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2 09:11:4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高中德育体系建设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教材是实现教育目的的主要载体,是教学的基本依据,是学校课程最具体的形式。高质量的教材是培养高质量优秀人才的基本保证。当前,职业学校普遍存在的课程设置混乱和教材使用不规范的现象,不仅影响到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更严重地制约了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为此,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和造就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和技术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客观上要求必须高度重视高等职业教育的教材改革和建设。
1 高职教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自身具有专业复杂性、办学多样性和社会密切性等特点,高职学校在教材建设方面面临许多现实的问题:教材内容脱离各地区、行业社会发展和职业发展的实际;脱离学生实际需要,缺乏教学性、可读性,也缺少弹性,不利于自学和选修;教材体系以学科教材为主,受专业限制,形式比较单调,缺乏趣味性;且理论与实践脱节,不能及时反映生产中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缺少符合高职特色的“对口”教材
目前的高职教材,大致有四种来源:一是应用中专教材或是在其基础上增添内容;二是借用本科同类教材,由任课教师删减、增补而成;三是由部分院校教师联合编写;四是由个别专业的一些教师自行编写。这些教材仅仅注重内容上的增减变化,过分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基础理论分量过重,应用技能比例偏轻,没有从根本上反映出高职教材的特征与要求。
1.2 缺乏科学理论的支持,教材内容存在不足
由于缺少对生产实际的调查研究和深入了解,缺乏对职业岗位所需的专业知识和专项能力的科学分析,缺少科学的课程理论的支持,编写的高职教材难免出现体系不明、内容交叉或重复、脱离实际、针对性不强等问题。
1.3 教材内容陈旧,不适应知识经济和现代高新技术发展需要
传统教材的编写往往周期较长,新知识、新技术、新内容、新工艺、新材料不能及时反映到教材中来,这与高职专业设置紧密联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一线和实际要求不相适应。
1.4 教学新形式、新技术、新方法研究运用不够
高职院校在改编或自编专业课程教材时,大都比较注重实践操作的讲解指导。但从总体上看,由于教材编写还没有突破传统学科课程的羁绊,尚未形成特有的内容结构体系,没有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新的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没有真正转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轨道上来。
1.5 与专业教材配套的实践教材严重不足
现用教材无论是推荐教材还是自编教材,都是供教师上课讲授使用的。由于实践教学在高职教学中分量极重,其教材建设在高职教育中也应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一般占总教学时数的三分之二到二分之一,虽有少量教材附有思考题,也只能供学生巩固课堂教学中学过的知识,缺乏实践训练。而且实践教学在各地差异较大,教学规范性不强,内容繁杂,缺乏较为统一的标准。
1.6 各门课程所使用的教材自成体系,缺乏勾通衔接
如核酸的组成问题在《生物化学》《植物生理学》《遗传育种学》等教材中都有出现,细胞的繁殖方式在《植物学》《遗传育种学》中都作为重点内容来讲解等。因教师各自理解的深浅与角度不同,导致一方面由于重复讲述,造成时间上的浪费,另一方面由于表述上的不一致,增加学生学习的障碍。
1.7 教材内容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缺乏衔接
“双证制”是高职教育的特色所在,它的实施要求学生不仅要获得学历证书,而且要取得相应的专业技术技能等级证书。即要求学生在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高新技术和基本技能,但目前高职教材的编写与劳动部门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鉴定标准缺乏有效衔接。
2 提升现代教材建设品位,树立新的教材观
教材观是教师对教材的价值、作用、评价标准和使用方式的基本看法,从根本上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方式。不同的教材观引导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构建不同的教学生活和学生的学习生活。
2.1 传统职业学校教材把课程与丰富的社会现实分割成两个世界,漠视彼此间的关系,学校的课堂生活空间和学生的学习活动空间比较单调、狭窄,教师的创造性及其教学的个性化也受到限制,容易导致学生对教材乃至所有书本的盲目崇拜,扼杀其自主构建的精神,教师也难以在教学中找到其创造的价值和职业的乐趣。
2.2 现代教材观要求教师以研究的精神对待教材,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教学需要整合、转换各种信息,实现从“以课本为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转变。
2.3 职业学校应积极倡导“教参式”的教材观,因为“活化”教材有助于改变传统的思维定式,解放教师的手脑,从而逐步转变为一个拥有自主教学创新的“导师”;有助于拓展教学空间,释放课堂的潜能,增加课堂容量,促进教与学的互动;有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活动方式,培养其学习的主体性和自主性。
3 构建和完善高职教材体系的建议
3.1 高职教材内容选择的依据
3.1.1 教材内容的基础性
基础性是要求在确定教材内容的时候,要注重那些最基本的知识与技能,但这里的基础性知识并不是指在职业教材中充满定理、概念、规则,而是指应当包含专业大类所对应的职业岗位群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例如农艺、园艺领域中的植物细胞的结构及植物分类的基础知识都是从事植物生产所必需的知识与技能。同时,要用先进的科学观点和行业规范调整、组织教材,突出重点和难点,精选基础、核心的内容,不断研究解决科学技术的无限与学校的教材内容相对稳定、教学时间相对有限之间的矛盾,形成先进的教材结构。
3.1.2 教材内容的职业性
高职教学的重要特点在于突出实践教学环节,强化职业技能培养,因此高职教材在内容的安排上应当与社会需求相适应,必须同时兼顾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既选编“必需、够用”的理论内容,又融入足够的实训内容。两者可合可分,应视不同专业和不同课程的具体要求而定。第四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指出,在职业教育中要大力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要将国家职业资格的技能要求融入到职业教育的教材中,使学校教育真正符合社会需求。如我校组织编写的《植物生产实训教程》,在内容上与我国的职业资格认证有机地结合到一起,从而使学生在毕业前顺利地通过中级农艺工、蔬菜工、果树工、花卉工、植保工等资格认证。
3.1.3 教材内容的统一性
一方面,现代社会许多职业岗位需要的能力是综合性的,用到的知识涉及多个学科;另一方面,不少职业技术岗位又是高度专门化的,必须给予针对性较强的专业指导和训练。为了解决“综合性”与“专门化”之间的矛盾,一些课程的教材应采用富有弹性的模块式内容结构,对知识与能力进行有目的的综合,每个模块既是教材的有效组成部分,本身又是相对完整而又开放的单位,便于组织教与学。
3.1.4 教材内容与学生特点相适应
学分制、弹性学制下的教材内容应当紧紧围绕学生的需求来选取,允许学生自主选择发展方向,鼓励学生发展个性特长。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可以在短时期内完成学业或学习更多的知识与技能;学习能力差的学生,则通过取得多种职业资格证书或发展某些技术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所以,教材内容的选择必须充分地考虑学生的需要、兴趣和能力。并尽可能与之相适应。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技能,而且还有助于他们形成良好的职业态度和职业道德。
3.2 高职教材编写的基本要求
3.2.1 有完成理论教学,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教学方法和达到技术能力目标的训练方法。理论知识要与普通高等教育教材相区别,以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必需、够用”为度;技术能力的掌握必须通过专门的训练,要有配合这类训练的实训教材。
3.2.2 教材内容既要注意以全国或本地区近期使用的成熟技术为中心,又要注意淘汰陈旧的技术内容,将新兴的高新技术、复合技术等引进教材。同时,应尽可能以技术问题为中心来设计和组织,注意以问题引出概念知识。
3.2.3 教材内容要富有弹性,即基础类课程要有一定的覆盖面,满足大类专业对理论、技能及其基础素质的要求;同时要留有余地,以满足学有余力的学生进修或探究学习的需要。教材内容应尽量采用模块式组织,具有一定的可剪裁性和可拼凑性,可根据不同的培养目标将内容模块裁减、拼接成不同类型的知识体系。
3.2.4 教材内容应多用图表、示例、案例等,促进对概念方法的理解。
3.3 采取有力措施,建立和完善高职教材的建设机制和运行机制
3.3.1 广泛调研。调研现行使用教材的科学性、实用性、针对性,使用者对教材的反映,同类教材的优缺点;工作或生产岗位对人员素质的要求。在调研的基础上形成教材编写或修订建议报告。
3.3.2 研制教材编写大纲。通过推荐及筛选,组织一批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实践能力强的教师,组成高职教材编写队伍,对照调研报告,确定知识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形成教材的编写大纲。主要编写人员分两部分,一部分是职业院校的骨干教师,另一部分则为教科研机构的教研员(负责文化课),专业课则为科研、生产一线的专家(负责专业课)。这样的人员搭配,才能保证既对本学科(课程)最新动态、发展趋势和生产一线实际需要以及基础教育现状和改革动态的把握,又能保证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而选择教学内容,确保教材内容系统性与实用性相统一,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
3.3.3 成立教材审定委员会。由教育行政机关邀请各行业的杰出人士、资深高职院校教师,组成教材审定委员会,进行较客观的审查工作。教材编审工作要实行主编、主审责任制,教材编写完毕后,由主审审读,并主持审稿会议,对教材编写质量提出书面报告,并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供编写人员修改定稿时参考。教材书稿齐、清、定后,要交教育行政部门组织专家审定和评议,最后对教材质量进行把关。
3.3.4 建立教材选用与评价制度。高职院校采用的教材有其明显的行业特征和时代性、应用性、先进性。因此,对国家规划教材要弱化其“法定”色彩,强化教材的“指导性”及其服务职能。教材的选用权应当逐步下放给学校和教师,由学校教师根据学生需要,整体研究制定教材的选用标准,作为选用教材的依据。建立教材的评价制度,就是要对教材进行及时、客观的评估,教育主管部门要组织专家、用户对各类教材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分析,指出所评教材的优缺点,特别对教材中的原始性成果要进行认定,还要提出推荐选用方面的指导性意见,并将评价结果公布,供广大用户参考。由于职业教育方面的教材数量巨大,启动教材评估工作可以从评优入手,推出一批高水平、示范性的优秀职业教育教材,带动职业教育教材的整体优化。
参考文献
习题教学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习题课的教学效果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运用能力.习题教学的目的在于巩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通过具体习题的分析与解答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习题教学服务于理论知识教学,能进一步提升理论教学的教学效率.因此,教师进行高中物理习题教学时,一定要以教材为根据,以教学重难点为中心设计相应的习题,提高习题的针对性,以习题为载体巩固学生对教材知识的掌握,通过引导学生完成相应的习题这一过程,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教材中的知识,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完成该章节的教学目标.例如教师进行《圆周运动》的教学时,可以结合这一章节的重点“角速度与线速度”设计如下习题.
图1如图1所示的皮带传动装置中,左边是主动轮,右边是一个轮轴,RA∶RC=1∶2,RA∶RB=2∶:3.假设在传动过程中皮带不打滑,则皮带轮边缘上的A、B、 C三点的角速度之比是;线速度之比是;向心加速度之比是.
二、把握知识难度梯度设置习题
习题课教学的成功与否一半都取决于习题的设计与选取.教师选取习题时一定要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认真选择,精心准备,只有这样才能够发挥出习题教学的优势,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一个班上每一个学生的物理基础水平不相同,然而教学一定要以学生整体为对象.教师进行物理习题设计时要把握好习题的难度,所设计的习题既不能过难也不能过于简单.过难不利于暂差生学习,过于简单不利于优等生拔高.因此,教师进行物理习题设计时,以学生的物理基础情况为根据设计梯度性物理习题,通过设置梯度性物理习题让学生整体都能参与到习题课的教学,从学生整体的角度出发提升学生的物理水平.例如教师进行《能量守恒定律与能源》的习题课教学时,教师可以设计如下物理习题.
图2如图2所示,质量为m的小铁块A以水平速度 从左侧冲上质量为M、长为L置于光滑水平面C上的木板B,刚好不从木板上掉下,已知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此时木板对地位移为S,求这一过程中:(1)木板增加的动能;(2)小铁块减少的动能;(3)系统机械能的减少量;(4)系统产生了多少热量?(5)A、B物体的质量之比mM为多少?
通过设计一题多问的物理习题,设计梯度性习题,实现整体教学,提高学生整体的物理水平,提升习题课的课堂教学效率.
三、引入变式习题合理延伸问题
习题的设计与选取是习题课教学的关键.许多教师在进行高中物理习题课教学时没有过多关注习题的选取与设计,一些教师甚至直接生搬硬套地从资料书上或者是试卷上抄题,这种习题设计方式往往会出现同一类型的习题反复出现的现象,使得习题课教学成为了题海战术的一种形式.这种教学行为是缺乏责任心的表现.教师在进行高中物理习题设计时一定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在习题设计时一定要精心选取,一定要投入时间进行习题设计.教师在进行物理习题的设计时不是不能够引用资料书籍上面的相关习题,引用不能够生搬硬套而应当灵活引用,要以资料为参考对习题进行再构造,对习题进行合理的延伸,引入相应的变式问题.例如教师进行《牛顿第三定律》的教学时,可以设计如下物理习题.
图3置于水平面上的小车上,有一弯折成角度θ的细杆,如图3所示,其另一端固定了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小车静止不动,小球对细杆的作用力多大?方向如何?
延伸:当小车以加速度a向左加速前进时,小球对细杆的作用力多大?方向如何?
四、强化探究性与创新性习题
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提出,教师进行高中物理教学时要加强对学生探究性能力以及创新精神的培养,要提高学生的探究性自主学习能力,加强对学生开放性思维的锻炼,加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这一要求不仅仅局限于高中物理理论知识的教学,同样也适用于高中物理习题课的教学.因此教师进行高中物理习题课的教学时也要注重对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以及创新精神的培养,多引入一些探究性创新性较强的习题,通过探究性较强开放性较强的习题引导学生更好地进行探究性学习.引入探究性较强开放性较强的物理习题不但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还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有利于物理习题课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是一种切实有效的习题教学方式.例如教师进行《天体运动》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设计如下习题.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829(2013)06-0042-03
近年来,高校内发生的各类治安案件、事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马加爵事件、北大学生食堂爆炸事件、复旦投毒事件及高校凶杀与自杀事件等等引起社会极大的震动。如何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已是摆在高校管理者和教育者面前的迫切问题。
所谓安全教育,是指高校管理者和教育者以党和国家法律、法规、方针、政策为依据,以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以安全责任、安全意识和安全知识为主要教育内容,通过入学教育、课程教育和日程教育等多种途径,在校大学生能够增强安全意识、全面系统地掌握安全知识、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和今后走向社会需要而进行的教育。[1]82-84
高校安全教育本身颇具矛盾性,被多数人不同程度地忽视,但又没有人否认其重要意义。从校园层面,校园安全事件频发,一方面使得大学校园变得危机四伏,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安全隐患;[2]35-37另一方面也暴露出当代大学生适应社会、求得生存能力的薄弱。从社会层面看,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学校改革和发展的基础;维护校园安全稳定,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前提和保证。因此,建立科学的高校安全教育体系,对提高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增强大学生安全防范能力,促进校园和谐,维护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价值。
一、以三个课堂为切入点的安全教育组织实施体系
将安全教育与第一课堂安全理论课、第二课堂校园文化活动相对接,拓展第三课堂网络新媒体的教育平台,可以促成高校安全教育体系三个课堂深度融合、协作互动、资源联动、互相促进的良好局面。
1.结合安全教育课理论教学,衔接第一课堂
北京林业大学于2004年把安全逃生课列为必修课并纳入学分,首开国内高校先河。随后,部分高校认真研究新时期安全教育的规律,陆续将安全教育课列为学校的必修课或选修课,制定教学计划,选取科学教材,适当安排课时,并采取一定方式进行考核。与纯理论知识授课不同,安全教育的课堂应以理论知识为主线,辅以案例分析、模拟应急训练、模拟自救演练、防身技能训练、专题报告会等多种形式。通过安全教育课,大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了防火、防盗、防骗、防止人身侵害以及交通安全和国家安全等方面的安全常识,培养大学生在紧急情况下自救自护的能力,这对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2.结合校园文化安全实践,渗透第二课堂
第二课堂处于有形教育和无形教育之间,相较于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内容丰富、主题广泛、形式多样,具有自主性、知识性、娱乐性和实践性的特点,是课堂教育的有益补充。在高校安全教育中,要把校园的安全教育与校园文化活动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接受教育,锻炼能力。如新生入学教育时发放安全教育手册、宿舍安防小贴士、组织安全知识讲座,在高年级学生中组建大学生治安志愿者服务队和安全学习交流协会,在日常的学生活动中举办安全运动会,组织安全图片展览和模拟消防演习等,通过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形式,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安全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以达到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目的。
3.结合网络新媒体新平台,拓展第三课堂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充分发挥新媒体的积极作用,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管理和服务,是提高大学生安全教育科学化的重要手段。互联网作为信息传播的新媒体更加广泛地深入大学生生活。充分发挥网络媒介容量大、速度快、覆盖面广等特点,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管理和服务,是提高高校安全教育的有效手段。高校安全教育可以尝试通过网络安全主页、论坛、微博、微信、QQ、飞信、邮件、人人网等方式,主动抢占网络宣传阵地,及时安全信息,适时进行安全管理干预,增强分类教育引导的实效性,提高安全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二、以三个转变为突破口的安全教育质量提升体系
无论在实践操作层面,还是在理论研究层面,当前的高校安全教育依然存在诸多不完善之处,学校应积极完成三个转变,提高高校安全教育体系的质量。
1.由表及里,加强高校安全教育的实效性
高校安全教育关键在落实,目前高校的落实情况远滞后于实际形势的发展,或是出现重大案件后才会加以重视,或是重安全管理轻安全教育。前者问题在于预防意识淡漠,后者治标不治本,有形的安全问题可察觉,而学生安全素质不高的隐形隐患危害更大。
在高校安全问题中,教育与管理是相辅相成、不可割裂的,二者的目标都指向于高校安全的保障。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要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引导学生重视安全问题,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能力。同时,要加强学校的安全管理工作,如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校内各项管理制度,规范日常行为;及时查处发生在大学生中的各种安全问题;落实学校安全防范措施等。
总之,高校安全教育应健全体系,将安全管理与安全教育相结合,将理论学习与参与实践相结合,促使高校安全教育的有效深入。
2.以点带面,加强高校安全教育的系统性
目前,高校的安全教育多是零散和随意的,大学生普遍缺乏深入的、系统的安全教育。原因之一是高校安全教育组织机构和领导机制不完善。一般认为,安全教育是学校安全保卫部门的职责;而安全保卫部门认为其职责主要是学校的安全管理,且无力承担安全教育工作,等等。原因之二是安全教育力量单薄,缺乏专业师资和专业管理人员。目前的安全教育尚停留在辅导员层面,只是组织安全教育主题会和节假日前后的安全教育例会等。
高校安全教育应该是一个系统工程,齐抓共管与分工负责相结合。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是高校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重要内容。学校保卫处、学生处、思想政治教研室、宣传中心、后勤管理部等都责无旁贷。应当实行岗位责任制,主管领导指导监督,安全教育中心人员、辅导员、班主任及学生干部贯彻落实到学生个人,使高校安全教育制度化和系统化。
3.由此及彼,加强高校安全教育的前瞻性
高校的安定和谐是育人的基本前提,意义重大。对于如何保证高校的安定和谐,存在着一种颇为普遍的错误观念:即单纯强调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在此观念指导下,高校会更多地约束学生的行为,制定更加严厉的处罚办法,防止各类事件事故的发生。这种按下葫芦浮起瓢的做法,缺乏前瞻性,看似解决眼下问题,但安全隐患一直存在。只有真正加强学生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引导学生如何避免事故,教会学生如何处理事故,这才是校园安全的根本,才是教育的根本。
三、以三个难点为着重点的安全教育管理保障体系
安全教育的高度、宽度和长度是取得实效的难点。对这些问题,高校要力促三个结合,才能推动实践教育向立体纵深发展。
1.安全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
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感情和归属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五个层次,并认为这些基本需要对人的生存发展来说十分重要,一旦缺失或未满足将会带来身体上或精神上的隐患,若得到满足就演变成追求高一级需要的动力。因此,高校的安全教育作为保障大学生生存必不可少的教育内容,不仅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内容,而且是高校育人的重要保障。将安全教育与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一方面完善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内容体系,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大学生安全意识和抵御非法侵害的能力,确保高校的安全稳定。
2.安全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
近些年,大学生发生的人身意外伤害和非正常死亡的事件逐年增加,分析事件的原因,发现多是心理障碍造成的恶果。[3]125-128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心理成熟滞后于生理成熟,心理状态波动起伏明显、稳定性不强,且情绪控制能力较差,易诱发校园安全事件。将高校安全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一方面通过心理咨询、团体心理辅导、心理素质拓展等活动形式,帮助学生更好地发现自我、提升自我,增强自我心理调适能力,促进学生全面身心健康发展;另一方面要建立一套“预测、排查、干预、跟踪”的危机积极应对机制,对出现心理危机的学生进行心理干预和跟踪,防止出现自残、自杀和伤害他人等事故。
3.宏观安全教育与微观安全教育相结合
传统的高校安全教育主要集中于法律法规、人身财产安全等领域,但是随着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安全教育的内容也悄然发生着变化。从宏观层面看,国际形势错综复杂,国内转型期矛盾凸显,由此产生诸如政治安全、国家安全、环境安全、资源安全等问题;[4]49-52从微观层面看,随着学校管理社会化和学生结构复杂化,大学生在心理、社交、就业、网络和消防等方面的安全问题备受关注。学校应将宏观安全教育与微观安全教育相结合,切实开展安全教育,普及安全知识,提高大学生安全素质和能力。
总之,高校安全教育体系的构建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在高等教育实践中不断探索,只有正确把握方向,加强队伍建设,丰富教育模式和内容,切实有效开展大学生安全教育,增强大学生的法制观念和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大学生自我防范和自我保护能力,才能推进高校安全教育的体系化、常态化,才能构建和谐的校园安全文化。
参考文献:
[1]蒋夏宁.大学生安全教育问题的几点思考[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3(12)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6-0199-02
一、引言
IT技术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不但提高了生产效率,也创造了大量的财富。但同时也为社会带来了诸多不利的影响,例如:能源的耗费,电子元器件的污染,对人体的健康影响等。这些不利因素已经对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了危害,并严重影响其进一步发展,在这种背景下绿色IT/IS的概念应运而生,受到IT界的认可。经过近十年的建设,我国高校已经基本完成了校园信息化建设中的基础设施建设。部分高校已经跨越了数字校园门户及数据中心的发展阶段,并已经向智慧校园迈进,这无疑会提高学校的管理层次及效率。但同时,也凸显出诸多问题:大量现金的仪器设备却很少有人会使用,利用率很低;不注重系统的深度利用与优化,维护费用巨大等,对高校自身资源(能源,资金)是一种极大的浪费。绿色IT/IS为解决这类问题提供了一个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二、绿色IT/IS的发展现状及目标
对于绿色IT/IS的定义很多,但一般来讲是指对计算机及其相关的资源进行复合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可靠使用。包括服务器、存储设备,显示器及设备的高效实用,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消耗以及对电子垃圾进行正确的处理。美国佐治亚大学的WatsonRT等认为,绿色IT/IS有降低能耗的作用,他们提出了一个能源学架构,在这个架构内研究信息系统应该如何适应社会及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并归纳出以下公式:energy+information
三、高校发展绿色IT/IS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一直以来,国家对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巨大,希望借助高校这个高科技平台将自身信息化建设的经验及成果产业化,推广到其他行业。同时也可以提升高校自身的中和实力,为高校的教学、管理及科研提供强有力的支撑。目前,关于绿色IT/IS的研究仅仅局限于强调IT产品的低能耗及IT使用材料的安全环保,即狭义的绿色IT/IS理论。广义的绿色IT定义应包括绿色软件、绿色硬件及绿色服务。具体来说绿色IT/IS的内涵是绿色IT应用,绿色IT产品、绿色IT技术和绿色IT服务。
四、绿色IT/IS在高校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
1.高校绿色IT外包服务。“为客户”增值是IT外包服务商的首要任务。绿色IT外包服务需满足以下几个条件:(1)专业性:高校的IT系统品类繁多,包括网络系统、服务器系统、软件系统、一卡通,网络安全、电话系统。这些服务必须由专项小组提供服务。(2)协同性:IT服务供应商须建立了独立的远程监测中心(NOC)、建立了远程支持平台、客户产品采购咨询服务平台、多语言客服平台、工程师实训实验室等丰富的多平台支持,在基础设施上保障了IT服务的质量和持续稳定。(3)灵活性:对于高校来说,既需要固定时间巡检,如可选择每周5天、3天、2天、1天的固定人员、固定时间派驻服务;也需要反应快捷的随叫随到服务对于有高端技术服务,IT外包服务商需提供信息安全评估、IT流程梳理、IT战略规划等咨询服务。(4)稳定性:IT外包服务商需要为从业人员提供了稳定长期的职业发展空间,具备充分的资源互补优势,人员发展空间广阔,减少人员流动性,保证服务稳定。
2.高校绿色IT产品。我们认为目前高校信息部门对绿色IT产品的概念不应该仅仅局限为节能减排,或者将重点放在数据中心上面,而应该从更多方面实现绿色。(1)针对服务器采取主动电源管理方式,通过监控服务器中CPU及磁盘的使用率,调整服务器风扇及空调转入节能或待机模式。从而避免那些不经常使用的服务器一直保持满负荷运转状态。(2)应用桌面电源管理产品,这在现有的操作系统及软件中已经非常普遍,如果计算机在一段时间内空闲,左面管理软件会将子算计自动转入休眠模式。当再次使用时,显示器会被重新开启。其产品包括,Microsoft Windows系列,Symantec Altiris桌面解决方案,Verdiem SURVEYOR远程电源管理软件等。(3)各地的教师无需乘车或坐飞机出差即可参加国际会议。学生无需走出学校,通过视频即可选修其他学校的课程,这无疑可以减少碳排放。华为智真远程呈现视频会议系统,Sony的电视会议一体化解决方案,和V2的视频会议租用解决方案,惠普SkyRoom视频协作软件等都可以做到这一点。(4)众所周知,造纸业不但消耗大量能源而且极大的破坏环境。传统办公过程会消耗大量的纸张。绿色IT/IS提倡在合理使用打印机,并在理顺工作流程的基础上,逐渐用无纸化办公及OA系统取代传统办公方式。IBM的Lotus Domino、微软公司的Exchange群件技术,EMC文档系统、用友软件的OA平台,惠普的Secure Print Advantage可以解决这部分问题。
3.高校绿色IT技术。(1)虚拟化技术虚拟化技术日渐成熟,可以从不同的方面为我们提供绿色服务,使用户获得绿色IT/IS带来的收益。首先,虚拟化将服务器进行整合,实现了系统的集中管理,大大减少物理服务器的数量,并且高效率地利用了硬件资源,这样不仅显著地降低整体能耗,而且降低了资金投入。其次,虚拟化通过动态负载配置实现了IT资源的灵活使用,用户不仅可以分配到合理的虚拟机设备,而且无论在本地和远程都将拥有相同的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不受物理和地理的限制。在不采用虚拟化的情况下,数据中心的管理人员无法摆脱服务器的固定配置,而且服务器越多散热性越差;通过利用虚拟化,数据中心管理人员就能够灵活配置服务器,统一管理,不仅保证了高可用性,还能充分利用散热配置,减少空调耗电。更有利的是,在建立了一套虚拟基础设施后,资源的可用性得到了加强,桌面管理更便捷,安全度得以增强,并且提高了容灾能力,灾难恢复进程加快。另外,虚拟化的采用可以有助于碳管理。现在比较成熟的虚拟化技术对高校校园网络运用来说,主要可以通过以下三类:平台虚拟化;资源虚拟化;应用虚拟化。(2)云计算。云计算是将大量网络连接的IT资源进行统一管理集成并提供按需分配的服务。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共享软硬件资源及数据信息。云计算借助于多种技术,如物联网,虚拟化、集群计算、Web 2.0等,将这些技术集成到一系列方案中来满足客户的使用需求。云计算是一种计算模式,又是一种基础架构管理的方法论。在云计算环境中,所有的服务、应用、数据及IT资源都是通过网络的方式提供给用户使用,而且这些资源能够动态地从硬件基础构架上产生出来,再加以调整来适应工作任务的需要。它的价值在于,对于某些组织机构而言,特别是针对高校,云可以让他们不需要投入一些不必要的投资。但云计算并不是意味着要去抛弃高校原有的设备资源,高校可以将现有设备进行整合,提升设备的整体使用效率。IDC的报告指出,云应用可以节约大约80%的机房面积,60%的电力和制冷消耗,使设施利用率提高2倍,使得现有的资源利用更加高效。
4.高校绿色IT/IS应用。(1)云数据库,由于云数据库是一种分布式数据库,具有极高的负载均衡性及响应速度,并能够方便地对在线数据库进行迁移,为云计算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应用环境。高校可以应用云数据库为广大师生提供统一的云存储及在线查询分析服务。从而,为师生提供了一个方便可靠的IT使用环境,将分散的资源集中管理,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2)虚拟实验环境支持,应用虚拟化技术,高校可以为不同的实验课程配饰不同的虚拟实验环境,依照课程的要求分配不同的资源到相应的虚拟机上。学生只需要一个无盘工作站就能够完成以往在高端设备或不同软件环境下才能够完成的实验,这样就为学校节省了大量购入单体实验设备的资金。由于虚拟机的部署方式简单,管理人员也能够从繁重的维护工作中解放出来。VMware的VCenter,微软的Hyper-V sever,XenS的Xen Enterprise都可以实现虚拟实验环境。(3)桌面虚拟化,桌面虚拟化是将所有用户的个人IT资源通过集中的虚拟化技术,统一由计算中心的管理人员来进行分配,用户可以在个人PC上面甚至无盘设备上通过网络随时随地的访问自己在学校的的虚拟计算机。用户所使用的环境不需要任何安装做成,退出程序后不会给电脑留下任何垃圾文件。实现师生移动高效办公,同时提高资产和数据安全;提高师生工作效率,降低IT管理成本,让管理更高效更安全。实现虚拟桌面,将更安全、更绿色、对计算机的使用成本更低。当前,已经有部分高校完成了虚拟桌面的建设,效果已经逐步显现。
当前,我国高校的信息化建设已经初具规模,但大部分设备的利用率很低,而且没有意识到实施绿色IT/IS的必要性及紧迫性。但是高校实施绿色IT/IS时,也必须注重整体规划,分阶段实施,不能急于求成,一步到位也是不现实的。而且支持绿色IT/IS的标准还没有完全确立,急需各厂商与客户配合,对其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制订出符合标准的软件及硬件设备。高校也应该遵循规律,切忌盲目最新,循序渐进,适时地结合绿色IT的发展阶段,使高校发展更绿色。
参考文献:
[1]Watson R T,BoudreauM C,Chen A.Information systems and envi-ronmentall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nergy informatics and new directions for the IS community.MISQuarterly.2010,34(1):23-28.Li Yu,Liu Jingsen.
[2]Mechanism and Improvement of Direct Anonymous Attestation Scheme[J].Journal of Henan University,2007,37(2),P195-197 (Ch).
[3]WatsonR T,BoudreauM C,LiS. Telemactics atUPS:Energy in- formatics in action. MISQ Executive,2010,9(1):203-213.
[4]王坤.奏响绿色IT主旋律[N].中国财经报,2007-12-05.
[5]钟星.IT变绿[J].中国中小企业,2009,(2).
中高职教育衔接人才培养问题是当前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重点推动内容。要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就要探索并建立灵活多样的中高职衔接模式。目前我国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还存在一些问题,不但包含招生制度、教育体制等方面的宏观问题,还包括不同的专业以及不同课程实训内容等微观方面的衔接,但在衔接过程中,无论在宏观层面还是微观层面上来说,归根结底落脚点都是在课程衔接上。下面笔者以我院会计专业中高职衔接办学实践谈谈自己的想法和对策。
一、中高职衔接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出现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中高职公共基础学习课程衔接欠妥
中职学生进入高职院校后,进行的是更高层次的学习,一般专业知识上衔接较为理想,但是在公共课程学习上,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脱节现象,尤其是高等数学和大学英语学习、财经应用文等课程上出现的问题尤为明显,在考试测试时合格率不容乐观。中职学校在培养学生时,基本按照其学校自身的性质、培养目标以及任务等进行课程设置和内容安排,为体现职业院校特点,同时考虑到生源素质,一般较为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往往忽略了公共基础课程对其人文素质的影响和培养。例如,对于会计专业来说,很多中职学校在进行专业开设时以一些证书为载体,例如会计电算化合格证、会计从业资格证以及收银员证等来进行教学课程的组织,强化会计相关技能的培训,这样就放松了国家要求的公共基础[1]课的学习。其次,高职院校在教学活动的组织中,对中职生源和高中生源的差异没有区别对待,高职院校的生源大多为普通高中生,小部分来自“对口升学”或者“单招”的中职生,在课程的设置上,一般都是按照高中生源的标准开设课程,忽视中职生源的文化课基础以及学习能力,没有充分考虑其在专业素质和基本素质方面存在的差异性,从而导致中高职课程学习中出现衔接不到位的问题。
(二)中高职职业学习能力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糅杂
在对中职和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的研究对比中发现,二者之间的界限往往不是很清晰,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上,中职课程在高职学习中也会出现;从专业内容技能训练上,也出现了较为严重的重复问题。这种现象直接导致中职学生在进入高职院校后,发现学习内容重复出现,认为自己都学过,导致不认真听讲,打消了中职生源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这种现象也给教师造成一种错觉,认为他们基础知识不牢固,有些问题似懂非懂,而且学习态度不端正,比一些无基础知识的高中生源教授起来还要困难。
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之间沟通较为缺乏。中职院校和高职院校在办学上属于一个类型的学校,高职院校级别比中级高上一个级别,但是往往在当前很多高职和中职在业务上毫无沟通,使得不同的院校开设会计专业,但是二者在业务上并未有交集,双方教学交流处于一片空白;第二,在中高职教材编制上存在一定的重复性。教材是教学的载体,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我国当前职业教育体系中,中职和高职之间未形成完整的系统,在衔接上不连贯,无论是国家还是地区都没有统一的中高职递进的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对接意识欠缺,因此教材内容上相互涵盖,出现重复;第三,中高职教学都将考证作为重要内容,无论是中职还是高职院校,考取会计职业资格证以及更高层级的证书已经成为普遍现象,为考证而设置了大量重复的课程,也导致出现衔接性不足的现象。
二、中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衔接的有效对策
课程体系衔接是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内容,笔者通过我院和中职学校多年的实践办学经验,总结出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衔接应主要从以下四方面入手。
(一)职业资格证书的[2]衔接策略
会计专业的毕业生,首先需要依托国家承认的会计专业技能资格证书作为进入会计行业的准入门槛,会计专业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是首道门槛,然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逐步的参与更高层次的考试,初级、中级甚至高级等职业资格证书,由于工作年限的限制,学生在学习期间,只能考取两个证书: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和初级会计证书。在中职培养过程中,学生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很难,一是从学校管理角度看,会计从业资格考试难度不断加大,如果把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作为毕业的附加条件,会导致部分学生无法毕业;二是从学生自身来看,部分中职学生毕业后并不一定从事会计行业,有些学生也会通过不同的途径参与升学,并不重视取证。在课程的具体设置上,高职教育应当在第一学期进行会计从业资格证书需要考试的三门课程设置,然后根据情况对学生参加初级资格考试证书进行鼓励。在之后进行课程的设置上,难度范围不应当超出中级会计资格证书的难度,这样既可以为学生在毕业后考取会计师资格提供坚实的后盾,也能满足社会上对会计人才的需求。
(二)会计专业技能的衔接策略
会计是一项对技能要求较高的职业,中高职衔接不但要立足职业资格证书,更应当以专业技能衔接做保障。在进行人才培养时,根据培养层次,要求中职会计专业学生掌握的专业技能为出纳和会计的基本技能,如珠算、点钞、小键盘录入、银行业务办理以及现金管理、日记账登记等基本操作,技能要求相对简单,在知识结构上掌握基础知识,强调基本技能的熟练程度;高职会计专业学生除了要求具备基本职业技能外,还要具备一定的管理技能,例如对总账的处理、会计报表的处理、成本核算以及纳税业务等,此外也应初步掌握一些公司的财务分析、内部控制以及风险控制等技能。高职阶段的会计技能既是中职阶段会计技能的一个延续和提升,又在层次上高于中职阶段。因此,中职和高职院校的专业技能培训应当是一个连贯的系统,在具体的教学内容以及训练项目的安排上,中职阶段多强化基本技能,进行一些课内实践操作岗位技能实训即可,高职阶段应当突出学生综合技能的应用,多进行综合岗位的实训以及财务分析和管理方面的实训,更好的提升学生会计职业综合能力。
(三)会计专业课程内容的衔接策略
中职阶段和高职阶段的会计专业课程主要核心要点就是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职业技能是会计专业课程内容的主线。因此,高职院校应当和企业通力合作,对于职业就业岗位要科学定位,根据实际的社会需求进行课程结构的设置,将中职教育作为高职教育的起点,这样可以更好的进行课程内容的衔接。应当重视校校合作、校企合作,聘请行业内专家和中职教师共同商定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从而实现中高职课程内容的有效衔接。以会计实务课程为例,要按照难易程度划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层次,根据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在中职阶段开设“初级会计实务”,在高职阶段开设“中级会计实务”,这样可以有效避免课程内容的重复,同时深化中职课程的内容、强化高职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及管理能力。会计课程本身具有较强的关联性,每年的生源也在变化,教师在教学中将自我定位应当加以明确,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对课程的内容加以整合和优化。例如,在进行中级会计实务的教学中,课程内容所得税会计与税费计算与纳税申报可以进行整合,成本会计的成本分析课程可以和财务报表分析进行整合等,实现课程内容的横向衔接,保证课程内容衔接的连续有效性。
当前,中高职院校正在不断对会计专业的有效衔接进行探索创新,力图推进中高职教学一体化策略,以期建立中高职优势互补、衔接贯通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相信通过不断的探索和总结,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将为职业院校学生的终身教育和持续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二是教职工在与社团中不同性别、年龄、地域及学科门类的同伴在运动场上和场下的轻松交流,不仅可以极大地扩大自身社交网络、丰富业余生活,同时还可以通过思维的碰撞产生科研创新的灵感。
三是通过积极参与社团中体育项目的对抗与比赛,不仅可以树立教职工竞争与合作的意识,更能激发其积极进取的良好心态与不断胜的成功欲望。
2.高校教职工体育社团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教职工日常工作繁重,锻炼身体的意识不强。中青年教职工大多数是学校教学及科研工作的骨干力量,正处于事业上升期和职称晋升的关键期,日常工作繁重。再加上业余时间还需照顾家庭、老人及小孩,已无力再参与体育锻炼;同时,大多数青年教职工觉得自己身体状况还好,无须过早开始锻炼,部分中老年教职工更相信以食疗、保健品为代表的养生保健,不愿抽出时间积极参与锻炼。
二是伴随高校扩招和校区规模急速扩张带来的场地及器材供给不足,学校经费保障不到位问题。近些年,各高校学生规模均大幅增长,为满足学生基本需求而扩建的新校区一般只注重基本的教学及生活设施,因此原有的体育场馆和器材只能先保障学生教学需求,很难兼顾到教职工业余锻炼,故而经常出现老师与学生抢场地的尴尬局面。此外,学校对教职工体育社团的支持大多体现在有限的场地保障等方面,很少直接给予经费来满足社团的日常耗材及团队建设需求,导致社团运行步履维艰。
三是高校体育社团大多缺乏专业的教练及组织人员,没有形成相应的组织及制度保障。体育活动因其专业性和安全性要求,必须有专业的体育教师来作为教练和活动组织者,才能在安全的前提下有效开展活动,而现实是高校大多缺乏这样的专门人才。部分社团是由学校体育教师课余时间志愿组织,没有给予相应的劳动报酬或者工作量认可,无法调动其积极性让社团办得更好。此外,高校中该类社团的运行及管理大多没有明确的组织和制度保障,或依靠工会、或依靠体育院系,无法长久稳定地运行。
3.对高校教职工体育社团建设的建议
一是大力营造健康校园的浓厚氛围,积极鼓励教职工参与体育锻炼。通过广泛宣传发动和树立健身典型,普及体育锻炼对身体健康和愉悦心情的正向激励作用,引导教职工通过体育锻炼丰富多彩人生;同时,应相应的体育锻炼时长要求和身体健康指标指导性意见,作为教职工全面发展的重要考核内容予以督促和推广。
二是全力保障场地器材和经费预算,丰富供给吸引广大教职工投身体育社团。一方面要充分发掘现有体育运动设施及场馆器材的潜力,尽量满足教职工体育社团的活动需求,同时可考虑将教工活动与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有机结合,既能提高场馆器材使用效率,也能增加师生之间互动的空间与频次;另一方面学校应在工会活动经费中划拨专项费用,保障社团日常运行所需,还可以适当支持小型赛事和对外交流,增加社团影响力进而提高学校声誉。
三是高度重视教职工体育社团建设,通过组织、制度保障社团良性发展。一方面要明确归口管理部门,充分发挥工会的组织作用,依托体育院系专业力量,把教工体育社团做好、做实,对各个社团的活动开展做到有计划、有考核,及时解决运行过程中的各种困难和诉求,避免出现只发通知号召,而不解决问题的推诿和敷衍现象;同时,要对社团的组织管理人员和教练通过制度,保障其额外付出的权益,可考虑采取适当的津贴或者工作量认定的办法来鼓励其把社团办好,并在学校对运行较好的社团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
高校体育是社会体育可持续发展的保障,高校体育的存在为社会体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先决条件,社会体育的发展促进了高校体育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但是从黑龙江省目前的课程体系的现状来看,高校和社会体育在接轨过程中的课程体系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针对这个角度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一、黑龙江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接轨过程中课程体系构建的现状与分析
(一)调查对象与研究方法
在本研究中,调查对象主要是黑龙江省的黑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齐齐哈尔大学、大庆石油学院等20所高校的在校大学生和已经毕业的大学生。在本次研究中采用的是问卷调查法,共发放了600份调查问卷,其中在校学生300份,已毕业学生300份。收回552份.收回比率占92%。信度为R=0.84,有信度较高。
(二)结果与分析
1.黑龙江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接轨过程中课程体系构建的实际情况
从调查的结果中可以看出,超过2/3的学生认为学校的理论课教学涉及社会体育或者终身体育的理论教学内容极少.课程体系的设置对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接轨的作用极低。同时在体育技术课程的实际教学中也没有将社会体育等内容作为需要关注的重点之一在教学或者训练上做必要的加强。
关于黑龙江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接轨过程中课程体系构建现状的调查结果还表明.黑龙江省的在校大学生在体育课外参加的体育活动较少,从这个层面出发,高校体育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中应加强在这方面对学生的引导。除此还发现。毕业后的大学生与在校学生相比,毕业学生参加社会体育的需求是为了锻炼身体、进行社会交往、缓解心理压力,同时他们表现出在社会体育的参加上有着较强的目的性。
2.黑龙江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对比分析
从目前黑龙江省社会体育的来看,已经从单一的强身健体特征发展到集娱乐休闲、身体康复等多元化为一体的发展趋势。分析可以看出,黑龙江省的高校体育在教学中需要贯彻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教育的理念,不断在日常的体育教育和教学中培养大学生的体育理念、体育习惯及体育技能。通过终身体育教育教学理念及实践的不断渗入.让学生通过高校体育的课程体系的教学目标的实现过程学会如何学习、如何生存、如何社交和培养自己等诸多的心理及生理双方面的知识和实践技能。
二、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接轨途径
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接轨过程中之所以强调可以通过课程体系的构建来实现,这是因为在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两者之间存在着诸多的接轨途径,这些接轨途径在黑龙江省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之间也不例外。高校可以为黑龙江省的全面健身运动提供理论和方法上的科学保证;高校通过不断的培养体育教师,促进我国社会体育的发展,为全面健身运动提供良好的教育教学或者引导方面的人才;高校还可以通过自身所具有的师资力量及教学条件为本省的全面健身计划培训出合格的社会体育指导员。高校体育在培训社会体育指导员中具有得天独厚的教学优势与条件,充分利用教学人才优势与教学条件优势,培训一大批优秀的体育指导员,对保证全民健身计划的顺利实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黑龙江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接轨过程中课程体系的构建策略
(一)体育理论课教学的加强
从本次调查的结果也可以看出.黑龙江省高校体育在教学中存在着轻视理论教学的问题,也就是说无论是从高校体育教育教学的角度,还是从高校体育教学与社会体育接轨的角度出发。黑龙江省的高校都应该加强体育理论课教学内容.在课程体系设置中加强社会体育理论基础知识及其他相关的体育理论课教学。
(二)重视体育能力的培养
从本次调查研究的结果可以看出,目前黑龙江省的高校在体育教育教学中对社会体育的关注力度不够。从分析也可以看出,有必要选择能够对学生的终身体育能力培养有一定的作用,能够促使学生能够强身健体的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思想、体育实践能力,尤其是在学生毕业后能够对其将来的工作和学习有一定促进作用的实践课内容的加强。
(三)培养体育锻炼的习惯
通过对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培养.提高学生在毅力、坚强等诸多方面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吸引学生自觉走上社会体育的发展轨迹。
(四)引导高校学生多参加校外体育活动
除了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中引入社会体育的理论及实践课程外,还要有组织的引导高校学生多参加校外的体育活动。
四、结论
从黑龙江省社会体育的发展趋势来看,高校体育在课程体系中只有不断的以社会体育的需求为基础,以学生的素质教学为关键缓解。确立以社会体育学、社会体育管理学等倡导终身体育的课程体系为高校体育的主干学科,有效的发挥高校体育在社会体育方面应有的促进作用,充分发挥高校体育所具有的在教学资源及体育设施等诸多方面的优势。促进高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的融合和共赢。
参考文献:
[1]王俊.谈谈21世纪高校体育与社会体
育接轨的认识[J].科技信息,2009,(34).
[2]李照和,陆鹏.冰雪资源与黑龙江高校
高中学生公寓是高中生在紧张的学习节奏中得以休息的地方,是高中生最重要的生活场所,同样是高中校园设计中一个相当重要的方面。但是通过我们的采访和调查显示,许多高中学校的领导和负责学生公寓建筑设计的设计师却没能对高中学生公寓的建筑设计形成足够的重视,学生公寓功能的设计和完善在学生公寓的建筑设计当中并没有得到重视,学生公寓的外观设计反而成了重头戏,因此本文以下就将对目前高中学生公寓建筑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介绍,并从高中学生建筑设计中的建造地址的选择、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注重建筑维护结构的选择已经节能环保等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令高中学生公寓的建筑设计得以更加合理。
一、目前高中学生公寓建筑存在的问题
1、宿舍面积过小
在高中学生公寓建筑设计过程当中,资金的的限制使得学生公寓建筑设计的标准过低,学生宿舍的面积狭小,往往是一个二十几平方米的房间内住着八人甚至十人,我国高中生在公寓内的人均占有面积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差距显著[1]。
2、学生公寓内的环境质量较差
面积狭小的公寓和较多的居住人数令学生公寓内的环境质量较差,学生的行李和书籍等杂物没有专门的地方放置,乱堆乱放的现象使得公寓空气中细菌的浓度大幅超标,对高中生的身体健康形成了极大的威胁。公寓中相关的配套设施也不完善,没有专门的晾晒衣物的地方,导致学生随处晾晒衣物。价差的环境质量给学生的生活和学习都造成了极大的不便。
3、公寓设计不够人性化
学生公寓的设计往往因注重成本的节约而缺失人性化,在传统的学生公寓多人间的布局之中,学生的没有自己的私密空间,人性化的缺失使得学生公寓的舒适性大打折扣[2]。
4、学生公寓的建筑设计缺乏创新
传统的学生公寓的建筑设计由于有限的资金等条件的限制而无法对建筑的立体造型、空间布置和平面设计进行创新,学生的心理需求无法得到满足。
二、合理选择高中学生公寓的建造地址
在建造学生公寓时最为首要的问题就是学生公寓的建造地址的选择,选择合适的地理位置进行学生公寓的建造可以尽可能地节约建设资金、保护环境、满足学生的使用需求,将学生公寓的作用进行充分地发挥。学生公寓的建造地址选取不当,将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和成本的增加,也不利于长期的使用,会给学生以后的使用带来极大的不便利[3]。因此,在进行学生公寓的建造地址的选择时,要以学生的使用体验和心理需求为中心,不仅仅要考虑到学生公寓内人流量大的特点,还要考虑学生公寓与教学楼、餐厅等地方的距离,这几个场所是学生来往最为频繁的地方,因此建造地址的选择要适当。此外,高中生面临着高考的压力,他们需要安静的环境来放松紧绷的神经,为接下来一天的学习积蓄精力,因此公寓的建造地址应当避开嘈杂的公路或施工地等噪声加大的地方,为学生创造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最后,学生公寓不得建造在低洼潮湿的地方,而应当建造在日照充足、空气清新、通风状况好的地方,周围最好有秀丽的自然风景,使学生身心能够得到充分放松。
三、在公寓建筑的设计中满足学生需求的多样化
学生公寓的功能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而随之发生着变化,不再仅仅具有单一的住宿功能,还具有满足学生必要生活需求的功能,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得到践行。学生公寓中无障碍设计的数量要得到增加,并扩大其规模,提高其质量,为身体不便的学生提供直接的便利。同时要在公寓中安装安全防护系统,保障学生的安全,为学生提供安心的学习和休息的环境。学生公寓中的照明系统以及变配电系统等要与公寓整体空间和建筑特点相协调,最大化地使资源得到节约。在公寓中安装火灾报警系统,将搞系统与校方联动控制系统相连接,在有紧急情况发生时,可以及时对火灾情况进行控制和处理。安装广播系统也是满足学生需求多样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可以用作信息的传递和火灾过程中的指挥与疏散[4]。
四、注重建筑维护结构的选择
注重建筑维护结构的选择可以对外部环境对公寓建筑造成的的影响进行一定的控制,也可以对公寓建筑的内部环境进行控制,使得学生公寓内可以形成较为良好的环境。将学生公寓的实际需要作为选择建筑维护结构的最为重要的一点,然后结合外部环境的天气状况和气候变化的特点,在气候较寒冷的地方可以选择能够减少热量在对流中减少的构件和建筑材料,对屋顶的结构或者室内的热交换有一定的阻止左右,从而达到保温的效果。 热辐射可以通过反射率高的表面涂料进行反射,通过低热传导系数的材料来将热量的损失减少到最低,低热辐射的材料和构架也有相同的效果,可以尽可能地减少热量的损失,使得室内环境的温度可以相对稳定。在室内环境稳定的情况下,空调的使用率就会大大下降,从而使大量的电能得到了节约。即使空调系统仍然处于运行的状态,在使用了维护结构和材料和使用了普通材料下空调消耗电能的状况进行对比,我们会发现使用了维护结构和材料的房间内空调的电能消耗相对较少。因此注重建筑维护结构的选择不仅能够对室内的温度进行适当的调节,还能够节约电能资源和建筑材料,使得建筑设计的成本降低。
五、注重节能和环保
学生公寓中不光要有校方系统这类建筑所必须具备的安全防护系统,还要体现出环保和绿色建筑的特点,将建筑的安全性、实用性与环保性、舒适性相结合,亲近自然、节约能源资源。将新型建筑材料应用到学生公寓建筑设计之中,代替木料的使用,保护森林资源。尽可能地使用节水型的抽水马桶,以此保护水资源。采用可以循环利用的、无污染的建筑材料,使室内空气质量达到安全要求。将太阳能、风能等资源进行有效利用,避免资源浪费。在学生公寓周围适当建设资源园林景观,培育水域环境,实现和维持自然生态的平衡。
总结:
作为高中生生活的重要场所,学生公寓建筑设计一定要从学生需求出发,在建筑设计过程中注意上文中的相关问题,以提高建筑设计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彭茂丰. 现代高校学生公寓设计的研究[D].湖南大学,2005.
Analysis of high-rise buildings reflect regional principles of the design process
Ma Zhen-xiao
(Construction of Shanghai Institute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Co., Ltd. Jinan Branch Shanhai 250000)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high-rise buildings in China has been very rapid development, its rapid spread in the city has become one of the key aspects of urban housing problem means. For high-rise buildings, how to ensure that their individuality and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urban living environment to demonstrate consistency, and enhance residents' living environment to the identification, high-rise building design process becomes a critical issue.
【Key words】Geographical environment;Rise buildings;Design;Impact
1. 地域环境对高层居住建筑设计的影响
1.1 高层居住建筑受地域的自然环境要素的影响。
1.1.1 气候要素。
气候条件对高层居住建筑的地区风格的影响,是自然因素中最普遍最根本的因素,它影响着人的生存方式,人们的生活习性会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有所不同,在建筑的形态空间上存在差异。建筑的地域性与气候有着天然的联系,决定着地建筑的表现形式和发展方向。对气候的合理利用可以给人们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减少能源消耗和对技术的多度依赖。
1.1.2 地理要素。
(1)地理条件是建筑地域性原则的基础性因素。它在微观上是建筑对具体的建造场地的应答,决定着具体建筑的处理,体现为场地性;在宏观上,影响着一个地区的场所意象和心理认知。这两个方面相互融合,不可分割,体现了技术与艺术的兼顾。例如我国古代设计思想中的“倚山面阳、逐水而居”等风水思想,作为一种基本的选址原则,就体现了对地理条件的全面而朴素的观念。地理条件除了地形地貌,还包括土壤、水文、地质等详细状况,对这些因素的综合考虑,因而产生了丰富多变的人类聚居环境。
(2)因为地域风格的形成通常是非常缓慢的,而高层建筑的发展历史较短,这些与地理条件息息相关的设计要点会慢慢地在高层建筑设计的中呈现出来,逐渐累积成一些具有地域特征的设计元素,进而形成明显的地域风格。
1.1.3 资源要素。
建筑作为人工构筑物,其过程和结果都离不开对材料和资源的利用。在传统地区建筑的发展中,地区的资源条件为建筑地域性原则的生成提供了物质基础和限制因素。地区建筑正是在对有限资源的巧妙运用中逐渐积淀出形象鲜明的地区风格,例如色彩肌理,构造方式等等。同时,在对地方资源的巧妙运用中形成的建造工艺和审美倾向也逐步融入地区文化的内核,构成了人们对地区的记忆和情感,而这种由资源演变而来人们对地域文化的记忆和情感需求对高层建筑的影响远远超过资源本身对高层建筑设计产生的影响。
1.2 高层建筑受地域的社会环境要素的影响。
(1)社会文化要素。
社会文化要素是在建造建筑时影响选择的要素之一,在相似的自然环境中,面对相同的材料可以建造出不同形态的建筑。与建筑地域性原则有关的社会文化要素包括:组织结构,是社会整体结构和特征,作为一种基本力量影响着地区建筑的形态;经济形态,是地区经济的发展水平和形式,经济发展规律制约着建筑的发展;信仰与习俗,是地域文化的重要部分,影响着建筑的布局、空间、形式以及建造技术。
(2)政治因素。
政治因素是影响建筑的社会因素中最重要的一个。高层建筑的建造要遵循国家的政策法规,听从政府制定的政策,服从地区规划布局,避免对城市的生态环境造成损害。受高层建筑设计的人的影响,其中包括建筑师,对高层建筑产生影响最大的人,在与社会领导层面、业主的沟通上和设计上都有重要的作用;起决策作用的管理者,重大工程都要由当地的领导部门来决定,决策权由职能的大小决定;开发商,因个人素质的不同影响着高层建筑设计,有的具有社会责任感,尊重建筑师的理念,有的为追求经济效益,不顾对城市环境的影响。
(3)技术因素。
技术因素的影响是建筑空间状态更新的实质推动力。构筑技术是建筑的最基本问题,是建筑能力的反映,决定着地区建筑的成就和历史地位;装饰工艺,是建筑的意义象征和图式化表现,是建筑地区风格的重要因素。
2. 高层居住建筑设计地域性原则概述
2.1 地方环境意识和自然风情在高层居住建筑设计中的展现。
源于乡土精神的生态气候观,是对乡土技术进行改进的生态技术,从建筑的构形、构造设计和自然环境的关系来应对气候。高技生态派也有丰富来源于气候的设计思想,通过现代高科技手段来最优配置建筑的物理性质,达到建筑的人工生态系统融合到周边环境中,实现人工环境自然化。高层建筑要做好因地制宜的工作,其平面几何形状要适应用地的形状、大小、位置,腾出更多的用地来建造建筑的外部空间和绿化环境。对功能要求给予满足的基础上,还要从各方面取得形象的良好视觉效果。
2.2 现代技术和地区文化整合到高层居住建筑设计中。
建筑结构要准确无误、清晰可见,充实建筑形式并与之达到协调和谐的关系,高层居住建筑使用新型结构体系可以获得广阔的空间,建筑精品的出现就要求建筑师能够把地方文化的表现和结构技术完美结合。高层居住建筑的构筑技术决定了它的地域性造型、结构方案、装饰工艺等的可行性和水准,还可以从细腻深入的节点和有致的联接关系上体现出高层居住建筑现代构筑技术的地域文化。高层居住建筑装饰工艺是建筑的一个重要内容,得体的地域性装饰可以增强建筑的亲和力。地区的自然、文化和社会因素都会对装饰的内容、形式、色彩及工艺技术产生影响并与之有内质的联系,使其成为地区性的特征。
2.3 高层居住建筑的创新思路受地域文化理念的启迪。
(1)高层建筑的设计要和当地的地域自然气候和环境相呼应,使其可以延续建成地的文化特色和精神特质,并通过借鉴传统建筑的经验使自己的建筑更有生命力。在借鉴传统地方建筑风格的同时,要注意高层的各个层面与自然结合的科学论证,使其具有稳定的风格基础。高层建筑在建筑材料和经济技术方面有十分严格的要求,能够就地取材会对高层建筑的经济性有很大帮助。在建筑的生态、节能方面要考虑成本与地区经济能力相匹配、推广高效益的节能技术,同时要有合理的节能投资回报期,生态环境和节能是相辅相成的。
(2)高层居住建筑还应借鉴具有地域特色的建筑,这些建筑的光线、温度、湿度都是通过不同的空间布局来调节的。高层居住建筑受地域的气候物理环境影响,同时更要适应物理环境。高层建筑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地形地势的因素,做到因势利导,可以在高层的底部空间设计上充分考虑并利用基地地形,使其达到底部空间与地形地势的灵活结合,这样可以使高层建筑拥有丰富的室外空间,还能够表达较强的地域性。
3. 高层居住建筑设计地域性原则的类型
3.1 平面设计。
高层居住建筑的平面设计的前提条件是城市的核心规划理念。高层的选址建设不应打断城市的自然景观轴线,高层建筑选址处于视觉通廊中时,可以在规划时来控制建筑的高度,或通过奇妙的设计防止高层建筑的阻碍。高层建筑设计时,要从平面形式和体量上都要尊重城市的设计主题。
3.2 立面造型设计。
高层的形体塑造和立面元素构成处理影响着当地风格形象的塑造,高层外部形态的美学形式由二者共同构成。高层可以借鉴某种传统建筑原型来表现它的体量形态和轮廓,运用以小见大的方式来表达地域性。高层建筑可以对当地传统材料进行更新利用,运用现代材料来阐释地域文脉。通过色彩的表现使人们对色彩的体会和认识具有代表性,使高层的色彩成为地域的象征。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层建筑作为城市的新宠儿,它的设计也应该对它所在地区的自然环境和气候做出呼应,一来是延续己形成的地域文化特色和精神特质,同时也能在借鉴传统建筑的经验基础上,让自己的建筑生命更长久。因此作为建筑设计人员,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须对这一问题给予充分重视,从实际出发,充分考量高层建筑所处地理环境,确保建筑与当地居住环境的一致性。
参考文献
足球训练有几个关键:一是时间保障,这个应当由学校教务部门按周期(周或月)给出固定的时间,并在适时协调即时时间,以保证“课余时间”真正成为可以用于足球训练或比赛的时间;二是队员训练制度的设计,凡是参训队员必须能高度认识足球训练的重要意义,并从时间上予以保证,学生必须提前5分钟到训练场地并且严格执行。凡是参训队员,必须注意力高度集中,必须全身心参与到足球训练当中去,必须以技术的掌握为核心训练要求;三是每一次的训练都要从热身、训练、反思等环节做好精心设计,坚决杜绝无计划训练的情形。此外,还需要针对训练或比赛的各个环节去设计预案等。
二、训练体系建立在于建构
应当说高中校园足球是一个新生事物,并没有多少可资借鉴的经验,更多的还需要在实践中摸索。从这个角度讲,校园足球训练体系的建立就具有显著的建构特征。
第一,设计能让学生接纳的训练目标。虽是课余训练,但目标却不能不明确,从宏观角度看,校园足球必须能够成为学校的一项特色,学校足球队必须能够走出学校与兄弟学校进行较高水平的比赛;从微观角度讲,需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阶段性目标,以确保训练目标能够有效地发挥引领学生训练、比赛的作用。
第二,能提升学生精神境界的训练作风。训练作风是训练体系的“魂”,再严密的训练体系如果忽视了训练作风,那就不是一个完整的训练体系。从参与课余足球训练的准时性,从训练过程中愿意做出的努力与付出的汗水等。训练作风唯一要突出的就是一个“严”字,这个“严”不是滥加压力(否则会影响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度),而是要通过“严”让学生感觉到参与课余足球的训练,可以让他们在释放学生的学业压力之余还能有所收获,这是训练体系构建中必须时时把握的一个根本。
三、践行训练体系技术要求
足球训练必须重视技术训练。第一,队员的传球、接球速度与技术。传球的技术训练与控球有一定的地方,主要是身体与球接触的部分基本相同,不同的是人更多的是运动状态下训练这一技术,这可以结合身体训练的相关手段,如多类型跳跃、S线跑、L线跑等来进行。需要指出的是,作为课余足球的训练,技术的强调更多的应当是帮学生寻找一种感觉,而不是机械的训练。也就是说,技术的训练要在训练中完成,要让学生多体验、多反思、多感悟。“球感”可以作为技术训练中跟学生强调的一个概念,这个概念学生易于理解,也容易将传球、控球的一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含义包括其中。
前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水平的提高,高层建筑将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剪力墙结构因其抗侧刚度大,能有效地减少侧移,且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因而被广泛应用于多层和高层钢筋混凝土建筑中。所以,掌握好剪力墙结构受力特点,把握好剪力墙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建筑的结构设计就会更加安全、实用、可靠、经济。本文仅就高层剪力墙结构设计中的一些常见问题提出处理方法。
一、墙肢长度和厚度的选取问题分析
1、墙肢的长度。剪力墙墙肢长度(即墙肢截面高度)一般不宜大于 8 m。剪力墙结构应具有延性,细高的剪力墙(高宽比大于 2)容易设计成弯曲破坏的延性剪力墙,从而可避免脆性的剪切破坏。当墙的长度很长时,为了满足每个墙段高宽比大于2 的要求,可通过开设洞口将长墙分成长度较小、较均匀的联肢墙,洞口连梁宜采用约束弯矩较小的弱连梁(其跨高比宜大于 6),使其可近似认为分成了独立墙段。
2、墙肢厚度的选取。规定剪力墙的最小厚度,其主要目的是保证剪力墙出平面的刚度和稳定性能。对短肢剪力墙结构,故除 6 度区外,短肢剪力墙的抗震等级至少为一级。对于住宅建筑,填充墙厚一般为 200 mm,相应剪力墙厚也取为 200 mm。住宅层高一般为2.8~3.0 m,故墙厚取 200 mm,除底层加强区的一字形短肢剪力墙外,均能满足规范要求。对于无地下室的高层住宅,因其基础埋深一般在 2.5 m 以上,则底层墙体高度会在 5.0 m 以上,若按层高的 1/16确定墙厚,将超过 300 mm,大于填充墙厚度。为避免出现此种情况,在布置剪力墙时,应结合建筑平面,尽量不用一字形剪力墙,而采用 L,T,Z,十字形等截面形式,且使翼缘长度大于其厚度的 3倍。这样,一方面墙体抗震性能更好,另一方面墙厚也可取为剪力墙无支长度的 l/16。由于住宅建筑中剪力墙肢长一般小于 3.0 m,故厚度采用 200 mm 满足构造要求。
二、对结构扭转影响的处理问题分析
JGJ3-2002 7.2.23《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以下简称《高规》)4.3.5条规定:“结构平面布置应减少扭转的影响。在考虑偶然偏心影响的地震作用下,楼层竖向构件的最大水平位移和层间位移,A 级高度高层建筑不宜大于该楼层平均值的 1.2 倍,不应大于该楼层平均值的 1.5 倍;B 级高度高层建筑、混合结构高层建筑及本规程第 10 章所指的复杂高层建筑不宜大于该楼层平均值的 1.2 倍,不应大于该楼层平均值的1.4 倍。结构扭转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Ti 与平动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 T1 之比,A 级高度高层建筑不应大于 0.9,B级高度高层建筑、混合结构高层建筑及本规程第 10 章所指的复杂高层建筑不应大于 0.85。”对于位移比超限,可采取的方法有:调整最大位移发生处的附近洞口位置及尺寸,或最大位移发生处的墙肢厚度,以增加该处的刚度,减小位移。对于周期比的超限,可采取的方法有调整质心两侧剪力墙的位置及墙肢长度,使其质心与刚心尽量接近;尽量加大周边剪力墙,提高抗扭刚度,减少核心筒刚度,削弱结构侧移刚度,从而加大第一平动周期;其轴线通过或靠近结构刚心的剪力墙对结构抗扭刚度贡献不大,但对侧移刚度贡献较大,也必须削弱。
三、对角窗的处理问题分析
高层建筑的角部在地震中是最薄弱的部位,但有些时候建筑为了立面效果或为了开发商房子好销售,在高层建筑的角部设置角窗。对此类情况应采取以下措施:提高角窗两侧墙肢的抗震等级,并按提高后的抗震等级满足轴压比限值的要求,如不满足宜加厚墙肢;角窗两侧的墙肢应沿全高均按《高规》5.5.4条要求设置约束边缘构件;抗震计算时应考虑扭转藕连影响;转角窗房间的楼板宜适当加厚,宜采用双层双向配筋;加强角窗窗台的连梁的配筋与构造。
四、对剪压比超限的连梁处理问题分析
剪压比超限问题在剪力墙中是很常见的,尤其是在高烈度区,经常是计算完后多处洞口上连梁超限。处理方法是一般先减连梁高度,以减少连梁吸收的地震力,如果仍然超筋,说明该连梁两侧的墙肢过强或者是吸收的地震力太大。此时,想通过调整使计算结果不超筋是困难的,也没有必要。从连梁的作用来说,首先它是在两个墙肢之间传递内力,对墙肢起到约束作用;其次,它是在地震来临时充当第一道防线,起到耗能作用。因此,对于减少连梁的高度仍然超筋连梁(指抗剪超筋)的设计,应按《高规》该连梁截面能承受的最大剪力计算连梁抗剪箍筋,再根据该剪力值计算出连梁端部弯矩(为简化起见,假设反弯点在中点),并作适当折扣(例如:一级乘以 0.8),然后根据该弯矩值计算连梁纵筋。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保证连梁的强剪弱弯,故意让连梁先出现塑性铰。当多遇地震来临时,连梁端部弯矩很快达到极限抗弯承载力,出现塑性铰,端部弯矩不再增加。由于弯矩与剪力之间的导数关系,连梁中的剪力也不再增加。而在设计时,已经保证了在端部弯矩达到极限抗弯承载力,抗剪能力是有富余的,此时抗剪不会破坏。在这种情况下,连梁仍能保证对竖向荷载的承载能力,同时对墙肢有一定的约束能力,并具有变形耗能能力,破坏具有一定延性,基本上满足设计对连梁的基本要求。唯一与计算不符的是,连梁对墙肢的约束作用比计算的要小,其结果是墙肢的内力比计算值要大,可以在电算时对此类墙肢的地震力放大系数进行调整,按调整后的电算结果适当加强相邻墙肢的配筋。
五、约束边缘构件箍筋的设置问题分析
约束边缘构件分为“阴影部分”和“非阴影部分”,对于“阴影部分”规范中对竖向钢筋和箍筋或拉筋的配置都有较明确的要求,设计中易于理解和执行。但对于“非阴影部分”仅规定其箍筋配箍特征值为“阴影部分”配箍特征值的一半,但箍筋或拉筋沿竖向的间距及竖向钢筋应如何配置并未做出具体规定,因此,目前在工程设计中做法比较混乱。而竖向钢筋可在箍筋交叉点处按剪力墙竖向分布筋直径设置。同时还应注意,为了充分发挥约束边缘构件的作用,在剪力墙边缘构件范围内箍筋的长短边之比不宜大于 3,相邻两个箍筋之间宜相互搭接 1/3 箍筋长边的长度。
六、结语
随着我国土地资源的紧缩及城市建设发展的需要,高层建筑越来越多的出现在我们生活的周围。而在高层建筑中,剪力墙结构由于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且结构布置灵活、造价低、经济性好等优点而被大量使用。剪力墙结构刚度大,整体性好,用钢量较省,相对来说比较经济。在剪力墙结构设计中,最重要的是剪力墙的合理布置,合理的剪力墙结构布置方案,是高层建筑安全性和经济性的保证。因此在高层剪力墙结构设计中,我们每一个设计者都应该根据高层剪力墙结构的特点,考虑多方面因素,确定出合理的结构布置方案,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握好每个细节,做出安全合理的建筑结构。
参考文献:
[1]李国胜.多高层钢筋混凝结构设计中疑难问题的处理及算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中图分类号:TP39
教育信息化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国民教育体系,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举措。教育信息化对于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加快教育发展和管理手段的现代化,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创新人才具有深远的意义。
我国高校信息化建设在教育部颁发《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 “实施教育信息化工程”后,经过多年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大多数高校都建立了各自的校园信息网络,信息化水平在不断提高。我们在充分认识教育信息化对高校教育改革与发展具有推动作用的同时,也要重视信息化建设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从目前信息化建设情况的调查和分析,高校信息化建设仍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信息化建设仍然是任重道远。
1 高校的教育信息化建设中存在问题
1.1 信息化意识相对淡薄,对高校教育信息化重要性认识不足
近年来,随着国家的信息化建设整体推进,较之企业信息化及政务信息化建设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我国高等学校信息化的建设事相对滞后的状态,很多学校在这方面热情不高,投入较少。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对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信息化意识淡薄,校际间没有形成良性竞争机制,教学管理及相关信息的传递也相对缓慢,因此压缩了资源共享空间;同时受一些主、客观条件限制,以及未能深入理解高校信息化建设对高等院校教育事业发展的积极作用等原因,导致对高等教育信息化重要性认识模糊不清,一些高等院校仍然延续传统的教学方法、运作模式,这些都严重制约着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1.2 缺乏统一指导和总体规划,成效不突出
当前,我国中心,但基本均是“各自为政”没有统一组织和协调机构。当然为解决部门内部业务需求而形成的独立应用系统的存在有着一定的价值和意义,然后从整个学等院校发展上讲并不突出。由于学校内各部门数据资源的类型及管理信息系统各异,导致可共享数据重复录入的状况。各项应用入口及界面的不统一,导致认证方式的各异,也就致使管理维护方面的成本过高。究其原因,我国高校信息化发展策略尚处在初步的探索阶段,高校的信息化建设中,还没有制定出明确的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
1.3 重视硬件设备购置,轻视软件开发和投入
高校的网络的利用率低,软件方面投资少,导致高校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教学及管理方面的资源不能及时整合。一旦硬件环境建设好后,又花时间和财力去想办法进行软件的开发。软件建设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等软件跟上了,硬件又需要更新换代,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是因为目前高校对信息化建设的目标认识不清,盲目的追求数量上的成果,以此作为衡量学校信息化建设成果的指标,忽视了信息资源在教学科研及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我们不难发现当前高校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着重建设轻应用、重硬件设施轻信息资源建设的严峻问题。
1.4 教师队伍中信息化人才缺乏,素养亟待提高
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急需一批优秀的信息系统设计及维护人才,各种管理软件的集成和开发人才。而当前大多数高校中只有一些日常网络维护的工作人员,具有专业素质的人才很少。除此之外,高校现有师资队伍尚不能完全适应高校的信息化对师资队伍信息素养的相关要求。究其原因,受传统教育影响教师的教育思想观念还比较落后,接受新思想观念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其次,为适应教育信息化要求,教师的知识结构、信息化能力、综合素质都亟待提高。
2 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中的相关对策
信息设施建设是高校教育信息化的基础,信息资源的应用是目的,核心是信息资源的建设,保障则是政策措施、信息化人才的培养。
2.1 增强建设高校教育信息化的意识,提高对教育信息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高校的教育信息化建设是我国教育领域的一次新的技术革命,它已成为每所高校自身发展的需求所在。高度重视并增强信息化意识是高校的决策者及主要领导当前必须做到的,那么抢抓时间把这一工作列入学校议事日程及未来发展计划,进行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具体讲,高校要调整现有的管理体制,保证信息系统建设的资金来源是前提,组织并稳定一批信息和技术队伍是关键,同时更要制定出有利于信息建设的政策,并加强该项工作支持力度。
各部门根据各自情况提出合理建议及计划,并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高校所有信息中心人员需共同参与。信息资源必须统一管理,论证做到利用充分化、效益最大化、投资最小化。信息中心作为综合管理部门,除具体负责学校信息化建设实施外,还必须具有管理与协调职能。
2.2 统筹安排,制定信息化建设的实施规划和实施细则
各高校需要在教育部的《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指导下对高校教育信息化有一个系统实施规划及实施标准。遵循“自上而下、统一规划、分期建设、逐步实施”的原则,从各自实际出发,制定实施规划和实施细则。另外,需要在严格的市场调研、技术论证以及利用效益评估后确定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各项投资,做到够用为度、应用为先,确保能够积极稳妥的建设和发展。加强对高校信息化建设投资经费效益问题的分析研究,探索一种能够提高资金利用率的良性运行机制。
2.3 提高高校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应用中的实效性
高校教育信息化的主要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在高校教育的整个过程中,由于受高校教育对象多样性及复杂性,教育质量与效果的因素不仅由教育技术、教学手段所决定,还涉及到教学过程的所有组成因素影响。
把信息技术更好的应用于教育教学过程需要进行系统的教学设计并遵循一定的教育规律。要始终关注高校教师对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的讲解方式,及学生通过何种途径获取知识。更要关注学生在这种师生交互中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所受到的影响,以及人们之间的沟通交流,学习心理方面的一些变化,校园文化的熏陶等对学生的人格内化以及科学素养所产生的作用,这些都是信息技术、互联网所不能替代的。
2.4 重视高校信息化建设中的人才培养,通过各种途径提高师生的信息素养
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整个过程,应不断提高师生及相关工作人员运在用信息技术方面的水平及意识,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高校应根据教职人员岗位职能不同,来安排进行相关理论学习、技术培训。其次,还要加强对在校生的信息素养及信息技能训练。据相关对高校在校生上网情况的调查报告情况,因势利导,创造优越的条件来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网络和现代信息技术做学问做研究,使他们能够在掌握所学专业知识的同时,不断提升自身信息化素养。
3 结束语
教育信息化建设是我国高校进一步发展迈向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这不仅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同时也是一个全方位的教育改革过程。所以,正视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客观实际的分析,找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并及时认真及的纠正思想偏差调整方式方法,才能使我国高校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国栋.信息时代的大学:美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及其启示[J].现代教育技术,2003(5):11-16.
[2]雄伟,王振旗.高校信息化建设进程中的问题和对策[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8(15):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