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2 09:12:0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妇产科护理重点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宫腔镜是一项新型微创治疗妇科疾病的医学技术[1],主要用于诊断子宫内疾病。宫腔镜不仅能确定子宫腔内部疾病的位置和范围,还能对发病体的表面进行结构观察和分析,并在可视的情况下取材或定位刮宫,大大增强了子宫疾病患者诊断和治疗的准确性,是现代医学不断发展的结果。宫腔镜检查手术是一项多人合作的技术,不仅需要医生良好的手术技能,而且还需要功能良好的仪器设备以及熟练的手术护理配合技术,才能保证手术安全顺利的进行。我院妇产科门诊从2006年01月至2009年10月行宫腔镜手术76例患者经过细心护理配合,顺利的通过电视宫腔镜的常规检查和治疗,治疗效果十分满意。现将手术配合与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我院妇产科门诊从2006年01月至2009年10月对76例患者行宫腔镜检查手术,年龄在22―56岁之间。其中不孕症25例,子宫出血48例宫内残留异物的1例,2例子宫肌瘤。有7例住院,其余的都是门诊。手术台治疗时间30―50分钟。经有效的检查和精心的护理,术程全部顺利,所有患者均无并发症发生,术后观察0.5―2h,都顺利出院。
1.2适应症
宫腔镜检查及手术的适应症:在绝经期间子宫出现不正常出血症[2];通过检查诊断出是否能从宫颈取出黏膜下肌瘤或子宫内膜息肉;评估异常子宫输管碘油造影结果;评估B超的异常宫腔回声和占位性病变;诊断宫腔粘连并试行分离;检查多次习惯性流产和妊娠失败的宫颈管或宫内原因,检查原因不明不孕的宫内因素;时早期诊断宫颈癌与子宫内膜癌。
1.3护理要点
1.3.1术前护理
1.3.1.1心理护理:由于宫腔镜手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妇科微创手术,患者对其缺乏了解,首先护理人员应与病人沟通需实施手术的优点,积极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和耐心细致的心理能上能下疏导,能使患者消除恐惧心理,增加患者对医护人员以战胜疾病的信心。
1.3.1.2患者准备: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配合医生做好患者的各项检查,按常规准备会阴皮肤,术前晚进流质饮食,术前6h禁食水,术前晚及术日晨行阴道冲洗,术前晚阴道后穹隆放置米索200ug以软化宫颈,术前排空膀胱,以预防感染。
1.3.2.3器械准备:使用01ympas宫腔镜及电切镜全套。根据手术需要备好宫腔镜手术的器械和术中用物,提前检查整个操作系统是否连接良好,工作系统运行是否正常,所有器械均应严格消毒或灭菌。
1.3.2术中护理配合
1.3.2.1将患者接进手术后,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建立一条上肢静脉通路,连接心电临监护仪,常规行心电监护。将心电监视器、膨宫机、灌流液均提前放置在合适的位置,负极板放于病人臀部或大腿上。需避开多毛或有伤痛的地方,以免接触不良造成对病人的伤害,将电刀切割功率调至80W,电凝功率调至60W左右。常规外阴消毒铺巾后,暴露会手术视野,与手术者配合将光源线、电极和摄象头等套上无菌套妥善固定并连接,防止脱落。将灭菌后宫腔镜手术器械根据手术所需的前后顺序,摆好在器械台上,以方便手术台操作。手术台过程中密切监督视仪器的正常运转情况,根据需要调节膨宫压力,一般维持在100mmHg以下[3],以宫腔膨胀视野清晰为准,尤应注意容器内应有足够的灌流液,随时补充,不能使灌流液空,以免发生空气栓栓塞。准确记录宫腔灌注量和排出量,及时报告其差值。
1.3.2.2病情观察:我院的宫腔镜检查手术均采用局部麻醉,巡回护士在术中要密切观察患者血压、脉搏、呼吸的变化,有异常情况及时的向手术医生报告。扩宫和膨宫时部分患者易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胀、心慌等不适,交待患者放松并深呼吸同时要加强询问患者不适有无加重,必要时根据医嘱静脉补充液体并给予药物减轻患者的不适;对需进行诊断性刮宫以及息肉摘除的患者,对疼痛耐受低,不能忍受诊刮和息肉摘除的,可根据医嘱给予镇痛药止痛,妥善保留其标本送检。为预防宫腔内感染我院常规应用庆大霉素16万u加入最后一瓶膨宫液中灌洗,以达到治疗和预防感染的目的。
1.3.3术后护理
1.3.3.1监测生命体征情况:如手术时所用灌流液温度过低,患者会出现体温下降,应采取保温措施,如术中出血多,术后出现低血压。应密切监测血压情况。
1.3.3.2观察腹、痛情况:一般术后出现下腹隐痛,如出现面色苍白,腹痛加剧应报告医生,给予吸氧监测生命体征,建立静脉通道,配合医生进行处理。
1.3.3.3观察阴道流血情况:术后阴道少量流血,24h内鲜红,24h后转为淡红色。如阴道流血增多,量多于月经量报告医生处理。
1.3.3.4出院指导:行宫腔镜的病人为防止宫内感染禁同房盆浴2周。保持外阴的清洁,遵医嘱口服抗生素。术后前几天有轻微的腹痛,属正常现象。尽量不从事重体力劳动。如果出现阴道出血大于月经量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常规口服抗菌素、止血药等。
3.讨论
通过对我院76例妇科病人进行电视宫腔镜的检查,术前、术中配合及其并发症的护理,总结出一套手术护理配合对策:首先加强宫腔镜手术护理队伍的培养,培养出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专科护士队伍,负责对相关设备、仪器的检查保养,保证仪器设备的性能良好;在检查前要熟悉宫腔镜检查及手术的适应症,做好手术准备,并向患者解释清楚手术的情况,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手术过程中积极配合医生。宫腔镜手术可引起一系列并发症,要求临床护士术中密切配合及术后严密观察及护理有效地减轻患者的焦虑心理,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和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4]。我们通过制定手术护理配合流程和配合要点,加强术中、术后病情观察,有效地防止了并发症的发生。
总之,宫腔镜技术是近代妇科检查领域中的新技术,宫腔镜能直接在可视的情况下检查子宫内的病变情况,方便治疗。宫腔镜手术是不开腹的微创治疗手段,且恢复较快,是很多需要手术的患者在不开刀的情况下治愈,保证了子宫的完整性,减轻了患者的痛苦。这项技术很值得推广和应用。健康教育、心理护理、无菌技术、围手术期护理,器械养护等护理配合是宫腔镜手术取得成功的技术保障。
[参考文献]
[1]齐玉萍.宫腔镜手术治疗136例临床分析[J]。安微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2):32-45
妇产科手术护理是相当关键的工作阶段,需要注意的是,不少产妇往往需要接受手术,所以妇产科手术护理的工作质量从根本上影响到产妇和婴儿的生命安全,需要加强重视,加强对工作的监督和指导。因此在临床实践当中广大护理人员不仅需要具备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同时还需要有着扎实的心理素质和精湛的护理技术手段,加强对工作的评估和对诊断效果的分析,通过心理和护理等多个层面的工作开展,有效的促进妇产科手术护理质量增强,促进产妇的恢复。
1 围术期术前护理体会
妇产科手术护理是当前工作的难点之一,需要注意的是,相关护理人员的责任重大,而妇产科的患者则相对特殊,其不仅承受着心理和生理上的痛苦,同时也会产生各种焦虑的心理状况。情绪的波动会导致产妇内分泌紊乱,影响到正常的生产,手术前需向患者详细讲授相关知识,以达到鼓励、增强信心的效果。如何更好的为产妇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确保新生儿的健康,是妇产科手术护理的重点,最后还需要与产妇多多交流和沟通,帮助其调整好心理状态。需要对妇产科手术护理的手段和方法引起高度的重视。
向患者讲授与分娩相关的知识,以及术中的配合要点,使患者的心理状态和心理反应均达到最佳的状态,最终使得手术的紧张更加顺利。在术后还需要向患者介绍相关疼痛的情况,诸如切口疼痛时间和程度等,以使得患者有着充足的思想准备。另外还需帮助产妇克服恐惧心理,避免其过度的紧张。进一步的研究妇产科手术护理方式和理论,明确产妇术前护理以及术后疼痛护理的相关措施。
2 围术期术中护理体会
护士应用自己熟练精湛的技术配合医生手术,观察产妇一般情况和胎儿情况,及时发现问题,果断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处理,使手术顺利完成。术中保持安静,不说与手术无关的话,物品清点准确无误。护士应主动关心产妇,核对产妇的姓名、床号、住院号,开放并保护好静脉,注意保暖,始终陪伴产妇,如术中牵拉脏器或取出胎儿有不适及牵拉痛,嘱产妇做深呼吸,可减轻不适和疼痛。帮助产妇克服恐惧心理,避免其过度的紧张。进一步的研究妇产科手术护理方式和理论,明确产妇术前护理以及术后疼痛护理的相关措施。各项护理记录完整、准确,与器械护士做好手术器械和敷料的核对,并且在手术全过程中注意各种导管通畅。术中会因疼痛而不合作,大喊大叫,这时应视产妇如亲人,耐心地做好解释,告知产妇大声喊叫一方面会消耗能量,另一方面还会使胃肠积气而影响手术操作或术后恢复,切不可责备产妇。护理人员在整个手术过程当中需要密切的观察产妇情况,重点的需要观察产妇的胎心和一般状况,及时的发现问题及时的进行处理。巡回护士则应当始终陪伴在产妇身旁,讲明术中的不适状况,帮助产妇做深呼吸等动作,以消除其紧张心理、缓解疼痛。分娩之后,护理人员需要及时的告诉产妇胎儿性别、发育状况等,同时还需要及时的向产妇介绍母乳喂养的好处,帮助产妇尽早的开奶,尽早的接触。
3 围术期术后护理体会
心理护理是产后护理的关键和重点。相关人员不仅需要向产妇详细的讲解产后疼痛的相关知识,使得患者有着充足的思想准备,同时还需要全面的改变产妇对于疼痛的错误认识,很好的转变其思想观念,避免产妇形成不必要的恐慌情绪。最后,需详细的向产妇讲解术后疼痛的控制方式,与其交流过程当中需要以情切、和蔼、热情的语气,以达到安慰的效果,适当的缓解其内心的不良情绪,解决实际工作当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和难点,增强产妇的信心。明确产妇术前护理以及术后疼痛护理的相关措施,还需要从临床的角度着手,充分的与产妇进行沟通,消除其不良心理,更好的促进妇产科手术护理工作的改进。产后的疼痛护理相当关键,护理人员还需要从疼痛护理手段和心理等多个层面着手,需详细讲授相关知识,以达到鼓励、增强信心的效果。进行全面的处理,更好的保证治疗和护理的效果,确保产妇可以得到最为恰当的治疗[1-3]。
剖宫产产妇术后6h内因药效尚未消失,全身反应低下,为避免引起呛咳、呕吐等,应暂时禁食,若产妇确实口渴,可间隔一定时间喂少量温水。可进食流食,进食之前可用少量温水润喉,大约50ml/次,若有腹胀或呕吐应多下床活动,或者用薄荷油涂抹肚脐周围。第一餐以清淡简单为宜,例如稀饭、清汤,并要少量。在术后还需要加强对患者的血压以及呼吸灯观察,加强病房的巡视,对于其出现的呕吐、恶心以及荨麻疹等情况需进行密切控制。最后,还需要保证患者充足的休息,避免过多的人员对其进行陪护,以保证护理效果。明确产妇术前护理以及术后疼痛护理的相关措施,还需要从临床的角度着手,充分的与产妇进行沟通,消除其不良心理,更好的加强方案的实施,加强对工作的评估和对诊断效果的分析,通过心理和护理等多个层面的工作开展,有效的促进妇产科手术护理智力增强,促进产妇的恢复。更好的促进妇产科手术护理工作的改进。
4 结语
妇产科手术护理需要注重原则和措施,在术前需要帮助产妇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尤其在思想上需要做好准备,帮助产妇了解手术情况,消除紧张等心理状况。妇产科手术护理还需要对产妇的术后情况加以重视,常见的诸如烦躁和焦虑等等,为了更好的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还需要尽可能的对产妇进行关怀,从多个角度着手,促进妇产科手术护理工作的顺畅开展。
综上所述,根据对当前现代化的妇产科手术护理整个护理工作开展过程和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等进行全面和系统化的分析,从实际的角度着手探讨了今后工作开展的主导思想,旨在更好的实现对妇产科手术护理质量和绩效的全面改革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妇产科;护理;风险;防护
医院是具有潜在职业危险的工作场所,面临发生医院感染等职业危险。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病人法律观念的增强,病人维权意识增强,妇产科的护患纠纷越来越多,护士所面临的护理风险越来越高[1]。因此本文就如何识别妇产科护士的职业风险,以及如何加强风险的自我防护进行了探讨,并于2009年1月对我院18名妇产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为评价妇产科护士的职业风险与防护情况,我们于2009年1月对我院18名妇产科护士进行调查,护士年龄20-48岁,平均年龄34岁。初级职称12例,中级职称5例,高级职称1例。未婚8例,已婚10例。
1.2 调查方法: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18例护士的职业风险认知情况及防护情况进行调查,问卷包括护理法规、职业暴露因素及其防护处理方法等4个方面共18个条目。所有护士均有效完成问卷,问卷收回率为100%。
2 结果
由表1看出,护士对职业暴露因素的意识普遍不足,识别能力较差,对职业风险的防护及处理措施知晓度较低,其中对职业风险的防护措施了解程度最低,仅为55.5%。对护理相关法律知晓率稍高。
表1 妇产科护士职业风险认知度
项目知晓率[n(%)]
护理相关法规及规章制度16(88.9)
职业暴露因素11(61.1)
职业风险的防护措施10(55.5)
风险发生后的处理方法12(66.7)
3 讨论
3.1 妇产科的职业特殊性:妇产科护士职业暴露的高危险人群,我国是乙型肝炎高发国,乙型肝炎总感染率高达60%左右,艾滋病的流行在我国也已经进入快速增长期。护理人员面临着严峻的职业暴露危险。由于妇产科患者的特点,尤其是产科患者的特殊性,妇产科护士在日常护理操作中需完成大量注射、抽血、输液、输血等工作,不可避免较多的接触到羊水、尿液、血液、分泌物,容易感染HBV、HIV等病毒。产程观察、肛诊、内诊、破水、接产时接触血液、羊水、分泌物的概率是100%,也就是说妇产科护士职业风险非常高,无论何时都有可能被感染。
3.2 妇产科护士的职业风险:妇产科的护理风险是指在妇产科病人的护理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所有不安全事件[2]。本研究结果显示,妇产科护士对职业暴露因素的意识普遍不足,识别能力较差。比如妇产科各种介入性检查,会给患者带来很多痛苦,这时患者就很容易对护士产生不满,造成护患纠纷[3]。但这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具体来说,造成妇产科护士风险较高的原因,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3.2.1 护士自身原因:表1显示,妇产科护士对职业风险的防护措施了解程度最低,仅为55.5%,说明护士的个人防护意识与防护能力急待加强。
3.2.2 卫生安全因素:护士作为医院中接触病人最频繁的职业人员,医院交叉感染是常见的影响护士职业安全的因素,各种医疗器材的消毒是否到位、是否准确按照各项手术的操作步骤严格操作等,均可能造成护士的意外感染。妇产科护理工作任务繁重,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容易使护士产生疲惫、烦躁的心理,此时就更容易忽略护理的安全操作制度,为院内感染埋下隐患[4]。
3.2.3 病人方面的原因:随着妇产科学的发展,医疗技术越来越复杂,各种介入性操作越来越多,带来的护理操作难度也越来越大。
3.2.4 妇产科管理制度方面的原因:目前妇产科普遍对护士的职业安全教育做的有所不够。比如护士对护理文书的写作缺乏规范化,不重视护理文书的用语。交接班制度不完善,无法落实到实处,护士在交接班时未做到书面材料、口头交流和病人查房三者均交代清楚,值班护士对病人的病情了解不充分,紧急情况时不知如何处理,就容易产生护患纠纷风险。
3.3 妇产科护士的职业风险防护
3.3.1 加强护士责任心的培养:作为一名护士,首先应培养对病人的责任心,这是提高护理技术,防护自身职业安全的前提。交接班时是最容易造成护理风险的时间,妇产科护士职业压力较大,交接班时已十分疲倦,尤其容易忽视重点病人护理资料的交接。
3.3.2 加强专科知识及专业技能的培训:首先应做好妇产科常规护理知识的培训。值班护士细致的了解病人个人史、症状、体征等基本情况,以便可以针对性的进行护理。在药物的使用和注射上,应严格掌握各种药物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对缩宫素等特殊药物应贴上醒目标签,加以鉴别,避免注射时将药物混淆[5]。
3.3.3 加强护理法律知识和培训:护士查房时,应识别具有潜在高风险,可能引起法律纠纷的环节。每周可召开例会,对可能存在高危职业风险的环节进行讨论、整理并归类,并对护理文书的记录以及护理操作进行规范。护理查房时,应避免漏记病人的关键信息,以免造成病人对护理工作不信任。定期进行护理法律知识培训,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母婴保健法》等法律法规。
3.3.4 建立合理的妇产科护理规范:妇产科的护理管理,应有严格的规章制度,从而有效防范护理风险的发生。完善妇产科护理规范,是从源头上减少护士职业风险的方法。
总之,妇产科风险是无时不在,而无法预知的。妇产科的工作人员应充分认识到其工作的特殊性,尽早的识别和预防工作中潜在的护理风险,防范于未然,通过规范妇产科护理操作制度,实施规范化护理操作,提高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培养新进员工的实际操作能力,强化护理团队的职业意识,从而降低妇产科护理风险,保证病人的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 乐杰.妇产科学[M].第五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74
[2] 李晓惠,邹晓清,等.临床护理风险事件分析与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5):375-377
在我国的医疗制度不断完善,医疗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人们对于护理工作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多。妇产科护理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无论是产妇还是婴幼儿都具有较低的身体健康指标,不正确的护理工作很容易造成不良后果。加强妇产科护理工作的重视力度,提高护理技术水平是每一个医疗机构需要注意的事项[1]。在妇产科护理工作中具有许多可预测与不可预测的风险,加强对这些风险的管理有利于妇产科护理水平的提高。笔者选择妇产科护理中常见风险分析及其防治作为研究对象是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1 妇产科护理中常见风险分析
1.1患者本身风险 与其它科室的患者相比,妇产科的患者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这为妇产科护理工作的开展带业了一定的难度。除此之外,一些患者家属的文化水平与个人素质不足,不能准确地对医嘱进行遵循。患者以及其家属对于科室内规章制度的不配合主要表现在私自离院或者频繁地请假外出。这样的行为很有可能引发胎膜过早破裂以及胎盘早剥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患者需要进行及时的剖腹产,但这时的剖腹产手术具有很大的风险,新生儿可能会有窒息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处理不当,很容易引发护理人员与家属之间的纠纷。
1.2护理人员风险 在妇产科的护理人员构成中,年轻的护理人员数量较大。这些护理人员的临床经验不足,对于科室内的护理规章制度与流程还不尽熟悉,加之其个人的工作责任心不足问题,对妇产科管理工作质量造成了很大的威胁[2]。一些护理人员没有健全的风险意义,不能正确指导孕妇听取胎心,更不能严格按照规定对其进行护理工作。这些都很容易使产妇出现产后出血的问题,严重者会造成新生儿的死亡。护理人员对于患者的关心与重视力度不足,也很容易引起患者与家属的不满,造成纠纷产生。
1.3护理技术风险 受到个人专业素质的限制,一些护理人员的护理技术不足,在真实的护理工作中很有可能会产生一些问题。一些助产护理人员在患者生产过程中与医生的配合不当,会使产妇的会阴受伤,出现产后出血的问题。而医疗机械与药物的准备工作不完善,会影响到护理质量的提高,不利于护理技术的实施,造成护理问题的产生。
2 妇产科护理风险防治策略分析
2.1加强护理管理力度 加强妇产科科室内部的管理与控制,对于妇产科护理工作风险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妇产科的护士长要加强对护理安全工作的检查,定期进行护理问题进行收集与整理,组织科室内的护理人员对现存问题进行解决。护士长要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安全教育与技术教育,提高护士的法律意识,加强护士对于医疗文件与护理记录的重视[3]。护士要加强对安全隐患的重视与发现,及时发现患者的潜在不安全因素,使护患纠纷的基础被抑制住。护士长要引导护理人员针对自己的错误发现问题,避免不良护理行为的二次出现。
2.2提高护理人员水平 护理人员的护理能力与个人素质对于妇产科护理工作质量具有直接影响,加强护理人员业务能力的提高是防治妇产科护理风险的重要手段。妇产科科室内要针对护理人员的弱点进行定期培训,对护士的技术水平、机械设备使用水平以及工作责任心进行培养。另外,科室还可以让那些具有较多护理实践经验的护士对新进的护士人员进行培训,在实践中对他们的护理行为进行监督与指导。妇产科科室内要加强护士人员的考核,利用全面的考核与正确的考核标准对全体护士进行考查,考核不合格的护士不准上岗。加强在职培训,对在职护士进行再教育,杜绝护理事故的出现。
2.3加强护患沟通力度 在妇产科的护理工作中,笔者发现一些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对于治疗的期望期过高,这是护患纠纷产生的重要原因。因此,护理人员要加强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杜绝语言冲突,使患者及其家属理解医疗与护理工作[4]。护理工作的目的是帮助患者早日康复,加强护患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有利于服务质量的提高。护士在开展护理工作时,要利用护患之间的有效交流对患者进行人文关怀,加强深入沟通,与患者建立起相互依赖与相互信任的关系。在护理工作中,要有服务意识,如果自己护理行为不当,要真诚地致歉,获得患者的谅解,重建护患和谐关系。
3 结语
综上所述,妇产科护理质量的提高直接关系着医疗机构的医疗水平提高以及竞争能力的提高。妇产科的护理工作内容较为丰富,传统的护理工作、手术护理以及新生儿的护理都需要妇产科的护理人员来完成。每一个护理环节中都包涵着一些护理风险,笔者针对妇产科的护理实际对其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进行了分析。希望医院重视起妇产科护理工作中的风险,正确认识风险,利用正确的风险防治策略提高护理工作的安全性与用效性,促进医院竞争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黄玲炜,周红英,王亚玲.妇产科护理风险分析及常见护理问题研究[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3:2888-2890.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网络教学以其直观性、可重复演示性成为了现代教育中非常热门而实用的教学方式。特别是在《妇产科护理学》这种操作性较强又不可能将所有课程搬到实习室进行的课程,网络课程发挥了最大优势,直观而生动地为学生呈现了大量图片展示、案例操作过程视频等,这些对学生学习有很大帮助。本文就对《妇产科护理》网络课程的建设进行了多方面研究,以期使网络课程在教学中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使学生得到更优质的课堂教育。
一、网络课程在《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的优势和意义
《妇产科护理学》是专门针对解决女性健康问题,帮助女性进行疾病诊断和常规保健的学科①。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女性朋友开始关注自身的健康,医护保健增加了很多新课题,这就给当前妇产科护士的工作内容加大了难度,要求他们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若仅依靠单纯的课堂理论教学,因这门学科偏重于实际操作,就很难达到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的目的。而网络课堂这一授课形式则可以解决《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的一系列难题。它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通过图片、影像、声音、视频相结合的形式,直观而清晰地向学生展示了护理的具体方法、步骤、注意事项等,可以做到边演示边讲解,而且更方便人机之间、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信息的交流②,从而使教学达到了更好的效果。
二、《妇产科护理学》网络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的网络课程,无论是在规模、质量还是构建效率上都比以往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仍存在很多问题,如因制作者经验和技术有限,导致课程内容和传统授课没有太大差别,浪费了教育资源,达不到教学的目的;技术开发不足,不能做好人机、师生和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达不到最佳教学效果。所以,如何将这种先进的技术很好地应用于妇产科护理教学中,产生良好教育效果,就成为了目前《妇产科护理学》教育者以及研究者的重要任务。
三、《妇产科护理学》网络课程的设计
教育部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中倡导改变以往的传统授课模式,开展网络教学,并且尽可能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③。在此趋势下,我们以实用性和增强学习效果为目的,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设计了《妇产科护理学》网络课程,课程以教材为依据,将符合国际标准的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其中。课程导航包含五个模块,分别是:教师团队、同步课堂、课程资源、互动答疑、考试测验。本课程中运用了powerpoint、flash等多种媒体软件,充分利用了教育和媒体资源,课程结构明晰,使用方便。另外,课程还包含大量的知识信息:将近20G的图片、flash影像以及视频资源,且这些内容与课程同步更新。
四、《妇产科护理学》网络课程的实际应用
1.《妇产科护理学》注重实际操作,理论性知识枯燥难懂,所以网络教学要注重用具体影像解释抽象理论,改变以往单机课件内容简单、缺乏素材的缺点。如在讲解卵子的受精过程时,教师仅用语言和文字来表达很难将其讲述清楚,更不要提让学生理解了。此时,利用flas形象将整个过程清晰地展现出来,学生就可以对受精卵的形成过程有一个较为完整的感官了解,教师再加以讲解,便可进一步加强学生的理解④。
2.《妇产科护理学》因内容繁复,所以很多学生跟不上教师的授课速度,为了改善这一状况,教师应用了多媒体技术将重点章节的授课进行了录像,且将这些录像内容及时更新到了课程软件的“同步课堂”目录下,以备师生随时回顾查看。有疑问时还可以进行在线留言,使问题及时得到了解答。这种无阻的交流信息的模式,最大限度地利用了人力和教学资源,有助于学生丰富自身专业知识和提升能力。
3.妇产科的学生进行临床操作演练的机会很少,教师可以将模型辅助教学与网络教学结合起来,进而帮助学生弥补临床实践演练缺失的状况。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利用网络课程中的医疗影像让学生了解操作过程和要点,然后带领学生在实验室利用模型进行模拟操作,借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如新生儿的母乳喂养、沐浴和抚触等,都可以运用这种方式进行授课。
五、《妇产科护理学》网络课程取得的成果
自《妇产科护理学》网络课程试行以来,可以分享网络课程资源的学生在学期终进行的教学满意度调查中,学生对网络课程涉及到的科目的满意度都远远高于传统教学模式的评分,达到了88%。可见网络课程在《妇产科护理学》的教学中得到了广大学生的认可。虽然网络课程的试行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但仍存在很多问题与不足,这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实际应用中对其逐步进行完善和改进。
六、结论
网络课程教学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方式,对学生能力和知识水平的提升都有很大的作用,尤其是在妇科护理方面,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学对促进《妇产科护理学》这一学科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网络课程的制作和使用成本较高,还存在一些问题,在建设这种大型而完备的网络课程体系时,我们应集合校内的各种人力资源,分别设计构架、填充知识与技术支持,从而使网络资源能够最大限度地得到开发和利用。
注释:
①郭冰滢.朱修文.冯春燕.多媒体网络技术在护生健康教育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04(6).
②乔楠.沈宁.国内外护理教育应用多媒体技术的研究现状[J].护理研究,2005(1).
1妇产科护理教学的现状
1.1陈旧的教师教学理念a责任感和职业素养的缺失,大多以大纲要求和书本为准;b大部分教师忽视了学生对于“护士”的角色认知和把握,间接导致医患关系的紧张;c把对学生医德医风的培养,放在了医术之后,忽略了护理学重要的医学人文教育,间接影响学生步入护士岗位后的职业素养,不利于医疗改革;1.2开发实践方面的教材不足目前大多妇产科护理学的教材,偏重于学生理论知识的提高与学习,而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不足。这与妇产科护理学很强的专业性、操作性和实用性的特性相悖。实践方面的教材没有与实际教学相配套,依赖教师的教学经验和喜好;1.3教学条件与手段的单一大多数学校受教学条件的限制,实验室做实验成为护理学实践学习的唯一手段。而由于妇产科护理学的特殊性和涉及患者隐私的隐蔽性,护生不身临其境地感受操作,是无法提高其实践和临床水平的。
2提高其教学质量的思路
根据我国妇产科护理学教学现存的问题,学生在理论知识的学习与提高上,是符合教育科学化的要求的。要提高教学质量,必然需要我们在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关注实践教育多一些。可以从三方面入手:2.1实验室硬件设施的加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实验室的硬件设施的加强、先进教学仪器和设备的购置以及教学设备和模型的充分利用,更好开展实践教学。2.2实践教学重点的突出在妇产科护理学实践教学中,不能泛泛而论一一学生对实践课程的不重视和兴趣缺乏,多与教学内容重点不突出有关。因此在实践教材的开发和大纲修订中,突出妇产科专业性、实用性和操作性的特点,多与临床结合,把常用、常见、需熟悉掌握的内容作为实践教学的重点。2.3教学方法的改进2.3.1根据《护理学实践教育的改革与探索》这篇文章对护理学实践教学的方法做的研究,将医院见习、实验室演练、病例讨论、情景的模拟和角色的扮演、文献的检索、社会的调查等教学方式相结合。该研究的对象为该校2010级709名护理学本科学生,运用同性互教方法带教,主要内容为骨盆的结构、骨盆外的测量和模拟分娩等。综合运用了上述教学方法,并做评价,考核实践教学的成绩,结果如下:结果表明,综合实践教学方法相较于传统陈旧、以大纲和书本为准的教学方法,可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和科研及创新能力,在提高学生妇产科护理学实践能力方面效果显著:2.3.2改进教学方法的成效新的教学方法在几个方面成效显著:培养护生的职业胜任力;开阔学生视野,促进理论认识向临床实际操作的过渡;避免护生害羞的心理,有效提高教学;有利于教师将各学科知识融会贯通,开拓学生思维能力,在学习中举一反三,并构建批判性思维方式;培养学生主动性、创造性和团队意识,减少护生对临床实践的恐惧;教会学生获取新知识新研究的途径和医务工作者终生学习的能力;锻炼学生的沟通能力,也利于科研能力的开发。2.3.3教学方法改进中的不足对带教老师要求较高,前期老师的统一培训和规范带教方式相对费时费力;因表演场地和道具的限制,学生表演参差不齐,教师不易掌控教学时间;教师无法顾及每个学生的思维模式;同性带教需要男教师的配合,众所周知,护理学招收男性学生也是近年来护理学改革的一大亮点,尤其妇科护士护师多是女性,原男性外科护理教师,培训和提高妇科护理知识,花费很长时间。2.4实践教学中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教师团队的整体素养,是提高妇产科护理学的关键之一。妇产科护理的理论和实践教学,都离不开临床,教师团队中就需要一定比例的“双师型”教师,以期把理论与实践结合,实践与临床结合,这样学生毕业后才能尽快投入到临床工作中。“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主要通过安排实践教学团队的教师定期到医疗单位从事诊疗工作,积累一定的临床工作经验和教学素材,从而丰富教学内容,使教师的综合素质得以提高。2.5通过新思维和新方法,构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模式目前,我国长期的应试教育养成了学习者课堂依赖性和思维能力、创新意识的医乏,这也不利于妇产科护理学教学。那么如何构建护理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基础知识提高,还要通过较多的新思维和新方法,构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以期有效地激发学生对临床医学的认识。比如:在学习“不孕症”的时候,可以先试探性向学生介绍试管婴儿、克隆的新思维模式,之后我们再进一步讲解先天性无子宫患者利用子宫移植术带给患者最好的消息。南丁格尔说过“护士是熟练技术的手,冷静看出细节的头脑、爱和温暖的心”。护士最重要的是熟练技术的手,那么在妇产科护理教学中,基于理论知识的培养和提高,实践的学习与演练更显重要。要提高妇产科护理教学的质量,我们就要做到教师的整体素养和理念更新、加强实验设备和实践教材以及教学大纲等硬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方法、培养“双师型”教师和男性实践教师、最后还得构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以及培养学生对临床医学和妇产科护理学的学习兴趣。
妇科手术是妇科疾病常用的一种治疗手段,主要包括腹部手术及经外阴与阴道手术两大类。产科手术中最常见的是剖宫产术,即在麻醉下切开产妇的腹壁及子宫壁,从子宫中取出胎儿及胎儿附属物,然后将子宫壁及腹壁各层组织逐层缝合的一种手术,该项手术常常涉及母婴双方的安全。妇产科围手术期护理重点是通过全面评估,充分做好术前准备、提高手术安全性、减少术后并发症等方面,以加强对妇产科护理对象的身心护理,促进其能够早日康复。
【护理评估】
(一)健康史
对于妇科患者,应了解发病时间、病情经过、目前主要不适主诉与症状、治疗情况与效果等。对于孕产妇,应主要询问护理对象末次月经时间、预产期的推算、产前检查情况、主要不适症状等。此外,还应了解护理对象目前的饮食、营养、排泄、睡眠、活动等日常生活状况。
(二)症状与体征
主要是妇科疾病或与妊娠、分娩相关的症状与体征,参见各类妇产科疾病章节及异常妊娠、分娩。
(三)辅助检查
参见护理程序在妇产科护理实践中的应用。
(四)心理及社会因素
在妇产科手术时,对于妇科患者或孕产妇而言,除具有外科手术患者共同的心理特征外,还有其特殊性,患者常常会担心手术过程中身体过多暴露、术后影响女性性征与家庭关系,或担心手术会使患者不能坚持正常的工作与学习等而出现焦虑心理。尤其在急症手术时,如紧急剖宫产,由于护理对象没有充足的心理准备,常常还会有紧张与恐惧心理,而提前终止者还可能会因手术使其失去胎儿或失去生育机会而产生悲哀心理。此外,家庭成员的支持、经济状况等也将会对手术患者产生影响。
【护理措施】
(一)手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应耐心地为服务对象提供有关的信息,讲解手术的必要性与简单过程,消除其焦虑与紧张情绪。在术前准备、检查、手术时应注意尽量减少暴露,可使用屏风,在理解患者的基础上取得患者的信任。同时,应取得患者家属的支持,尤其已婚者应做好其丈夫的工作,让其丈夫能够理解患者,给患者以信心,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的全过程。
2.术前准备
妇产科护理质量是指妇产科护理人员能否为其病人提供满意的护理服务,以满足妇产科病人的需要。护理的质量优劣体现在3 个方面:①护理的工作模式是否体现了先整体后个别的护理理念;②护理的工作方法是否符合护理程序, 是否是在符合护理程序的情况下开展护理工作; ③护理的工作效率是否符合效率效益原则,妇产科病人是否满意。提高妇产科护理质量,有利于更好地满足病人的需要,有利于增强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从而减少或杜绝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提高妇产科护理质量还有利于妇产科的发展及护理队伍的建设。本篇从分析妇产科护理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存在的若干问题入手,探讨提高妇产科护理质量的途径,报道如下。
1、护理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1)护理人员服务意识欠缺,缺乏责任心,技术水平不过硬。妇产科护理人员缺乏现代化的护理理念,专业水平有欠缺,若干妇产科护理人员服务差、态度差、情绪化严重,甚至把生活与感情带入工作中,造成其工作不到位,工作质量无法得到提升。
(2)服务对象对护理人员的期望值过高。待产时,产妇及其家属很可能极其紧张,她们对护理人员的服务期望值很高,若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出现意外如胎心异常等,这时如果护理人员不能和患者家属及时沟通与交流,患者及家属容易对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产生怀疑;同时,由于期望与客观现实往往存在差距,患者及家属很容易产生纠纷。
(3)护理质量评价内容的设置与患者需求相矛盾。许多医院的原有妇产科管理制度没有把病人放在首位,很多制度都是为方便医院管理而设定的, 很少为患者考虑,例如产妇分娩时,本人非常希望自己的丈夫能亲眼见证小孩的诞生,但医院不允许。这时,即使妇产科护理人员提供了无微不至的照顾也无法让产妇及其家人感到非常满意。
(4)妇产科护理质量的检查和安全控制流于形式。很多医院的护理人员把护理质量考核视为工作负担,不能从内心上热爱护理工作, 考核往往搞突击, 一些计划、记录、妇产科护理小结等也是随便乱抄应付过关,使考评流于形式,考评结果不能真实反映护理质量。
2、改进措施
(1)完善妇产科服务质量管理体系。质量管理是一个不断自我完善的过程,要让妇产科质量服务产业化、专业化、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要培养医护人员有服务质量管理的意识,从而全心全意为病患服务,自觉提高自己的服务质量。
(2)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基础技能的训练。良好的护理技术是防范护理质量缺陷的基础,妇产科的高速发展要求护理人员必须终身学习,主动学习。妇产科护理人员应加强各种护理基本技能的操作练习, 尽量多参加学习班、培训班,让自己的专业技能最大程度地得以发挥,让自己跟得上医学的发展,跟得上时代的步伐。教育护理人员本着对病人生命高度负责的精神, 认真护理,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确保医护安全和医护质量。
(3)强化法制教育,增强妇产科护理工作者的法律意识。护理质量缺陷与法律法规的学习有密切关系,医院应该与时俱进,经常组织护理人员学习《医院护理工作管理制度》、《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当发生医疗纠纷时,不能慌乱,要有自己专业的判断。每位妇产科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要不断增强法律意识,同时不断提高护理病历书写质量,提高妇产科护理的安全性。同时, 护理部在护理质量和护理技术方面要常抓不懈,从基础质量到终末质量,从关键部门到薄弱环节,从基本功训练到重点人才的培养, 从新技术应用到新设备的引进,从质量考核到制度落实等,都要有强有力的质量管理机制。
(4)开展护理质量检查。每个医院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妇产科护理人员进行每月一次护理质量自查,每季度一次护理部大检查。每个人都要运用团队的凝聚力,做好每一个测试,要设身处地地为病患考虑,做到全心全意为病患服务,通过检查发现问题并努力解决,把自己的护理质量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将质量检查考核结果作为评优晋升的重要指标,加强质量控制,立足目标,着眼环节,逐级考核,层层把关。从单纯被动受检变主动参与检查管理,使护理人员培养起“病人在心中,质量在手中”的意识,提高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讨论
妇产科护理质量控制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长期课题,护理质量的优劣和护理安全管理是衡量一个医院管理水平的直接且重要的指标之一。这就要求妇产科护理人员和护理管理者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真正达到“内强素质,外塑形象”的要求。妇产科护理人员一定要减少护理质量缺陷,以身作则,真正让医院体现出一切为了患者的医疗宗旨。
参考文献:
2实验课程的设置
根据《妇产科护理学》教学内容,结合实验室现有设备,我系针对护理本科的学生开展6个学时的实验课,分三次进行,分别为实验一:骨盆测量、辨认胎儿及其附属物;实验二:四步触诊法、尺测耻上子宫的高度及腹围、听诊胎心音;实验三:接生术、会阴侧切术、产时会阴擦洗、消毒。护理本科的学生在接受理论课教学后再进行实验课操作,实验课教学过程为:①教师设定教学目标,讲解本次实验课的重点和难点。②教师可根据实验教学内容设置临床情景,利用模型进行操作示范,也可播放教学视频,加强学生感官认识,进一步强调重点内容。③学生分小组练习,可角色扮演模拟临床情景,教师巡视,随时提供指导。④练习结束后,教师随堂抽取学生提问或进行操作考试。⑤教师做总结评价。在实验课中,教师随时向学生提问,设置情景,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效果评价
3.1学生对实验课教学的评价反馈
实验课程结束后,对护理本科2009级11名学生做访谈,结果表明,本科学生认为开展《妇产科护理学》能够很好的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有利于掌握妇产科相关护理操作技能,加强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为进入临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实验课操作练习不仅没有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反而激发了学生对《妇产科护理学》的学习兴趣。
3.2学生实验操作考试成绩
实验课程结束后,对我系护理本科2009级138名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考试,结果显示,操作考试90分以上44人,占31.88%,80~90分82人,占59.43%,70~80分12人,占8.69%。结果显示,《妇产科护理学》实验课程实施效果良好,学生通过实验课程的学习,能够熟练的掌握妇产科常用的护理操作技术。
4结果
4.1实验课程体系的建立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护理教育要注重能力的培养,而各种能力的培养都离不开实践活动,因为人的智慧和才能只有在实践中才能逐步产生、发展和完善。针对护理本科学生建立《妇产科护理学》实验课程体系,使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践,在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后,在实验室进行相关护理操作,即巩固复习了理论知识,又锻炼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学生在实验室中独立操作各个实验环节的准备、操作、评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多功能模型和相关教学视频综合示教,在示教过程中设立临床问题,启发学生观察、思考、操作、分析、解决,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操作练习中,学生通过角色扮演,使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有机的结合,使学习内容增加趣味性,相互操作练习过程中亦可相互纠正错误,培养了学生的协作精神。
4.2实验课程体系的建立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能力
以往我系教师对《妇产科护理学》的教学仅停留在理论教学,或在理论教学后组织学生去临床进行见习,但由于妇产科患者的特殊性,许多操作涉及到患者的隐私,学生去临床见多只停留在看和问的层面上,动手操作的机会非常少,加之教师平时工作繁忙,临床护理工作经验较少,导致上理论课时无法与临床实际相结合。随着《妇产科护理学》实验课程体系的建立,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具有夯实的理论知识,还要熟悉各种实验器材的性能与应用,掌握各项技能操作。为了保证实验课程的教学质量,教研室每周针对一项实验操作进行集体备课,对实验课的操作内容和流程做统一规范,同时加强业务学习,密切关注临床护理新动态,从根本上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能力。通过实验课程的教学,学生普遍反映,教师在上理论课时可紧密联系临床实际,上实验课时加强对理论知识的巩固,从根本上提高了《妇产科护理学》的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2376(2016)10-0177-02
妇产科不仅是医院的一个科室,更是人们对于新生生命有着高度期待的地方,因此,人们对于医院妇产科的护理管理要求十分严格,不仅需要对安全有所保障,还要显现出人文性的关怀,而持续性质量改进的管理方式不仅能够很好地满足人们对妇产科护理中的要求,还能够将医院妇产科医护人员护理的专业性以及严谨性进行良好的体现,增强护理中的质量。本研究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对妇产科护理质量管理的影响。
1持续质量改进的方法
1.1规范护理质量的评价标准
持续性质量的评价标准主要有以下几点:基础护理质量评价;重症患者护理质量的评价;急救物品的管理质量评价;消毒隔离质量评价;护理文件书写评价;护理服务质量评价;护理操作质量评价;病房管理质量评价;健康教育质量评价[1]。
1.2评价方式的改进
为了能够达到连续、动态地对妇产科护理管理,因此,应该抛弃原有评价标准中不在合适的部分,再对原有的评价标准进行改进和更新,如:可以采用结合集中检查,对各自护理中项目进行专项的检查,再结合各个护理中的优缺点,进行取长补短、相互结合[2]。此外,还应该对护理的评分模式进行细化,根据护理中的态度、操作手法、言语以及专业性知识的答疑等等方面进行一个详细的调查和整理,在将每次护理质量的评价分数进行相加,然后取其平均值作为最终的评价分值。
1.3过程改进
加强对全体护理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增强其护理质量改进意识,帮助护理人员形成严谨的工作作风和积极的工作态度,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流程进行操作,及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优化护理流程,制订完善的护理制度。构建护理网络,划分护理小组,实施分层护理。从护理小组组长开始,到护士长和普通护士,形成三级护理体系[3]。
1.4反馈机制的建立以及预防性的改进
此外,还要建立一个意见反馈的机制,以用来提高医护人员对自身的认识。加强事前控制,建立前瞻性护理体系。详细了解不同产妇的实际情况,制订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案。注重护理安全防范,对重点产妇予以标识,并交代各种注意事项,杜绝安全隐患和医疗纠纷的发生。对高危产妇密切关注,对可能出现的各种护理问题制订防范方案,防患于未然,避免护理缺陷的出现。
2持续质量改进对妇产科护理质量管理的影响
2.1提高医护人员的积极性以及医疗质量
持续质量管理是一个持续管理的过程,是一个连续无间断的运行系统,这种持续性的质量护理管理是没有终点的,但是,却又一个永恒的目标,所有的医护人员都为这一个护理的目标而努力的工作,努力地使更多的人认同自己,然后在通过一些患者或是家属所反馈的信息,再次地进行护理管理的改善,因此说,持续的质量管理能够有效地提高医院妇产科医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以及工作的动力,提升医院的医疗质量,增加孕妇以及家属对医院的信心[4]。
2.2医护人员的护理质量明显提升
持续性质量管理的大致流程是,医院的医护人员按照相关的规章指标对孕妇进行护理工作,被护理的孕妇及其家属根据医护人员的护理表现以及护理手法对相关的人员进行意见的反馈,然后在将此意见传达给护理的人员,护理的人员通过人员反馈的意见对自身没有达到要求的地方进行改进,或是依据反馈的意见更新现有的护理观念,这样,就能够有效提高医院妇产科医护人员的护理质量,使得医院医护人员的护理方式以及护理质量得到广泛人员的认同。
2.3增加了妇产科护理管理的便捷性
由于持续性护理质量管理需要每一个护理的环节都进行参与,因此,保证每一个小环节的质量,就是做好持续性护理质量管理的第一步,保证了每一个护理环节中的质量,就能够有效的改善护理中的质量,并且基础护理质量的评分、护理文书的评分、操作质量的评分健康教育的评分以及病房管理的评分均能够很好地反映出妇产科医护人员护理中的优点和弊端,故而,采用持续性质量改进的妇产科护理质量管理能够方便人员对妇产科的护理进行管理,增加了妇产科护理管理的便捷性[5-6]。
3结束语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社会质量的不断增加,人们对护理的质量要求也在不断的增加,尤其是对妇产科的护理质量管理,更是追求高效、安全、人性化的管理。本文主要是从两方面来对“持续质量改进对妇产科护理质量管理的影响”进行论述的,一方面是对持续质量改进的方法进行详细的介绍,包括规范护理质量的评价标准、评价方式的改进、过程改进以及反馈机制的建立于预防性的改进;另一方面是持续质量改进对妇产科护理质量管理的影响,其主要的影响有三个,第一,提高医护人员的积极性以及医疗质量;第二,医护人员的护理质量明显提升;第三,增加了妇产科护理管理的便捷性。
[参考文献]
[1]梁筱兰.持续质量改进对护理质量管理的影响[J].中国卫生产业,2015,12(1):86-87.
[2]郭丹洁.持续质量改进对妇产科护理质量管理的影响[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25(7):60-61.
[3]胡媛.妇产科护理风险管理与持续质量改进[A].2014年河南省妇产科护理安全管理研讨班论文集[C].2014:3.
[4]李智英,成守珍,谢文,等.持续质量改进在护理质量管理实践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2008,7(10):38-40.
1.1对教学内容的影响
由于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是护理学专业必须通过的考试,因而导致护理学专业的教学内容也随之发生了改变,越来越以考试的内容和重点为教学内容编制的标准,由过去传统的“五大类”模式(即护理基础、内科护理、外科护理、妇科护理和儿科护理)调整为当前的“21章”模式(即基础护理知识、护理技能、妊娠护理、分娩护理、产褥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护理等),其护理学知识也由原来的分章节单独知识技能转变为整体性知识技能,其教材的内容也更加具有实用性、整体性和实践性。
1.2对教学方法的影响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中存在临床实践操作题,特别是近几年来,实践题在考试中的所占比例越来越高,且更加偏重于对学生临床实践分析以及综合运用能力的考核。因此,这就要求护理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加重视和加强对学生临床操作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并且要及的改革和创新教学方法和模式,使之更加适应执业考试的要求,从而更好的提高和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临床操作能力。
2加强妇产科护理学教学改革的措施
随着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机制的不断改革和推进,妇产科护理学作为执业考试中的必考科目其日常教学内容和方法应该以执业考试为导向进行积极的改革和调整,从而使两者更加的统一、协调。具体改革措施包括:
2.1以执业考试要求为导向积极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
妇产科护理学教师必须要针对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考核目的和内容为指导,对日常课堂教学的模式方法进行改进和优化,树立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通过采取“合作学习”、“小组学习”等方式改变过去“一言堂”、“满堂灌”的单调、枯燥的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并采用角色扮演、病案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发现、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更加准确地理解教材知识,熟练掌握临床护理技能,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应对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能力。
2.2以执业考试大纲为导向积极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
妇产科护理学教师要熟悉和掌握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大纲要求,及时了解考试大纲的最新动态和变化,根据考试的内容、题型分析和研究所要考核的护理知识重点,以此为标准进行课题教学内容的调整和优化,对从前的一些实用性不强、考试不涉及的护理知识进行剔除,对落后、错误的一些护理观点、理论、方法等进行更新,对考试常见护理知识进行强化,从而使教学内容更加的符合和贴近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同时,教师还要综合研究历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真题内容,分析考试的出题规律、评分标准、答题方法以及得分技巧等,从而是备课更加具有选择性、针对性和实用性,提高学生在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中的分数。
2.3以执业考试标准为导向,积极地对学生实践能力进行强化
妇产科护理学教师要针对近几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偏重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考核特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积极增强和提高对学生临床护理操作技能和实践综合运用能力的培训,并通过实景模拟、实习锻炼等方式,充分强化学生对妇产科护理工作的掌握和驾驭,从而更好的提高学生的护理实践能力和应试能力。
2.4强化对妇产科护理学教师人才队伍的培养
由于妇产科护理学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且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越来越偏重于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因而需要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教师对学生进行课堂讲解。鉴于此,各高校必须要加强对妇产科护理学教师队伍的建设,通过从各对口医院妇产科聘请临床经验丰富的在职医生或护理人员作为专职教师,不断壮大护理学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从而在课堂教学中将护理学理论知识同临床实践更加紧密的结合起来,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实用性,进而确保学生更加顺利的通过护士执业资格考试。
本文针对于如何提高妇产科护理质量主要进行如下几个方面的探讨,一是,具体的分析和影响妇产科护理质量的因素。二是,探讨了提高妇产科护理质量的方法。通过对上述几个方面的介绍,进而完成本文要呈现给读者的全部内容,下面就进行具体的分析和介绍。
一、影响妇产科护理质量的因素分析
1.护理环境方面。
护理环境影响着妇产科护理的质量。主要的环境影响因素有,病房的清洁与否,通风条件,这都属于护理环境的范畴。如果产妇和患者的病房不清洁,通风不好,室内潮湿,都会影响到护理质量,也会影响到产妇和患者的情绪,不利于在医院的待产和治疗。
2. 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
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的过程中,由于自身专业水平较低,影响护理质量的提高。主要表现在操作上的不规范,护理中护理方式不当,药物配错,临床经验不足,在患者出现危急情况的时候,护理人员不能做出正确判断,延误了最佳抢救的时间,为患者造成极大的身体上和心理上的伤害,不利于医院的长远发展。
3.患者就医行为。
在妇产科护理工作中,如果患者不积极的配合护理人员,也影响着护理质量。比如:在护理过程中,患者采用不配合的态度、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未经护理人员审批擅自外出等都不利于护理的顺利进行。由此可以看出,护理过程中患者是否积极的配合护理人员,患者是否能积极参加治疗等都对护理的质量有着一定的影响。
4.服务态度。
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也影响着护理质量的进一步提高。一些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的时候,态度不友好,产妇和患者提出的疑问不愿意回答,对产妇和患者的合理要求不予以满足等,进而严重的影响到护理质量的提高,不利于医院的长远发展。
二、提高妇产科护理质量的策略分析
1. 护理人员转变观念。
护理人员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可以运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主动去观察病人,给予产妇心里的安慰鼓励,让患者感到惬意和舒适,而不是被动的单纯的查房。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以德治医。护理人员要与病患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体系,及时了解病人所需。
2. 营造良好的护理环境。
营造一个良好的护理环境能够不断的提高妇产科护理的质量。病房需要干净整洁,通风要良好,患者和产妇在这样的护理环境下才能够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接受待产和治疗。因此,护理人员需要每天打扫病房,被褥常常的换洗,并且保持室内良好的通风,进一步提高妇产科护理的质量。
3. 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
要想进一步提高妇产科护理的质量,我们需要进一步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相关人员应该对护理人员的护理过程进行跟踪观察,及时的寻找出护理操作不正确的地方,并且让其进行纠正。另外,我们应该对护理人员进行定期的考核,根据考核的结果,对护理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例如:一些护理人员的理论性知识较为薄弱,一些护理人员在护理中没有进行人性化护理,一些护理人员在护理中没有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一些护理人员的责任心不强,一些护理人员的护理技能欠缺等等,对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存在欠缺的地方应该有针对性的进行配培训,并且在培训之后还应该进行相关的考核,了解护理人员护理欠缺的地方是否已经有所弥补,不断的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提高妇产科护理的质量。
4.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
要想进一步提高妇产科护理的质量,应该不断的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护理人员应该本着理解患者的态度,对护理中患者焦躁的情绪,不友好的态度做到理解,并且采用合适的语言安慰患者,让患者能够感受到护理人员对他的关心。护理人员还应该耐心、认真、用心的去对待每位患者以及家属的疑问和要求,要尊重患者以及家人的意见,正确处理好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问题,提高护理的质量。
5.认真负责的态度。
在进行妇产科护理工作的时候,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一定要好。由于面对的护理对象是产妇和妇科疾病的患者,她们心灵上都比较脆弱,精神也比较紧张,因此,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的时候,积极的回答产妇和患者提出的问题,为他们进行健康的指导,对于产妇和患者提出的合理性的要求,护理人员应该尽量进行满足,护理人员应该给患者以家人般的温暖,让患者和产妇在医院治疗和待产的这段时间里能够得到最优质的护理服务,不断的促进妇产科护理质量的提高,促进医院的长远发展。
三、结语
本文主要对如何提高妇产科护理质量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探讨,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了解到,在进行妇产科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应该全面的了解影响妇产科护理质量的因素,然后有针对性的进行护理,能够不断的提高护理的水平,提高妇产科护理的质量,为患者和产妇提供最为优质的护理服务,护理人员还应该针对于自身的不足,加以培训,在护理工作中能够更加全面更加周到的进行护理,不断的促进妇产科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