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2 09:12:0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培训教学活动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一、引言
1.当下基础英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就基础英语课程设置而言,英语学习者呈低龄化倾向,相当多的幼儿园和小学一年级就开设了英语教学。这类机械的、形式的言语记忆,增加了学生的学业负担,不利于培养儿童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和学习动机,不利于发展和保持儿童英语学习的自信心和持久力。就系统的基础英语课程设置和英语教材而言,普遍存在着容量过大的问题,如《牛津高中英语》的编排,五个模块为必修内容,六个模块为选修内容。该教材与时俱进,贴近学生生活,不失为一部好的教科书,但对于相当多的江苏省三星级高中和农村中学来说,由于其容量大使得师生疲于完成教学任务,自主操作的空间极其有限。
就英语教学的内容而言,总体上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但相对于基础教育的阶段性目标而言,英语教学已呈现出偏工具性、重任务性、轻人文性的特点。具体地说,以英语语言的知识积累和语用技能的训练为主要教学内容,重读、写,轻听、说,师生沉溺于题海战术之中,几乎没有对英语文化的体会、领悟、交际和实践,更谈不上英语学习的乐趣了。
就教学方式而言,按部就班,重输入,轻输出;重讲解,轻实践;授课方式大多注重语法规则和语言结构的解析、练习和巩固。评价方式重客观测评,轻主观测评;重结果,轻过程;重师评,轻自评和伙伴之间的互评;不够全面、科学地评价和考查学生的学力状况和发展状况。
就课堂活动而言,重整体发展,轻个体差异;重主导作用,轻主体能动;重问题探讨,轻话题交流;加之不少教师还在用母语组织课堂教学(我们提倡用英语或双语来组织课堂教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使用英语的活动量少得可怜,交际氛围和频度不容乐观。
总的说来,我们的基础英语教学似乎过多地强调了对学生进行语言知识的输入,忽略了设计有意义、有实效、有情感的教学(课堂和课后)活动,包括基于学情的活动安排,基于任务的活动铺垫,基于思维拓展的活动方式和基于师生共同发展的活动方略。
2.JESIE(Jiangsu Education Services for International Exchange)项目介绍。
JESIE项目,是江苏省教育厅对省内大、中、小学英语教师进行的暑期“引智培训”课程,旨在从英语教学理念、方法、路径、策略及国际文化交流等方面对教师进行培训与指导。十多年来,省教育厅师资处和苏教国际通力合作,基层教师积极参与,取得了较好的收益。2012年7月,我区承办了该项目中三个层次(高中、初中和小学英语教师)的培训课程,三位美国导师Jeanne Aguirre,Allison Taylor 和Kelli Keno的课堂教学活动设计,基于微格任务、基于思维拓展、基于目标达成,让我们领略到她们灵动的教学智慧、适切的教学活动起点、微妙的课堂活动切入点和细腻而又丰厚的教育情感。
二、例析
1.单词话题活动。
Allison Taylor将学员们分成几个小组,各组选配一个话题,如persistent, unstoppable,optimistic, patient, stubborn 等。每个组员根据话题,列举出自己能联想到的相关单词,要求首字母不得重复,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学员分别按照从A到Z的字母顺序说出单词,说者先要重复前面说过的单词,再说出自己想到的单词。接下来,Allison给每人发一张卡片,根据大家刚才交流的内容,写出与自己生活实际相关的或个人关心的话题,如兴趣、爱好、观点、态度等。
Allison和学员们在户成一个圈,寓词汇训练于日常的游戏中。第一个游戏者手持皮球,随意说出一个单词后,将皮球传给其他成员,接到球的人,先要拼出传球者所说的单词,然后以该单词的最后一个字母作为自己要说出的单词的首字母,依此类推,续传续说。为了让此项活动更具有挑战性,她在球的每一面上各附一个小问题,接到球的学员在回答后要添加问题的缘由,后续者不得重复。学员们开动脑筋,调动一切可遣用的语句,通过细节去挖掘缘由。
再如,Allison向学员们展示自己制作的ABC book——My ABCs,以26个字母的顺序排序,每一页以一个单词为话题引词,结合身边的人和事或自身的生活实际,进行叙述和写作。在学员们明了活动方式后,她与学员一起从正在使用的教材中挑选话题词汇,即从《牛津初中英语》9A和《牛津高中英语》第六模块中分别挑出以下20个单词:advise, arrange,bookworm,choice,confident,considerate,co-operate,difficulty,disability,disappointment,energetic,enthusiastic,friendship,humorous,jogging,photo,souvenir,sympathy,tradition,wage.她要求学员以每个单词为话题,结合自身生活实际或情感态度,用5句话展开多向的、多层次的互动交流。Allison要求学员根据topic和话题单词,以细节描述为切入点,多迁移,多联想,多创意,尽可能地去表达和书写,当晚将当天所交流的内容进行整理并制作一个小册子(My ABCs),次日在全班展示和呈现,进行自评、互评和师评。
2.说、写引导活动。
说、写接龙是三位外籍导师常用的教学方法。活动规则如下:每人随机抽一个单词,依次进行说、写接龙。如:单词pan,学员要将三个字母p,a,n当作开头词去接龙造句,如有学员说“Peter ate nothing”。这类活动,将单个的词扩展成句,使其具有语用意义,通过新颖有趣的微格任务,进行词汇和句式训练,将知识和技能糅合在对综合语言的应用之中。
Jeanne Aguirre将学员们分成四人一组,共同商量和选择人物、情节、背景及时间,一起编写童话故事。在编写故事前,Allison讲解了童话故事的几大要素,如Once upon a time, magic, good and evil等。当堂以十分钟的小组合作形式,训练口头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互动式地编写一个童话故事。
Allison以squiggle story的方式进行说、写训练。在导入和铺垫环节,她让学员们听歌曲填单词,旨在检测对目标词汇的提取能力。接着,她在黑板上画了一条曲线,鼓励学员唤起已有的生活经验,大胆联想,将曲线比拟成具体的事物,或以曲线为话题去叙述一个故事。Allison非常喜欢将各类故事巧妙融入到她的课堂活动中,就故事主题设计有效的课堂活动。在她的课上,读故事、讲故事已成惯例,如读、讲绘本故事,大家就故事进行讨论:你最喜欢故事中的哪一个人物或哪一段情节?故事讲述了什么样的道理?等等。
Allison分发卡片,要求学员按照卡片上的图示,以pair work 的方式,按事情发生的先后排序,自然进入firstly,secondly,finally,consequently等连接词的运用,之后,每个人在五分钟内做好一张用图式表示时间连贯的卡片。接着,她鼓励学员以三人一组,合作商讨,写出有关职业类的词汇。在每组完成之后,统计数量,进行小组评估。在呈现环节,每个小组按人叙述,用一张白纸,对折、对折再对折,就相关话题进行图示,或通过肢体语言去演绎动作,让其他小组学生猜测目标词汇。
在说、写训练课上,Allison倡导学员从五官的角度去打开写作思路,即writing by using five senses。她先让大家闭上眼睛,想象自己最喜欢的地方,在那个地方,能看见什么,听到什么,感受到什么,闻到什么,触摸到什么,然后睁开眼睛,把脑海中的思维轨迹描绘出来。她充分调动学员开展头脑风暴,在描述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等的过程中,要关注细节,学会概括和小结。然后,Allison以一件物品的描述为例进行巩固性的读、写训练。她拿出一张海报,然后找出一位学员,告知自己想要购买的商品,让学员在不说出商品名称的情况下详细描述该物品的颜色、状态、气味、功效和感觉等,其他学员则根据描述内容猜测物品名称,以说促写,增加了整个写作过程的趣味性。
3.教育情感的渗透。
Kelli Keno在美国的一堂话题训练课上,她看到了一个学生没有按照指令去做事,在折纸玩(在国内,叫“东南西北”的折纸游戏)。她不但没有对那个孩子发火,而是灵机一动,利用这个游戏展开了一次活泼灵动的生成教学,学生反响热烈,学习效果也超出了她的预期,让她颇感欣慰。她让其他学生与该生一起做折纸游戏,学生在折完纸的内侧面写上与本节课话题相关的或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并标上编号,最多可以写上八个问题。接着,她让全班同学两人一组,一人说8以内的任何一个编码,另一人打开相应的纸面,就纸上的问题进行交流。最后每组呈现问题,并说出他们的讨论内容。这样的课堂生成,足以显现Kelli灵巧的教学智慧和细腻的教育情感。她这样劝导学员们:“Students may sometimes do something that annoys you. As a teacher, you can use it against students. Ha!Ha!”
三、启示
在基础英语教育过程中,教师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都应当以学生为主体,基于学情,启思探疑,和学生一道分享教学策略和学习策略,帮助学生有效学习,达成学习目标。
不难看出,三位导师所设计的单词话题活动,适切有效,富于启发性、合作性和互动性,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向外发散,围绕“知—探—解”三式循环迁移,导思引探,在和谐而又紧凑的情境中,从词到句,赋予词汇教学更多的语用意义,既有汇总,又有展开,在沟通、合作、应用等活动中,帮助和引导学生将其所学进行归类,在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中,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相得益彰。她们就每一个Word-oriented topic所展开的教学活动,看似简单,但细细回味,就能感觉到其设计的精巧。其课堂活动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一环扣一环,活泼多样,训练扎实,衔接井然。三位外籍导师的说、写训练方略,聚焦思维拓展。她们充分调遣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进行网状图式Brainstorming,通过适当、简洁、巧妙的发散式思维,借助联想,引导学生尽可能多地说出话题相关词汇,有序地进入到积极、愉快而又充实的说、写情境。在充分的铺垫和互动的合作中,让说和写的输出水到渠成。
在教学过程中,学习者参与程度的多少是决定其课堂学习活动成败的关键。课堂教学是多向的交流(教师和学生的交流、学生和学生的交流等),是多向交流的会合与碰撞,会不断形成和涌现问题,故问题处理与解决的精当与否也就成了决定课堂教学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三位外籍导师重视学习策略和活动策略,十分关注评价策略和情感策略。她们非常讲究“问”的艺术,她们大多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设问(根据话题预设问题)、导问(引导学生在探讨话题情境中生成问题)和提问(学生在活动情境中提出问题或疑惑)。她们的设问有微妙且适度的切入点,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去拓展思维,体现了灵活性、激励性、发散性和开放性。她们的导问从学生的角度和高度出发,灵巧启智,因人施问,源于学生,且略高于学生,使学生内心产生疑窦,引发积极的思考和探讨,体现启发性、层次性和多元性。她们的提问面向全体,精心创设切实合理的问题情境,给了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去探究。我们注意到,在师生完成问题探讨时,她们常常会说,“Good job”“OK”,让每个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当问题解决进展缓慢时,她们会用“Good try”来保护学生的积极性。
心理学家盖耶认为:“谁不考虑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谁就将错过最富成效的学习时刻。”在上述案例中,Kelli灵巧地将自身的实践性知识渗透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旨在引导学员在面对课堂上学生的错误或课堂意外时,抓住时机,睿智变通,巧妙地将它们转化、生成为可利用的教学资源。
后现代主义教学观呼吁教学要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生命世界和教学生活的“本真世界”,它强调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和主体的能动性,强调学习者的兴趣、需要、能力和经验;知识要进入学生的体验之域,并激发学生去生成和创造生活的意义。鉴于此,我们感悟到,不论是何种课堂教学活动,其本色都应该依附于社会主题生活、学校主题生活、家庭主题生活和间接经验获得的主题生活,其目标都应该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在适当的切入与铺垫、充分的互动与合作、合理的输出或产出以及科学的呈现与评估活动中,,求异存同,通过缩小差异,达到自主发展和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反思之一:技能与境界?
著名的钢琴家傅聪认为:学钢琴的人认为把手指练得飞快就会变成第二个朗朗,其实5-10年后,只不过是多了一批 “光鲜的手指”而已,这与艺术家的境界相去甚远!与此相似的是,在以往的教育中,甚至说在中国绝大部分的中学教育中,我们看到的往往是教师教学技能本身,即:教学水准、教学方法、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效果、教学成绩、升学率等等。于是,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来考查教师的教育技能,教师也以此为导向,拼命努力提高自身教学技能。这本无错,这也是作为一个教师必须具备的专业素质,我想说的是:在拼命提高教师职业技能的同时,恰恰忽视了一位教师作为教育者本身所应具有的相匹配的综合素质和道德修养。
因此,教师会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我们会认为成绩不好的学生不能反映、代表教师的教学水平,我们会把成绩不好的学生当做教育教学中的“累赘”和“包袱”,进而教师会把他们的座位排在后几排,只要他们不影响到前面的成绩好的学生就好了,只要他们不影响正常的课堂秩序,在课堂上他们做什么都可以,放任自流。
为加强课堂纪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各个学校都在运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行政式”的课堂教学秩序检查,我认为课堂教学秩序的彻底改变从根本上说不是来自于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而是教师自身教育教学观念的改变。
我们有必要反思:技能和境界的差异?
2.反思之二:教书匠与教育者?
中学生作文课常用的一个写作材料是三个工匠都在盖房子,一个说在砌墙、一个说在盖房子、一个说在实现理想。
在讲解这则材料时,老师想当然对学生讲解着自己的种种评价以及要求学生怎么样对待自己的人生和现在的学习等等。而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是:我们在教育学生时却从没有反思自己的职业现状。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我们经常用这句话来描述自己的职业内涵,虽我们也常说“教书育人”这样的语句,但我们扪心自问,我们真正做的是“教书”还是“育人”?在高考指挥棒的指引下,在学校追求升学率的种种考核中,我们的教育思路就是:教好那些成绩好的学生,着力提升升学率。于是,我们的教师拼命地做题,练习题、模拟题、高考题,并要求学生拼命地做更多的题,“题海”战术不仅在学生身上体现,更多的在教师身上体现。长此以往,教师注重的是学生解题技能、考试成绩等,更多时间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违背了教育教学规律,违背了人才成长的规律。
当我们自以为自己是一名优秀的教师时,当我们引以为傲自己有多少学生都考上大学时,我们是不是更应该思考:我们除了给学生分数之外,我们还给了他们什么?是否有想到我们仅仅是一个“很棒的教书匠”罢了,我们同工厂的机器的区别又在哪里?
我们有必要反思:“教育者”究竟离我们有多远?
3.反思之三:满腔热情渐渐褪去时的“程式化”?
两情相悦的恋人们在经历最初的欣喜、兴奋、激情、誓言的告白后走进婚姻生活,日子简单重复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随着时光的流逝,每天的电话简短、实用,每天的问候实用贴切,节日的礼物也渐渐实惠起来甚至不送,爱情好像渐行渐远,亲情和责任好像渐行渐多。
用此作为例子确有不贴切之处,但只是想用形式上的相似说明教师在面对学生时从最初的满腔热情到最后的机械化、程式化、公式化这样的过程。于此不同的是,爱情最后化为亲情和责任,教师的热情最后却化为了简单生硬、淡漠甚至是对学生的不解与嘲笑。
每一个教师从师范院校毕业踏上三尺讲台的那一天,心里都充满了激情、充满了对职业未来的憧憬和向往、充满了对学生的热爱。日子一天天过去,实际教学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使得教师热情的心被一点点啃噬掉。而在此时,既没有在思想上及时化解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又没有及时更新教育教学理念,仅在简单的“升学”理念的指导下,使得我们的教师从业之后不几年,甚至说在短短的一两年时间内,已经把自己最初的职业理想和职业追求、以及由于对学生的热爱所产生的耐心细致的教导和疏解的现象浑然抛于脑后,一张口就是“学生很差、学生很赖、学生差劲、学生不像话”之类的话语。
老师不是不热爱学生、不是不热爱教育事业,而是在长期的实践教学中没有及时更新、完善教育教学观念而省去很多环节,直接说成绩,进而使教育教学变成了一种“公式化、程式化”的简单的知识、技能的教学。
此时此刻,听了教授的这一番教育培训之后,我们有必要反思:我们应该走出教学成绩的束缚,学习、接受更高的教育教学理论,时讲时新,每一天的工作、生活、学习都是鲜活生动的,每一天面对学生时都是快乐的、享受的。
我们有必要反思:怎样才能让自己做到每一天、每一次面对学生都是快乐愉悦的?
2个报告:
《如何进行课例研究——课堂教学观察与改进建议》
《回忆往昔,思辨现在,憧憬未来——一个骨干教师的小学语文教学工作》
2、小组互动研讨
4次小组研讨
确立小组观摩视角和组内分工
针对《孔子拜师》进行的调查分析及改进建议(3轮)
3次大组研讨
刘国伟老师执教的《孔子拜师》评课活动
交流各自小组的观摩视角
汇报各组针对《孔子拜师》进行课例研究报告
3、岗位实践锻炼
6个小组
上课组(1组)上课组共计5人,其中3人承担第二模块的课堂教学任务;2人承担第三模块沪浙两地同课异构的课堂教学任务。培训前就做好了备课、上课的准备。并在实际课堂教学前作15分钟的说课
课例研究组(4组)课例研究组根据实际学员人数,分成四个小组,分组选取一个观察视角进行课例研究。
材料组(1组)材料组共2人,负责整个“课例研究”培训活动阶段的
这种方法就是课例研究。通过此次培训,我们懂得了什么是课例研究?课例研究的六个步骤;课例研究的选题;课例研究需要把握的尺度;课例研究研讨的价值取向等等。
2、尝试了一次研究
我们分四个小组,选取各自的观察视角,对同一堂课进行不同专题的课例研究。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在研究中尝试研究。四个小组的选题分别是:(1)聚焦学段目标,细看目标落实;(2)期待生成的美丽——准确抓住课堂生成点,提高课堂增量;(3)吹尽黄沙“似”见金——语文课堂教学中“读”的有效性研究;(4)围绕目标,问题设计的有效性。
3、形成了一套经验
通过感性的操作,学员真正体会到一次完整的课例研究的全过程。尤其是四个小组的课例研究,分别从4个角度对一堂课进行诊断分析,提出改进建议。这些角度,恰恰就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症结所在。现在,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拿出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经验,材料组的两位老师,把这些个经验已经汇编成册,取名叫做:春江雁语。这本集子,是我们全体培训班学员智慧的结晶,也希望大家把她带回自己所在的学校,把我们的经验传到Xx的每一所小学,每一个课堂。此外,我们还尝试在新浪网建立的班级的博客:春江领雁。把我们研究的过程挂上了网。以便于更加便捷地传递我们的所有信息。
4、锻炼了一支队伍
我们这期“领雁工程”小学班的老师,他们勤学、善思,会合作。在这次六天的培训中,克服时间紧、任务重、工作忙的重重困难,无论是上课组也好,研究组也好,还是材料组也好,都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任务,你们都是最棒的!
就这个单元,下午我在另一班培训时我的操作方法又改变了,因为资源有区别吧,此班非那班。一开始我就找到班长,我问班长:“下午天气太热,老师们精神不太好,要不要搞个热身活动,你能不能替我问一下大家?班长大力支持。我问班长:“是你来设计主持这个活动呢还是你指定老师来做?这个班长真的很能干,立即就想出让大家搞一个编故事接龙。要求:①老师不能说不知道;②每一个老师思考时间不得超过5秒;③不能答的或超时的要表演节目,由我们培训者监督。不多一会儿,这个充满着挑战、而又有趣的活动在紧张和愉快的气氛中很顺利地完成了,活动完成后我顺势抛出要讨论的问题,此时各参训者才如梦初醒一般,有个别地禁不住发出原来如此啊的惊叹声。
同一内容,我上午和下午在不同的两个班中分别用不同的方法来培训,让参训者深深认识到老师是如何充分利用学生资源的,这是我在培训中非常成功的两个活动。我分组的方法也值得一提,参与式教学中分组是必须的,如何分好组很值得研究。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强化体育课和课外体育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的战略部署,进一步深化学校体育改革,2016年7月1-3日,首都体育学院《体育教学》编辑部联合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与卫生分会、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学校体育分会,在山东省青岛文昌小学举办了“2016全国中小学身体运动功能教学指导”培训活动。首都体育学院副校长、《体育教学》杂志副主编王凯珍,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与卫生分会常务副理事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耿培新,首都体育学院体育教育训练学院院长尹军,青岛市教研员卢众,青岛市李沧区教体局副局长孙文洁等领导和专家参加了本次培训活动。另外,来自北京、天津、河北、山东等地的教研员、一线教师300余人参加了培训。
7月2日上午,“全国中小学身体运动功能教学指导”培训活动开幕式隆重召开。山东省青岛文昌小学张宏群校长致欢迎词,张校长表示,如此盛大活动的召开对推动文昌小学的快速发展必将起到积极的作用。耿培新副理事长代表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与卫生分会、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学校体育分会致辞,他在致辞中提到,发展学生的体能只有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才能有效、可持续的进行,此次培训活动采用先进的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科学理论和贴近中小学学生实际的身体功能发展方法,由专业团队进行培训,对掌握先进的发展学生体能的理论和方法,科学有效地促进学生体能发展将有极大的推进意义。首都体育学院副校长、《体育教学》杂志副主编王凯珍作重要讲话,她在讲话中指出,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一直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目标。本次培训将为广大一线教师从操作层面提供一个较系统的理论与实践指导方案,从而打开视野、开阔思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服务普通学生群体,进而推动学生体质的全面提升。
一、开展汽车文化系列活动,促进学生热爱所学专业,树立技能成才的思想意识
教育学家威廉・格拉瑟在他的“选择性教育理论”中指出:人的行为所有的动机都源自内心,学生在学校里表现不佳,其真正的理由是,学生没有在学校里找到足以令他满意的学习动力。“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职业学校的教育只有真正激发学生对专业的热爱,使学生树立技能成才信心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实现育人成才的办学目的。笔者学校通过一系列主题活动的开展将学生的兴趣引导到所学的专业上。
1.开展汽车百科知识竞赛和汽车文化手抄报比赛
学校6个班级70余名学生参加了汽车百科知识竞赛,比赛内容涉及汽车发展历史、汽车品牌文化、汽车新技术知识、汽车驾驶技术及交通法规;手抄报比赛中,学生们将自己喜爱的汽车品牌和车型,将自己掌握的汽车维修知识和对未来汽车技术发展的展望图文并茂地展示在自己精心设计的版面中,学生上交的60多幅作品排版新颖、绘图精美、内容丰富。两项赛事集知识性、趣味性、创新性于一体,既丰富了学生课余文化生活,又使学生通过参加比赛,增长知识,扩展视野,锻炼思维,树立信心,促进学生对所学专业的理解和热爱,给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
2.组织学生开展汽车维修技能竞赛
学校61名学生报名参加了校内汽车维修技能比赛,通过初赛,评出24名学生参加复赛。经过复赛,选出4名优秀选手参加北京市技能竞赛。学校参赛的冯俊伟同学获得理论比赛和实际操作比赛总成绩第一名,王亚伟、张勇强、伍俊成三位同学分别获得总成绩第3、4、6名。学校获得团体总分第一名。经过层层选拔,优中选优,2名学生最终代表学校参加了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北京赛区选拔赛汽车技术项目比赛。一系列专业竞赛的开展,大大激发了学生钻研技术、提高技能水平的热情,有效提高了学生敬业精神和团队意识。通过开展规范化技能竞赛,创新竞赛内容,促进学生形成比知识、比技能、技能操作比规范的职业意识。
二、以团组织和班集体建设为阵地,向学生传达正能量,促进学生形成完善的人格
教育的首要问题在于养成学生健全的人格。人格决定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甚至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因而是人生成败的根源之一。作为公交集团的人才培养基地,我们培养的学生必须要具备适应公交企业发展的健康人格。健康的人格不仅有助于学生适应社会,更能促进学生职业生涯的健康发展。在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学校非常重视让学生通过参与活动去感受正能量,接纳正能量,从而树立积极健康的人格。
1.积极组织团员青年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学校“七星志愿者服务队”是一支以在校学生为主体的志愿者队伍,曾经被评为北京公交集团公司级优秀青年志愿服务队。这支队伍不仅常年活跃在校园里,而且经常走进敬老院、公交场站开展社会实践,积极开展以“我志愿、我快乐”为主题的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学雷锋日,学校团总支组织青年志愿者在校园内大扫除,擦洗宣传橱窗;教师节来临,志愿者们向辛勤奋战在教学一线的老师献上感恩的鲜花;志愿者服务队走进了房山区光荣院敬老院,看望退伍老兵,学习老的革命精神,为老人送去图书,为光荣院种上敬老树;到前门快速公交1线参观学习,开展站台服务、义务指路;十一期间到天安门广场疏导客流、协助安检。公益小组积极开展校内勤工俭学公益劳动,锻炼学生的劳动能力,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在助人为乐的过程中志愿者们的自身人格得到不断完善。
2.以班级团支部建设为阵地积极开展“天勤活动”
笔者学校十分重视发挥班集体这一阵地在学生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如2013级预备技师班团支部精心设计了以“感恩、责任”为主题的“成人礼”主题班会,“成人礼”上全班学共同回顾了班级成立以来的每一个精彩的瞬间,观看以“感恩、孝亲”为主题的视频故事,庄严的“成人礼”誓词使学生树立起对国家的公民意识,对父母、师长的感恩意识,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意识。通过成人礼主题班会,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道德情操得到升华。该项目参加了公交集团公司“2013年-2014年度‘天勤计划’好项目评选会”,学生们设计的活动项目得到了集团公司团委的充分肯定,获得了集团公司团委的天勤活动资金支持。
对此,学校团总支根据学校工作特点合理设计团总支活动计划,编制团支部“天勤活动计划项目书”。各班团支部利用“天勤活动”资金开展本班团活动,先后开展了以“参观汽车博物馆、弘扬现代汽车科学”为主题的天勤活动,以“健康校园、活力青春”为主题的篮球比赛天勤活动和以“我运动、我健康”为主题的天勤活动。系列天勤活动的开展,增强了团员青年的团队合作意识。
3.通过班级建设的系列活动,开展养成教育
叶圣陶先生曾深刻地指出:“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学生行为规范的意识,既要靠日常的管理检查与纠正,更要靠班级集体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学生建立自我管理的思想意识。笔者学校每年新学期的入学教育涵盖了集中军训、开学典礼上优秀毕业生回访母校、蓝领精英进校园现身说法等活动,帮助学生树立职业人理念,增进学生对先进企业文化的了解,切实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学习《技工学校学生行为规范》竞赛活动,政府奖学金获奖学生演讲活动,“创建文明校园,争做优秀学生”主题征文演讲活动以及以拔河、跳绳、踢毽等体育类班级竞赛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强化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4.开展评优表彰活动,树立典型,引领广大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健康人格
学校团总支积极开展团员教育评议活动,根据德育积分和期末学分绩点,各班团支部召开民主生活会对团员进行综合评价,评选集团公司级优秀团干部和优秀团员、校级优秀团干部、优秀团员和优秀志愿者。年底组织召开学校共青团年度“达标创优”竞赛表彰大会,对获得集团级的优秀团干部、优秀团员,校级优秀团干部、优秀团员、优秀志愿者和学生会优秀委员进行表彰,颁发奖状和荣誉证书。表彰会上全体与会成员重温入团誓词仪式,借以增强团员青年的责任意识。同时学生科组织政府奖学金获奖学生表彰大会,弘扬正气,树立典型,增强学生的感恩意识。
三、开展教师队伍建设系列活动,提升师资队伍和班主任的职业素养
汉代韩婴在《韩诗外传》中说:“智如泉涌,行可以为表仪者,人师也。”也就是说,教师须德才兼备,智慧如泉水喷涌,道德、言行可以作别人的榜样。教师的社会角色是“知识的源泉”“伦理的化身”“社会价值的代表”。事实也证明,成功的教学活动必须由教师来设计、组织和实施。教师的这一职责和职业特征是参与教学活动的其他任何因素所不能代替的。我们学校通过岗位练兵、专业竞赛引进教研等活动的开展,加强对教师职业素养的建设。
1.积极组织教师进行岗位练兵,开展技能竞赛活动
学校先后组织了教师教学论文比赛和教师教学设计能力比赛,通过比赛达到教师间互相交流经验、提高业务能力的目的。比赛得到了广大教师的热烈欢迎,参与度达到100%。
教学部门与工会积极配合,开展《创新工作室》活动。活动内容涵盖了教师的教案编写能力、课件制作能力、教学方法的运用能力及课堂管理组织能力展示,以及考察教师按照现代教学理念,科学、合理安排教学过程各个环节和要素,充分利用现有多媒体资源,有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学习的能力。活动促进了教师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生互动方式、考核与评价形式等方面大胆创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效果。
2.组织教师进行典型任务工作页的编写比赛
此次比赛共收集到31名教师设计的典型工作页60个,参赛作品内容新颖,难度适合学生现有水平,有很强的实用性,有利于在今后的教学及培训中突出一体化教学特点,为今后教学及培训工作的开展和质量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结合学校不同时期的工作重点,设立不同的活动主题,在主题活动的开展中促进学校工作水平的整体提升
1.开展“面对学校当前的现状我们自身如何调整”大讨论活动
2014年6月,针对学校管理者和教职工主观上的消极懈怠现象,我们在全校范围内开展整顿教学秩序专项工作,并在全校教职工中开展“面对学校当前的现状,我们自身如何调整?”主题大讨论活动。活动中,教学管理部门组织全体教师宣讲教学常规,加强对教师的思想动员;学生管理部门组织全校学生加强课堂常规、行为规范和学籍管理制度的宣讲;各科室组织本部门教职工针对当前学校现状、结合岗位要求以及对专项活动的相关建议开展讨论。大讨论活动后,学校认真听取各科室、部门讨论情况的汇报。结合讨论结果,制定整改措施,使活动的成果转化为推动学校科学发展、提高教育培训服务整体水平的动力。
2.以迎接建校三十五周年为契机,在师生中开展“提升师生素质,加强文明校园建设”(“十个一”)系列活动
为促进新学年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2014年9月,学校组织开展了“提升师生素质,加强文明校园建设”的“十个一”系列教育活动,以此推动学校全面提升教育教学培训质量。“十个一”评选即:在教师中开展一次“最好任课教师”“最佳教案”“优秀论文”“最生动的模拟课”评选活动;在班主任中开展一次“我最喜爱的班主任”评选活动;在班级中开展一次“最好班集体”“主题班会”“班级环境和学生宿舍环境”评选活动;在学生中开展一次“最佳读书心得体会”“最佳活动创意”评选活动。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的一切”,“最好任课教师”“最佳教案”“优秀论文”“最生动的模拟课”评选活动,促进了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发展,激发了教师对加强课程、教材、教法研究的积极性,提升了教师专业发展水平;有利于形成热爱职教、关爱学生、为人师表、钻研业务,积极进取的教风。也为教师们搭建了一个展现自我才能的平台。“我最喜爱的班主任”评选活动,促使班主任更主动地发挥其在学生德育工作的中坚和骨干作用,努力建设奋发向上、文明守纪、团结友爱的班风。“最好班集体”“主题班会”“班级环境和学生宿舍环境”“最佳读书心得体会”“最佳活动创意”评选活动,极大地调动学生在德育过程中的主动性,营造了技能成才、劳动光荣的学习氛围,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活跃学生课余生活,培养了良好情操和道德风尚,提高了学生的集体主义思想,有利于形成知荣明耻、乐观向上、热爱专业、勤奋好学、苦练技能的学风。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3-0199-01
根据教育部和吉林省教育厅关于吉林省农村骨干教师置换脱产研修项目的有关精神,受吉林省教育厅委托,长春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承办了“国培计划(2011)――吉林省农村骨干教师置换脱产研修项目”长春师范学院农村小学英语骨干教师班的培训任务。培训班于2011年9月15日正式开班,并于2011年12月15日圆满结束。
培训通过采取置换脱产集中研修的方式,以省内农村义务教育骨干教师的需求为主,组织开展专题讲座、经验介绍、教学指导、案例分析、交流研讨等。针对小学英语新课程实施中的主要问题进行研究性学习与探究,探索适应小学英语新课程师资培训要求的各种理念和方式,培训过程中注重专家与学员的互动与研讨。培训按照项目要求采取了“2+1”模式,即两个月的集中培训和一个月的“影子培训”相结合的模式以体现互动、共享、多样化特征。
在整个培训项目实施过程中,承办学校不断总结反思,以探求使项目有效且得以顺利进行的方案,但难免遇到困难和阻力。总的来说,此次培训的特点有以下5个结合:
1.省内省外、校内校外相结合的培训团队。本次培训聘请了吉林省内省外、校内校外多位专家做专题报告。培训期间,还带领学员到省内重点小学进行参观和课例观摩。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课程安排方面,既有教授、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的理论专题讲座,又有教学经验丰富的中学一线教师的经验介绍与交流研讨,既有国培专家指导下学员的理论研究环节,又有“影子培训”及学员之间进行经验交流的实践推广环节。既有学员课上理论学习环节,又有课下在专任教师指导下独立练习及完成作业的实践应用环节。
3.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本次培训在注重教学素质提高的同时,还设计了科研能力培训内容。不仅请专家做了科研方面的专题讲座,还请专家为大家的科研课题进行指导,使大家初步明确了如何开展教育科研工作。
4.课例观摩和学员自我教学交流相结合。通过现场课例观摩使大家身临其境,领略高水平小学英语教师的教学风采,同时通过学员教学展示和交流,使大家看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及其他学员的特长。
5.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本次培训除了有集中形式的专家讲座之外,还有学员分组讨论、交流,以及分散形式的“影子培训”,这对大家接受相对全面的培训,达到全面提高素质和能力的目的起到了重要作用。
同时,我们也反思了在培训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
1.培训之初应使学员明确具体的培训方案与要求。本次培训方案是严格按照省教育厅的相关文件精神,经过反复推敲修改而制定的。在内容的安排上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并聘请了省内、国内一流、具有丰富经验的专家和教授。但部分农村学员对于英语学科理论知识兴趣不高,他们更加关注教学一线的实际问题。
2.负责培训的学校应在培训工作开始之前通过省教育厅与各地方教育局取得联系,以获得参训教师个人的具体情况。本次培训开班之初,我们发现各学校选派学员的变动比较大,对于参与培训的人员及数量与省级主管部门下达的骨干教师名单不符,这给培训课程的设置和接待培训工作带来一定的不便。
3.顶岗实习的学生不能及时到位。由于各学校对顶岗置换实习生的质量要求过高以及对置换实习生的安全无法给出保障,使实习生不能及时下派,影响了农村小学的教学,极大地干扰了学员学习的热情。
4.部分参培教师对基础英语教育,尤其是吉林省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现状了解不足,致使在培训过程中,没有完全做到对症下药,缺啥补啥,有些学员感到培训中讲授的理论知识难以解决现存的小学英语教学实际存在的问题。
5.外聘专家、外籍教师及培训教师队伍的层次和水平与参培学员的实际英语水平和教学能力差距太大,影响了培训效果,后期经过调整有所好转。
总结反思问题后,我们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思路:
1.预先对参加培训的学员进行需求分析,根据不同地区和水平的学员的不同要求,有针对性地安排培训课程,可适当减少一些理论讲座,增加实践性强的课程。
2.负责培训的学校应通过省教育厅与地方教育局提前联系,组织调研,预先合理制定出一套比较完善、可行的培训实施方案。
3.在培训之前提前做好顶岗置换实习生与培训学员之间的对接工作。
4.组织英语教法教师到吉林省农村和长春市部分小学调研,深入课堂听课,参加教研活动,进一步了解英语教学的现状,以便制定出更加合理的培训方案。
5.聘请的高级外语专家和学者不宜过多,应该多聘请一些一线教学名师和教学能手,并与校方领导取得联系,走进他们的实际课堂听课,亲身感受他们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水平。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3-0031-03
2007年《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支持师资培训工作,建立教师社会实践制度,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在教育部、财政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政策的推动下,在中央与地方财政的支持下,我国已在近百所高校设立了国家级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或省级培训基地。以江西省为例,目前,江西有2个国家级职教师资培养基地、8个省级基地,相关的培训已开展6年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系统完整的职业教育师资培训教学评价体系至今尚未形成。笔者依据教学评价的概念以及功能,对职业教育师资培训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进行探讨。
教学评价的概念
不同研究者对教学评价有着不同的理解。唐文中认为,教学评价是指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制定科学的标准,运用一切有效的评价技术手段,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测定、衡量、分析、比较,并给以价值判断的过程。吴文侃在《比较教学论》中指出,教学评价是依据一定教学目标和标准,对教学活动结果进行价值判断,为教学决策服务的一种活动。李秉德则认为,教学评价就是通过各种测量,系统地收集证据,从而对学生通过教学发生的行为变化予以确定。
依据上述各学者的观点可以归纳出,教学评价的过程具体涵盖三个方面:一是教学评价以教学目标为依据,为检验目的;二是教学评价需要通过有效的评价技术手段进行各种测量;三是教学评价的最终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为教学活动服务。
笔者认为,职业教育师资培训的教学目的是:通过职业教育师资培训的相关教学活动,使培训学员具备某专业课程任课教师的能力;职业教育师资培训的教学评价则是指通过各种有效的评价技术手段对培训后的学员是否具备某课程任课能力进行检测,进而推动教学活动更好地开展。
教学评价的对象
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宜采用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合作互动式教学模式,既能吸引培训学员参与到课程学习中来,又能发挥学员的主观能动性,克服自律性不高、理论基础薄弱等问题。那么,整个教学活动就应包含三个不同的评价对象:培训学员、授课教师以及课堂教学。
(一)培训学员
培训学员不仅是培训过程的主体,其行为变化更是教学效果的集中体现。故对培训学员进行全面评价是整个职业教育师资培训教学评价的核心。通过对培训学员的全面评价,可以使学员正确了解自身知识结构的变化,也可以使学员总结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明确努力方向,为今后的学习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授课教师
授课教师在培训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同时也是教学评价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方面。授课教师通过教学活动不仅能够丰富学员的知识,而且能够通过自身魅力改善培训学员的精神面貌、提升人格魅力。通过对授课教师的科学评价,一方面可以督促其了解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另一方面,评价结果也可以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主要形式,课堂教学质量是教师教学能力和效果的主要标志,评价课堂教学质量是衡量教学工作优劣的主要方面。通过对职业教育师资培训课堂教学的评价,有助于针对实际情况选择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效果。
教学评价的功能
教学评价是对教学过程的反馈,其结果集中体现了教学效果。教学评价对教和学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诊断功能
诊断功能是教学评价的基本功能。同医生看病一样,通过全面的总结性考查,不仅能够了解培训学员对哪些知识已经掌握,对哪些知识还需要进一步学习,而且还能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借鉴和帮助。
(二)激励功能
全面、科学的教学评价可以对教师和学生起到正面的激励强化作用。研究表明,经常进行记录成绩的测验并加以评价,可以激发学习动机,推动课堂学习。
事实证明,没有定期的评价,要让学生一贯保持应有的学习动力,是不切实际的。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学员,自律性不高,而且培训时间又短,对其进行科学适用的教学评价不仅会成为培训学员努力学习的推动力,而且会对课堂效果起到较好的改善作用。同样,对于授课教师而言,没有科学的教学评价,就缺乏动力、缺乏激情。
(三)调控功能
评价的结果信息可以使教师及时知道自己的教学情况,也可以使学生得到学习成功或失败的体验,从而为师生调整教与学的行为提供客观依据。授课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评价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计划、改进教学方法、完善教学内容,学生可以根据测验、考试等结果来调整学习方法、改变学习策略、增强学习自觉性。
当前,职业教育师资培训的教学评价不仅为以后修改教学计划、改善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提供科学、客观的依据,同时也使教学活动越来越接近预期的目标。
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
其他培训有极强的针对性、目的性,即在培训结束后必须通过国家级或省级的某项考试,但职业教育师资培训没有明确要求各培训基地如何进行科学、有效的教学评价。在目前的各级职业教育师资培训中,或多或少存在着学员上课不积极、培训结业容易等宽进宽出现象。
教学评价具有诊断、激励以及调控的功能,而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对象又有着自律性不高、理论基础薄弱以及培训时间短等特征,那么构建科学的职业教育师资培训教学评价体系就是必然的趋势。应以不同的评价对象为切入点,构建职业教育师资培训教学评价体系。如表1所示。
(一)以培训学员为对象开展教学评价
学生是教学活动评价的核心。他们不仅是培训过程中的主体,其行为的变化更是教学效果的集中体现。依据评价功能的不同,可以将教学评价分为诊断性评价(diagnostic evaluation)、形成性评价(formative evaluation)和总结性评价(summative evaluation)。诊断性评价,也称前置性评价,一般是在教学活动开展之前对学生的知识、技能、智力和体力等状况进行摸底测试,以便了解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准备状况,判断其是否具有实现新的教学目标所必需的基本条件,为教学决策提供依据,使教学活动适合学生的需要和背景。
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学员不同于在校学生。他们有不同的工作经历,在这个前提下,对其进行诊断性评价,因人施教、因材施教更有助于提升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通常情况下,各培训基地可以在培训初期通过填写调查问卷来了解培训学员的基本情况及培训需求,以便更好地制定授课方案,确定教学方法。同时,也可以对培训学员进行难度较低的前期摸底测试,通过统计图表等技术手段,分析确定培训学员的知识水平层次,为今后培训的重点指明方向。
在培训期间,宜采用形成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主要指在教学进行过程中为改进和完善教学活动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过程及结果的测定。非正式的单元测验和作业是形成性评价的主要手段,在督促培训学员端正学习态度,提高自律性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能够帮助调整教学方案,改进教学过程,提升学习效果。
有过工作经历的培训学员理解力强,更容易通过对案例材料的联想、比较、分析、综合、推理、抽象和概括,形成自己的判断。通过案例讨论、小组讨论的形式布置作业,或以某个论题论述自身观点作为小测试部分,都可以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笔者调查显示,综合运用案例分析加小组讨论的教学方法在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实践中受到培训学员的普遍认可。
最后,培训结束后宜采用总结性评价。总结性评价又称后置性评价,一般是在教学活动告一段落时为把握活动最终效果而进行的评价,通常以考试为具体形式。以江西省为例,2011年之前的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本是以岗位培训或转岗培训为主。2011年之后,职业教育师资培训由转岗培训转为“双师型”培训,提高了培训要求。“双师型”教师不仅需要具备教师的职业素质和能力,又需要具有工程技师的职业素质和能力。那么,“双师型”师资培训的目的就是通过培训使培训对象具备教师和工程技师双重职业素质和能力。而对于检验培训是否能够达到要求,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培训学员通过考试获取教师资格证和相关技能证书。在双重考核下,不仅可以提高现有“双师型”师资比例,还可以帮助改善当前职业教育师资培训中存在的结业考试容易、考核标准不统一等问题。
(二)以授课教师为对象开展教学评价
授课教师在职业教育师资培训中起组织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在培训结束后,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授课教师进行总结性教学评价,有利于授课教师在培训中发现自身教学方法等方面的不足,为更好地开展后期培训提供有益的参考。
(三)以课堂教学为对象开展教学评价
教学工作的主要形式是课堂教学。在职业教育师资培训结束后,应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课堂教学进行总结性教学评价。由于课堂教学体现了教师教学能力和效果,因此是教师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情况下,对于课堂教学和授课教师的调查可使用同一份问卷。
结语
在职业教育师资培训中构建教学评价体系对增强培训效果、培训质量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依据职业教育师资培训的概念、教学评价的对象以及教学评价的功能,对不同的评价对象,采用的评价方法也应有所不同。对培训学员,适合综合运用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以及总结性评价;对授课教师和课堂教学适合采用总结性评价。
参考文献:
[1]唐文中.教学论[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0.
[2]吴文侃.比较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3]李秉德.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4]李如密.现代教学理论研究[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5]张祖忻,等.教学设计—原理与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我所就职的学校也处于这样一种不利环境。具体来说,这种地区差异主要给专业教学带来以下两点影响。首先,信息匮乏。学生对于对外汉语教学活动的新发展、新变化,不能真切感知和认识。其次,教学资源匮乏。学生很难在学习阶段进行真实的教学演练,主要以模拟形式进行,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学生进入毕业实习和求职阶段,如果要选择汉语教学工作,就必须离开本地区,到发达地区寻找机会。不可预知的就业前景使学生有一种“被架空”的感觉。导致其在求职过程中缺乏自信,很难有上佳表现。因此多数同学没有从事与专业有关的工作。虽然工作的选择取决于很多因素,但是通过对学生的调查和了解,地区差异带来的资源、信息匮乏是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因素。学生往往没有勇气到完全陌生的环境里寻找机会,接受挑战。由于惯性影响,新入学的一年级学生就表现出专业不稳定的情绪。在本科毕业生就业困难普遍存在的今天,放弃与专业相关的就业机会,实在令人痛惜。
从就业前景来看,无论是国家汉办的志愿者项目,还是国内汉语培训机构。包括其他一些商业机构,都向对外汉语专业本科毕业生敞开了大门。从供、需数量比例来看,对外汉语专业培养的毕业生数量远远不足。但是由于地区差异的影响,我们的学生几乎连试试的决心都没有。这种困境不得不令我们深思。
2 对外汉语专业教学的时效性。作为专业课教师,学生的困惑一直以来也是我工作中的巨大压力。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和思考,我认为让我们这些处于劣势中的对外汉语专业走出困境,可以更好地支持学生,发展本专业的出路还是有的。那就是强化对外汉语专业培养的时效性,弥补外部环境差异带来的劣势。一直以来,对于这种外部环境差异所带来的劣势,从教师、学生到学校都是有所共识,也作了很多尝试和努力,比如积极为学生联系外部的实习基地,加强高校之间资源共享等。但由于还是直接致力于外部条件的改变,比较被动。更重要的是学生没有前期有效的训练和培养,对于实习、就业机会不能充分把握,专业热情依旧不高。所以改善外部环境当然非常重要,但是它的被动性、艰巨性和长期性也是不容忽视的。能否从专业教学设计出发。打一个“主动仗”呢?我们认为。在专业教学过程中,应该及时补充、更新来自汉语教学前沿阵地的最新信息,让学生在概念上、思想上和意识上做充分的准备和积累,换言之,在常规的专业教学基础上,有效进行汉语教学实践信息的了解和认识,继而进行有针对性地教学演练。在未来的毕业实习、就业环节,不打“无准备之战”。那么,学生的专业热情和自信就能够有效提高,不再因为疏离汉语教学前沿阵地而自卑和迷茫。这样,自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扭转我们的不利条件,促进我们对外汉语专业的建设和发展。下面以我这两年教授的《对外汉语教学法》课程为例,介绍以下相关的设计和思路。
从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无论是学习者相关的信息,还是汉语教学形式都有很多变化,出现很多新内容。汉语教学工作在国内虽然一直以大学为重要教学基地。但是,随着我国开放程度的加深,汉语培训机构以其灵活和多元化的特点,成为许多我国境内外籍商务人士学习汉语的重要机构。吕必松先生曾经提到过上世纪80年代,开始出现在京、沪两地的汉语培训机构。当时的这类机构还主要是由外服公司这样的专业对外服务机构开办,规模不大。而今天,随着境内外籍人士数量的快速增加,汉语培训需求急速扩大,汉语培训机构已经是“百花齐放”,各种民办汉语培训机构得到长足的发展。我个人因为专业,包括个人兴趣,曾经在上海多家汉语培训机构做兼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包括与其他教师和管理者的交流过程中,都深刻意识到汉语培训机构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同时,相对于人才集中的高校,优秀的汉语教师一直以来是各培训机构孜孜以求的资源。(罗兰京子,2007)由于汉语培训机构分布的区域性,加之作为新型的教学机构,学生几乎没有什么了解。鉴于汉语培训中心的蓬勃发展及其作为学生在国内就业的重要候选机构,我把汉语培训机构的介绍纳入到教学内容中。在不断的探索过程中,我逐步把相关内容系统化,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第一,基本信息,主要包括汉语培训机构的分布、性质、管理、工作特点、教学对象及发展趋势。第二,课型设置,主要介绍与高校传统汉语课型有明显区别的课型,比如“太太班”“商务班”等。第三,教材开发和课程设计,其中以短期培训的教学大纲的设计和使用为主。第四“一对一”教学形式及技巧介绍和分析。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还会邀请在汉语培训机构工作的毕业校友进行与学生交流。在上述内容学习和研究的基础上,设计有针对性的实践环节,让学生以汉语培训机构及相关学习群体为对象,进行从教学大纲、教案设计到教学的模拟练习。虽然依旧是“模拟练习”,但是由于以汉语培训机构的全方位描述和分析为基础进行,教学的时效性和针对性明显加强。随着在对几届学生的实践和尝试,教学取得了一定成绩。首先,学生的专业兴趣和自信得到大幅提升,更加明确本专业在对外汉语教学活动中的作用和前景,不再因为地域差异而有“专业自卑”的倾向。其次。学生进入毕业实习和就业阶段,由于作了一定前期准备,也乐于去对外汉语教学的前沿阵地寻找机会。应该说,从实习到就业,汉语培训中心都是对外汉语专业本科毕业生在国内的重要基地,不容忽视。但是如果因为地区差异,加上学生没有前期专门的了解和演练,学生是很难有效地加以利用和把握的。
当然,目前把汉语培训机构的相关介绍和研究纳入到教学内容中去,还是有很多困难。首先,缺乏相关政府管理部门,我们难以获得更具权威的信息。第二,作为同样远离汉
一、 青少年宫业余培训是对应试教育的拾遗补缺
作为公益性机构的青少年宫所进行的业余培训教学活动,其机构性质决定了它并不是以营利为目的,所以它应该是学校教育的延展和补充。它的主要对象是在校学生,也可以理解为课余培训。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下,业余培训作为第二课堂有着第一课堂不可替代的作用;原因是:业余培训的因材施教原则更多地唤醒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这种学习不是强迫性的,而是出于学生内心的喜好,学生的学习天分得到了很好地挖掘;另外,业余培训活泼且有激情的课堂形式,能够很好地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以及团队意识,这也有利于学生人格意识的健康发展;业余培训非常重视的社会参入意识——如各类比赛、演出、实际操作等——正是学生不断认识自己、欣赏自己的过程,对学生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所起到的作用是巨大的。
业余培训的教学方式、教学活动的安排,由于内容丰富、形式灵活多样,可以极大地补充学校教学内容,弥补学校教学的不足,应该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通过丰富学生生活、拓展学生视野,可以提高学生的知识转化能力,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团队协作意识,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成长的能力。
业余培训遵循教育规律也应有其教学原则:第一,人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在课堂教学和活动安排中都要尊重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的创造精神,充分激发学生的自我意识,发挥出学生的自主性,从而在学习中自由、自在、自觉、自发地体会学习的乐趣。第二,注重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要记住素质教育是业余培训的主要诉求。第三,业余培训应该是在尊重学校教育的基础上对学校教育的补充。应试教育有着不容讳言的不足之处,但它却是基础教育不可少的部分。业余培训应该是有益的延伸和补充,课程和活动的安排要做到兼顾的同时也要注重创新性和实践性。第四,业余培训一个重要原则是“有教无类”,在教学中,老师要善于观察、分析自己的学生,发现每一个学生的特点,提供学生共性和个性发展的足够空间。发现基础不太好的学生,老师要合理安排课程,着力深挖学生潜力,找到每一个学生身上的亮点。
二、 业余培训必须注重社会效益
无论何种形式的教育活动都应该以社会效益为终极目标,社会效益是教育活动的唯一准则,是教育公益性质的必然要求,是教育公平的综合反映。以赢利为目的的教学活动不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功利性的教学活动不利于人的全面发展。只有注重社会效益的教育才能做到促进人的发展与促进社会发展的有机统一。
如果将教育比作生产活动,要使生产成果成为有效:首先,从使用价值上来看,生产成果,无论在质或量上,都必须符合社会一定阶段的实际需要,也就是说产品的使用价值必须得到实现;第二,从价值上看,生产产品所消耗的,应该取得相应的生产成果。只有这样,物质资料生产活动所取得的生产成果才能成为有效的,而这种有效的生产成果我们称之为“效益”。教育假若说是一种特殊的物质资料生产活动,基于以上理论的阐述,我们完全可以要求教育生产出社会需要的“效益”,不能产生社会效益的教育模式是不适合社会发展需求的。
业余培训的教育模式可以弥补应试教育的误区,努力促使学生的全面素质得到良好发展。我们知道:能否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是教育是否具备社会效益的具体体现,中国在21世纪能否以富强、文明之邦屹立于世界?取决于教育能否培养出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业人才。
三、素质教育可以让学生自主、自知
我们理解的素质教育是相对于传统应试教育的另一种模式。人才素质包括思想素质、文化素质等方面,其中思想素质是灵魂,文化素质是基础。文化素质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生活方式。通过进行素质教育启迪学生的学习天分,使得受教育者在道德素质、健康的体魄、能力及眼界的拓展以及个性等方面都得到充分发展。
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特性就是它的未来性,素质教育不是为了应付这样或那样的考试,主要目的还是个人全面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正确的思维方式以及学习兴趣和能力的培养,同时启迪心智,孕育后续发展的潜力,实现学生的最优发展。
通过素质教育,我们力图培养的人是一个有足够的自主意识的人,根本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在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的基础上,注重开发人的身心潜能。人在步入社会之前所应具备的最基础的素质,都应在基础教育阶段打好。人的素质是一种以先天禀赋为基础,在教育和环境影响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相对稳定的身心组织要素的总和。素质教育就是促进受教育者由自然人成长为一个社会人的过程,使受教育者学会生存、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做一个文明的社会人。素质教育使得基础教育返朴归真,将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基础教育。
素质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
四、加强素质教育是培育创新人才的必要
充分培育受教育者的自我意识,使受教育者的个性得到解放,从不断自知到不断增强自主意识,个性的尽力释放会带来巨大的学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情绪管理能力以及自我教育精神,而这些就是创新能力的源泉。
在所有教学活动中,除了调动学生们的参入意识、自主意识,更是要启发学生的质疑精神,鼓励学生提问。因为提问才有互动,提问才体现了积极思维,而积极思维才能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根据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自由思索”的教育思想,健康的教育是让受教育者“个性”得到健康、自由地发展。这样的教学活动的目的就是解放学生的“个性”,因为只有个性得到解放和发展,才能够谈得上培育学生的创造能力,创新人才的培养才在情理之中。
同时,创新思维不仅来源于对问题的独立思考和深入钻研,也要具备深厚的基础知识和广博的知识面,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都必须有广博的知识作基础。因而文化基础知识的学习十分重要,学生的创新思维、想象力 、创造力都是基于个体能够掌握的知识面,其中文化素质可以完善思维方式,想象力可以让思维自由驰骋,是创造思维的来源。
五、着力学习环境的营造、激发学习者的潜能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知,能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决定学习效果好坏的重要因素。长期的教学实践证明,良好的学习氛围、平等交流的教学姿态,以及尽可能多的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成功的乐趣,激活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用民主平等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积极参入,活跃课堂气氛。同时将每一个学生当做有血有肉,有情有感的人,因为学生不是简单的容器,被动的灌输无法滋润他们的情感,所以融洽的师生关系,亲切互动的学习气氛尤为重要,也是教学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
在具体的教学活动当中,和谐的师生关系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老师可以通过积极的、正面的评价更多的对学生进行鼓励,这样可以消除学生对老师的戒备心,师生间在愉快的情绪中相互接纳,教学相长,以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在业余培训的教学活动中,培训部也应该多组织与教学相关的活动。在教学点布置宣传栏刊登学生们的学习成果,刊登学习心得用以交流学习,帮助学生在报刊、杂志上刊登自己的学习成果等等,都是为了提升学生的自我意识,加强学习兴趣,同时积极参加如舞蹈、作文、绘画、航模、机器人等等的相关比赛活动,鼓励学生多动手、多思考、多创造。在活动结束后,任课老师应该要求每个学生提交小论文或者活动纪实等,汇报活动的心得。教师应该在学生的小论文中找出学生的思维闪光点或者不足之处,通过及时沟通,给学生提出建设性的意见,让学生在实际活动中掌握好知识的同时,提高各方面的素质。学生通过参入这些活动扩宽了自己的眼界,个人整体素质得到提高。
六、业余培训的师资要求
业余培训的目的也旨在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因而就必须让学生在一个身心愉悦的学习环境中释放个性、学习知识。因为业余培训相对于应试教育而言有其特别的要求,所以对老师的教学水平和个人素质其实有着更高的要求。
首先,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观念:应该在教学中始终体现“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这一观念,强调学生在学习上的主动性,认识到学生完全可以自主地掌握好应该学习的知识,而被动的灌输只会磨灭学生的创造意识。教师应该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化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由教学管理者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古人云:“授之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之以渔则终身受益无穷。”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能掌握学习知识的技能和方法,是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
其次,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师的观念、能力、学识等素养,直接影响到教学活动的实施以及教学活动的成效。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
再则,老师在教学过程应注重情感的投入,师生之间的情感融洽能够极大的提高学习的效率。老师要做到在教学过程中的情感投入,还应该激励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情感参与。学生探索知识的思维过程总是从问题开始的,问题是探索学习的核心,一个好问题能够较好地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作为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教师应该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教学中,努力营造适合学生的学习情境,以自身的专业水平和个人魅力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并加以合理运用,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学会做人、做事的道理。这样,教育才会更全面、更和谐,更能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也才能真正达到我们既教书又育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幼儿园;游戏;教学;关系模式;调查反思
幼儿园教育活动是“游戏”与“教学”在不同程度上的结合[1]。在幼儿园教育中,有两类活动分别强调顺应儿童发展和促进儿童发展,并将儿童的发展纳入到合乎社会要求的轨道这两个不同方面,他们就是游戏和教学。在幼儿园的课程实践中,处理好游戏和教学二者之间的关系,是解决幼儿园教育中这一两难问题的关键。在教育实践中,很多问题和困惑的产生都是与不会区分或者不去区分这两类不同性质的活动相关。如何对待游戏,如何坚持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又能自然有效地达成幼儿园教育的目标,这是摆在教育实践者面前的棘手而又紧迫的问题。本研究基于西安市幼儿园教师的实践调查,认为当前进行高质量、深入化的教师培训是从根本上还原幼儿园教育、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
一、游戏与教学的关系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的表现
围绕游戏与教学的关系问题,课题组进行了问卷与访谈(包括一对一访谈与集体座谈两种形式)相结合形式的调研。
1、教师心目中的观念
关于游戏在幼儿发展中的作用,几乎所有教师都持肯定意见,但对于“玩”和“教”哪个对幼儿更有用,大部分教师认为“教”更有用。理由是“教”能让幼儿学到东西,能很快看到能看到效果,而“玩”能否让幼儿学到东西很难确定,尤其是不能让家长看到预期的结果。当问到“你对游戏和教学哪一个更投入更用心”时,大部分教师回答对教学更用心,理由是教学环节比起其他环节更重要,实际上也容易把握,而对游戏则很难做到既不过度干预又不放任自流。关于“游戏是否有必要和教学相结合”的问题,教师们普遍认为应该结合,因为游戏能够引起孩子的学习兴趣,对教师教学的顺利进行、达成预定目标很有帮助。
2、教师的行为与实践
游戏在何时会与自己的教学行为相结合,大部分教师认为在集体教学活动的导入部分很大量使用游戏的形式,在教学进行过程中如有幼儿跑神、不关注的情况发生时也会使用游戏的形式,一般在教学活动结束时也会考虑将重要的教学内容延伸到区域活动中。教师们反映教学中“借用”游戏方法有一定效果,但是教师在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过程中比较费时费力,
3、教师对幼儿的游戏行为的评价
教师们认为目前幼儿园更关注幼儿的区域游戏和户外游戏了,而且认为户外游戏教师组织与指导比较有把握,而对区域游戏不太能胜任,尤其是角色游戏与建构游戏教师认为自己布置如何指导才好,更多地情况会让幼儿自由发挥。
二、教育实践中暴露出的主要问题
这些年来,游戏作为教学的手段,已受到了教师的重视。但有的教师为了使活动呈现所谓理想的游戏状态,会把教学、谈话甚至是生活活动都安上“游戏”的名目,这实际上是把游戏当成一种装饰,这样的活动往往会偏离教学目标,显得生拉硬套甚至不合逻辑。根据课题的调研结果,经过归类分析,我们认为目前西安市幼儿园教育活动组织中的问题主要有:
1、教师“重教学轻游戏”的观念依然存在
教师通常能够认识到游戏对幼儿发展的多方面的价值,如游戏有助于发展幼儿的知识技能、社会交往策略、积极情绪情感、亲社会行为、想象力与创造力等。但是却对通过游戏达成预期的教学目标却没有鉴定的信念,他们不相信可以通过游戏来实现预设的教学目标。在大部分教师的观念中,教学活动因其能够精心预设教育目标、可以有效控制幼儿的学习行为和自身的教学行为,从未相信教学活动才是实现预设的教学目标的最主要的活动形式。尽管教师承认游戏的价值,但是他们往往自然而然地倾向于认为成人为有而选择的活动具有更高的价值。而且,教师们认为自己的专业性主要体现为集体教学活动的设计和组织能力,而非游戏活动的创生与组织。
2、教师对游戏的理解停留在功利性价值的开发层面,无视游戏的本体性价值
不可否认,游戏本身具有其形式活泼、操作性强等特点,尤其是规则游戏因其竞赛规则所能引发幼儿的参与和竞争的特点,在激发幼儿参与的积极性方面,游戏确能发挥其重要的作用。但是,游戏之所以存在至今,并非单纯因其工具性价值,游戏的本体性价值更是游戏的核心魅力。
3、游戏化教学活动中教师的通过角色扮演表现出成人化、刻板化、绝对化的指导倾向
幼儿园教育实践中教师对游戏控制过多,异化了游戏。教师往往是游戏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严格控制着幼儿游戏的内容、时间、规则以及游戏的发展。在角色游戏中,教师经常采取“包办”的做法,给幼儿准备好各种游戏材料,以一定的模式导演幼儿的游戏,如规定几种主题和角色,帮助幼儿分配角色或指定角色,角色必须按固定方式来表现,情节也要按一定套路发展。显然,幼儿没有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人。我们经常在幼儿园看到这样的现象:在游戏开始前,教师会说,你要想好玩什么,怎么玩;在游戏中,教师会说,你不可以这样玩,你必须那样玩;在结束时,教师会说,你学到了什么,你以后应该这么做。正如华爱华教授所分析的那样,“在教学计划中,教师会详细地安排游戏的过程,使得幼儿按教师设定的流程进行‘游戏’;在游戏的设计中,教师规定了幼儿的游戏行为,成为游戏的直接导演者,幼儿成为游戏的‘奴仆’”。
三、游戏与教学的交叉转化,是幼儿园教育实践的现实选择
1、教育实践中游戏与教学的三种关系模式
目前在我国幼儿园教育探索实践中,逐渐发展出多样化的游戏与教学融合的模式,根据二者融合的程度的不同,基本可分为以下三种模式路径:
一是分离式。游戏与教学在时间段上彼此分离、独立存在。从课程计划表以至一日生活中的各个组织环节,都可以看出他们的各自分离的现状。教师一般更注重教学活动目标的达成。游戏以自由游戏的形式表现出,教师不太干预幼儿选择游戏和游戏进程。这也是我们传统上组织游戏与教学活动的方式。
二是交叉式。教学内容在游戏中得以运用,或在游戏中发现的问题又回到教学中解决。而这仍然是两个独立体。游戏可以是教学活动的先导,儿童在游戏中获得的经验,可以通过教学加以理性化;游戏也可以是教学的后继活动,教学中儿童习得的知识和技能可以在游戏中得以运用。在儿童游戏时,教师在观察和理解儿童的基础上,可以以个别或小组形式插入有益于儿童学习和发展的教学和指导。运用插入式结合方式的原则是既要有益于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又要避免干扰儿童自发、自主的游戏活动,在一种活动中插入另一种活动时,应自然而不要生硬。
三是融合型。教学追随和支持幼儿在游戏中学习。教学与游戏之间的关系表现为“以游戏为中心的学习”,教学活动在向幼儿的生活世界回归。教师和幼儿在平等的基础上实现着双向的建构,通过对话、交流、交往等活动,彼此在情感态度、经验等方面得到了体验,教师在支持儿童发展的过程中,实现了自身的专业成长,幼儿在教师的帮助引导下,获得了发展。在这里,游戏成了幼儿园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同时它又是幼儿积极主动、自然而真实的学习活动。最理想的模式就是这种幼儿与教师在一起共同生活、游戏、做事,共同获得发展。
目前,很多重视高质量教学活动的幼儿园正在尝试着把游戏与教学因素通过交叉形式相结合,使幼儿园的非游戏活动游戏化,探讨了游戏与教学结合的不同形式。当然,教师选择以上哪一种做法,与他们的现有专业水平和幼儿园的客观条件有关。
2、教师培训:深度支持教师的转变与发展
跳出传统认识的局限,完整地解读儿童游戏的存在及其对于教育教学的价值,厘定游戏价值在幼儿园课程中全面实现的可能路径,便成为一种必须。在这将近一年的指南学习过程中,我们发现的问题有:(1)培训设计中对游戏主题、游戏与教学关系主题给予比重过小,有些培训主办者甚至随意取消这些主题,反映出培训设计者对于游戏也仅将其作为活动形式的陈旧观念。(2)部分培训中设计的游戏专题内容比较空泛,案例分析不深入,多是零散的教育案例,严重缺少反映教育活动连续性的大型案例。反映出来自西安市幼儿园园本性、原创性案例的缺失。(3)培训形式多是讲座式、讲授式,缺乏让学员深度体验、深度参与、师生互动式的参与式培训。基于上述问题,今后的培训可从培训设计、游戏主题的培训内容、培训形式等方面进行改进。
首先,培训设计主要涉及到培训管理者的理念,培训管理者应该深刻认识游戏在幼儿教育活动中的地位与作用,加大游戏主题在整体培训框架中的权重,甚至可以尝试进行教师游戏组织能力提升的专项培训,并且要吸引园长和其他幼教管理者参加。这也是一个重要信号的释放,即让广大一线教师从培训课程设计中就能体会游戏对于自己专业能力发展的重要性。
其次,开发科学有效、系列化的游戏专题,本课题组目前开发并已经使用的专题有:“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精神解读、关注游戏、关注儿童的游戏精神、实践幼儿园的游戏生活、游戏与玩具等。
最后就是游戏培训形式的改革,实践参与式培训。我们必须改变以往局限于普通教室里的讲座式培训,直接将培训举办在幼儿园的教育(学习)现场,并为培训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材料,便于学员们随时发起和组织游戏观摩。这样既激发了学习者的积极性,又能真切地把所学加以分析应用。除此之外,更要改变学习参与者的角色,改变以往单纯的师生关系,培训者既是老师,更是主持人、学习同伴、发问者和画龙点睛的人;被培训者需要动脑、动手还用动情,做到全身心的参与。
【注 释】
[1] 朱家雄.“通过游戏的教学”与“包含教学的游戏”—二谈幼儿园教学的有效性[J].幼儿教育2008(8).
【参考文献】
[1] 黄进.体验为本的游戏[J].学前教育研究,2006(8).
[2] 彭海蕾.论幼儿园游戏教学的实践策略.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5).
一、农村幼儿园教学活动面临的问题
1.教育投入相对不足,教学设施不够全面
在农村地区,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部分教育管理人员对于幼儿园教学活动的重视程度相对不足,各级财政结构的资金投入难以满足实际教学需要,往往给教学质量的提升造成阻碍作用。从幼儿园角度来看,本身财政来源主要依靠上级教育机构进行财政拨款,无论是教学设施的更新换代,还是各种教学活动的开展,都需要花费一定数量的财政资金。如果财政投入与实际需求之间的差距过大,必然影响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开展。
2.教师整体素质偏差,人才流失现象严重
缺乏优秀的幼儿园教师人才,是导致农村幼儿园教学质量难以提升的另一重要因素。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农村地区的教师,无论是薪资待遇还是社会地位都相对较低,难以满足青年教师的现实需要;另一方面是农村地区基础设施不完善,即便是有少数优秀幼儿教师来此任职,也不得不面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境界。基于上述两种现实因素,导致优秀的幼儿园教师出现严重流失现象,幼儿园的教学活动开展受到停滞影响。近年来,在相关政策的带动下,农村幼儿园教师的数量逐渐增多,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基层教师缺乏的困境,但是这部分幼儿园教师大多是职专、高专毕业生,一来缺乏足够的教育教学经验,很难在短时间内融入幼儿教学工作中;二来专业教学素质偏低,没有受过专业化、系统化的幼儿教学培训,不能掌握幼儿心理变化,教学活动的开展质量受到影响。
3.民办幼儿园发展迅速,教学管理不够规范
鉴于农村地区公办幼儿园存在的种种问题,民办幼儿园近年来得到了迅速发展,甚至在部分农村地区,家长更愿意将孩子送到民办园。不可否认的是,民办园的资金来源较为广泛,能够利用充裕的资金优化办学条件、聘请专业幼儿教师,在教学软件和硬件设施上都优于公办园。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许多民办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手段过于单一,甚至要求幼儿掌握低年级的数学知识、识字教育,其教学内容严重超出了幼儿知识理解范围,加重了幼儿学习负担。除此之外,民办园在教学管理方面的工作也相对不足,教师的综合素质参差不齐,幼儿难以得到全面发展。
二、解决农村幼儿园教学活动问题的有效对策
1.适当增加资金倾斜,完善基础教育设施
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开展效率和教学质量,不仅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有重要影响,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幼儿后期的学习状况,因此,无论是家长、学校还是教育部门,都应当加强对农村幼儿园教学活动的重视程度。尤其是县级教育机构,作为农村幼儿园的直属领导部门,应当在财政允许的范围内,适当增加对农村幼儿园的资金投入,帮助农村幼儿园建立其完善的教育教学设施,确保各项幼儿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同时,社会各界、企事业单位也要加强对农村幼儿园的关注,通过募捐、支教等形式,为提升农村幼儿园教学质量作出贡献。
2.积极扶持个体园的发展,加强个体园的规范管理
根据幼儿教育的性质,从长远来说,要使个体有一个大的发展。因此,在农村要逐步拓宽办园渠道,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进行必要的扶持,使乡(镇)个体幼儿园(班)有一个较大的发展。要科学把握和正确处理好个体园发展和规范的关系,坚持在促进发展中加强规范,在加强规范管理过程实现新的发展,强调发展与提高并重。要规范个体幼儿园的管理,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完善办园审批制度,栏裆笈程序,实行个体园年检制度,加大对非法办园的整治力度,对不符合办园条件的幼儿园不予登记注册。开展民办幼儿教师资格认定工作,实行保育员持证上岗制度。
3.完善政策措施,进一步提高农村幼儿教师专业水平
各级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要鼓励中师或中师以上学历的毕业生到农村幼儿园(班)工作,制定和完善农村幼儿园教师的工资待遇及社会保障制度,吸引和稳定农村幼儿师资队伍。要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师资体系,积极推进农村幼儿教育工程,加强农村幼儿园园长岗位培训、园长业务能力提高培训、新教师培训、上岗资格培训、骨干教师培训和幼儿教师全员培训。要特别加强民办幼儿园园长、教师的培训,通过培训园长、教师提高民办园的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