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的概念界定范文

时间:2023-06-25 09:22:53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家庭教育的概念界定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家庭教育的概念界定

篇1

中图分类号:G78 文献标识码:A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孩子最重要的生活和教育场所。家庭教育对幼儿的认知、情感、个性等方面的发展有着重大的作用,家长的一言一行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孩子。对幼儿家庭教育进行研究,可以更好地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地成长。笔者从中国知网搜索的数据结果显示,国内学者对“幼儿家庭教育存在问题及对策方面”的研究已经很成熟,但很少有学者对“家庭教育和幼儿发展相互影响”方面有深入研究。近几年来,国内对“幼儿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方面的研究学者主要有:郝士艳、徐东、胡丹芝等,他们一致认为,当前幼儿家庭教育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教育观念落后,教育方式方法不合理,教育内容萎缩,教育环境不合理,家长自身素质不高,并针对这五个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当前国内学者对幼儿家庭教育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当前幼儿家庭教育的研究现状

(1)关于幼儿家庭教育概念界定的相关研究。南京师范大学缪建东认为家庭教育是人类的一种教育实践,是在家庭互动过程中父母对子女的生长与发展所产生的教育影响。这个概念界定方面的代表性的人物是著名家庭教育专家赵忠心。他认为,家庭教育的含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家庭教育是指家庭中(主要是父母)对幼儿实施的教育和影响;广义的家庭教育是指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实施的一种教育……在家庭里,无论是父母对子女还是子女对父母,一切有目的、有意识施加的影响,都是家庭教育。

(2)关于幼儿家庭教育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当前,我国对幼儿家庭教育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有学校因素、家庭因素,但主要还是集中在家庭自身对幼儿教育的影响。幼儿园对家庭教育的指导,直接影响着幼儿的发展。

李泉梅在《影响幼儿家庭教育的因素及策略》中指出:“家庭教育对幼儿的影响因素有主观和客观之分,主观因素有家庭氛围、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及评价、家长的行为与教育态度、家长的生活态度及价值观,客观因素有家长的职业特征及文化程度、家庭的结构。”

(3)关于家庭教育与幼儿发展的相关研究。家庭教育对幼儿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幼儿的个性形成、幼儿的心理健康等方面。

范艳梅《论家庭教育对幼儿个性发展的影响》中论述了家庭环境、家长的教育程度及职业、家长的性格特点对幼儿个性形成的不同影响,提出了有些家庭教育在幼儿个性形成方面走入了误区,并提出了促进幼儿个性形成的具体方法。

2.幼儿家庭教育研究的不足

(1)研究的范围。幼儿家庭教育是家长与幼儿相互影响的教育,而大多学者都集中在父母的言谈举止对幼儿影响的研究,而很少有人研究幼儿的行为对父母的影响。

(2)研究的方法。关于幼儿家庭教育的研究方法多以理论性研究为主,以此来分析幼儿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很少深入幼儿家庭教育的内部,采用实证性的研究方法从实践的角度去探究幼儿家庭教育。

3.幼儿家庭教育研究的展望

(1)研究体现时代性。幼儿家庭教育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不同的家长生活在不同的时代,就会有不同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方法。父母教育幼儿的观念、方式方法跟着时代的变化也在发生着变化,相关研究只有立足于时代,才能体现其真正的价值,更好地指导实践。

(2)增加幼儿对家庭教育影响的研究。家长教育孩子的过程,也是自身不断感悟和学习的过程,家长的感悟和学习来源于幼儿对家长的影响。父母时时刻刻向孩子学习,才能真正用幼儿的眼光去看待世界,才能更好地了解幼儿,促进亲子关系,促进幼儿更好地成长。

篇2

班主任: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是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骨干,是沟通家长和社区的桥梁,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力量。

家长:即父母,是学生第一任老师,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重要作用。

“拧绳”教育:

以班主任和家长的专业的观念和要求,在不断提高和完善班主任、家长专业素养的过程中,在修正专业道德、更新专业知识、提高专业能力的同时,把对学生的“精神关怀”成为班主任和家长教育班主任拧成一根绳,炼出过硬的教育个案的本领,作出一个优良的设计方案,得到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形成一整套顺利完成个案教育工作的合作实践能力。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国外:

班主任专业化问题研究具有中国特色,这一问题在国外很少有研究。因为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没有明确设置班主任岗位,虽然也存在着一部分教师承担的职责类似于我国的班主任,但由于没有从行政职能的角度对他们的角色进行明确界定,所以对这部分教师的研究通常与教学研究结合在一起。国外尚未对“班主任专业化”进行专门研究。

国内:

(1)现实大环境造成了班主任教育“独木难支”,家庭教育“教不得法”,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不协调、学生思想问题心理问题突出。

(2)焦作市山阳区研究的“十一五”规划《班主任、家长、学生和谐沟通的研究》课题,取得了较显著的研究效果。

(3)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盐城市解放路实验学校研究的《“当代家长”的深化研究与实验》得到了实践和推广。

(4)但对班主任和家长拧绳加强教育学生的教育研究这一课题在目前国内的研究也了了无几。

(三)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

1.选题意义

(1)为我校班主任和家长拧绳教育的,找到和谐有力的准绳。班主任以创新思想为指导,家长以家庭教育新理念两条主线拧成一条绳,努力“互相尊重、配合默契”,才能帮助子女身心健康发展,给子女身心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2)为我校加强家长家教的指导式作,发挥家教独特的情感准绳。家长的家教是一个长期的工作,具有反复性,要提高家长家教水平,首先要转变家长的育人观点,开展家教指导工作,让血缘关系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情感作用。

2.研究价值

(1)理论价值。通过班主任的引领,让家长的教育意识增强,加强有形的教育行为,把握教育的时机,把家庭中的一言一行和家庭周围的环境,使班主任和家长有形的教育与无形的潜移默化拧成一股绳,使教育的要求一致,目标一致,氛围一致发展他们健康的人格。

(2)实践价值。一能培养出一支勤于实践、乐于奉献、教育风格鲜明、教育艺术高超的优秀班主任队伍。二能确定家长家庭教育的引导地位,提高他们的家教能力。三能使班主任和家长拧成一条绳,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二、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和拟创新点

(一)研究目标

以班主任教育一根绳,以家长家庭为一根绳、拧成一股教育的合力准绳,促进班主任和家长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育水平,引导学生,健康,快乐成长。改变单―刻板班主任独力教育的现象。从而在合力的“拧绳”教育下,班主任耐心与家长沟通,力求家长配合,建立和谐的家校合作关系,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二)研究内容

1.探索班主任和家长拧绳教育的资源利用与开发

通过建立和完善家长学校,开展专题讲座、座谈、家长接待日、校讯通、学校网站以“家校联系册”、家访、家长会等形式与家长沟通,建立家校和谐关系等形式加强家校联系,成立家长委员会等家庭教育组织形式,指导家庭教育。

2.探索班主任教育和家长教育的方式方法的创新

以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为载体,通过德育资源调查和学生道德现状、需求调查,创建“书香校园”书屋和“书香之家”,促进“学校班主任――家长家庭教育”资源开放、互动和共享,加强班主任和家长教育合力,构建以学生为主体、以家庭为支柱、班主任为总控的“拧绳”教育。

3.探索制定一套适合家长学习特性的教育形式和方法

帮助家长们掌握如何教养子女的各种技巧的方法和形式,促进家长转变教育观念。注重科学的教育方式,指导家长如何针对孩子的心理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做一个当代好家长。

(三)研究假设

加强班主任专业化引导家长优化家庭教育环境,拧成一股有力的教育准绳,充分开拓更广阔的家庭教育空间,做好教育工作。

(四)假设拟新点

“班主任和家长拧绳”是一个新提法。引起了教育届广泛的关注。

三、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

1.研究思路

“调查案例――研究现象――分析过程――撰写故事――总结经验”的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在研究中学习、查阅国内外有关班主任当代家长的深化研究与实践的研究资料,结合我校家长的特点,研究此课题。

(2)行动研究法。我们根据学生情况建立了《家校联系册》,并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家校联系活动,以活动为载体,帮助家长认识自身在教育上所存在的不足,同时让他们掌握一些必要的教育知识,更新教育理念,提高教育素养。

篇3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经济迅速发展,大批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背井离乡涌向城市,将自己的孩子留在农村,由父母或者亲戚抚养照看,因此形成了“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根据《中国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样本数据推算,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

6102.55万,占农村儿童37.7%,占全国儿童21.88%。与2005年全国1%抽样调查估算数据相比,五年间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增加约242万。学龄前农村留守儿童(0~5岁)达2342万,在农村留守儿童中占38.37%,比2005年的学龄前农村留守儿童增加了757万,增幅达47.73%。

“父母外出,子女留守”这种现象的出现,对农村的家庭结构、家庭生活方式、家庭情感等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是孩子成长的主要场所,对孩子的成长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学龄前留守儿童,在成长的关键时刻,不得不面对父母缺失,接受家庭结构、家庭生活方式、家庭情感的变动。那么,家庭功能的弱化会对留守儿童造成怎样的影响呢?目前已有的研究少有针对学龄前留守儿童,而研究方向主要也是集中在家庭结构、

家庭经济、家庭的教育功能弱化对其社会化的影响,从家庭的抚养、情感交流功能弱化方面探讨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利用社会学、心理学理论探讨家庭功能弱化对学龄前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影响。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

1.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是我国经济特殊时期的产物,20世纪80年代,伴随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转型,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进入城市,

面对城乡二元制的户籍、教育、医疗等壁垒,使大多数农村孩子无法跟随在父母身边,而留守在农村,形成农村留守儿童。

目前学术界对留守儿童概念的界定尚未统一,主要争议焦点在“儿童年龄”的界定和留守期间的界定。有的学者认为留守儿童指的是父母双方或者一方在外打工,由亲人或受托人照顾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6~16岁)的未成年人。有的认为,留守儿童是指父母一方或双方流动到其他地区,留在原籍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共同生活的18岁以下的子女。而本研究的学龄前留守儿童主要指的是0~6岁的儿童,这部分儿童尚未达到入学年龄,父母双方或者一方出外务工,而将他们留守于农村上学、生活。

2.家庭功能

“家庭功能”概念的提出始于20世纪70年代,对其概念的定义说法不一。概述而言,对家庭功能的定义可归为两类:第一类是运用家庭功能的具体特征来定义。如Beavers用家庭的关系结构、反应灵活性、家庭成员交往质量和家庭亲密度、适应性来表示一个家庭的功能;Olson认为,家庭功能是家庭系统中家庭成员情感联系、家庭规则、家庭沟通以及应对外部事件的有效性;第二类以Esptein和Skinner为代表,主要从家庭完成的任务定义家庭功能。他们认为家庭的基本功能是为家庭成员生理、心理、社会性等方面的健康发展提供一定的环境条件。为实现这一基本功能,家庭系统必须完成一系列的任务,如满足个体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物质需求,适应并促进其家庭成员的发展,应付和应对家庭突发的各种事件等。

3.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衡量一个人健康的重要内容,心理学家英格里希(H.B.English)指出:“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的心理状态,当事者在那种状态下,能做良好的适应,具有生命的活力,而且能充分发挥其身心的潜能,这乃是一种积极的状态,不仅是免于心理疾病而已。”陈炜鸿在《大学生心理健康与自我调适》一书中,将心理健康界定为“个体能够适应发展着的环境,具有完善的个性特征;且其认知、情绪反应,意志行为处于积极状态,并能保持正常的调控能力。生活实践中,能够正确认识自我,自觉控制自己,正确对待外界影响,使心理保持平衡协调。”学术界对心理健康的界定各持己见,本研究将心理健康界定为个体能够适应发展着的环境,具有完善的个性特征;且其认知、情绪反应、意志行为处于积极状态,并能保持正常的调控能力,在生活实践中,能够正确认识自我,自觉控制自己,正确对待外界影响,使心理保持平衡协调的

状态。

三、家庭功能弱化对学龄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学龄前留守儿童是孩子社会化的重要阶段,也是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时期,对其一生都有重要的影响。以儿童心理健康发展为基础,对其日后的意志力、品质、情绪管理、人际交往、自主性与适应力的形成都有重要的作用。家庭是儿童心理健康形成的初始环境,是儿童获得早期生活经验、形成最初的道德认识和行为习惯的主要场所。家庭的所有因素都会给个体心理健康带来影响,如家庭结构、家庭环境、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作用,家长的教育观念、教育态度、教育方法,以及家长的人格特征,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交流等都可能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发展。

1.家庭教育功能弱化对学龄前留守儿童学习与行为习惯形成的影响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学龄前留守儿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学龄前儿童在家庭的教育中学习掌握生活技能、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培养优秀的品质和高尚的行为。而学龄前留守儿童由于父母的外出,受到的家庭教育时间也相应减少了,例如,有的父母双方外出,对于隔代监护人来说,他们本身就是弱势群体,需要他人的关心和照顾,再加上本身文化素质较低,教育方式缺乏有效性。有的一方外出,另一方留守家中,又要承担沉重的家务农活或者照顾几个儿童,根本无暇顾及学龄前留守儿童的教育。

社会学家认为,父母双方对其孩子的教育是缺一不可的,因为父母双方的教育内容是不一样的。同时在隔代监护的家庭中,由于监护人的受教育程度低,对现代教育理念和家庭教育的方式不了解,因此,对学龄前留守儿童的教育是放任,在他们的观念中,只要小孩能吃饱喝足,不生病长大就可以了,很少关注孩子的亲情需求,心理需求和行为发展,更没有科学辅导和有效引导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使得学龄前留守儿童的教育内容单一,道德品质出现问题,行为习惯养成不良。

瑞士学者让・皮亚杰将儿童道德意识的发展分为“他律阶段”和“自律阶段”两个阶段。他律阶段,儿童主要通过服从权威来获得基本的道德意识。那些处于“他律阶段”的留守儿童在习得基本社会行为规范的关键阶段,父母双方或一方的缺位使他们失去了可靠的权威。权威角色的失效致使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对社会规范的识别和对价值标准的遵从处于盲目和混乱状态,对其形成良好的道德意识、规范意识与法律意识等起到了一定的负面作用。

2.家庭情感功能的弱化对学龄前留守儿童个性和心理行为的影响

从心理学角度而言,孩子在幼年时期如果缺乏父母的教育、抚养和亲情,他们的性格、个性都会受到影响。在富有情感中成长的孩子,成年以后性格开朗乐观,善良正直,富有同情心,易获得幸福感的体验;在缺乏情感中成长的孩子,成年后易形成个性冷漠自私、缺乏爱心和责任感。

学龄前留守儿童由于父母双方或者一方外出,长期得不到面对面的交流和情感体验,产生了严重的亲情饥渴,有的孩子甚至认为父母抛弃了自己,或者有寄人篱下的感觉。长时间的情感饥渴,导致儿童丧失基本的心理归属和心理依恋,使亲子关系变得冷漠,成年后便会对他人及社会也是一种冷漠的心态。同时,由于看到其他非留守儿童与父母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而自己却得不到父母的关爱,会逐渐产生一种自卑感。学龄前留守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每天都会遇到不一样的事情,而这些问题无法得到父母的帮助和解决,就会产生不安全感,这种不安全感的产生会让他们不愿意与别人交流,随后也会出现孤僻、寡言、郁闷、内向性和逃避。

四、学龄前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途径

学龄前留守儿童问题的出现是伴随着城市化进程出现的,也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具有持久性的特点,因此,解决学龄前留守儿童问题也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形成不仅是社会的原因,也有国家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原因,需要各方力量、各种资源一起综合解决。“从实质上看,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集中地体现着城乡一体化这一社会转型中多种矛盾和冲突的、综合性的未成年人教育问题,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城市发展与乡村发展、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现状。”从长期来看,需要国家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改革来解决;从近期来看,则需要家庭、学校、社区共同配合来解决。

1.家庭方面

(1)家长要树立科学的教育观,采取正确的教育方法。当前大多学龄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都是由于家长的教育观念落后,对孩子期望较少,只关注孩子的吃饱问题,却不太关注孩子的教育和情感体验。因此,家长急需改变这些陈旧的观念,应当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掌握有效的教育方法,并将这些理念融入自身的行为中,保证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

(2)善于选择监护人,注重与孩子的情感沟通。笔者认为,学龄前留守儿童年龄尚小,需要母亲的亲自照料和抚养,所以认为,如果不能把父母都留下,尽可能地留下母亲监护。如果实在情况特殊的,请由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监护。

(3)长期保持与孩子的情感交流。据有关资料显示,有的外出务工的父母,一年或者几年才回一次家看孩子,电话交流也甚少。因此,外出务工的父母,要增加回家的次数,每个星期需和孩子进行电话交流,交流的话题也不要局限于学习,可以多关心孩子的生活、人际交往等情况。

2.学校方面

学校是学龄前留守儿童学习和生活的第二个场所,一般孩子在3-6岁,会进入幼儿园上学。学校要加强与监护人的联系,多交流孩子各方面的表现情况,互通信息。学校要多开展较丰富精彩的户外活动,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也要增加与其他孩子的合作和交流,让孩子能感觉到温暖和爱。另外,学校要注意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排除孩子的心理隐患,增加情感投入,弥补孩子的情感缺失,使他们感到拥有快乐感和幸福感。

3.社区方面

学龄前留守儿童的教育历来是家庭、学校与社会共同的责任。但是,就我国当前教育的现状来看,社会对儿童发展提供有效帮助的机构太少,尤其是在广大农村地区,由于基层很少或没有相关的儿童少年的社区教育组织,使得农村学龄前的教育与成长在社区教育中尚属空白。因此,动员社区力量,共同来关爱学龄前留守儿童。

篇4

20世纪80年代以来,家庭教育一直是我国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越来越多的指导和服务家庭教育的机构诞生,家庭教育工作队伍不断扩大。北京市2009年的调查表明,现有民营家庭教育机构中20%出现在上个世纪末①,广州市某些个体家庭教育机构的出现至少有10多年的历史。那么,现在这些民营家庭教育机构的运行情况怎么样?存在那些困境?应当怎样发展呢?2010年10月至今,我们在承担广东省人民政府重大决策咨询课题《加快广东现代化家庭教育事业发展的对策研究》的过程中,专门调查和分析了广东部分城市民办家庭教育机构的现状,采用的方法包括网上检索、电话访问、现场考察、座谈讨论、文献阅读、对策论证等。虽然,从有关机构和媒体得到的广州、深圳、珠海、东莞、中山、惠州等城市的民营家庭教育机构多达120间,但实际上能够正常运营的不过20家左右,详见表1,这些就是我们调查到的样本。

一、民营家庭教育机构的界定及意义

(一)民营家庭教育机构的界定

文献检索发现,目前我国学术界对民营家庭教育机构还没有规范、权威的界定。我们认为,界定民营家庭教育机构,首先要对家庭教育的概念进行探讨。

传统社会中,家庭教育被理解为在家庭生活中父母亲等长辈对于子女等后人成长所进行的指导和帮助;当代社会中,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把家庭教育看作家庭成员在共同的家庭生活中通过指导和帮助、学习和交流等方式促进自身素质提高,以实现社会化和再社会化的过程。当代社会科技发达,先进的传媒工具使孩子和大人站在一个起跑线上接受信息,家长和孩子都可以在家庭生活中充当教育者、指导者、帮助者,或受教育者、受指导者、受帮助者。但就一般情况而言,在未成年人家里、尤其在幼儿和儿童少年家里,家长还是主要的教育者、指导者、帮助者,主导着家庭生活和家庭教育的过程。②

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会副会长闵乐夫曾界定民营家庭教育机构:指在公立中的中小学校、幼儿园所办的家长学校以及各级妇联、妇儿工委、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计划生育部门以及教育部门、社会教育研究所等机构以外的,对未成年人孩子的家庭教育提供指导和服务的机构。它包括企业注册、民营非企业注册、民营教育研究机构注册的或者甚至是没注册的③。

综合以上对家庭教育、民营家庭教育机构的界定,我们认为民办家庭教育机构具有如下特点:

1 民营家庭教育机构的服务对象主要是未成年人的家长,即0-18岁孩子的家长,虽然可以直接为孩子成长提供某些服务,但主要是家庭教育方面的。

2 民营家庭教育机构服务的主要内容是指导和帮助家长解决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包括教育观念、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手段,等等,凡是家长在教育子女过程感到困惑、需要指导和服务的都在其业务范围。

3 民营家庭教育机构的营运是追求盈利的。盈利既是民营家庭教育机构生存的前提条件,也是民营家庭教育机构发展的最终目的之一。

4 民营家庭教育机构的举办方不是各级妇联、教育行政部门、计生委、卫生局和幼儿园、中小学等公共机关,而是离退休教师、企业投资人、个体劳动者等私人和单位。

因此,可以把民营家庭教育机构的定义为:在妇联、教育局和公立幼儿园、中小学等公共机构以外的,指导和帮助未成年孩子的家长以实施教育子女为主的各级各类培训、辅导、咨询等机构。这里特别说明,本文没有把那些兼做家庭教育项目的民营教育机构(如中小学生课外辅导、幼儿教育方面的机构)算作民营家庭教育机构。

(二)民营家庭教育机构发展的意义

2003年笔者就曾发表意见,呼吁家庭教育事业的半产业化,希望社会力量、民间人士加入到家庭教育工作队伍中来④。民营家庭教育机构是家庭教育工作队伍中的一支,它的建立与发展具有多方面的积极意义:

1 有利于家庭教育事业快速发展。民营家庭教育机构与公立家庭教育机构各有所长,它既可以为普通家长提供一般,也可以为那些有较高需求的特殊家长提供高端服务,对这些家庭的子女教育做全面和持久的指导。

2 有利于吸收和利用民间教育资本。目前我国家庭教育事业属于起步阶段,政府的投人极少,民营家庭教育机构吸收并利用民间闲置资本,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国家对家庭教育事业的资金投入不足。

3 有利于增加国家的税收和就业机会。民营家庭教育机构按照国家的工商管理制度有效运营就能创造财富,为国家缴纳一定的税款;同时吸纳部分无业人员就业,减轻国家的就业负担。

4 有利于培养家庭教育专业人才。民营家庭教育机构的出现与发展,为有志于家庭教育事业的专兼职人员提供了工作的机会,使这些人能够做自己喜爱的家庭教育工作,并在这个过程中锻炼与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本领。

二、广东民营家庭教育的现状调查及问题分析

(一)民营家庭教育机构获得的成效

1 民营家庭教育机构为提升家长素质作出了贡献

我们的调查发现,20%的家长愿意接受民营家庭教育机构的有偿服务,51%的家长希望政府提供无偿的家庭教育服务,29%的家长希望以无偿家庭教育服务为主,有偿家庭教育服务为辅。在广州有一家5个人组成的民营家庭教育机构已经建立7年,每年举办20次左右公益性家庭教育讲座,讲授家庭教育基础知识和常用方法,帮助家长转变落后的家庭教育观念和习惯做法,很受中小学生家长欢迎。广州还有一间家庭教育服务的夫妻店,对改善亲子关系有一套理论和方法,丈夫经常在珠江三角洲各地举办讲座和售卖家庭教育书刊,平均每个月有1玎多元收入,个别月份可以达到4-5万元的收入。

2 民营家庭教育机构注意不断改善企业机制

近年来,部分民营家庭教育机构在发展中注意发现自身的不足,逐步完善企业自身的发展机制。这些民营家庭教育机构注意学习现代管理科学,在工作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特点设置岗位,明确岗位职能与责任。有些民营家庭教育机构还聘请了专家顾问,参加了相关的社团组织,建立了与客户的沟通与反馈机制,增进了机构的活力。在我们调查的21间民营家庭教育机构中,有13间注意到了这个问题。2010年4月成立的广东现代家庭文明与亲子教育学会建立不到半年,已经有10家民营家庭教育机构参与其中,在学会及其

专家的帮助下改进工作。

3 民营家庭教育机构逐步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在调查中了解到,虽然现在民营家庭教育机构的规模和效益都还不理想,但是各级妇联、教育行政部门、计生委、卫生局和幼儿园、中小学等公共机关对于它的积极作用还是认可的,在广州市、中山市、江门市、惠州市有关部门举办的家庭教育研讨会和家庭教育工作表先会上,都可以看到民营家庭教育机构代表的身影。民营家庭教育机构大步走进中小学校的家长学校,走进社区的家长学校,主动向党和政府有关部门提交促进家庭教育事业发展的建议,政府也开始认识到民营家庭教育机构是推动家庭教育事业发展的一股不可缺少的力量。

(二)民营家庭教育机构发展的困难

1 机构人员数量少,办公场所面积小

如前所述,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等广东省8个城市,能够正常营运的民营家庭教育机构约有21问。这些家庭教育机构中只有1间的规模较大,有26人和300多平方米的办公场所,另外有两间约有20来人、200平米办公室,其余大多数是4人以下、30平方米以下办公室的微型教育培训机构。(见表2)。

最近几年,广东民营教育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外语培训、网络技术、中小学生课外辅导、幼儿教育四类民营教育机构的工作人员和教学场地增长都比较快,广州一半以上的民营教育机构都有10个以上工作人员、80平方米以上的办公室。相比之下,民营家庭教育机构的规模变化不大,增长速度缓慢。可以说,民营家庭教育机构仍然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处于发展的生存期,办学条件、规模还有待提高。

2 服务对象少,服务形式单一

据2010年调查显示:广州市民营家庭教育机构所涉及的服务对象,50.5%左右是专门做0-6岁婴幼儿早期家庭教育;30.5%左右是为中小学生家长提供家庭教育服务;19%为家庭教育提供个案咨询(见表3)。由于公立家庭教育指导机构一般不收费,而民营家庭教育机构通常收取一定费用,所以前来寻求服务的家长并不多,能够获得的收益是非常有限的,通常需要兼做其他项目才能维持生存。

民营家庭教育机构服务家长的形式大多是以课程授课为主,注重普及性的家庭教育知识,适于没有学习过家庭教育知识的“新家长”,但是对于有一定家庭教育知识基础的家长来说并不适宜。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需要具有个性化的家庭教育指导和服务,但是广东只有6间民营家庭教育机构能够开展这方面的服务,显然离家长的需求有很大的距离。

3 教师专业水平不高,薪资待遇较低

调查发现,民营家庭教育机构工作人员的学历为本科及以上者25%左右,35%左右的为大专学历,其他40%左右的为高中或中专学历。民营家庭教育机构工作人员中有30%的为全职,70%的为兼职。据内部人员透漏,民营家庭教育机构的一般教师工资在2000元-3000元之间,有3-5年工作经验的骨干教师工资在3000-5000元之间。不与公立中小学教师每月6000-8000元的工资福利待遇相比,就与中小学生课外辅导、幼儿教育等其他教育培训行业的人员相比,每月工资也低500-1000元,这种情况是造成民营家庭教育机构教师的流动性较大的原因所在。

4 机构招生困难。资金运转短缺

民营家庭教育机构主要是靠学生缴费来维持生存。目前广东多数民营家庭教育机构的招生渠道单一,主要靠派发传单或组织大型活动。还有的家庭教育机构与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合作,通过大型讲座进入学校或者社区,让家长了解民营家庭教育机构的服务项目,但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效果并不明显。虽然可以借助的推广渠道很多,如网络推广、DM定投、户外广告植入等等,但是运用这些市场推广措施所需的投资很大,一般民营家庭教育机构难以支付。另外,推广家庭教育的讲座、书刊等前期投入的成本无法快速收回,这样容易造成资金短缺,中断资金流转,甚至倒闭。

三、民营家庭教育机构发展困境的原因分析

(一)民营家庭教育机构发展初期的艰难

民营家庭教育机构在广东省甚至全国还只有10来年的时间,社会和家长并不真正了解它,起步阶段中所遇到的问题是不可避免的,需要在发展中不断改进,不断解决。如民营家庭教育机构缺乏适应市场需求的优质产品,经常出现招生困难、运营资金不足等诸多问题在民营家庭教育机构发展的初级阶段几乎是不可避免的,民营家庭教育机构应当正确看待这些问题,坚持不懈地努力进取,当然除了自身逐步解决问题与完善经营之外,还需要外界他人的理解与援助。

(二)企业领军人对家庭教育缺乏正确的认识

在民营家庭教育机构发展的初期阶段,多数机构负责人是从外界转向家庭教育工作的,不懂家庭教育原理,对家庭教育的发展趋势把握不准,不了解家长的心理需求。还有一些民营家庭教育机构的负责人不懂家庭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在企业经营中视野狭窄,贪图眼前利益,结果导致项目投入和经营的失败,造成了物力、人力、财力等方面的浪费。如广州某民营家庭教育机构的董事长,把家庭教育项目的经营看得过于简单,一年中投资200万元同时开发多个项目,均得不到家长的积极回应,结果赔进去不少资金。

(三)政府对家庭教育事业的重视和投入不够

目前妇联、教育局、关工委、幼儿园和中小学校举办的“公立”家长学校数量和质量都不够标准,很难满足家长对家庭教育指导的需求。如果政府依旧没有一定的经费投入,家庭教育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必然停滞不前,不管是妇联、教育局或学校办的家长学校,还是民营的家庭教育机构,对家庭教育科学和技术的传播与应用都是相当有限的,无法从根本上提高家长素质、改进家庭教育。

(四)民营家庭教育机构与学校、政府三方合作不紧密

目前家长学习家庭教育的主要途径是参加家长学校,以及网络、报刊、书籍等。民营家庭教育机构举办家庭教育讲座或者跟踪指导,只有在妇联、教育局、关工委、幼儿园、中小学的支持下,才方便解决招收学员(家长)的困难,但是由于各自的利益和兴趣不同,妇联、教育局、关工委、幼儿园、中小学对民营家教机构的支持力度有限,双方难有深度的合作。

四、促进民营家庭教育机构快速发展的有效措施

(一)政府要充分发挥管理作用

1 政府有关机构应设立家教专干

在我国,家庭教育事业是一项不成熟的社会事业,政府应当大力扶持,统筹管理,让民营家庭教育机构有政府做后盾。目前多数地方把家庭教育工作放在妇联儿童部和教育局德育科,这两个部门都有自己繁重的业务工作,难以把家庭教育工作做好。民营家庭教育机构自身力量弱小,希望得到政府有关部门有专门负责家教工作的专职人员支持,以便更好地对接工作,协助政府推进家庭教育事业的发展。上个世纪我国许多地方的有关部门曾设立家教专干,这种做法很有效用,建议恢复和改进。

2 政府应给予专项经费的扶持

民营家庭教育机构作为一个行业来说刚刚起步,出于公众要求必须经常参与公益性活动,这就使它难以有足够的盈利维持自身的生存,为了扶持这些民营家庭教育机构,政府应当根据各个民营家庭教育机构贡献的大小,给予合理的税收补贴。这方面,北京市已经从2010年开始建立民营家庭教育机构的准入机制,对于从事民营家庭教育工作的人员资格严格把关,杜绝那些素质低下的人从事家庭教育工作⑤。

3 政府应建立相关监督机制

政府专门机构是否按一定的要求实施并监督已经部署的家庭教育工作,家庭教育专项经费是否合理运用,相关部门能否支持民营家庭教育机构做家庭教育工作,学校与社区是否按要求举办家长学校等都需要相关的监督制度。还有,民营家庭教育机构的运营收费标准谁来核准?家庭教育服务质量的标准谁来把关?同行竞争中如果出现违犯法律法规的事件怎么办?这些都需要政府有关部门做好监督工作,或者通过社团组织予以管理,包括对于严重违规者给予严惩。

(二)民营家庭教育机构不断完善自身

1 开发优质产品,提供多元化服务

部分实施早期教育的民营家庭教育机构,之所以能够在市场上站稳,一是有专业的早教专家团队,二是有系统的培训课程,三是有大量的家长资源。民营家庭教育机构应当根据市场的需求,不仅开发系统培训课程,还要提供更多的服务形式,除了家庭教育讲座,培训课程外,还要有相关的书籍、杂志、报刊等产品。通过专家个案咨询服务、举办亲子活动、家长交流沙龙、专家论坛、网络教学、网络论坛等多元化的服务形式是必不可少的,让家长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

2 降低运营成本,吸收社会资源

民营家庭教育机构除了教学场地、教学设施、员工支出费之外,还需要一大笔资金投入就是品牌推广和招生宣传。如果民营家庭教育机构能够与拥有家长资源的机构合作,譬如与教育培训行业的中小学生一对一课外辅导的家教机构合作,不仅能够达到双赢,同时还能为做市场宣传节省一部分资金;民营家庭教育机构还可以与妇婴幼儿产品连锁店合作,这类连锁店拥有大量的家长资源,所经营的项目和家庭教育机构服务的内容并不冲突,相反,如果能够更好的把家庭教育融入进去,双方都能达到双赢。

3 改善教师待遇,提升教师素质

师资队伍是民营家庭教育开展工作的根本,如果师资流动性过于频繁势必会影响教学质量,导致家长的不满和企业的生存。民营家庭教育机构要为教师提供合理的薪资待遇,同时还要完善福利制度、合理奖罚激励制度等,让教师自我价值得到实现,从内心深处有归属感,同时要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提升师资队伍的专业性,为优秀的教师成长提供更多机会。

(三)学校与社区要利用家长学校的优势支持民营机构

1 中小学的家长学校资源最大化

中小学校的家长学校有充足的教学场所,社区挂有“社区家长学校”牌匾、有能正常上课的教室,这些教学场所一般都配有教学设备,如黑板、课桌椅,有条件的还配置了电视机、VCD及网络教学等资源。中小学校内的家长学校和社区的家长学校一般都有基本的教师队伍,以及家长、巾帼志愿者组成的志愿团队。如果把以上这些资源有计划性、公益性地开放,并告知家长,不仅最大化地利用资源,同时也能够使家长在最小的成本下获得最大收获。

2 增强与民营家庭教育机构的合作

民营家庭教育机构一般有专职老师,有较强的服务系统,但是民营家教机构教学场地有限,家长对民营家庭教育机构的信任度有限。如果中小学校或社区的家长学校负责人来组织家长,委托民营家庭教育机构的专职老师授课,不仅能够解决校方的师资问题,民营机构的教学场所问题等,还能够使三方的合作形成合力,保证授课的效果,节省三方的成本,还可以为家长提供更多的家庭教育服务内容和形式,如民营家庭教育机构提供一对一咨询服务,帮助家长解决家庭教育中的各种难题,通过户外亲子活动改善亲子沟通、增强亲子感情等。

篇5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17(2014)01-0017-04

【作者简介】刘海(1987-),男,安徽安庆人,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学前教育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胥兴春(1973-),男,四川广安人,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博士、

一、问题的提出

目前在我国的社会转型背景下,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不断转移,留守儿童作为一个新生的社会问题早已引起各厅的关注和高度重视。然而现阶段关于留守儿童的研究更多地将焦点聚焦于义务教育阶段的留守儿童,对于学龄前阶段的留守幼儿缺乏足够的重视。笔者以“留守幼儿”“学前留守儿童”等为主题、篇名、关键词,通过搜索中国期刊网、维普数据及万方数据库等发现,关于留守幼儿的文献资料极其有限,通过文献的删选,剔除重复发表及无关文献搜得有关文献有60余篇。现有的文献主要从留守幼儿的生存状况(规模、分布、健康状况等)、教育问题、心理问题及社会行为问题等四个角度进行研究,具体情况如表所示:

学术界忽视学龄前阶段留守幼儿,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学前期幼儿有其特殊性:幼儿自身的身心发展的限制使幼儿对自身面临的困难和需要缺乏足够的敏感性和向外表达的能力;留守幼儿身心发展的诸多问题基本上处于潜伏、萌发和隐蔽状态,不易察觉;留守幼儿人多数呆在家里或农村幼儿园,缺乏群体比较和考察的机会,对他们出现的问题难以考量等。幼儿期是儿童动作、言语、认知、情感、社会性、个性等身心各方面萌发的时期,是人生发展的奠基阶段。“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学前期是关系着一个人一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处于学前期的农村留守幼儿应该比义务教育阶段的农村留守中小学生更值得同情和关注。在此背景下,本文对国内针对留守幼儿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和归纳,从中分析留守幼儿问题产生的社会背景,展示国内学者对留守幼儿的概念界定、数量规模和多学科研究方面的观点和结论,并从各角度探讨我国农村留守幼儿问题的应对之策,以期对国内留守幼儿的研究有所贡献。

二、现有研究内容述评

(一)留守幼儿概念界定

对留守幼儿的专门研究最早可追溯到1998年,张志英在《“留守幼儿”的孤僻心理》一文中最早提出“留守幼儿”一词,并将“留守幼儿”定义为因父母外出打工而独自留守在家的幼儿。然而自1998年“留守幼儿”一词提出以来至今学术界对留守幼儿概念的界定仍存在诸多分歧。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外出父母数量、外出务工时间、幼儿年龄界定。首先,在父母外出数量上有两种观点:有人认为父母双方均外出的幼儿才算得上是留守幼儿;有的学者认为只要双方中的一方外出即构成留守;其次,在外出时间上有人认为半年以上,有人认为三个月或一年,由于2000年人口普查及此后的有关调查基本上都采用半年为界定流动人口的时间参考长度,尽管有的学者对外出时间没有做出界定,但都以半年为时间标准;再次在幼儿年龄的界定上,有三种不同的划分,有6周岁及以下未人小学的儿童、1岁~7岁之间、0岁~5周岁三种不同划分,第一种观点由于和学前教育的年龄划分一致,得到较多认同。目前关于留守幼儿概念的界定分歧依旧较多,笔者较为认同华中师范大学蔡迎旗教授对留守幼儿做的界定:留守幼儿,即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自己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的6周岁及以下的未人小学的儿童。

(二)留守幼儿的规模及分布

1.留守幼儿的规模

对留守幼儿概念界定的分歧,以及调查方法以及计算方法的差异,目前对留守幼儿规模的推算也不尽相同。中国人民大学段成荣、杨舸根据2005年对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得出在全国5861万17周岁及以下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中,留守幼儿的规模达到了1585万人,占总数的27.05%。蔡迎旗根据2005年人口统计各项数据计算,我国6周岁及以下的留守幼儿达到952.37万人,占全国留守儿童总数的41.48%,占全国0岁~6岁幼儿总数的18.1%。尽管不同的研究者得出不同的数据,留守幼儿的规模巨大是个不争的事实,亟需得到关注和重视。

2.留守幼儿的分布

当前,我国的人口流动主要是从农村流向城市,留守幼儿也主要分布在广大农村地区。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显示,农村留守幼儿主要集中在中西部的人口流出大省。留守幼儿高度集中在安徽、江西、湖北、重庆、四川等五省(直辖市)区,留守幼儿在当地全部儿童中所占的比例接近甚至超过50%。由此可见,留守幼儿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广大农村地区,包括留守幼儿在内的留守儿童问题,是中西部地区的“特色问题”。

(三)留守生活给幼儿带来的影响

1.家庭教育不完整

父母的缺失导致家庭结构的不完整,留守幼儿只能与祖辈或其他抚养人相依为命,家庭教育的不完整给幼儿的身心发展带来了多方面的影响。农村留守幼儿家庭教育责任处于一种真空状态。孩子的教育责任在祖辈和父辈之间的含糊状态中被真空起来,父母想教,“够”不着,爷奶“够着”,教不了。在隔代教养的家庭中,祖辈对幼儿衣食住行关注较多,对幼儿教育问题的关注较少,重养轻教。隔代教养的孩子多比较娇惯,祖辈们也往往容易放松对孩子的管教。在隔代教养的孩子中,近60%的幼儿不同程度的存在一些普遍问题,任性、自私、冷漠、犹豫多疑、缺乏热情和爱心、缺乏同情心、逆反心理严重,常有违纪现象;性格孤僻,多以自我为中心,合作意识差;不讲文明、礼貌,上进心差,道德品行差;怕吃苦,缺乏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

2.学习能力差

农村留守幼儿与非留守幼儿相比,在数学、语言、绘画等方面均比较落后,与非留守幼儿相比,留守幼儿学习较差。在数学学习方面,大多数留守幼儿在数学能力、图形认知等方面存在困难;在绘画能力方面,留守幼儿在图形辨识上与非留守幼儿存在显著差异;在语言发展方面,留守幼儿普遍存在语言倾听能力欠佳、语言表达能力较弱,普通话表达能力弱等问题。

3.普遍存在心理、行为问题

大部分留守幼儿在同伴交往方面存在缺乏安全感、偏狭、排斥、攻击等令人担忧的状况。留守幼儿在同伴交往方面存在障碍。通过留守幼儿与非留守幼儿的比较发现,留守幼儿的抑制性控制与身体攻击、总攻击行为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与非留守幼儿相比,留守幼儿的抑制性控制能力较弱,具有较多的攻击行为。张悦秋、闫冬梅通过对连云港市农村地区386名4岁~6岁学龄前儿童进行调查发现,不同的年龄组存在不同的行为问题。4岁~5岁留守儿童以违纪、退缩、攻击为行为问题的前三位;6岁组留守儿童以违纪、交往不良、攻击占据行为问题的前三位。“黄冈老区城镇幼儿园留守儿童现状、问题与对策的调查研究”课题组成员在湖北黄冈革命老区10区县123所幼儿同和学前班进行调查发现,留守幼儿不仅人数众多,而且比较容易m现社会性发展异常问题,如性格缺陷、情感冷漠、情绪不稳、行为偏差、生活习惯差等问题。

4.健康、安全状况堪忧

根据全国妇联的抽样调查发现,留守婴儿得不到母乳喂养和科学人工喂养的情况比较严重。对农村留守幼儿预防疾病的免疫注射相对忽视,只有88%的留守幼儿能够打各类预防性注射疫苗,11.9%的留守幼儿没有打全预防针。留守学前幼儿在安全、自我保护、卫生等方面的知识非常缺乏。整体安全认知水平较低,在对防拐骗、防走失、交通安全、防范电等四个方面的认知水平较低,留守幼儿缺乏自我防护能力,发生安全事故的概率较高。留守幼儿的健康、安全状况得不到有效保障,令人堪忧。

(四)留守幼儿问题的应对对策

留守幼儿问题的解决需要国家、社会、家庭、学校和社区的共同关注、互相配合,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为留守幼儿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雷万鹏等人认为,对留守儿童政策应遵循“政府主导、责任共担”的原则。只有明确目标群体,瞄准留守儿童中的“脆弱群体”方能提高政策实施效果。和建花等人认为应从建立包括留守幼儿在内的留守儿童档案数据库和检测系统、完善农村留守幼儿计划免疫和保健管理,普及科学喂养知识、建设农村家庭教育支持体系,加强对监护人特别是祖父母和母亲的教育培训、发展农民工流出地与流入地的学前教育、开展对农村留守幼儿的社会关爱活动等五个方面人手解决农村留守幼儿所面临的突出问题。针对留守幼儿面临的各种问题与困难,一些学者和机构根据当地情况或自身的实践经验,创造性地提出了解决留守幼儿问题的新模式、新思路。袁国富等人根据农村实际情况,利用农村社区当地闲置资源,针对留守儿童的学前培养提出了“乡村育儿院”的新模式。在农村外出劳务人口众多、人口居住比较密集的范围内(主要是以村庄为主),把留守儿童相对集中在固定的场所内,由符合一定条件的专职人员进行统一的抚养和教育。南京晓庄学院在全纳教育的视域下根据本校大学生暑期支教经验,提出了以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为主体为留守幼儿实施非正规学前教育的支教模式――晓庄模式。

三、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纵观迄今有关留守幼儿的研究,还基本处于起步阶段,尽管不同领域、不同学者都在围绕留守幼儿问题进行研究和讨论,然而研究的科学性、规范性和价值取向等诸方面仍需进行深入探讨。

(一)核心概念界定不统一

明确的概念界定是开展科学研究的前提。然而迄今为止,对于“什么是留守幼儿”这一基本问题仍缺乏明确、统一的界定,对留守幼儿的界定只是从其特征进行表征与描述,缺乏对其本质的把握,这将直接影响这一领域的进一步深入研究。目前一些关于留守幼儿的研究甚至存在忽视留守幼儿概念的问题,学术操作缺乏规范。因此,今后的研究应建立在概念统一、明确的基础上。统一留守幼儿的概念十分重要,这不仅关系到学术研究的规范性和科学性,同时也关系着国家对包括留守幼儿在内的留守儿童政策的制定以及推广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留守幼儿研究“问题化”视角严重

目前关于留守幼儿研究的基本范式:“问题一原因一对策”,这种范式导致对留守幼儿的研究更多的是从问题化的视角出发对留守幼儿问题进行研究。在已有的研究中,留守幼儿在心理、行为、认知、社会性发展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或多或少在留守幼儿身上都存在,但这些又不仅仅只是留守幼儿自身存在的问题。留守幼儿身上出现的诸多问题一部分是由于留守幼儿自身的问题,还有一部分是因为留守幼儿所面临的农村整体的大环境和留守这一现实困境造成的。然而目前关于留守幼儿的研究尚未将留守幼儿自身的问题与其所面临的问题有效区分开来,导致现有的研究更多将留守幼儿看作是“问题儿童”,研究视角“问题化”现象严重。今后应以发展的视角进行关于留守幼儿的研究,采取追踪研究的方法,对留守幼儿今后的发展进行跟踪研究。同时与当前义务教育阶段的留守儿童研究相结合,进行纵向研究,使包括留守幼儿在内的留守儿童问题研究更加系统、全面。

(三)研究结论缺乏统一性

篇6

中图分类号:G7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917(2016)03-0211-05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对青少年实施必要的社会教育,是完善青少年人格、培养勇于担当品质的重要手段。大部分青少年还处于求学阶段,他们处于家长的严格管束之下,其活动也还受制于家长,因此,青少年家长在青少年社会教育中扮演极为重要的角色。青少年家长不仅在家庭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还承担着青少年社会教育的职责,这部分职责不属于家庭教育而是社会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从家长的视角对青少年社会教育问题进行探讨,可以为解决青少年社会教育问题提供新的思路。

一、社会教育、青少年社会教育意涵

“青少年社会教育”是“社会教育”的下位概念。社会教育的内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由于“社会”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广义的社会教育是指教育对象所受到的一切教育的总和,现在所说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被囊括其中,“社会教育”几乎等同于“教育”。对于这一点,学界的观点基本一致。就此而论,“社会教育”一词虽发轫于近代,但社会教育本身则早已伴随人类社会的出现而出现,古代的“教化”便是一种重要方式。对狭义上的社会教育的界定,由于视角不同,对其的理解也不完全一致。王雷从社会教育的功能角度,将社会教育概括为:“国家和社会公共团体在学制系统以外,为了提高国民的素质,利用一切文化教育设施,对全体国民所进行的一种教育”[1],这一概念虽指出了社会教育的功能是为了提高国民素质,但对实施社会教育的主体界定却比较狭窄。与此相对应,侯怀银和张宏波将私人教育机构也作为社会教育的主体之一,认为:“社会教育是指由政府、公共团体或私人所设立的社会文化教育机构对社会全体成员所进行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独立的教育活动”[2]。但此概念对社会教育的界定过于宽泛,实与广义的社会教育无异,也就无法和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相区分。佘双好在追溯国内外社会教育发展的基础上,从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相比较的角度,认为:“社会教育是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相对应的,区别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促进个体社会性发展的教育活动的总和”[3]。这一概念指出了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不同,却没有对社会教育的主体进行明确,因此也不尽完善。在借鉴前人观点的基础上,我们认为:社会教育是不同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是为了促进社会成员的社会性发展和社会进步,由政府、公共团体、社区、私营社会文化教育机构等机构对全体社会成员所进行的有目的、有组织的、系统性的教育实践活动。这一概念包含几个方面的内容:社会教育是一种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完全不同的教育形式,其目的是为了促进个体的社会性发展;社会教育的主体是多元的,可以是政府、公共团体、社区,也可以是私营教育机构;社会教育的对象是全体社会成员;社会教育可以采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生活的等多种方式。对“社会教育”之内涵进行明确之后,进而我们认为:青少年社会教育是指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所受到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之外的、根据青少年的个性特点所进行的一切社会教育活动的总和,即教育性社会经验的总和[4],包括青少年人际关系、交往技能、自尊与尊人、自我认知、健康护理等多方面知识与技能。那些在学校教育之外进行的、以提升青少年的学业成绩为目的的活动,如特长班、补习班等教育形式,实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青少年社会教育。

二、研究设计

本文研究所用数据来源于2014年9—10月份对武汉市江岸区部分青少年家长进行的调查。调查采用多段抽样(MultistageSampling,即分段抽样或多级抽样)的方法,首先从参与暑期项目的13个街道中随机选出8个,再对所选街道的全部社区进行调查,按照不大于1∶5的原则,随机对参与项目的青少年的家长发放问卷,每个街道发放的问卷在50-100份之间。调查共发放问卷650份,回收问卷545份,36份无效问卷被剔除后剩余有效问卷509份。就有效样本来看,性别方面,男性219人(43.0%)、女性291人(57.0%);年龄方面(均为30岁及以上),30-39岁287人(56.4%)、40-49岁163人(32.0%)、50-59岁47人(9.2%)、60岁及以上12人(2.4%);职业方面,公务员26人(5.1%)、事业单位人员55人(10.8%)、国有企业人员70人(13.8%)、私营企业人员136人(26.7%)、社会团体人员68人(13.3%)、农民11人(2.2%)、军人34人(6.7%)、离退休人员29人(5.7%)、其他人员80人(15.7%)。总体而言,本次调查的男女比例接近1∶1,年龄范围以30-49岁为主(合计88.4%),涵盖不同的职业类型,样本特征较为合理。为了便于研究,我们将问卷中的数据输入SPSS18.0软件,并运用交叉分析法,探讨与青少年社会教育相关的一些问题是否受家长的性别、年龄、职业类型等因素的影响。

三、统计结果分析

(一)家长最关心青少年的事项分析

通过对家长关注青少年事项的考量,可以推知青少年家长对青少年成长的整体态度。当问及“您最关心孩子的哪一方面”时,47.3%的家长选择了“心理健康”,这一比例远远高于对学习成绩的关心程度(23.8%),还有22.2%的家长最关心孩子的“身体素质”(见表1)。几年前,有学者曾对武汉市的46所中学和10个社区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有43.5%的家长整天围着孩子的分数转[5],这种状况在这里并没有得到验证。这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明,家长的观念已有所转变,逐步注重孩子的健康成长。与这一转变相印证,当问及“您最愿意让孩子参加的校外活动”时,近半数(48.9%)的家长选择了“综合素质拓展训练”,其次20.4%的选择了“郊游参观”,与课业学习直接相关的“特长培训”位于第三位(15.9%),最后是“各种比赛活动”(14.8%)。这进一步说明,现在的青少年家长不再仅仅关注青少年的学业成绩,更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获得综合素质的提升。不同年龄、性别、职业类型的家长对青少年的期望是否不同呢?我们将年龄、性别和职业类型分别与“最关心孩子的方面”进行了交叉分析,所得的p值分别为0.129、0.447和0.266,均大于0.05,也即年龄、性别和职业类型对青少年的期望的影响并不显著(限于篇幅,不在此报告交叉表的详细结果),说明青少年家长思想的转变不是个案,而是一种普遍现象。

(二)社会教育对青少年的影响分析

社会教育是教育系统(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对青少年的身心发展、树立正确的社会观与人生观有重要意义[6]。当问及社会教育对青少年的影响时,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49.1%的家长认为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一样重要,31.0%的家长认为有一点儿影响,只有1.0%的家长认为社会教育对青少年无关紧要。这说明被调查者对社会教育重要性的认知度还是比较高的。对社会教育的“重视”仅仅代表一种观念上的行为,思想只有与实际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发挥社会教育的作用。当问及在自己的孩子受教育过程中,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这三方面的结合情况时,59.3%的家长认为是“学校教育占主导,适当融合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12.4%的家长选择了“学校教育为主,家庭教育次之,没什么社会教育”,更有6.3%的家长认为这三者“基本没有结合”,认为将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三者结合良好”的家长仅有21.4%,还有0.6%的家长选择了“其他”。可见,尽管大多被调查者都认为社会教育对青少年成长非常重要,但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结合方面,却又缺乏应有的重视。是否不同的家庭将这三种教育结合的程度不一样呢?和前面分析“最关心青少年的方面”时的思路相同,我们也将年龄、性别和职业类型等三个变量分别同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结合程度进行了交叉分析。由于性别和三种教育的结合状态不相关(p=0.059>0.05),本文只报告年龄、职业类别和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三者结合程度的交叉分析结果(见表3和表4)。由表3可以看出,自三者“基本没有结合”直至“三者结合良好”这几种状态,30-39岁的青少年家长所占的份额都最大,但随着青少年家长年龄的增长,所占的比例有下降的趋势,换言之,青少年家长的年龄越大,则青少年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结合度越低。以“三者结合良好”为例,30-39岁、40-49岁、50-59岁、60岁以上这四个年龄段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1.6%、7.9%、1.2%和0.6%,下降趋势更为明显,50岁成为一条重要的分界线,50岁以下的家长和50岁以上的情况差距很大。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年龄越大的家长,其思想观念相对越落后或保守,最终造成了这种差异的产生。因此,可以这样认为,在实际生活中,青少年家长对青少年社会教育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年龄越大的家长,重视程度越低,这些家庭的青少年也更缺乏必要的社会教育。表4的p<0.01,说明所比较的变量之间的影响非常显著。由此进一步发现:适当融合社会教育及三种教育形式结合良好的青少年家长均为私营企业的员工,这一现象的可能原因是,私营企业工作压力较大,他们对孩子的期望值也就非常高,在教育孩子时也更加注意孩子的全面发展,以期让孩子以后不再从事这种辛劳的工作,实现“鲤鱼跳龙门”之梦。在三者结合良好的家长中(在“基本没什么结合”以及“学校教育占主导”两种状态中也是如此),农民家长所占的比例最低(仅为0.2%),在这几种职业类型中,农民的文化层次比较低,因此可以这样推测:文化程度高的青少年家长相对而言更加重视、也知道如何对自己孩子进行必要的社会教育。当然,农民家庭青少年的社会教育在这几类人群中相对较差,也可能有经济上的原因,即相对于其他人群,农民也没有太多的经济能力让自己的孩子获得社会教育方面的提高。但由于问卷中没有涉及经济问题的题目,这里只能猜测,其真实性还有待在今后的研究中进行验证。一个有趣的发现是,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孩子这三种教育基本没有结合的比例最高(1.7%),作为公务员的家长也不太重视青少年的社会教育,这和通常的观念并不相符,其中的原因还有待后续研究进一步厘清。

(三)社会教育的提供方式分析

青少年社会教育服务是公共服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形势下,这种公共服务的提供方式是否能够多元化呢?如果多元化,是否会得到公众的认可与支持呢?当问到“青少年社会教育是现代社会教育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下列几种提供青少年社会教育的方式中,您认为最好的是什么”时,53.2%的被调查者认为可以采用政府购买的方式,由各种社会力量代政府提供,只有30.5%的被调查者认为须由政府直接提供,还有8.6%的被调查者认为可以自己找机构(见表5)。这说明对被调查者而言,社会教育的供给方式是可以多元化的,政府完全可以不再是这种服务供给的唯一主体。这一点在后续的问题中得到了进一步证实。在问及对“无论是政府直接提供青少年社会教育,还是由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只要能最终达到对青少年教育的效果即可,提供方式本身并不重要”的态度时,48.3%的被调查者表示赞成,23.8%的表示比较赞成,11.6%的表示非常赞成,这三者的比例之和(83.7%)远远高于对此持“非常不赞成”(2.9%)与“比较不赞成”(13.4%)态度这两者之和(16.3%)(见表6)。这一项的平均值为3.28,也可看出青少年家长比较赞同青少年社会教育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化。这进一步说明,在青少年社会教育服务提供的提供方式上,公众正逐渐摆脱对政府的依赖,公众注重的是服务的效果,而不是具体的提供方式。对于青少年家长赞同青少年社会教育服务的提供主体多元化的原因,可以从另外一道题目中体现出来。当问及对“由具备一定条件的社会力量为青少年提供社会教育,与政府直接提供比较起来,专业性更强,效率也会更高”的态度时,6.3%的被调查者表示“非常赞成”,26.0%的表示“比较赞成”,48.7%的表示“赞成”,“非常不赞成”与“比较不赞成”之和不到两成(19.0%)(见表6)。可见,在此问题上,青少年家长的意见也是比较统一的,大都认为由社会力量提供会优于政府。

四、结论与讨论

首先,青少年家长处于“理性的无知”①状态:青少年家长对于社会教育的观念发生了变化,逐步认识到了社会教育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性,但在实际中却又不将社会教育置于应有的地位。从前面的分析可知,青少年家长所关心的已不再单纯是青少年的学习成绩,心理健康、人际关系等成为新的关注点,也认识到社会教育对塑造青少年健康人格的重要作用,但却又没有将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很好地结合,尽管也出现了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类型的青少年家长的孩子社会教育与其他两种教育结合程度不同的状况,但整体而言,社会教育还处于附属于学校教育的尴尬境地。其次,青少年社会教育的提供方式可以多元化。多数青少年家长认为青少年社会教育服务的提供,服务效果重于服务形式,故可不以政府为主导,只要社会组织的专业性较强,有相应的资质,口碑好,具有公益性①,那么政府可以通过政府购买的方式,由社会组织代政府为青少年进行社会教育。这种由社会组织提供服务的方式,较政府直接提供会更有效率。针对上述问题,从现实的角度看,以下两个方面是要着重予以考虑的:一方面,进一步加强对青少年家长关于青少年社会教育重要性的引导与支持。尽管现在的青少年家长对青少年社会教育已经有了相当的重视,但还大都停留在观念的层面,意识通过实践才能转化为生产力,才能真正有助于青少年社会教育状况的改善。青少年家长“理性的无知”的原因应该与目前青少年面临巨大的学习、升学等的现实压力有关,因为我们国家在倡导素质教育很多年之后,“应试教育”的影响仍然很大[7]。政府还应该加大对青少年家长,特别是年龄较大、文化层次较低的青少年家长的引导力度,进行有关青少年社会教育重要性,如何加强青少年社会教育,如何实现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与和家庭教育良好结合,并采取必要的措施,提升这些家庭的青少年的社会教育状况,比如建立这些家庭青少年的数据库,让这些青少年和社会教育较好的青少年结成帮扶对子,定期为这些青少年组织有针对性的社会教育活动等。同时,各种媒体也应依据不同的历史主题就青少年社会教育问题对青少年家长进行不同的扶持与指导。另一方面,大力推进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青少年社会教育服务工作。由于大多数青少年家长比较认可青少年社会教育服务供给主体的多元化,那么,购买社会教育服务就不仅是政府转变职能的一种方式,更是顺应民意的行为。为此,政府可以积极探索,大胆尝试,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青少年社会教育活动。在购买青少年社会教育服务方面,一些地方已开始了尝试与探索,并形成了几个有代表性的项目[8],已经有了一些可供借鉴的经验。但有一点还应该明确,不论是政府直接提供还是委托社会力量提供,一定要由政府对具体的社会教育项目内容进行掌控,也即政府的掌舵人角色务必予以保障,以确保社会教育的本原属性不变,并保证所购买项目的持续性。

参考文献:

[1]王雷.关于社会教育的几点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2):1-4.

[2]侯怀银,张宏波“.社会教育”解读[J].教育学报,2007,(4):3-8.

[3]佘双好.青少年社会教育的本质与内涵[J].中国青年研究,2007,(12):5-10.

[4]龚超.香港青少年社会教育理论探源及启示[J].青年探索,2010,(4):33-41.

[5]覃国慈,刘先和,冯桂林.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网络体系培育青少年健全人格——武汉市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调查报告[J].湖北社会科学,2011,(11):161-166,

[6]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社会教育与青少年全面发展[J].中国青年研究,2013,(3):5-9.

篇7

一、研究状况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大量的新市民涌向浙江发达地区,他们的子女随之也来到城市。由于家长工作频繁流动及家庭变迁的特点,这些新市民子女的家庭教育现状亟待研究。

1.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

本研究主要以浙江省新市民、新市民子女、新市民子女的教师三个群体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分析新市民子女家庭教育的现状。研究中的“新市民”是指在城市务工的农民。本文涉及的“新市民子女”是指6至14周岁(或7至15周岁),随进城打工父母在城市暂时居住半年以上有学习能力的少年儿童。本研究中的“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父母对子女持续不断的、自觉或非自觉的教育和影响。

2.研究思路及意义

在研究思路的设计上,主要分为以下四个过程。首先,在概念上界定好相关概念和研究范畴;其次,从家庭教育的不同维度对新市民子女家庭教育进行调查研究;再次,探讨新市民子女家庭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原因;最后,为解决城市化进程中新市民子女家庭教育问题提出对策。

3.研究方法

本研究在文献阅读归纳和访谈结果的基础上,采取问卷调查法。问卷共分为三个版本A、B、C,分别是家长问卷、学生问卷、教师问卷。通过excel表格初步整理数据,利用SPSS13.0软件进行问卷数据分析。对于主观题以及问题分析,采用焦点小组和卡片法,进行分析和汇总。

4.问卷背景情况

本课题问卷研究涉及全省11个地级市,总计发放问卷3192份,收回问卷3049份,总回收率为95.52%。剔除无效问卷94份,总有效率为96.91%。其中收回学生问卷1222份,剔除无效问卷共得1206份问卷,有效率为98.69%;共收回家长问卷1187份,剔除无效问卷共得1128份问卷,有效率为95.03%;共收回教师问卷640份,剔除无效问卷共得621份问卷,有效率为97.03%。

二、新市民子女家庭教育现状分析

本研究从亲子关系和期望、家教关注的情况、教育子女的方法等维度对浙江省新市民子女家庭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

1.亲子关系和期望

(1)亲子关系。亲子关系是人一生中最早接触到的关系,是影响人的未来发展的重要源泉之一。调查发现,浙江省新市民子女家庭家长和孩子对亲子交流的看法比较一致,有32%的家长和27%的学生认为家长经常与子女交流沟通,有19%的家长和23%的学生认为家长很少与子女交流沟通。当学生有烦恼时,寻求倾诉对象的情况如图1所示。在学生在有烦恼时,有半数(50%)学生会向同学倾诉,其次有31%的学生会选择同父母倾诉,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16%)从不跟别人说自己的烦恼,只有极少数(1%)学生会向教师倾诉烦恼。这个结果说明,家长和教师需要同学生增进了解和信任。

(2)对子女的在校期望。通过家长对子女的期望、学生眼中家长对自己的期望以及教师眼中家长对子女的期望三者的比较,有64%的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全面发展,有10%的家长希望孩子的成绩好;在学生眼中,有58%的学生认为家长希望自己全面发展,有21%的学生认为家长希望自己成绩好;从教师角度分析,有32%的教师认为家长希望自己子女成绩好就行,只有25%的教师认为家长希望子女全面发展。由此可以发现,在对子女的期望上,家长和学生的态度比较一致,而教师和家长的看法有较大差异。

2.家教关注情况

(1)家教关注的重点。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最关心孩子的情况如表1所示:在家长看来最重要的是孩子的行为品德(29%),其次是身体健康(25%),学习排在第三位(18%);从教师的角度来看,他们认为家长最关心子女的学习(56%),其次是身体健康(19%)。学生与教师的认知倾向比较一致。在关注重点的选择上,三个群体的认知存在着一定的偏差。

(2)家长对子女学业辅导情况。从教师问卷的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家长对子女的学业辅导不够重视,认为家长非常重视孩子学业辅导的只有3%;而且,有26%的教师认为家长重视但无能为力,说明家长有辅导子女的愿望,但受到自身文化素质的限制。

3.教育子女的方法

(1)子女犯错时的教育方法。大部分教师(64%)认为当孩子犯错误的时候,家长会以打骂的教育方式为主,有20%的教师认为家长会以讲道理的教育方式为主,也有1%的教师认为家长会以纵容的方式为主,有5%的教师认为家长放任不管。

(2)教育子女的困惑。从三份问卷的联合分析发现,教育子女最大的困惑时缺乏良好的教育方法。如图2所示,许多家长(47%)认为最需要的帮助是教育方法的指导;有41%的教师也认为家长在教育子女时缺乏正确教育方法的指导;大部分学生(53%)认为最希望得到的帮助是父母教育方式能够得到改善。由此可知,新市民家长能够意识到自己在家教方面的缺陷,并且渴望得到家庭教育方法的指导。

三、对新市民子女家庭教育现状的讨论

篇8

当今社会,每一个家庭对孩子教育的重视都达到了空前的程度,如何培养孩子成才成了公众关注的焦点。高尔基曾经说过:“单单爱孩子,这是母鸡也会做的事情,可是善于教养他们,却是一桩伟大的公共事业”。现实中大多数父母因为时间、精力以及能力的局限,无法通过学习专业的家庭教育知识,对孩子进行科学的教养。而从家庭里走出来的是社会人,是要参与社会生活和国家建设的,所以能否成才不仅是”家庭范围”的私事,也是公共领域的事。公共图书馆是一个国家和地区重要的社会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承担着社会教育的职责,它应如何支持家庭教育,更好地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提供帮助,本文尝试对此进行一些分析。

1家庭教育内涵的界定及社会意义

1.1家庭教育的内涵

从一个人的教育背景来看,整个人生的成长教育是由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组成的,家庭教育是围绕着儿童的成长而展开的家庭对儿童的影响,具有基础性和不可替代性。狭义的家庭教育认为,家庭教育是家庭内家长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影响;广义的概念认为家庭教育是家庭内部成员之间终身的教育影响。[1]本文所指的是狭义概念的家庭教育,这比较符合当下大众对家庭教育的普遍认识。

1.2家庭教育的社会意义

1.2.1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起点每一个人都生在家庭,长在家庭。教育对象来自于家庭,首先接受的是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我们整个教育系统的起点,有什么样的家庭就会有什么样的儿童。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永远的背景和底色。特别是作为起始点的家庭教育,一旦出现失误,会给教育对象留下影响终身生活的烙印,而且是很难在以后的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中弥补或剔除的。[2]

1.2.2家庭教育影响社会人才的素质从家庭中走出来的不仅仅是家庭人,更是全面参与社会生活的社会人。家庭在社会生活中担负着人口繁衍的功能,任何人口和社会人才都是在家庭中诞生的。对于任何人来说,都离不开家庭教育的熏陶和培养,从这点意义上讲,家庭教育影响一国国民素质的养成。

1.2.3家庭教育影响社会的幸福感孩子是父母的明天和希望。特别在当前以独生子女为主的时代,父母更是愿意倾注一切来培养和教育自己的孩子。良好的家庭教育,使人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这不仅是家庭的荣耀,更是社会的幸福;失错的家庭教育,会导致人才的受挫以致毁灭,不仅是家庭的负担,更是社会的灾难。

2公共图书馆支持家庭教育的必要性

“孩子身心健康,事有所成”是普天之下为人父母者最大的心愿。现实却是许多家长缺乏专业的家庭教育指导能力,对家庭教育常识学习不足,导致对孩子的教育容易走极端:要么过犹不及,要么完全不足,无法对儿童进行科学有效的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成败事关整个社会的进步与否,因此社会力量有必要伸出援手,携手共教。众多的社会力量中,公共图书馆肩负着社会教化与文化传播的任务,是一个地区的文化、信息中心,有必要、也有力量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方法的指导和帮助。

2.1公共图书馆应尽的职责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家庭单纯地让孩子吃饱穿暖的功能逐渐减弱,注重培育孩子的功能日益凸显。无论是在农村还是城市,家庭教育都得到空前重视,比如价格居高不下的学区房热,以及火爆的教育培训班市场,都反映出人们对教育的重视。家长也渴望能有渠道可以学习到专业的家庭教育知识,对孩子进行指导和教育,以赢在“起跑线”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共图书馆宣言(1994)》所提出的公共图书馆宣言宣告:公共图书馆是传播教育、文化和信息的一支有生力量,是促使人们寻找和平和精神幸福的基本资源。各个年龄群体的图书馆用户必须能够找到与其需求相关的资料。[3]因此,充分利用馆藏资源,为这部分读者群体提供所需的家庭教育资源,是公共图书馆应尽的职责。

2.2公共图书馆创新发展的需要

为读者服务是图书馆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因素。想读者所想,急读者所急,图书馆的事业才能长盛不衰。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涉及的面广、人多,如果把为家长提供家庭教育服务作为一个特色服务项目,给予重视并创新发展,公共图书馆应该会更加受关注。为了满足0-6周岁婴幼儿的阅读需求,南京图书馆在2016年10月8日开放婴幼儿阅览室。这对于有孩子的家庭来说无益是好消息,孩子多了一个学习游乐的好地方,家长多了一个相互交流和学习育儿知识的天地。外加6-15周岁的少儿阅览室,以及16周岁以上的成人阅览室,借此南图实现了各个年龄段读者的全覆盖,任何年龄段的读者,包括急需家庭教育知识学习的读者,都可以入馆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书籍。

3公共图书馆可以发挥的优势

生在家庭,育在学校,长在社会。教育的改革,改革的核心就是把教育的概念放大到了一个社会视野,要有社会资源的参与,同时把家庭教育和家长这个资源融入教育体系当中。我国的公共图书馆的设置,主要有两个目标,即文化引领和社会教育。正是由于公共图书馆承担社会教育的职能,所以它已成为家庭教育社会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家庭教育关注程度比较高的社会支持场所,除此之外,因为提供的是公益服务,家长和儿童都愿意参与其中。

3.1充分利用借阅平台

目前,公共图书馆最大的优势就是具有广博的文献资源。鉴于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如果能把相关的文献资源整合在一起,就会大大方便家长读者的使用。例如,把所有家庭教育类的书籍、期刊以及光盘资源专列书架摆放,摆在显眼位置;或放置于一个专门空间。这不仅从内容上给家长提供家庭教育咨询的帮助,从形式上也体现了对家庭教育的重视。

3.2充分利用公益讲座平台

大部分省市的公共图书馆都会结合本区域的特点,打造属于自身的讲座品牌。以笔者所在图书馆的“南图讲座”为例,每周末两场,几乎每场讲座都座无虚席。如果能够利用好这一平台,定期请教育学专家或在育儿方面很成功的家长来此做专题讲座,无疑会受到家长们的极大关注,从而可以为读者提供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知识学习平台。

3.3搭建亲子活动平台

家庭教育主要是在亲子之间的互动中进行的。[4]图书馆可以依托高素质人才队伍和丰富的资源为家庭教育提供更多亲子阅读、亲子游戏等活动,使他们在互动中增进彼此间的感情。以南京图书馆为例,每年寒暑假都会举办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书香童年”活动:“我是南图小管理员”体验活动、“畅游书海沐浴书香———南图之旅”、“书香阅读”系列、“书香影视”系列、“古书探秘”系列活动以及多样的培训活动来丰富少儿读者的假期生活。平日也会定期举办“故事妈妈”讲故事、南师大“黄领巾”阅读团伴读等活动。每次活动都受到广大家长和少儿读者的热烈欢迎。在数字图书馆支持家庭教育方面,正在探索中的江苏省的少儿数字图书馆项目,旨在推进全省公共图书馆少儿数字阅读服务,推动全省少儿阅读活动的开展,加强全省少儿图书馆工作者之间、少儿家长之间、以及图书馆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使家长多一个学习了解少儿教育的平台,也使孩子们有机会共享到优质的学习资源。

4公共图书馆开展家庭教育服务的努力方向

4.1努力扩大自我宣传

目前在我国,城市大都设有公共图书馆、专门的少儿图书馆,图书馆从事公益性活动,提供公益服务,为家长教育子女提供相应的支持。但图书馆界历来都只重视被动宣传,这种方式对尚未进馆的社会公众和有潜在需求但不知道有此渠道的读者不能产生任何作用,结果无形中流失了许多读者。鉴于此,公共图书馆应重视开拓馆外活动,加强自我宣传。如南京图书馆的“陶风采”活动,把南京市知名书店和公共图书馆捆绑在一起,读者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根据自己的需求自由地选择需借阅的书籍,极大地提高了南京图书馆的利用率和知名度,很受有孩子家庭的好评。

4.2开办网上家长学校

目前国内的网上家长教育平台,主要是网上家长学校。网上家长学校通过在线学习,为中小学、幼儿园学生家长提供了一个学习家庭教育知识的网上交流互动平台,同时也为家庭教育专家及家庭教育研究人员提供了一个向家长传授家庭教育知识、方法及经验的机会。目前几乎在全国各个省市都有这样的家校互动平台,但可能因为费用或宣传问题,家长的追捧度并不高。公共图书馆也可以依托图书馆特有的丰富的资源优势和不断发展的技术优势,借鉴省市的网上家长学校经验,建立公共图书馆网上家长学校。印发成册大力宣传,给那些有疑惑但无法亲自到馆的读者,提供一个居家就可以交流学习的途径。

4.3设立家庭教育咨询处

家庭教育像心理学一样,也是一门学问,需要专业人士研究,并给予指导。心理出问题了,可以找心理咨询师或心理医生;家庭教育出问题了,也应该有专门的机构可以给予建议和指导。目前国内家庭教育咨询这块,主要是靠社会心理机构中的心理咨询师来承担。因为收费高昂,还有碍于面子心理,人们往往会不愿去咨询。如果作为公益服务机构的公共图书馆,能够率先设立类似于心理咨询机构的家庭教育咨询处,招募专(兼)职的家庭教育指导师,为所有在家庭教育方面有困惑的家庭提供家庭教育咨询,将会受到家长和儿童的热烈欢迎。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给那些在家庭教育中遇到困惑或无所适从的家长提供帮助,而且咨询本身对人们也是一种启发,会让大家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专业性。

5结语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健康成长需要作为社会文化服务机构的公共图书馆的参与和支持。图书馆支持家庭教育,是图书馆社会教育功能的细化与延伸,必将成为今后公共图书馆服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图书馆+家庭”的结合不仅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和亲子关系的和谐,更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学习型社会的建设。

参考文献:

[1]丛中笑.我国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构建与推进策略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12-13.

[2]关颖.家庭教育社会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45.

篇9

一、 概念的界定

(一)家庭

《汉语大辞典》对家庭的解释是:“以血缘、婚姻关系作为基础的社会单位,成员中有子女、父母以及一起生活的亲属。”家庭作为人类的一种社会生活组织,有自己的特征:两性结合,延续后代;社会发展的产物,有自身的产生和发展的历史;人类的基本群体,满足了人们的多种需要。

(二)家庭教育(Family Education)

《辞海》中对家庭教育的解释是: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对儿童和青少年在家庭里进行的教育,不同的社会具有不一样的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具有随机性、全面性、伦常性和启蒙性的特点。成功的家庭是人成长的基础,对人生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概念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农村中的父母为了生存,不得不离开家乡外出打工,不得已将自己的孩子留在家中,这些孩子就是所谓的农村留守儿童。他们一般与自己父母亲中的一人或者隔代的亲人,还有一些和亲戚、朋友一起生活。赵忠心教授指出:家庭教育指的是父亲和母亲对孩子、长辈对年幼的晚辈施行教育,把对儿童、青少年实施的教育作为重点。

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是指父母或者长辈在家庭里对留守儿童进行的教育,既包括知识技能的传递,也包括心灵精神的慰藉。

二、家庭教育缺失对农村留守儿童造成的影响

(一)性格内向

农村留守儿童,在年龄很小的时候,有的孩子甚至刚出生没多久,父母就外出打工,可以说孩子严重缺乏父母的关爱与呵护。虽然这些孩子和自己的爷爷奶奶或者其他亲戚生活,但是父母的爱是无法被代替的。当孩子们遇到困难时,第一时间总会想到自己的父母,可总是无人回应。时间长了,孩子们遇到解决不了的困难时,总会感觉到孤立无援,就会不愿意与别人交流,性格也变得内向起来,甚至会得自闭症。

(二)感到自卑

孩子都喜欢和别人攀比,这是孩子的天性。如果自己的父母在身边,孩子就会感觉到自信、安全和自豪。可是父母不在身边,尤其是长时间不在身边陪伴,孩子就会感觉没有安全感,就会感觉到自卑,有的孩子甚至丧失信心、自暴自弃。

(三)无依无靠

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经常离开孩子进城务工,尤其是现在独生子女比较多,父母长期不能陪伴孩子,不能了解孩子的一言一行。这些孩子在家里没有人陪伴,内心感到孤独和空虚,无依无靠,没有安全感,他们就变得自闭、冷漠、孤僻、不喜欢与别人交流,有的孩子甚至得了抑郁症。可以说,亲情的缺失、亲子教育的缺乏、父母亲关爱的失位等都是留守儿童必须独自面对的。

三、 家庭教育缺失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影响原因

(一)家庭结构不完整弱化家庭教育功能

随着我国生产力的发展,社会转型,农村留守儿童是在这个期间形成的新生群体,他们的显著特征就是缺少父母的关怀和爱护。心理学研究得出,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父母亲任何一方扮演的角色都不可或缺,同时也是不可替代的。父母不在孩子身边,不能及时了解儿童的思想和心理的变化以及孩子成长的过程,也不能帮助孩子走上健康的成长道路,甚至还会导致他们走上歧途。目前,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生活方式、工作方式、经济结构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儿童时期的社会化是我们人生的社会化基石,儿童后期的情感和智力的发展都会受到先前的社会化影响。

(二)家庭亲情缺失使留守儿童没有归属感

农村留守儿童年龄一般比较小,他们非常渴望得到父母的亲情关怀。留守儿童经常缺少父母的关爱和保护,他们不能感受一个完整的家庭氛围,更不能和父母进行情感的交流和亲子的互动。在成长期间,孩子们也不能及时向父母表达自己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父母也不能及时了解孩子心理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留守儿童不喜欢和别人交流,变得非常敏感,与父母的感情也慢慢疏远,有些孩子甚至出现了抑郁的现象。家庭是孩子成长和受教育的起点,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也是最好的老师,好的家庭环境可以使孩子健康成长。

(三)家庭教育落后严重阻碍农村留守儿童智育发展

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受现实生活所迫外出务工,可是他们失去了对孩子的家庭教育的时间和精力。留守儿童的父母绝大部分没有接受过好的教育,知识水平有限,当孩子在学习中遇到困难的时候很难得到父母的帮助,无人过问他们的成长,留守儿童在学习的起步阶段就已经落后。当孩子在学业中取得进步的时候,没有人给予他们鼓励。而且,监护人很少有时间和机会与老师和学校交流沟通。由于父母外出打工,留守儿童缺少父母亲的爱,经常感到自卑,自我封闭保护意识强烈。厌恶心理、逆反心理、讨厌情绪在农村留守儿童群体与社会交流沟通中表现得最为明显,进而阻碍了孩子智育发展。

四、 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缺失的对策

(一) 政府加大改革的力度

政府要逐渐改变和户籍关联的制度,例如教育、医疗、住房等制度。通过改革这些制度,逐渐消除城乡之间的壁垒,使农民享有和城市人相同的权益。此外,各级政府还应该加大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法律保护力度,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把家庭监护作为主体,把学校、社区等其他人员监护作为保障,国家监护作为补充,形成一个完整的监护体系。与此同时,加快和促进城市化,使农村逐渐赶上城市的发展水平,缩小它们的差距,改善留守儿童问题。在教育方面,政府应该努力加强统筹城乡发展,各级政府加大对农村特别是贫困农村的教育投入和支持,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的受教育的情况,弥补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

(二) 建立人性化的寄宿制学校

篇10

一、家校合作的概念界定及意义

家校:即对学生最具影响力的两个社会机构——家庭和学校。家庭本身具有教育未成年人的职能和责任,学生成为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教育对象,构成了家庭与学校相关联的客体,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链。

家校合作:顾名思义是“家庭与学校合作”,是一种家庭与学校教育相互配合的双向循环活动;是现代家校合作教育发展的新模式,一般有两种形式:即“以校为本”和“以家为本”。从现实意义上讲:家校合作可化解家庭教育低效的难题和提高家庭教育的实效性;可促进家庭教育创新发展;可改变“5+2≤0”的现象;可整合教育资源,形成教育合力(5+2≥7效应)。“以校为本”的家校合作,从所处教育机构(学校)和角色(教师)出发,以学校为本位开展家校合作活动,毋庸置疑,也是顺其自然;从运作模型到流程环节直至反馈调控都符合学校管理的目标指向。家校合作活动围绕的中心是学生,学生是家庭和学校共同的服务对象;家校合作的形式是一种双向互动的过程,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应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相互促进,其中学校应起主导作用;家校合作的过程是社会参与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家长及教师之间的情感交流的过程,同时,也是家庭和学校为实现儿童全面发展,在平等的基础上,双方沟通协作,最终实现优势互补的一种活动;家校合作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身心健康成长,更好的实现社会化。

二、“以校为本”家校合作活动的探索与实践

家校合作是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由于社会发展的复杂性,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都有各自的优势和局限性,现代中小学生的教育很多是学校无法实现的,需要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关注与配合。特别是家庭教育,很多行为习惯需要在家养成,家长的责任是至关重大的,家校合作教育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由于农村家庭居住边远分散,家长外出务工的多,经济条件比较差,交通不便等多种因素,比较适合于“以校为本”的研究与实践。以内官营中学的家校合作实践活动为例,在总结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寻找合作过程中现存的问题和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为我区农村全面推广“家校合作”教育活动提供可借鉴的依据。

我校“家校合作”开办比较早,但比较正规的家校合作活动是从2009年开始的,主要是“以校为本”展开活动至今已延续四年,从初步探索实践到实践过程中完善,现已形成良性循环,使本校“家校合作”教育已形成规模,取得了显著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培训家长提高认识,形成家校育人目标的统一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完善,它的社会性的深化,并不意味着家庭作用的削弱,而是意味着家庭作用的加强。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和谐的全面的发展,就是两个‘教育者’——学校和家庭,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样的原则出发,无论是在教育的目的上、过程上还是手段上,都不要发生分歧。”可见,青少年的教育需要家庭与学校很好合作才能获得成功。中学阶段是学生发展的一个特殊时期,在这一阶段学生的生理、心理都发生着急剧的变化,学习任务的繁重,升学、就业压力的增大,再加上社会复杂环境的影响,都对学生形成了挑战,要协助他们很好的应对这一挑战,仅靠学校是不够的,还需要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们认为家校合作是应对这一挑战的有效途径。

(1)举办家长学校,有机培训家长,形成教育目标的一致性

我校举办“家长学校”,一是注重了家长的有机培训。开展各种类型的大小型家长会和家长座谈会,针对农村家长的教育观念,方法方面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培训。促进家长提高认识,关心教育、参与教育,增强教育子女的信心和能力;挖掘教育资源,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家长学校的开办,拓宽活动资金的筹措渠道;让家长了解学校情况,例如,开学初的家长会,学校首先给家长介绍学校本学期的收费情况、学校的工作计划、教育教学任务以及教育管理措施等。期中考试后的家长会主要让家长了解自己孩子的考试成绩、在校的各种表现以及发展的潜能,存在的问题,家长在后期还应做些什么?怎么做等。另外,由于农村多数家长外出务工,学校除了定期召开大型家长会外,还选择家长农闲的时候,或外出务工人员返乡的时候,针对重点年级的家长进行分层次培训。

我校设立有容纳3000多人的培训场地和容纳150多人的培训室,有领导和专业教师具体参与负责,并邀请心理学专家、家庭教育专家就中学生青春期的心理转变及家庭教育理念对教师和家长进行有机培训。使家长在了解政策的基础上,充分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激活家庭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教育家长了解中学阶段孩子生理、心理发展的变化;了解孩子在这一阶段需要什么?需要怎么样的帮助和引导;明确学校的主要任务;掌握家庭教育的方法;形成家校联教目标的统一性。通过培训,使家长和学校在教育孩子的认识上达成了共识,促进了家校之间的相互信任。既避免了学校和家长在教育孩子上出现的冲突和矛盾,又建立了融洽和谐的伙伴关系,同时,得到了家长及社会的支持和协助。

二是开展形式多样的专题讲座。学校根据目前很多父母过多的关注孩子的衣食住行、身体强健、文化成绩等;却忽略了孩子的精神需求、心理健康、思想品德等;要求孩子好好学习,自己却不思进取等家庭教育误区,利用“家长学校”每学年举办一次由专家、学者和专业人士主讲的《重视孩子心理健康》、《良好行为习惯从小养成》、《怎样做新世纪父母》、《创建学习型家庭》、《怎样引导孩子的学习》、《要求孩子好好学习,父母必须天天向上》、《独生子女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隔代孩子的教育应注意的问题》、《与新课程同行,与孩子共成长》等专题讲座,并且进行问卷调查、反馈信息,邀请家长代表发言,相互交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制定制度,使家庭教育逐步走向规范

我校每学年初,对新生都要进行家庭情况摸底,制定适合本校家长的家庭教育指导制度。如《内官营中学家庭教育指导工作计划》,《内官营中学家长委员会章程》、《内官营中学家长学校教育指导纲要》、《内官营中学学生管理条例》、《好家长、优秀学员表彰条例》、《家长意见书》、《告家长书》等,让家长明确其指导思想、主要工作及工作目标;并印发有关的章程、制度、规范等,让家长充分认识家庭教育指导的重要意义,使家长学校的举办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

(3)遵循三大原则,体现家校育人新特色

我校举办家长学校的三大特点:一是“导”而不“框”,给家长指明培养教育的方向,给他们更大的思考、实践、体会的空间;二是抢抓契机,正确引导,促进家长与学生间的和谐交流;三是搭建平台,创立特色,使家长学校工作常抓常新。我校的家长学校工作现已形成了“以公民道德实践为切入点,以重塑自我为起始点,以孩子健全人格为出发点,以孩子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家庭教育氛围,为师生家校“四位一体”的教育搭建了平台,体现了家校合作的新特色。

2.建立健全家委会,形成完整有效的家校联教机构

家长委员会是家校联教形成“三位一体”教育紧密联系的一种较好的形式。我校大型的家长会一般规定为每学期两次,开学初和期中考试后,家长委员会的建立一般在每学年的起始年级开学初的家长大会上产生,毕业年级的家长委员由起始年级的家长补充,形成循环制。构建模式:“学校家长委员会总会年级段家长委员会班级家长委员会分会”三级机制,班级家长委员会是开展活动的基层单位,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家长委员会的成员,由家长会分级选举,首先将各级有责任心、素质比较高、名望比较好、有奉献精神、对教育事业热心、有一定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乐于义务承担学校和家长委托的工作的家长选上来,再考虑家长委员会的分布尽量体现农村家庭的分布,便于家长委员会与家长的联系,使家庭与学校间的信息沟通畅达。家委会的主要任务是:协助学校教育管理;充当学校的参谋;为家庭教育提供咨询;促进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的结合。其次,给家长委员会自行组织的权利,鼓励定期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学校扩大对家长的开放范围,允许家长委员参与学校的各个方面,使家庭与学校的合作层次由知情层次向决策层次逐渐提升。另外,利用家长委员对素质比较低,尤其是隔代家长、单亲家长从教育观念、教育方法上给予指导,负责把教师传授的科学教育观念、教育方法传递给每个家长,相应的起到为教师减压的作用。

3.以活动为主体,促进家校合作的有效发展

(1)开展各类家长会,消纳存在的具体问题

家长会是家长与教师进行双向交流互动的好机会。家长会有校级家长会、年级家长会、班级家长会和家长座谈会。我校除了校级家长会外,根据班情、学情,不失时机的召开年级家长会、班级家长会和家长座谈会,如有“会诊式、交流式、咨询式、展览式、辅导式、快餐式”等。例如“会诊式家长会”,班主任归纳好各种不同的“病例”,将不同类型的家长召集在一起,提供给家长思考,分析问题及形成原因,商讨教育失误及改进措施,寻求最佳教育方案。在会上各任课教师以平等的地位,本着双方友好、坦诚的态度,就孩子教育的各个方面和存在的具体问题,共司探讨解决问题的对策。这样的家长会在各班最少每学期都要开两次。特别是针对班级部分学生存在的具体问题,唤醒家长的德育意识,尽量让家长认识到德育的重要性,使学校德育与家庭德育的目的保持一致、同步发展。

(2)开办“学校开放日”,提倡家长参与课堂研究

让家长参与教育就要让家长了解学校教育,不但了解自己孩子的学习,更重要的是了解学校的教学情况。我校面向家长举办“教学开放日”有定期和不定期两种形式,每周星期三为定期教学开放日,另外根据家长的方便而定,但不论是哪一种形式学校都有专人接待,参观学校的环境,在自己孩子的课上陪孩子一起听课,参加学生的各种活动等。让家长进课堂听课,参与课堂教学研究,既可了解自己孩子的学习情况,又可提高指导孩子学习的水平和能力;既可了解教师的教学行为,又可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提供有效建议。

(3)建立学生基本情况信息库,开展有效家访

我校鼓励教师家访,逐步将家访制度化,并列人家校合作教育专项考核。家访的作用在于了解学生在家的情况,争取家长的配合,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得以结合。我校教师根据所教年级每个学生的基本情况都建立了信息库,如学生家庭成员结构、经济状况、居住条件及生活水平,学生的社会交往及兴趣爱好,性格特征及理想愿望等。需要对某个学生进行家访时,首先根据信息库已存的信息和目前的表现制定出详实的家访计划,确定明确的家访目的与内容,再选择恰当的时机进行家访。因为农村家庭居住分散,家访比较耗时,而且有很多家长外出务工,监护人又比较忙,所以选择比较合适的家访时机是家访能否成功的基础。我校坚持做好班主任、任课教师上门家访工作,特别是对家境贫困、学习困难、行为习惯偏差、身体智力有残疾、单亲、离异等特殊学生进行重点家访和帮助,使家访由针对解决学生问题型向针对家庭教育指导型转变,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据统计每个教师平均每学期有效家访次数在五次以上。

(4)开通亲情热线,利用电访优势

随着现代通讯工具的改善与普及,为教师和家长的联系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我校开展“家校合作”的另外一种形式是建立家校联系卡和开通亲情热线。最直接,最显实效的是亲情热线。由于农村家长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多,隔代抚养子女问题的突出,家庭教育的空缺,社会环境的复杂性等,给学校教育带来一定的难度。现代信息的通畅,给各类家长的联系提供了很多的方便,保证了家校合作的有效进行。

三、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篇11

二、“新市民”家庭教育的新特点及对儿童社会融合的影响

通过对考察结果的总体分析,“新市民”家庭教育出现的一些新特点如家庭教育观念的潮流化、家庭亲子关系平等化和亲密化、家庭教育文化的多元化及家庭活动集体化等,对儿童的社会融合均产生着较大的影响。

(一)家庭教育观念的潮流化对儿童社会融合的影响

家庭教育观念其实就是父母或家长的教育观念,是指父母或家长在教育和培养子女的过程中,对子女发展以及子女如何发展所持有的基本、整体的观点,而且家庭教育观念是一个深受时代和社会发展变化影响的概念,其内涵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其实,“新市民”本身的发展就是时代进步的一个标志,他们在时代大潮的推动下,从农村走向城市,随之在城市落户,逐渐与城市生活、城市发展融合在一起,他们的教育观念也随之发生深刻的变化。受城市文化教育的耳染目睹,“新市民”家庭教育中出现的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家庭教育观念日益受城市教育风尚和各种教育传播媒介的影响,出现潮流化倾向。新市民家庭教育观念受“社会性感染”的影响,出现的这种追随潮流的趋向,使他们逐渐抛却或调整自己原有的教育理念。在优生优育方面,认同“只生一个孩子好”,在儿童观、儿童教养方面等迅速的与最新流行的教育理念相适应,基本保持和城市家庭教育新理念同步。在教育行为的选择上更趋向于合理、科学,更趋向于城市认同的方式、方法,因此,这一点在促进“新市民”子女与城市文化、城市生活的和谐共生上具有较大的意义。当然,潮流化也隐含着从众化的意味。在受从众心理、攀比心理、补偿心理的驱使下,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各方面接近或达到城市孩子水平,是“新市民”的普遍心态,并由此背负更大的压力,也失去了原本朴素、简单的农村特色。“新市民”家庭教育观念的潮流化倾向在子女教养方面最突出的表现是:“新市民”用于子女教育投资的消费大大增加。通过对五个家庭的访谈得知,每个家庭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音乐艺术方面有所了解,一方面出于让孩子获得多方面的发展,另一方面以弥补自己从未受到这方面教育的缺憾。因此,“新市民”家庭大多为孩子购买各种乐器,送孩子上美术班、音乐舞蹈班,甚至为孩子聘请家庭教师,专门对孩子进行辅导。较大的家庭教育投入的动力来自于年轻的“新市民”“超越自己、超越农村”,“不再过苦日子”的普遍心态,希冀通过各种各样专门的培训教育提升孩子未来在城市生活的竞争力,不再像自己一样历经打拼的艰辛和磨难。这种对教育的过高期望,导致新市民不惜代价对孩子施以“英才教育”。这种倾向,违背了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过多占用了孩子游戏娱乐的时间和空间,极大地占据了孩子们在其它形式中进行社会融合教育的时间,从而丧失了和城市孩子进行交流沟通的机会。

(二)家庭亲子关系平等化、亲密化对儿童社会融合的影响

亲子关系是指父母与子女的关系,父母与幼小子女的关系包括抚养、管教及培育等。据调查,农村家庭亲子关系有如下特点:亲子间的亲密度低,亲子依恋不强,亲子交往的频率低;农村父母对子女有偏爱现象,更加偏爱男孩和排行靠前的孩子;农村儿童对母亲更加信任、依恋和亲近。[3]“新市民”已在城市生活数年,其生育观、家庭观已然发生改变,家庭结构的核心化,子女的独生化,使子女日益成为家庭生活的中心和重心,父母给予子女更多的关怀、照料、陪伴、管理和培养,使亲子关系也日趋平等并更加紧密。亲子关系的平等化、亲密化,使“新市民”家庭逐渐形成新的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家庭教育模式。良好的亲子关系是亲子教育的基础,只有在关系和谐的状态下,孩子才会尊重父母,接受父母的教育,父母才可以把自己的知识、经验、智慧顺利地传递给孩子。这种家庭教育模式,有利于培养儿童活泼的天性、强烈的求知欲、广泛的兴趣、可贵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和养成良好的习惯。如一些“新市民”家长利用有限的空闲时间带领孩子郊游、参观博物馆等,有的“新市民”家长陪伴孩子利用废旧物品进行手工制作等,以开启孩子的智能,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同时,“新市民”由于过往生活的艰辛,出于代偿心理,在对子女的教育过程中放弃应有原则,对子女的非分要求也言听计从,一味满足孩子的各种需要,子女便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一种特殊心理和行为方式,在家里唯我独尊,缺乏对他人、他物的认同感和协作感,这本身就是一种不良的教育方法,是不利于儿童健康成长的。

(三)家庭教育文化多元化对儿童社会融合的影响

家庭文化是家庭成员通过学习与生活活动所创造和形成的精神财富、文化氛围以及承载这些精神财富、文化氛围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家庭教育文化主要包括家庭教育价值观、家庭教育主体观、学习至上价值观等,它是家庭文化的一个重要侧面,对人的发展方向与进程具有直接的决定作用。“新市民”均来自于不同省份的农村,年幼时受到农村传统教育文化氛围的浸染与熏陶,虽然在城市已生活多年,但仍不可避免地会带有农村文化的印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取向是以家庭为本位,中国农村家庭教育也具有这种鲜明的价值追求,“鱼跃龙门”、“光宗耀祖”是其共同的心理诉求。“新市民”虽然已取得真正的城市身份,但在城市家庭育儿中不可避免地受到原来农村家庭教育文化,尤其是农村家长制“家风”的影响。同时,“新市民”子女多由农村老家的祖辈带养,因此,农村家庭教育文化对孩子的影响不言而喻。“学习至上”、“教育改变命运”的教育理念落实在孩子教育上,就特别强调孩子的学习成绩与智力发展,而忽视甚至漠视了孩子其他各方面的发展。同时,“新市民”身居城市数年,其家庭教育理念和行为必然受城市文化的影响,因此不同的地域文化、城乡文化共同交织构成“新市民”特殊的、多元的家庭文化。家庭文化的多元,使这些自身素质相对较高的“新市民”不断整合各方文化优势,也提升了家庭教育的文化厚度。“新市民”子女从小感知不同的风俗习惯,聆听不同的方言与乡音,领略不同地区的文化风情,对其个性成长及社会性发展都将有所裨益。但“新市民”家庭文化的厚度与其自身文化素质等有很大关系,如果对多元文化整合的能力不够,地域文化、城乡文化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就会产生一定的矛盾和冲突。表现在家庭教育中,不易形成教育的合力,孩子就会无所适从,失去应有的判断力,使其处在一种“我该听谁的”的忧虑之中,影响其健康成长。

(四)家庭活动集体化对儿童社会融合的影响

参加各种各样的社会交往活动是儿童快速认识社会、融入社会的一个有效途径。“新市民”远离农村家乡,在城市落户生活,与农村家族式的大家庭相反,“三口之家”是其家庭生活的写照,家庭中的闲暇娱乐时间是父母和子女共同度过的。而且由于“新市民”自身教育观念的提升,比较注重和子女的交流和沟通,比较关注孩子的内心需要。在有关家庭活动内容、形式的选择上,更注重听取孩子的建议,往往是父母与子女共同商量、共同活动,父母与子女之间不仅仅是父子(女)关系,更多的是同伴关系。与一般城市家庭相比,由于城市社会关系的缺少,使“新市民”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更为亲密。“新市民”家庭在购物、出外游玩等的家庭娱乐与闲暇活动中,整个家庭共同参与的集体化特征尤为明显。新市民家庭这种家庭活动集体化的特征,有利于促进亲子关系的平等、和谐,使子女在其乐融融的氛围中接受教化和熏陶。同时,新市民也有意识地带领孩子在闲暇时间出游、参加社会交往活动,以拓展孩子的视野,增加他们了解社会的机会。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新市民”家庭活动的集体化是一种被动的集体化,是在缺少其他社会关系之下的无奈选择。由于其他社会关系的缺乏,“新市民”家庭中每一个人都是相互依赖的对象,而对孩子来说,这种情况更为明显。由于这种集体化特征,使孩子一直生活在成人世界里,必然限制和影响孩子在儿童社会的交往,尤其是和其他城市孩子的交往,也必然影响儿童社会融合的程度。另外,我们也应该看到“新市民”正值事业的上升期,多年的城市生活打拼,十分明了工作对其在城市生活的重要,因此,在“新市民”家庭中,父母与子女集体娱乐、度过闲暇的时间是十分有限的。这使得电视、电脑成为儿童在家庭生活中的重要伙伴,逐渐成为影响儿童社会融合的一个重要因素。一方面,电视、电脑以直观的方式引起儿童的兴趣,增加了儿童的语言认知,对“新市民”子女的语言认知,尤其是普通话的学习有较大帮助,也开阔了儿童的视野,提供儿童更多的知识信息。另一方面,电视、电脑媒体资源质量缺乏有效监管,内容多与儿童的生活不相适应,过多的与电视为伴,势必影响儿童的健康成长。

三、几点思考

通过与“新市民”家庭的深入沟通,发现随着农民工社会身份和社会层次的变迁,对其子女的社会融合也有不同的影响。因此,采取措施创建和谐、共融的社会气氛,整合多方力量构建社会支持网络及加速“新市民”自身素质的提升,应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一)全方位提升“新市民”的社会融合度及自身素质

在新市民家庭中,年轻的“新市民”父母是家庭教育最直接、最经常、最重要的教育者,他们自身的融合程度及融合经历,必然影响孩子对城市社会及城市生活的认同,因此,要促进孩子的社会融合,必然要首先全面提升“新市民”的社会融合度。为此,第一,政府和社会其他相关部门要继续深化针对“新市民”的落户政策和社会保障政策,使他们顺利地在城市安身且安心地工作与生活;第二,努力营造友好、和谐的社会环境,以帮助“新市民”更快地融入城市社会生活。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孩子的发展能力取决于父母的发展。”父母自身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其家庭教育的水平和能力,要提高“新市民”的素质,尤其是作为父母的教育素质,关键在于使“新市民”的教育观念发生深刻的变化,以使其教育行为发生根本的改变。为此,首先“新市民”要从自身做起,阅读有关教育理论的书籍,借鉴适合于自身的教育方法,同时树立健全的人才观、儿童发展观和教子观。其次,构建社区服务“新市民”家庭教育的体系,为“新市民”提供家庭教育指导,包括身体养育、心理方面的咨询、亲子互动等,以进一步解决“新市民”在家庭育儿中遇到的困惑,提高其家庭教育指导力。

(二)倡导社会融合理念,培育多元、共生文化氛围

社会融合的主旨在于构建良性和谐的社会,其手段在于强调个体之间、个体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包容、互相认同。“新市民”与城市文化生活的融合不仅包括自身对城市的认同,而且也包含城市社会对其的包容和接纳。因此,必须调动多方力量加强宣传,倡导社会融合理念,促进“新市民”及其子女与城市社会的共融。首先,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宣传我国各个地域的文化习俗,开阔人们的视野,了解并认同文化差异,学会相互尊重和理解。其次,发动社区开展交谊活动、张贴宣传图画,宣传农民工为城市建设所做的突出贡献,让城市本地居民以和“新市民”家庭结对子、互相串门等方式交流双方家乡风俗习惯,增进居民之间的相互交流和了解。通过共同努力,为“新市民”参与城市建设及其子女教育提供良性发展的平台,创建和谐共生的多元文化氛围。

(三)整合多方力量构建社会支持网络,共同推进社会融合

篇12

一、国内研究现状

目前,父母教养效能感在国内甚至国外都是一个相对较新的研究领域。本文将对国内(大陆地区)现有的有关父母教养效能感的研究文献作一个简单的梳理。

(一)父母教养效能感的概念

父母教养效能感是源自班杜拉1977年提出的自我效能感的概念,是自我效能感在家庭教育领域内的延伸。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己实现特定领域行为目标所需能力的信心或信念。根据这一概念,父母教养效能感所指的就是人们对自己在家庭教育领域内成为成功父母所需能力的信心或信念。目前国内大部分学者对父母教养效能感概念的界定一般都沿用了于志涛(2005)对父母教养效能感的定义:父母个体对自己成为胜任、有效的父母的能力信念和能对子女的行为与发展产生影响的能力信念。父母教养效能感影响着父母的教养方式以及父母的教养能力,所以,父母教养效能感在家庭教育中的关键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二)父母教养效能感的测量

目前,在国内,不同的学者针对不同的研究对象大多采用自编量表对父母效能感进行调查分析。段丽琼(2007)根据班杜拉对自我效能感的定义,借鉴Coleman&Karrake等人编制的《小学生父母自我效能感问卷》的维度划分以及相关的父母自我效能感问卷,按照规范性和严密性的操作程序,分析与检验了该问卷的可靠性和有效性,证明该问卷符合心理测量的基本要求,可以作为今后评定幼儿父母自我效能感发展水平的工具;于志涛从Bandura的“三元交互作用”与自我效能理论出发,根据开放式问卷的调查结果,参考国内外多种效能感问卷,遵循“领域完整”与“领域特殊”两个原则,编制问卷,进行测量,通过对初测结果进行分析检验后形成正式问卷《父母自我效能感量表》,采用Likert 7点量表记,可用以评估初中生父母自我效能感;李燕燕借鉴 Coleman 和 Karraker编制的母亲教养效能感问卷,以及国内外的教师自我效能感题目,两次实测后对320份有效问卷做探索性因素分析,最后形成4个维度和19个项目组成的母亲教育效能问卷;施跃健在对中小学生父母教养效能感的调查分析中也编制了一份中小学生父母养育自我效能感测查问卷,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按1~6 分评分。

(三)父母教养效能感的影响因素

对于父母教养效能感的影响因素的研究,一般是从父母个体因素、孩子个体因素、家庭因素和社会因素四个方面探讨父母教养效能感的影响因素,得到的结论基本一致:总体上,父母个体因素、家庭因素和社会因素与父母教养效能感相关显著,孩子个体因素则与父母教养效能感相关不显著。

对于一般儿童的父母来说,父母情绪、邻里关系、教师交流、父母健康、父母性格、父母性别、教养经验、孩子发展状况、父母职业和朋友支持10个因素能够预测父母自我效能感。其中,父母情绪的影响最大。父母个体因素和社会因素对父母自我效能感有直接的影响,其中父母个体因素的作用更大。孩子个体因素和家庭因素分别通过父母个体因素和社会因素对父母自我效能感产生间接的影响。而对于流动儿童的父母来说,文化程度与身体状况因素能预测流动儿童父母自我效能感。其中,文化程度因素的作用较大。在父母个体因素里,除了性别、年龄外身体状况、情绪、文化程度、收入水平、孩子数量与流动儿童父母自我效能感有显著相关。

(四)父母教养效能感的相关研究

1. 父母教养效能感与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

有的学者认为,父母教养效能感是父母教养方式的重要影响因素。例如,于志涛认为从总体的路径趋势来看,诸因素中除子女因素和社会因素之外,其他因素对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作用。实际上都是以父母教养效能感为中介机制的。他认为父母教养效能感主要是通过4种中介机制发挥着对父母教养方式的调节。它们包括认知过程、动机过程、情感过程和选择过程。父母教养效能感能够影响父母个体的教养目标设置、教养能力的认知建构以及教养问题解决策略的产生和使用,能够调节教养动机,激发父母对教养任务的注意倾向,控制教养过程的无序状态。父母教养效能感还能够影响父母个体在教养任务中的选择过程,使父母能够积极应对教养过程中发生的挑战性任务。

有的学者则认为教养方式有时可以作为中介变量影响父母教养效能感对儿童行为的影响。例如,彭咏梅将父母教养效能感作为前因变量,父母教养方式作为中介变量,用Amos来检验,在母亲-女孩消极教养模型中母亲消极教养方式的中介作用显著,母亲教养效能感对女孩问题行为的直接预测作用不显著,表现为教养方式的完全中介作用,其他模型中的教养方式都没有显著的中介效应。

2. 其他父母教养效能感相关研究

除了研究父母教养效能感与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以外,国内学者还研究了父母责任心、儿童自主性、自闭症儿童的康复以及灾(地震)后父母群体的自我和谐、生活满意度与父母教养效能感的相关研究。裴佩的研究表明,父母教养效能感与父母责任心各因子及总分都存在显著相关;李燕燕对母亲教养效能感与4岁儿童自主性的相关进行了研究,母亲的教育效能感与儿童自主性发展存在显著正相关,其中母亲教育能力效能感与儿童总分及自我依靠维度存在显著正相关,而其在不同职业上的差异显著;雷秀雅等人认为高教养效能感的父母能使患儿的康复效果提高,低教养效能感的父母则使患儿的康复受阻;在灾后父母群体自我和谐与父母教养效能感相关研究中,翟瑞等人和曾贤贵等人都一致认为震后家长群体自我和谐与父母教养效能感有一定程度的相关,并且在曾贤贵等人的研究中进一步表明父母自我效能感可以作为一个潜变量影响生活满意度。

3. 父母教养效能感的心理干预及培训研究

(1)心理干预研究

杨兢在2006年采用实验组和对照组前后测的等组实验设计,利用专门编写的《父母教养效能感培养训练方案》对被试进行了团体干预和个别指导,结果表明从总体上看,该实验对父母教养效能感的提升有明显效果。

高玲玲等人利用实验组(只接受医院常规的产前教育)和干预组(除常规的产前教育外还接受有关“父母准备”的产前心理辅导)对照比较了心理辅导对初产后6 周妇产的父母教养效能水平的影响,发现其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

(2)父母效能团体训练

父母效能团体训练有三个不同理论取向的父母培训课程——人本主义取向的父母效能训练(Parent Effectiveness Training,简称P. E. T),行为主义取向的积极父母教养课程(Positive Parenting Program,简称TripleP)及介于两种取向之间的父母效能系统训练(Systematic Training for EffectivenessParenting,简称S. T. E. P)。国内学者一般采用的是父母效能训练(P.E.T)和父母效能系统训练(STEP)。

父母效能训练的理念是以心理学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一种家庭教养理念,其首要的目标就是改变父母的传统教养理念。它有两大原则:不一致原则和问题归属原则,三大技巧:积极倾听,我—信息及冲突解决双赢法。

父母效能系统训练是Dynkmeyer 和McKay1976 年基于阿德勒的理论和Dreikurs 的工作发展起来的一套范围广泛、有组织、有连续性的亲职训练方案。STEP 包括十个主题, 即团体会心、民主的教养态度、了解孩子的行为目的、父母的自我改变、积极倾听、问题所有权与表达我的信息、鼓励有方、自然与合理的行为结果、家庭会议、民主教育的原则与挑战。它主要是针对正常的父母,而非孩子出现严重心理问题的父母。

在对父母效能训练的研究中,有的采用P.E.T,例如袁萍华对父母效能训练如何本土化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有的则采用S.T.E.P,例如潘子彦等人(2008)以天津两所小学的家长为对象做了一次S.T.E.P 效果研究的尝试, 发现它可以改善亲子关系的某些方面, 但对另外某些方面的改善却不太理想;吴航则整合了父母效能训练(P.E.T)、父母效能系统训练(S.T.E.P)以及相关理论制定了训练方案,对幼儿园家长进行父母效能团体训练,结果表明父母效能团体训练对于提高父母教养效能感有成效。

二、父母教养效能感的研究展望

(一)统一概念

当前父母教养效能感的概念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虽然大家都根据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来界定自己所用的概念,但是具体内涵还是有着差异,所包含的结构或维度也差异较大,而且在定义上也各有不同。

(二)拓宽研究领域

目前,对父母教养效能感的研究领域还相当狭窄,只局限于其与少数变量的相关研究,也只停留在探讨其的一些影响,虽然有一些父母效能训练的探讨与尝试,但真正对父母效能感在家庭教育中的应用问题并不多见。

(三)加强父母教养效能训练的研究

虽然在已有的有关父母教养效能团体训练的研究中已有学者尝试探讨如何让其本土化,但这还是远远不够的。加强这方面研究的探讨,有助于父母效能感具体的应用到中国家庭中去。

总之,已有的父母教养效能感的研究还满足不了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需要,希望可以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父母教养效能感的研究,多做一些对实用有帮助的研究,这将对解决国内家庭教育的很多实际问题提供重要帮助。

参考文献

[1] 赵阿勐.父母效能成长团体对小学高年级学生家长亲子沟通和教养态度的影响研究[D].浙江:浙江师范大学,2006.

[2] 于志涛.初中生父母自我效能感评估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关系的研究[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5.

[3] 段丽琼.幼儿父母自我效能感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7.

[4] 李燕燕.母亲教育效能感与4岁儿童自主性的相关研究[D].辽宁:辽宁师范大学,2010.

[5] 施跃健.中小学生父母养育自我效能感的调查分析[J].社会心理科学,2010(5).

[6] 王小为.流动幼儿父母自我效能感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1.

[7] 彭咏梅.父母教养自我效能感与小学生问题行为的关系:教养方式的中介作用[D].湖南:中南大学,2012.

[8] 裴佩.重庆市中学生父母责任心与教养子女效能感的相关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9

[9] 雷秀雅,杨振,刘愫.父母教养效能感对自闭症儿童康复的影响[J].中国特殊教育,2012(4).

[10] 翟瑞,曾凡敏.汶川震后家长群体自我和谐与父母教养效能感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2012(2).

[11] 曾贤贵,曾凡敏,翟瑞,滕召军.灾后重建过程中家长群体自我和谐、父母自我效能感和生活满意度[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21(1).

[12] 杨兢.初中生父母教养效能感心理干预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6.

[13] 高玲玲,李毅,高丽仪,罗淑媛.心理辅导对初产妇产后6周父母自我效能水平的影响[J].护理杂志,2011(4).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