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鉴赏课堂笔记范文

时间:2023-06-25 09:22:5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音乐鉴赏课堂笔记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音乐鉴赏课堂笔记

篇1

小学音乐教学时,教师要注意选择经典音乐作品,以提升音乐鉴赏效果。在选择国内音乐作品时,要加大民族音乐的成分,特别是少数民族音乐作品,要注意学生认知起点。学生有一定音乐基础,对一些经典的电视插曲、电影歌曲特别熟悉,还有那些经典老歌,也有比较大的传唱渗透和影响。教师要注意整合音乐鉴赏内容,为学生提供适合度更高的鉴赏机会。

在欣赏《哆来咪》这首歌曲时,教师专门为学生准备了《音乐之声》电影片段,引导学生观看,并对音乐情节进行讨论。教师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随音乐展开演绎活动,一部分学生歌唱,一部分学生表演,还有一部分学生伴奏,参与表演的学生都自制头饰,课堂学习气氛被成功点燃。为丰富学生感知信息,教师引入歌曲《孤独的牧羊人》,让学生欣赏,体会音乐形象个性特征。教师引导学生展开课堂演绎活动,将音乐欣赏上升到体验感知维度,学生在多重音乐表演中获得的音乐感知是深刻的、多元的。音乐欣赏不需要解读专业内涵,只要能从音乐中获得感染力量,产生心动,就是典型的音乐欣赏。教师选择其他音乐作品作为欣赏补充,往往能够弥补单个音乐作品的不足,形成重要音乐感染力量。

二、优化音乐鉴赏方法,提升鉴赏针对性

音乐鉴赏具有多元性和个性化特征,教师要利用多种教法,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要对引导方法进行优化处理,以贴近学生学习思维。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展开音乐欣赏,接受音乐的教育与洗礼,可以形成重要的课堂教学进取点。为提升音乐鉴赏品质,教师不妨多创设教学情境,利用音乐媒介展开教学激发,发挥教学情节深度渗透,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感知音乐作品的深刻内涵。

在欣赏歌曲《拉萨谣》时,教师先利用多媒体播放歌曲音频,让学生逐渐掌握歌曲旋律,了解歌曲基本内涵,然后组织学生展开学习讨论,对歌曲内容进行分析解读。在具体操作时,教师组织学生在歌曲伴奏下学跳藏族舞,感受西藏牧民生活的豪放和快乐。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很高,并快速掌握藏族舞蹈基本特点。学生在歌曲伴奏下展开自主舞蹈练习,课堂學习气氛热情。为让学生建立相关学习认知,教师发动学生针对歌曲特点设计音乐活动。有学生设计歌伴舞,有学生建议小合唱,也有学生设计音乐剧。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设计音乐表现形式,说明学生对歌曲内涵有了一定的挖掘和体验。音乐欣赏形式众多,让学生展开音乐活动设计,这无疑是欣赏教学的创新尝试,值得我们大力推演。

三、创设音乐鉴赏活动,塑造鉴赏独特性

篇2

G642.4;J905-4

电影作为一种新兴的艺术形式,被形象的称为“第七艺术”。[1]它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它兼具戏剧、文学、音乐、音乐、摄影、舞蹈等多种艺术的艺术特点。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观影的热情和要求越来越高,在大学里开设影视艺术课程,对大学生进行电影艺术鉴赏知识教育,显得很有必要。

一、影视艺术课程的开设现状

1. 影视艺术课程的开设现状

我国影视艺术素质教育课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陆续出现。[2]2006年教育部办公厅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中指出公共艺术课程是我国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普通高等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并且明确将《影视鉴赏》课程纳入到各专业本科的教学计划中,成为公共艺术课程中的八门限定性选修课之一。在教育部的督促下,各个学校对学生的公共艺术教育越来越重视,影视艺术鉴赏也在学校的美育教育中越来越普及。

2. 学生观影水平和电影知识储备

不断刷新的高票房,也预示着人们的观影热情,但是对于学生来说,由于人生阅历和电影基础知识的缺乏,对于电影的观赏,仅仅是停留在电影观赏的浅层次。之前有进行过艺术知识方面学习的同学,大多是以绘画和音乐学习为主,很少有专门对电影知识进行系统学习的。学生们对于电影的理解,基本以娱乐和放松身心为主。在课堂上和学生交流时,具体分析为何这部电影好、口碑好,学生还是不能够从编剧、电影拍摄手法,造型艺术、音效等方面来解析。

二、影视艺术鉴赏课程教学中存在问题

1. 学生对于课程不够重视

公共艺术课在很多高校中并不受重视,影视艺术鉴赏课程也不例外。虽然影视艺术鉴赏课程为公共必修课,但是同学们依然是按照一个选修课的标准来对待。在上这门课的时候,一直用再影院观影的态度带着娱乐的心态来上课,虽然上课热情很高,但是上课既不做笔记,下课也很少复习,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远远不够。

2. 学生对于影视艺术鉴赏课的认识存在偏差

学生对于不够重视,是因为对于影视鉴赏课程的认识存在很大的偏差。学生认为鉴赏课只需要做到三点:一了解,二听懂、三听完有印象,就认为已经完成了课程。在课堂上不做笔记,下课之后也不预习、不温习。但是对于影视艺术鉴赏来说,如果没有完备基础知识作为支撑,那么对于影片的赏析和鉴赏仅仅就停留在影院看电影的水准上。

3.课程设置不尽合理

有学者在著述中指出, 在美国, 高校影视素质教育包括4 个方面:1)透视美国影视工业结构(包括从社会影响、影视法规到节目创意、影视经营等方面);2)探索信息与社会控制的关系(包括影视节目对社会、个人的冲击);3)分析影视节目中所体现出的社会行为、价值观念;4)了解影视节目劝服的本质、广告结构等[3]。对比看来,我国高校的影视教育基本上是以鉴赏为主,离美国的教育还存在较大的距离。并且由于授课课时要求,很难在2个课时的课堂上,完整的欣赏完一部经典影片后,再进行讲解。因此对于影片欣赏的完整性比较难以掌控。

三、影视艺术鉴赏课如何改进课程设置和教学效果

1. 针对学生特点,完善和改进课程设置,,充实教学素材,做到因材施教

由于公共艺术课程的听课对象都是跟非艺术类本科生,所以,学生的艺术欣赏基础很薄弱,艺术思维也很有局限性。因此我们在进行课程设置的时候,要注意根据学生特点,不能讲的太过深入和专业,要有意的穿插一些色彩和画面拍摄的基础知识。对于蒙太奇等抽象的概念,要多用文字加事例的方法加以具体化,使学生更容易理解。

对于课程的设置,我们一定要理论加上实践,既不能太严肃刻板,也不能太过随意。在上课过程中,在讲授理论的同时,要及时配图,穿插视频进行讲解。对于影片的赏析性播放,一定要有目的性。首先把问题抛给学生之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看影片,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定要运用相应的剪辑软件,截取大量的视频资料,收集大量的图片,用图片和视频组成一个活泼的教学氛围。

2. 帮助学生进行适当的心理调适,配合课程安排,完成学习目标

受先入为主观念的影响,学生接触电影艺术欣赏的第一反应就是看电影。但是当课程中讲述理论知识的同时,由于有了课前对看电影的期望,在上课过程中对于理论知识的接受效果不好。在第一节课时,对于课程的安排和设置一定要给学生说清楚,纠正他们的固有的学习观念。电影艺术鉴赏的课程是为了教会他们如何从专业的角度去观看电影,并用专业知识对电影进行评论,提高自己审美观念和艺术修养。

另外,要事先对学生的审美提出一定的要求。要求他们从上课之日起,看电影都要试着用专业眼光和专业角度去分析和接收,不能把自己的鉴赏水平停留在普通大众去影院欣赏大片的水平上面。

3.采用多样的课程考核方式

对于传统的考核方式来说,不能够很好的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为了提高学生的课堂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们采用多样化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考核。在期末的考核方式中,可以采用课堂考试的方式,主要考察电影基础知识的掌握。在平时的作业中,也可以用上交剪辑视频,小剧本的形式。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也督促学生掌握了基础知识,将会更好的保证课堂效果。

4. 影视艺术是一门综合性艺术

影视艺术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它兼具戏剧、文学、音乐、、摄影、舞蹈等多种艺术的艺术特点。在教讲课过程中呢,要避免照本宣科,死板单一。要涉猎戏剧、文学、音乐、摄影、舞蹈等多个领域的相关知识,能够做到深入浅出。做到以影视艺术为主线,其他艺术形式穿插其中,真正让学生领略到电影的综合性的特点。

总之,影视艺术鉴赏课程是公共艺术课重要的一部分。只有转变了教育方式,更新了思维观念,充实了课堂内容,才能够更好的实现课堂效果,才能够更好的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观影能力。

参考文献:

篇3

在以往的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因为过多地注重了学生知识技能方面的训练而缺少了对学生兴趣的培育和想象力的提高。造成了学生对音乐课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再加上音乐教材内容的安排上太过单调并脱离了本校学生的实际水平,导致学生对有些学习内容往往提不起精神,而且甚至有些学生们干脆都听不下去,造成了学习的被动。基于这种种情况,教师必须在教学的方法和教学的内容的安排上要有所改变,只有这样才能唤起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与爱好,才能使音乐课变成关于美的欣赏课,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一、培养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必要性

1.培养学生音乐鉴赏能力,有助于学生陶冶情操和提升道德素养

众所周知音乐是人与人沟通的另一种语言,音乐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来表达人的情感,从而使人们受到这种艺术所表现出的某种品质的熏陶,使人们达到想要表达的思想境界。高中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重点强调了学生在音乐中所表达的宣泄消极因素和提高积极因素,来使自身的加强而且道德素养也得到提升。就像是不同的音乐会给人不同的感觉一样。例如,抒情优美的音乐如著名音乐大师巴赫、贝多芬、肖邦等等这些大师的音乐,就可以达到缓解神经并让人愉悦的效果。如,独特的民族风则可以让人心平气和;还有欢快雄壮的音乐像是非洲音乐可以让人精神振奋。总而言之,品味优秀的音乐作品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并有助于提高人们的审美趣味。

2.培养学生音乐鉴赏能力,有助于学生音乐审美能力提高

中学的音乐教育主要把以音乐审美作为为核心和最基本的教学理念,并决定了音乐教育应该以情感人和以美育人。但对于音乐鉴赏能力这一培养过程,音乐教学应该注重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而且主要是来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态度与高尚的价值观。

二、根据不同音乐作品来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

1.运用合作教学的方式来强化学生的主体想象活动

和谐的师生关系和愉快的教学氛围是学生敢于参与到教学中的先决条件。爱好与兴趣都是第一老师,学生只有在没有压力,环境下与自己喜欢的老师的前提下才会喜欢学习。所以老师们首先是要放下架子,要做到与学生多沟通、多交流。和学生做朋友,不仅要在学习上关心他们,还要从生活中爱护他们,这样才可以激起学生对老师真正的爱和对音乐的爱。再有,教学要做到平等,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高中这个年龄段的学生都有着争取老师平等看待的心理,他们希望老师对学生一视同仁,更加希望老师不疏远他们。另外,老师要善于发现班里每个学生的闪光点,正确地引导,从而让学生对老师充满喜爱,对学习也充满激情。而且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问题的解决也过分的依赖老师,然而在合作教学中,通过营造出一种独立思考和互相帮助的氛围,大力的提倡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自主解决问题。那样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便得到了加强,而且思想也得到了解放,才能更好地使学生有丰富的想象,想象能力得到显著的提高。

在品析“多彩的民歌”之高亢的西北腔的这一单元的时候,我让学生自己去寻找与西北作品有关的故事背景材料,并且结合自己所了解的有关的背景知识,在课前欣赏西北腔调中的《上去高山望平川》,欣赏过程中要做笔记,记下自己不明白的地方,或者是自己独到的见解。

在上课的时候,我首先让学生就自己对《上去高山望平川》这一作品的初步感受与疑问发表观点,大多数同学都介绍了自己所了解到的相关知识也谈了很多对于作品的理解与看法。与此同时同学们还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问题,通过同学之间相互的交流与讨论,学生加深了对《上去高山望平川》作品的认识。在这基础上,我才带着学生一起欣赏《上去高山望平川》,在欣赏的同时我又不时地穿插关于乐曲的结构和旋律以及节奏等特点,从而引导学生对作品再进行更加深入的理解。我认为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会被调动起来,同学们主动地通过各种方式来获取知识并解决问题,这种通过自身积极获得知识的方法,会使学生在主动接受教育的同时,也体验到收获成功的快乐。

2.运用比较分析,培养学生的联想感悟力

在音乐欣赏的这一过程中,我们对音乐情感和对音乐形象感知往往都是在比较的过程中进行的。然而在实际的课程教学中,通过把比较的方法运用到音乐欣赏的教学中,可以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而且比较法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使课堂的气氛更加的活跃。例如,我在讲“拉丁美洲音乐”――《生命之杯》的课题时,我要求学生在欣赏这首作品时要对比乐曲在旋律和节奏以及情绪这些不同方面的变化,让学生在欣赏的时候主动用心去感受作品的曲调、速度、力度及乐曲在意境中的变化。通过比较分析学生自然地抓住了音乐主题形象,理解作品的主题。学生孕育了一个美丽的音乐,得到了无形的思想教育。使用比较法教学,可以使学生对音乐的节奏、情感和许多其他元素的解决方案,深入理解作品的形象并记忆,能更好地实现积累优秀的音乐作品,以提高学生综合音乐素养,也提高学生的想象力。

通过一年的实践研究和教学内容的调整,我通过激发学生在优秀音乐作品上的兴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热情和主动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学生原本很难理解的音乐不再是经文,拉近了学生和优秀音乐作品的距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也有了非常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张前,王次.音乐美学基础[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

[2]郭声健.艺术教育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篇4

一、影响高中美术鉴赏教学质量的因素

1.教学过度专业化

在高中阶段,学生还没有掌握足够的美术专业方面的知识,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时候会忽略学生的实际情况,将一些美术专业名词或专业理论照本宣科地搬进高中美术鉴赏课堂。这样一来,学生会觉得美术鉴赏课枯燥无味,听不懂,也不愿意听,挫伤了学生学习美术鉴赏课程的兴趣和积极性,不利于学生鉴赏能力与审美能力的提高。

2.教学重点不明确

很多时候,教师为了增强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会过多地向学生讲述一些与美术鉴赏教学无关的内容,从而忽视了对美术作品的赏析。例如,在引导学生鉴赏近代著名画家徐悲鸿的油画作品《愚公移山》时,教师会满怀激情地给学生介绍徐悲鸿丰富的人生阅历以及他与夫人廖静文的爱情故事。虽然徐悲鸿在艺术上艰难求索、孜孜不倦的精神魅力也很值得学生去学习,但这不是美术鉴赏课程的重点所在,老师这样的讲课方法无疑偏离了课堂的核心,学生就不能很好地去把握作品的精髓所在与人文价值。

3.教学中存在一定的模糊性

从古至今,从中国到外国,高中美术所要鉴赏的作品非常多,内容也非常全面,其中会涉及不同流派、不同文化背景的作品。然而,教师所学也只是在一定范围之内,很难面面俱到,很难准确地把握所有的教学内容。因而,教师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会有一定的模糊性,感到力不从心。

4.教学中过分要求标准答案

美术作品富有创造性和抽象性,对于同一幅作品,不同经历、不同知识结构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与感受。但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不自觉地忽略这一点,往往只坚信书中或自己认同的观点,并欲通过暗示、诱导使学生逐渐接受自己的看法。教师这样的授课方法不仅给美术作品贴上了固定的标签,更重要的是制约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影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提高高中美术鉴赏教学质量的途径

高中美术鉴赏课程的开设顺应了我国素质教育的发展趋势,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因此,针对目前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1.提高教师的审美素养及其对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认识

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对于教学内容的把握能力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教学生涯中要广泛接触古今中外优秀的美术作品,接受美的熏陶,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与审美素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到实事求是,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理解水平来设计教学,引导学生多方面思考、探究,发现作品中的美术价值与人文价值,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与创新能力。

2.充分发掘美术鉴赏资源

古今中外,美术作品包罗万象,但高中美术鉴赏教材中所介绍的内容却有限。教师虽然可以给学生讲解一些课外的美术素材,但主要鉴赏对象还是教材中所提供的内容。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大力发掘这些有限资源中所蕴含的巨大内在价值,让学生认识到任何一件美术作品都拥有多层次、多方面的美。例如,绘画作品和工艺品,它们虽表现形式不同,但都是艺术家心血的结晶,都蕴含着艺术家的情感价值与审美态度,都打上了某一时代的烙印,具有一定的时代特征。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审美价值、艺术形式等多个层面来欣赏作品,透过外在的表现,看到作品内在的精髓。

3.采用新颖灵活的教学方法,注重师生互动

高中美术鉴赏课程是极具趣味性的课程,但因为一些教师上课时照本宣科,只注重理论知识的讲授,而使课堂变得枯燥乏味,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为了增强教学效果,完成教学目标,教师应采用新颖灵活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并运用先进的教学设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某幅美术作品的鉴赏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对其进行展示,给学生营造一个图文并茂的精彩意境。以高中美术鉴赏教材中陈逸飞油画作品的鉴赏为例,文中收录了陈逸飞的两幅油画作品《双桥》和《浔阳遗韵》,这两幅作品都是陈逸飞油画的代表作品。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了解陈逸飞的油画创作特色,让他们能更好地鉴赏油画作品,教师可以制作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欣赏陈逸飞的生平,陈逸飞油画作品取得的成绩,其油画创作的习惯和特点,可以给学生配上陈逸飞作品中所描述的《双桥》的实际景象,让学生在对比中发现其油画的精髓。从感性和理性的双重角度去品读其作品。教师可以和学生之间进行充分的互动,表达自己对陈逸飞这两幅油画作品的见解。然后抛砖引玉,引导学生发表对油画作品的见解,对学生不理解的地方进行释义,对学生独到的见解予以肯定,对于某些理解不一致的地方,教师和学生之间可以结合作品的背景进行充分的讨论,深入了解作品内涵,达到教学共长和共鸣。

4.重视学生的主体性,鼓励学生写鉴赏笔记

(1)让学生自主鉴赏,允许“百花齐放”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制约教学过程的重要因素。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承担的是裁判的角色,是非对错由教师来评判,这样的教学方式挫伤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而事实上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师在美术鉴赏的过程中要允许学生“发出不一样的声音”,而不是给美术鉴赏设置标准答案。因此,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价值,不给他们设置许多条条框框,积极引导他们自己来欣赏作品,自由思考,合理发挥,做到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当然,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并不意味着在美术鉴赏课上教师可以作壁上观。相反,教师应该积极地引导,为学生发散性思维的激发创造条件。比如,在莱顿的作品《音乐课》的鉴赏中。因为这幅美术作品表意较为直接,教师不需要对作品内容进行启发性引导,教师只需要对莱顿的生平和美术作品特点进行介绍,然后让学生自主欣赏,在学生欣赏的过程中给予积极点评。

(2)鼓励学生写鉴赏笔记,提高学生鉴赏能力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教师可以改变美术课外作业的布置形式,可以让学生写鉴赏笔记。有部分学生不善于表达,写鉴赏笔记能够让教师更好地掌握每个学生在美术鉴赏课上的学习效果。在鉴赏笔记的写作上教师不要固定形式,而应该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去表达他们对美术作品的见解,逐渐提高他们对美术作品的鉴赏能力。教师要对学生的美术鉴赏笔记进行点评,让每个学生都看到自己在作品鉴赏中的可取之处和不足之处。

高中阶段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一个关键时期,教师应认识到自身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改进,提高教学质量。学生也要认识到自己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去思考,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与审美素养,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朱雪琳.絮语高中美术鉴赏[J].科技信息,2011(15).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