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2 09:12:0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医学科研热点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近年来,部分学者借助文献计量学领域的理论及方法,从定量的角度识别医药卫生及其相关学科的研究热点,并以可视化的方式呈现。高雪等[6]基于1995—2010年WOS数据库中有关蛋白质组学的文献信息,得出质谱技术为蛋白质鉴定的核心技术以及蛋白质翻译、修饰和相互作用为国际研究热点之一的结论。张明华等[7]基于1986—2009年WOS数据库中认知神经科学领域的文献信息,识别出PET技术为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以前额叶皮质、大脑、活化为主的神经科学以及以记忆、注意力为主的认知科学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赵蓉英等[8]以WebofKnowledge为数据源揭示出中医的基础理论研究、中西医结合研究、基因技术在新药研制方面的应用为国际中医研究的热点研究领域。黄卓泳等[9]以1990—2009年WOS数据库中中医药类研究论文为研究对象,发现1990—1999年中医药的药理作用研究为中医药领域研究重点,2000—2009年侧重于中药作用的物质基础研究。沈建通等[10]以Medline和CNKI数据库中循证医学相关文献的mesh主题词及关键词为研究对象,基于共词分析法、PFNET算法及可视化技术发现国内外循证医学领域的7个研究主题。
综合以上学者所展开的研究,可以发现:(1)信息可视化分析方法已用于识别医药卫生领域内相关学科及领域的研究热点,但多局限于单一学科或单一研究方向,较少涉及我国中医学学科交叉研究领域;(2)在数据来源上,此类研究大多依赖于国外数据库生产商所提供的信息,此类数据在数据采集过程中对学者的检索技巧、领域知识及英语水平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无法同时保证查全率及查准率。究其原因是国内专门的医学引文数据库较少,部分数据库仅提供引文查询功能[11],无法全面揭示我国中医学学科交叉领域研究热点。因此,笔者所在研究团队以《北京大学中文核心要目总览(2011版)》所收录的248种医药卫生类核心期刊作为初始数据采集样本,创建专门的引文索引数据库——中文医药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ChineseMedicineSciencesCitationIndex,以下简称CMSCI)。目前该数据库中包含2004—2012年来源文献855669篇,参考文献8079116条,作者信息3549674条,数据量较大。
1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1.1数据来源
揭示我国中医学学科交叉领域研究热点为本文的核心目标,因此识别中医学学科交叉文献为本文的首要问题。依据现有的期刊目录能较为直观地界定文献所属学科,诸多学者[12-14]以此作为分类标准展开研究,但诸如大学学报类期刊通常刊载多个学科论文,难以归入某个特定的研究领域,因此笔者拟从描述文献分类信息的中图分类号入手,发现我国中医学学科交叉文献。《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第4版)》[15]中,医药卫生类学科分类号以英文字母“R”开头,我国中医学学科分类号以“R2”开头,据此笔者规定:文献分类号中至少包含2个医药卫生类中图分类号且其中至少有1个为我国中医学学科分类号的文献为中医学学科交叉文献。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医药卫生类中,“R-0一般理论”“R-1现状与发展”“R-3医学研究方法”3类文献综合性较强、难以归为某个特定的学科,为最大限度保证分析的客观性与准确性,笔者剔除了该部分数据,最终于CMSCI数据库中获得2004—2012年中医学学科交叉领域文献13259篇,并收集文献关键词字段,得到2004—2012年中医学学科交叉研究领域内未经形式归并、语义识别的初始关键词81626个,拟据此识别我国中医学学科交叉研究领域研究热点。
1.2研究方法
信息可视化分析方法为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知识图谱为信息可视化的主要表达方式之一。近年来信息可视化领域的专家逐渐重视可视化工具的开发及应用,主要有CiteSpace、Ucinet、VosViewer、Bibexcel、SPSS[16]等,其中CiteSpace软件为一种多元、分时、动态的复杂网络分析工具,所绘制的科学引文网络图谱能够展示某个学科最新的前沿领域及其演化进程[17],因此笔者借助该软件绘制中医学学科交叉研究领域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以识别领域内研究热点。
学科或领域研究热点往往与时间高度相关,因此笔者将2004—2012年9年度的中医学学科交叉文献数据以时间片段等分为3个时间片段,分年度识别中医学学科交叉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以期揭示中医学学科交叉研究领域的发展脉络。此外,CiteSpace软件仅识别从WebofKnowledge中下载的文献格式[16],因此笔者借助VisualStudio2005以C#为编程语言,自编程序“CMSCI_TO_CITESPACE”以完成CMSCI数据库中数据格式的转化。我国中医学学科交叉领域研究热点识别过程见图1。
2中医学学科交叉研究热点可视化分析
关键词通常由发文作者依据文章主要内容自行标注形成,旨在高度概括文献的主要内容,但同时存在着(1)关键词意义一致,但表达方式不一致,如“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存在着“HPLC法”“hplc”“色谱”“高效液相”“HPLC法测试浓度”等。(2)关键词含义相近或相似而表达方式不一致,如“胃癌”会被同时标注为“胃肿瘤”等,因此笔者对关键词展开了数据清洗工作,主要包括含义相同或者相似关键词的归并以及无实际分析意义关键词的剔除2个步骤,以保证数据分析结果的可靠性。
2.12004—2006年中医学学科领域研究热点分析
为揭示2004—2006年中医学学科交叉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采集此时间片段内经过初步清洗的关键词数据,导入CiteSpaceIII软件中,进行如下设置:(1)以文献关键词字段作为分析节点;(2)2004—2006年3年数据作为一个时间切片;(3)选取PFNETs[18-19]为减枝算法;(4)采用阈值插值组合(thresholdinterpolation)控制知识图谱中节点及连线数量(在识别其他时间片段研究热点的过程中,只修改时间切片字段,若无特殊说明,初始设置与此类似,下文将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设定阈值插值组合生成知识图谱的过程需要经过大量实验,以得到聚类效果较好的知识图谱,笔者通过大量实验,最终发现设定阈值插值组合(c,cc,ccv)分别设定为(1,1,1)、(1,1,1)、(15,1,5)聚类效果较好,所形成的知识图谱见图2。
综合分析图2及表1,可以看出“药物鉴定”“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医药疗法”“动物模型”“细胞周期”5个关键词词频较高,构成2004—2006年中医学学科交叉领域主要研究方向,进一步解读图2归纳其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几类主题。
2.1.1中药质量鉴定与化学成分研究(#C1)中药化学成分研究是中药现代化研究的基础,使用鉴别能力强、准确率高且快速的技术手段对中药化学成分的快速鉴定具有重要作用。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及薄层色谱法3类方法依据回收率、相对标准偏差对药物质量及药物化学成分进行鉴定,表明2004—2006年高效液相色谱法、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及薄层色谱法为中药化学成分研究的重要手段。
2.1.2中药抗肿瘤机制及其效应成分研究(#C2)聚类#C2中姜黄素[21]、小檗碱[22]、苦参碱[23]3种物质为中药有效成分,均与“细胞周期”联系紧密,原因为其抗肿瘤作用与调控细胞周期、影响细胞增殖有关。同样,黄芪因其主要提取物黄酮可诱导细胞凋亡,故与“细胞周期”共现次数较多。此外,bcl-2基因作为近年来研究肿瘤细胞凋亡的热门原癌基因,在聚类#C2中也与“细胞周期”共现次数较高。
2.1.3动物模型实验方法研究(#C3)聚类#C3中关键词“动物模型”与“脑缺血”“骨质疏松”共现,表明2004—2006年中医学学科交叉研究领域对脑缺血动物模型及骨质疏松症动物模型的造模方法较为关注,此2种疾病动物模型的建立对发挥中医药治疗的优势有重要意义。电针疗法为近年中医针灸学中较为新兴的疗法,该方法用针刺入腧穴以微量电流波刺激穴位,进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在聚类#C3中关键词“动物模型”与“电针”直接相连,表明在2004—2006年运用动物模型来研究电针治疗疾病的效应机制为其领域内研究方向之一,该研究方向的形成同样表明中医学学科交叉研究领域注重利用现代医学研究手段与传统医学治疗方法相结合。
2.1.4高脂血症及糖尿病的中医药疗法研究(#C4)高脂血症与糖尿病都是常见而多发的代谢性疾病,是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随着饮食结构的改变及饮酒量的上升,二者患病率也在逐年增加。其与“中医药疗法”共现,表明中医药疗法对代谢性疾病的治疗有一定的疗效。中药复方可通过多靶点、多途径来调节脂代谢,改善血液流变学,防治高脂血症及糖尿病[24]。
2.1.5中药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提取、鉴别及不同中药炮制方法对其的影响(#C5)该聚类的形成侧面表明黄酮类化合物为中医药学学科交叉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
2.22007—2009年中医学学科领域研究热点分析
某个学科或研究领域发展的过程中,研究热点要么针对于历史问题进行理论、方法、技术上的深入研究,寻找学科或领域内的新增长点,要么针对新的科学问题展开新的研究,对研究热点及其关注程度往往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
为识别2007—2009年中医学学科交叉文献研究热点,并将其与2004—2006年研究热点进行对比分析,笔者将该时间片段内经过数据筛选后的关键词集合导入CiteSpaceIII软件。通过多次实验模拟,最终确定阈值组合为(1,1,1,)、(1,1,1)、(19,1,5),所得到的79个关键词节点、68条关键词连接线形成的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聚类效果较好,见图3。为揭示图3中的主要内容及重点信息,笔者统计了2007—2009年词频位于前15位的关键词的词频、中心度值,见表2。
较2004—2006年,此时间段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中较多节点拥有较高中心度值、网络结构较为复杂、连通度较高,表明中医学学科交叉研究领域逐步具有了共同研究方向,研究理论方法不断成熟。
结合图3及表2,对比2004—2006年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可知:中药质量鉴定与化学成分研究(#C1)、中医药抗肿瘤机制及其效应成分研究(#C2)、动物模型实验方法研究(#C3)、高血糖症及糖尿病的中医药疗法研究(#C4)同样为2007—2009年中医学学科交叉研究领域的研究重点,但图3各聚类网络结构复杂度均有所增加,表明各研究方向的广度有所扩展。
此外,与2004—2006年相比,2007—2009年中医学学科交叉研究领域形成了新的重点研究方向:(1)聚类#C5中,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治疗”与“心力衰竭”直接相连,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心力衰竭构成中医学学科交叉研究领域内重点研究方向。笔者通过查询CMSCI数据库原始文献发现,中西医结合疗法在防治心力衰竭具有较好的疗效,医者可依据患者心力衰竭症状选择合适的治疗策略[25]。(2)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随着中药新品种、新剂型的不断开发,中药引起的药物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也呈增加趋势[26],在聚类#C6中表现为“中医药”与“不良反应”直接相连,表明我国中医药学科交叉领域对中医药使用过程中的不良反应较为注重,成为领域内另一个研究方向。
2.32010—2012年中医学学科领域研究热点分析
为识别2010—2012年中医学学科交叉领域研究热点,以期为领域内研究者确定研究方向提供思考,笔者同样借助CiteSpaceIII软件识别该时间段领域内研究热点,经过初始设置、多次模拟,最终确定阈值插值组合为(1,1,1)、(1,1,1)、(8,1,7),得到76个关键词节点,69条关键词连线,所形成聚类效果较好的知识图谱见图4。
与前2个时间片段类似,笔者对关键词的基本信息进行了相关统计,得到词频位于前15位的关键词词频及其中心度,见表3。
图42010—2012年中医学学科交叉领域关键词共现及聚类知识图谱Fig.4KnowledgemappingofhighfrequencykeywordsininterdisciplinaryfieldofChinesemedicineduring2010—2012
图42010—2012年中医学学科交叉领域关键词共现及聚类知识图谱Fig.4KnowledgemappingofhighfrequencykeywordsininterdisciplinaryfieldofChinesemedicineduring2010—2012下载原图
表32010—2012年中医学学科交叉领域高频关键词基本信息统计Table3StatisticsofhighfrequencykeywordsininterdisciplinaryfieldofChinesemedicineduring2010—2012下载原表
表32010—2012年中医学学科交叉领域高频关键词基本信息统计Table3StatisticsofhighfrequencykeywordsininterdisciplinaryfieldofChinesemedicineduring2010—2012
由图4及表3,与2007—2009年对比发现,高效液相色谱法、细胞周期、药物鉴定、中医药疗法、动物模型仍然为2010—2012年高频关键词,中药质量鉴定与化学成分研究(#C1)、中药抗肿瘤机制及其效应成分研究(#C2)、动物模型实验方法研究(#C3)三大研究方向延续性较好。
糖尿病的中医药治疗构成2004—2006年以及2007—2009年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聚类#C4中,关键词“糖尿病”未与“中医药疗法”直接相连且位于不同聚类中,但其与中药“三七”直接相连,同样从属于糖尿病的中医药治疗,可视为2010—2012年我国中医学学科交叉研究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侧面表明中医学学科交叉研究领域内采用中医药疗法治疗糖尿病,在研究程度上得到了进一步深入。
图4中,关键词“caspase-3”首次出现于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中,与“细胞周期”直接相连,通过查证发现caspase-3是细胞凋亡过程中最主要的终末剪切酶,与细胞周期关系紧密,该共现关系的出现表明2010—2012年我国中医学学科交叉研究领域关于中医药作用细胞周期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此外,聚类#C2中,关键词“细胞周期”与“抗肿瘤”直接相连,且二者均为高频关键词,进一步研究现有文献,笔者发现国内已有相关研究发现姜黄素、大黄、苦参碱能够对某些肿瘤细胞的增殖产生影响,可能是其抗肿瘤作用的效应途径。综上,中药作用于肿瘤细胞周期,进而诱发细胞凋亡,影响其增殖为近年来我国中医学学科交叉领域的研究热点。
3结语
当前我国医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教育普遍存在培养目标模糊导致培养模式缺陷、培养动机不纯导致培养要求偏颇、培养方式僵化导致培养质量下降以及培养师资不足导致培养素质低下等现状[1]。以基础医学为主的学院式研究和以临床医学为主的临床研究共同构成了现有的医学研究格局,二者发展的速度不协调、方向不对称、缺乏合作,导致二者之间形成了“鸿沟”。
我国八年制教育一定程度受两方面现象的影响,一方面,从事基础学习或研究人员着眼于数的多少、论文期刊影响因子的高低,对于其研究成果是否真正能应用于临床则表现为关注度不够;另一方面,临床研究人员由于忙于医疗实践,对前沿的基础研究成果与进展也缺乏兴趣,这种缺乏互动交流的现象使基础和临床研究的步伐变缓。临床医学八年制更加凸显医学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将其按前后期断然分开的结果,必然会导致医学生对自己所学的医学知识缺乏必要的兴趣和实际体验,从而难以形成融会贯通的能力。如果利用转化医学的理念,在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中找到交汇部分,即实现在有限的时段中扩展学习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临床医学八年制培养模式,切实提高学生的科研和基础医学能力,改变原有为发表文章而做科研的动机。
2以转化医学促进我国临床医学八年制教学改革
2.1转化医学模式引导八年制医学生基础、临床与科研能力的共同培养八年制医学生的科研培养模式具有其特殊性,在基础学习阶段,对八年制学生进行科研启蒙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其综合素质和发展潜力的一个关键环节。如何尽早在该阶段向学生渗透临床意识,是转化医学教育的重点教研方向之一。这对将来能够培养出更多的医学科学家、发展未来的学术带头人和改进患者治疗方法至关重要。南方医科大学在八年制医学生学习基础课程中,采取了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法(Problem-basedLearn-ing,PBL)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早期接受临床思维的启迪及培养。在相对枯燥乏味的基础医学课程中,很多内容却与当前科学前沿或热点问题密不可分。
例如,生物化学课程中,向学生渗透当前分子生物学中热门的“基因”专题;在组织胚胎学课程中,涉及到“组织工程”部分;在免疫学和遗传学课程中均提及目前国际最为热点的“干细胞”研究内容。将最新热点问题与基础医学相结合,不仅增加了学生对基础医学的重要性、实用性的认识,并且不再固守已有的教材知识,启发学生根据兴趣寻找更多的课外材料。通过查阅文献、书籍等及小组交流沟通,启发学生寻找热点专题中与实际临床工作中的交汇。同时,指导学生如何根据科研主题,准确、快速地检索相关英文文献,撰写综述,以加强对科研思维的早期培养[2]。
2.2以转化医学模式拓展临床医学二级学科的创新性教学内容
目前全国已有10余所高校开始招收八年制医学生,这些高校基本具有附属教学医院。承担八年制教学任务的教师多是具有较强科研能力的临床医生。在此阶段,教师充当了执行转化医学的重要角色。Krajews-ki和Chandawarkar[3]提出,在住院医师教育和培训中,激励他们提出相关问题、设计实验,把他们的发现转化到临床实践中。随着转化医学理念与临床医学八年制教学制度的结合,教师更多的将引导八年制医学生效仿自身成为科研与临床的有机整体,使得临床八年制的培养更具有连贯性、整体性和针对性,较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临床技能和科研创新能力。
在二级学科的学习过程,教学内容的改革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Schnapp等[4]认为,目前基础领域研究进展向临床转化一直不足且缓慢,为了改善基础科学和临床研究的相互作用和合作,他们创立了肺重症医学的急性肺损伤转化研究训练项目来弥补基础科学和临床研究训练的不足。通过学员选择基础或临床研究训练,辅以其他科目交叉训练。通过对比及分析训练前后学员文章发表率、研究领域合作率、转化焦点文章发表率等发现,经过转化医学研究训练项目培训的学员,其多学科合作、转化医学文章发表数量明显增长。从而得出此种培训项目能够加快基础研究与临床之间的转化,提高对患者救治水平。
医学生在学习临床二级学科的同时,教师随时可将转化医学的理念引入各系统当中。以呼吸系统为例,对肺癌章节,在学生学习传统的诊断方法的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该领域涉及到的新科技。如当前热点之一是利用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技术,在血清中寻找肺癌发生发展的生物标志物,为肺癌的早期诊断提供线索;指导学生如何通过多学科交叉的开放式研究平台,实施转化医学策略,进而获得比以往更多、更精确的与癌症有关的分子通路知识和新的分子靶点。
此外,让学生明确临床的生物样本可以作为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的宝贵资源,成为转化医学研究最重要的基石。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领悟到临床问题的解决已经不能由单一的专业人员来完成,把实验室发现的有意义结果转化为能提供临床实际应用的手段,需要有强大的、稳定的多学科交叉的研究设施和平台。加强转化医学领域的培训,培养新一代具有转化医学理念和能力的专业人才可能是未来培养新型复合型人才的趋势。
3八年制医学教育后续培养的思考
目前我国转化医学的研究正处于起步阶段,理论上借鉴国外先进理念和经验,实践上正在成立各个转化医学研究中心,探索将基础研究结果应用到临床实践中。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不仅在十年前即提出了转化医学发展路线图和将多个转化性研究项目用于转化型研究中心的建设,在医学领域支持转化医学的同时,也注重加强转化医学人才的培养,出台相应的教育改革计划,出资改革博士教育,如衣阿华大学医学院的临床医学科学家培训计划(ClinicianScientistTrainingProgram,CSTP)[5]。
[中图分类号]R72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3-7210(2009)02(a)-131-02
笔者在编辑工作中负责的是儿科专栏。在本文中,笔者通过分析儿科学2000~2002年度高被引文献和其作者,分析高被引文献的规律,探讨提高刊出论文影响力的策略。
1 研究方法
数据来源: 省略。选择儿科学领域2000~2002年刊出,截止至2007年3月15日被引次数达20次以上的文献。采用Microsoft Excel软件处理数据。
2 结果
纳入研究的文献有126条,其中,2000年58条,2001年43条,2002年25条。按被引次数排序,前20位的文献中,有关疾病诊断标准和治疗指南的文献被引次数(103~400次)远高于其他文献(54~84次)。
纳入文献按研究类型统计见表1。表1表明,综合探讨和临床报道类文献量较大。
纳入文献按选题统计结果见表2。结果表明,儿科学领域选题的热点是: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及其他新生儿疾病,肺炎、哮喘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早产儿研究,过敏性紫癜性肾炎及其他肾病,胃功能障碍及其他消化系统疾病,川崎病及其他心血管疾病,其他危重症研究。
纳入文献按来源地区统计见表3。表3表明,文献主要来源于北京、上海、辽宁和广东。
纳入文献按作者单位统计见表4。表4表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首都儿科研究所、复旦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是高被引文献主要来源单位。
纳入文献按来源期刊统计见表5。表5表明,《中国实用儿科杂志》、《中华儿科杂志》、《实用儿科临床杂志》、《临床儿科杂志》是高被引文献主要来源期刊。
据可查资料统计,纳入文献作者中职称为正高74人,副高28人,中级5人;男性66人,女性43人。表明职称高者其论文被引用机会多。
有2条文献纳入的作者有6人,有3条文献纳入的作者有3人,有6条文献纳入的作者有1人,其余作者均为1条文献纳入。有2条以上文献纳入的作者中,除2名非专家作者外,其余均为资深专家。这2名非专家作者纳入文献数分别为3和2,选题均为热点,其中一名为博士生。
3 讨论
3.1 高被引文献的规律
有关疾病诊断标准和治疗指南的文献被引次数远高于其他文献;综合探讨和临床报道类文献量较大;选题为当前研究热点的文献被引用多;文献来源集中于北京、上海、辽宁和广东这些儿科技术力量雄厚的地区和单位;其作者职称较高。
据《中国核心期刊目录总览》2004年版,《中国实用儿科杂志》、《中华儿科杂志》、《实用儿科临床杂志》、《临床儿科杂志》、《中华小儿外科杂志》均为核心期刊。在本研究中,纳入文献数排前四位的均为核心期刊,核心期刊集中了大部分高被引文献。但《中华小儿外科杂志》仅有3篇文献纳入。因此不能简单地以高影响力论文或核心期刊论文来评价论文和期刊的质量[1]。
3.2 提高论文影响力的策略
关键是要注重选题策划。关注和把握当前学科的研究热点、焦点,学科研究的前沿,结合作者群资源特点,积极约稿;对反映研究热点和学科研究前沿的稿件从速从优发表。本研究结果显示,因为选题为热点,有2名非专家作者纳入文献数分别达3条和2条。
有实力或有雄厚办刊资金的期刊可向有影响力的专家约稿。名家有敏锐的视觉,更能捕捉研究热点,掌握科学研究的前沿。本研究结果显示,有2条以上文献纳入的作者中,除2名作者外,其余均为资深专家。故向名家约优质稿件是直接提升论文影响力的有效措施。随着期刊论文影响力的上升,期刊总体影响力必然上升,这是争创核心期刊的必经之路。
主管单位:
主办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语
种:
开
本:
国际刊号:1003-0409
国内刊号:11-2210/R
邮发代号:2-590
发行范围:
创刊时间:2010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坚持战斗力唯一的根本标准,充分认清军队医学科技创新对生成和保障战斗力的重要作用。坚持医学科技创新服务官兵、服务部队的正确方向,切实把解决卫勤保障重点难点问题作为医学科技创新的首要任务抓紧抓好。坚持把主要的人力、物力、财力聚焦到完成平战时卫勤保障科研任务上来,坚持在选题上充分结合医院担负的使命任务,充分结合体系部队官兵的实际需求,充分结合医院的传统优势和科研特色,积极开展军事医学科研,为增强卫勤保障实力,提供坚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1.2强化创新意识
在医学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医疗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的今天,只有抢抓机遇、迎难而上、主动作为,大力开展科研攻关,掌握一批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和项目,才能在医疗市场竞争中勇立潮头、引领[5]。因此,首先在课题选题时就必须遵循科学性、前瞻性、创新性及实用性等原则,保证后续研究也具有一定的领先地位。这就要求医务人员学会查阅中外文献,具备敏锐的观察力,突破传统思想的束缚,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创新研究。
1.3营造创新氛围
科技创新不仅仅是高学历、高职称人员的义务,同样也是各级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的责任,人人皆要为、人人皆可为。医院要提高全员全程参与科研工作的热情,分层次分类别明确各级各类人员的科研目标任务。广泛依托科主任、中青年骨干、高学历人才开展院内科研学术讲座,依托科研能手传授创新经验,依托地方高校、军内专家开展统计学、循证医学等科研基本方法的指导[6],开展科研能力培训,不断提高科研技能。完善科研沟通协作平台,浓厚科研创新氛围。
1.4打造科研品牌
科技创新是学科建设的生命线,但科技创新如果只停留在申报课题奖项、上,没有做好转化运用、形成品牌效应,科技创新的生命力就会变得暗淡无光。因此,要围绕“科技兴院、技术强院”的建设思路,以“跟进国际前沿技术、开创国内创新技术”为目标,贴近临床需求,坚持走自主创新之路,整合优势资源,加强集成创新,搞好科研成果转化运用,做大做强优势学科品牌。
2对策
2.1坚持以建设研究型医院为目标,深化科技工作改革
着力强化全院人员“科技兴院、科技兴医”的意识,坚持把医学科技工作列入党委重要议事日程,实施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注重搞好顶层设计、总体规划和政策制定,修订完善《科技工作管理暂行规定》,完善科研激励机制。对科技工作突出的集体和个人进行重点表彰,对SCI论文实行分层次奖励,加大学科平台建设及军事题材科研工作扶持力度;规范科研经费管理,明确课题资金的使用范围[3],逐个项目设立专项科研经费本,控制不合理开支;对课题研究、申报实施统一计划管理,强化全程跟踪、全程评价,确保科研任务有效落实。加强学术活动管理,承办各级各类学术交流活动,加强多学科联合协作攻关力度,提高医院学术影响力。
2.2坚持以军事斗争卫勤准备为龙头,加强军事医学科研攻关
坚持以“能打仗、打胜仗”为指导,紧贴热点地区、应急卫勤作战样式和战斗力维护开展科技创新。以训练相关疾病和战创伤防治、野战救护为突破点,以体能储备、心理素质、野战救护信息平台等服务战斗力因素为重点方向,开展军事特色科学研究,力争形成高质量的军事医学科技成果。院级重点课题立项,设立创新基金[4],鼓励科研骨干积极开展军事卫勤科学研究,对卫勤研究实施政策倾斜,结合医疗“三送”、代职和挂钩帮带等活动,与体系部队共同开展课题研究,进一步搭建军事医学科研合作平台,浓厚科研创新氛围。
2.3坚持以拓展科技研究平台为支撑,打造学科品牌
以拓展科技研究平台为支撑,全面加强学科建设,持续打造“六大基地”(大器官疾病诊疗、疑难危重病救治、地方特色病防治、器官衰竭替代、百岁老年病康复、目的地医疗示范基地),发展“三大学科群”(部队常见病训练伤战创伤救治、特色优势品牌、潜力弱势学科群),重点建设老干部保健、高血压管理、胸痛、腹痛、头痛、肿瘤介入诊疗、甲状腺疾病防治、临床检验“八个中心”。全面实施资源整合,在人才、设备、资金等方面重点倾斜,实现“基地”、“群体”、“中心”品牌的整体提升。
一、利用微信辅助功能影像教学
脑功能影像后处理技术是功能影像学的主要教学内容,包括静息态局部脑活动分析、静息态功能连接分析、独立成分分析和任务态脑功能分析等技术[3,4]。教学对象的主体是从事医学影像诊断和神经病学专业的医师和医学生。学生们通常具备扎实的基础医学知识及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基础医学理论和临床实践经验对于脑功能影像数据的合理解释、深度挖掘十分重要。然而,脑功能影像后处理技术对于医师和医学生抽象、费解,尽管采取理论、实践结合的授课方式,有限的授课时间仍难以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微信在脑功能影像教学中的应用,打破了现实中的时空限制,给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通过微信,教师可以借助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使抽象的技术理论形象化,弥补课堂授课的不足。针对微信的难点、热点问题,学生在平台上参与讨论,教师根据讨论情况进行解答,可以实现师生课上和课下的有效沟通,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二、利用微信搭建学术交流平台
在国内顶尖科研机构,从事脑功能影像的人员通常具备生物工程学、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等理工科背景,以建立功能影像方法学体系为主要方向,但他们常常缺乏对脑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病变治疗及转归的深入认识。然而,面对各自专业领域科研与教学的繁重任务,医科和工科教学、科研人员面对面交流的时间非常有限,妨碍了对共同关注课题的深入讨论。利用微信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可以突破时空与专业的限制,实现医科、工科背景的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实时、在线交流。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不仅学生能够即时学习到新的知识和技能,而且教师能够不断增强自己的教学、科研能力。重要的是,微信交流平台拉近了医科、工科专业人员的距离,对实现跨学科融合,培养医工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三、利用微信共享国际研究前沿
微信平台具有强大的资源共享能力,可以将《science》、《nature》、《JAMA》等国际顶尖综合类期刊及《journal of neuroscience》、《human brain mapping》、《cerebral cortex》等国际顶尖神经科学专业期刊上最新发表的电子版论著整合起来。在实验室教师在线组织、协调和指导下,学生对论著内容进行分组翻译、剖析、解读,并以图文、音频、视频等格式在微信公众平台上,供群内成员在线阅读和转载,客观、即时、准确地向同行传播脑功能影像前沿研究进展。共享国际研究前沿为师生共同进步提供了条件,有利于学生国际化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研究者对热点方向的准确把握,有利于团队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中图分类号]G23[文献标识码]A
目前我国有5 000多种科技期刊,但普遍缺乏高质量的稿源,特别是新创办的科技期刊面临更加激烈的优质稿源竞争。《科研信息化技术与应用》是2010年5月新创办的科技期刊,旨在反映当前世界范围内科研信息化技术与应用的最新发展现状,研究立足于我国科技发展水平的科研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策略,探讨推进我国科研信息化的机制与策略,为广大科研工作者提供一个开放的交流平台和前沿信息交流渠道,从而进一步宣传和推进科研信息化工作。由于该刊是我国唯一一份以科研信息化(e-Science)为主题的综合性、学术类刊物,在发展初期面临认知度低、影响力弱、学科方向新、专家资源少、读者群体小等诸多难题。新创刊物一般对应新的学术方向,没有现成的组稿经验可供借鉴,因而如何围绕期刊所属科技领域组织和策划高质量的稿源成为刊物发展的重中之重。
通过两年多的编辑实践工作,我们总结出“多维度跟踪科技创新链”组稿策略,围绕科研信息化主题,从科技热点、科研项目、学科交叉、学术交流、科研成果及应用、创新人才等方面主动组织优秀稿源,确保新创期刊的质量和特色,同时不断积累专家和读者资源,从而提升刊物品牌影响力。
一、“多维度跟踪科技创新链”组稿策略
科技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具有自身的发展规律。它以“科学问题”为中心开展科研活动,通常经历发现问题(科技热点)—规划问题(科研项目)—研究问题(学科交叉)—研讨问题(学术交流)—解决问题(科研成果及应用)—人才培养(创新人才)等环节。创办科技期刊的目的是传播科技成果、促进社会发展、发现和培养人才、积累科技史料等,因此在科技期刊的组稿过程中,必须跟踪科技创新链的每一个环节,挖掘出高质量的稿件源头,并组织策划成不同的科技专题,最大限度报道科技最前沿、最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满足广大科技人员的信息需求。因此我们提出了“多维度跟踪科技创新链”的组稿策略。
一是科技创新链的每一个环节都是科技成果孕育过程的关键步骤和重要节点,因此通过多维度跟踪科技创新链可以抓住同行业科研人员共同的兴趣点,从而最有可能约到高质量的稿件。
二是科技创新链中的各个环节各有侧重,通过跟踪不同环节可以组织到风格各异、特色鲜明的专题稿件,例如紧跟科研信息化领域涌现的学术热点、学术会议、科技项目等创新链的重要环节,必然可以发掘到多种类型的专题组稿资源。
三是以多维度跟踪科技创新链作为科技期刊组稿的重要抓手,可以全面把握期刊科技主题的发展脉络,全景呈现科技动态发展演变的过程,充分发挥科技期刊的价值,提升科技期刊的影响力。
下面以我们的组稿实例说明“多维度跟踪科技创新链”组稿策略的实施过程。
1. 跟踪科技热点
跟踪和期刊主题相关的科技热点可以引起作者、读者的广泛共鸣。对大数据管理和分析的研究是和科研信息化相关的科技热点,2010年2月《经济学人》杂志出版的《数据、无处不在的数据》专刊、2011年2月《Science》出版的《数据处理》(Dealing with Data)专刊、2012年4月欧洲信息学与数学协会会刊《ERCIM News》出版的《Big Data》专刊,都讨论了数据管理和数据密集型研究等问题。因此我们在2012年就组织了与科研相关的“大数据”专题稿件,围绕大数据的挑战和机遇、数据的管理、存储、计算等核心内容,邀请学术界(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大连海事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和企业界(阿里巴巴、英伟达公司)的专家撰文,在2013年1月刊(总第17期,主题为“大数据技术和应用”)正式出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得到了读者的广泛关注。
2. 跟踪科研项目
大型科学仪器和装置现在得到我国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国家基金委和科技部都在部署每年数十亿元规模的科研项目。编辑部长期跟踪和关注国家基金委和部委的科研项目规划,了解到我国在天文科学装置方面的科研项目取得重要进展,因此2012 年7月组织了实验仪器与仪表(大科学装置)的主题约稿,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赵永恒研究员担任责任编委,介绍了LAMOST观测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和500 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科研项目。LAMOST望远镜是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的简称,即Large Sky Area Multi-Object Fibre Spectroscopy Telescope的缩写,是1997年9月国家计划委员会批准的由中国科学院承担的国家重大科学工程项目,由国家投资2.35 亿元。LAMOST项目于2001年9月正式开工,于2008年10月落成。可见,跟踪重大科研项目的最新进展是获取优质稿源的重要途径。
3. 跟踪学科交叉
科研信息化就是在科学研究与工程设计活动中系统地应用最先进的信息技术成果,发展新的科研手段、科研模式、科研环境,是信息时代科学研究环境和科学研究活动的典型体现。因此科研信息化是信息技术和物理、化学、机械、材料、土木等学科发展紧密结合的交叉学科。我们将组稿范围放大到所有科学领域和信息化相关的研究内容,通过跟踪交叉学科成果获得大量的稿源。传统学科和信息技术结合会产生新的学科术语和名词,例如计算化学、计算力学、计算医学、机电一体化、生物信息学、社会计算、地理信息学等。因此我们可以根据这些交叉学科名词顺藤摸瓜,找到相关领域的专家和项目信息,获得交叉学科的比较优质的稿源。例如,2012年杂志社专门组织了人文社会科学与信息化相结合的专题稿件,邀请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文学研究所、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考古研究所等单位的人文社科专家介绍各自研究领域信息技术的应用情况,并且在《资讯观察》栏目专门介绍人文社科与信息技术结合的大型国际科研项目——“数据挖掘挑战”研究计划(Digging into Data Challenge),得到了社科领域和信息领域读者的广泛关注。
4. 跟踪学术交流
高水平学术会议或者研讨会往往汇集本领域的专家学者,因此跟踪本领域最重要的学术会议是期刊同领域内专家及研究人员建立密切联系、约稿的好机会。编辑部积极参加科学数据库、超级计算等和科研信息化密切相关领域的学术会议,组织了一批优秀的稿件,甚至一些优秀的会议论文可以直接推荐到期刊发表。例如2012 年的9月刊(总第 15 期)是第二届中国科学院超级计算应用大会(SCA2012)会议专刊,在其中刊登的 13 篇论文中,有9篇论文展示了不同学科领域利用超级计算机所取得的最新成果。这些论文是并行算法设计、并行软件和并行模拟工具研发诸方面,取得的具有一定代表性的科研成果,从不同角度反映了目前国内超级计算应用的水平。
5. 跟踪科研成果和应用
由于刊物的定位是报道e-Science核心技术成果和应用两方面的内容,因此我们高度关注该领域的最新突破和应用成果,从网络期刊数据库、高校研究所网站、行业网站、专家博客等渠道跟踪重大科研成果和应用,搜集组稿信息来源。例如超级计算、数据库、网络等信息技术在天文、材料、医学、地理、信息管理等学科的应用进展都成为我们的重点组稿对象。
6. 跟踪创新人才
不管是领域权威还是学术新秀,都是我们的重点跟踪对象。例如,我们既邀请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钱德沛教授、北京大学李晓明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刘刚研究员、国家天文台罗阿理研究员等知名专家为我们撰写稿件;同时,争取到北京市科技新星、生物信息学年青学者刘冰博士这样的学术新秀成为我们的约稿对象。而后,建立专家和人才数据库并跟踪他们的研究进展更为组织高水平的稿件奠定了基础。
二、落实组稿策略的基础工作
我们在新办刊物的编辑实务工作中体会到“多维度跟踪科技创新链”是积累组稿素材的重要抓手,具有覆盖面广、可行性强、稿源水平高等显著优点,但是具体实施“多维度跟踪科技创新链”的组稿策略对编辑部的制度建设、人才素质、资源积累等提出了挑战。要落实好“多维度跟踪科技创新链”的组稿策略,必须做好以下基础工作。
1. 编辑部必须有完善的编辑流程保障制度和前瞻性的组稿计划安排。我们每年都要提前制定组稿计划,由专人负责不同主题的稿件策划和约稿工作,每月召开例会总结约稿落实情况。
2. 编辑必须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积极搜索科技创新链各个环节的新动态,同时具备较高的网络信息检索能力、广博的学科知识、敏锐的观察力和判断力。另外较高的外语水平对于了解和掌控国际学科动向也具有重要作用。
3. 充分发挥编委会的作用。在选聘刊物编委的工作中,我们注重编委在地域、学科方向上的广泛分布,这样便于组织交叉学科的稿件。在每期的专题组稿策划阶段,我们尽量安排一名相近专业方向的编委或其推荐的专家担任专题的责任编委。而这个责任编委对该主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主要的活
(下转第91页)
跃课题组有一个全面的把握,可以给编辑提出非常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4. 在组稿过程中注重和约稿对象的沟通协调技巧。如尽量让约稿对象了解到该主题的稿件对于学科发展的重要性,以及有哪些重量级的专家将和他一起撰稿,提高其写作的积极性。当约稿对象工作繁忙实在抽不出时间,我们会征询他的意见新增合适的约稿对象。
参考文献:
[1] 王立名. 科学技术期刊编辑教程.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
[2] 袁宁. 医学期刊青年编辑如何组稿. 编辑学报,2013,25(2).
[3] 林松清,佘诗刚. 科技学术期刊的组稿及其审理方法. 编辑学报,2012,24(5).
[4] 刘玉妹,何亚相,李国强,等. 开拓学术期刊优质稿源的途径. 编辑学报,2010,22(4).
[5] 曹作华,谢贞,王红丽,等. 科技期刊编辑的组稿策略. 编辑学报,2006,18(6).
[6] 辛明红,张淑敏,王燕萍,等. 选题组稿与创办精品科技期刊. 编辑学报,2005,17(2).
[7] 朱全娥. 组稿:提高学术期刊质量和影响力的重要措施——《中国科学:G辑》的组稿实践. 编辑学报,2009,21(3).
转化医学(Translational Medicine,TM)演化自20世纪90年代的转化研究(Translational Research,TR),其作为人类社会发展中最古老的医疗行为,直到21世纪医学研究人员才认识到它的重要性。临床问题的复杂性及基础研究结果不能及时有效地运用到病人身上,促使了新的临床研究方法和转化医学的出现。转化医学的精确定义目前还在争议中,Wen-Hwa Lee将当今的转化研究定义为将在实验室、诊所、特定人群中的研究发现转化为新的临床工具,应用到临床,以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英国全球转化医学中心的Bruce,美国临床决策中心的Linda,意大利Padova大学试验医学部的Mario及美国国立健康中心转化医学分部的Francesco等学者联合给出了转化医学的简化概念:转化医学代表了一种原则,即提高生物科学研究与临床疾病相关的有效性,以及帮助临床研究者通过临床观察证实科学研究与人类疾病的相关性。
2.转化医学的意义
转化医学是新兴的多学科融合领域,其基本特征是多学科研究,核心是打破基础医学、药物研究、临床医学之间的屏障,在它们之间建立起联系,从实验室到病床,把基础研究获得的知识和成果快速转化到临床,同时根据临床医学的需求提出前瞻性的应用基础研究方向,倡导实验室与临床研究的双向转化(B2B模式),即从实验台到床旁(“B-B”――Bench to Bedside),再从床旁到实验台(Bedside to Bench)。其概念一经提出立即显示了强大的推动力,国内外一些研究的快速发展和重大成就的取得正是基于转化医学的理念,生物医学的发展及个性化的治疗要求我们必须加快转化医学的研究。
3.转化医学对护理学发展的启示
3.1开展多学科协作,构建学术团队
随着临床科学的发展和转化医学的出现,跨学科研究成为了未来研究的热点。临床问题已经不能由单一专业的科学家来完成,需要不同技能和学科背景的专业人员紧密合作,而只有多学科交叉的团队才能为病人提供更安全、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护理学作为一门传统的实践性学科,跨学科和多学科研究较少。护理跨学科的研究是指全面的调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分享、对护理独特贡献的重视,以及对新定义和方法的探索研究。当前科学发展的趋势是学科交叉产生新的增长点,传统的课题通常只是带来数量的增加,创新性课题才能带来质的飞跃。
3.2加强医院与高等医学院校之间的交流,促进知识转换
巴德年指出基础与临床紧密结合,互通有无互相支持,不仅是开展科研工作、提高学科水平的需要,也是教学和培养人才的需要。我国许多院校侧重科研型研究生的培养,而且大部分毕业生都选择进入高校从事教学工作,使得我国的许多大型综合性医院缺乏临床和基础都精通的人才。护理高层次人才脱离临床,不能与临床人员良好沟通,使其不能很好把握研究前沿,不能将知识及研究结果及时准确地应用于临床,形成为研究而研究的局面。由于我国护理人力资源相对缺乏,临床护士在繁忙的护理工作中,虽然掌握了极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却没有充足的时间开展研究,再加上我国的护理学起步较晚,临床护理人员学历偏低,缺乏科研基础知识、医学统计知识及文献检索技能等科研工作的基础方法,使得我国护理研究的主题涉及面虽比较广但建树较少。因此,加强医院和医学院校的密切合作势在必行。
3.3加强护理的基础研究,推进护理临床与基础的结合
随着生物医学技术的广泛应用,生物医学科学实验,特别是涉及人体受试者的临床试验日益增多。临床(人体)试验是生物医学科学研究的重要环节,任何经过动物实验的新药物、新仪器和新的治疗方法必须经过临床(人体)试验后才能在临床中开展应用。在涉及人体受试者的各类医学科研活动中,必然会存在由于价值取舍不同而引发的各种伦理冲突。以人体为研究对象的临床试验,也必然牵涉受试者的权益尊重与保护问题[1]。在这样的背景下,对科研活动从始至终进行伦理审查和监督,探讨、论证、解决或权衡生物医学科研及临床应用中出现的伦理问题和难题,在保证研究工作的科学性和合法性的同时,使所有科研活动都遵循相应的伦理道德原则和规范,真正做到知情同意,是生物医学科研伦理审查的目的所在。
1.生物医学科研伦理审查的国际规范
生物医学科研伦理审查的概念始于1946年的纽轮堡审判,审判过程中德国纳粹和日本军国主义者在二战期间进行人体试验引发的伦理问题引起国际社会的重视,并提出了人体实验的十项道德准则,即《纽轮堡法典》,其精神被1964年世界医科大学通过的《赫尔辛基宣言》继承,成为人体实验的指导方针;《赫尔辛基宣言》中规范了涉及人体生物医学实验的伦理法规,并在以后经历了先后八次的修订和细化,成为世界各国共同遵守的医学实验的法规性文件[2]。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颁布了《评审生物医学研究的伦理委员会工作指南》,以指导世界各国医学科研伦理审查机构的组建工作和伦理审查工作。2002年,由国际医学科学组织理事会与世界卫生组织联合的《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的国际伦理准则》,则进一步明确了医学科研伦理审查的规范和章程。
2.生物医学科研伦理审查机构
———伦理委员会建立伦理委员会进行医学科研伦理审查的建议,最早见于1971年加拿大《医德指南》,直到70年代末,伦理委员会组织才开始在美国的医院中出现。此后,美国医院协会先后颁布了《关于生物医学伦理学的医院委员会的准则》、《美国医疗保健机构道德委员会准则》等一系列规范和准则,推进了美国医院伦理委员会的建立和发展,到80年代末,美国已有60%以上的医院建立了医院伦理委员会。与此同时,加拿大和一些西欧国家的医院中也相继建立起这类组织。日本的医院伦理委员会建立较早,到1985年底,日本已有37所医学院校设立了医学伦理委员会,占79所医学院校的47%。1992年中国医学伦理学学术代表到日本考察时,已有80%以上的医学院校和50%以上的医院设立了医学伦理委员会组织。我国的生物医学科研伦理审查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1981年召开了我国首届医学伦理学学术会议,会议中提出对医疗机构中开展医学科研活动进行伦理审查的意见和建议。1991年,中华医学会医学伦理学委员会了《医院伦理委员会组成规则》,对我国的生物医学科研伦理审查工作进行指导。此后,为进一步规范医学科技行为,保护受试者的合法权益,强化法制观念,分别由国家卫生部和药品监督局制定了《涉及人体的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办法(1998)》和《药品临床试验管理规范(1999)》。自此,我国生物医学科研伦理审查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进入建章立制、成立相关机构、逐步规范化的快速发展时期。
3.我国生物医学科研伦理审查学术研究的问题域
从上个世纪80年代起,张鸿铸、邱仁宗、曹永福等学者开始向国内引介美国、加拿大、法国、瑞典、日本等国家在医学科研伦理审查实践和伦理委员会建设中取得的经验,对我国医学科研伦理审查工作开展及伦理委员会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和梳理,并对我国伦理审查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建议。在此基础上,我国学者围绕伦理审查的规范和标准,审查程序和操作规程,伦理审查的监管,医学中的伦理难题等问题进行了大量学术研讨。
3.1生物医学科研伦理审查程序和操作规程
沈铭贤,熊宁宁,李晓等学者通过对我国目前运行的医学科研伦理审查程序和操作规程的分析研究指出: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标准操作规程(StandardOperatingProcedure,SOP)直接决定了伦理审查结果的可靠性和权威性,决定了受试者的权益是否能得到有效保护[3]。他们在分析比较国际和国内生物医学研究审查伦理的规范和实际工作特点的基础上,从伦理委员会的职责、人员构成、审查的程序和主要内容、审查的申请和受理、审查的结果和通告、跟踪审查、档案管理等方面进行过详细探讨,并建议制订合乎我国实际情况的伦理委员会标准操作规程[4]。关鑫、谢娟等学者在研究中指出:伦理审查程序是否规范并统一标准、伦理委员会的人员能否独立和去行政化、对伦理委员会工作的评价和监管是否合理、对伦理审查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是否到位等问题是决定和影响我国现阶段科研伦理审查质量高低的主要因素,也是目前我国医学科研伦理审查工作发展的重点。
3.2伦理委员会认证和伦理审查的监管
田冬霞、张卓然等一些学者在介绍由世界卫生组织(WHO)发起的“发展伦理审查能力战略行动(strategicinitia-tivefordevelopingcapacityinethicalreview,简称SIDCER认证)”的伦理委员会国际认证监督体系的同时,通过将我国的伦理委员会监管情况与美国、英国、瑞典等国进行分析对比,介绍了国外伦理委员会的监管机制和先进经验,针对我国伦理审查中经常出现的,如审查中缺少统一的标准化的操作规程,伦理委员会与研究者存在利益上的关联,忽视伦理审查的全程性,监察的文件记录、归档、保存不全,伦理委员会成员和研究者医学科研伦理相关培训不足等代表性问题[5],从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制订标准操作规程,建立伦理审查委员会认证体系,制订完整的监管内容与程序四个方面对建立我国伦理委员会监管体系提出了建议[6]。
3.3医学科研和伦理审查中的伦理难题
汪秀琴、丛亚丽等学者针对我国医学科研临床试验过程中涉及的知情同意的履行、风险与受益的分析比较、最小风险解读、利益冲突及受试者权益保护[7]、跟踪审查等伦理审查中的难题[8],以及由试验方案设计、科研成果发表、试验人员的培训等引发的各种伦理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学者们通过对我国目前医学科研和伦理审查中涉及的伦理难题,在与国外相似问题的研究比较中指出,因为伦理审查所依据的伦理思想和理论、伦理审查背后的社会环境、文化习俗信仰等实质内容不同,在中国进行伦理审查必须结合我国医疗卫生的现实背景和医学伦理问题的表现特点,进行伦理审查本土化的尝试,而不能死搬硬套国外的规则和标准[9]。
3.4我国医学科研伦理审查机构的发展现状
2007年,中华医学会科技评审部对国内医疗卫生机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预防机构的伦理委员会的设立、职能、成员、工作条件等发展状况进行了调查[10]。此后,田冬霞,薛迪等一些学者先后对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南京市、浙江省等地医院中的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机构建设、功能定位、成员结构、监管认证、人员培训、审查程序等各方面运行情况进行更深入调查,从实证研究角度将我国伦理委员会发展状况同美国、日本等伦理委员会发展较快的国家进行对比,对我国伦理委员会的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背后的原因进行分析和思考。
4.生物医学科研伦理审查热点问题梳理
由于社会发展的多元化趋势,因此现代医学伦理学的研究越来越多地涉及患者(家属)、医务人员和社会价值之间的交叉与冲突,以及由此引发的矛盾、冲突。在医学科学研究过程中,患者和医务人员,同时是受试者和研究者的双重身份往往会使这些矛盾和冲突更加复杂,解决这些伦理难题就需要在厘清临床人体试验的医疗机构和受试者之间的法律伦理关系基础之上,对他们的行为方式及相互间的责任、权利和义务进行必要的法律和道德约束,切实保护好他们的权益[11]。首先,医学科研工作者的伦理意识较弱。医学科学研究人员和临床医师的科研伦理意识和伦理决策能力的培养。医学科研伦理审查问题涉及的知识领域很专业且较为宽泛,不仅要求对现代医学伦理学及生命伦理学的基本理论有较深的认识,而且要对医学科学研究本身、现行法律法规熟悉了解。其次,医学科研伦理审查规范不够完善。我国生物医学科研伦理审查规范有待进一步完善,并与国际规范相协调。医学科研伦理审查的国际规范和国外法规有一些已有国内学者进行了翻译或部分翻译,但是个别地方的理解学界还存有争议,同时提高规范国内国际规范的理论研究和可操作性探讨。再次,医学科研伦理审查的监管不到位。虽然医学科研伦理审查已有国际规范可以遵循,但在实际的审查工作中却又必须结合各国的文化传统、社会制度和法律法规开展,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相应的审查制度和操作规程。必须在加强伦理审查工作标准化的同时,注重伦理审查质量的提高;必须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地开展医学科研伦理审查工作。
总之,伦理审查程序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伦理委员会的成员结构,伦理审查工作的独立性和去行政化,对伦理审查职能的合理评价和监管,伦理审查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等问题是决定和影响我国医学科研伦理审查质量的重要因素。本世纪初,由美国提出并向国际推出的机构伦理审查委员会认证体系,对推动世界各国的伦理审查委员会进行高质量、高水准伦理审查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由于文化传统不同、社会发展状况不同、医学伦理学的学科发展重点不同,医疗实践医学发展和医德观念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世界各国的医院伦理委员会工作开展方式和侧重点也有所不同。由于伦理审查制度所建基的理论基础、社会制度、价值评价等实质内容在不同的社会文化中很难达成共识,因此当前中国的生物医学科研伦理审查面临与西方不甚相同的境遇和难题。在伦理审查实践中必须对中国社会的现实处境加以分析,发掘出符合中国文化传统和习俗的伦理基础,并在伦理审查实践中诉诸本土化的转向,而不是一味向国外看齐。
参考文献:
[1]陈元方,邱仁宗.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学[M].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3.
[2]张鸿铸.中外医院伦理委员会的综览与展望[J].中国医学伦理学,1995,8(1):21.
[3]沈铭贤,胡庆澧,丘祥兴.实质正义与程序正义———伦理委员会SOP解读[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0,31(3):3-5.
[4]熊宁宁,刘芳,蒋萌,等.临床试验机构伦理委员会标准操作规程[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03,8(4):477-480.
[5]田冬霞.美国机构伦理审查委员会认证体系的启示[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6,19(4):15-19.
[6]黄瑾,胡晋红.SIDCER认证:伦理委员会规范化实践探讨[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9,(8):23-24.
[7]汪秀琴,熊宁宁,刘沈林,等.临床试验的伦理审查:风险与受益分析[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03,8(6):718-720.
[8]张雪,尹梅,孙福川.我国伦理审查委员会跟踪审查的困境及现实求解[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3,(5):22-23.
[9]邓蕊.寻找基础,方法转向:科研伦理审查的本土化启示[J].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2,29(4):109-112.
[Key words] Medical; Postgraduate; Innovation; Training
目前,?S着医学事业发展对医学研究生创新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医学研究生教育模式已很难适应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要求。因此,对当前的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新的改革势在必行,尤其是如何培养创新型研究生已成为医学教育研究的热点[1]。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进步,医学领域的新理论和新技术也不断涌现,如三维可视化技术、腹腔镜技术和3D打印技术已经得到广泛应用[2]。这些新的理论和技术的更新发展取决于不断创新。然而,目前在医学领域应用的新仪器和新技术发明仍主要来源于国外,属于我国的原创性科研成果非常稀少。究其原因,缺乏有竞争力的原创型科研工作者是主要原因。目前我国医学研究生的研究水平普遍较低,创新能力差。多数课题纯属照搬硬套,部分甚至存在抄袭造假的现象[3],因此,加强医学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刻不容缓。
1 制约创新的因素
笔者认为,一个优秀的医学研究生,必须具备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能力。就培养医学研究生的创新能力而言,我国与国外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有许多方面值得反思、研究,具体如下:
1.1 制约理论创新的因素
1.1.1 教育观念及课程设计落后 目前新的医学模式强调多学科融合,通过学科间相互渗透,产生创新成果[4]。另外还有学者提出整合医学的概念,强调将医学知识理论和实践经验与社会、环境和心理整合,使之形成更加符合人体健康和疾病治疗的新医学体系[5]。但是,目前大多数医学院校研究生教育还沿袭传统的旧式教学模式,教育观念滞后,教学模式陈旧,这已远远不能满足研究生的学习需求。“单一学科为中心”,专业限制强,导致许多医学研究生只注重自己的研究方向,以至于知识面不够宽广,知识结构单一,眼界不够开阔,创新能力不足[6]。这种教育模式影响了医学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并使其缺乏独立的个性和独特的个人见解。
1.1.2 教学形式落后 传统的研究生教学模式主要为“传授型教育”或“灌输型教育”,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差,学习效率低下。上世纪90年代以来,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式(problem-based learning,PBL)逐渐在西方发达国家得到了较为普遍的认同。PBL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以问题为背景,让学生产生学习动机,并通过与老师或同学之间的互动、交流,通过主动学习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7]。基于PBL原理发展而来的以案例为中心的教学法(case-based leaning,CBL)目前正在医学教育中显现出其特有的优势[8]。因此,采用PBL或CBL等开放式和互动式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1.1.3 课程考核方法落后 目前理论考试仍是医学研究生的最重要评估手段,容易误导学生对知识的死记硬背和生搬硬套,不能真正提高医学研究生的综合能力。相反,国外的研究生考核方法多种多样,包括学习报告、阶段小结、小组演讲讨论、课题设计、综述的撰写[9]。这些灵活的考核方法可增强学生的活力,激发学生进行科学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开发其创造潜能和创新灵感,提高其创新能力。
1.1.4 信息检索途径偏少 信息检索是医学研究生必须掌握的一门本领。研究生从事医学科研的全过程,包括从课题的设计、文献检索、实验实施、数据分析到最后论文的撰写,都离不开信息检索的应用。国内医学研究生往往缺乏信息检索的途径,不能及时与最前沿的科技信息相接触,限制了其创新能力发展。
1.1.5 缺乏批判性思维 中国传统的“中庸文化”在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中影响深远,根深蒂固。学生从小就被强调老师是绝对的权威,务必尊敬老师,服从老师,反对思想的多样性和标新立异,使学生从小缺乏锻炼批判性思维的机会。另外,从教学方式来看,目前国内医学研究生在课堂基本上是全程接受老师的知识灌输,鲜有机会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更不可能在课堂上当面质问老师。这种教学方法使得研究生缺乏标新立异、挑战权威的勇气,从而也大大影响了医学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研究[10]指出,提升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能够大大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1.2 制约实践创新的因素
1.2.1 过分偏向于临床,忽视了科研创新实践 医学研究生的理论和临床能力培养固然重要,但同时不能忽视科研能力的培养,应该坚持理论、临床和科研"三维一体"教学模式[11]。科研是创新思维的最佳载体。科研训练既是对已学习的医学基础知识的运用,又是对未知医学领域的探索,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12]。从目前我国的医学生就业现状来看,大部分医院的主要任务仍是医疗工作,只有少部分为教学医院或研究型医院。医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具备较强的临床实际工作能力与技能的研究生往往备受医院的青睐,这导致了许多医学研究生只注重临床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忽视了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13]。
1.2.2 缺乏创新型导师的指导 在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导师的指导贯穿始终。因此,不仅要重视提高研究生本身的质量,更要加强导师队伍的建设[14]。从某种意义上说,导师创新能力的高低也决定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只有实施创新教育,才能培养出创新型的学生。但是,目前国内许多医学院校导师队伍年龄结构并不合理,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仅将学生看作临床和科研的帮手,甚至是廉价的劳动力,根本没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没有给予学生独立创新的机会。
1.2.3 缺乏创新的良好环境 促使研究生的创新思维转化为创新成果,必须搭建一个良好的实践平台[15,16]。目前制约我国研究生创新发展的重要方面就是缺乏科研平台和激励机制。科研平台包括:实验场地、实验设备、实验经费、政策扶持等。科研平台的建设,直接关系到成果的最后产出。就理论知识和科研思维而言,医学研究生并不比其他专业的科研型研究生差。有的医学研究生思路开阔,敢于创新,敢于探索较大的课题,但是缺乏必要的科研平台,最后只能被迫放弃。此外,欠缺必要的激励机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医学研究生对科研创新的兴趣和热情。
2 关于创新制约因素的相关对策
2.1 选择教材
选用国内高水平的优秀教材,并引进一些国外的优秀教材,突出教学内容的前沿性、交叉性和启发性。对不同的专业、不同特点的研究生使用不同的教材,做到因材施教。鼓励导师在课程讲授中展示该领域的最新进展和成果。
2.2 教学方法改革
在教学实践中要灵活多变,充分运用情景模拟方法、阶梯式方法、病例分析法、开放讨论法等教学方法,以某个学科命题为焦点,积极引导研究生查阅资料,提出创新问题和解决方案。这对于培养研究生的学术敏锐性、探索精神有着特殊的作用和意义。
2.3 课程考核改革
为了能综合评价医学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应当改变过去以单一理论考试分数的评价标准,引入创新能力的考核。创新能力的考核应重点考察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考核的形式可以包括学习报告、阶段小结、小组演讲讨论、课题设计、综述等形式。
2.4 完善计算机网络系统和信息检索系统
网络可以方便学生随时随地进行随机学习,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建立计算机信息中心,免费向研究生开放,方便其查阅文献资料,及时了解最新的研究进展。
2.5 加强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有研究指出,批判性思维与医学生人文素养和精神密切相关[17]。因此,从学校方面入手,合理调整培养方案,适当增加人文学科知识学习,不仅能够扩大知识面,而且能够培养学生从多个角度看待问题,有助于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从教师方面入手,转变教学观念,强调教师与学生身份的平等,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解放思想,不能以最高权威的形象自居。从学生方面入手,应该独立思考,不盲目崇拜权威,不照搬书本知识或传统经验,敢于质疑,敢于大胆创新,对有疑问的地方应该树立起足够的自信,向老师或同学提问,提高自己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2.6 加强科研锻炼
科研实践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对于研究生尤为重要。学生顺利完成任何一个科研活动,都离不开创新。查阅文献,了解领域内的最新进展,独立思考领域内未知或未解决的问题,并提出与前人不同的研究方案,得出新的有意义的结论,这些都是创新的过程。越是热爱科研的人,越是渴望探求未知,越是容易产生创新性成果。因此,培养高水平的医学研究生必须坚持临床与科研相结合,让他们主动参与科研实践,在科研实践中训练创新能力。
2.7 建立合理的导师梯队
合理的导师队伍应具有良好的年龄结构和研究水平,在年龄段上,要适当老、中、青的搭配比例,充分体现学术研究的延续性。导师应当具有良好的学术创新水平和敏锐的科研意识,并且具有足够的科研经费。所有导师对研究生应制定严格的创新培养计划,定时指导学生研究某个领域的热点问题,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另外,组织学生定期参加学术交流活动,使学生了解当前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第三,定期组织学生举办读书报告会,汇报自己近期的研究进展或本专业领域的前沿动态;第四,定期举办师生讨论会,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2.8 搭建良好的科研平台,建立必要的创新激励机制
【摘 要】以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为研究依据,对国内外2000-2015年的有关中东呼吸综合征的论文和
关键词 数量分布进行研究。探讨国内外中东呼吸综合征研究的现状以及发展趋势。
关键词 中东呼吸综合征;情报学;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CIE
【Abstract】Sourced from China biology medicine disc and SCIE, statistic analysis was conducted on the quantitative distribution of the papers and keywords of the 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 published from 2000 to 2015 in home and abroad.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
【Key words】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 Informatics; China biology medicine disc; SCIE
基金项目:天津医科大学科研基金项目“图书馆网络环境下医学院校信息素养教育模式改革”(2014KYRM01)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潘鹤婷(1984.10—),女,天津和平人,硕士,2010年毕业于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图书馆,助理馆员。
郭雪梅,女,天津医科大学图书馆,馆员。
0 引言
随着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疫情在韩迅速扩散,犹如SARS般的严重病毒正在亚洲范围内扩散。有无好的方法控制疫情的扩散,以及什么方法可以治愈中东呼吸综合征,已成为当下研究的热点。
本文以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以及Web of Science的SCIE数据库为研究依据,对2000年至今的中东呼吸综合征论文进行检索,分别从发表文章数量、来源出版物以及影响因子和被引频次数进行统计分析,以期发现关于中东呼吸综合征的研究热点,为相关的专业人员提供深入开展研究工作进行参考。
1 方法
数据来自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策略:主题=中东呼吸综合征;数据来自SCIE。检索策略:TOPIC=(MERS OR “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AND Year Published=(2000-2015)。通过检索结果分析,得出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出文献57条,SCIE检索出文献379篇。
2 结果与分析
2.1 发表文献情况
国内有关中东呼吸综合征的文章始于2013年,国外有关中东呼吸综合征的文章始于2003年,但是都是从2014年开始研究猛增,具体数据见表1、表2:
2.2 主要来源出版物
经统计,国内57篇文献中,载文量前三出版物为《疾病监测》、《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国际病毒学杂志》总发文量在26篇;国外主要集中在《JOURNAL OF VIROLOGY》、《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EUROSURVEILLANCE》等杂志,5年影响因子最高52.426(《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具体数据见表3、表4。
2.3 主要发表文章集中国家/地区
经统计,国内发表文章主要集中在北京和浙江两地,而国外发表文章主要集中在美国和沙特阿拉伯地区以及中国。而对于爆发此次疫情的韩国地区,却少有研究。具体发文量见表5、表6。
2.4 主要发表文章主要涉及学科
经统计,国内发表文章主要涉及学科是综合征、人体病毒学(致病病毒)、医疗卫生制度与机构等。国外发表文章主要涉及传染病、病毒学以及微生物学等学科。具体发文量见表7、表8。
3 结论
(1)有关于中东呼吸综合征的文章都是在2013年后增长速度较快,在疫情爆发的今年,发文量还处于动态发展的趋势。
(2)通过对出版物及影响因子的统计分析,国内中华类的期刊主要有《中华结合和呼吸杂志》,国外的期刊主要有《JOURNAL OF VIROLOGY》,影响因子4.855。这些发文量较多的刊物可以作为专业研究人员发文的核心刊物。
参考文献
1免疫学第二课堂实施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进步和科学发展,常规的课堂讲授、试验实训和临床实习等教育模式,早已不能满足新形势需要。尽管提倡教师将学科研究的前沿知识带入课堂,但毕竟杯水车薪,远远不足以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很难实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3]。因此,第二课堂的实施迫在眉睫,对提升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至关重要。
1.1传统课程安排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免疫学教学实施现状:一方面,作为前沿学科,由于其发展迅速,初学者往往难以适应,在学习过程中显得尤为吃力。同时,免疫学具有极高程度的专业性,且涉及领域极为广泛,抽象性强,学生普遍反应都是以新的概念解释新的事物[4]。尤其学到抗原的提呈时,由于学科前后内容联系紧密,学生如果对于抗原、抗体的概念、相关免疫分子及细胞的类别和作用都未能明确,往往会对接下来的学习内容存在畏惧心理,造成学习兴趣和动力大大降低,最终以通过学科考试为目的,敷衍了事,较难达到传授学生知识、培养学生能力素质的目的。同时,由于教师教学水平参差不齐,在教学过程中“填鸭式”“满堂灌”的现象屡见不鲜。另一方面,虽然免疫学实验在临床中的应用极为广泛,但因实验课时数相对较少,且实验题目相对固定,使理论与实践脱节,学生对免疫学的理解相对局限,难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课堂时间发现科研创新的突破点。众所周知,医学技术离不开科学研究,医学成果的出现,来源于试验和探索,科学的数据及实验分析[5]。因此,仅局限于传统授课方式的第一课堂难以满足医学生自身发展和科学研究的需要。
1.2教学资源利用不足
由于学生基数庞大,而仪器设备相对短缺,实验操作过程中需耗费漫长的额外等待时间。加之设备老旧,实验室空间有限,不具备完成多种实验操作的能力,成为学生探索知识的瓶颈。与课程相关的往往都是经典验证性实验,如免疫细胞的分离纯化等,实验操作中可供学生使用的相关仪器设备少之又少,其他相对复杂的设备未能得到有效利用。同时,某些经典实验如免疫印迹、免疫组织化学等由于操作时间长、耗费大等原因并未向学生开展。
1.3课堂知识比较保守,学习流程相对固定
传统课堂仅传授书面知识,很少涉及医学前沿和研究热点。学生思维更倾向于依赖教师构建的知识框架和现有资料,难以从根本上发现并解决实际问题。尤其涉及到发病机制复杂,临床表现多样的自身免疫疾病时,由于多种因素的作用,可导致机体产生多种自身抗体,但其检测指标相对较多,单纯的平面化讲解学生并不容易掌握。因此,通过课堂之外的方式强化学生对自身抗体检测指标的理解则显得尤为重要。比如可让学生运用免疫印迹、酶联免疫吸附实验等技术检测自身抗体的表达,将知识应用于实践,加深其对检测原理和检测步骤的理解,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学生掌握的知识日趋增多,动手能力和成就感将会大大加强。同时,由于医学生学习科目多,任务繁重,免疫学的课下学习时间也未能得到有效保证,大多数学生往往依赖于考前几周的重点复习。加之考试内容相对局限,必考题目如抗原的提呈、超敏反应等部分内容突出。但期末考试未能对课本内容做到全部涉及,教师课堂讲授的学时也有侧重,因此,学生对教师未讲部分的内容视而不见,对知识的学习比较表浅,难以深入,重点知识掌握比较牢固,然而其他内容则有所欠缺。虽然拓展内容的学习相对困难,但其与研究热点和临床实践联系紧密,学生仅依赖于第一课堂的学习方式会使其逐渐丧失学习免疫学前沿知识的机会,通过课堂模式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的积极性比较困难。
1.4导师制存在弊端
目前,医学院校中导师制度正如火如荼的进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医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创造能力,但由于其考核制度不完善、导师科研压力过大且师生比例失衡,使导师制逐渐流于形式[6]。面对巨大的科研压力和庞大的学生数量,有些教师认为科研重于教学,对学生趋于敷衍,最终顾此失彼,违背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计划的初衷,使学生逐渐失去研究的兴趣和动力,导师制形同虚设。
2免疫学第二课堂的实施过程
第二课堂的实施主要分为两大部分:文献阅读及实验操作,二者相辅相成。学生通过阅读大量的文献作为研究创新的课题来源和理论依据,同时进行基础实验操作验证结果正确与否。教师则在整个过程中坚持“学生为主,指导为辅”的原则,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科研创新为目的,根据学生的不同问题给予客观、专业的意见,最终以学生作为第二课堂成果。其具体参与过程如下:第一,学生根据自身科研兴趣或教师引出的某一国内外研究热点如癌症、感染等相关分子及其调节机制提出一个科学问题。有些问题虽然看似简单,但都出于学生本身的发现和思考,往往是独特而又新鲜的,应当受到尊重与鼓励。第二,学生以自己提出的问题为核心有针对性地阅读大量相关文献,增加知识储备。阅读文献的过程中学生通常会发现同一种分子在同一种疾病的不同类型中会有不同甚至相反的作用,这就要求学生在纷繁复杂的文献中有效提炼关键知识,借此作为问题依据,并提出解决方案,最终回归文献判断方案的可行性。第三,用大量的实验数据证明自己的观点,使其更具说服力。但免疫组织化学、免疫印迹等常用免疫学实验的掌握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根据自己的习惯不断摸索以找寻规律。学生在操作中不能拘泥于实验步骤的掌握,还需要不断进行操作,填写试验记录总结经验,对于重要的实验步骤如免疫印迹实验中转膜时间的长短,封闭液的选择及免疫组织化学中组织切片染色时间的控制等做到熟能生巧,实现从做出结果到结果清晰美观的跨越。第四,总结归纳。学生将发现问题、整理资料、实验操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以撰写综述或研究报告的形式向老师汇报,经过师生间的反复修改与讨论,最终以最为第二课堂的研究成果。
3免疫学第二课堂的特点和优势
第二课堂以其灵活的方式及务实的内容克服了第一课堂的诸多不足,顺应了当今教学发展的需要,培育学生敬畏生命、持之以恒、严谨自律的优良品质,旨在构建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7]。
3.1因材施教,教学相长
第一课堂注重基本知识传授和共性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主体;第二课堂则可以更具体、更有针对性地培养医学生能力与素质,并针对人才的个性因材施教,从而有效配合第一课堂,达成培养人才的最佳模式[8]。通过让学生参与相关课题研究与实验操作,并在此过程中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与表扬,使学生与教师之间建立足够的信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使之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尽可能学到更多知识,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升和完善自我,增强学生对该学科的认同感。对于教师来说,充分利用医学免疫学的学科特点,与学生的兴趣相融合,将理论知识与科研特长融入第二课堂教学活动,实现课程虽然结束,但免疫学的教学和学习远未结束的目标。通过面对面的直接交流与讨论,加强教学反馈,既防止了日常教学的固定化、刻板化,使单向教学转变为双向互动,又能促进教师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师的理论知识水平,起到教学相长的作用。
3.2更加注重独立创新,培养学生科研精神
首先,学生通过参与第二课堂活动,完成从提出问题、建立假设到实验操作验证假设及撰写文章的全过程,而教师则鼓励学生大胆想、放手做,使学生在科研学习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更加独立自主,对老师依靠而不依赖,服从而不盲从,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其次,学生在查找、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强化课堂理论知识,相互激发创造性思维能力,教师鼓励学生间相互争论,与教师合理辩解,敢于质疑权威教材,激发学生个体学习潜能[9]。最后,学生在不停的科研探索中培养严谨、求实、耐心的学习态度和独立创新的科研精神,并应用于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
3.3增强岗位任职能力,促进人才素质提高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才。能否培养出一批富有创新精神与团结协作精神、具有科研意识与能力的人才,直接关系到人才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10]。通过参加免疫学第二课堂活动,阅读专业文献,建立相关动物实验模型,提高学生对疾病分子和细胞学水平的认识,做到宏观上准确把握,微观上深入研究,点面结合,全面提高医学生的职业水平和能力素质,向专业化、责任化、创新化的工作方向不断迈进。同时,由于各学科之间交叉融合以及免疫学实验在疾病预防与诊断过程中的广泛应用,学生可从免疫学的角度利用所学知识对某一疾病进行分析,阐述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如分析癌症中相关分子和通路的活化并应用相关免疫学实验给予验证等,使知识融于实践,贴近临床,为学生今后的岗位任职打下坚实的基础。
3.4知识更新更加迅速,思考问题更加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