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经济管理专业范文

时间:2023-06-25 09:23:0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旅游经济管理专业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旅游经济管理专业

篇1

随着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精英教育逐步走向大众教育,高校规模不断扩大,从办学性质、学校体制、校园建设、师资引进、设备更新等方面不断适应扩招的需求。由于区域发展的差异,地方性尤其是相对欠发达地区大专院校升本的步伐较慢,而发展地区地方性大专院校在2000年至2004年基本完成升本。百色学院2006年才升格为本科院校,是广西最后升本的几所地方性大专院校之一。由于升本较晚,资源相对有限,尤其是随着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传统的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不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地方性本科院校必须定位于应用性人才的培养。

经济管理类专业以市场为导向、面向企业需求,具有实践性、应用性、开放性等特点,这就要求地方性本科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教育和培养必须紧贴社会实际、针对行业特征、符合行业要求、优化学科建设,逐步构建完善的、独立的学科教育体系,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建立稳定对口的实践基地,不断探索教学实践模式新途径,是当前高校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但也是面临的最大难题。为适应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有效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必须充分利用校外实践基地,提高实践质量,培养学生实践操作的应用技能,百色学院经济与旅游管理系采取了种种措施,探索应用型专业实践基地的建设。

一、校外实践基地建设的必要性

1、应用性人才培养的需要。从地方性院校资源禀赋情况来看,应用性人才的培养应是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的办学目标。尤其是经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更应该从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出发,按照行业发展的特征和要求,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从课程设置、课程内容、教学计划等方面来看,各地方院校不仅加大了实践教学环节的力度,也不断加强校内实验室和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

百色学院经济与旅游管理系把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面向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面向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培养心里有思考技能、眼睛有观察技能和手上有做事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我系的所有课程都是从有利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角度来设计,在新的教学计划中加大了课程的教学实践环节内容,并占到总学时的40%。教学实践的环节离不开相应的实践实习场所,由于发展较晚、资源有限,校内实验室还处于筹建中,但我系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重视校外教学实践基地的建设,至今已经建立了百色市金丰华美食餐饮有限公司、百色国际大酒店、田阳县供销社、靖西通灵大峡谷等20多个教学科研实习基地。这些实践基地的建设,为我系应用性人才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平台,先后有大批毕业生到基地工作,并在相应岗位发挥出色,受到用人单位和社会的好评。

2、大学毕业生充分就业的保障。招生规模扩大、就业结构不合理、就业市场不完善、盲目的人才高消费、就业观念有待更新等原因使得大学生就业高峰与社会就业高峰重叠。一些高校在专业结构上存在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的矛盾:盲目开展热门专业造成人才供求过剩,不及时调整冷门专业导致未就业先失业。1978-2002年的25年间,我国的就业弹性总体上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经济增长对就业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弱。高校的急剧扩张使每年的大学毕业生节节攀升,2001年的114万到2009年将达到700万;与之相对的是就业率连年持续下滑,2001年6月本科生就业率超过80%,2003年就业率降为75%,2007年为70.9%。受金融危机的影响,预计2009年大学生就业形势将更加严峻。

大学生就业难是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但缺乏工作经验、实践操作能力不强是其重要原因。

据相关部门调查显示,大学生求职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缺乏工作经验”,占63%。我国的教育体制多年来按照一种模式培养人才,专业设置脱离社会需求,不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大学生有的是专业知识,缺的是良好心理素质和实践动手能力,大学里有的是教授,缺的是“教练”。根据最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对网络招聘会人才需求信息的汇总和分析,工商管理类和经济学类专业位于职位需求前十位。作为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因面向市场、需求量相对较大,总体就业形势要好于其他冷门专业。但受就业大环境的影响,这类专业就业问题依然严峻。为了保证充分就业,地方性院校经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要立足市场,按照市场需求设置专业和课程内容,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大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力度,让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生产第一线,积累实践经验,为就业做准备。

3、地方经济发展的人才保障。高校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三个方面。

地方性院校的人才培养要立足区域、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百色学院作为百色地区唯一一所综合性本科院校,其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要立足百色现状、依托百色资源,为老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多输送合格人才。百色将立足特色优势资源,实施“四地一带一枢纽”的发展思路,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四地一带一枢纽”即:中国生态铝工业基地、亚热带特色农业基地、国际旅游目的地、辐射滇黔桂接合部的区域性商贸物流集散中心地、广西右江河谷城镇带、大西南交通枢纽),高素质的应用性人才将是百色抓住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人才保障。

经济与旅游管理系紧紧抓住广西把百色建设成为以铝工业为主的广西新工业基地和中国乃至亚洲重要的铝工业基地以及工业强市、旅游大市、文化名市和生态城市的重大发展机遇,依托百色铝工业、电力工业、煤炭工业、特色农业、现代物流业、旅游业、房地产业七个重点优势产业,先后与百色国际大酒店、百色金丰华美食餐饮有限公司等20多家单位签订了实践基地合作协议,加大了对地方产业发展急需的商务人才、管理类应用性人才的培养,每年为地方输送了一批综合素质较好、动手能力较强的合格毕业生。

二、校外实践基地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已经引起不同办学层次高校的高度重视,尤其是新建的地方性本科院校,因起步较晚、基础设施不完善、校内实验室建设滞后、就业严峻等问题,更加重视利用社会资源,建设校外实践基地,为教学、科研和实习服务。为顺利完成从大专层次向本科层次办学的转变,地方性本科院校既要扩大规模,又要讲效益,作为办学效益的重要评价指标就是学生培养的质量。因此,新建地方性院校为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在专业设置、专业申报、课程设置、实践环节等方面不断加大力度进行改革。从校外实践基地建设的现状来看,基地数量逐年增加、校企合作不断加深、涉及行业领域不断扩展、实践基地效应日趋凸现。但因诸多原因,校外实践基地建设还处于初期阶段,面临建设模式单一、实践内容与专业培养目标脱节、学校、企业和学生三者之间利益矛盾严重等问题。

1、重数量,轻质量。这是实践基地建设初期面临的主要矛盾,因历史原因,大多地方性本科院校都是由师范类大专院校升格而来,传统的学生实践模式相对单一,主要是教育实习,实践基地集中在地方中小学。这类实践基地大多通过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定和安排,而且相对固定和稳定,建设起来比较便利。但升本后,学校要摆脱师范教育的单一培养模式并向综合性院校发展,新的非师范类专业不断增加,教育实践基地也必须向多行业、多领域拓展。因基地建设经验不足和人才培养的急剧需要,学校只能走惟数量而轻质量的建设道路。

2、重建设、轻管理。这一矛盾在基地建设中期比较明显。许多地方性院校非常重视实践基地的建设,充分利用一切资源,和地方企业谈判并签订合作协议,但签订后却很少过问、缺乏沟通、更谈不上有效的利用和管理。当有教学实践需要和任务时,还必须经过间接渠道和实践基地进行沟通,实践基地也往往是不愿配合甚至排斥。比如说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到旅游景区进行实践时,连门票都不能减免,更谈不上进行相关的实践指导。一方面由于学校还处于实践基地建设的探索阶段,缺乏经验,相应的配套环节跟不上,导致对基地的管理缺位。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学校和基地的双向互动不够,双赢效应不凸显。因此,地方性本科院校在发展初期既要扩大实践基地的数量,保证所有应用性专业都有对口实践基地,又要加强对已建立合作协议的基地的管理,通过优化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围绕实践基地制定教学实践环节,同时要优化利益分配机制,提高实践基地的利用率,充分保障学生实践基地的实践效果。

3、重就业实习基地建设、轻教学和科研实习基地建设。从实践基地的建设功能和利用情况来看,主要集中在实习基地的建设,实践的时间大多安排在学生毕业前的最后一学期,这属于典型的先学理论后实习的模式。作为常规的教学实践基地建设严重不足,而且课程体系、课程内容中教学实践环节不够,即便在教学计划中制定了,也主要体现在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看看视频资料等浅层次的环节上,真正能走出校门、走向企业生产第一线的太少。

一方面是高校“教授多、教练少”,也就是双师型教师太少,理论水平丰富但缺乏实践操作能力;另一方面是学校、系部和实践基地的对接不够,双方利益机制不健全,尤其是企业认为接待实习学生只会增加麻烦。因此,这就导致常规的教学实践基地的建设起来困难重重,即便建立起来了,也因上述原因而利用率极低。作为科研实习基地的建设就更少,除了部分工科类的专业教师能充分发挥自身理论水平的优势和企业资金的优势而进行合作外,大部分专业都没有重视和利用好科研实习基地,只是关起门来做研究,也很少关注研究成果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有多大。

4、建设模式单一、实践内容简单。目前,地方性新升本科院校实践基地建设模式单一,除了上面提到问题之外,“校外实践与校内实践相结合“、“校企一体化”等问题也比较突出。从目前经济管理类的学生实践实习来看,内容比较简单,大多数属于一些体力劳动,比如到酒店或旅行社实习,主要是做做服务员、打扫打扫卫生或做一些讲解员,能够接触或从事相对复杂的管理工作的很少,而像其他一些专业就更加简单,只停留在参观参观企业、看看生产流程、和企业交流交流等层面上,真正在毕业之前能深入到企业生产和管理一线实习的很少,这是不利于有理论、懂管理、实践应用能力强的高素质的应用性人才的培养。造成实践内容简单的原因主要是课程体系设计、实践教学计划、教学内容设置都过于简单,背离了专业培养目标。同时,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还要克服国内高校存在的先学习再实践的模式,要做到理论之前参观,边学习理论边实践的灵活模式。

三、校外实践基地建设的对策与模式

针对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现状和存在的以上问题,并结合经济管理类专业的特点,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不仅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实践基地建设的必要性,同时要从校内和校外两方面入手不断加强基地的建设。从校内而言,院系要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加快校内实验室的建设,不断完善课程设置、严格制定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计划;从校外而言,要加大投入,大胆走出校门,走向企业,加强校企合作,积极拓宽基地建设渠道,不断探索新的建设模式。地方性院校要克服自身起步较晚、基础设施落后、建设资金不足、专业建设滞后等问题,积极发挥年轻有活力、发展有后劲等优势,利用所处区域优势,抓住地方经济快速发展的有力机遇,大力加强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出优秀的应用性人才。

1、校企双赢的机制化。地方性高校在发展初期会面临着盲目追求校外实践基地的数量,同时会因诸多限制而缺乏与基地的积极联系与良好沟通,导致基地多,但真正能利用的上并发挥的好的基地很少。传统的实习实践模式因缺乏科学的规划和对实习教学深层次认识不够,对实习目的、要求、实习内容和过程有很大的盲目性,校外实践只停留在到企业走走看看的层面。这对于企业而言,不仅不能给其带来利益,反而会增加接待的麻烦,而作为营利性企业并没有共同培养人才的义务。因此,在实践中,基地主动配合程度较低,对学生的指导工作十分粗糙。因此,要从根本上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提高企业接待学生实习的热情,发挥教学实践基地的功效,必须建立稳固的实践基地并从机制上保证实现校企的双赢,加强产学研结合,建设产学研一体化的实践基地是校企实现双赢的保障。

传统的理工科类专业在校企合作方面做得的比较好,企业在资金、生产经验、设备和具体生产管理及操作中具有优势,而科研机构和科研水平不如高校,校企合作的双赢效果非常明显。目前而言,经济管理类专业在加强产学研结合方面不如理工科,这和其专业特点相关,该类专业的科研成果的生产力转化相对较慢、效果不明显,尤其是在相对欠发达地区的地方性院校面临的这类问题更凸显。

百色学院经济与旅游管理系计划到2010年将包括旅游管理、工程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国际贸易、工商管理、金融学等7个本科专业,设置有招商管理、酒店管理、国际商务管理、金融保险等13个专科专业,这些都是地方经济发展的紧缺专业。百色正处于历史发展的最好时期,作为培养应用性人才的经济与旅游管理系,要用自身的科研优势与充沛的人力资源库,与实践基地企业展开多领域、全方位的合作,向企业提供优质、优惠的服务,为企业的生产与管理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为企业培养高水平的管理人才。

2、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制度化。双师型教师一直以来作为高职高专院校对师资的要求而提出来的,作为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因办学定位是“立足地方经济发展,培养应用性人才”,所以即具备理论知识又有企业相关经验并能指导学生专业实践的教师就必然成为这类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目标。百色学院经济与旅游管理系是一个仅成立三年的新系,大多都是新进的具备硕士学位的年轻教师,理论知识丰富且科研能力较强,但缺乏企业生产与管理的实际经验,如何拓展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渠道是当前必须解决的难题。产、学、研相结合的实践基地的建设能较好地解决这一难题。系部要从政策、资金方面鼓励教师走向企业,深入到企业生产和管理的第一线,途径主要有:第一、鼓励青年教师根据专业特点、围绕实践基地需要申报课题,让教师带着课题走向企业,在做课题的过程中了解企业、参与企业的管理与生产。比如物流、国际商务专业教师应该深入到物流企业、外贸企业、港口等进行研究,在研究中锻炼了实践能力。第二、定期选派青年教师到实践基地顶岗实习。第三、鼓励青年教师参加职业技能证书考试。

因此,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和建设要制度化、规范化,只有形成制度,才会人人去执行,只有达到规范化,才能上档次。首先要有专门的职能部门和人员负责双师型教师的管理工作。如日本的“职业训练指导员”、德国各州的职业教学管理机构等,专门负责双师型教师的培训和管理。其次要给予双师型资格的教师一定的津贴和科研经费。再次在职称评审、优秀评比等方面要向双师型教师倾斜。

3、实践基地实习与就业的一体化。选择一些专业性结合较强、效益较好的校外实践基地并建立稳固的双赢合作关系,实现实习与就业的一体化,既能充分发挥实践基地的功效,又能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也可以充分满足企业对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的需求,真正做到了学校、学生和企业三方的利益互动,实现了资源的最大优化配置。地方性新建本科院校因诸多原因存在重实习基地建设而轻教学实践基地建设的问题,所以从整体来看,实习与就业一体化的实施情况较好。百色学院经济与旅游管理系在实践基地建设方面不断探索新路子、寻求新模式,选择了一些地方相对较好的品牌企业作为实践基地,安排学生最后一学期到百色国际大酒店、百色金丰华美食餐饮有限公司、百色恒升集团等实践基地实习并实现就地就业,大大解决了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既节省了学生找工作的成本,又保障了地方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在实习与就业一体化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需要改善的问题,比如学生不愿意到实践基地实习、实习后不愿留在基地工作、基地企业不愿录用合作学校毕业生。由于校企合作时间较短、利益机制不够完善、合作效益尚未凸显等诸多原因,合作双方应该在更广、更深的领域探索新路子,共同努力实现双赢。作为高校而言,要完善教学体系、优化课程设置、加大实践教学力度、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加强大学生的人格体系构建以保证培养质量。

从经济与旅游管理系近两年的就业来看,部分学生存在好高骛远、眼高手低的不良就业心态,宁愿游手好闲也不愿意到实践基地实习,认为工资太低但又找不到更好的工作,同时也有学生反映学校所学东西没学透、也不够用,和企业生产实际相脱节,感到力不从心。合作企业而也要加强与高校联系,合作培养企业所需人才,真正做到“企业你需要什么人才、学校就为你培养什么人才”,因此,实践基地企业要从制度上为毕业生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相应提高工资待遇,建立顺畅的人才提升机制,提高企业和职位吸引力。只有建立校、企、学三者之间良好的互动机制,才能最大化的实现三方的利益。

[参考文献]

篇2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2B-0020-02

职业技能竞赛对引导和推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促进技能型人才的系统培养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但是,目前中职学校职业技能竞赛存在不少的问题,严重阻碍了职业技能竞赛在中职教育专业建设中作用的发挥。本文以中职旅游管理专业为例,阐述职业技能竞赛对中职旅游管理专业建设的重要功能价值,分析中职旅游管理专业职业技能竞赛存在的问题,提出利用职业技能竞赛促进中职旅游管理专业建设的措施。

一、职业技能竞赛对中职学校旅游管理专业建设的重要功能价值

职业技能竞赛是学生职业技能展示的平台,也是校企之间联系的桥梁,更是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动力。因此,职业技能竞赛对中职学校旅游管理专业建设具有重要的功能价值。

(一)促进教学理念的改革。职业技能竞赛主要倡导的是“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促教、以赛促改、以赛促建”,以职业为发展导向进行人才的培养,重视教学方式的改革和创新,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的培养,通过开展相关专业的课程改革,为学生创建各种相关的实践平台,以技能大赛为主题,将理论学科向职业能力为主进行转变,从而转变教学理念。

(二)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通过举办各种职业能力竞赛,可以推进中职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首先,在竞赛前后,各职业院校都在积极努力地寻求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根据人才市场的需求,努力地探索与创新,以培养符合企业需要的高技能型人才。其次,在教学的过程中,各职业院校注重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在专业教材建设和教学内容的改革方面,彻底改变传统的学科型模式,开展以课堂、教师、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以实现教学内容和就业岗位之间的零距离对接。

(三)促进教学方式的改革。职业技能竞赛对参赛学生的要求主要分为两种,即技术型和应用型。因此,在技能竞赛的引导下,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设计应由知识体系向工作体系进行转变,以实现从理论到实践向以职业实践为主体的转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不断地寻求新的教学方法,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身为教师,应借鉴别人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经验,对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自我分析和审视,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对今后的教学设计和创新做出合理的规划。

二、中职旅游管理专业职业技能竞赛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的参赛积极性不高,参赛压力大。目前,学生参与旅游类技能竞赛大都是由学校或者教师推荐,而学生自身没有强烈的参赛意识、较高的参赛积极性。与此同时,多数竞赛内容相对比较枯燥,不能引起学生的参与兴趣;部分职业技能竞赛的奖励机制不健全,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参赛积极性。另外,赛前培训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为了能够很好地提高学生比赛成绩,学校从收到比赛通知的那刻起,就会组织学生参与赛前培训。而赛前培训是对学生旅游管理所有专业知识的重新巩固,由于时间较短,给学生带来了很大参赛压力,而职业技能竞赛主要是对学生旅游管理实践运用能力的比拼,由于培训实践较短,实践培训太过片面,导致学生没有较全面地掌握实践运用能力,不利于学生将其更好地运用到竞赛当中去。

(二)学生对旅游管理基础知识了解不透彻。部分中职生学习的自觉性不高,学习能力不强,没有一定的自我约束性。而赛前培训只是短时间内高度强化学生的旅游管理基础知识,虽然一定程度上巩固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了解,但太过急功近利,学生对基础知识的了解太过片面不够透彻。由于技能竞赛过程当中有太多的不可测因素会影响学生的临场发挥,学生没有丰富的参赛经验和应变经验,对于参赛过程中突然发生的状况没有一定的应变能力,再加上学生对基础知识了解不够透彻,一旦有突况发生,学生会容易自我施压,甚至是过分紧张,从而影响临场发挥,直接影参赛结果。

(三)学生对指导老师过分依赖。学生在参赛之前所有的培训都由教师组织开展,如果教师的培训方式不当,这将会直接影响学生在竞赛中的发挥和赛后结果;教师过分注重对学生参赛能力的培养,容易忽略对学生应变能力的培养。多数学生都是被动地去参与职业技术培训,由于自身没有一定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导致学生对教师的指导不能充分理解,容易避重就轻。同时,教师在对学生赛前培养过程中,任何一个赛前培训环节都是面对面、手把手地去教导学生,因而没能培养学生的自我应对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从而导致学生对教师过分依赖,不能大胆放开、正常发挥,以及应对突况。

篇3

旅游往往都要离开原住地一段比较长的距离,住宿是必须考虑的一个行程规划,怎样住、住的感觉体验如何等都和旅游地酒店服务密切相关,因此可以说酒店住宿是旅游业不可缺少的服务,深刻的影响着一地旅游的发展水平。反过来,旅游业对于酒店行业的发展也有着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酒店,最重要的基本功能就是住宿休息,旅游业带来的游客量多必然促进酒店入住率。所以酒店业与旅游业虽然有各自的独立性,但是存在着大量的交织,相互影响的关系非常密切,甚至某种程度上是唇亡齿寒的关系,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

二、当前酒店管理专业发展的问题

(一)酒店管理人才构成不合理

从目前从事旅游酒店管理的人才比例来看,我国酒店管理人才研究生学历及以上的占到2%,本科学历的占到20%左右,而78%的是专科、高职院校,高层次人才所占比例严重偏小,而目前我国的中转职业教育的教育质量含水量又很重,所以可以说当前的旅游酒店管理人才结构不仅缺乏真正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连基本合格人才都很匮乏。

(二)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不匹配

通过查阅一些高校里面的酒店管理专业设置,我们不难发现许多课程的设置已经跟不上现在日益快速发展的旅游行业情况和酒店发展速度。酒店业在中国改革开放后的发展一日千里,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也不断的传入国内,度假式酒店、主题型酒店等以享受生活为目标追求的酒店成为了现在酒店行业的新潮,而一些高校酒店管理专业的课程仍然还在停留于传统的住宿条件的改善方面,显得陈旧过时。除此之外,在基础专业课程上,因为酒店管理专业涉及的其它学科专业多,于是就不顾学校专业师资力量,胡乱开设专业,显得“面面俱到”,最后学生什么都如蜻蜓点水一样有一点印象就飘过,根本没有学到酒店管理专业的核心知识,浪费了学习的宝贵时间。并且许多课程交叉性强,多次重复的学习同一个知识理论,也是一种时间的浪费,例如旅游资源的调查开发在《酒店学》、《酒店资源学》、《酒店规划与开发》等多门课程中作为重要内容被讲述,旅游客源市场调查同样在《酒店市场营销》、《酒店经济学》、《酒店规划与开发》等课程中提及。由于课程目标不同,任课老师不同,同一内容被多次讲解存在利弊,益处在于可使学生对知识点掌握得更加透彻,但内容的重叠亦造成了教学资源的浪费。

(三)理论学习与实践之间脱节大

酒店管理专业是一个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没有切身的长期实习,只靠学校课堂理论知识的学习是完全不能满足专业学习要求的。瑞士洛桑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在酒店与旅游专业方面的学习模式是学生理论学习6个月,紧接着就到相关旅游类酒店实习6个月,并且在整个学习生涯中要坚持3年到4年的时间,这样就遵循着一条理论学习―实践―发现问题―理论补充学习―再实践―理论学习与总结的良性循环,不断提升对专业课程理论额消化与理解,不断强化自我在实际工作中的技能与经验提升。反观我国目前大多数的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培养,基本都是一直在学校进行理论学习,最后一个学年到社会酒店进行实习,且实习酒店也是参差不齐,做的实践工作有很多也只是前台招待,根本难以涉及管理专业的相关知识。这样的学习与实践模式,根本没时间给学生来对实践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理论上的再学习吸收,存在着诸多不合理之处。

三、提升我国旅游酒店管理专业水平的建议

(一)加强专业教师师资力量

所谓名师出高徒,专业学习中教师的地位与角色是不可以忽视,没有强大的师资就难有出色的学生。大专院校里面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师,许多往往只是学历达到进入高校的门槛,而根本没有从事过专业领域的工作经验,这样的教师进行教学就只能是纸上谈兵。高校里面在聘请专业教师时候,应该侧重聘请酒店管理高层人士,这些人士往往都是在酒店管理工作中进行过大量经验总结的人,其学历出生也并非低,因此相信高校选聘酒店管理专业教师既注重学历有看重实际的高端酒店管理经验,这样对于教学将大有裨益。

(二)课程设置作出合理调整

课程的设置是为了科学的进行专业知识的教学。而当下酒店管理专业存在着许多课程跟不上时展节奏的问题,并且重复交叉多,因此应该根据酒店管理当下发展情况作出适当的调整。

篇4

课 题:本论文得到江苏省高校优秀中青年教师和校长境外研修计划资助,并受教育部高职高专旅游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全国高职高专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教学基本要求》(重大课题)支持(项目编号:GLJZDXM2008005)。

截至2011年,我国已有各类旅游景区2万多家,其中4A级旅游景区超过2000家,并且产生了120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08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29个,国家森林公园730处,国家地质公园182个,世界遗产41项。旅游景区已成为继旅游交通、旅行社、旅游饭店后旅游业的又一支柱行业。

尽管我国旅游景区数量迅速增加,但旅游者对景区服务、接待设施及管理水平的评价却不尽如人意。调查显示,城镇居民对国内旅游景区(点)服务质量评价“很好”与“好”的占调查总人数的53.2%,入境旅游者对我国景区(点)服务质量评价为4分和5分(总分为5分)的只占调查总人数的56%。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客观上形成了对旅游人才的巨大需求,旅游人才素质的高低逐渐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旅游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因此,政府、旅游组织对旅游专业教育应高度重视。

一、高职旅游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建设现状

1.专业发展规格不断提升

在我国,旅游专业教育是在改革开放以后,伴随着旅游业的兴起而快速成长起来的。旅游业的飞跃大大促进了旅游教育的发展。旅游职业教育主要是培养面向生产和社会实践第一线的实用人才。随着旅游业内部分工越来越细,对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旅游业的飞速发展,对旅游人才的需求在不断扩大。随着国内外旅游市场的不断开拓,会展旅游、生态旅游、科技旅游等旅游新产品的不断开发,旅游业将成为中国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重要支柱产业,旅游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也逐渐成为旅游职业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专业发展起步较晚

从市场需求来分析,我国旅游景区管理、景区项目开发人才缺口很大。数据表明,被调查的旅游景区人才中,拥有旅游专业背景的仅为18.3%。景区需要一大批专业的人才,特别是一些懂得景区经营管理和市场营销的人才。在这样的背景下,从2000年开始,一些院校陆续开设了旅游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或其他与景区相关的专业,相对于旅游产业的发展、行业的需求,以及旅游学科其他专业的发展,景区专业的发展是较为滞后的。

3.专业发展规模较小

从目前国内高校旅游教育情况看,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与旅行社管理等专业逐渐成熟,而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的发展还非常薄弱,具体表现为“两个少”,即开设旅游景区开发与管理及其相关专业的院校数量少,且培养景区相应专业的学生数量少。截止到课题结题,全国高校开设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的有44所,其中高职院校有37所,累计在校生人数15580人,累计毕业生人数3394人。

4.专业发展地区分布不均

从开设景区专业院校的地区分布来看,东部地区占27.27%,中部地区占43.18%,西部地区占29.55%。中部地区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都非常丰富,旅游景区带动下的旅游产业是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中部崛起中充当着较为重要的角色,相对而言更加重视景区专业人才的培养;而东部地区的旅游管理偏重于旅行社、酒店等商业运作能力较强较成熟的行业,景区方向比较薄弱;西部地区还未进入景区大规模开发的成熟阶段,目前对景区专业人才的培养不及中部地区。

而从专业毕业生去向来看,东部地区占63.51%,中部地区占4.67%,西部地区占31.82%。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往东部经济发达大城市和著名旅游城市流动的倾向。

二、景区行业人力资源和人才需求分析

据《旅游调研》资料,目前全国旅游业从业人员为600万人,而实际需要专业旅游人才800万人以上,人才市场需求“缺口”很大。这些数据随着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还在逐年呈现上升趋势。又据河北省100个旅游度假区调查,景区人力资源配置中,大专以上人才不足30%,而旅游资源开发和相关专业人才不足3%。从以上资料足见我国旅游景区专业人才严重缺乏,景区人才市场需求潜力很大,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任重而道远。

1.景区人力资源发展方向

(1)提升景区从业人员学历。目前我国旅游景区从业人员普遍存在学历低、职称低和旅游专业毕业生所占比例低的“三低”现象。

目前景区工作人员的学历在专科及以下水平的,占到总人数的97%,本科生只有6.2%。总体上看,自然风景区、植物园和主题公园未来对人才的需求量较大,需要高职高专毕业生较多,而红色旅游景区对人才需求量较小,但对人才的需求层次较高,需要部分研究型人才。

(2)提高景区员工专业技能。旅游产业内部分工越来越细化,景区的人才需求也越来越专业化,如对度假管理、营销策划、生态维护、探险与漂流等专项人才的需求。

我国现有不少旅游景区因规划专业人才缺乏,导致规划设计不科学、管理不到位、营销无成效。由于缺少专业人士指导,一些地区的资源在开发中被破坏。一些景区在开发过程中,不按照规划进行,随意性严重,出现重复建设,造成巨大浪费。有些景区由于缺少景区营销策划人才,经营效益不佳。还有些景区由于缺乏战略人才,导致景区开发定位失误。因此,提高景区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是今后景区良性经营管理的重要保障。

2.景区人力资源的素质要求

从对人才能力的需求上来说,景区需要具有相关专业基础知识以及较高动手操作能力、沟通能力、创造能力的技术人员,他们既能够按流程做重复性的劳动,还能按实际需要适时地应变、与他人较好地合作,同时还具备吃苦耐劳的品质和对企业起码的忠诚度、专业操守以及较高的个人素养。

旅游景区对景区类专业人才技能的要求大多体现在景区策划与设计、景区管理、景区营销和景区导游解说等方面。不容忽视的是,一些“特殊景区”需要培养一些“特别人才”,如上海野生动物园需要动物医学和绿化养护方面的人才,广东一些高尔夫球会需要高尔夫球陪练方面的人才,深圳锦绣中华和中国民俗文化村需要茶艺师和舞蹈演员,还有一些景区需要素质拓展教练等。

笔者就景区目标岗位群对人才的素质、知识和能力的要求进行了总结,见表1。

由此看来,培养旅游景区一线管理、营销和导游以及游客接待方面的人才是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的主要目标。而针对一些特殊景区培养相应人才也是该专业发展应考虑的一个方向。

三、高职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景区专业的开设在一定程度上顺应了市场的需求和行业的发展,但在发展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与景区人才市场需求的对接,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课程体系无法实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

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的教学课程开发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课程体系必须与教学要求、发展目标及毕业生就业要求相吻合,使学生在能够承受的学习压力下,获取知识和职业能力。

目前很多高职高专院校旅游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大多套用本科旅游专业的“三段式”(即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课程设置体系。从教学安排的顺序上看,位于三角形底部的通常是公共基础课,其次是专业理论课,位于顶部的是实践课。

这种课程体系反映出传统的“三段式”课程设置模式存在孤立性,使不同类型课程之间,尤其是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之间几乎形成了一种互不联系、各自独立的状况,而没有形成相互渗透和有机融合的关系。这种课程模式以及在这种课程模式影响下的教学模式,是无法实现高职旅游人才培养目标的。

2.课程内容开发相对保守

近几年来,虽然在设置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课程方面有增加具有学科交叉性的课程或综合性内容的趋势,但从创新和教学内容引领性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目前,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上着重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等必修课程的学习,选修课的量不仅小,而且覆盖面窄,忽视了对学生行业素质的培养。多数景区专业的选修课涉及的学科仅仅是人文方面的,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选修课非常少。

景区专业会涉及多领域知识的学习,但不应该只注重知识的广度,而不注重深度。该专业的课程应该加重实践环节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比例,有明确的培养目标和要求。

3.师资力量有待提升

教育的必备条件是师资、教材和教学设施,其中教师是灵魂、核心,只有具备高素质的专业教师,教学所需要的教材、设施、设备等问题才能逐一得到解决。

目前高职院校景区类专业教师的数量欠缺,资历不深。从职称上看,讲师级别的占到了被调查者的52%;从年龄上看,教师年龄主要集中在26-35岁;从学历上看,拥有硕士学历的教师占到了92%。这些专业教师大多从高校毕业后就直接从事职业教育工作,缺乏旅游专业教学和旅游行业的实践经验。既有教学素养又有旅游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所占的比例不足,使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与行业现实结合不足,理论与实际结合不够,不能充分体现旅游学科应用性强的特点。

4.实训基地建设需要加强

景区类专业教学的实训基地,就是围绕着教学发展目标,按照景区类相关行业或岗位的技能要求而设立的系统的技能训练场所。

景区类专业的实训基地主要包括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两大系统。在高职院校景区类专业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一些学校认为景区类专业人数不多,在实训方面,无需像酒店管理专业那样高要求,因而很多实训基地的规模小、设施设备不足。部分高职院校尚未建立起长期的、相对固定的、适合学生训练的校外实训基地,校外实训主要靠实训教师个人及学生自己联系,缺乏稳定性和可控性。

各高职院校景区类专业中实践经验丰富、眼界开阔、高质量的专业师资较为缺乏。大多数教师没有经过国内外景区工作实践的磨练。双师型教师在教师总数中所占的比例不大,从而影响了实训效果。

在实训环境方面,很多实训基地缺乏严格规范的管理制度,没有反映专业实训要求且能严格执行的实训计划、实训大纲、实训规章等教学管理文件,同时学校也缺乏完善的实训教学考核体系。

四、对高职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发展的建议

1.找准专业办学定位,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高职院校景区专业人才的培养应坚持以行业发展为导向、以社会服务为宗旨、产学研结合的方针,同时还应立足高等教育层次,突出职业教育的特点。

高职高专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应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备较扎实的景区服务与管理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熟悉景区服务与管理的主要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有较强的表达和沟通能力,具有旅游服务技能、旅游市场营销策划能力,知识面宽、适应性强、具有一定开拓能力的景区服务与管理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2.强化师资队伍提升,增强与行业的交流

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教师的比例,帮助教师向双师型转变。创造教师的国外交流学习机会,鼓励教师参加并主持各级各类应用研究课题,加快青年教师的培养和职称晋升步伐,加强双语教师培养,评比出教学能手和科技标兵,完善专业教师定期赴旅游景区和政府部门挂职或任职制度。通过外引内培,提升高级职称教师所占的比例。扩大兼职教师规模,增加景区、高校及政府部门的专家、学者兼教的数量,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3.广泛吸纳先进理念,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应将理论教学与校外实训教学、校内模拟训练与景区现场教学、校内教师讲授与景区专家业务指导有机结合。在教学方法上,将案例教学、景区现场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等灵活运用于教学活动之中,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所有课程均应建有电子教案和电子讲稿,还可以建立网站、开设论坛和课程QQ群,方便作业分发上交和网上主题讨论,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师生、生生互动,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4.积极推进工学结合,拓展优化实训和实习基地

新建实训室时,结合现代旅游服务与经营管理发展趋势,引进业界先进设施、设备与技术,支撑和引导专业课程改革与高技能职业人才培养。在实训教学设计中,根据景区业务流程,合理划分实训模块,模拟或仿真设计实训活动,细分实训项目流程,最终形成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对客服务为主线、以实训项目为主体的实训教学模式。

加强校企合作,适时引进景区优质资源,拓展基地培养人才、服务社会的功能。扩大校外实训基地的地域空间和类型,有选择地建立省内外知名景区作为实训研修基地,加强与民营景区、在线旅游企业的合作,将更多优质、新兴旅游企业纳入校企合作的实习基地行列。

参考文献:

[1]黄月明.高职院校专业特色的培育方式[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8,28(3).

[2]吴国清,叶欣梁.旅游人才培养与高等旅游教育的职业化发展[J].旅游学刊(人力资源与教育教学特刊),2004(S1).

[3]王虹,吴桐.校企合作:打通高职旅游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渠道[J].职业教育研究,2009,11(11).

篇5

1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意义

1.1 时展的需要

在全球经济大背景下,社会和科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生活方式及消费行为也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近年来,多种新型旅游产品的争相出现,吸引了越来越多人的走出家门出去旅游,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理念在直接或间接地受到旅游活动的影响。旅游院校也要根据时展的变化,在人才培养上要以社会本位为主兼顾个人本位的培养原则,更多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高素质人才。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只有不断学习、探索、创新,才能迎接社会的巨大挑战和满足人们多样化的旅游需求。

1.2 旅游企业等用人单位的迫切需要

旅游行业是服务型产业,对传统旅游需求的服务目前已基本达到饱和,而随着时代不断的发展进步,人们消费行为和消费观念也在发生变化,新型的旅游需求也不断出现,因此,旅游企业要想在竞争激烈的“朝阳产业”中生存下来,必要有了解游客需求变化、具有宽知识、高技能、强能力和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级应用型的旅游技术专业人才来支撑。

2 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现状

2.1 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在创新能力方面存在着较大的“知、行” 反差

目前,该专业大学生已认识到“创新能力是每个大学生都有的一种潜在的自然属性”,普遍意识到在大学生努力创新是非常有必要的、有意义的事,只有具有创新能力,明天才能更有资本去竞争。然会,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却很少有人愿意为了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而付出行动。据实地调查发现:37%的学生从不参加学院组织的科技竞赛活动,14%的学生表示根本没兴趣参加科技竞赛活动,对科技竞赛缺乏参与的占49%。对于教师组织的科研项目,28%的学生表示只参加过一次,只有11.50%的学生多次参加过教师组织的科研项目,而仍有很大比例的学生从不参加科研项目。

2.2 旅游专业教育的软件和硬件条件不够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软件条件:教师队伍。教师是学生创新潜能的呵护者、激发者,能够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起到指导和规划的作用,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起着极其重要的龙头作用。而我国旅游高等院校现有的教师所接受的教育体制比较传统,缺乏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承袭旧的教育思想和观念,所以教师要在教学中“走出传统,迈向创新”,绝非易事。

硬件条件:教学实习设备。目前大多数高校缺乏先进的教学实习设备,因此教育活动很难提高水平,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培养更是无从谈起,创新能力基本得不到较大提高。要想把旅游高等院校建设发展成为引领“朝阳产业”进步创新的人才培养基地,必须实现教育实习设备现代化。

2.3 激励、评价等制度建设不健全使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缺乏动力

激励制度不健全影响着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旅游院校独立办学的权限不断加大,但是激励、评价制度的不健全,使得教职工不能充分发挥其教学积极性,长期以来,教职工工作积极性逐渐被泯灭了,而教职工创新潜能的开发更是不可能。这对旅游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进取精神的培养造成了间接的影响,不利于学(下转第157页)(上接第114页)生创新能力的顺利提升。

3 旅游管理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

3.1 创设良好的情景,激发学生创新能力

作为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教学模式。罗杰斯说:“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扮演了过多的角色,学生大部分是观众、听众,这大大限制了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发挥。

3.2 建设旅游管理实践创新基地,优化创新型人才培养环境

旅游行业是服务型行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较大,而且对所需人才的动手和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要求很高,因此,在理论方面“必需、够用”的前提下,应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环节,鼓励学生参与实践,这直接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因此,只有建设比较稳定的实践基地,才能达到充分利用实践基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3.3 引导学生树立创新学习发展观

学生要进行全面创新,思想是先导。要创新必先是更新观念,转换脑筋,从传统的学习思维方式中解放出来,树立创新学习发展观,将促进学生把学习过程当作一种创新性的认知过程。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客观地认识世界,以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自主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不成为被动的信息吸收者和刺激接受者,而是扩展思维,运用各种成效显著的学习方法,对所学内容进行独立思考,创造性地探索新问题,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发展自己的创新行为。

3.4 提升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创新教学能力

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旅游管理专业必须注重提高教师创新素质。首先,高等旅游管理院校应加大对硕士以上毕业生和具有丰富经验、实践能力较强人才的吸引力度;其次,学院出资鼓励现有教师通过国内外进修、研究生课程班进修、在职硕士、博士培养等途径来提高学历层次,提高业务素质;第三,校企结合,产学研结合,让旅游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第四,聘用旅游企业的管理者、旅游行业行政官员、现行旅游行业资深从业人员做兼职教师,建立起一支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教师队伍,把教学活动变成一个创造性活动过程。

3.5 加强制度建设,创建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动力机制

创新的动力素质是创新活动直接的驱动力,是人的创新行为发生的根本原因。建设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动力机制的内外环境,建立创新的教学评价机制、创新的学习评价机制、创新的学生评价和奖励机制,运用激励机制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最大限度地满足教师及学生的需要,提供良好的工作、学习环境,加强教学互动,创新实践形式,营造创新的文化氛围。对教师应通过教师自身的发展与学生的培养情况进行综合评价,推动和促使教师创新教学观念和方法,不断提高创新教学的水平,在学生的创新活动中充当引路人,真正通过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校应支持学生崇尚个性自由,大胆地向权威及传统观念挑战,把学生的创新观念、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作为学校对学生评价和奖励的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

[1]李强.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应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辽宁高职学报,2003(2).

[2]宣仕钱.创新素质的内环境与外环境建设.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

[3]王莹.大学生创新能力现状调查分析及对策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5).

篇6

1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意义

1.1 时展的需要

在全球经济大背景下,社会和科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生活方式及消费行为也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近年来,多种新型旅游产品的争相出现,吸引了越来越多人的走出家门出去旅游,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理念在直接或间接地受到旅游活动的影响。旅游院校也要根据时展的变化,在人才培养上要以社会本位为主兼顾个人本位的培养原则,更多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高素质人才。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只有不断学习、探索、创新,才能迎接社会的巨大挑战和满足人们多样化的旅游需求。

1.2 旅游企业等用人单位的迫切需要

旅游行业是服务型产业,对传统旅游需求的服务目前已基本达到饱和,而随着时代不断的发展进步,人们消费行为和消费观念也在发生变化,新型的旅游需求也不断出现,因此,旅游企业要想在竞争激烈的“朝阳产业”中生存下来,必要有了解游客需求变化、具有宽知识、高技能、强能力和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级应用型的旅游技术专业人才来支撑。

2 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现状

2.1 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在创新能力方面存在着较大的“知、行” 反差

目前,该专业大学生已认识到“创新能力是每个大学生都有的一种潜在的自然属性”,普遍意识到在大学生努力创新是非常有必要的、有意义的事,只有具有创新能力,明天才能更有资本去竞争。然会,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却很少有人愿意为了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而付出行动。据实地调查发现:37%的学生从不参加学院组织的科技竞赛活动,14%的学生表示根本没兴趣参加科技竞赛活动,对科技竞赛缺乏参与的占49%。对于教师组织的科研项目,28%的学生表示只参加过一次,只有11.50%的学生多次参加过教师组织的科研项目,而仍有很大比例的学生从不参加科研项目。

2.2 旅游专业教育的软件和硬件条件不够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软件条件:教师队伍。教师是学生创新潜能的呵护者、激发者,能够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起到指导和规划的作用,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起着极其重要的龙头作用。而我国旅游高等院校现有的教师所接受的教育体制比较传统,缺乏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承袭旧的教育思想和观念,所以教师要在教学中“走出传统,迈向创新”,绝非易事。

硬件条件:教学实习设备。目前大多数高校缺乏先进的教学实习设备,因此教育活动很难提高水平,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培养更是无从谈起,创新能力基本得不到较大提高。要想把旅游高等院校建设发展成为引领“朝阳产业”进步创新的人才培养基地,必须实现教育实习设备现代化。

2.3 激励、评价等制度建设不健全使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缺乏动力

激励制度不健全影响着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旅游院校独立办学的权限不断加大,但是激励、评价制度的不健全,使得教职工不能充分发挥其教学积极性,长期以来,教职工工作积极性逐渐被泯灭了,而教职工创新潜能的开发更是不可能。这对旅游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进取精神的培养造成了间接的影响,不利于学(下转第157页)(上接第114页)生创新能力的顺利提升。

3 旅游管理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

3.1 创设良好的情景,激发学生创新能力

作为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教学模式。罗杰斯说:“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扮演了过多的角色,学生大部分是观众、听众,这大大限制了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发挥。

3.2 建设旅游管理实践创新基地,优化创新型人才培养环境

旅游行业是服务型行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较大,而且对所需人才的动手和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要求很高,因此,在理论方面“必需、够用”的前提下,应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环节,鼓励学生参与实践,这直接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因此,只有建设比较稳定的实践基地,才能达到充分利用实践基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3.3 引导学生树立创新学习发展观

学生要进行全面创新,思想是先导。要创新必先是更新观念,转换脑筋,从传统的学习思维方式中解放出来,树立创新学习发展观,将促进学生把学习过程当作一种创新性的认知过程。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客观地认识世界,以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自主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不成为被动的信息吸收者和刺激接受者,而是扩展思维,运用各种成效显著的学习方法,对所学内容进行独立思考,创造性地探索新问题,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发展自己的创新行为。

3.4 提升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创新教学能力

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旅游管理专业必须注重提高教师创新素质。首先,高等旅游管理院校应加大对硕士以上毕业生和具有丰富经验、实践能力较强人才的吸引力度;其次,学院出资鼓励现有教师通过国内外进修、研究生课程班进修、在职硕士、博士培养等途径来提高学历层次,提高业务素质;第三,校企结合,产学研结合,让旅游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第四,聘用旅游企业的管理者、旅游行业行政官员、现行旅游行业资深从业人员做兼职教师,建立起一支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教师队伍,把教学活动变成一个创造性活动过程。

3.5 加强制度建设,创建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动力机制

创新的动力素质是创新活动直接的驱动力,是人的创新行为发生的根本原因。建设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动力机制的内外环境,建立创新的教学评价机制、创新的学习评价机制、创新的学生评价和奖励机制,运用激励机制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最大限度地满足教师及学生的需要,提供良好的工作、学习环境,加强教学互动,创新实践形式,营造创新的文化氛围。对教师应通过教师自身的发展与学生的培养情况进行综合评价,推动和促使教师创新教学观念和方法,不断提高创新教学的水平,在学生的创新活动中充当引路人,真正通过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校应支持学生崇尚个性自由,大胆地向权威及传统观念挑战,把学生的创新观念、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作为学校对学生评价和奖励的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

[1]李强.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应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辽宁高职学报,2003(2).

[2]宣仕钱.创新素质的内环境与外环境建设.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

[3]王莹.大学生创新能力现状调查分析及对策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5).

篇7

一、旅游管理专业校内经营性实训的内涵

经营性实训基地是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一种。目前,对经营性实训还没有进行统一的界定,笔者试图在生产性实训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尝试性界定。刘家枢认为:校内生产性实训是高职院校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独自或与政府、行业及企业联合,在校内建设具有生产功能的实训基地,通过生产产品、研发技术、服务社会等生产性过程,实现经济效益,并在生产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的一种实践性教学模式。很显然,生产性实训的重点是在生产性过程中实现经济效益,对于经营性实训而言,则重点强调的是“全真的经营性”。因此,校内经营性实训是在全真的经营性实训基地中,通过原材料采购、生产、销售等全真的经营性过程实现经济效益,并在经营中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进而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实现学习与就业无障碍对接的一种教学模式。

二、旅游管理专业校内经营性实训基地的特点

(一)多样化的建设模式

现如今,旅游管理专业校内经营性实训基地的建设模式是多样化的,其中较具代表性的有:

1.学校自主建设

这是较为传统的建设模式,实训基地所需的场地、设施设备、人员等均由学校提供和配备,建设完成后对外营业。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学校对其有绝对的管理和控制权,方便安排学生的实习实训,在盈利后能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很显然,这种模式的主要缺点便是如何解决人员的配备问题。经营性实训场所和普通的生产性实训场所不同,普通的生产性实训场所可以在需要时“开工生产”,而全真的经营性实训场所则需要遵守企业经营的时间,按时、按要求营业,完全由学校自主建设的实训基地,在解决这一问题时常见的处理方法有两种:第一,由学校老师兼职管理,学校老师,大多对企业的经营和管理缺乏经验且精力有限,若仅由学校老师对实训基地进行教育和管理,往往由于管理不当,导致惨淡经营甚至亏损;第二,外聘有经验的专职的人员对其进行经营和管理,这种方式在经营效果好时,是不错的选择,但若经营效果不理想,便容易出现入不敷出的局面。

2.校企合作建设

(1)筑巢引凤型

学校和企业双方协商,学校提供场地和设备,由企业派遣管理人员,对实训基地进行管理,组织学生开展经营和实训,这类似于酒店行业聘请专业的饭店管理公司对其进行管理,在利益分配上,双方协商拟定。这种方式既能实现实训基地的正常经营,又能完成实习实训,同时,还能为企业节约大量的资金,但缺乏对企业的约束。

(2)合作互补型

学校和企业根据自身的条件,共同出资建设,实训基地建成后共同管理,组织组织学生开展经营和实训,并共同分享利润和承担风险。这种模式较好的解决了“筑巢引凤型”存在的问题。

(3)赠送、赞助型

企业和机构赞助部分设备,学校配套完成实训基地建设,基地建成后由学校自主经营和安排实习,企业在方便的情况下提供一定人员支持。这种模式企业对学校是无偿的赞助和赠送,实训基地的正常运转仍然主要由学校负责,显然,虽然学校所付出建设费用相对较低,但没能解决“学校自主建设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二)仿照企业管理模式进行管理,在全真的经营环境中完成实习实训

将旅游企业真实的管理模式引入校内经营性实训基地,建立完整的企业组织机构,完善的企业管理制度和人事制度,学生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参与产品的采购、生产、销售推广、对客服务、投诉处理等,让学生体验真实的旅游企业管理模式,在熟练掌握服务技能的同时,了解感受企业的真实环境,实现学习和就业的有效对接。

(三)实训基地功能多样

校内经营性实训基地与传统校内实训室相比,功能能更加多样化,更能满足培养学生和服务社会的需求,具体如下:

1.教学实训功能

在真实的经营性环境中培养和锻炼学生,使得学生掌握的职业技能更为实用,另外,为保证实训基地的正常和顺利经营并取得相关经济效益,学生会接触到包括原材料采购、产品生产、营业推广、服务质量、投诉处理等多个方面,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除基本服务技能之外的沟通协调能力、突发事件处理能力,全方位锻炼学生。同时,在指导学生的实训中,教师的相关技能和知识也会随之提高和完善。

2.培训功能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培训功能体现在校内和校外两个方面。校内培训主要可以通过在真实的经营环境中,对老师和学生进行相关技能的培训;校外培训则是利用实训基地,对社会企业职工、下岗职工、农民工等进行技能培训、岗前培训等,最大化发挥实训基地的作用。

3.职业鉴定功能

校内经营性实训基地利用先进的设备和培训模块,依托学校现有的职业技能鉴定中心,通过与相关行业、部门和培训机构合作,可实现对学生和社会人员的技能鉴定,如:咖啡师、调酒师、导游资格认证、西点师、会展策划师等。提高毕业生的持证率,并对社会做出相应的贡献。

4.经济功能

经营性实训基地与普通实训基地的最大区别便是可以通过全真的经营环境来锻炼和培养学生,显然,在经营正常的前提下,实训基地是可以带来一定经济效益的。这可为旅游管理专业的发展和实训基地的后续建设获取资金,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5.助学功能

在经营性实训基地中,同学们既是学生又是员工,因此,对于员工,学校可以根据其业绩和岗位发给工资,这样,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能发挥其助学功能。

(五)按照市场规律建立保障性机制

校内经营实训基地建设是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教育规律建设的,追求学校、学生、企业、教师多赢的目标,因此需按照市场规律建立协调、持续的保障性机制。这种生产要素与教育要素的科学合理配置实现了以最小的投入实现最大效益的原则和目标,减少物资、资金及其他要素的浪费。

(六)具有较强的可持续性

传统的校内实训基地是“消耗型”,即仅通过实训设备、实训材料的投入来进行模拟实训,是一味的消耗,这种实训方式受资金和学校导向的影响很重,经常会出现“断粮”的情况;而经营性实训基地则是循环的可持续的实训,学生实训中的产品可以在实训室中售卖,在回收成本的同时还能实现盈利,这不仅解决了资金的问题,同时还能会实训室的后续建设进行储备,因此,经营性实训基地具有较强的可持续性。

三、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教育教学的稳定性和经营任务变动性之间的矛盾

高职教育是按照人才培养方案、教育教学计划组织实施的,具有相对稳定的模式和计划。但是,企业的经营任务是围绕市场需求来制定的,众所周知,市场需求是千变万化的,为了更好的满足市场需求,企业的经营任务势必会随之而调整。因此,经营性实训室的经营任务和教育教学的稳定性之间的矛盾是客观存在的。

2.教学安排与经营时间的冲突

教学安排常规情况下是由学校统筹安排,虽然遵循个专业的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但在时间上也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尤其对于非实训类课程的安排更是如此,而经营性的实训场所既是按照全真的企业来经营和运行,就需要有稳定的、不间断的营业时间,这势必会和教学安排产生冲突。

3.实训功能能和经济效益之间的矛盾

经营性实训基地兼具了经营和实训的双重功能,是在满足实训的前提下经营,通过经营来完善实训,很显然,实训是其存在的基础。但是,为了实现在真实的经营环境中实训,并实现实训基地的可持续发展,就要求其能通过节约原材料、节能等方法来控制支出,从而提高经济效益,这与大规模实训中对原材料等资源的消耗产生矛盾。

4.师生积极性难以调动

虽然经营性实训基地能产生一定经济效益,并用其给学生和指导教师发放一定补贴,但“僧多粥少”的现实决定了补贴不会太多,师生积极性的调动变成为实训基地正常运转的一个难题。

5.教学目的与人员选拔之间的冲突

高职院校建立实训室的目的是为了在校期间更好的锻炼学生,从而提高其职业技能,因此,对所有在校生而言,都应该安排其到实训室中学习和实践。但由于学生素质的参差不齐,不是所有人都适合于在经营性实训基地中工作,这便造成了教学目的与人员选拔之间的冲突。

篇8

广西桂林市民族职业技术学校通过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向本土输出了许多旅游类、服务类的行业人才,但从毕业生市场就业现状来看,学生技能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契合度并不高。学生技能的实用性还有待提高,在信息化的当今社会,行业信息更新以及社会需求变化十分迅速,这给学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在并不完善的专业教学体系下,如何面对人才需求市场及时调整人才培养计划,完善教学模式是学校率先面临的问题。为此,本文从广西桂林市民族职业技术学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入手,探讨其原因所在并提出针对性策略建议,对学校的专业建设有现实意义。

二、广西桂林市民族职业技术学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师资力量薄弱

广西桂林市民族职业技术学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相对落后,这主要体现在:

1、教师队伍专业性不高。在现任的师资队伍当中,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出身的教师仅有30%左右,超过一半的教师都是通过培训转型。这大大影响了实际教学的专业化和规范化。甚至有些教师自身对专业的理解就存在偏差,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就是教学任务不明确,教学手段单一化,这类教师如果不接受必要的专业培训是难以继续胜任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的。

2、教师继续教育推展不力。就目前广西桂林市民族职业技术学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教学现状来看,教师队伍基本能够满足日常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但对校外实践和实习指导就显得捉襟见肘了。这与教师匮乏的专业继续教育有关。学校内部开展的专业学习多限于肤浅的听课、评课、公开课等层面,并没有开展深入的专业探究与理论探讨。与社会上的专家、学者之间的互动交流不多,这限定了教师难以实现专业上的实质性突破。

(二)教学课程设置不完善

广西桂林市民族职业技术学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理论教学无疑是完成的比较好的,但不容忽视的是实践课程的相对匮乏,具体体现在:

1、校内实训课程不足。从课时安排上就可看出,实践课程的课时数还不足理论课程的三分之一。这必然会影响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消化吸收及应用。受到教学条件及资金的制约,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校内实训仅停留在简单的技能操作层面,关于导游方面的实训几乎为零。所谓的实训课程远远没有实现其应具备的作用。

2、校外实践匮乏。作为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教学需要校企开展深入合作。虽然广西桂林市民族职业技术学校与一些旅游局、旅行社之间签订了合作培养协议。但双方之间的互动合作十分匮乏。学生很少到相应的旅游局或旅行社进行实习。而这些社会组织更是很少进入学校对实践教学进行指导。究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实习期间产生的车旅费、门票费等费用增加学生的经济负担,而学校又没有充足的资金补贴学生实习。另一方面,学校需要对学生实习期间的安全状况承担责任。

(三)学生技能不适应就业

从近年来学校输出的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异。这主要是因为专业老师对社会实际需求了解不够贴切,导致在教学过程中方向出现偏差或不明确。学生到社会企业任职后无法立刻投入到工作当中,通常需要进行必要的前期培训,这不符合社会对当今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同时也浪费了学校的资源增加了企业成本。作为技术学校,应将培养针对性人才作为教学目标,要在实训过程中结合社会需求形势。从而达成培养社会所需求人才的目标。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重点项目、非重点项目区别对待。教师对重点项目的判定通常以教学考核内容为依据,换言之,许多教师在学生的实训技能与学习成绩之间更侧重于后者的培养。这也是为什么许多在校成绩优秀的学生却难以适应社会企业的职能需求。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支持的是服务行业,而众所周知服务业对细节的要求较高。如果一些项目因被学校和教师轻视而没有重点培训,很可能就会影响学生在工作中的直接表现。

三、广西桂林市民族职业技术学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实践路径

(一)培养师资力量的专业性

对教师队伍专业性的培养应从两方面着手,即引进来,走出去。首先,引进一批具备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的旅游管理与服务专业教学专家,同时从优秀的社会行业精英当中遴选一批兼职教师,重点加强对学生操作技能的培养。在引进优秀教学人才的同时也是引进先进行业理念的过程。这对拓展学生视野,提高实践教学质量都具有积极作用。其次,鼓励本校教师参加专业培训与进修,提高职业资格等级和专业技能水平。推动与外校之间的教学互动,加强彼此之间的合作交流,不断实现教学方法创新以及教学理念更新。通过开展优质课互评、教学经验交流等多种活动培养教师的专业素养。此外,构建学生校内校外双教师机制。将学生的校外实习与校内实训结合起来,在校外实习过程中通过与企业的深入合作,为学生配备实践导师,负责指导学生实习期间的专业问题。以此保证学生的实践课程学习有更专业的指导,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师资队伍的专业性建设不仅要有学校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与鼓励,同时也需要教师本身提高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将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作为职业生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二)加强教学要点的改革性

提高广西桂林市民族职业技术学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实践性,突出教学要点的创新性是切实改善教学质量,提高人才输出与社会需求契合度的重中之重。首先,优化实践课程结构。协调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课时安排,实践课程应由校内实训、校外实习、社会实践等多部分组成。对课程设置的调整要由学校专门的管理机构负责,不仅要结合区域内旅游经济建设对人才的需求现状,还要整合教学大纲要求的理论知识体系,从宏观上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课程的最优配置。其次,不断更新教学资料及信息资源。教学是一个动态过程,要具有与时俱进的意识,将行业前沿以及新理念、新技术等融入到教材当中。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能过分拘泥于教材内容和考试大纲,而是应该时刻关注行业动态,并注重拓展学生视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在授课中融入教学新理念。再次,充分利用新媒体手段构建持续更新的教学资源体系,以社会行业新需求作为教学改革的指向标,实现教学与社会需求的无缝对接。

(三)强化学生技能的实用性

要提高学生技能的实用性最为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加强实践教学,学校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建设校内实训教学场地。加大教学设施建设资金投入力度,建设符合教学需求的场地设施,规范校内实训课程的正常开展。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

2、拓展学生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构建有效的校企合作关系。学校应主动与社会企业建立合作人才输出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校外实习场地提供技术指导。企业内实习与校内实训课程有着本质不同,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应用所学知识,也有助于教师及时了解课程教学与社会实践所需之间存在的差距。学校应转变传统教学思路,在学生校外实习期间也要加大对学生实习效果的跟踪反馈。同时企业方面应为学生配备一名导师,对学生的操作技能进行指导。此外,学校与企业共同为学生参加校外实习提供便利条件,有效解决学生实习期间产生的费用问题。

篇9

一、旅游管理专业校内经营性实训的内涵

经营性实训基地是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一种。目前,对经营性实训还没有进行统一的界定,笔者试图在生产性实训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尝试性界定。刘家枢认为:校内生产性实训是高职院校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独自或与政府、行业及企业联合,在校内建设具有生产功能的实训基地,通过生产产品、研发技术、服务社会等生产性过程,实现经济效益,并在生产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的一种实践性教学模式。很显然,生产性实训的重点是在生产性过程中实现经济效益,对于经营性实训而言,则重点强调的是“全真的经营性”。因此,校内经营性实训是在全真的经营性实训基地中,通过原材料采购、生产、销售等全真的经营性过程实现经济效益,并在经营中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进而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实现学习与就业无障碍对接的一种教学模式。

二、旅游管理专业校内经营性实训基地的特点

(一)多样化的建设模式

现如今,旅游管理专业校内经营性实训基地的建设模式是多样化的,其中较具代表性的有:

1.学校自主建设

这是较为传统的建设模式,实训基地所需的场地、设施设备、人员等均由学校提供和配备,建设完成后对外营业。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学校对其有绝对的管理和控制权,方便安排学生的实习实训,在盈利后能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很显然,这种模式的主要缺点便是如何解决人员的配备问题。经营性实训场所和普通的生产性实训场所不同,普通的生产性实训场所可以在需要时“开工生产”,而全真的经营性实训场所则需要遵守企业经营的时间,按时、按要求营业,完全由学校自主建设的实训基地,在解决这一问题时常见的处理方法有两种:第一,由学校老师兼职管理,学校老师,大多对企业的经营和管理缺乏经验且精力有限,若仅由学校老师对实训基地进行教育和管理,往往由于管理不当,导致惨淡经营甚至亏损;第二,外聘有经验的专职的人员对其进行经营和管理,这种方式在经营效果好时,是不错的选择,但若经营效果不理想,便容易出现入不敷出的局面。

2.校企合作建设

(1)筑巢引凤型

学校和企业双方协商,学校提供场地和设备,由企业派遣管理人员,对实训基地进行管理,组织学生开展经营和实训,这类似于酒店行业聘请专业的饭店管理公司对其进行管理,在利益分配上,双方协商拟定。这种方式既能实现实训基地的正常经营,又能完成实习实训,同时,还能为企业节约大量的资金,但缺乏对企业的约束。

(2)合作互补型

学校和企业根据自身的条件,共同出资建设,实训基地建成后共同管理,组织组织学生开展经营和实训,并共同分享利润和承担风险。这种模式较好的解决了“筑巢引凤型”存在的问题。

(3)赠送、赞助型

企业和机构赞助部分设备,学校配套完成实训基地建设,基地建成后由学校自主经营和安排实习,企业在方便的情况下提供一定人员支持。这种模式企业对学校是无偿的赞助和赠送,实训基地的正常运转仍然主要由学校负责,显然,虽然学校所付出建设费用相对较低,但没能解决“学校自主建设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二)仿照企业管理模式进行管理,在全真的经营环境中完成实习实训

将旅游企业真实的管理模式引入校内经营性实训基地,建立完整的企业组织机构,完善的企业管理制度和人事制度,学生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参与产品的采购、生产、销售推广、对客服务、投诉处理等,让学生体验真实的旅游企业管理模式,在熟练掌握服务技能的同时,了解感受企业的真实环境,实现学习和就业的有效对接。

(三)实训基地功能多样

校内经营性实训基地与传统校内实训室相比,功能能更加多样化,更能满足培养学生和服务社会的需求,具体如下:

1.教学实训功能

在真实的经营性环境中培养和锻炼学生,使得学生掌握的职业技能更为实用,另外,为保证实训基地的正常和顺利经营并取得相关经济效益,学生会接触到包括原材料采购、产品生产、营业推广、服务质量、投诉处理等多个方面,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除基本服务技能之外的沟通协调能力、突发事件处理能力,全方位锻炼学生。同时,在指导学生的实训中,教师的相关技能和知识也会随之提高和完善。

2.培训功能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培训功能体现在校内和校外两个方面。校内培训主要可以通过在真实的经营环境中,对老师和学生进行相关技能的培训;校外培训则是利用实训基地,对社会企业职工、下岗职工、农民工等进行技能培训、岗前培训等,最大化发挥实训基地的作用。

3.职业鉴定功能

校内经营性实训基地利用先进的设备和培训模块,依托学校现有的职业技能鉴定中心,通过与相关行业、部门和培训机构合作,可实现对学生和社会人员的技能鉴定,如:咖啡师、调酒师、导游资格认证、西点师、会展策划师等。提高毕业生的持证率,并对社会做出相应的贡献。

4.经济功能

经营性实训基地与普通实训基地的最大区别便是可以通过全真的经营环境来锻炼和培养学生,显然,在经营正常的前提下,实训基地是可以带来一定经济效益的。这可为旅游管理专业的发展和实训基地的后续建设获取资金,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5.助学功能

在经营性实训基地中,同学们既是学生又是员工,因此,对于员工,学校可以根据其业绩和岗位发给工资,这样,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能发挥其助学功能。

(五)按照市场规律建立保障性机制

校内经营实训基地建设是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教育规律建设的,追求学校、学生、企业、教师多赢的目标,因此需按照市场规律建立协调、持续的保障性机制。这种生产要素与教育要素的科学合理配置实现了以最小的投入实现最大效益的原则和目标,减少物资、资金及其他要素的浪费。

(六)具有较强的可持续性

传统的校内实训基地是“消耗型”,即仅通过实训设备、实训材料的投入来进行模拟实训,是一味的消耗,这种实训方式受资金和学校导向的影响很重,经常会出现“断粮”的情况;而经营性实训基地则是循环的可持续的实训,学生实训中的产品可以在实训室中售卖,在回收成本的同时还能实现盈利,这不仅解决了资金的问题,同时还能会实训室的后续建设进行储备,因此,经营性实训基地具有较强的可持续性。

三、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教育教学的稳定性和经营任务变动性之间的矛盾

高职教育是按照人才培养方案、教育教学计划组织实施的,具有相对稳定的模式和计划。但是,企业的经营任务是围绕市场需求来制定的,众所周知,市场需求是千变万化的,为了更好的满足市场需求,企业的经营任务势必会随之而调整。因此,经营性实训室的经营任务和教育教学的稳定性之间的矛盾是客观存在的。

2.教学安排与经营时间的冲突

教学安排常规情况下是由学校统筹安排,虽然遵循个专业的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但在时间上也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尤其对于非实训类课程的安排更是如此,而经营性的实训场所既是按照全真的企业来经营和运行,就需要有稳定的、不间断的营业时间,这势必会和教学安排产生冲突。

3.实训功能能和经济效益之间的矛盾

经营性实训基地兼具了经营和实训的双重功能,是在满足实训的前提下经营,通过经营来完善实训,很显然,实训是其存在的基础。但是,为了实现在真实的经营环境中实训,并实现实训基地的可持续发展,就要求其能通过节约原材料、节能等方法来控制支出,从而提高经济效益,这与大规模实训中对原材料等资源的消耗产生矛盾。

4.师生积极性难以调动

虽然经营性实训基地能产生一定经济效益,并用其给学生和指导教师发放一定补贴,但“僧多粥少”的现实决定了补贴不会太多,师生积极性的调动变成为实训基地正常运转的一个难题。

5.教学目的与人员选拔之间的冲突

高职院校建立实训室的目的是为了在校期间更好的锻炼学生,从而提高其职业技能,因此,对所有在校生而言,都应该安排其到实训室中学习和实践。但由于学生素质的参差不齐,不是所有人都适合于在经营性实训基地中工作,这便造成了教学目的与人员选拔之间的冲突。

篇10

一、旅游管理应用型本科专业景区类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的必要性

校外实习基地是高校开展实践教学的重要场所,是校内实践教学的重要补充,也是理论教学联系实践教学的重要桥梁。旅游管理应用型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技能和动手能力,能较快地适应旅游行业相关岗位的需求,以解决工作实际问题;要求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实践能力和理论应用创新能力;要求具有很强的岗位适应性和自主学习能力,不仅具有胜任旅游行业职业岗位的技能,而且具有适应其他相关行业的就业能力,以拓展就业面。实际工作中的这些要求,很大程度都是需要依靠校外实习基地的培训来完成的,所以加强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与管理很有必要。

旅游管理应用型本科专业的校外实习基地一般包括高星级酒店、旅行社、旅游景区等,这三个行业的经营环境、行业特点甚至人力资源供求关系等都存在不同。所以,对于在景区类旅游企业进行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与运营,需要采取不同的策略与方法。

二、目前旅游管理应用型本科专业景区类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

1、学校对景区类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缺乏规划与投入

目前,许多学校在建设旅游专业的校外实习基地时,一般由学校领导或教师的人脉信息传达合作意向,或按照课程的教学计划安排,临时找到提供实习岗位的旅游企事业单位进行接洽。而从与酒店类校外实习基地比较来看,由于酒店行业竞争更为激烈,酒店企业寻求学校合作的意愿更加突出,市场上(尤其中心城市)也存在大量的人力资源公司为学校与酒店企业的合作积极牵线搭桥,所以学校的酒店类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与管理相对较为有序。我国的景区类企业仍处于急速发展中的阶段,对于与高校旅游专业的合作迫切性仍不高(对比酒店行业)。而学校由于管理机制的问题,也缺乏主动寻求景区合作的动力。这就导致许多高校在选择景区类校外实习基地时,以临时性的应急安排为主,缺乏合理的规划与设计。

另外,由于在各种评比检查中,校外实习基地的数量往往是衡量一个学校专业建设质量的硬性指标,校外实习基地的数量建设很受学校的重视。在实践中,往往是校外实习基地协议签订了许多,而使用效率不高,而由于旅游管理专业的文科属性,对实习基地的经费投入更是基本为零。

2、学生对校外实习效果满意度不高

旅游管理应用型本科专业的学生对于到校外景区进行实习,对进入真实的工作环境进行体验有一种踊跃的心态。但在经过了最初的兴奋期后,学生开始对实习的体验进行客观的评估,从而发现了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在景区类企业,学生实习岗位多为基层一线岗位,如接待部门、验票部门、运营部门等,学习到的专业技能较少,又无法获得中层或基层管理岗位的锻炼,不少学生在实习结束后,产生了将来不在景区行业就业的想法,这与校外实习的设计初衷是相背的。

3、景区类企业对实习学生缺乏针对性的人力资源管理措施

企业为了尽快让实习生上岗,通常会安排一周左右的集体培训,如果遇到人员短缺甚至仅安排两三天的时间让实习生熟悉环境,之后都到各自的岗位上边干边学了。景区企业通常把实习生作为上岗的员工与其他的正式员工一样对待,在培训、激励和考核等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没有考虑到实习生的特点,进行针对性地管理,因此会造成酒店和学生之间立场不同,沟通不良的状况。

三、景区类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的思考

1、积极申报,争取列入学校的有关建设计划中,获得支持。

相对于校内实习,校外实习成本要高昂的多,经费是校外实习的重要保障。许多高校目前用于实习的经费非常有限,不足以支付教学所需成本。因此,为保证学生在企业实习的教学环节有效开展,学校应加大投入。但在争取学校支持的过程中,各个专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应当充分体现。

在某校的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专项活动中,学校共投入约数百万元经费,建设六个校外实习基地。该校旅游管理应用型本科专业积极申报,组织专业教师遴选合作企业,在对合作单位的实习现状、实习效果、管理规范等方面进行评估后,由专业实习带队老师撰写申报书。在经历了学校的答辩、评估等环节后,最后成功获得立项,成为六个建设项目中唯一一个在外省建设的校外实习基地建设项目,得到宝贵的建设经费、学校重视等支持。

2、积极改善实习条件,稳定景区类企业实习学生参与实习的积极性

基地建设目标是满足校外实习教学需要,企业也希望通过合作减轻招聘员工的压力。所以应当通过对硬件设施的投入,争取在短时间内达到提升学生实习效果的目标。比如,学校与该企业合作,投入资金,购买专业书籍与专业期刊,在该企业建立图书资料室;同时购买多台电脑与学术期刊网的上网帐号,供实习师生与企业管理层查阅资料。另外,该企业大型活动较多,实习学生也很感兴趣,但企业无法让很多学生参与策划这些大型活动,该校同时在该企业建设实习案例分析室与市场营销策划活动室,组织学生模拟整个策划活动。

3、针对企业需求,提升合作质量

双方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后,进合人才培养阶段,提升实习活动质量是基地建设重要内容之一。广东观音山景区是我国首个民营资本管理和运营的国家森林公园,在其探索、发展的道路上有较丰富的经验与曲折的道路。企业有自我总结的需求,大学也应当进行前沿的理论探索。双方组织骨干教师、实习学生和企业核心管理人员,对广东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发展道路进行深入的典型案例剖析,研究出民营资本管理和运营国家森林公园的一般规律。同时,在此过程中,双方也在企业管理水平、教学科研、实习合作内涵上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篇11

旅游经济管理就是国家为发展旅游经济产业,有序地、引导性地、宏观地进行有计划、有系统、有法规、有调节和有监督的规范适法的管理活动。它具有多层级管理、多构成管理以及多方面管理的内容,始终贯穿于现代旅游经济活动的管理事业中。通过对旅游产业经济的过程管理,发展壮大国家第三产业的旅游经济规模、完善民生民计、提高民众幸福指数、推进和谐社会的发展。其中通过确立国家旅游产业发展目标,建立旅游经济产业管理体系,完善旅游经济事业发展战略,合理开发和利用旅游资源,制定旅游事业发展计划以及完备旅游事业发展的预测、决策和监督职能等方式,达到实现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和绿色环保的国家战略发展大计。

国家旅游管理机关和地方政府管理部门,按照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结合我国经济产业发展需要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制定并规划现代旅游经济的总体目标,运用宏观旅游经济产业调控、组织发展旅游经济产业规划、协调并监督旅游经济产业运营、服务旅游经济产业社会职能等方式,统一规划、组织引导现代旅游经济发展中旅游消费群体、旅游企业、国家、地方旅游经济管理之间的关系,通过现代旅游经济的调控运营与协调发展,提高现代旅游经济的规模效益、服务社会和谐发展效益和生态环保的绿色效益,促进整个旅游经济的良性发展。

二、现代旅游经济管理的发展战略

1.现代旅游经济管理的专业化产业战略专业化产业战略是通过政策导向、法律规章、金融运作和组织扶植等方式,引导和培育从事符合自身资源条件的专业产业与产业资本相结合,创造出在旅游经济领域的专业化产业,利用其自身的专业优势和资源优势,使其不断地做大做强,蓬勃发展,形成整个现代旅游经济的规模,支持国民生产总值GDP的稳定和提高。专业化产业经营的战略优势就是:整合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和人文传承,集中各种专业资源致力于最优势的业务领域,从而开发和培育出优质的现代旅游经济实体和品牌。例如陕西旅游集团公司倾力打造的大型水上实景歌舞《长恨歌》,就是利用了华清池这个不可再生的文化历史资源,集中各种专业力量,成功开发的一个集文化与历史于一体的优质品牌项目,通过几年的不断打磨,实景歌舞《长恨歌》不仅是陕西旅游集团的一张耀眼名片,更成为国内乃至走向国际的一个金字招牌,这可以说是我们在不断探索中打造出的将历史与文化有机结合的一个优质旅游项目品牌。

篇12

根据《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独立学院,是指实施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与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合作,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独立学院是民办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公益性事业。通常在高考招生时在第三批次本科录取。独立学院是指由普通本科高校与社会力量合作举办的进行本科层次教育的高等教育机构。长期以来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作为自己的办学目标,近些年来,独立学院不断涌现,学院规模与在校学生数均得到迅猛发展,但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独立学院很少涉及到广大农村经济,本文以2011年湖北省独立学院三本经济管理类招生情况为例,2011年湖北省独立学院三本经济管理类在招生中占有较大的比重:32所独立学院共设置理工类本科专业总数641个,其中经济管理类专业213个,占33%;文史类类本科专业总数360个,经济管理类专业206个,占57%。显而易见,三本院校为国家培养经济管理应用型人才做出了大量贡献,对于经济管理人才培养具有较强的能力,但是独立学院却忽视了农村应用型经济管理人才的培养。

表12011年湖北省独立学院三本经济管理类专业设置(理工类)资料来源:湖北招生考试高考资料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8-004X国内统一刊号:CN42-1431/G4注释:

(1)本表序号1-32代表32所独立学院1.武汉东湖学院2.武汉大学珞珈学院3.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4.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5.汉口学院6.华中师范大学武汉传媒学院7.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学院8.华中农业大学楚天学院9.中国地质大学江城学院10.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11.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12.武昌理工学院13.湖北大学知行学院14.武汉长江工商学院15.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16.长江大学文理学院17.三峡大学科技学院18.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科技学院19.江汉大学文理学院20.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21.湖北医药学院药护学院22.武汉纺织大学外经贸学院23.武汉工业学院工商学院24.襄樊学院理工学院25.孝感学院新技术学院26.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27.湖北民族学院科技学院28.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29.湖北工业大学商贸学院30.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31.湖北师范学院文理学院32.武汉生物工程学院

(2)本表中“2”、“3”、“4”表示同一专业若干方向或不同招生对象等;序号14武汉长江工商学院旅游管理为“3”,表示旅游管理(涉外、中加合作办学)、旅游管理(民族班)、旅游管理。

(3)文史类经济管理类专业大体相同。仅没有资源管理与城市规划管理。此处略。从上表可见,2011年湖北省独立学院三本经济管理类在招生中理工类经济管理类专业主要有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资源管理与城市规划管理、财政学、金融学、保险、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投资学工程管理、工商管理、酒店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社会学、公共事业管理、文化产业管理、旅游管理、房地产经营管理、行政管理构成。文史类经济管理类专业大体相同,仅没有资源管理与城市规划管理。由此可见,独立学院虽然定位于应用型人才研究,培养动手能力强的创新人才,但很少涉及广大农村,针对性不强。以湖北省2011年招生专业设置为例,理工类32个第三批本科院校、文史类32个第三批本科院校中,均未设置相关专业培养农村经济管理相关人才培养。经济管理类的专业在独立学院中占有重要地位,专业的设置也很全面,但是唯独忽视农村应用型经济管理人才的培养。

二、现行农村经济管理及其相关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目前,湖北省只有少数公办一本学院与二本学院开设了农村经济管理专业,以湖北省2011年招生专业设置为例,理工类13个第一批本科院校、文史类10个第一批本科院校中,仅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和华中农业大学开设了农林经济管理,理工类23个第二批本科院校、文史类24个第二批本科院校中,仅有长江大学、湖北经济学院开设了农林经济管理(财务管理)、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独立学院尚未开展农村经济管理及其相关专业。

1.现行农村经济管理及其相关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是基层农村建设者

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为例,该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基础扎实、知识面宽、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富有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具备系统的农林经济管理、管理科学和经济科学基础知识,掌握现代农林经济管理的基本方法,能在各类农业及涉农公司(企业)、政府部门及教学、科研部门从事经营管理、市场营销、金融财会、政策研究和教学科研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该专业立足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师资力量雄厚的农业经济学科点,依托该校经、法、管、文、理综合发展的优势,把学生培养成为以农林经济管理为核心,具有较宽厚的经济学、法学和管理学相融通的学科背景的农林经济管理人才。从该院的培养目标、培养要求来看,其目的是在各类农业及涉农公司(企业)、政府部门及教学、科研部门从事经营管理、市场营销、金融财会、政策研究和教学科研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侧重理论研究。

2.现行农村经济管理及其相关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不完善

主干学科有农林经济管理、经济学;主要课程有经济学通论、农业经济学、农业企业经营管理学、市场营销学、农业概论、农业项目评估、农业投资学、农业政策学、农业技术经济学、农村金融、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土地资源管理、会计学、统计学、财政学、法学通论等。可以看出课程的设置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侧重宏观管理而无法解决农村实经济、管理、决策、营销、融资等遇见的实际问题。

3.缺乏具有大量农村管理经验和解决农村实际问题的师资队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