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2 09:12:0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护理医学检验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在临床工作中,检验标本的检测结果是临床医生准确诊断疾病、制订正确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而检验标本的采集、运送等检验分析质量管理工作则直接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进而影响疾病的诊治工作,甚至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而能否获得一份真正反映患者情况的合格标本,临床护士在整个检验分析过程的不同时间段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并发挥着不可缺少的重要作用。
1 临床护士在整个分析过程的不同时间段的作用
按照时间顺序,从临床医生开具医嘱开始,到检验结果审核发送为止,包括检验的申请、医嘱的执行、患者准备、样本采集、标本运送,标本检测直至检验结果审核发送。临床护士在整个分析过程的不同时间段的角色,比如:检验医嘱的执行者,患者准备的指导者,标本采集的操作者,标本运送的监督者,与实验室交流的沟通者,危急值结果的告知者等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1检验医嘱的执行者 在进行医疗救治的过程中,临床医生往往会依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症状、体征和病史选择相适应的检验项目。护士把患者临床资料生成条形码并作为唯一性标识以及做好采集前的准备工作。
1.2患者准备的指导者 患者的准备是保证标本质量的前提条件,标本采集前患者状态对检测结果有一定的影响,不同检测项目对标本采集前患者的状态有不同的要求。
1.3标本采集的操作者
1.3.1采血过程中还应注意正确的采血顺序,避免由于采血顺序错误而导致检验结果的影响。
1.3.2采血后应及时送检,避免放置过久。远距离运输时要做好标本的预处理。
1.3.3发现脂血,嘱患者素食3d再重新抽血化验,输脂肪乳的患者需注明。
1.4标本运送的监督者 标本采集后应尽快送检,尽快检测,特别是对于某些对检测时间有要求的项目,如凝血项目等。运送时间越短,标本检测结果的可靠性越高。
1.4.1标本采集后,第一时间通知标本运送人员进行标本的转运。
1.4.2做好与标本运送人员之间的标本交接工作并做好相关记录。
1.4.3运送过程中标本的安全:标本对环境的污染或水分蒸发等,做好生物防护,长距离运送时应具备冷藏条件及防止阳光直接照射。
1.4.4督促运送人员与实验室做好标本交接并记录。
1.5与实验室交流的沟通者 临床护士与实验室之间的交流沟通是双方共同做好检验分析质量管理的必要环节。
1.5.1实验室提供给临床护士检验项目清单、标本采集手册及注意事项、特殊标本采集方法等相关内容。
1.5.2实验室在标本接收环节遇到不合格或有疑问的标本时,首先联系临床护士,此时护士也会配合调查并提出处理意见,当遇到有关检验方面特别是分析前阶段有关的问题时,临床护士应主动与实验室沟通,共同探讨。
1.6危急值结果的告知者
1.6.1当患者的检测结果出现危急值时,实验室联系临床护士,临床护士第一时间做好相关记录,包括患者信息、检测项目、具体数值及联系电话等,保证整个危急值通知流程及时有效运行[1]。
1.6.2临床护士收到危急值通知后,第一时间内告知相关主管医生,并积极配合医生做好患者的危急值处理。
2 在临床检验工作中针对护理提出如下措施与对策
2.1加强设备管理,改善检验环境 根据技术要求,配备适合的检测仪器。时刻紧跟国际技术发展的脚步,引进测试领域广、精度高的仪器设备。完善各项仪器和管理,实行"一对一"或"二对一"专人专队管理与护理。检验室对检验人员严格操作规程,对仪器设备的购进、建档、使用操作管理、人员职责均作出明确规定,以提高仪器的护理质量,保证仪器的完整性和设备检测的准确率。
2.2完善实验室前检查制度,提高质控质量 要求临床医师及检验人员提高自身素质,对临床医师要求提高与扩展初诊知识,对检验人员加强业务知识培训,提高检验人员素质。增强工作职员应对医疗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对新知识、新测定办法、新仪器的操作原理和步骤应实行重点培训并严格考核。强化标本采集,检验科要做到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规范化、标准化、系统化检验工作,严格认真做好室内、室间质控,确保测定结果的精确度和精密度,减少试验操作经过中批间和日间标本检测结果的误差,使检验质量显著提升。
2.3制定文件管理规范,并严格执行 实行科主任负责制,护理部垂直领导与科主任的关系、健全文件管理系统[2]。要求检验单由具有处方权的医师逐项填写,检验人员需经检验科主任审批报告权后方能签发报告,检验结束,检验单及报告均应备份存档。制定检验仪器操作手册,并定期进行修订。检验负责管理人员定期向科主任申请检查各种试剂的质量和所用仪器的灵敏度,精密度,定期进行校正。健全登记统计制度,对各项工作的数量和质量进行登记和统计,要填写完整、准确,妥善保管,并实行归档存档。同时加强仪器、试剂的管理,建立大型仪器档案。建立岗位责任制,实行专人负责。
2.4促进检验人员与临床医师之间的交流 护士要加强检验科和临床科室的互动合作与交流,医院开展各科室的交流活动,要求各科室的人报告自己科室的最新发展。检验科人员要求理解临床常见病例和高发病例的相关医学知识,不断学习和积累临床知识和临床工作经验,提升专业检验能力。护士和临床医师要求理解检验技术的一些高度专业化的难度,随时跟进检验科的技术发展。
3 合理选择实验室检查护理工作要注意几个原则
3.1应考虑安全性,即某种检查是否会产生并发症,不良反应是暂时的还是长期的。尽管某些有创性检查可能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痛苦,且有一定的危险性,但是为了尽快确诊,也应劝患者积极配合,进行检查。
3.2应该重视检查的诊断价值,兼顾检查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但是,在不同场合下侧重点可能有所不同。
3.3应考虑到获得各项检查结果所需等待的时间。
3.4还应考虑检查费用的高低,在可能条件下尽量选用价格便宜的项目。
4 临床护理工作在检验医学质量管理注意事项[3]
4.1实验检查项目的选择和运用具有一定技巧性。
4.2对于某些诊断不明的患者,为了尽量缩短确诊时间,减少检查费用,可以分两步进行。先选用一些敏感性高的项目将诊断范围缩小,尽可能减少假阴性,以免漏诊;然后在第一步检查结果阳性的基础上进行肯定诊断,尽可能减少假阳性,以免误诊。
4.3临床上常会遇到某些疾病诊断缺乏一种敏感性和特异性都很理想的实验检查方法,这时需要将2个或2个以上检查项目结合起来应用,互相取长补短,以提高实验检查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4.4检验医学中的临床路径合理化是联系患者、家属、照顾者和专业小组来共同达到预期结果的一种具体的服务方法,它是一个预计的、对每日服务计划的说明。对某病种,使用合理的检验医学临床路径,由入院到出院,提供有时间性、有效的检测项目。它是一种有效控制品质与费用的临床服务模式,可减少资源的浪费,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使服务对象获得最佳的照顾质量。
4.5检验医学中临床路径合理化的关键是要有时间顺序性,要能控制和改良品质,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服务设计。这是一个要用系统管理的科学手段进行管理的照顾模式。
总之,随着医疗卫生改革的不断深入,继国家对药品进行严格的管理之后,临床检验质量管理开始提上重要的议事日程。在临床医学检验工作的过程中,应该将质量放在核心,不断提高检验人员的质量意识,减少因为标本因素对检验结果产生的消极影响。医学检验分析前质量管理包括:检验申请是否合理、患者准备是否充分、标本采集是否恰当、标本运送到实验室是否及时,标本在检验科内部的传递是否正确等;能否得到一份真正代表患者实际情况的合格标本,护理人员在医学检验分析前的各个时间段的每一环节中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又尽可能减少患者痛苦和减轻其经济负担,这是一个需要不断研究的医学决策学问题。临床护理工作为整个检验质量管理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因此临床护士做好检验医学质量管理的工作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健康事业对男性护士的需求不断提高,报考护理专业的男生也在逐年增加。国内单独对医学院校护理专业男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少见报道。为此,作者对护理专业男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以便为护理专业男生的心理素质教育提供依据。
1 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山东省滨州医学院护理专业全体在校男学生62人,年龄17~24岁,平均21.2岁,其中本科51人,专科11人。
1.2调查方法①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②自行设计调查表,内容包括年龄、家庭情况、入学志愿选择、是否喜欢护理专业、毕业后是否愿意从事护理专业、影响专业态度的因素共6项。测试前使用统一的指导语,由全体被测男生当场填写,以无记名方式独立完成答卷。共发放问卷62份,问卷全部有效收回。数据采用SPSS10.0软件统计处理,采用t检验比较。
2 结果
2.1一般情况调查结果来自农村56人(90.4%),城镇6人(9.6%);自愿报考50人(80.6%),其他原因12人(19.4%);报志愿时了解护理专业26人(41.9%),报志愿时不了解护理专业36人(58.1%);喜欢护理专业24人(38.7%),不喜欢护理专业38人(61.2%);毕业后愿意从事护理专业34人(54.8%),毕业后不愿意从事护理专业28人(45.2);影响专业态度的因素包括认为护理专业前景乐观8人(12.9%),不清楚专业发展前途22人(35.5%),就业好50人(80.6%),专业和兴趣爱好不符40人(64.5%),社会重视护理工作20人(32.3),专业科学性强34人(54.8%),难以发挥自己才能26人(41.9%),工作稳定有保障工资待遇高38人(61.3%),工作太辛苦38人(61.3%)。
2.2护理专业男生SCL-90评分与临床专业学生、全国大学生、青年组常模的比较见表1。
3 讨论
一般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在医学院校护理专业男生中有90.4%的学生来自农村,80.6%的学生自愿报考护理专业,80.6%的学生认为就业好,61.3%的学生认为工作稳定有保障工资待遇高,与此相对应,只有38.7%的学生喜欢护理专业,41.9%的学生报志愿时了解护理专业,54.8%的学生毕业后愿意从事护理专业,12.9%的学生认为护理专业前景乐观,64.5%的学生认为专业和兴趣爱好不符,41.9%的学生认为难以发挥自己才能。可以看出,农村学生构成了护理专业男生的主体,很多学生虽然自愿选择护理专业,但并非出于自己真正的兴趣爱好,就业好、工作稳定、工资待遇高起了一定的作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4.006
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P)是指经过标准化、系统化培训后,能以复制方式准确表现同真实病人近似情形的健康人,发挥模拟病人、评估者和指导者3种功能,具有一致性、反复使用性和良好依从性等特点[1]。在国外,将SP应用于医学教育中已接近半个世纪,主要应用于各医学类专业学生的临床技能的训练与考核中[2]。1991年,StillChinman PL 把该方法引入我国[3]。但是,由于规范化培训及采用SP 教学对于普通医学院校来说无疑是较大的难题,国内外一些学者吸取SP教学的精髓,采用培训过的医学生作为SP,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将其定义为简易标准化病人(simple simulation patient,SSP)[4]。
《护理学基础》是护理专业的主干课程,主要为学生提供从事护理工作必备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实践技能和基本情感,具有很强的实践应用性。传统的《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多为演示性教学,操作教学对象往往是没有情感,没有反应的模型人,这使得护生的思维、职业素质及临床实验能力的培养受到了局限[5]。鉴于我国医学教育体制的特点及社会对护生综合素质要求的不断提高,为探讨简易标准化病人在《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的可行性和效果,笔者将SSP引入《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并与传统实验教学法相比较,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1 研究对象
选择邵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11级三年制统招护理专科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护理8班55人作为对照组,12班护理57人作为实验组,共计112人,均为女性,年龄17~ 20 岁,已完成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等专业基础课的学习。两组学生在年龄、入校成绩、基础理论课成绩、理论课与实验课课时安排、授课教师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 研究方法
2.1 准备阶段
2.1.1 SSP的选择
从我校2010级3年制护理专业中选取12名学生进行SSP培训,选取要求:①自愿参加;②已完成护理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的学习,具备一定护理专业技能;③具有一定表演能力;④有良好的语言表达及应对能力;⑤工作认真、守时。
2.1.2 编写SSP模拟病例
根据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结合护理操作中的重难点,在附属医院选择临床典型病例,并经基础护理教研室全体教师集体备课,进行标准化处理后形成SSP模拟病例。
2.1.3 SSP的培训
教学前2周向SSP志愿者发放模拟病例,并组织观摩临床典型病例1-2次,了解病人内心感受和心理变化,感受病人语言、肢体、情感。教师指导被培训者扮演模拟病例中的病人角色,还可强化模拟某些特殊病人如恐惧、忧虑、愤怒、不合作等。
2.1.4 教学前准备
教学前1周向学生发放模拟病例,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病例进行讨论,并熟悉所涉及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2.2 实施
对照组采用传统实验教学法,即以教师讲授为主,结合模型人示范操作,学生在实验室练习。实验组采用SSP辅助教学法,即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简短讲解后,1名SSP模拟病人角色,教师演示护理人员示范正规的操作流程。学生分组,每组配备1名SSP,完成模拟病例的相关护理,最后由教师、学生共同总结。
2.3 评价方法
2.3.1 技能考核成绩
课程结束后,两组学生应用传统实验考核方法进行统一操作考核。监考老师经过培训,统一使用我校《护理学基础操作考试评分标准》。每项操作按百分制计分,各项操作成绩相加取平均分即为操作考核成绩。
2.3.2 学生教学评价问卷调查
课程结束后,向学生发放自制问卷,了解学生对两种方法的满意程度。问卷设计8个条目,设“是”、“一般”、“否”3项。共发放问卷116份,回收有效问卷116份,有效回收率100%。
2.3.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 检验,P
3 结果
3.1 2组学生操作技能考核成绩比较(表1)
表1 2组学生操作技能考核成绩比较(±S,分)
[[组别\&人数\&成绩\&实验组\&57\& 86.52±3.87\&对照组\&55\&82.04±5.11\&t值\&\&6.14\&P\&\&
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学生操作技能考核成绩有显著性差异(P
3.2 2组学生教学评价调查问卷比较(表2)
表2 2组学生教学评价调查问卷比较(人,%)
[[项目\&实验组(n=57)\&对照组(n=55)\&χ2 值\&P\&是 \&一般\&否\&是\&一般\&否\&调动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47(82.46)\&10(17.54)\&0\&14(25.45)\&38(69.09)\&3(5.45)\&37.15\&
4 讨论
4.1 有助于学生掌握所学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传统护理实验教学以教师讲授和演示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机械性模仿操作,学生往往缺乏兴趣。SSP辅助教学法接近临床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了学生对系统理论的深刻理解和对具体操作的感性认识,促使学生将基础理论和实践操作有机结合,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4.2 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有利于培养高素质实用型护理人才
现代社会要求护理人员不仅要具有良好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应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传统实验教学教师偏重知识的传授,强调学生操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忽视了学生临床综合能力的培养。SSP辅助教学法课前发放模拟病例,课中模拟真实的临床护理过程,促使学生及时发现问题、独立分析、解决问题,提高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SSP不仅可模拟真实病人的阳性体征和症状,还能表现出病人的各种情绪变化。实验过程中,学生需认真组织语言,与SSP交流沟通,评估病情,做好解释、安慰,取得理解、配合。从而提高了学生与患者交流沟通的能力,增强了学生与真实患者接触的信心,培养了爱心、耐心,有利于学生今后更好的融入临床护理工作。
4.3 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综合素养
应用SSP辅助教学,授课前,教师需根据实验内容及教学计划收集、整理大量资料,并依据临床真实病例,编写满足教学需要的模拟病例,授课过程中,教师须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引导学生掌握护理知识和技能。因而要求教师不断学习基础理论知识、护理专业知识和人文科学知识,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综合素养。
4.4 应用SSP辅助教学法存在的问题
选择本校2年级护生接受SSP培训,成本低,易于组织管理,且2年级护生已进行了护理基础知识及专业知识的学习,具有一定医学基础,容易理解病情,易于培训。但学生标准化病人均为正常人,不能完全模拟真实病人的所有临床症状和体征,且选用的病例往往比较典型、单一并经过标准化处理,学生对于临床疾病多样性的认识不足;其次,某些侵入性的操作无法在SSP身上进行。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可将传统实验教学法与SSP辅助教学法综合应用,利用模型人结合床边教学及有关多媒体教学,从而将学生培养成为适应社会需要的实用型护理人才。
综上所述,将SSP应用于《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基础护理操作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张璐姣,朱丹.标准化病人在我国护理教育中的应用[J].护理学报,2010,17(11A):18-20.
[2]Parish SJ, Weber CM, Milan FB, et al. Teaching clinical skills through videotape review. a randomized trial of group versus individual reviews [J]. Teach Learn Med, 2006,18(2):92-98.
[3]钟玉杰,王敏,李勤.从10年文献回顾分析我国标准化病人教学的发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3):259-261.
[4]张莉芳,蔡益民.标准化病人在护理学基础操作技能教学中的应用设想[J].中华护理教育,2009,6(6):270-271.
[5]施月仙,田金徽,杨克虎,赵岳.标准化病人教学法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应用效果的系统评价[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1,11(1):91-95.
作者简介:李沛霖(1986-),女,湖南邵阳人,本科,助教,主要研究方向为护理教育与护理研究,邵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护理系,湖南邵阳 422000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2007年5月至2008年5月,我科共收治SAP伴发高血糖、呼吸窘迫患者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40~78岁,平均年龄62岁,入院时均无糖尿病史。主要症状:中上腹痛、发热、血尿淀粉酶升高,经腹部CT、B超等检查确诊,由于呼吸窘迫转入ICU,转入时测空腹血糖12.6~30.4mmol/L,呼吸28―45次/分,PaO2 45~70mmHg,PaCO2 正常,经无创机械通气、禁食、胃肠减压、抗炎、抑酸抑酶、控制血糖、纠正水电解质平衡、补充能量等综合性治疗,1~2天空腹血糖控制在10 mmol/L左右,3~5天空腹血糖恢复至正常4.4~6.1 mmol/L,大部分病人病情得到控制。
1.2 治疗方法
采用短效胰岛素(10 ml:400 U)50U+生理盐水50 ml,每1 ml溶液含胰岛素1 U,使用微量泵控制剂量,单独静脉通路给药,根据血糖值调节胰岛素剂量,血糖值>31.0mmol/L,胰岛素8~10U/h泵入维持,半小时至1小时监测血糖;16.0~31.0mmol/L,胰岛素4-6 U/h,1~2小时监测血糖;12~15.9mmol/L,胰岛素2U/h,4小时监测血糖;8~10mmol/L,胰岛素以0.5~1.0U/h泵入维持,6~8小时监测血糖;最终将血糖目标控制在4.4~6.1mmol/L。如有血糖值波动可加测血糖,动态监测血糖值。
1.3结果
18例病人病情得到控制,血糖正常,呼吸功能恢复转至病房,2例病人病情加重,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
2护理干预
2.1一般护理
加强心理护理、基础护理,保持舒适卧位,做好各导管及呼吸道护理,协助翻身拍背,指导有效呼吸及咳嗽咳痰方法;患者禁食禁饮、胃肠减压,早期肠外营养支持,告知病人疾病相关知识及禁食的重要性,指导病人正确配合治疗与护理。
2.2用药护理
遵医嘱给予抗炎、抑酸抑酶、纠正电解质平衡、控制血糖、肠外营养补充能量等综合治疗,在含糖溶液及肠外营养液中按葡萄糖:胰岛素以4~6g:1U标准加入,同时予胰岛素微量泵维持,严格控制输入速度,使得血糖迅速而稳定下降,控制血糖在理想范围。密切观察药效,注意药物配伍禁忌,避免使用升高血糖的药物,胰岛素选用单一通道给药,避免推注药物及加快输液,导致剂量不准确引起血糖波动。
2.3血糖监测
胰岛素使用的关键是要及时监测血糖变化,合理调整胰岛素的用量,强调血糖和胰岛素的同步变化。我科使用强生、罗氏公司生产的快速血糖测量仪,采集手指或足趾末梢血,5~10秒测出结果,测量时正确执行操作规范,避免造成血糖值误差。当血糖值不稳定或调整胰岛素剂量时,加测血糖次数,以控制血糖在正常或轻度升高的范围内,严格交接测量血糖的时间,准确记录结果。每日检验肝功能及血生化,对比快速末梢血糖与静脉血标本中血糖值之间的差距,为临床治疗提供保证。
2.4防治低血糖反应
密切观察病情,动态监测生命体征,观察意识、皮肤温湿度、低血糖的表现等,特别是老年病人反应性差,对胰岛素敏感,易发生夜间低血糖,如患者有心慌、出汗、手抖、饥饿感等,立即测量血糖,确实为低血糖时立即停用胰岛素泵,静脉注射50%葡萄糖40 ml,必要时可用10%葡萄糖静脉输注。加强监护和血糖监测,随时调整治疗方案,控制血糖在理想范围。
2.5特殊治疗护理
患者有呼吸窘迫症状,查血气分析低氧血症明确,给予无创机械通气,加强气道护理后逐渐好转;有15例病人采用血液净化治疗,清除炎性介质、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调节内环境和稳定血流动力学作用,这种特殊治疗方法的应激刺激,造成病人血糖值不同程度升高,我科调整透析液中葡萄糖加入量,同时配合胰岛素泵的使用,有效控制血糖。
3讨论
SAP治疗原则要求严格禁食,能量来源主要是肠外营养输注,但是这类病人由于内分泌功能不同程度受损,存在葡萄糖不耐受和胰岛素抵抗,而且有个体差异,胰岛素与葡萄糖比例按标准配制后,病人血糖控制不理想,易发生高血糖及低血糖反应。我科采用胰岛素微量泵持续给药,进入体内的胰岛素量均衡,根据测出的血糖值精确的调整剂量,较间断皮下注射胰岛素效果更好,血糖控制理想,低血糖发生率低,更适用于不同个体或同一个体不同时段的生理需要。
SAP常伴严重的代谢紊乱,主要包括高代谢、高分解、高血糖等,其中高血糖的发生高达40~90%[3]。血糖增高,是反应急性胰腺炎时胰腺自身坏死范围、程度以及由此导致胰腺内分泌障碍的重要指标,即病情越重,血糖水平越高,对生命体重的影响越大,患者的预后就越差[4]。研究发现,SAP患者血糖在3.6~6.4mmol/L时,胰腺无坏死表现或只有少量点状坏死灶;血糖在6.4~11.1mmol/L,则可出现明显的应激反应;血糖≥16.7mmol/L时死亡率明显上升[5]。故有效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在正常或轻度升高的范围之内,对病情控制、疾病治疗有重要作用。胰岛素微量泵使用,单一静脉通路给药,避免与其他药物之间配伍禁忌,无静脉推注及输液滴速快慢对进入体内胰岛素剂量的影响,保证体内胰岛素量均衡,预防低血糖反应,根据测出血糖值调整胰岛素剂量更具有科学性,达到最大用药效果和治疗作用。
参考文献
[1] Chiang DT、Anozie A、Flening WR,et parative study on acute pancreatitis management[J].ANZ j Surg,2004,74(4):218-221.
[2]陶少宇、李宛霞.强化胰岛素治疗严格控制血糖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学,2006,7(11):63.
[3]李维勤、李宁、黎介寿.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的营养支持[J].肝胆外科杂志,2003,2(11):8-9.
[4]Mentula P、Kylanpaa ML、Kenppainen E ,et la.Early prediction of organ failure by combined marker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pancreatitis[J].Br J Surg ,2005,92(1):68-75.
[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6)10(c)-0195-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vascular doppler compliance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patients with diabetes.Methods 80 patients from February 2013 to September 2015 in our hospital with diabetic of lower extremity vascular lesions clear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40 csaes in each groups,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implemented with comprehensive nursing,the control group was implemented routine care,then treatment adherence,common peroneal nerve motor and sensory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anxiety and depression after intervention situations and discharge nursing satisfaction and common peroneal nerve motor of two group were compared.Results The total complianc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7.5%,it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75.0% of control group (P
[Key words]Nursing;Diabetes;Lower extremity vascular;Doppler
糖尿病极易合并下肢血管病变,一旦发生下肢血管病变一般呈现多节段、远端病变且表现为容易复发等特点[1],临床上患者主诉则以下肢肢端感觉并合并运动功能障碍多见,本病起病缓慢且较为隐匿,虽然其对患者不致命[2],危害性不及心脑血管病变,但其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一定影响,同样需要引起临床重视[3]。对此类患者进行有效的尽早护理干预,告知患者做好良好的下肢及足部护理极为重要。目前临床上对于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神经性病变者,治疗上多以内科保守治疗为主,如果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诊断,患者预后将得到有效提高[4]。目前诊断上下肢血管多普勒检查被认为是发现下肢血管病变的主要手段[5]。为更好地提高糖尿病患者实施血管多普勒检查的依从性,本研究主要探讨护理干预相关方法及临床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2月~2015年9月本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明确下肢血管病变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经临床表现、生化辅助检查等确诊存在2型糖尿病,并通过动脉造影确诊存在下肢动脉闭塞或斑块形成,排除既往实施下肢血管手术者、精神疾病者、严重凝血功能障碍者、严重心肺肝肾功能障碍者、签字拒绝入组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其中观察组男20例,女20例;年龄45~85岁,平均(53.6±2.3)岁;糖尿病病程10~25年,平均(15.7±1.2)年;对照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45~85岁,平均(53.7±2.4)岁;糖尿病病程10~25年,平均(15.8±1.2)年,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性别、年龄及糖尿病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就有可比性。
1.2超声检查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安静状态下进行,对其胫后动脉及足背动脉进行检查。首先确定有无斑块形成,同时观察动脉的彩色血流信号,其中管腔面积缩小>50%者为管腔狭窄,管腔面积缩小达到100%者为血管闭塞。血管内径测定选择检查胫后动脉起始部及足背动脉起始部为测定部位,连续测量3次,取平均值。
1.3护理干预方法
1.3.1观察组 心理护理上注意加强与患者的交流与沟通,及时为其讲解糖尿病相关健康教育知识、目前治疗方法以及实施下肢血管多普勒检查的必要性,从而消除患者焦虑与紧张的情况。注意加强对下肢及足部的护理,首先需指导患者每天对双足颜色、温度以及感觉与运动进行观察与记录,尤其在穿鞋时,应先检查鞋内有无异物,鞋子尽量选择软底、舒适、透气材质为宜,同时袜子建议使用棉质宽松为主,避免赤脚走路或硬底鞋,对于寒冷天气使用热水袋者,注意热水袋外层包裹隔热层,尽量减少烫伤发生。加强对患者的健康知识宣教,为患者建立个体化健康档案,做好有效的追踪随访,日常生活中注意避免暴饮暴食以及食用含糖量高的食物,积极进行饮食调控的同时,加强运动锻炼,结合药物治疗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告知患者积极配合医师治疗及行下肢血管多普勒检查的意义,对了解下肢血管状况,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预后的价值,并取得患者积极配合,有效完成相关检查。
1.3.2对照组 实施常规护理,由责任护士或主管护士将医师开具的检查申请单交给患者,嘱患者自行去超声科进行下肢血管相关超声减少,检查完后自主回病房继续治疗。
1.4观察指标
采用住院期间责任护士观察记录形式进行相关数据采集,比较两组治疗依从性、腓总神经运动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干预后焦虑抑郁情况及出院时护理满意度。其中腓总神经运动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由肌电诱发电位仪检测。
1.5判定标准
治疗依从性分为0~Ⅲ级[6],治疗总依从性%=(0级+Ⅰ级+Ⅱ级)例数/总例数×100%。患者抑郁评分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7],总分
1.6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2结果
2.1两组治疗依从性的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依从率为9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腓总神经运动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的比较
观察组腓总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快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两组干预后焦虑、抑郁情况的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4两组护理满意度的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例数为38例(95.0%),对照组护理满意例数为28例(70.0%),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13,P=0.008)。
3 讨论
随着我国老龄化的进展,糖尿病发病率显著升高,随着病程的延长,外周神经系统方面并发症显著增加,长时间的神经营养不良导致周围神经及血管病变[8],进而影响患者运动与感觉能力,其中下肢保护性感觉能力明显降低,将导致下肢感染、坏疽的发生,而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9]。研究证实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主要是因为血脂代谢异常所致[10],往往表现为下肢血管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尤其在运动状态下,出现下肢氧耗量的增加,氧供需失衡,而出现血流动力学异常[11]。
本研究针对两组治疗依从性比较发现,观察组治疗总依从率为9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同时针对护理满意度研究发现,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可能与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加强患者心理护理,充分了解患者心理状况变化,及时调整患者心态,发现问题及时与患者沟通,提高患者对治疗信心[12],促进护患关系融洽有关[13]。同时针对两组干预后焦虑、抑郁情况比较发现,干预后观察组焦虑及抑郁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提示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能提高糖尿病实施下肢血管检查患者心理应对能力,减少患者治疗期间焦虑、抑郁的心理,究其原因则与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注重心理护理,有效加强健康教育干预,同时注重患者下肢及足部护理[14],一旦出现异常及时就诊治疗有关。并且告知患者下肢血管多普勒检查的必要性[15],及时获得治疗的有效性,从而显著减轻患者心理压力[16]。最后针对两组腓总神经运动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比较发现,观察组腓总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快于对照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同样快于对照组,可能与通过有效的综合护理,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以及积极治疗的信心[17],减轻心理压力,从而更好地提高治疗配合度,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有关[18]。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糖尿病实施下肢血管多普勒检查的依从性,减轻患者心理压力,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曾艾,葛肖艳.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价值[J].中国医药导刊,2016,18(1):34-35.
[2]杨娟.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中的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3):524-525.
[3]朱诚凤,黎傲霜,胡萍,等.多普勒血流仪联合SW探针在糖尿病足筛查中的应用及护理对策[J].吉林医学,2011, 32(19):4034-4035.
[4]王波,程岚.多普勒血流仪在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中的应用及护理[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19):192-193.
[5]任君,欧淑一.踝肱指数在糖尿病足预防中的应用[J].四川医学,2013,34(8):1312-1313.
[6]孔焱,李秀媚,袁奕英.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4):76-77.
[7]姜章珍,胡中桂.踝肱指数在糖尿病足早期预防及护理中的应用[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4(5):74-75.
[8]李锦萍,王瑜.四肢多普勒探测仪在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J].吉林医学,2013,33(26):5776.
[9]马小艳,童奥,张妲.糖尿病足的预防与护理进展[J].护理杂志,2012,29(10):40-46.
[10]马筱燕.糖尿病足的预防与护理[J].现代护理,2010,11(4):155.
[11]程道荷,田祝华,李琳,等.糖尿病足高危病人早期识别方法研究[J].护理研究,2011,25(1):42-43.
[12]韩立平,赵雅君.应用糖尿病空气波压力治疗仪(IPC)实施下肢护理体会[J].当代医学,2010,16(27):124-125.
[13]叶晶,陈利群,白姣姣.糖尿病足危险人群筛查的研究进展[J].全科护理,2013,11(1):170-172.
[14]郑青莲.踝肱指数对2型糖尿病病人足溃疡的预测价值研究[J]护理研究,2010,24(1):28-29.
[15]周根娟.中药足浴配合穴位按摩护理糖尿病足临床体会[J]新中医,2015,47(9):237-239.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8(c)-074-02
护理学是一门科学性很强的专业,需要通过大量的研究工作来促进其发展,完善其自成系统的理论体系。护理学又是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需要用科学的方法来进行研究,从整体上提高学科水平。护理研究就是通过科学的方法,系统地研究或评价护理问题,并通过研究改进护理工作和提高对病人的护理质量,用以直接或间接地指导护理实践的过程。研究的重点大多是选择临床护理问题和改进护理方法等研究[1]。而护理研究离不开医学文献检索,通过文献检索,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研究成果,也可避免重复研究。
1 方法
1.1 如何利用网络获取护理研究信息资源
关于护理科研资源的获取,国内已有文献报道。2002年林媛和蒲莉等以综述的形式介绍了国外获取护理科研资料(EBP)的一般途径。利用因特网查询信息是护理人员非常便利的信息检索途径。可根据护理研究的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与检索策略来检索临床证据。
1.1.1 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如:MEDLINE、EMBASE、BIOSIS、SC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等纷纷由光盘转向网络,使广大护理人员可在网上获取全面的医学信息。PubMed(pubmed.gov)是获取国外循证护理文献的重要途径,可直接通过关键词途径检索。国内的书目文献数据库和比较常用的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有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省略)等。
1.1.2 中国专利信息检索系统(http: //jiansuo. com),检索查新感兴趣的中国专利。提供11个检索入口,供您选择其中一个或多个填写相应的检索式,并允许对各个检索式的检索结果进行复杂的逻辑运算。登陆网站首页以后,出现的检索屏主要由说明列、输入框和状态列等三部分组成。最左侧为说明列,包括检索式的说明及其相应的联机帮助,中间为检索条件输入框,最右侧为状态列,显示检索结果或错误信息[2]。
1.1.3 中国医学科学院网络数据库资源系统(http: //cbm.imicams. ac. cn)是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推出的中国科技信息资源共享网络,该检索系统涵盖美国MEDLINE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荷兰医学文摘(EM)、国际药学文摘(IPA)等多种数据库。
1.1.4 中国知网(http: //省略/index.htm)是我国第一个连续出版的大规模集成化、多功能学术期刊全文文献检索系统,可以免费浏览中国期刊题录数据库及中国重要报纸题录库、中国专利题录库及中国优秀博、硕士论文题录库及中国会议论文题录库等,付费用户可获全文。
1.1.5 万方数据库(http: // wanfangdata. com. cn)集纳了1 500多种科技期刊的全文内容。该系统的检索分为简单检索和复杂检索。使用简单查询可以输入要查询的关键词并在选择框内选择在论文、引文还是期刊名称中查询。利用复杂检索能进行快速、有效的组合查询,可以进入查询页面,迅速获得最准确的查询结果。
1.省略abx.省略/)、好医生护理中心(http: / haoyisheng. com/main/ha/home)、金卫护理网(http: //nursing.省略)、美国护理学会(American Nurses Association, http: //wwwnursingworld. org/)、美国护理学院学会(Association of Colleges of Nursing,http: // aacn. nche. edu)等网站提供了国内外护理教育、护理研究、相关政策法规、信息管理、护理出版物以及其他项目,旨在促进专业护理人员提高专业素质以及社会对护理高等教育、研究以及实践的支持。
1.3 搜索引擎
搜索引擎是网络信息检索十分重要的工具,可以检索网页、图像、论文全文、会议论文、科技报告、图书、专利文献等多种类型信息资源。由于生物医学和护理信息检索的专业搜索引擎非常少,目前多用综合性搜索引擎Google (省略)、百度(省略) 查找医学信息。要查找护理文献的全文,可直接利用这两种搜索引擎的高级检索功能,即可获得检出文献的全文[3]。
2 讨论
2.1 在进行文献检索时要注意的问题
要注意两个问题:①要对所获信息进行仔细阅读、分析,并与其他相关资料进行比较,在确认所获信息的科学性、可靠性等情况下方可利用。②由于现代科学的综合交叉与彼此渗透,文献的分布出现既集中又分散的现象[2],有些与医学相关的文献刊登在一些综合性期刊或相关领域期刊上因此要防止漏查。
2.2 网络检索的作用与意义
由于网络检索能从不同的角度和切入点来共同研究护理问题。目标是通过联合检索推动护理学科的联合与交叉;通过网络快速和共享的优势,合理使用护理文献的信息资源,推动高水平的研究课题及成果的产生,促进科学护理知识的普及,为医疗和临床提供最佳依据,为广大病人和可能接受医疗、护理服务的人群提供有效的参考指南。
3 结论
要认识到Internet在护理领域中应用的重要性,网络检索将逐步朝着简单化、人性化方向发展,检索界面会越来越简洁、友好。用户可以方便、及时、准确地获得所需信息。加强护理人员医学信息检索能力的培养将有利于推动护理科研的发展,同时也将促进国际间护理同行的交流,缩短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护理研究及临床护理工作水平的差距。所以,应充分利用现有的条件,增强护理人员医学信息检索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肖顺贞. 护理学研究[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3.
关键词:民间文学艺术作品 著作权法 法律保护
一、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内涵分析
我国现行的《著作权法》第6条规定:“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著作权保护办法由国务院另行规定”。我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2条规定:“著作权法所称作品,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创作成果。”我们发现作品的定义是要求“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这些要求显然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进行界定有很大的难度。
我们知道大部分知识都是一代一代传下来的,但其不断地发展和创新出新的知识。以民间文学艺术的历史题材创造出来的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和原先的素材是分开的,具有确定的创作主体和特定的表达形式,但是这两者之间有时重叠性比较大,界限模糊,难以区分。这是我们探讨民间文学艺术作品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也是我们进一步对民间文学艺术进行规制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
刘春田认为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是指由某社会群体(而非个人)创作的流传于民间的歌谣、音乐、戏剧、故事、舞蹈、建筑、立体艺术、装饰艺术的文学艺术形式[1]。笔者认为,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是指特定民族或区域的社会群体集体创作,通过口传心授、模仿等方式,在本区域内世代流传的、反映本地域的传统文化、风俗习惯、群体特征、自然环境等特有成分,又不断的为群体发展的文学艺术作品。列举式规定可吸收和借鉴《示范法条》的典型表现形式,具体表述为:1)故事、诗歌、谜语、谣谚、传说、寓言、神话以及其他口头或书面民间文学作品;2)民歌、戏曲、器乐以及其他以音乐形式表达的民间艺术作品;3)舞蹈、游戏、民俗活动以及其他以活动形式表达的民间艺术作品;4)皮影、剪纸、绘画、书法、服饰、器具、代表性建筑以及其他以有形形式表达的民间艺术作品。
二、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一)不确定的权利主张主体
民间文学艺术体现的智力创造成果是一个群体的,而不是任何特定的个体,它“最原始的创作者可能是某个人或某几个人,但是随着历史的推移,它逐步变成了某一地区、某一民族整体的作品,其作品所有权和著作权应该属于产生这些作品的群体,而不是任何特定的个体”[2],这会导致谁是真正的权利主张者的问题。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是整个民族或地区的文化财富,“有些民族或群体认为属于本民族的作品或宗教仪式是神圣的,不愿为外人所知,若随意发表,不论其赢利与否都会严重损害该群体的精神利益”[3]。
(二)保护时间不易确定
现在各国是对于一定的知识产权予以一定年限的限制,但是民间文学艺术由于其自身价值形成的特殊性,简单地规定一个期限非但不能给予保护,这样会使相关的权利合法地被免费使用,原因就在于其在时间上的续展性和主体的不确定性。我们知道民间文学艺术是世代相传的,民间文学艺术所形成的价值是一个集体在漫长的时间跨度内形成的,每一历史单元都是文化的传播时期,也是再创作时期,因此很难认定它的保护期的起始点和终结点。
(三)保护存在很大局限性
首先,民间文学艺术就是一个民族的人创造出来并在发展中不断完善的,它存在和发展的根基就是它的广泛性、开放性,民间文学艺术更多所体现的是其群体的文化特征,注重这种文化能否得到持续存在并受到他人的尊重和认可,不被歪曲和随便利用。另外,运用知识产权来保护民间文学艺术的核心就在于经济权利的确立、合理的商业利用及市场价值。民间文学艺术作为特定群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又无法行使专有权是令人遗憾的,特别是与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所提出的保护民间文学艺术,乃至于传统知识和遗传基因等传统资源的初始意图不同。
(四)新作品与原作品的差别性
第一,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有集体性质,创作主体具有不特定性,但是运用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进行再创作的作品其权利主体是明确特定的,他们根据其对民间文学艺术的理解,经过改编整理,创作出的作品在表现形式上区别于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体现出创作者的个性特征。第二,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形成于民间,具有长期性,而再创作作品是“作者在运用已有的民间文学艺术的基础上产生的,它的产生必须依赖于民间文学艺术作品”[4],它们是源与流的关系。第三,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在经历几代人的发展完善过程中,不断地注入新的内容,虽有创新,但还保留着原有风格特色,而再创作作品想要受《著作权法》保护,必须具备一定的独创性。因此,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与根据其进行再创作的作品的区分把握也是需要解决处理的一个问题。
三、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法律保护建议
(一)明确著作权的主体
针对主体不确定的问题,我们可以在民族聚居地或地方设置例如××民族理事会、研究会、××地区会所等形式,来研究整理本民族本地区的民族文学艺术作品,从而使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得以保护并发扬光大。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内容广泛、博大精深,根据其内容、表达形式、体现的特色等可以明确属于某个民族的传统文化的,如某个民族特有的民间习俗、故事传说,像属于全体赫哲族群众的《想情郎》等,可以由该民族的理事会、研究会来代为行使整个民族对此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著作权等权利,国家可以规定文化行政部门主管该项工作,各民族理事会可以将本民族特有的文化遗产—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等经过整理,报经文化行政部门登记备案。
(二)明确改编者的权益
我们可以由国家文化行政部门负责保护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不受任何人的歪曲、篡改和丑化,鼓励改编整理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但是改编者和整理者对其改编整理后形成的新作品必须注明来源出处,并且要向一定的部门支付一定的许可使用费。任何人都不得将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据为己有,也不得反对他人对其重新进行改编和在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基础上进行再创作的个人或组织,应尊重产生该作品的民族或群体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不得歪曲原作品,不得给产生该作品的群体造成精神伤害。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或经改编创作而形成的作品不得向外国人卖断著作权。同时私人、集体所有的非常重要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料和实物,坚决禁止出售或转让赠于给外国人。
(三)无期限保护
《著作权法》第2章第3节“权利的保护期”中规定了权利保护期为作者生前及死后50年,合作作品到最后死亡的作者的死后第50年的12月31日,这都有明确的期限。而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它在历史长河中不断的经人们改进,再创作流传数年,认定它的起始与终结不易,以至无法从事实上来确定它的最后一个创作者,来确定它的保护期限了。而且,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是一个民族、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我们不能抛弃丢失它,更不能确定一个期限来保护它而其他时间任由他人任意践踏它。因此,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从事实上和民族感情上来说,它的保护期限都应该是无期限,无期限保护我们丰富多彩、宝贵的文化遗产。
(四)使用上采取许可使用和收费制度
让文化行政部门实行行政许可制度,它也可以将其部分权利下放由各民族理事会、研究会来许可,但是要向有关部门备案登记。另外,还应根据不同情况进行收费。明确属于某民族的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使用费用由该民族理事会收取,提取其中少量部分上交国家文化行政部门,该许可使用费除支持理事会的基本运作外,主要用于宣传和弘扬民族民间文化,组织专业人士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进行整理和研究,采取各种方式进行传播,使更多的人知道了解它,还可以与地方政府等联手搞项目,像建旅游基地、度假村,让游人身临其境感受某个民族的民族风情等。
面对保护传统的民间文化这一公众性课题,一方面,要利用现行知识产权制度,在传统知识和知识产权相结合方面作出应有的贡献。另一方面,应积极地在知识产权制度以外,运用多种法律诸如文物保护、旅游管理等国家立法和地方立法,以及公共政策的扶持如少数民族民俗文化、民间传统文化资料的收集、整理、保存等项措施,更重要的,保护民间文学艺术不仅是商业上的开发和利用的,而是以保持、尊重与弘扬为直接目的。
参考文献:
[1]刘春田.知识产权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57.
[2]李建国.<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条文释义[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1.
[3]刘心稳.民间文艺作品:呼唤立法保护[j].时代潮,2003,(3).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山西中医学院护理学院2009级护理本科班225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外科临床护理集中见习教学进行了研究。本研究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112人)和对照组(113人),两组学生均经全国高等院校统一招生考试入学,性别、年龄、文化基础课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使用的教材、授课计划、授课时间及任课教师均相同。
本研究以4-6名学生为一个实验小组,同时组内选出一位小组长,负责本小组的仪容仪表、纪律、见习作业的完成情况、资料查询与讨论以及与见习带教及时沟通和对见习效果评价的汇总等工作。集中见习小组的学生进行临床见习,第二周回学校课堂实训,隔周交换,共四周。对照组以15-20人为一个小组,每组设小组长,由任课教师或病区护士长作为带教,负责各组的课堂纪律以及课后作业的收回工作。
(二)临床护理教学的组织管理
1.临床集中见习教学组织管理集中见习教师为《外科护理学》任课教师及各病区的带教。同时,学校开展文献检索课程,并与数据库负责人联系,为学生查阅文献提供条件。实验组教师集体备课,备课内容包括集中见习的内容、见习目标以及针对不同科室、不同疾病学生所要关注的不同知识点。实验组教师提前安排授课内容,并对学生提出预习的要求,且明确学生的预习标准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查阅资料、自行回答问题;课堂讨论。
2.临床护理分散见习教学组织管理
与集中见习不同,分散见习时间安排在每章的理论课程之后,约为2-3个学时。在开学前1周组织任课教师、见习带教(病区代课教师在见习时临时安排)集体讨论大纲要求、理论授课和临床见习的时间安排。
(三)临床护理的教学过程
1.临床护理集中见习教学过程
学生进入病区见习之前,带教首先要做好对学生的评估,了解见习小组学生的学习态度、对本次课程的预习程度等;对见习方式进行评估并评价,提出需要改进的部分;了解学生易接受的见习方式以及对见习的认识。同时,带教要提前划定学生本次课程学习的范围或者简单介绍病区的典型病例。如在消化外科病区,教师应首先将教学重点放在启发学生认识消化系统器官的解剖、不同症状疼痛引发的原因、疾病发展的过程、护理方法及实施效果等方面,为学生见习过程中的思考环节打下基础。学习小组的成员在小组长的带领下积极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2.临床护理分散见习教学过程
第一周主要进行理论课学习,任课教师讲述各章节的重点疾病第二周由临床带教负责实践教学,带领学生进入科室,利用2-3个课时,运用讲授法和演示法,针对病区环境、病区主要病种进行讲述,学生的学习以听课和观察病人为主。
(四)临床护理的教学方法
1.临床护理集中见习教学方法
带教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在见习周的每天早上准时带领学生到病房,由护士长接待并介绍病区情况,让学生参加病区早交班、晨会,安排学生跟随医生查房,学会病史的采集、体格检查以及诊断分析等;安排学生参加护士的交接班工作,了解交接班的程序和内容,熟悉病人的病情,并在带教的带领下学会询问、观察病人的病情状况了解疾病的护理问题和护理目标,学习详细的护理措施海日下午,组织学生汇报当天所见病人的病情、护理诊断及护理情况,并就提出的问题进行资料查询和讨论。一周见习结束后,由各组组长汇报学生在见习中提出的主要问题,并反馈给带教,由相应教师于第二周理论课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比如,当学生看到不同病情的患者采取不同卧位时,教师要提醒学生,不同卧位对体液的引流、血压、呼吸均有较大影响,并指导学生查阅文献,明确各种疾病的卧位情况,从而使学生能够准确地把握该知识点。
2.临床护理分散见习教学方法
学生在理论课之后,由带教联系临床带教负责人安排学生分小组进入相关科室。临床带教给学生讲解本科室疾病的特点、用药情况及典型疾病的护理措施。分散见习以教师讲述为主,可以在病人允许的情况下进行病情观察。
(五)效果评价法
1.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分为学生调查和教师调查两部分。根据分组的不同,学生的调查问卷也不同。实验组学生问卷的内容包括:是否赞同开展集中见习教学;集中见习是否有利于理论知识的掌握;集中见习的时间安排是否合理;集中见习是否能够达到认识疾病、熟悉护理流程的效果等。对照组学生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是否赞同开展分散见习教学;分散见习是否有利于理论知识的掌握;分散见习的时间安排是否合理;分散见习是否能够达到认识疾病、熟悉护理流程的效果等。发放问卷之前,向学生说明问卷的主要内容及调查的目的,要求学生客观评论、匿名填写。
带教调查问卷主要是对每个学生在见习期间的表现和见习内容的掌握程度进行考评,分为优、良、中、差4个等级,具体内容如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出问题的主动性;见习过程中纪律是否良好;学生对见习内容是否准备充分,对见习内容是否掌握。
2.考核
每节课后,教师在每组学生中随机抽取一名学生进行现场考核,成绩评价包括学习态度(占30分)、操作质量(占50分)、操作报告(占20分),然后,分析和比较两组考核成绩的结果。
二、研究结果
(一)两组学生考核成绩的比较对两组学生外科护理实训课考核成绩80-89分数段和70-79分数段的人数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90-100分数段的人数高于对照组,60-69分数段的人数低于对照组。另外,实验组的平均成绩高于对照组。
(二)实验组学生对教学改革的评价实验组学生选择见习有收获的占87.6%,选择了培养了动手能力的占77%,选择培养了小组合作精神的占56.6%,选择激发了学习兴趣的占49.6%,选择培养了实践创新思维的占31.9%。总体上,实验组学生对教学改革的评价持肯定态度。
(三)实验组学生对教学改革的满意度实验组教学改革得到了学生的肯定,其中集中见习的教学设施情况和对带教素质的满意度较分散见习高。集中见习教学突出了相关学科的横向联系,学生面对的是具体的临床问题,对所学理论知识有了综合全面的认识。学生将各基础学科和临床学科的知识点贯穿于一个真实的病例中,各学科内容相互渗透、融会贯通,同时,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横向思维也得到了培养。
三、讨论
(一)集中见习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研究基于桑代克提出的学习规律:当准备对某个刺激作出反应时,该反应就会使之感到满足;当不准备对某个刺激作出反应时,强迫其作出反应则会使之产生苦恼。所以,集中见习在学生进入理论学习之前,给予了学生丰富的临床见识,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学生为完成某项学习任务作出了充分的准备,能大大提高学生为此付出努力的兴趣。
(二)集中见习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集中见习以小组为单位,形成了一个既独立又协作的学习氛围,并将单独学习变为合作学习、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
(三)集中见习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更快适应护理者的角色在集中见习的授课过程中,实验组学生对临床常见病例有了形象的认识。在课堂与临床相结合的条件下,学生能够更快地进入护理角色,并以护士的角色去思考问题。集中见习组织学生对临床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尝试用不同的方法鼓励和激励学生参与、发言、练习,为学生创造了思考问题的环境,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病人大多以严重创伤、大手术、各种原因所致循环功能失代偿、可能并发呼吸衰竭、严重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麻醉意外、心脏骤停复苏后及器官移植者等。这类病人由于原发疾病较重,生病体征不稳定,特别是呼吸和循环系统的受损,在监护和治疗过程中可见突发心血管意外而致病情复杂化或死亡。给重症监护工作带来很大的障碍,是重症监护病人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受到重症监护病区的严密重视。但据调查,重症监护病人并发心血管意外的几率仍很高。为了能进一步降低此类病人并发心血管意外的几率,我院重症监护病房针对此类医疗事件采取了预见性护理,实践证明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1月1日――2013年1月1日间收住的200例重症监护病人,分为实验组100人和对照组100人,实验组:男56例,女44例,年龄37岁-68岁,平均年龄(42±7.8)岁,严重创伤58例,大手术后31例,心脏骤停复苏后10例,麻醉意外1例,既往无严重心血管疾病史;对照组:男54例,女46例,年龄35岁-69岁,平均年龄(41±8.0)岁,严重创伤56例,大手术后32例,心脏骤停复苏后11例,麻醉意外1例,既往无严重心血管疾病史。两组病患在性别、年龄、病因及相关既往病史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资料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研究方法我们针对对照组病人给予普通常规护理:监测心率、心电及呼吸;并每小时记录呼吸频率、血压各一次;每2小时测量并记录体温一次;严格记录出入量;每8小时测尿比重、尿常规及酮体一次,检查粪便潜血一次;每日精确测量体重一次,并精确记录热卡入量一次。而对于实验组病人我们除了给予他们如上普通常规护理,还给予他们一些和心血管系统功能相关的预见性护理。具体内容如下:
1.2.1.1氧疗护理要预防循环功能的衰竭,基本的要素就是心功能的维持,心肌的氧需要量较大,对缺氧的耐受差,当血氧浓度低于35%,心肌就会有缺氧倾向,如果不早期处理,就会继而引起心排出量下降,血压下降,冠状动脉灌注进一步减少,心肌缺氧更严重,所以出现恶性循环,最后致循环衰竭。所以,我们针对重症监护病人预防心血管意外的预防措施所采取的预见性护理将血氧浓度界定在35%,当低于35%时,即可通过增加氧流量或浓度改善病人摄氧,以预防心血管意外。
1.2.1.2排便护理重症监护病人由于卧床、排斥床上排便、进食少、肠蠕动差,肠道内容物和积气不能顺畅下行,可致肠梗阻和便秘,引起病人精神紧张,交感神经兴奋,加重循环损伤;另一方面胀气可致膈肌上抬,影响呼吸和循环,亦可致循环损伤。所以我们将排便护理列入此类病人预见性护理措施行列。
1.2.1.3胸部疼痛护理如有循环损伤,就会影响到心排血量和冠状动脉的血供,心肌一旦缺氧,即可表现出心前区的不适感,针刺感,严重者可有胸部明显疼痛,所以,在发展为明显疼痛之前的心前区不适感可以提前给出循环可能受损的信号,我们即可结合其他指标作出判断后给予相应救护措施。
1.2.1.4情绪护理重症监护病人清醒后很多对监护室环境和自己病情产生恐慌,情绪不稳,病人交感神经的兴奋性显著增高,血压升高,可致心血管意外发生。所以医护人员在病人清醒之后就应适当给其情绪方面的安抚,降低病人的应激。
1.2.1.5心电图警示性波形的监视在重症监护病人心电监护过程中,如发现频发室性期前收缩(>5次/min)、短阵室性心动过速或R-on-T现象、多源性室性期前收缩成对出现等常提示患者很快可能会发生心室纤颤,需立即准备好除颤仪,通知医生,首选利多卡因50-100mg稀释,静脉注射。
1.3统计学方法在保证资料具有可比性的基础上记录所得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系统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2结果
2.1统计数据实验组(100例),并发心血管意外10例(病发率10.0%),抢救成功9例(成功率90.0%);对照组(100例),并发心血管意外者41例(病发率41.0%),抢救成功29例(成功率70.7%)。两组对比,病发率:χ2=3.81,P
2.2结果分析预见性护理是现代护理发展的新观念,是针对患者的危险因素采取的针对性预防措施[2]。本研究可见,通过预见性护理措施的应用明显的降低了重症监护病人并发心血管意外的几率,并增加了其并发病例的抢救成功率,所以是我们应该推广的较好护理方法。
患者,男性,69岁,体重55kg。因发热伴咳嗽、咳痰、胸痛7d入院。在外院予以抗感染(头孢唑啉联合盐酸左氧氟沙星)、化痰、止咳、胸腔穿刺等处理后胸痛症状有所好转,仍发热,但体温较前下降,其余症状无好转,为求进一步诊治转诊于我院,拟以左下肺炎伴胸腔积液收住。该患者既往体健,30余年前曾得过肺结核,已治愈;有吸烟史30余年,已戒;余无特殊。
入院查体:T: 38℃ , P: 90次/min, R: 20次/ min, BP: 120/75mmHg,神志清楚,急性病容,左下肺叩诊浊音,左下肺呼吸音减低,左下肺可闻及散在湿哆音及管状呼吸音,心率88次/min,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双下肢不肿。
CT:左侧胸腔积液,包裹性积液,左下肺炎性改变,外压形左下肺不张。
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动过速;心脏彩超提示左侧胸腔探及最大厚度径约39mm游离性液性暗区,液暗中央距离体表约40mm。
入院诊断:左下肺炎伴胸腔积液。
2药学监护过程及用药分析
入院dl:结合患者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等诊断为左下肺炎伴胸腔积液,行胸腔穿刺术,抽出脓性液体100m1。予以硫酸阿米卡星(0.4g,ivgtt,1次/d)联合盐酸左氧氟沙星(0.4g,ivgtt,1次/d)抗感染治疗,同时予以祛痰、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
药学监护:①送痰及胸腔积液培养,进一步明确病原体,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抗感染治疗。②用药分析。患者年龄较大,阿米卡星属于氨基糖有类抗生素,肾毒性较大,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呼吸病学分册,可以将阿米卡星和左氧氟沙星换成三代头孢菌素联合抗厌氧菌抗菌药物抗感染治疗。③随访计划。每日监测患者生命体征:体温、呼吸、脉搏、心率,评估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以便及时更改药物及药物剂量;监测血象: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及体温,以评估药物对感染的疗效;患者使用阿米卡星,建议定期检查尿常规和肾功能,以防止出现严重肾毒性反应;定期做听力检查。④用药教育。将药物不良反应告知患者及其家属,一旦发生及时告知医务人员,立即停药。加强营养,多吃高能量、高蛋白及富含维生素的食物,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维持酸碱平衡。
入院,d3:患者经抽胸水,诉咳嗽、咳痰、胸痛稍微好转,无发热。患者症状有所好转,但血象仍然偏高,痰涂片提示革兰氏阳性球菌,链状排列,所用抗菌药物抗菌谱能覆盖革兰氏阳性球菌,治疗上继续给予抗感染、止咳、化痰等对症支持处理。患者肝功能较差,可以适时加用保肝药。
入院,d5:患者诉咳嗽、咳痰、胸痛好转,无发热。患者血象有所下降,但仍然高于正常值,治疗上继续给予抗感染、止咳、化痰等对症支持处理。
入院d9:患者诉咳嗽、咳痰好转,咳出大量脓液痰,易咳出,无胸痛,无发热,无咯血。考虑阿米卡星的肾毒性,已使用超过一个星期,停用阿米卡星,换成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药师建议应定期检查患者肝、肾、造血系统功能和监测血清钾或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在含有葡萄糖或酸性碳酸盐的溶液中会降低稳定性,建议使用盐水配制。
入院d25:患者诉咳嗽好转,偶有咳痰,无胸痛,无发热,无咯血。复查胸部CT:左肺炎性病变较前明显吸收。患者情况好转,办理出院手续。
3讨论
3.1药物的选择
3.1.1抗菌药物的选用:脓胸是指肺炎、肺脓肿和支气管扩张等感染引起的胸腔积液,积液呈脓性。脓胸常见细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化脓性链球菌以及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假单胞菌等,且多合并厌氧菌感染。治疗原则是控制感染、引流胸腔积液及促使肺复张,恢复肺功能。抗菌药物要足量,体温恢复正常后持续用药2周以上,防止脓胸复发,急性期需联合抗厌氧菌的药物,全身及胸腔给药。引流是脓胸最基本的治疗方法,应反复抽脓或闭式引流。此外,一般支持治疗相当重要,应给予高能量、高蛋白及富含维生素的食物,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维持酸碱平衡。患者在外院已应用头孢唑啉联合盐酸左氧氟沙星抗感染治疗,头孢唑啉是第一代头孢菌素,主要对革兰氏阳性球菌有良好抗菌活性,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具有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的特点,对多数肠杆菌科细菌,如肺炎克雷伯杆菌、变形杆菌属、伤寒沙门菌属、志贺菌属,对部分大肠杆菌等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对部分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流感杆菌、铜绿假单胞菌、淋球菌、衣原体等也有良好的抗菌作用,但效果欠佳。入院后胸穿,为脓液,诊断为脓胸,痰培养结果未出,结合患者病情及外院治疗效果,考虑感染致病菌不能排除革兰氏阴性杆菌,尤其是铜绿假单胞菌等假单胞菌属。故我院初始抗感染方案选择左氧氟沙星联合阿米卡星。阿米卡星属于氨基糖有类抗生素,适用于铜绿假单胞菌及部分其他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克雷伯菌属、肠杆菌属、不动杆菌属等敏感革兰氏阴性杆菌与葡萄球菌属所致严重感染。临床药师认为患者年龄较大,氨基糖有类药物肾毒性较大,一般不建议使用,可以选择三代头孢菌素联合抗厌氧菌类药物抗感染。
入院,d3,患者痰细菌涂片革兰氏染色检查提示G球菌,链状排列。患者症状、体征有所好转,所选用药物抗菌谱能覆盖G球菌,抗菌药物医嘱未做调整。一周后,患者咳嗽、咳痰、胸痛明显好转,无发热;患者血常规提示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有所下降,考虑氨基糖有类药物的肾毒性,停用硫酸阿米卡星,予以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联合左氧氟沙星抗感染,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为广谱抗生素,对产酶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球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及肠球菌均具有良好作用,对某些产日一内酞胺酶的肠杆菌科细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脆弱拟杆菌等也有较好抗菌活性,对厌氧菌也有效。
3.1.2化痰止咳药的选择:患者有咳嗽、咳痰症状,且痰液薪稠,不易咳出。氨澳索为薪痰溶解剂,可促进呼吸道内薪稠分泌物的排出及减少薪液的滞留,促进排痰,改善呼吸状况,应用后患者呼吸道薪液的分泌恢复正常。
3.2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与注意事项
3.2.1左氧氟沙星用药期间可能出现恶心、呕叶、腹部不适、腹泻、食欲不振、腹痛、腹胀等消化症状;失眠、头晕、头痛等神经系统症状;皮疹、痉痒、红斑及注射部位发红、发痒或静脉炎等症状。左氧氟沙星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避光,患者宜多饮水,保持24h排尿量在1200m1以上,密切监测肝、肾功能,如肝肾功能损害时应注意剂量的调整。
3.2.2阿米卡星为氨基糖有类抗菌药物,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听力减退、耳鸣或耳部饱满感;少数患者可出现血尿,排尿次数减少或尿量减少、血尿素氮、血肌醉值增高等。在使用期间要定期检查尿常规和肾功能,以防止出现严重肾毒性反应;定期做听力检查等。
3.2.3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为广谱青霉素类抗生素,在使用前应仔细询问患者药物过敏史,并作皮试。少数患者可见恶心、呕叶、腹泻等胃肠道反应,偶见尊麻疹和皮疹等。
3.2.4患者住院期间使用多种广谱抗菌药物,长期使用可引起二重感染。患者出现大便性状改变时应及时提醒医师加用菌群调节药以预防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同时加强患者出院指导,应告知患者规范的用药剂量和用药次数,每日定时给药,保证血药浓度。吸烟及饮酒会影响某些药物的代谢,应告知患者戒烟戒酒,避免药物浓度发生大的波动达不到治疗效果或发生药物毒副反应。合理参加体育锻炼,患者可以进行合理适度的体育锻炼,锻炼时问宜在上午十点以后及下午三点至四点气温稍高时,运动量不宜过大,持续时问不宜过长,并应注意防寒保暖,避免感染。
一、低碳校园建设的现实意义
“低碳校园”是指在实现基本教育功能的基础上,以低碳经济为理论基础,在校园日常管理工作中融入低碳的管理理念,并持续不断的改进,充分利用学校内外的一切资源,逐步提高师生环境素养的学校。低碳校园理念对构建低碳经济社会有着积极的推进作用。
第一,宣传示范研发的重要平台。
我国每年有600多万的大学毕业生步入社会,假如他们带着低碳理念融入到社会中,对于推动低碳文明发展、培养公众低碳意识、普及低碳相关知识、增强低碳行为习惯养成等方面具有现实意义,发挥出较大的社会效益。高校可以通过所具有的人才优势实现基础设施研发。建设具有针对性的、系统性的、易操作性的低碳校园管理体系,是高校研发功能的直接体现。也是低碳校园建设的重要宣传示范平台。
第二,消费群体性的联动效应
2012 年全国共有高校2300余所,在校生超过2600万,全国大学生人均能耗、水耗分别是全国居民人均的4倍和2倍,明显高于居民人均消耗值。高校师生日常活动相对集中,消费往往具有群体性和联动效应。因此,校园节能减排刻不容缓且潜力巨大。
第三,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构成。
低碳经济是强调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作为未来全球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在碳减排技术领域落后于发达国家, 并因缺乏自主知识产权而容易受制于人,因此,在此领域我们必须有所突破。。低碳技术研究的丰富资源与高校本身教育、科研和社会服务的重要使命, 决定了低碳高校建设是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构成部分。
二、低碳校园建设面临的问题
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校园规模日益扩大,许多学校无论在低碳理念、长效机制,还是具体的管理实施方法上都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
第一,认知程度普遍低水平化。
大多院校对低碳校园建设的认识较片面,多数停留于单纯的低碳倡议、宣传层面,对低碳校园缺乏整体定位、系统规划。教育对象不清晰。部分高校过分强调学生在低碳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地位,仅要求对学生实施低碳教育,忽视了对教职员工的教育。认知低水平化,设施简单化的问题普遍存在。
第二,建设规划不够科学,校园管理制度缺失。低碳校园建设有盲目跟风行为,缺乏持续性的配套措施,部分措施实施流于形式,不够深入彻底。各高校节能减排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大多只停留在基本资源的跑冒滴漏的管理或节能技术改造层面。没有综合全方位进行研究探讨,深入到校内的不同体系中去。管理制度不健全是关键问题。
第三,目前低碳校园建设基本处于探索期,理论论述缺乏系统性。在调研分析方面针对性不足,缺乏实证分析和有效的评价体系,研究成果少。高校应充分发挥教师的科研能力,将理论转化实用,主动为低碳城市建设和低碳社会发展服务。
三、低碳校园建设的政策途径
创建低碳校园,应该走理论结合实践的路线。湖北工业大学在2012年6月下发了关于《湖北工业大学节约型校园建设实施方案》。该方案以节水、节电、节材、节支和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以建章立制、强化监督管理和严格过程控制为手段,以科技节能降耗为支撑,以建设节约型校园为目标,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第一,大力营造低碳校园氛围,积极倡导校园低碳行为。
学校利用报栏、展板、标语、广播、校园论坛网站、QQ群、主题特色班会等多种平台传播低碳信息,多管齐下,大力营造浓郁的校园低碳氛围,让师生置身其中,切实感受低碳理念,达到耳濡目染的效果。从而提升师生的低碳意识,弘扬低碳先进典型,倡导健康、文明、节俭、适度的消费理念,形成一股低碳知识学风和“勤俭节约、拒绝浪费”的校风,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倡导,自觉践行低碳行为,充分发挥了宣传示范功能。
第二,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创新监管运行机制。
学校制定切实有效的节能规划和总体、分项目标,实现对低碳校园建设全过程控制,方便检查、评比和控制;成立节能管理办公室,加大专项节能资金投入,建立以主管校长负责的“专管成线、群管成网,从上到下”的节能管理网络。加强对重点环节的督查和指导,将能耗指标纳入各部门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实行节能目标责任制和指标化评价考核评比制度;建立能耗监管平台,实施动态化管理,建立健全各类能源消耗台账,对校园设施的能耗水平数据统计、公示、分析,提供专业化对策和建议,为校园能耗监控、量化管理、节能潜力挖掘、经济核算和能源审计工作开展提供科学的依据。目前,湖北工业大学以由学校办公室、监察处、资产处、财务处、审计处、后勤管理处组成联合检查组,每季度对各院部节约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检查中发现严重情节的进行问责和相应处罚。
第三,实施节能技术改造,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首先,水电节约管理。对学校用能特性分析,发现学校的主要能耗集中在水电能上,其中电能消耗所释放的温室气体占总排放量的50%以上,对此学校采取了一系列举措来降低电能消耗。
对教职工家庭、商业门店、学生宿舍、各单位和公共楼宇严格实行“一户一表”管理。建立“全面计量,分类管理,定额核定,节约奖励,超额收费”的能源经费管理制度;按照保障使用,倡导节约,计量管理,超量付费,节约奖励的原则,对教学、科研、办公等单位用电实行定量包干,调节供需,增强低碳节能意识的培养;对经营性用电,社区物业、学生宿舍、教学楼公共用电由其管理单位总承包。师生宿舍用电采取“定额管理,计量超额收费”的方式,有效地遏制电能的浪费现象。
分区域专人控制。对比如办公室、实验室、阅览室、教室、宿舍,走廊、会议室、卫生间等公共场所由管理单位安排专人负责控制耗电设施。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坚决杜绝长明灯和白昼灯的现象。室内外采用节能灯,实行季节性定时开关,减少开灯时间和数量。
科学合理使用办公设备。办公室电脑、打印机、复印机、扫描仪、碎纸机等用电设备待机时间较长时应关闭电源;下班时须关闭办公室电器及办公设备的电源。严格空调采购、安装报批程序;空调温度除有特殊要求外夏天不低于26℃,冬天不高于20℃,无人时不开空调;开空调时关闭门窗,下班前半小时须关闭空调。同一办公室只配一台打印机,多人办公实行联网打印;打印机、复印机墨粉用完后,应优先灌装碳粉使用;办公中性用笔墨水用完后换芯使用。做到科学合理有节制的使用办公设备。
改造节能设施。新建工程及设施安装节能灯具、节水器具等设备;有计划地对超过使用年限的地下供水管网、供电线路进行改造和更换,发挥科技节水节电作用。合理配置供电设备容量,减少设备自身和供电线路损耗;强制推广节能设备和器具的使用,加强节水设施的建设。坚持开展供水管网、公共用水设施、用水行为巡查、监测、检查。注重校园绿化,增加碳汇容量。养护方式采用喷灌、微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方式,禁止用自来水涌灌、漫灌。安装给水管网监测系统,通过用水的规律性分析,研究引入碳平衡评估体系,对校园内的碳排放和碳吸收的年度状况进行综合评估,努力实现校内的“碳中和”,为科学地实施低碳校园建设提供依据,为学校今后制定减排目标,推广新能源、推进碳汇技术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措施提供参考。
其次,注重经费节约。
规范接待。制定公务接待管理办法,规范接待流程和标准,严禁超标准接待;校内各单位严禁用公款相互吃请。节俭办会。校内一般会议不摆鲜花,不提供笔记本、笔和文件袋,不安排公费用餐,入会人员应自带茶杯;严禁校内会议校外召开。
规范用车。校属车辆实行定点加油、定点维修和定期保养、定点保险制度;严禁公车私用;校内上下班或参加工作性活动应步行或骑自行车,原则上不动用单位车辆;集体公务活动定点集中乘车;合理确定车辆使用年限,及时报废、淘汰环保不达标、油耗高的车辆;合理安排教职工上下班通勤车辆线路,提高运力和运行效率。
推行无纸化办公。校内各类公文通过校园网平台传送、办理、,原则上不受理书面公文材料;确需书面传送、办理的重要公文一律双面打印,鼓励打印纸的重复使用。校外来文一般以传阅为主,不予复印;校内拟定的公文只按存档、上报所需数量印制。邀请校领导或校内其他单位人员参加本单位重要活动的,应电话或短信邀请,禁止发请柬邀请。尝试与普及无纸化考试等行为。
一、护理工作中“劝说”的重要意义
所谓“劝说”,即是劝人做某种事情或使人对某种事情表示同意,简而言之就是用言语打动他人。礼貌的语言体现了护士良好的文化修养,患者不仅需要精心治疗和护理,而且需要理解、关心、尊重,尊重患者的文化、职业、习惯等,护士的语言具有双重性,既可治病,又可致病。护士温柔的目光、细致的问候、耐心的开导,可事半功倍。注意语言的保护性、科学性、艺术性、灵活性,避免恶性刺激性语言,灵活地使用语言,以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这对于恢复患者的身心健康将产生无可替代的积极影响。
诚恳、体贴、礼貌的语言对患者来说犹如一剂良药。正如古希腊名医希波克拉底说的,医生有两样法宝治病,一是药物,二是语言。护士的语言是左右患者心理状态的主要因素,也是护士与患者沟通的重要工具,恰到好处地应用这一工具,可以解除患者的思想顾虑和心理负担,使患者积极配合,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如果护士能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通过言谈给患者开导、劝说、鼓励,解除病人的顾虑,就能发挥语言的治疗作用,收到药不能及的效果。笔者在中职护理专业学生的口语沟通课程教学中,在学生掌握仪容重点礼仪、举止礼仪、服饰礼仪、社会交往礼仪、护患礼仪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言谈礼仪之“劝说”的模拟实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护理专业课堂上“劝说”的教学实践
1.案例导入,揭示主题。
古希腊名医希波克拉底曾说,医务工作者“有两件东西能治病,一是药物,一是语言”。
结合实际案例:一位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经手术后转入监护室,用瓶装氧气输氧,有个护士急忙中不经意说了一句:“氧气快没了。”这时,病人的情况立即发生了变化,呼吸困难,憋喘症状越来越严重。“大夫,我快不行了。”这位患者终于嚷起来。值班的医务人员认为是呼吸道分泌物堵塞,拍背、吸痰,加大氧流量,该用的方法都用了,折腾了近1个小时,可是病情却越来越严重。
医院及时进行会诊。一位有经验的专家仔细地观察了这位患者,问他为什么突然感觉憋闷,病人说担心没有氧气使用。大家恍然大悟,停止了拍背吸痰,对他进行一番劝说。这位病人安静下来,憋喘症状逐渐消失。
在临床工作中,遇到类似的情况,该如何与患者沟通、交流呢?
2.小组交流,探究方法。
班级分为四个小组,各组合作讨论一则医患沟通实例:
第一小组:案例一
给病人进行静脉输液时,我们应该如何跟病人沟通、交流,使患者接受输液呢?
第二小组:案例二
得了癌症的病人,对生活失去信心,不愿接受治疗,这时该如何劝说呢?
第三小组:案例三
病人由于绝望,想跳楼自杀,在这紧急关头,该如何劝说?
第四小组:案例四
小朋友害怕打针,哭闹,挣扎。有什么好办法劝说他接受打针呢?
各组学生明确任务后,展开激烈讨论,教师适时指导同学们探究劝说技巧。
3.各小组学生代表小结。
案例一:经过几天的治疗,您看起来气色不错。今天继续给您输液,输入的药物是5%的葡萄糖和其他的营养药物及消炎药,这样您就可以恢复得更好。
案例二:癌症虽然比较难医治,但它也不完全是绝症,只要你调整好心态,积极地配合治疗,病情会好转的。你旁边的8床病人,他的病情跟你一样,经过几个疗程后,病情明显缓解,精神状态很好,能吃能喝能睡,复查几次,肺部阴影没有了。你看他气色多好!
案例三:你想轻生,我不拦你,可你知道这是几楼吗?五楼,跳下去可能被摔死,也有可能摔不死,但你会因此遭更大的罪,让你的儿女受更大的累。你想一了百了,可你的家属呢?你是否想过他们撕心裂肺的哭喊?体会他们心痛欲绝的悲凉?
案例四:这块小纸板是奖励给勇敢的小朋友的!你看,在这里输液的小朋友如果不哭闹,阿姨就奖励给他,固定在输液的那只手上。你是不是个勇敢的小朋友呀?
4.老师引导同学们由实例小结四种“劝说”技巧。
(1)正面劝说,直陈道理:直截了当地劝对方,应该怎样做或者不应该怎样做。
(2)引经据典,借例言理:借用权威的话和有代表性的例子进行劝说,以加强劝说的力量,使对方信服。
(3)以退为进,委婉相劝:在矛盾激化时,可以采取先退一步的方法,再采取一些委婉的方法间接地进行劝说。
(4)适度褒扬,巧用“激将”:褒奖对方,先通过适当鼓励消除对方的戒备,然后运用激将法。
5.创设情境,角色体验。
能力检测题:如果你到医院实习,带教老师安排你给一位患者注射。可患者知道你是实习生,不愿接受你的注射。你该如何劝说患者?
要求:态度亲切自然,语气委婉;恰当地运用各种劝说技巧。
注意事项:态度诚恳,称呼恰当,用语礼貌,说话应有启发性。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1)进行模拟表演,相互交换角色,练习劝说。
(2)每组推荐两位同学向全班同学展示他们的劝说情况,组织评价。
6.欣赏风采展示:第一届广西职业教育“新时代刘三姐”代表,我校护理专业学生唐敏“劝说”礼仪展示和专业技能展示。
结束语:通过语言交谈,护士可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及心理状态;有针对性地进行劝说诱导,促进医患沟通。
三、“劝说”的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