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5 09:23:1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甲亢的治疗与护理措施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甲亢性心脏病简称为甲亢心,指在甲状腺功能亢进时,心脏受到甲状腺素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所导致的心功能不全、心脏扩大、心绞痛、心房纤颤,甚至心肌病、心肌梗死等内分泌代谢紊乱型心脏病。有文献报道,131碘治疗对甲亢心疗效较佳,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治疗反应[1]。但131碘属于放射性物质,患者易出现紧张、恐惧等心理,从而影响治疗或因治疗后的轻微反应表现出恐惧不安,故此,专业的护理干预对提升131碘治疗效果尤为重要。我院对60例甲亢心患者采取131碘治疗,并给予专业护理干预,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甲亢心患者60例,本组患者均根据甲状腺激素、SPECT甲状腺摄影、超声心电图及临床症状进行确诊。其中男20例,女40例;年龄21~72岁,平均年龄(45.5±6.3)岁;8例病程10年;甲状腺质量36~240g。其中有5例甲亢心确诊者未采取过任何治疗措施,3例行甲状腺次全切术,其他患者均多次通过药物治疗。
1.2方法 对患者心力衰竭症状给予内科治疗,当病情平稳后再采取131碘治疗。理想剂量公式:131碘剂量=(甲状腺组织每克给予131碘剂量×甲状腺重量)/24摄入131碘率,同时结合患者年龄、病程、甲状腺质地、激素水平、用药治疗情况制定给药剂量。平均131碘剂量为6.5mCi,均为空腹一次性口服。治疗前与治疗后选用普萘洛尔辅助治疗,并给予专业的护理措施。治疗3、6、12个月后对心电图、甲状腺激素进行复查,观察治疗效果。
1.3数据统计学处理 通过Spss13.0软件分析统计,计量资以均数±标准差x±s来表示,组间对比采取χ2检验,P
2结果
经过12个月的治疗后,本组治愈45例(75.00%),改善12例(20.00%),无效3例(5.00%),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有3例出现甲状腺功能低下,占5.00%,未见复发患者,且治疗期间无心力衰竭症状加重、甲状腺毒症加重或甲亢危象出现,见表1。
3护理
由于核素治疗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护理方法也与其他疾病存在一定的差异。治疗前,护理人员应向患者宣教131碘治疗注意事项及治疗意义。若患者出现紧张、疑虑等不良心理状态,护理人员应通过耐心的沟通给予解释,讲解131碘治疗的优势,并给予鼓励与支持,消除患者对"核"治疗的恐惧,使其积极配合进一步的治疗措施。
多数甲亢心患者易出现胃肠功能紊乱现象,因此饮食护理干预十分重要,指导患者摄入优质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及时补充水分,适当限制脂肪,多食新鲜蔬果等。治疗前4~6w直至治疗后1个月要注意碘的摄入,做到低碘饮食。抗甲状腺药物应停用2~4w,其他药物遵医嘱应用[2]。保证睡眠的充足,避免上呼吸道感染。
患者在131碘治疗2h后即可进食。131碘治疗后能够排出一些碘剂,鼓励患者大量饮水,将尿液排到下水道内,并冲洗厕所3~4次。131碘治疗的射线射程较短,但为降低不必要的辐射,用药后14d应避免与其他人接触,尤其是儿童,女性6个月内不宜妊娠。用药后1年内禁食含碘高类的食物。甲亢心患者应注意心率变化,治疗前后辅以普萘洛尔治疗,用量递减,当甲亢得到有效控制,心率正常时停用。
部分患者对131碘治疗后是否会引发甲状腺癌、白血病、生育问题等出现担心与猜疑,护理人员应对此给予耐心解答,消除患者的顾虑与担心。有文献报道,131碘治疗甲亢,其畸胎、癌肿、白血病等发生率未见明显增高[3]。护理人员应与医师一起做好治疗随访工作,若患者出现腹胀、怕冷、浮肿等甲减症状,应立即到院复查,并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3结论
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为甲亢,属于临床常见的内分泌类疾病。该病多采用抗甲状腺药物、手术、辅助药物及放射性131碘进行治疗,其中放射性131碘治疗具有安全性高、副作用小、疗效好、费用低等优势,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成年人甲亢的治疗中。甲亢心是指在甲状腺功能亢进时,心脏受到甲状腺素的影响所导致的以心血管症状为表现的内分泌代谢紊乱型心脏病。
本文对60例甲亢心采取131碘治疗,并给予专业的护理措施,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结果说明,积极、专业的护理干预对131碘治疗甲亢心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 R541.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18-0107-02
doi:10.14033/ki.cfmr.2016.18.060
甲亢性心脏病在临床上又被称之为甲亢心,主要指的是在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情况下,甲状腺素间接或者直接影响心脏,从而诱发心绞痛、心功能不全、心房纤颤、心脏扩大,甚至出现心肌梗死、心肌病等内分泌代谢紊乱的一种心脏病[1]。当前临床上在治疗甲亢性心脏病时,放射性131I是比较有效的一种药物,但是放射性131I作为一种放射性物质,容易使患者产生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增加机体应激反应,影响疗效,所以良好护理尤为重要[2]。因此,本文对甲亢性心脏病运用放射性131I治疗的临床意义和护理方法进行了探讨,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7月-2014年8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35例甲亢性心脏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0例,女25例,年龄22~74岁,平均(46.2±7.1)岁,病程2~11年,平均(6.2±3.1)年,甲状腺重量37~250 g,平均(141.5±45.2)g,所有患者经超声心电图、甲状腺激素、临床症状及SPECT甲状腺摄影确诊。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所有甲亢性心脏病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内科常规治疗,在患者病情稳定的情况下,再运用放射性131I对患者进行治疗。通常情况下,在确定放射性131I的使用剂量时,主要依据以下公式:131I使用剂量=甲状腺重量/24 h摄入131I率×每克甲状腺组织给予131I剂量,同时,以患者的甲状腺质地、年龄、激素水平及病程等作为基本依据,确定给药剂量。一般来说,放射性131I的平均剂量为6.5 mCi,口服,1次/d,连续治疗12个月。
1.2.2 护理方法
1.2.2.1 观察体征和症状 大部分甲亢性心脏病患者往往容易出现心脏扩大、心动过速等症状,如果甲状腺功能长时间处于亢进的状态,容易增加心肌耗氧量,加快心率,合并心律失常,严重的情况下,甚至导致心力衰竭。所以,临床上在对甲亢性心脏病患者进行治疗时,观察心率尤为重要,一旦发现患者出现气促、胸闷、呼吸困难及心慌等症状时,则说明可能出现了心衰,应该及时给予患者吸氧治疗,协助患者保持半卧位,并且严格按照医嘱要求,给予患者利尿剂、正性肌力药物或者洋地黄等强心剂,使心脏负荷减轻,同时告知医生,采取有效处理措施。
1.2.2.2 观察出入液量 每天对患者的24 h出入液量进行密切观察和准确记录,避免发生心力衰竭。同时,护理人员应该对液体量和输液速度进行严格控制,通常情况下,输液的速度应该控制在20~30滴/min,避免输注过快使心脏负荷增加,从而导致心力衰竭。此外,由于甲亢性心脏病患者发病后,往往容易出现下肢水肿、少尿等症状,应该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适当运用利尿剂,并对液体输入量进行控制,使患者的心脏负荷减轻。
1.2.2.3 观察血象和血钾 因为甲亢性心脏病患者处于高代谢状态,增高甲状腺激素水平,增高细胞膜上钠-钾泵ATP酶活性,使细胞外液内的钾离子向细胞内液转移,再加上患者往往缺乏食欲,钾的摄入量较低,容易导致周期性麻痹、低钾血症等症状,并且在低血钾的情况下,容易发生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严重并发症。所以,用药期间,护理人员应该对患者的血象和血钾进行密切观察,指导患者合理安排日常饮食,摄入含钾丰富的食物,比如香蕉、橘子等,避免发生低钾血症。
1.2.2.4 健康教育 放射性131I治疗期间,应该指导患者尽量保持愉悦的心情,避免过度劳累,多注意休息,确保睡眠充足。同时在饮食方面,应该食用一些含有丰富维生素、热量及蛋白的食物,比如蛋类、蔬菜、瘦肉及水果等,严禁食用含碘较高的食物如紫菜、海带等,避免导致碘重吸收。护理人员还应该告知患者,服药2 h内,应该保持禁食状态,确保机体完全吸收放射性131I。因为131I作为一种放射性的物质,服药后,为了避免影响他人健康,治疗2~3个月后,应该与他人保持一定的距离,尤其是儿童,并且在指定的卫生间内进行大小便,用水对厕所进行反复冲洗,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1.3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患者给予相应治疗及护理后3、6、12个月的心率、甲状腺激素指标(FT3、FT4、S-TSH)变化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运用SPSS 12.5软件分析所得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P
2 结果
患者治疗3、6、12个月后的心率和甲状腺激素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甲亢性心脏病是甲亢比较常见的一种并发症,不仅危害患者健康,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放射性131I是临床上治疗甲亢性心脏病比较常用的一种药物,具有疗效好、安全性高、费用低廉及副作用小等诸多优点,更容易被患者所接受[3]。有研究发现,甲亢性心脏病患者治疗期间,再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使患者充分认识到配合治疗的重要性,增强自我保健意识,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从而确保治疗效果[4]。同时,治疗期间,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指导患者合理安排饮食,加强自我护理,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在本次研究中,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患者的心率及甲状腺激素指标改善明显,说明放射性131I治疗甲亢性心脏病能够获得令人满意的疗效,这一结果与徐晓辉等[5]的研究报道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临床上运用放射性131I对甲亢性心脏病患者进行治疗时,再给予针对性护理措施,不仅可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在一定程度上还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具有一定的推广运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刘明,吴志兴.131I治疗甲亢并心脏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4,10(8):751-752.
[2]高升琴.131I治疗甲亢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J].社区医学杂志,2008,13(4):28-29.
[3]施红艳,孙慧伶,陈丽湘.131I治疗甲亢合并甲亢性心脏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9(8):1936-1937.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是比较常见的由于内分泌紊乱所导致的身心疾病,心理因素能够导致甲亢疾病,同时患者躯体症状又可能导致心理障碍,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甲亢患者的心理护理指的是医护人员和患者双方进行沟通交流的过程,是一种积极意义层面上的信息交流,是医护人员和甲亢患者之间进行相互影响从而改变心态的过程。甲亢患者的护理人员需要仔细的了解患者在心理上的反应以及需求,随时留意甲亢患者的情绪变化,熟悉他们的心理状态,针对于他们不同的要求和反应,采用合适的心理护理措施,通过学习心理学知识,给予甲亢患者安抚和开导,鼓励他们树立战胜病魔的信息。
1 甲亢患者的心理类型及护理
1.1 焦虑恐惧型
1.1.1 心理分析 从整体上看,焦虑心理和疾病是有着很大关系的,而恐惧心理往往是和环境的改变相关。经过调查统计显示,在甲亢患者之中焦急和恐惧心理是十分普遍的。产生焦虑情绪的甲亢患者,往往对于生理上细微的不舒服就会表现得过于关注。焦虑情绪持续的时间过长或者是波动强度太大,都会不利于甲亢患者的治疗和康复,给他们的身心健康都带来很大的损害。而存在有恐怖情绪的患者通常都会对身边的某种场景或者是事物有一定的畏惧感,这种心理状态的患者对于自身病情资料、人际关系、家庭等方面,尤其是所处医院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治疗方式、医院环境等等都带有恐惧害怕的情感认知。
1.1.2 护理分析 对于这种类型的甲亢患者应该在护理工作中尽量表现得态度亲和,使用比较温柔的语气和用词,在进行治疗前应该向患者耐心的解释,尽量的鼓励他们配合治疗。同时还需要告诫甲亢患者要保持冷静,尽量的控制自己的情绪避免激动,从而消除由于情绪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1.2 急躁多疑型
1.2.1 心理分析 通常还说,甲亢患者的心理除了和自身的疾病息息相关之外,还和患者的自尊心有着一定的联系。患者在选择就医治疗的时候必然希望能够得到医院医护人员的热情对待,能够得到病友以及家庭的理解和关心,尊重和认可。在治疗方面也希望能够得到完善的诊断以及及时的照看。但是由于甲亢患者性格的暴躁,克制力较低,经常会为了一点小事而发怒生气,甚至导致其大发雷霆,对于医护工作者或者是其他人进行无端的指责和辱骂,这种心理很容使得患者并不配合自身的治疗康复。
1.2.2 护理分析 态度的和蔼以及语言的温和对于任何疾病患者都是必要的,尤其是性格急躁的甲亢患者。护理人员要尽量的避免出现所有可能引起患者情绪波动的因素,不使存在的矛盾发生计划。而且需要充分的尊重患者的人格以及合法权利,对于患者的病情要加以保密,不能够随意泄露,更加不能够当成笑话加以谈论,要积极的帮助患者解决治疗中所遇到的问题,使得患者能够积极主动地配合病情治疗。
1.3 茫然漠然型
1.3.1 心理分析 有的甲亢患者并不能够真正的认清自己的病情,经常存在有认知不良的情况。这种类型的患者自身的耐受力比较强,不能够准确的意识到自己的病情,即使有的时候患者已经开始发病,但是身体并没有十分明显的症状时,就忽视、轻视自己的病情,并不及时在医院诊断,导致最佳治疗时机延误,使得病情进一步恶化,给自己带来严重的后果。这是一种十分危险的不良认知现象。在当今的医院临床工作中,经常会看到病情非常严重的患者并不重视自己治疗的情况,中断治疗甚至是自行的停止治疗康复工作。
1.3.2 护理分析 对于这种类型的患者,需要通过多种方式来进行说服教育,给与他们合理的解释和指导,帮助他们认知到治疗疾病的重要性,提高他们治疗的积极主动性,保证患者能够根据医嘱进行调理,按时检查和服药,保证疾病的治疗能够按照步骤进行。淡漠的甲亢患者通常都是老年人,他们更加需要医护人员的热情和关心,安排好他们的治疗过程是非常必要的。
1.4 自暴自弃型
1.4.1 心理分析 有少部分的甲亢病人,由于自身患病期已经比较久了,却又没有坚持接受治疗,导致引起了甲亢性心脏病伴功能不全。由于病情的治疗效果并不好,患者都对于治疗产生了一定的抵触情绪,认为自己无药可治,变得自暴自弃,并不配合医院的治疗,对于医护人员并不信任,具有一定的厌世情结。
1.4.2 护理分析 对于自暴自弃型甲亢患者,医护人员首先应该向患者提供温和的态度、专业的治疗手段以及丰富的甲亢医疗信息,向他们普及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治疗模式,得到甲亢患者的信任。保证患者能够真正的了解甲亢的治疗方式以及预后,消除他们心中对于病情的顾虑和反面情绪。医护人员需要和患者进行交流,提供一定的治疗信息,来帮助患者重新树立康复的信息,利用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来感染患者,使得他们能够克服自暴自弃的信息,从消极的逃避转变成积极的同病魔抗争,医护人员在护理这种类型患者的时候,需要保持警惕,预防患者由于躁动而伤害他人或者进行自杀,及时的和主治医生进行沟通,采用妥善措施,尽量安抚患者。
总之,甲亢给人们带来的不仅仅是自身激素水平的改变或者是体征的变化,同样重要的还有甲亢给患者造成的心理影响,甲亢患者经常性的出现焦虑、多疑、暴躁、抑郁等负面的心理情绪。心理的治疗对于甲亢患者的康复是非常重要的,医护人员在治疗患者的时候需要同时调节患者的身体以及心理状态,提高他们对于甲亢的认知,使得患者能够进入良好的治疗状态。
参考文献
[1] 姚美芬.甲亢患者的心理分型及护理[J].临床医学,2005年08期.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12-200-1
甲亢危象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的一种恶性状态,发病率约为0.8%,具有起病急、发展快、死亡率高的特点,及早治疗、护理,可降低死亡率,本文通过多年来对20例甲亢危象的成功救治和护理,着重阐述在护理过程中,怎样进行系统的临床观察及抢救护理。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331例均为住院病人,其中甲亢危象20例,均符合Burch和Wartofsky于1993年提出的临床诊断标准,男5例,女15例,年龄23~79岁,平均52岁,60岁以上有2例占10%,除5例为结节性甲亢外,其余均为中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占70.5%。
1.2临床表现除伯热、手抖、心悸、多汗消瘦、突眼及甲状腺肿大外,黄疸2例,顽固性腹泻,呕吐1例,昏迷3例,咽痛伴吞咽困难,恶液质2例l心律失常9例,咳嗽、咯痰、胸痛1例;深呼吸、呼气有烂苹果味2例。
1.3甲状腺功能检查甲亢危象组与非危象组(331例)比较TT3、TT4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FT3(FT3)、FT4(FT4)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
2结果
本组20例甲亢危象确诊后,立即给予丙基硫氧嘧啶、卢戈氏液、心得安、糖皮质激素、抗感染治疗,昏迷及吞咽困难者鼻饲给药,惊厥者镇静、脱水、补液、补充电解质等治疗,20例患者于12~36h病情逐渐稳定FT3、FT4水平下降,7~14d完全恢复,3例患者抢救无效死亡。死亡原因:甲亢合并脑出血、脑水肿、酮症酸中毒昏迷各l例。
3护理体会
3.1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甲状腺危象多见于感染、各种应激、131碘治疗早期,以老年为多,病死率较高,必须及早采取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措施。密切观察神志、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详细记录出入量。对有精神症状,如躁动、谵妄或昏迷的患者,要注意安全,如床档保护、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对心动过速(HR≥160次/min),体温升高,出现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或血压下降,有心衰危象者,予以吸氧,注意输液速度不要快(≤30滴/min)。若T≥39℃,伴大汗淋漓、皮肤潮红,应积极进行物理降温,及时补液,腹泻严重者应注意肛周护理,便后清洗、预防肛周感染。
3.2尽快减步甲状腺素索释放与合成
丙基或早基硫氧嘧啶200~300mg,他巴唑20~30mg,每6h1次、口服。吞咽困难者可将药物研碎经胃管给药。有条件者行腹膜或血液透析,使血浆T4浓度下降。
3.3减少T3向T4转化并纠正危象
致肾上腺皮质机能相对不全每日给氢化可的松200~500mg或地塞米松5~10mg,待症状减轻后逐渐减量以至停用。
3.4用药护理
及时应用碘剂治疗,可迅速降低循环中甲状腺激素水平,从而改善甲亢症状。2例病情严重患者给予复方碘溶液3ml溶于10%葡萄糖液500ml中静脉滴入,输液过程中注意避光7避免滴注速度过快造成静脉类或组织损伤,配制时注意配伍禁忌。1例神志清楚的患者给予口服复方碘溶液,保证用量准确无误。为降低周围组织对甲状腺激素的反应,可给予β受体阻滞剂心得安治疗,但如有心功能不全,心脏传导阻滞和支气管哮喘患者应慎用或禁用,应用时注意观察患者呼吸、血压、心率等情况。应用糖皮质激素可提高应激能力,必须严密观察药物的副作用7定期检查末梢血象、血压等变化。均未发生不良反应。
3.5并发症防治及护理防治感染
长期服用抗甲状腺药物,极易出现白细胞下降,致使患者机体抵抗力低下,应予重视。保持皮肤的清洁,床单的整洁,卧床患者勤翻身,注意受压部位血液循环,防止压疮发生。保持管道清洁通畅,定期消毒灭菌。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