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发展分析范文

时间:2023-06-22 09:12:0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制造业发展分析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制造业发展分析

篇1

引言

近年来,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传统制造业相对于新兴的高科技产业来说,发展的动力和后劲都有所欠缺,特别是近年来,欧债危机的不断恶化造成全球范围内经济发展的不景气,也使得作为“世界工厂”的我国,制造业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因此,只有对现状不断的做深入细致的分析,才能有助于我们更早的走出困境,更好的促进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一、中国制造业发展现状

纵观我国近年来制造业的发展,虽然受到全球金融风暴的影响,在2008年PMI创下了该指数设立以来的最低点,但是在全球一揽子救市计划的带动下,我国制造业市场也不断回暖,对应的经济指数也稳步回升。总体来看,我国制造业行业大发展形势还是相对良好,不管是生产能力、产业规模、还是出口增长等都保持了较快速度的增长。同时,在我国人力资源价格相对便宜,各地招商引资政策不断开放的背景下,很多大规模的外商投资企业也不断涌入我国的市场,整个制造业市场呈现欣欣向荣的一面。但是,我们也该清醒的意识到,不能光鲜的外表所迷惑,经过深入的调查分析,不难看出我国制造业的发展还呈现出如下一些不足:自主研发的能力比较低,品牌意识不强,总体上还是采用粗放式的劳动密集型模式,虽然这些在一定时间内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但从长远来看,这些不足也会制约我国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

从我国制造业的发展规模及速度来看,我国的工业增加值一直保持着较为稳步的上升,特别是2009年以前,一直保持着10% 的增长速度,虽然受到全球经济环境的影响,2009的全国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也达到了3.4%,其对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贡献是不可动摇的,具体指标如表1所示:

除了上述影响以外,我国工业增加值在整个世界制造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也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2009的比重份额一度达到了15.6%,超越日本位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的19%。

从进出口的情况来看,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进出口贸易总额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改革开放时的世界排名32位,直到2009年的一跃成为世界排名第一位,出口额也在2009年达到了1.2万亿美元,在世界进出口贸易中的地位不断提升。从国内的情况来看,主要表现在占国内出口总额的比重上,据相关统计数据表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制成品占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也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如表2所示:

从制造能力上来看,我国很多商品的产量都居于世界首位,很多产品如造纸、皮革、照明和电池等,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洗涤行业的技术也达到或接近了世界先进水平,我国出口的商品,不管是从质量还是数量上都有了很大的提升。此外,从引进外资的情况来看,由于我国采纳积极的开放政策,劳动力的成本价格较低,吸引了大量的外资制造企业,如三星、摩托罗拉和索尼等世界品牌入驻中国市场建立企业,从而使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家电制造基地。

二、对中国制造业发展的思考

尽管从上述数据指标上来看,我国的制造业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繁荣的背后有着令人无法轻视的问题,虽然我们制造业的产值目前已经位居世界首位,但是产品的附加值非常低,绝大部分企业生产的商品,没有自己的品牌,主要从事的是贴牌生产活动,以纺织为例来看,我们占据了世界纺织业24%的市场份额,自主品牌却不足1%,整个制造业行业的生产活动还是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并在以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还是以这种状况为主。主要靠劳动密集型的加工贸易来促进整个出口贸易的增长,很多技术密集型的产生活动还需要进口外国的技术来满足生产需求,在技术上的受控于世界先进国家,导致我国的很多制造企业沦为国外跨国公司的加工和组装基地,虽然有着“世界工厂”的美誉,却不能制造具备世界最先进技术的产品。

三、对中国制造业发展的建议

从上文的数据分不难看出,我国制造业为了更加健康长远的发展,必须做出积极的调整,抓住自身“世界工厂”这一历史机遇,积极展开开展工作,打造现代化的建造基地。对此,可以从如下三个方面展开相关工作。首先,进行准确的定位,目前的经济是由信息推动的全球化,制造业的技术已经向集成化、虚拟化、标准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而产业形态也向网络和全球化方向发展,对此,我们要在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做出明确选择,要注重发展和服务好好国内市场,在立足国内市场的基础上不断向国际市场渗透和发展,切忌一哄而起都去搞高、精、尖,都去抢国际资源和国际市场。其次,进行技术的创新,发展技术密集型性的制造业,就需要不断加大对新技术的投入研究。当前中国企业的创新研发能力差,当务之急就是如何实施创新战略,一方面要制定国家级大型高技术计划,另一方面也要坚持采取技术引进,自我创新的策略,发挥产学相结合的模式。再次,人才和资金是关键,推进企业进步,关键是人才,需要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计划,随着企业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人才也越发成为更加宝贵的资源,而具备了上述了因素,如若没有资金的也是巧妇无米之炊,因此需要努力吸引和融合各方面的资金的力量。

结语

本文结合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制造业的发展情况,分析了我国制造业发展中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并针对性的提出了一些发展的建议措施,希望能借此促进我国制造业的健康的发展,并为相关人员的研究提供一些积极的参考和借鉴。(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篇2

1物流业相关指标为输入

制造业相关指标为输出时的DEA有效性分析制造业为产出指标的情况下,在11个DMU中有2个DEA是有效的,分别是2008年和2013年,这表明了在这两年中京津冀地区物流业的发展基本能满足制造业发展的需求,通过增加物流的投入,制造业会获得相应的产出增长。在其他9个年份中都是DEA无效的,但是在2003年、2004年、2006年和2013年是技术有效,技术效率在有效与无效之间变换,综合效率因此受到了影响从而存在上下波动的情况,这表明了DEA的无效是因为物流业的技术水平对于制造业的发展有着较大的影响,京津冀地区物流业在技术、设备、管理方法都没有达到现代物流的水平,现代物流服务存在明显不足的现象,这对于京津冀一体化进程是非常不利的。在规模有效性方面,共有9个年份为规模收益递增,这表明了增加物流业的投入,制造业可以得到更多的产出,这意味着制造业释放的物流需求可以有效地促进物流的发展,并提升制造业的竞争力。在物流业为输入,制造业为输出的分析结果看来,京津冀物流业与制造业存在着相互促进的关系,但物流业尚未达到现代物流服务的水平,以至于无法有效地促进制造业的发展。

2制造业相关指标为输入

物流业相关指标为输出时的DEA有效性分析京津冀物流业与制造业相互协调发展才能实现两业的联动,才能真正有效地促进京津冀一体化的良性发展。判断物流业与制造业协调性发展的标准是同时满足物流业为输入制造业为输出时的DEA有效与制造业为输入物流业为输出时的DEA有效,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得出京津冀物流业与制造业发展的协调性分析结果

二结论与对策建议

1结论本文

通过运用DEA方法分析了京津冀近十年以来物流业与制造业的联动发展状况,得出了两业在这十年间的发展并不协调的结果。这主要是因为制造业经历了大规模的发展之后规模效益递减,制造业对物流业的拉动作用有所减缓;而物流业则处于初步发展阶段,虽然有力地促进了制造业的发展,规模效益处于递增状态,但是技术效率仍未达到与制造业相匹配的要求,仍需重视物流业生产技术的提升。

篇3

【中图分类号】 F4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3)03-0312-01

一 引言

为了进一步提高陕西制造业竞争力,积极推进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促进制造业物流社会化、专业化,研究陕西制造业与物流业紧密衔接、互动协同等产业联动方式,探索两业联动运作模式和实现策略,使制造业与物流业形成专业化、信息化、网络化、集成化等特色的产业高度化发展趋势。从而有效地制定政策,指导陕西省制造业和物流业密切联系、协同发展,对陕西、关天经济区乃至西部区域产业和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二 陕西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关联分析

本文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来对陕西省制造业和物流业的关系进行分析。灰色关联分析的主要目的是寻求系统中各因素间的主要关系,找出影响目标值的重要因素,从而掌握事物的主要特征,促进和引导系统迅速而有效地发展。在系统发展过程中,如果两个因素变化的趋势具有一致性,同步变化程度较高,就可以说二者关联程度较高,关系密切;反之,二者关联程度较低。以下是灰色关联度分析的基本步骤:①确定分析的指标;②确定数列的因变量参考数列x0(母序列),和自变量比较数列xi(i=1,2,3…,n)(子序列);③对数据进行变换,采用无量纲化处理;④计算关联系数;⑤计算关联度;一般根据经验,当分辨系数ρ=0.5时,两因素的关联度大于0.6时,就认为两因素的关联性显著。在这里规定,ri为关联度,当0 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与支柱产业的灰色关联度均值,见表2-1。

由表2-1可以看出,无论是货运量还是货物周转量,都和陕西省支柱产业的灰色关联度排序一样,也就是说他们的相关性的顺序是一样的。其中纺织服装工业、医药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装备制造业与物流业的关联度都超过0.85,属于关联度极强,协调性作用也极强。食品工业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与物流业的关联度在0.65-0.85之间,关联度较强,协调作用较强。能源化工工业和有色冶金工业与物流业的关联度虽然都超过了0.6,在关联显著性范畴,但是关联度为中,协调作用中等。

陕西省产业增加值逐年稳步上升,与物流业的总体关联度呈较高势态。观察关联度排序不难得出,纺织、医药、电子通信设备等的精益生产与物流业的关联效应大于装备制造业、能源化工、有色冶金工业这些大量生产的制造业。说明重工业制造业与物流业的联动空间还很大,需要进一步的物流需求释放。

陕西是生物资源大省之一,独特的生物资源被誉为“生物基因库”,相关行业人才优势也很明显。

电子及通讯设备、装备制造业是物流业发展的基础,它们为物流业提供了相应的软件和硬件的支持。电子及通讯设备的发展为物流业的准确性、时效性提供了软件支持,比如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电子数据交换(EDI)、射频识别技术(RFID),这些技术的发展极大的促进了物流业的发展。装备制造业本身对物流的需求也对物流业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篇4

关键词:山西省;装备制造业;发展战略;SWOT分析;对策与建议

一、山西省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发展现状

1.全省装备制造业总产值及占全国比重相对较低

尽管这些年来山西装备制造业总产值一直以较快速度增长,但是它的总量却不高,相比起中部其他省份工业产值全国占比来讲,山西全国占比始终低于0.5%。比如2011年,山西工业总产值1106.02亿元,全国工业占比为0.5%,而在其他中部五省中,江西省全国占比最低为1.2%,而全国占比最高的是湖北省,高达3.1%。在山西、河南、安徽、湖北、湖南、江西这中部六省中,山西省装备制造业处于弱势地位,其工业总产值比其他省份都要低很多,全国占比一直没有超过1%。因此,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必须高度认识。

2.全省装备制造业增加值总量及占规上工业比重较小

与中部其他省份比较,全省装备制造业增加值总量及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均较小。以2012年为例,山西工业增加值为321.3亿元,较2011年来说,有了较大的增长,但相对其他中部五省,全省占规上工业比重仅为5.4%,比其他省份要低很多。

(二)山西省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的原因分析

1.煤炭产业占全省工业产业比重较大

煤炭资源在山西省十分丰富,过年来,煤炭产业一直起到支柱性产业的作用,而山西省的很多经济部门都和煤炭产业相关,煤炭产业对山西省的经济影响十分的重要。

近年来,虽然山西省委省政府响应国务院的号召,积极执行批复的各种文件进行资源、产业转型发展,但是由于煤炭产业无论从盈利能力还是销售收入都占有很大的比重,而且这种境况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改变,这就从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装备制造业的发展,致使其在全省工业产业中所占的比重一直居下不上。

2. 自主创新能力薄弱

山西省经济发展状况在全国来讲总体落后,这不仅使得山西本地高校毕业生不愿留在当地发展,而且还造成难以引进高端技术人才的窘境。各方面的影响使得山西省自主创新能力薄弱,难以形成较大的行业技术主导劝,在很多关键领域技术发展达不到发达省份的标准,不能掌握关键性技术,无法形成自主的产业能力。

二、山西省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形式分析-SWOT分析

(一)山西省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优势

1.产业基础

在近几十年的发展积累中,山西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逐步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的产业体系,出现了一批在全国同行业中具有明显优势的企业和产品,各类资源整合已经步入正轨。如太原重型机械集团公司、晋西集团、经纬纺机等企业在全国同行业中已占有重要的地位。装备制造业为山西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已经成为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重要行业。

2.资源类产品的供给

山西省是一个资源和能源大省,大家都知道,资源产品一直是山西得天独厚的产业优势的性质。如原煤产量排名在全国靠前,发电量、粗钢产量也都位列全国前八名。而目前从全国来看,资源类产品的供给紧张,工业品的价格也一直在上升,在这种情况下,山西的资源优势就体现的淋漓尽致了。

(二) 山西省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劣势

1.产业总体规模偏小,产业集中度低

尽管山西装备制造业起步比较早,然而在整个中国这个大环境中,其他省份的现在产业也飞速的发展,从而造成了山西在全国的领军地位开始动摇,其在全省的工业产业中所占的比重也开始下滑。虽然近年来山西装备制造业的主要业务收入已达到数百亿元人民币,但比例在总体规模仍然很小,与发达省份相比,山西的整体尺寸较小的。

同时,山西的装备制造业还有产业集中度较低的缺陷,山西省的企业很多,但是其中的大企业并不多,而且实力不够强。而小企业多而不活,不善于利用几十年来发展的经验教训,没有形成真正具有优势与特色的产业集群。

2.自主创新能力薄弱

在技术和新产品开发能力方面,装备制造业是较弱的,先进的设备多依赖于进口,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同时少数有研发机构的大中型企业,技术管理体制不尽合理,研发能力有待提高。另外,山西缺乏人才,很多山西高校毕业的同学并不愿意留在山西工作,造成了人才外流,其次山西对于人才的引进政策不是很有优势,导致对于人才的吸引力缺乏,而高校生对于自主创新又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故而这些因素导致了山西的自主创新能力比较低。

(三)山西省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机遇

1.产业转型

一直以来山西省主要是依靠煤炭产业实现经济的飞速发展,然而目前由次带来的环境恶化,资源藏量减少等问题正在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山西未来的经济发展。这样,产业转型就成为了山西省的必然选择,在2010年,省委书记袁纯清曾讲:山西要将主线定为转型发展,要以此实现其他产业的发展,不能一直依靠煤炭产业,要实现山西的转型跨越。

不得不说,山西省的产业转型说明山西正在一步步努力打破煤老大“一枝独秀”的现状。而对于装备制造业来讲,煤炭产业在工业中所占比重的下降,必然会给其他部门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优良的环境。为此,山西的产业转型又成为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又一次机遇。

2.政府对创新的支持

针对山西省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较低,而很多本地高校毕业生受到南方发达城市高薪的吸引不愿留在本地的情况,山西省委省政府也正在逐步完善人才保障政策,同时鼓励大学毕业生自主创新,许多大学生,在校期间就开始参加“创新”项目,以促进自主创新能力,这是非常有帮助的山西自主创新能力弱。

(四) 山西省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挑战

1. 需求不足持续发展面临挑战

近年来,随着山西不断的转型发展,煤炭、冶金等传统产业投资减少,发展速度减慢,这就直接造成了装备制造业的订货量减少,山西面临着需求不足的挑战。如:太原重工集团、大同机车等企业,今年来的订货量基本没有发展变化甚至有所下降。榆次纺机、定襄法兰、侯马装备制造业作为3个重点产业集群,产品质量都基本在下降,其中只有在侯马的产业集群中只有11户企业正常生产。

2. 专用设备制造业:生产困难 效益下滑

2013年以来,专用设备制造企业出现订货减少、效益下滑、盈利困难等问题,这进一步对山西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提出挑战。

2013年上半年,装备设备制造业增加5%,同期下降7%,致使全行业增长回落了1%;2013年1-7月,该行业内的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为199.8亿元,同比上涨25.3%;获得利润1.75亿元,减少了9.3%;亏损企业数为51户,亏损面达到了36.8%,亏损企业亏损总数为1.8亿元。

从重点企业的情况来看,太重集团的订货不均匀,产品价格下降,企业持续亏损经营。2013年上半年,太重集团工业总产值达到87.9亿元,销售收入达到106.8亿元,利润净亏损总额为5287亿元。从订货情况来看,订货不平衡分布,订单主要集中在矿山设备、风电设备、成套设备,而直到2013年7月有些设备都没有取得订单。

三、山西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措施分析

(一)政府方面

1.扩大我省装备制造业政府采购规模及适用范围

对于我省装备制造业政府采购方面,应该做好以下几点:一要扩大政府采购规模,在资金,政策上支持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二要严格政府采购程序,杜绝利用采购中饱私囊,要有目标,有针对性的进行实时采购;三,扩大政府采购范围,支持我省目前装备制造业企业发展;四要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

2.加强就业服务,落实扶持政策

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增强公共就业服务功能,为现代装备制造企业提供及时、有效的人力资源支持。现代装备制造企业在新员工,根据国家有关法规和省全面实施税收减免,职业培训补贴,社会保险补贴,小额担保贷款和贴息的各项就业扶持政策,帮助他们成长。

(二)企业方面

1.创新现代装备制造业企业的体制机制

鼓励产业投资公司、风险投资公司、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等投资现代制造业企业。企业应该不断提高自我的管理理念,完善产权与资本结构,同时对于现在装备制造业企业资产重组,民营企业应该积极行动,参与到这一次企业的资产重组中。

2. 企业应该更广泛的层面利用国家税收优惠政策

企业应该开展对省委省政府颁布的税收优惠政策的集体学习培训,认真分析研究并利用好这些政策,为企业之后加大研发投入做好充分的准备。同时现代企业应该积极向高新技术企业靠拢,不断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企业管理水平和技术研发能力,从而不断的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三) 金融方面

1.推进现代装备制造业企业的投融资模式创新

支持符合条件的现代装备制造企业的发行的直接性或通过“买壳”“借壳”进行企业上市或发行企业债券。积极引导创业投资机构的小型和中型现代制造企业开展创业投资。。鼓励支持保险、担保机构开发并开展面向现代装备制造业企业的创新保险产品和担保业务。总之,要利用金融创新促进中小微贷款和其他现代化设备行业的金融服务。

2. 完善专利权,股票质押贷款的试点工作,商标权和其他知识产权的运用发展

北京中关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股份质押贷款和其他国家的先行先试政策,制定了我省,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和其他知识产权的股份质押贷款试点办法,不断推进知识产权和其他无形资产与有形资产在金融方面的转变,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促进经济增长。(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 马妍.太原市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战略研究[D].山西大学MBA教育中心,2010

[2] [美]克鲁格曼.战略性贸易政策与国际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篇5

[中图分类号] F06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8)01-0113-04

[作者简介] 王桂花,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生,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工业工程、物流管理;

李 南,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工业工程、技术经济。(江苏 南京 210016)

近年来,研究企业业务外包和第三方物流的文献不断出现。Bruce R.Lyons利用威廉姆森的实用模型,剖析了企业业务外包政策的制定问题,并运用英国机器制造业的调查数据,对资产专用性、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对外包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储春银利用博弈论和层次分析法等研究外包企业与第三方物流之间的契约安排。刘彦平按照交易成本理论和企业边界理论研究物流外包的边界问题,认为内部物流量增加会使企业选择自营的可能性变大。于江分析了企业选择物流外包的关键因素、企业与外包物流的合作问题。刘联辉、朱世平等人则研究物流外包的风险及其规避等问题。

大多数关于物流外包的研究都集中于对物流外包决策、边界、外包合同以及风险等的研究,而对于外部物流需求市场的变化对企业实施物流外包决策的影响以及高层次物流服务发展趋势的研究则很少看到。物流外包服务的需求方主要是制造业和商贸企业,随着制造业集群在各地兴起并获得迅猛发展,同类制造企业在区域内大量集聚必然会对地区物流服务市场产生重要影响。外部市场的变化将影响外包企业和物流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及合作内容。本文基于交易成本理论,分析制造业集群对物流外包市场和服务内容的影响。

物流业务外包是指企业放弃内部化的物流经营,将相关业务交给外部组织承担的战略决策问题,其目的是通过整合和利用外部资源,降低成本,强化核心能力。

科斯最早对企业业务外包行为进行分析,他认为市场和企业是资源配置的两种可相互替代的手段。企业将业务交由市场完成还是自营,是由市场的交易成本和企业内部组织成本的均衡点决定的。在科斯的基础上,Williamson深化了交易成本的分析,他把决定市场交易成本的因素归纳为人的因素(包括有限理性、机会主义)和交易费用的因素(包括市场的不确定性、潜在交易方的数量及资产专用性程度和交易频率等)。其中,资产专用性是影响企业纵向一体化的主要因素,如果不存在这个因素,通过外部供应商统一处理定单,不仅会大大降低生产成本,还可以减少采购成本。

产业集群是指同类或相关企业在某个区域内集中,彼此相互联系形成整体。二战以来,产业集群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主流,世界范围内的制造业都显示出空间上集群的定位模式。马姆伯格的研究表明,北欧国家具有显著集聚特征的工业部门占到了3/4强。克鲁格曼分析发现,美国106种工业的空间分布在州水平上高度集中。而改革开放后,在我国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都形成了密集的制造业集群,在区域内集中了多家同种性质或处于同一产业链上的制造企业,如长三角的苏州地区集中了全球2/3的IT制造企业;浙江温州的柳市有1000多家低压电器生产厂商在此设厂;广东顺德是著名的家电企业集中地,等等。制造业的集聚一方面促进了本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对当地物流外包市场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一、降低外包服务成本和交易成本,扩大物流服务市场

(一)降低物流服务成本

威廉姆森利用实用模型说明企业外包边界的确定。在产品价格不变的前提下,影响净收益的因素包括交易成本和生产成本。令C为自营与外包的生产成本之差,G为企业自营时的组织成本与外包时的交易成本之差。k代表资产专用性程度,则企业自营总成本和外包总成本之差G+C与资产专用性k的关系如图1所示:

模型显示,当资产专用性较低时,即k< k时,通过业务外包的形式获得供给的总成本低于自营的总成本,企业应选择业务外包。而当资产专用性较强时,即k >k时,企业则倾向于通过内部自营实现供给,以降低总成本。

物流业作为生产业,制造企业是其重要服务对象。制造企业在地域上的集聚一方面会扩大物流服务的市场规模,使得物流需求集中;另一方面由于集聚的制造企业性质相关或雷同,第三方物流企业可以获得规模经济效益,从而降低物流外包的服务成本。根据实用模型,C为自营与外包生产成本之差,外包成本降低带来C曲线的上移,导致G+C曲线右移,曲线与x轴的交点由k移至k′。曲线的变化表明,产业集聚带来的规模效应使得资产专用性对企业外包的影响减弱。也就是说,同等程度资产专用性的物流业务,在产业集群区域内的制造企业更倾向于将其外包给物流企业,因而在产业集聚后第三方物流企业有更大的市场。而且对于第三方物流企业来说,在保持盈亏平衡的状态下,如果外部市场扩大,投入的专用性资产就可以尽快回收成本,降低投资风险,促进企业发展。

(二)降低物流外包交易成本,提高外包企业收益

抵押模型用以进一步说明在需要专用性资产时交易双方如何才能达成合同,k和v分别表示用途不可变和用途可变的投资。假定外包方的总价值额均匀分布在0到1的各阶段内,且每个价格上的需求量不变。

在由承包方投资建设专用性资产的情况下,承包方首先需投资k用于专用建设,若外包方确认定单,则承包方将收到付款p,如果定单取消,则外包方需付给承包方抵押品h。 对于该合同,只要确认定单的损失小于取消定单的损失,即所实现的需求价格超过p-h,外包方就会确认定单。

令m=p-h,

则此时外包方的净收益为:B=(1-m)(m+-p)-mh

其中:1-m为确认定单的概率;m+(1-m)/2为已发出定单的预计价格,p为定单确认后外包方向承包方支付的价格,m为定单取消的概率,h为取消定单时付出的抵押品价值。根据抵押模型,在需要专用性资产的物流外包合同中,为吸引第三方物流企业投入专用性资产,提供专业化物流服务,需要物流外包方的抵押品价值与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专用性投资价值相等,即h=k。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该专用性资产只能为一家制造企业服务,则该企业需要承担所有专用性投资,一旦交易失败,企业损失很大。而当制造业在某个地区形成集聚后,区域市场上可能有n家同类企业都需要该专用性资产,对于第三方物流企业来说,只要这些需要专用性物流服务的企业所提供的抵押品总额与专用性投资相等,即nh=k,第三方物流企业就可以进行专用性投资,为企业提供物流服务。则此时物流外包企业的收益:

从下图2中可以看出,随着同类企业数目的增加,在资产专用性程度相同的情况下,物流外包企业的外包收益显著增加。而每家企业付出的抵押价值h=k/n会随着企业数目的增加而不断降低。制造企业收益的增加,得益于多家性质相同的企业集中在一起分担了专用性投资,使相关资产的利用效率大大提高。

以上分析表明,产业集群能够降低物流外包的服务成本和交易成本,提高外包企业的外包收益,扩大物流服务市场。此外,产业集群刺激物流服务提供商进行专用资产投资,促进物流专业化的发展。这与马歇尔认为产业集群的原因之一在于集聚能促进专业化投入的观点是一致的。同时,也支持了仇保兴的观点:当足够数量的特质交易集中在一起,就会演变成非特质交易。因而,产业集群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专业化分工导致的资产专用性风险。

二、发挥专用性知识的特点,提高服务层次

国外学者从物流需求和供应等角度对第三方物流服务所应提供的服务项目、今后需求的发展方向等进行的大量研究表明,物流需求者越来越需要一体化的、高质量的、一揽子物流服务,即集运输、仓储、包装、流通加工和报关于一体的服务。而中国仓储协会的调查显示,2003年我国制造企业采用第三方物流的生产企业物流外包主要集中于干线运输和市内配送,这两者占到了82%,物流系统设计、物流总等附加值高的业务比例还很低。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会发现:物流外包中的专用性资产与一般产品外包的专用性资产有所不同。

(一)物流业务中的专用性知识及其特点

威廉姆森将资产专用性定义为投资于支持某项特定交易的资产,如果不牺牲该项资产的一些生产率或增加使该资产适用于新交易的费用,专用性资产就不可能被用于另一交易中。

他将交易中的资产专用性分为四类,包括专用地点、专用实物资产、专用人才以及其他特定用途的投入。

物流业务中的专用性资产与物流业务的类型有关。物流业务外包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具体的物流操作,包括单个环节的运输、仓储、包装加工等传统服务;另一类是物流系统的分析、规划和设计。对于第一类业务来说,物流服务的专用性资产包括专用地点,如专用的仓库和场地等;专用实物资产,如专用物流设备、特定规格的托盘等;专用人力资产,如物流企业雇佣的专业人才以及其他特定用途的资产。而对于第二类业务来说,需要第三方物流企业更多地考虑客户企业自身的特点和需求,将物流各环节进行集成和整合,为企业提供多功能、全方位的服务。因而与第一类业务相比,这类业务需要在客户需求分析、专业知识积累以及个性化创造上进行更大投入。

而由于外包企业处于不同的行业,生产的产品也各不相同。此外,企业的经营目标、面对的市场、竞争环境、所处区域的物流条件以及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不同,都会对物流整体运作产生重要影响。因此,物流系统方案设计属于量身定做,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专用性。物流服务的供应商――第三方物流企业要为客户提供集成的、一体化的物流服务,需要充分考虑客户企业自身特点和需求,在集成方案规划上花费大量人力、财力和时间。而如果合作失败或者方案没有执行,则将该方案直接用于其他企业的可能性很小。所以,笔者认为第三方物流企业设计的物流集成方案,包括物流运作流程、制度、各环节之间的接口标准等是专用性知识,具有资产专用性的特点,属于专用性资产。

专用性知识是影响物流企业提供高附加值服务的关键因素。与其他专用性资产相比,专用性知识有以下特点:

1.专用性知识需要第三方物流企业自己投资,不能以租赁的形式获得。专用性知识具有根植性,在获取的过程中需要整个团队的配合和一定的创新环境,而不能完全依赖于某个专业人才,也无法从一家企业直接向另一家企业转移。因而,第三方物流企业只能通过自身投入人力、物力获得。

2.专用性知识属于隐性资产,其价值的大小一般为私人信息,且不易衡量。专用性知识的价值与物流企业进行第二类服务的能力密切相关,但制造企业在与物流企业合作之前对其掌握的专用性知识价值无从得知。

3.专用性知识具有外部性和边际收益递增的特点。物流企业在为一家企业进行服务时所积累的专用性知识,对于其他性质类似的企业具有外部性。同时,物流企业在为多家客户服务的过程中,其专用性知识能够不断积累,从而逐步得到完善。

(二)产业集群促进物流外包业务升级

由于物流系统设计及物流方案集成需要更多的专用性知识投资,根据抵押模型,需要的专用性投资越多,交易成本就越高,服务外包企业需要提供的“抵押”价值就越大,则买卖双方的风险也越高。而专用性知识的特点决定了物流系统设计等附加值高的业务比其他业务有更大的不确定性和信息不对称,因而外包企业更愿意将此类业务交由企业内部完成。在这种情况下,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服务层次则只能在低端徘徊。

当同类制造企业形成空间集聚后,由于集聚企业在产品类型、特点等方面类似,对于每个企业来说其周围的区域物流条件也基本相同,因而在物流业务流程上有很多相似性。第三方企业积累的专用性知识可以为多家企业服务,并在服务过程中不断得到完善,充分发挥专用性知识边际收益递增的特点,提高知识资产的利用效率,降低成本。

而对于外包企业来说,一方面,由于集聚后企业需要承担的抵押价值被多家企业分担,降低了高层次物流服务的风险;另一方面,采用业务外包还可以从专用知识的外部性中获得收益,提高物流业务水平。而且,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外包,可以促进物流业务的整合。在集聚区域促使有实力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进行专业投资,发展高层次、高投入、高附加值的物流服务业务,从而促进物流业务的升级。

三、形成竞争市场,降低机会主义倾向

日本在2000年底对全国制造业和批发业的调查表明:将物流业务的一部分外包的企业占1/3 ,将物流管理业务全部或者物流系统构筑业务外包的企业只占4%-6%。并且,外包的业务多集中在作业层面。而影响企业将管理业务外包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外包的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物流外包业务的集成性越强,需要的专用性投资就越大,对外包企业来说,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也越困难。与此同时,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一般都是私人信息,行使机会主义的风险则更高。

Bennett等的研究成果表明,服务企业的设址区位与其他企业紧密相关,服务业会在产业集聚区的核心地带高度集中。制造业的集聚为物流企业形成了密集的市场,吸引物流企业在该地区集中,从而促进物流服务市场竞争环境的形成,为外包企业降低寻找和转换成本。而且,集聚后制造企业与物流企业以及物流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机会大大增加,可以减少信息的不对称。诚信度低、实力差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将被淘汰,从而降低物流企业的机会主义倾向和物流外包的合作风险,促进物流外包的健康发展。

四、结论

本文以交易成本理论中的实用模型和抵押模型分析制造业集聚对物流外包的影响,结果表明:产业集聚带来的规模效应可以降低外包成本,扩大外包市场。而且,由于物流外包中的专用性知识具有边际收益递增的特点,同类制造企业的集聚有利于高附加值、集成性强的物流业务的发展,从而整合物流业务,提高物流服务层次。此外,集群区可以吸引多家物流企业形成竞争性市场,降低机会主义风险,促进物流外包服务的健康发展。

对我国目前制造业集群地区的物流业发展情况的分析也可以看出,随着同类或相关联的制造企业在某个区域内形成产业集群,该地区的第三方物流也获得快速发展,而且针对集聚行业特点的物流业务细分也开始出现。如南京的江北地区集中了多家石化企业,形成化工工业园。同时,在该地区也产生了专门服务于化工企业、功能定位于化工原料及产品的仓储、运输、加工、配送和信息服务的化工物流园。苏州地区集中了全球2/3的IT企业,专门针对电子行业特点的物流服务需求旺盛,在该地区也形成了多个专业IT物流园区。而且,为满足电子行业对物流速度的要求,该地区还建设了虚拟空港,确保72小时内将产品送到世界各地。物流业务的细分意味着服务的专业化和集成化程度在不断提高。在此过程中,产业集群带来需求市场的扩大和集中为物流服务的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Bruce R. Lyons. Specific Investment,Economies of Scale,and the Make-or -Buy Decision: A Test of Transaction Cost Theory [J]. 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and Organiza-tion.1995,(26):431-443.

[2]Malmberg,A. Industrial geography: agglomeration and local milieu. 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 20,392-403.

[3]Marilyn A. StoneEuropean Expansion of UK Third-party Logistics Service Provider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o-gistics,2001,(1):97-110.

[4]Michael A. Knemeyer,Thomas M. Corsi,Paul R. Mur-phy. Logistics Outsourcing Relationships: Customer Perspectives[J]. Journal of Business Logistics,2003,(1):77-100.

[5]Bennett,R. J.,D. J. Grahamt and W. Bratton. The location and concentration of businesses in Britain: business clusters,business services,market coverage and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Transactions of the Institution of British Geogra-phers NS,1999,(24):393-420.

[6]储春银.外包企业与第三方物流的契约安排[D] .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0.

[7]刘彦平.物流外包边界问题研究[J]. 中国工业经济,2005,(8).

[8]于江.企业外包物流的选择与合作[J].财经问题研究,2003,(5).

[9]刘联辉.企业物流外包风险的经济学解析[J].中国流通经济,2006,(4).

[10]朱世平.供应链环境下物流外包的风险和效益分析[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6,(4).

[11]奥利弗・E・威廉姆森.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论企业签约与市场签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12]保罗・克鲁格曼.地理和贸易[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13]仇保兴.小企业集群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篇6

一、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必要性

在我国,一个制造企业纯生产的时间只占全部生产流程总时间的10%,而各种物流时间占90%;一个工业产品,生产成本只占10%,而采购与物流成本占90%;一个工业产品生产的利润只占总利润的10%,而物流与销售利润占利润的90%。制造业与物流业的关系由此可见一斑。一方面,制造业是物流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在市场经济下,企业的全部经营活动都必须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围绕自身客户的需求展开,而站在物流业的立场上,制造业就是当前物流业服务的主要对象,也是物流业重要的目标客户,制造业的发展释放了物流需求,是物流业产出的重要需求部门。另一方面,物流业是制造业发展的加速器。现代化的生产必须辅之以现代化的流通,制造业的发达需要物流业给予强大的支持,离开了现代物流业,制造业的货物采购、供应和销售就会不畅,生产就会中断,当然也就不可能形成较强的竞争力。

因此,制造业与物流业是互相促进、互相制约、唇齿相依的作用与反作用关系。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有效实施,必然要求制造业与物流业展开企业间的联动合作。本文以辽宁省沈阳市为例,对“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合作模式”进行探讨研究。

二、沈阳市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状况

沈阳是东北地区的经济、文化、交通和物流集散中心,也是我国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2010年沈阳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017亿元,比2009年增长14.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361.4亿元,比2009年增长19.1%;装备制造业实现增加值1187.6亿元,比2009年增长20.1%。2011年第一季度,沈阳市装备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25%。其中,机械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IT业产值分别增长26.4%、27.4%和18.2%。一批重点企业运行情况良好,华晨汽车集团、沈阳机床集团、上海通用(沈阳)北盛汽车有限公司、北方重工集团产值同比增长分别为39.1%、20%、19.6%和1.8%。巨大的产业规模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创造了发展空间,同时也对制造业和物流业联动提出了迫切的要求。

“十一五”期间,沈阳市基于全面振兴老工业基地的战略高度,着力推动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世界级装备制造业基地总体规划》、《沈阳市服务业2008-2012年发展规划纲要》、《沈阳市交通运输“十一五”规划》、《沈阳市现代物流产业发展规划(2008-2012)》以及《沈阳市“十二五”物流发展规划》中都明确了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思路,并贯穿始终。

目前,沈阳市一部分制造业企业能积极响应政府政策,推进制造业与物流业双赢发展,并取得明显成效。2011年7月全国现代物流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评选,初步认定131家企业入围联动发展示范企业名单,其中沈阳市入围企业三家,为“沈阳北方交通重工有限公司、沈阳中外运物流有限公司、沈阳中深集团”。其中,沈阳北方交通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将其成品运输业务外包给沈阳市四通运输有限公司,将采购及运输业务委托给日本伊藤忠公司,伊藤忠公司为其提供“移库销售模式”的贴身物流服务。中外运长航物流发展有限公司与宝马汽车于2010年10月也开始为期5年的汽车零配件物流合作,通过SAP管理软件进行实时信息传递,完成发动机之外所有国产零配件的供应。沈阳中深集团为米其林、中富集团、东软、松下、福尔波西格林、特变电工、沈阳化工集团、沈阳金杯广振、SEW等多家大型中外合资企业提供了综合性的物流服务。沈阳远大集团与中外运和华力环球进行物流合作,通过项目招投标方式来实现,一般有效期为三个月。典型企业的成功做法,带动了更多的制造企业尝试外包,改变自营物流运作模式,实现制造业与物流业的联动与共赢。

沈阳制造业物流虽然取得了较快发展,但发展水平还不是很高。沈阳市的制造业和物流业中间的通道并未有效打通,目前还是两个相隔离的行业。要加强两业有效沟通和衔接,促进合作的深度与广度,协同相生,就必须强调和关注两业联动发展的科学的合作模式。

三、沈阳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创新型合作模式分析

目前沈阳市制造业与物流业的运作模式主要有自营物流模式、双赢物流模式、物流业务外包模式,这些模式照搬发达国家的较多,自己创新的较少,而且并不完全适合沈阳市的两业联动发展状况。因此,需要制造业和物流业联动发展、携手共创新型物流运作模式,通过重组、改造,提升制造业物流的运作模式,促进两个行业进一步协调发展。下面从沈阳市制造业企业规模划分的角度入手,分析探讨制造业与物流业的联动发展模式。

(一)大中型制造业企业与物流业企业创新合作模式

1.物流系统接管模式

物流系统接管模式是指制造企业将其物流系统全部承包给第三方物流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接管制造业企业的物流系统并雇用原企业的员工。制造企业与物流企业共同投资建立双方专用的资产和设施,由专用设施为供需双方提供生产或物流等相关方面的服务,进而开展深入合作,利益共享,风险分担,使供需双方真正成为一个利益共同体。这种专用性资产可以是专用的配送中心、专用的加工企业、专用的运输公司等。共同投资建立专用性的资产是一种消除博弈现象,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的有效方法。沈阳康师傅分公司与沈阳顶通物流公司的合作就属于此种模式。

2.物流托管模式

物流托管又叫物流业务管理外包,是指企业拥有物流设施的产权,将管理职能外包出去,等于将物流设施出租。物流托管模式对于沈阳的物流发展现状,具有现实意义。一方面,目前沈阳有很多大中型制造企业仍然遵循产供销一体化、一条龙的经营模式,物流基础设施设备在企业的固定资产中仍占有很大比重,若将其业务资产完全剥离,交给第三方物流企业去管理,在体制和市场经营方面都存在着很多困难,退出障碍比较高,难以实行。然而由于仅仅服务于本企业,客户资源匮乏,制造企业内部的物流设施设备的利用率较低,造成了巨大的浪费。另一方面,众多的物流企业由于缺少发展所必须的各种资源而苦苦挣扎。物流托管模式正是解决这一矛盾的行之有效的办法,通过物流托管可以在短时期内实现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取得制造业与物流业的双赢。

3.物流交易所模式

设立物流交易所的目标就是为物流的集中竞价和有组织的交易提供场所、设施与规则。沈阳物流供需双方缺乏交流平台,行业信息公开与信息共享不够,是阻碍制造业与物流业有机融合的一个原因。沈阳迫切需要构建一个能汇聚国内外制造商、采购商、物流供应商和服务商于一体的全国性或者区域性的物流交易所,促进物流供需双方的沟通与交流,则会有更多的买卖双方能够以效率最高、成本最低的方式完成物流外包的交易,物流业必然会得到进一步的繁盛,制造业也必将更加强大。

4.商贸物流一体化模式

以物流园区为依托,形成前店后库模式,构建商贸一体化物流中心。以租赁方式将店面租赁给入住的制造业企业,供其展销其商品,订单谈判等业务。以几家龙头物流企业为管理者,负责调配服务于入住其中制造企业物流的各项业务――仓储管理、物流输送、流通加工、集合拼装等。

5.融资租赁治理模式

根据物流外包合作的特殊性及具体需要,在传统的融资租赁形式基础上,还需要创新实现形式。

(1)“杠杆租赁”的融资租赁模式

在该模式下,银行把贷款发放给资信情况更好的制造业企业,而制造业企业充当为物流企业提供资金融通的出租人,一方面,稳固其物流合作关系,激励第三方物流企业进行专用性资产投资;另一方面,物流服务需求方对物流企业的财务运营状况更为了解,且对融资租赁物的监管能力远远大于银行。

(2)“项目租赁”的融资租赁模式

该模式由简单融资租赁的企业融资方式转变为立足于项目收益的项目融资方式,不涉及项目母体,也不需第三方提供担保,出租人和承租人共享该租赁项目的收益。在还租方式上,采用定期不定额还租方式,租金多少源于项目的收益。“项目租赁”的融资租赁模式,因为其还款额直接取决于其承担的物流外包项目,使得物流服务需求方无法提前终止物流合约,可以降低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还款压力。

(二)小型制造业业企业与物流业企业创新合作模式

1.协同采购平台模式

协同采购平台是服务于制造业集群中的中小型企业,根据产业集群中企业的实时需求信息,通过采购中心平台,把产业集群内企业所需采购的物料和零部件集中进行联合采购、统一运输配送、集中仓储管理。成员企业在物流活动过程中秉承相互信任、相互平等、共担风险、共享受益的合作原则。

2.集成外包模式

诸多的小型制造企业也较适合采用集成外包模式。小型制造企业没有能力成为供应链的核心成员来进行供应链集成,而物流企业恰恰可以做到把若干物流需求相近或相同的小企业物流资源整合起来,形成集成外包。集成外包模式将是沈阳市小型制造业物流发展的新趋势。

四、结束语

物流业与制造业的联动发展问题对推进新型工业化,推动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制造业物流外包,物流企业承接制造业物流的一体化运作,提升区域经济综合竞争优势,促进区域经济和谐发展以及优化三次产业结构、实现重点产业振兴有着重要的意义,为将沈阳打造成为区域经济中心城市,建设区域产业集群,带动区域物流迅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沈阳市制造业与物流业在合作中选择恰当的联动发展模式,将有利于协调制造企业与物流企业内外部物流资源的合理配置,指导企业物流的健康发展,使沈阳市制造业与物流业实现全部联动,促进物流业与制造业的健康协调快速发展,对于完善沈阳市区域经济建设及国民经济建设产生重大影响,对国家经济的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健,刘丹,魏重德.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理论与实践[M].同济大学出版社,2010.

2.刘文博.辽宁省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现状及对策探讨[J].工作研究,2010(3).

3.吴群.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共生模式及相关对策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1(1).

篇7

关键词 :先进制造业 现代服务业 互动融合 协同创新

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制造业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但是始终无法彻底摆脱技术含量低、产品附加值低、处于价值链低端等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制造业的创新与升级不仅要靠自身,同时还要依赖于相关产业的创新与发展。具有专业化程度高、知识密集等特点的现代服务业,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越来越高,对技术创新和制造业结构转型产生了极强的辐射效应。现代服务业能够通过研发、生产、销售、咨询等价值链关键环节与制造业进行融合和互动,发挥“推进器”的作用。研究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互动融合,首先对二者互动融合的表现形式和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协同创新”是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互动融合的有效方式。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同创新”为研究二者的互动融合问题提供新的视角和工具,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二者融合发展的建议和措施。

1、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互动融合表现形式

先进制造业是指能够不断吸收国内外高新技术成果,并将先进制造技术、制造模式及管理方式综合应用于研发、设计、制造、检验和服务等全过程的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是指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经营管理经验发展起来的,信息、知识和技能相对密集的服务业,特别是指服务业中最具活力的为生产服务的生产业。

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二者互为依托、相互促进。制造业是生产业发展的基础和支撑,为生产业的发展创造需求空间;而现代服务业尤其是生产业,其产出的相当比例是用于制造业部门生产的中间需求,是制造业提高核心竞争力和实现良性发展的有力支撑。随着投入制造业的中间服务的增加,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关系也变得愈来愈密切,传统意义上二者的边界越来越模糊,并出现“融合”发展现象,这种产业间的融合使得资源配置更加合理,产业结构日趋高度化。目前,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主要呈现出制造业服务化和服务业产业化两种融合框架。

1.1 制造业服务化

制造业服务化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发达国家兴起的一种新的制造业发展模式,如GE的财务公司业务,IBM的咨询业务,XEROX的文档管理业务等实质上都属于这一范畴。Vandermerwe和Rada(1988)最先提出服务化一词,他们认为,制造企业由仅仅提供物品或物品与附加服务向“物品-服务包”转变。完整的“包”包括物品、服务、支持、自我服务和知识,并且服务在整个“包”中居于主导地位,是增加值的主要来源。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企业对“顾客满意”重要性认识的加深,制造业企业服务外部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制造业企业通过提供服务来增加其核心产品的价值,制造企业由提供物品到提供服务转变。制造业领域企业围绕主业向价值链高端服务环节延伸,或通过外包制造环节转型为服务企业,即“制造业服务化”过程。这种产业发展模式的特点是在制造业内部自发演化出服务业务,并逐渐成为企业的重要价值来源。由于价值链的加工制造环节易被模仿,而服务环节尤其是研发、设计、营销、售后服务等不易被模仿,能够获得较长时期的差别化竞争优势,因此制造业企业的价值链以加工制造环节为起点,向研发、营销等服务环节延伸,导致服务化现象的出现。总而言之,制造业服务化,就是制造企业为了获取竞争优势,将价值链由以制造为中心向以服务为中心转变。产品总是容易同质化,服务比较容易差异化。制造业服务化更有助于帮助传统制造寻找到自己的不同点,从而实施差异化竞争。因此,制造业服务化实质上成为制造企业提升和不断保持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1.2 服务业产业化

制造业和服务业互动融合的第二种表现形式是服务业产业化。服务业产业化,是指将服务业作为一个产业来经营,并坚持走产业化经营之路,并不是简单的完全市场化,而是在政府的宏观调控的引导下,各类服务机构(包括提供公共商品服务机构和提供个人商品的服务机构)依照投入产出原则,从市场获取产业发展要素,在扩大市场供给需求的过程中实现服务的社会经济效益的系统性社会再生产。产业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由一家一户的零星生产到形成以分工协作为纽带的产业群体的过程。服务业领域企业利用其研发设计能力或市场营销网络向制造环节延伸产业链条,形成独立的服务产业,促进了生产业集聚和制造业产业集群的发展。服务业产业化是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渠道。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产品和服务的外化也变得越来越普遍。服务业发展过程中,必然会经历数量增加、规模扩张和分工细化的过程,并建立起行业体系框架,形成完整的服务配套体系,进而形成产业规模。从一个更广的视角来看,也只有产业化才能形成强大的生命力,为制造企业提供大量服务需求,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足够的服务支撑,满足社会经济日益多元化、专业化的发展需求。

1.3 分工深化下的“服务外包”与“制造外包”

随着分工的进一步深化,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通过“服务外包”和“制造外包”两种方式互动融合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分工深化和生产方式的变革是影响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关系演进的最根本因素。从分工角度来看,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相互依赖、相互作用、良性互动,随着社会分工、产品内分工的融合,二者也会出现新的融合态势。从企业的角度分析,制造业和服务业的产业环境、生产要素的差异决定了两类外包企业在成长机理的形成和演化等机制上存在差异。从交易成本角度来看,制造外包企业比服务外包企业的交易成本结构简单、稳定。制造外包企业核心资源的整合模式是从有形的劳动力、原材料等资源到无形的技术发明、品牌等资产的整合;而服务外包企业的核心资源整合是从无形的信息、知识、文化到无形的品牌及技术延伸。制造外包企业通过市场创新、新生产要素来延长全球价值链;而服务外包企业通过商业创新和技术增值服务来延长全球价值链,从而获取价值链治理能力。

2、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互动融合现状分析

从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融合表现形式与发展趋势看,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在制造业升级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但是从我国的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发展现状来看,二者的互动融合情况并不乐观。由于制度和历史的原因,造成我国生产业对于制造业的拉动作用明显不足。具体来说,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2.1 创新能力不足:缺乏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自主渠道。

产业的创新能力不足使得产业的发展缺少源动力,制约着制造业和服务业的互动融合发展。由于产权制度改革和现代企业制度培育的不到位,在企业中还普遍缺乏进行自主创新的内在机制缺少自觉从事创新的内在动力和激励机制。在市场运行规则、价格体系和调节机制、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以及为企业创新提供服务的市场中介组织等方面,还远没有形成。法律保证制度还明显不足。自主创新的一个核心问题是有效保护知识产权,没有知识产权的保护,任何创新活动都是难以进行和持久的。现阶段,我国的企业创新意识还比较薄弱,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尚未真正确立,创新能力不强,研发投入偏低,创新人才不足,具备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自主营销渠道的产品比重低,尤其缺乏具有国际国内竞争力、引领产业发展的创新型领军企业。同时,国际经济中的产业壁垒和技术封锁仍然存在,发达国家利用自己的技术优势继续寻求在竞争中的垄断地位,对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采取严格的保护措施,加之某些行业和技术领域因为存在严重的垄断而导致竞争不足等创新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影响企业自主创新内在动力最大的问题。

2.2 制造业盈利能力不强:以加工贸易为主长期处于价值链低端。

根据微笑曲线原理,参与分工合作的企业,由生产最终产品转变为依据各自的要素禀赋,只完成最终产品形成过程中某个环节的工作。最终产品的生产,经过市场调研、创意形成、技术研发、模块制造与组装加工、市场营销、售后服务等环节,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价值链。在工业产品的附加值构成中,中间制造环节的比重越来越小,附加值更多的体现在两端的设计与销售环节。对于我国的制造业来说,在实现经济结构快速转型的同时,“大而不强”的情况十分突出,增加值率远低于发达国家。以加工贸易为主的制造业长期处于微笑曲线中间,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面临着长期处于低端的尴尬局面。我国制造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却远超发达国家,许多行业还存在着“贫困化”增长的现象。在参与全球国际分工过程中,低成本劳动优势加大了现阶段低技术生产出口密度,迫使我国在过度追求“量”增的同时,表现出“质”劣的贸易条件恶化格局,在全球价值链中的获利能力不断缩小。从全球生产供应链布局来看,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最优化的生产布局,将产业链延伸到各个角落,这导致许多发展中国家制造企业只是构成跨国公司整体运营过程中相对比较封闭、单一的环节,产品线和产业链延伸不足。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设厂,产品的研发、服务、营销等高增值环节都在外,跨国企业利用当地的低成本制造优势,进行加工组装,缺乏技术研发和创新的动力,使得我国制造业长期锁定于价值链低端,很难与服务业形成互动发展的良好局面。

2.3 虚拟经济畸形发展:产生过度投机化、超前虚拟化与人为空心化。

在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的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出现了虚拟经济侵蚀实体经济的现象。我国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基础和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中小型企业为主力,以代工制造为主业的实体经济。同时,我国金融业的发展也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以金融业为核心的虚拟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脱离实体经济的自我循环、自我创新、自我膨胀等问题。这些问题,必然导致金融行业与实体经济不配套,产业资本源源不断的脱离实体经济,流入金融市场。由于盈利丰富,民间借贷吸引上市公司、国企参与,吸引企业家退出实业进入了金融业,资产投资、资源投机和大宗产品炒买炒卖领域,产业资本逐步转化为了金融资本,金融资本更进一步转化为了投机资本,出现了实体经济空心化的趋势。虚拟经济虚胖必然助推金融资本、资产的泡沫化,同时也导致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经济出现过度投机化、超前虚拟化与人为空心化的现象,制约了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

3、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互动融合模式:协同创新

我国目前己进入转型升级的新阶段,应加快发展面向工业生产的相关服务业;坚持把加强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作为转型升级的关键环节;坚持把推进“两化”深度融合作为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我国制造业集群发展主要集中于传统产业,大多处于全球价值链低端。打破服务业与制造业供需低效平衡,加快培育发展现代服务业特别是高技术服务业,用先进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制造业,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和创新型产业集群,是实现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必要条件。近年来,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一些地区的制造业转型升级并没能同时带动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度仍然较低。我们认为,要想实现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发展,必须实现二者的协同创新。我国发展服务业需要探寻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协同创新的新思路、新方法。

3.1 协同创新机制“四位一体”,形成完整产业链条。

协同创新是指以自主创新为基础的集自主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创新、组织创新“四位一体”的创新协同过程,实现协同创新需要创建新的体制和机制。目前,一方面我国自主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创新、组织创新总体创新不足,创新条件不具备。另一方面,这四个子系统各自独立运行,长期处于“封闭”状态,因此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创新和组织创新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链条,起到化学作用,导致我国创新能力不强。强化协同创新正是破解这个的困局的方式与方法。

首先是自主创新协同。自主创新协同分三个阶段:知识创新、研发设计创新和产品市场创新。这三个阶段是可以同时存在的,同时也是递进的关系。要具备创新的知识,激发创新的思维,再通过产权等制度法律保障,进行研发设计开发,最重要的是将研发的产品推入市场,转化成生产力,通过市场的考验,即产品市场创新。其次是自主创新机制的协同。包括创新成果的有偿使用机制(例如购买和知识产权保护)、创新成果集成者的激励约束机制(包括风险投资、股权激励等)。再次是与自主创新相协同的产业创新、制度创新、组织创新等。自主创新并不是创新的一个具体类别,而是强调创新的自主特性,这种特性在不同类型、不同领域的创新中会得到体现。政府在制定发展战略时,长期以来奉行“造船不如买船、买船不如租船”的错误理念,这种态度无论是对于制造业还是对于服务业的自主创新都是非常不利的,最终必然会影响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并最终影响到中国的国际竞争力。协同创新的关键在于协同,产业创新与自主创新之间协同在于形成自主的技术范式和技术路线;制度创新与自主创新之间的协同在于形成具有独特激励和约束机制的制度规范;组织创新与自主创新之间的协同在于形成有利于创新活动开展的组织架构。

3.2 协同创新产业间有所侧重,现代服务业侧重组织创新,制造业侧重技术创新。

制造业相对于服务业来说,其技术创新成果能够在市场中得到直接验证和利润自哺,因而创新激励大、效率较高。但其组织创新受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制约而难度较大,营销创新容易被模仿,这客观上造成制造企业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技术创新方面。从产业层面上讲,制造企业的组织关联渠道相对狭窄,即使能产生组织创新也难以在更大的范围进行有效的扩散,因此从总体上说,制造业创新主要集中在技术创新是比较合理的。服务业技术创新由于其组织关联互补性大,组织创新更容易在产业内和产业间扩散,因而组织创新是服务企业和产业最有效率的创新方面。Edwin(2006)的实证研究也表明,创新倾向和对组织程序变革的欲望对服务业创新有更大的影响,而研发强度则对制造业创新的影响更大。激发生产业的组织创新,可以弥补制造业组织创新的不足;而推动制造业的技术创新又可以带动生产业的技术创新,进一步促进其组织变革。两者分别在各自最有效率的方面加强创新,并通过产业互补增强彼此之间的需求联系。这种螺旋发展的良性互动,对生产业与制造业的协同创新是大有裨益的。

4、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互动融合与协同创新的政策选择

基于生产业与制造业互动现状的分析,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加快生产业发展,发挥生产业对制造业的带动作用。

4.1 建设工业企业自主创新体系,推动制造业结构升级。

科技服务、信息服务、金融服务、物流服务、商务服务等生产业是技术创新的重要基础与核心。建设企业自主创新体系是发展生产业和制造业升级的关键纽带。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中心环节;继续发挥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竞争优势,优化产品结构、企业组织结构和产业布局,提升整体技术水平和综合竞争力,促进工业由大变强。中国已经进入可以更多地依靠自主创新推动经济发展的新阶段,自主创新已成为提高国家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以及制造业升级的动力。加快建设中国工业企业自主创新体系是提高中国经济竞争优势和抗风险能力的重要支撑。当前,中国制造业升级与发展生产业相互结合的关键纽带在于加快建立企业自主创新体系。

4.2 适时进行产业政策调整,使企业由过去的做大转变为做大与做强并重。

首先,要从融入全球价值链开始,进一步构建国家价值链,努力培育和构造中国的跨国公司。构建基于本土市场的国家价值链的领导型企业,就是要求我们努力培育和构建中国的跨国公司。在培育跨国公司的同时,还要从深化改革、改变市场环境、优化税收入手,做活做强中小型企业;从强化政府的产业标准执行和完善市场机制入手,逐步淘汰落后产能建立产业升级正常机制。

其次,调整外资外贸政策,提高制造业服务业国际竞争力。放宽外资外贸管制,提升国际贸易竞争力。引导FDI流向,支持生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改革出口退税政策,鼓励高附加值产品出口,不断降低“两高一资”行业产品出口退税率,甚至取消这些行业的出口退税政策。另外,要充分利用税收、信贷等经济杠杆,鼓励工业企业加快技术进步步伐和新产品开发力度,加大生产过程中生产投入和外包的比例,充分利用生产业FDI,提高内资工业企业生产效率。

4.3 深化体制改革,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市场化进程。

生产业发展滞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市场化程度不够,政府服务功能滞后于市场经济的发展,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这就需要深化体制改革,改变部分生产行业垄断经营,市场准入限制过严和透明度较低的状况;进一步加大垄断性生产行业管理体制的改革力度;分离行政管理职能,进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造,加快实行企业化经营。鼓励非国有经济在更广泛的领域参与生产业发展,加快适宜产业化经营的社会事业改革进程,逐步形成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机制。具体来说,一是转变政府管理职能,大幅度削减行政审批项目,简化审批手续,将政府职能从市场准入规则的制定者和审批者转变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二是深化垄断行业改革,降低门槛、鼓励竞争。三是推进关键生产要素的市场化改革,如水、煤、油、电、气、环境补偿等,为提升制造业转型升级创造良好的制度条件。制定鼓励企业进行服务和产品创新的财税、政府采购等政策,为制造业的服务增强营造良好的实施环境,促进我国制造业的服务化发展。

4.4 根据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转移转型进展,规划引导好服务业与制造业在空间上的协同定位。

交易成本(要素成本和商务成本)的变化决定制造业和生产业在空间布局上的协同性。我国政府在制造业和生产业协同发展方面要发挥指导性作用,通过制度安排,为制造业和生产业协同定位提供高效的制度框架;建立公共研究机构,完善公共知识的基础设施,为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协同发展提供丰富的公共知识;基于社会文化背景,积极引导社会网络向有利于空间布局上的二、三产业融合方向发展。

要素成本的提高决定制造业的空间布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导致能源、原材料、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价格不断上升,生态环境恶化,传统要素成本依赖型产业增长日益陷入高成本困境。在此背景下,我国要加快培育现代服务业,尤其是生产业,做好服务内地制造业发展的准备工作。在服务业管理体制领域大胆探索,可以在沿海城市设立若干新的特区,吸引外资制造业落地,通过开辟新特区,创新体制,吸引内外资本发展生产业,学习和探索发展制造业的新路径。

降低交易成本是城市集聚发展生产业的关键。中国的现代服务业,尤其是生产业大部分是存在进入管制以及垄断的行业,如金融、电信、铁路运输、信息等行业,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限制;同时,进入壁垒的存在也抑制了该行业的市场竞争程度,导致服务业内部专业化分工程度不高。在新一轮体制改革中,应重点对生产业进行改革,要充分发挥政府规划及其他相关政策性措施的功能,引导生产业实现集聚式发展,从而更好地为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支持。建立健全现代服务业的行业组织,制定并完善服务业的行业规范和相关标准,提高行业管理水平,从而为生产业的规范有序、健康快速发展提供相应的制度保障与组织平台。

参考文献

[1]刘继国,李江帆.制造业服务化问题研究综述[J].经济学家,2007(3)。

[2]李文秀,夏杰长.自主创新推动服务业成长:机制、效应与实现路径[J].财贸经济,2010(12)。

[3]徐力行,高伟凯.生产业与制造业的协同创新[J].现代经济探讨,2008(12)。

[4]刘颖,陈继祥. 生产业与制造业协同创新的自组织机理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8)。

作者简介

篇8

二、我国制造业OEM的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已成为全球OEM生产基地。OEM在我国制造业已是普遍现象如在家电行业,我国企业90% 以上都不同程度地开展了OEM,索尼、松下、东芝、西门子等世界名牌都在我国设厂生产;在服装行业,各大品牌也在我国建立生产基地,典型的有耐克和阿迪达斯。

OEM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使我国确立了世界"制造工厂"的地位。但OEM在整个产业价值链中只占微薄的一部分。且发达国家转移的多是低附加值,高消耗的产业,消耗了我国大量的资源。最近几年我国生产成本的不断上升、原材料涨价,相邻国家如越南、印度等更低劳动力成本竞争,已经对我国OEM的生存现状产生巨大影响。我国一些企业正面临着利润越来越薄,经营越来越困难,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状况。

二、OEM的内在缺陷对我国制造业带来的劣势

随着我国经济的转型, OEM生产方式的不利因素开始显现,OEM受到广大质疑。

1、目前,我国大部分的OEM企业规模不大,这些企业或者缺乏进行技术创新的理念,或者没有实力进行新技术开发。使我国制造业OEM仍然处于初级的模仿阶段,我国企业仿制国外的产品,国内企业再相互模仿。创新能力的缺乏使我国企业缺乏持续发展的能力,从而不利于我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同时也使我国企业忽视或缺乏资源进行国产品牌的开拓,难以被主流的国际市场所接受认同。

2、OEM存在难以避免的金融风险和法律风险,由于OEM企业对国际订单的强大依赖性,一旦国际经济发生变化OEM企业就会受到剧烈的震动。并且涉及到专利保护、安全等敏感因素,我国企业还要额外承担法律风险、经济风险、质量风险及社会风险,在国际贸易中频频遭遇种种非关税壁垒限制、反倾销指控和知识产权纠纷。

3、简单的代工生产使得"中国制造"技术含量低下只能居于国际垂直分工的最底端,大量低层次的出口产品处于不利的国际贸易地位,只能分得国际市场最单薄的利润份额。反映产品深加工程度和技术含量的工业增加值率,我国的数字都远远低于美国、欧洲、日本。我国企业往往无法通过OEM获得核心技术,使我国企业只能长期受制于外国企业。

4、在提供了一些就业机会的同时,也造成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大学生找不到工作的一大原因是用人单位难以满足大学生的期望。OEM的生产方式决定了其不需要具有专业知识的大学生,而雇主也不会花更多的钱雇佣大学生来增加自己的成本。所以我们国家辛辛苦苦培育出来的大学生就这样找不到工作。

5、浪费我国的资源,破坏我国的环境。在产品价值链中OEM是高消耗、低产值的部分我国的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但为了满足发达国家的订单需求,在自然资源利用方面缺乏有效的管理,浪费严重,环境污染加剧。使我国为经济的发展付出了惨痛的资源和环境代价。

OEM在我国经历了迅速膨胀后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OEM企业要想继续发展就必需进行改革,以适应经济形势的变化

四、OEM方式升级路径选择与建议

我国企业做OEM不能只满足于完成订单,应该清醒地审视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从战略高度把握OEM企业发展方向,就当前OEM企业现状来看,0EM 的未来发展路径可以采用渐进式、阶段化的方法。具体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思考

1、由OEM过渡到ODM (Original Design Manufacturer)即原始设计制造商。最终实现OBM (Original Brand Manufacturer)即原始品牌制造商。有能力得到大规模订单,但产品创新能力和品牌运作能力不足的OEM企业,前期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要注重学习如何在产品功能和外观设计、价格、质量、交货期、售后服务等方面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努力建立与OEM委托方的互动关系和诚信关系,形成快速的技术学习和组织能力。实现OEM向ODM的过渡。在生产规模、制造能力等方面都已经具备强大实力后,再逐步转向开拓市场和进行品牌运作,实现从ODM向OBM的转变。

2、OEM与OBM并举。对于技术实力较强且具备一定品牌运营能力的OEM企业,应当选择OEM与OBM并举的路径。从我国格兰仕、台湾宏口、韩国三星等公司的成功经验来看,做OEM与做自有品牌是相辅相成的。将OEM与OBM结合起来同时进行,可以促使企业自身改进生产质量、管理体系。企业进行OEM与OBM并举的升级方式可以通过以下几种具体的操作模式来实现:第一,利用原有OEM的产品重新注册品牌,企业通过注册公司或者经销等渠道自己做市场,比如我国的格兰仕。第二,与委托方成立合资公司,重新注册品牌。企业在与国际知名品牌公司的合作中可以学习先进的市场运作经验,以及体系化的品牌建设,并且可以有效利用他人的渠道进行自有品牌推广,降低经营风险。

3、把握机会大胆收购OEM委托方,开展反代工。随着世界消费格局悄然变化,全球产业链也在随之调整。金融危机爆发后,欧美市场至今尚未恢复元气,我国消费市场一枝独秀,为我国企业创造了一次绝好的鱼跃机会。温州诚隆公司以3700万欧元收购法国品牌皮尔·卡丹的鞋等四类品种在我国的商标权之后,温州奥康集团今年5月18日以低于2200万美元的价格收购了意大利鞋业品牌万利威德的大中华区商标及专利等所有权。我国OEM企业进入反代工时代的序幕已悄然拉开。

总之,OEM产业升级是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不同的OEM企业,同一OEM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都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升级路径,要从平稳过渡到创造条件自主经营。应随着其所处市场条件的变化,及时调整自身的发展策略,只有这样,OEM企业的经营才能获得持续的成功。

参考文献:

[1]吕宏芬,余向平.OEM方式的内在劣势及其产业链升级对策探讨[J].商业研究,2006,334(2)

[2]彭坤顺.我国制造业OEM 发展及其供应链管理.[D]硕士学位论文,2007.

[3]路以兴,黄春晓.OEM模式下的企业供应链建设研究China storage & transport magazine 2007,9

[4]陈丽新.从内外约束条件论我国制造业可持续发展战略选择[J].产业经济,2010,(3)

[5]甘满堂.劳动力成本上升对中国制造业竞争力的影响[J].综合竞争力,2010,(5)

[6]李晓燕.论OEM 在我国的作用和地位[J].现代商贸工业,2009,(20)

篇9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8-0248-03

“十一五”以来,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作为支柱产业之一,对东莞市经济增长和劳动就业具有明显的拉动作用,产业集群主要分布在虎门镇、茶山、大朗、厚街等地区。但在经济全球化、产业升级转型快速推进的大背景下,东莞市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面临着一系列如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增加、创新能力较弱等严峻挑战,如何加快产业升级转型,持续发挥这一支柱产业的优势,现已成为东莞市政府和企业必须重视和解决的现实问题。SWOT分析是20世纪80年代初由美国旧金山大学管理学教授韦里克所提出,通常被用于企业战略制定、竞争对手分析,它是通过对企业内部的优势(strength)和劣势(weakness)因素、外部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进行系统分析,从而制定相应策略的一种分析方法。通过对东莞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进行SWOT分析,发掘影响该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等重要因素,可以较全面地了解东莞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现状,以便为产业升级提供较明晰的方向和路径支持。

一、东莞市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发展的优势和劣势分析

(一)优势分析

东莞市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发展所具有的优势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1.拥有良好的发展背景和地理优势

近代以来,东莞工商业发达,是珠三角商贸重地。改革开放以来,东莞利用毗邻港澳的地缘优势,对外经济往来愈加密切。1979年,港商在大朗镇投办第一家毛织企业,其后,一大批大朗本土民营企业家开始涉足毛织业,如今大朗毛衣年销售量超过8亿件,60%出口意大利、美国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虎门镇结合岭南风格和南粤水乡韵味,服装产业发展迅速,获得“中国服装服饰名城”、“中国女装名镇”、“全国首批纺织产业集群试点”等荣誉称号。

2.产业集群正外部效应,产业链较完善

东莞服装鞋帽产业初步形成了生产专业化、经营规模化、产品品牌化、市场国际化产业集群,目前已构建了研发设计、生产加工、物流贸易、人才培训、纺织服装鞋帽咨询等一条龙配套的产业链。如大朗镇拥有3 000多家毛纺织企业,已形成毛衣生产、辅料、机械、洗水、漂染、印花等较完善的产业链;茶山镇目前服装产业形成了包括服装生产企业、服装配料辅料企业以及专业交易市场在内的产业链,现拥有800多家制衣厂,建立了国际布料辅料交易中心。

3.设备和管理技术较先进

结合政策引导,东莞市引进了一批国外先进设备,整体技术装备水平位于全国前列,多年的发展形成了强大的技术力量。东莞市还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生产经验和运作模式,努力使产品质量与国际质量标准、生产标准接轨。厚街镇作为“鞋业名镇”,近200多家鞋业企业拥有自己的研发开发机构,近10家知名鞋业品牌在镇内设立对外服务的研发中心;虎门镇拥有咨询、培训、设计、策划等服务机构324家;大朗镇加快推进毛织业实现“两大转变”,即从产品经营向品牌经营转变,从生产基地向现代毛纺织商贸城转变,引导企业提高研发设计、品质监管、营销策划“三种能力”。

4.承接外来品牌众多,拥有良好的国内外知名度

东莞纺织服装在生产加工方面现有的规模和实力,吸引了袋鼠、金利来、POLO等10多个世界顶级品牌以及鄂尔多斯、杉杉等20多个国内名牌在大朗镇生产[1];Ck、Tommy等大批国外知名品牌以及361°等国内品牌服装均由茶山服装企业加工生产[2];厚街镇也承接了沃尔玛、都彭等近30个世界名鞋工艺生产,每年举办两届的中国东莞国际鞋、鞋机展吸引了国内外上千家鞋企参展。2011年第三届世界鞋业发展论坛在此举行并汇聚全球600余名鞋业精英,在国内外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二)劣势分析

1.外贸依存度高,产品附加价值低

在全球纺织服装鞋帽价值链中,设计和营销处于价值链的高端,生产加工处于价值链的低端。尽管东莞纺织服装鞋帽产业迅速发展,但加工外贸依存度高,易受国外低迷需求和贸易保护政策影响,且作为传统产业升级换代空间有限,技术含量和产品附加值较低,企业获取的利润远远低于设计和营销企业。

2.生产规模整体偏小,私营化程度高

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虽然作为东莞市的支柱产业之一,但与广东省有关地市相比,规模依然偏小。以2011年为例,东莞市纺织服装服饰业增加值为77.52亿元,居全省各地市第五位,但相对广州(143.56亿元)、中山(105.51亿元)、佛山(102.55亿元)的生产规模,还有很大差距。且近年来从港澳台和外商投资为主转向以私营工业企业为主,私营企业发展活力增强但也存在产品技术含量下降、国际市场竞争力减弱的隐忧,因为单个私营企业通常生产经营规模小、产品研发能力薄弱、对境外市场需求动向把握不准。

3.自主品牌力量薄弱,发展后劲不足

尽管东莞已有如以纯、龙姿、QQ、迪宝阿治奥等服装鞋帽品牌,但具有很强具有影响力的全国和国际品牌较少。多数企业对品牌缺乏长远规划,只注重眼前利益,专利和研发技术较滞后,企业缺乏危机感,同时宣传力度较弱。

4.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严重,缺乏创新意识

东莞纺织服装鞋帽产业缺乏人才和技术等核心竞争力,集群内同质化竞争现象严重,产品普遍存在“三多三少”现象,即产品档次低,大路货多,“名、特、优、新”产品少;技术含量低的产品多,高新技术、功能环保型产品少;粗加工产品多,精加工产品少。

二、东莞市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发展面临的机会和威胁分析

(一)机会分析

1.政府对于传统优势产业的政策支持

2008 年底,国务院批准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纲要(2008—2020)》对提升改造广东优势传统产业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实施“改造提升、名牌带动、以质取胜、转型升级”战略,做强纺织服装鞋帽等优势传统产业,提高产业集中度,提升产品质量,增强整体竞争力。东莞政府2013工作报告和“十二五”规划也明确提出要加快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任务。

2.开放的产业发展环境

广东在2010年开始正式运作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占有明显的区位优势,有利于纺织服装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东莞纺织鞋帽产业可以借助这一机遇,在开放的产业发展环境中充分利用当地优势,提高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在更高的层次上参与国际分工和竞争。如目前茶山镇正积极进行注册“茶山服装”集体商标,将服装企业从现在的来料加工、贴牌加工的OEM模式转型为自主设计制造的ODM模式,努力把茶山建设成为专业化程度最高、公共运行成本最低、软硬环境最优、行业环保最好的科技型精品服装柔性制造产业基地[2]。

3.国内市场潜力巨大

国内人口众多,随着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品质的提高,纺织服装鞋帽产品国内市场需求潜力巨大。尤其是目前中国广大农村纺织服装鞋帽消费量依然较低,意味着中国纺织服装鞋帽内需市场仍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东莞服装企业可在政府的支持下,打造具有特色的自主品牌,提高产品质量和加大宣传,开拓增大其国内市场。

(二)威胁分析

1.人民币升值

对于劳动密集型、产品主要出口的纺织服装鞋帽企业而言,它们对汇率因素较为敏感,近年来人民币的持续升值趋势使其产品出口压力不断增大。人民币升值,使纺织服装服饰出口竞争力减弱,目前许多国内小型纺织服装服饰企业主要通过压缩成本和减少订单等方式加以应对。

2.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上升

近年来,燃料、动力和原材料价格不断攀升,使得纺织服装鞋帽企业利润空间越来越小,加之欧美一些国家对纺织品实行满意保护和反倾销,国外需求减少,致使许多中小纺织服装鞋帽企业开始出现停产、半停产状态。同时,国内新一代年轻人从事纺织服装鞋帽工作的意愿不断下降,而劳动力成本不断上涨,以往以廉价劳动力赚取价格差的劳动密集型纺织服装鞋帽企业遭遇了不同程度的“用工荒”。国内纺织企业面临着巨大的成本压力。

3.国内其他地区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竞争压力

中国加入WTO以后,纺织品出口配额逐步取消,同时江苏、浙江、山东等省份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发展迅速,使得包括东莞在内的广东纺织服装鞋帽产业在改革开放早期形成的先发优势正在逐步削弱。此外,孟加拉、巴基斯坦、土耳其等国利用远比中国低廉的劳工和材料成本优势,分食中国纺织发展鞋帽产业的出口“蛋糕”。

4.环境压力持续增大

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是用水、排污比较严重的行业,尤其是使用传统工艺的中小企业,大多能耗高、污染严重,是目前和今后中国治理污染的重点管控对象。这些企业由于资金、工艺等限制,在解决达标排放问题中将面临巨大压力。

三、加快东莞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发展升级的对策建议

由上述分析可知,目前东莞市既拥有发展的优势和机会,同时也存在一些劣势和面临许多威胁。在新的形势下,如何继续保持这一传统支柱产业的优势条件,把握发展机遇加快产业转型升级,规避各种短板和市场威胁,促进和带动东莞市整个经济发展和劳动就业,已成为东莞市政府部门和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必须正视和解决的问题,现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促进产业资源整合,打造核心企业

拥有纺纱厂、织布厂、染布厂等的东莞德永佳纺织制衣有限公司,目前是东莞布料环节的龙头企业、全球最大的针织布生产商之一,其主要客户为NIKE、ADIDAS、POLO、GAP、BALENO 等国际著名品牌制造商。东莞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可着力打造更多这类能在国际市场上竞争的核心结点企业,提高其在全球产业链国际分工的话语权;东莞大朗的中大联盟是全国羊毛衫行业第一个联盟性组织,目前中大羊毛衫品牌联盟已经与实力雄厚的上海百联、武汉中百以及国际知名品牌美国的23KU、DKNY、POLO,日本的Victorinox 等达成长期合作意向,为东莞建立更多以同类产品不同品牌为代表的联盟企业或核心企业与代工企业的联盟树立了典范。

(二)发挥产业平台集聚效应,完善人才引进和培育体系

东莞市纺织服装鞋帽产业的平台建设已趋完善,如虎门科技创新中心下的设计创意孵化园、虎门威远岛服装设计创意园、大朗的东莞创意园和松山湖创意生活城[3]。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促进资源共享平台、设计平台、质量检测平台、信息咨询平台、融资服务平台、展销物流平台和流行趋势平台建设的集聚。要突破行政格局限制,实现资源信息共享;促进服装设计和研发中心、质量检测中心等公共服务机构建设,增强研发和检测能力;完善专业化现代物流服务网络体系,提高供应链网络的协调能力;依靠融资服务平台,建立政府、银行、企业和担保机构四方合作的融资机制,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问题。此外,东莞应进一步完善《东莞市企业人才迁户暂行规定》,引进高端设计师以及优秀的营销、管理和策划人才,也可与广东纺织服装技术学院、东莞理工学院和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培养具有一定专业素质和能力的创新性人才。

(三)发展电子商务和大终端模式,优化运营体系

电子商务技术的引入一方面可以帮助企业进行网络直销的品类组合,另一方面也可使大量分散的企业连成供应链网络,提高企业对市场需求的响应速度,从而降低采购和物流成本,为纺织服装鞋帽产业发展创造新的机遇。大终端模式是指通过品类组合提高顾客的进店率,通过产品多元化和个性化给顾客以足够的选择和购买理由,实行服装、鞋帽、装饰的组合等一站式购买服务[3],市场上比较成功的例子有H&M、ZARA等。东莞拥有上千家制鞋业、袜业、帽、手套、手袋以及眼镜生产企业等,可通过对这些企业进行联合运营,实现大终端模式,发挥其较完善的产业配套优势。

(四)培育整合自主品牌,扩大国际影响力

如今市场上同类产品品牌众多、产品同质化严重,培育整合自主区域品牌可以通过区域品牌带动产业发展,提高产业竞争力。以童装为例,拥有著名品牌小猪班纳、铅笔俱乐部、雀太郎、兔仔唛等知名品牌的莞牌童装总体水平在国内颇具名气,可通过品牌整合打造国际名牌童装商品。此外,东莞市还应加强软环境建设,如鼓励有关商会和出口企业依法申请注册集体商标,创建现代纺织服装鞋帽专业图书馆、博物馆,积极举办和参与产品交流展销会,利用网络、电视等媒体宣传东莞服装鞋帽产业的文化内涵、规模现状和发展前景,提高产业知名度,开拓国内外市场。

参考文献:

[1] 中国羊毛衫名镇[EB/OL].东莞—大朗网,http:///about/town.asp?id=1.

[2] 伍雪平.茶山获评“中国品牌服装制造名镇”[N].东莞日报,2010-11-23.

[3] 李银满.东莞纺织服装产业整合升级探索[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11,(2):8-13.

The SWOT Analysis of Development of Textile Clothing and Footwear Industry of Dongguan

MA Yu-qi

(School of Statistics,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Beijing 100872,China)

Abstract:Under the circumstance of rapid economic globalization,textile clothing and footwear industry,as a traditional competitive industry,is facing a series of challenges.In this paper,SWOT Analysis is utilized to analyze systematically strengths,weaknesses,opportunities and threats of textile clothing and footwear industry of Dongguan and then draws the conclusion that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opportunities and threat coexist.Several suggestions based on above analysis are put forward to promote upgrading of the industry.

篇10

2山西省装备制造业的产业规模及存在问题

从产业分布来看,重型机械、铁路装备、煤机成套、主锻造等一批传统优势装备产业进一步改造提升,在全省装备制造业中的比重分别为12.7%、17.8%、3.7%、20.1%;汽车、新能源装备、新型电子装备、LED等一批新兴潜力装备产业起步迅猛,发展迅速,其中汽车、纺机、液压元器件、新能源装备、电子信息装备分别占到10.3%、3.8%、1.4%、3.8%、12%。此外,不锈钢、钕铁硼磁材等一批加工制造装备产业已具规模,在国内行业具有较强的影响力。

在整体装备制造产品上,重型机械的比重所有提升,轻型机械产品的比重在下降,特别是附加值较低的科技含量较低的机械产品市场份额在不断缩减。

虽然山西省装备制造业的产业规模较大,但是随着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入,以及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山西省装备制造业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行业创新能力较弱,产品品质提高较慢

从山西省目前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来看,现有的产品结构相对固定,整个行业的创新能力较弱,产品品质提高较慢,新产品数量和种类较少,不利于市场竞争。

(2)产业技术升级进度缓慢,缺乏有力的资金支持

基于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现状,对产业进行全面的技术升级是推动产业发展的关键。但是从目前的产业技术升级现状来看,产业技术升级相对缓慢,并且在资金支持上存在一定问题。

(3)企业融资能力需要进一步增强

装备制造企业在资金需求面前,只有不断提升资金供给量,才能解决企业发展瓶颈,但是从山西省装备制造企业目前的融资能力来看,还需要进一步提升融资能力。

3山西省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前景分析

3.1山西省装备制造业的产业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基于山西省装备制造业良好的产业基础,以及对山西省经济的突出贡献,在未来的发展中,装备制造业将会得到更多的政策扶持,在产业规模上也将进一步扩大。同时,考虑到装备制造业在吸纳就业和提升产业经济发展质量上的优势,未来山西省会更加重视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将会在政策、资金等多种渠道上给予装备制造业全面的支持。

3.2山西省装备制造业的产品布局将更加合理

虽然目前山西省装备制造业面临着技术升级难题以及产品布局不合理的问题,但是随着装备制造企业在技术升级方面的投入逐步增多,以及产品研发力度不断加大,未来山西省装备制造业的产品布局将更加合理,将会在产品布局上发力,通过优化产品线和产品布局,提高产业结构的合理性,满足山西省装备制造业的发展需要,推动山西省装备制造业发展。

3.3山西省装备制造业的发展质量更高

在渡过目前的危机之后,山西省装备制造业在产业结构和产品布局上将会获得更多支持和政策扶持,在获得了足够的资金支持下,装备制造业的发展质量将会更高,其整体发展水平也将会达到新的高度。所以,只有解决了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布局和资金需求等问题之后,山西省装备制造业的发展质量才能得到显著提升,才能实现装备制造业的大发展。

4山西省装备制造业的融资能力分析

对于山西省装备制造业而言,良好的融资能力不但可以为装备制造企业提供完善的资金保障,同时也能解决装备制造企业的资金问题,为山西省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资金支持。结合目前山西省装备制造业融资现状,装备制造业的融资能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1山西省装备制造业融资渠道相对单一,急需拓展

从目前山西省装备制造业的融资渠道来看,从银行贷款是主要的融资渠道。但是由于银行贷款限制较多,并且贷款成本相对较高,对企业的发展会产生一定的制约。同时,随着银行信贷政策的不断变化,对融资效果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4.2山西省装备制造业应不断拓展融资渠道

基于山西省装备制造业的特点,以及山西省现有的扶持政策,山西省装备制造业企业应根据企业现状,除了向银行申请扶持贷款之外,应积极探索新的融资渠道,在不违规的前提下增加融资方式,拓展融资渠道,保证企业能够在短时间内募集到所需资金。

4.3山西省装备制造业应创新融资方式

篇11

1.问题的提出

所谓技术追赶效应:一是指技术后进国技术扩散率明显高于技术领先国技术创新速度,显示出技术追赶特点。这是因为技术创新成本高于技术引进成本,技术创新应用于商业化的时间多于引进技术商业化的时间,虽然发展中国家技术落后,但是引进技术可以降低创新成本,节约新产品进入市场的时间,技术创新主要为新产品、新市场方面创新。二是指当后进国有技术创新时,就可以加快技术追赶步伐。正是在这两种条件下,后进国才能实现技术追赶,进而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经济追赶,缩小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从世界经济发展历史上看,日本和亚洲“四小龙”就是比较成功的例子,中国、印度和东南亚国家正在成为第二代新兴工业化国家的成功范例。

辽宁是全国装备制造业的重要科研、生产基地之一,拥有一大批装备制造业企业,担负着为全国经济建设和国防安全提供重大装备的重要任务。辽宁装备制造业通过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自主创新和产学研联合开发,先后开发研制出石油化工、化肥、军工、冶金及矿山、大型火(核)电站、建材等行业所需的重大技术装备,其中72万千伏安超高压输变电设备、千万吨级露天煤矿综采设备、30万吨级油轮、核电站250吨环形起重机、30万千瓦核主泵、大功率内燃机车以及新型歼击机、舰艇等一批重大装备填补了国内空白。按规模和能力评价,辽宁装备制造业名列江苏、广东、上海、山东、浙江、北京之后,位居全国第七。在装备制造业8大制造业中,辽宁的金属制品制造业居第六,普通机械制造业居第五,专用设备制造业居第十,交通运输制造业居第五,武器弹药制造业居第十一,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居第六,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居第七,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居第11位。可以看出,辽宁装备制造业在国内尚有很大的差距,更何况国外发达国家,所以在技术追赶上要走的路还很长[1]。

2.辽宁省装备制造业技术追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技术引进能力较低

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尽管具有一定的规模,但整体来说效益比较差。一些主要的经济指标如总资产贡献率、资产利税率、全员劳动生产率、资产负债率等与上海、广东等省市有着比较大的差距,甚至有的指标还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所以其技术追赶还有很大的空间。而且,辽宁省装备制造业长期以来重生产,轻科研;企业对科技投入缺乏足够的重视,科技人员配备严重不足,导致技术人员缺乏对相关先进技术动向的了解和适应先进技术的系统知识;由于大部分企业缺乏专门的研究开发机构,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的投入严重不足。

2.2 技术引进方法不当

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在技术引进过程中,存在着一些引进方法的不当。主要有:第一、盲目引进。在一些技术引进过程中,没有充分地结合自己企业和省内的实际情况,只是盲目引进一些高新技术,涉及到操作和销售问题则无计可施。引进的一些技术无法与国内的相关产品配套,而且无法完全消化和吸收这些先进技术,导致引进之后无法应用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浪费资源。第二、在技术引进过程中,由于缺乏政府宏观的一些调控和指导,导致一些重复引进,从而造成技术和资源的浪费,有时甚至导致一些矛盾。第三、在引进过程中,只重视硬件设备等,不重视操作、管理等软件。而在技术创新过程中,恰恰是一些软件的东西非常重要。

2.3 技术创新环境不够完善

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现行的技术创新体系主要属于政府主体模式。技术创新的投入主体和行为主体是政府;科研活动国家化、行政化,科研任务从基础研究到应用型研究多由政府科研单位或高校科研人员完成,企业研发力量薄弱。技术创新的一般程序是:科研单位立项,主管部门批准,划拨科研经费,科研单位进行科技研究,各级政府评审创造发明成果,授予获奖者证书、奖状和少量奖金;科研人员集中于不搞生产的科研单位,使得科研、开发、生产严重脱节,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比率很低;尚未为高新技术企业迅速发展、壮大营造出良好的外在环境。同时,应该成为技术创新核心主体的企业尚未完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缺乏有效的动力激励机制,企业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创新动力显得不足;目前普遍采用的任期制、承包制往往助长短期化经营行为[2]。由于缺乏完善的技术创新体系,企业也没有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所以在技术引进上缺乏足够的保障环境,所以这也是当前技术引进落后的一大主要原因。

总的来说,辽宁省装备制造业落后的原因主要是技术上的,技术创新的不足导致了整个行业的落后,所以,有必要在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大战略下,利用一切有利条件,加大技术追赶步伐,缩小差距,甚至形成超越,大力发展辽宁省装备制造业。

3.辽宁省装备制造业技术追赶过程中的一些建议

3.1 增强企业技术引进能力

建立行业技术引进创新协会,追踪国外技术研究,加强对国外技术研究与追踪及对国内条件的分析,负责对该行业技术引进创新的指导与协调工作,以免或最大程度地减少技术引进的盲目性、重复引进和低水平引进。建立一个完备的技术引进信息共享系统和为引进企业服务的上网查询,解决企业技术引进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可以在一些如数控机床、汽车等领域大力促进企业合并,形成一批规模大、技术水平高、创新能力强的巨型企业集团;同时采取政策、措施鼓励高水平科技人才向企业流动,以促进企业的创新能力。同时,加大对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的科技投入,在诸如资金、人力、技术等方面大力支持,以促进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的发展。

3.2 加强对技术引进的宏观调控

辽宁省装备制造业资金短缺,因此技术引进中注重适宜性十分重要。但同时我们也要在一些重要领域的技术引进中搞一些重点项目,如汽车领域等,因为这些领域的技术关联性强、扩散性好,搞一些重点项目对提高技术水平增强消化、吸收和创新能力意义重大。同时,在对技术引进时应该加强一些宏观调控,避免重复引进,而造成资源的浪费。同时,不仅仅要重视对高精设备的引入,也要包括对一些技术、管理等软件的学习。总之,要加强对辽宁省装备制造业技术引进的宏观调控,避免重复引进等一些问题[3]。具体做法是:(1)通过财政优惠政策,创建辽宁装备制造业技术引进创新平台。设立“装备制造业技术消化创新基金”,加大对辽宁装备制造业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技术改造的财政补贴。设立“装备制造业风险投资基金”,鼓励组建产学研以及企业联合攻关的横向技术开发联合体。扩大政府采购规模,为装备制造业发展提供市场空间。(2)制定产业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技术引进创新。对装备制造业技术引进创新全过程实行税收优惠。仅有对新技术产品的引进、开发上给予优惠,不利于鼓励企业加大对消化吸收的投入。为了增强税收优惠的整体效力,应为技术引进创新的全过程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

3.3 完善以企业为创新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

加强辽宁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核心是从体制、机制、法制等各方面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使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的技术赶上国际先进水平。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具有技术创新的动力,能最充分地激发人才的创造力,熟悉市场,信息灵通,反应灵活,能最迅速地、直接地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所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当尝试建立的比较完善的技术创新体系,即以企业为技术创新的投入主体和行为主体[4]。在这样的创新体系中,政府、科研机构和企业有比较明晰的分工。政府以市场需求、社会需求和国家安全需求为研究开发的基本出发点制定科研开发规划、法律和政策,以强化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配置科技资源。推动大多数科技力量进入市场创新创业;深化经济、科技、教育体制的配套改革,为高新技术成果商品化、产业化提供有效的体制保障;推动应用型科研机构和设计单位实行企业化转制,大力促进科技型企业的发展;完善科技立法,营造有利于技术创新和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政策环境;实行财税、金融扶持政策,完善科技人员管理制度,正确评价科技成果和进行科技奖励,加强对知识产权的管理和保护,加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形成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支持发展多种形式的民营科技企业,大力发展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加强对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成果商品化、产业化的方向和重点的宏观引导,协调各方科技研发活动;资助基础理论研究和公共性、关键性、前沿性技术的研究开发,高校应鼓励教师和学生进入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领域;努力发展高校科技园区,培育一批知识和智力密集、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高新技术企业和企业集团,使产学研紧密结合。

从总体上看,建立这样的技术创新体系,要求政府创造一个有利于技术创新的体制、法制环境,企业成为具有有效创新机制的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显然,这样的技术创新体系将会更有利于增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的能力。

4.结束语

总的来说,现阶段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的技术水平相对较低,所以要加强对先进制造技术的引进、消化和吸收,增强企业技术引进能力和宏观调控,同时,应该完善以企业创新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主体,充分利用一切条件,加强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的技术追赶,促进辽宁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吴晓波 黄娟.从技术差距、吸收能力看与中国的技术追赶.科学学研究,2005,06.

篇12

1978年我国实现对外开放以来,利用外资工作不断取得进展。1991年以前,我国利用外资以间接投资为主,对外借款是吸收外资的主体。1992年我国年度实际使用FDI超过间接投资额,占据了主体地位。到2009年,中国连续18年成为发展中国家中吸收外国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中国2008年共吸收外资超过90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2009年虽然有所下降,但依然在900亿元以上。

一、制造业利用外资概况

制造业仍是吸收外资的主要部分。2009年外商投资制造业新设立企业9767家,同比下降15.57%,实际使用外资金额467.71亿美元,同比下降6.26%,分别占同期全国总量的41.68%和51.95%。制造业吸收外资主要集中于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等行业。(见表2、3)

二、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制造业发展规模的效应分析

中国制造业在充分吸引外资的基础上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制造业整体规模不断扩大,2003年,我国制造业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三制造大国,仅次于美国和日本。

1.制造业的规模不断扩大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业始终保持较高的增长势头,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各项经济指标在整个工业和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均不断提高。目前制造业各企业中,产值规模居龙头地位的是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企业,其资产规模,产品销售收入也位居榜首。

目前中国利用外资比较集中的行业为汽车产业,2009年,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汽车、摩托车消费的政策,有效刺激了汽车消费市场,汽车产销呈高增长态势,首次成为世界汽车产销第一大国。2009年,汽车产销分别为1379.1万辆和1364.5万辆,同比增长48.3%和46.15%。2009年全行业主要经济指标继续向好。2009年月1-11月,汽车行业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分别为28054亿元和198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和51%。

同时,一批中国制造的产品产量一直在国际上遥遥领先。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有100多种制造业的产品形成了大批量生产能力,产量在国际上占据首位。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石,钢铁则是工业的粮食。1990年我国的钢产量只有6600万吨,到2009年已超过56780万吨,几乎占据全球总产量的半壁江山。这些都说明我国的制造业已经具有相当规模。

2.制造业增加值占当年GDP的比例不断上升

从改革开放之初数据显示来看,1980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2603亿元,占国内经济总值的34%,占全国工业总值的78%,而到2007年,制造业增加值67030亿元,占国内经济总值的27.18%,占全国工业总值的83.79%。如表4所示,制造业增加值占当年GDP的比例。

3.制造业产业内贸易额逐年上升

外国直接投资大量涌入中国,有利于中国提高制造业的技术水平和研发能力。同时还扩大了我国产品的出口,促进国家对外贸易的发展。跨国公司进入中国以后,给国内企业带来新的技术,先进的经营管理模式和科学的经营管理经验,有利于国内企业增强竞争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开拓国际市场的能力,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扩大中国产品的国际销售市场。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将其生产制造基地迁到中国,建立配套产业群。这些举动无疑都为我国培育规模经济、发展产业内贸易提供了极为有力的基础条件。

我国制造业产品内贸易额在1997年时为275.47亿美元,在此后年度里不断增长,到2006年时已达到2224.19亿美元。2006年的制造业产品内贸易额比1997增长了7.07倍,年平均增长率为26.12%。

4.制造业从业人数不断增加

制造业规模扩大的另一个重要表现是制造业吸纳劳动力就业数量逐渐增大,1978年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制造业从业人数5332万人,占全国从业人数13.28%。2006年我国制造业从业人数8500万人,占全国从业人数11.13%。如表5所示。

5.制成品增长速度高于初级产品,比率也逐步上升

从近20年的情况看,在世界贸易中,工业制成品贸易年均增长9.8%,而初级产品贸易仅增长2.2%。2007年从大类商品来看,初级产品出口比重继续下降,工业制成品比重迅速上升,初级产品出口比重下降到6%以下,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上升至94%以上。见表6。

参考文献:

[1]裴长洪主编:中国对外经贸理论前沿(4).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