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评课优缺点及建议范文

时间:2023-06-22 09:11:5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体育课评课优缺点及建议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体育课评课优缺点及建议

篇1

美国著名的教育评价学者斯皮尔伯格说:评价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新理念下的观课议课是一个学习和思考的过程。观课议课,是参与者相互提供教学信息,共同收集和感受课堂信息,在充分拥有信息的基础上,围绕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对话交流和扬长避短,以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能力提高的一种教研活动。

伴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新课程理念逐渐为广大教师所熟悉、接纳,并且对课堂中的教与学产生深刻影响。作为教师教研活动及学校常规教学管理方式之一的听课评课在新课程教育理念下悄然发生变化。听课、评课已经逐步转变为“观课议课”。

在参加工作以来的这些年里,校级、区、市、级评比课、汇报课、示范课,凡此种种,参加了数十次观课议课的教研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我的理论水平和专业实践水平均得到了长足提高,下面我就自身的体会谈谈体育与健康的观课议课。

一、观课前需“备好课”

经常在观课时听到有的老师问:这节课上什么?或者课已经开始很长时间以后,一些老师行色匆匆地赶来。

我认为作为一名观课者,为了了解授课者的课堂驾驭能力,学习授课者处理教材的独特方法,在观课前即应了解公开课的相关内容,包括所上教材、授课老师特点、学生的基本情况。其次针对授课内容仔细研读《课程标准》,找到理论依据和支撑。最后需要观课者提前到现场感受授课老师的准备工作,揣摩授课老师的设计思路等。

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专业委员会在总结各地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经验和听取有关方面意见的基础上,结合出现的一些新问题,从体育课堂教学层面提出《对中小学体育课的基本要求》,其中有一条说体育课堂教学是否正确地贯彻了《课程标准》的精神,主要看三点。

一看体育课符不符合体育课程的学科性质。《课程标准》指出:“体育课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有一段时期,即使是现在仍存在体育课不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教学手段,不以运动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的现象。例如,有的小学把围棋、象棋、吹肥皂泡等引入教材;有的用硬纸板制成预构件,让学生在体育课上去组装房子、汽车;有的把尿素袋开发成“时装”,让学生在上课时学走时装步等。这样的体育教学太注重形式,背离体育学科的性质。这些做法既学不到体育知识、技能,又达不到锻炼身体的目的,体育课堂应当抵制拒绝。

二看体育课是否遵循体育教学规律开展教学活动。体育教学必须遵循人体生理机能活动变化的规律、运动技能形成的规律、身体锻炼的规律、学习心理的规律及教与学的规律。体育课只有认真遵循上述规律开展教学活动,学生才能真正学到应有的知识、技能,身心才能得到有效锻炼。体育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快速、高效地掌握所需的知识、技能和有效地进行身体锻炼,而主要不是让学生自己发现、探究与构建体育知识、技能,这是体育教学区别于体育科研的一个重要标志。

三看体育课是不是遵循“以生为本”,从实际出发开展教学活动。体育教学改革,应当根据《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结合学校的场地器材、师资特点、学生水平等实际情况进行。对外来经验,必须从实际出发,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加以借鉴,不能生搬硬套,警惕“盲目追风”、做表面文章和搞形式主义的倾向。了解课标的教学规定,为观课提供理论基础。更重要的是课堂,体育老师心里有没有学生经过培训、学习之后,大家都会说“学生是课堂主体,教师要主导课堂”。但是实际情况不容乐观,在观课议课中常见授课者为了教学目标的实现,不顾学生实际,不管课堂变化,不讲课堂机智。赶进程、一言堂、秀个人风采比比皆是。所以如何做到从学生实际出发,设计满足学生生理和心理需求的体育课堂,教师要把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树立依靠学生完成课堂教学的指导思想,“以生为本”还需要全面宣传、介绍,路还很长。

二、带着求知的心态去观课评课

无论是哪种课型的公开课课,授课者必然都经过精心的准备,甚至是团队或集体的结晶,或多或少都会出现一些亮点或是观课者平时没有想到、注意到的事。因此,抱着学习和鉴赏的心态观课议课,会更认真地关注授课者的课堂教学,才会有真正收获。

观课议课是教师改善自己的课堂教学的有效手段,也是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一线老师主体参与,也是观课议课的主要特点。教师不是作为一名旁观者和外部的观察者的角色进入对象,而是以一名参与者和研究者的角色与对象融为一体,在课堂评价的互动交流中不断地通过体验、反思发现自己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以修正自身的教学行为、领悟教学的技艺、体味教学的乐趣和生成过程、感受自己生命意义的存在价值。

三、敢于面对问题,积极议课

现在看议课的价值常常大于观课的价值,而议课最困难的地方就是直接面对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授课者要敢于面对自己的不足,也不能害怕别人对自己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往往就在大家的讨论过程中,认识误区、教学设计水平、综合素质等各个方面很快提高。我校鼓励体育老师尝试跨栏、定向运动等全新教材,就是考虑让老师们敢于暴露自己的不足,不断挑战自己,最终缩短自己的成长周期。顾明远曾说:“教育的发展在于改革,教育的改革在于创新,教育的创新在于学习。”

我认为议课要注意以下几点: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议课者不应只盯细微处,而首先寻找课堂中出现的积极因素,推敲教学目标的制定合理与否、教学重难点的达成情况、一节课的框架构成、学生主体的体现、探究教学的尝试等。

“议课”不仅仅是为了对执教者上的一节课进行评判。而是针对教学中出现的优点与不足,进行系统反思,探求体育教育方法与策略,达到举一反三逐步提高的目的。

观课者对授课者的方法提出进一步改进的意见和建议,从而起到积累实践经验的作用。当然有些时候应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出发点,避免让人处于尴尬的处境。在观课议课的过程中,双方的平等对话是交流的前提。有些时候,我发现一些观课者在议课过程中语言犀利、挑刺,甚至有时只是因为主观原因导致没有理解授课者对教材的处理意图时,仍固执地挑授课者的错,以一种高傲的姿态面对授课者,我认为这都是非常不平等的态度,又回到以前“评课”的老路上,这本身就是议课人自身水平低下的表现,应该杜绝。

篇2

【陕西西安·周国平】:为了使听(看)课更有针对性,我们在听(看)课之前应做好:(1)思想上:如何能顺利成功地听(看)好本次课,思想是至关重要的;(2)课题上:提前了解本次课的教学内容,听(看)课之前必备;(3)教学设计及教案上:初步了解教学流程是听(看)课的前提,这样在大脑里有本次课的概念。为了使听(看)课更有针对性,我们在听(看)课之前应携带一些必备的材料:记录本(表)及笔,带录像功能的相机、录音笔等。

【江苏徐州·卢永华】:古代大教育家孔子在《论语》中曾指出:“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意思是说:多听,选择其中好的来学习;多看,然后记在心里,这是次一等的智慧。向同行学习,是提高教师自身教育教学能力的重要途径,而听课是教师间互动交流、相互学习的基本手段,同时也是学校进行教学研究的一种主要形式。因此,听课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1)了解上课教师特点和学生特点。要对开课教师有一定的了解,其教学风格是什么,平时上课是如何组织教学活动的,其教学的优势在什么地方等等。由于班级学生年龄和性别的差异,学生的理解能力、接受能力、学习积极性、基础知识的掌握和遵守纪律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只有了解学生的特点才能听出教师是否因材施教。(2)知识准备。听课人在听课之前也要备课,要熟悉教材,明确教学目标,掌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设想或写出几套突破重难点的教学方案。如何规划整个教学的过程,如何调动学生的课堂主动性和积极性,只有这样,听课时才会心中有数,自觉把自己同执教人相比较,看到执教人教学中的长处和不足,从而做到有的放矢。(3)物质上的准备。听课人要选择恰当的位置,既能看到执教人的全部活动,又能看到学生的反应。要准备专用的听课笔记本,写清所听科目、听课时间、执教人、听课人、班级、课题等,以便事后查阅。必要时,还可以准备录音笔,录下整个教学过程。(4)心理上的准备。俗话说:“寸有所长,尺有所短。”不管是听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的课,还是听初出茅庐的新教师的课,都要有谦虚的态度。在听课时,要以学习的心态出现在课堂上,不要凌驾于他人之上,不要感觉这课没有亮点,没什么用。在听课过程中,要精力充沛,姿态安然,认真做笔记。要摒弃那种坐立不安、东张西望、低声私语的不良行为。听课还要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做分散学生注意力的动作。同时要在听课过程中做好课中观察,课中观察应包括对教师的观察和对学生的观察两个方面。

【山东临沂·于松峰】:听(看)课主要是为了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1)提前了解上课的内容:自己先对教材进行分析、熟透,设计一下自己的教学思路与方法,思考如何突破重点、化解难点。这样在听(看)课的时候可以进行比较,以便更好地发现他人处理教材的亮点。(2)梳理自己希望借助听(看)课解决的课堂教学中的困惑:怎样更好地安排课堂教学的结构、针对主教材应设计怎样的准备活动、如何进行合理的分组、场地布置与练习队形的安排、如何开展有效的课堂竞赛等。(3)了解执教教师的一些信息:主要了解该教师的专长和课堂教学特点,便于更好地观察教师个人魅力在课堂教学的融入。(4)设计适合自己的听(看)课记录表:可以根据课堂教学的流程设计,其中一定要有本阶段课堂教学的亮点记录处、突破重难点的核心教学手段详细记录处、困惑处或者不同看法处、处理不同需求与个体差异记录处、教学目标达成对比记录处。【江苏无锡·倪晓辉】:听课记录不能全盘接入,应该看闪光之处、灵动之处;简略记录上课内容,详细分析上课教师如何抓住教材,体味课的灵魂。

【山东泰安·董富秋】:记录要突出重点、详略得当、简明扼要,对内容要有选择,文字要精炼。对课中能突出教学艺术的关键点有一个好的“切入”、一个突发事件的巧妙处理、一个场地器材的巧妙摆放、一个巧妙的课中过渡、一个优美的示范、一个好的教法,只要是有创新、有特色就详记;同时还包括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自己对问题的思考或见解,以免遗忘。

【浙江台州·cyc2226@126】:听课记录,最好先熟悉上课老师的教案,有教案的人一般只记录大框架,如教学组织、教学流程、练习次数等。没有教案的调研课则详细记录,听课记录是在认真看课的同时进行的,关键要把一些有创新、值得探讨的内容在听课记录的流水账上加星突出,把自己听课时对上课内容的想法(反思)在旁边简单的写上几句,方便在评课或课后交流发言。

【山东·王振强】:听课记录要做到“六有”:(1)“有点”,即体育课的听课记录要有观察主题,最好根据教材内容、授课教师的特色、学生特点以及观察者所需,确定一个“主题点”,并围绕着这个“点”进行采集、分析与提升。譬如实验小学确立“400米跑”这个教材的听课记录要观察的主题是“学生参与学习情况”:一是基于400米跑这个内容的挑战性,学生会怎样参与学习中;二是基于同事曾上过优质课,取得不俗成绩,正是逐步走向成熟、形成自我特色的阶段,我们想通过学生参与学习情况的观察,来反馈这个层次教师的教学特色;三是基于学生是否肯吃苦以及这个年龄段学生好胜心与耐挫力的减弱等特点,我们希望通过课堂观察及其分析,努力找到适合学生的教法、学法等。(2)“有人”,涉及授课教师的特色、上课班级学生的情况等。(3)“有我”,在课堂观察中,要有一个“我的存在”,是“我”的理解,是“我”的分析,是“我”的改进,“无我”的听课记录会缺少鲜明的个性。(4)“有得”,这个“得”通常是一点感悟,一点认识,一点教训。(5)“有境”,即“情境”,情境中的现象与细节描述十分重要。在体育课堂上,发生了这样的事情,有这样的细节,这就是具体的情境。有了这个情境,分析和建议才有了方向。(6)“有理”,听课记录是需要瞬时或事后分析的。关键是要有自己的理性表述,否则会流于肤浅。

【浙江宁波·卢广义】:首先,听课者在听课时不能带着自己的主观意识去听,对课的设计应该理性对待。因为针对不同的班级,不同的教师,制定的教学目标都会有所不同,此时若只根据自己的思路听课,似乎缺少了客观、理性的成分。因此,我认为:听课者在听课时应紧密联系本次课所制定的教学目标,分析、对照各个教学环节能否实现教学目标(教学任务)。课后再深入地理解、体会教学设计的用意,对照自己的模拟施教,取长补短来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记录过程中为了不耽误课堂的每一个教学细节,一般用简单字来记录,课后再进行整理、归纳和总结。其次,记录的内容可归纳为:(1)对照课时教学目标,分析、记录本课时完成教学目标的程度。(2)记录上课时组织队形的变化,根据教师的施教情况,分析、记录操作时的优缺点。(3)记录教师在课堂上讲解与示范是否得当,从讲解与示范有效性的角度出发,观察、分析课堂上学生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这是课堂中最直观、最有效的教学方式。(4)记录每个教学环节需用的时间。(5)记录课堂中的一些教学亮点:如教学策略针对性较强,教师语言组织、衔接过渡自然、上课环节系统性强、新颖的教学用具的运用等。(6)记录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如教师的仪表不端庄、教师组织和队伍的调动、教师的讲解形式(繁琐、模棱两可、过于书面化)、课堂中突发事件的处理等。(7)教学策略的得当性:结合自己的教学策略,与其比较,记录施教教师的教学策略是否得当,不当之处提出自己的措施。(8)记录教学过程中器材的使用(种类、用途、新意、一物多用等)。

【重庆·陈岳祥】:我认为,看课应该从五种视角出发,对作课教师把握“课堂”做剖析,把课评“实”和“适”,从而推动体育课堂教学。(1)教师的视角,是教师与教材交流的过程。(2)学生的视角,是教师与学生交流的过程。(3)学校的视角,是教师与学校文化交流的过程。(4)学科的视角,是教师与学科性质交流的过程。(5)功能实用的视角,是教师与学科功能交流的过程。

【浙江温州·陈宗珊】:正所谓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所以首先看课的人要内行才行。对本科生而言,身处学生位,未体教师法。所以学生对教学实践还不够,在课堂中学习的东西,还没有真正转化为自身的教学技能。一个毕业生对技能的掌握应该还较为表面、不深刻、缺乏体验。所以,对于本科生的看课行为,多半是在看热闹而已。因为他不知道什么样是好的,什么样是不好的,如何去评价对方的好坏。所以实践可以让本科生建立一个课堂的标准,有了标准去看课,才能有自己的评价。

个人认为,本科生的看课水平培养,可以从小到大,从细节入手,比如,在课堂中,只让学生看某一个教学手段是不适合本次课堂的教学,还有没有不同的方法?如果有,你觉得效果会如何,甚至可以让该生去尝试下。

【山东·王振强】:听课技能的锤炼途径主要有:(1)着力于“问题的诊断”。课堂诊断是听课的目的之一,通过听课记录,我们要抓住课堂教学中的真问题,明确问题的实质,继而研究并努力解决这些问题。(2)注重“经验的提炼”。听课记录,不仅记教学过程,更要进行专题式的长期观察。如,通过分析某位同事课堂教学的特点,总结其成功的原理,便于自己汲取其中的经验与智慧,逐步内化为个人的教学技能。(3)持续于“研究的深化”。听课记录可以对课堂教学中某一问题进行细致深入的研究,比如教师的示范,可以从时机、形式、位置与实效性等切入,经过一个学期的持续研究,挖掘其中的真正内涵,以便改进自己课堂中的示范;还可以研究“人”,比如对某一名师的课堂进行专题的研究,明晰他人,更好地惠顾自我。(4)沉淀于“理念的形成”。比如,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带领他的老师们就“为什么孩子在课堂上的语言如此贫乏”进行课堂观察的听课记录,积累了300多节课堂的观察资料,逐步发现了丰富学生语言的途径,形成了“到思维的源头去”“到大自然中去”等等重要的教育理念。

【陕西西安·周国平】:从点滴做起、细节做起,细节决定成败。听(看)课应从上课者的课前、课中、课后等任何一环节的教学技能技术都得听(看)着,从中不断地学习,找出这样上的理由,并加以总结,提炼其精华。观察上课的细节,特别是技能教学中的一些细节。

【重庆·陈岳祥】:我认为应根据不同的课型与观者来区别对待:作为本科生,首先,听课是持有学习的心态。其次,要明白组织者的目的。一节课不可能面面俱到,如何达到组织者意图,就需要作课教师对课进行权衡取舍。经过作课教师权衡取舍后,课的连贯性、延伸性就会受到限制。听课者必须努力在教学细节上体会作课教师的意图,否则就会“横挑鼻子竖挑眼,其实不了解他的心”,泛泛而论,甚至曲解活动目的。第三,了解各种作课的意义。作课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是围绕某项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课,二是围绕某一活动开展的展示课,三是提高教师基本功的随堂练兵课(包括新教师入行课),四是为参赛竞技的选拔课。这些课教学侧重点都不同。切忌用运动员的心态,用书本上学到的技术动作要求来听课,课堂教学无疑是“教学”优先,但是运动员往往会把技术排在第一位。

而作为研究者,重点是对问题的探讨,针对性特别强,讲究突破性、研究性,我们听课时就直奔主题——研究的是什么,效果如何,这种思想是否可以“拿来”,如果换作我会怎样做。其他方面则次之。

如果是展示课,重点是展示教师对任务(教材)的把握,引导学生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情况。一般来说,展示课是比较成熟的课,听这些课,我们还是直奔主题——展示的什么,学生对这个活动产生的兴趣如何,效果如何。其他次之。

如果是练兵课,重点在教师基本功,例如讲解、示范是否简明、清楚、协调,能否提高学生练习的质量。

如果是选拔课,综合性就较强,往往是为研究课、展示课做准备,故而对教师自身素养、与学生交流能力、组织教学方法等方面均有较高要求。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