相对独立
由于小城镇的不同于城市的特点,小城镇所用的标准规范应与城市的标准规范有所区分。目前针对小城镇规划国家出台的标准规范还很少,只有《城镇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城镇燃气热力工程规范》等少数的几本规范,国家也正在抓紧这块标准的制定和完善,同时还要注意到,各部门、各省也出台了一些针对小城镇规划的规划文件,例如建设部1996年的《小城镇建设策略》、江苏1996年的《江苏省小城镇消防规划编制要点》等等。
4.小城镇市政工程规划的编制的要点
4.1研究区域关系,宏观把握规划原则
大中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郊区小城镇,市政设施的配置应在城市总体规划中一并考虑;集中分布或连绵分布的小城镇,市政设施应在城镇区域统筹规划的基础上,实行主要市政设施的联建共享,避免重复建设;相对独立、分散分布的小城镇,市政设施应在县(市)域城镇体系市政设施规划指导下,结合小城镇经济、社会发展和实际情况做出具体安排。
4.2确定合理的规划指标
指标的取值直接决定了后面的设施规模和管网计算,可以说是市政工程规划的基础,因此我们对于小城镇的指标体系,必须在参照国家相应的标准的同时结合小城镇的现实情况和专业发展动向来综合考虑。
近年来随着节能减排、低碳生态等理念在市政工程规划中的贯彻,很多市政规划的指标也应作出一些调整。例如“低冲击开发模式”在雨水工程中的应用,使得在雨水工程设计时,径流系数的取值也发生了改变;节水要求的提高需要我们采用节水设施和运用新技术,这也使得我们在计算管网漏损时的取值相应降低。
4.3近远期统筹考虑
小城镇经济发展弹性大,因此其用水量、用电量等各类市政负荷变数也大,所以市政设施的位置、数量、容量一定要近远期统筹考虑。污水厂、垃圾中转站、变电站等重要的市政公用设施千万不能出现三五年就需要迁址重建的情况,同时它们的建设规模一定要在满足近期需求的同时,为将来的升级扩容预留足够的备用空间;高压走廊、输水管、高中压燃气管等重要的市政设施走廊必须在规划时选择好合理的位置,尽量减少远期改线的可能性。
4.4因地制宜,探寻适合自身特点的规划体系
市政工程规划切忌模式化,由于每个小城镇有着各自不同的地理特征、资源条件、规划背景,因此其市政规划的思路和模式也各自不同。
例如在水资源较为匮乏的小城镇,要特别注重节水规划,必要的话需要设置再生水系统规划;在太阳能比较丰富的城镇,则需要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并且在相应的指标体系中加以约束;沿海小城镇由于台风威胁较大,则需要在防灾规划体系中加入防风规划章节;山区的小城镇则需要加入地质灾害防护的重要章节等等。
4.5强化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坚持小城镇环境保护规划服从区域、流域的环境保护规划的原则。注意环境保护规划与其他专业规划的相互衔接,充分发挥环境保护规划在环境管理方面的综合协调作用。
在环境保护章节编制中,要根据小城镇的土地、水域、生态环境的基本情况和使用功能,考虑社会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生态环境保护对不同区域的功能要求,结合小城镇总体规划和其它专项规划,对具有条件分区的小城镇进行不同类型功能区(如工业区、商贸区、住宅区、混合区等)的划分并提出相应的保护要求。
各功能区应合理布局,对在各功能区内的开发、建设提出具体的环境保护要求。严格控制在城镇的上风向和饮用水源地等敏感区内建设有污染的项目(包括规模化畜禽养殖场)。
4.6加强综合防灾规划
小城镇防灾减灾应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执行国家现行有关地震、火、风、洪水、地质灾害等不同灾种设防标准。
较集中分布或连绵分布的小城镇的防灾减灾规划可统筹考虑,资源共享;分散小城镇的防灾减灾规划可以结合小城镇及周围农村的实际情况进行编制。
小城镇选址定点要避开洪水淹没及行洪滞洪区,并应尽量避开低劣的地基岩土(如冻土、膨胀性岩土、流塑性淤泥、地下采空堆填土等)分布区、活动断裂及滑坡、崩塌、泥石流多发的高危地区等地段。小城镇布局要考虑防灾减灾的避难空间、人员疏散地和疏散通道。
参考文献
[1]建设部.小城镇建设技术政策.建设部,2006.
[2]吉芳英.小城镇规模与用水量变化规律研究[J],中国给水排水2006年第5期
中图分类号:S969.1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灾害的损失是很严重的,全球每年因各类灾害损失多达数千上万亿美元,2005年8月下旬,卡特里娜飓风对美国南部的袭击,媒体报导损失2000亿美元,美国总统布什多次向国会争取增拨救灾款,已逐步增至1500, 可望最终增至2000亿美元。
中国处于全球灾害多发区,2003年初中国民政部副部长,中国在2002年各类自然灾害损失 总计1500亿人民币。2003年统计又上升为2800亿, 2005年降为1991.4亿,这还仅指自然灾害,尚不包括矿难等发展中的安全事故和无序开发的生态失衡。灾害损失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因地域和发达程度而异,大约美国为0.06%,日本0.08%,而中国则没有权威的统计,按上述2003年损失2800亿而当年GDP 11万亿计,则为2.5%。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灾害损失是很大的。
防灾减灾是全球的任务,中国尤其需要给予高度重视。
土木工程中的灾害主要分为自然灾害和社会灾害。自然灾害是自然界中物质变化、运动造成的损害。人为灾害是由于人的过错或某些丧失理性的失控行为给人类自身造成的损害。
1、工程建设中灾害的特征
以灾害过程特性来划分,把土木工程的灾害分为三类:突发型灾害、发展型灾害和演变型灾害。
突发型灾害具有突然发生、难以预料的特点,诸如地震、泥石流、海啸等灾害无法避免,但爆炸通常是由于管理不善、施工不慎导致的,可以通过严谨的管理、检查进行避免。
发展型灾害如火灾,是非常常见的一种工程灾害,稍有施工不慎就可能导致火灾。不过火灾是由小及大、逐渐燃烧起来的,经过一定的防火培训、训练,可以在火灾刚发生时及时控制火势。
演变型灾害如地面沉降较难察觉,对建筑的影响相对较小,平时应注意定期进行检测,尽量避免此类灾害带来的影响和破坏。
灾害的严重性
由于土木工程的特殊性,当发生如地震、火灾、台风、暴雨雪等灾害时,结果会更加严重。
与其他灾害相比,地震具有以下特点:一是破坏性大,如果地震发生在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地区,一般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严重的人员伤亡,如1976年唐山大地震;二是突发性强,地震发生十分突然,大地震的发生,往往持续几秒至十几秒,在极短的时间里释放出极大的能量;三是对社会的影响很广泛,地震巨大的破坏性容易导致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对人们心理影响很严重,会造成较大的社会影响。
火在带来人类文明的同时,也不断地制造灾难,在所有的灾害中,火灾不仅发生频率高,而且是一种不受时间与空间限制的灾害。从宏观上理解,火灾必然伴随着火的存在而存在,无法避免;而在社会生活中,火灾是威胁公众安全,危害人民生命财产的主要灾害之一;又不得不想办法尽量避免它的发生。据近年来联合国“世界火灾统计中心”的不完全统计,全世界每年约发生600-700万起火灾,所造成的损失,美国大约7年翻一番,日本大约16年翻一番,中国平均12年翻一番。近年来,我国平均每年要发生20多万起火灾,死伤5000到9000人,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0多亿元。在工程建设中,火灾也是最易发生,影响最大的一种灾害。土木工程有别于其他在役建(构)筑物,施工进程中的建筑物的结构一直处于不完善,并且处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所以在火灾发生时,土木工程与在役工程所受到的影响与破坏也有所不同。
风灾对土木工程具有很大的影响力,脚手架工程、模板工程、活动板房、垂直运输体系、高层施工人员都易受到狂风的损害。土木工程的一个特点就是工程处于建设过程中很多构件处在不稳定状态下,现场堆放了大量的施工材料并且存在许多临时性设施,这些特点都易使施工现场成为风灾肆虐的对象。风灾对结构所造成的损害主要来自于对围护结构的破坏,所以,活动板房对于风灾就显得更加脆弱。活动板房以轻钢为骨架,以夹芯板为围护材料,构件采用螺栓连接,虽然组装、拆卸方便,但是在强风下,板材容易损坏,甚至整个板房被风吹翻。
土木工程在防灾减灾中的重要性
土木工程做为一个一级学科和大型的工程技术行业具有如下的4个特点和属性:① 防护性:从诞生时的防风雨、御猛兽直到近代的人防工事和核电站安全壳都体现这个特点②超前性:所有具有防护功能的设施都必须建在遭受袭击以前,国民经济中的各行各业的发展都需要土木工程充当先行官。发展交通要先修路、架桥或开隧道;发电要先建电厂;防空要事先修筑人防工事等③基础性:几乎能称得上大型土木工程的都属于国民经济的基本建设,它投入大、效益大、服役周期长。④普遍性:遍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全过程,众多的行业几乎无一不对土木工程有着不同程度的依赖性。可以说任何行业的正常运行或发展,土木工程都是不可或缺的。号称最现代化的信息高速公路也需要土木工程为它敷设电缆和光缆,修建高达数百米的电视通讯发射塔。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建筑、公路、桥梁、隧道、矿产等行业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为拉动我国经济迅猛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动力,是我国现代化社会进程不可或缺的元素。然而,这些可以拉动国家经济命脉、促进经济增长的行业同时也存在很致命的问题:灾害和事故。众所周知,矿产行业和建筑行业事故发生率是最高的,几乎每天都有事故发生并且致人死亡。2005年全国煤矿事故死亡人数近6000人,2006年为4746人,2007年为3786人,虽然近年来我国煤矿事故和死亡率均有大幅下降,然而由于我国采矿技术较差,导致我国的百万吨死亡率仍然是先进国家的30一50倍。建筑行业事故也就是施工阶段发生的事故,据统计,2003-2007年间共发生5184起,死亡6189人。如此巨大的伤亡数字令人咋舌,经济发展是我们希望看到的,但不能以伤亡为代价,2011年2月25日,济南二环东路与花园路路口附近的金桥国际工地的基坑突然发生塌方,几名施工人员被埋,导致1人死亡,3人受伤。2011年4月25日,南京市迈皋桥一家工地突然发生火灾,电焊的火花引燃了脚手架,导致从一楼到十二楼的脚手架全部燃烧,所幸未造成人员伤亡。2011年4月11日,武汉市东湖路一处施工工地活动板房突发大火,将14间活动板房烧为灰烬,幸未造成人员伤亡。施工现场空间狭小、施工设施紧凑忙碌、建筑材料种类繁杂、工程建设紧张急速,施工过程中的建筑结构本身就存在很多的不稳定因素,加之施工现场问题众多,致使灾害发生率较高,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土木工程灾害如地震、火灾、风灾、雪灾给施工进程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和破坏,还常引发次生灾害导致事故发生和人员伤亡,所以,对于土木工程灾害防治直接影响到了生产安全、生产效率、施工人员生命安全,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4、土木工程灾害防治的对策
要做好土木工程灾害的防治工作,需成立防灾减灾部门对土木工程中可能出现的灾害进行监测、预报和后期处理的指导工作。由于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技术,可由政府成立防灾减灾办公室,对所有施工单位进行统一管理,各施工单位设立防灾减灾部,负责传达、执行政府防灾减灾办公室下达的文件,并负责一定的监测、预报工作。
土木工程灾害的监测、预报、防灾救灾以及灾害后期处理工作是土木工程防灾减灾的核心,不仅反映了施工单位的整体素质的高低和施工单位处理紧急事件的能力,而且决定了施工现场的人员生命安全保障性和减小灾害损失的程度。
近年来,土木工程灾害的频繁发生,使我们认识到了防灾减灾的重要性,然而,我国对土木工程灾害从来没有进行过系统的科学实验研究,要形成一套可参考执行的、正确的土木工程防灾减灾理论,就要加强这方面的学习、探讨与研究。
土木工程灾害所造成损失的大部分是由人为灾害所致,人为灾害是由于施工或管理人员的行为过失直接或间接导致的。在施工过程中,常出现施工人员无证上岗、技术人员违章指挥、管理人员安全意识薄弱的情况,这都给土木工程增加了许多安全隐患,所以加强施工中的安全教育,提高施工和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不但可以大大减少人为灾害的发生,还可以在灾害发生时能及时采取有效的减灾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减小破坏。
土木工程的顺利与否直接关系到建筑使用阶段的耐久性、安全性。施工现场存在大量的安全隐患,易受到灾害影响,土木工程防灾减灾会增加工程造价,以盈利为主要目的的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都不会出资对防灾减灾进行研究,事故一旦发生,与其也没太大损失,反而是施工人员受害最严重。为了符合社会和谐,只有国家和政府负担起土木工程防灾减灾的重任,增加经费投入,重视科研进展,加强科学研究与具体的防灾减灾措施。
结论
由于土木工程灾害的防治工作关系到我国公民的人身财产安全,所以我们应当做到以防为主做到对土木工程灾害的预防工作,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方法有效地防治,把土木工程灾害所造成的各项损失降到最低点,促进国民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最大限度地保证国家财产和人民群众生命的安全。
参考文献:
建筑从它出现的时期就被赋予了满足人类居住和生产的各种需求的使命,而其另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抵御自然灾害或是猛兽的袭击等等,在今天人类群居生活空前繁荣的时期,建筑在发挥原有作用的同时,它在各种自然、人为灾害中的损毁也造成了许多惨痛的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伴随着城市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我国的多灾并发、大灾多发现象突出,灾害之大、范围之广,救灾之难全球罕见。
在我国,灾害的种类繁多,性质各异,但它们往往都具有危害性、突发性、区域性、衍生性、持续性等特征,这些特征为建筑的防灾减灾带来了很多的困难与障碍,因此,需要加深对灾害的认识,研究其规律,找出防灾、抗灾的方法,把各种灾害造成的损失减到最小。我认为应该从建筑宏观、细观与微观三个方面对建筑防灾的方法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索。
1 建筑宏观防灾
建筑宏观防灾,指的是从宏观的角度,即以城市为研究对象,用宽广的视野来做好城市防灾规划,提高城市安全性。城市应在规划阶段科学地、充分地考虑到防灾、减灾、救灾的需求,并对应城市规划建设的各个层面逐一落实,建立一个综合的城市防灾、减灾体系,提高现代化城市抗御灾害及事故的能力。
其具体方法:
1.1 选址 应根据地质、气象条件采用有关地形、地貌、地层和地基等基础资料,确定城市选址与规模。有效避开不利的地质环境,减轻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气象造成破坏的程度。如,山地城市依据安全空间确定城市规模,避免或减少因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对城市造成的破坏。
1.2 规划 根据城市的环境特点与发生各类灾害的可能,编制抗震,防洪,消防,人防和地质灾害防护等专业规划。各项防灾,减灾的专业规划应在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规划原则,标准与措施。结合城市用地的分区布局,提出用于城市综合防灾的具体量化的用地与空间。应在城市总体规划中考虑城市的综合防灾减灾要求,规划出有利于城市安全的用地结构与布局,留出适宜的开放空间与防护用地,包括城市公园,广场,体育场,绿地,空旷场地,停车场和大型人防工程等。
1.3 布局 在城市总体布局中,必须将生产、储存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工厂、仓库设在城市边缘的独立安全地区,并与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保持规定的防火安全距离。对布局不合理的旧城区影响城市安全的工厂、仓库,必须纳入近期改造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采取限期迁移或改变生产使用性质等措施,消除不安全因素。减少工业灾害发生时对城市居民的伤害。同时要合理布置居住区和各项市政工程设施。另外,城市对外交通运输包括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等多种方式。做好城市对外交通运输安全的规划布局,对于保障城市和对外交通运输的安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4 管理 要提高城市综合减灾的能力。在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中,采用适应灾害环境的建筑群体布局和建筑体型组合,提高适应灾害环境的能力,并为救灾创造必要的条件。提高城市综合减灾的能力。
1.4.1 建立自然灾害的预报、预警、救护、恢复系统,使城市因各种灾害所造成的损失大大降低;
1.4.2 改进监测潜在灾害源的技术,建立自动防范或减轻灾害损失的城市管理系统;
1.4.3 提高水库、水塔、电站等永久性基础设施的可靠性;
1.4.4 建立环城水资源和地下水资源的调度管理系统;
1.4.5 建立对一切潜在有害物质,包括有害化学物质、放射性物质、易燃易爆危险品,进行监测、屏蔽、销毁和防落的严密措施。
1.4.6 适当提高各类绿地规划建设指标。一个城市只有具备相当面积的绿地,才能为抗灾救灾提供基本条件。现代居住区人口密度大、高度集中,楼房林立。如果没有一定面积(人均1平方米以上)绿地,一旦发生地震等自然灾害,人们就不知去何处避灾。有了小区专用绿地,居民可应付突发灾害就近避害,同时提高了居民之间的自救能力。
2 建筑细观防灾
所谓细观的建筑防灾就是指在建筑设计的初步阶段,通过设计上的巧妙定位来重点突出建筑的防灾减灾概念。建筑师的方案构思是复杂抽象的思维,它是建筑创作的基础,而概念设计更侧重表现方案构思的本质特点,其主要目的就是要将设计意图清楚地表达出来。防灾减灾概念设计就是要将防灾减灾的设计意图与建筑立意,建筑体量,立面造型,平面布局等等进行紧密的联系,建筑设计中要尽量保证建筑物的平、立面布置规则、对称,质量和刚度变化均匀,避免楼层错层,因为简单、对称的结构体型容易估计其地震反应,容易采取结构措施和进行细部处理。因此防灾减灾的概念设计为建筑的防灾减灾提供有利的先决条件。使建筑物在建筑设计层面上实现防灾减灾的效果。譬如,在抗震设防地区,要根据烈度的等级来确定建筑所适宜的体型和结构样式,排除一些不合适的建筑体量。再如,高层建筑周边如果凹进凸出很多,发生火灾时,那些深凹进部分形成狭窄胡同,就会变成一个个拔火筒,火焰窜出窗口,迅速地向上蔓延。所以,建筑设计要从源头上消除隐患。
对于单体建筑的防灾减灾,现当代建筑中有许多创新的例子,比如意大利米兰皮瑞利大厦采用流线型平面增强了抗风能力;西尔斯大厦九筒束一身,沿高度隔数十层断其一二,这种束筒结构体系概念的提出和应用是高层建筑抗风结构设计的明显进展;香港中国银行与西尔斯大厦类似,将矩形筒换为三角形筒;埃菲尔铁塔形体设计成与风荷载作用下的弯矩轮廓线重合,抗风更显合理。这些建筑都达到了建筑与结构的完美统一,堪为现当代建筑防灾减灾设计的典范。
另外,建筑主次有别,按建筑的重要性等级对不同建筑或同一建筑的不同部分,采用不同的安全设计标准。要在建筑设计中的建筑选址,布局,建筑形式等方面,趋利避害,提高建筑对灾难的适应性,积极适应灾害环境,提高防灾综合效益。从而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对建筑物的影响。
3 建筑微观防灾
建筑微观防灾,是将研究重心着眼于局部,在建筑规范的引导下设计建筑物,即是将设计与防灾减灾方法必须做到的条条框框相结合,创作出安全性、实用性与艺术性兼容的作品,使建筑物能够在现有条件下尽量避免或者减少灾害带来的危害。另外设计应因灾而异,突出防灾重点,在建筑设计中考虑灾害地域性。
其具体做法:
3.1 结构:主要是采取加强建筑物的整体性,加大空间刚度,高置剪力墙、圈梁、结构柱,改善支撑体系,改进节点构造,提高建筑材料的强度、延性等措施。
3.2 选材:主要看材质,构架。好的材质能够提供物质上的保障,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好的材料 做为保证,构架再好,一推就倒,一点就然是不行的。
3.3 严格按规范设计:规范的执行力,直接影响一栋建筑在灾难发生时的逃生、疏散和救援能力,合理的设计能为人的逃生争取更多的时间。如,建筑构造设以致用,要注重一下几点:
3.3.1 保证建筑物的整体化。
3.3.2 抵御外界各种因素侵袭的维护作用。如防水层、防潮层、防火区、防火门;灭火喷头;高层建筑中的避难层等等
3.3.3 安全疏散及防护作用。如地面楼梯坡道、疏散楼梯、走道、安全出口、阳台护栏处理等.
3.3.4 抵抗各种因素影响产生的变形,如房屋中变形缝的设置
4 宏观防灾、细观防灾与微观防灾的相互关系
首先,宏观防灾、细观防灾与微观防灾,这三者之间不存在孰轻孰重的区别,它们只是建筑防灾设计的不同阶段。我们在城市建设的开始阶段,就要先分析建筑建成后未来可能将会遇到的灾害,通过方案的对比讨论,提出初步的解决方案,并在建筑设计的整个过程中时刻关注这一点,也就是建筑的细观和微观方面的防灾设计了。
其次,宏观防灾应该是细观防灾和微观防灾的目标和所要达成的最终效果,而细观防灾和微观防灾又是宏观防灾的基础和保证。在规划阶段,就要对建筑的防灾标准进行定位,在初步阶段确定了某一项建筑防灾的具体要求和目标之后,就要抓住这一项的主要方式来进行细部的建筑设计。细观的防灾设计也影响和决定着微观的结构细部构造和构件设计,比如,建筑设计中要尽量保证建筑物的平、立面布置规则、对称,质量和刚度变化均匀,避免楼层错层,道理很清楚,简单、对称的结构体型容易估计其地震反应,容易采取结构措施和进行细部处理。
其实,宏观建筑防灾、细观建筑防灾与微观建筑防灾之间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他们之间的关系就好比身体、器官、细胞的关系,一旦宏观控制不利或失效了,就会造成器官损伤而不能正常工作,微观层面的每个细胞都会受到影响,细胞的工作负荷会越来越大,直至不能满足防灾需要。而如果我们的细胞出现了问题,也会使器官不能正常工作,这会直接导致身体的不适,宏观防灾又会失去了本身的意义。所以说,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很紧密的。
灾害是不可避免的,但灾害是可减轻的,防灾是可以做到的。因为任何灾害都有他的运动规律和破坏机理。现今在我国肆虐的各种灾害都有记录。根据记录结合科学技术手段掌握灾害一般运动规律和破坏机理,可在建筑设计中依据灾害破坏机理和运动规律按照一定的设计方法和原则进行设防。防灾重在预防,预防是人类对付各种灾害的不可忽视的一个前提。我们都应该坚持以人为本,预防在先的原则,为生活创造出更加美观,和谐,安全,舒适的建筑空间环境。
参考文献:
[1]郑力鹏 开展城市与建筑“适灾”, 规划设计研究 建筑学报 1995.1
[2]金磊 中国城市综合减灾的未来学研究 重庆建筑 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