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5 09:22:5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经济学专业分析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一、引言
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所占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中国与世界经济之间的融合度越来越高,而且中国逐渐变成一个开放的市场经济国家,在世界经济格局中,各种经济关系也越来越复杂。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我国的教育质量有了很大的提升,很多传统的教学方法不断被新的教学方法所取代,高校教育是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重要阶段,当前高校的专业设置越来越全面,为社会各个行业的发展输送专业化人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中,经济学教学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在国际经济贸易专业教学过程中,要对经济学的教学内容进行细化,引导学生加强对各种经济案例的分析,从而加深对经济学知识的理解。通过科学合理地设置教学案例和应用案例,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水平。
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常见问题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国际经济贸易专业在高校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经济学作为该专业的重要内容,是高校教育过程中的重要内容。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也越来越广泛,传统的经济学内容已经不能解释当前的经济现象,因此,为了提高经济学的适应性,使其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趋势,必须要加强对高校国际经济贸易专业以及经济学教学模式的转变。尽管当前高校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重视程度较高,但是在教学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一)教学模式单一传统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过程中,由于理论知识较多,教师教学过程中也十分注重对理论知识的讲解,例如经济学中有很多关于市场经济、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理论知识,是经济学教学中的重点,教师只是按照传统的方式方法,对各种理论知识进行讲解,一味地进行理论教育,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下降。(二)学生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认知比较片面很多学生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认知不清楚,比较片面,认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就是从事国际贸易的,国际贸易该专业学生毕业之后从事的主要行业,但并不是唯一的行业,国际经济贸易专业也不只是进行国际贸易,而更多的是要对国际经济形势进行掌握,促进我国经济水平在世界经济格局中得到提升,提高我国的经济实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该专业的认知不全面,也会导致学习效率受到影响。
三、国际经贸专业经济学教学案例设计
经济学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中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也是该专业中的主要课程之一,在教学过程中,一些复杂深奥的理论知识是学生学习过程中面临的难点问题,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加深对经济学知识的内涵与本质的了解,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要加强对教学案例的设计和应用,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上进行创新,以新颖的教学手段以及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对学生进行经济思维的启蒙,为其他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基础。(一)合理地选择案例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在经济学教学过程中选择的案例一般都是经济社会中的真实事件,在这些经济事件中往往融合了很多经济学理论知识,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案例地分析,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经济学理论知识。在选择案例的时候要保证时代性和典型性,例如在分析市场失灵以及带来的各种问题的时候要选择时间比较近的案例,以1997年至今,尤其是2008与2009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可以作为经济失灵分析的主要题材,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可以强化学生的感受,激发他们加强对现实经济危机的理解,并且激发他们思考如何解决经济危机。另外,在选择案例的时候应该要具有典型性,现实的经济社会中有很多复杂的案例,各种经济事件也层出不穷,但不是所有的经济事件都可以用于经济学教学过程,例如在经济学教学过程中涉及供求理论中的支持价格和最高限价,就可以以我国政府的农产品收购政策以及政府当前对药品价格的强制管理政策等作为分析的对象,能够很好地对经济学中的供求理论进行诠释,而且结合了学生生活中的实际情况,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相关性和兴趣。(二)加强案例分析与讨论在经济学教学过程中,选择了合适的案例之后还应该要真正发挥出案例的作用,要引导学生加强对各种案例的分析和讨论。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将案例作为讨论的主要话题,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对经济事件中涉及的经济学理论知识进行分析,并且要探讨得出解决方案,然后再以小组为单位对讨论成果进行分享,在全班范围内加强学生之间的相互沟通与联系,帮助学生拓展思维和眼界,提高学习水平。
四、结语
综合上述,随着我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国际经济贸易专业教学受到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过程中,经济学是一门十分基础、重要的课程,在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可以加强对案例教学法的应用,结合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实际案例,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帮助学生加强对各种经济事件的理解,从而加深对经济学知识的理解,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坤.提高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中经济学课堂教学质量的对策[J].中文信息,2016(03).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专业对口;经济学;实证分析
Key words: college graduates;professional counterparts;economics;empirical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4-0140-03
0引言
专业与职业的关系是显而易见的,一般而言,本科专业的学习决定了毕业之后的职业方向。专业教育是高等院校培养人才的主要方式,大学的专业设置既体现了高等教育的育人理念,同时也反映了当前社会对各行各业人才的总体需求。若某一专业人才的培养总量与社会的需求总量基本一致,那么这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是高效的,同时也充分实现了个人和社会在这一专业教育领域所进行的资本投入;若某一专业人才的培养总量远远超出社会的需求总量,则会导致一部分人才不得不更换原专业,从事其它专业方面的工作,那么个人和社会对这一专业领域所进行的投资部分就浪费了。
本研究目前对近2000人进行直接调查,取得了69000余人的样本,通过统计得出目前我国专业不对口的比率为35.34%,所占比例超过调查总数的三分之一。按照这一结果测算,2009年我国的毕业生人数近623万人,就有220.16万人没有从事所学专业。腾讯―麦可斯《2010届大学生毕业生流向跟踪调查月度报告》三月份的分析结果也印证了本研究的调查结果。该分析指出:近四个月实际签约工作的专业对口率为68%,已签约的应届大学生有三成多毕业后将从事非本专业工作。以上数据充分说明,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的专业不对口问题十分严重,这不仅意味着高等教育投资的大量浪费,高等教育的收益率不高,同时还给经济社会和学生个人造成很大的影响。当然,这个问题的存在主要源于经济学视野的思考,若从人的全面素质提高的角度来衡量,则不成为一个问题。
1专业对口访谈表和调查问卷的编制
“专业对口问题访谈表”访谈的内容包括①您认为在当今社会专业不对口这个现象严重吗?②专业不对口问题对经济社会和个人有哪些影响?③这个问题产生的原因。④如何避免这个问题?此外还有个人信息部分。目前所做访谈调查200余份,试通过访谈调查来分析专业不对口问题形成的原因。
“专业不对口问题原因调查问卷”通过对专业不对口问题前期所总结出的原因进行分析筛选,提出六条更换原专业的原因。调查的对象是专业不对口人群,被试者根据提供的六条原因进行选择,单选、多选均可。目前收集的有效调查问卷有200余份。
“专业对口率统计调查问卷”主要是通过本问卷的调查结果统计出目前我国的专业对口率。这个问卷包括说明部分、个人信息部分和专业对口率统计(包括被试者的专业所属学科门类、毕业时原班级人数和目前从事原专业人数)三个部分。目前收集的有效调查问卷2000余份。
2实证分析
2.1 专业不对口的影响通过对访谈表的分析和总结发现,85.81%的人认为在当今社会“所学专业与所从事职业不对口”这个现象比较严重。这个在社会上普遍存在的现象,对经济社会和学生个人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浪费了近1/2的高等教育投资。高等教育投资包括社会投资和个人投资,高等教育个人投资包括个人在接受高等教育期间的货币支出和机会成本。在大学的四年中前两年为基础课的学习,后两年为专业课的学习。所以对于专业不对口的人员而言,其后两年有关专业课学习的高等教育投资部分浪费了,这部分包括国家对其后两年的高等教育投资和个人的高等教育投资,如所缴学费、书本教材费和其他杂费等。由于后两年货币支出中的住宿费和为接受高等教育所产生的交通费用以及所产生的机会成本,学生是否更换专业都会产生,所以这部分投入不计入到浪费的高等教育投资中。由此可粗略计算出,更换原专业对于国家和个人而言浪费了近一半的高等教育投资。其次,浪费了专业课所学习的知识及个人的大量时间和精力。第一,由于毕业生工作后更换了原专业,使得所学知识不能学以致用,其专业优势在工作中无法发挥出来,长此以往,荒废了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第二,在面临新的工作环境中,许多知识都要从头学起,相对于专业对口的人员来说起步要慢,缺乏竞争优势,会导致毕业生产生很大的工作压力。第三,由于专业知识不够,个人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使得毕业生在工作中会出现疲于应对的现象。此外,在一些事业单位,专业不对口还会对晋升职称产生限制。最后,这一问题还会对相关人员的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第一,由于专业不对口,在工作中会出现很多障碍,甚至打击其自信心,从而产生各种心理问题;第二,对于一些刚毕业的大学生而言,其社会认同感减弱,容易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第三,有一些毕业生在大学中所学专业是自己感兴趣的专业,由于就业压力等原因不得不更换原专业,这类人员在工作兴趣和动力等方面受到较大影响,难免会出现混日子的现象,长此以往易形成消极心理,也会影响工作效率。
2.2 专业不对口的原因分析通过对访谈表的整理和分析发现,导致“所学专业与所从事职业不对口”这个现象的原因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2.2.1 各高校之间专业重复设置和高校专业设置的滞后性是重要原因第一,高校设置的专业与社会的需求不相匹配,使一些当前的热门专业供大于求。根据腾讯-麦可思2007年的“中国应届大学生最热门的十个本科专业”(图1)与“应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失业人数最多10个本科专业”(图2)的调查进行比较发现。
其中最热门的本科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供给量为14.47万人,就业量为13.17万人;“英语”――供给量为11.43万人,就业量为10.39万人。而毕业后失业最多的10个专业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与“英语”也分别列第一与第三,为1.30万人与1.04万人。在就业量最大的专业中,供应量都远远大于就业量。调查中所显示的十个专业的半年后失业总人数达到6.67万人,占本科总失业人数的32.9%,这对于各高校、地区和全国的失业总体水平影响非常大。这些失业的人员大部分会去从事一些门槛较低的非本专业的工作,从而加剧了专业不对口的现状。第二,从市场的角度看,高校的专业设置没有考虑到未来经济社会的变化发展,专业设置存在滞后性,招生时的“热门”专业到了毕业时成为“滞销”专业。从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与新浪频道2006年合作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前几年还非常“烫手”的法学、工商管理、计算机等专业,现在却以35.6%、31.7%和21.1%的得票率排在“滞销榜”的3~5位。报考时的热门专业毕业后却很难找到对口的工作,致使社会上产生了大量所学非所用的人才。第三,高校增设专业倾向于投资少的文科类专业,导致这些专业的专业对口率普遍较低。通过“专业对口率统计调查问卷”调查结果统计出目前我国各专业大类的对口率分别是(见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目前专业对口率最低的三个专业是哲学、管理学、经济学;专业对口率最高的三个专业是医学、理学、工学。像哲学、管理学和经济学这类的专业,是高校不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硬件设备就可以增设的专业,从教学和师资上看也为增设这方面的专业提供了有力条件,从而促使各高校大量设置这类的专业,导致供大于求,专业对口率就低;而医学、理学、工学这类专业性较强的专业,一开设就需要投入大量的仪器设备,并且在师资上也不像文科类那样充裕,所以大部分高校不倾向于开设这类专业,其专业对口率就相对较高。第四,高校有些专业设置过于细化,甚至只是名称变化,但所学内容相似,所学知识陈旧,无法跟上信息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例如,原本一个管理学本科专业就被细分为旅游管理、文化产业管理、项目管理、土地及资源管理等专业。这些专业所学内容差别不大,毕业后工作的针对性也不强却被细分成五个管理专业,这不仅浪费了学生的时间,浪费了大量教育资源,又由于专业雷同性,使许多毕业生很难找到直接对口的专业。
2.2.2 社会压力和国家教育制度僵化是根本原因从社会的角度看:目前高等教育发展迅速,尤其在1999年扩招后出现了毕业生供大于求、竞争激烈等问题,这些问题致使毕业生就业压力非常大,许多毕业生来不及找到对口的专业而迫于生活的压力不得不从事非本专业的工作。从教育体制的角度看:首先是高考制度,虽然自1999年扩招后大学毕业生已经逐年增多,但是我国具有大学程度的人数还只占全国人口的6%左右,不仅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也低于发展中国家的水平。这一制度最终还是使高考形成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局面,致使许多学生参加高考、报考专业并不能出于自己的兴趣或者意愿,而是为了大学文凭去考试,这样的学生毕业后能从事自己所学专业的机率不大。第二,我国高等教育在管理体制方面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高校办学层次不清,造成结构性浪费。一些专科院校和学院不顾自己的办学特色,为了满足评估要求、为了升格为大学而不顾市场需求盲目增设新专业。这使得原本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院校却向着综合型、研究型的大学发展,最终形成了大学同质性的局面。事实上,不同类型大学的定位和分工不同,不管哪一类大学都不能一味追求大而全,更不能不顾实际需要扩大招生,盲目设置专业定会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第三,各高校之间信息不畅通,专业重复设置,导致毕业生供大于求。当社会上对某个专业产生广泛需求时,由于高校之间无法了解其他高校对此做出的反应,使得各高校在不顾其他高校反馈的情况下增设了新的专业和扩大了招生规模,最终导致当时热点专业培养的毕业生在毕业时远远超过了社会的总需求。这些超出社会需求的毕业生或者面临失业,或者选择其他专业的工作。
2.2.3 学生选择专业的盲目性是主观原因学生方面引起所学专业与所从事职业不对口问题的原因,通过对“专业不对口问题原因调查问卷”分析得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个人在高考时由于成绩等原因没能填报自己喜欢的专业,工作时不愿从事所学专业的工作,这部分人员占23.73%;二是个人在填报志愿时对自己所报志愿不了解,缺乏相应的引导,工作之后发现自己对原来所学专业不感兴趣,故从事其他专业的工作,这部分人员占21.61%;三是由于高考填报志愿时没有相关的专业,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职业的细化,现有的一些专业岗位不得不由相近的专业技术人员来承担,这部分人员占18.64%;四是由于原来所学专业在收入上不高,故更换收入高且自己又能胜任的专业,这部分人员占14.83%;五是工作之后发现自己在其他专业岗位方面的能力更强,从事了对自己更有发展的职业,这部分人员占14.40%;六是由于家庭原因,这部分人员占6.79%。此外,有部分在职人员还认为就业地点的选择、就业压力大等问题也是导致其更换原专业的原因。
通过以上分析可见,所学专业与所从事职业不对口这个问题是多方面原因形成的,包括社会、国家、高校和学生以及主观、客观各个方面。教育就是由社会、学校、个人的关系组合而成,高等教育也不例外,只有这三方面信息畅通、协调发展才能避免这个问题的产生。
3对策与建议
3.1 从高校学科专业设置来看①高校要端正自身的办学理念。不同高校的办学理念不同,应根据自身的优势开设专业,避免不顾办学条件盲目跟着市场开设专业的情况,减少整个社会对某些专业的低水平重复建设;②学校的专业还要注重其内涵发展。高校应与企业及时互动,了解用人单位真正需要何种人才,其专业课程的设置可根据目标行业所需要人才的基本能力、核心知识、任职资格等条件来设置相关课程和确定相应的教学方式。学生所学的知识也要根据经济社会的变化及时更新,以减少学生工作后的培训周期与适应期;③建立“专业设置预警机制”。专业设置根据未来市场需求、专业重复建设情况及就业情况进行及时调整。高校在开设新专业时要对社会的需求进行预测,根据本地区、相邻省份甚至全国连续几年的就业状况分析其他高校此专业的设置数量和质量,以此来决定是否增设新专业;④高校可设置较为灵活的专业转换制度,对于申请更换专业的学生,在可操控的情况下要灵活掌握更换专业。
3.2 从国家教育制度来看①政府应该发挥宏观调控作用,严格控制各学院盲目升格为大学以及高校之间的不利竞争,使我国高校结构层次分明,各司其职。不同类型的学校为国家培养不同类型的人才,各专业的人才到相应的岗位去,形成良性发展的态势;②建立“专业发展预测机制”,便于国家对各高校的专业设置进行宏观调控。这一预测机构对四年后的专业需求状况、需求数量、各专业冷热程度都有一个大概的估测,这不仅便于国家宏观调控,也给高校的学科专业设置、学生专业选择和择业提供了前瞻性的平台;③可在高中或大学建立“专业现状及前景分析”讲座,在学生填报志愿时为其进行讲解专业内容及职业前景,让学生对自己所报的志愿有充分的了解,减少因缺少兴趣盲目报考而带来的更换原专业的情况;④采取宽口径的招生模式,即在招生时按院或学科大类进行招生,学生前两年上基础课,第三年可按照自己的兴趣和就业前景确定专业方向。这样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因填报志愿而造成的盲目性。
3.3 从学生角度看一方面,学生和家长在填报志愿时要充分了解本专业的学习内容、结合自身的兴趣及性格特点进行填报,减少因不感兴趣等原因而更换专业的情况;另一方面,学生在填报志愿时要分析社会现状,并对四年之后的市场人才需求有所预期,冷静思考、理智分析避免从众心理。
参考文献:
[1]李江源.简论我国高等教育制度的特征及缺陷[J].高教探索,2001,(1):11-15.
[2]贺伟,龙立荣.大学毕业生专业对口就业指标体系的构建[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9,(1).87-91.
[3]王骥.我国高等教育制度变迁:问题及出路[J].西安欧亚学院学报,2006,(7).14-22.
[4]张聪,赵川平.我国高等教育制度创新探析[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01,(3).25-27.
[5]王胜强.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校专业设置及调整的困境分析[J].魅力中国,2009,(12).
[6]靳希斌.教育经济学(修订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75-98.
一、高校专业“冷”“热”分析
“热门”专业不仅仅是一个时髦的词汇,它更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大学毕业生需求现状的一种体现。专业的“冷”与“热”是以专业人才的供给与社会对这一专业人才的需求关系为依据进行评价的。具有以下特征:一是由社会需求来决定,人才市场受价值规律的支配,市场供求关系决定了市场活动的冷和热。市场需求旺盛的专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多,学生毕业后就业就相对容易,工作待遇相对较好,收入也相对高。这就反过来刺激人们的关注度,高考时报考的人就多,就成了热门专业,反之为冷门。二是专业“冷”与“热”具有一定的相对性,衡量一个专业是否“热门”,主要是看社会对它的需求程度及用人单位对它培养出来的人才的欢迎程度。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对专业人才需求程度的变化,一些专业在某一段时间社会需求较旺,专业培养人才数量大为增加,但由于市场总容量的限制,当社会对人才需求的紧缺状况逐渐缓和之后,需求量趋淡、热度就会渐减。社会对专业人才需求的变化还表现为,有一些专业眼前看不是太热,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未来一段时间里,需求量可能渐渐增加前景看好。三是盲目性,我国的高考填报专业志愿制度,都要求考生在入学之前进行专业选择,由于对高等学校专业信息了解不多,对专业所要求学习内容认识不足,对专业的未来职业定向不太清楚,大部分考生和家长在选择专业时,具有很大的盲目性,追逐所谓的热门专业。
二、影响专业“冷”与“热”的教育经济学理论
从教育经济学视角来看,对选择专业产生影响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高等教育投资专业风险
高等教育个人投资由成本和收益构成。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直接成本,是指接受高等教育而发生的各种直接费用。间接成本,又称为机会成本,是指因上学而放弃的可能的工资收入。收益包括经济收益和非经济收益,经济收益指上大学的未来经济收益中超出不上大学可能收益的那部分。另外,还有非经济收益。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到收费普遍化的阶段,个人在进行高等教育投资决策时,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不会与其他可行性投资收益进行对比,普遍认为高等教育投资是必要投资。由于个人高等教育投资收益是一个预期值,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投资可以增大收益,高等教育投资收益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非经济收益(获取社会身份,形成完整的人格,改善心理健康水平等)与经济收益(得到更高的劳动收益,更易获得机会, 面临更优越的劳动环境等)。同时,高等教育投资也存在一定的风险性,即投资也可能减小收益,甚至导致损失。高等教育投资不同于其他项目的投资就在:其他项目投资失败可以重来,而高等教育投资失败是彻底的失败,高等教育投资失败意味着高等教育投资的预期收益归零。
高等教育投资可能因受产业结构调整等因素影响,一些生产领域存在着结构性失业,这对于高等教育个人投资来说是最大的风险。我们把这种风险称为专业风险,即高等教育投资者个人所选择的专业不能适应市场需求的风险。目前高等教育的专业基本是按行业、职业进行设置,专业类型决定职业类型,而各类职业类型的市场需求在未来某时期内是不确定的,因而进行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的个体在自己所选择专业,无法预期未来市场需求,因此所选择专业能否适应市场需求存在风险。于是人人都想选择预期市场需求大的专业,而市场需求又无法预期,多数人的做法是随大流、跟风,在专业招生的名额有限的情况下,选择的人越多,专业的热度就会越高。对于那些已经选择热门专业的学生来说,也面临专业风险,因为今日的热门专业在经过四年的市场的不确定性必然会有风险。这就需要投资者能够把握信息,主动寻求信息,在信息对称的条件下选择专业和找工作。
2.人力资本理论的投资回报
人力资本理论由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 T. W. Schultz提出,人力资本是通过人力资本投资而形成的凝聚在人体之中的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技能和健康等质量因素之和。而健康状况的信度和效度在调查中难以保证,在此忽略,因此,经济学家雅各布・明赛尔认为:所谓人力资本指的是蕴含于人自身中的各种生产知识与技能的存量总和。人力资本的形成,最主要的是教育方面的人力资本投资。通过高等院校对大学生的培养和教育,使其人力资本存量增加,成为复杂人力资本。在劳动力就业市场中,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者有着更宽的就业空间,更多的就业机会,待遇也相对较高。人们进行人力资本投资,最主要的是为了未来能够获得理想的回报。虽然目前高等教育收取学费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但大部分的中国家庭都坚信人力资本投资是回报率最高的投资,都愿意投资高等教育,以此增加学生人力资本存量,从而在几年后获得良好的回报。因此,在决定人力资本投资决策时,即选择专业时,就要考虑就业预期收益。能否获得回报,取决于毕业后能否尽快就业,以此,预期就业前景好的专业也就成为热门专业。
3.人力资本的通用性与专用性
根据人力资本转移成本的大小和对企业的依赖程度可以把人力资本划分为通用性人力资本和专用性人力资本。通用性人力资本一般指在广泛的应用和活动中具有价值的那些能力和素质,它不专用于某项任务或企业,在企业或行业之间转移的成本较低。专用性人力资本一般来讲,它专用于某个企业(例如关于某个企业的非正式组织知识、人际关系等),这种人力资本一旦离开其专用的企业,其市场价值不大或者根本没有价值,因而其转移的成本相对来说较大。人力资本专用性人才是具有特定专业技能的人力资源,由于具备特定的专业技能,能适应社会的某种特定需要,具有“非他莫属”的优势。即当人力资本所有者将自己的劳动技能与某一特定的工作职务相结合,并按职务要求发展自己的技能时,才能实现人力资本的价值。这种专业技能只有与某种特定的职业或组织结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取得一定的投资回报。金融专业之所以成为热门专业,在于我国金融业近些年的迅猛发展,民营银行的兴起和国外银行的进入,对金融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而金融专业人才所具备的专业技能是与银行紧密相结合的。会计专业也是持续升温,十几年前就是热门专业,曾经有许多人预言,会计专业人才将饱和,但时至今日,各高校会计专业仍然十分火爆,是因为会计专业人才也具有专用性人力资本的特征。
人力资本通用型人才具有通用性的基本素质,具备学习和发展更复杂、更专门化劳动技能的能力和水平。以较小的代价及时调整自己的专业技能或以较高的学习能力学习新的知识和劳动技能以适应社会发展变化或个人发展方向变化的需要。近些年来,许多高校认识到学生基本素质与基本能力的重要性,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在大学一、二年级打通学科专业的壁垒,力图打破以“专业”为单位构建课程体系的传统,将跨学科的课程提供给学生,将各个学科的知识体系向更大的范围辐射,共同构建跨学科课程体系,让学生开阔视野,打好宽厚的知识基础。
4.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
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认为,许多制度性因素(如内部劳动力市场和工会)和社会性因素(如社会地位、歧视、社会习俗及习惯等)都会分割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市场可以分割为不同部分,每一部分都有不同的就业条件,并雇佣不同的劳动力。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一些学者开始涉足劳动力市场分割领域,分别从理论应用和实证分析两方面进行了研究。赖德胜提出转轨中国存在明显的制度性劳动力市场分割,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和不同所有制的企业之间构成的劳动力市场是非一体化的,是被分割的。劳动力市场被划分为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在主要劳动力市场能够获得相对较高的“分割性收益”。这种分割性收益是以货币收入或非货币化的福利待遇和社会地位形式存在的,一旦大学生进入次要劳动力市场,则各种分割性收益就无法获得。而且,在人力资本与垄断因素的双重作用下,我国明显存在着劳动力市场的行业分割。这种分割不仅限制了劳动力的自由流动,而且导致不同市场区间人力资本回报的差异。因此,大学生在选择专业时,都要考虑其所学专业在劳动力市场的位置,是在主要劳动力市场,还是在次要劳动力市场,是在被劳动力市场中被分割的那个行业,那些处于主要劳动力市场的、与优势行业相对应的专业就会成为大家热捧的热门专业。
三、理性对待高校专业的“冷热更迭”现象
从改革开放恢复高考制度以来,我国高校专业设置一直处于“计划模式”,各高等院校的专业设置与否,都要通过教育部审批与备案。这期间,教育部于1987年、1993年、1998年和2012年共进行了四次大规模的学科目录和专业设置调整工作。虽然教育部在第四次专业设置与调整中,专业分为基本专业和特设专业两大部分,但高等院校仍然没有设置专业的“权力”与“自由”。这将导致两方面的问题。其一,高校专业无法较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变化的节奏。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社会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节奏之间产生错位,即高校专业人才的培养与社会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快与慢很难合拍。其二,高校设置专业,不是从自身学科发展优劣,自身所具备条件考虑问题,而是盲目跟风,抢办“热门专业”,从而导致违背教育规律现象的出现。
理性对待高校专业的“冷热更迭”,作为高等学校,应适度把握专业设置与社会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既要准确预测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也要全面考虑自身办学条件,充分有效发挥学科专业优势。首先,高校专业设置不能一味地跟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的变化走,若专业总是在产业结构的屁股后面进行不断调整,高校在专业设置上就会丧失独立性与自主性,高等教育就只能越来越被动,完全违背了高等教育自身发展规律。其次,“热门专业”的社会认可度较高,生源较为充足,并且学费相对比“冷门专业”也高。一些高校只注重短期市场效应的影响,出于自身经济利益的考虑,设置专业争相趋“热”避“冷”。只追求当下的就业率,盲目“抢滩设点”,从而可能出现一段时间内某专业人才骤然饱和现象。在市场需求已发生变化的情况下,高校盲目设置专业,扩大招生人数和考生填报志愿时不够理性等因素,都会造成曾经的“热门专业”就业难现象。第三,高校不考虑自身优长学科,不去办所谓的“冷门”专业,从而导致各高等学校趋同现象的出现,即专业设置趋同,人才规格雷同。由此可能产生一系列恶性循环,从而导致高校丧失特色,教育机制创新能力降低,教育资源浪费,最终导致教育与经济的关系彻底脱离,人才培养无法适应市场需求和经济发展速度。
参考文献:
[1]杨智,阎高程,王培根.高等教育个人投资决策.当代经济,2007(10)
[2]张婵香.高等教育个人投资风险与消解.煤炭高等教育,2009(2)
我国许多地方高校为了满足市场对经管专业人才的需求,对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建设和发展愈加重视,而《西方经济学》也被越来越多的地方高校确定为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在《西方经济学》中包含的大量经典经济学原理和丰富案例能够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和世界事务的演变情况。虽然学习《西方经济学》课程有诸多优点,但是学生在实际的学习中成效却并不显著,这就不得不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
一、地方高校高职专业《西方经济学》的教学现状
( 一) 教学内容比较庞杂,不能体现专业需求性
《西方经济学》是我国许多地方院校高职教育经济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在多数教师的长期的实际教学中,存在多个不能摆脱的症结,比如课程标准的制定没有真正达到专业的特色要求,教学难度趋同,教学内容也比较庞杂,不能体现专业需求性。很多教师在教授课程的时候不注意所教授专业的实际情况,习惯于把完整的知识体系不加选择的全部进行讲授,不能根据不同专业所体现的专业特色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择性的教学,面对不同的专业授课时也没有对教学方法进行多方面的创新。上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都会让高职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西方经济学》的过程中感觉课程负担太大、经济理论与所学专业的关联性较小、经济学常识的日常应用性较差等等。
我们必须注意到地方高校高职教育和普通本科院校教育是不同的,高职教育开展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和强调各个专业的职业能力训练和与专业相关乃至与课程相关的各类实践性教学。许多地方高校的高职教育在专业开设之初,就已经周密地设计出每门理论课程所配套的实训课程和实践环节,把理论课程紧密联系实践,引导和帮助广大高职学生对抽象的理论知识产生形象的认识,从而较快的理解并掌握本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但是目前高职专业所普遍开设的《西方经济学》的教学中,很少体现高职教育以实践教学为特色的教育环节。课堂上的画面基本呈现是,教师涛涛不绝的讲授,学生或吃力的听课或无精打采的游离在课堂,表面上看教学秩序良好,实际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都不敢想象。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曾说:“经济学不是一种教条,只是一种方法,一种心灵的容器,一种思维的技巧,帮助拥有它的人得出正确的结论。”因此,这要求对于西方经济学的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教科书上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更重要的是训练他们的经济思维,并能够将经济学的思维方法应用于日后的经济管理工作、经济理论研究和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中[1]。
( 二) 教师以传统授课方式为主,与学生有效交流和沟通不足
地方高校高职专业更多的教师在教学中,愈加重视提升高职专业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技能的综合能力,通过课后实训练习题、建设专业实验室以及带动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即尽可能地开发学生的潜能和创造能力,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主动性。但是许多高职专业的教师虽然具备了教授相应的专业学科知识的能力,但是在《西方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陈旧,以及难以把经济理论与我国实际的经济生活进行有效的联系,因而脱离了中国经济土壤的经济理论让学生感到无所适从,“填鸭式”的传统讲授式占据了授课的大部分时间。一些讲授《西方经济学》的年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难免会因教学经验不足,出现对教学内容把握不准,以及对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教学技巧的运用不熟练等问题,进而影响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2]。有些教师虽然注意案例教学在授课中的重要性,并且授课过程中也尽量插入案例,有时也会组织学生对热点经济新闻等内容进行简单的讨论,但是更多的时间是在讲授庞杂的经济理论,整个课堂上教师演主角而学生演配角。这样笼统的、偏重理论的、几乎没有专业需要的实践教学环节的教课方式,导致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在学科上的交流和沟通无法更有效的进行,随着课程的推进,更多的学生渐渐失去了原本的课程兴趣,学生只会机械的听课,整个学期下来让教师感觉到授课很累可是授课效果不太好。
( 三) 学生的学习基础比较薄弱,且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地方院校高职专业的学生在学习时,多数学生表现出缺乏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灵活性。他们已经习惯了中学时代形成的死记硬背为主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普遍表现出缺乏学习热情,并且他们实际的知识水平也不如普通高校专科学生的基础扎实。而《西方经济学》在讲授过程中会涉及到许多西方国家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历史、经济演变乃至文化内容;并且在学习中还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高职学生往往没有扎实的数学基础知识。以上这些因素导致他们在学习《西方经济学》的时候感觉非常吃力,甚至一些学生学习起来具有很大的难度。于是相当一部分学生因为基础知识水平偏低,或者因为没有一个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在《西方经济学》开课的初期容易因为难以掌握课堂教学的基本知识而产生厌学情绪,这样的情况会随着该课程深入的进行而使得厌学情绪越来越严重,或觉得该课程过于枯燥和理论化。还有些学生错误的认为《西方经济学》对于高职学生将来的重视实践技能方面的工作帮助太小,因而这些学生在学习《西方经济学》的过程中也缺乏强烈的求知欲望和自觉学习的主动性。
二、改进地方高校高职专业《西方经济学》教学的对策分析
( 一) 教学内容突出重点,授课环节要符合专业的需要
地方院校高职专业在《西方经济学》的教学中突出的问题是不符合专业的需要。《西方经济学》在经济类和管理类高职专业中是一门专业基础课,每个经济学教师都不能错误的认为在讲课的时候内容和方法可以是雷同的,因为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专业特色和专业需求,所开设的每门专业课程都是服务于本专业的。所以不同专业的教师,要根据授课对象的教育层次、专业的不同,设置不同的教学内容,及建立多元化西方经济学课程体系[3]。授课教师应该努力钻研书本和专业,发掘出书本知识和专业特色的结合点,然后对其进行重点讲解和分析,而且必须联系本专业的发展。当教师在讲授《西方经济学》的时候是以专业特点为出发点的,教学内容是带有学科需要的有明确选择性地进行教学时,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就被激发出来,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教学质量会得到明显的改观。
( 二) 优化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社会中有些错误的声音,认为地方高校高职专业的教师能力一般即可,根本没有必要和普通高等本科院校的教师一比高低,认为高职专业的学生比起高校普通专业的学生在校学习时间要短。但是从教学能力这个层面上来说,如果想带领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顺利完成从学生到企业合格员工的转变,高职专业的教师就更要比一般本科院校的教师具备更加丰富的理论知识与更强的实际操作能力。这就要求讲授高职专业《西方经济学》课程的教师既要具备扎实完善的西方经济学理论知识,还要具备高职专业所需要的丰富的理论运用于实践的经验,要能准确地寻找到专业和书本的契合点。
需要指出的是,在讲授《西方经济学》的教师队伍中,有些教师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对《西方经济学》存在天然的偏见,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该课程的教学效果。还有些教师酷爱《西方经济学》,乐于深入研究西方社会的经济发展的现象和经济规律,反而不太关心中国众多的经济现象和现象背后的本质,也不会对理论进行钻研,所以,在授课过程穿插的案例更多的是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的经济案例,然而我们的学生不太了解西方国家的经济状况,这样造成了《西方经济学》的教学脱离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最好的土壤。因而在建设教师队伍过程中,中国经济和中国国情教育必须放在经济学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位置,只有这样才能使《西方经济学》的授课过程不偏离中国经济发展的国情,当教师们用科学的教学态度对学生进行紧贴国情的授课时,才是真正做到了有的放矢。
再有,《西方经济学》是一门理论性和抽象性都较强的科目,教师在教学方法上不能单一的使用灌输式的教授方法,如果大量的使用传统的讲授法,学生只会感到枯燥至极,造成课堂气氛的过于沉闷。这就需要教师在《西方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除了运用传统的讲授法之外,还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比如启发式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案例穿插、案例讨论以及案例演讲都会让理论与实际有机联系起来。尤其要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和设备,在教学中更多的使用我国的经济发展的具体数据和资料进行教学,让广大学生产生更多的共鸣,帮助学生对经济学原理有比较清楚地认识与理解。
( 三) 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地方高校的高职专业的学生在入学之前,学习基础就差些、适应学习的能力也差,尤其是长期以来对于抽象理论学习的热情就不高,对高深、高难度的理论学习很是厌恶。但是很多和经济类、管理类相关的高职专业都已经把《西方经济学》作为专业基础课程开设,所以相关专业的学生谁也不能摆脱《西方经济学》的学习,而且当今社会处在经济大发展的时代,每个学生毕业后必将融入到经济的浪潮中,因而在学校学习专业技能的同时学习《西方经济学》是非常必要的,我们的经济学教师在授课之初就要给学生讲清楚这门课程开设的必要性,让广大学生在学习最初就树立起正确的学习态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逐渐爱上这门深不可测的课程,对于现实应用性较强的经济原理要鼓励学生联系实际,让学生用实际的经济现象来验证经济原理的正确性,尤其鼓励学生尽量用身边的经济小案例来证明经济原理,久而久之学生就会认识到书本看似抽象的理论实则为现实众多现象的概括和总结,更会让学生体会到的书本知识的重要性和对现实的的重大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巩芳,高磊,刘鑫.针对不同专业的“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设计―以内蒙古工业大学为例[J]. 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9(1) :88 -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