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5 09:23:0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初中历史大概念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是实施国民教育的主阵地。要提高初中历史课堂的感染力,离不开史料的运用。对初中历史的改革最为新颖和独特。它一改以往的传统教育模式,只对知识的苍白堆积,而变成现在重视史料的编辑,大量形式不同原始文献资料被引用了起来,多种的形式的史料更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更加容易对知识点进行梳理和理解。本文将如何选用史料,使用史料等方面,阐述提高课堂感染力。
一、有效的运用好历史材料,
合理选用教材的史料。充分合理使用教科书上的史料,人教版新编历史教材重视史料,且以直接史料为多,间接史料也多经过史学家的考证,可信度较高。史料的种类也很多:文字史料、图片史料、图表史料等等,非常丰富。这些史料基本上是围绕教材的重点和难点选取的,和正文内容相互补充,具有情景性、典型性、深刻性和启发性。在教学中应重视运用,细致地指导学生阅读和理解材料,必然能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有助于学生形成“证据”与“史实”之间的逻辑意识,更能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增强历史知识的真实感。
适当补充好的史料。教材中的史料受篇幅的限制是有限的,教师在教学中可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需要适当补充课外史料。在补充史料的同时,根据历史知识与史料本身特质、学生的认识水平,提出相应层次的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史料,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提取信息”、“解决问题”、“交流成果”的学科能力。
二、加强对学生运用史料的指导
首先,加强研读,加深辨析理解。无论是教材史料还是补充史料,无论是文字史料或是图片史料等,教师都应在备课时读透读懂,并在教学中指导学生读透读懂,特别是教材中的重要史料,要指导学生仔细品味,对一些冷僻字的读音、字义或难懂的典故,教师要给予讲解,确保学生读懂。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史料所蕴涵的意思,指导学生辨析其中哪些内容可信度较高,哪些内容不太可信,使学生掌握一般的研读和辨析史料的方法。
其次,精心设问,指导信息提取。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史料,提取有效信息,呈现史料时应同时出示精心设计的问题。问题既是史料研读的目的,也是理解史料的一种途径。教师应指导学生读懂问题,再带着问题去读史料,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寻找史料中相关的内容,尤其是寻找相关的关键词,从而提取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有效信息。
第三,分析归纳,强化史由证来。在前两步工作的基础上,教师应点拨学生分析、比较不同的理解和认识,并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归纳、概括从史料中获得的认识,最后,结合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整个过程体现的方法就是史学研究的一般方法,给予学生的是“历史”和“证据”不可分的概念,强化了“史由证来”的意识。
三,注重对对各类史料的正确运用。
1、关于文字史料的学习
挑选出教材中的重要文字史料,每当遇到生僻的字和难理解的典故,要认真讲解。面对材料时要认真分析,为提炼有用的信息和体现课文本质的知识打下很好的基础。同时,为了更好的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还需要在对材料的研读和分析的基础上设计相关的问题,拓展学生的思维,启发学生的思路。文字史料看起来是比较枯燥,但是只要很好的运用起来,发挥效果就会是其他史料无法比拟的。
2、表格数据史料的分析
运用数据史料,可以帮助学生在明辨是非的能力得到提高,从各方面理论知识出发,得到正确和有用的信息,学生的思维也会变得更活跃,从而举一反三的能力也会有突破。 表格数据史料的分析有以下几种方法:首先,教师要学会将这些抽象的数字信息变成更加直观的图和学生们仔细的讲解,这样才可以让学生们在图表的世界里,熟悉数字的魅力。
其次,数据在书本中常常是静态的,但是当通过图画出来时,将数字变成可以看得符号时,便会变成动态的样式,让同学更好的接受和直接理解。
再次,学生在学习常常觉得数据是个枯燥无味,教师在教学中也会常常遇到这样问题。这时表格数据便会发挥它的作用,它让数据变得活泼生动起来了。
其实这几个方面,就突显出了表格数据史料的优点,可以让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课堂也会变得不再沉闷,相反而是变得活跃起来了,学生们就会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掌握知识,也会对学习有兴趣,学生的思维和视野也被拓宽,才会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3、图片史料的运用
【中图分类号】G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6-0231-02
对于大部分的学生来说,历史课是非常枯燥无味的,尤其是在对于一些历史发展变革的事情。这就导致了学生在上课期间没有太好的积极性和学习性,从而造成成绩下降。所以用什么办法来解决历史课堂的气氛问题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就显得重要起来。我们通过对有关资料的了解和对初中历史教学的分析,得出在历史教学中,历史故事对于教学质量的提升有着明显的作用。
1历史故事的重要性
历史故事在历史教学中应用非常简单,并且有着很好的效果,具体大概有以下几点:
1.1历史故事符合初中生的心理状态。
初中的学生正处于青春的叛逆期,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有养成,学习的态度也不是特别的积极,但是这个阶段的学生虽然不好学文科,但是学生的求知欲在这一阶段是人生的最高峰,所以学生更加容易接受新的知识。所以如果教师在课堂中可以引用历史故事来赋予到课堂内容上,这样既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也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还能活跃课堂气氛,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教学的预期目标。
1.2符合教学内容
在现阶段的课堂教材中,有着大量的故事,除了最基本的历史知识以外还有很多富含各种特性的知识点,教师在课堂授课中除了要将必须掌握的知识点进行讲解外还可以引入适当的历史故事来对其他的知识进行传授,从而使课堂授课更加生动,并且更加通俗易懂。
1.3帮助学生树立人生观
作为人生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如果在历史课中能够将古代典型人物的历史事迹加以讲解可以从客观上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进行引导,这样除了能完成教学任务以外还能让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得以形成,对学生以后的人生道路也有着非常大的影响。
2历史故事应用的方法
2.1课堂小故事教学化解难点
例如,在对"半殖民半封建"这一概念进行讲解中,如果单纯的从概念入手,那么学生在理解上就会更加的抽象,这样在课堂上能够真正了解的学生就比较少,这就达不到教学目的。所以对于这种情况,可以在课堂授课中加入一些能够表现出当时社会情况的故事和史实,比如加入当时的公租界等相关故事讲给学生听,让学生在课堂之中对这一概念进行理解,这样这种课堂难点就不算难点了。
2.2在课堂中利用历史故事进行结尾
在课堂授课中,可以利用一个小故事或者相关的信息进行结尾,这样既能深刻的提升教学中所讲授的知识点,还能给学生留下思考空间,使其能够自发的对课堂知识进行回顾。这样学生在对于一些自己在课堂中没有理解透彻的问题可也伴随着问题进行讨论从而自己进行理解。比如在对于商鞅变法的讲解中,本身这一举措可以对秦国的国力发展有着极大的作用,但是在商鞅变法的最后商鞅却被秦王施以极刑,所以很多学生会产生一种英雄末路的感觉,针对这种情形,可以在讲解之余将商鞅被秦王的士兵追杀时,逃入到客栈之中,但是客栈掌柜却因商鞅颁布的法令而没有接纳他。这样可以让同学们感受到,就算商鞅死了,他的法令还是执行了下去,没有废除。
2.3通过历史故事开始授课
一节课教学能否让学生学到知识,在课堂的开始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在课堂的开始就要抓住学生们的注意力,这样才能使学生的精神高度集中在课堂内容上。例如在对于《伐无道,诛暴秦》这一节进行讲解时,可以通过秦始皇一统天下的故事加以讲解,从而使学生们在刚开始就被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情节引入到课堂中去,再通过秦朝的发展将"伐无道"的前因潜移默化的教授给学生。并且通过引入悬念,让学生产生"诛暴秦"的疑问,从而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就能让学生在课堂中自主的进行学习,从而完成课堂教学。
2.4选择故事的条件
如果要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通过历史故事相结合的办法可以有效实现。但是在历史故事的选择上是非常重要的,否则非但不能有提升效果,还可能引起学生走神的情况。所以在故事选择上基本要参考以下这几个条件:
1. 真实性。真实性就是指故事的真实性,这是历史授课中对于历史故事引用的首要条件,因为如果自行进行杜撰,那么可能当时的效果比较好,但是课后学生了解了真像后会严重地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所以为了杜绝此类问题发生,必须保证所选择的故事的真实性。
2. 趣味性。趣味性是指在历史故事的选择上要选择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的故事,这样才能达到教学的目标,进而调动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并且在对于故事的讲解时要生动有趣,不能单调乏味,这样才能让学生有学习劲头。
综上所述,在初中阶段的历史教学中中,无论是在课堂的任何一处,都可以通过对历史故事的引用来达到提高课堂学习率的目的,并且在现代的中学教育中也可以体现出来,使用这种方法不仅能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参考文献:
七年级是历史课的初始阶段,对学生的兴趣培养、历史感的渗透至关重要。有人进行过关于初中学生对历史课兴趣的问卷调查,统计表明:喜欢历史课的学生占41%,不置可否的占35%,明确表示不喜欢的占24%。统计资料表明学生对历史课是有兴趣的。那么兴趣从哪里来?
究其原因可以发现,因学业繁重紧张故学生把历史课当作电视娱乐节目来缓释情绪,这是其一。紧张刺激的历史故事通过教师引人入胜的讲述,激发了学生的新鲜感,使他们产生了一时的冲动,这是其二。由此可以知道,当前初中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层次还相对较低,大部分停留在刺激性的历史情节中,即直接兴趣这一层次。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直接兴趣是不稳定的,常会因一些因素而减退,比如知识简单、概念重复、难记难背等,再加上其他学科的学习压力,一旦学生感到乏味,直接兴趣就会衰减、消失。
二、初中学生短期兴趣的改善和引导
初中学生的短期兴趣看起来是好事,但实则对长期的历史学习是非常不利的。那么该如何改善这种情况呢?
要优化课堂教学内容,创设积极的学习环境,构建先进而科学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愿意积极探索。例如在“战国时期社会变革”一课,文本通过“铁农具、牛耕的使用及推广”与“商鞅变法”两个史实,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进步,借古看今,深刻认识改革开放的战略意义。由于七年级学生刚刚接触历史课,所以他们无论是知识层次还是理解能力都相当薄弱。如何将意义渗透到文本中,使学生体会课文的抽象概念,学会创新和分析能力,这是我在教学中要努力突破的。
首先我针对“铁农具、牛耕的使用及推广”这一部分内容,将其分为“铁农具”和“牛耕”两个部分来讨论。对于初中学生来说,铁农具的历史是什么样是个新鲜的话题。学生想知道的问题不用课本提示,他们自己也会主动来问:铁农具是什么时候开始在中国境内制造的?什么时候开始在中国境内使用的?有哪些证据可以证明?后来铁器在哪些地方推广?分布在哪里?因此,我先出示多媒体课件,通过古代和现代的铁农具对比,让学生产生好奇心,借此展开讨论,之后再让他们进行课本检索。由此学生就学会了历史学习的三步骤:一是自己问,二是自己答,三是让课本来答。通过对古代铁器的认识和了解,学生建立了兴趣层次,由“我想知道”进入到“我能知道”的层次,逐渐有了探索的热情。
接下来进入第二个环节“牛耕的使用推广”。学生可以根据之前的学法,继续进行自问设疑:牛耕发明以前,人们是怎样耕田的?牛耕大概在什么时候出现的?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有什么样的关系?学生通过自读自悟,很快得到想要的答案。由此我再进行综合问题讨论: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有何重大意义?学生在讨论中思路逐步清晰,有了归纳之后我再进行补充。这样学生就获得了深刻的理解,一步步从自我探索到教师点拨,最终获得丰富的体验。
三、初中学生历史解读能力的发展
古人云“为人重晚节,行文看结穴“,课堂教学亦是如此。在形式多样的课堂结尾中,拓展式结尾最为常见,尤其是评比课和观摩课上,教师普遍认为:如果没有拓展,总感觉缺了点什么,课堂缺乏深度。不可否认,对于文科教学,恰当、合理、有效的结尾拓展,的确能提升课堂教学效益,抑或启迪思维、抑或升华主题、抑或深刻领悟。因此,拓展式结尾教学成了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主旋律,新课改伊始,它是一种“流行”,如今它却有“程序化”之嫌。拓展式结尾时常出现理解偏差,抛弃文本,漫无边际等问题,不但不能深化主题,提高学生思维能力,而且让人感觉纯粹是“为拓展而拓展”,成为一种形式、一种摆设。笔者根据自身的观课经历,谈谈有效的课堂结尾拓展技巧。
一、拓展内容,务必紧扣主题
课堂教学主题是一堂课的灵魂,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课堂结尾拓展不能脱离课堂教学主题。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学围绕“主题”拓展延伸,就意味着要紧扣内容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进行拓展。任何离开文本主旨的拓展都是空中楼阁,流于形式,意义不大,课堂结尾亦是如此。
例如,八年级上册《早期爱琴文明与城邦国家》一课,一位老师在课堂接近尾声时说:“由于雅典与斯巴达都想压制对方,彼此征战,发生了长达27年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公元前5世纪晚期,希腊走向衰落。”然后抛出了一个拓展问题:古希腊的衰落对我国目前所倡导的和平崛起有什么借鉴意义?其目的是为了提升学生爱好和平的情感教育,其实,这种拓展,既没能达到对“主题”的深化理解,也无法实现情感教育的预期目标。因为,一是本课主旨是让学生了解欧洲古典文明时期著名城邦雅典与斯巴达的工商业活动、政治制度和社会生活,重点是当时政治制度,尤其是雅典民主制,而上述拓展没有围绕主题;二是伯罗奔尼撒战争在教材中只有一句话,距今二千多年,教师没有补充史料,学生对战争残酷性的感受几乎为零,要让学生从中获得借鉴,实在勉为其难。
反之,如果教师是在八年级下册《规模空前的战争浩劫》一课的结尾,设置类似的拓展问题: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这对我国目前所倡导的和平崛起有什么借鉴意义?这就属于扣主题、合理、恰当的拓展。因为本课主旨是让学生理解“一战、二战”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及其倡导爱好和平的重要性。
因此,拓展式结尾要强化学生对文本主题理解感悟,而不应该弱化主题,随意拓展。
二、拓展要求,凸显迁移能力
知识迁移就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知识迁移能力是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新的情境,解决新问题时所体现出的一种素质和能力,包含对新情境的感知和处理能力、旧知识与新情境的链接能力、对新问题的认知和解决能力等。如果学生学到的知识不能正迁移,就不能形成能力。教学的目的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知识,而且要尽量使学生掌握的知识产生正迁移。让学生利用学到的知识和方法,学会对历史现象、现实问题和地理事物进行较为正确的观察、分析、认识和判断的技能,是历史与社会学科一项重要的课程功能。
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通过课堂的结尾拓展,训练学生对历史知识、地理知识迁移能力是一种常见的教学行为。如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多样地形》一课的结尾,老师出示《温州地形图》,设置了这样一个拓展问题:今天我们了解了中国地势、地形的基本特征。你能否运用这节课所学的知识,给大家介绍一下你家乡的地势、地形特点?作出判断的依据什么?观察地图,说明“鳌江”它为什么会自西向东流?
在课堂的结尾处,联系家乡自然环境,寻找类似情境。一方面,通过对家乡地形、地势的观察,拉近地形、地势这种抽象概念在学生心中的距离,有利于学生更进一步理解中国地形、地势特征。另一方面,通过拓展学以致用,进一步巩固学生利用地形图,分析地形、地势特征的基本技能。显而易见,课堂结尾问题设计,重视培养学生迁移能力,有效提高教学效果,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三、拓展容量,应该适可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