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5 09:23:1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健全人才培养体系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关键词: 职业生涯;人才培养;创新
Key words: career;talent training;innovation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35-0189-02
0 引言
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和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研究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及不足等各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企业需要,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对于员工和企业来说职业生涯规划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员工来说,它能促使员工充分认识自己,通过学习,克服弱项,挖掘个人潜力。作为企业可以通过各种人力资源管理方式,将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和企业发展目标相结合,以积极的态度引导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从人力资本增值的角度达成企业价值最大化,从而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双赢。因此构建员工全职业生涯人才培养体系将是目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
1 了解员工个人自我发展需要,寻找企业理念、目标的切入点
每个员工在企业中,都会寻找个人在组织中的位置,迫切的需要建立心理认同,企业可以通过企业文化使员工明确企业的发展目标和宗旨;使员工明确与企业是紧密联系的利益共同体,寻求双方发展的共同点;明确员工发展必须与企业的发展相一致,企业才能在最大的程度上满足其自我发展的需要。只有这种认知深入人心,切实达到真切笃实的程度,员工就会自觉的将这种认知转化为行动,落实到实际的工作中去。
2 有步骤、有计划、分阶段地帮助员工进行自我提高
员工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企业合理的职业管理。企业中不同层次的员工从事的工作及其性质不同,职业成长阶段不同,所需要的知识、能力、行为方式也不同,因而企业在帮助员工进行职业规划时的重点和发展目标就不同。因此构建一个结构合理,互相支持、互为促进的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对企业发展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
3 构建完善的人才培训体系,拓宽员工成才的职业通道
3.1 健全人才工作管理体制 企业要建立和完善人才工作领导体制,自上而下的成立人才工作领导机构。健全人才工作层级管理运行机制,构成上下联动、协调高效、整体推进的人才管理运转机制。完善人才工作闭环管理系统,构建人才工作规划、计划、实施、评估、改善等全过程管理体系。改进人才管理方式,树立人才观,建立统一人才规划、统一目标管理、统一优化配置、统一培养选拔的人才集约化管理机制。准确把握人才资源结构现状,科学预测未来人才资源供求关系,根据企业发展和重大攻关项目需要,着手未来人才的储备,并通过组织调配、项目锻炼、组成攻关团队等形式,实现现有人才的优化配置,形成整体优势。深化企业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内部人才市场,健全人才流动机制,发挥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作用,盘活企业人才资源。完善人才选用机制,选拔优秀人才充实关键核心岗位,促进各类人才根据岗位需要和自身发展在企业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增强人才发展活力,发挥人才资源最佳效益。充分发挥学术带头人的引领和组织作用,带动和促进团队成员迅速成长,制定激励政策,完善人才测评体系,引导和鼓励人才向基层单位和艰苦岗位流动,实现企业与人才的共同发展。
3.2 创新人才培养开发机制 完善培训管理体系。规范培训组织体系,通过明确职责分工建立起上下分级的培训管理网络,充分发挥各相关方的作用,将人才培养作为一项关系企业发展全局的战略性工作,积极构建纵横贯通、上下联动、职责清晰、运转高效的教育培训体系。
优化培训资源体系。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建立起具有企业工作特色的实训基地。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开展远程培训教育,为自主学习提供有利条件。还可以充分利用内部培训资源,建设具有企业特色的课程、课件和培养企业自己的内部培训教师。有条件的企业可以通过联合办学、合作培训等形式与各大院校、专业培训机构、研究所等高端学习机构进行深层次的联系和合作,充分利用高端的知识优势和培训优势,提升企业经营人才、紧缺人才、高端人才等的知识水平。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一是建立覆盖全岗的标准培训体系。企业应基于岗位工作分析,开发并完善各类人才的能力培训标准,将岗位所需知识、能力和企业文化作为培训主要内容,以标准化的培训教材、题库、课件,统一培训标准和培训内容,实现覆盖公司全部岗位的标准培训体系。二是建立覆盖全员的差异化培训模式。针对不同的员工采用差异化的培养开发模式,通过职业导师指导、成果应用、承担项目、轮岗锻炼、工作交流、挂岗学习等模式,加强岗位技术技能的培养,注重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各类人才的岗位工作能力和职业素养。三是创新培训方式。采用实践锻炼、研讨交流、参观学习、调查研究、课题攻关、交流深造等多种方法,提高培训针对性和效果。
3.3 创新人才选拔使用机制 优化企业各类人才选拔使用方式,建立竞争性选拔常态机制,科学合理使用人才,促进人岗相适、用当其时、人尽其才,形成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充分施展才能的选人用人机制。建立竞争性人才选拔常态机制。引入“定性(考试)+定量(素质评定)”相结合的人才评价模式,对人才发展跟踪培养,开展人才全职业生涯培养,进一步完善人才的评价机制;可以将绩效考核管理手段引入企业人才管理中来,建立人才考核体系;在政策研究、课题承担、项目开发、经费使用等方面予以倾斜,创新人才的管理使用机制,构建具有企业特色的人才机制。用活用好优秀人才。企业在进行人才培养时要坚持以用为本,合理使用人才,根据人才的专业、特长、能力、水平来安排工作岗位,为各类人才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使他们在实践中尽快成长。建立优秀人才培养选拔制度,定期开展企业管理、技术、技能专家遴选工作,拓展各类人才的成长空间。充分发挥优秀专家人才作用,组织优秀人才参与承担企业决策咨询、课题研究、项目攻关、技术研发、导师带徒、交流培训活动,为优秀人才搭建干事创业的平台,提高人才使用效能。
3.4 创新人才激励保障机制 企业不能将人才培养孤立起来,要在企业范围内建立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薪酬体系,精神激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各类人才的创新激情和活力,努力营造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
企业要承担起建设人才发展通道的任务,通过建立相关制度,辅导各类人才规划个人职业生涯目标,激发人才活力,促进个人发展目标与企业发展战略的有机融合,给员工搭建起施展才华,推动发展的平台。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应充分利用榜样力量以点带面,通过宣传对各类优秀人才的荣誉激励,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使优秀人才的价值和贡献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得到业内认可、社会尊重。
参考文献:
从长远来看,我国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主渠道应在学校体育,积极引导、鼓励和扶持有条件的学校办好优秀运动队,充分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尽快建立科学高效的,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体育训练坚持首先是一个学生,然后再是一个运动员的原则,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挖掘学生的运动潜能。学生投入运动训练首先是从兴趣出发,体育苗子的发现是一个自然的过程,那么运动员选材的局限性、体育竞赛工作的不公平竞争性及损害青少年运动员接受正规教育的权利等问题也会很容易得到解决。
2、实质性推进体教结合人才培养工程,开发运动员信息化管理平台
2.1体教结合人才培养工程的整体推进
教育局与体育局达成共识,由体育局提供训练经费,教育局解决体校学生的入学事项,使运动员在师资力量相对雄厚的就近学校上学,真正做到体教结合,文化与体育双赢。
以体校为龙头,辅助基层学校进行业余训练。体校有针对性地选择几所训练工作相对扎实的学校进行资金和技术扶持,从而提高基层单位训练的积极性。
对基层单位进行业务培训,了解国内外竞技体育的发展趋势。近年来宜兴市体校充分利用每年二次的全市中心教研组会议,向全市体育教师传达最新的政策、法规和竞训趋势。
2.2开发信息化管理平台
我市与北京中体信通科技有限公司紧密合作,开发运动员信息化管理平台,主要包括运动员注册管理、运动员竞赛管理、运动员成绩管理、运动员训练跟踪。目前已完成宜兴市运动员注册管理系统,并已投入使用,圆满完成了2010年的全市运动员注册工作。
运动员注册管理系统主要包括用户管理、新闻公告管理、教练员注册、运动员注册、运动员注册审查、手机短信群发、日志管理等。由各学校自行对本校教练员、运动员进行管理,维护本校教练员、运动员的信息
运动员注册管理主要包括运动员个人信息、相片、家长联系方式、教练员及测试成绩等。
教练员注册管理主要包括教练员个人信息、相片、主要项目、裁判项目及等级等。
保证运动员注册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是注册管理的关键。而目前验证运动员年龄点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的有效办法就是读取二代身份证上的信息。本系统采用二代身份证读卡器读取二代身份证芯片里的信息,然后与各单位填写的信息进行核对,如果身份证号码、姓名等填写一致,系统自动保存身份证芯片中的相片,并标识为身份证审核通过,这时各单位无法再修改姓名、身份证号等信息。
为了保证各单位上传的运动员相片的真实性,系统可以在审核运动员二代身份证后进行上传相片和二代身份证相片的人工核对。
3、维护体育竞赛秩序,合理利用信息平台为运动员参赛资格正名
宜兴市通过使用运动员信息化管理平台,经过实践检验有力地维护了体育竞赛秩序,发挥了为参赛运动员正名的实质性作用。概括起来,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确保了运动员参赛资格的公正性。要求基层学校对每年的适龄队员进行注册登记,我们充分利用二代身份证的信息进行电子比对,从而达到参赛队员年龄的真实性。
论文关键词:人才培养;日语二外;课程体系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全球化进程加速推进、国际交流日益频繁,社会对“专业知识+外语专长”复合型应用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而掌握两门及两门以上外语的复合型人才则更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社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逐渐由掌握一门外语向掌握“双语”、“多语”方向发展。在国际化、信息化发展的今天,高校学生除了要精通专业知识、掌握专业外语之外,还应努力提高自己的第二外语的水平。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已成为高校外语教学的必然要求。
一、面向全球通用商科人才培养的日语二外课程体系的性质
日语二外属于专业基础课,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初级的听、说、读、写、译等能力,使学生能以日语为工具,获取专业所需要的信息,并为全面提高日语运用能力打下基础。由于学生多数为零起点学习,各高校对日语二外要求并不高,大部分高校只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达到学分要求即可。由于二外学习的特殊性,日语二外教育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不少问题,如课时不足、班级规模过大、课程设置单一、教学模式刻板等,这些都阻碍了日语二外课程建设的发展。特别是在面向全体通用商科人才培养方面,原本单一的日语二外课程设置已不能满足社会对双语人才的需求,这给传统的日语二外课程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但同时也为日语二外课程改革带来了扩展的空间。
面向全球通用商科人才培养的日语二外课程旨在从科学与实际的角度出发,构建一套合理的教学体系,改革现有传统教学模式中的弊端,大胆尝试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有效提高课程的整体教学质量。课程体系建设的目标在于通过本课程体系的学习,学生将获得更扎实的外语知识功底、更广泛的知识面、更敏锐的文化意识,从而毕业后能够在实际工作中,或在商务活动中学以致用,发挥人才优势。
二、面向全球通用商科人才培养的日语二外课程体系构建
社会的快速发展对日语二外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应该适应社会发展要求,改革传统教学方法和模式。为此,我们需构建一套面向全球通用商科人才培养的日语二外课程体系,以提高学生日语二外的语言实际运用水平、充实学生相关专业知识、提高学生整体综合素质。
(一)课程设置的多样化
目前,大多数高校日语二外课程大多只有一门日语二外必修课,主攻日语语法基础知识,强调词汇、语法、句型的重要性而忽视其实用性及实践性,同时也缺乏针对性和扩展性。据调查,大学生二外日语学习动机主要由内部兴趣(文化兴趣和语言兴趣)、个人发展、出国动机、成就动机、外部要求和社会责任等8个因素构成。动机目的的不同使得他们各自学习的侧重点不同,感兴趣的内容也有所差异。面向全球通用商科人才培养的日语二外课程体系更是要求让学生能够获取更丰富的知识面、更全面的综合素质,因此课程设置的多样性必不可少。我们可在原先的日语二外基础课程(必修)外,开设相应的选修课,如日本概况、中日文化比较、商务日语、日本贸易会话、日语表达技能训练等,以建成一个完整的学习体系。学生可根据自己感兴趣的内容选择相应的选修课,这样既弥补了基础课程课时较少、无法在课堂上扩展充实内容的缺憾,又可以针对学生各自学习目的、兴趣的不同,让学生各取所需,达到最佳学习效果。通过开设相关专业选修课,满足不同学生学习日语二外的需求,实现课程设置的科学化、多样化。
(二)师资队伍建设的合理化
目前,各高校由于日语二外课程的单一性、基础性,一般来说并未建立完整的师资队伍,而仅由一、两名教师担任日语二外课程的教学工作。这样一来,一方面由于教师自身的局限性,所授内容多数仅局限于自身专业领域,得不到有效的扩充和发展,学生学习到的知识也非常有限;另一方面单一的课堂教学也让教师本身难以得到进步和提高。日语二外的任课教师也需要建立一个完整的师资队伍。虽然队伍中的教师成员除参加日语二外课程体系外,必然也会担任其他的教学任务,但从整个日语二外课程体系来说,队伍中的教师成员应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从职称结构来说,团队教师成员应从教授到讲师、助教都有参与;从年龄结构来说,从资深教师到青年教师都应涵盖其中。 这样才能形成一个科学、合理的师资队伍。资深教师一般来说教学经验丰富,能向青年教师传授成功的教学经验,带动青年教师共同提高教学水平,而青年教师一般来说更能接受现代化教学的手段,在网络利用、多媒体教学等方面有更为深刻的体会。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师资队伍,老、中、青年教师形成梯队结构,相形益彰,互补不足,能大幅度提高教学的整体质量。同时,适应课程设置多样化的特点,师资队伍中教师专业领域也应多样化,不再像传统二外课程设置那样仅偏向单一的日语语法,而是向日本文化、经济、应用能力等多元化方向发展。这样的师资队伍的建立,无论对学生来说,还是对教师来说,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事情。
(三)学生自主学习平台的建立
据调查,目前大多数高校日语二外课程在第三、四、五、六学期开设,每周4个课时,每学期的授课时间为64课时左右。同时,由于较多高校对日语二外要求不高、学生不重视二外学习、课后自主学习资料缺乏等因素,多数学生学习日语二外的时间仅限于课堂的45分钟,课后很少花时间学习日语二外,其结果必然无法达到听、说、读、写、译的能力目标。这就要求教师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以外,构建学生课外自主学习的平台,为学生课外自主学习提供帮助。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学校为方便学生课外自主学习,搭建了网络教学平台,任课教师可以在该平台上构建自己所授科目的内容,如,增加创建课程信息、课程文档、布置课外作业、实现在线测试,并能通过讨论板与其他同学或教师进行在线交流。通过该网络教学平台,教师可以有效地管理课程、制作内容、创建和布置作业和加强协作,使学生可以轻松学习、快乐交流、热情参与,不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诸如此类的学生自主学习平台的建立,必将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实践环节的加强
目前,我国高校学生在外语学习,特别是在第二外语学习过程中,存在着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实际运用能力较弱,很多学生不愿开口,或者羞于开口说外语,较多学生出现“哑巴英语”“哑巴日语”的现象,这大大违背了外语教学的初衷,阻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方面发展。培养面向全球通用商科复合型应用人才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要重视理论联系实际,除了课堂学习的理论知识之外,也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各种各样的语言实践活动中去。如学校可为日语二外学生创造条件,增加与日本高校学生交流的机会,让学生直接与日本学生进行交流或到日本访学,锻炼学生的实际语言技能,体验所学语言的文化,开阔视野;也可创办日语角之类的活动,邀请日本留学生参加,增加学生与日语母语者面对面交流的机会;还可以为学生安排适当的与日语相关的社会实习,一方面可以检验所学的日语知识与实际应用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在实践中找出自己学习中的不足之处,提高后期学习的针对性。总之,面向全球通用商科人才培养的日语二外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的不仅是理论基础知识,也需要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培养适应时展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三、面向全球通用商科人才培养的日语二外课程体系的效果
当前,全球化、信息化的迅速发展,使得多学科相互交叉融合、综合化的趋势日益增强。培养高素质、全面发展的复合型应用人才以满足社会发展的多元需求,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共识。面向全球通用商科人才培养的日语二外课程体系的建立,无疑将有助于培养该类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扎实的语言功底、宽广的知识面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人才。
作者简介:黄晋(1979—),江西九江人,上海对外贸易学院讲师,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日语教育研究、日语语言学。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17-0055-02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全球化进程加速推进、国际交流日益频繁,社会对“专业知识+外语专长”复合型应用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而掌握两门及两门以上外语的复合型人才则更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社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逐渐由掌握一门外语向掌握“双语”、“多语”方向发展。在国际化、信息化发展的今天,高校学生除了要精通专业知识、掌握专业外语之外,还应努力提高自己的第二外语的水平。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已成为高校外语教学的必然要求。
一、面向全球通用商科人才培养的日语二外课程体系的性质
日语二外属于专业基础课,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初级的听、说、读、写、译等能力,使学生能以日语为工具,获取专业所需要的信息,并为全面提高日语运用能力打下基础。由于学生多数为零起点学习,各高校对日语二外要求并不高,大部分高校只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达到学分要求即可。由于二外学习的特殊性,日语二外教育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不少问题,如课时不足、班级规模过大、课程设置单一、教学模式刻板等,这些都阻碍了日语二外课程建设的发展。特别是在面向全体通用商科人才培养方面,原本单一的日语二外课程设置已不能满足社会对双语人才的需求,这给传统的日语二外课程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但同时也为日语二外课程改革带来了扩展的空间。
面向全球通用商科人才培养的日语二外课程旨在从科学与实际的角度出发,构建一套合理的教学体系,改革现有传统教学模式中的弊端,大胆尝试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有效提高课程的整体教学质量。课程体系建设的目标在于通过本课程体系的学习,学生将获得更扎实的外语知识功底、更广泛的知识面、更敏锐的文化意识,从而毕业后能够在实际工作中,或在商务活动中学以致用,发挥人才优势。
二、面向全球通用商科人才培养的日语二外课程体系构建
社会的快速发展对日语二外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应该适应社会发展要求,改革传统教学方法和模式。为此,我们需构建一套面向全球通用商科人才培养的日语二外课程体系,以提高学生日语二外的语言实际运用水平、充实学生相关专业知识、提高学生整体综合素质。
(一)课程设置的多样化
目前,大多数高校日语二外课程大多只有一门日语二外必修课,主攻日语语法基础知识,强调词汇、语法、句型的重要性而忽视其实用性及实践性,同时也缺乏针对性和扩展性。据调查,大学生二外日语学习动机主要由内部兴趣(文化兴趣和语言兴趣)、个人发展、出国动机、成就动机、外部要求和社会责任等8个因素构成。动机目的的不同使得他们各自学习的侧重点不同,感兴趣的内容也有所差异。面向全球通用商科人才培养的日语二外课程体系更是要求让学生能够获取更丰富的知识面、更全面的综合素质,因此课程设置的多样性必不可少。我们可在原先的日语二外基础课程(必修)外,开设相应的选修课,如日本概况、中日文化比较、商务日语、日本贸易会话、日语表达技能训练等,以建成一个完整的学习体系。学生可根据自己感兴趣的内容选择相应的选修课,这样既弥补了基础课程课时较少、无法在课堂上扩展充实内容的缺憾,又可以针对学生各自学习目的、兴趣的不同,让学生各取所需,达到最佳学习效果。通过开设相关专业选修课,满足不同学生学习日语二外的需求,实现课程设置的科学化、多样化。
(二)师资队伍建设的合理化
目前,各高校由于日语二外课程的单一性、基础性,一般来说并未建立完整的师资队伍,而仅由一、两名教师担任日语二外课程的教学工作。这样一来,一方面由于教师自身的局限性,所授内容多数仅局限于自身专业领域,得不到有效的扩充和发展,学生学习到的知识也非常有限;另一方面单一的课堂教学也让教师本身难以得到进步和提高。日语二外的任课教师也需要建立一个完整的师资队伍。虽然队伍中的教师成员除参加日语二外课程体系外,必然也会担任其他的教学任务,但从整个日语二外课程体系来说,队伍中的教师成员应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从职称结构来说,团队教师成员应从教授到讲师、助教都有参与;从年龄结构来说,从资深教师到青年教师都应涵盖其中。这样才能形成一个科学、合理的师资队伍。资深教师一般来说教学经验丰富,能向青年教师传授成功的教学经验,带动青年教师共同提高教学水平,而青年教师一般来说更能接受现代化教学的手段,在网络利用、多媒体教学等方面有更为深刻的体会。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师资队伍,老、中、青年教师形成梯队结构,相形益彰,互补不足,能大幅度提高教学的整体质量。同时,适应课程设置多样化的特点,师资队伍中教师专业领域也应多样化,不再像传统二外课程设置那样仅偏向单一的日语语法,而是向日本文化、经济、应用能力等多元化方向发展。这样的师资队伍的建立,无论对学生来说,还是对教师来说,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事情。
(三)学生自主学习平台的建立
据调查,目前大多数高校日语二外课程在第三、四、五、六学期开设,每周4个课时,每学期的授课时间为64课时左右。同时,由于较多高校对日语二外要求不高、学生不重视二外学习、课后自主学习资料缺乏等因素,多数学生学习日语二外的时间仅限于课堂的45分钟,课后很少花时间学习日语二外,其结果必然无法达到听、说、读、写、译的能力目标。这就要求教师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以外,构建学生课外自主学习的平台,为学生课外自主学习提供帮助。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学校为方便学生课外自主学习,搭建了网络教学平台,任课教师可以在该平台上构建自己所授科目的内容,如,增加创建课程信息、课程文档、布置课外作业、实现在线测试,并能通过讨论板与其他同学或教师进行在线交流。通过该网络教学平台,教师可以有效地管理课程、制作内容、创建和布置作业和加强协作,使学生可以轻松学习、快乐交流、热情参与,不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诸如此类的学生自主学习平台的建立,必将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实践环节的加强
目前,我国高校学生在外语学习,特别是在第二外语学习过程中,存在着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实际运用能力较弱,很多学生不愿开口,或者羞于开口说外语,较多学生出现“哑巴英语”“哑巴日语”的现象,这大大违背了外语教学的初衷,阻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方面发展。培养面向全球通用商科复合型应用人才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要重视理论联系实际,除了课堂学习的理论知识之外,也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各种各样的语言实践活动中去。如学校可为日语二外学生创造条件,增加与日本高校学生交流的机会,让学生直接与日本学生进行交流或到日本访学,锻炼学生的实际语言技能,体验所学语言的文化,开阔视野;也可创办日语角之类的活动,邀请日本留学生参加,增加学生与日语母语者面对面交流的机会;还可以为学生安排适当的与日语相关的社会实习,一方面可以检验所学的日语知识与实际应用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在实践中找出自己学习中的不足之处,提高后期学习的针对性。总之,面向全球通用商科人才培养的日语二外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的不仅是理论基础知识,也需要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培养适应时展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三、面向全球通用商科人才培养的日语二外课程体系的效果
当前,全球化、信息化的迅速发展,使得多学科相互交叉融合、综合化的趋势日益增强。培养高素质、全面发展的复合型应用人才以满足社会发展的多元需求,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共识。面向全球通用商科人才培养的日语二外课程体系的建立,无疑将有助于培养该类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扎实的语言功底、宽广的知识面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人才。
首先,日语二外课程体系更加科学化、系统化、合理化。传统的日语二外课程只是一门单纯的科目,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单一的课堂教学已较难适应当今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趋势。面向全球通用商科人才培养的日语二外课程体系,通过一系列相关选修课的开设,不仅能改变以往日语二外课程设置单一、内容过于单调的局面,同时通过教师队伍知识结构、年龄结构、专业方向等方面的优化配置,能改善之前教师分工不够明确、高级职称中担任日语二外课程较少等问题,通过进一步合理建设教师队伍,能使得整个课程体系更加科学化、系统化、合理化。
其次,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及实际应用的能力。在大多数高校的日语二外教学中,传统的 “三个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科书为中心)依然在沿用,教学模式也显得被动单一。传统的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味注重语法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对学生进行听说等交际能力的培养,成了名副其实的“聋”、“哑”学生。面向全球通用商科人才培养的日语二外课程体系,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平台的建立,不仅解决了课堂上课时不足、课后无法自主学习、缺乏与任课教师联系等弊端,而且通过向学生提供实际运用语言能力的机会,加强了学生语言实际运用的能力,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必然能大幅度提高学生学习的实际效果。
综上所述,构建面向全球通用商科人才培养的日语二外课程体系,在提高学生日语二外语言实际运用水平、充实学生相关专业知识、提高学生整体综合素质方面,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因此,我们完全有必要利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合理优化师资梯队,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面向全球通用商科人才培养的日语二外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日益成熟,各个高等院校也设置了相应的课程。信息网络虽然给人们的工作、生活提供了方便,但网络安全问题却逐渐突出。因此,培养网络安全人才至关重要,基于目前情况,我国网络安全人才十分缺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上对这方面人才的需求。在这样的形势下,高等院校对网络安全人才培养显得尤其重要。
一、我国高等院校在网络安全人才培养模式存在问题分析
1.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体系不完善
我国对高等院校网络安全人才培养没有统一模式,各个高校都按照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指导思想、人才培养方向及培养目标。因此,高等院校在培养网络安全人才时都是在不断摸索中进行的,造成专业水平层次高低不同,知识结构安排不合理等,这样的毕业生走出社会,难以胜任单位给予安排的工作,也就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从而出现就业难的情况。
2.学科体系尚处于初步阶段
我国大部分高等院校为了适应时展需求,都创设了信息安全专业。然而,信息安全专业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许多相关学科紧密联系。那么,由于对这方面人才培养还处于初步阶段,经验尚不成熟,在培养网络安全人才时,不能正确把握各个学科之间的关系,对于本专业课程的设置和安排,目标不够明确。在当前人才培养体系中,存在着重视数量、忽视质量,重视文凭、忽视素质的情况,在人才培养上缺乏实践,仅注重对理论知识的教学,很少提供给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导致学生动手能力不足,无法单独处理实际中遇到的网络安全问题。
3.网络安全教育宣传力度不够,对网络安全重视度不高
很多高等院校学生对网络安全意识普遍不高,没有充分认识到它的重要性。认识度不够,导致学生存在无所谓态度,存在着较多的网络安全隐患。
4.在网络安全课程教学中,缺乏先进设备及仪器
由于我国很多高等院校网络安全专业的课程都刚刚设立,相关的教学设备和模拟设备还比较缺乏,对学生的教学仅仅依赖于理论授课,没办法开展课程体系中要求动手实践的实验,这种死板的教学方法无法提高教学效率,教学质量也大大降低。
5.缺乏一支高素质的网络安全教师队伍
网络新兴以来,才经历了几十年实践,网络安全这一问题更是最近几年才根据网络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所提出的,尤其是我国,在网络安全这一问题的研究起步比较迟,网络安全人才严重缺乏。许多高校的网络安全教学老师都是经过后期学习才从事教学活动的,专业知识不强,对网络安全技术不精通,也无法教授给学生更多的专业知识。专业教师整体水平不高,学生操作能力不强,无法跟上网络技术发展的步伐,也无法满足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
二、网络安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针对以上存在的这些问题,高等院校应以招生改革为着手点,对院校网络安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及师资队伍建设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多借鉴国外及其他先进地区的经验,但也不可按部就班,而应参照我国的基本国情,研究出一套具有时代特点的网络安全人才培养新型模式。
1.改变教育观念,加强重视对网络安全人才培养
网络安全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涉及到许多其他相关的学科,高校首先应改变教育观念,加强对网络安全专业的重视。在学校加大宣传力度,增强他们的网络安全意识,才能让他们对此有更深入的认识。院校应增加教学设备,创造更好的教学条件,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并大力招收相关的专业人才,增强师资力量,才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学生。
2.建立科学、规范的知识体系
高校网络安全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就是要为社会输送更多具有高水平、高素质的网络安全专业人才。因此,应对高校网络安全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统一的指导,统一安排教学大纲,健全学生的知识结构,借鉴他人的先进教育模式,让信息安全专业学生具备更扎实的基础知识,更娴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能独立处理网络安全常遇到的一些问题。
3.开设法律课程
要提高专业人才的网络安全意识,首先要让他们了解相关的法律知识,虽然我国已经制定了相关的网络安全法,但网络法制问题是一种综合性的全新领域,正处于摸索阶段,因此立法及理论还不十分成熟。作为网络安全专业人才,有必要掌握相关的法律、法规。例如《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等。
4.要加强与政府部门、单位之间的合作
要培养优秀的网络安全专业人才,不但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而且要努力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因此,高校要为他们创造条件,加强和政府部门、单位之间的合作,搭建高校和单位的互动平台,为他们提供学习机会。同时应让他们多参加交流活动,多学习别人的专业技术,扩大师资力量,改善办学条件,设置专项资金,更新试验设备。充分调动各项资源,为培养新一代人才奠定基础。
5.改革课程教材
以往的课程结构不够规范和合理,改变人才培养模式首先要对课程结构进行重新整合,不但要加强他们的理论基础,更要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和操作能力。首先,要对课程内容进行更新,去除一些过于陈旧以及重复的知识,对课程内容进行优化设计,改变教育观念,让课程设计更加灵活、更加超前;其次,建立具有完整性和实用性的学科体系,摆脱陈旧教学模式的束缚,大胆创新,根据社会需要,培养出一批优秀人才。
三、结束语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信息安全技术人才需求量越来越大,也对这方面的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国高校要根据《发展战略》的具体要求,在这一战略指导下,努力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网络安全人才培养新型模式,为培养这方面人才创造更为广阔的空间,为社会培养出更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段雄春(1960-),男,陕西兴平人,东莞理工学院高教研究与评估中心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和成人教育等。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5)12-0088-03
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我国应用型大学建设的一个热点话题。台北科技大学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中,技职教育与全人教育相结合的教育理念和与之相一致的课程体系、教育过程和管理制度等,可以为大陆应用型大学建设及构建其人才培养模式,提供诸多有益的启示。
一、台北科技大学人才培养模式考察
(一)技职教育与全人教育相结合的教育理念
台湾地区不同类型的大学都有自己明确的办学定位和鲜明的教育理念。台北科技大学作为台湾地区技职型大学的典范之一,具有明确的办学定位和鲜明的教育理念。
台北科技大学的办学定位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具有技职特色之实务研究型大学”;具体来说是“企业家的摇篮,技术扎实的研发人才培育所,中小企业的研发好伙伴,创新与创意的平台”。他们的这个办学定位,不仅明确了其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要求,而且也明确了自己的科研服务面向。
台北科技大学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始终坚持:技职教育与全人教育相结合的教育理念。所谓“全人”,即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个体性的自然人、群体性的社会人、主体性的文化人”特征的全面的人,他们的全人教育包括“涵养人文、关怀社会、亲近自然”三个维度,并能够通过实施“深耕基础教育、拓展知识广度、涵养精致生活、建立多元见识”教育等,有机地贯通融会到技职教育的整个教育过程之中,以践行“士之致远,当先器识而后才艺”(语出《资治通鉴》)之古训。
台北科技大学全人教育的理念,与我们所说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是一致或相近的。虽然,我们与他们对这一理念的理解是一致或相近的,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贯彻落实中,在教育教学内容和教育教学方法上却存在着不相同,其效果也有着明显的差距。我们应该学习借鉴台北科技大学的作法和经验,反思其中存在的不同和差距。
(二)与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课程体系
台北科技大学不仅具有明确的办学定位和鲜明的教育思想,而且它们能够把其教育理念深植到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和每一个教育教学环节之中,使得课程体系和教育教学效果符合学校的办学定位及其教育理念。
台北科技大学在构建课程体系时,他们首先对培养技职人才应具有的核心能力进行了科学的系统分析研究。他们把其所要培养的技职人才应具备的核心能力概括为“专业实务力、咨讯应用力、品格实践力、团队合作力、国际移动力、领导沟通力、创新创业力和自主学习力”等八个方面。再根据自己对技职人才应具备的核心能力分析,按模块精心设计每门课程。台北科技大学的课程体系主要分正式课程和非正式课程两大类。
正式课程,主要包括了通识课程、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三大模块。在每个模块设计课程时,都能坚持充分考虑和精准瞄向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如他们将33学分的通识教育课程划分为:(1)新生定位课程,包括大学入门、服务学习和劳作教育等,每周2小时,共计1学分;(2)语文课程,包括国文和英文,共计12学分;(3)博雅课程。他们把博雅课程又分为核心必选课程和非核心选修课程,各10学分,共计20学分。博雅核心必选课程按“文学与艺术、历史思维与世界文明、哲学思考与伦理、民主与法制、社会经济与管理和自然科学与逻辑推理”六大向度,每个向度均开设了3门课程。明确规定各院系要根据本院系的实际,在除与本院系相关的向度之外的5个向度内,指导学生在每个向度中选修1门,每门2学分,共计10学分;博雅非核心选修课程也是按“六大向度”设置,开设了近100门涉及面非常广泛的课程供学生选修。也是规定各院系要根据本院系的实际,在除与本院系相关的向度之外的5个向度内,指导学生在每个向度中选修1门。学生在博雅核心课程和非核心选修课程中的每个向度最多选修2门,共计4学分的课程。同时,他们还在学生中积极地倡导要处理好有限的学分与无限的学习和有限的正式课程与无限的非正式课程的关系,引导学生博学善行。
非正式课程,主要是一些通过自学计划、通识活动和学习场域等潜在课程。如社会服务课程和劳动教育课程等。非正式课程一般不记学分,即零学分课程,但明确规定每个学生都必须选修。
(三)技职人才培养的教育过程
人才培养的教育过程是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动态表达。台北科技大学不仅有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过程的静态表达,既课程体系,而且还有非常有效的技职人才培养教育过程的动态表达,形成了“奠基扎根、接轨深耕和将才打造三阶段技职人才培养之特色”。
奠基扎根,就是要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力。他们主要通过“技术扎根计划、北科之英、英文会考、国文会考和数学补充教学”等措施,为学生的发展奠定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技能及外语、国文和数学等基础。
接轨深耕。所谓接轨,就是其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都坚持了与台湾地区的经济社会、科技与产业及业界发展的实际接轨;深耕,就是其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要与台湾地区的经济社会、科技与产业及业界发展的实际,实现无缝衔接与深度融合,实现教、学、用一致。
将才打造,主要通过组织制定和实施明珠计划、创新创业计划和创新创业辅导及专利技转和工程伦理课程(包括企业伦理和专业伦理)等措施,培养实用型将才。
(四)管理机构设置与制度
台北科技大学为了实现技职教育与全人教育的教育理念及其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效组织与效果,他们建立健全了能够与之相适应的专职管理机构和制度。如,他们为了保障通识教育的有效实施,建立了其通识教育组织保障及运行保障体制和机制,如图1所示:
通识教育委员会由学校校长、教务长、学务长等人员组成,下设通识教育中心,具体负责全校通识教育的组织实施。通识教育中心的教师由专任教师和兼任教师组成,是独立于校内各学院之外,而又横跨校内各学院,与各学院并列的校内一级单位。因此,通识教育中心就具备了类似教务处的地位及功能,便于统筹安排全校各专业的通识教育课程,从而保证了全校通识教育的有效组织实施。
他们不仅建立健全了通识教育的组织机构,还制订了一系列的章程、办法,作为各学院共同遵循的规范。如“通识教育委员会组织章程”、“通识教育中心组织章程”、“通识教育中心主任推选办法”、“通识教育中心教师评审委员会设置办法”、“通识教育中心教师遴选办法”,以及组成“通识教育中心课程委员会”等。再如,他们建立健全能够保证奠基扎根的英文、国文会考制度和数学补充教学制度等。英文会考制度明确规定,新生入学及在大学一年级、大学二年级的期中、期末均要组织全校英文会考,其会考成绩的15%计入该门课程的学期总成绩;国文会考制度明确规定,大学一年级及以后学期所有修学国文课程的学生,都必须在寒、暑假里研读两本指定的课外书目,在每学期的第五周组织全校国文会考,其会考成绩的15%计入该门课程的学期总成绩。
二、台北科技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启示
台北科技大学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上所形成的特色和取得的经验,是校内外多方参与的合力作用的结果,是校内外多方共同努力的结果。虽然,大陆高校所处的环境和机遇与台北科技大学存在着诸多差异,学校的发展也不能做简单的类比,但台北科技大学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所取得的经验,依然给了大陆高校诸多的启示。
(一)关于科技型大学的办学定位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
台北科技大学的办学定位和关于应用人才的教育理念,对我们的启示主要有三点:一是办学定位应涵盖人才培养、科学技术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方面,既必须涵盖大学的三大功能,而不能简单地仅就其中的一二,有所缺失;二是全人教育的理念必须深植到课程设置及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使得教、学和做能够有机的紧密结合,自然地深度融合,而不能仅仅只停留在一般的理论研讨和表面的说教上;三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不仅仅是要教给学生知识和技术,使得他们掌握了一技或多技之长,而必须把教会学生如何做人放在首位,在教给他们知识和技术的同时,要更加重视对学生道德品格和人文精神等非技术性素养的教育培养。
(二)关于通识教育
由于大陆的特殊情况,通识教育课程在总体结构上不能做大的调整,如在通识课程中必须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等教育部明确规定必须开设的课程及其学时要求等。对比台北科技大学的全人教育理念和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做法和经验,我们的通识教育依然有改进的地方。一是增加通识课中的选修课,给予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充分选课的自,同时还必须通过相关的制度措施,鼓励校内二级院系可以结合自己的专业研究成果,开出更多、更新、更实用的高质量的选修课程,使之涵盖更多的学科门类,为培养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提供支撑。二是要围绕校情校史和大学学习方法等内容,加强对大学一年级学生进行大学入学教育,开好专业入门(或导论)课程。三是要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开好最后一哩课程,保证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能够善始善终。
台北科技大学设立通识教育委员会和通识教育中心,全面统筹通识教育的做法和经验,也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三)关于课程设置
课程体系是对人才培养过程的静态表达。在课程体系中,台北科技大学的通识课程不仅有必修学分课程,而且还有选修学分课程及零学分课程,其涉及的知识面相当广泛。而大陆高校各专业的通识课程均为必选课程,没有选修课程,这样就很难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对专业以外知识需求的多样性。
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上同样可以学习和借鉴台北科技大学的做法。如通过课程地图,分析检视每门课程对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贡献,并依此确定课程设置。特别是可以借鉴这种方法,优化我们的专业课程的设置。
除此之外,台北科技大学在课程设置上给我印象最深的体会还有,大学应为人才培养开出足够多的选修课程,供学生选修。如台北科技大学通识教育中的10学分博雅非核心选修课程,就为学生开出了近一百门总计近200个学分的课程。而大陆大学一般都没有开出这么多的选修课程,学生选修的余地很小很小,从而使得选修课程变成了一种变相的必修课程,失去了选修的意义。我们要提高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就应开出足够多的符合我们对应用型人才核心能力培养要求的高质量的选修课程,在博学的基础上求得精和专。这一点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也是非常重要的。
(四)关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过程
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动态表达,应该由封闭走向开放。台北科技大学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就是开放的。他们的开放不仅是对社会的开放,而且在本地区兄弟院校之间也是相互开放的,在校内兄弟院所之间也实现了全面的开放。而大陆大学虽然已开始重视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的开放,并已进行了许许多多的实践探索,积累了一些经验,但主要集中在对社会的开放,而高校之间的开放和学校内部兄弟院系之间的开放还是很不够,甚至仍处在相互封闭的状态。我们应该学习和借鉴台北科技大学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和培养模式的经验,在重视对社会开放的同时,重视高校之间和学校内兄弟院系间的相互开放,并且能够为应用型人才培养制定出其相应的支持政策和制度环境。这一点在促进应用型大学建设和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具有更加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刘焕阳,韩延伦.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及其体系建设[J].教育研究,2012(12):67-70.
[2]宋克慧,田圣会,彭庆文.应用型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及其培养[J].高等教育研究,2012(7):94-98.
[3]邵波.论应用型本科人才[J].中国大学教学,2014(5):30-33.
本文以铜仁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为例,探讨深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指向职业教育文化构建对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性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髙职旅游管理人才培养处于初期探索阶段,在运行过程中困难重重。通过近几年的实践与探索,学校对髙职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有了较深人的认识,笔者认为探讨人才培养模式的可持续发展须指向职业教育文化的构建。
二、现状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于2006年设立,尽管已开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订单培养的新局面,为学校培养人才提供了好渠道,但是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局限,现阶段的人才培养模式还存在以下几个比较突出的问题:第一,校企合作呈现为学校积极投人为主、企业帮扶为辅的“一头热”现象,难以实现髙质量的可持续合作;第二,校企合作缺乏长期有效的运行机制,大多校企合作没有形成紧密联系关系,学生的技术技能不强、对就业岗位满意度不髙,难以实现校企合作的双赢局面;第三,学校师资队伍的实践能力有待提髙,企业技术技能导师的教学能力欠佳,仅是以“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分工简单合作的教学模式难以培养出髙层次的应用型技能人才;第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机制存在缺陷,难以获取髙质量的订单培养。
三、对策
1.出发点:加强师资建设,使专业建设大发展。本着专业建设大发展的出发点,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加强“双师型”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为理论教学和专业技能教学提供师资保障;实行校企相互聘用教师,实现学生理论和技能“双导师制”培养的目标;完善课程体系,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拓展学生的理论素质;校企合作合建实训项目,逐步实现校内实训、校外观摩、顶岗实习到上岗的过程。
2.立足点:校企合作,资源整合。旅游管理专业在校企合作前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使培养髙层次技能人才的目标只能是“仰望星空”因此,学校要深化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校企合作、资源整合,建立长期有效的订单培养,企业和学校共同管理、共同培养,形成学校以理论教学为主、以实践教学为辅,企业以实践教学为主、以理论教学为辅的教学模式,使专业和岗位紧密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提髙校企教师教学能力,实现校企资源髙度整合。
3.着力点:提升培养层次,争取突破。髙职旅游管理班是结合学生的需求和企业的需求培养一流的服务人员,学校在培养学生时要充分利用髙层次人才培养资源的优势,为学生开展相应的专家讲座,包括学校专家讲座和企业髙管讲座两个部分。借助企业实力,结合学生实际,提升人才培养层次。
4.突破点:项目教学开发,深化教学模式创新。学校要从专业建设、教学模式、课程体系等方面进行综合考究,实行专业技能和理论基础“二元化”结合,建立项目教学、工学结合、订单培养等多元途径的培养模式。项目教学的开发在每个学程中占主导地位,学校应充分利用寒暑假时间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实习岗位,鼓励学生参加顶岗实习、工学结合,在实践中真正地利用专业理论基础指导专业技能的训练,为企业的特定岗位培养专门人才。
5.闪光点:特色课程编制,完善课程体系。在铜仁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图中,课程体系以“人门,’“人行”和“人职”的程序进行编排,编制有特色的校本教材,并按旅游服务基础课程、旅游通用能力课程、旅游职业素质课程的分类进行讲授。通过建立健全有层次、有步骤的课程体系,提升学生的理论素养,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
6.中心点:抓好培养质量体系建设,获得社会支持。专业建设严把培养质量体系建设之关,实行校企双评、专家综合评审的考核方式,进行深化改革创新,积极探索有推广意义的成果,充分发掘专业发展各个层次的潜能。建立健全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重视由许多学者提出且很多学校正在践行的第三方评价(主要指社会评价)的影响,先取得社会赞同,然后再争取获得社会支持。
事业单位人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人才选聘体系不完善。我国事业单位人才选聘,出现了以下两个问题:人才的选聘以学历为基础。为了选聘高素质人才,事业单位把选聘条件固定在“211、985毕业生”上,不重视工作实绩的人才。而这些重点名校的学生在知识理论上很强,但不能保证实际操作能力;招聘不公平。有些单位在招聘时表面上是公开招聘或紧缺人才引进,但是有对关系户设置有招聘条件。人才选聘体系的不完善,对事业单位的发展造成了损失。
人才培养机制不健全。第一,人才培养不公平。一线工作人员与单位领导没有接触机会,导致一线工作人员不能公平得到培养的机会。第二,未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事业单位仅仅关注工作人员的工作,未重视建立完善工作人员培养机制。
人才激励机制不健全。当前事业单位发展中更关注人才的奖励,未建立相应的惩罚措施。出现人员考核不合格的人员,惩罚的力度比较弱,不能起到警示作用。因此,在事业单位中未建立健全的人才奖励机制,就不能提升单位的整治工作。
人才晋升机制不完善。第一,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规定比例1:3:6已阻碍事业单位人才培养。岗位设置比例1:3:6即高级岗位能占10%,中级岗位只占30%,初级占60%。岗位设置比例中,高级岗位所占比例极少,在单位大力培养高级人才的同时,却由于岗位名额限制,具备中职人才由于聘不到中职岗位,就不能再去考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这样很多人才被压制在最低级,培养不出来更多高职人才资格人员,很多有能力的人由于取不到高级资格证书也没有得到更好重视。而有高级资格证书的人员由于聘不到岗位,享受不了高职薪酬就辞职进民营企业或自谋职业,导致人才流失。第二,在人才流失的同时人社部门又出台几十万元高薪聘请省内外高级人才的政策,忽视培养和聘用自己培养出来的高级人才。自己培养的高级人才不用付高薪也能为本单位、本个地区作出更大的贡献。第三,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没有广阔的晋升空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一般没有机会提干和进入公务员队伍任职,几乎没有晋升为领导领导的机会。
完善事业单位人才管理的措施
完善人才选聘体系。第一,树立正确的人才选聘理念。把责任心、实际能力、就业心态、品行等作为选聘人员的标准,要轻学历重实绩,选拔德才兼备的人才,以符合岗位需要为选聘原则,保证真正的人才流入单位,防止高分低能现象出现。第二,做好单位内部监督工作。在选聘的时候对人员进行严格把关,以加强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为基础,坚决抵制走关系进单位的现象。第三,做好工作的外部监督,充分发挥群众、媒体等监督作用,在选聘中发生违法乱纪现象要严格处理。
健全人才培养机制。第一,建立合理的人才培养规划。明确岗位人员工作的具体情况,制定出清晰合理的人才培养机制。第二,工作人员的培养须秉承着公平公正的原则。依据不同岗位的人员要求提升综合素质,严格审核人才,把人才的培养做到更好,呈现出良好的效果。
通识教育是当前高校实施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方式,在物质主义、 功利色彩浓郁的社会大环境中,高职院校通识教育应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有益成分,引导学生回归对健全人格的有效探索。在对健全人格的探寻中,我国传统文化与通识教育有着共同的人本追求;在实践中高职院校通识教育应以传统文化为核心,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审美情趣,塑造健全的人格。为此,笔者在日常教学中进行了必要的探索实践。
一、高职院校开展通识教育势在必行
20世纪80年代开始兴起的高职教育,如今已如火如荼地发展起来,高职院校基于“教、学、做”一体,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曾经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培养了大批人才。然而,随着社会多元化发展,高职院校片面强调专业教育使人才培养出现了“工具化”“技能化”的功利主义倾向,高职学生大国工匠精神缺乏、人文素养低下、自身可持续发展严重受限已成不争的事实,社会进步及学生自身全面发展对高职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将学生培养为能独立思考且对不同的学科有所认识,能将不同的知识融会贯通的具有健全人格的完整之人。
源于西方的通识教育,其中文意思应是“通古今之变、识天人之际”。它是一种全面、均衡、通达的教育理念,这种理念正好迎合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新需求,无形中成为高职院校矫正“工作机器人”培养模式缺陷的有效途径。广东省顺德职业技术学院、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等高职院校在其教育体系中融入通识教育已初显成效,国内多数高职院校竞相引入通识教育理念、构建特色通识教育体系,通识教育目前正成为挽救高职院校过分功利化倾向的有效良方。因此在高职院校开展通识教育势在必行。
二、传统文化在高职院校通识教育中的核心地位及作用
(一)高职通识教育中传统文化的引入
高职通识教育是以人为本的“全人发展”教育理念,它的目标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培养具有完善人格和自我发展潜力的社会职业人。融入通识教育理念的新型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既要会做人,能做事,善于独立思考,又要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及贯通不同学科的知识迁移潜能。高职院校要实现“全人发展”理念,矫正“专业化机器人”的功利化人才培养缺陷,必须全方位提升高职学生人文素养。在高职人文素质类课程中,传统文化注重道德情操的自我提升和超越,注重伦理精神和艺术精神的养成,对实现学生价值观及完善人格重塑作用首屈一指,在中国社会立身做事时时处处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从这个意义上讲,必须在高职通识教育中引入中国传统文化。
(二)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特点和优势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及祖先在世代生活的土地上创造并传播到世界各地的文化综合体,它表现为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遗产及广博深邃的精神财富。注重伦理性、生命力顽强、民族地域性鲜明、博大精深的特征使其独具特色,在世界文化之林中屹立千年而生生不息。
中国传统文化包罗万象、博大精深,传统文化课程依托天人合一、以人为本、敬畏自然等中国古代哲学观念,引导学生自主提升自身道德情操,养成良好的伦理精神和艺术素养,学会与他人、与环境和谐相处;引导学生研习诸子百家修身之道,培养积极进取的人生观,树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社会责任感,确立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价值理念,使学生领悟中华民族固有的文化道德观念,主动探寻自己的文化之根,成为理想远大、道德修养兼备的儒雅之人。学习传统文化,躬身力行为人处世之道,引导学生树立“做事先做人”的处世准则,为学生未来步入职场及终生职业生涯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就课程性质本身而言,传统文化属于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本课程通过全方位教学活动的开展,旨在促进消除文理学科的隔阂,拓展完善高职大学生的知识结构,丰富学生文化知识从而促进其人文素质的提升,实现高职院校科学素质与人文素养兼备的人才培养战略目标。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习得显然是其关键性环节,高职大学生只有潜心理解并领悟传统文化知识精髓,才能在现实生活中将其内化于心外显于行。因此,建立灵活有效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是高职院校开展人文素质教育最关键、最重要的教学保障。
就课程定位而言,中国传统文化是伦理本位的文化,“伦理”即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相互关系时应遵循的道理和准则。它包含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处理中的行为规范,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主旨在于唤醒高职学生 “做人重于做事”的自觉意识,是培养学生人文素质、升华其人文精神的基础性课程。在整个高职通识课程体系中,能够发挥高职院校通识教育“重塑学生个人价值观,重构其健全人格”核心作用的课程,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优势得天独厚,它理应成为高职院校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
(三)中国传统文化对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
在高职院校全方位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可以普及学生传统文化常识,提高思想道德水准,重塑学生儒雅气质。在对传统文化的耳濡目染中,学生的认知能力、思辨能力、审美能力会得到潜移默化的提升;在对丰富传统文化知识的研习中,学生的感情、意志、品行也会产生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所有这些因素都会助推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实质性提高。优秀传统文化的主流价值观,将帮助高职学生重塑完善自我,重构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价值观。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先民勤劳与智慧的结晶,时至今日,对社会进步及个人发展仍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高职学生接受传统文化教育,以批判继承的方式,汲取传统文化精髓为己所用,丰富精神自我,升华自身言行,以传统文化的视角解决现实问题,以理性务实态度传承文化,对开启高职生职场生涯及自身可持续发展必⒉生深远的科学指导性意义。
三、中传统文化教育融入高职通识教育的实践探索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融入高职通识教育,应采用整体规划逐渐融入的模式,高职院校要依据学校性质、生源状况及人才培养方案等因素,采取富有自身特色的切实可行的方案,激发学生了解优秀传统文化知识、探寻文化之根的动机,鼓励学生学习传承传统文化的激情,采取丰富灵活的多种途径,实现两者的有机融合,在日常教学中笔者进行了如下探索实践:
(一)构建显型教学与隐型教学结合的传统文化教学新模式
“显型教学”即日常课堂教学。“隐型教学”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觉自主学习传统文化的多元理论及实践学习形式。以隐型教学补充并促进完善显型教学。隐型教学理念促使学生搜寻并反思生活中的传统文化现象,显型课堂教学则以学生阐释传统文化现象为开端展开教学活动,在师生互动中营造拓展性传统文化学习氛围,用现代视角学习传承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教学突破“故纸”堆,鼓励学生表达文化自我。构建“教师擅启发,学生爱(传统)文化,学院育全才”的复合型传统文化教学新模式。
(二)开展传统文化课题研究
笔者参加了“以传统文化教育促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提高”的课题研究。立项阶段,我们通过调查问卷等途径充分调研学生对传统文化经典知识的认知程度和诵读情况,深入专业系部调查研究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学生就业方向以及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具体要求,以此为据确定传统文化教育研究的基本内容;课题实践阶段,组建学生国学社团开展了蒙学诵读、校园辩论赛、戏剧表演等活动,通过系部选拔开展了院级“国学知识竞赛”“经典诗文诵读”等活动,系列性实践活动的开展点燃了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激情,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题结题阶段,文化化人的效果初步显现,学生行为规范意识逐步树立,学生日常管理压力减轻,用人单位对学院实习学生及毕业生的人文素质评价有所改观。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伦理本位优势,营造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的特色校园人文环境,能够对高职大学生的身心成长产生潜移默化的化育作用,教师学生可以共享和谐优雅的教学学习环境。首先需加强校园基础设施的配置,增加学院图书馆的馆藏容量,应侧重于人文社科及传统文化类书籍的收藏,重视并凸显校园人文景点、文化长廊建设。其次要健全校园文化管理机制,贯彻落实学院“尚德、守则、强能、笃行”的校风,培养具有大国工匠精神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实现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
(三)继承传统礼仪文化,塑造良好个人形象
礼仪是在人际交往中,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现的律己敬人的过程,它是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通过中国传统礼仪文化基本常识的讲授,使学生了解不同情境的礼仪规范,掌握传统礼仪在生活及职场中的现代表现形式,创新性规范自己的衣食住行及接人待物方面的行为规范,在言行举止中展现人格魅力,塑造新时代高职大学生的良好个人形象,为就业及自我发展创造机遇。
四、结语
高职院校开展通识教育需走具有中国特色的路子,在通识教育体系中将传统文化课程作为核心课程,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健全学生人格,为学生终身自我发展服务,为高职通识教育发挥应有的作用。在日常教学中我们认真研究,下足工夫,就一定能闯出一条符合国情的、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高职院校通识教育之路。
参考文献
[1] 李曼丽,汪永铨.关于“通识教育”概念内涵的讨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9(1):96.
[2] 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2000-1-17.
1、前言
2012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文件中首次提出建设贵安新区的构想。文件写道:“建设以贵阳—安顺为核心,以遵义、毕节、都匀、凯里等城市为支撑的黔中经济区。推进贵阳—安顺经济一体化发展,加快建设贵安新区”。贵安新区的规划建设对发挥黔中经济区辐射带动作用、培育内陆开放型经济示范区和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有着重要意义。同时,加快推进贵安新区规划建设是贯彻落实国发2号文件和《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的重要举措,是推动贵阳、安顺经济一体化发展,加快贵州省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探索欠发达地区实现后发赶超的有效途径。
2、贵安新区人才现状
21世纪是信息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与人才紧密结合的经济。各个国家、地区之间与其说是资本、技术的竞争,其本质上不如说是人才的竞争。贵安新区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提升人力资源综合竞争能力,走知识主导型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才是实现新区加快发展的最佳选择。贵安新区人才现状主要可以总结为以下三个方面:
2.1人才紧缺
人才总量不足,学历层次低,从宏观来看,贵州省科技教育水平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2010年,普通高等院校只有48所(全国2483所),排名位居全国倒数,在校学生344100人,也只占全国的1.49%。R&D人员数和经费支出在全国同样只占很小比例(见表1)。
从微观看,贵阳市作为贵州省的科技教育文化中心, 在2010年,全市每万人中研究生在校人数仅为23.6人,每万人本科院校在校学生只有593.2人,而每万人中等职业技术院校、职业培训机构等单位在校学生也只有610.9人。
2.2人才结构失调,高级人才缺乏且分布不合理
根据统计,2010年,贵阳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R&D人员仅有5150人,占全省R&D人员的59.65%,全国的0.38%,安顺市R&D人员更是寥寥无几可以忽略不计;而按隶属关系分,中央企业R&D人员与地方企业R&D人员比例为60%:40%,地方企业科研人才实力相对较弱,对实现“工业强省”十分不利;此外,人才大部分集中在制造业,缺乏从事信息技术、金融等高端服务业的高级人才。
2.3引才困难和人才流失
人才作为21世纪最为重要的资源,被各地区为实现自身发展而争相进行抢夺。贵安新区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长期以来受地理、历史等因素的影响,经济发展相对全国其它地区落后,在为人才提供的工资待遇和发展空间上无法同发达地区进行比较。因此,引才困难和人才流失始终是贵安乃至西部地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贵安新区必须从改善本身条件和人才政策两方面着手,从而留住本地人力资本和引进外来人力资本。
3、贵安地区人才队伍建设路径
贵安新区人才队伍建设路径应从健全人才人事公共服务体系和健全以人才引进政策为主,多渠道引进高层次人才,以人才激励人才培养政策为辅人才政策体系两方面着手:
3.1健全人才人事公共服务体系
贵安新区人才队伍建设过程中首先应当健全政府的人才人事公共服务体系,完善的人才人事服务体系,能够对人才队伍构建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是构建贵安新区人才队伍的前期基础工作。包括完善人才市场体系、环境建设和构建人才需求平台。打造贵安新区成为人才的“用武之地”,完善人才“流入”途径,确保人才能够“走进来”并能“留下来”。
首先,完善人才市场体系。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市场对人才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人才市场机制直接影响人才的流速和流向。因此能够发挥人才市场集聚人才的导向作用关键是要激活市场机制,比如采用政府购买服务,使得人才市场发展走向了市场化服务和公共服务“双轮驱动”的阶段1。人才市场体系完善将能提升高级人才引进的效率,也必须是贵安构建人才队伍的基础。
其次,环境建设。环境建设包括生活环境建设和投资环境建设。而生活环境建设则包括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改善自然生活条件,提高区域内文化生活质量,增加对人才的吸引力;投资环境建设则是进一步加强经济环境方面的建设,增强对人才、资金、企业和资源等要素的吸引和承载能力,能为人才提供一个更好的发展空间。
最后,构建人才需求平台和载体建设。有需求平台和载体才能吸引和容纳相应人才,贵安新区现有需求平台和载体相对低端,根据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人才尤其高层次人才处于追寻实现自我价值的需求阶段,能够吸引人才前往贵安新区发展的动力是实现其事业发展,如果不能提供足够发展的空间,将很难引进优秀人才2。因此要加大对需求平台和载体建设的投入,为人才的聚集准备好“容器”。
3.2以人才引进政策为主,多渠道引进高层次人才,以人才激励和人才培养政策为辅,开发和管理人力资源
在人才队伍建设过程中, 人才政策起着重要的导向、激励和整合作用3。人才政策按照其目的主要分为引进政策、激励政策和培养政策。贵安新区人才队伍构建的目标应当是建立以引进复合型人才、高级管理人才和专业性人才等高级人才为主,激励政策和自我培养为辅的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体系。
首先,引进为主,多渠道引进高层次人才。贵安新区是一个拟将建成的新区,人才缺乏,而人才尤其是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过程。因此,在贵安新区建设初始时期人才政策应当以引进为主;由于高层次人才是第一资源中的高智能群体, 被称为“第一经济增长点”,对地区经济发展具有拉动作用,贵安新区应当制定相关政策体系,创新拓展人才引进渠道,吸引高层次人才投身于贵安新区建设之中。
其次,激励、培养为辅,开发和管理人力资源。合理、公平的人才激励政策将有助于满足人才在物质、精神、发展等方面的需要4,能够促使人才进行研究和成果的产出,而人才培养政策的应重针对本地发展需要,主动培养贵安新区建设培养后备军,也是人才队伍建设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以激励、培养为辅,开发和管理贵安新区人力资源,让贵安新区为人才队伍提供一个公平、前景好的发展环境,同时人才队伍为贵安新区发展提供实力后盾。
4、贵安新区人才政策建议
4.1 完善政府人才人事服务体系工作
政府给予筹建、扶持和完善人才市场,支持多种形式的人才中介机构,扩大人才市场的规模;健全人才市场的服务体系,增加服务功能,更好地满足人才和用人单位对信息的需求;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以产业发展为依托,加速推进人才集聚工程,立足贵安新区内产业资源优势,加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形成一批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具有一定国内、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和企业集团,以扩大对人才的需求;加大对科技、教育和文化事业等主要人才载体建设的投入,为人才聚集创造条件。
4.2人才引进政策
贵安新区的建设离不开人才队伍的建设,引进是建设初期最为重要的环节。第一,制订人才引进的政策条例,在物质待遇、户籍安排、子女教学等方面制定相关政策办法并公布。人才可在网络上申请,由专门人员对这些人才进行筛选,通过者授予贵安新区建设“引进人才”资格,能够享受相关优惠政策;第二、健全柔性引进人才方式,对于经济欠发达贵安地区来说,柔性引进人才是目前冲破人才困境的重要途径。如允许高级“柔性”人才在不改变户籍的前提下享受同等的市民待遇,能同时在两个以上单位担任职务等予以最大的流动保障;第三、加大对人才吸引的优惠政策,针对引进的人才在个人发展和收入方面给予相关优惠政策,如创业贷款优惠、个人收入税收优惠,在生活方面,给予购房补贴、安家费等财务上的支持,帮助解决家属就业和子女上学等问题;第四、加大对人才含量高企业的吸引和优惠。某些企业如IT信息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本身携带大量人才,对这些企业给予税收、用地、用电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4.3人才激励政策
在产权保护方面,建立知识产权的形成机制,通过法律使得人才的创新成果在市场竞争中取得合法地位,完善知识产权的申报;健全产权保护制度,打击非法竞争和惩窃取他人成果的行为;在收入分配政策方面,要鼓励和保护人才创新的积极性,制定相关的革新激励机制。高新技术企业要率先建立向技术和管理倾斜的分配制度,以鼓励各类技术人才的创新、创业;创新实行科技人员持股经营等制度,进而促进其创新能力;充分运用科技奖励制度,激发科技人员的创新潜能,对在技术创新中创造出巨大经济和社会效益的人员实行重奖。
4.4人才培养政策
贵安新区建设中人才培养计划应当适应多元人才层次的需要,有效结合高校人才培养和社会人才培养,并积极培养外向型人才。首先,推动各类型高校培养不同层次人才。高等教育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贵安新区高校人才培养应建立在多元化人才培养目标及培养质量的基础上,针对新区建设的需求构建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不同规格、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人才。其次,积极开展社会人才培养。贵安新区城乡就业素质普遍不高,无法适应发展的需要。因此政府应当联合企业积极开发这些闲置劳动力资源,政府根据企业需要来有目的的培养劳动者的技能,培养成功后向协定的企业输送所需要的人才。最后,应当加强外向型人才的培养。随着贵安新区的发展,与东盟各国的合作必然会深入展开,这将越发凸显既懂外语、又懂专业的综合性人才的重要性,必须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培养外向型人才,以适应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区建设和发展的需要。如与东盟以及更多的国家之间开展专家、学者的互相访问;积极开展国际教育交流,加强贵安新区内院校与国际知名学校的教学合作,开展合作培养留学生工作,提高人才的国际化水平。
参考文献:
[1]朱志敏. 健全人事人才公共服务体系[J].中国人才.2007(1)
确定创新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首先,确定“素质为根、应用为本、能力为上、创新为魂”的人才培养目标。其次,必须花大力气转变教师尤其是学术带头人的教育思想、观念。现在教师队伍中的绝大多数人都是在理论学术型培养模式下成长起来的,强调学科本位,坚持学术取向,认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是自贬家门。实际上,理论学术型、应用型不是层次上的差别,而是类型上的差别。应用不是照搬照抄,而是创造性的应用。笔者讲的创新性应用型人才不同于一般的应用型人才,而是除了培养“师” (工程师、经济师、会计师、律师等)字号人物之外,也培养“家”字号人物(工程技术与管理专家、企业家、社会活动家等)。我们培养的本科生绝大部分毕业后直接就业,既要给他们提供发展的潜力,更要给他们安身立命的本领。通过这样反复的研讨、宣传和导向,绝大部分教师的教育思想、观念才能得到转变。人才培养目标才得以与时俱进的准确定位。依据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地方高校再根据毕业生主要面向国内地区的实际,将本科人才培养规格定位为: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人才,基础教育和政府与社会基层组织的业务骨干、管理骨干以及中小企业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2构建“一体四翼”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为了实现地方高校应用型工商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提出了构建“一体四翼”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所谓“一体四翼”是指以“校园理论导向教学”、“企业现场实践”、 “大型案例模拟规划与分析”、“学生独立自主学习”为四翼,以适应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综合应用能力(理论力、实践力、学习力)为主体的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见图1)。
2.1紧扣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构建应用能力为培养主线的校园理论导向教学
紧扣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坚持以应用能力的培养为主线,构建工商管理专业应用性人才合理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与基础知识的校园理论导向教学。其中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心素质”四个素质的导向教学。基础知识包括三个方面的教学导向:一是“必需、够用”的基础理论知识;二是扎实宽广的技术基础知识;三是广泛实用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如政治、经济、管理、法律、文化、市场和语言等知识,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增强人才适应能力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包括与专业相关的基本技能和专业综合应用能力培养所必需的基础技能两方面。工商管理专业的企业管理方法与技巧就是工商管理专业必须熟练掌握的基本技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二者相辅相成,是培养综合能力的两个必要基础。综合应用能力是人才总体能力的主要体现,是评价人才质量的主要标准,也是专业特色的重要标志之一。专业综合能力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发展能力,即知识更新、自我发展的自学能力和不断创新能力;二是交流、协作与计算机应用的基本能力,这是进入21世纪和现代信息社会,技术应用性人才必备的基本能力;三是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应用型本科人才在知识结构上应具有“知识面较宽,基础较扎实,应用性较强”的特点,需要加强理论课程的整合,突出理论教学的导向性,构建出目标明确、逻辑性强的平台与模块化相结合的理论教学体系。在理论教学体系的构建中,要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要注意基础、专业平台的构架,在课程结构上逐步形成“基础+专业”的平台化架构、 “专业主干课程+跨专业任选课程”的模块化纵向化的校园理论教学导向。
2.2紧扣企业现场实践,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总体上设计出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和能力发展要求以后,按“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对各种课程进行大胆的裁并、整合和内容的更新,设计、组织并开设全新的课程,构建出较为完整、系统的理论教学体系,同时为实践教学预留充足的学分学时。根据应用型本科人才多层次、多元化的能力特点,需要构建分类设计、分层施教、分步实施、独立设置的选修与必修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围绕着社会对人才的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要求,需要构建从课堂内系统的、综合性的实践技能训练,到课外的自助式开放实验、贯穿校内学习全过程的专业素质拓展训练和校外实习相结合的培养体系。围绕社会对专业人才实践能力的要求,整合实验内容,确定相应的基础实验(实践)技术系列、专业实验(实践)技术系列和模块实验(实践)技术系列等内容,减少验证性实验比重,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内容的比例。验证性实验保持与相关理论课的密切联系;独立开设的实验课程要体现技能的综合训练,体现设计性与综合能力的培养,又体现统一实验课的阶段要求;要突出各阶段的能力培养重点,形成验证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基本操作能力,综合性实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设计性实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实验教学体系。为实施个性化培养,在实验课程性质的设定上,可将本专业必须掌握的技能点设定为必修实验(实践),对于技能延伸性实验(实践)或次技能点实验(实践),设为选做实验(实践),供学生自由选择,给学生以个性化发展的空间。以基础性与先进性、综合性相结合为原则,筛除部分传统课程体系内的验证性经典实验,更改、串连成综合性或设计性实验,使学生充分了解实验原理、方法,解答、处理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学生的创新能力、技术开发能力培养。在实验教学的方式上,地方高校要注重因果式引导、成果型训练,有利于刺激学生的成就感,从而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与钻研的好奇心,这对自主学习习惯与研究氛围的养成有积极的作用。这种全方位、立体化的系统性、规范化的培养模式的创新和实践,可使所培养人才符合社会对创新性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2.3建立“全方位,全过程,全人化,全员参与”的“大型案例模拟规划与分析”
所谓“全方位,全过程,全人化,全员参与”的“大型案例模拟规划与分析”,实质是全面素质拓展。 “全方位”的“大型案例模拟规划与分析”,就是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从素质、能力和知识三个方面,专业教育和学生管理紧密配合培养人才。 “全过程”的“大型案例模拟规划与分析”,就是把专业指导贯串到从学生入学到毕业的培养人才全过程。 “全人化”的“大型案例模拟规划与分析”,就是“以人为本”,注重文明修身,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全员参与”的“大型案例模拟规划与分析”,就是党政工团一起动手,全体师生密切协同,做好人才培养工作。应用型本科人才不是“狭窄于技术”的工匠,而应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因而,在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之外,我们还要构建素质拓展体系。素质拓展的内涵不仅包括有利于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技术创新的专业素养的拓展,还应包括社会综合能力的扩充训练、精神气质的陶冶和身心品质的全面提升。应将规范化的素质拓展要求作为学生全面发展的手段,注重人文教育对学生健全人格塑造的作用,注重科学精神的启蒙对成人、成才、创新创业精神的涵育。因此,将素质拓展体系全面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构建项目化管理、学分制认证、规范化运作的教育体系,是保证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素质拓展体系的内涵包括社会综合能力的训练和专业外延的训练,促进“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有机融合,推动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与课内教学的结合,规范和加强课外教育管理工图1 “一体四翼”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作。地方高校校内素质拓展训练可以通过形式多样的方式灵活开展,可以与科研工作相结合,结合专业特点,推进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鼓励学生较早参加科研和创新活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提高学生的学习与研究积极性。可以通过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构思、设计与实施,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初步的科研能力;可以通过参与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多媒体制作竞赛、英语竞赛等综合性竞赛,通过各类专业证书教育、各类专项培训,提高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和技术开发能力,使学生在学术科技活动的实践中提高素质、获得技能;可以与学生社团工作相结合,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科技、文化活动,提高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团结协作精神等等。总之,“全方位,全过程,全人化,全员参与”的“大型案例模拟规划与分析”,是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和谐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内在要求,也是适应我国经济结构升级调整的客观需要。普通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是时代赋予的任务,从目前高等教育培养方式的总体情况来看,迫切需要不同层次的地方高等学校结合自身的特点和优势,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和鼓励学生个性发展,实现培养方式的多样化。
2.4突出创新性应用型的“学生独立自主学习”
1确定应用型工商管理本科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确定创新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首先,确定“素质为根、应用为本、能力为上、创新为魂”的人才培养目标。其次,必须花大力气转变教师尤其是学术带头人的教育思想、观念。现在教师队伍中的绝大多数人都是在理论学术型培养模式下成长起来的,强调学科本位,坚持学术取向,认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是自贬家门。实际上,理论学术型、应用型不是层次上的差别,而是类型上的差别。应用不是照搬照抄,而是创造性的应用。笔者讲的创新性应用型人才不同于一般的应用型人才,而是除了培养“师”(工程师、经济师、会计师、律师等)字号人物之外,也培养“家”字号人物(工程技术与管理专家、企业家、社会活动家等)。我们培养的本科生绝大部分毕业后直接就业,既要给他们提供发展的潜力,更要给他们安身立命的本领。通过这样反复的研讨、宣传和导向,绝大部分教师的教育思想、观念才能得到转变。人才培养目标才得以与时俱进的准确定位。依据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地方高校再根据毕业生主要面向国内地区的实际,将本科人才培养规格定位为: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人才,基础教育和政府与社会基层组织的业务骨干、管理骨干以及中小企业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2构建“一体四翼”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为了实现地方高校应用型工商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提出了构建“一体四翼”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所谓“一体四翼”是指以“校园理论导向教学”、“企业现场实践”、“大型案例模拟规划与分析”、“学生独立自主学习”为四翼,以适应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综合应用能力(理论力、实践力、学习力)为主体的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见图1)。2.1紧扣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构建应用能力为培养主线的校园理论导向教学紧扣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坚持以应用能力的培养为主线,构建工商管理专业应用性人才合理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与基础知识的校园理论导向教学。其中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心素质”四个素质的导向教学。基础知识包括三个方面的教学导向:一是“必需、够用”的基础理论知识;二是扎实宽广的技术基础知识;三是广泛实用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如政治、经济、管理、法律、文化、市场和语言等知识,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增强人才适应能力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包括与专业相关的基本技能和专业综合应用能力培养所必需的基础技能两方面。工商管理专业的企业管理方法与技巧就是工商管理专业必须熟练掌握的基本技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二者相辅相成,是培养综合能力的两个必要基础。综合应用能力是人才总体能力的主要体现,是评价人才质量的主要标准,也是专业特色的重要标志之一。专业综合能力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发展能力,即知识更新、自我发展的自学能力和不断创新能力;二是交流、协作与计算机应用的基本能力,这是进入21世纪和现代信息社会,技术应用性人才必备的基本能力;三是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应用型本科人才在知识结构上应具有“知识面较宽,基础较扎实,应用性较强”的特点,需要加强理论课程的整合,突出理论教学的导向性,构建出目标明确、逻辑性强的平台与模块化相结合的理论教学体系。在理论教学体系的构建中,要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要注意基础、专业平台的构架,在课程结构上逐步形成“基础+专业”的平台化架构、“专业主干课程+跨专业任选课程”的模块化纵向化的校园理论教学导向。
2.2紧扣企业现场实践,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总体上设计出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和能力发展要求以后,按“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对各种课程进行大胆的裁并、整合和内容的更新,设计、组织并开设全新的课程,构建出较为完整、系统的理论教学体系,同时为实践教学预留充足的学分学时。根据应用型本科人才多层次、多元化的能力特点,需要构建分类设计、分层施教、分步实施、独立设置的选修与必修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围绕着社会对人才的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要求,需要构建从课堂内系统的、综合性的实践技能训练,到课外的自助式开放实验、贯穿校内学习全过程的专业素质拓展训练和校外实习相结合的培养体系。围绕社会对专业人才实践能力的要求,整合实验内容,确定相应的基础实验(实践)技术系列、专业实验(实践)技术系列和模块实验(实践)技术系列等内容,减少验证性实验比重,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内容的比例。验证性实验保持与相关理论课的密切联系;独立开设的实验课程要体现技能的综合训练,体现设计性与综合能力的培养,又体现统一实验课的阶段要求;要突出各阶段的能力培养重点,形成验证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基本操作能力,综合性实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设计性实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实验教学体系。为实施个性化培养,在实验课程性质的设定上,可将本专业必须掌握的技能点设定为必修实验(实践),对于技能延伸性实验(实践)或次技能点实验(实践),设为选做实验(实践),供学生自由选择,给学生以个性化发展的空间。以基础性与先进性、综合性相结合为原则,筛除部分传统课程体系内的验证性经典实验,更改、串连成综合性或设计性实验,使学生充分了解实验原理、方法,解答、处理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学生的创新能力、技术开发能力培养。在实验教学的方式上,地方高校要注重因果式引导、成果型训练,有利于刺激学生的成就感,从而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与钻研的好奇心,这对自主学习习惯与研究氛围的养成有积极的作用。这种全方位、立体化的系统性、规范化的培养模式的创新和实践,可使所培养人才符合社会对创新性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2.3建立“全方位,全过程,全人化,全员参与”的“大型案例模拟规划与分析”
所谓“全方位,全过程,全人化,全员参与”的“大型案例模拟规划与分析”,实质是全面素质拓展。“全方位”的“大型案例模拟规划与分析”,就是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从素质、能力和知识三个方面,专业教育和学生管理紧密配合培养人才。“全过程”的“大型案例模拟规划与分析”,就是把专业指导贯串到从学生入学到毕业的培养人才全过程。“全人化”的“大型案例模拟规划与分析”,就是“以人为本”,注重文明修身,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全员参与”的“大型案例模拟规划与分析”,就是党政工团一起动手,全体师生密切协同,做好人才培养工作。应用型本科人才不是“狭窄于技术”的工匠,而应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因而,在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之外,我们还要构建素质拓展体系。素质拓展的内涵不仅包括有利于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技术创新的专业素养的拓展,还应包括社会综合能力的扩充训练、精神气质的陶冶和身心品质的全面提升。应将规范化的素质拓展要求作为学生全面发展的手段,注重人文教育对学生健全人格塑造的作用,注重科学精神的启蒙对成人、成才、创新创业精神的涵育。因此,将素质拓展体系全面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构建项目化管理、学分制认证、规范化运作的教育体系,是保证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素质拓展体系的内涵包括社会综合能力的训练和专业外延的训练,促进“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有机融合,推动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与课内教学的结合,规范和加强课外教育管理工作。地方高校校内素质拓展训练可以通过形式多样的方式灵活开展,可以与科研工作相结合,结合专业特点,推进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鼓励学生较早参加科研和创新活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提高学生的学习与研究积极性。可以通过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构思、设计与实施,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初步的科研能力;可以通过参与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多媒体制作竞赛、英语竞赛等综合性竞赛,通过各类专业证书教育、各类专项培训,提高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和技术开发能力,使学生在学术科技活动的实践中提高素质、获得技能;可以与学生社团工作相结合,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科技、文化活动,提高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团结协作精神等等。总之,“全方位,全过程,全人化,全员参与”的“大型案例模拟规划与分析”,是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和谐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内在要求,也是适应我国经济结构升级调整的客观需要。普通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是时代赋予的任务,从目前高等教育培养方式的总体情况来看,迫切需要不同层次的地方高等学校结合自身的特点和优势,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和鼓励学生个性发展,实现培养方式的多样化。
2.4突出创新性应用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