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2 09:11:5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科室精细化管理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关键词】:抢救车、精细化、管理
2010年始,我院针对急救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推行精细化严格管理和专项整治,其核心可以概括为精、准、细、严。“精”就是精益求精,追求最好,不仅把产品做成精品,也把管理工作做到极致;“准”是准确的信息和决策,准确的数据和计量,准确的时间衔接和正确的工作方法;“细”是操作细化,管理细化,特别是执行细化;“严”是严格控制偏差,严格执行标准和制度[1]。新的管理模式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设计:急救车实施全院统一的精细化管理
1.1 分层、分类管理:急救车分为四层,表面粘贴有分布图,急救车管理制度、急救车物品清单
1.2 药品按药理作用及使用习惯排序号使用统一标签卡,统一基数5支、注明剂量、统一的荼色透明盒子存放,有效期及说明书贴于盒子背面
1.3 按照分布图的具置配备相关的急救物品及液体
2、 交接班白班,夜班两次交接,双人核对签全名,保证每人都有机会接急救车,接班仔细核对加深印象,要求人人了解急救车内所有物品及药品的放置位置,熟悉药理作用,熟练操作简易呼吸气囊,开口器,口咽气道的使用及消毒,
3、 专人管理急救的同志负责培训相关知识,护士长不定时抽查同志们对急救车的熟悉程度,督促人人都能烂熟于心
4 急救车物品及药品交接班登记本药品、物品记录顺序与实际摆放顺序高度一致,填写规范化
5、 为防止药品浪费,医院统一每年的1月和6月可到药房兑换快过期的药品,使之可以投入到经常使用的科室中去
体会
1 急救车精细化后,护理安全管理质量得到保证。物品药品管理质量明显提高,“点药本药品记录顺序与实际摆放不对位”、“交接班记录不规范”、 “药品基数或多或少”、“药品标签不清楚”、“药品不全或过期” 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2, 加强了交接班管理后,督促了有些自觉性不太好的同志或者刚上岗的同志,变不主动为被动接触急救车,最终主动意识到做好这一工作是自己上岗期间护理安全的重要保证。全科护士对急救车物品药品状态有了统一的概念,记忆清晰明朗,在实施抢救时,大家对急救车的物件和放置不感到陌生,能准确、快速使用到急救物品和药物,为抢救病人的生命争取到宝贵时间。
3、 提高管理效能,强化护士对急救药品药理知识的学习和急救物品的技能培训。我科经过强化急救车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及考核,急救理论和技能得到了大幅度提高,从而确保急救工作顺利进行和保障病人的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 叶锋,贾殿和,王永权,等.刍议临床学科评估精细化管理[J].中国医院管理,2009,29(11):41-43.
1.内控体系的完善和执行需要进一步的提高
目前,根据相关的规定大部分的事业单位都建立起了一定的内控体系,对内控的具体执行也制定了一定的制度和实施细则,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很多的事业单位的内控体系并不完善,存在很多的漏洞,财务管理安全隐患严重。一些事业单位对财务管理根本不重视,尤其是单位的领导层对财务管理根本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认为财务管理和其他科室一样只是一种事后服务型部门。因此,在财务管理的实际工作中也没有给予一定的重视和支持。在岗位的设置上存在不完善的问题,没有考虑到不相容岗位的设置。其次,事业单位的监督集中不完善,由于缺乏管理层的重视,在实践中监督机制没有得到有效的运行,监督制度成为了一纸空文。不仅滋生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腐化,也使财务管理时刻处在危险的边缘。再次,有些事业单位虽然没有建立相应的内控机制,由于管理层的不重视,导致无法实施,内控的相关规定成为了一纸空文。内控最为保证财务管理各项规章制度正常运行以及提高财务管理质量的外在屏障,必须要得到重视。
2.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现代化程度是比较低的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进入了信息化的时代,多种新型的技术和办公软件出现在了人们的视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和影响,主要包括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的提升。在绝大部分的事业单位中对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和成果都没有进行充分的应用。所以,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现代化的程度是比较低的。在当下的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中所应用的主要的方式还是传统的财务管理方式,与时展的要求是不相符的。对于相应的新型的软件的应用也没有深入,当其中存在问题的时候,不能及时、有效的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手段对其进行相应的解决和处理。出现这种现象和问题是有着一定的原因的,主要就是?]有对现代化的管理体制和方式进行充分的应用,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相关的工作人员的素质和能力都是比较低的。与此同时,事业单位对于工作人员的管理和培训等都是非常不足的,导致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没有得到充分的激发,其主动性和积极性也没有得到相应的调动。正是因为当下的事业单位对传统的财务管理的模式和手段进行相应的应用,没有与时代相结合。所以,财务管理的水平和质量得不到一定的提高,对于事业单位的改革也是非常不利的。
二、事业单位实现财务管理科学化和精细化的手段和措施
1.对于事业单位来说,需要对自身的观念和思想进行相应的转变,与当下的时代相适应,注重财务管理的科学化和精细化
将精细化管理理念和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进行充分的融合,同时,将理论和实践进行相应的结合,需要对传统的财务管理念进行相应的改善。相关的财务管理人员需要对其做到足够的重视,对项目内容进行精化。同时,对预算内容的多种指标有一个全面的掌握,发挥出资金的最大的效用,提高其使用的效率。
2.对内控体系进行全面的完善,不断提高其执行的效力
中图分类号:R197.32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1-323-02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以及骨科新理论、新技术、新器械的发展和应用,骨科护理技术和理论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现代医学模式逐渐从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模式。所以“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已成为现代护理模式发展的方向。“以人为本”护理是整体护理的核心,在护理实践中,“以人为本”护理集中体现在尊重病人的生命价值、人格以及个人隐私为核心价值上,即对病人生命与健康、权利和需求、人格和尊严的关心和关注,使病人感觉就医方便、舒适、满意,这是一种创造性的、个性的、整体的、有效的护理模式[1]。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通过人性化护理使病人对医院、护理人员、陌生环境消除了恐惧,使病人更清楚地了解了疾病的治疗及康复锻炼,且融洽了护患关系。实施“以人为本”的护理模式有利于护患关系的协调沟通,有利于护士自我价值的实现,有利于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有利于减少医疗纠纷[2]。精细化管理是对于管理工作要作到制度化、格式化、程式化,强调执行力。精细化作为现代工业化时代的一个管理概念。“天下大事,必做于细。”精细化管理的理论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医院所接受,细分对象、细分职能和岗位、细化分解每一项具体工作、细化管理制度的各个落实环节。以人为本理念与精细化管理模式结合起来,不但能优化护理质量,更好得服务于患者,还能提高管理水平及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减少医疗风险和事故。我科优质服务的措施如下:
1 “以病人为中心“的骨科护理观念,体现在与患者交流的每一个细节
树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不但要有视病人如亲人情怀,更要表现在每一个细节上。患者入院后首先接触的就是护士,微笑真诚而自然地介绍自己的姓名、职称、职务是接待患者进行沟通的第一步。微笑可使患者消除陌生感,在微笑中为患者创造出一种愉悦的、安全的、可信赖的氛围;正确称呼患者的姓名,或礼貌性的称呼某女士或先生,或根据年龄用长辈性的称呼,表示对患者的尊重;肢体语言和环境为患者提供安静的环境;保持合适的距离、姿势、仪态及眼神接触;明确交谈的目的和主要的问题,确定交谈的内容,避免交谈离题太远;全神贯注地倾听患者的谈话,患者感觉被理解;如对晕针的患者或爱子心切的家长,穿刺前要向患者讲明穿刺与多方面因素有关,以取得家长配合,一旦穿刺失败,要主动道歉,必要时更换护士。
2 加强护理风险管理,细化每一环节
护理风险是指存在于护理过程中的所有不确定的危险因素,均可能直接或间接造成患者死亡或损伤和伤残的一切不安全事件[3],在每一个细节上精益求精、力争最佳。
2.1 开展责任制护理, 制定风险应急处理流程 根据本科室的操作流程,制定出具体的防范措施。如化验标本的采集,从处理医嘱、粘贴标本签、准备标本瓶、到采集标本,须经几个环节,易发生问题责任不清的现象,经手的各个班次多方签字核对,取得良好效果,杜绝了差错事故的发生。
2.2 严格交接班管理 包括床头交接班,检查输液及各管道是否通畅、皮肤检查、病情、护理交接、健康教育等项目落实程度;交接班时,将输液过程分成医嘱处理、配药、注射,设置醒目标志和警示牌,并在操作前、中、后各环节仔细查对,实施2人同时查对,询问患者姓名并由护士查对;为保证药品质量,明确规范了药(针剂、口服)不离盒,批号有效期保持一致的制度。交班要求做到三交、三接、三清。配制液体要求做到一看、二倒、三查、四再看、五拧瓶等[4]。
2.3 全面提高护士的整体素质 水平良好的心理素质应该有敏锐的思维判断能力、明智的洞察能力、丰富的想象力等;同时,要有较强的自制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并要勇于面对和敢于进取的精神,自强、自信、自立、自尊的意识[5]。全体护理人员每周三下午定期进行新方法,新理念的学习;社会心理学、社会关系学、法学、人文学等边缘学科的学习,提高护士的整体素质[6];对疑难,危重病情的讨论,商讨护理方法的改进;护理教学模拟室中反复练习各种护士操作技术,如心肺复苏,静脉注射,模拟各种危重患者的急救等。在工作中遇到紧急情况时,每个护士都必须做到快而不乱。
2.4 维护病区环境安全 对于危重、大手术后等患者,尽量调至易于观察接近护士站的病室或ICU内;对于神志不清、小儿、老年人及病情危重的患者应加护床栏,并将危险物品远离患者,如暖瓶、锐器等,以防坠床、烫伤或意外伤害;对于行动不便者将物品放在患者易取放的位置;尽量保持卫生间、开水房、走廊等地面的干燥,在潮湿处放置防滑标识,以防摔倒[7]。
3 结语
“精”可以理解为更好、更优、精益求精;“细”可以解释为更加具体,细针密缕,细大不捐。我们本着具体、重质量、重效果的精细化模式,从人出发、替人着想、为人服务的理念,用科学精湛的护理技术深化了骨科临床护理的意义。不仅改善了医院的就医形象,还在一定程度上可缩短住院日,减少医疗费用,加大病人出入院的周转率,提高床位的利用率,同时也增加医院的经济效益。多年来,我科在以人为本、精益求精的护理服务,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病人称赞护士“技术精湛,服务一流”[8]。实践证明,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将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及精细化管理纳入到护理管理中,能有效地促进整体护理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肖立.人性化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J].国医论坛, 2008,23(6): 35-36.
[2] 夏玉斌.“以人为本”整体护理模式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体会[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 7(22):98-99.
[3] 田金玲 风险管理在骨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 中国实用医药2010 5(33):270-271.
[4] 陈琼枝.骨科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J].包头医学 2010 34 (1):34-35
[5] 杨丽. 构建和谐护患关系提高骨科护理质量[J]. 医学信息 2011 No 7:2430.
1.精细化管理理念的宣传学习
1.1深入学习精细化管理内涵 在科护士长带领下组织全科医护人员在4月初统一学习、理解精细化管理的内涵,实现了人人会管理,处处有人管,培养了手术室人员将精、细贯穿到日常工作中的意识。
1.2对全体人员进行安全理论教育 倡导“以安全优先”为原则,注重经验交流,固定每日晨会时间,鼓励每个人晨会积极发言分享工作中的得与失,由专人记录累积,定期给予适当奖励。定期回顾分析各类医疗不良事件的起因,使全科室人员从思想上认识到“精确”、“细节”的重要性,从而对手术室工作中的细节管理方法加以强化,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在工作中培养良好的自律性,人人参与质控,保证各环节质量的落实。
2.综合管理,在实践中运用精细化管理
2.1操作技能精细化管理 文行致广大,巧技尽精微。科室非常重视技能培养,周周有培训,月月有考核,在无菌原则下,对手术器械摆放及使用制定统一标准,人人遵循,做到手术配合流畅、器械传递准确到位。
2.2强化职责控制推进责任落实 明确职责分配,责任到人,相关量化标准及时跟进,制定手术室各种仪器标准操作规程、仪器物品保养流程,进一步细化医院十四项核心制度工作流程及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根据不同外科科室手术特点、不同手术人员,编写术中常用物品表、特殊及贵重物品表,保证手术物品准备齐全,做到工作有条不紊。
2.3手术患者接送的服务管理 制定了《手术患者护理交接记录单》,由病房护士、手术室护士共同填写,确认患者。自外科入住新病房大楼以来,麻醉手术室每天手术量在50台次左右,如此大的手术量,在各手术衔接的过程中浪费了大量的时间。以往的步骤是:手术结束了接下一个患者,患者在病房未准备就绪,这可能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实施精细化管理后,安排护工提前通知下一个患者,并将其接送至手术室红线外等候区,大大降低了手术衔接时间,由专职护士核对患者信息后接送至红线内等候区,巡回护士再次核对无误后,患者进入手术室接受麻醉、手术。术毕,由手术医师、麻醉医师、手术室护士共同护送患者回病房,与病房护士交接病情、物品等,并在《手术患者护理交接记录单》上签字。
2.4注重满意度调查 麻醉手术科制订了《手术安全访视制度》,手术前一天,由巡回护士持术前访视单到病房,对手术患者进行术前宣教,在手术后三天内,巡回护士再次持术后访视单到病房,了解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讲解相关注意事项,并鼓励患者对手术室工作提出宝贵意见。此外,科室定期向各手术科室及手术医师征求管理意见。由专人负责定期将所有意见建议整合,集中讨论,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更好地服务于手术患者和手术医师。
2.5精细优化科室成本管理 根据医院发展规划要求,麻醉手术科于去年6月整体搬迁至2号综合病房大楼,面对着新旧仪器设备选择,全科室人员集思广益,将一些废旧的设备重新整合,如此一来正好实现了资源的优化合理配置,大大节约了科室采购成本。同时,在不违反医院感染管理规定的基础上,手术室利用小的纱布片自制成手术医生消毒手的小方纱布,由洗衣房洗涤后重新灭菌,循环使用,节约了擦手纱布这块的支出。科室将平时结余的清洁电刀、无菌纱布重新消毒灭菌,在节约的同时增加了医院的收入。
2.6加强手术室收费管理 麻醉手术科收费由手术医生、巡回护士双核对,无误后由手术医生签字确认,手术室总务护士负责入账时再次核对,防止漏收费、人情计费。
3.讨论
精细化管理健全了麻醉手术科的标准化管理,提高了手术室医务人员的综合素质[2],“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无数事实证明,祸患常积于细微,手术室工作繁忙,环节复杂,要高标准地完成好护理工作,必须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精细化管理影响和规范着麻醉手术科所有医务工作者的思想、情绪和行为,他们树立了细节决定成败的理念,他们处处以严、精、细、准来要求自己,把小事做细,把细事做精,更好地服务了手术医生和手术患者,使护理质量得到全面提升。
一、经费管理现状
当前的世界,国与国的竞争不仅仅只是单纯的经济竞争,科技力量成为了另一个衡量国家综合国力的标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就十分重视科研建设,对此的投入资金也逐年攀升,足够的资金是科研单位开发和研究大项目的保障,但现在我国事业单位的科研经费管理的违规现象时常出现,违规套取科研资金的情况也十分常见。因此,事业单位科研经费的管理亟待加强,将经费管理精细化,解决科研经费违规问题。
二、存在的问题
(一)投入和配置“碎片化”
在我国现行的科研经费管理体制,存在中央和地方的事业单位部门间职能界定不清晰的问题。财政部负责科研机构经费预算安排和核定运行经费和业务费;科研基础建设经费以及项目的立项和资金分配和管理是国家发改委的责任;工信部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则负责分工职责等。但在实际的操作中,却存在科技专项界限不明确,科技资源分散等情况会导致重复申报或是重复购置科研设备的现象。科研经费管理不完善,会导致地方事业单位的部分项目支持资金不足,科研成果达不到效果。
(二)管理方法不完善
目前,我国的科研经费有很多的项目,部委下发的主要有重大民口科技专项、科技支撑计划和自然科学基金等资助项目,地方政府也会拨给事业单位一些科技项目的资金,虽然资金的来源一样,在经费管理的原则层面上基本是一致的,但在具体的实施中,每个地方有着不同的经费管理办法,辽宁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在进行科研成果验收时,只是简单的制定一个统一的经费管理办法,没有做到按照不同类型的科研经费的进行不同管理,按照不同科目的支出限制进行精细化的管理以及按照不同科研项目的验收严格程度进行验收,这样的管理方法,过于严格会增加科研的难度,过于放松又达不到科研的效果,往往还会在科研成果验收时发现问题,不仅耽误科研成果的使用,还会在科研经费上造成浪费,严重的话,会使得经费支出没有收获,血本无归。
(三)管理执行的困难
1. “重申报轻执行”
当前,一些事业单位在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重申报轻执行”的思想。在单位科研项目经费的管理中,将重点放在了科研项目申请的部门或是人员身上,对于科研项目具体实施的人员不加重视,这些在科研项目中经历研究困难和付出努力的人员如果没有得到事业单位经费管理层的平等对待,其自身在科研中的积极性就得不到提高,导致执行力度不高,科研项目成果不大。
2. 预算编制不合理
在科研经费管理中,对于科研项目的预算编制不合理,原本该由科研、财务和审计部门共同作用的预算编制,却由科研项目申请的部门自主进行预算编制,由于其专业性不强,没有财务部门、审计部门的重要意见支持,只是凭借自身对于科研知识的了解,主观的进行科研项目的预算编制,就容易使科研预算与实际成本之间差距扩大。有时还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些部门为了能够申请到科研项目,在预算编制中过于乐观,使得科研经费预算缺乏准确性,甚至导致预算失效,对于科研经费预算编制的不合理,可能会使后期具体的科研进行工作困难重重。
3. 监督作用不够
在科研经费管理中,许多项目执行者对于项目的严谨度不重视,项目的执行不按照预算进行。事业单位中的财务人员思想老旧,还停留在传统的核算工作上,没有意识到财务会计的监督作用,对于科研经费支出的项目不进行财务管理。此外,由于财务部门的岗位职责划分问题,没有专门从事专项资金管理工作的岗位,进行管理的人员大多身兼两职,无法全力以赴。由于经费管理的职权划分不明确,导致整个科研项目的执行显露出诸多不合理的地方,从而导致科研经费不能落到实处,科研项目不能保质保量的完成。
三、经费管理措施
为了实现科研经费精细化管理,首先,财务管理精细化是基础,要做到将财务的专业意见贯穿到科研经费管理的每一个阶段,从开始到结束要全程参与,并且要发挥财务人员的监督作用,及时发现科研经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正措施,从而建立一个完善的适合自身的科研经费管理系统。
(一)加大重视程度
单位可以通过宣传科研经费管理的重要性,加强经费管理人员的管理严谨性,使每一个进行科研项目申报的部门或人员都能认识到做好科研经费的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此外,还可以通过组织科研经费管理方法的培训,提高参与科研的人员的经费管理意识。对于科研项目的管理也要落实到位,建立详细的项目管理办法,共同讨论执行的方法,共同推进项目的完成。
(二)健全管理办法
制度是管理进行的保障。在事业单位科研经费管理中,需要建立健全相关制度。事业单位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制定符合自身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必须涵盖项目申报、执行和控制及验收的全过程。这样才能做到对科研经费管理的精细化。
(三)加强经费管理
为了解决“重申报轻执行”的问题,事业单位的经费管理人员需要与财务人员进行合作,听取财务人员对单位财务的分析,准确掌握单位的经济能力,从而编制出合理的预算模式。单位应结合自身的科研发展方向,充分发挥单位的技术优势,利用专业的人才,选取有有利于自身发展的科研项目进行申报。在项目申报过程中,根据自身固有的资产和科研活动进行科研设备的购置,通过对已有设备资料库的分析,列出购物清单预算。因事业单位独有的性质,规模有限,往往有一些适合自身研发的项目超出自身的科研规模,这时可以通过联合其他的科研单位,共同承担科研项目的开发,同时做好科研经费管理,重视财务部门的作用以及核算管理工作。在科研过程中,对于经费的开支要事前给予专业的意见,保证经费合理的落到科研项目的实处。另外,不同类型的科研经费管理,需要制定不同的预算支出,这样才能保证科研经费管理的精细化。
(四)完善统筹管理
对于科研项目较多的事业单位,可以成立专门的科研项目管理部门,加强科研项目开发的过程的申报、执行和验收管理。对于具有大规模科研项目的事业单位,尽量不要分散管理,这样就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重复购买科研设备,造成浪费的情况。统筹管理还有另一好处,就是资源能够共享,增加科研项目的可行性。
(五)加大监督力度
科研经费管理涉及到的事业单位的财务,因而监督是必不可少的。在保证科研经费合理使用下实现科研成果最大化,就需要加强科研经费管理的监督力度。首先需要成立专门的监督部门,确保监督的进行,其次,给监督部门配备专业的人才,保证科研经费管理监督的有效性,最后,科研经费管理监督部门要考核经费使用是否按预算执行,避免经费流失等情况。
四、结语
我国事业单位的科研项目大多由国家支持,为了使科研经费落到实处,加大科研经费管理是十分必要的,只有管理好科研经费,才能使科研项目取得有效成果。
参考文献:
[1]董红利.如何管理事业单位科研项目经费[J].财经界(学术版),2015(02).
[2]李明.行政事业单位科研项目经费管理问题分析与研究[J].今日科技,2014(11).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加大了对高校教育和科研的投入。如何加强科研经费使用与管理,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益成为当前高校管理上的一个难题。本文基于财务管理精细化的视角,采用预算精细化与科研经费定额控制相结合的研究思路,提出问题,找出主要原因,并运用天财高校财务软件5.0进行科研经费额度控制设置,从而得出实行科研经费额度控制后科研经费财务管理的程序,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具体的措施和建议。
一、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科研经费预算编制缺少科学性,精细度不高。实际工作中,科研经费预算主要由项目负责人和项目组成人员编制,很少有科研经费管理的相关部门参与,结果是项目开支比例结构不合理,与实际使用情况存在一定的差距。加之科研项目在实施过程中的不可预见性和复杂性,项目负责人往往从风险角度考虑,故意把预算数做大,从而使科研所需成本增高,导致科研项目预算编制缺少科学性,精细度不高,预算弹性较大。
(二)科研经费预算执行约束力不强,支出结构欠佳。(1)科研经费管理制度缺乏可行性,预算执行约束力不强。目前,多数高校在科研经费管理上实行的是项目负责人负责制,从主观上放松了对科研经费预算执行的约束力度。项目负责人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往往本着节省自身科研经费的观念,凡能从学校正常经费报销的,就千方百计地挤占事业经费,造成科研经费预算执行迟缓、经费结余金额较大。(2)信息化管理不到位,导致沟通不畅、支出结构欠佳。财务部门缺少一套行之有效的、能与日常核算相结合的预算管理控制系统,财务人员不了解科研经费预算核定的范围、用途和标准,只按照财务规章制度对科研经费的使用进行核算管理,财务部门与项目负责人之间信息沟通不畅,项目负责人无法及时了解预算实时执行情况,造成科研经费实际支出与预算相脱节,产生不按预算执行、超预算执行和无预算执行问题。
(三)缺乏有效的监督措施和绩效考核机制。(1)科研经费的预算缺少有效的监督手段。由于财务处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不了解科研活动,不熟悉项目的进展,不了解科研经费的运用情况,不跟踪经费的使用,从而无法对经费使用的正确性和合理性进行有效的监督。(2)绩效考核机制不完善。我国科研经费预算绩效考核目前仍处在试点阶段,大部分高校对科研经费预算尚未建立绩效考核制度,缺少科研经费预算执行效果的评价指标及标准,缺少奖惩机制,从而降低了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
(四)科研项目管理与财务管理脱节。在实际工作中,科技处着重于争取项目的数量和规模,通常科研经费到账后一般只提取5%的管理费,对经费的去向一般不过问。而财务部门对科研经费的筹集、用于哪个方面缺乏足够的了解,由于信息不对称,目前高校财务处只能是履行简单的报销手续,在实际报销过程中,财务部门对科研经费的真实性没法把关。科技处和财务处对科研经费缺乏综合管理和有效监督,容易造成项目管理与经费管理脱节。
(五)科研项目结题不结账。一是财务系统缺少结题时间控制,所以对项目是否结题无法显示。二是科研管理系统虽然标注项目结题,但由于科研管理与财务管理系统相脱节,其结题信息难以及时传送到财务管理系统,造成许多科研项目在完成结题验收后,在账面上一直留有余额不结账,甚至长期挂账。在项目结题时,为了满足一个项目的结题验收,可能会把其他项目的支出与本项目的支出同时进行调整,容易导致项目之间支出混乱。
二、存在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科研项目管理与科研经费管理两条线。高校科研活动的管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科研项目管理;二是科研经费管理。近几年高校科研项目管理一般由科技处负责,包括科研项目申报、立项、中期检查、结题验收、成果鉴定等。科技处重点关注的是科研项目是否能够立项并获得支持;财务部门负责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对科研资金的筹集与取得、投入和运用、耗费和补偿等全过程缺乏综合管理和监督。这客观上造成了科研经费管理中项目管理和经费管理无人问津的“真空地带”。
(二)对科研经费属国有资产的认识不足。当前绝大部分高校在科研管理体制上实行的是“课题负责人负责制”,科研经费到账后由高校统一扣去一定比例(一般为5%)的科研管理费,剩余的科研经费由课题组自由支配,绝大多数科研人员认为科研经费是靠自己的能力争取的,在经费支出过程中随意性很大。财务人员对待科研经费也持“从宽心态”,导致科研经费管理问题越来越多,涉及金额越来越大,并且长时间得不到纠正。
(三)监管机制不完善。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与监督涉及高校的财务处、科技处、审计处等部门,是一项系统工程。目前大多数高校都没有针对科研经费进行专项业务控制与监管,造成高校对科研经费监控职能的缺失。
(四)信息化管理缺位,财务软件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财务处缺少一套有效的、能与日常核算相结合的预算管理控制系统,即便是运用了软件系统的高校也没有充分利用软件的额度控制功能。
(五)科研人员缺乏财务知识。绝大部分科研人员对高校财务制度与科研经费管理办法等财经政策并不十分了解,缺乏科研经费的预算、使用等简单的财务知识,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导致科研经费管理缺失。
三、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思路和措施
(一)加强部门间信息沟通与协调。科研项目管理和经费管理作为科研经费管理的两个重要环节,相辅相承,缺一不可。科研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财务数据估测、预算编制、中期项目评估、项目完工决算都离不开财务处的专业指导。财务处也应该了解科研工作的相关业务政策,与科技处共同管理科研经费。只有在这两个部门的相互协调、共同管理下,才能使有限的科研经费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实现科研项目的立项、支出、效益、决算内部管理信息的无障碍沟通。
(二)细化预算编制。科研项目负责人首先根据课题研究的实际需要提出总体预算方案,科研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再根据科研经费管理办法和财务管理的要求,对预算编制内容进行全方位分析、分解、论证和测算,充分考虑各项费用支出的必要性和合理性。财务人员配合项目负责人对各预算支出科目的具体内容逐项细化编制,根据相关科研经费管理办法中对各支出科目的限定,对每一个支出数据进行详细的计算。对预算编制中容易混淆的支出科目,财务人员要提醒项目负责人引起重视,例如参加国内学术会议发生的费用应列入差旅费预算,而不应列入会议费预算;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的费用应列入国际合作与交流费预算,而不列入差旅费或会议费预算。
(三)充分利用天财高校财务软件5.0“额度控制”功能。高校应充分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打造科研经费预算信息化管理平台,加强项目负责人、科技处与财务处的沟通协调。财务处运用现代财务软件,将批准的项目预算金额按明细科目初始到计算机系统中,在科研经费日常报账过程中,计算机系统会自动提示相应科目的控制额度,并进行超支控制,便于财务人员和科研项目负责人随时掌握经费支出情况,同时科技处可以通过信息化管理平台对科研经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强化预算执行力度。
1.项目额度字典和支出科目设置。满足额度控制需要的支出科目设置,必须保证每一额度控制项目都有明确的支出受控科目。
2.额度控制项目设置。
3.项目额度支出科目设置。即建立额度控制项目与支出科目的关联关系。基于财务软件的开发特点并从简化系统设置考虑,项目额度支出科目设置可根据控制需要依次采取以下三种方式:(1)凡能够通过上级科目控制的,额度控制项目直接与该上级科目对应;(2)若某科目的下属明细科目(不一定是最末明细级)涉及两个以上额度控制项目的,额度控制项目应当分别与相关同级明细科目对应;(3)若某一科目无明细科目但其核算内容涉及两个以上额度控制项目的,应通过增设明细科目与相关额度控制项目对应。
4.项目控制额度录入。将批准的项目预算金额按明细科目初始到计算机系统中,在科研经费日常报销过程中,计算机系统会自动提示相应科目的控制额度,并进行超支控制。额度控制启用后科研经费核算流程也将发生变化,如下图所示。
启用科研经费信息化管理程序及在对科研经费进行总体指标控制的同时还要对其具体使用费用指标进行控制,在项目初始化时,将经费细分为业务费、差旅费、材料费、测试费、资料费等费用。在使用中如出现个别费用超支,系统会做出相应的提示。这样就能保证科研经费按照申请计划使用,做到事前控制。
(四)实行预算执行动态监控管理,建立绩效考核机制。(1)建立科研经费预算执行动态监控机制。高校审计处要加强对科研项目申报、执行和验收的监督检查,督促项目负责人按预算执行;上级科研主管部门、财政部门也应定期组织或者委托事务所对高校科研经费进行监督检查,形成科研经费事前、事中、事后一体化的预算执行动态监控机制,增强预算执行监管的威慑力。(2)加快高校科研经费绩效考核机制建设。遵循“奖优、治庸、罚劣”的原则,制定合理的考核标准,时刻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绩效考核,分析评价科研经费使用效益,不断增强预算执行的有效性。在绩效考核过程中还要注意考核结果的反馈,只有真正做到公开、公正、规范,才能使绩效考核机制发挥其激励作为。
(五)建立资源共享的科研项目经费管理信息平台。随着网络技术与信息安全技术的快速发展,在高校实现财务处、科技处、设备处、审计处、课题负责人以及资产管理处等相关部门的系统对接,实现实时交互信息平台的技术条件已经具备。通过财务管理与科研管理、教务管理、学生管理、资产管理等信息一体化管理平台的建设,实现科研项目经费到账后,科技部门在项目管理系统录入科研课题名称、项目性质、经费来源单位、合同期限及科研项目经费预算方案和项目负责人的同时,可以直接在财务管理系统生成项目信息,不必再重复输入项目名称等相关项目信息,只需将每笔收入、支出明细输入到账务处理系统中,项目负责人通过网络可随时查看到自己项目的所有信息。
高校可以深层次开发财务经费查询系统,对科研项目进行数据查询与统计分析,比如项目自“立项日期”到“结题日期”各年度的拨款、支出进度分析、资金结余情况、各年度资金预算执行情况分析表。职能部门也可以通过该网络平台及时获取准确、完整的科研项目信息,减少重复工作,达到管理环节相互协调、相互依托、相互渗透,使科研项目经费管理更加科学化、高效化。
(六)提高科研经费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科研经费实施精细化管理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标准,财务人员的业务能力与综合素质的高低决定着高校科研经费的财务管理水平。而随着高科技的快速发展和创新步伐的不断加快,高校面临的内外发展环境在不断改变,这些变化要求高校财务管理方式和从业人员的素质、业务能力必须不断提升。因此高校应提高财会队伍的学习能力,不断加强业务培训,更新知识结构,提升工作能力,改进服务态度,本着服务创新的理念,建设一支高水平、专业化的财会队伍。将这种服务理念更好地渗透到科研经费管理中,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把好经费使用关,更好地为高校和社会服务。X
参考文献:
1.乔春华.论高校经费科学化管理[J].教育财会研究,2012,(02).
中图分类号:F810.6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8-0000-02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市场经济日趋成熟,各项事业建设都在不断升化改革,基础行政事业单位也不例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预算管理的精细化非常重要,只有通过精细化、科学化的管理才能对基层行政事业单位的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提高预算管理的效率。
一、基层行政单位预算管理的要求
基层行政事业单位承担着非常重要的行政服务职能,为了更好的完成行政事业单位的社会职责,必须做好相应的预算管理工作,通过预算管理应该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目标。
(一)实现全过程管理
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必须以年度业务计划为基础,进行预算编制,因此各部门都必须对年度工作计划进行编制,以此为依据来编制各岗位的业务预算,最后汇总各部门的预算编制,将单位的年度预算计划编制出来。这种覆盖全员的预算编制方法能够对各岗位的职能进行科学的定位,从而使单位各岗位人员对于本岗位的工作经费和工作计划具有更为明确的认识,提高预算的执行力度[1]。
(二)提高预算编制的精确性
为了使预算编制和执行过程中的偏差得到减少,应该尽量提高预算编制中所有数据的精确性。在编制预算时应该立足于科学的市场预算分析,得出相关数据,要充分地考虑市场走势预测、市场单价、业务量等因素,积极运用不同的预算编制方法,预算编制的误差率不得超过5%,保障预算编制能够在本单位得到有效的落实。
二、实现基层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途径
为了满足基层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要求,发挥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重要作用,使行政事业单位能够更好地履行各项社会职责,应该在基层行政事业单位中积极推行,精细化、科学化的预算管理。
(一)明确预算收支标准,加大管理力度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机构在近年来对差旅费、培训费及办公设备费等费用的执行标准制度进行了完善,构建整体的费用标准管理体系,基层行政事业单位传统的粗放预算管理制度已经不能适应现状。所以在当下,基层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改革已成为急需解决的首要问题,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必须立即开始着手进行完善和强化。要做好基层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优化,应当首先从认识自身不足入手,依据基层的自身实际情况来制定改革计划。其次,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机构通过将现今的实际状况与往年交通工具及办公用房等资产配置标准有机结合,一举确立了通用办公设备的配置要求,为预算精细化管理打下了坚实基础[2]。
(二)预算绩效评价和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融合
组织应当落实好资产优化配置的审核,为避兔资金流失、浪费的现象,资金配置活动的开展应当严格按照资金优化配置的预算方案来进行具体操作。此外,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机构应当建立和健全资产配置审核管理制度,达到资金预算方案的优化编制。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机构应当实现将组织预算编制环节在预算评价结果上的效应用,针对评价结果比较突出项目来说,首先需要确保其资金支持是充足的,才能够成功实施后续环节;而针对评价结果不尽如人意的的项目,要立即进行相关措施整改。
(三)树立正确财务预算精细化管理理念
相较国外企业而言,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在预算管理精细化方面的策论和实施理念都相对落后一些,改变这种情况首先需要树立科学、可实行、正确的管理观念。以正确的态度,转变旧观念,认真对待预算管理精细化工作,提倡以人为本,通过培训提高工作人员认知,才能将精细化的理念思想贯彻到整个单位中去。在单位领导层面,领导首先要做到以身作则,为企业下属树立榜样;领导也需要加强自身对预算管理精细化重要程度的认知,为维护精细化财务预算管理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四)合理安排预算编制时间
由于企业财务每阶段的信息是时刻变化着的,编制受时间影响较大,所以编制预算表必须着重考虑到时间的问题,为使所编制的预算表精确有保证,能切实发挥自身作用,在编制时就需要适当延长预算表的编制时间。编制时间是基层预算单位最为重要的一项因素,因此,需要花费的时间比较长、工作量也相对较大,通过这种短时间下的高压,可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使获得的编制预算表更为精确、更为科学,也更加可信。因此,各单位在面对中长期发展规划、工作计划以及工资调整、政策改变和人员变动等等情况时,需要足够的时间来预测和论证,对于年度预算编制工作,应当提前完成相关安排和布置,节省时间,增加容错率[3]。
(五)加强精细化管理,为预算支出制定定额标准
目前我国许多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在预算上都并不是很精确。随着社会发展的大环境,社会对预算编制精细化标准的划分越来越细致,不可模糊划分,以至于每个项目上的每一笔资金支出都要经过反复仔细验证。同时就办公设备费、会议费、培训费等等繁杂的费用标准制定,财务部门需要在此基础上,建立并健全一套精细、科学、标准化、规范化、并且易于实行管理体系。
(六)财务信息化管理平台
财务管理作为基础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单位内部的财务管理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所用成本,让各类资源得到更为合理的利用。同时,预算管理也是财务管理的重点,所以,为了更好的做好预算管理,就必须先做好财务管理。一个完善的财务信息化管理平台是行政事业单位实施精细化的管理的技术支撑基础,财务信息化管理平台通过从改变以往单一的编审模式以及预算职能,给预算软件增加了新鲜血液。与此同时,在把财务供给单位人员系统并进入预算管理系统的过程中,在此过程中会可以帮助实现数据的实时分享,以此最大化地减少工作时间虚耗,为精细化管理提供了有效、便利的途径[4]。
(七)建立预算执行绩效评价,加强与单位资产管理的结合
建立预算执行绩效评价体系是提高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效率的有效途径,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可以进行有效引导。若项目评价结果较好,则在后续实施过程中可以优先安排资金;相对而言,如果项目评价较差,则需要就资金安排进行相关调整,使能够更好适应市场需求,对于评价过差的项目,综合效益,甚至可以考虑立即停止资金方面的拨款;对已经完成的项目的安排,需要在安排新增项目前优先考虑其合理性。此外,也要加紧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配置审核管理制度方面的健全,为资产优化配置编制合理预算方案,尽可能提高资产配置合理性,通过财务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对资产配置的管理。
三、结语
近年来,我国许多机构都进行了改革,而基层行政事业单位作为我国社会建设中的主要栋梁,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不断深入,社会各界对政府单位的需求和要求越来越高,针对我国社会事业发展的同时,反观我国政府长期以来的内部控制制度,发现其在预算管理方面存在的众多问题皆是由于执行力的缺失所导致。目前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应该不断推进,预算管理的科学化和精细化进程。
参考文献:
[1]吕秋莲,曹武军.试论企业管理模式中财务管理之关键[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6.
[2]斯卫红.企业管理与财务管理问题的辩证关系研究[J].新财经(理论版),2012,1.
社会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使得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的漏洞和弊端逐渐出现在我们面前,以前的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已经不能在适应现在社会的发展了,要想让事业单位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浪潮中不断的稳步前进,事业单位就必须要改革旧的财务管理制度,使财务管理的水平不断的提高,制度日益规范,实现财务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推动事业单位的快速发展。
一、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科学化、精细化的内涵
财务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是一种理念,是一种精益求精的管理思想,它使用现代化、信息化、还有专业化的管理技术,使财务系统的管理制度向系统化,健全化发展。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要以先进的科学的理念为指导,财务管理方式要以科学的方式进行,并将自身事业单位的特点还有性质与财务管理结合起来建立一个适合于自身事业发展的财务管理体系;而财务管理还要有精确的定位,要精益求精,求真务实,使财务管理的手段更加的系统化、专业化,使财务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还有考核机制不断的健全和完善,提高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水平。
它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第一,财务管理的专业化,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科学化、精细化的基础主要是财务管理的专业化,一定要有专业化的财务管理制度,那样才能实现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第二,系统化的财务管理,系统化是财务管理科学化、精细化的主要保障,因为财务管理是一个复杂而且庞大的工程,财务管理的内容十分多,因此对其的管理必须要科学化、精细化;第三,信息化,财务管理科学化、精细化的重要手段就是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它可以有效地保障财务管理的实时化、高效化、条理化,使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可以更好地处理内容庞杂的数据,实现科学化和精细化;第四,财务管理的数据化,数据化是衡量财务管理科学化、精细化的依据标准,对财务进行数据化的量化管理,可以使财务管理更加的科学化、精细化。
二、财务管理科学化、精细化的必要性
财务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是一个企事业单位必不可少的的完善财务管理制度的过程,它在一个事业单位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的必要性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表现出来:第一,它是一个事业单位改革内部程序的客观要求;第二,财务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有助于规范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的工作,使事业单位的资金得到高效的利用,是提高效率的必然需要;第三,要想提高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事业的水平和工作的效率,那么就必须要完善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使其科学化、精细化。
三、财务管理科学化、精细化的途径和策略
(一)树立科学化、精细化的管理观念
一定的观念决定一定的行为和态度,所以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一定要树立科学化和精细化的财务管理观念,让全体员工学习科学化和精细化的财物管理的要求,并且将自己所学习到的知识与自己单位的财务管理结合起来,把它用到实处。事业单位的领导和员工要明确财务管理科学化和精细化对单位发展的重要性,了解这是单位财务管理制度改革的必要内容,把实现财务管理科学化和精细化作为企业的一项重点抓的工作,推动财务管理科学化和精细化的进程。
(二)要将内部的成本核算精细化
如果单从事业单位的支出体系的性质这方面来说,这种制度体系设计的还算合情合理,与财务管理的要求相符合。但是,如果我们以事业单位改革以及发展的角度这方面为依据看的话,这种制度又与事业的财务管理和数据的归集不适应,因此我们在事业单位的成本核算时一定要注意:
(1)将各项业务的成本控制到最小,并对其进行归纳整理,这其中要归纳的内容主要有人员的支出费用、水电费、资料费、通信费以及办公费等等。
(2)对所有的成本进行核算,核算完成后要对成本核算的数据进行整合与分析,发现并解决问题,并要想办法调整成本的费用支出。
(三)制定完善的预算定额,实现预算编制的精细化
在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之中预算编制是一项复杂且系统的重要活动,预算编制中有很多的内容,因此对财务管理人员的要求较高。在事业单位的预算之中一定要制定一个完善的预算制度,让预算可以有科学的依据和精细的执行标准,使预算人员的工作有据可依 ,使财务人员的工作更加的具体科学。
(四)推动收入管理的精细化
事业单位在改革的进程下,有些已经成为了自收自支的单位,国家在事业单位改革的过程之中试图将事业单位改制成社会公共服务企业,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没能成功 。所以,要把精细化作为财务管理的改革的目标,将单位的收入范围明确的规定,完善单位的收入台账,并对其进行科学的管理,将事业单位的资金按照国家的标准进行管理和分配,事业单位自身并没有对资金的支配权,避免了财务管理与成本支出的不良影响。
四、结束语
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实现科学化与精细化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改革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事业单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条件和必然需要,事业单位一定要将其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实行下去。
参考文献:
[1]付春仙.关于新经济背景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缺陷及相关对策的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0(09)
[2]杨国瑞.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8(07)
一、当前我国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
随着我国进入了知识经济的时代,档案管理工作的科学化水平能否提高越来越受到重视。社会的发展、经济的发展最重要的主导因素就是知识,只有先进的科学知识、技术才能更好的推动时代的发展。社会大众对档案的科学化需求越来越高,档案馆的数据多被存储在磁盘或者等载体中,虽然是比传统的纸质档案要方便快捷,但是也存在缺陷,所以想要档案管理更加的科学化,就一定要在安全稳定、可靠性的技术方面有所提升,并且要提高档案数据的真实真确性、科学完整性。随着档案管理的日益复杂,档案管理的从业者一定要日益提升自身的能力,这样才能真正的适应需求。面对着新的挑战,就需要组建起符合科学化管理水平的档案管理队伍,在面对层出不穷的新问题时能够快速、及时、准确的解决。
二、提升档案管理的科学化水平的必要性
1.这是构建现代化社会的必要条件
档案信息的管理属于一种文化实力的体现,提升档案管理的科学化水平也是在体现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就目前而言,我国的主要任务是构建美好、和谐的现代化社会,这就对那些处于科研、经济领域的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大的时代背景下,对档案信息进行科学化的管理也越发显得重要,好的档案管理可以更及时、准确的了解到最新的国内外形势,对我国的总体发展状况也有一个更加清楚的了解。科学化的管理方法可以全面、快速、系统的对档案信息进行整理,这就可以作为长期发展的基本依据。在档案管理中充分的利用到现有的科学技术水平,可以弥补传统管理方法中的不足,对大众的需求也有着更加清晰的了解。这些都支持者现代化社会的构建。
2.这是为了满足档案管理的实际需要
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都造成了档案管理任务量的急剧扩大,这其中既包括了档案管理的类型,也包括了档案管理的数量。尤其是电子档案这一新的保存方法的出现直接造成了管理以及使用上的困难。在现实的生活中,准确无误、及时迅速的把每个档案信息提供给需要的人或机构是目前需要克服的困难之一。综合以上的几个方面不难看出,提升大难管理的科学水平已经势在必行。不断进步的电机技术以及微缩技术都为这一问题提供了十分有效的解决途径。
三、当前提高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建设缺乏专业人才
优秀的专业人才对促进各企事业单位管理档案科学化水平建设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但是目前我国各领域单位管理档案科学化水平建设的专业人才十分匮乏,而且存在的专业人才不是年龄偏大,就是没有接受专业的知识培训,难以有效促进管理档案的科学化水平建设。此外,部分工作者在进行档案管理工作时,缺乏认真的态度和责任心难以及时发现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对管理档案科学化水平建设不够重视。因此,有必要培养一批专业的管理档案科学化水平建设人才,促进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
2.领导者对管理档案科学化水平建设不够重视
目前,各企事业单位的领导在提高管理档案科学化水平建设时,只是简单的将专业人才引入,并没有为其制定相关的研究工作和目标,对管理档案科学化水平建设工作不够重视。此外,部分领导对管理档案科学化水平建设没有进行全面的了解,没有将管理档案科学化水平建设贯彻落实,只是将与管理档案科学化水平建设的有关工作转交给下属,导致管理档案科学化水平建设工作停滞不前,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
3.当前管理档案工作科学化水平程度低
虽然信息技术已经得到广泛的发展和普及,但是许多单位在进行档案管理时,仍然采用落后的管理方式,将许多重要的档案信息记载到纸张上,导致现代档案管理工作的科学化水平程度降低。此外,采用纸质档案存在许多弊端,其一,纸质档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极易损坏,一旦发生损害将难以恢复;其二,在进行信息查找时,难以快速的从纸质档案中找到。
四、提高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的有效路径
1.推动档案管理在功能上由馆藏型向利用型转变
档案工作基本的要求是建好管好档案,保障档案完全,但管理的目的在于利用。如何把"死档案"变成"活信息"、"活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新时期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务。档案管理要善于从浩如烟海的档案资料中"沙里淘金"、发现价值,把对社会有益的东西充分挖掘利用起来,使其潜在的价值得到中分实现,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2.推动档案管理在手段上由传统型向科技型转变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档案管理工作在手段上有了很明显的改进,逐渐淘汰了传统的人力劳动,开始利用先进的管理技术,储存资料的方式也从纸质转变为电子版,实现了管理的智能化、自动化、科学化。这一方面,西方的一些发达国家比我们要先认识到档案管理向科技型转变的重要性。因此,我国也不能落后,要不断增加档案管理手段的科技含量,加快电子档案系统的建立,注重电子技术的应用和开发。现如今,国际上已经形成信息公共平台,人们通过电子计算机不仅能够查找到我国的各种档案,还可以学习借鉴其他国家的史实资料。另外,这样做不仅大大增强了空间的利用率,还未珍贵的资料的保存提供了有效的载体。
3.推动档案管理在服务上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
档案室设立就是以服务人民为主要的工作原则。但是在城里之初,由于档案室内的档案比较珍贵,人民对资料的保护意识还不够强烈,因此一般的档案室都是呈现出封闭型的状态,很少有对外开放的时候,服务的对象范围较小,因此根本没有发挥出档案的使用功能。现如今,社会逐渐进入了信息时代,电子信息技术的普及为档案的利用增加了多个途径,档案管理在管理上也逐渐从封闭型转变为开放型。真正实现了为大众服务的目的,切实的与民众建立起了亲密的关系。
4.推动档案管理在资源上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
从古至今的文献资料可以说是"浩瀚如海",这些海量的工作就是档案管理机构的城里基础,如果没有大量的档案,那么档案机构也没有建设的必要,但是要知道的是,档案的保存机构不是将大量的资料堆放到一起就可以,还要根据档案的类型和价值程度,进行相应的分类管理,实现档案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各种档案的使用功能,真正做到位人们提供服务的目的。首先,档案机构还是要不断的从世界各地搜集各种档案信息,不断完善信息结构,从而满足各类人的不同需求。其次,要注意对搜集而来的海量资料进行有序、科学的整理归纳,实现档案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提高档案的使用率。另外,要实现各个档案机构的结合效应,扩大信息量,实现资源共享的目的。
五、提高档案理科学化水平的保障体系
提高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对档案管理工作的全方位加强和改进,既需要在组织领导上加大力度、强化措施,把提高科学化水平摆在档案工作的突出位置,也需要在思想观念、制度建设、能力素养等各个方面有新的提升,从而形成与形式发展要求相适应的保障体系。
1.强化科学发展观念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目前在发展过程中遵循的最高指导原则之一。任何领域的工作都应该配合国家来逐步实现科学发展观的发展方向。而提高档案管理科学化就是支持科学发展观的明显表现。强化科学发展观,首先要认清目前档案管理工作的基本形式,找出不足和不合理、不科学的管理方式,通过借鉴其他现金的管理手段来完善自身的管理水平,要遵从服务人民为主的观念,主动积极的为需要的人提供优质的服务,通过调查等手段了解人们的需求,从而有针对性的提供相应的档案资源,从而充分发挥档案管理的功效,促进社会的发展,推动档案管理事业的进步。
2.完善相应制度体系
档案管理工作异常的复杂和繁琐,以此对于管理的具体细节一定要有非常明确的标准和程序,这样才能有序的整理档案,不仅可以增加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而且使管理工作更加有序化、合理化、科学化。可以说,不断完善相应制度体系,是档案管理科学化顺利实现的根本保障和前提条件。不管是对于国家来说还是对于某个部门,某个个人,重视档案管理制度的完善都对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增强软实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3.提高队伍整体素质
很多人都认为档案管理工作非常的简单,实则不然,实际上,档案管理工作对管理人员的要求非常高,尤其是随着科技的进步,各种先进器材的引进,这句需要管理人员首先具备最起码的学习能力,不仅要很快的掌握先进设备,而且要熟悉如何将复杂的文献资料有序的整理归类。由于很多档案的研究价值非常高,因此管理人员一定要认真负责的保存,谨慎的对待管理工作,如果管理人员的素质不高,缺乏必要的耐心和细心,很容易产生资料丢失或损坏,查找档案不方便等现象。因此,建立完善的管理队伍,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是十分关键的,只有不断的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才能从根本上推动档案管理科学化的进程。
六、结论
根据以上论述,读者一定会对提高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的重要性有了很深的认识。同时也会了解到新时期提高档案管理水平的方法。档案管理不再是通常人们眼中的简单的工作。信息化时代赋予了它新的意义。完善科学化的管理体系,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运用先进的管理模式,提高档案管理人员自身的专业素质等,都是我国的档案管理工作未来要进行的一项工作。只有各方面水平都有多提高,整体的档案管理工作才能有更好的前景。打破常规,与时俱进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档案管理工作需要遵循的原则。
参考文献:
1.概况
近年来,面对严峻的生产经营形式,公司创新思路,提出了“全员参与,全方位优化细化,全过程系统控制”的精细化管理模式,以“增储稳产降成本”为主线,创新工作思路,全方位开展油藏经营管理,努力实施低成本战略,把精细化管理的理念贯穿于公司发展的全过程,为促进公司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2.精细油田开发管理,实现稳产目标
2.1全方位开展精细勘探增储研究
采取勘探部署风险合作模式,连片成图,提高勘探成效。
2.1优化措施结构,搞好措施挖潜
一是以低投入、高产出项目为主,通过建立措施论证会制度、自喷井管理制度,一注多采管理制度、动态分析制度、监测制度,做好方案研究。二是针对不同区块,不同类型的油井开展大孔道水平井、侧钻井技术攻关、水平井压裂防砂风险合作,积极探索低压井加快排水管理办法,合理安排措施工作量,优化措施结构。三是对低压、高采出程度热采稠油区块通过整体降低采油速度、提高油汽比进行有效开发,积极寻求提高吞吐油汽比途径,做好老区措施挖潜。
2.2推进低渗透油藏注水工作,打好注水开发翻身仗
重点针对冷西地区深层低渗油藏注水开发中存在的低渗透油藏导压系数低,波及系数小;注采井均需压裂投产,生产成本高;储层压裂改造导致的水窜严重;储层具有强水敏和强盐敏性等四方面问题,按照不规则井网相控注水为原则,抓好注水精细处理,小泵深抽、防偏磨、压裂改造的四项配套技术攻关,进一步提升注水管理水平,实现年内冷西产量翻番的目标。
3.进一步完善经营管理体制
确立了“以财务管理为主线,以内部计划管理为重点,以作业区管理为基础”的内部经营机制和“风险共担”的利益分配机制。
3.1以财务管理为主线,确立了财务在经营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建立完整的成本预算管理体系,加强和细化财务核算,定期召开经营分析会,实现对成本、投资支出的事前控制、事中监督、事后分析,及时调整和解决经营过程中的各种问题,促进财务管理向生产经营全过程延伸。
3.2以内部计划管理为重点
按照年度计划确定的项目和投资及本月度需要实施的工作量,在分专业召开措施技术论证会和经济论证会的基础上,申报《工作定单》,经公司预算委员会审定后,下达月度实施计划,杜绝计划外项目和超计划项目,提高了投资、成本的使用效果。
3.3以作业区管理为基础,实行目标成本管理
按照同一标准把操作成本分解成13大项,将75%以上的成本指标分别承包到作业区,实行目标成本管理,下达内部经营承包考核政策,严考核,硬兑现。同时,对操作成本中的直接生产费用,相应承包到主管领导和机关业务部门,实行“单项指标双向控制”,加强成本使用过程中的监控,保证成本项目决策的科学、公开、透明,形成作业区与机关相互监督、相互约束的成本控制机制。
4.规范项目管理,细化过程控制
4.1细化投资管理,优化投资方向
完善项目经理责任制,明确责任和目标,实行奖惩制度,充分发挥相关管理人员和项目经理的积极性,实现项目投资的有效控制。完善基建工程项目管理制度。加强项目管理,强化过程监督,优化工程设计,建立闲置、盘活资产(设备管线等)通报制。
4.2精细现场审计、细化过程监督
一是制定重点工程、重大设计变更审计执行办法,在工程项目的事中审计和过程上,做到重点工程开工前现场地形地貌审计;隐蔽工程现场审计。二是制定物采现场审计管理办法,重点对材料、器材到货现场审计。
4.3加强安全环保工作,确保零事故
一是完善安全检查考核制度、劳动保护用品管理规定,制定安全隐患资金立项管理办法。二是细化土地综合利用、道路井场征垫养护管理办法。三是建立完善保卫科监控方案,检查考核、巡查管理制度。
5.合理优化管理体制、决策机制,提高全员素质
5.1优化管理体系
健全完善HSE、内控、法律风险防控、惩治与预防腐败等专业管理体系,进行一体化整合。认真履行直线责任,充分发挥HSE分委会作用,加强内控体系建设,健全完善法律风险防控及惩防体系,形成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使其贯穿生产经营全过程。
5.2优化管理体制、机制
实行健全的考核机制,完善绩效考核体系建设,调动全员生产积极性。坚持效益优先,注重公平的原则,形成技术管理人员实行目标责任制,操作服务人员业绩实效制,以增产降本为目标的激励机制;推行精简高效的办公模式,精简会议规模时间、精简生产报表、小报数量、推行无纸化办公,创造精简高效的办公模式。
6.结论及建议
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是建设现代化企业的重要支撑和保障,它存在于企业管理的具体实践之中,作用于企业工作的方方面面。精细化管理需与企业的各项管理工作全面结合,相互促进,共同提升,才能真正发挥效应。
6.1 突出抓好基础研究工作,为油田发展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一是提高特深层稠油油藏采收率的转换开发方式适应性研究;二是提高深层吞吐末期稠油油藏水平井应用技术研究;三是提高普通稠油注水开发油藏采收率水平井应用技术研究;四是提高深层低渗注水开发油藏配套工艺技术研究;五是不同类型难采储量动用综合配套技术研究;六是勘探开发一体化数字化油藏建设研究。
监督中心工作人员核实信息后,迅速将情况反馈到了相关单位。很快,廊坊市政处的施工人员就来到现场,将丢失的雨箅子补装完毕。整个过程从发现到解决还不到一个小时。
去年12月,廊坊市在全省率先开通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将市区建成区划分成228个网格区域。164名城管监督员对所分管网格区域进行全时段监控,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反馈,使相关部门能迅速处理。系统运行以来,先后立案16270件,办结15380件,结案率达到90%以上。市民身边的井盖丢失、自来水水管破裂、露天烧烤污染、垃圾乱堆乱放等烦心事,都可以通过这张数字化“大网”,在最短时间内得到妥善处理。
数字化管理只是廊坊市综合执法局创出的靓丽名片之一。创建无违章建筑,无私搭乱建,无废品回收站点、煤场、砂石料场、洗车站点滥设,无露天烧烤,无乱贴乱画,无乱设牌匾的“六无市区”,创建让非法小广告无立足之地的“无癣城市”,创建 “和谐拆违”、门前十包责任制、户外广告精品工程……提起这些,廊坊市民无不拍手叫好。
在推进人性化城管上,市综合执法局也取得了明显成效。在清理丰盛路、裕华路卖菜摊贩占道市场时,他们并没有采用简单的驱赶方式,而是多方协调,开辟了两块规范的蔬菜批发市场,引导摊贩到市场内经营。修车、修鞋、修锁摊点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但以前缺乏统一管理。他们对市区260个修车、修鞋、修锁摊点进行统一规划、围档、管理。这些化堵为疏的人性化举措,既保障了困难群众生计,方便了市民生活,也提高了城市管理水平。
专项资金可针对性专项核算部分预算支出,对于资金使用率的提高与专项任务的高质量完成很有帮助。若专项资金管理出现了问题,则加重财政负担,财政资金效益得不到体现,财政宏观调控也遭受一定程度的削弱。预算外资金对于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和国家财政收入有直接性影响,该资金完全分离于财政预算资金,但是分流收入未相应的分流财政支出会导致“财政供养”。根据资金平衡来分析,预算内资金出现紧缺,以及预算外资金过于宽裕都是目前资金管理方面的主要问题。(三)资产管理方面事业单位的资产重复购置与随意购置,也是资产管理方面最为突出与最严重的问题。将闲置的物资与设备按价化给企业与单位,通过赊销的形式出售库存物资,都严重影响了各事业单位资产配置的平衡性与公平性。无法合理配置资产,不能及时结算,长期挂于应收款账户形成呆账,都导致资产利用率降低。(四)账目管理方面管理原始凭证不能及时制度化与规范化,改革进展慢。非经营性和不计成本盈亏的事业单位中,除了虚假账本数据,还有原始票据信息与内容失真的情况。主要原因是财务与资产管理制度不够完善,会计信息核算不规范,以及会计信息失真。三、落实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科学化与精细化的措施(一)构建管理理念管理理念可影响事业单位的发展,所以事业单位的管理者必须要起带头模范的作用。因此,在进行事业单位改革时必须要加强管理者的科学化,精细化的意识观念。首先,就要树立精细化,科学化的管理理念;其次,管理者要财务管理的精细化和科学化的具体要求发挥好,监督好。参照科学化与精细化的概念,将事业单位管理和单位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并深化改革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通过管理意识的提高带动事业单位的发展,定期培养事业单位管理者精细化与科学化的管理理念,促进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二)完善预算编制管理预算编制中项目经费与日常公用费互相挤占的原因是经费核算标准未得到优化。想要切实完善单位的预算定额就要对预算编制开展精细化管理,必须要完善预算定额,对每一项的经费支出都进行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减少经费挤占现象的发生。同时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必须要根据财政部的要求制定预算定额。
(三)加强会计制度管理每一个事业单位都有一个严谨完善的会计管理制度,并且能够严格的按照会计相关的程序和规定来实施,更进一步的明确各项工作的权利和义务,发挥会计系统中的监督作用。加强单位会计系统的控制,对财务管理每一个工作内容加以明确,同时制定相应的标准工作流程。事业单位的岗位中相关人员都必须要严格的按照会计法规设置,并根据会计中每个不同的岗位内容及时的的完成工作需要,为单位的内部经营与管理需求提供真实可靠的财务信息和决策的依据。此外,共创和谐与科学的工作制度,鼓励各部门共同参与财务控制形成相互制约,有利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精细化与科学化。
(四)成本核算细致化事业单位不断深入改革,有些事业单位逐渐变成盈利性的单位,像这种单位必须要对财务管理工作更细致化管理。虽然事业单位各项活动本质目的不是盈利,但各项活动的开展势必产生了成本与开支,同时提高了政府部门的成本。因此,为了减少开支,就要运用科学成本核算制度,控制成本支出,提升事业单位成本管理水平。此外,应找出财务管理中的核心问题,并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