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岗位需求分析范文

时间:2023-06-25 09:22:5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会计岗位需求分析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会计岗位需求分析

篇1

当代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使得会计类专业人才的需求总的来说处于上升的趋势,会计专业的就业形式乐观,各用人单位的招聘数量较多。

而从用人单位选择的专业类别来看,财务、审计(含会计)、金融专业仍是排在前三位的就业需求大户,通过对会计电算化专业的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调查发现,绝大部分中小型企业由于要应对国家税制和财务的要求,考虑到自身起点低,,所以急需会计专业的人才,这是会计电算化专业毕业生所遇到的非常好的机遇。所以,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的毕业生的就业形势相对于其他专业而言还是比较乐观的。

1.2 江苏省区域需求分析

为保证专业教学符合人才市场需求,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会计系每年都会对毕业生进行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和毕业生就业满意度跟踪调查并进行相应的企业会计人才需求的调研活动,我们从本地区的企业人才需求出发,通过调查人才市场、走访企业、调查应届毕业学生、与专家教师进行座谈等多种形式,征求了多方面的意见,经过调研后的基本情况如下:

(1)人才需求量情况

根据调研结果显示,由于江苏省经济的快速和平稳发展,一直需要较多的会计类专业人才,财会类专业一直处于各地的招聘职位需求的前列。

(2)学历需求情况

针对本次企业招聘人才的学历等级调查结果显示,用人单位逐步趋于理智。在招聘财会人员时不再以学历作为唯一的准绳,公司更为看重的是应聘者的工作经验与工作能力。按调查表显示,高职高专财会技术人才从业的主体,是社会上大部分的中小企业。

(3)岗位需求情况

按照用人单位的类型,会计岗位群的分布构成一般如下:

第一类:大中型企业(包括企业集团、国有大中型企业、上市公司等):①财务总监;②财务主管;②核算会计;③出纳;④审计主管及审计人员。

第二类:中小型企业:①财务经理;②会计核算;③出纳。

第三类:机關及事业单位: ①会计主管;②会计核算;③计划、审计管理;④出纳。

第四类:银行等金融机构:①会计主管;②会计核算;③证券投资管理。

在以上四类用人单位中,大型企业、事业单位及金融机构在聘用人才时,对他们的学历要求较高,最起码也需要是本科学历;中小企业或基层金融机构在学历方面要求较低,即使是专科学生他们也乐意接受,在整个市场中,中小企业数量众多,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高职院校要据此明确其教学方向。

2 岗位职业能力分析

根据当前会计信息化管理的发展现状,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对用人单位的岗位能力需求进行了初步调研,结果如下:

(1)企业顺利开展会计工作的首要条件是操作财务应用软件。

根据调查表中为保障会计工作顺利进行,会计人员必须具备下列哪些技能这一问题的回答情况,各选项的选择比例分别为:

其中居于首位的是财务软件的日常业务操作能力,其比例高达以99.3%。上表中的数据说明实施会计电算化的关键是操作会计电算化软件的能力,这种观点受到广大企业以及财会从业人员的广泛认可。据统计,我省企业一般都会使用金蝶、用友和管家婆等财务软件。很明显,在学校学习过程中,学生不可能学会每一种财务软件的操作方法;也不可能把精通市场上所有的财务软件。

(2)财务软件初始化实施能力水平十分重要。

在调查中,各企业对财务软件初始化实施能力的需求较高,占据第二位,其比例为93.3%,这说明信息化会计人员同时需要具有较强的财务软件初始化实施能力。虽然很多企业都开始实行信息化管理,但大部分企业主要依靠的仍然是人工记账,完全脱离人工记账并全面进入信息化管理的企业不足半数。因此,我们详细调查了各企业财务系统的应用状况,并得到了如下结果:

该结果表明:各企业实施会计信息化管理的范围和程度存在一定区别,相对来说,总账、工资等系统的应用面较广,其他系统的应用面比较狭窄。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以下两个原因造成的:首先,为了进一步节省成本,企业无法全面实现会计电算化;其次,会计从业人员的能力不足,限制了会计电算化的全面发展。这说明在会计信息化的发展过程中,会计人员的系统实施能力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此外,调查结果还表明即使目前很多企业还未实施会计信息化,但他们基本都打算在未来实施会计信息化,,也就不可避免会遇到系统初始化问题。

(3)维护计算机软硬件能力也很重要。

计算机、打印机等重要工具设备是企业实施会计电算化所不可缺少的。因此,会计人员需要进一步掌握相关计算机技能。据此,我们在调研中又加入了四个问题:

(1)贵单位是否单独设置计算机技术人员岗位:

(2)企业中对财务软件的日常维护工作是否由软件公司负责?

篇2

计专业是各高职院校普遍开设的专业之一,为确保我院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符合行业、企业的用人需求,办出特色,2014年4至7月期间,我们组织师生深入企业,结合毕业生跟踪调研,开展了会计专业人才需求状况及预测的调研活动。针对我院毕业生绝大多数在中小企业就业,故此次调查对象以中小企业为主,尤其是乌昌周边中小企业。

一、调研组织情况

(一)调研对象

分三类:一是结合会计专业老师所服务的企业,开展调研;二是面向目前已建立稳定合作关系的“双基地”进行访谈;三是结合历年毕业生就业跟踪调研,发放问卷,开展调研。

本次调研企业共126家,发放问卷130份,收回有效问卷87份,访谈企业17家,访谈人数46人;选取近三年毕业生150人抽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119份,访谈21人。

(二)调研目的与内容

调研目的:了解行业企业一线会计工作的需求,重点了解企业会计、出纳、成本核算、工资核算、收银、仓储管理等财务工作岗位设置及财务人才结构现状,以及具体财务岗位对人才结构类型的要求,对知识、技能、情感和经验的要求,对财务工作相应职业资格要求。同时了解会计行业企业未来5年经营趋势对财务人才需求及人才规格新变化。为修订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教育教学模式与方法提供依据。

调研内容:一是新疆会计行业发展现状;二是企业对会计人才需求情况;三是会计岗位(群)典型工作任务;四是毕业生就业情况及对教育教学的反馈。

(三)调研方法

1.问卷调查法:对企业财务人员、历届毕业、双基地企业发放问卷,了解企业对毕业的反馈、对财务人员知识能力素质的需求以及毕业对学校设置的课程及培养的意见与建议。

2.访谈法:分两个层面,一是企业层面,重点选择了万江财务、宏叶税务师事务所、宏昌事务所等五家单位,进行了访谈;二是毕业生层面,重点选择2010届、2011届、2012届已就业的毕业生,根据其工作体会,对本专业课程体系、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进行交流、反馈。

3.专题讨论和资料查询法:在初步整理分析调研资料的基础上,组织相关骨干教师、专业指导委员会专家进行研讨,针对问题,学习相关兄弟院校的经验做法,研讨对策。

二、新疆会计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提出了2014年自治区经济工作总体要求,强调“五化”要同步发展,即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农牧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进程、信息化和基础设施现代化。而新型工业化、农牧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均离不开准确的财务信息与合理的财务分析,依赖于高素质的财务人员,为生产经营决策提供依据。

2013年,自治区工商局出台了《关于支持服务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若干意见》和《站在新的历史起点立足工商职能服务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意见》,其中提出的“支持企业做大做强”“放宽公司非货币出资方式”和“放宽市场主体登记住所条件”等意见为全区企业总户数大幅增长创造了条件。截止到2013年底,新疆企业总数已超过14万家,仅2012年,全区新注册登记各类企业2.2万户,同比增长了9.3%。按近五年企业平均每年8%的递增率计算,平均每年新增各类企业1.1万家,至少配备2名财务人员,每年新增财务人员缺口至少2.2万人。从自治区财政厅会计处了解到,截至2013年5月底,新疆拥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人数已达到20.4万人,2008年的人数是16万多人,平均每年增长近8 000人,年需求缺口达1.4万元。根据天山网2013年6月7日信息,2013年全日制学历培养的财会类毕业生总数为3 000人,能通过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人员比例不到50%。可见,财务人才供不应求,存在近万人的缺口。目前,财务人员结构中,汉族占到85%以上,少数民族不到15%。少数民族财务人员匮乏已成共识,南疆财会类人才需求缺口更大。

从新疆地区企业需求来看,2014年春季人才招聘会上,酒店服务人员位居第一,营销人员位居第二,有经验的会计人员位居第六,同时,根据日常教学实习及外联活动中接触的信息看,企业不断向学校要会计类的毕业生。由于我校实行“2+1”式人才培养模式,最后一学年学生通过财务公司为期2个月的“会计孵化”即可“双向”选择就业。多年来,大三时,学生尚未毕业就已经就业,且供不应求。

综上所述,随着我区“五化”推进和“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中小企业赢得了广泛的发展空间,会计类人才需求存在着巨大的缺口。同时,会计职业以其稳定性、重要性和经济发展的同步性,而凸显其职业的优越性。近五年来,会计专业一直备受学生和家长的青睐。根据企业用人的分析,会计类人才的培养,不仅要在业务上突出学生的“专”,更要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拓宽学生知识面,尤其是人际沟通、职业精神等方面的素质。开办高职会计专业,满足我区中小企业增长对出纳、收银、记账会计等岗位人才的大量需求,尤其是加大少数民族高职会计人才培养,对维护南疆社会稳定、长治久安和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企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分析

通过对17家合作企业、46位财务骨干的访谈,当问到“贵企业对未来毕业生(担任会计工作)的学历要求”时,仅有11%的企业选择高学历,89%的企业对学历没有要求,“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且品德好、责任心强、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即可录用。这一点充分说明大多数中小企业在招聘财会人才时,不再把学历当作录用的唯一标准,更加注重财会人才的职业精神和实践经验。一般要求2年以上“实践”经验,并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当问及“你认为高职会计专业应当采取的人才培养模式”时,所有访谈企业都谈到了应当加强实践经历,至少在毕业前有过半年以上企业财务工作经历,且三年培养中实践不能断线,企业文化和职业精神的培养贯穿始终,尤其要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培养,方可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调研显示,企业对会计人才能力需求排在第一位的是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第二位是会计工作经验,然后依次为:财务核算能力、电脑操作能力/掌握信息化技术、沟通能力、税收法律知识、团队精神。大多数企业需要复合人才,随着企业核算规范化,业务的互相渗透,监督控制力度的加大,单纯的人才已经不是社会所需,复合型人才越来越受欢迎。

根据访谈企业用人现状结构分析,高职财会类专业学生主要集中出纳(37.3%)、会计核算岗位(46.3%),少数会在收银岗位(5%),还有部分在审计、营销、仓管等岗位(11.4%)。可见,高职职会计专业应当着重加强学生出纳能力、会计核算能力的培养,同时,关注学生人文素质、职业精神的培养,以适应新疆中小企业快速发展。

四、毕业生就业情况调研分析

(一)毕业生就业岗位调研

通过对近三年150位毕业生跟踪调研,调研方式采取访谈和发放问卷,共发放问卷150份,回收有效问卷119份,其中访谈了21位毕业生。我院会计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岗位为会计(占48.7%)、出纳(占33.6%)。这两个岗位就业的毕业生占到总毕业生人数的80%以上;其次是收银、营销、其他岗位。因此,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应增加对拓展岗位培训的课程,以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拓宽就业面。

(二)毕业生薪酬标准调研(见表1)

我院会计专业毕业生月平均薪酬为2 340元左右,从上表可见月薪1 800元以下的占16%,在1 801―2 500元的占61.3%,在2 501―3 000元的占15.1%,在3 000元以上的占7.6%。这与就业的环境以及学生职位有关,我院培养的学生65.5%就业于乌鲁木齐和昌吉,这两个地区是新疆最发达的地区,竞争压力大,学生多数在会计助理、会计员等初级岗位上,处于单位财务工作的底层。担任财务主管等中级岗位的人员较少。

今后,人才培养方案中应当关注学生技能与职业素养培养,强化课程改革,优化教学效果,努力缩短学生职位升迁的时间。

五、调研结论与建议

综上所述,高职会计专业在新疆有着旺盛的市场需求和广阔的就业前景,尤其是对南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与长治久安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为增强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尤其是少数民族学生就业竞争力,必须从人才培养目标、人才规格、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设置上深化改革,凸显高职特色。

(一)明确培养目标

面向新疆工业、农业、商业、建筑、旅游、服务等行业中的微型企业,培养具有良好会计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具有必备文化知识、会计理论知识和较强会计账务处理技能,从事出纳、会计及相关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一线财务人员。

(二)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为提高学生财务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增强就业竞争力,就必须走校企合作之路,开放办学。结合财会专业的特点,依托财务中介公司,基于“会计工作能力需求、会计行业准则要求、学生认识规律、高中职教育规律”,将会计职业技能要求与资格证书标准融入专业课程体系,实施“校内仿真模拟”+“企业实账演练”相结合,以项目化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和技能为主线,校企合作共同构建“课证融合、能力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注重实训与实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加强校企合作,努力培养理论功底扎实、实践能力强、具备良好职业道德的一线财务人才。

(三)凝练确定典型工作任务

通过组织校企骨干、职教专家,采取头脑风暴法,针对企业会计岗位设置情况及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就业比较集中的会计、出纳等岗位,研究确定会计专业毕业生从简单到复杂的8个职业发展阶段。针对每一职业发展阶段,再通过头脑风暴法,最终确定每一阶段的具体任务,确定了本专业96项具体职业能力项目,为今后课程开发奠定了坚定的基础。会计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详见表2所示。Z

参考文献:

[1]李国辉.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市场调研与分析[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0,(01).

[2]刘颖,徐洁.对高职会计专业人才需求的调研分析[J].教育财会研究,2011,(05).

篇3

“十一五”以来,国家税务局系统大力实施人才兴税战略,按需培训,因材施教,开展了大规模、高层次、专业化的在职干部培训,干部队伍综合素质和岗位技能得到显著改善,多项统计指标已经走在全国机关前列,工作质量明显提高。实践证明,教育培训的效果首先取决于培训需求分析的准确性和针对性,抓好培训需求是做好培训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根据本人多年从事税务教育培训工作经验,现从“三基三对三化”的视角对税务干部教育培训需求作以分析研究。

一、抓“三基”,准确定位需求

找准问题,一线藕丝牵大象;问题失准,千钧大锤砸苍蝇。税务干部培训不是传统的国民序列教育,培训的目的不是让学员做“好学生”,而是要做“好干部”。因此,抓好培训需求,提炼具体培训目标十分重要。实际工作时定位需求时要抓好“三基”。

(一)基于税务机关战略规划来看

就是要按照税务系统的战略性工作规划来定位需求,要把教育作为一切税收工作的基础,推进依法治税、科学管理,着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这些都是培训工作构成的方向性要求。为此,可以设计分级分类培训的规划,采取脱产培训、学历教育、网络教学、岗位练兵、自学自修等五类方式一体化的培训方法,把全部人员划分为政工、稽查、征收、管理、法制、计统、财务、文秘、信息、后勤等类别,分别进行需求分析,为培训需求的提出提供先决条件。

(二)基于税收工作发展情况来看

在税收工作过程中,常常会出现某些工作“瓶颈”,而所谓“瓶颈”也就是工作的“薄弱环节”,这些薄弱环节就是培训需求的重点部位,需要敏锐地把握。比如,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革新,通过基层调研,发现征管和稽查人员在管理和稽查中对于电子记账不熟悉,管理和查帐效果不好,针对这个“薄弱环节”,每年可以设计一个“会计信息化培训班”。

(三)基于税务干部能力结构来看

在做培训需求分析时,全面分析税务干部现有能力与实现其岗位职责或者转岗后职责所需要的能力之间的差距和薄弱环节,基于对其现有胜任力素质水平的测评和考核,遵循“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才能有的放矢,提升培训的效果。分析中注意税务机关岗位类别、学历结构、专业背景、职务特征、实际工作水平,以及相关政策变化程度等情况从而做到按需培训。一般来说,适合税务干部需要的培训,辅以正确的方法进行学习进而应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就能够激发其从内心深处自主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二、抓“三对”,精准分析需求

培训需求分析不是收集一堆资料,罗列一系列数据,而是从这些纷繁复杂的资料、数据背后探究出真正的问题症结所在,才是培训需求分析的要旨。培训需求调研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税务机关可以通过“三对”的方式,以保证需求分析的准确性、客观性、全面性。

(一)比对能力现状,找准培训谁

一是把干部能力与税收管理实际需要进行比对。一般通过全员岗位练兵、系列能手竞赛活动,选拔产生一批岗位能手,同时对竞赛试卷进行评析,找出实际业务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作为下一年度的培训重点。二是把培训项目现状与税收管理实际需要比对。主要是通过培训评估,把上一年度的培训项目质量做一个客观评价,结合当前税收管理工作的热点、难点、重点,进行项目调整或者内容调整。三是把干部培训情况与项目培训现状比对。一般采取访谈法、问卷法、观察法等方式,其中访谈法根据访谈规模和目标不同分为一对一访谈和小组访谈。通过上述三个环节,基本上每个培训班的培训对象都能很容易划定,增强了培训的针对性。

(二)对接培训需要,知道训什么

在开展培训需求分析活动中,注重工作创新,可以采取问卷调查、实地调研、网络征集“三结合”,使需求分析的覆盖面更广、真实性更强、工作效率更高,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对接培训需要,知道怎样训

问题找到了,情况明白了,培训项目设计的方案就要更具针对性,充分体现个性化,追求效果最大化。其实就是要改进培训方法,充实培训内容,提高培训质量。在传统培训主要采取讲授与研讨相结合的方式,辅以电教、拓展训练等方法基础上,应进行一些新的探索,更加注重快乐学习、团队学习。

三、抓“三化”,全面落实需求

再好的需求分析还是需要培训落实。着力做好培训管理工作,通过“三化”来落实需求分析。

(一)明确目标把握需求,实现培训设计科学化

策划工作要认真分析培训对象,根据培训对象的岗位要求、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及培训经历,确定符合需求、切合实际的培训目标。科学设计培训内容,有层次,有重点、既贯彻组织意图,也满足个体需求。灵活选用培训方式方法,不拘泥于简单地课堂讲授,案例式、研讨式、模拟式、体验式教学方法交互进行。力争培训需求得到最充分体现,保证培训的效果和质量。

(二)开发能力管理系统,实现培训管理“一体化”

篇4

关键词:

网络信息;会计;内部控制;风险防控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医院会计管理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会计工作从传统的人工处理时代忙于手工记账、编制手工报表,到信息化时代的由计算机进行记账、编制报表,再到正在进入的大数据时代,通过网络处理各类会计信息。相应的会计内部控制的风险也产生了许多新的特点。

一、医院会计信息化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医院会计随着计算机的普及,首先是简单地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准确率,提高核算精细化而进行的。网络的出现与普及,进一步提高了这些方面的进化程度。但由于对网络认识的局限,目前既没有很好地对系统处理工作进行监控,也没有发挥网络在内部控制方面的作用,没有有效地对工作流程进行梳理和再造。1996年颁布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至今没有修订,在计算机应用和网络环境下的会计操作没有规范依据。如网络环境下的内部审核报销流程、数据档案的管理、系统管理员的不相容岗位等。如今大数据的开发挖掘,办公自动化等科技革命促进医院各方面都在发生巨大的变革,会计工作也将随之发生巨变。医院收费人员极度减少,都由自助设备、系统进行处理完成,仅剩处理一些意外事件的维护窗口;财务核算人员减少并集中工作,大量工作通过软件系统处理,标准化水平提高;财务审核人员工作要求进一步提高,对会计控制的相关知识的掌握要求进一步提高,如国家和单位的政策、法律法规的熟悉程度;财务高级分析人员将大量增加,要求熟悉医院工作业务和经济运行知识,并对影响医院经济的相关事项进行跟踪分析,发现当前的一些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辅助医院领导层制定相关政策及规章制度;部门财务管理人员大量增加,对部门经济进行核算、分析与管理,提高部门运行效益,将医生科主任的时间尽可能给病人和科研工作;而所有这些工作都将基于财务制度进行规范、统筹。

二、网络及大数据带来的风险防控变革

(一)优化了工作流程

许多工作由计算机代替了人工,导致诸多岗位工作内容发生了变化,内部管理风险降低,有些风险环节甚至都不存在了,如手工记账差错等。未来应该连凭证的编制也可能由机器处理(现在许多医院的收入凭证已经实现了系统自动编制),这将进一步减少人为出错的风险。再如收费,通过现在的APP网上支付、自助机等收费,实现了无人操作、系统自动监控,从就诊到收费入账这一流程中内部风险控制也发生了革命性变革,无须多人经手,既提高了效率,也降低了风险。此外,由于整个数据流都在系统中完成,实现了全面监控,比先前更到位。

(二)实现了联网勾稽与对账

人与人、部门与部门、单位与单位之间的对账变得更加便捷,减少了信息传递过程中的变化风险和差错风险,如医院与银行之间的资金对账、医院内部成本数据的核对、医院与供货商的往来账务核对等。会计勾稽与对账的目的是防弊纠错,随着网络和信息系统的自动处理,只要程序编制不出现错误,将进一步解放财务人员的机械劳动,提高劳动效率。

(三)提高了会计内部控制风险的管理水平

随着网络及大数据存储调用的实现及普及,新增了许多管理要求,如对预算的编制、控制,合同的监管,政府采购的监管等,提高了会计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的效率,更使原来无法实现的风险管理成为可能。如未来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提高数据的安全性,提升数据的共享水平。

(四)从“人控”到“机控”

通过在软件系统中固化相关制度要求,使制度执行力得到极大增强,例如会计报销审批流程,就可以通过软件开发,把管理制度固化进去,形成软件操作流程控制报销审批流程。每一个节点的审批控制,不再由人为控制,只能是系统完成后才可以进入下一节点的工作。并在每个节点记录操作人员、操作时间等信息,为今后的审计工作提供更好的便利,从而保证流程完整到位,而不会造成制度与实际执行脱节。

三、网络及大数据带来的挑战

(一)形成了新的风险点

需求分析及设计不完善、系统开发漏洞、运行、维护、数据安全、网络以及黑客等风险。具体如软件的编写过程、系统的维护过程等,都存在需求分析不完善等造成的差错风险。在程序开发中,由于开发人员的失误,或者对于设计的理解偏差,都有可能造成开发的系统存在风险,导致对账不平等问题。再如需求分析及设计不完善,系统开发存在漏洞,甚至于程序员留有后门等管理问题也可能存在。这些风险点,在传统的会计管理中都不曾出现,也不易发现。在后期的系统维护中,经常会涉及到软件的更新,系统数据的备份,也是原来手工模式下不会出现的,如数据备份丢失,在线数据被覆盖等新问题,甚至被黑客攻击的情况也是有可能发生的。

(二)风险点更隐蔽,不易被察觉和监控

手工时代存在许多差错风险和作弊风险,随着计算机安全技术的成熟完善,如医院收费人员的收费过程的差错作弊风险等已经大幅降低,而编程人员、维护人员的差错作弊风险逐渐增大。在网络时代,系统后台的操作、维护等工作的差错作弊风险都明显加大,原来可以凭借手工肉眼完成的审核,在计算机上难以实现。综上,后台程序的不可见性大大加大了会计内部控制的难度。

(三)制度及工作流程规范化滞后于风险的变化

随着会计各岗位工作内容的变化,岗位责任及重要程度的变化,内部控制风险的重要性程度的等级也在发生变化,如记账、对账的差错风险降为极小,而系统编程、维护工作的差错作弊风险提升为重大,但目前许多单位相应的工作制度及流程的规范化等工作都未跟上。如上文所述两个方面都需要新的会计管理内部控制的规范落实,把软件开发的审计工作或者说监督机制建立起来,把后期系统的维护管理规范制定出来。

四、网络信息时代有效防控内控风险的建议

(一)及时加强制度建设

医院财务部门应重点关注单位重要经济活动的特点及可能存在的风险,利用风险管理理论知识进行分析、评价、处理、监控,对单位内部控制制度进行相应的修订与完善。如网银收付的开通,不同人员密钥的管理,现代网络环境下利用支付宝、微信等第三方平台收费的对账管理等,都应建立相应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此外,对资金审批、设备采购、固定资产管理等工作的内控制度,也应进一步修订完善。

(二)及时调整岗位职责

随着信息技术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会计岗位设置也已经发生变化,岗位的工作内容、重要程度也在发生变化。如系统维护员责任越来越重大,同时又与多个岗位不相兼容;出纳岗位也已经不再是原来的现金支付,还要承担起一定的审核工作;报表编制、凭证编制、资产对账等岗位在强大的网络功能面前,工作的内容也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等等。这些都要求财务部门认真讨论,加强岗位的梳理,并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制定出与单位内部经济管理制度相配套的详细的岗位责任制度,以明确职责,防控风险。

(三)加强会计内控制度的落实

央视2016年曾报道贵州黔南都匀市经济开发区建设局财务主管兼出纳杨某因误信犯罪分子的虚假信息,造成该局账上资金1.17亿元被转走,是目前单笔涉案金额最大的电信诈骗案,全国震惊!同时也敲响了财务管理人员的警钟!这其实就是现代网络环境下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及岗位责任制的落实与监管没有到位所致。不论国家的法规,还是单位内部的财务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在这方面都有明确的规定,但有些人就是不去重视、执行、抽检,最终就必然给一些利益熏心之人以可乘之机,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因此,在数字化时代,要更加注重内控制度的落实,建立相应的监督检查制度,进行相应的考核,才能降低相应的风险。

(四)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工具,加强系统设计开发阶段控制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指引》第十八条明确指出,“单位应当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加强内部控制。对信息系统建设实施归口管理,将经济活动及其内部控制流程嵌入单位信息系统中,减少或消除人为操纵因素,保护信息安全”。任何事物都是机会与风险、优势与不足并存,现代科技也一样。它一方面带来了不同的工作风险,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控制和降低各种风险的多样化的手段。如程序编写的时候,应按照软件项目管理的思路,分块分步完成,每步形成核对机制,加强过程管理;数据分块形成管理制度,汇总形成整体报表,多表平衡,有助于系统内部相互监督、彼此呼应;投入运行前要进行严格的系统测试和数据测试;在系统维护的过程中,利用数据库多做备份的机制,可有效防止误操作和修改;完善日志管理,可实现对于数据操作的事后审计。

(五)加强软硬件安全防护控制

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应该形成完整的需求分析文档,开发中形成的开发技术文档完整交付医院,形成事后审计的条件,必要时还应该移交源代码等。保证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对开发者的监督和规范。在硬件防护上,财务网应该独立成网,如有与业务网交互的应该按照公安部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的要求,增加防火墙等边界管理设备。

(六)提升会计人员专业素养

现代会计工作,对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知识能力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内部控制的原则是不变的,如有效性原则、审慎性原则、全面性原则、及时性原则、独立性原则等。所以,现代会计管理人员应当在坚守原有原则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职业道德建设,保持知识更新,建立“互联网+”下的会计思维。要有敏锐的风险防范意识,充分理解掌握风险防控要点,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关键分析,稳妥提出处理建议,真正做好风险防控工作。

参考文献:

[1]杨梦珂,皮佳明.信息化环境下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8):44.

[2]王霆.医院信息系统(HIS)内部会计控制刍议[J].现代商业,2011,(35):241-242.

[3]罗坚.论公立医院内部控制风险及其防范[J].中国总会计师,2014,(9):129-130.

[4]陈楠.基于会计信息化视角的内部控制问题研究[J].商,2013,(17):112-113.

篇5

【关键词】学习需求;ESP教学;会计专业英语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我国对能直接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而会计作为一门经济语言,在国际贸易中担任着重要的角色,这就对会计人员的专业英语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为了顺应时代的要求,笔者所在的学院为大二会计专业学生开设了“会计专业英语”课程,作为学生基础英语(EGP)的扩展和延伸,并设定为必修课、考试课,采用任课老师自编教材。目的是提高学生处理涉外会计业务的能力,为今后的就业创造更有利的条件。但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还是存在一些普遍的、亟需解决的问题,比如:学生学习积极性不大、课堂气氛不活跃、教学效果不太理想。因此,笔者从大学生学习需求角度出发对会计专业英语的教学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一、需求分析理论

专门用途英语(ESP)旨在培养学生运用英语在将来的专业领域中进行交际的能力。ESP理论认为,ESP教学应该建立在需求分析基础之上。Hutchinson和Waters(1987年)指出要“以学习者为中心”,分析他们的“目标情景需求”和“学习需求”。目标情景需求分析是指分析学习者将来真实工作环境对他们的语言知识和技能的要求。学习需求分析是指分析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喜欢的学习方法等。然后再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选择ESP的课程设置、教学材料、教学方法、师资队伍等。

二、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形式。问卷内容涉及个人情况、课程设置、教材使用、课堂教学、教师角色五大方面,共16道客观选择题。调查对象是本校200名大二会计专业学生,收回有效问卷165份,有效率为82.5%。并用Excel软件对问卷进行数据录入和分析。然后采取随机抽样的形式对其中12名学生进行访谈,以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

三、调查结果分析

(一)对学习英语的态度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学生的学习动机存在一定的差异性,32.1%的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是为了“满足考试”,32.1%“提高自身素质”,22.6%“满足就业”,13.2%“个人兴趣”。39.6%的学生对ESP课程的开设持肯定的态度,认为ESP课程“重要,结合了专业和就业的需求”,58.3%持中立的态度认为“一般重要,将来的工作不一定会用上”,只有2.1%认为“不重要,学一的基础英语就够了”。这两项数据说明学生对于学习英语还是有着较为明确和实际的态度,出发点以实用为主,用什么就学什么,学用结合。因此ESP课程要紧密结合具体职业岗位,以工作过程为导向。

(二)对ESP课程的需求

在对课程的期待方面, 32.8%的学生希望能“看懂专业文献或资料”,25.9%“通过考试”,22.4%“提高英语的综合应用能力”,19%“用英语交流专业信息”。但是调查显示实际的教学效果与学生的期望存在很大的差异,60.4%学生觉得在学完ESP课程后“收获不大”,17%“没学到什么”,只有17%认为“收获很大”。通过访谈了解,多数学生认为一个原因是自身英语基础薄弱,二是之前的专业课知识没有学好,导致会计专业英语课程学起来吃力。而自主性和积极性的缺乏让学生在学习上始终处于被动地位,造成学习效果不佳的局面。在课程考核方式方面,数据呈现明显的分散态势,表现出多样化的需求,33.3%学生认为保持“试卷形式”、21.1%采取“随堂练习”、21.1%“听说读写译综合考核”、19.3%“任务考核”。这说明学生已经意识到ESP课程是以能力培养为目标,应加大对综合应用能力的考核。

(三)对ESP教师的需求

授课教师的素质直接决定了课程质量的好坏。43.4%学生认为会计专业英语课程教师的知识结构应该“英语水平>会计水平”,37.7%“英语水平=会计水平”。因此理想的授课人选64.2%认为“英语教师和会计教师合作”,24.5%“英语教师”,只有9.4%选择“会计教师”。而在教学中教师扮演的角色除了传统的“知识传授者teacher”(32.4%)以外,学生更期待“学习协助者practitioner”(30.3%)的教师角色。

(四)对ESP课堂教学的需求

调查显示,学生希望教师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其中“传统(文章翻译+词汇学习)教师讲解”(25.8%)、“案例教学”(22.7%)、“情景模拟”(20.5%),而其它的“专题讨论”“角色扮演”“小组发言”“班级辩论”也占到一定的比例。48.2%学生希望教师采用“中英文各一半”语言授课,35.7%“多半用英语”,12.5%“多半用中文”,而“全英语”则为0票。因为高职学生英语基础较为薄弱,全英语教学容易让学生失去信心,学不到东西。学生希望教师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来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授课地点40%选择“多媒体教室”,23%“仿真实训室”,21%“语音室”。

(五)对会计英语教材的需求

对于现用的会计英语教材学生观点比较一致,79.2%认为“难度适中”,20.8%“很难”,这说明自编教材还是比较适应高职教学的,它考虑了学生的英语水平。但是该教材还有待进一步的完善,53.7%认为其内容覆盖面“一般”,37%“有限”,主要缺乏“趣味性”(65.8%),而“实用性”(15.8%)和“知识性”(11.8%)也需要加强。在语言技能方面,学生认为听、说、读、写、译同等重要,英语综合技能应与最新的会计知识融于一身。而现用教材更偏重材料阅读,很少涉及听力和口语的内容,希望多增加一些常用财会英语口语对话练习。

四、建议

根据调查结果,笔者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进会计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

课程设置。鉴于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不宜进行“一刀切”。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可以按照学生实际英语水平进行分级授课,A级班进行ESP教学,而B级班继续学习EGP,这样有利于实现大学英语教学的人才培养目标。而考核方式也要采取多样化的形式,侧重对学生平时表现的考核,以及对学生运用英语语言进行会计信息搜集、业务处理和对外交流能力的评估。

教材选编。根据ESP理论,ESP课程内容体系应以“目标情景需求”为导向。目标情景需求最为客观,反映了真实工作环境下用英语完成的每项具体工作。编者可以通过对相关用人单位进行调查,了解会计英语的实际使用内容,再根据使用频率的高低来选编教材内容。并且材料不能只偏向专业文献阅读,形式选择尽量多样化如文本、音频、视频,根据具体职业岗位设置学习情境。

教学模式。ESP课堂要“以学生为中心”,针对学生的英语水平、专业知识、课程期望、学习偏爱采用多样化、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任务驱动法等,打破单一的传统讲解模式,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性,注重对学生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师资建设。ESP的特殊性对教师提出了较高要求,既要有扎实的英语功底,还要具备丰富的会计专业知识。ESP教师资源的匮乏将直接影响到ESP课程的顺利成功实施。学校应通过多种途径加强ESP师资建设,如引进双师人才;对英语教师进行会计知识培训或进修;给教师提供到企业顶岗实践的机会;加大ESP教师的激励机制建设。

参考文献

[1] 刘瑛.基于学习需求的ESP课程改革调查与分析——以江汉大学为例[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2).

篇6

一、需求分析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需求分析是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起点,也是课程体系构建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对于以输出具有职业能力人才为主要功能的职业教育课程而言,明确的需求是确定课程目标的主要依据。需求分析(needs analysis) 应用于外语教学过程在国外外语教学界已经有三十多年的历史了,它最初用于外语教学中的“专门用途英语/语言”(ESP/ LSP= English/ Language for Specific or Special Purposes)中。Richterich (1972) 第一个提出了外语教学中的需求分析的模式。这种模式指出了如何满足外语学习者在未来的语言使用环境中的交际需求的系列范畴,这些范畴后来用在了确定ESP/ LSP 的具体语言教学内容和目标上。

尽管国内已有不少学者利用需求分析理论对外语教学进行了研究(余卫华,2002;陈冰冰,2010等),但是鲜有研究者将此理论用于对高职英语选修课课程体系建设的探讨。通过广泛调查和校际交流了解到,在我国高职英语选修课设置过程中, 需求分析是个被忽视的环节,对英语学习要求过多,而较少考虑其它方面诸如职业能力和行业发展的需求。在高职教育推行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背景下,目前很多高职院校进行了以基础英语、行业英语、专业英语模块的英语教学研究,但对英语选修课程体系教学研究明显滞后,在英语选修课程设置上侧重于满足学生的个人需求,忽视了对各专业的特定需求。既然教学对象是高职院校学生,就必须对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行业发展进行定性和定量的需求分析研究,以此需求分析为基础,建设出满足学生兴趣和行业发展需要的英语选修课程体系。

二、目前高职英语选修课教学现状

1.高职学生英语水平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对象主要有两种,一是普通高中毕业生,经过了正规的高考和录取,具有一定的英语基础,但整体水平不高。二是从中专、技校、职业高中升入高职的“三校生”,这部分学生在初级阶段学过几年英语,英语基础较差。为了保证生源,大多数高职院校只能以先招收再培养为原则,通过降低分数段的方式来完成招生计划。这样一来,学生的知识层次就出现很大差异。而分数较低的学生,大部分都存在英语基础知识薄弱,对语法知识只是了解皮毛,词汇量甚少,语音语调不纯正,这样一来给高职英语选修课教学带来了相当大的困难。

2.教学内容

目前英语选修课教材没有与职业岗位相关的英语情景学习,没有体现高职特色,没有突出专业性和实用性,教材内容与行业企业岗位技能脱节,没有职业特色,不能满足行业需要,在很大程度上忽略对学生英语语言技能的培养及训练,对学生就业帮助不大。

3.师资队伍结构

如今承担高职英语选修课教学的老师大部分都是英语专业毕业的,具备扎实的语言功底和较强的外语听说能力,但跨学科、跨专业的师资比较少,大多数英语教师没有相关行业或者相关岗位的知识,难以做到基于职业岗位能力构建教学内容,极大程度上限制了英语选修课的开设。基于需求分析的选修课新体系的构建对教师自身专业水平以及技能水平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三、财经类高职院校英语选修课课程体系建设

1.基于需求分析构建实用性与科学性相统一的高职英语选修课程体系

选修课是必修课的延伸和补充,它的合理设置能全面提高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要求,符合人才培养的需要。需求分析是课程设计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大纲设计、教材编写、教学评估的依据,通过需求分析开设形式多样的选修课,给学生尽早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渠道,满足学生职业能力需求。

(1)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

与必修课相比,选修课更注重满足人的可持续发展和个性需求。选修课的一个基本特征是倡导个性化学习,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能力倾向和兴趣特点开设英语选修课程。高职学生整体英语水平偏低,英语选修课的学生来自于不同的系部和专业,基础英语水平有一定差异。调查学生个性差异,摸清学生的选课动机,分清学生是处于英语的基础补习阶段还是提高阶段,以及他们的比例,对指导以后以学生为主题的英语选修课程教学是有必要的。高职英语选修课程设置应科学、规范、灵活,充分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求。

(2)满足财经类专业人才的需求

选修课的开设不仅要能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对某些社会技能的兴趣,而且还要加深他们对专业技能知识相关领域的了解。对财经类专业人才需求状况进行调查分析,以岗位所需英语为基本目标,培养学生借助英语完成目标岗位工作任务的能力。通过对财经类主要专业(会计、金融、国贸和市场营销等)的人才培养目标、就业岗位、工作任务和岗位职业能力等内容进行调查分析,明确英语选修课教学在实现财经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的作用和地位。强调英语选修课教学的目的是为实现专业培养目标服务,为培养符合不同行业企业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服务,突出对专业或专业群的支持服务功能,在区分共性与个性的基础上,及时调整教学内容,突出对不同专业的理论与实践教学特色。

2.实施柔性化教学管理模式

选修课程比必修课程灵活性更大,对英语选修课教学提出了机遇和挑战。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把英语选修课教学与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实施适合“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柔性化教学管理模式,探索实际有效的教学管理模式是体现高职英语选修课思想的有效途径。

3.探索一支“三双”型教学师资队伍

要较好地完成“以人为本”、“个性化学习”的高职英语选修课教学任务,达到培养学生岗位技能的目的,必须要有一支“双师、双证、双语”的“三双”型教师队伍。在财经类高职院校“双师”要求教师不仅要具有从事教学工作的财经专业知识,而且要有企业职员的操作技能;“双证”要求教师既要有教师的职称证书,而且还要有行业的职业资格证书;“双语”要求教师用英、汉两种语言进行教学。新时期的英语教师不仅要英语水平高,口语交际能力强,而且要对学生所学的专业相当了解,熟悉专业知识,具备专业目标岗位的操作技能,熟知该专业对英语水平的要求,能够用英语讲授专业知识。如何通过校企合作共同培养师资,努力探索培养“三双”型教师队伍的途径和方法是高职院校值得研究的课题。

4.完善多元评价的选修课考核体系

选修课成绩的评定应有别于必修课,因为选修课包括满足学生兴趣这一重要的非智力因素,所以,应改变传统的“一纸定乾坤”的结果性评价形式,实现评价形式的多样化、评价主体多元化,构建过程性评价与发展性评价相结合、评价内容多样化与评价主体多元化相结合的评价体系。

三、结语

需求分析理论为开设实用性和功能强的高职英语选修课程体系提出了具体、明确的方向,高职英语选修课的开设与教学环节必须充分考虑职业技能与教学内容的结合,实施柔性化教学管理模式,构建个性化的课堂模式,改善教学效果,真正提高高职英语选修课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 余卫华.需求分析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8)

[2] 陈冰冰.大学英语需求分析模型的理论构建[J].外语学刊,2010(2)

篇7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2 . 24. 063

[中图分类号] G64; C93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2)24- 0107- 03

1 引 言

信息化在我国各行各业的迅速发展与普及已成为不争的事实。目前,很多企事业单位已经建立网络办公平台,实现基本的文件和内部信息共享。也有部分企业开始深入应用信息技术实现内部业务的信息处理,开始在财务、进销存、生产等不同职能部门的实际业务处理过程中应用ERP系统。

显而易见,伴随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普及和发展,企事业单位对信息化建设人才的需求也将会日趋增长。然而,各单位对信息化人才需求的具体职业岗位要求有待深入分析。各企事业所处信息化建设发展阶段不同,对信息化建设人才的要求也不尽相同。

2 我国企业管理信息化发展趋势分析

根据我国企业管理信息化发展现状调查,目前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模式可以划分为下述5个阶段:第一阶段,基础网络应用阶段,实现企业基本的日常事务处理,一般应用办公自动化软件比较普遍;第二阶段,初级电子商务应用阶段,实现企业门户网站的建立;第三阶段,企业单项业务应用阶段,部分单项业务实现了计算机处理,如库房管理、财务管理、采购管理、生产计划管理等;第四阶段,整体业务应用集成阶段,实现企业资源的全面集成化管理;第五阶段,多系统融合、多部门协作、智能决策应用阶段。这一阶段,企业应用的各类信息系统开始相互融合,各部门在集成网络系统支撑下协同工作,实现智能决策应用阶段。

第一阶段,基础网络应用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标志是企业应用计算机做日常事务处理,有内部局域网,并能够接入互联网。这个阶段企业只是将计算机作为日常工作的处理工具,各种文档资料基本以计算机打印形式输出,通过网络实现企业内部文件、各种新闻和通知的和传递。但在复杂业务处理上仍以手工方式为主,企业内部不形成完整的业务处理信息链。

第二阶段,初级电子商务应用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标志是建立企业门户网站,实现企业产品信息,网上人才招聘,企业综合信息的网络化管理等。在这个阶段,企业的大部分商务处理仍以传统方式为主,采购订货会、商品展销会仍是企业实现供销业务与市场对接的主要方式。

第三阶段,企业单项业务应用阶段。在这个阶段,企业某个部门的部分单项业务实现了计算机处理,如库房管理、财务管理、采购管理、生产计划管理等。在这个阶段,虽然各职能部门都应用计算机处理数据,但部门之间相对独立,信息沟通与共享主要通过拷贝或文件传输方式实现,信息孤岛现象比较严重。部门之间数据不一致,信息处理不同步,数据错误较多是这个阶段的主要特征。

第四阶段,整体业务集成应用阶段。这一阶段以企业引进应用集成化软件ERP为主要标志,企业的经营、采购、生产、销售、财务、质量等各项业务实现基于网络的集成化管理,计算机系统已成为支持其企业运作的必不可少的工作平台,一旦计算机系统停止运行,企业便很难正常运转。

第五阶段,多系统融合、多部门协作、智能决策应用阶段。这一阶段,一方面企业应用的各类信息系统开始相互融合,借助信息系统的支持,企业可以推行多部门协同合作的并行工程;另一方面,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开始将重点转向企业商务智能系统的应用,针对企业内部的海量数据,利用数据仓库技术、数据挖掘技术及数据分析技术,为企业的决策层提供多方面分析数据,使企业决策逐渐向科学化、合理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向发展。

3 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人才的社会需求分析

3.1 处于计算机应用初期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人才需求分析

处于初期应用计算机、应用规模较小的企事业单位,由于网络环境的建立,初期计算机应用已经开始,未来的计算机应用不是很复杂,计算机管理岗位只设1~2人。

这类单位信息化建设项目比较简单,内部的信息处理也不复杂,对信息化人才的需求可能只是能够完成内部信息管理网站的开发、运营与维护。因此,在招聘信息化建设人才时,往往要求学历在大专以上,具备基本的网络环境、硬件环境、系统软件的维护管理即可。

3.2 处于初期电子商务应用阶段信息化建设人才需求分析

处于初期电子商务应用阶段的企业,其信息化建设重点是企业门户网站的建立与维护,通过网站宣传本企业产品。同时,要求企业相关信息,如人才招聘信息的网上。

这个阶段的企业,由于其主要的商务处理仍以订货会、商品展销会等传统方式为主,所以对信息化建设人才的软件开发能力需求不是很强。一般要求进行基本计算机管理与运行维护能力,同时会增加简单网站开发能力的要求。大多数企业都有办公自动化软件的应用,内部的各种通知、文件等通过网上,使用电子邮件进行信息传递很常见。

3.3 处于单项业务应用阶段的信息化建设人才需求分析

处于单项业务应用阶段的企业,由于在库房管理、财务管理、采购管理、生产计划管理等部分单项业务中采用计算机进行处理,因此,对信息化人才的软件开发能力需求比较高。

这类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工作重点是借助信息系统进行各项业务的数据处理,仅是能够对基础的计算机系统进行运行维护与管理已经远远不够了。它所要求的信息化建设人才需要能够对具体业务应用的信息系统进行维护和管理,同时能够根据实际业务的需要进行补充开发。

另外还有一些单位,由于信息化程度不是很深入,还没有设立专门的信息管理部门,只是在具体的管理职能岗位有信息化人才需求。如会计岗位、计划员岗位、采购员岗位、销售员岗位等等,那么这类岗位人员的要求则是在具备相应管理岗位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掌握相应领域的信息技术应用技能。

3.4 处于整体业务集成应用阶段的信息化建设人才需求分析

对于计算机应用基础比较好,已经在企业整体应用上引进了ERP系统,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规模比较大,包括了大量的网络基础建设,复杂的管理信息系统开发,ERP系统的引进与实施,整体信息化建设规划,等等。

这类企业对信息化人才的需求要求比较高,岗位能力需求也开始分工细化。可能包括专业化的网络建设与维护人员、专业化软件开发人员、专业化ERP系统实施与维护人员、计算机系统日常维护管理人员、企业整体信息化规划人员、重要项目的软件开发文档管理人员,等等。

3.5 处于智能决策应用阶段的信息化建设人才需求分析

我国企业管理信息化发展较发达国家仍处于落后阶段。虽然已有部分企业开始进行海量数据分析、单项业务的智能决策,也有部分企业开始借助信息系统的支持,在某些业务上实行多部门协同工作。但就目前形势看,这类企业还是占少数,能够进入到多系统融合、多部门协作、智能决策应用阶段的企业属凤毛麟角。为此,这个阶段的信息化建设人才需求在此将不做重点分析。从通用意义上说,这个阶段的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人才需求至少要达到处于整体业务集成应用阶段企业的人才需求标准。

4 职业岗位—能力需求模型分析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基层的信息化人才岗位需求包含下述几个方面:①基础计算机系统的运行维护与管理,包括硬件、系统软件和网络环境的日常运行维护;②简单网站系统的开发与维护,包括企业门户网站的建立、产品信息等;③企业内部信息处理系统的综合管理,包括具体业务信息系统的开发与维护、现行信息系统的二次开发和完善;④企业ERP系统的应用实施与维护;⑤具有信息技术应用技能要求的财务会计、采购、销售、计划、生产等管理岗位人才需求。

根据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信息化人才岗位需求,具体能力的培养要求也需要划分不同的层阶。总体来说,高一层次的能力要求包含下一层阶的能力。从最低层开始,依次应为硬件、系统软件、网络环境基本维护能力要求;简单网站设计与开发能力(包含办公自动化系统的使用与维护)要求;信息系统分析、设计与实施能力要求;ERP系统应用实施及二次开发能力要求(需要有管理类相关理论方法支持);数据挖掘、数据分析、企业管理信息化整体规划与实施能力要求等。

对于高职学生而言,并不是所有学生都有能力胜任上述岗位。其中,基础维护发展空间最大,约有80%以上的学生经过培养可以达到岗位能力要求;约有50%以上的学生可以达到简单网站开发和维护的岗位能力要求;约有30%的学生可以具备ERP系统应用实施能力,同时在管理类相关课程的支持下,另有10%左右的学生可以从事财务会计、采购、销售、计划、生产等管理类岗位;约有10%的学生经过培养可以达到信息系统分析、设计与实施能力。

5 基于职业岗位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型分析

研究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人才岗位—能力需求模型,可以很清晰地看到信息化人才能力的培养不是单一某个学科领域的学习与提高,它需要计算机类、管理类、信息管理、信息系统等多学科知识的融合和交叉应用。为此,我们将这几个不同学科类知识作为单独的学习模块进行课程的组织与学习。

学习模块分为4个部分:信息管理类、计算机类、管理类、信息系统类。信息管理类主要包括信息组织、信息检索、信息采集和信息分析等;计算机类主要包括计算机应用基础、数据库应用技术、软件开发技术和网络管理技术等;管理类主要包括企业管理、财务会计、市场营销和生产管理等;信息系统类主要包括企业资源管理(ERP系统)实施与维护、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维护等。“岗位能力—知识构成—学习模块”人才培养模型见图1。

6 结 语

当然,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推出将对旧教学体系有很大冲击,特别是对本专业专任教师的知识构成和技能要求非常高。

信息管理专业专任教师的知识构成要兼有管理学知识和信息技术技能,同时要求具有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开发经验和ERP系统实施经验。具有理论知识基础,而没有实战经验,则很难培养出具有实际应用技能的高素质人才。

在当前学生就业形势非常严峻的大环境下,必须从职业定位入手,研究适合信息化建设需求的职业岗位,明确岗位所需要的专业技能,确定不同的相互关联的人才培养目标,建立基于职业岗位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才能最终实现人才培养与职业岗位零距离对接的总目标。

主要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 用例;业务流程再造;需求分析

Key words: Use-Case;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requirements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TP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11-0178-02

0 引言

息系统项目开发中需求分析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在需求阶段出现的错误会一直延续到系统的设计阶段和实施阶段,其结果往往是为纠正错误付出昂贵的代价甚至导致项目失败。然而如何才能确定客户的需求却是困扰系统分析师的首要难题,我们往往很难通过简单的询问客户来真正了解到客户所需要的内容。因为很多时候客户一开始也只有一些初步的功能要求,给不出明确的想法,一个流传盛广的冷笑话是:“我知道这就是我所要求的信息系统,但是它不是我想要的。”

1 用例与需求分析

在RUP中用例被定义为“由一组用例实例构成,每个实例是系统所执行的一系列活动,以此产生对特定参与者具有价值的可观察结果。”它被用于说明系统的参与者使用系统以实现某些目标,广泛应用于需求的发现和记录。一般认为用例主要是说明系统如何工作的功能性需求或行为需求,它是以参与者为中心,从参与者的角度来描述它要做的工作,并分析这些工作之间是如何交互的,既所谓用例驱动的过程方法。

用例强调了需求分析的两个态度:一是关注系统的用户或参与者来编写需求,询问其目标和典型情况;另一个是关注理解参与者所考虑的有价值结果。有价值的可观察结果对用户来说正是系统的实现目标,通常和业务用例直接对应。同时,我们还应该注意到用例是由参与者发起的,不存在没有参与者的用例,用例不应该自动启动,也不应该主动启动另一个用例。

在信息系统开发中需求分析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理解应用域(业务建模),建立概念模型阶段和系统建模。其中业务建模的目标是通过用例模型的建立来描述用户需求,需求规格说明书通常在这个阶段产生;而概念模型阶段是系统分析员采用面向对象的方法来分析业务用例的过程,业务架构通常在这个阶段产生;最后,系统建模是将用户的业务需求转化为计算机实现的过程,系统架构通常在这个阶段形成雏形(在系统分析阶段确定)。从这三个阶段我们可以看出,用例分析是需求分析阶段的核心,我们需要在用例中包含满足所有涉众关注点的事物。

那么,信息系统开发中该如何来确定用例的参与者,发现用例,完成用例的场景描述呢?通常的做法,系统分析师首先会定义“涉众”,可能包括投资人、项目发起人、项目管理者、项目执行者、第三方、相关法律法规和客户等。再在此基础上确定系统的用户,即用例的参与者,问他们类似的问题:你工作主要做什么?这件事是谁交待办的?做完了你需要通知或传送给谁吗?做这件事情你都需要填写些什么表格吗?把这些问题的答案汇集起来就是业务用例。这是目前广泛采用的一种获取用例的有效方式,系统分析师再配合参与者的业务代表进一步就可以完成业务用例文本情节的描述,这种描述方式是完全站在参与者的角度,强调了用户的目标和观点。

然而,如果新系统相对于旧系统的业务发生了调整,作为参与者业务代表并不总是清楚自己在新系统中将完成哪些工作,难免有“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困惑,这时按前面的方法获取用例和用例的场景还有效吗?

2 IT项目的业务流程再造

业务流程再造(BPR)是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而产生的一场技术管理革命。在20世纪90年代,作为最早倡导BPR理论的学者之一,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迈克尔・哈默(Michael Hammer)教授,在《企业再造》(Reengineering the Corporation)一书中对“业务流程再造”是这样定义的:“从根本上重新思考并彻底重新设计业务流程,以实现在关键业绩上,如成本、质量、服务和响应速度上,取得突破性的进展。”[1]

2.1 BPR的几个主要着眼点 BPR以业务流程为对象,从客户的需求出发,对业务流程进行根本性的再思考和彻底的再设计;以信息技术和人员组织为动力,以求达到企业关键性能指标和业绩的巨大提高和改善,从而保证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通常,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到BPR的实施。

①满足用户需求变化而对业务流程要做的改变;②由于计算机处理与人工处理的不同特点,为了发挥计算机处理的优势,避免计算机处理可能产生的问题而需要考虑的业务流程变化;③适应信息在计算机系统及其网络中存储与传递的需要,而产生的业务流程革兴;④为了提高效率,创造效益,采用计算机系统及其网络支持下才可能有效应用的现代管理原理、方法与模型,而创新的业务流程。

2.2 BPR的主要方法 BPR作为一种重新设计工作方式、设计工作流程的思想,是具有普遍意义的,但在具体做法上,必须根据本企业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其中一些主要方法有:

2.2.1 合并相关工作或工作组 如果一项工作被分成几个部分,而每一部分再细分,分别由不同的人来完成,那么每一个人都会出现责任心不强、效率低下等现象。而且,一旦某一环节出现问题,不但不易于查明原因,更不利整体的工作进展。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可以把相关工作合并或把整项工作都由一个来完成,这样,既提高了效率,又使工人有了工作成就感,从而鼓舞了士气。如果合并后的工作仍需几个人共同担当或工作比较复杂,则成立团队,由团队成员共同负责一项从头到尾的工作,还可以建立数据库,信息交换中心,来对工作进行指导。在这种工作流程中,大家一起拥有信息,一起出主意想办法,能够更快更好地做出正确判断。

2.2.2 工作流程的各个步骤按其自然顺序进行 在传统的组织中,工作在细分化了的组织单位间流动,一个步骤未完成,下一步骤开始不了,这种直线化的工作流程使得工作时间大为加长。如果按照工作本身的自然顺序,是可以同时进行或交叉进行的。这种非直线化工作方式可大大加快工作速度。

2.2.3 根据同一业务在不同工作中的地位设置不同工作方式

传统的作法是,对某一业务按同一种工作方式处理,因此要对这项业务设计出在最困难最复杂中的工作中所运用的处理方法,把这种工作方法运用到所有适用于这一业务的工作过程中。这样做,存在着很大的学杂费,因此,可以根据不同的工作设置出对这一业务的若干处理方式,这样就可以大大提高效率,也使工作变得简捷。

2.2.4 模糊组织界线 在传统的组织中,工作完全按部门划分。为了使各部门工作不发生磨擦,又增加了许多协调工作。因此BPR可以使严格划分的组织界线模糊甚至超越组织界线。

从以上BPR的着眼点和主要方法我们可以看出,业务流程的再造导致传统的工作岗位设置和工作内容都有可能发生改变。而原来的业务人员并不能全面的了解自己在目标系统中所做的工作,这种情况下依然从参与者出发来完成用例分析就会得到不完整、不全面的用例及其描述。比如企业人工方式下的账务处理会计人员需要根据记账凭证做记总账、明细账、日记账等的记账处理以及编写会计报表,在实现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后基于对系统数据冗余和数据一致性的控制,业务流程再造后系统中仅设科目余额表,不再有对应于各种账簿或报表的文件,会计人员也就没有了“记账”,“编制报表”等用例或者用例情节发生了较大改变。

3 以业务为中心的用例分析过程

有些系统分析师认为基于流程的分析不是面向对象的,所以要“深恶痛绝”。笔者认为这是一种误解,以“业务为中心”的分析过程不单要从参与者的角度微观的去了解,还要从宏观的业务整体上去把握,把微观的业务整合起来以发现其中的缺失用例,保证用例分析的完整。特别是在完成业务流程再造以后,更需要在领域专家的帮助下根据新的业务流程完成岗位设置,分析业务用例,明确业务之间的联系。

以业务为中心的用例分析还在于最大限度保证业务用例的完整和独立性。比如会计在对临时凭证文件的记录进行录入、修改、删除时,每一个都是一个可以获得有价值观察结果的活动系列组合,而且也都是一个参与者(会计)发起的动作,那么是确定为三个业务用例呢?还是作为一个“临时凭证维护”用例?显然,会计人员首先要录入了会计凭证然后才能修改或者删除,它们结合起来才是完整的业务用例,会计人员的业务目标应该是对录入系统的临时凭证文件进行维护。在RUP中,用例驱动的含义是,一个用例就是一个分析单元,设计单元,开发单元,测试单元甚至部署单元。因此,把紧密关联的业务分成多个独立部分去实施是高成本的,高风险的。

3.1 活动图与业务建模 UML是OOA/D中最常使用的建模工具,它提供活动图来帮助对业务过程、工作流、数据流和复杂算法进行建模。相比于传统的业务流程图它具有更强的表达能力,能同时表示控制流和数据流以及业务的参与者。

我们通过活动图可视化的手段来帮助客户理解其复杂业务过程,而泳道(swimlane)有助于观察多个参与者以及业务过程中涉及的并行动作。在活动图建模方面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①活动图通常对于非常复杂的业务过程建模具有价值,对当前的业务流程建模完成后,客户就可以可视化地变更和优化业务过程,完成业务流程再造。②活动图可以分级,分层。从高层的较抽象,但图形清晰、简洁,到底层的细节扩展,有助于划分子业务和反映底层的实现细节。③应当尽量保持同一级活动图中所有动作节点的抽象水平一致。

在用例分析中,将泳道所涉及的参与者和泳道中的业务联系起来就可以明确业务流程再造后参与者的行为需求或功能需求,反过来也帮助用户明确地认识到新系统使他们可以做些什么,这些是不是他们想要的。

3.2 发现和定义业务实体 业务建模后需要从中提取出实体类,业务实体一般来说就是调研时用户所提供的各类表单或报表,但在很多情况下,并非每一份表单就是一个业务实体,所有业务表单也不一定涵盖全了所有业务实体。很多系统分析员声称业务实体的发现过程是全凭经验的,到底有哪些业务实体,靠经验进行提取。如果只是靠经验,那么这个分析过程就无法验证和迭代,事实上RUP的需求分析每一步都应该是可以验证和迭代的。

我们知道在表达业务场景活动图中的每个活动通常都表述为一个动作加一个动作的受体,这个动作的受体就是我们要寻找的业务实体。比如“审核临时凭证”,“更新科目余额表”等,其中“临时凭证”、“科目余额表”这些名词就是业务实体。再根据场景分析这些业务实体之间的关系。实际上就是大家都熟悉的ER模型,但是与数据库建模的视角还是有所差别的。数据库ER模型要受到数据关系范式的限制,而业务实体ER模型则不必理会这种限制,只要与现实物体符合就好了。并且在面向对象方法中,为了从概念上简化ER转化成对象类的需要,对二元的多对多联系通常也要引进联系体,变成两个一对多联系。

3.3 用例契约 契约是优秀的需求分析或OOA工具,能够详细描述系统操作(就领域模型对象而言)所需的变化,而无需描述这些操作是如何完成的。用例契约使用前置和后置条件的形式,描述对象的详细变化,并作为系统操作的结果。用例契约可以视为UP用例模型的一部分,因为它对用例指出的系统操作的效用提供了更详细的分析。

用例契约的编写和业务规则有着紧密联系,我们可以把业务规则分为三大类:

3.3.1 全局规则,这种规则一般与所有用例都相关而不是与特定用例相关,例如参与者要操作用例必须获得相应的授权,用例的操作与授权级别相关,或者用户在系统中的所有操作都要被记录下来等等。这类规则一般与具体的业务功能性要求没有直接关系。有时候,这类规则也被写到软件架构文档中。

3.3.2 交互规则。这种规则产生于用例场景当中,例如当提交一份定单时,哪些数据是必须填写的,用户身份是否合法。当然也包括一般理解上的业务流程流转规则等,例如金额大于一万元的定单被定为VIP定单进入特殊流程等。这类规则一般要写到用例契约中。交互规则实际上还有两个是比较特殊的,一个是前置条件,即用例满足什么条件才能启动;另一个是后置条件,即用例结束后会产生哪些后果。

3.3.3 是内禀规则。所谓内禀规则是指业务实体本身具备的规则,并且不因为外部的交互而变化的规则。例如,每张定单至少要有一件商品,同一类商品数量不能大于5件等。同时也包括大家所熟悉的数据效验规则,例如身份证号必须是15或18位,邮编必须是6位等等。这类规则是业务实体的内在规则,因此应该写到领域模型文档中。

一般来说,全局规则很难从用户处调研得来,通常这方面是用户的盲点。这主要是由有经验的系统分析员,或架构师以及客户方的IT部门(如果有的话),从业务特点、应用环境、行业规定、法律规章等等方面去总结,再求得客户方的认可。交互规则从用例场景而来,每一个场景,场景中每一个交互的过程可能都隐含着规则。这就需要与客户多讨论。交互规则最主要的来源是业务提出者和业务管理者,最好不要去找业务执行者。内禀规则是针对业务实体的,因此要对每个业务实体的属性进行罗列,并找出它们的规则。内禀规则最主要的来源是业务执行者,需求人员应该更多的去与他们交流。

4 总结

目前,在我国企业IT项目的实施过程通常也伴随着企业业务流程再造的过程,采用以业务为中心的用例分析方法,对获得这类项目的行为需求是行之有效的。以业务为中心并不违背客户驱动的开发过程,它是从业务宏观视角到参与者视角的分析过程,保证了用例分析的完整和系统性。

参考文献:

篇9

    2基于国家职业标准的审计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思路与原则

    2.1审计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思路

    在对审计就业岗位进行定位和对职业标准进行选择之后,构建以工作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以“学科-应用”为导向形成“公共素质课、公共技能课、职业知识课、职业技能课、职业拓展课”五大模块的课程体系,积极推进课程模块化改革。

    2.2审计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基本原则

    1)以适应社会需求为基准。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应具备较强的职业适应能力,应用型高等教育也应主动出击,积极寻求社会的需求点,在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上要面向市场和学生的实际与未来发展的需要,为学生的就业做好准备。2)以能力培养为中心。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从课程的开发、内容和评价标准等方面要能体现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把教育的目标从强调理论转向强调实践,更关注培养学生的一般技能和创新能力,如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实际动手、交流沟通和表达能力等。3)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可持续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人的终身发展的内在需要,现代教育要能让学生掌握科学的方法,去不断探究与发展新知,具备自主学习、主动适应社会的能力。

    3基于职业标准的审计学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

    3.1人才培养目标

篇10

(一)培养目标不清晰现有的高职高专会计电算化教学存在两种倾向,一种是开发型,以介绍会计信息系统开发为主,大量教学内容用来介绍会计信息系统开发建设的方法。另一种是实务型,是以介绍软件使用方法为主,主要选择一种会计软件,系统介绍该软件的使用方法。教学目标不明确直接导致了会计电算化课程名称的不统一,各高校对该门课程的叫法也各不相同,如会计电算化、电算化会计、计算机会计学、会计信息系统、计算机在财务会计中的应用等。课程名称不同反映了教师对这门课程的不同理解,表明对这门课程的内涵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规范。

(二)课程设置与其他专业课脱节会计专业的主干课程是会计基础、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和审计。目前课程设置的特征是:会计电算化与传统的会计课程割裂开来并完全脱离于会计课程,“会计电算化”仅仅是会计电算化课程的电算化,传统的财、会、审课程依然基于手工环境,只有会计电算化课程中表明会计已处于新的技术环境,需要更新传统的程序和方法。学生只有在学习会计电算化课程时才接触、了解和使用ERP软件,由于ERP软件的会计模块集成了会计各门课程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技能,体系庞大,仅靠一门会计电算化课程根本无法使学生熟练掌握ERP中全部的会计功能。

(三)符合高职特色的“对口”教材缺少高职教育的明确目标是培养实用型人才,会计电算化这门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要求基于工作过程理实一体化教学。现有的大部分高职高专会计电算化教材基本上是本科教材的压缩版,以满足课堂教学的理论阐述为主,以学科知识体系为核心,不符合目前高职高专的教育特点。教材尤其是理论部分的压缩是大势所趋。

(四)高职高专会计电算化教学与职业资格证书缺乏必要的衔接“双证制”是高职教育的特色所在,其实施要求学生不仅要获得学历证书,而且要取得相应的专业技术技能等级证书,如会计电算化初、中级证书。但目前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与财政部门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鉴定标准缺乏有效衔接。

(五)教学知识落后,与实际工作脱轨目前,部分高职高专会计电算化教学内容更新速度慢,采用的会计教学软件不通用或版本落后,使用这类软件作为教学软件,造成学生毕业后很难适应工作单位的需求,导致再培训周期和成本加大。

二、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的对策

(一)明确培养目标高职财会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面向企业、行政事业单位和其他经济组织的会计、财务、审计等专业岗位及相关岗位培养高素质技能性人才。根据财会专业的就业岗位,财会专业的高职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专业工作的重心将主要集中在财务核算的日常具体工作上,即对于实际财务软件的掌握和操作能力是最直接被实际工作需要和检验的,这一部分内容的讲授和实训是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学会使用财务软件并不是电算化会计教学的主旨,着眼于发展,让学生能举一反三,有一定的学习能力,才是高职教育的目标,让学生掌握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基础理论、原理、框架、结构、功能等,也是电算化会计高职教学中的组成部分,但重点应放在实训教学。

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分析、设计与开发涉及软件工程学中的相关知识和程序设计技术,以及会计信息系统的专业知识。从目前财务软件的应用现状看,企业直接购买成品商业软件和委托开发的方式较多;由本企业内部人员自行开发方式较少,即便是在这一方式下,财会专业的学生也只是起辅助和支持作用,系统的分析、设计和程序开发工作由计算机专业人员负责。但在协助系统分析和设计的过程中,会计人员掌握的系统分析和开发阶段的相关知识,将有助于提高需求分析阶段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有利于企业了解和掌握系统开发的整体进度。

因此,不同专业会计电算化课程培养目标应有所不同,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培养目标不仅是熟练运用财务软件进行会计工作,而且要有一定会计信息系统的维护,以及分析和设计能力,应能根据企业的实际业务需求,完成需求分析和可行性分析,建立系统的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了解系统实施的软硬件技术和要求,能对系统进行正确、合理的评审。其他财会专业(如会计与审计专业、财务管理专业、涉外会计专业)学生,会计电算化课程培养目标主要是掌握财务软件的操作方法与技巧,对一般会计软件使用过程中的常见问题能熟练地进行维护。

(二)改革会计电算化课程设置为了更好地将电算化教学融入到专业课程中,提高教学效果,必须改革会计电算化课程设置。其基本思路是将现有的会计电算化课程分为三部分进行教学。 一是会计软件实务操作部分与各专业课程融合。目前,会计电算化教学主要采用ERP软件,ERP软件集成了会计专业的主要专业知识和相应的操作技能。应将各专业课程与ERP软件中相应的业务模块进行对照学习。在完成专业知识的学习后,上机操作完成在ERP软件中的应用。图1表明了常用的ERP软件模块与各会计专业课之间的对应关系。

篇11

[中图分类号]G6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4634(2015)02-0062-04

[摘要]

针对物流管理本科专业学生“就业难”与用人单位“招工难”的问题,采用“岗位职责驱动法”分析当前热门物流岗位职责的能力需求特点,对物流管理本科毕业生就业范围进行重新定位,提出培养改进建议。提出从调整培养计划、加强教学实践、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师资培养四个方面加强物流学科建设,培养复合型高级物流人才,以适应企业对高级物流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岗位职责驱动法;本科培养;物流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4634(2015)02-0062-04

0引言

随着2014年秋季双选会的落幕,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再次引起了热议。目前,物流人才已被列为12类紧缺人才之一[1]。有关统计数据表明,2010年我国大专学历以上物流人才需求量已达到30~40万人,尤其缺乏精通物流管理、信息管理的IT复合型人才[2]。然而,在国家对物流人才需求缺口严重的背景下却凸显了物流专业本科生就业难的问题。物流人才的需求与供应出现了双重矛盾,一方面是企业“招聘难”,招聘企业认为高校培养的物流专业人才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因而在招聘时往往不限专业,转而看重求职者的各项综合素质。另一方面是学生“就业难”,对于物流员、单证员等一些劳务密集型的工作,本科毕业生不愿意低就,转而应聘物流开发之类的工作,但又缺少相关实践和能力。根据郎咸平在《产业链阴谋》一书中提出的“6+1”产业链理论,企业在“物流环节”创造的价值远比“生产制造”环节创造的价值要多,因此,拥有高素质的复合型物流人才、优化企业的物流环节,已经成为企业经营制胜的法宝[3]。如果高校培养出来的物流管理本科生各项综合素质得不到明显的提高,物流人才供需不平衡的矛盾将会愈发激烈。

本文针对高校人才培养不能满足物流企业对高级物流人才需求的问题,提出采用“岗位职责驱动法”改进高校物流专业本科生的培养。通过对当前热门的企业物流岗位职责进行能力需求分析,采用“岗位职责驱动”调整物流专业本科培养模式,培养与企业对口的高级物流人才[4]。

1岗位职责驱动法

岗位职责驱动法是一种企业、学生和老师共同参与的教学方式。该方法首先分析企业物流岗位职责特点,对物流管理本科专业学生的就业范围进行重新定位,再根据企业对该物流岗位的人才能力需求调整高校本科教学培养模式,引导学生主动的、有针对性的学习。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岗位职责驱动法更加注重企业对物流人才的能力需求,学校在充分调查物流企业所需的人才应具备哪些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

2岗位职责驱动法在物流管理专业本科培养中的应用本章采用岗位职责驱动法,对目前热门的物流岗位职责进行能力需求调查分析,然后对物流本科专业学生培养目标进行定位,提出培养改进建议。

2.1企业物流岗位能力需求分析

近几年来,国内物流业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不少企业对其人员组成进行了调整,一方面对低级别岗位的劳动力进行了裁减,另一方面在不断物色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本文选取了合肥、武汉、南京、上海、苏州、深圳等地的近30家物流企业进行调查发现,目前物流企业需求较大的岗位包括物流IT开发工程师、物流操作员、业务跟单员、单证员。本小节采用岗位职责驱动法,对这些热门物流岗位的职责进行能力需求分析,以指导高校物流专业本科生的培养。

1) 物流IT开发工程师。职位能力要求:精通JSP、JAVA等应用类开发技术;精通Struts、Hibernate、Spring等主流开源框架;熟练掌握SQLserver、Oracle、Mysql、DB2等主流数据库的开发和应用;熟练掌握jsp、tml、servlet、XML等相关编程技术;熟悉工作流引擎。

分析:该职位不仅需要精通物流基本知识,熟悉各行业营运体系,还需要较强的IT技能,熟悉编程、系统架构等计算机技术,属于技术类的岗位,对技术水平要求高。

2) 物流操作员。职位能力要求:熟悉物流基本操作流程,如出库、入库、库内管理、车辆调度、各种系统操作等。要求有大专及以上学历,专业不限,有较强的语言沟通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具有良好的自我认知能力。

分析:该职位对专业性知识要求较少,具备物流基本操作能力即可。

3) 业务跟单员。职位能力要求:根据客户订单跟踪产品或服务运作状态的专职人员,是企业各部门之间以及企业与客户之间互联互通的桥梁。要求大专以上学历,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外贸、经济专业,英语四级以上,具有较强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熟悉跟单、制单流程。

分析:该职位需要一定的物流及电子商务专业知识,既要熟悉外贸活动流程,又要具备一定的英语日常交流、阅读、写作能力,能够在工作中熟练应用。

4) 单证员。职位能力要求:熟悉审证、制单、审单、交单以及归档操作流程。要求全日制国际贸易、国际金融专业、国际物流本科学历及以上,英语国家六级以上,具有很强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熟悉各类进出口贸易业务,能独立进行进出口贸易业务费用核算。

分析:该职位需要扎实的国际贸易和会计相关的专业知识,要求熟悉进出口业务流程,熟练掌握进出口货物费用核算,并且能独立进行会计核算。另外,因为其工作需要经常跟外贸打交道,对应聘者的英语水平要求也很高。  对目前热门的物流岗位的职责能力需求进行分析,可将目前物流行业所需的人才归纳为三类:一类是需要有较强的IT技能,主要进行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的架构开发以及优化工作,如物流IT开发工程师等;一类对金融和商贸类专业知识有较高的要求,同时还需要有较强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主要负责与客户联系以及各类贸易业务往来,如业务跟单员等;一类对专业知识基本 没有要求,主要进行具体的操作性工作,如物流操作员等。通常高校培养的物流专业本科生所具备的系统开发能力较差,金融和贸易方面的相关知识也比较欠缺,因此大多数本科生就业时无法选择需要复合型知识的第一类和第二类工作,而唯一能胜任的是

对专业知识要求不高的第三类工作,但其工作环境与工资都不理想、发展空间小、体力劳动多等劣势使得本科生也不愿意去应聘。因此,出现了企业对高级物流人才缺口很大,而高校培养的物流专业本科生又就业难的情况。

2.2岗位职责法驱动物流专业本科培养改进

根据企业物流岗位职责的能力需求分析,物流管理本科毕业生应定位于需要复合型知识的两类工作。为此,物流专业本科教学培养改进提出了以下建议。

1) 调整教学计划。针对目前物流热门岗位的能力需求特点,不同学校可以根据其物流专业教学偏向性的不同,适当的在教学培养计划中增加金融学、经济学、会计学等课程,或者在其他相关课程教学过程中加入一定的金融知识以及国际贸易知识。另外,可以利用周末或者小学期开展物流系统开发方面的专题学习与培训,学生可以在学习物流专业知识的过程中进行一定程度的复合型知识学习,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将不同学科的知识通过带有专业偏向的学习串联起来,使知识能够融会贯通,在专业环境下得到更好的运用,进行更深刻的理解,也能为企业的人才缺口培养出可以即聘即用的复合型人才[5]。

2) 加强教学实践。岗位职责驱动法教学模式更加强调对物流专业本科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必须加强教学实践。首先是物流实训方面,高校可以在充分利用现有实训基地开展实验实训的基础上,通过共享高校间的实验室资源、租用或借用兄弟院校的资源开展实训,既能减少资金投入,又能达到强化教学实践的目的;其次是校企合作方面,根据高校与企业的共同发展思想,建立企业与学校、学生之间互惠共赢的激励机制。一方面,学校利用假期将学生送到企业去学习实践,可以发现企业的实际问题,学生再将企业的问题带回到课堂,由老师和学生共同解决实际问题,并将解决方案反馈到企业实践中,进一步指导企业健康发展。另一方面,企业也可以通过学生在企业学习实践过程中的表现提前选拔优秀的物流人才[6]。

3) 改进教学方法。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产生的教学效果差距很大,物流专业本科教学应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将多种教学手段联合使用。除了现在普遍使用的多媒体教学手段以外,还可以选用新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1)参与式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课程内容设置一些有趣的物流情境,要求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并主动发言,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探索,努力解决问题。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巩固所学的知识[7];(2)案例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选取一些国内外最新的生动具体的案例,让学生针对实际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仿真教学法:可以借助Flexsim等物流仿真软件,让学生对企业物流的各个环节进行观察,强化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4)MOOC教学:充分利用本科生自学能力强的优点,将“MOOC”教学与现行的课堂教学相结合,让学生线下自主学习,并将问题带到课堂来,实现线上和线下全面互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8]。

4) 加强师资培训。培养高级物流人才需要高水平的教师团队,而目前很多物流专业的教师都来自工商、国贸、经济等专业,物流方面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都相对薄弱。因此提高教师团队的整体水平不仅需要强化现有的物流专业教师团队,还需要引进物流基础理论知识扎实又具备物流企业、生产企业实际工作经验的“双师型”教师。一方面,学校应该鼓励老师到企业挂职学习或出国参加学术交流,学习企业运作的新流程、新技术、新方法,丰富课堂教学。另一方面,学校可以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以兼职教师的身份参与课堂教学。

3采用岗位职责驱动法进行物流管理本科教学的注意事项

1) 岗位职责驱动法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物流专业方向的整合。在采用岗位职责驱动法进行物流管理本科教学时,对于新加入的系统开发、会计学、国际贸易等课程需要进行调整,将物流知识与其融会贯通。例如,对物流管理专业学生进行信息系统开发课程教学时,在进行系统开发基础知识讲解的基础上,应尽可能选取国内外最新的物流信息系统作为教学案例,并根据企业物理系统的实际需求设置一些具体的任务情景,让学生课下自主完成物流系统开发的实践工作。

2) 教学团队需要提升自己。岗位职责驱动法的教学模式对教学团队提出了新的要求,老师不仅要对本专业基本知识进行深入研究,同时还需要掌握行业的最新前沿,了解行业对物流人才的新要求,对所需的复合型技能知识进行追踪和学习。只有掌握最前沿的信息技术才能让学生在本科教育结束后最快融入工作环境,适应工作岗位,而不是让学生在四年本科学习结束后才发现所掌握的技术没了用武之地。

3) 改变传统的评价模式。岗位职责驱动法的教学模式更加注重的是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这种模式下,如果仍然单纯的采用传统的闭卷考试形式对所学课程进行考核,很难准确把握学生对于实践技能的掌握情况,因此需要重新确定学习效果的评价标准。以系统开发课程为例,新的标准不仅需要考察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还需要考察学生在课堂上对于案例讨论的积极性、回答问题的准确性以及课下实践操作所提交的成果质量。因此,新的教学效果评价标准需要考察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总体掌握情况以及实践操作能力水平。

4结束语

将岗位职责驱动法应用于物流管理本科教学中,能够更加有效的让学生获取工作中必须具备的技能,通过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增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与运用,增进学生对实际物流企业工作内容的了解。通过课堂讨论与实践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使学生在获得知识技能的同时学会自主探索知识并锻炼技能,为其今后进入物流企业工作奠定坚实有效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人民网.物流人才被列为我国12类紧缺人才之一[EB/OL].(2002-12-16)[2014-12-11].http://people.corn.cn/GB/shenghuo/78/1933/20021216/888515.html.

[2] 刘斌.物流管理专业 实践教学现状分析与体系构建[J].物流工程与管理,2009,(4):43-145.

[3] 郎咸平.产业链阴谋[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

[4] 程巧换,付慧坛,等.“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双语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教学研究,2014,(1):78-81.

[5] Zhan Yah,Peng Wei,Xiao Fan.Exploring the Application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Logistics Teaching Module[J].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2012,(12):2759-2763.

篇12

一、会计岗位的需求分析

互联网时代下,无论是应届毕业生还是社会工作者,大部分应聘者都是通过网络查询适合自己的岗位,同时,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各大网络平台上自己的招聘信息,通过分析各大招聘网络中企业对于所招聘的会计岗位的描述,笔者发现,很多中小企业在招聘会计岗位人员时,除了要求应聘者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这项基本要求外,最多出现的岗位需求描述就是“有一定实际操作经验”。然而对于应届毕业生而言,多数学生都无法达到这项要求,笔者认为,高职院校会计人才的培养应该更加贴近企业需求。

二、高职会计专业教育现状

我国当前的会计职业教育现状,特别是会计高职教育,基本仍沿用本科教育模式,重理论知识学习,轻实践能力培养,知识滞后零散,造成我国会计人员适应面狭窄,知识更新速度缓慢,在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显得无所适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培养目标高职特色不明显。目前我国现行高职会计教育仍沿用本科教育模式,而人才需求市场对会计人员的需求层次和需求数量不同,这就需要高职院校对会计人员的社会需求进行充分分析,结合学生的生源质量和综合素质制订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因此,高职会计教育理应区别于本科教育,重心应放在能力培养上,突出高职教育的特色。

(二)培养目标定位偏离现实。目前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的学生主要是在中小企业从事会计工作,但是许多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并没有突出面向中小企业,直接的表现就是课程设置没有突出中小企业的业务特点,有些业务在中小企业里比较少见,但我们仍然花大量的时间加以介绍,学生接受起来也有一定的难度。

(三)培养目标重理论轻实践。一些高职院校在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导下,其教学计划中明显看出课程的课时分配上重视理论轻实践。专业课程教学中,专业基础知识偏多偏深,而由于实践教学课时有限,教学的广度深度却远远不够,致使课堂教学与学生实践相脱离,从而致使学生日后走上工作岗位,基础知识不牢,动手能力差,无法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环境。

三、高职会计人才培养问题的改革建议

(一)改革要符合经济环境。当前企业的经营环境正在发生不断的变化,世界经济的重心正在从工业经济走向知识经济,信息技术正日益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会计必然要受时代变革的影响。传统会计基础理论局限于适应工业经济时代,在许多方面已不能对知识经济环境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解释和指导,由于计算机技术和网络的飞速发展,信息需求、供应及处理的多元化、会计处理凭证电子化,促使会计核算方法的更新和网络财务的产生。会计核算将从事后的静态核算扩展到事中的动态核算和管理,更重要的是要对会计信息进行分析研究并据以进行预测、决策、控制和考核。由此可见,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必然受到极大的冲击,高职会计人才培养目标也将随之发生变革,以适应经济环境的发展。

(二)重视会计实践能力的培养。虽然会计核算实际技能、会计专业实践能力被企业和学校普遍认同,但大部分企业认为高职毕业生不能够立即顶岗工作,必须经过企业培养才能上岗,表明学校的“认同”与培养教育的“效果”还有较大的差距。因此,高职会计教育应注重实践能力及会计技能的培养,理论只要够用即可,所谓够用即对实践有直接指导意义的理论作为教学内容,间接的理论知识应予以放弃,课程开设上必须削枝强干,教学内容上必须突出基本业务,放弃不常见的、特殊的以及难度大的会计实务的教学,以保证培养的学生能够应对基本的日常的会计工作需要,至于应对高、深、难的业务,那是属于高职后续教育任务,高职的理论目标就是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达到初级会计师的要求。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