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服务基础教育范文

时间:2023-06-22 09:11:5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高校服务基础教育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高校服务基础教育

篇1

近年来,随着高校图书馆服务范围的不断延伸,图书馆社会化服务逐渐成为了未来高校图书馆的发展趋势。然而,贵州高师院校服务社会的着力点在哪里,如何开展社会化服务等问题仍然不甚明确,笔者将就此抒己之见,希望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一、社会化服务:未来高校图书馆的发展趋势

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是指高校图书馆在履行其服务高校教学、科研职能之余,对社会开放,接纳社会读者和团体,允许他们查阅馆藏信息资料,为他们提供服务,满足其对信息的需求。在发达国家,大学图书馆社会化现象十分普遍。美国图书馆界20世纪60年代就提出“社区信息服务”( Community Information Service, CIS),此后美国的大学图书馆一直向社会团体和个人提供多种信息服务【1】;据统计,截止2005年,日本701家大学图书馆中有 685 家向社会开放,开放率达到了97.7%,即便是543家私立大学图书馆的开放率也达到97%以上【2】;在英国,大学的图书馆里约有5%的读者是市民。在德国,许多大学图书馆都具有大学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双重身份 [3]。我国教育部2002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中明确规定:“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图书馆应尽可能向社会读者和社区读者开放。”我国在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的实践中,北京、上海、广东等发达地区的高校图书馆率先对社会读者开放,如中国海洋大学图书馆已对社会全面开放;北京科技大学图书馆与社区居委会鉴定协议,居民随时可以借阅图书;复旦大学图书馆可凭有效证件借阅;宁波高校园区图书馆打破大学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的界限,免费向市民开放[4];广州大学图书馆建设了“媒体眼中的广州”新闻资料全文数据库,并依托此数据库提供综合性、专题性信息产品及舆情分析报告[5] 。综上所述,随着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发挥和拓展,社会化服务是高校图书馆未来发展的趋势。

二、贵州基础教育需要高师院校图书馆提供资源服务

随着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不断普及和基础教育课程、教育改革的逐步推进,中小学对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需求愈加迫切,贵州省尤为如此。贵州地处西南,经济基础薄弱,阻碍了教育发展,严重制约着贵州基础教育的良性发展。近年来,贵州人民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贵州基础教育取得较大发展,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第一,经过8年的“两基”攻坚,贵州基础教育2009年6月顺利通过国家督导评估检查。截止2008年,全省所有88个县(市、区、特区)都实现了“两基”目标,“两基”人口覆盖率达到了100%;全省15至50周岁青壮年非文盲率达到97.44%;初中阶段在校生从2000年的142万增加207万,增长率为45%;全省小学教师学历合格率达到96.97%,普通初中教师学历合格率达到97.49%[6]。第二,随着“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的实施, 进一步促进了城乡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为贵州的教育信息化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到2005年底,“贵州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资金投入达5亿元,全省共建卫星教学收视点14000多个, 光盘播放点8000多个,计算机教室1500多个,培训省级骨干教师1.7万多人,项目覆盖了全省95%以上的中小学[7]。第三、2010年教育部、财政部开始全面实施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简称“国培计划”)。贵州以中学骨干教师研修、培训团队研修、班主任教师培训、中小学紧缺薄弱学科教师培训、农村中小学教师置换脱产研修、农村中小学教师短期集中培训、农村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等方式,2010年培训教师共计5.5万人次,2011年培训教师共计4.4万人次[8]。“国培计划”的实施,为贵州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进一步提升了教师素质,有效促进了教育均衡发展。总体而言,贵州基础教育依然存在底子薄、基础差及信息化发展落后等问题[9]。

地方高等师范院校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合格的基础教育人才,图书馆在服务学校教学、科研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与基础教育相关的纸质资源和数字资源。这些资源与基础教育存在着较多的耦合点,正是广大中小学教师所迫切需要的。作为高等师范院校文献信息资源中心的图书馆,在文献资源及专业技术人才等方面都有着绝对的优势,理应通过整合基础教育教学相关的馆藏资源和虚拟资源,直接或间接地服务于基础教育事业。这对丰富我省基础教育资源、提高中小学教学及科研水平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高师院校图书馆服务地方基础教育的途径

(一)依托丰富的馆藏纸质资源,提供书刊借阅服务

向中小学教师提供纸质文献借阅服务是服务基础教育最直接的服务途径,图书馆可利用地理位置上区位优势,向周边基础教育相关机构辐射,向他们提供纸质文献借阅服务,满足他们的部分信息需求。对于馆藏纸质文献,为提高其服务基础教育的针对性,应根据基础教育的特点进行二次文献加工,将中小学教师最关心的资源揭示出来,从而提高文献借阅服务的针对性,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又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二)依托海量数字文献资源,开展文献传递服务

现代教育是一个开放、动态发展的系统,特别是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推进,对中小学教师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依托系统多样、完备、实用的数据库和网络资源,不但可以其丰富的基元和无穷的组合适应千变万化的课堂教学情境,还可以为教研人员的研究和学生的自学提供第一手的实用素材和自由发挥的空间,使教学变得更生动有趣。我省中小学在数字资源建设方面还相当滞后,只有极少数学校使用数字资源库,很多学校几乎没有信息技术教育资源。高等师范院校图书馆可利用丰富的本馆数字资源,针对基础教育中课程改革、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等热点问题,通过学科信息服务平台将分散在多个数据库中的资源按教师教育、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础教育理论等主题进行整合,形成专题数据库,让从事基础教育的教师用少量的时间获得教育教学的新信息、 新思想、新经验、新理论、新方法。

(三)开发网络资源,提供深层次信息服务

篇2

1、高校的有形音乐教育资源

高校的音乐教育资源大致分为有形音乐教育资源和无形音乐教育资源两种。有形音乐教育资源指的是物资资源,这种物质资源是客观存在并且可以随时投入使用的。高校所拥有的音乐演奏大厅,钢琴管弦等乐器,以及高校经验丰富的音乐教师和成绩优异的音乐专业学生,还有高校图书馆内音乐方面的书籍和音像制品都是高校的有形音乐教育资源。另外,音乐演奏大厅及其配套设施的维护经费也属于高校有形音乐教育资源。

2、高校的无形音乐教育资源

除了高校的有形音乐教育资源外,高校的无形音乐教育资源也是重要的音乐教育资源形式,高校的无形音乐教育资源主要是高校的人才资源,高校拥有非常多的音乐专业人才,这些人才不仅拥有音乐方面高超的教育能力和创新能力,还拥有对音乐创作丰富的经验和精深的理解,这些都是高校所拥有的重要无形音乐教育资源。另外,高校所拥有的信息资源和文化资源也是高校重要的无形音乐教育资源,高校可以与很多社会音乐机构取得联系,并动用其他学科的专业人士对音乐的研究与创新进行帮助。因此,高校所拥有的文化资源和信息资源都是高校的无形音乐教育资源。高校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志愿者活动,争取其他社会力量的支持。这些都是高校潜在的无形音乐教育资源,高校的无形音乐教育资源对高校的音乐服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重要程度不亚于有形音乐教育资源。

二、服务外包理论

服务外包理论是一种具备很强科学性的理论,依靠这一理论,高校音乐教育资源可以更好的为社会服务,服务外包理论是一种将服务的管理工作和开发工作委托给第三方进行的理论,这一理论最根本的依据是服务协议。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服务外包理论需要依据世界贸易组织制定的《服务贸易总协定》进行,《服务贸易总协定》将服务分为教育服务和金融服务等十二个方面。

三、服务外包理论引导下高校音乐教育资源服务社会初探

1、高校音乐教育资源在企业音乐文化建设方面的服务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和企业员工文化生活需求的提高,传统的企业音乐文化推行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企业迫切需要拥有高水平音乐教育资源的机构对其进行音乐文化建设方面的服务。现阶段,企业的音乐活动已经与企业员工的绩效工资关系不大,企业的音乐活动更多的是具有共同音乐欣赏和创好的企业员工共同进行的活动,是企业提高内部有凝聚力的重要方式。企业组织音乐活动,可以更好地提高企业员工的工作热情,使企业员工保持乐观向上的工作风格和健康正直的人格。因此,企业在服务外包理论的指导下,将企业的音乐活动委托给具备优质音乐教育资源的高校进行,高校可以根据企业的产业规模和行业特点,科学的对企业的音乐服务进行规划,利用高校拥有的一系列优质音乐教育资源,对企业进行音乐服务,帮助企业提高音乐活动水平,使企业文化建设迈上新的台阶。高校可以在音乐服务的过程中收取一定的经济报酬,用来提升高校的音乐服务水平,使高校可以更好的进行其它方面的音乐服务,高校的音乐服务方法也要根据外部形势的变化做出调整,确保企业获得应有的音乐服务。

2、高校音乐教育资源在社会音乐比赛方面的服务

国家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公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音乐比赛等文化娱乐活动已经是我国公民文化生活当中必不可少的部分。目前,大型音乐比赛已经不是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独有的比赛形式,而是全国各地普遍存在的文化娱乐形式。但是,大型音乐比赛活动需要进行非常多的辅助工作,而大型音乐比赛的主要承办者精力有限,只能对音乐比赛的重要工作环节进行控制和领导。因此,在服务外包理论的指引下,大型音乐比赛的组织者可以将一些次要的辅助工作委托给高校进行,高校拥有非常多的优质音乐教育资源,完全可以在大型音乐比赛的进行过程中对音乐比赛的辅助工作进行支持。高校可以将许多有形音乐教育资源,如乐器和灯光照明设施等器械提供给音乐比赛的参与者,使参与音乐比赛的人可以在闲暇时间进行音乐的练习。高校还可以将无形音乐教育资源如高校的高水平音乐教师委派到音乐比赛的现场,对音乐比赛的参与者进行指导,使每一位音乐比赛的参与者能够在高水平教师的指导下提高音乐演唱和表演能力,以更好的状态进行音乐比赛。高校还可以动用自身拥有的信息资源和文化资源对大型音乐比赛的辅助工作进行支持,比如,高校可以为音乐比赛的表演者联系更多地区的音乐表演艺术家,使音乐表演者能够获得更多的高水平导师的指导,解开心中的疑惑,切实提高音乐表演水平。高校还可以将高校图书馆中数量众多的图书和影像制品提供给音乐比赛的参与者,使音乐比赛的参与者能够有机会了解更多的音乐理论知识,开拓自己的视野,以更高水平的知识储备迎接比赛的各项挑战,获得理想的比赛成绩。

3、高校音乐教育资源在社区音乐文化活动方面的服务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社区都已经拥有了组织音乐文化活动的能力,社区的音乐文化活动是社区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公民参与音乐文化活动的重要形式,社区的音乐文化活动大多为社区居民在居委会的组织下自发进行,具有很强的全民参与性。但是,社区毕竟不同于专业的音乐文化活动场地,并不具备高质量的音乐文化活动硬件设施和高水平专业人士的指导,使得社区的音乐文化活动一直在较低的水平进行。因此,社区可以将音乐文化活动在服务外包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委托,将社区音乐文化活动的指导工作和硬件设施的配套工作委托给高校进行,高校可以将高质量的乐器和场地提供给社区音乐文化活动的参与者,使社区的居民获得更加理想的活动场地和活动器械。另外,高校可以委托高水平的音乐专业教师前往社区进行音乐文化活动的指导,使社区居民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提高音乐文化活动水平,以更加专业的技艺进行音乐文化活动。

篇3

湖北科技学院是一所省属地方高校,处于经济和教育均欠发达的咸宁市。目前学院主要由教育学院师生参与农村基础教育服务,服务形式有三种:第一种是义务支教和顶岗实习支教。第二种服务形式是教师培训。第三种服务形式是教育科研服务。在服务农村基础教育的过程中,取得了如下实效。1.促进了协作学校的建设发展。首先,支教师范生丰富了校园文化。师范生将原本无法开齐的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程开设起来,并开展了各项课外活动,这在以前的师资状况下很多学校根本就无法办到,这些变化令家长欣喜,为农村学校赢得了社会声誉。其次,开展了科学教育和综合实践活动,推进了协作学校的素质教育。第三,实习生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活泼的教学形式受到孩子们的喜欢和好评,对农村教师的教学思想产生了一定的推动作用。2.促进了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由于缺乏关爱,很多留守儿童在学业上、心理上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支教生在生活上给予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在情感上给他们安抚和慰藉。支教生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辅导了一批批学生,促进了孩子们的学业进步和人格成长。特别是成绩较差的留守儿童,在支教生的爱护和帮助下,不但取得了进步,自信心也增强了。对留守儿童的情感教育有效地促进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3.促进了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改革,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地方高校服务于农村基础教育是一个双向互惠的过程。在农村孩子和农村学校受益的同时地方高校自身也得到完善。师范生在工作中获得了成就感,增强了自信心,对农村教育有了深刻理解,增强了教师责任感。通过在真实教育情境中的实践锻炼,他们的班级管理能力、课外活动组织能力、教学适应能力、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等专业能力大大提升,为未来成为优秀的教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在服务过程中湖北科技学院适应社会的办学能力和服务水平也不断提升。高校了解了农村基础教育对人才的需求信息,能及时对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以帮助师范生适应农村小学多学科教学、复式教学、包班教学等特殊情况。

篇4

高等教育的三大职能是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服务社会,其中基础教育服务为服务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高等学校培养的学生大部分直接面对基础教育,因此其对基础教育的服务尤为突出。高等师范学校在发展过程中凭借自身学科的优势,对基础教育的研究尤为突出,但是这些研究如果仅仅局限在理论的研究,则其对社会的价值会明显削弱,只有把这些研究与基础教育的实践充分结合起来,才能充分体现其价值所在。高等师范学校有着优良的教育传统,凭借师范教育学科全、师资强、成果多的优势,把研究基础教育、服务基础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通过多种方式把这些基础教育方面的研究理论应用到中小学进行实践,可为中小学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一、高等师范学校服务基础教育的基础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是这一工程中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才成长和培养过程中的两个重要阶段。长期以来,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衔接得不够好,并由此引发出许多问题。溯本求源,是教育者不够重视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之间的关系。

高校师范学校服务基础教育可以通过教育信息指导、教育教学指导等开展[1]。高校指导中小学开展课题研究,高校科研人员和教师以基础教育问题为对象,开展学术研究,直接为基础教育服务,高校参与基础教育发展模式研究,等等,并指导中小学教师参与课题研究。在“科研兴校”新形势下,许多中小学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开展了课题研究,但是由于中小学教师科研能力相对较弱,学校信息资源贫乏,等等,难以单独承担科研任务。在此情况下,高校教师可以走出校园,深入中小学开展课题研究并指导中小学教师参与。高校可以利用自身图书资料等丰富的信息资源,为中小学教师提供有关基础教育专题的情报材料和国内外基础教育发展的动态,提供教育理论的新概念、新理论、新方法,让中小学教师用较少的时间获得更多的信息,从中得到启发,进而提升思想观念,以有利于中小学的教育教学[2]。指导中小学教育教学,高校可以利用自身师资优势,派出基础教育研究方面的专家学者到中小学开设专题讲座,把各学科的新知识传授给中小学教师,既能扩大中小学教师的知识面,又能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

高等师范学校的基础教育研究专家对基础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的比较关注,对教育教学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能及时把握总结,并进行深入研究,高校可以利用他们的研究优势,为基础教育开展诊断咨询活动,促进基础教育的良性发展。有些高校教师有科学的办学观念,他们可以指导中小学设计新的办学方针,也可以把自己的办学方针实践到中小学。

二、高等师范学校服务基础教育的形式

高等师范学校具备丰富而强有力的基础教育师资培养资源,凭借基础学科实力雄厚,张力大,潜在办学能力强,为开发利用自身的教育资源,提高办学效益,可以为基础教育提供指导和帮助,在中小学办学方向、师资队伍建设、实施个性教育等方面给予指导。

高等师范学校可以通过与地方政府或大企业合作,共建基础教育,设立基础教育服务区和教育改革实验区,实现高校与地方政府、普通中小学结合,以更好地服务基础教育,使高校教育理论工作者、基础教育教育实践工作者与教育管理工作者的工作充分结合起来,既调动高校、地方政府和中小学的积极性,又有效发挥三者的科教优势、资源优势和实验条件优势,形成相互协作、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3]。建立基础教育服务区包括为当地中小学培养、培训师资,专家示范指导,建立互帮校或学校共同体等方面。建立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积极参与并指导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实验,是高校对基础教育进行的更新层次的服务。

高等师范学校运用先进的教育观念,利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研究成果来指导中小学教育、教学、科研和管理实践,不断端正办学方向。高校可以为中小学决策提供最新的信息,使得中小学能在较短时间内摸索出一条适合学校教育教学规律,并建立一套适合于学校特点的科学管理模式。并可以根据教育发展新情况和教育发展规律,帮助中小学确立近期和远期奋斗目标,及时调整中小学的应对策略。

高等师范学校可以为中小学师资队伍的建设和优化提供平台。通过高校帮助,中小学可以从省内外引进骨干教师。中小学也可以按照学科结构和梯队建设需要,到高校选拔优秀毕业生到校任教。同时,高校还可以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提供条件。这就为优化中小学师资队伍结构、提高教师实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奠定了最重要的基础。

高等师范学校可以派出专家对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进行直接指导。中小学依托高校对中等教育的精深研究,邀请高校专家到中小学各进行教学和科研工作指导,并根据中小学需求,派出专家学者到中小学讲学,高校教师的学识、视野、和教育方法具有一定的优势,借用高校师资无疑有助于加强中学教育。此外,高校还可以不断地和中小学交流教科研信息,协助中小学进行教学情况调研,选派主管教科研校长,直接从事教育科研管理,从而活跃中小学的学术气氛,提高中小学的科研能力。

高等师范学校为中小学实施个性教育、特色教育和素质教育提供帮助。中小学部分学生每年夏天到高校举办夏令营,请外籍教师来校上口语课,高校许多学科都有一批专家在研究各类竞赛,可以使中小学较快地了解有关信息,进行强化训练,促进学科竞赛的发展。

三、高等师范学校服务基础教育促进了双方的互惠互利

基础教育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高等教育的质量,如果基础教育的发展相对滞后,则给高等教育输送的优质生源的数量必然有限,制约高等教育人才的培养。而基础教育要优先发展,也必须有高等教育培养的高质量师资队伍作基础,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4]。基础教育的基础性、重要性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同。基础教育的规模决定着高等教育的规模,高等教育必须扩大规模,为众多的完成基础教育的学生提供更多的教育机会,才能缓解高等教育入学竞争中的学生负担和社会压力。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制约着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因此,在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两大教育的中,要把培养具有高尚人格的教育放在首位并将之作为教育的终极目的。在教育系统中,基础教育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高等教育的发展在极为深刻和广泛的意义上受到基础教育的制约,因此,任何国家和社会都会关注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协调发展[4]。

高校师范学校通过指导与帮助中小学进行课题研究、教育教学质量改革,不仅能提升教学质量,而且能推动科研发展,通过服务基础教育促进高校改革教学内容与课程设置,加速高校教学现代化。首先,服务基础教育促使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直接体现社会需求,积极主动地进行教学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结构要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和先进性,具有自身特点。其次,在服务中小学过程中,中小学直接参与管理,与校方一起形成教学质量的有效监控机制,督促高校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最后,服务中小学还促使高校不断改进教学方式,如强实践性教学环节,为学生提供稳定的实习基地、丰富的实践机会和场所。

参考文献:

[1]王建国.从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对高等教育的影响谈大学发展的三个关键性问题[J].中国高教研究,2006.2.

篇5

一、地方院校教师教育学院社会服务能力构成要素

地方院校教师教育学院社会服务能力是指地方院校中以教师教育为主体的二级学院为地方基础教育服务的现实能力。地方院校教师教育学院为地方基础教育服务主要表现在培养人才、科学研究、传播文化诸方面,因此地方院校教师教育学院社会服务能力主要包括以下要素。

(一)基础教育师资培养能力

地方院校教师教育学院(以下一般简称“学院”)基础教育师资培养能力是指学院对教师教育类专业学生和在职教师进行培养培训,提升教师队伍素质的能力。

按照培养进程,地方院校教师教育学院基础教育师资培养能力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它们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从而体现教师教育的连续性。职前培养能力是能够培养适应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符合教师专业标准的要求,高素质、专业化教师的能力。职后培训能力是对在职教师进行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综合或专门培训的能力。

按照培养内容,地方院校教师教育学院基础教育师资培养能力又可以分为师资培养设计能力、师资培养实施能力和师资培养评价能力。师资培养设计能力是指学院根据社会发展需要、教育发展趋势、本院发展定位及师生特点等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开设计划等的能力,这是师资培养的基础能力。师资培养实施能力是指学院具体开展师资培养、培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能力,这是师资培养的核心能力。师资培养评价能力是指学院对师资培养的全过程进行考核、评价的能力,这是师资培养的保障能力。

(二)科研引导基础教育发展能力

地方院校教师教育学院科研基础教育发展能力是指利用自身人才、科研成果等方面的优势,与基础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合作研究,提升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基础教育发展的能力。

按照引导方向,地方院校教师教育学院科研引导基础教育发展能力包括理论引导能力与实践引导能力两个方面。理论引导能力是指学院通过对基础教育改革的研究,在教育体制、学制、课程与教学改革、德育实施、家校合作等方面形成创新性理论及指导意见,推行为基础教育改革奠定基础的能力;实践引导能力是指学院引导中小学和教师在当代教育理论和国家、地方教育政策的指导下,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促进基础教育更快更好发展的能力。

按照引导方式与途径,地方院校教师教育学院科研引导基础教育能力包括科研协作能力、科研指导能力和教改指导能力。科研协作能力是指学院与基础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联系合作,共同开展针对基础教育的专题性研究,为促进当地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先进的教育思想与理论服务的能力。科研指导能力是指学院充分运用自身各种资源,通过开展学术讲座与咨询指导等方式,指导中小学教师开展教科研活动的能力。教改指导能力是指针对基础教育改革深入开展,中小学缺乏直接的理论及实践指导的现状,学院帮助中小学获取最新的教育教学信息,有效开展课程与教学等方面的改革,推动基础教育良性发展的能力。

(三)教育文化宣传与创建能力

地方院校教师教育学院教育文化宣传与创建能力是指学院向中小学生和社会公民宣传优秀传统文化,指导中小学加强学校文化建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为区域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服务的能力。

具体说来,地方院校教师教育学院教育文化宣传与创建能力一般应包括教育与文化信息共享能力、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与传承能力、基础教育学校文化建设能力等方面。教育与文化信息共享能力是指学院充分利用图书馆与网络为基础教育提供优质的图书资源、教育资讯、教育信息技术资源、远程网络教育等信息服务的能力。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与传承能力是指学院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地方文化,并指导中小学对中小学生开展有效教育的能力。基础教育学校文化建设能力是指学院研究基础教育学校文化并对中小学学校文化进行诊断、指导、评估的能力。

以上地方院校教师教育学院社会服务能力的三要素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基础教育师资培养能力是基础,科研引导基础教育发展能力是核心,教育文化宣传与创建能力是重要组成部分。三种能力有机统一,保证了地方院校教师教育学院更好地服务社会,促进教师教育和基础教育的高效发展。

二、地方院校教师教育学院社会服务能力影响因素

影响地方院校教师教育学院社会服务能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从学院自身的角度分析,影响的主要因素如下:

(一)思想理念是动力

对自身角色定位的认识是影响地方院校教师教育学院社会服务能力的首要的思想理念。如果忽视服务社会,忽视教学的研究和与地方的产学研结合,盲目为提高知名度而努力向学术型、研究型大学看齐,过于强调理论的创新,就会导致科研的成果许多质量不高,培养的人才应用性不强,不能很好地为地方发展服务。

影响地方院校教师教育学院社会服务能力的思想理念还取决于教师对自身职责的认识。在现实教育中,一部分学院教师以培养人才为重、教学任务忙为由,忽略了科研与服务地方;还有部分教师强调高校教师应具备本学科的理论知识,研究应侧重于专业与学科知识本身,加之有的院校以科研作为考核教师的重要依据,因而忙于理论的研究与成果的发表,忽略了教学与服务地方。这两种情况都是有失偏颇的。

影响地方院校教师教育学院社会服务能力的思想理念还取决于其对自身与地方关系的认识。应该说,中小学与高校只是教育层次的区别,并不存在地位、等级的差别。但在实践中,有些地方本科院校教师教育学院及其教师认为自己比中小学不论是社会地位、学术水平还是综合修养都高人一等,联系、服务地方基础教育是屈尊下就,长期开展容易丢了身份,因而对服务地方不屑一顾。

(二)人力资源是关键

地方本科院校教师教育学院社会服务最大的资源就是人力资源,教师团队的学科建设与科研水平是制约学院社会服务能力整体水平的重要因素,教师团队的教育学、心理学及其他学科发展水平制约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社会服务的能力。地方本科院校教师教育学院因为成立时间不长,学科建设起步较晚,因而学科带头人和学科建设水平不够高,影响了教师教育学院融入地方基础教育、服务地方社会的领域和能力。

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是制约地方本科院校教师教育学院社会服务能力水平的另一重要因素。目前,教师教育学院在校学生数逐年增多,呈现出教师数量不足、教学工作量大,投入地方社会服务的时间和精力有限的局限;由于功利思想的影响,教师服务社会的业绩在晋升职称、职务等考核中所占比重较小,因而愿意参与社会服务的教师较少;出于课题研究需要,某种程度上联系了基础教育,但成果往往是“坐而论道”,对基础教育改革与研究的价值有限。另外,地方本科院校尤其是新建本科院校教师教育学院,高层次人才缺乏,相当比例的教师学历与学位未达到博士甚至硕士程度,专业知识陈旧,不能及时把握教师教育发展动态,创新意识不强,甚至在教学中应付了事,制约了学院的社会服务能力。

(三)制度建设是保障

地方院校教师教育学院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除了需要国家与地方政府相关政策和制度的保障外,自身的建章立制更是影响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没有制度的支持和引导,社会服务停留于粗放式的层次,没有精细的制度规范,就不能保证社会服务成为自主自觉的行为,就不能提升自身的能力水平。

制度是多方面的,从学院自身来说,既包括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学改革与常规管理、实践教学等师资培养规定,又包括科研管理、学科与学术团队建设、研究机构管理、科研奖励等科研引导方面的规定,还包括教育信息共享、文化传承与创新等方面的规定,更包括教师评价、职称评聘与评先树优方面的规定。只有制度完整、合理、规范并真正得以落实,才能鼓励教师个人或者团队全心全意服务于地方基础教育发展,才能不断提高社会服务能力。

(四)校地合作是基础

社会服务离不开校地合作,只有地方院校教师教育学院与地方建立了紧密、高效、和谐的合作关系,才能够更好地服务地方,提高社会服务能力。因而地方院校教师教育学院应以教学研为载体,建立校地合作联盟,健全服务体系。一是与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建立紧密关系,形成教师教育一体化的合作平台,构建高校与地方基础教育的合作机制;二是与中小学建立教科研合作共同体,共同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形成相应理论成果,指导教育实践,推动教育发展。

目前,有些地方院校教师教育学院放不下架子,不能积极主动地与地方政府及教育部门和学校联系,未能与后者达成长期友好合作的关系,未能为教师深入基础教育一线提供相应平台,即使有的教师有研究基础教育的意向,由于自身资源有限,也不能更好地深入一线开展研究与服务,只能多研究课题、,不能将研究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更好地服务地方基础教育。

参考文献:

[1]彭仲生,等.地方普通高校社会服务能力建设[J].中国高校科技,2012(1).

[2]连一平.增强高校服务社会能力的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2.

[3]任宗哲,等.提升地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社会服务能力[J].中国高等教育,2012(23).

[4]王恒,等.地方高校社会服务能力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4(13).

篇6

日前,教育部正式启动了新一轮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修订工作,印发了《教育部关于进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修订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市场经济体制下,随着高校办学自的日益扩大,学校如何在国家本科专业目录的指导下,根据学科与社会的发展,前瞻性地布局学校内部的专业结构,使学校能够在未来的竞争中把握先机,占据制高点,是当前我们需要研究与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地方高师院校专业设置的回顾与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为适应地方经济和基础教育发展,广西高师院校本科专业设置一直处于不断地调整变化中。从上世纪70年代末,全区2个本科师范院校16个本科师范专业,发展到今天4个本科师范院校150个包含了师范和非师范的本科专业。截至2010年,对照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广西高师院校所设本科专业涉及经、法、教、文、理、史、工、管8个门类,29个二级学科类,150个专业。

30多年来,广西高师院校在学科专业建设上走过了由独立、封闭的师范学科教育体系发展为以教师教育为主多科叉融合的、开放的教育体系的历程。回顾广西高师院校学科专业建设的发展之路,事实证明,这一转型之路更符合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教师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更能确保地方高师院校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以广西师范学院为例,作为广西较早开设本科师范教育的师范院校之一,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就形成了中文、数学、政治、外语、物理、化学、地理等7个师范专业支撑办学的格局,维持至20世纪90年代末。近10年来,随着高校办学自的扩大,学校专业设置的速度加快,尤其是经、工、管、电气、信息类专业的增设,使学校从单一封闭的师范院校向以教师教育专业为主体,文、理学科专业为重点,兼有经、法、史、工、管等学科的综合性大学的过渡迈出坚实的一步,为学校的下一步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一发展的趋势也是符合学校“十一五”及2015年发展规划中提出的“把学校建成在国内有一定影响,在同类院校中处于先进水平的多科性、教学型,具有区域性教师教育特色的师范大学”这一总体目标。但是,我们也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学校的专业建设还不能很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实施及泛北部湾国家发展战略正式启动后,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广西“两区一带”(即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桂西资源富集区和西江经济带)的建设发展急需的高新技术类专业人才、现代服务与管理人才、面向“14+4”千亿元重点产业建设的高层次应用性创新人才培养上还较显薄弱,对传统专业改造调整的广度和深度还不够,对专业建设的监控和保障体系还不完善,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之间的良性互动机制尚未形成。

二、新一轮专业结构调整工作的思考

1. 基本思路

对地方高师院校学科专业的调整设置的依据,一方面应着眼于满足地方社会需求,另一方面则应立足于基础教育与教师教育发展趋势的考虑,前者是其普通高等学校的社会属性所决定的,后者则体现了高师院校的本质属性,是其存在的使命要求。因此,地方高师院校学科专业调整的基本思路为:围绕“国家2010―2020年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立足地方经济发展与基础教育改革需要,坚持师范办学特色,以教师教育专业为龙头,打通专业壁垒,拓宽专业口径,强化专业内涵,突显专业特色。

2. 调整方向

一是以综合化为基础,调整科类结构,形成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本科专业体系。现代社会经济的多元发展对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剧增,因此,我们在学科专业建设上,必须要打破单一学科隶属关系,打通专业壁垒,加强各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整合各学科资源,走综合化发展之路,以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复合型人才。学科专业建设的综合化尤其要纠正过去专业划分过细过窄、专业重复设置的问题。在课程建设上,也应体现综合化。所谓的课程综合化就是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起来,真正做到“文理融通”。充分尊重学生选择专业的自,在大学低年级的时候基本不细分专业,而是按学科大类上基础课,包括相当的综合性科学内容,同时学生还可以在广泛的领域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人文、社科或自然科学的课程,直至高年级的时候再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选定专业,开展专业实践。目前,广西师范学院在经济管理类专业中试行的“1.5+2.5”人才培养模式就是该改革的有益尝试。

二是以市场为导向,完善专业布局,实现地方高师院校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的职能。地方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是地方高校的使命和职能,也是其设置专业的主要依据。市场经济中,人才供求规律的自然调节,必然要求高等教育专业布局结构做出相应的优化调整。由于各种原因,地方高师院校与地方经济社会的联系相对于其他理工类高校或综合性高校来说较弱,出现了地方高师院校的专业布局结构与地方经济产业结构不相适应的情况,培养出来的人才不能很好地适应地方市场和科技发展对一专多能复合型高级技能人才的需求,严重地制约了地方高师院校服务地方经济职能的发挥,阻碍了学校的发展。因此,应进一步完善地方高师院校专业布局结构,提高专业设置与地方市场需求的吻合度,寻求地方高师院校发展与区域产业发展的契合点,大力发展区域经济建设急需的紧缺专业、新兴学科专业,增强为地方各行业培养合格的应用型人才的能力,提高学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力,谋求学校更大的发展。广西师范学院根据学校办学实际,结合了广西建设“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新高地、沿海经济发展新一极”目标任务,依托学校原有的学科优势,积极增设应用型本科专业。2006年以来,学校先后增设了物流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泰语、日语、对外汉语、软件工程等专业,进一步满足广西国

篇7

地方高校的音乐专业是培养音乐文化传播使者的摇篮。把学生能力的培养跟服务地方紧密结合,以社会需要为培养方向,为农村、城镇、区域性的音乐教育、文化管理、企事业单位文化建设输送大批合格音乐人才,是高校服务地方、突出办学特色的重要途径。加强地方高校音乐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与服务地方经济两者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其主要形式如下:

一、与当地文化部门合作下的科研服务在美国,很多高校主动与地方政府和企业界联合建立研究中心,主要研究文化产业为重要课题

随着我国经济、科技和教育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日渐延伸和拓展。地方高校在发展教学科研为中心的同时,应立足地方,积极探索与地方经济的有机结合,增强为社会服务功能,既是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高校自身谋求发展的需要。地方高校音乐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与服务地方经济相结合中一个主要形式就是与当地文化局、群艺馆、婚庆礼仪公司合作。主要任务是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参与整理、挖掘当地传统音乐文化,如地方戏曲、民俗音乐、民间歌舞等音乐形式,对其进行“守护”、传承、与发展。通过对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发掘、整理和编辑,不仅可以保存大量珍贵的传统音乐文化资源,而且还为后人提供演唱、演奏、表演的范本,让民族民间音乐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不断传承发展而日益繁荣。为落实传统音乐文化的现代转化,作为地方本科院校的音乐工作者,应把当地传统音乐的理论研究、传唱传播、创作实验、演出推广等作为文化实体,强化学术价值,在交流中建设,在建设中交流。把学生的科研实践能力与开发地方传统音乐文化结合起来,对提升地方文化品位具有现实意义。

二、与当地企、事业单位合作下的演出服务,是锻炼学生专业能力最重要的途径之一,是学生学以致用、服务社会的最直接有效的方式

与当地企事业单位合作下的演出服务主要指与政府部门、媒体、企业等合作的传统节日、单位庆典、开业宣传、主题联谊等演出。利用节假日和课余时间,与需求单位协商,有组织地创造、编排各类雅俗共赏、符合各单位活动主题、贴近当地群众生活和审美习惯的节目,把队伍拉到社会中去,接受群众和社会的检阅。这类合作演出,既可丰富地方人民群众文化生活,又能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校外演出实践必须有专人管理,有组织地开展对外实践活动。每次活动应请合作单位签写意见反馈书,及时总结经验,在实际教学和排练过程中不断改进,努力达到社会对音乐人才的要求。

三、与本地教育系统合作的地方高校音乐专业办学理念及服务地方社会教育的内容主要有三方面

就音乐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与地方社会教育服务方面,主要指练好扎实的教师素质,服务于地方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服务是地方高校教育服务的核心。地方高校音乐专业主要为地方中小学校培养合格师资,积极为基础教育服务。“要全面实施‘中小学素质教育工程’,提高学生素质,关键在于提高中小学教师的素质”。为此,地方高校音乐专业办学主要通过教学基本功比赛、校内演出与排练、教育实习等途径培养学生素质,提高教学能力。舞台实践和活动组织是锻炼学生专业实践能力最基本的途径。如:以班级为单位,每月举行一次专业汇报,通过比赛和汇报促进学生“唱、演、编”的专业基本功培养。另外,结合节假庆典或学校社团活动,有目的地让学生自己组织、自编自演各类节目,对提高学生自我创编能力及集体活动组织能力有直接的效果。音乐教育实习是学生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阶段。学生在这个实践活动中学会基本的组织教学、驾驭课堂的能力和评课能力。另外,还可以通过鼓励学生走向社区文化单位、农村学校,进行教育实习的途径,辅导当地中小学生的课外音乐学习和社区群众文艺活动的节目指导,巩固专业知识,积累为社区群众教育服务的经验。以上这类实践手段为学生塑造全面的“师范”综合素质提供了保障,为学生今后站稳讲台,服务地方基础教育打下了坚实基础。

篇8

2011年,国家公布《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与教学质量工程二期建设》,将“提升青年教师教学能力”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进而掀起了关注高等教育教学和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的热潮。教学胜任力作为评价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的手段之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新的基础教育改革实施已经很多年了,人们对教师的行为和角色进行了重新的反思,提出了诸多新的要求与标准。一直以来,人们认为新课改是在基础教育领域进行的,无关乎高等教育。其实不然,作为为地方培养基础教育师资的师范类高校也同样面临着全新的挑战。怎样培养适合新课改要求又满足地方基础教育发展的人才成为地方师范类院校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这一重任也就落在了培养师资的教师的肩上。师范类高校教师能否胜任这一重任说到底还是教师的教学能力的问题。

一、教学胜任力的概念

胜任力是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心理学家麦克兰德提出来的。他认为:胜任力应区别于“能力”,它是指成功完成工作所需要具备的知识、技能、态度和个人特质等用行为方式描述出来的各种特征的集合,它与具体的岗位职责有着密切的关系。也就是说,不同的岗位有着不同的胜任力指标和要求。

教学胜任力是指教师在教学中为成功完成教书育人任务而具备的包括动机、特质、自我形象、态度和价值观以及与教育教学相关的知识、认知或行为技能等的特征的集合――这些特征能用以区别优秀与一般。

二、新课改对师范类高校教师教学胜任力的新要求

基础教育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其培养师资的地方师范类高校也应积极应对。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以及胜任力的构成理论,地方师范类高校教师的教学胜任力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在知识结构和专业能力上,从原来只要求学科内的专业基础知识,发展到要会处理跨学科的综合知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在思维方式上,要求在教学艺术上更加机智,能创新,能启发学生思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三是在教学能力上,从单纯模仿他人进行教学,到逐渐形成自己的独具特色的教学风格,发展具有驾驭多种教学方式的能力,同时,引导学生探究式的学习;三是在教学理念上,要求教师不仅“授人以鱼”,还要“授人以渔”;四是在教学手段上,从使用传统的书本、黑板、教鞭等进行教学,到掌握使用投影仪、幻灯、录音机等基本电教手段,发展能利用包括网络在内的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的能力;五是在个人素养上,热爱学生,热爱自己的事业,有较强的沟通能力。总之,教师必须拥有广博的学科知识、扎实的技能和深厚的底蕴,特别是要具备教育理论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

三、师范类高校教师教学胜任力的提升策略

教学胜任力是对教师优秀素质的综合要求,其提升的关键应是学校、教师和教学实践三方面的合力的结果。

首先,从学校来讲,学校要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具体包括:第一,为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提供充分的指导。刚入职的前几年,是青年教师积累教学经验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要是有一个经验丰富的教学团队进行手把手的指导,新进教师就会在教学上有很快的进步。第二,学校要改变发展观念。地方师范类高校的发展观念应从“重科研轻教学”转变为“重教学轻科研”可能更为符合地方特色。在地方高校由于软件硬件都不足,使得从事科研举步维艰。与其这样,不如把高校服务地方的着眼点落在培养人才上。因此,“重教学”才是重中之重。在这种理念下,教师才能把更多的心思放在教学上。第三,改革教师评价机制。地方师范类院校的发展目标是服务于地方的发展,即培养地方发展所需人才。那么,评价教师的机制就应落在教学质量上,而不是发多少论文上。而评价教学质量也不能仅仅看教学能力,而应该以胜任力为基础的多方面的综合素质的考量。第四,为教师提供继续学习深造的机会。鼓励教师不断学习。

其次,教师要树立终生学习理念,不断提升自身素养。有研究认为,专业自主发展是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新趋势。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是教师主动提高的过程,而不是被动提高的过程。在这里,教师如果想要实现有效的发展,就必须在教学中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在反思中改进教学中的不足,提升自己的优势。

最后,在实践经验上,教师要不断在具体的教学中积累教学经验。有调查表明,随着教龄的增加,教师的专业文化素养会有所提高。教龄越大,经验越多,教学监控能力更强,对教学研究也有了更为独到的见解。地方师范类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高效发展,一定要通过教师实践来完成。教师发展的基础与依托是实践,实践是教师教学能力发展有效与否的决定性因素。

参考文献:

篇9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越来越呈现出区域化的发展趋势,高等教育与地方经济社会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同时,由于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推进,中央政府也将一些学校的管理权下放给地方政府,地方政府也在积极以发展高等教育的方式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因此,近年来地方高校迅猛发展,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主体,在当前我国1900多所普通高校中占据了70%。但是,在当前新形势下,这些地方高校如何为地方服务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贺州学院作为广西一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积极探索服务地方的有效途径,在服务地方中走出了自己一片天地。

贺州学院前身是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其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创建于1943年的广西省立平乐师范学校,之后更名或改建为贺县师范学校、八步师范学校、梧州地区教师进修学院、梧州地区教育学院、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2006年2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正式建立贺州学院。校址位于桂、湘、粤三省(区)交界的美丽的贺州市。学校以培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坚持“ 立足贺州、服务广西、面向全国、奉献社会”的办学宗旨,全面推进学校的改革与发展。60多年来共为社会培养大中专毕业生60000多人。

贺州学院建立6年多来,在之前60多年发展积累的基础上,加强加大学校发展建设,不断推进改革创新,学校得到了长足发展。目前,学校占地面积781亩,校舍面积22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4000多万元,图书资料70多万册。在职教职员工880多人,其中教授55人(含聘任)、副教授123人,博士25人(含在读)、硕士181人,有外籍教师5人。设有10系1部1中心,开办本、专科专业59个(含方向)。目前有全日制在校生10313人,留学生18人。学校先后被评为“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全国高校节能管理先进院校”,自治区级“绿色大学”、“安全文明校园”、“文明单位”、“文明卫生学校”等多项荣誉称号。

作为一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面对新形势下的压力和挑战,贺州学院找准自己的位置,始终把贺州作为自己的主战场和用武之地。坚持立足贺州,以办贺州人民需要的大学、办贺州人民满意的大学为己任,在贺州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主战场上发挥人才库、思想库、科技库的作用,在为地方服务中生根开花,其主要服务途径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大力培养贺州急需的应用型人才,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贺州学院根据贺州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实际需要,调整了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方案,努力为贺州各行业培养急用、好用的人才。重点推进了工学、经济学、文学(文化艺术类)教育教学改革,新增了新闻学、现代文秘、新闻编导、商务英语、旅游英语、旅游管理、工程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食品质量与安全、生物制药、电子信息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通信工程等一大批应用性专业,占学校总专业数的80%。积极实行学院――企业结合、学院――中小学校合作等人才培养模式,在当地建立实习实训基地77个,努力培养贺州急需、实用的应用型人才。学校2010年毕业生实现就业1704人中就有584人在贺州市就业。

二、以科技项目扶持与成果转化为突破口,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科技服务

贺州学院紧紧围绕贺州经济发展需要,着力抓好科技项目扶持与成果转化工作。在马蹄深加工技术、重钙粉体生产技术、造纸白泥排污处理、大肉姜快速繁殖技术、山楂种植与深加工的研发以及蚕桑叶面肥和兔用预混料及专用药的研制等方面成果明显,积极为贺州及周边地区服务。教师选育成功的“中田大山楂”已获广西农业厅农作物品种登记证书,建有母本园、苗木繁育基地30亩,示范基地3500亩,已在贺州市推广种植8000多亩,打造了贺州水果新品牌,增加了农民收入。科研成果马蹄脱毒苗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已进入试种阶段,鲜切马蹄、马蹄皮抗氧化产品已进入企业中试阶段,这些研究成果对扩大马蹄种植规模、延长马蹄加工产业链、做强做大贺州马蹄特色产业具有一定促进作用。科研成果氨基酸微量元素螯合物饲料添加剂开始进入中试阶段,产品经有关单位使用表明,该添加剂有利于提高兔鸡猪肉的质量,饲料转化率高,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杆菌一号”和“杆菌特号”两个大肠杆菌高敏实验产品,对大肠杆菌的治愈率达98.3%,与8家大型养殖场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为群众解决养殖上的难题,在桂东地区有较大影响。学校科技工作者还经常深入基层开展科技服务、科技攻关活动,近年来组织科技人员100多人次参加了送科技下乡活动和对农民工培训,科技人员挂职、派出科技特派员4人,在贺州市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基地20多个,结合地方产业、行业实际申报地厅级及以上科技攻关项目20多项,成为了贺州科技公关的主阵地和领头羊。

三、充分发挥师范教育传统优势,大力服务地方基础教育

贺州学院前身是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作为桂东北地区唯一承担师范教育的高等院校,拥有60多年的师范教育历史,已为地方输送合格师资3万多人,累计培训教师(含学历提高)2.5万人次。在教师教育方面,学校有着丰富的培养经验,教育学科特色得到彰显,教师教育专业不断拓展,具有一支学历、职称以及学缘结构合理有序的专业教师队伍,现有精品课程12门(其中自治区级5门),本科专业10个、专科专业2个,建有教育实习基地35个、“顶岗实习支教”学校18个和师范生义务支教点2个。学校始终把教育学科作为重点学科来建设,一直秉承教师教育的传统优势,努力为贺州市及周边地区基础教育服务。与市、县(区)教育局合作开展了中小学顶岗实习和教师培训项目,2009~2010年参加顶岗实习支教167人,使贺州市20多个中小学校受益。面向地方中小学,积极开展中小学校长、教导主任培训和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工作,2006年以来,共培训初中、小学校长和教导主任472人,初中教师继续教育培训15000多人次,培训小学英语教师20人。2010年,面向贺州市三县两区大力开展“国培计划”――广西农村骨干教师乡村教学能手培训项目及“省培计划”项目的实施,国培计划”研修班60人、“省培计划”研修班30人参加了学习培训,还开展了“送教下乡”13场。广泛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工作,五年来学校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194项(其中自治区新世纪教改工程44项,广西教育科学研究8项),为贺州市及周边地区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持。

四、大力开展文化学术活动,引领地方文化事业发展

篇10

关键词: 学前教育 产学研合作 教育实践研究

作为地方本科院校,邢台学院具有107年的师范办学历史,为基础教育培养了数万名师范毕业生,师范教育是邢台学院发展的根基。2002年,学校升格成为综合性本科院校,师范教育数十年一枝独秀的局面被打破。再加上教育形势的发展变化,高校毕业生就业变成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师范毕业生取得教师资格证书必须通过统一考试。为了适应形势发展,学前教育专业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突出应用型、地方性并着重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在实践中认识到顶岗实习是教育形势发展与专业改革的需要,是将学前教育专业产学研合作教育推向深入的最好措施。

一、 优化专业课程体系

按照学院实行的“精实课程制度”,对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多次论证,并不断修改。为了满足当地教育发展的要求,基本上两年就要对课程、大纲及教学计划进行修订,当前正准备对2015版的课程体系进行修订。在2015板的学前教育本科教学计划中,主要设在“两个平台+四个课程”,也就是通识教育平台和实践教育平台,前者主要有思想政治模块、外语模块、科学人文素质教育模块;后者主要包括军训、教育见习、教学见习、顶岗实习、社会调查和毕业论文设计、第二课堂学分等。四个课程包括学科专业必修课程、学科专业选修课程、教育类课程、技能类课程。技能课程有:简笔画与手工、教师书写技能、幼儿教师语言训练、幼儿舞蹈创编、儿歌伴奏与弹唱、幼儿歌唱与训练、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学科专业必修课程有:大学数学、社会科学基础、自然科学基础、国学概论、学前儿童文学、儿童卫生与保健、幼儿园游戏与指导、幼儿玩具教具设计与制作、乐理视唱、钢琴基础、舞蹈基础、声乐基础、蒙台梭利教学法 、奥尔夫音乐教法 ;教育类课程有师德与法规、教育科研方法、教师专业发展、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幼儿园班级管理、幼儿园语言教育与活动设计、幼儿园科学教育与活动设计、幼儿园艺术教育与活动设计、幼儿园健康教育与活动设计、幼儿园社会性发展与教育活动设计;学科专业选修课程有:婴幼儿健康教育、婴幼儿保育概论、婴幼儿家庭教育、婴幼儿营养学婴幼儿素质训练游戏、亲子教育、儿歌创编、学前教育法规、特殊教育概论、中外学前教育史、家庭教育学、学前教育名著选读、儿童心理咨询、幼儿园管理、幼儿园教育评价。教学计划的重新修订为顶岗实习做好了准备,因为要空出一个学期的时间要到一线去上课[1],也就是将8学期的课程压缩成7学期。

二、 加强职业技能训练

为提高学前教育学生的从教技能,学校设立《学前教育专业职业技能训练与考核方案》,对幼儿舞蹈、儿歌弹唱、幼儿活动设计的考试内容、评分标准都有严格的要求。职业技能测试合格者发《学生基本技能合格证》;成绩优秀者发《邢台学院教师教育学院特长生》证书,学院还设有大量实训室,如手工教室、形体训练室、蒙台梭利实验室等,为学生从教技能的提高提供方便条件。学前教育专业职业技能考核方案如下:

1.对幼儿舞蹈技能测试要求。

考试内容:考生自选一段幼儿舞蹈,既要有舞蹈的表现力又要体现出该舞蹈的特性,时间要控制在3分钟以内。

评分标准:

A 99―90分,舞蹈动作熟练,舞蹈风格把握准确,节奏清晰,可以很好地完成舞蹈中的技巧动作。有良好的肢体语言表现力。

B 89―80分,舞蹈动作较熟练,舞蹈风格把握较准确,节奏较清晰,能较好地完成舞蹈中的技巧动作。有良好的肢体语言表现力。

C 79―70分,舞蹈动作不熟练,舞蹈风格把握不够准确,但节奏尚可,不能较好地完成舞蹈中的技巧动作。

D 69―60分,舞蹈动作不熟练,舞蹈风格把握不够准确,节奏不清晰,无法完成舞蹈中的技巧动作。

2.对儿歌弹唱技能测试要求。

考试内容:考生自选一首伴奏儿歌,能连贯流畅、富有表地情地弹唱,时长在3分钟以内。

评分标准:

A 99―90分,富有表情地弹唱,能准确表现歌曲内在的情感及场景,弹奏流畅,不中断,节奏、节拍、指法准确;速度适中、稳定;能体现钢琴弹奏的基本方法。

B 89―80分,能完整弹唱儿童歌曲,节奏、节拍、指法准确;速度适中、稳定、弹奏流畅、不中断;能体现钢琴弹奏的基本方法。

C 79―70分,基本可以完整弹唱儿童歌曲,节奏、节拍、指法基本准确;能体现钢琴弹奏的基本方法。

D 69―60分,不能完整表现儿童歌曲,节奏、节拍、指法不准确;弹奏得不够流畅。

3.对幼儿活动设计技能测试要求。

第一活动目标,活动目标要明确具体,可操作性强,适合幼儿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第二活动内容,活动内容要详细、清晰,与活动目标相对应,能体现活动目的和要求。第三活动过程,活动过程设计要关注幼儿活动,要层次分明,^渡自然,活动方式要机智灵活,过程要完整。第四活动时间,活动时间安排合理,保证幼儿活动完整,有师生互动环节,能完成活动要求。一般时间要求在110分钟内完成。

三、学前专业产学研合作的成效

1.提升了学生的心理素质、专业思想和从教技能。

学生在校内理论学习和技能训练之后走上讲台,才准确找到自己的不足,通过讲台上的实战,实习生的胆量、自信心、对教育对象的尊重关爱之心、对教师职业的敬畏之心都得到提高和升华;实习生在研究教材、观察学生、备课、撰写教案、批改作业、考试命题、教研活动、社团活动、保教活动等从教技能方面得到强化,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有的学生说:“顶岗实习一个学期,让我有了脱胎换骨的改变。”广大辅导员感慨:“实习归来的学生长大了,懂事了!”正如2014级学前本科四班的叶焕林顶岗实结的那样:“这学期我在佳美阳光幼儿园完成了我的实习工作。在实习的这段时间里,我收获满满、感受颇多。首先我要感谢的是这帮天真烂漫的孩子们,她们单纯的想法、天真的笑容,以及他们在学到知识后开心满足的样子会永远定格在我的脑海中。和他们在一起的点滴将会是我未来日子回味最多的珍贵记忆。无论是在学校的学习中还是在社会的历练和与人的人际交往中,我都以为自己一直在认真地学习、生活着,我让自己不断地去学习、改正并完善自己,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曾一度认为自己是一个有明确目标、对自身要求也很高的一个女孩,可是当真正看到这帮孩子的时候,坚硬的心开始慢慢融化,他们那么小,却有着那么大的力量,他们的简单、纯真震撼着我,我开始审视自己并渐渐明白,在我不断地寻找机会想要在社会中历练、成长自己的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知识但同时也丢失了一些最珍贵的东西,那就是孩子身上的真,这使我停下匆忙赶路的脚步去反思自己的初衷。再次拾起初心的自己对孩子有了不一样的感受,我会带着敬畏谦虚的心去看待这些小精灵,从他们身上我学到了很多。”

2.提高了学生就业适应能力。

W生要走向社会,接受检验。通过顶岗实习,让实习生提前了解并学会适应与领导、教师、学生、家长等各方面的交往,消除书生气,强化耐挫力;在基层顶岗实习,让学生学会基本的生活技能,强化安全意识、法律意识、自我保护意识,提高生活自理技能。实习生的生活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3.顶岗实习为学生毕业论文撰写奠定了基础。

原来,学生撰写论文,实践性论文占的比重非常小,并且质量不高。学生在参加顶岗实习的过程中,要完成教育观察、调查报告等环节,在完成实习任务的过程中,学会观察,初步进行教育调查,发现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论文选题不再无所适从,不再空对空。顶岗实习为本科生的课题研究和毕业论文撰写奠定了基础,自然毕业论文质量也有了大幅度提高。

4.顶岗实习为最急需的地方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师资紧缺问题,为基地学校增添了生机和活力。

教师教育学院已进行了五个学期,安排了近千名学生,到邢台市的11个区县的64所小学和42所幼儿园开展顶岗实习、开展支教活动。有的实习基地是刚刚开始一个学期,有的是连续进行了5个学期的顶岗实习,基本保证了实习的连续性。这些实习学生服从基地单位的安排,任教所需的课程,做好了基本的保教工作,还为部分中小学把社团活动、广播站、广播体操等课外教育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5.提高了学校服务地方基础教育的针对性和实际水平。

学生在顶岗实习工作中的表现,反映了我校的培养质量,所以顶岗实习中的信息反馈是人才培养方案调整的依据。因此,我们学校边组织顶岗实习,边思考校内育人体系的改进,学校服务地方的针对性和实际水平得到提高。随着顶岗实习的进一步完善,这方面的效果越来越显著。

四、学前产学研深度合作的方向

1.完善规范制度。

急需制定《邢台学院顶岗实习支教管理办法》,明确顶岗实习的管理职责,明确教务处、学生处、各院系部等部门的职责;明确巡回指导、教学指导教师的选拔、职责、待遇、管理等内容;明确顶岗实习中辅导员职责,学生的任务、待遇及奖惩等问题;明确在实习基地聘请指导教师的办法。明确各项相关经费的标准,对实践教学经费合理划分,保证顶岗实习经费及时到位。用制度规范工作,完善管理,调动各方积极参与,推进工作[2]。

2.合理规划,科学安排实习基地。

使既有岗位需求又有指导能力的基地逐步稳定下来,这样对双方都有利。对需求不急迫、没有指导能力的基地进行调整,既要照顾到面又要重点照顾地双向促进。

3.加强科研,努力提高顶岗实习的质量。

与基地单位联合,做课题立项,开展研究,探索一条适合地方本科院校服务地方基础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到目前为止有关学前产学研合作方面的省级、市级课题有6项,有的结题,有的还正在研究之中。

4.建立“三位一体”机制。

建立完善机制,实现教育行政部门、高校和基地“三位一体”机制,共同负责实习的计划、组织、督导、考核和评估。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宏观协调,高校负责把关实习生的培养,基地中小学幼儿园负责实习期间的生活、教学任务安排协调和教学指导,与高校共同评价考核实习工作。

5.向顶岗置换迈进。

结合顶岗实习做好延伸性的在职教师顶岗置换。借鉴其他高校的经验,充分利用国家相关政策,探索实施顶岗实习与置换研修相结合的有效模式。按照各个学校所需实习生人数的1.5~2倍安排,让顶替下来的多余的老师参加由市教育局统筹的置换培训。可以让置换的老师来邢台学院培训,这样在校学生就有顶岗实习的空间和机会了。

教师教育学院的顶岗实习工作,进行了五个学期的积极探索,正在走向全面开展阶段,但是仍然存在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有的问题需要市教育局、邢台学院领导从客观上整体把控;有的问题需要基地单位的大力支持与协助;有的问题则需要教师教育学院沉下心来在认真总结研究的基础上去改进。为促进师范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为邢台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共同努力,相信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深度研究成果顶岗实习工作会越做越好。

参考文献:

篇11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3-0246-03

The Win-Win Interaction Among Local Teachers Colleges and New Rural Basic Education

Lu Chengjian,Lai Yehuan,Zhang Wenjie

Abstract:It is a historical mission for the local teachers colleges to foster qualified teachers for the new rural basic education,the local teachers colleges have a unique advantage in serving the new rural basic education. The reform in the new rural basic education pose many challenges to them,and provide an opportunity for them to interactive cooperate too. The local teachers colleges will play a leading and supporting roles,and the new rural basic education will win more boost from the local teachers colleges. It will form a sustainable symbiotic win-win relationship when the cooperation mechanism has been improved in interaction.

Key words:local teachers colleges;new rural basic education;leading;symbiotic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高等教育和新农村基础教育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地方师范院校的发展依然面临诸多问题,与新农村基础教育的互动合作还没有形成稳定的机制,地方师范院校还应加大力度引领、助推新农村基础教育,通过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推动新农村师资队伍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以适应新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需要。

一、地方师范院校与新农村基础教育的历史渊源

1.为新农村基础教育培养合格师资是地方师范院校的历史使命。我国高等教育已实现了大众化,新农村基础教育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如学生都已有学上,都已具备接受义务教育的机会,但是,学生能上好学、接受优质基础教育对新农村来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应该看到新农村基础教育所面临的形势,而决定教育成败的关键因素是引领教育发展的教师问题。目前,新农村基础教育的优质教师资源还是欠缺的,教师负担过重,教师教育观念落后,教育改革滞后。地方师范院校尽管为基础教育培养了大量的师资,但面对当前新农村基础教育改革的紧急形势,地方师范院校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这也是新时期新农村基础教育对地方师范院校提出的新课题、新挑战和新要求。引领、助推新农村基础教育改革、是地方师范院校的历史使命,这也是地方师范院校发展的天时条件[1]。

2.地方师范院校对新农村基础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地方师范院校一般都位于地级市镇,嵌入广大农村地区,具有地缘优势,生源相对固定,与各级地方政府、中小学有着长期密切联系。多年来为本地区输送了大批合格教师,其中部分已成为基础教育的学科带头人甚至教育领域负责人。地方师范院校与新农村基础教育进行互动交流方便快捷,便于掌握新农村基础教育的第一手资料,具有实时实效性。地方师范院校可以利用自身的办学特色和优势,着力培养新农村基础教育所需人才。同时,可以把教学科研与地方特点结合,从新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实际出发,帮助研究解决农村基础教育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新农村基础教育服务,这也是地方师范院校发展的地利条件[2,3]。

3.地方师范院校与基础教育有着深厚的感情维系。地方师范院校一般都有几十年的历史传承。中国农村基础教育教师一直由独立设置的师范院校来供给。农村基础教育取得长足发展与辉煌成就,离不开地方师范院校的历史性贡献。目前农村基础教育的教师队伍,大都与地方师范院校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感情基础,他们或是就读于地方师范院校,或是在地方师范院校参加学习培训,在地方师范院校的学习成长使他们对地方师范院校怀有感情,愿意为地方师范院校发展出力,这使得地方师范院校与新农村基础教育的交流更为容易实行,具备了人和条件。

二、地方师范院校与新农村基础教育的关系

1.供需关系。从历史现实来看,地方师范院校毕业生就业方向很大一部分是农村基础教育岗位,农村基础教育的师资队伍结构主要由地方师范院校毕业生构成,两者形成供需关系[4]。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我国人口的大部分,我国教育发展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新农村基础教育对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发挥着巨大的基础作用。地方师范院校应坚持面向新农村基础教育办学,确保人才培养质量,要结合新农村基础教育的客观情况,对自身办学方向进行适时调整,持续为新农村基础教育发展提供优秀的毕业生。

2.引领、支持关系。地方师范院校作为高等院校,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功能。地方师范院校要完成培养新农村基础教育合格师资这一重要任务,应主动地将自己的智力、科研优势融入新农村基础教育的建设和发展中去,引领新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动基础教育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5]。引领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学术专题报告、理论学习辅导讲座、教学现场指导、科研课题的共同参与,给基础教育精神上的熏陶、智慧思维上的启迪、思想理念上的提升。地方院校必须结合自身的发展规划、发展目标引领、支持新农村基础教育,必须同自身的专业结构调整、教学计划修订、课程结构与课程设置的改革相结合,必须与教学方法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相结合,这样才使引领工作具有现实性和可行性。

3.共生关系。地方师范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既然定位于基础教育领域,而新农村基础教育中教师的缺口又主要直接面向地方师范院校,这就决定了两者是一种共生关系,共同提高新农村基础教育质量、提高新农村基础教育教师素质成为两者合作的目标。

地方师范院校与新农村基础教育的合作研究为教师教育中理论与实践结合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和平台,通过合作交流,大学可以实践其教育理论,完善发展和提升新教育理论,基础教育可以为实际的教育问题找到更为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用科学的教育理论去改善他们的实践。合作交流中,双方以“双螺旋”结构紧紧的缠绕在一起,共同提高、共生共长,形成教育理论和实践的相互促进和良性发展。

三、地方师范院校对新农村基础教育的认识与合作

1.地方师范院校对自身的认识和定位。当前我国高校的发展有着向“综合化”和“学术化”发展的趋向,一些地方师范院校在设置非师范专业的同时,盲目地攀比研究型、综合性大学的办学模式,削弱了自身的师范性。实际上,新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要高水平的“教学型大学”为其培养培训合格的师资,地方师范院校的最根本特色还是“师范性”,新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地方师范院校充分发展和展示自己的特色提供了一个大舞台。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特别是为新农村建设服务,既是地方师范院校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赋予地方师范院校的新职能。《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中提出要“创新教师教育课程理念”、“优化教师教育课程结构”、“改革课程教学内容”、“支持高校教师积极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模式实验”。地方师范院校应该面向基层,特别是面向新农村基础教育这个大市场,服务基础教育,把为新农村基础教育培养合格师资和推进新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作为自身的历史使命[6]。

2.地方师范院校对新农村基础教育的认识。基础教育的最大特征应该是它的基础性,其首要任务不是培养科学家、学者,而是培养公民。对新农村基础教育来说,主要就是培养新农村建设所需要的新型农民,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民,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为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人才智力支持。实际上,地方师范院校和新农村基础教育在课程设计理念上存在“城市化倾向”,新农村基础教育没有突出自己的特色,地方师范院校一直是把城市、城镇中小学作为重要合作交流对象,对更广大的新农村基础教育的研究认识和合作不够深入,这是有失偏颇的。如新农村基础教育课程发展的落脚点应更多地放在广大农村中小学的需求上,不能忽略了对农村的注意而偏向城市的需要。比如,新课程改革提倡研究性学习、信息技术教育、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等。农村和城市、城镇的环境条件差别非常大,一刀切地进行改革在农村中小学有时根本行不通,必须根据农村生活实际因地制宜地进行改革。另外,课程目标的“升学主义”倾向、“离农性”倾向,课程内容的“维普通性知识”倾向,课程资源匮乏等都是制约新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瓶颈。解决问题有三个措施:一是加大基础教育经费投入,二是开发适应于新农村基础教育的课程资源,三是建立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体制,逐步完善课程资源建设。

3.目前常见的地方师范院校与新农村基础教育的合作方式。地方师范院校与新农村基础教育共生共长,两者长期以来相辅相成、相互影响,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地方师范院校引领、服务、支持新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新农村基础教育又为地方师范院校提供教学、科研、见习、实习实践基地,消化地方师范院校培养的毕业生。地方师范院校还经常通过多种形式对在职的新农村基础教育教师进行职后培训,创新各种形式的服务,如进行教育科研合作、改革教师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等。

四、地方师范院校与新农村基础教育的互动共赢策略

1.地方师范院校要转变观念、合理定位,致力于服务新农村基础教育。地方师范院校要避免盲目向同类师范大学和综合性大学看齐,应把教学研究型、研究教学型作为自己发展的目标定位,同时要转变观念,增强社会服务意识,首要就是服务新农村基础教育,只有这样,地方师范教育的优势才得以充分发挥,地方师范院校本身才得以可持续发展。

2.地方师范院校要改革课程体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新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需要。长期以来,地方师范院校已形成一整套的教育教学目标、教学模式、课程设置、评价体系等,但随着传统教育向素质的转型和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原有的教育模式越来越呈现出陈旧性和滞后性,有的甚至束缚了师范院校在基础教育中应有的作用。如政治课和教育公共课不结合学生所学专业进行教学,专业课内容与非师院校基本相同,课程设计理论性过强,实践教学比重过小。基础教育改革的目标就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致力于学生个性成长,增强课程内容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倡导学生主动参与、获取新知,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合作交流能力。与此相呼应,地方师范院校比较理想的培养模式应该是学科教育+专业教育+师德教育的培养模式,不断加强课程体系改革,打破专业壁垒,开设交叉学科课程、拓宽专业口径,实现文理融合或不同学科的大综合。

3.新农村基础教育要积极寻求地方师范院校的帮助,推动自身的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改革。从新农村基础教育方面来看,有地方师范院校参与,肯定有益于基础教育的发展。有地方师范院校的理论指导,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可以避免重复以往那种“摸着石头过河”的经验型模式,可以少走弯路。地方师范院校可以为新农村基础教育培养培训师资,参与课程改革和教育科研项目,这对新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可以起到很好的助推作用。

4.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多种互动合作。地方师范院校与新农村基础教育有很大的互动合作空间,充分开展合作,可以获取更大的共赢。除了地方师范院校通过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为新农村基础教育补充优秀的教师队伍外,地方师范院校可以定期举办各种农村中小学教师假期培训班,在新农村基础教育学校建立合作基地,在基地开展教育见习和实习,进行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项目合作,组织地方师范院校教师到新农村基础教育学校开设讲座、交流,指导教育科研,组织师范生深入新农村进行扶贫、顶岗、支教等活动,适当安排一些师范院校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到农村中小学支教、挂职,邀请新农村基础教育工作成绩显著的教师到师范院校给师范生开设讲座甚至于开培训课程,这无疑拉近了两者的距离,互相起到促进作用,达到双赢效果。

5.完善互动合作机制,落实工作责任。地方师范院校与新农村基础教育的互动有了正确的认识和合作形式,还必须有完善的合作机制,才能确保双赢的效果。如师范生在新农村中小学的见习实习,需要实习基地学校提供必需的生活、学习、工作空间和设施条件,需要基地学校教师参与指导,落实这些工作,地方师范院校、地方教育系统相关部门、基地学校领导教师都必须参加,不能缺位,并且要落实责任,否则活动就容易变成走过场。比如基地学校的教师对师范实习生的指导,如果没有明确的工作细则和责任,指导就很容易流于形式,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地方师范院校与新农村基础教育的合作科研,合作培训,走出去请进来的交流与合作,都必须有明确的合作目标、任务和具体的实施方案和最后的工作评价标准,并把工作成效的评价作为地方师范院校是否真正做到服务新农村基础教育的衡量依据,服务新农村基础教育工作才能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朱明山,时伟.支持基础教育事业,助推新型农村建设[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212-124.

[2]王红芳.高师院校服务于基础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09,(21):12-13.

[3]薛正斌.服务地方基础教育是地方高师院校的战略选择[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8):124-127.

[4]张忠恒.新农村基础教育教师供求的生态适应[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1):8-12.

[5]沈小碚.关于高师院校引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些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08,(1):55-58.

篇12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11-0034-02

我国高师教育正在进行着一场深刻的变革, 综合性大学纷纷举办教育学院,跻身于教师教育行列,一方面为教师教育注入新鲜血液,推进了教师教育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教师教育系统内外对有限的教师教育资源的争夺日趋激烈。“一所大学要在竞争中赢得主动权,靠的不是规模也不是层次,而是教育质量和办学特色……只有质量高、特色强的学校才能取得持久的办学效益。”[1]师范教育不仅是高师院校的办学特色,也是其核心竞争力。笔者认为新时期条件下推进高师院校的改革与发展,提高高师院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增强高师院校在市场经济中核心竞争力说到底必须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即应当拥有一支数量精当、结构优化、素质优良、创新能力强的教师队伍。为适应新课改,全面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和育人质量,增强办学特色和市场竞争力,众多高师院校纷纷探索教师队伍建设新路径――选派青年教师到中学挂职锻炼。

本文以四川地区部分师范院校选派青年教师到中学挂职锻炼为背景,结合几位优秀青年教师挂职锻炼的切身体会,就新时期高师院校实施的师资队伍建设新路径,作一粗浅探讨。

1 选派青年教师到中学挂职锻炼的目的和意义

选派青年教师到中学挂职锻炼,是青年教师熟悉和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渠道。目前,我省高师院校青年教师大多拥有硕士及以上学历,他们掌握了丰富的理论知识,但部分青年教师对中学实践教学,特别是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从业技能、教育素养塑造等缺乏深入了解。我国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于2005年在全国范围推广,全省普通高中新课改已全面推行,基础教育正在发生一系列深刻变化。在新课程的实践过程中,很多中学创造性地建立了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为教师在实践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提供了学习和工作的平台。目前,各中学校本研修已经形成制度和风气,专业化成长已经成为教师发展的压力和动力。高师院校青年教师通过到中学挂职锻炼,融入这样一个调研和自我发展的环境,了解基础教育,潜心研究中学教材、教法,熟悉中学的教学、管理,熟悉新课程改革,将为自己的专业化发展和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师院校依托中学,将其作为青年教师的“培训中心”,有助于完善高师院校的课程设置、课程教学和人才培养,提高中学师资的培养质量。高师院校青年教师以教师的身份进入中学教育现场,熟悉中学课堂教学,发现中学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开展课例研究与分析,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调查研究、实证研究等。青年教师通过挂职期间的锻炼和学习,在教学管理实践中了解中学,了解中学生,回到大学后,他们对师范大学生的指导更有效,课程讲解更有针对性,对课改新理念的渗透更充分,将会直接促进高师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2 选派青年教师到中学挂职锻炼还处于探索阶段,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选派青年教师到中学挂职锻炼这一举措推行已久,在实施过程凸显的问题与弊病越来越多,其根本如下:

高师院校对青年教师挂职锻炼缺乏必要的监管力度,挂职锻炼还流于形式。具体的职能部门只是将挂职教师硬性分配下去,缺乏必要的跟踪关注和不定期督查力度。据了解,有的挂职教师挂职期间自由闲散,既不担任教学任务,又不参与中学教学研究,在家过着轻松悠闲的日子,却与上班人员享受同等待遇;有的虽身处挂职单位,但“身在曹营心在汉”,将挂职锻炼当成苦差事,工作中消极怠慢,不思进取。

挂职锻炼教师在挂职单位被边缘化,处于尴尬的境地。中学普遍认为挂职锻炼的教师挂职锻炼时间短,仅是匆匆过客,担心他们在复杂工作前难以独当一面,不愿意将重要的、主要的工作交付给对方,因此挂职教师把挂职当“做客”,在工作中显得被动尴尬,角色模糊,难以主动地与中学教师们开展互动交流及教研活动。

缺乏奖惩评价考核体系。挂职锻炼对青年教师来说是一项新的任务,青年教师在挂职期间难免会遇到一些诸如生活上的实际困难,在困难面前有的会迎难而上,有的会退步不前,失去对挂职锻炼的兴趣与信心。笔者经过认真调查发现高师院校选派青年教师锻炼虽推行已久,但就评价考核体系、奖励约束机制等方面都还存在着些许空白与不足。有的高师院校就青年教师挂职锻炼相关制度虽有提到但存在着不规范和模糊性等问题,对挂职教师的权限、责任、挂职成绩评价仅一笔带过,缺乏具体的可操作性。

3 为落实挂职锻炼精神,实现高师院校与基础教育“双赢”的途径

高师院校与挂职单位统一思想,强化认识,共同促进工作的良性互动。高校教师挂职锻炼从本质上讲,是高校与基础教育的一种新型合作模式,对高校而言应当将其作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又一新路径,对中学而言此项工作有利于提高其教师队伍的理论素养及科研探索能力,增强中学的科研氛围。既然是合作模式,双方管理部门应从战略高度统一认识,共同推进挂职锻炼工作的顺利开展,实现高校与中学的“双赢”效果。

加强监管奖惩力度,完善青年教师挂职锻炼管理体制,提高青年教师挂职锻炼的积极性。为适应新课改,真正体现高师院校对基础教育的服务和引领,实现高师院校与基础教育的“共赢”,选派青年教师赴中学挂职锻炼对高师院校来说还是一个长期的课程。为保证挂职锻炼不流于形式,达到预期目标,一方面,高师院校应设立专管部门对青年教师挂职锻炼期间进行不定期的跟踪督查,并为其建立挂职锻炼档案,将其锻炼成绩、日常表现记载其中,挂职锻炼成绩作为职称晋升、职务晋级、先进评比、年终评优、教学骨干考核的参考条件; 另一方面,除了不定期督查之外,监管部门还应该通过开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增强与挂职教师的交流和了解,让青年教师在异地感受到学校默默关怀,提高其工作的积极性。此外,学校对挂职锻炼表现优秀成绩显著的教师,还应积极表彰并树立榜样。挂职接收单位也要加强对挂职教师的日常监管力度,定期采用座谈或其他形式与挂职教师开展沟通交流活动,并将挂职教师的工作、思想动态以书面形式向高师院校汇报,将此作为挂职锻炼教师年终考评的重要参考。

科学规划,有的放矢。高师院校应根据接收单位的特点和具体情况,科学合理的选派那些身心健康,思想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专业技术水平突出,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较强组织协调能力的优秀青年,分期分批赴中学挂职锻炼,真正意义上实现高师院校对基础教育的服务和引领目的。

实践表明,高师院校青年教师赴中学挂职锻炼制度作为高等院校与基础教育的合作的新型模式,必将在高校服务地方及地方支持高校双向互动中实现“双赢”的效果。在新课程改革的实践过程中,高师院校不断加强科研和教学的同时,还要不断探索自身与基础教育合作的新方式,才能从根本上提高高师院校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育人质量。

参考文献:

[1]王为正.师范教育竞争力何在[N].光明日报,2010(3)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