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2 09:11:5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留守儿童心理研究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1-0069-02
自1994年提出“留守儿童”的概念以来,国内教育和学术领域已经对留守儿童进行了大量研究。但至今国内关于“留守儿童”的概念没有统一界定,还存在许多争议。
随着社会对留守儿童问题关注度的提高,对留守儿童问题的研究也越来越重视,特别是2002年以后做了大量相关研究,经过对文献的梳理,把研究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研究者一般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与行为问题:比如心理健康问题,应对方式,依恋,父母教养方式,社交焦虑,人格特征及社会支持等[1]。第二阶段,对留守儿童的研究开始出现了一些与以前不一致的结论。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的很多方面与非留守儿童之间并无明显差异,留守并不必然对儿童造成负面影响产生心理问题,也不是导致个体发展差异的直接原因。第三阶段,随着积极心理学的逐渐兴起,心理弹性理论为我们提供了更丰富的理论支撑,研究开始转向寻找提高儿童心理弹性的保护性因素。目前我国对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的研究,主要包括对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及人格特征、社会支持和一般自我效能感对心理弹性的影响等。
一、心理弹性理论
(一)心理弹性(Resilience)的概念
心理弹性理论是在对处境不利儿童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对Resilience的研究始于美国,中国学者提出了不同的翻译方式。查阅《汉语词典》对比弹性和韧性的解释发现韧性更强调耐受力,而弹性体现复原,弹性的解释和英文原意更加接近,所以本文采用心理弹性的译法。
学术界对心理弹性的概念至今还没有统一的认识。查阅大量心理弹性的研究文献,发现主要有三种定义方法:结果性定义、过程性定义和品质性定义,结果性定义重点从发展结果上定义心理弹性;过程性定义将心理弹性看成是一种动态的发展变化过程;品质性定义将心理弹性看作是个人的一种能力或品质,是个体所具有的特征[2]。
李永鑫等根据已有观点对心理弹性作出如下的操作性定义:心理弹性是在遭遇逆境时,有助于个体良好适应的保护性因素。个体自身因素以及个体外部因素是保护性因素的主要组成部分[3]。
(二)心理弹性理论模型
1.系统模型(Organizational framework of resilience)
Mandelco&Peery提出了心理弹性系统模型。该系统模型与我国易经中的“守恒”有异曲同工之处,模型把影响心理弹性的因素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个部分,其中内部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心理因素,而生物因素又包括身体健康、性别等;心理因素包括认知方式、人格特点等。外部因素指家庭内因素和家庭外因素,家庭内因素包括家庭环境、教养方式等;家庭外因素包括同伴、学校、社会公益机构等。模型中的各种因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当某一个因素缺失或发生变化时,另外一个因素若能及时补充,也可以适应良好。留守儿童是属于家庭内某些因素的缺失,但如果学校和社会这些外部的因素能及时给予支持,也能表现出良好的心理弹性。
2.心理弹性动态模型(framework of resilience in action)
随着对心理弹性研究的深入,很多科研机构和心理学家开始转向实证和应用研究,把重点放到建立新的心理弹性模型和开发有效的测量工具上,于2003年提出了心理弹性动态模型。
该模型呈现了保护性因素是如何对儿童的弹性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的。把影响心理弹性的因素概括为三个方面,即外部资源、内部资源及青少年需要。外部资源和一些保护性因素比如积极参与和亲密关系等,这些能满足青少年在发展过程中安全、归属与爱等心理需要。而内部资源主要是由青少年自然发展起来的个体特征构成,主要包括自我意识、问题解决、合作等。这些内部资源会在青少年遇到危险因素时起到保护作用,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
二、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的研究现状
(一)留守儿童心理弹性在人口统计学变量学的研究
李永鑫等(2008)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进行研究,研究从父母外出情况、外出时间、团聚频率等6个方面考察了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年级这个因素对留守儿童心理弹性无影响;女童的心理弹性显著高于男童[3]。李志凯(2009)也得出一致的结论[4];父母单方或双方外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有显著影响;父母外出的时间越长团聚频率越低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造成的负面影响越大;由母亲照看的留守儿童心理弹性最高,由父亲照看的留守儿童心理弹性最低。安容瑾的研究发现,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在年龄、年级、留守类型、性别等因素上心理弹性总分及各等级之间并不存在显著差异[5]。
在人口学变量上对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显著地成果,但还不够全面,很多研究集中于农村,对城市留守儿童的研究还很少,也缺乏城乡对比。
(二)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与人格特质
李永鑫等(2009)从人格特质对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的影响这个侧面的研究发现,积极的人格特征可以提高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水平,进而提高他们的生活适应能力,促进身心健康发展。人格特征比父母外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的影响更大[6]。骆鹏程(2007)从不同心理弹性水平的儿童的人格特征差异角度也进行了研究,发现高心理弹性留守儿童与低心理弹性留守儿童在人格的大多数维度上都存在显著差异[7]。由此可见,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水平与人格特质之间是相互影响的。
(三)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与社会支持
分析目前研究发现,社会支持作为一种保护性因子在影响心理弹性的各种因素中,对留守儿童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8]。社会支持的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和客观支持这3个维度对儿童心理弹性的发展都产生积极影响,社会支持和人格特征一样,都比父母外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影响更显著[6]。调查显示,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与社会支持在性别上差异显著,留守女童比男童更多的寻求和利用社会支持,社会支持的高利用率也提高了心理弹性的水平[9]。而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的高低也反过来对社会支持产生影响[4]。
(四)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与一般自我效能感
尽管目前一般自我效能感和与留守儿童心理弹性关系的直接研究还很缺乏,但是很多研究者都认为一般自我效能感在心理弹性中可能发挥着潜在的重要作用。在心理弹性的动态模型中,自我效能感也是作为内部资源的一部分。
徐书萍(2007)在研究上海市吸毒人员子女的心理弹性进行时发现,心理弹性对个体的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显著[10];胡会丽(2009)研究发现,一般自我效能感能有效预测心理弹性,是心理弹性的一个重要保护性因素,心理弹性也反过来影响自我效能感[9]。我们可以通过一般自我效能感训练提高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
现有研究的共同点在于,研究重心从关注留守儿童的发展困境转移到寻找影响儿童心理弹性发展的保护性因子和提高适应能力上来,通过挖掘儿童心理弹性的保护性因素,来减少留守对儿童带来的消极影响。
三、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目前国内对留守儿童的研究还不够深入,研究的方法上还存在很多问题,很多实证研究也不够全面具体,关注点范围比较狭窄,因此对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的研究还要具有前瞻性,以便在后续研究中作出改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建议。
第一,查阅文献可以发现,目前的实证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方法比较单一,由于问卷编制不能很好地体现个体差异,必然给调查结果产生影响,所以以后的研究者应该注意横向研究与纵向研究结合,另外在研究中还可以加入访谈和实验研究等方法,力图使我们的研究结果更加准确。而实证研究大多集中在行为和心理社会因素,还需要对生物因素进行研究,才能更真实全面的了解留守儿童心理弹性。
第二,研究选取的对象不够全面。目前研究主要针对留守儿童中的在校学生,而忽视了辍学留守儿童;另外,第一批留守儿童已经面临就业和婚姻,留守经历对他们的学业、工作、家庭是否造成影响也是研究的重点。在今后的研究中,应选用不同的被试类型,被试的数量和取样的范围也要增加,使取样更具有代表性,提高研究结论的科学性和可信度。
第三,目前对留守儿童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但还没有制定出有效的有针对性的可以推广的预防或干预方案。建议学校组织专业老师进行针对性的团体辅导或班级辅导,这种自我体验式的活动方式,更有利于儿童心理弹性水平的提高。研究重点应放在如何通过建立起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来弥补留守儿童父母的缺位,增强他们的心理弹性。
参考文献:
[1]丁玲,韦炜.留守儿童的人格特征及影响因素[J].社会心理科学,2008,(Z1).
[2]李海垒,张文新.心理韧性研究综述[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3).
[3]李永鑫,骆鹏程,谭亚梅.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4]李志凯.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4).
[5]安容瑾.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韧性、社会支持网络、应对方式和生活事件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9.
[6]李永鑫,骆鹏程,聂光辉.人格特征、社会支持对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的影响[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
[7]骆鹏程.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与人格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07.
一、总体情况:
我校中年级学生共155人,其中留守儿童就有78人。这些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上都存在着不同程度上的问题,学习成绩普遍低下,行为习惯差,有孤独感和失落感……
二、调查问卷方式:
为了使调查收集的数据更具备客观性和科学性,根据问卷设计的原则,课题研究组自行设计问卷的初稿,要求被调查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近期表现进行自测评定,统一指导,当场交回。由于采取的不记名式问卷调查,被调查对象可以完全根据调查问题如实地回答自己的心灵深处的答案,可信度高,有效性强。
三、调研结果及分析:
1.缺失亲情,导致心理问题和性格缺陷。得不到心理关爱的留守儿童心理更空虚、缺乏安全感、人际关系差,缺乏知心人倾诉而变得更加焦虑、孤独。留守在家照看孩子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临时监护人,对这些留守儿童关心仅仅在吃饱穿暖上,对于孩子心里想的什么?需要什么?有什么感受?都一概不知或是根本没想到要关心。由于观念上的差距与抚养方式的不当,有48.3%的留守儿童与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有矛盾发生。在调查“遇到矛盾时向谁倾诉”时57.6%的同学没有倾诉对象,把矛盾压抑在心里,向父母诉苦的仅仅只有13名同学,占16.7%。
2.在学习上,学习成绩总体表现出与其他儿童的差距。由于临时监护人普遍年龄大、身体差、文化水平低,不但在学习上无法给留守儿童切实有效地帮助和辅导,而且与留守儿童思想观念差异大,存在明显的沟通障碍。调查中有33名留守儿童认为父母不在家在学习上是有困难的,占调查人数的42.3%。他们在学习上遇到的困难,得不到家长的有效帮助,导致留守儿童学习习惯较差,自制力弱,在学习困难时,不能承受过大的压力,造成学习兴趣的失去,有的甚至产生学校恐怖症、厌学等问题。
3.在遇到困难时,表现出有克服困难的意志力。有87.2%的留守儿童在遇到困难时,表示有信心克服;12.8%的留守儿童表示对困难有害怕心理。随着年龄与知识的增长,学生的个性品质也在不断地成长,绝大多数同学面对困难已不再害怕。
4.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是所有孩子的共同心愿。童年是最美好的,也是最值得回忆的阶段。每个儿童都希望有一个童话般的成长环境,缺失了父母的呵护和关爱的留守儿童们更需要有更多的学校生活来填补这一空白。调查中发现,每个孩子都希望学校的活动多样化,喜欢“唱歌”、“跳舞”、“运动会”等活动。
四、改善留守儿童现状的措施及建议
家庭、学校和社会是留守儿童每天都要接触的环境,留守儿童处于这三者相结合的成长环境中,因此,家庭、学校和社会应充分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峻性和迫切性,形成坚固的三位一体的教育结构,共同促进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结合我校的《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关爱研究》课题,我们建议从以下几个采取有效措施:
1.学校方面。完善学校教育体系,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1)建立和完善留守儿童的个人心理成长档案。成长档案内容包括学生的个性特长、学习成绩、学习态度、心理状态、个性品质、交朋择友等方面。这样才能随时了解儿童的心理状况,有针对性的进行辅导。
(2)成立留守儿童家长培训学校,强化家校沟通。建立家长QQ群、通过开家长会、与家长电话联系、网络视频家长培训会等方式,建立学校和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沟通的渠道,优化家庭教育环境,让家长协同学校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
(3)加强对教师的师爱奉献精神的培训和管理。作为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对这些特殊的学生应耐心教导,让学生感受到学校的温暖。教师不仅要关心留守儿童的学习,更要关心他们的情感、心理健康等方面。
(4)开展丰富多彩的健康有益的活动。比如:“我有一双小小手”、“抽屉文化”等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活动;“我爱我的班级”、“学校是我家”等集体观念教育活动;“清明扫墓”、“我为红领巾添彩”等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这些活动应该融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和操作性为一体,通过游戏、情景创设、角色扮演、讨论等方式使他们感受到他们也是班级、学校、祖国大家庭中的一员,走出孤独,感受温暖,帮助留守儿童全面提高心理素质。
此外,学校还可以创建亲情电话、亲情视频、知心姐姐信箱帮助留守儿童走出亲情缺失成长的困惑,让他们感受到父母虽然远在天边,却近在眼前,使他们的情感得到抒发。
2.家庭方面。完善家庭教育体系,建立和谐融洽的亲子关系。
(1)妥善处理外出务工挣钱与儿童的学习成长关系。父母应当尽量避免一起外出。如双方都外出,最好把孩子安排在自己的工作城市,一起生活。如果留守儿童由他人或者一方监护,父母要经常给儿童写信,打电话,加强和留守儿童的情感沟通而不仅仅是停留在物质保障上。
(2)选择合适的临时监护人。临时监护人除了要对留守儿童的物质的需求予以关注外,更要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父母在选择监护人时要做好沟通,监护过程中要加强和临时监护人的联系。
江西省是劳动力输出的农业大省,笔者借2012年寒假的机会,走访了附近的万年县南溪乡的部分农村,对部分农村留守儿童进行抽样调查,以了解他们的心理发展状况,进一步分析影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相关因素,在此基础上挖掘切实可行的策略与指导建议。
1.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
1.1研究对象
本文的研究对象随机抽取的是南溪中学与合田小学的学生,南溪中学随机发放问卷103份,合田小学随机发放问卷171份,共收回问卷267份,其中有效问卷241份,问卷有效率为87.96%。
1.2研究工具与统计方法
由华东师范大学周步成教授进行修订的适合我国中小学学生标准化的 《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该心理健康测验具有较好的信效度指标(信度为0.91,效度大于0.516)。本文的研究全部数据输入计算机用SPSS 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MHT总量表得分t检验
为了对调研数据作一进步的说明,则需要引入描述性统计分析。描述性统计分析主要包括描述性分析和探索性分析两个大类,本文主要涉及到的是前者,具体来说,主要分析数据的均值和标准差,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见表2。
表1 MHT总量表均值与标准差统计结果
(注:*表示
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出,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的结果表明,留守儿童得分平均值是37.74,而非留守儿童的得分均值是34.33,F值为3.32,P
2.2 MHT各分量表得分结果分析
通过总得分的t检验,我们可以初步得知,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显然要低于非留守儿童,接着我们进一步分析在不同的分量表上的得分差异,统计结果见表2。
表2 MHT分量表均值与标准差统计结果
(注:*表示
通过表2我们可以看到,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学习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以及身体症状等五个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而其他三个维度则没有明显的差异。
2.3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状况性别差异检验结果分析
该部分研究主要利用独立样本T检验与单因素方差分析来探讨统计变量中的性别自变量在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状况中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统计结果如表4所示。
表3 统计结果
纵览表3的统计分析结果,可以得知:通过性别样本的t检验,在留守儿童不同性别的得分中,男女儿童的存在显著的差异;就全部的样本而言,男童得分均值为33.87,女童的得分均值35.26,在P
2.4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状况年级差异检验结果分析
由于在抽样调查的过程中,部分年级的小学生的样本数量过少,而不好进行比较分析,因此在年级差异的分析中,主要是分为两个大类进行,即分为小学生和中学生。具体的统计结果见表4。
表4统计结果
通过表4,可以看到,经过年级分类的T检验表明,在留守儿童中的小学生与中学生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小学生均值为36.37,中学生的均值为38.58,;总样本的小学生与中学生之间也存在显著性差异;但是在非留守儿童中,两者之间是不存在显著差异的。
3.结果讨论
通过上文的各个研究变量的统计分析的结果,给了我们很好地分析和解释问题的论据与佐证。因此该部分的主要工作就是针对前文的统计结果进行相应的分析探讨与解释。
3.1 MHT总量表与分量表结果讨论
MHT总量表与分量表的结果表明,农村留守儿童在学习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以及身体症状等五个方面的得分高于非留守儿童,即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状态很明显地低于非留守儿童。究其原因,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
首先,留守儿童之所以会出现相对不利的心理发展状况,是因为这些儿童没有及时地得到父母的各方面的关爱。长期的分居两地,导致儿童在遇到困难时很难及时地获取父母的正确指导与帮助。其次,农村留守儿童大多数是由祖辈监护,他们对孙辈的思想、观念以及学习等方面难以有准确而深入的了解,代沟问题困扰着祖辈与孙辈之间“心与心”的交流。总之,若家庭不能充分给予他们以精神上的支持和知识上的解答,会导致他们内心安全与接纳的缺失。
3.2留守儿童在性别、年级差异检验结果的讨论
在留守儿童中,女童在 MHT 总量表上的得分均值要显著高于男童,即表明女童的心理发展状态显著弱于男童。笔者在与一些女儿童的交谈中得知,她们大多被留在家里由爷爷奶奶照看是因为外出的父母只带着男孩在身边,从另一个侧面来说,女童本身就在父母眼里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歧视”重男轻女的思想在农村地区还是大面积的存在。并且,女性本身对于情绪情感的敏感性,也容易导致她们因家长关爱的缺失而经历更多的失落、焦虑情绪。
中学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显著低于小学留守儿童,这是因为中学留守儿童正处于生理、心理、社会急速发展的时期,他们比小学留守儿童遇到更多的问题与困惑,但由于父母的远离,他们缺少来自家庭的支持与指导,所以面对更多的冲突而无处可诉。
4.对策建议
通过上述研究,若放任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问题不管,则后果会进一步的恶化。因此对留守儿童进行必要的、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极大的意义。首先,增强父母的养育意识,家庭教育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通过健康教育活动增强留守儿童父母作为第一监护人的责任意识,转变观念,真正履行抚养义务。其次,学校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要充分发挥主渠道作用,加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落实。最后,加强对农村儿童身心健康的关注力度,社会支持是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重要因素。以政府为主导,动员全社会的力量,确保农村儿童有一个快乐、健康的成长环境。
1.研究方法1.1研究对象本研究中有效样本共932名,包括流动儿童495名,留守儿童437名(父母均在外打工的129名,仅父亲在外打工的280名,仅母亲在外打工的28名)。流动儿童是从潮州、汕头两市的3所民工子弟学校整班随机抽取,留守儿童从潮州、汕头、揭阳三市的农村地区学校整班随机抽取。1.2研究工具1.2.1自尊量表(SEI):由Coopersmith1959年编制,Ryden1978年修订。共有 58个项目,每个项目都以第一人称的口气叙述一种情况,要求被试以“像我”或“不像我”来回答。即答“像我”评为1分,意味着高自尊;回答“不像我”评0分,意味着低自尊。30个题目为反向计分。J B Taylor和 Reitz 报告其分半信度系数为0.90,Coopersmith报告其重测信度系数为 0.88。1.2.2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该量表共40道题目,分为2个分量表:状态焦虑问卷(S-AI)和特质焦虑问卷(T-AI),各有20项。S-AI(第1-20项)中,主要用于评定即刻的或最近某一特定时间或情景的恐惧、紧张、忧虑和神经质的体验或感受。T-AI(第21-40项)中,用于评定人们经常的情绪体验。STAI每项均为1-4级评分。S-AI总分(1-20项之和),反映受试者当前焦虑症状的严重程度;T-AI总分(21-40项之和)反映受试者一贯的或平时的焦虑情况。分数越高,表示被试的焦虑水平越高。S-AI二次评分相关系数为0.16~0.62。T-AI的二次评分相关系数为0.73~0.86。同时具有较高的效度。1.2.3儿童孤独量表(CLS):该量表有24个项目。16个条目评定孤独感、社会适应与不适应感以及对自己在同伴中的地位的主观评价,其中10条用语指向孤独,6条指向非孤独。另外8个为不计分的补充条目,询问一些课余爱好和活动偏好,仅是为了让儿童在说明对其他问题时的态度时更坦诚和放松。为5级评分,从“始终如此”到“一点都没有”。16条基本条目与8个插入条目做因子分析,所有16个孤独条目负荷于单一因子上。插入条目无一在此因子上负荷显著。16条目的同质性系数为0.90。未校正的条目与总分相关值为0.50~0.72。总分越高表示孤独感与对社会的不满越强烈。1.2.4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该量表由肖水源编制,共有10个项目,包括3个维度: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得分越高,表明社会支持越好。为了与被试生活环境相适应,量表中的一些词语做了修改(“同事”改为“同学”;“团体组织活动”改为“班集体活动”,并删除了“配偶”、“儿女”等词),该量表的重测信度为0.92,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1.3 研究程序问卷采用团体施测,先按指导语训练被试学习使用问卷,再以不记名的方式正式进行问卷测查。完成全部问卷并当场收回。最后送给每位被试小礼品1份。所有数据录入SPSS 19.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2研究结果以儿童类型为自变量,以各心理健康的指标为因变量,分别做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见表1。由表1可知:在自尊和对支持的利用度上四类儿童无显著差异,在其他方面差异显著。
进一步的多重比较显示:在状态焦虑上,仅母亲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得分显著高于另外两组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流动儿童得分显著高于仅父亲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在特质焦虑上,仅父亲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得分显著低于其他三组儿童,仅母亲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显著高于流动儿童,父母均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的分显著高于仅父亲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在社会支持总分上,仅父亲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得分显著高于父母均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且这两类儿童的得分都显著高于流动儿童。在客观支持上,仅父亲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得到的支持显著多于父母均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在主观支持上,流动儿童得到的支持显著高于父母均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在儿童孤独上,仅父亲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得分显著低于其他三组儿童,孤独感最弱。
3分析讨论在自尊水平上四类儿童无显著差异,这与范兴华等的研究并不一致(其研究结果为流动儿童的自尊要高于留守儿童),究其原因可能与潮汕地区独特的文化有关,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潮汕地区是有名的礼仪之邦,素有“海滨邹鲁”之称,这里民风淳朴,邻里、亲戚之间相处和睦,所以作为留守儿童,虽然他们的父(母)不在身边,但是他们依然生活在家乡,所有的亲戚、朋友的关系还在,所以其亲戚、邻里对其会有更多的照顾,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父母不在身边的缺憾,使其表现出和生活在父母身边的流动儿童相似的自尊水平。 在状态焦虑上,仅母亲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得分显著高于另外两组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流动儿童得分显著高于仅父亲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在特质焦虑水平上,仅父亲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得分显著低于其他三组儿童,仅母亲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显著高于流动儿童,父母均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得分显著高于仅父亲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在社会支持总分上,仅父亲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得分显著高于父母均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且这两类儿童的得分都显著高于流动儿童。在客观支持上,仅父亲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得到的支持显著多于父母均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在主观支持上,流动儿童得到的支持显著高于父母均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在儿童孤独上,仅父亲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得分显著低于其他三组儿童,孤独感最弱。对中国的多数家庭来说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观念依然存在,这一点在深受传统文化影响的潮汕地区的农村表现得更为突出,父亲外出挣钱养家天经地义,母亲主要负责在家照顾孩子,所以孩子对母亲的需要更强烈一些,因此仅母亲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焦虑程度要比仅父亲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更高;流动儿童虽然和父母生活在一起,但是其生活在远离家乡的陌生城市环境中,而且由于父母工作繁忙,也很难对其进行精细的照料,所以其焦虑程度要高于和母亲一起生活在家乡的留守儿童。父亲外出打工,家族中的其他成员和邻居会对留在家里的妻儿更多的照顾,所以仅父亲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能得到更多来自母亲和家族其他成员的社会支持,因此孤独感也比其他两组留守儿童更低。由于流动儿童和父母生活在一起,所以他们主观感受到的社会支持也比父母均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要多。但流动儿童始终是生活在他们不熟悉的城市环境中,所以其体验到的孤独感也比和母亲一起生活在家乡的留守儿童要高。因此对于想要外出打工的农民工父母来说,最好能留母亲在家照顾孩子。
4结论(1)整体来说,仅母亲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的焦虑程度最高,流动儿童次之,仅父亲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焦虑程度最低。(2)仅父亲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得到的社会支持要显著高于父母均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但流动儿童主观感受到的社会支持要高于父母均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3)仅父亲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的孤独感比其他三类儿童都弱。
参考文献:
[1]李海秀.《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留守儿童达6000万,流动儿童超3500万.光明日报,2013-05-16(014).
[2]蔺秀云,方晓义等.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及其心理机制
[J].心理学报,2009,41(10):967-978.
[3]韩煊,吴汉荣.深圳市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J].中国学校卫生,2010,31(1):64-65.
[4]李小青,邹泓.北京市流动儿童自尊的发展特点及其与学业行为、师生关系的相关研究
[J].心理科学,2008,31(4):909-913.
[5]郝振,崔丽娟.自尊和心理控制源对留守儿童社会适应的影响研究
[J].心理科学,2007,30(5):1199-1201.
[6]田录梅,张丽军,裴丹莹.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学习、生活及心理成长状况的比较研究
[J].中国特殊教育,2008,(2):8-11.
[7]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
[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322-324、238-241、127-131、303-305.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上官子木在《“留守儿童”问题应引起重视》一文中提出了“留守儿童”的概念,并呼吁社会给留守儿童问题更多的关注,而这一个特殊的群体直到2002年才得到媒体、学术界、社会的广泛关注。时至今日,留守儿童已是一个规模庞大的群体。
本文主要以近8年来国内对留守儿童心理状况的研究为基础,对亲子分离现象对心理状况的影响进行概括,就存在的主要问题等方面进行分析,为留守儿童的心理成长及塑造健全人格提供借鉴。
1 相关概念及背景
从现有文献分析,研究内容主要是农村地区亲子分离现象对留守儿童心理状况的影响。
1.1 关于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一般指的是父母双亲或者其中一方外出打工,而把未满18岁的孩子留在老家,是农村流动人口在户籍地以外谋生时把其未成年的子女留置户籍所在地而产生的社会群体。从留守儿童的亲子关系类型大体可划分为四类:一是单亲子关系,即父母亲一方外出务工,而另外一方则留在户籍所在地生活和照顾孩子;二是隔代抚养,即父母双亲均不在孩子身边,由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代养孩子,这是目前国内最普遍的一种;三是将孩子寄养在其他亲戚朋友家中,四是零亲子关系,只有儿童独自生活,自己照顾自己。
1.2 留守儿童的成长现状
与正常成长的家庭儿童相比较,留守儿童与父母亲长时间分居异地,家庭的沟通不完善,互动形式也相对单一,家庭内部关系也比较疏远,父母亲没有足够的时间留在家中关心孩子,同时,农村地区教学资源匮乏,学校也很难关注到每一个孩子的成长,社会的力量更远远满足不了留守儿童的成长需求。
1.3 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
许多留守儿童长期生活在缺乏双亲疼爱,缺乏家庭温馨的环境下,心理健康问题特别突出,或因抑郁寡欢而脾气古怪,或因缺少关爱而孤僻内向,或因自闭盲目而自卑顽固。调查资料显示: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检出率高达57.14%。总的说,目前国内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低、心理问题突出,主要表现在社交、焦虑、敏感自卑、孤独感、抑郁等。
2 亲子分离与心理状况关系的研究进展
文湘兰(2012)研究显示,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相比,具有较高的情感总分,其差异具有显著性(F=5.37,P
卫利珍(2009)通过亲子沟通特点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各维度及总分的多元线性回归进行分析后,得出结论——亲子沟通尤其是亲子缺乏沟通以及父亲沟通内容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有较强的预测力。也有学者研究表明,父母亲情的缺失对儿童心理发展造成重大的影响,亲子关系残缺对留守儿童造成的首要影响即情绪、情感发展问题,许多心理问题的存在都与他们的情感诉求得不到满足有关;而且儿童不定期地与父母分离,家庭环境的不稳定使他们难以寻求安全感和归属感。
以上研究表明,亲子分离在沟通上、关爱上、教育上对留守儿童的日常生活起居有很大的影响,与儿童心理状况的改变有很大的关系。
3 未来展望
国内关于亲子分离对留守儿童心理状况影响的研究起步较晚,近8年来已经取得良好的进展,有一定自主研究的成果。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未来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应重视以下几方面。
3.1 重视亲子分离的内涵
目前国内许多研究学者简单地将亲子分离理解为父母与孩子分离两地或者其中一方与孩子长期分居异地,但往往忽视了亲子分离的多种性质。实际上,亲子分离的性质是包含了分离形式、分离时间、亲子联系频率、父母回家频率、分离时机等多层面的内涵。故研究者需要根据亲子分离的不同性质对留守儿童心理状况的影响做更加细致的分析。
3.2 建议制定适合的本土化调查问卷
近年来我国对亲子分离对留守儿童心理状况影响的研究数量增长迅速,但大多数是采用地方性的小样本进行问卷派发,较多采用儿童抑郁自评量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症状自评量表(SCL-90)等,然后采用统计学方法算出其相关关系,再展开讨论。在以后的相关研究中,建议可以根据我国目前社会环境特点制定适合我国留守儿童情况的量表,建立常模,用以数据测量,进一步深化研究空间。
3.3 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亲子分离现象对儿童心理状况的影响
亲子分离对留守儿童心理状况的影响机制非常复杂,并非一般研究所假设的那么简单。鉴于亲子分离的多重性质,故笔者认为分离现象对儿童心理状况影响的因素也是多重性的,将多个影响因素的统计资料进行计算,在此基础上建立回归分析方程,利用多维度的回归方程去研究亲子分离对儿童心理状况的影响,会提高研究结果的可靠性。
3.4 研究群体范围的扩大化
现阶段我国对于留守儿童的研究主要是地方性质,一般以某市某地区农村的小型研究为主,仅适用于当地而不具备广泛性。因此,为了能够更好地了解我国留守儿童的现状,应该把研究对象范围进一步扩大,使被试结构更合理、更综合化。
3.5 横向研究与纵向研究相结合
目前国内已有的关于留守儿童的研究基本上都是横向研究,结果建立在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进行对比的基础上,而缺乏对被试的追踪研究。在不同时期对同一批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进行追踪,以此来描绘关于留守儿童心理状况变化的动态曲线,可以准确找出影响因素,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成长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 江立华.留守儿童问题构建与研究反思[J].人文杂志,2011(3).
[2] 刘春燕,尉海东.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分析[J].科教导刊,2012(3):244-245.
随着新农村改革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外出务工人员逐年增加,留守儿童――我国农村社会进入转型过程中的一个产物。并呈现出逐年增加的态势,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的有效监管,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都欠佳,严重影响着留守子女心理的健康成长,形成社会问题。作为教育主要阵地的学校,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应充分重视,采取有效措施。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主要心理健康问题
(1)缺少父母关爱养成孤僻性格,自卑、自闭。留守孩子因为感到父母保护的缺失而变得胆小、懦弱、内向、缺乏与同伴和监护人积极的交流和互动、缺乏自信。一些不懂事的孩子容易欺负一些父母在外打工的孩子。使得他们认为可怜无助,低人一等,不愿与人交往。许多学生养成孤僻的性格。他们在行为上,常常表现出办事独来独往,与别人格格不入,很难与身边的人交往,人际关系极差,即便与教师交往也显得拘谨,对教师的关怀不易接受,甚至抱怀疑的态度,很少和朋友、同学一起玩耍、游戏。甚至连回到家里也把自己关在屋子里。
(2)具有逆反心理,缺乏安全感。由于父母长期在外,无法监督管理孩子,而年迈的监护人又管不了,这就使孩子们几乎在一种无约束的环境中生活,无形中助长了他们盲目反抗、粗暴野蛮的行为。同时,他们缺乏安全感,对周围的一切充满了怀疑,总是带着有色眼镜看世界。为一件小事斤斤计较,甚至大打出手,喜欢与人对着干,对老师监护人的教育批评产生较强的逆反心理。他们看着其他同学有父母接送,与父母一起吃饭、过节,而自己却得不到那种快乐,眼里充满了期待和羡慕。这种亲情的缺失造成的失落容易让他们产生被遗弃的感觉,从而对父母产生怨恨的心理,进而更容易反叛。
(3)具有厌学心理,甚至怨恨父母。由于缺乏父母的监督,留守儿童学习时不能得到父母的帮助,学习比较被动,加之家里的老人文化水平低,根本没有能力帮助他们,接管他们的亲戚一般只管他们的生活不管学习,他们逐渐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最终产生学校恐怖症、厌学症等问题。少数留守儿童认为家里穷,父母无能,才会出去打工挣钱,对父母不理解,由此产生怨恨情绪,在父母回家后疏远父母,产生情感隔膜。
(4)缺乏沟通,交际出现障碍。留守儿童处在身心迅速发展时期,在生理心理以及人际交往方面常遇到困扰和疑惑,然而父母常年在外,他们得不到及时的帮助和引导,内心的烦恼得不到及时排解,进而导致他们缺乏基本交流的能力,缺乏基本的安全感,大多活在自我保护和摸索碰撞的世界里。研究显示,留守儿童较为内向,具有冷谈孤独、自卑拘谨、少年老成、自我中心主义等个性心理。
二、留守儿童带来的问题
(1)由于留守孩子父母的“缺席”影响其人格的正常成长。大部分农民外出打工,使小学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更缺少父母的关爱、指导和家庭的早期教育的支持,使小孩在人格成长上形成某种障碍,造成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日渐突出。小学阶段是一个人人格成长的关键时期,这时缺少完整的家庭教育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2)留守孩子的寄养多于寄宿,管护形成“空档”。使他们养成很多不良习惯,比如到处乱跑,跟人打架,上网,吸烟喝酒等,不仅学习受到严重影响,身体、心理的发展也不够健康,给学校管理带来很大不便,也给社会造成安全隐患。
(3)留守孩子存在较大的人身安全隐患。从小的方面来说,不说这些小孩每天来回走读影响学习,由于没有专人接送,其人身安全更缺乏保障。
三、对留守儿童进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1)建立完备的留守儿童心理档案。心理档案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留守儿童个人的爱好特长;身体状况;家庭的经济状况,家庭气氛,家长的教育方式与态度,与父母和监护人的关系;学习成绩,学习态度,学习习惯;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师生关系,同伴关系;性格类型及特征,气质类型及特征,个性心理有哪些特征,个性心理留守儿童心理分析及教育中有哪些良好或不良的品质等。这样才能随时了解儿童的心理状况,有针对性的进行辅导。
(2)要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注、理解和尊重,以足够的爱心和耐心去包容留守儿童的缺点和错误。留守儿童由于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都较差,在学校中他们不完成作业,纪律涣散,集体荣誉差,往往是学习和纪律的双差生,如老师对他们失去耐心,施以责骂、挖苦、体罚等不当手段,致使他们对学校失去信任,他们就会逃学、辍学,过早地流向社会,因此对留守儿童的缺点、毛病,学校老师要以足够的爱心、耐心去理解和包容。
(3)加强对家长的指导和帮助。通过开家长会、家长座谈会、与家长电话联系、家长回家及时进行家访等方式,建立学校和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沟通的渠道,优化家庭教育环境,引导和帮助留守儿童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促进亲子关系的建立,让家长协同学校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
(4)加强对教师的心理教育培训。各科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要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使心理健康教育日常化。因此教师必须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特点,也要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学校要请经过专门培训的心理辅导教师对科任教师进行系统的培训,介绍留守儿童易出现的心理问题,怎样进行解决等等,这样使心理健康教育科学化。
(5)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活动课,建立起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阵地。心理健康活动课应该融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和操作性为一体,通过游戏、情景创设、角色扮演、讨论等方式帮助留守儿童全面提高心理素质。侧重点主要包括:良好自我意识的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情绪的合理调控、挫折承受能力训练指导等。
总之,农村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事关重大,不仅会危及这些孩子的健康成长,还会给农村教育乃至社会发展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应当引起社会的特别关注和高度重视。营造关爱留守儿童的社会环境对于家庭、学校和全社会,都是义不容辞的。
参考文献:
一、农村留守儿童现状
三十多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同时使地域经济发展差异进一步加大,随着农村机械化程度的逐步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逐年增加,导致一大部分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涌入经济发达地区,这些原因使跨地区务工和进城务工的农民工逐年增加,使农村留守儿童大量存在,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我国目前留守儿童人数已达6000万人以上,成为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
由于留守儿童缺少父母关爱,隔代教育、托付教育给留守儿童的成长带来一系列心理问题,留守儿童问题已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这个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解决,必将影响整个一代人的健康成长,必将影响农村的和谐稳定。
二、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表现
农村留守儿童由于常年缺少父母关爱,问题层出不穷。2011年6月15日陕西西安蓝田县孟村乡大王村,一位10岁的留守儿童自杀;2014年1月20日,春节前夕,安徽省望江县一位9岁留守儿童听到母亲又不回家过年的消息后上吊自杀。还有其他一些心理问题,并引发了一些更为严重的后果,必须引起政府部门、教育部门的重视。具体分析,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认知障碍
由于父母长期在外务工,一年中可能只有春节期间才能与孩子团聚,因此留守儿童容易形成三种错误认识:一是忽视父母的存在,由于长期不在一起生活,幼小的孩子逐渐淡忘了父母,父母好不容易回一次家,但孩子对父母敬而远之;二是挣钱重要,自己不重要,由于父母长期在外务工,父母很少关注孩子,即使关注也只能通过电话问候,缺少细微和深入的关爱,孩子就逐渐形成了挣钱重要的认识;三是挣钱重要而读书不重要,在外务工的父母大多数读书也不是很多,再加上把正在读书的孩子留在家里,孩子就形成了挣钱比读书重要这样的错误认识;四是有钱就有一切,由于隔代管护溺爱多于教育,物质满足多于心理满足,再加上父母一年半载回家一趟,为了弥补自己对孩子的思念与愧疚心理,便给孩子在物质方面较多的补偿,更坚定了孩子的这种错误认知。这样的认知使留守儿童极易形成厌学心理,进一步形成留守儿童的学习障碍。
2.情感障碍
农村留守儿童由于主要由祖辈管护,其次由亲戚或兄长(姐姐)管护,这些管护以物质方面的管护为主,缺少有效的沟通与教育,更缺少对孩子的心理指导与要求,孩子有了心理问题要么自己解决,要么只能与自己同样为留守儿童的同学交流,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因此留守儿童容易形成焦虑、冷漠、消极等情感问题。这些情感问题如果进一步发展,会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
3.人格障碍
留守儿童容易形成四个方面的人格障碍:一是自卑心理,留守儿童因为父母不在身边,与有父母的孩子相比,他们经常觉得低人一等,看见其他的孩子由父母领着上学或玩耍时,非常羡慕,他们觉得自己没有依靠和归宿;由亲戚管护的孩子,有寄人篱下的感觉,这些因素导致留守儿童产生自卑心理。二是内向孤僻,父母的言行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孩子,父母之间的交流以及与孩子的交流对培养孩子的自信与人际交流能力十分重要,但父母外出务工,留守儿童缺少这样的机会,因此留守儿童与别人交往的机会明显减少,容易形成内向孤僻的心理。三是任性,由于隔代教育对孩子的溺爱和娇纵,容易助长孩子任性的心理,这种心理对孩子走入社会又进一步带来负面影响。四是压抑,留守儿童在生活中遇到问题时缺少解决的渠道,渴望父母关怀的愿望得不到满足,长期下去,就会形成压抑的心理。
4.行为障碍
由于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缺失,监管不到位,他们在出现一些行为方面的错误时缺少监督改正的机会,使小错误发展成大错误,逐渐形成行为障碍,主要包括小偷小摸、抽烟、打架、抢劫、敲诈勒索等。这些行为障碍如果得不到及时疏导解决,将会导致他们进一步走上犯罪道路。湖南作家阮梅在《罪童泪》一书中,介绍了11个儿童犯罪的案例,其中留守儿童犯罪占了多数。
三、学校对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干预措施
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在父母的监护下读书成长,这就需要父母在孩子所在地务工,或带孩子外出务工,但这个问题在目前不是很快就能解决的,因此学校在干预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方面必须有所作为,具体来说,学校应当在以下四个方面做出努力。
1.重视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
作为学校和教师,必须高度重视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因为6000万留守儿童,这不是一个小数目,如果忽视这个群体,农村学校的教育就是失败的,最起码是不完整或有缺陷的,势必影响中国未来社会的和谐发展。
事实上,目前的学校教育,对学习成绩的关注多于对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关注,教学改革研究方面也着眼于提高成绩,忽视学生品质与习惯的养成;学校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没有被当作培养学生品质和习惯的平台,而是教给学生道德方面的知识。因此对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重视度不够,许多学校并没有将留守儿童问题提上议事日程,也没有开展专门的研究与实践。
2.教育引导儿童理解父母
学校要把留守儿童的不利因素转化为对学生的教育契机,引导留守儿童理解父母,以感恩的心态认识到父母外出的必要性,从心底里感激父母。留守儿童理解了父母,就会更加努力学习,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争取更大的进步,用来回报父母的艰辛。
3.关爱和教育引导相结合
留守儿童平时缺少的就是父母的关爱,由于祖辈的溺爱,留守儿童在成长中家庭教育缺失得太多,因此学校教育中要有意识地补上家庭教育这一环,做到关爱留守儿童,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把留守儿童的注意力吸引到文体活动中,减少他们对父母的思念,同时学校可以设立亲子热线,随时让留守儿童与父母通话,满足留守儿童对父母的思念心理。
4.把心理问题疏导放在首位
留守儿童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心理方面,心理问题解决了,其他问题也就迎刃而解,因此学校在留守儿童教育方面必须要把心理问题疏导放在首位。学校应当设立留守儿童心理咨询室,安排专人对留守儿童心理问题进行疏导,并作为一项长期性的工作坚持抓下去。
为什么同样处在不太顺利的环境中,有的留守儿童能够表现出很好的适应性,而有些留守儿童却表现出很焦躁的情绪呢?经过儿童心理学家的分析表明:绝大多数的儿童在经历逆境后,没有产生什么心理问题,相反,他们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增加了韧性,可以更好地生活,但是有些儿童却不是。笔者试图寻找影响留守儿童心理方面的各种因素,来帮助留守儿童更好地生活。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
留守儿童大多数正处在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阶段。初中学生大部分都会选择在学校寄宿,但小学生由于还不能完全照顾自己,可能会在校寄宿也可能回家住宿。农村学生的住宿条件一般较差,一个25平方米的房间一般都会住到25个左右的学生,一张高低床铺,上下分别睡两个人,由于受家庭经济条件的影响,他们的生活费一般也很少,平均每天10元左右,这样的标准远远不能满足他们日益成长的身体需要。再加上他们的父母常年在外,很少关心和照顾他们,导致他们的心理、行为和学习方面产生了一些问题。
二、影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的几个因素
1.生活方面
留守儿童一般由父母家中的亲人照顾,但是由于家中的亲人大部分都很年迈,他们并不能得到很好的、全方位的照顾。虽然父母外出打工,对家中经济条件的改善有所帮助,但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很多问题、困惑却不能及时地请教父母,这对他们以后的成长造成了阴影。由于留守儿童长期得不到父母有效的保护,很容易产生安全隐患。
2.学习方面
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地外出打工对他们的学习肯定会造成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小学生。当父母到外面打工后,他们在学习上都会变得很消沉,课堂上不能够集中注意力专心致志地听课,也不能很好地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导致他们的学习成绩直线下降。
3.品德方面
据调查发现,大部分留守儿童在父母外出打工期间都会出现问题,尤其是初中阶段的男生表现得更加明显。他们主要表现为:不服从学校老师的管教、晚上会偷偷地溜出去上网打游戏、看黄色录像、同学们之间拉帮结派、赌博,等等。留守儿童正处在自控力比较差的阶段,由于缺少父母严格的管教,很容易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4.心理方面
在农村留守儿童产生的所有问题,最后总会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表现为他们的心理一般比较敏感和脆弱,容易自卑和胆怯。也就导致他们的心理弹性比较弱。所谓的心理弹性就是指当一个人处于极其不利的情况下能够迅速地复原或者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但是大多数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生活、学习、行为等方面的影响而缺乏这种能力。
三、我们应该采取的办法和对教育的启示
对农村的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当地的政府和社会应该予以高度关注,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家庭、学校和政府之间共同努力:①“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应该时常地打电话问候、关心自己的孩子。一个德才兼备的孩子需要父母持续不断地付出自己的爱和精力,需要父母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给予适时的帮助和呵护。②学校完善管理制度,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管理。大力加强农村学校留守儿童的心理教育工作,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否,及时发现留守儿童存在的心理问题并进行及时的诊治。③社会上也要给予一定的帮助和支持。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可能是中国社会转型中存在的一个不可避免的现实问题,我们希望在解决发展过程中问题的时候,可以发现这些儿童中存在的突出心理问题,提高他们的心理弹性,也为中国的发展储备好德才兼备的人才。
1.1.1定义
留守儿童,是父母双方或者一方流动至其它地方工作,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不可以跟父母一起生活而被交由父母单方或长辈、他人来抚养、教育和管理的17周岁往下的儿童。他们平时和自己的隔代亲人,甚至是父母亲的其它亲戚、朋友生活在一起[1]。
1.2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
1.2.1留守儿童积极的心理状况
其积极的心理状况具体可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独立(2)责任感(3)成熟(4)感恩
1.2.2留守儿童存在的心理问题
(1)逆反心理严重:农村留守儿童叛逆心理极强。他们喜欢与人对立,不喜欢听家人或老师的话,对周围一切充满了怀疑;他们常常距人于千里之外,对人和人之间的联系充实着不信赖,对于这些行为,很多人忽略或者因为自身文化水平局限而没有意识到一点:其实这是他们缺乏安全感的表现,他们期望得到大人们的重视和肯定,渴望得到更多的关爱。
(2)自卑与焦虑的心理障碍:儿童对于父母具有别人不可替代的依恋情结,他们遇到生活或者学习中的困难时往往更多的父母寻找解决的办法,尽管有祖辈们的照顾,但对他们来说,别人所能赋予的更多仅是身体、饮食起居方面的关心,造成孩子极易形成心理焦急,总是顾虑重重[5]。
(3)道德意识模糊:因缺乏管教容易沾上不良风气,他们时常有逃学、说谎打架、欺负同学等等一系列不良行为,有些孩子因此变得性格孤僻、冷漠乏信、暴力等等少部分留守儿童对父母的离开仇恨,尽管父母回家后,也冷落他们,感情产生隔阂。在他们人格定性的时候,正常的人生观、价值观都很难建立,缺少社会责任感。
二.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存在原因
2.1家庭教育缺失
2.1.1直系监护人监护力缺失:由于父母普遍存在“补偿心理”,长期不能与子女生活在一起,心理上觉得对孩子有所亏欠,往往采用通过金钱,物质上满足儿童的需要来对其进行补偿的错误教育方式,这极易使子女养成消费上的不好习惯。因此,物质上满足并不是儿童健康成长的全部需要,父母更应该关注孩子心灵上的需要[6]。
2.1.2“单亲”监护人对儿童教育方式不当:父母一方外出,在家的一方便承担起督促孩子学习的任务,他们对孩子管束过于严厉,当子女成绩不理想时便加以指责、批评,限制孩子们玩乐的自由。结局事与愿违,很多孩子因为达不到父母的条件又不敢与父母争辩,因此把不满压抑在心理,这极易促使他们产生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
2.1.3隔代教育代沟大:父母不在家的情况下,祖辈们承担着很大都压力,他们不仅要辛苦劳作完成家中的全部农活和家务,还要承担起照料孙辈们的责任,生活上的压力让他们对孩子的教育没有足够的耐心,一旦孩子们淘气、顽皮、不听管教,就会采取简单的打骂方式,语气用词上没有注意孩子们的感受。
2.2学校教育漏洞
2.2.1学校软、硬件条件不足:农村中小学基础教育设施落后,跟不上城市的步伐,这极大的制约了农村教育的发展。农村中小学师资力量较差,甚至还有部分年长的带教教师,农村贫困地区教育普遍存在着教师年龄结构断层现象,教师专业化程度不高及部分教师师德意识淡薄等问题,这也极大的降低了农村教育质量。
2.2.2农村学校教育缺乏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由于受教育理念、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多方面的限制,学校更加偏重学习成绩方面,更加注重升学率,重智育轻心育。所以农村的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培养不均衡,学生没有得到全面的发展。
2.3社会影响
2.3.1社会重视程度不足:中国社会对于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发觉和重视程度是比较晚的,上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沿海城市转移初步形成,这也促使了农村留守儿童的产生,而中国社会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的关注是始于2004年初四川省一个留守儿童因无人照顾而出现严重问题的报道,随后,留守儿童问题作为社会转型背景下的社会新问题,开始在社会上引起关注,报纸、电视等媒体以及社会学界和教育学界也逐渐开始把目光投向这个领域。
2.3.2偏重物质支持:媒体关于给农村留守儿童帮助的报道基本都是某个组织或个人给某个地方的留守儿童捐赠了课桌、衣服、文体用品等,甚至从没发现过有关给农村留守儿童提供心理辅导的服务,而这恰恰也是农村儿童欠缺的,也是外界关注不到的。2014年,中国政府对教育的财政性支出首次到达了国内生产总值的4%[8],这笔费用很大一部分投入到了农村义务教育的建设中,校舍修建、配套营养餐,等,但农村教师人数却有减无增,专业的心理老师更是迟迟得不到解决,在中国西部农村,一个教学点仅有一两个老师的状况还存在很多。
2.4政府行为
寄宿在学校的留守儿童原本还能通过祖父母或其他亲戚获得家庭的关怀,偶尔能通过现有监护人了解父母的状况,但是一旦成为了寄宿学生,只能每周时间回家,和家人接触时间变得更少,脱离家长的监管也变得更加容易,但是学校师资的配备却很有限,跟不上留守儿童数量的激增。而农村留守儿童尚未形成严格的价值观和是非观,一旦存在外界的诱惑,将很难不被不良因素的吸引,而由此导致的心理问题也将会随之出现。
三.留守儿童心理问题解决措施
3.1家庭方面
3.1.1增加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沟通:父母一方在外打工的,另一方要改变教育方式,不要一味的遵守“棍棒底下出孝子”或一味的注重成绩,应尽量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生活兴趣,避免过激的教育方式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以至于偏离自己本来的教育初衷。
3.1.2现有抚养者应及时更新教育观念:带孩子的老人,一方面要注意对孩子的放纵和溺爱,另一方面要及时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注重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培养,关心孩子的特长,激发孩子的学习学习兴趣,从而帮助孩子树立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
3.2学校方面
1. 学习不求上进,学习意志、毅力不强,甚至有厌学、逃学想象。由于留守儿童父母长期在外打工,总觉得自己不在孩子身边,有愧于孩子,因此会经常给孩子钱以补偿,宁愿自己在外节衣素食,也要满足孩子的所有要求。其实,这样反而对孩子不好,促使孩子形成好逸恶劳的习惯,安于现状,在学习上不求上进,做事不能善始善终,遇到困难和失败,缺少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对社会上的一些外在诱惑不能进行正确的分辨,常常有厌学或逃学的念头出现。
2. 思想品德不良、有小偷小摸、撒谎欺骗现象。由于远离父母,代管人又疏于对留守儿童的道德教育,使学生形成一些不良的恶习。特别是代管人难以发现孩子在生活中的一些不良习惯和不良道德行为,主要表现在一些留守学生不懂礼貌,没有教养,不尊重师长、易怒、任性、随心所欲、不听劝阻等。有个别孩子甚至形成了小偷小摸、撒谎欺骗的习惯,成为学校和家庭难以共同教育的典型,有些甚至被多次送到公安机关,导致其失去上学的机会,最后只能随父母外出打工。
3. 自卑感较强,常有嫉妒、憎恨、仇视心理。由于父母外出打工,家境不好,大多留守儿童总觉得低人一等,但他们看到其他同学与父母朝夕相处,有人关心,有人疼爱,而自己却没有,相比之下必然会感到失落和自卑而导致情绪低落,不愿意和同学交往,从而封闭自己。久而久之,个别学生发展到嫉妒别人,表现出动不动和同学吵架,对同学冷嘲热讽,脾气暴躁,很难与同学朋友正常交往和相处,甚至个别学生产生憎恨仇视的畸形心态,有的甚至出现暴力倾向。
二、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本人认为,应从政府、学校、家庭多方面进行教育,才能解决他们存在的心理问题。
1.学习上特别关注留守儿童。学校把留守儿童的学习情况分成优秀、中等、偏差三种等级,把留守儿童各科学习的知识缺陷也归类分好组,把辅导留守儿童任务分到各个任课教师。任课教师要认真分析留守儿童的学习情况,根据等级成绩和学科知识缺陷,拟定好留守儿童的学习帮扶计划,安排帮扶时间,设计好帮扶内容,分配好帮扶互助小组,并确定各阶段帮扶目标。在W习帮扶上,每个老师至少帮扶一个留守生,领导也要检查老师结对帮扶的效果,留守儿童每个阶段的进步档案要建立健全,确保帮扶工作落到实处。
2.活动上优先安排留守儿童。在校园内,要多开展各式各样的集体活动,组织鼓励留守儿童积极参与。学校要求每个学期班主任或者是少先辅导员要开展一到两次的诗歌朗诵比赛、绘画比赛、劳动技能比赛、文艺活动比赛。在活动中老师要多关注留守儿童,使留守儿童不觉得孤单、受冷落,体会到集体生活给他们带来的快乐,使他们往后更踊跃参与。通过开展这些活动,让留守儿童学会独立生活,学会与人融洽相处,学会自我保护,养成良好的心理和思想品质。
3.在生活上,学校对留守生要优先照顾。老师要多关心爱护他们,对他们生活上的困难要伸出援助之手,平时多对他们问寒问暖,这样留守儿童开心,在外打工的家长也放心。学校开设的免费中餐要注意营养搭配,合理安排菜谱,多买一些有益于孩子身体发育的食物。对生病的留守儿童要及时送去救治,用母爱般的心照顾他们,让他们感到温暖。平时注意对留守儿童的自理能力进行指导,教育留守学生学会独立生活,在生活中自理、自强、自律,养成健康卫生的个人生活习惯。
4.每学期开学对本校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健康问卷调查,通过问卷了解他们父母的工作情况以及对子女的关心情况,了解监护人对他们的管教情况,了解留守儿童在家里的生活、学习情况,了解他们心里所思所想,建立个人信息档案。针对各个留守生,制定不同的教育方案和教育策略。
5.每学期要对留守儿童进行多次家访,建立家访记录,要求监护人和家长安排好留守儿童的日常生活,双休日期间,要求他们不参加不健康的活动,注意个人安全,不到山塘水库去游泳,不玩危险游戏,教育他们不进网吧、不玩游戏,远离,不参与有损于身心健康的事情。
6.各个班主任、各个科任老师要把自己的电话号码或者学校的亲情电话公布给学生、家长和监护人,方便他们和老师联系,方便家长随时了解自己孩子的情况。通过电话,或者写信、短信等方式,与留守儿童的家长保持联系,每学期每个班主任电话来访留守儿童不少于两次。利用家庭、社会、学校三方面教育相结合,对留守生进行心理干预与辅导。
7.在班级里建立帮扶互助小组,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在班级成立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互助”小组和优秀生与留守儿童互助小组。用他们身边的人和事相互影响。平时安排班里思想、成绩比较优秀的学生,对班里留守儿童多些关注和帮扶,便于学生互相帮助,互相督促,共同进步。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我国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他们在为城市创造大量财富的同时,也为广大农村带来了我国现时期特有的“留守族”和“留守现象”。
一、农村留守儿童心理特征
留守儿童在情绪问题、自卑心理、逆反心理三个方面与非留守儿童相比有着较大的差异,因缺少父母的引导、关爱和教育,心理上大致有以下问题:柔弱无助、自卑闭锁、寂寞空虚、逆反心理,对父母怨恨与情感隔膜。这种现象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是非常深刻而复杂的。由于得不到及时的引导、纠正,便形成了留守儿童一些明显的心理与行为问题。
二、美术心育对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治疗”
1.美术与心育
美术作为美育的主要实施途径,不仅要进行美术知识的传授和美术技能培训,同时也肩负着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教育任务。美术教学活动,可以消除学生心理上的紧张、焦虑、冲突等精神压抑,使各种心理功能趋于和谐,并获得放松、乐观的心理状态,进而为实现“完整的人”奠定基础,这就是说美术和美术教育同样具有心育治疗作用,同时也为人类治疗心理疾病、保障心理健康发展提供了一种方法。通过美术活动及美术心育治疗模式,为我们从事探索、分享与回馈,促进留守儿童在心理、行为等方面健康发展提供另一种可行途径。
2.美术心育治疗对策研究
美术心育治疗是一种特殊的心理治疗方法,即利用美术媒介、美术创作来帮助个人或团体达到身心整合目的的一种艺术疗法。治疗的重点在于创作中内心历程的探索,通过治疗的过程、方式、内容和联想,显示出个人的人格发展、人格特征和相关的潜意识。作为一种“非语言的心理治疗”,美术心育治疗可以从他们的创作中了解和排除各种心理疾患,并借助创作走进留守儿童的内心世界,疏导焦虑情绪,改善儿童的心理状态。
(1)美术创作中的心育治疗
儿童在美术创作中流露出他们内在的潜意识情感,在不知不觉中把内心深层次的动机、情绪、愿望投射在作品中。教师要从中细心观察,通过美术作品深入儿童内心世界。一旦发现了学生的不良情绪应该争取多接触他们,与他们达成心理沟通,在充分尊重其个性表现的同时,帮助他们走出心理的隐患,通过自由创作,使内心的冲突投射在作品中,使心灵得到“净化”。我们应该尽可能让这些学生画出心中的恐惧、焦虑和不快,宣泄郁积于他们心里的伤痛。当这些留守儿童表达和宣泄心中的不快时,内心激烈的焦虑能通过绘画宣泄和释放,以维持心理的平衡,从而矫正异常心理。
(2)团体活动中的美术心育治疗
在团体活动中,教师应注重对留守儿童加以引导,通过团体生活,使他们学习如何与同伴交往及进行各种美术实践活动,在活动中要融合游戏的竞赛机制,培养他们的个性化审美趣味和敢于尝试的精神。通过手工制作、构建等活动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创造力,在合作中形成尊重、关怀、友爱等品质,使他们的能力和人格都得到和谐发展,以达到协调、整合其身心的治疗目的。
采取不同的方式让留守学生融入生活,如激励和引导他们参加各种形式的社区活动、美术展览、美术兴趣小组、校园美化活动等,增加学生交往、协作的机会,有助于学生增强群体意识。在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中,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平等、信任、爱心、责任感等社会性情操内容得到极大扩展,学生之间产生感情上的共鸣。研究表明,在实践中进行团体治疗有很多优势,当事者在活动中宣泄潜意识,取得成功的体验,教师可以在活动过程中获得心理活动信息便于引导和治疗,当事者在活动中不知不觉获得了治疗,从而让他们获得稳定的心理支持。
(3)艺术活动评价中的美术心育治疗
信心是孩子社会性发展的一种重要品质,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非智力因素。美术心育疗法提倡从表现性评价和档案夹评价两方面来实施。
在美术情境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发现留守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对他们实施适度的鼓励性评价,维护和强化他们学习的内驱力,使教学活动和评价活动高度融为一体;通过激励,帮助他们树立在美术活动中的自信心;教师不仅可以通过学生作业或课堂表现进行评价,还应调动学生的自评和互评的积极性,从多方面、多角度完成表现性评价。
美术活动档案夹评价是一种在学生美术学习全过程中,重视学生自主评价的形成性评价方式,旨在帮助学生成为对自己美术学习历史具有思考评价能力的人。美术档案夹的评价特别注重学生艺术学习的探索过程,注重学生心理与教学活动和艺术实践的有机联系,学生自身就是艺术档案夹内容和形式的决策者和建设者。
通过制定美术成长过程的资料夹,在学习美术的探索过程中,注重学生心理与教学活动和美术实践的有机联系,促进学生美术学科的主体性发展。而美术活动档案夹评价的主要意义就在于留守儿童作为档案夹创造、开发、评估的参与者,使他们能够学会自己判断自己的进步,从而使他们的创造力和自信心得以提高。
结语
美术这种安全的自我表达方式不仅有助于儿童宣泄情感,更有助于提升其独立性和满足感,从而更好地适应环境和社会。美术教育工作者在美术教学过程中,从美术创作、团体活动、艺术活动评价三个方面探索消除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办法和措施,培养与增强留守学生的自我调节、自尊、自信等良好的心理,使其焦虑、自卑、偏激等心理得到矫正。因此,渗透美术心育艺术治疗的方法能够进入留守学生的心灵世界,使其达到心理上的完善,能有效地减少留守儿童的不良情绪和行为,提高留守儿童与周围环境相处的能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