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德育建设范文

时间:2023-06-25 09:23:13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班级德育建设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班级德育建设

篇1

班级文化是一种隐性的课程,具有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一个班级是否具有正气,是否具有良好的班风,首当其冲的是要看这个班的班级文化的建设。在一个具有浓厚文化氛围的班级中,全体学生会自发地形成一股浓郁的和谐风气,在这样的集体中,学生能融洽地与同学相处,与老师交流,友好地进行合作,彼此互帮互助,共同进步。在这样积极向上,温馨和睦的环境中,学生会把班级当成自己的“家”,有着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班级文化建设是形成良好班风的载体和平台,更是学生动手操作,发展个性的园地。因此,班级文化建设已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

然而,不管是过去还是实施新课改以来,多数学校的工作更多的是关注学生的升学率,而疏忽了班级文化的建设,从而影响了学生的人格成长,使班级的德育功能弱化甚至缺失。

班级文化可以在班级活动中自然形成,可能是自发的过程,但没有引导与建设,这样的班级文化很可能走向不良局面,形成不良的班级文化,从而滋生投机钻营、荣辱颠倒的价值取向,极易产生人格的扭曲。所以班级文化需要班级师生的共同努力与建设,形成良好的班级文化,使学生形成自主奋斗、刻苦进取的人格。

学生进入班级这个组织后,除了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外,还要尽自己的义务,承担对集体的责任;在集体活动中,学生要遵守各种纪律和规范,约束自己的那些与集体规范相违背的言行,学习各种为人处世的准则和道德规范,逐步形成自己的道德素质和道德人格。若能使每个学生都能在班级中扮演适合自己个性和特长的正面的积极的社会角色,便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民主意识,逐步引导学生形成独立性、民主性和开拓性的人格,从而也推动了良好班级文化的形成。

为此,如何使班级成为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最重要的社会环境,实现教育以人为本的关键就是要针对班级具体情况,积极构建健康文明、富有特色的班级文化。下面,我就结合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从班级文化建设角度谈谈自己的看法。

二.班级文化建设的途径与方法

1.确定班级文化特色与制定班级文化建设目标

新生入学后,要根据班内学生的特长、兴趣、爱好、经历,班主任的优势等,师生讨论,确定本班文化特色。如有的班级以农村学生为主,班级的文化特色就要体现农村学生的特征,突出“朴实、勤劳、立志成才”这一品质;有的班级以城镇学生为主,以“多动、活跃、任性”为特色,要着重培养学生尊重人、关心人的品质,提升学生的全面素质;有的班级以体育运动的爱好者为主体,就要以培养学生顽强的毅力、坚定的意志和团结奋斗为班文化建设的主要内涵。同时,以文化特色活动为班级文化建设的切入点,选择的活动要便于操作。

在此基础上,围绕班级文化特色,师生共同制定一个目标作为指导日后开展各项活动的依据,使班级文化建设能按照一定的方式循序渐进地进行。由于我班学生构成以城镇学生为主,于是,我把“提升和完善中学生的全面素质”作为班级文化建设的特色,制定了这样的活动目标:初一强调“检点行为的尺度”,初二突出“温文谦让的量度和不怕挫折的气度”,初三着重“彬彬有礼的风度”。近三年的工作实践中,我们始终把“学会学习,学会做人”作为班级活动的主线,着重培养了学生尊重人、关心人、与人为伴、和睦共处的优秀品质,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2.从精神、制度与物质三层面全方位的推进班级文化建设。

精神层建设主要是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在班级内形成正确的舆论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在一个环境中,当一个错误被大家所认同的时候,那么在他们看来这个错误就不能算错误了。但实际是这仍然是一个错误,所以只有形成正确的舆论才能形成良好的氛围。譬如,刚开学时因为我没有特别强调在课余时间也要讲普通话,导致我们班在正规场合讲闽南话现象非常严重。这也是因为在班里没有形成正确的舆论,学生觉得无所谓,他讲我也讲,也不去督促别人。发现问题后我及时进行处理。在班会与课间进行教育,并时刻提醒。要求学生之间监督,并对屡犯者给予一定处罚。这样一段时间之后我们班在正规场合讲闽南话现象明显好转。

制度是一个行为的准绳。一个班级要有良好的班级文化,跟一套完整的制度是分不开。在班级集体中,我们把那些以规章制度、公约、纪律等为内容的,班级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并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以及监督机制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形态称为班级制度文化。班级制度文化的建设,不仅为学生提供了评定品格行为的内在尺度,从而,使每个学生时时都在一定的准则规范下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言行,使之朝着符合班级群体利益,符合教育培养目标的方向发展。“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因此,我班的制度文化建设根据校纪校规,根据我班的实际情况,经过大家的讨论之后主要是制定和实施了爱书公约、课间礼仪常规等标准。当然制度不仅要有,而且关键还要落实到位。

班级物质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对所在班教室环境的布置构造一种教育和学习的具有文化和教育气愤的文化环境。“学校是一种特别的环境,它用专门的设备来教育孩子”。这就要求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环境必须达到以下几点要求:(1)窗明几净。干净整洁的教室环境是我们班级文化的基础。一个班级好不好,首先是看走进这个班的教室看看卫生怎么样。正所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所以我很重视我们的班级卫生。做到这一点,要求班级全体成员,必须坚持每天的轮流卫生扫除,同时要求全体成员要有公德心和文明行为,禁止乱丢乱放,要像爱护自己的脸面一样爱护教室的整洁;这是一个环保意识的培育过程,更是一个提高学生文明修养的过程。(2)具有时代特色的各种宣传材料,如:《中学生守则》、名人名言、每日絮语、班规等,特别是班级宣传栏的设计,要求学生自己设计,精选内容,常换常新,体现班级特色,体现学生特点,体现学生热点,体现教育功能,教师要在这方面作必要的指导。良好的育人环境往往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对相应的岗位都有专门的值日生负责。

3.班主任的组织引导。班主任是班级德育工作的直接管理者,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主导者,其工作方法和管理风格直接反映于班级的文化风貌。要建设良好的班级文化,班主任应关注下列策略:①规范生成与目标管理相结合。制定和落实班规及各种规章制度,要让学生明确它具有与守则、行为规范不同的可操作性、互制性及灵活性。让每位学生都成为“立法者”,参与制定班规及各种规章制度,使学生充分感受这种规范的自发和自律。同时,指导学生依据这些规范和自身的实际情况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加强反馈,促进落实。②自主活动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班级活动由班委会根据学校要求及班级的实际需要组织全体同学参与讨论、制定方案,并自行组织实施,充分调动广大同学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班主任只给予适时、适当的创意指导和组织支持,及时反馈活动效果,让学生在自主活动中实现自我教育。

总之,一个优秀的班集体,离不开良好班级文化氛围的熏陶。学生在班级文化活动中显示个人的才华,培养了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实现班级目标的过程中,学生还懂得了合作,理解了团队精神,逐步形成了共同的价值取向,增强了责任感,学会了自我发展。班主任要注意加强调控和服务,及时纠正和解决工作中出现偏差和新问题,确保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不变形,不走样。使班级管理和活动始终沿着既定的方向前进,持之以恒,就会强化管理效果,良好的班风、学风的形成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当然,班级文化建设是一个细碎而复杂的过程,班级文化建设仅仅靠全班同学和班主任的努力是不够的,需要社会的榜样支持,学校的活动支持、家长的教育同步支持,形成教育合力才能促进班级的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杨林国《当前学校德育问题的若干思考》,载《南京师大学报(社科版)》,1997年第9期。

[2]刘芳《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更新》,中国和平出版社,2000年版。

[3]钟启泉《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纲要>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篇2

班主任老师对学生实施德育教育,规范他们的言行,有两种办法:一是用强硬的罚则,让学生凡事都“三思而行”,考虑考虑可能产生的“严重后果”,这种方法有西药的功效,可以治标,解决暂时性的问题;另一种方法是用一种班级文化慢慢“熬”,对学生实施文化渗透,通过提高学生文化素质,解决德育问题,这种方法有中药的功效,可以治本。

强硬的罚则可以暂时管理好班级,不可常用,也不可缺失,遇到“发炎”、“痢疾”之类的病患,还真得用它迅速控制病情。

建设班级文化,时间长,但能“断根”。从总体上来谋划一个班级管理周期,班主任应该也完全有必要提出自己的班级文化建设思路。所以,我认为,解决班级暂时性的问题用罚则,解决班级根本性的问题用“文化”。

对于学生而言,他们的言行更需要一盏温暖的航灯引领,而不是由班主任老师划定一个“雷区”,然后警告他们永远不得涉足,否则“后果自负”。天性好奇的学生可能会偏要去试试,让班主任老师骑虎难下,执行罚则自己就会踏进“体罚或变相体罚”的雷区(反而把自己送进来了),不执行罚则又会在学生中失去威信。

班级文化的温情和人性,有着“润物无声”的渗透力,它承载的行为规范,对班级的学生来说,就是一盏航灯,而不是可能导致他们“以暴抗暴”的罚则。 我一直在做的一项班级管理工作是:将严谨的“军营文化”引进自己所带的班级。班级文化是班级德育工作的载体,“军营文化”既是一种班级文化特色,也是一种班级德育特色。同学们学军人、唱军人、演军人、读军人、写军人,在班级内部传递的是一种军营文化,同时也是在悄悄进行一种“随风潜入夜”的德育教育。对这样一个班级,我选择了军营文化对学生实施渗透,对学生提出了三个德育目标:像军营一样严整规范,像军营一样朝气蓬勃,像军营一样训练有素。我认为:军营文化的严谨、规范、充满活力,正是我们班级最缺失的,扭转和疏导学生的自私自利、自以为是,还非得用这一剂“猛药”不可。

就现下的校园而言,冲口而出的蛮横和随心所欲的放纵,大打出手甚至动辄挥刀相向的流氓习气,让一心为人作衣的教师们常常叹息校园这方净土的污浊,老师们痛感校园程门立雪的精神正在式微的同时,也在呼唤一种积极向上的校园主流文化和班级文化。

班级的德育工作它需要一种有效的载体,班级文化建设它需要有一个主题,两者的需要是他们结合的基础和条件。是班级德育的需要,诞生了班级文化,班级德育的目的就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主题。

现在的时尚是:班级文化主题是可以随时进行调整的,几乎有可与变色龙媲美的环境适应能力。学校的管理层可以学校管理的需要,要求班主任老师随时做出调整,为了多出经验,多出科研课题,班级文化建设被迫频繁更换主题,这种服务于学校发展大局的急功近利,导致班级文化建设完全失去了应有的德育功能。

德,是青少年个性发展的主导因素,渗透于智育、体育、美育和学校开设的其他所有教育活动之中,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保证人才培养的正确方向上起着主导的决定性的作用。研究当代青少年的思想品德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当前学校德育工作目的和重心。德育要突出实践性,它指导班级文化建设的方向、形式和内容。按照德育的目标和学生成长规律来设计班级文化建设内容和活动,所有的班级文化活动及设施都要体现德育的指向和要求。

对于一个班级而言,学校德育工作要形成自己的特色。因为德育博大精深,她不可能面面俱到,结合自身实际,找出一个重点,再用这样的一个重点指导班级文化建设。我们说,此时班级打造的德育特色也就是班级文化特色。

篇3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日益增多,价值观之间的冲突也日益明显。各种社会复杂现象严重影响着学生的价值取向,很多学生存在人格方面的缺失,如:看问题偏激执拗,做事好以金钱为衡量标准,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出现问题责任都在他人,等等,不胜枚举。这给学校德育工作带来极大挑战。

素质教育,德育先导。要改变学生人格中的不良因素,塑造完美人格,就必须紧紧抓住德育主渠道,从建设良好、向上的班集体入手,融爱心教育与集体主义教育于班级管理之中,方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强调,班主任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是沟通学校、家庭、社会的桥梁。班主任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关系到国家教育方针的全面贯彻,直接影响到学校工作和学生成长。

一、提高班主任素质,奠定和谐班级建设的基础

在校园里,班主任与学生相处时间最长,沟通最便利。“有什么样的老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这里所说的老师主要指班主任。班主任是校园中对学生影响最大的人。作为班级的领导者、组织者和教育者,班主任的一言一行时时刻刻感染和影响着每一名学生。他的学识、为人处世方式都潜移默化地作用于学生,直接影响其所带班级学生的成长。因此,要想带出一个好的班级,班主任就必须提高自身素质。

1.摒弃传统理念,树立育人新三观。

观念左右行动。班主任的教育理念,直接影响其育人行动。传统教育理念总是强调以“知识”为本位,技工院校强调以“技能”为本位。很多只注重技能的提高,而忽视品德等方面素质的提高,造成学生素质培养的缺失。

有人说:有德无才是次品,无德无才是废品,无德有才是危险品,有德有才是精品。国家建设需要的是有德有才的精品,而非无德有才的危险品。因此,技工院校的班主任在育人方面,首先要树立德育为先的理念。所谓德育为先,即在班级管理中,要时时处处注重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德育教育是养成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点滴累积起来的。班主任必须从班级日常管理入手,将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涓涓细流般的师爱相结合,宽严相济,以他律促自律,通过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引起学生思想品德的进步,达到以德育人的目的。其次,班主任要树立“人人能成才”的人才观。班主任要想将班级管理好,必须平等对待学生,不能以个人好恶评判学生,提高教育信心,要坚信“只有不好教育的学生,没有教育不好的学生”,不能人为制造“优等生”、“后进生”。从了解学生个性和家庭状况入手,深入掌握学生的第一手资料,针对不同学生实施不同教育办法,做到因材施教,进而培养学生的上进心,促进学生成长。最后,班主任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让学生以主人翁的精神参与班级管理,把学生从受教育者转化成自我教育者,做班级管理的主人。如:班主任引导,让学生自主制定班级量化考核累积分制,在班级建立学代会制,监督量化考核累积分制的实行,等等。通过这些,发挥学生在自我教育中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教育工作实效。

2.用爱的钥匙开启和谐班级建设之门。

著名教育家巴特尔曾说:“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冻了的感情也会消融。”教育是爱的艺术。师爱无异于母爱,它应是教师心中永恒的主题,是一种把全部心灵和才智献给学生的爱。它蕴含在教师为学生所做的一切事情之中,使学生无时无刻感受着这种爱的真诚。只有感受到教师的爱,学生才会有学习动力,才会在生活中、学习上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前进。

目前中职学生基本上都是“90后”,学生大多来自工人家庭,很多家长因忙于生计和缺乏教育知识,根本不懂如何教育孩子或无暇顾及孩子的教育;有的家长不顾自己为人父母的责任,将正处在人生十字路口的孩子抛给自己年迈的父母,彻底放弃对孩子的教育。据了解,目前中职学生几乎每班都有近1/3的学生来自单亲家庭或由祖父母、外祖父母抚养。在其成长中缺乏完整爱的环境。父母爱的缺失,使这些学生习惯戴着有色眼镜看问题、看世界,遇事无从诉说、无法解决,不易与人沟通。这就要求老师尤其是班主任要心中充满爱,全身心地投入教育工作。都说大爱无疆,教师的爱就是大爱,它不应以个人喜好为前提,而要以平等对待学生为前提,把阳光般的爱洒向每一名学生,做学生的贴心人。这种爱不仅要是生活上的,更要从思想上关注他们,加强与学生的心灵沟通,让其感受到老师是爱我的,是值得信赖的朋友,从而对老师敞开心门,实现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零距离沟通。

爱是到达心灵彼岸的桥。以爱做桥,方能化解一切不平与怨恨。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只有将爱时刻用于工作、用于学生,才能完成育人任务,才能打开建设和谐班级的大门。但这种爱绝不应是无原则的溺爱,而是邀约约束的。

二、注重日常管理,构建和谐班级

一个和谐向上的班集体的建成,单靠班主任和几名班干部的能力是无法做到的,只有班级每一名成员都心中有班级、做事想班级、时时处处为班级着想,才能建立一个良好的班集体。这不是一项短期内可以完成的事情,而是一项长期工程,必须踏踏实实,一步一步从小事做起。

1.借助环境有意识培养学生的集体责任感。

环境影响人的心情和工作效率。教室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最大空间,也是利用率最高的地方。当学生一走进教室,教室里干净整洁,心情自然会愉悦。再看到几幅激励上进的格言,就会自然生发出上进心、责任感。格言可以选取名言,也可以班级自创,但必须是学生从心里认可的,才能有效。

2.改革班级管理办法,让学生自觉形成集体意识。

著名教育教育实践者魏书生认为,传统班级管理的弊端在于管理的无规章或制度不明,所以班级管理或随机应付,或有始无终,学生常常无所适从。没有制度谈不到管理,制度体现了学校教育的意志,表现为对学生行为的一种约束,在执行过程中必须考虑到学生对制度的接受程度。应该看到,只有学生愿意接受且愿意服从的制度才会发挥良好的管理效益,而那些教师规定必须服从的“法则”,往往会遭到学生的抵抗。因此,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必须有一个明确的切实可行的班级管理制度。在制定班级管理制度时,一定要本着“人本”思想,把学生从受教育者转化成自我教育者,突出学生的中心地位,让学生做班级的主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如:可制定班级量化考核累积分制,建立学代会制,等等。在制定和实施这些制度时,班主任也要把自己和学生放到同等地位上,以班级一员的身份参与其中。坚持全员参与,相互制衡;照章办事,责任明确;管理教学,相互结合;善始善终,持之以恒的原则。师生共同创建文明守纪、团结互助、勤学上进、有凝聚力的班集体。

3.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培养集体主义精神。

“亲戚在于走动,班级在于活动”。班级是一个大家庭,经常开展一些活动,如:班级知识竞赛、技能竞赛、体育游戏等,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在活动中获得集体主义情感体验,这是教师用任何美妙的说教都无法做到的。丰富多彩的活动能团结全体同学,挖掘每一名成员的才能,发挥学生的集体作用,培养严明的纪律,养成优良的习惯,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从而建立一个和谐健康、自由平等、积极向上的班集体。

德育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国家建设需要高素质的技能人才,作为中职学校的教师,未来任重道远,必须坚持探索,不懈努力,才能完成育人大任。

篇4

国家教育部颁发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德育大纲》,明确规定了培养学生的德育目标。要认真贯彻执行,离不开抓住学校最基层的单位――班级,更离不开学校的主体――学生。实践证明:让学生热爱自己的同学,热爱自己的班集体,才能热爱自己的学校,热爱自己的祖国。只有这样,学生学习才有动力,全面发展才能得到保证。

以学生为主体,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是学生发展自己的机会,才能在活动中发现学生的优点并积极加以鼓励,使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得以充分地发挥。班级的很多活动是由学生自己设计和选材的,学生自己确定内容、自己决定班会的形式、自己主持,这样既可以选择了大家喜欢的内容、喜闻乐见的话题,而且更可以使每个学生都有可能在活动的过程中得到锻炼、得到教育、发展与自我完善。如近期学校开展的“校风校貌之我见”的演讲活动,班里的学生人人踊跃参加,结合实际撰稿,运用事实进行论述,达到了自我教育的良好效果。班长钟贵河演讲,荣获学校演讲评比的“一等奖”。

良好班风的形成,要以学生为主体,更离不开班领导核心――班委会。一个良好的班风形成、首先要搭建强有力的班委会。在班主任的考察发掘、学生的自荐介绍下,由学生民主投票选举班委会。班委会产生后,注重培养班委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培养其主动的参与意识和行为意识,负责班级日常德育工作的管理;建立学生定期反馈教育教学制度,让学生参与到学校的德育工作中,体现了“主人翁”地位的学生自我管理的热情更高了、德育工作也跃上了一个台阶。同时配合以学法讲座、法制讲座、安全讲座等活动完成学生的自我管理,从而形成弘扬正气的良好班风。

二、 营造文明班级德育氛围,落实学生自我教育

学生自我教育中班主任工作指点细心,引导积极、鼓励热情,是帮助学生很好地迈出德育教育的第一步。针对一年级新生依赖心理与依赖习惯普遍存在,不会处理内务,不会安排内宿生活,对专业课学习产生“恐惧心理”的现象。笔者在多年从事班主任工作中,利用点评学生周记与之交流的方式,对学生学习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指导,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每周学生围绕自己日常生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困惑,对班级建设的意见和看法通过周记的形式与班主任交流。班主任则根据每位学生的实际情况、或者尽快与学生进行面谈、或者周末也以笔记的形式把自身的意见和看法交给学生。起初学生们与班主任交流的主要内容大多是如何适应艺术专业的学习,如何处理好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关系等等,经常是班主任回答的内容多,学生提的问题少。随着内容的继续和彼此了解的深入,学生们开始大胆地向班主任老师发问,问题也涉及到了家庭、心理甚至早恋等敏感问题。如今周记己经成为我们师生间沟通的桥梁,通过这样的交流,师生间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师生之间多了一份亲情,更多了一份理解和信任,师生关系更加融洽和谐。

到了毕业阶段,班主任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分析就业形势,做出决择。班主任及时向学生介绍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信息咨询;组织就业情况反馈、人生定位思考,走进人才市场等活动,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发展现状及方向,从而思考选择、开拓自己未来的发展道路,进行自主发展,真正实现了“自我成才”的德育育人目标。

三、 拓宽德育新渠道,活跃学生心身健康

班级的德育建设渠道要不断拓宽,在日常生活中,全面开展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在班里开办“心灵之约信箱”和“自我健心阅读角”。让学校、家长、教师、学生共同构成心理问题监护体系,及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如班里一位学生,入学后精神压力过大,常常出现急躁、愤懑、忧伤等现象,专业学习成绩不理想,班主任及时发现,为其打开心理大门,使之豁然开朗,找到了一个良好的调整自己的心理情绪,摆正自己兴趣方向等多方面问题的方法,心情感到特别舒畅,学习成绩也有所提高了。心理就像一股清泉涌来,清新凉爽,即轻松、愉快、又获益匪浅。又有一位同学看了“青春期教育”VCD片后说:“该片像一把金钥匙,启开了我心中那扇不宜别人敞开的大门。原先在心中矛盾重重,有时总为一点小事发脾气,做得很不对,看了该片之后,解开了心中的困惑,驱除了内心中的阴影,我也知道了如何控制自己的脾气了”。

健壮的体魄,是学习和工作的本钱,在开展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我们还十分注重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增强学生身体健康。每天要求学生保证够足1个小时以上的体育锻炼时间;班级还组织春游、秋游等远足活动,开阔学生视野,活跃其心身健康。学生杨小铭,因家庭经济条件较富裕,故养成睡懒觉的习惯,身体又过于肥胖。班主任连续30天,每天早上准时到宿舍叫醒他,并一起做早锻晨炼,并给他讲授科学节食的道理,帮他制定食谱。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小杨已彻底告别坏习惯,对体育锻炼也情有独专,身体消瘦了、健壮了,学习劲头更足了,在其辛勤努力下,期末各门功课成绩平均85分以上,荣获学校“二等奖学金”,评上“三好生”。小杨的进步,成为全班同学的榜样,大家比学赶帮,班级的德育建设跃上新的台阶。

四、 落实班级德育培养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针对学生艺术专业职业特征,笔者以“崇高科学为荣”作为重点,要求学生下苦功夫学好专业课程,熟练地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技巧。充分利用学校毗邻是中国瓷都――潮州的便利条件,每学期腾出一周时间,带领学生深入到与所学专业密切相关的大型陶瓷制作公司参观实习,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把学到的专业知识运用到产品的设计和制作上。学生们下厂实习后拜工人叔叔为师,虚心请教有专业特长的技术师傅,自己动手搞艺术产品创作,在工人师傅的帮助下,设计制作出一大批既有艺术价值又有商品价值的新产品,受到了当地厂家的好评,也增强了自身综合职业能力。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