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明建设的建议范文

时间:2023-06-25 09:22:5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城市文明建设的建议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城市文明建设的建议

篇1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623(2013)04-0044-04

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等全球性问题,使得各国日益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自1970年以来,丹麦GDP保持稳步增长,能耗基本持平,18%的总能源利用来自于可再生能源。30%的电能来自于可再生能源,二氧化碳排放量未升反降。2008年,美国旧金山举行生态城市大会,提出生态城市是指一个生态发展良好的城市。未来,我们生活的城市要使得人与自然和谐。实现可持续发展,要以人为本。推进生态城市建设,环境、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都应遵循生态的原则,要提高人们的医疗保健水平和生活质量。生态城市建设既要满足当代人发展的需要,也要为下一代人发展考虑,实现人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城市”的概念在众多企业、机构和国家中被采用,其原因是人们越来越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希望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生态”的内涵很丰富,既包涵了自然生态,也包涵了社会生态。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层面来讲,核心是主体与周边整体环境的关系要和谐。“生态城市”则是指按照生态原则,有效利用环境资源,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聚居环境。随着人们生活质量及生态环境意识逐步提高,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关注生态环境的城市居民总比例高达近75%,有的城市这一比例甚至超过了90%。生态城市建设至关重要,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生态城市建设主要是用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来指导城市的发展,正确处理城市发展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它是一种充分考虑城市可持续发展和资源约束的城市发展模式。各国在城市的设计、管理和使用方面达成的共识是,城市的发展必须符合两大趋势的要求:一是,越来越多的人们意识到地球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受到威胁,城市要与自然和谐发展;二是,更多的人口进入城市生活。因此,城市的新建筑和基础设施,新的社会与文化机构建设也都要满足这两大趋势的要求,并且不能再继续扩大对自然造成的不可挽回的损害。生态城市建设包括诸多内容,如生态景观修建、采用可持续的能源、人居环境生态化和环境教育,等等。人们在习惯、观念、制度、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等方面自觉践行生态城市建设,注重增强生态文明意识,对生态城市的建设将会起到重要的作用。增强生态文明建设是推进生态城市建设的基础,是生态城市建设成败的关键之一。生态城市文化是生态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社会现象。它需要人们长期创造和发展;它属于历史范畴,是一种历史现象,它也体现一国城市的风土人情、生活方式、行为规范和思维方式,等等。生态城市的文化发展,其核心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以可持续发展为主要理念,重视区域间协调发展。它随着生态城市的建设与完善,内容不断丰富,内涵日趋深刻。生态文明是城市发展的必然产物,体现了人们在城市建设中思想观念的变革,要求当前的城市发展与自然环境保护相协调。加强生态城市建设,需要建设与发展生态城市文化,树立生态城市的理念,从而使城市获得可持续发展的持久动力。文明意识的增强,可以激励人们建设高效、低碳、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的生活环境,推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可以在生态观念、生态道德和生态文化等方面,形成广泛的共识,积极主动进行以生态技术为基础的社会物质生产方式,不损害群体生存环境和其他物种生存的自然环境,满足自身的消费需求。

科学健康的城市发展理念。不能只关注经济的积累,更需要关注城市文明的建设。城市发展不能盲目追求数量的增加,更应注重发展的质量,应该从增强人的文明意识的角度对城市的发展进行思考和分析。解决城市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才能更好地推动生态城市的建设。

我国城市快速发展中出现了很多“城市病”,如生活拥挤、交通堵塞和环境污染等,这些问题不利于城市的健康有序发展。其根源,更多的时候是因为生态城市文明建设没有深入人心,生态文明意识不强。

如城市的交通拥堵不仅仅是因为车辆增加,很多时候是因为人们不遵守基本交通规则造成的,像非机动车驶入机动车道,不按交通标志行驶,等等,交通参与者安全意识、遵章守法意识低下,为城市的交通发展埋下很多隐患。一个城市交通文明的发达程度,除依赖交通法规的约束外,还要依靠每一个人的道德自律。再如,人们在购车、购房等方面追求奢华思想,使得资源不能得到合理地充分利用,影响着城市科学、合理的发展导向。还有。城市里随地吐痰、公共场合抽娴、乱贴纸质广告、乱扔垃圾和不文明用语等现象大量存在,甚至,城市中的一些公共环保设施遭到人为破坏,等等。一个城市的发展面貌和文明进步程度不仅仅体现在楼宇、道路等硬件的建设上,更体现在居民的精神风貌上,生态城市的建设需要在广大民众中普及生态文明意识教育。所以,通过各种手段,加强对人们的生态文明意识的教育,改变落后的思想观念,已经成为城市文明建设的重要着力点。

国际上对生态城市的理论与实践都进行了不少探索,这为我国生态城市文明建设提供了经验。

(一)库里蒂巴市积极宣传环境教育

巴西南部的库里蒂巴是目前世界上被认为生态城市建设比较成功的典型。该城市积极改善环境并保护文化遗产,尤其在公众环境教育方面,教育对象从儿童开始,甚至在免费的环境大学对市民提供环境教育。该市1/3的市民骑自行车上班,降低了污染,居民也锻炼了身体,使得该市在交通发展方面为生态城市发展奠定基础,在降低经济成本与环境成本方面实现了双赢。

(二)日本政府积极开展低碳生活理念教育,提高居民生态文明意识

经过多年实践,日本政府陆续开展了环境教育宣传的多种活动,比如,控制汽车尾气排放、家庭自发的“家庭记账本”活动,等等,甚至使家庭消费与控制二氧化硫排放相联系,取得了显著成效。日本居民不仅积极参与自己生活周边公共环境的日常管理,还参与城市环境规划,这使得城市的设计与管理符合人们的需要,而且民众的环保意识更加强化,热情更加高涨。民众参与城市建设已经成为了日本城市规划与管理的重要内容。

(三)新西兰将环境教育纳入国家课程

20世纪70年代以来,新西兰越来越重视环境教育,目的就是让人们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掌握环境保护的知识,增强环保的责任感。社会舆论指出,环境教育是实现新西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之一,是新西兰资源管理法案的基础。在新西兰,人们自觉践行生态城市建设,环保意识深入人心。

在国外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政府能够取得成功的重要经验就是积极开展生态城市文化教育,开展生态城市的文化宣传,促使城市居民参与到生态城市的建设中来,从家庭生活、生产生活到城市规划与建设等各个方面,均落实生态城市建设的文化理念,践行生态城市建设,对居民进行生态城市文明教育,培养其自身的责任感。

生态城市是理想的生活居住模式,既符合循环经济建设的要求,也符合低碳城市建设的发展方向。城市的定位很大程度上影响一个城市的发展方向,生态城市建设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协调城市发展与自然环境关系的主要的、科学的发展模式。生态城市的文化理念内涵丰富,如在生活方式上,倡导资源节约,理性消费。减少过度消费和奢侈浪费等现象。在生产方式上,主张低耗、低排放,将资源有限性与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贯彻始终,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在行为规范上,倡导生态文明,自觉坚持人、自然、社会三者的和谐发展。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建设生态文明标志着一个国家经济发展过程走向更加成熟,也是“以人为本”的核心体现。生态城市文建设是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驱动力,帮助民众树立生态城市文化建设的理念,可以在生态城市建设中贯彻群众路线,推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生态城市的出现,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发生了质的改变。生态文明可以使人们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它是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的先进的城市建设的思想观念,它是生态城市建设的精神主导,作为生态城市的重要推动力,它可以渗透到生态城市建设的各个方面。因此,我们需要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一是多途径、多方式建设生态城市文化,引导民众改变落后观念,树立先进意识。城市生态化就是要突出城市生态环境良好状况、城市美好形象,它和每个人息息相关。只有建设生态城市,才能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才能保障人们生存的硬环境和软环境更加合理与完善。生态城市文化建设要因地制宜,结合文化、教育、卫生等多方面工作,共同规划设计。

二是开展教育培训,推行生态技术。生态技术是人们治理和控制环境污染的一种技术形式,它的形成与发展是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价值导向的。它的普及与应用,既可以保证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还可以保证能够获得一定的生态效益。因此,普及使用生态技术,选择合适的场所,建立有效的生态技术培训与宣传机制,使自觉使用生态技术的观念深入人心。

三是促使学校、机关和社区等组织机构参与环境教育,积极创造生态城市文化教育机会,扩大社会影响。应该强调人人参与,要普及对各层次、各行业居民的环境教育,生态文明教育;调动各经济主体力量,多方位、多种形式、多途径宣传生态城市文化知识,加强环境文化建设,倡导城市生态文化,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生态城市建设的氛围,提高生态城市建设的自觉性。

篇2

总的看,我市对新农村建设标准进一步提高,对新农村建设的内涵进一步丰富,采取的措施更加有力。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全市上下全力搞好农村社区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市开工建设生态文明村237个,2011年底完成主体工程的达到111个,基本达到生态文明标准的村有26个。目前全市完成了村镇体系规划,今年初步建成的300个农村社区生态文明村都聘请有资质的单位进行了规划设计。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是农村社区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的关键,在这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尝试,有很多成功的模式。我市农村经济呈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2011年全市农业增加值达178.06亿元,增长3.1%;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5 890元,增长23.9%。全市粮食生产再获丰收,总产达到117.22亿斤,实现了连续八年增产。目前,全市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690家,比去年增加40家;主营业务收入达到690亿元,同比增长11.2%。

一、我市人口和地理位置基本情况

菏泽市位于山东省西南部,地处鲁、苏、豫、皖四省交界,京九铁路与新欧亚大陆桥在此十字交汇,现在已成为我国纵连南北、横贯东西的重要交通枢纽。虽然交通发展给人们出行和生活带来便利,但同时对社会管理也增加难度。我市人口910万,约占全省人口的1/10;土地总面积12 239平方公里,南北最长距离157公里,东西最宽距离140公里,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7.8%。

二、我市农村社区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据调查有以下因素影响农村社区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的健康有序发展:

(一)对推进我市农村社区生态文明乡村建设,还缺乏积极性、稳妥性;对示范村的培育力度不够,采取的形式,多种渠道培育试点村还需要加强。对基本达到生态文明标准的村,还要按照省委、省政府制定的标准,需要进一步完善提高,确保真正达到标准。对基本完成主体工程建设的村,还需抓紧做好“四通”、“五化”等工作,搞好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争取农民早日入住。对开工建设的村,要切实加快工程建设进度,抓好工作建设质量,尽快建成生态文明村。

(二)资金投入力度相对不够。农村社区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的难点在于资金不足,要想深入推进农村社区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就必须切实解决资金投入问题。为此,在于资金不足的情况下,需要重点统筹各方力量,整合土地金融政策,土地复垦政策,土地挂钩试点政策,开发区建设政策,农村住房改造政策,改水、改气、农村医院、学校、道路等方面的政策资金,特别是充分利用好土地增减挂钩政策,集中向农村社区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尤其是重点村镇倾斜,积极做好相关服务工作,形成工作合力。

(三)基础设施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对确定的农村社区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示范村,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不够,如村村通水、通电、通路、通宽带网“四通”工程、实现硬化、净化、亮化、绿化、美化“五化”等,相对达不到农村社区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的标准;所以,要确保建一个成一个,达到农村社区生态文明乡村建设标准,还需要努力提高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对已建成的生态文明乡村,强化后续管理工作,健全管理制度,制定村规民约,建立日常保洁队伍,形成长效机制,还需要重视。

(四)农村环境需要进一步改善。虽然2011年9月份以来,我市深入开展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活动,但全市清理“粪堆、土堆、柴草堆、垃圾堆”等,相对达不到农村社区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的标准;对农村垃圾集中处理,农村“脏乱差”现象的根本改变还有一定距离。

(五)工作督导调度力度相对不够,详细了解农村社区生态文明村建设进展情况还需要进一步深入,还需加大工作力度,完成农村社区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的目标任务。

(六)个别地方对农村社区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的认识还不到位,工作标准不高。如和潍坊寿光市,滨州博兴县、滨城区,德州平原县、齐河县等地相比,有不小的差距,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对做好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的认识。

(七)农民对保护生态、爱护环境的自觉行动不够。同时,完善村规民约,通过制度规范广大农民群众的行为,农村文明风气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乡村两级干部有的对农村社区生态文明乡村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不足,对农村社区生态文明乡村建设不闻不问,有的对发生的农村社区生态文明乡村建设中的矛盾和问题,持有推脱的态度,不积极进行处理和解决,引起了群众的不满,影响了农村社区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的发展。

篇3

坚持“四共”方针,全力以赴搞好油化企业生产生活服务。

(一)突出保障4000万吨稳产

重点维护油田产能秩序,严厉打击偷盗油气和电力设施等违法犯罪行为;整治产能区生产环境,加大违建和占压油气管线建筑拆除力度,消除外在安全隐患;保障油田勘探开采用地,协助做好占地、补偿等相关工作,为产能建设提供强力支持。

(二)服务石化项目顺利推进

大力支持120万吨乙烯改扩建、30万吨聚丙烯二期、千万吨炼油等项目按计划推进,确保年内建成投产。积极协助企业谋划争取“十二五”重点项目,力争在扩大炼油规模、推动石化延伸增值等方面有新进展。

(三)统筹和谐矿区与现代城市同步建设

支持创业大道升级、龙南医院扩建、商厦地区综合改造,促进矿区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更加完善;支持矿区开展综合治理。绿化生产区,美化居住区;支持创业城、石化会战园等居住新区建设和老居住区改造,进一步改善职工生产生活环境。

二、抓好产业项目

深入实施“三百”行动计划,服务企业更好发展做优存量,突出产业项目建设做大增量。新建续建千万元以上产业项目367个。建好“四大基地”和棚室经济为重点的现代农业项目。推进旱田节灌和水田灌区项目,全力建好30个现代农业示范区,新增膜下滴灌和喷灌110万亩,力争粮食增产10%。着力打造四季青温泉果蔬、大同青提、红岗花卉等10个特色基地。加快建设6000吨提子醋等加工项目,大力推进冷链仓储、物流中心、农超对接等服务配套项目,扩大棚室经济综合效益。深入推进养殖方式“三进三退”,新建改建牧场和小区140个,奶牛肉牛集中饲养率提高到70%。全市农业增加值增长15%。建好立市龙头和战略新兴为重点的地方工业项目。加速推进550万吨重油催化热裂解、50万吨C综合利用等在建石化项目,谋划建设聚烯烃、合成橡胶、液态化工等延伸增值项目,拉长石化产业链条;全力推动沃尔沃乘用车生产基地项目尽快形成整车生产能力,跟进引建汽车零部件配套项目:启动建设低碳光伏产业园,同步开工电池切片、光伏组件、光伏发电等全产业链项目,大力推进忠旺铝材、福瑞邦生物制药、三峡风电等项目,带动战略新兴产业更快发展。全市地方工业增加值增长30%以上。建好名企引领和高端业态为重点的服务业项目。坚持“随着城市进程走、迎着生活需求上、围着生产服务抓、跟着深度创意谋”,生产服务业与生活服务业并重,现代服务业与传统服务业并举,新建续建服务业项目100个以上。加快建设唐人中心等城市综合体和红星美凯龙、奥特莱斯等高端名店,带动形成城市商业商务和生活服务中心区,在满足市域需求的同时提升域外辐射带动能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0%;加快建设北国之幻城、龙凤湿地公园、阿木塔风情园等旅游项目,引进北京秦龙等旅游企业。高水平办好第五届湿地旅游文化节,旅游总收入增长30%,打造全季、全域、全业和全民旅游的新格局:加快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园、新华08国际石油资讯中心、黑鱼湖国际艺术村等文体项目,搞好大型场馆运营,推动发展创意设计、演出赛事、文博会展,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长30%;加快建设金融产业园区等金融项目,使金融业增加值增长25%;加快建设服务外包产业园,扩大石油工程技术服务、动漫设计和软件开发等高附加值业务比重,新增服务外包企业30户以上,营业收入突破80亿元。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增长20%。建好基础承载和产业关联为重点的园区项目。建好成果转化和企业孵化为重点的科技项目。推动政研校企协同创新,努力增强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的驱动力,促进“原字号”向“产业链”、“粗加工”向“高精尖”升级,建设国家杂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抓好高新区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提升科技园、孵化器、中试平台等功能,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全市转化省级以上科技成果超过100项,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0户,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550亿元。

三、抓好城乡建设

坚持建管并重,进一步夯实市政基础。1.推进新城开发老区改造。2.推进重点工程建设。3.推进新型村镇建设。4.推进生态环境建设。5.加强现代城市管理。

四、抓好民生实事

(一)群众在我们心中有多重,我们在群众心中就有多重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政府工作的头等大事,要继续压缩一般性财政支出,增加民生方面的专项支出,进一步提升公共服务水平,解决好百姓关注的大事、要事、急事、难事,让群众得到更多实惠。1.促进教育均衡。顺应群众期盼,努力办人民满意教育。2.促进文化惠民。开展“百湖之春”等文化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3.促进医疗优质。加快推进市妇女儿童医院、市三医院扩建等重点项目建设。进一步改善乡镇和村医疗卫生条件,继续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功能,全面加强“六个对接”,深入推进与国内外名院名医合作,重点建好远程会诊系统,为群众提供更加便捷、质优、价廉的医疗服务。4.促进保障提标。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策性支付比例达到90%和70%以上。进一步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和财政补助水平。

(二)倾力办好十件民生具体实事

一是幼儿入园。二是市民出行。三是小区环境。四是农民看病。五是大学生和退转军人就业。六是低收入群体住房。七是中小企业融资。八是社会化养老。九是物业供热管理。十是群众文化休闲。

五、抓好社会管理

(一)突出重点人群服务管理

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围绕“十类特殊人群”,全面推行“居住证”管理制度,实现流动人口市民化待遇。

(二)突出重点矛盾防范化解

围绕新形势下容易引发和影响社会安宁的征地拆迁、劳资矛盾、土地纠纷、文化冲突、违法犯罪、流动人口管理、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社会心态失衡、复杂场所整治、刑释解教人员继续教育等十个方面问题,深入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推进“百项服务”进社区,全面加强社区社会组织规范管理,强化互联网安全监管,依法规范网络信息传播。

(三)突出重点领域安全监管

围绕食品、药品、交通、建筑市场、消防、生产、校园、矿区等“领域”安全。着力增强安全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集中开展饮水安全、食品安全、药品安全等专项治理,确保安全形势持续稳定;推进社会治安、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重点领域信息化建设,提高智能化监管水平,确保社会平安和谐。

六、抓好改革开放

(一)推进重点改革

以组建文化体育旅游集团为牵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以做好县区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为切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以下放事权、创新审批方式为突破口,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以平稳完成新一轮岗位聘用为着力点,深化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改革。

篇4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site is poured, logistics, the flow of information HuiJuDe,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management is the key and difficult point, also is the core content of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management.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to promote safe civilized construction necessity, importance and urgency of analysis, and put forward the improve the site management consciousness, perfect site management system, adhere to the "people-oriented", th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 culture's point of view, and by setting up a typical engineering, using economic means the strict inspection and examination measures such as strengthening the field management gradually continually promote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level of thought.

Keywords: field management;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Meaning;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目前,如何在施工企业中加强工程建设管理,使施工现场保持良好的施工环境和施工秩序,显得尤为重要。而且,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建筑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围着市场转,眼睛盯着市场干的格局已经基本形成,抓好施工现场管理促进文明施工显得越来越突出重要了,外抓市场、内抓施工现场,已成为众多建筑企业的共识。

本文,拟对建筑施工企业如何抓好施工现场管理,搞好文明施工管理,谈谈浅见,旨在抛砖引玉。

1.安全文明施工是客观要求

文明施工本质上是一种工程管理观念的进步。它是指在施工管理过程中,按现代化施工的客观要求,使施工现场保持良好的施工环境和施工秩序。在施工过程中,创造好的施工环境,就是以人为本,是对自己生命的关爱,也是对别人生命的关爱,是管理方式的一次变革,是一次技术的创新。

1.1市场形势

在目前的形势下,建筑市场竞争加剧,所有的建设项目逐步趋于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速度推进,高效能管理。面对管理上的严格要求和市场竞争的严峻挑战,基建施工企业必须高度重视文明施工提升企业形象。现在是二十一世纪文明进步时代,施工的形象代表着企业的形象,企业的综合实力,往往通过文明施工这一载体窗口对外展现出来,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发展,并已逐步成为当今建筑业市场求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筹码。文明施工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到工程的方方面面,是维系整个工程形象进度、安全、质量的基础。文明施工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形象。

1.2企业现状

部分建筑企业职工在认识上还存在一定误区,认为搞文明施工就是搞形象工程,摆花架子,华而不实。认为工程施工最重要的应该是安全、质量、进度问题,没有必要花那么大力气抓文明施工。形成这种思想的主要原因还是对文明施工工作的认识不够。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企业的文明施工工作还没有做到位。文明施工应从细节做起,施工中的细节最能体现一个施工单位的文明施工程度,它能让业主直观地对一个施工单位产生深刻认识。即你是一个管理严谨、训练有素的专业施工队伍还是一个 “游击队”,在施工过程中的一些细节上就能一清二楚的表现出来。试想我们的职工在施工过程中,乱扔烟头、乱吐痰、嬉笑打闹,对公共的财产毫不爱惜,随意浪费,现场的临时建筑布置不合理,现场的各种防护栏杆不美观,材料堆放也不整齐、规范,污水随意排放,噪音、粉尘控制不达标,这样的表现业主会满意吗?正如不可能在一个脏乱的工厂里生产出一件高精密仪器一样,在这样的施工环境中也绝不可能创造出令人放心的精品工程。这会严重破坏我们企业的自身形象,会造成不良的连锁反映,无疑是自断生路。

1.3主要意义

尽管我国对现场文明施工已要求多年,实实在在的说是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施工现场管理混乱,“脏、乱、差”现象依然存在,这也是个普遍的共性问题。施工现场也是事故隐患多发地点,人员密集、露天作业、高空作业、多工种交差作业、物体坠落和物体打击等事故最易发生,所以,加强施工现场文明施工管理力度,在施工现场改善施工作业人员条件,消除事故隐患,落实事故隐患整改措施,大力推行安全文明施工才能有效防止事故伤害的发生。只有重视施工现场管理,才能促进文明施工。[1]

2. 安全文明施工需有强力保障

施工现场管理制度,包括国家和施工单位自身制订的规范、办法,是现场管理实践经验的总结,有着较强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全面落实现场管理的各项制度,是抓好现场管理的基本方法,并把这种制度从最高管理者的意识转化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施工生产过程的群体施工现场管理意识,形成凝聚力和向心力,统一思想,凝聚群体导向行为,形成共识。

2.1要加强培训

要对进场人员进行规章制度的培训,提高管理人员和全体职工的法规意识,熟悉和掌握现场管理的要求和方法。由于建筑行业使用了较多的农民工,他们从农村到工地,放下锄头拿起榔头,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其中最突出的是法规意识不强。如果不对他们进行全面系统的培训,施工中就难免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危及职工的生命安全,不但给农民工家庭和个人造成不幸,也使工程进度蒙受损失。

2.2要严格要求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