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新概念范文

时间:2023-06-22 09:11:4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语文新概念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语文新概念

篇1

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教育的一体化,必然逐步打破传统语文课堂的封闭围墙,把语文教育带入这个无限广阔而又全新的领域——“在线空间”,促使语文学习不但在时间上、空间上,甚至连课堂的主体都被拓展得无限的宽泛。语文课堂将成为一个被无限拓展的无比宽泛的概念。

(一)课堂时空的宽泛——时时是课堂,处处是课堂

传统语文课堂非常封闭,其地点是固定的,仅仅局限于某一班级;时间也是固定的,只有区区每周几节。而“在线空间”却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通过区域网或互联网,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语文学习和实践,运用语文去交流和沟通。可以说只要有一台计算机、一只“猫”和一条电话线,哪里都可以成为语文课堂;只要一开机,就可以“上课”——进行“在线阅读、在线作文、在线讨论、在线交流”等语文综合性学习与实践活动,达到“时时是课堂,处处是课堂”。

(二)课堂主体的宽泛——人人是教师,人人是学生

传统语文课堂,其主体仅仅是一位教师加几十位学生,不但数量是固定的,师生关系也是绝对的,师是师,生是生,泾渭分明。而在“在线空间”里,学生通过网络,通过“远程登录”,就可以很便捷地进入世界各地的各式各样的“语文课堂”,去接受世界各地语文老师甚至其他非语文老师的远程语文教育。同时,通过网络,通过“电子邮件”“网络新闻组”和“电子公告板”,学生还可以把自己的语文知识传递给他人(周边人与远程人、熟悉人与陌生人),可以指导他人进行语文学习,自己摇身一变,又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语文教师”,具有了“学生”与“教师”双重身份。

我们还可以开辟几个类似于“聊天室”或“论坛”的“在线语文课堂”,由多名教师(可以不同校或不同地区)组成教师群作为“版主”,学生自由选择参加,每次“在线上课”拟出一个主题,师生共同讨论学习,使学生与教师、同学能够便捷而又自由地进行实时交互性“直接对话”,实现多元多向互动以及即时评价与反馈。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凭着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随时进入某一“在线课堂”,也可以随时退出。当学生认为已经学会了某一课(或某一单元、某一年级的教学内容),可以自己直接切入下一课(或下一单元、下一年级的教学内容);当学生觉得尚未理解,难以掌握,就可以通过提问求助于教师或其他同学;教师或其他同学对某一同学的学习实时地进行解答、评价、指正、鼓励、表扬、启示、帮助、辅导和肯定,从而实现因材施教和个性化学习,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理念。在这样的语文课堂里,一个学生所面对的是多数量、多元化的教师,他所获得的语文教育也必将是多数量、多元化的;而且,学生本身也是某种意义上的教师,他也可以去教他人,辅导他人。在这种打破班级、年级的“人人是教师,人人是学生”的语文课堂里,教与学不断转换和整合,个性化学习和合作学习互相配合,带来的必将是持续的教学相长和课堂中每个主体的语文素养的不断提升。

二、“在线信息”:语文学习新教材

互联网拥有世界上最重要最丰富的信息资源,是全球信息集散地。它采用“超文本链接”(即信息组织形式不是简单地按顺序排列,而是用复杂的网状交叉索引方式将不同来源的信息进行链接,所链接的内容不仅包括文字符号,也包括图像、声音、动画、电影等多媒体信息),将全球的网上图书馆、网上报刊杂志、网上书店、网上藏书屋、网上数据库、信息资料中心、实验中心、计算中心及远程教学机构、专家系统等链接成巨大的多媒体信息库,构成一本没有页码的按照多线索多层次交叉编辑的巨大“天书”,供读者按照个人最感兴趣的路径或线索来组织浏览阅读。这本“超文本天书”是信息时代语文学习不可或缺的内容。

可以预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教育的一体化,必然引发语文教材的变革,不但在语文教材的编排上将增加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学习、实践活动相沟通的内容与形式,使语文教材更容易吸纳现代信息技术的精华,更富于时代性和现代化;而且,现代信息技术在语文学习中的广泛运用,可以通过网络,使世界各地的各种“超文本”语文资源与现行语文教材或紧密结合,或遥相呼应,最大限度地拓展语文学习内容,突破教材的极限,弥补教材的缺陷,改变当前教材单一、内容狭窄的状况,使语文教材更富于针对性、实效性和多元化、立体化。

(一)离心发散拓展式。即以课内语文教材为中心,抓住某一结合点(知识点、情感点、内容交叉点等),设计一些课前、课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资料搜集、网上阅读与交流等发散性、拓展性实践活动,以求把网络上的语文资源充实到现行语文教材中,使语文教材丰满起来,完善起来,把容量很小的语文教材拓展得无限广大,把薄薄的语文教材充实得厚厚的,使教材更富于立体化、多元化,更富于时代性、针对性、实效性。

(二)向心聚敛呼应式。即引导学生以网上“超文本”语文资源为教材,通过信息技术进行广泛的在线阅读、在线作文、在线讨论、在线交流等网上语文实践,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以求通过这种百川汇海的形式,把网上的语文资源向学生的语文素养聚敛汇集,并与课内语文教材相呼应,相补充,相促进,共同对学生进行大语文教育。

三“在线学习”:语文学习新方式

网络世界是一种全新的学习环境。随着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教育一体化的不断深入,语文课堂和语文教材的无限宽泛,以及计算机作为一种学习工具逐步被学生所掌握,最终必然呼唤并促使语文学习方式的革新,产生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在线学习”(也包括下载后的“离线学习”,它是“在线学习”的延伸)。这是一种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时代特有的语文学习方式。只有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和发展,才能使学生更好地适应和驾驭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教育一体化的语文学习情境。

(一)“在线语文学习”的主要方法

1.在线浏览。即按照“上网阅读寻找资料(用找标题、中心句、关键段等方法)摘录”的程序进行快速浏览,查阅文献,选取所需信息。在线浏览是互联网中应用最广泛的方式,利用这种方式进行学习是最直接最可行的。除了可以浏览“在线空间”中的各种“超文本信息”(如人教网\小学语文\学生频道中的语文学习资源)以外,教师还可以创建自己的主页,按照一定的教育教学目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教育教学内容,通过有效的信息技术进行网上传送,让学生在“在线浏览”中进行语文学习。

2.在线检索。即采用“任务驱动式搜寻法”,按照“提出搜索任务——确定检查标志(所需文献的类目、关键词、作者姓名、发表日期等)选定检索工具(“搜狐”等搜索器)输入检索途径查找原始文献资料(浏览、筛选、摘录、整理)”的程序进行搜寻查阅信息,让学生在“在线检索”中进行语文学习。

3.在线下载。即指导学生利用“文件服务器”,采用“复制粘贴法”“目标另存法”或利用“网络蚂蚁”“网际快车”等下载软件,对信息进行下载,并对获得的大量信息进行分类、整序、编码、建立索引等存贮处理,使下载的信息系统化、简明化,便于进一步查阅。教师也可以将各种学习资源,以软件资料库的形式存放在互联网上,供学习者自由下载。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将所需学习的材料下载到本地硬盘上,然后运行或打开该文件进行学习,根据要求完成作业,再将作业传到教师的主机上,教师批改以后将信息发送给学生。

4.在线讨论。即用互联网电子布告牌系统(BBC)的用户管理、讨论管理、即时交流、文章讨论、电子信件、用户留言等诸多功能,引导学生登录到某一主机,然后进入BBC系统进行讨论式学习,教师可以开辟出几个近乎“聊天室”或“论坛”的“在线语文课堂”,在站点上建立相应的主题讨论组,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与爱好,自由选择主题区参与讨论发言,并针对别人的意见进行评论或辩论。教师进行必要的监控和导向,保证学生的讨论和发言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力求达到教学目标。

5.在线传递。即通过文件服务器的上传功能或电子邮件,发送传递自己的意见或邮件等,参与讨论,完成作业,交流信息,进行网上讨论、网上交际、网上投稿等在线语文学习活动。

6.在线登录。即指导学生通过局域网的“网上邻居”或互联网的“远程登录”,将自己的计算机登录到教师或其他远程主机上,并运用该主机上的各种功能进行在线语文学习。教师可以专门开辟一个可以供学生进行登录的区域,安排好各种学习课件,由学生进行个别化学习。由于同在一台主机上,学生的学习内容、学习情况、学习进度等基本信息都是即时传送,教师可以在与学生的直接交流中进行“虚拟现场指导”,提出学习建议,监控学习过程。

(二)“在线语文学习”主要形式

1.以计算机为学习平台,构建“个性化”学习方式。“在线语文”通过先进的技术,在同一空间营造出一个相对个性化的学习环境,使每个学生都可以得到与教师与同学充分交流的机会,它可以针对每一学习者,按最有效的个性化原则来组织学习,更注重培养自学能力,这将扬弃“教师讲,学生听”的班级教学方式,代之以个人学习、小组协作的研习方式。它更允许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伙伴、学习进度和学习方式,自主参与讨论、操作与实践,自主作出思考、判断与选择,甚至允许学生自主选择教师、选择课堂。在这个“在线语文课堂”中,学习首先是个人的事情、自主的活动,计算机只是提供一种基于网络环境的学习平台。“个性化”学习方式将是“在线语文学习”最基本最主要的学习方式。

2.以计算机为信息搜集处理工具,构建“探究性”学习方式。面对无边无际的网络世界和无穷无尽的知识海洋,教会孩子怎样思考问题,知道到哪里去寻找他所需要的知识,并学会怎样运用这些知识去组合,去创新,去回答他所要回答的问题,这种“探究性学习”是现代语文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在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教育的一体化中,计算机因具有快捷而又强大的信息搜索能力、存贮能力和处理能力,必将成为学生“探究性学习”的最佳的资料搜集和存贮处理工具。因此,必须引导学生以计算机为工具,采用搜集、处理、存贮方法进行“探究性学习”。这种“探究性学习”可以采用“专题任务驱动式”,即“提出探究任务网上搜寻查阅信息下载整理信息处理利用信息(如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信息的剪切、移动、复制、引用等处理)撰写并交流探究报告”。

3.以计算机为衔接中介工具,构建“综合性”学习方式。以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为“中介工具”,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抽象的语言文字与听觉、视觉、动觉等形象语言的相互转换,在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教育的一体化中,把语文与音乐、美术、动画、社会、自然、数学等结合起来,实现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融合、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交互以及跨学科、跨领域的“综合性学习”,软化学科界限,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4.以计算机为沟通交际工具,构建“交互性”学习方式。网络世界的出现(并与现实世界不断交互)使语文学习环境不断地开放化、多元化、复杂化、动态化。如何增强语文资源的开放性、语文课堂的开放性、语文学习的开放性、语文实践的开放性,突破学科独立性、时空封闭性、内容狭隘性,引导学生学会交际与沟通,由单向的“接受性学习”向多向多元互动的“交互性学习”转变,从而能够自如地在这种网络环境中进行跨国家、跨地区、跨民族、跨人群、跨领域的语言交互、情感交互、信息交互、思想交互、文化交互,并在交互中学会不断地自我学习、自我完善、自我发展,不断地调整自我的身心以适应网络环境日新月异的变化,这是网络环境下语文学习的一个重点,也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因此,要注意引导学生:(1)以信息为载体,进行教师、学生、网民的多向多元交流;(2)以学习、生活为中介,进行网络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双向多元交互;(3)以现代通信设备为工具,进行跨地区、跨人群、跨领域的多向多元交互。

5.以需要和期待为标准,构建“选择性”学习方式。网络世界中信息剧增、知识膨胀的程度超乎人们的想象。一方面,信息数量多、传播速度快,信息资源不断更新,不断扩容;另一方面,冗杂信息也随之增多,日益泛滥。面对浩瀚的知识海洋,如何引导学生学会“选择性学习”,提高学生信息检索力、判断力和处理力,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能够更好地驾驭信息、利用信息显得尤其重要。这是网络环境下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要引导学生做到以下几点。

篇2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火药’。”激发学生的兴趣就是点燃渴望知识火药的导火索。在教学过程中,师生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促进,教师教得愉快,学生学得轻松,双方交流活跃,教学效果就会好一些。当课堂富有生气时,枯燥的知识传授就会变得生动而轻松,学生必然乐于学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越高,课堂教学效率就越高。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上课一开始以趣引入,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题的引入,教师要把课堂教学变成一种向知识奥秘探索的活动,甚至是神秘的探究活动,一开课就要把学生的兴趣勾起来。开端引趣的方式有“谜语引趣”、“悬念引趣”、“故事引趣”、“小品引趣”等。一节课的开端实在太重要了,它如同在战斗中选择一个突破口一样,辉煌的战果就是从这里开贻的。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重视开端时的趣味性。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让他们置身于一种探索问题的情境中,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愿望,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新知识。创设问题情境,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心理上的愉悦感,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教师是教学过程中问题情境的创设者,一个好的问题情景,能够激起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探究动机,引起学生积极地思考。

2 形式多样、组织教学

教师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组织课堂教学,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小学阶段,学生的身心发育还不成熟,意志力不还不坚强,自我控制能力还不行。此时,教师要做到“导”的工作,组织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来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那具体有哪些呢?

2.1 利用多媒体素材,吸引学生。 多媒体的恰当运用使课堂教学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识规律,使学生始终在愉悦的氛围中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学会学习,提高能力。学生容易将知识在课堂上消化吸收,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多媒体能使教学形象生动,内容丰富具体直观,感染力强,使学生看到了事物的运动发展变化,学生通过直观视听充分感知原先较为抽象的教学内容,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2.2 提倡学生合作学习,取长补短。 目前,就合作学习,许多教师还停留在一个浅层次的理解上。其中最突出的是:把小组学习等同于合作学习。其实不然,实际上合作学习有许多种方法,如小组活动比赛(游戏竞赛法)、交错学习法(切块拼接法)、共同学习法、多媒体辅助合作学习法、大家动脑筋法、思考——配对——分享法等等。 例如在教学《穷人》后我就要求学生进行课本剧的表演;在教学《桂林山水》时,我上了多媒体课,让学生与计算机合作;在教学《别饿坏了那匹马》时,就人物的任务形象,我就让学生开展辩论赛……合作学习的形式是多样行的,合作学习的优越性也是很明显的。合作学习能激励每位学生发挥出自己的最高水平。合作学习还能促进学生间在学习上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合作学习能增进同学间的感情交流,改善他们的人际关系。在合作学习中,由于强调小组中的每个成员都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学习任务由大家共同分担,问题就变得比较容易解决。

2.3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与文本沟通。课堂有活跃的时候,当然也有宁静的时候。让学生在课堂上能静下心来,沉入到由语言文字构筑的世界之中,用心去理解、领会、感悟、玩赏语言,也就是要在课堂上拥有值得珍视的“智慧的宁静”。有一次,我聆听卞淑美在新中小学上的《最珍贵的东西》,在课堂上,卞老师让学生思考“你是否同意作者提出的观点,默读,写批注。”之后,卞老师给了学生整整八分钟的宁静时间。在这宁静中,我仿佛感受到了学生思维与文本所碰撞产生的智慧火花。

3 优化学习方法,让学生善于学习

教学过程本身,是教师“教”学生怎样去“学”的过程,而不应是教师单纯向学生灌输知识的过程。师生双方,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学生的学习是内囚,教师的启发诱导是外因。因此,教学方法的优化,就不只是指教师“教”法的优化,还应包括学生“学”法的优化,学生“会学”了才能“爱学”,“爱学”才能促进“会学”,学生只有掌握了学习方法,课堂教学效率才能提高。所以,我们教师应该优化学生学习活动。

篇3

《新课程标准》要求,职业中学的语文课程改革应紧跟时代步伐,以培养高素质的职业技术人才为方向。教学理念决定教学行为,因此,课程改革应该以理念改革为先。

目前,大多数职校由于受传统观念、学生文化基础等因素的影响,语文课堂教学不能尽如人意,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主要采用讲授法,着重讲授知识,忽视能力培养,着重研习课文,忽视与学生所学专业的结合。这种教学方法效果不佳,严重制约了学生发展。究其原因,是教师的教育理念不够先进。职业中学语文教师的教学理念急需转变,新课程标准对中学语文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明确了教学理念。

比如,在讲授《邓稼先》一课时,不必过多讲解课文的知识性,最好通过讨论、分析,让学生发现邓稼先身上的爱国主义精神,并让学生自觉学习这种精神。教师要引导学生把这种精神和所学专业结合起来,从而使学生更加热爱祖国、更具职业精神。

二、把握课程目标、改进课程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试行)》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因此,中职语文教学应根据职业教育的自身特点,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宗旨,以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为目标,突出体现语文课程的职业性。

在语文课程设计时,可以采取语文模块式教学,根据职业中学语文着重培养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能力特点,将语文课程分成“经典诵读”、“应用写作”、“口语交际”等三大教学模块。“经典诵读”模块侧重于人文精神的培养,“口语交际”和“应用写作”则针对不同专业特点开设各自课程。如财会、商务等文科专业在设置“口语交际”和“应用写作”课程的内容时应把重点放在会议记录、公文写作、辩论等方面上。而数控、机电等理科专业则把重点放在日常交际对话、求职信、请假条等常用内容方面。这样,我们通过语文课程就能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开拓创新能力。

三、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当前,在职业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虽然也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但在课堂教学中仍然主要是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创新教学方式、改变学生原有的学习方式是语文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同时也是实现职业中学语文课程改革的重要途径。创新语文教学方式,必须变单一、被动的语文学习方式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根本变化。

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要多采用阅读、思考、分析的方法,放开手脚让学生独立思考。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师在台上讲、学生在下面记的教学方式。我们在讲授课文时可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如课文《》、《阿Q正传》等经典篇目,可以采用先让学生欣赏影视作品,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辩论的形式分析人物形象,教师提问、点拨,最后得出个性化认识的模式。

四、更新评价方式,建立新型评价机制

评价是教学过程的组成部分,它能从整体上调节、控制教学活动。长期以来,职业中学的语文教育,重视结果评价,重视知识评价,忽视学习过程评价。因此,评价的激励和促进功能发挥不了应有作用。

中职教学的任务是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创业能力的职业技术人才。因此,中职语文课要以语文综合应用能力考核为主,采用多层、全面、立体、公正的评价方式。比如,在设计试卷时,多设计自主性和开放性题目,试题以分析应用型为主,着重考核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核定学生成绩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态度,作业完成情况,以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认真程度。只有改革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肯定学生的努力,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更加喜欢语文课。

篇4

二、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施方法

(一)情感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加强了对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

对于初中语文教学来说,它的主要目标除了要进行一定的语言和表达能力之外,还有阅读和写作的能力,重要的方面就是对学生情感教育的培养。而语文知识的积累,这不光是要靠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更重要的是要能够针对生活中的实际和真正地体验来完成。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能起到相当重要的影响和引导作用,进而能帮助学生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可以说,我们生活中的很多方面都是和语文有着相关的作用,不但是从内容上,还会包括内容的各个方面,这样涉及范围较为广泛,完全可以通过具体的实践进行课堂上的知识获取,更好地体验情感在语文和生活中的重要性。因而,在初中语文的整个过程中,通过情感教学的实践能真正地体验学生的教育效果。

(二)情感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创造情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如今,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多媒体得到了较大的应用。通常情况下,教师可以通过课件的播放,来使学生能够对教材有着比较直观和清楚的认识,进而掌握整篇文章的脉络和情感要素。初中课本中,有一些寓言故事。如果在传统的教学上,教师就会按照课本的内容口头阐述文章的内容,一节课下来学生听得迷迷糊糊,新知识不能很好理解,这样很难培养学生的情感。而在多媒体的运用下,学生就可以在抽象的环境中学习更多知识。将文章中的主要内容,放入图片或者是加入音乐,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提高,注意力也会集中起来。同时,在初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也可以对文章中的人物进行表演,这样让学生融入到角色中,也能加深他们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情感和能力。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学生还能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注重课文朗读,激发学生情感

一个好的课堂,是能够气氛活跃,学生的积极性提高的。学生的回答和教师的问题都能成为评价整个课堂好坏的标准,如果学生能够得到教师的言语上的奖励,学生能够变得更加优秀和积极。一般来说,课堂上比较能引起学生的情感交流的是就是在对课文文章的朗读上,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朗读比较有感情的诗句,通过整个画面的交流,学生就会感受作者的情感,或者是怀才不遇,或者是背井离乡,挥着是惆怅绞断的情怀和感受。从而更好地了解作者的内心世界,激发学生的情感。

篇5

“什么样的语文课是好课?”目前,课程论专家、教材论专家、教育专家眼中的标准并不一致。在20世纪90年代对语文有工具论与人文论之争,进入21世纪逐步归结到课堂“以人的发展”为最高标准的口径上,在“综合”的旗帜下,许多语文课上得失掉了“语文味”,闻不到语文特有的气息。在我个人看来,这是一件很悲哀的事。

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侧重于教师讲授功底的高低,如教师基本功占30%,教学过程占60%,教学效果只占10%,而新课程理念下课堂评价指导思想是,在教师提供的条件或创设的特定情境下,每个学生自我发现了多少新东,在这一过程中又发现了多少解决问题的策略与途径。

一、一堂好课是教育性与发展性的统一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这就是语文教学的教育性。语文教学的目标应追求“整体效应”,重多元,重综合,重在“立人”。传统教学中的知识传授重视对“经”的传授,忽视了“人”的发展。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以人为本,呼唤人的主体精神,因此教学的重点要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

21世纪,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竞争已经给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教育不再仅仅是为了一张文凭,而是为了使人的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使人的个性得到自由和谐的发展;教育不再是仅仅为了适应就业的需要,而是贯穿于学习者的一生。语文应使人得到全面发展。从功利性的角度来讲,学生不是生活在真空当中,学生在学校要生存,今后在社会上要生存,就要考高分,读好学校,找“好”工作,这一切都必须通过考试这一关,这是不争的客观事实。但是一个人能在社会上持续生存发展下去,并且“持续”得很好,就不应仅靠考高分,还应拥有较强的能力,在语文上表现为读写听说能力、交际能力、思考能力、合作能力、自学能力,能迅速、准确地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还应通过学习语文懂得一点生活的情趣,建构一个精神家园,培养一种高尚的人品,形成健康的情操、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这些便构成了现代人发展的许多内涵。

二、一堂好课是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课要姓“语”姓“文”,体现它本身的个性,就必须体现出师生是在进行语言学习,应有语言积累、语言诵读、思维训练。语言与思维密不可分,语言是思维的现实,是其外在表现形式。所以语文教学就要围绕着语言去做文章,大力提倡范读、诵读、赛读、析读、理读、比读、品读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这样语文学科本身的科学性才能体现出来。有人说“教育是人学”,语文教学更是如此。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所以教学方法又要体现人文性,充满着人性的关怀,尤其是在教学评价上,更要突出这一点。对于学生学习行为的评价,我们要贯彻“及时、客观、丰富、有情”八字原则。

1.及时——“趁热打铁”,知晓“学情”。及时评价,让学生及时知道自己的学习结果,有利于学习反馈,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有利于持续学习。

2.客观——求真务实,追求“真”理。正误要分明,不能误导学生,以培养学生追求真理、坚持科学的品质。这样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

3.丰富——“因材施教”,“对症下药”。学情不同,个性也有差异,对待不同的学生,我们要用不同的策略。有人说,黄沙如海,找不到绝对相似的两颗沙粒;绿叶如云,寻不见完全雷同的一双叶片。那么我们也可以说,人海茫茫、教海无边,我们既找不到两个完全相似的学生,又找不到能适合任何学生的一种教学方法。这就需要我们来研究学生的差异,以便找到因材施教的科学依据。宜“激将”就多“激将”,宜表扬就多表扬。评价时的方式也应丰富多彩,要充分发挥语文教师的语言本领,可根据学生学习行为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说法”,朗读方面可侧重于语速,可侧重于重音,可侧重于变调;写作方面可侧重于开头,可侧重于结尾,可侧重于表达方式,可侧重于语言表述……

4.有情——热情鼓励,增加动力。学生毕竟是学生,他是为“学”而来的。对正确的学习行为与结果要肯定表扬,对不正确的学习行为的评价要讲究策略,可变直为曲,变灌为导,变批评为启发,变严肃为幽默。一切旨在提高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内驱力。

三、一堂好课是实用性与先进性的统一

课堂教学效率要提高,教学手段就要改革,这是必然的。手段要为教学服务,要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为提高教学效率服务,不能总是“一支粉笔一本书打天下”。但是我们也要考虑到学校的实际情况,要因地制宜,充分挖掘各种教学资源,调动一切可用因素为教学服务。所以,语文课从其学科本身角度来看是实用性与先进性的统一。

四、一堂好课是多样性与充分性的统一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课堂活动就是一种语文实践,所谓活动的多样性是指课堂活动形式多样。目前,语文教学现状不容乐观,由于升学的压力、教学方法的呆板、教学内容的落后等因素的影响,学生厌学语文的现象比较普遍。我们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课型、不同的教学要求,组织不同的活动方式,让学生在活动中享受语文学习的乐趣,感受语文学习的真谛,从而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

篇6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中心,全面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给学生自我展示、自我表现的机会,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究、体验和感悟。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既要发挥自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更要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动参与者,成为问题的发现者和解决者。我们努力改变过去的传统的教学观念,以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来指导自己的教学。

我们主张教师从“传道、受业、解惑”的讲台走入学生的行列中,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合作、探究,改变过去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做法。主张通过实践来感受“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在教学活动中,我们没有用既定的教案、拟订的程序去控制教学过程,而是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顺应教学的自然进程去调节整个教学的进程与节奏,围绕“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展开教学,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关注学生个性发展,注重学生参与意识和探究能力的培养,从而真正挖掘出学生的思辨力和创造力。

二、树立参与意识,让学生成为主人

陕西师范大学张熊飞教授的“诱思探究”理论,强调课堂的“七动”(动脑、动眼、动耳、动口、动手、动心、动情)。北师大教授肖川博士曾说:“让学生动起来是教育改革的一个目的。”“动”是课堂参与的表现,是融入教学过程的手段,是实践升华到理论的媒介。学生在参与、融入中不知不觉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在以学生发展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的课堂上,教师不再把学生当作简单的存储器,而是把他们看成一个个有强烈的表现欲、充满活力的个体。此时教师、学生在围绕教学目标达成中已融为一体,学生的参与度、学习兴趣空前提高,学习潜力充分挖掘,学习能力得到锻炼,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

如在进行诗歌诵读时,教师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来指导学生。学生选定内容后,想尽办法设计风格各异的诵读方式。学生通过自己的精心准备,在诵读中读出了诗的节奏韵律,感受到了诗歌的音乐美,体味出了诗人的思想情感。整个过程中,学生表现出来的高涨热情和创新精神令教师感到惊讶。学生如同宝矿,那些潜藏的智能正等着我们去挖掘。这正是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的生动体现。

三、采用情境教学,创设和谐教学环境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才有学习的毅力和意志。教师可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巧设情境,通过声像并茂、动静结合、情景交融的感官刺激,使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如在讲解柳永的《雨霖铃》时,先播放名家大师的配乐朗诵,从听觉角度去感受来自古代牵肠挂肚、缠绵悱恻的离愁别恨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逐渐感知体会离愁情感之真之苦之痛;接着播放有关古代长亭送别的风景画面,从视觉角度去吸引学生融入一幕幕有情人津口难舍难分的离别场景,在亦情亦景、情景交融中体悟人物的音容笑貌,捕捉人物的心灵悸动,感知人物的思想情感。恰当运用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为创设教学环境提供了有利条件,为情景教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培养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激情方面能起到积极作用。在情景教学中,学生变得愿意学,乐于学,主动学,课堂教学也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以问题为导向,在探究中培养能力

美国教育家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巧妙设问能启发学生思考,启迪学生思维,促进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教师的问是为了引起学生思考,进入探究性学习层面,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在参与的基础上发问置疑,而几个学生的问又是为了让全体学生都能问,互动性设问可以调动学生主动思考和学习探究的积极性,从而促进全体学生在质疑、探究过程中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因此,师生设计的问题要有思考的空间、探讨的价值,体现思维的长度和深度。

如李清照的《醉花阴》,可把探究的问题放在细节上:为什么作者不写其他意象而只写西风、黄花?于是学生展开联想,积极探讨。有的说,西风更能体现秋意,体现作者内心的悲凉;有的说,黄花比起其他花来更显得瘦削,更像处在别离愁思中的作者;有的说,秋雁、秋水、秋风比西风、黄花更有悲凉之感。探讨之后明白,词人写眼前之景与内心情感密切相关,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词人将离愁别绪、两地相思寄托于西风中的黄花,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物我两忘,此时黄花已幻化为词人自己,在凛冽的西风中孤独地品尝着离愁之苦、相思之痛。从设计问题、探讨问题到解决问题,问题导向始终贯穿其中,问题设计的质量直接影响课堂的效果。

课堂问题的设计是一门艺术。精心设计的教学问题能使学生的主体作用与教师的主导作用得以充分发挥,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使学生思维的长度、深度在课堂提问中得到延伸和拓展,使学生的思维迸射出创造的火花。

五、注重体验性学习,促进能力提升

新课程强调体验性学习,我们对此进行了积极的尝试,采取以练带学的办法,对作品进行再创作。如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所蕴含的感情,我们要求学生根据诗歌内容展开想象和联想,进行片段写作。这样,既检验了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又将写作能力的训练融人其中。

篇7

在目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很多教师都忽略了提问的意义,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即便是进行单一的提问,但是却华而不实。部分教师提问过细、过多、过浅,致使原本应该丰富的教学活动变得平淡无味,失去了应有的美感。在提问的设计上,缺乏科学性,大多数教师只关注提问的结果,而忽略了其中的过程,只关注学生说“对不对”,却很少关注学生思维的产生过程。此外,设计模式过于靠套、问题笼统、缺乏层次感,面对着这样的问题,学生失去了思维的方向,致使提问教学无法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二、新课改理念下初中语文的教学提问策略分析

1.设计出创新性的问题

在初中语文课堂的教学提问上,教师要尽量避免问题过于繁杂、细碎,而是要关注语文课堂的整体提问效率,为此,教师应该重视问题的设计与研究,利用深刻的问题来取代零碎、肤浅的问题,从学生参与性方面让学生进行讨论、分析和思考。例如,在《故乡》这一课的教学中,可以先让学生对课文进行预习,预习结束后,提出一系列的问题:故乡发生了何种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呢?提问结束后,再让学生分析杨二嫂与闰土的变化,找出其中的深层次原因,最后引导学生探究出文章的主题,利用这种有效的提问模式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把握文章脉络。

2.开发出多元化的问题

初中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当中应当对学生已掌握的课文内容和已有的生活体验进行比较沟通,进而将问题提出,把学生的思路以及注意力引入到语文课堂教学当中,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探究未知领域的好奇心和积极性,切实地将问题的指向性加以明确,充分地对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加以调动。与此同时,初中语文教师还应当尽可能地利用和开发语文课程资源,对问题情境进行多途径以及多渠道的创设,比如利用学生试卷、作业及课堂讨论、回答当中所出现的典型错误,或者借助于课外资源来对问题情境进行有效的创设,使学生们能够对语文课堂学习提起高度的重视,然后通过教师点评以及学生互评、自评等方式,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及理解,这样能够从根本上将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发挥到最大。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够启发学生的思维,开拓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对课文的写作特色和思想感情产生更为深刻的理解,实现课文内容由课内向课外的延伸,赋予文章更为强烈的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

3.注意提问的层次性要求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步到位是不现实的,同样在初中语文课堂上进行提问时也要掌握梯度,要从小问题进入,层层深入,逐步将学生的思维打开,这样可以很好地保护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并且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不断挑战语文的难度。如,在《变色龙》这篇文章中,老师可以先从比较基础的问题问起:奥楚蔑洛夫的性格是什么样的?接着问他善变的特征是什么,然后再问从始至终没有变的是什么,这样采取逐渐深入的提问方式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们理解这篇文章,也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方式。

此外,老师提问中要注重创新。适当改变老师角色,课堂上学生要主动发现问题,然后自主探索分析及解决问题,不断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挖掘其创造力和想象力,最重要的是要信任学生,多给予他们鼓励和自信心。

4.营造学习氛围、点燃自主学习的激情

在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里,教师可以提高教学的水平和教学的质量,同时可以让学生主动地去学习,去自己独立的思考,独立的想问题,想问题的答案,开拓学生的思维,教师也可以有一个舒适愉悦的环境,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会提高。这样学生的自主性高了,学生的课前预习也会做得更好。在上课的时候,学生对老师的提问也不会一问三不知,至少能够谈谈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也不会引起尴尬的局面。老师提出问题,让尽可能多得同学回答,让同学共同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学生的积极性自然而然的被调动起来了。在这种学习氛围下,学生即使自主性较差,也会跟着大多数同学一起,完成课前预习。

5.注重答案的多元化

篇8

兴趣决定阅读效果。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告诉我们,课前激趣是很重要的,这一环节是阅读教学的优秀传统,可是初中生的身心特点是他们的注意力很难持久,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还需注意采用多种手段让学生始终保持激昂的情绪,如教师需要不断锤炼自己的语言,并适当辅之形体语言;多鼓励、多肯定,经常性地让学生品尝发现的快乐。总之,教师要能调控课堂节奏和情绪,力求让学生在亢奋状态下完成阅读任务。

二、关注学生情感体验

首先是唤起学生生活体验,即在学生阅读文本时充分调动他们的生活积累和经验。如学生学习《乡愁》时让学生谈谈离愁别绪,积累古诗文中离别的佳句;其次是重反复朗读,特别是精彩语段要读出抑扬顿挫、读出感情。再次是尊重学生阅读的独特感受,即使是学生的认识有偏颇之处,教师只能引导,不能轻易否认。只有这样,学生的阅读素养才会不断提高。

三、关注学生基础积累

古语说得好: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大家都知道 ,学习语文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没有必要的积累谈深层次的阅读是一句空话。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文本时一定要关注学生字词句的理解与积累,一定要关注精彩语段和名篇的背诵默写,也一定要关注文章、文学常识的积累。

四、关注学生语言探究

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因此阅读教学在强调人文的同时必须更多地强调语言的探究。如学生学习《紫藤萝瀑布》时,学生很轻易地知道前半部分描写的是紫藤萝的外形和神态,这时教师引导探讨:这些描写语言的特点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写?学生通过探讨发现这段语言很生动,主要是采用了生动的词语和多种修辞手法,调动了人的多种感官,这样写一是抓住了紫藤萝的形象特点,二是烘托了人内心的喜悦之情。长期这样坚持,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一定会不断的提高。

篇9

一、引言

一般认为,概念隐喻理论始于Lakoff & Johnson的《Metaphors We Live By》一书。他们在书中表明:隐喻普遍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不但存在于语言里,也存在于我们的思想和行为中。我们赖以思维和行动的一般概念系统,从根本上讲是隐喻的。

在概念隐喻的理论框架下,隐喻的理解涉及两个认知域:源域(source domain)和目标域(target domain)。概念隐喻就是以一个认知域的经验来理解另一个认知域的经验,源域的部分特点被映射(mapping)到目标域上,后者因前者而得到部分理解。所以,“隐喻的实质就是用一类事物来理解和经验另一类事物”。

纵观国内外的隐喻研究现状,多数学者对于体育比赛中隐喻的研究仅仅局限于“体育即战争“这一隐喻结构,而本研究则试图总结出更多潜在的概念隐喻结构,通过对概念隐喻的分析,引导人们从全新的视角看待体育比赛,同时丰富了概念隐喻在体育新闻中的运用。

二、语料收集与研究方法

本文涉及大量的体育隐喻语料,所用的中文语料选取于ESPNSTAR中文网,所用的英文语料选取于ESPNSTAR英文网。ESPN(Entertainment Sports Programming Network)是当今世界最著名的体育电视网,目前已经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体育电视网,为亚洲地区的观众带来世界各地高水平的体育赛事及重要的地区性体育活动。ESPNSTAR的中英文网站中所包含的体育新闻并非是对同一则新闻的简单对译,因此语料间具有相对独立性,并具有分析价值。

本文以中英文网站中2010年5月1号至2010年5月6号的主要体育新闻报道为语料。按新闻更新的时间先后顺序取中英文体育新闻标题各50则,共计100则新闻标题。综合运用定量和定性两种分析方法以考察汉英体育隐喻在映像层面和文化认知层面的特点和差异。

三、汉英体育新闻标题中的常见隐喻类型及出现频率对比分析

在现代社会中,体育活动越来越丰富多彩,在保留了传统的竞技性的同时,也呈现出了娱乐性、观赏性、趣味性等众多特点。人们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空前高涨,各种传媒也纷纷开设专栏,以或严肃、或轻松、或幽默的语言对各种体育赛事进行报道、分析或预测。体育报道中使用的许多表达方式都是从人类其他的认知领域映射而来,这些表达方式在展示体育活动的竞技性特征的同时,也充分体现了体育用语的隐喻性特征。

笔者对所搜集语料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发现根据体育用语始源域的不同,存在隐喻现象的体育用语主要来自军事用语、生活领域用语、财经用语、自然现象用语等几个范畴,探索性地总结出了几种常见的隐喻类型,并对其中所暗含的隐喻类型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所总结出的隐喻类型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种:

从表1和表2中我们不难发现,东西方人在语言习惯方面并非是完全不同的,相反的,在一定程度上两者之间还存在一定的相似性。正如表格中所呈现的,中文体育新闻标题习惯用战争、旅途、商贸等活动来比喻隐喻,而相似的隐喻类型也同时存在于英文中。除了这些相似的隐喻的类型,当然由于文化或认知等方面的不同,东西方人对于体育比赛的认识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的,这种差异性可以从表中所列举出的隐喻运用方面的不同得到体现。

针对上文中提到的实际情况,笔者将在下面的章节中总结汉英体育新闻标题中各种隐喻出现频率的差异,并试图总结出导致这些相似性及差异性的原因所在。

四、汉英体育新闻标题中隐喻类型的异同性分析

从上节中可以看出,汉英体育新闻标题中隐喻的类型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和差异性,下面主要从两个方面对其进行探索式的分析:

1.汉英体育新闻标题的相似性

上节中笔者已统计出了汉英体育新闻标题中几种常见的隐喻类型,通过观察发现,汉英体育新闻标题中存在着相同的隐喻类型,分别为战争隐喻、人类隐喻、商业交易隐喻及旅途隐喻。

此后,笔者对每种隐喻类型在各自语言环境下所占的比例进行了计算,结果发现,如果对中文标题中的这四种隐喻类型按照出现频率从高到低进行排序,那么得出的结果竟然与英文标题中隐喻类型按频率高低进行排序的结果一致,具体情况参加下表:

通过观察上表中的数据,我们发现汉英体育新闻中使用频率最高的隐喻是战争隐喻。体育比赛是战争这个根隐喻从始至终都贯穿在体育新闻报道之中。体育比赛的整个过程被隐喻为战斗的过程,比赛的双方是战斗的双方,比赛的结果是战斗的结果。准备比赛叫做“备战”,迎接比赛叫做“应战”。比赛开始叫做“开战”、“交锋”等等。从汉英体育报道比赛的参与者来看,整支球队经常被冠以“某某军团”,的称号。球队的主教练称“主帅”,“掌门人”等;队员是“小将”、“老将”等等。通过这些战争隐喻的例子,我们可以说,战争隐喻是体育新闻语言的一个重要言特色。

著名的语言学家、教育家Deignan(2001)曾著有《隐喻7》一书,书中将人类赖以生存的隐喻分成了几大类,其中有一类可以说是沿袭了莱考夫对于隐喻的分类,即上文中提到的人类(或人体)隐喻。体育运动归根结底还是一种人类活动,即便是生活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也无法回避这种现实。因此,汉英体育中的人类隐喻都占有极大的比例这一现象就成为一种必然,是人类认知活动的结果。

商业交易隐喻(businessmetaphor)也是体育新闻语言中常出现的隐喻现象,这主要是由于在体育比赛中,某些体育项目具有很强的商业性。体育比赛除了具有较强的对抗性、竞争性、观赏性、娱乐性外,还具有一定的商业色彩。以篮球为例,球员被球队出售是篮球界极为常见的现象。如此一来,体育比赛中大量存在着商贸隐喻就不难理解了。

旅途隐喻也是汉英体育新闻标题中的一种常见的隐喻现象。在这一源域与目标域的映射过程中,旅程的起点对应着比赛的开始;旅程中遇到的阻碍对应着体育比赛中遭遇的劲敌或是失误;旅程中所巧用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则对应比赛中的应战技巧,最后旅程的终点就象征着比赛的结束。借助隐喻强大的认知功能使得人们对体育比赛的理解更加清晰。

2.汉英体育新闻标题的差异性

源域与目标域的概念并非被孤立的理解,而是被认为是处于“认知模型”和“文化模型”之中。这样,隐喻所转移的就不只是各个概念内在的属性,而是整个认知模型的结构、内部关系或逻辑。这里提到了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即文化模型。任何一种语言的产生、运用于理解都不能脱离它特定的文化模型。

对比表1和表2,笔者发现汉英体育新闻标题中存在着一些各自特有的隐喻结构。例如,容器隐喻与自然隐喻是西方文化有的,而机器,机动车辆,动植物及鬼怪隐喻则是东方文化中所特有的,其中尤以鬼怪隐喻最为明显。

首先,笔者将阐述西方文化中所特有的容器隐喻。众所周知,中西方人是存在一定的思维差异的。西方人的思维比较注重事物的性质,进而上升为概念和范畴;而东方人的思维则更关注事物的环境背景以及注重事物和事物的之间的关联性。简言之,在一定程度上,西方人比较善于总结事物所分属的范畴,而东方人则更倾向于探究事物之间的深层次关联性。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例如:

(1)Pakistan cricket needs to be in ICU?

(2)Vaughan digs deep for England.

(3)Messi facing six weeks out.

正如前文中提到的,西方人往往重视事物所属的范畴,换言之,西方人倾向于用较为具体和形象的概念来使抽象概念清晰化。这一点可以通过上文提到的三个例句加以解释。例(1)中的容器隐喻主要体现在词汇ICU(重症监护室),这个词向我们传达中这样一个信息,即巴基斯坦的板球出境艰险。至于其艰险的程度本是一个很难定于的概念,而这则消息的记者采用了几位巧妙的叙述方式,用ICU这一普通大众都熟悉的事物来进行报道,使得报道更加形象,达意更为清晰。同时,ICU、deep包括例(3)中的out都是较为抽象的概念,但是如果将其视为一个容器,那么它们自身指代的内容则更加清晰明了了,这也正是善用语言的妙处。

其次,多数欧美人相较于东方人更加崇尚自然。以美国的住宅为例,美国人往往要求自己的住宅不仅具有现代城市的一切方便,更要求住宅与环境具有返璞归真的自然景色,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正是由于西方人对自然的尊崇,因此,面对体育比赛这种竞技活动时,他们较容易借助于一些传达自然信息的词汇来描述体育赛事,正如例(4)和例(5)中所呈现出的:

(4)Ferguson hails Fletcher

(5)Molinari set to shine at St Andrews

再次,针对中文体育新闻标题中所出现的这三种具有代表性的隐喻类型,机器与动植物类隐喻的存在是必然的。体育比赛是充满对抗性,体现力量的活动,它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象征力量的隐喻结构。如例(6)所示,这种类型的隐喻无论是在英文还是中文体育报道中都有存在的可能性。此外,动植物类隐喻在中文体育报道中大量出现,主要是与中国长期的国情有关。我国是农业大国,一直以来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农牧业的支持。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种国情直接决定了中国人的认知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农牧业的发展。因此,在体育比赛中出现大量的动植物隐喻类型也便是偶然中的必然现象了。不仅如此,动植物类隐喻的使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丰富新闻语言,为其带来一定的生机,这一点可以通过观察例(7)例(8)来得到证实。

例如:

(6)维特尔错失夺冠良机 爆胎乃是小汉所为?

(7)半年休眠内毒蛇复苏,大因扎吉亮出场上毒牙

(8)玻璃人梅开二度 荷兰2∶1击退墨西哥

最后,笔者通过对搜集的语料进行分析和归纳之后发现,在中文体育新闻标题中存在一定的带鬼神色彩的隐喻结构,例如“欧洲列强紧盯巴西妖人红魔亦欲争新卡卡”。鬼文化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源远流长。在中华文明演化发展的同时,鬼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融入其中并随之发展。在中国远古,因为对一些自然现象的无法理解和生老病死的无法制控,以及人死后所归之处的迷茫无知,认为人死后,将处在另一个超越的境界,并由此幻化产生出鬼崇拜和鬼畏惧。在先秦典籍《春秋》、《左传》、中,都有关于“鬼”的记载;到了明代神魔小说盛行,主要有《封神传》、《西游记》等;到清朝,鬼文化的记载更是林林总总,不下数百种之多,其中《聊斋志异》、《阅微草堂笔记五种》可作代表作品。在以上关于鬼文化的典籍中,都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包含着以民为本、人定胜天的古朴思想。可以说,这种鬼文化是中国文化中所特有的,体现了人们对超灵异力量的尊崇和向往,它已经成为中国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那么它在体育新闻语言中的存在也就不足为奇。

五、结语

在传统语言学中,隐喻被看成是一种修辞手段,但是近年来随着语言学的发展,其研究已经从语言层面步入了认知领域。隐喻不仅仅是语言修辞手段,更是深层的认知机制。它深深植根于我们的日常推理、想象、创造等诸多活动中,其认知性在于它能够组织人们的思想,是人们思维、行为和表达思想的一种系统的方式。针对先前人们对于隐喻在体育新闻报道中的分析都是集中一个侧面,如单一的对战争隐喻结构的分析,笔者试图突破这种研究定式,通过收集大量的语料总结出了其它几种常见的隐喻类型,统计它们各自在使用频率上的情况,并分析异同产生的原因及其根源。当然,本研究还存在很大的不足,权且作为探路之作,望今后学者不断丰富这一领域的隐喻研究。

参考文献:

[1]Deignan,A.Metaphor[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Press,2001.

[2]Lakoff,G,Women,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7.

[3]胡壮麟.语言.认知.隐喻[J].现代外语,1997,(2).

[4]胡壮麟.认知语喻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1).

[5]蓝纯.从认知角度看汉语和英语的空间隐喻[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6]肖鸿波.体育新闻中的语言暴力[J].新闻知识,2006,(3).

篇10

中图分类号:H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2)O9-0250-01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新课标的提出,广大教师在课堂教学策略方面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一些陈旧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渐渐远离我们的视线。近两年,我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并取得一定的成效。下面根据教学实践,谈谈笔者对新课标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的一些看法。

一、关注学习过程的反思性,尽量宽容对待学生

在活动中出现的挫折和失败新课改倡导“要让学生经历学习的全过程,在自主学习中去体验、感悟学习的乐趣”。要使这一理念落实到位,教师应宽容对待学生创造性活动中出现的挫折和失败,注意发现和肯定学生在已经失败的创造过程中体现的创造热情和进取精神。一位教师在教学《爱迪生》一课时,发生了这样一件“怪”事:他指名学生逐段朗读课文,学生个个读得正确、流利,有滋有味,无不令听课教师佩服。当读完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时,学生中仍有一个女生的手高高地举着,教师便问:“你有什么问题吗?”“老师,我还想读第四自然段。”真是一语惊四座!那位教师显然也没料到会这样,不由得脸红了。但他很快就镇定下来了,微笑着说:“你想读,那就读吧!”那学生可能真没料到老师能在这种场合满足她的要求,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和紧张,连嗓音也变了,结结巴巴地读完了这一自然段。原以为这位教师就这样草草收场,继续走自己的“路”了。可他并没有请那女生坐下,仍面带笑容地说:“这位女同学可真了不起,敢于在这么多同学和老师面前提要求,可能是因为紧张,读得不太好,但我想她一定能把这段话读好的,你愿意再来读一遍吗?”“愿意!”……“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获得积极的体验。”假若这位教师面对这位女生高举的双手视而不见或对该生提出的要求不予理睬,只顾走自己的“路”,那学生的学还会积极主动,兴味盎然吗?为了实现“促进学生发展”的新评价制度的特色又从何体现?由此可见,教师宽容对待学生的挫折和失败,使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是课改评价制度得以实施的重要环节。新课程旨在构建一个开放的、多元的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体系。语文学科尤其要重视建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面向全体学生,视学生的发展为课程发展的前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学科素养必须成为课堂教学的着力点。

二、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

《语文标准课程》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过程中进行,教师是学习活动中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鉴于此,笔者认为:若在课堂上贯彻“激发—引导—培养—实践”的教学策略,对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有很大的帮助。具体实施策略如下:

1.营造愉悦的学习气氛—激发兴趣教学中,学生要成为学习的主体,最主要的条件是促使学生具备学习的兴趣。那么,教师应如何激起学生浓烈的学习兴趣呢?关键在于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每节课都需要根据各自不同的重点,精心设置,创设一个引人入胜的情境。

例如我在教学课文《鲸》时,我先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大大的“鲸”字,然后叫学生议论,猜猜教师的用意。大家热烈地讨论着:有的说“老师的大字写得漂亮。”有的说:“鲸字有鱼旁,但鲸不是鱼。”有的说:“因为鲸是最大的动物。”这时,学生的兴趣应运而生了,我趁机让学生速读课文,体会老师的用意。在学生知道鲸是最大的哺乳动物后,我马上在“鲸”这个大字旁边编上1、2、3、4、5、6、7,然后在“1”的旁边引导学生写上“大”,接着让学生分组各派代表上黑板写上答案。兴趣盎然的环境让学生在愉悦中了解到鲸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2.引导自由阅读,拓展思维的迁移与发散现代教育十分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注重引导学生自由阅读,自由表达,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智力结构,有目的地把学生引向目的地,让学生说出自己想说的话。

篇11

从内容和形式上看,初中语文教学应该是多姿多彩的,中华传统文化悠悠千年,兼以异域风情、诸子百家等等,这一切对于探究欲较强以及向往精彩人生的初中生来说应该是极具吸引力的。然而,现在的初中生都不大喜欢语文课及其相关内容,究其原因,无非是教师教学观念陈旧,并在中考的是指挥棒下剥夺了学生探究学习的主动性,代之以枯燥的讲解和无休止的的考试练习,使语文的美感不再。这就使得当前众多教育界的有识之士强烈呼吁教学改革。笔者从目前的教学形势考虑,认为教学改革已迫在眉睫,并在这几年的教学中身体力行总结了一些经验,愿在本文中与广大初中语文教师交流、商榷。

1 抓紧改变初中语文教学观念

教学观念是教师教学的灵魂,它决定着一个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方向以及价值目标,对培养符合时代需求的学生也有着重要的影响。不同的时代背景和教育背景对学生素质有着不同的要求,这也就意味着教师要跟随时代和教育的发展,不断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调整教学方法,朝着正确的价值目标前进。然而,在新课改的教学背景下,由于传统教学观念的根深蒂固,不少初中语文教师并没有跟上现代教育的步伐,及时调整教学观念,使得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效果不明显。在这里,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谈一谈转变初中语文教学观念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首先,要着重凸显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在新的教学观念中,教师一定要明确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人文性教育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重头戏。放眼传统教学,其弊端比比皆是,而在这些弊端之下,出现了有的初中生因恋爱过度误入歧途;有的初中生没有毕业就走上了犯罪的道路,甚至有的学生因成绩不好,考试不及格而跳楼自杀,等等的现象。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笔者认为,其中最主要的是传统中学教育存在的弊端。初中这个阶段事关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的全面形成,传统教育在这个阶段没有对学生进行及时、充分的人文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上述现象的发生。新课标明确要求了语文课程教学的基本性质在于它的人文性,即通过不同作者、不同国度、不同时代等不同视角来领略纷繁复杂、形形的现实生活,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形成积极健康的品格以及情感价值观。所以,我们广大初中语文教师就要在教学过程中时刻秉承这一课程性质,改进教学方法,杜绝应试教育带来的种种弊端。例如:在学习《牛郎织女》、《愚公移山》、《大禹治水》等文章时,教师就可以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体验古人的真善美以及为了美好生活辛勤劳动、不懈奋斗的精神,引领学生追求真善美,形成真善美的人格品质;还可以通过教材中的文章让学生明白友情的可贵、亲情的伟大以及真正的爱情,了解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由革命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我们要认真珍惜,并不断发扬伟大的民族精神,等等。教师只有在转变了教学观念之后,才能树立正确的教学方向,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使语文教学充满活力,让学生学到了真正适合他们发展的知识、素养。

其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坚持“教师主导”与“学生自主”的双线并行原则。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是课堂的主角,学生围绕的核心,学生只能跟着教师的思路走,根本没有自主思考与探究的时间与机会,教师在带领学生理解文章主旨、内涵时也只局限于考试题目的条条框框,根本不尊重学生对文章内涵的个性解读。然而,在新课改形势下,笔者又发现有些教师的课堂开放的有些过度,有矫枉过正之势,而失去了语文教学的一些基本原则。比如,一些教师抛弃了语法、句法等汉语基础知识的渗透、讲解;对于文章主旨、内涵的理解虽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还是有一定底限、范围存在的,而当前的语文教学中一个突出的表现便是有些学生自主、活跃得有些过了头,有些学生的看法明显与文章教材的内涵风牛马不相及,而教师却仍点头称赞;还有些教师不能在课堂上对教学情势的发展以及学生的思维走向进行有效把握,不但使课堂效果不够明显,让学生在课堂上轰轰烈烈之后却收获甚少,更严重的是给学生一种错觉,觉得语文课没有一定条件的限制,等等。这些不良现象的出现不仅阻碍着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推进,还影响着语文教学的健康发展。

2 注重语文课堂的趣味性

随着新《中学语文课程标准》的正式颁布,课堂教学中引入了知识观、发展观和学生观的新概念,“趣味教学”也随之而出,它指的是教师用充满趣味的教学手法、教学观念、技术手段等来营造有趣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兴趣,享受学习的欢乐。趣味教学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在这里,笔者提供一些初中语文趣味性教学的策略:

2.1 导入之中,引入趣味。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语作为一堂新课的开端,好比乐曲的引子,戏曲的字幕,一个精彩纷呈的导入能起到渗透主体、酝酿情绪、激发兴趣的作用。导入的方法很多,例如谈话导入、设疑导入、故事导入、视频导入等,教师要根据教材的内容,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灵活巧妙地用合适的方法导入课程。

2.2 生活化教学,启发趣味。生活实践是语文学习的第二课堂,语文源于生活,是生活赋予了语文以生命力。语文教材中的每篇课文都来自生活,让学生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来说明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可以让学生从中学习到更多要有意义的社会生活经验,实现学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目标。

2.3 巧借多媒体,唤醒趣味性。近年来,多媒体教学在教育领域已经成为一种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它集声、文、图、视频于一体,以直观、生动的画面在学习过程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趣味性,使学生兴致盎然、受益匪浅。

3 突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语文作为初中学习的主要课程,既可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又承载着培养学生良好学习方法的责任。而自主学习作为新课改提出的新学习方式,是面向学生未来学习的一种前瞻性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要得到充分重视。

篇12

语文是一门与语言艺术相关的课程,小学生通过学习语文知识锻炼自己的听说读写能力,使其在生活中更好地与他人沟通交流。同时,语文中的诗词歌赋等给人以无尽的美感,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接触这些知识,可以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新课改之后,小学语文教学也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下面笔者就来谈一谈新课改之后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

一、合理运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在教学领域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应用也不可避免。相较于传统的一支粉笔和一本教材统治教学的时代而言,多媒体信息技术教学显然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多媒体信息技术集声音、影像、文字于一体,在进行教学展示时更加的形象直观,符合小学生的形象思维特点,是教师在教学中较为常用的一种教学方式。然而,在具体的教学中,笔者发现教师对多媒体信息技术的运用有较多不当的地方,例如,只是简单地将教材上的内容搬到多媒体显示屏上,让学生观看,没有充分地发挥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作用。

笔者认为,在新课改的理念下,要想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就必须要充分地发挥多媒体的用途,创建教学情境。比如说,在学习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的《咏柳》这首诗时,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上现场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制作一幅柳树的图片,小学生的知识面窄,很容易就会被教师的“技艺”所吸引,进而生出学习的欲望,教师适时地创设柳树的情境,也使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诗歌。

二、故事教学,吸引学生探究知识

小学生大部分都喜欢听故事,还未入学前,可能有不少父母就给孩子讲过许多充满趣味性的故事,家庭的熏陶和小学生的年龄使得他们对故事毫无抵抗力,而小学语文中也不乏生动有趣的故事。教师在教学时,如果想要提高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不妨从讲故事开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例如,讲解《晏子使楚》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再讲一些其他有关晏子的故事,在吸引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丰富人物形象,使人物更加的生动,加深学生印象;再比如,讲解诗歌的时候,教师可以将李白、杜甫、辛弃疾的故事讲给学生听,如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诗句由来,再如豪放派的代表词人辛弃疾又为何会生出“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的感慨,教师在课堂教学之余,将这些有趣的故事和典故讲给学生听,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更浓,也能扩宽小学生的知识面。

三、联系生活实际,灵活教学

语文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极为广泛,如人们日常所见的广告语,大街上的店铺面都有语文知识蕴含在其中。学生学习知识的目的就是为了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这些知识,解决在生活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因此,教师的教学也必须要与生活实际相关,这样才能启发学生,使他们更好地运用自己学习的语文知识。

在教学中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语文教学的方法十分的多,例如,可以在课堂上模仿生活的场景,如在人教版小学五年级册的“口语交际习作三”中的口语交际题目为“劝说”要求学生劝说生活中熟悉的人改变一些不良的习惯,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上模拟生活情境,分组扮演劝说和被劝说的人,进行交流,锻炼学生的能力。再比如,教师还可以找一件物品,让班上的学生运用自己学过的知识,写一则广告语,吸引他人的注意力。知识来源于生活,教师在教学时,如果能把握好教学的尺度,联系生活实际,灵活地进行教学,必然也能够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四、运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吸引学生

语文是一门与语言相关的学科,“说”在语文教学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学习了语文知识之后,只有通过与他人的沟通和交流才能显现出语言的魅力。笔者通过细致地观察和一些教学实践发现,在课堂上教师的教学语言对学生的学习态度也有着深刻的影响。

在课堂上,教师的教学语言刻板无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较低;反之,教师的教学语言生动有趣,知识渊博,旁征博引,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就被教师吸引了,并且愿意配合教师的教学,积极地进行互动。由此可见,教师在教学时不但需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还需要学会运用风趣幽默的语言来吸引学生。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启蒙时期,长达六年的语文学习,为学生以后的语文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随着新课改理念的逐步深入,关于小学语文的教学方法只会越来越多,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抓住新课改的发展机遇,大胆地进行语文教学改革创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