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中的因材施教原则范文

时间:2023-06-25 09:23:0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德育中的因材施教原则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德育中的因材施教原则

篇1

中图分类号: G42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9-8631(2010)03-0142-01

众所周知,母爱是伟大的,但师爱要高于母爱,它意味着教师不能以狭隘的个人感觉好恶去对待学生,而应带着祖国的希望和人民的重托,按照接班人的要求去全面关心每个孩子的成长。高尔基曾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可以教育孩子。”实践表明,当我们真正热爱他们时,我们就会努力地运用各种方法来帮助他们获取成功和进步。爱,是通过教育成功的桥梁,也是一条基本的教育原则。在一线工作的我,更觉得在教育教学中,爱的力量是无穷的,也是多种多样的。

一、多给优生一点“严爱”

师爱是教师对学生的一种自觉的、纯洁而真挚的、普遍而持久的恩爱。教育需要爱,没有师爱的教育是不存在的。因此,在教育的过程中发挥奉献这种师爱,是教师成功的关键,它在教育过程中发挥着其它教育因素不可替代的作用。俗语说,“严是爱,松是害”,“严师出高徒”,这是许多教育者的经验之谈,也说明了“严”与“爱”的关系。

一般来说,优生谁都喜欢,这是无可非议的。正因如此,优生的缺点往往容易被掩盖、被忽视、被原谅、被袒护。但小的缺点也会酿成大错。因此,笔者对此类学生总是以严爱来要求他们。

我们班的语文科代表李佳佳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孩子,上课表现积极,学习成绩优秀。可她非常傲慢,每当我让她辅导别的同学或别的同学问她不懂的问题时,她极不情愿,并对其他同学冷嘲热讽。针对她这种自以为是的表现,教师专门召开了一次主题班会,让学生各自上台演讲,说出自己的优缺点,然后其他学生当评委,看是不是实事求是。学生大都能对自己做出准确评价,可李佳佳只说了她优秀一面,这时其他同学给了她严厉的批评,并指她平时存在的问题。李佳佳脸红了,感觉到了自己在班里并不是很受欢迎。后来,李佳佳终于认识到优生不只是学习要好,还需行为表现好,还应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帮助同学。

对优生的教育管理,要爱护其上进的积极性,要从有利于健康成长出发,对他们做到严得合理,爱的真诚。严自爱出,爱从严来,做到表扬适度,批评得当。把爱体现在对他们真正的关心帮助上,做到放心不能放松。既要防止超越实际和优秀生接受不了要求的“严”,挫伤他们的积极性;又要反对放松管理,搞迁就姑息所谓“爱”,助长他们不良思想的滋长。

二、多给学困生一点“偏爱”

苏霍姆林斯基曾感叹:“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对学困生这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教师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将融融的师爱洒向他们,让这些迟开的“花朵”沐浴阳光雨露。

开学的第一节语文课上将近尾声时,老师让学生练习“读一读”,无意间点到最后一排的刘栋,他却低着头,站着不动,好像接受审判一样。这时,有学生说:“老师,他不会读的,他的成绩很差,胆子很小,以前我们老师都不点他的……”我听了不觉一愣:让他坐下,再叫一位?但刘栋那沮丧、自卑的样子深深的刺痛了我的心。我停了一下,走近刘栋低声对他说:“你能念吗?”他没回答,只是轻轻的摇了摇了头。我对大家说:“谁愿意帮他?”话音刚落就有许多同学举起了手。我又对刘栋说:“你看,有这么多同学愿意帮你,但必须经过你的同意,你喜欢叫谁就叫谁!”听了我的话,他沉默了一阵子后慢慢地抬起来头,然后用手指了指同桌。同桌李浩满心欢喜地站起来,然后刘栋开始读了,一碰到不认识的字,同桌李浩马上就告诉他。当刘栋读完时教室里突然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有的同学甚至对他竖起了大拇指。我看见刘栋的脸上露出轻松而又愉快的笑容。我摸了摸他的头说:“你读的真棒,老师很高兴!大家的掌声告诉老师,你和同桌配合的很默契”。刘栋仰着头,眯着眼睛,开心地笑着,那愉快的神情深深地印刻在我的脑海里。

从那以后,他不仅课堂上发言积极了,而且作业的完成情况也一次比一次强。每当他有进步的时候,我总对她说:“你的进步真大,比老师想象的还好。”他慢慢的向优生靠近了,由此证明,如果我们在教育要求上“退一步”,那么就有可能让“学困生”获得勇气、信心和成功。

三、多给有错的孩子一点“宽容之爱”

犯错误的学生,笔者从不火冒三丈地批评和简单粗暴地训斥,而是从“爱”出发,从关心入手,体察谅解,甚至加以“庇护”,使他们体会到老师用心良苦而恍然大悟,使他们觉得老师信任他们,真心地对他们好,自己应该好好学习,不然对不起老师,从而产生一种“情感报答”的心理。

篇2

二、因材施教的实施要点

在现在的教育形势下,教学工作始终要围绕“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对学生因材施教是具有现实意义和实践指导作用的,是值得提倡的。

1.要因材施教,就要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

因材施教的前提是学生,就是“材”,要深入细致地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即词汇量、口语、语法等掌握情况以及思维特点,以便于在课堂上能照顾到他们的具体需求。

2.要因材施教,就要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对学习效能最大的助推器。通过组织学生参加英语课外兴趣小组,英语能力竞赛、演讲比赛、辩论比赛等活动来了解他们对什么样的英语教学形式、什么样的英语教学内容感兴趣,从而在教学中投其所好,对症施教。

3.要因材施教,就要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对英语学习将起着很大的促进作用。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旦养成,将终生受用。不良的学习习惯对学生的英语学习会起到阻碍作用。对学习习惯,教师要了然于心,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

三、因材施教的具体实践

1.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分层教学是实现因材施教的一个重要途径和实践形式。

(1)学生分层。按照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高低和学习需求等不同,可以把学生划分为三个层次。对于学优生,我引导他们订阅《英语周报》或《21世纪报》,阅读原版英语小说的中英对照版或简装版,扩大知识面;对于中等生,在巩固基础的前提下鼓励他们向学优生看齐;对于学困生,主要是查漏补缺,使他们掌握课内的基础知识和语法等。

(2)目标分层。我们往往把学习目标比喻成黑暗中的灯塔,确立学习目标的学生,学习会更有针对性和积极进取的精神。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制订长期、中期和近期目标。要针对不同的学生制订不同的教学目标,并在教学时也进行不同程度的帮助。

(3)内容分层。教学的内容分为三层:每课的基础知识,即新单词、短语、基本语法属于第一层,这一层的内容要求所有学生掌握;第二层是重点知识、语言点的运用,要求学优生和中等学生掌握,学困生作一般理解;而难点知识和课外扩充就是第三层的教学内容,要求学优生突破难点,中等生作一般理解,对学困生不作要求。

(4)评价分层。根据学生的层次以及学习和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对学生采用动态评价体系,强调过程性评价,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评价,使学生对自己每一个阶段都有客观的评定,能看到自己的不足和进步,压力和动力共存。教师也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矫正,改进教学方法。

2.多样教学,因材施教

篇3

    认知模式是:(1)理论假设:①道德发展论;②道德教育论。(2)围绕道德两难问题的小组讨论:①道德两难问题及其设计;②道德讨论中的引入性提问;③道德讨论中的深入性提问。(3)简要的评论:①认知模式的缺陷;②认知模式的特色及对我国学校德育改革的启示。

    2.简述德育的体谅模式。

    体谅模式是英国学校德育学家彼得?麦克费尔和他的同事所创,风靡于英国和北美。与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强调道德认知发展不同,体谅模式把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

    体谅模式是:(1)理论假设:①与人友好相处是人类的基本需要,帮助学生满足这种需要是教育的职责。②道德教育重在提高学生的人际意识和社会意识,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学会体谅。③鼓励处于社会试验期的青少年试验各种不同的角色和身份。④教育即学会关心。(2)围绕人际-社会情境问题的道德教育:①设身处地。②证明规则。③付诸行动。(3)简要评论:①体谅模式在理论上的缺陷。②体谅模式的特色及对我国学校德育改革的启示。

    3.在中小学德育中如何奖惩教育法?

    (1)奖惩教育法,即奖励与惩罚法,是通过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以引起学生愉快和痛苦的体验进而强化或纠正学生某些行为的方法。奖惩教育法包括表扬与奖励、批评与惩罚等方式。

    (2)运用奖惩教育法的基本要求:

    第一,提高对奖惩关系的认识。

    第二,目的明确,具体有度。

    第三,客观公正,有利于团结。

    第四,奖励为主,抑中带扬。

    4.在中小学德育中如何运用榜样(示范)法?

    (1)榜样示范法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榜样包括:伟人的典范、教育者的示范、学生中的好样板。

    (2)运用榜样示范法的基本要求:

    ①选好学习的榜样。

    ②激起学生对榜样的敬慕之情。

篇4

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一直是教育者关注的热点,在素质教育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德育的实施过程一直存在一些问题,通常被认为实效性差,德育工作难。德育工作的现状与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根据我国中等职业学校现状,同时结合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特性,本文通过以下几点浅谈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德育工作如何有效地开展。

一、确定德育工作方向,广泛宣传动员,加强建设德育队伍

1.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

班主任工作在学校德育中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班集体是学校工作的“基层”,班主任是这个基层的领导者和实施者,其工作成效直接影响学校德育工作的质量。因此要做好学校德育工作的管理,就必须充分认识班主任在学校德育中的重大作用,并打造一支品行好、能力强、工作踏实、乐于奉献的班主任队伍。

2.加强学生自治管理及主体意识

中职教育的价值是为社会的发展和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应体现在以学生为教育活动的主体,应不断加强学生自治管理,完成“主体内化自律”的转变,只有学生从“他律”转为“自律”,才能真正体现德育的效果。因此,在德育过程中要不断加强学生自治管理及主体意识,组建学生管理组织(学生会),选举学生会领导机构,支持学生会依照有关规定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发挥组织学生开展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并引导其积极健康发展。

二、明确德育工作主题,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中职生的思想道德现状调查显示,对中职学生进行德育层次划分,在坚持抓好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的基础上,重点突出三大教育主题。一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为目标,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二是以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为重点,加强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三是以塑造学生健全人格为目标,加强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要围绕这三大主题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除了班主任、教师的日常引导以外,学校要定期开展专题讲座,邀请专家针对不同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述,更有力度地熏陶、引导、影响学生的思想行为。同时,间断地进行其他主题教育活动也能更好地教育学生,主要进行:(1)以爱国主义和改革创新教育为重点,引导学生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培养改革精神和创新能力;(2)以基本观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重点,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3)以职业道德教育为重点,进行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提高职业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4)以就业创业教育为重点,进行热爱劳动、崇尚实践、奉献社会的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职业理想,提高综合职业素质和能力。

三、贯彻落实德育目标,促进校园文化建设与德育的相互融合

1.全面加强校风、学风建设

校风和学风是一个学校在学习、生活、工作、思想、纪律等综合风貌的集中体现。良好的校风、学风是学校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是培养优秀人才的保证,是测评良好学习环境的标志,更是落实德育教育目标的基础。因此,要建设务实向上、积极进取、敬业乐群、遵纪守法、崇尚实践的校风,建设知荣明耻、乐观向上、热爱专业、勤奋好学、苦练技能的学风。

2.加快校园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建设

校园自然环境建设要做到功能齐全、安全有序、节能环保、美化净化。要重点加强校园人文环境建设,体现时代特征,结合学校特点,突出专业培养目标,集中反映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学校精神。发挥橱窗、黑板报、校园网、图书室的宣传作用,介绍优秀企业的企业文化,展示富有职业特色的标语、名言,充分利用校广播站的宣传舆论功能,营造健康活泼的校园文化氛围。

3.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校园文化建设是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实际情况出发,以促进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为目的,切实做好校园文化建设,以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通过自觉自愿健康的实践活动,有效培养学生优良的思想道德品质,同时促成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这对于学生的全面成长是十分重要的。

四、把握中职生特征,以“因材施教”为原则促进德育有序发展

因材施教原则是德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它要求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思想状况出发,适当地提出德育要求,确定德育内容,选择德育方法和形式。德育应当承认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体现因材施教。尤其在中职学校,大部分学生入校成绩都不好,但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势并不断激发其潜能,比如有的学生专业知识学得不错,就通过专项辅导让他多参加专业技能比赛;通过比赛、各项活动的参与,使学生不断发现自己、肯定自己,最终实现学校的整体育人目标。

综上所述,在中职学校教学中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任重而道远。通过德育队伍建设、思想教育、校园文化建设、因材施教原则的有机结合,本着务实的态度,提高认识,加强研究,改革创新,不断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以促进学校教育更好更快地发展,这是每一位教师的光荣使命。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