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5 09:22:5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数字教育转型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一、对数字出版内涵的分析
数字出版是人类文化的数字化传承,所谓的数字出版指的是通过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以及存储技术和显示技术等一系列高科技技术的综合运用,融合传统教育图书出版的内容,并在传统教育图书的基础上进行内容的改进,是一种新兴的出版产业。数字化在出版的过程中,将所有的图书信息都以二进制码的数字化形式进行存储,通过光盘和磁盘等介质,把信息存储起来,借助计算机或终端设备进行图书信息的处理和接收。真正的数字出版是依托传统的资源,用数字化这样一个工具进行立体化传播的方式。整个过程都是数字化的,其生产模式和运作流程也是数字化的,使得人们学习和阅读的过程也实现了数字化。虽然,数字化在我国起步比较晚,但是到目前为止,已经形成了图书互联网络和图书期刊等新型阅读模式的潮流。
二、传统教育图书向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
根据《2013―2017年中国数字出版行业商业模式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数字出版总产出由2006年的213亿元扩张至2010年的1058.4亿元。中国数字出版“十二五”规划指出,数字出版已经成为新闻出版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出版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大力发展数字出版产业,已成为中国实现向新闻出版强国迈进的重要战略任务。同时,数字出版产业相关基地的纷纷设立和行业协会联盟的成立加强了社会对数字出版知识产权的保护,加快了数字出版行业标准的建设进程,数字出版业的发展已是大势所趋。中国出版业界将更多的目光转向数字出版,这一方面来自于数字出版本身所具备的潜力,另一方面则来自国家对数字出版发展的高度重视和政策支持。此外,读者阅读环境、阅读方式和阅读需求的改变都在不断增加着数字出版的市场容量。同时,由于网络与生俱来的特质,网络科技的日益发展使得数字出版相对于传统出版具有极大的优越性,孕育着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因此,要想实现教育图书的可持续发展,就要坚持与时俱进,实现教育图书向数字化的发展。
三、如何由传统教育图书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型
(一)做好教育图书数字出版的基本准备
教育出版社要想实现图书从传统型向数字化的转变,首先就要做好图书数字化的基本准备,对现有的图书资源进行数字化。做好各类传统教育图书的数字处理,对出版社现有的纸质图书进行数字化的处理,积累各类数字出版的资源,建立起专门的数字资源书库。通过这些数字化的处理,既可以实现出版社内部的资源共享,也可以为以后的查询创造条件,为实现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提供便利。教育图书在向数字化图书的转变过程中,在资金设备和技术支持上都面临着困难,因此,教育出版社要积极参与到解决这些困难的工作中来,为早日实现图书数字化出版争取时机。
(二)教育图书的数字化转型要找准重点
一、融合媒体对传统新闻教育的冲击
根据调查机构Berg Insight公布的调查数据显示,全球移动营销和广告市场市值将从2012年的94亿美元增至2018年的381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26%。传媒行业的生态环境迫使整个教育界、学术界寻求应对之策,以满足融媒时代对新闻人才的需求[1]。
(一)数字化技能的专业需求
融合媒体背景下的新闻人首先必须是跨界的复合型人才,才能快速应对媒体新变化,拥有创新能力。所以,新闻专业里面开设技术性课程、新媒体技术的课程是必须的。《纽约时报》2014年的“创新报告”中,明确说明,报纸会优先聘用数字人才,实施“数字优先”战略,要求报纸必须在招募、培训和激励数字人力资源方面做得更好,将生产优质数字报道的报纸转型为一家生产优质报纸的数字媒体。此外,内部还开设了图表部门及互动新闻和数字设计部门,推动文章推广、搜索优化、工具和模版以及内容管理系统领域[2]。
(二)计算机编写新闻报道的出现
随着新闻产业规模的扩大,计算机运用相关数据而撰写出成本低廉的新闻稿,也将涵盖大量新闻活动、产业趋势和产品开发。Narrative Science是一家专门运用计算机编写新闻报道的公司[3]。Narrative Science员工量为30名左右。Niche新闻服务已聘请Narrative为注册用户撰写后续报道。高校新闻教育课程的技术化转型势在必行。
(三)传媒产业结构的调整
产业规模的增长伴随产业结构的调整。目前,传统媒体呈现两极分化的发展趋势:一方面,电视媒体保持优势地位,电视广告市场基本保持两位数的增长,受到新媒体的冲击较小;另一方面,广播和期刊成为2013年最大输家,增长率均有大幅下降。报纸广告下跌惨不忍睹。为应对市场压力,报纸纷纷调价,比如《南方周末》涨价到5元。未来五年中国报业市场有可能缩减一半;电视媒体仍占据市场领导地位,但新媒体会分流大量用户,挤占广告市场份额,传统大众媒体的渠道控制力讲进一步下降。2014年网络广告市场规模有望赶超电视。停刊、减编是传统媒体避免同质竞争和资源浪费所做出的理性选择[4]。参照2014年新华社广东分社招聘实习生的要求:1.文科类,新闻学、广电新闻、编辑出版;2.从事网站编辑、网页设计、节目主持及节目后期剪辑等实习工资,熟练使用上述软件;3.工作态度积极。已经把对数字技术的要求放到很重要的位置了。
二、当前我国高校新闻教育的转型实践
面对新媒体的冲击,新闻教育该如何应对以培养未来的新闻工作者?按媒体划分的采写编评课程是否还适应当前的融合新闻报道?现有的课程体系应如何重组?当前,国内多数高校选择的是增加新媒体方向的课程,微调已有课程,砍掉部分纯理论课程。《新闻学与传播学“十二五”战略发展方向及目标》中也指出,“突出学科重点,并打破学科边界,体现学科交叉。[5]”究竟如何体现交叉,如何打破边界,我国高校在这方面有些许实践。
一方面,加强实验室的配备。比如南京大学金陵学院,于2008年建成媒体融合未来实验室,并与多家媒体和IT企业开展了多项合作。浙江大学重点建设了新媒体实验室,由认知研究实验室、数字影视与文化产业实验室、电子编辑与数字出版实验室组成[6]。其中,认知研究实验室配备全球最先进的眼动仪和脑电仪,为新闻科技创新提供准确的数据;另一方面,新闻教育以课程的形式继续在传统方向中拓展,新闻专业学生必须双主修,或主修其他相关专业再辅修新闻专业,比如,跨高校选修,从大学三年级开始根据个人兴趣在新闻学、广告学、编辑出版学和广播电视新闻四个专业中选择学习方向,或者选修外系、外专业课程或辅修第二专业。
从课程设置来讲,国内各高校新闻院系的专业必修课大同小异,基本还是以纸媒繁荣时期的采写编评摄的业务知识与技能的课程为主,至多开设跨媒体专业课,遵循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重、技能训练与理论课程并重的原则,并没有对课程体系进行根本革新,而是修修补补,比如,我们学校,包括多数院校都开设了《新媒体研究》《网页设计与制作》《网络采编业务》《PS技术》等课程。
三、如何实现我国高校新闻教育的数字化转型
新闻教育仅仅依靠新闻学院是否足够?新闻教育应如何进行重组,是否从以前与文学、艺术结合,转向与网络、信息技术联姻。近几年,国内高校频繁对新闻专业重组转型,比如华中科技大学的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中国传媒大学于2008年成立新媒体研究院,划分为新媒体技术、新媒体内容和新媒体经营三大块,分别放在工学院、广告学院和媒体管理学院。但是,仅仅如此就足够了吗?新闻教育的转型首先应从理念上转型。
(一)理念上的转型
1.学科融合
大学需优化内部资源,通过学科融合推动新闻教育发展。新闻教育传统上是与文学、历史等人文社科类学科融合,融合媒体时代,应加入更多自然学科、社会学科和信息技术,与法律、经济、网络技术、艺术、营销相结合,培养复合能力。
2.媒体融合
应帮助学生理解新闻的本质,并使用最适合的媒体报道新闻。融合平台简单的划分为报纸、期刊、电视和移动终端,对新闻的认知不能停留在新近发生的信息的报道,而应充分研究各平台的信息传播方式和特点,以大传播概念来培养学生使用不同平台熟练同一条信息的整合推送能力,要加强对移动终端的技术研究。
3.科技创新
高校应成为新闻传播的创新引擎,应加强针对新媒体环境的应用性研究。但是,国内高校还没有对整个新闻行业的生态环境展开大规模集中的调查。没有调查,就不会对行业现状和趋势有清醒的认识。简单的根据招生、就业数据来调整新闻教育的观念,不可能抓准行业需求。此外,根据学校基础条件的不同,普通院校也很难做到科技创新和完备的实验室配置,在硬件缺乏的情况下,新闻课程框架的调整就成为了简单易操作的必然选择。
(二)课程体系的重组
目前,国内高校的新闻院系在专业课程设置上形成了以下几种模式:一是以传统新闻学训练为主、互联网信息传播和应用为辅,比如,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国传媒大学,一般独立院校的新闻学教育也是如此;二是以互联网应用和技能训练为主、传统新闻学训练为辅,比如,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但是技术训练的系统性不足;三是以传播学训练为主、互联网信息传播和应用为辅,比如,复旦大学,比较偏向研究性的技能训练。这三种模式是对传统新闻教育改革的尝试,虽然不够彻底[7]。总之,旧的课程设计已不符合时代需求,课程设计应以提高学生发现新闻、挖掘数据、发现问题和表达能力为宗旨。以下尝试以行业能力需求制定一个简单的课程框架。
1.新闻判断能力 ――新闻传播基础训练
新闻采写 高级新闻采写 新闻编辑 高级新闻编辑 新闻评论 深度报道
2.信息调查及求证能力――调查统计
事实核实和核查 网络信息检索与应用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统计学
3.语言及叙事能力――人文素养
语言学 文学研究 诗歌 叙事理论 外国语 比较文学
4.问题分析和解释能力――知识基础(选修)
科技史 心理学 信息科学 经济学 艺术学 社会学 法律 人类学 伦理学
5.计算能力――数据分析
高数 计量经济学 数理统计 调查报道
6.技术能力――网络和信息技术
技术史 技术、社会与文化 编程技术 网页设计与制作 多媒体信息技术 网络营销技术 数字出版及技术 新媒体产品设计
7.音视频能力――视听技术
新闻摄影 电视摄像及后期 多媒体报道和编辑 音乐鉴赏与表演 视觉传达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简称“外研社”)是目前全国规模最大的专业外语出版机构。作为一个学术性、教育性出版机构,外研社制定了“以出版为中心,教育培训和信息技术为两翼,数字化出版,产学研结合”的方针,围绕“面向全民外语教育,提供全面解决方案”宗旨,构建了一个多元化、系列化、立体化的出版框架。
早在2002年伊始,外研社就开始了把外语教材类图书进行电子化与纸质化结合出版的尝试,并且摸索出一套较为成功的经验模式。以“外研社基础英语教育数字化解决方案”为例,该方案的核心理念是公平教育,优质教育,人性化教育。它以学生为中心,提供覆盖教学全流程的优质数字化资源,包含互动性强的综合类资源、听说读写测专项资源、教师专业发展课程资源等。所有资源多终端适配,为学生、教师、家长和教学管理者提供全方位数字化教与学服务。该数字化解决方案具有诸多特色。
第一大特色:外研社iEnglish基础教育数字教材以信息化环境下的公平教育、优质教育和个性化教育为核心理念,以专家为引领,以教师服务体系为支撑,与《英语》(新标准)教材配套,适配于个人电脑、平板电脑、电子白板和手机等各种终端设备。该网络教材权威科学,资源丰富,功能强大,美观时尚,实时沟通,个性动态,并内嵌先进的语音评测引擎,配有拓展练习和其他学习资源,具有学习管理功能,可充分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第二大特色:外研通点读笔互动教学系统包含外研通无线点读笔和一套多媒体点读软件包,是采用国际最新光学图像识别技术和2.4G无线传输技术研发而成的新一代课堂教学和学习工具。此系统不仅可以实现点读笔基本的即点即读、无线传输、电子白板、资源拓展、师生互动功能,还加入了点读笔互动答题的设置,同时也为老师提供了一个自主制作课件的开放性平台,承载了一般点读产品所不能承载的多媒体学习体验,是现有点读类电教产品的一次全新升级。
第三大特色:“悠游国际少儿英语”互动白板软件是外研社专为中国5岁―12岁的青少年精心打造的零起点英语教材,是一套立足本土需要的国际化教材。这套教材配有同步互动白板软件,适合在学校的多媒体教室和白板教室里使用。软件的设计符合孩子的认知,并且与教学内容完全匹配,包含动画、互动练习、趣味游戏、电子卡片及挂图等丰富的内容,不仅能帮助老师按照教学流程轻松组织课堂,还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第四大特色:外研社充分利用手机媒体的便捷性与移动性的特征开发了“掌上新标准”这套教育软件,把教材内容、动画全部录入移动版听说训练APP,它具有同步配套教材、智能语音评测、学习内容生动、操作简易便捷、动态数据跟踪的特点,真正实现了教师、家长与学生三位一体的服务。
第五大特色:外研社一书一练系统是国内首创的英语阅读成长管理工具,提供阅读服务,可以帮助学习者定位阅读能力,找出阅读方向,追踪阅读进度,记录阅读成长。该系统特点基于《中国中小学生英语分级阅读体系标准》,配备读物在线联系,题库书目持续更新,随机抽取练习题目,科学监测阅读效果,教师推送阅读任务,轻松实现家校同步,量化分析阅读行为,持续跟踪成长轨迹。它的课堂阅读可以检测学生阅读情况及能力水平,了解学生阅读进度及兴趣方向,制定差异教学计划及有效目标。它的家庭阅读则可以检测学生阅读能力水平,轻松找到合适读物,了解孩子阅读兴趣方向,科学加以优势引导,追踪孩子阅读成长轨迹,有效提升阅读质量。
第六大特色:为解决全国各地小、初、高教师在教学测试中经常遇到的找题困难、出卷复杂、试题难以管理等实际问题,外研社iEnglish基础教育题库系统推出了包括出题、审核、管理、组卷、打印、在线测试和报告生成等多项功能的智能化试题库组卷系统,该系统组卷方式灵活,试题筛选精准,结果分析快速,并且试题质量高,题型涵盖全,兼容多媒体,功能人性化,为教师的日常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第七大特色:外研社中小学生分级阅读测试系统是由外研社完全自主开发,用于精准判断学生阅读级别的在线系统。该分级阅读测试系统采用自适应算法,针对性地为考生推送试题,精准判定级别;系统自动评分,完成测试后可即时获得测试结果和反馈报告;测试用时短,并可分多次完成测试,不影响测试结果;操作界面简单友好,配有演示动画和音频,低年龄学生也可轻松完成。该系统旨在帮助学生了解自身阅读级别,辅助家长和教师为学生量身挑选英语读物,促进英语分级阅读教学的开展。
[中图分类号] G726.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004X(2012)12-054-04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的一项创举,属于内生型的高等教育形式。自学考试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构建了以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举的开放教育体系,充分体现了“鼓励自学成才”的特点,在历史上曾为中国人才培养和补偿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然而,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趋势下,普通高等学校的规模和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网络远程教育兴起,民办高校崛起,电大、成人函授等各种高等教育形式迅速发展,加之境外教育机构的介入和出国留学的不断升温,众多的教育渠道使得高等教育市场竞争愈发激烈,生源重新分流,自学考试在高等教育系统中的原有优势正在丧失,甚至有人提出应该废除自学考试制度。
伴随着高等教育总体格局的变化,自学考试的转型问题也逐渐成为学界的研究重点之一,学者们对自学考试今后的发展趋势和面对的问题进行了多维度的研究,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和思路,本文拟对近十年CNKI上有关论文进行梳理,归纳自学考试已经呈现的转型特点,以期对自学考试的转型有一个较为全面的概括。
一、重新定位:从补偿教育走向继续教育
自学考试在我国高等教育历史上具有特殊的意义,一度呈现补偿教育的特征,其生源主要包括被耽误的一代人、高考落榜生、在校学生、在职人员和部分农民,其中尤以前两者为主,很大程度地满足了当时人们的教育需求。但20世纪末以来,其补偿教育的特征逐渐削弱,生源结构主体已经由精英教育时代未获得高等教育机会的群体转向具有发展性教育需求的在职人员,继续教育的特征逐渐清晰。基于自学考试的上述变化,学者们对这一问题也展开了讨论,早在2000年,就有学者发文提到,自学考试虽然在创立之初在学历补偿教育方面发挥重要功效,但近几年已经呈现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功能。2005年,刘炳贵[1]在其文中用四个“最”归纳了自学考试和终身教育的关系,即自学考试是终身教育体制中的最佳教育考试形式,最大教育考试平台,最有中国特色的组成部分、最具立交桥功能的调控阵地之一。还有一些学者认为,自学考试的学习方式十分灵活,不受年龄、性别、民族和已有教育程度的限制,具有强大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将自学考试纳入继续教育范畴,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时代要求,也符合自学考试自身历史背景发生改变的内在要求。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将自学考试纳入继续教育的范畴,重新确立了自学考试制度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从补偿教育向继续教育转型,已然成为自学考试制度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由于自学考试面临着调整和转型,如何正确处理自学考试与其他教育形式的关系也成为了学术界的热点之一。许多文章提到,可以在保障质量标准的基础上通过课程衔接,学分互认、功能互补、专业共建、资源共享等方式和途径,实现自学考试与其他教育形式的沟通,打造开放式教育平台或构建教育立交桥,其中以边星灿等的《关于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与其他教育形式沟通的思考》[2]颇具代表性。此外,由于网络及计算机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给自学考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学术界普遍认为应该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建立自学考试网络教育以及管理系统,强化其在自学考试社会助学和个人自学方面的显著优势,从而构建自学考试远程教育平台。
二、发挥优势:坚持自学考试向农村拓展
自学考试向农村发展虽然源于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但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努力,取得了一定成效,考生数量有所增加,并对生源结构产生了关键影响。如何激活农村自学考试的生命力,既是农村发展的需要,也是自考寻求发展和突破的重点,成为了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从自学考试的相关研究来看,农村自学考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怎样建立适应农村情况的自学考试体系,农村自学考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上,而建立适农体系还涉及到农村自学考试的专业设置、组织管理、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等方面,这些文章普遍认为,自学考试向农村拓展,是自学考试应该坚持的发展方向,是加快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关乎自考事业和农村成人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战略举措。
有学者指出,自学考试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和推进器,这种推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人才资源、对职业人才的知识技能提高、促进新农村全面学习型社会的构成三个方面,自学考试应该通过建立新模式、提高农村自学考试机构服务水平、设置适农专业和课程等途径,积极推动向农村的拓展。还有学者认为,自学考试向农村拓展具有明显的优势,自学考试灵活性和实用性的特点能够吸引农村考生,是培养新农村建设人才的有效途径,对改善农村风气,提升农村整体文化素质有积极作用。也有文章认为,农村自学考试存在着总体受重视程度不够、课程内容与实际需求有差距、考核方式单一且要求过高、助学服务体系和资助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因此自学考试适应农村需求的关键在于制度创新,这种创新包括专业设置、教育体制、考试制度、资助制度四个方面。还有文章从农村自学考试的管理模式出发,分析了现存模式的问题,并对如何构建适应农村新发展的自考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提出构想。有的文章从自考命题标准与考核形式的角度进行研究,提出自学考试的学历教育与资格认证、非学历证书的沟通是自学考试向农村延伸的有力措施,有的文章则就农村自学考试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建议,认为应该建立符合当地实情的助学机制,形成“自学+多媒体课间模式、自学+高校助学模式、自学+社会实践基地的培养模式”等农村自学考试人才培养体系的基本模式。[3]
三、转变人才培养目标:大力发展非学历教育
随着自学考试制度改变了“学历教育补偿”的定位,转而走向继续教育,成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基本平台,那么自学考试制度就应该在生源结构变化的背景下,突破以学历教育为主的职能定位,构建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互通互认、阶梯式发展的新模式,将自学考试转向职能培训、提高技能等非学历教育,培养应用型职业人才。关于自学考试的非学历教育,学界已经从理论和实证方面进行了研究。理论研究方面,有学者[4]就自学考试发展非学历考试的现实性和可行性进行了论证,认为非学历证书考试符合国家政策导向,适应社会需求,而自学考试系统作为全国性的考试管理和执行机构,权威性高,经验积累够,足以胜任全国性的非学历证书考试。有学者则分析了非学历考试在自学考试发展中的作用,指出非学历证书考试能够直接推动自学考试的功能完善和规模扩大,还能为自学考试实践环节的改革提供重要载体和借鉴,还有学者虽然肯定了非学历教育的重要作用,但指出发展非学历证书考试需要认清形势、转变观念。一方面要重视非学历考试,另一方面树立品牌意识,使非学历教育在满足社会多样化教育需求方面发挥巨大作用。此外,还有文章提到自学考试的助学可以与远程教育在非学历教育领域进行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使非学历教育获得更好发展。实证研究方面,以2009年吕林等[5]对四川省非学历证书考试的调查分析颇具代表性,该文对四川省自学考试参与者、高校在读学生、社会在职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953份,调查结果显示:非学历教育在自学考试体系中的重要性愈发明显,得到了大部分考生的认可,而非学历证书考试的社会认可度是影响报考人数的主要因素,目前的非学历证书考试存在推广力度不够、证书项目繁多、颁发证书的机构权威性不够等问题。
四、调整考核方式:注重过程评价和实践课程
自学考试一直都是一种以国家考试为主的教育形式,但随着社会科技、教育的发展和其定位的转变,自学考试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推进学习机制的改革,因此能够关注到考生的学习过程,而为了保证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自学考试也必须充分考核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实现由单一考试向多元考核的转变。
自学考试的国家考试,包括理论笔试和实践环节考核,相对而言,实践环节发展相对滞后,也成为了当前制约自学考试发展的重要课题。有学者指出,自学考试的实践环节存在课程设置不合理、考核大纲不规范、缺乏对实习环节的监督与管理等问题,需要有针对性的进行改革。有学者认为,随着自学考试的变化,提高对实践性环节考核具有重要意义也是自学考试改革的必然趋势,针对自学考试实践环节考核的问题,还有学者就某省(江西[6]、浙江[7])的自学考试实践环节课程为例,从实施基本情况、课程建设的合理性、考核方式或评价标准的统一性、实施操作的规范性等方面,剖析实践环节考核的现存问题,并提出对策。此外,还有部分学者[8]针对影响自学考试实践性课程考试质量的因素,提出应该在实践环节进行全过程的控制和管理,并设计出用于实践性考试质量控制的操作程序和实施办法,从而提升该类课程考试质量,进而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自学考试的理论笔试虽历经三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较为规范系统的管理机制,但有学者指出,自学考试经过许多年的发展,虽然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但其传统的考试为主的单一模式已经不再适应发展的需求,考核方式的改革已经引起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在自学考试中加大过程性考试权重具有可行性、必要性和需求性。杨小川[9]在其文中明确指出,自学考试面临着重要的转型要求,包括从学历教育向终身教育转型、从考试制度向教育制度转型、从单一考试向多元评价转型,而实行过程性考核正是适应自学考试制度转型的需要,也是自学考试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过程性考核能够引导学习者改善学习状况,提高专业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目前已经开展的过程性考核改革主要是“网络+面授”的形式,课堂考核成绩按照一定比例计入考生该课程的总成绩。该文还指出,实行自学考试过程性考核具有巨大的优势,包括改变以考试成绩为评级标准的单一评价方式,提倡重视学习过程的理念,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自学考试“校园缺失”的不足,促进学生的互动交流学习。当然,过程性考核仍然存在一些局限性,这也是自学考试推广过程评价亟需解决的问题。同样关注该问题的文章还有《自学考试课程学业综合评价改革调查分析》《自学考试过程性评价探析》《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业评价方式改革初探》等。
五、结语
自学考试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形式,在历史上曾经是非常重要的补偿教育,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社会上也出现了许多质疑的声音,自学考试要谋求持续发展,保持长远生命力,必须面临一次系统的转型。就目前来看,学术界已经对自学考试转型当中的关键问题展开了充分的讨论,总结了自学考试转型的应然趋势:自学考试作为一种教育制度,首先要确定其在教育体系中的定位,并同其他教育形式区别开,从补偿教育走向继续教育,成为终身教育体系的一环;其次要明确自身优劣势,发挥既有优势,明确农村自学考试能够保有自学考试制度的长久生命力,坚持继续向农村倾斜,并建立适应农村需求的自学考试体系,而不足之处包括人才培养目标、考核模式等。自学考试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该从学历型人才转向技能型人才,大力发展非学历教育和职业证书,构建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互通互认、阶梯式发展的新模式,考核方式也应该转变原有单一模式,并加强实践课程的比重。总体而言,自学考试的转型应以符合当前教育发展趋势为基本前提,以固有优势为突破口,抓住机遇,结合现有条件,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目标,从而实现自学考试的改革与转型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炳贵.自学考试在终身教育体系及其构建中的地位和作用[J].江苏高教,2005,(04).
[2]边星灿,王南雁.关于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与其他教育形式沟通的思考[J].中国考试,2008,(02).
[3]张立山,韩菁.近几年来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研究文献综述[J].中国考试,2009,(11).
[4]王梦云.自学考试发展非学历证书考试的现实性分析[J].山西教育·招生考试,2008,(11).
[5]吕林,赵锋,张必涛.基于大众化视角的自学考试非学历教育发展——作为个案的四川省非学历证书考试调查分析[J].成人教育,2009,(08).
[6]刘永浪,傅惠群,熊小梅.自学考试实践环节考核模式的改革与探讨——以江西省为例[J].中国考试,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