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6 10:19:2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概念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中图分类号:F503 文献标识码:A
1运输规模经济概念
规模经济的概念有很多种解释,其中有几种代表性的认为:
(1)规模经济概念最初是从设备、生产线、工艺过程的角度提出的,这种个别生产过程中的规模经济称为工厂规模经济(或生产技术性的规模经济)。它是指大批量生产能够采用更先进的工艺,更专业化的设备,实现标准化、专业化和简单化操作,从而使单位生产成本下降。另一种规模经济是企业规模经济。它是指生产同样产品的企业或处于生产过程中的不同阶段的若干企业联合在一个经济实体中形成的经营规模的扩张。
(2)在经济学中,规模经济意味着当固定成本可以分摊到较大的生产量时会产生的经济性,是指随着厂商生产规模的扩大,其产品的平均单位成本呈现下降趋势。规模经济的充分利用是推动大工业迅速崛起和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被钱德勒称为“工业资本主义的原动力”。
规模经济是指在一个给定的技术水平上,随着规模扩大和产出的增加则平均成本(单位产出成本)逐步下降。也可分为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其中:内部规模经济是指随着产量的增加,企业的长期平均成本下降;外部规模经济是指在同一个地方同行业企业的增加,多个同行企业共享当地的辅生产、共同的基础设施与服务、劳动力供给与培训所带来的成本的节约。
运输规模经济(economies of scale)是指随着运输规模的扩大运输成本呈下降趋势的经济现象。运输业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概念与一般工商业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既相通又有不同:相通在于规模经济都是指产量增加会引起平均成本降低,范围经济都是指共同生产多种产品比分别生产时的成本要低;不同主要是由运输产品的特殊性引起的,将多产品企业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概念直接引入运输业将导致运输业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相互包含,使得其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几乎无法分开。运输范围经济和规模经济共同作用,构成了运输网络经济。
2运输规模经济理论概论
与运输活动有关的规模经济可以划分成多种不同的类型,即:运输网络幅员经济、线路通过密度经济、港站( 或枢纽)处理能力经济、车( 船、机)队规模经济、载运工具能力经济和运输距离经济等。运输业由多种运输方式组成,各种运输方式都既可分成基础设施与客货运营两部分,而且根据客货流或服务对象的特点( 如远途或近途,整车或零担,定点定线服务与否等) 又可进一步划分为若干运输类别,这使得讨论运输业的规模经济问题平添了很大的难度,不可以简单地一概而论。可以在运输业中找到很多存在规模经济的例子(例如公路零担运输需要组织较大的车队和在较大的网络内通过沿途接卸和轴辐式中转的结合提供服务),同时也可以找到大量不具有规模经济的例证( 如个体运货卡车和船户、个体出租车等)。
西方经济学家利用成本函数对运输企业是否存在规模经济进行过测算,例如美国经济学家卡福斯等将运输成本函数应用于铁路企业规模的研究上,得出铁路企业不存在规模经济效益的结论。但自各国执行放松管制政策以来的这些年,运输行业却在不断地进行企业组织规模的调整,企业平均规模和行业集中程度都有了较为明显的增加。然而兼并现象的出现诱发了经济学家对规模经济的重新考察,近年西方学者开始用多维向量模型替代单纯的绝对数量指标模型,也得到一些新的结论。例如欧姆对美国航空业进行了实证研究,推知航空业具有一定的网络规模效应;欧姆同时也对铁路业作了实证分析,结果是OECD国家铁路的规模经济系数为1.02,略大于1,因此规模效益还是存在的。
在所有的运输企业中,由铁路自身的经营特点决定其经营规模一般都很大。运输成本的投入也较大,所以对现有的铁路运输规模经济与否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3总结
本文通过对运输规模经济的理论进行综述,得出可以利用一般运输业规模经济的计量方法,将运输经济理论模型可以推广到各个运输行业的运输企业中,用以计算其运输规模经济与不经济。当S>1时具有规模经济,表明平均单位成本是一条逐渐降低的曲线;当S=1时规模经济不变;S
参考文献
[1] 徐庆斌,荣朝和,马运等.运输经济学导论[M].中国铁路出版社,1995.
[2] 荣朝和,高宏伟.运输业规模经济计量方法的探讨[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1999.
一、新技术革命影响企业规模经济的新途径、新效应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技术革命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影响十分巨大,其中对企业规模经济的影响力和影响途径也产生了如下重要变化:
1.新技术装备之“柔性”淡化了规模经济效应。以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等为代表的新技术与传统技术之最大区别在于:新技术之“新”主要体现在大量取代和大幅度扩充了人脑的功能,形成了具有人工智能和自适应能力的柔性生产系统。基于刚性的、固化的技术系统而得出的影响规模经济的原因,如生产规模的大导致组织协调成本上升,品种的频繁更换导致生产准备、结束费用提高等,在柔性生产系统中已变得微不足道。由于现代技术中“软技术”的比例越来越高,因此技术含量的高低、技术贡献的大小不能简单地与技术装备的数量、价格挂钩;新技术革命使企业平均规模变小、使许多行业内不同规模企业之间成本差异变小已呈明显趋势。
2.新材料、新能源技术直接影响成本的作用强化。技术影响成本的渠道,分直接渠道和间接渠道两类,其直接渠道通常是指由于采用了新工艺、新材料、新能源而导致的成本变化。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新技术革命重点领域就包括新材料、新能源,这些领域每次产生的新成果都会导致一次“成本革命”,即大幅度、迅速地降低成本,不断涌现的新成果导致生产成本呈现“阶梯状跌落”现象频繁发生。相比之下,技术影响交易成本与组织成本这种间接渠道对成本的影响幅度和影响速度远远小于直接渠道对生产成本的影响程度。因此,在新技术革命的环境下考虑“技术一一成本”关系时应将直接的“跌落成本”放在首位。
3.人际交流手段和管理技术的空前进步导致交易成本和组织协调成本大幅度下降。无论是古典经济学还是新古典经济学,他们在讨论规模经济问题时都基于一个假设,就是信息不完全,由于信息不完全而导致企业发生大量的外部交易费用和内部组织协调费用,当这两部分费用在总成本中占到一定比重时,就会对企业的“规模——成本”特性产生重大影响。这一假设在工业经济时代是基本符合实际的,但到了知识经济时代就逐渐站不住脚了,这是因为新的信息技术革命使人类获取信息的手段空前进步,每个人都有可能以足够快的速度获得足够完备的信息,并能以足够快的速度和利用非常便捷的工具与他人交流,使交易费用无论距离多么遥远、交易内容多么复杂都能降到极低水平,使内部管理费用在不同规模的企业都能大幅度降低。信息经济的这种“零成本、低物耗、高收益”特征从根本上动摇了传统经济学用以分析企业规模经济现象的基础。
4.网络技术突破了传统的空间观念,使孤立的讨论企业内部规模经济变得毫无意义。新技术革命最有代表性和突破性的成果就是智能化的信息网络技术,它使得人类在现实世界之外构建了一个虚拟的网络世界,人们利用网络,既可以传递信息,又可以从事各种社会和经济活动,从而产生了所谓的“网络经济”。这种网络经济既是一种全天候运作的经济,也是一种全球化经济,它把地理空间因素对经济活动的制约降低到最小程度;网络经济又是一种“虚拟经济”,它把一部分经济活动转移到以信息网络构筑的虚拟空间进行;网络经济还是一种“直接经济”,它使得处于网络两个端点上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可以直接联系,使社会经济组织结构趋向扁平化。由于上述“网络经济效应”越来越强烈,故处于网络时代的任何一家企业都不能将自己孤立于网络之外,必须把自己看作网络上的一个节点,将企业规模经济问题放在网络经济的框架内进行研究。
5.新技术的快速多变特征和“新技术革命”的冲击效应改变了传统的时间观念,使讨论静态经济规模变得毫无意义。由新技术支撑的新经济是一种速度型经济,与传统工业经济相比,它的经济节奏大大加快,其典型表现是技术创新和开发周期缩短、技术淘汰率提高、产品更新换代和技术更新速度加快,且每一次较大的技术更迭都会迅速打破原有的竞争格局,对经济形成一定的“技术冲击效应”。因此,我们再也无法孤立、静止地去研究某种技术关系或技术条件下的规模经济现象,只能将技术看作一种时间效应,将技术在一定时段内变化趋势的预测结果作为研究规模经济的基础。
二、高科技企业规模经济的新概念、新特点
新技术革命催生了一大批高科技企业。这些高科技企业(在我国也称“高新技术企业”)十分典型地体现了新技术革命的时代特点,上述关于新技术影响企业规模经济的新途径、新效应,在高科技企业里表现得十分明显,导致在高科技企业里的规模经济现象与采用传统技术的企业相比有着显著的区别。笔者将关于高科技企业规模经济的新概念、新特点归纳为如下六个方面。 1.“小就是好”的新型规模价值观。在工业经济时代,大型企业是最高效的企业组织模式,企业规模大就能使产品成本低、产品质量好,使企业驾驭市场的能力强,于是,“大就是好”成为了一种占主流地位的规模价值观。然而,当社会跨人知识经济时代后,大型企业易患的“大企业病”将变得更加突出且危害更大,如反应迟钝和决策效率低使企业不能适应多变快变的市场环境,多层次金字塔型组织和庞大的官僚机构扼杀技术创新。相比之下,规模较小的高科技企业在新经济时代却越来越体现出明显的优势,如市场适应能力强、生产经营惯性小、内部机制有利于创新,特别是技术进步缩小了规模对成本的影响,由先进的小型设备组成的柔性制造系统同样能以极低的生产成本制造出高质量的产品。因此,企业规模价值观应由“大就是好”向“小就是好”转变,企业的组织规模“为了强大而变小”可能成为一种流行的工作思路。
2.规模经济的虚拟性。当企业组织规模缩小以后,如果遇到超出自身规模实力的市场机会时,企业是否需要通过扩充组织规模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呢?答案是:大可不必。在网络经济时代,小型企业照样可以经营大项目,其办法很简单,就是利用国际互联网来放大自己的经营规模。也就是说,企业可以同时“变小”又“变大”——组织实体变小为适度规模,同时通过网络整合外部资源以形成较大的经营规模,于是出现了诸如“网络企业”“电子空间企业”“虚拟企业”等新名词。这种跳出物质实体空间到网络虚拟空间来放大企业经营规模的思路和做法,笔者将其称之为规模经济的虚拟性,其实质是给规模经济现象赋予一种全新的空间概念。
3.规模经济的动态性。在新古典经济学所构建的规模经济分析模型中,假定技术因素和其它经济变量在足够长的时间跨度内处于相对静止状态,不考虑它们的时间效应和动态影响。这种分析方法在技术变动速度不快的环境下,其分析结果与实际活动的差距是不大的。但是,这种静态假设用在高科技企业就行不通了,其原因在于高科技企业的技术变化速度很快,很难分清技术的边界。因此,必须以一种动态性概念来理解高科技企业的规模经济问题:高新技术的快速多变特征和新技术革命的冲击效应,不能保证企业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处于静态或“线状”变化特征,企业最佳规模或适度规模的选择范围不是一条“线”,而是具有一定“弹性带宽”的区域;在这一区域内,“规模——成本”特性既可能产生“阶梯状突变”,也可能产生“连续状渐变”。按照此种动态性概念,高科技企业的生产经营系统必须具备较高的“柔性”和“自适应”能力,应尽量采用“软手段”来调整规模,而不是依赖新建、改建、扩建等“硬手段”来调整规模。
4.规模经济的开放性。在传统规模经济理论中,是将企业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这两个本来紧密联系的复杂问题按封闭性假设作一个简化处理,割裂两者的联系并将它们分别放在相对封闭的空间来讨论各自的特点。此种做法用在开放程度较低的市场环境中是可行的。然而,高科技企业目前所处的市场环境,不但其专业化分工和协作关系十分复杂,而且它是一个高度开放的市场,这种开放性与工业经济时代的市场开放性相比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巨大变化:一是开放的空间范围更大,是一种全球化的开放;二是开放的深度和关联度更大,是一种涉及社会经济生活方方面面的全方位、高关联度的开放。当经济空间的开放程度达到这种高度时,任何一个企业想要割裂自己与外界的联系去讨论内部规模经济问题是毫无价值的,必须跳出企业这个小圈子来认识规模经济现象,用“聚集经济”“企业集群规模经济”等新概念来指导自己的规模决策。
一、房地产规模经济概念
房地产开发企业规模(包括各种专业公司和联合公司的规模)是指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土地资源贮备、开发建设、资金、人才规模。它表明开发建设诸要素以及开发建设的房屋在房地产开发企业的集中程度。根据这种集中程度,一般可以把房地产开发企业规模划为大型、中型和小型三种。划分房地产企业规模的标准,既可用劳动力、资金来划分;也可用其完成的开发量或正在开发的数量划分;也可用其中两个以上的要素同时作为划分的标准。
二、房地产规模经济要求
1.房地产企业初始规模的确定。为了确定房地产企业的适宜规模,必须首先确定房地产企业的起始规模。起始规模是经济合理条件下的最小开发建设规模,是确定房地产企业最适宜规模的基础。起始规模应保证房地产开发建设各环节中的人才、资金、资源、设备等,并使其能够得到充分利用。起始规模的合理确定,是决定投资房地产开发的重要依据。当房地产项目的最小规模低于起始规模时,不宜投入开发,而开发规模大于起始规模时,则应根据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自身条件以及其他条件,按不同的规模,组成开发建设的合理性方案,并选择最优规模。由于房地产的区域性非常强,加上东部与西部差异,城市与县镇差异。因此很难准确确定具体的初始规模。原则上,在大中型城市,以中型房地产企业开发规模较为适当;在小型城市房地产开发企业规模以小型较为适合。
2.企业最适宜规模的确定。在某一地建立房地产企业规模,并非规模越大、实力越强就越好。还必须根据所在区域房地产市场情况而定。为了确定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最适应开发规模,需要以企业最适宜规模为核算评价的标准,企业最适宜规模是指房地产开发企业内开发建设过程,管理组织最为合理,各种生产要素能充分利用,技术经济指标先进,经济效益最好的企业规模。如果企业规模超过了企业最适宜规模的界限,投资和劳动力消耗的增加所获得的经济效益将呈递减趋势。由于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各种社会化分工合作机制的建立,如前期有顾问策划公司、工程有招投标的公司、监理公司、宣传有广告策划公司、销售有营销中介公司。企业从人员数量上考虑,大型企业人才数量只需要中型企业人数,中型企业人数只需要小型企业人员,没有必要搞小而全、大而全。
确定企业最适宜规模的方法很多,要根据具体的技术经济特点合理选择。最常用的是成本效益分析法。这种方法的实质是通过消耗类指标和效益指标的对比分析,在盈亏平衡的基础上不同规模方案进行比较,确定企业最佳开发建设规模。当前企业最适宜规模应当以所拥有的资金、土地资源作为衡量标准。
3.企业最优规模的选择。企业最适宜规模是计算企业规模的依据,但并不是选定的企业实际规模。在选择企业的实际规模时,要根据社会需求量的大小,在企业起始规模和最适宜规模之间,经过多方案的对比分析来确定。比较企业的不同方案,一般是采取计算同一年开发建设成本与基建投资额之和来进行。总费用最低的方案为最优方案。
三、房地产规模经济实现途径
1.房地产企业购并是资本集中的有效手段。低价收购资产,实现低成本扩张。使购并企业获得的资产大大超过购并成本和购并价格,或超过新建企业的投资。这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企业实施购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优势互补、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动机。获取土地等生产要素的动机。企业购并可能以直接实现规模经济,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企业自身内部扩张,逐步增扩股,增大股本结构,实现扩张,并以实现滚动开发的提高资金的利用率;(2)横向购并中的规模经济。横向购并是同一产业中生产同类或存在替代关系的企业之间购并,具有直接的规模经济效果;(3)纵向购并中的规模经济。企业纵向购并的规模经济实现也必须首先具备上述企业规模经济的支撑条件,否则,会陷入规模不经济的误区;(4)混合购并中的规模经济要获得混合购并的规模经济(范围经济)效果,构成企业规模经济的各种支撑条件也是必不可缺的。
2.房地产规模经济也可以在政府统一运作下完成。各级地方政府通过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完成前期土地的规模开发。然后通过土地招投标市场,按照规划片区由各开发企业在竞标所得的地块上进行组团式或居住小区式开发。较为成功的实例就是南京市开发建设的“月牙湖小区”。它由建委、国土、规划局等部门按照南京市居民高尚居住区的规划要求,统一进行布局,综合配套,由十几家房地产开发企业进行组团式、居住小区规模开发,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企业战略同盟。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房地产开发企业为了一定的目的、通过一定的方式组成的网络式的联合体称为战略联盟。战略联盟的概念首先是由美国DEC公司总裁简?霍普罗德和管理学家罗杰?内格尔提出。从20世纪80年代起,战略联盟在西方和日本企业界得到迅速发展。战略联盟是一种关系松散的企业组织形式,它不具有传统企业那样明确的层级和边界,对于联盟中的各方而言都十分机动灵活。在房地产开发企业实践中,这优势互补的组织形式具有较高的效率。由于房地产的区域性很强,因此战略联盟中的各方可以通过相互间的网络进入对方的地区市场。这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对于房地产开发企业进军外地市场无疑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同时,战略同盟可以克服较大型房地产开发企业双方招投标大型土地项目资金不足的劣势,在大型国有土地招投标中避免残酷竞争,哄抬地价,提高土地投资成本,达到规模经济,战略同盟各方共盈的目的。
四、房地产规模经济的支撑要素
从企业内部来看,构成规模经济的主要支撑条件是:
1.拥有土地资源的支撑。土地是财富之母。土地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它不仅是房地产业的直接开发和经营的对象,同时也是各类房屋建筑不可缺的基础载体。房地产的开发建设离不开土地资源,而土地资源却可以作为未被开发的原始形态而独立存在,可以说土地是房地产开发建设的万源之本,在我国,土地归国家所有,房地产企业仅能依据开发建设项目用地性质的不同,购得40~70年的土地使用权(依用地性质不同而分),而土地使用权的一次性周期长达40~70年,因此,要实现房地产企业的规模经济,必须在其可预见的预见期里,充分贮备土地资源。如果没有土地只能是空谈规模经济。
2.资金支撑。资金是房地产血液,房地产规模经济优势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资金,通过资金参与控制更多的具有规模经济的开发项目,即房地产规模经济离不开庞大的资本投入。企业自身的资本积累、积聚能力,以及进行间接融资、直接融资的能力,就其成为能否实现规模经济的重要支撑条件。
3.企业家能力的支撑。当房地产企业开发建设规模以算术级数或几何级数增长时,特别是当房地产企业通过横向、纵向及混合购并若干企业,实现房地产企业规模急剧扩张时期,其管理的复杂程度、组织协调工作量会呈几何级数增加。对房地产企业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
从企业的外部来看,构成规模经济主要支撑条件是:
1.政府政策。房地产业是一个由政府政策高度垄断性行业,是一个受政府政策影响,对政策敏感性极大的产业。由于政府严格控制着房地产一级市场中最重要的资源——土地。使得它对整个房地产市场有着绝对的控制权,它决定了市场供求关系平衡位置,决定了价格走向。作为在政府宏观调控下的房地产企业发展与整个社会经济制度紧密相关,政策是决定房地产开发企业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2.市场规模支撑。市场规模即市场需求量。市场需求量的大小是实现规模经济的前提条件。由于规模经济是房地产开发的明显趋势。但由于其受市场容量的限制,即受开发建设地区人口因素影响。因此,并非开发建设规模越大越好,随着规模的扩大会出现规模效益递减情况。笔者根据多年房地产开发实践,提出如下规模:在中、小型城市(人口规模:50万人~100万人)一般不宜进行大型房地产项目开发。在大、中型城市(人口规模:150万人~300万人)一般宜进行大型房地产项目开发。在特大型城市(人口规模大于500万人)一般宜进行特大型房地产项目开发,开发规格以居住区为宜(建筑面积为50万m2~150万m2),资金筹措按上市公司、大型企业集团标准。
上述仅是相对于房地产企业而言。就各级地方政府而言,本着经营城市考虑,其开发规模应适当地提高一个档次,以利于城市综合布局。
3.市场范围支撑。市场范围与市场规模是密切相关的。市场范围大,市场规模也随之扩大;反之,市场范围小,市场规模也会随之缩小。市场范围,即房地产企业开发商品房的销售范围,是一个市场空间概念。由于房地产所特有的地域性强,使用权得其开发建设的商品房一般不会超出以地级市、县级市销售的范畴。因此,在某一地的房地产开发随该城市地域的扩张,城市化的进程而市场范围扩大。房地产开发企业规模无限扩大,也会陷入规模不经济。
此外,由于各城市政治、经济、文化、科研、社会发展、对外开放程度的不同,因此其房地产市场范围不尽相同。对外开放程度越高,政治、经济、文化、科研、社会发展水平越高,其城市吸引力越强,人口流动性越大,人口聚集性越强,市场范围就越大。
4.产业及产品差别。规模经济并非是适用于所有产业与产品的概念。在房地产产业经济运作中,有些商品房的规模经济效益十分明显;有些商品房的规模经济效益则不十分明显,甚至不存在规模经济性。
参考文献:
1.乔梁.规模经济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0.
一、房地产规模经济概念
房地产开发企业规模(包括各种专业公司和联合公司的规模)是指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土地资源贮备、开发建设、资金、人才规模。它表明开发建设诸要素以及开发建设的房屋在房地产开发企业的集中程度。根据这种集中程度,一般可以把房地产开发企业规模划为大型、中型和小型三种。划分房地产企业规模的标准,既可用劳动力、资金来划分;也可用其完成的开发量或正在开发的数量划分;也可用其中两个以上的要素同时作为划分的标准。
二、房地产规模经济要求
1.房地产企业初始规模的确定。为了确定房地产企业的适宜规模,必须首先确定房地产企业的起始规模。起始规模是经济合理条件下的最小开发建设规模,是确定房地产企业最适宜规模的基础。起始规模应保证房地产开发建设各环节中的人才、资金、资源、设备等,并使其能够得到充分利用。起始规模的合理确定,是决定投资房地产开发的重要依据。当房地产项目的最小规模低于起始规模时,不宜投入开发,而开发规模大于起始规模时,则应根据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自身条件以及其他条件,按不同的规模,组成开发建设的合理性方案,并选择最优规模。由于房地产的区域性非常强,加上东部与西部差异,城市与县镇差异。因此很难准确确定具体的初始规模。原则上,在大中型城市,以中型房地产企业开发规模较为适当;在小型城市房地产开发企业规模以小型较为适合。
2.企业最适宜规模的确定。在某一地建立房地产企业规模,并非规模越大、实力越强就越好。还必须根据所在区域房地产市场情况而定。为了确定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最适应开发规模,需要以企业最适宜规模为核算评价的标准,企业最适宜规模是指房地产开发企业内开发建设过程,管理组织最为合理,各种生产要素能充分利用,技术经济指标先进,经济效益最好的企业规模。如果企业规模超过了企业最适宜规模的界限,投资和劳动力消耗的增加所获得的经济效益将呈递减趋势。由于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各种社会化分工合作机制的建立,如前期有顾问策划公司、工程有招投标的公司、监理公司、宣传有广告策划公司、销售有营销中介公司。企业从人员数量上考虑,大型企业人才数量只需要中型企业人数,中型企业人数只需要小型企业人员,没有必要搞小而全、大而全。
确定企业最适宜规模的方法很多,要根据具体的技术经济特点合理选择。最常用的是成本效益分析法。这种方法的实质是通过消耗类指标和效益指标的对比分析,在盈亏平衡的基础上不同规模方案进行比较,确定企业最佳开发建设规模。当前企业最适宜规模应当以所拥有的资金、土地资源作为衡量标准。
3.企业最优规模的选择。企业最适宜规模是计算企业规模的依据,但并不是选定的企业实际规模。在选择企业的实际规模时,要根据社会需求量的大小,在企业起始规模和最适宜规模之间,经过多方案的对比分析来确定。比较企业的不同方案,一般是采取计算同一年开发建设成本与基建投资额之和来进行。总费用最低的方案为最优方案。
三、房地产规模经济实现途径
1.房地产企业购并是资本集中的有效手段。低价收购资产,实现低成本扩张。使购并企业获得的资产大大超过购并成本和购并价格,或超过新建企业的投资。这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企业实施购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优势互补、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动机。获取土地等生产要素的动机。企业购并可能以直接实现规模经济,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企业自身内部扩张,逐步增扩股,增大股本结构,实现扩张,并以实现滚动开发的提高资金的利用率;(2)横向购并中的规模经济。横向购并是同一产业中生产同类或存在替代关系的企业之间购并,具有直接的规模经济效果;(3)纵向购并中的规模经济。企业纵向购并的规模经济实现也必须首先具备上述企业规模经济的支撑条件,否则,会陷入规模不经济的误区;(4)混合购并中的规模经济要获得混合购并的规模经济(范围经济)效果,构成企业规模经济的各种支撑条件也是必不可缺的。
2.房地产规模经济也可以在政府统一运作下完成。各级地方政府通过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完成前期土地的规模开发。然后通过土地招投标市场,按照规划片区由各开发企业在竞标所得的地块上进行组团式或居住小区式开发。较为成功的实例就是南京市开发建设的“月牙湖小区”。它由建委、国土、规划局等部门按照南京市居民高尚居住区的规划要求,统一进行布局,综合配套,由十几家房地产开发企业进行组团式、居住小区规模开发,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企业战略同盟。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房地产开发企业为了一定的目的、通过一定的方式组成的网络式的联合体称为战略联盟。战略联盟的概念首先是由美国DEC公司总裁简?霍普罗德和管理学家罗杰?内格尔提出。从20世纪80年代起,战略联盟在西方和日本企业界得到迅速发展。战略联盟是一种关系松散的企业组织形式,它不具有传统企业那样明确的层级和边界,对于联盟中的各方而言都十分机动灵活。在房地产开发企业实践中,这优势互补的组织形式具有较高的效率。由于房地产的区域性很强,因此战略联盟中的各方可以通过相互间的网络进入对方的地区市场。这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对于房地产开发企业进军外地市场无疑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同时,战略同盟可以克服较大型房地产开发企业双方招投标大型土地项目资金不足的劣势,在大型国有土地招投标中避免残酷竞争,哄抬地价,提高土地投资成本,达到规模经济,战略同盟各方共盈的目的。
四、房地产规模经济的支撑要素
从企业内部来看,构成规模经济的主要支撑条件是:
1.拥有土地资源的支撑。土地是财富之母。土地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它不仅是房地产业的直接开发和经营的对象,同时也是各类房屋建筑不可缺的基础载体。房地产的开发建设离不开土地资源,而土地资源却可以作为未被开发的原始形态而独立存在,可以说土地是房地产开发建设的万源之本,在我国,土地归国家所有,房地产企业仅能依据开发建设项目用地性质的不同,购得40~70年的土地使用权(依用地性质不同而分),而土地使用权的一次性周期长达40~70年,因此,要实现房地产企业的规模经济,必须在其可预见的预见期里,充分贮备土地资源。如果没有土地只能是空谈规模经济。
2.资金支撑。资金是房地产血液,房地产规模经济优势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资金,通过资金参与控制更多的具有规模经济的开发项目,即房地产规模经济离不开庞大的资本投入。企业自身的资本积累、积聚能力,以及进行间接融资、直接融资的能力,就其成为能否实现规模经济的重要支撑条件。
3.企业家能力的支撑。当房地产企业开发建设规模以算术级数或几何级数增长时,特别是当房地产企业通过横向、纵向及混合购并若干企业,实现房地产企业规模急剧扩张时期,其管理的复杂程度、组织协调工作量会呈几何级数增加。对房地产企业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
从企业的外部来看,构成规模经济主要支撑条件是:
1.政府政策。房地产业是一个由政府政策高度垄断性行业,是一个受政府政策影响,对政策敏感性极大的产业。由于政府严格控制着房地产一级市场中最重要的资源——土地。使得它对整个房地产市场有着绝对的控制权,它决定了市场供求关系平衡位置,决定了价格走向。作为在政府宏观调控下的房地产企业发展与整个社会经济制度紧密相关,政策是决定房地产开发企业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2.市场规模支撑。市场规模即市场需求量。市场需求量的大小是实现规模经济的前提条件。由于规模经济是房地产开发的明显趋势。但由于其受市场容量的限制,即受开发建设地区人口因素影响。因此,并非开发建设规模越大越好,随着规模的扩大会出现规模效益递减情况。笔者根据多年房地产开发实践,提出如下规模:在中、小型城市(人口规模:50万人~100万人)一般不宜进行大型房地产项目开发。在大、中型城市(人口规模:150万人~300万人)一般宜进行大型房地产项目开发。在特大型城市(人口规模大于500万人)一般宜进行特大型房地产项目开发,开发规格以居住区为宜(建筑面积为50万m2~150万m2),资金筹措按上市公司、大型企业集团标准。
上述仅是相对于房地产企业而言。就各级地方政府而言,本着经营城市考虑,其开发规模应适当地提高一个档次,以利于城市综合布局。
3.市场范围支撑。市场范围与市场规模是密切相关的。市场范围大,市场规模也随之扩大;反之,市场范围小,市场规模也会随之缩小。市场范围,即房地产企业开发商品房的销售范围,是一个市场空间概念。由于房地产所特有的地域性强,使用权得其开发建设的商品房一般不会超出以地级市、县级市销售的范畴。因此,在某一地的房地产开发随该城市地域的扩张,城市化的进程而市场范围扩大。房地产开发企业规模无限扩大,也会陷入规模不经济。
此外,由于各城市政治、经济、文化、科研、社会发展、对外开放程度的不同,因此其房地产市场范围不尽相同。对外开放程度越高,政治、经济、文化、科研、社会发展水平越高,其城市吸引力越强,人口流动性越大,人口聚集性越强,市场范围就越大。
4.产业及产品差别。规模经济并非是适用于所有产业与产品的概念。在房地产产业经济运作中,有些商品房的规模经济效益十分明显;有些商品房的规模经济效益则不十分明显,甚至不存在规模经济性。
参考文献:
1.乔梁.规模经济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0.
引言:
城市集聚经济实际上是外部复合经济,它的复合范围有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影响集聚经济产生的因素表现在多个方面。比如城市的发展现状、地理优势、当地居民的收入生活水平、当地政府的一些政策等都影响着城市集聚经济的发展。所以研究城市与城市集聚经济,对于城市经济的发展是很有必要的。
一、城市的内涵与功能
自古以来,城市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一个国家的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它是很多生产要素聚集而形成的一个整体。这个整体集文化、教育、科学、政治等于一体,可以看出,城市对于人类的发展的作用是很大的,城市其实就是一种有着系统和集聚形态的特殊生产力。
城市的功能其实就是城市在此地区对于带动国家文化、政治、经济等领域发展而起到的作用和发挥的特殊功效,这些都是通过一个城市制定的发展对策体现出来的,一个城市所体现出来的功能对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整个社会的发展影响是很大的,要想建设出一个好的城市,就要制定适合城市发展的策略。城市的主要功能是:能够对城市的发展和特征起到关键性的决定作用的功能,它反映出了这个城市的历史发展状态以及和其他城市相比所存在的优势。
二、城市与城市集聚经济
(1)城市集聚经济
城市集聚经济对于一个城市的发展的作用是很大的,可以说是一个城市得以发展的核心因素。集聚经济就是为了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而存在的一种经济形势,集聚经济与规模经济和多样化范围经济之间有着重要的联系。
规模经济指的是通过提高生产力效率和使生产力更加专业化,来降低生产的成本,从而使得整个企业乃至城市的经济效益达到最大化。规模经济主要有外部和内部规模两种形式,一般影响集聚经济的是外部规模经济。外部规模经济指的是整体的外部行业结构发生改变而导致的个体的经济收益的变化,由于整个市场行业规模的扩增,从而影响个人企业规模增大,企业成本降低,从而可以带来更多的经济利益。
范围经济不同于规模经济,它主要受厂商范围变化的影响。比如,在计划经济时代,同时生产很多种产品不同产品的费用要比只生产几种产品的利润高,这个时候就会用到范围经济的概念,如何确定产品的种类和范围来降低成本是需要考虑范围经济的,它虽然也分外部和内部两种,但是外部经济与城市集聚经济的联系更大。
企业的形成就是由不同的生产因素混合在一起的结果,在规模经济的影响之下,集聚经济的规模开始进一步扩大,到规模增加到某种程度之后,企业的成本就不会继续降低,这样也就实现不了效益最大化,范围经济会导致各种生产要素集聚在一起,而范围经济与规模经济之间也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两者之间并不是互相排斥而独立存在的,范围经济在产品集体生产成本较低和新产品追加方面,都是比较符合规模经济的要求的。范围经济不仅与企业的管理制度有关,还与营销的方式有关。由于有外部经济的作用,当不存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影响时,各种生产要素仍会集聚。
(2)影响城市集聚经济产生的因素
第一个影响因素是城市企业的多少,一个城市的企业越多,一些新兴起的企业的需要的材料的供给就变得更加快捷,而且生产出来的产品也不会造成堆积,将有更多的渠道和途径去销售。一般来讲,企业比较多的地方更容易出现工业的集聚。第二个影响因素就是城市的人力资本水平,人力资本水平与企业找到合适的可用性人才是呈正比的,只要企业的人力水平提高了,这个企业的生产成本也会相应的降低。第三个影响因素是当地城市消费者的生活水平以及收入水平,生活水平越高,收入越高,这些居民的购买产品的能力就越强,而且消费者对于消费品的要求也会相应提高和增多,从而刺激当地的消费水平,为了适应市场需求,部分企业的数量也会增加,企业的集聚会使工作者的收入也上升一个幅度,从而形成一个好的循环。第四个影响因素就是城市的交通运输,企业能否集聚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如果交通运输产生的费用不会太多,那么企业的生产成本就会大大的降低,城市之间用于贸易的费用减少,集聚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是很明显的。第五个影响因素就是当地政府制定的经济政策,这些经济政策对于城市集聚经济有着直接或者间接的作用,如果经济政策发生了变化,城市的产业结构也会发生变化。
由此可见,城市集聚经济达到一定规模时,可以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但是当规模进一步扩大时,就如交通阻塞,就会不利于城市的经济发展,所以,合理的利用规划城市集聚经济是很必要的。
结束语:
城市聚集经济在城市生产力发展中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可以通过增大城市的产业规模,来使城市的产业结构发生变化,而且还可以使得更多的人愿意到这个城市来发展,从而扩大城市的生产因素和生产规模。影响城市经济聚集的因素是众多的,只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然后做出合理的改善,那么整个城市的生产力才能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金相郁;高雪莲;中国城市聚集经济实证分析-以天津市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04
一、运输规模经济的理论分析
规模经济是随着日益增长的生产能力,促使每单位的生产成本下降,收益率上升的发展。它意味着当固定成本可以分摊到更大的经济生产时会产生的经济性。规模经济反映的是生产要素的集中程度与经济利益之间的关系,与此同时规模经济实现产品的规格和标准的统一;通过采购大量原材料,使购买的单位成本下降;有利于精简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有利于新产品开发;同时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运输规模经济是指随着运输网络中总产出值的扩大,平均运输成本不断下降的现象,即运输业的规模发展会直接影响运输成本的高低。对运输规模经济的分析我们同样可以划分为运输内在规模经济与运输外在规模经济两个方面。【1】首先,运输内在规模经济主要是指运输企业内部以及企业之间的运输关系,包括企业自身运输活动形成规模而引起的成本降低行为或是新技术研发形成更强竞争力,又或是企业间形成密集型、集约型、规模化的经营。从多方面改善企业经营管理的效益,获得更大运输规模经济效益。其次,运输外部规模经济是一种从宏观方面所讲的规模经济,是指由于整个运输行业规模的扩大,各种运输方式的不断融合,运输市场结构的不断完善及运输行业经营环境改善等而产生的运输企业效益增加或平均成本下降。例如集装箱运输就是运输规模经济的一个典型体现。它是把需要运输的货物集合组装成一个个集装单位,以集装箱作为载体,使其可以运用现代化大型装卸机械和大型运载车辆进行装卸、搬运和运输。这是一种综合的、新型、高效率和高效益的实现“门到门”的运输方式。而这种规模化的运输使得在港口、船舶、隧道、公路等的运输环节中建立标准化的一整套运输体系。在此规模下,减少了运输工具中转时形成的巨大成本,扩大了运输能力,提高了运输效益,促进了运输规模经济效益的提高。特别是整体技术性的提高,以及政府政策性的支持都会对运输外部规模经济效益提高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在运输业发展初期,运输方式及运输工具处于初级阶段并且运输需求比较少,因此运输规模并未形成。但是随着运输基础设施不断改善,运输需求增大,运输项目多样化,运输业开始快速发展,运输规模经济也就随之产生。初期的运营方式逐渐无法满足社会对运输业的需求,不再适应经济的发展速度。因此,规模化运营方式因其成本低、效率高而普遍发展。【2】20世纪90年代中期,集约化、网络化、规模化经营概念开始推行,这确立了运输企业开始向规模化发展的道路,形成了规模经营的格局。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运输企业组织形式也在不断进步,运输规模化经营在更大范围得到了发展,并且更加注重企业的运输质量、运输组织、运输管理等方面,最终实现规模化的发展。
二、运输业发展现状分析
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情况下,运输业发展水平的高低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对于我国而言,交通运输业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重要的基础结构之一,通过专项的客运及货运的运输服务,保证各行业、各地区之间的交往和经济建设发展,并使社会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各环节正常运行。目前,从我国交通运输结构情况看,由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于高质量、高效率的客货运输的需求提高,产业结构的变化,公路运输和航空运输所占比重上升较快。而从总体情况来看,发展综合交通运输系统是运输业发展的总趋势。综合交通运输系统就是运输规模化的体现,由不同运输方式的运输网络设备、客货流量、运载工具和组织管理等四个方面构成的复杂动态系统。建立在五种运输方式之上,强调运输资源的有效利用和运输方式之间的衔接,使运输资源在各运输方式之间合理配置,实现旅客的“零距离换乘”以及货物的“无缝中转”但是在运输业的发展过程中同样存在一系列问题。【1】比如,在运输规模化经营过程中,经营组织管理水平不高,易导致分散经营的运输管理模式,很难将各运输方式紧密结合实现高技术水平的综合运输,难以满足运输需求。其次,综合运输体系完善的过程中,对于各运输方式的要求比较高,但是现有的运输基础设施无法满足相互配合的关系,且技术方面也同样有着差距。因此发展综合交通运输系统应配合国情政策以及经济布局,资源分布,人口集聚,社会发展情况,区域发展等对交通运输的一系列要求考虑。
三、运输规模经济与运输业发展关系
(一)运输业发展为运输规模经济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运输业的产生与发展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手工业生产阶段、工厂手工业阶段和机器生产阶段。而进入机器生产阶段以来,分为以水运为主的时期,以铁路为主的时期,以管道、公路、航空运输发展时期和建立综合运输体系时期的以不同运输方式为主的四个发展阶段。【3】由于运输是商品交换的重要手段,影响资源开发和对外贸易,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因此运输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才引起了运输供给与需求的不断进步从而形成运输规模化的改革。也是由于运输业的发展大道可以形成规模经济的范围之下,运输规模经济随之产生。所以运输业发展为运输规模经济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随着运输业发展完善,运输基础设施特别像是公路、铁路网体系具有四通八达、高密度的特点,从而为运输网络化运营和不断提高其规模经济性奠定了基础。其次运输在社会需要具有广泛性,运输需求弹性较大,运输企业经营及参与市场竞争的灵活性更高,并且由于运输市场结构的不断变化而影响。比如垄断性运输市场结构的主要特点有集中度高、经营主体少、服务差别性大,十分有利于形成规模经济效应。规模化经营的经济含义是使运输企业能够实现运输资源的合理配置,能够使场站、路网、运输工具、劳动力、资金等要素有效优化,形成发达的专业化分工与紧密的社会化协作,组织运作上讲求整体效率与效益。【4】使运输企业做到生产专业化、运作统一化、经营组织化。管理集中化,最终实现规模化的发展。但是在运输业长久发展中,生产技术水平、行业政策。运输生产结构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运输规模经济的发展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二)运输规模经济促进运输业的发展
运输规模经济促进运输业的发展。运输业发展过程中,运输市场中存在许许多多运输问题,运输规模经济是必然的趋势,通过将规模经济理论与运输业实际相结合,指导实践,有利于优化运输市场结构。影响运输规模经济效应的主要因素是运输市场结构,规模经济对一定时期运输市场结构的形成具有影响作用,运输规模经济有利于提高运输企业的经济效益和优化运输资源配置。【5】运输市场规模经济的形成过程,就是运输成本不断降低,运输效益递增的过程,也是资源向效益更高,协作更紧密的单位和区位集中的过程,从而使运输资源得到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运输规模经济促进运输组织管理水平的提高。发挥运输规模经济就需要改变传统经营和组织方式,强化运输组织的网络化水平,进而推动市场集中度,提高与道路运输产业发展和运输企业获利能力增加的互动效应,发展适应于现代化生产力发展的运输组织管理形式的创新。运输规模经济可以有效的促进运输急速改革创新,形成多种运输方式、运输工具的有效结合,使在技术创新的基础上提高运输能力、运输水平,从根本上改善运输业发展模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化,极大促进运输业的改善与发展。因此运输规模经济的形成最根本的是提高了运输效率和管理水平,加强运输生产各环节以及多种运输方式间的衔接使运输业向优质、高效的方向发展。
四、结语
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运输规模经济与运输业发展之间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加快运输规模经济的完善必然会给运输业发展带来更加新鲜的血液,带来新的契机。而运输业发展步伐的不断前进也会给运输规模经济的优质化,高效化提供更广阔的平台,从而形成以科技为先导的智能化、信息化运输规模体系。
参考文献:
[1]陈引社,我国道路运输的规模经济问题[J]运输市场,2004(6)
[2]于海涛,道路运输业规模效益分析[J]内蒙古煤炭经济,2006(2)
[3]郭晓黎,浅析国民经济不同阶段下我国交通运输业发展特点[J]财经界,2011(16)
[4]张桂欣,道路运输规模经济的发展现状与对策[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10)
一、规模经济的涵义
无论是规模经济理论的鼻祖亚当・斯密,还是其后的经济学家,其对规模经济的定义基本上都是围绕成本概念来展开的。微观经济学认为,所谓规模经济又称为规模节约。规模经济最核心的涵义是指在投入增加的同时,产出增加的比例超过投入增加的比例,单位产品的平均成本随产量的增加而降低,即规模收益(或规模报酬)递增;反之,产出增加的比例小于投入增加的比例,单位产品的平均成本随产量的增加而上升,即规模收益(或规模报酬)递减;当规模收益递增时,称作规模经济(Economies of scale),规模收益递减时称作规模不经济(diseconomies of scale)。规模经济的分类方法很多。按照生产要素在企业的集中程度和投入产出量的大小,可以把规模经济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单一产品的规模经济;第二个层次是工厂水平上的规模经济;第三个层次是多工厂水平(多种产品工厂)上的规模经济,或叫企业水平上的规模经济。本文主要研究单一产品的规模经济。
二、规模经济的理论综述
自经济学成为一个专门学科起,对经济生活中规模经济现象的研究就开始了。从亚当・斯密到马克思,乃至斯密理论的继承者阿林杨格,都从分工角度对市场与经济规模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然而,自新古典经济学的开创者马歇尔之后,对规模经济的研究则基本放弃了分工理论,转而采用边际分析的方法。这些不同的研究方法为人们更好地认识规模经济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视野和丰富的分析工具。
(一)分工理论
亚当・斯密在其传世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又称《国富论》)序言中指出了国民财富增长的两个条件,其中之一就是分工。他认为通过社会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力,从而在既定的资源基础上增加社会的资财。为了说明分工能够产生的经济利益,他详细地比较了独立生产与分工组织生产的效率差距。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通过对分散生产、简单协作与工场手工业等不同分工形式的比较,说明在资本主义生产制度下大规模组织生产带来的生产效率的巨大进步和财富的巨大增长。同时也使人们看到了机器大工业所引起的对工场工业、手工业和家庭劳动的革命以及随之而来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发展和消亡。
马歇尔是第一个重视并较为系统地研究规模经济问题的经济学家。根据分工与生产专业化的程度,马歇尔从企业的角度将规模经济的多种形态归结为两类,即:内在经济和外在经济。他认为,内在经济的产生是由分工和机械的使用造成的。企业内部的分工分为两种:一种是生产与管理的分工;另一种是生产过程中工人之间的劳动分工。对于外在经济,则主要是从分工与决定工业地点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上来论述。当专门工业集中于特定的地方时,外在经济就产生了。
阿林・杨格发展了亚当・斯密古典经济学中的分工理论,第一次论证了市场范围(规模)与迂回生产、产业间分工的相互作用、自我演进的机制,从而超越了斯密定理“关于分工受市场范围限制”的思想。杨格的分工理论被后人命名为“杨格定理”,即:“分工取决于市场规模,而市场规模又取决于分工,经济进步的可能性就存在于上述条件之中”。
(二)新古典经济学规模经济的思想
新古典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领域是在价格机制引导下的资源配置。由于规模经济包括内在规模经济和外在规模经济两种情况,而外在经济是与报酬递增联系在一起的,这在杨格和马歇尔的分工理论中都可以看到,但是新古典经济学的均衡静态分析无法解释报酬递增的动态增长。因此,新古典经济学的规模经济理论就仅仅研究由技术决定的企业的内部规模经济。尽管新古典经济学的规模经济理论存在一定缺陷,但它对规模经济的研究提供了一种观察和认识的有益视角。
(三)科斯的交易费用理论
新制度经济学派的代表科斯在《企业性质》一文中提出了有关企业存在的交易费用理论,其核心内容是:企业将倾向于扩张到在企业内部组织一笔额外交易的成本,等于通过在公开市场上完成同一笔交易的成本或在另一个企业中组织同样交易的成本为止。交易费用理论进一步阐明了企业代替市场交易中管理对规模经济所起的作用。当时正统的新古典经济学认为,价格机制作为资源配置的协调机制能够自发地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而科斯交易费用理论的产生恰恰是从研究产业一体化的规模问题中遇到的困惑而引发的。
(四)“木桶理论”
“木桶理论”又被称为“短板理论”,指某一事物的发展和成效取决于全部因素中最为不利的一个因素,即“短板子”,其实质是要求对构成整体的各个部分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目的是使有限的资源产生最大的效益。
三、制约规模经济的因素分析
规模经济效应的形成是有条件的,可将这些条件分为内部可控因素和外部不可控因素(能否控制是一个相对而不是绝对的概念),而这些因素一旦不能满足或变化,将改变农户的规模经济效应。即影响到规模经济性曲线斜率的变大或变小,左移或右移。如图所示。
(一)外部不可控因素
1.市场需求规模
产品不同,对生产企业的规模要求不同。在发达国家中,市场规模较大的产品要求生产企业必须超过大规模地生产,通过与生产技术相适应的规模化生产来实现低成本,如汽车业、钢铁业的生产规模一般很大。就奶牛养殖业而言,养殖规模的大小与市场对乳制品的需求直接相关。奶牛养殖业所提供的原料奶是乳品行业生产链的重要环节。目前,我国奶制品平均消费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消费水平,具有很大的消费市场。
2.买方市场
在卖方市场的条件下,只要提高价格,就可立竿见影提高经济效益,因而降低成本被视作是次要因素。这时,生产经营的目标是迅速扩大生产规模,以获取更大的利润,生产企业的规模经济性将不被考虑。而在买方市场的条件下,由于出现激烈竞争,企业无法通过降价来获得更大盈利,因此,谈规模经济必须是在买方市场的前提下。就呼和浩特市奶牛养殖户而言,他们多是分散经营的小农户,不能与大市场抗衡,且处于近乎完全竞争市场,是市场价格的被动接受者,无法通过改变原料奶市场价格获得经济效益,只有通过扩大养殖规模,降低单位产品的平均成本来获得更大的利润。
3.行业状况
行业不同,生产企业进入退出的壁垒不同。大企业是以高投入高产出方式来获得规模经济效益,因此必须有强大的资本后盾,其高额的资金投入是规模化生产的重要壁垒。而对于呼和浩特市地区的奶牛养殖业来说,行业进入壁垒相对较低,95%属于分散养殖,养殖户进出相当自由。
4.饲料供应
规模化低成本的零部件和原材料的供应是形成规模效应的重要前提。奶牛成本及日常的饲料消耗是影响奶牛养殖户规模效应的主要因素。由于乳制品企业之间的竞争,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奶牛饲养出现“泡沫”,拉动奶畜价格上升,增加了奶农的投资负担,同时,提高进入壁垒。充足的饲料供应及饲料行业的整体发展情况,影响奶牛饲养的成本支出。完善的、稳定的饲料供应市场,有利于奶牛养殖规模的扩大。
5.政策制度安排
生产企业的规模经济与当时的社会的政策制度安排有着密切关系。不同时期,政府的制度安排不同,企业对生产规模的选择不同。目前,国家很倡导乳业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呼和浩特市,要努力打造“中国乳都”,积极鼓励奶牛养殖业的发展,并为其创造有利条件:对奶牛养殖户的贷款支持,技术培训、完善服务体系等。
(二)内部条件
1.农户素质
养殖人员素质的提高反映在规模效应上,即在相同的投资、生产规模条件下的成本降低。养殖人员素质高,可更快吸收先进的养殖技术,进行基础设施投资,科学饲养奶牛,减少饲料资源的浪费,还可减少单位产出的工时或提高单产,从而降低牛奶的单位成本,提高奶农收益。
2.基础设施投入
在现代化的生产中,设备要求较高,生产设备的高额投入,固定资产折旧费很高,这就要求规模化的生产以降低单位产出的固定成本分摊。因此,在生产规模不是很大时,设备的投资越少,经济性越高。对于奶牛养殖行业,经营适度的奶牛头数有利于养殖户采用合理有效率的饲养管理,同时也降低了单位牛奶的固定成本分摊,便于提高养殖规模效益。
3.饲料地面积
对于不同的产品,考虑到各个产业的投资要求、资金使用不同,有不同的自制率要求。自制率越低,降低成本的因素越少,产品的规模经济效益越差;反之,产品的规模经济效益越好,投资规模要求越大。对于不同的产业,合理的制定自制率将有完全不同的规模经济效应。对于汽车工业来说,自制率不应低于30%;对奶牛养殖业而言,饲料成本占饲养总成本的70%~80%左右,没有足够的饲料地面积,很难满足奶牛的饲料消耗,容易造成投资收益不明显现象,奶农扩大规模的积极性受到挫折。因此,饲料地面积对养殖户饲养规模有很大的制约性。
4.养殖经验
养殖经验丰富的奶农,饲养管理经验丰富,饲料配置合理,同时可以及时地发现奶牛身体的异常,疾病防御能力极强,能有效地利用现有资源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由于多年的养殖经验,他们已经从养殖中获得了甜头,愿意继续投资,完善养殖中需要的基础设施投资,这样的良性循环,进一步提升了养殖户的生产积极性。
5.经济效益
养殖投资回报的高低将直接影响规模经济性,它主要表现在奶牛养殖的投资收益是否大于其从事其他职业的机会成本。如果养殖的机会成本很高,养殖收益不明显,乳品市场不稳定,鲜奶收购不及时,则会造成奶农屡屡倒奶现象。饲料价格攀升,而鲜奶的单位价格基本保持不变,奶农无奈杀牛卖肉。低投资、高收益,是奶农继续养殖和扩大规模的主导因素。
在追求规模经济的过程中,除了上面论及的需求问题和市场条件问题外,规模经济与技术进步的关系也值得注意。各国的经济发展史表明,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愈来愈大,在发达国家,技术进步的作用升值已居于最主要的地位。在我国养殖业中,科技进步的贡献率也日益递增。
中图分类号:F224.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3-042-03
一、自然垄断的界定
不同学者基于不同角度,对自然垄断进行了定义。
在工业化之前,自然垄断概念很少被提及。穆勒(1848)首次使用“自然”这个词,他认为在许多私人没能力投资或不愿投资的领域,供水、公路、运河和铁路等由政府来投资和运行是合理的;Kaysen and Turner(1959)将自然垄断描述成竞争不能很好发挥作用的情况;萨缪尔森认为,当一个产业的规模经济或范围经济如此之强有力,以至于只能有一个厂商能够生存下来时,就会产生自然垄断;Sharkey(1982)认为如果整个行业由一个厂商生产的总成本比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厂商生产总成本低,这个行业就是自然垄断的;张维迎(1999)认为自然垄断是规模经济造成的一种状况,它使得某一行业只有一个企业生产时才是最有效率的。{1}刘树杰(1999)认为,自然垄断是指由于资源条件或规模经济的要求而无法竞争或不适宜竞争而形成的垄断。{2}
从上面的研究中,可以发现对于自然垄断的定义是从几个角度进行阐释:穆勒主要观察了发生自然垄断的行业领域,但是并没有对自然垄断概念、自然垄断行业特点进行论述;而Kaysen and Turner、萨缪尔森、Sharkey、张维迎、刘树杰等人研究的共同特征是从产生自然垄断的原因出发,对自然垄断进行定义。虽然Kaysen and Turner把自然垄断定义为竞争不能够很好发生作用的行业,但是并没有说明导致竞争不能很好发挥作用的原因;而萨缪尔森、Sharkey、张维迎、刘树杰则是从导致自然垄断的真正原因出发来进行定义,这个真正原因就是所谓的规模经济或范围经济,正因为于此,在一个行业内部由一个企业来生产最有效率。其中,刘树杰把原因定义的更全面一些,因为他不但包括了规模经济或范围经济,而且他还认识到自然资源条件同样可以造成自然垄断。例如龙井茶,这类产品市场上独一无二,消费者又愿意出价来购买,资源所有者就拥有排他性的独占权。由独特自然资源所造成的垄断,往往不能够达到垄断一个行业的目的,因为往往有很多竞争者或者替代者来与其进行竞争,例如“龙井茶”,这种产品会有“毛尖茶”与之竞争;但是由规模经济或范围经济所造成的自然垄断,则可以达到垄断一个行业的目的。
综上所述,可以给出本文自然垄断的概念:自然垄断是指在一定时空范围内,在一定技术、需求、制度等条件下,由于规模经济或范围经济所导致的只能有一家企业生存下来的状态。在这里就可以看出,自然垄断的概念被赋予了动态特性,即具有自然垄断特性的行业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时空、技术、需求、制度的转换而变化的。例如,上海市最初只有虹桥机场,但由于需求扩大,一个机场已经不能够很好的满足需求,所以上海市又新建了浦东机场。
二、自然垄断与其他垄断类型
在经济学中,垄断作为市场结构的一种,一直受到经济学家的批判和否定,主要原因在于处于垄断地位的企业,对市场具有强有力的控制力,往往导致整个社会资源配置低效。但是如果对垄断进行细分,就会发现有些垄断并不坏,受到经济学家的支持。
根据垄断形成的原因,张维迎(1999)把垄断分为自然垄断、法定垄断和行为垄断;张光远(2001)把垄断分为经营性垄断、自然垄断与政策性垄断或行政性垄断;{3}常欣(2002)认为垄断可以分为自然垄断、法定垄断、经济性垄断;{4}周其仁(2002)把垄断划分为五种,即由资源的天赋特性带来产品的独特性、发明的专利权或者如可口可乐配方那样的商业秘密、赢家的垄断、成本特性产生的垄断、强制形成垄断。{5}
几位学者的观点基本一致:张维迎、张光远、常欣的“垄断三分法”只是对于垄断类型的叫法不一致而已,而实质是一样的;相对来讲,周其仁对于垄断的划分更加细化,使分类具体化、形象化,而且这种分类使读者很容易区分各种垄断的好坏,但不够简洁。本文比较倾向周其仁的垄断分类。
1.由资源天赋特性,带来产品(服务)的独特性。比如龙井茶、王菲的歌。
2.发明专利权或版权,或者如可口可乐配方那样的商业秘密。政府如果不通过法律保护专利和商业秘密,发明和创新的供给就不足,对经济增长不利。
3.赢家的垄断。凡竞争就有输赢,竞争的胜出者可能凭实力和策略,一时之间将所有竞争对手赶出市场。如微软公司,不是别人不可以做软件,而是一时之间没有谁做得过他们。
4.基于成本特性产生的垄断。一些产业需要一次性巨大投资,才能形成供给能力,这些投资一旦发生,就成为“沉没成本”。在这些产业,新进入者面临很高的“资金进入门槛”。由于市场的有限性,很难容两家来进行争夺,造成只能有一家厂商来提供,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自然垄断”。
5.强制形成垄断。是指运用非经济的强制力量,清除竞争对手,保持对市场的排他性独占。这种强制势力,可以是高度非制度化的,如欺行霸市、强买强卖;也可以是高度制度化的,如政府管制牌照数量,或由立法来阻止竞争而产生的行政性垄断。
对于1和4属于自然垄断;3是市场竞争的一种结果;2则属于法定垄断;如果5的强制是政府通过政策和法令所导致的,那么这种情况属于法定垄断或行政垄断,但是如果企业采用一种非正当性的行为,如欺行霸市、控制价格,那么这种垄断就是经济垄断。
对于上述垄断类型,经济学家的态度往往不同。对于1持支持态度,因为这种垄断毕竟会有其他产品与其竞争,其垄断是发生在某种程度上,不会兴风作浪。对于2都是持支持态度,因为这有利于企业的创新。对于4的态度属于又爱又恨型,爱的是自然垄断有利于整个行业的规模经济,因为独家生产产品或服务的平均成本最低;恨的是由于在一个行业中仅仅存在一家企业,在没有外部压力的情况下,往往会导致莱宾斯坦所说的“X效率”,且企业具有利用其垄断地位来制定垄断价格的倾向,这种两难就是所谓的“马歇尔困境”。对于3和5的态度比较复杂,如果是通过合理竞争行为取得的垄断地位,且企业没有滥用市场地位,那么这种垄断还可以接受,但如果滥用垄断地位,则强烈反对;对于由政府政策强制形成的垄断,态度也是如此。
三、传统自然垄断行业的经济特征
传统自然垄断行业往往属于基础设施产业,由于其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引起学者对于这些传统自然垄断行业的关注。而关注的焦点之一就是这些行业的经济特征,下面是一些学者的归纳总结。
法罗(1902)是第一个阐述自然垄断经济特征的学者,认为自然垄断应具有以下几个特征:该产业提供某种必需产品或服务、该产业的厂址有天然优势、产品不可储存、存在规模效益;用户需要协调的供给安排,而这种供给制度在垄断条件下才能实现。马歇尔(1927)首先指出垄断地位与某个产业的生产和成本条件有关,他认为在成本递减行业,垄断的安排可能优于竞争;而成本递减的也就是指存在着规模经济。自此,经济学家开始把规模经济作为自然垄断行业的基本特征。余晖(2000)认为自然垄断行业的经济特征是生产过程的网络性和连续性、固定资本投资的巨额性和沉淀性、规模经济性和范围经济性;{6}唐晓华(2002)认为规模经济性、资源稀缺性、网络性、范围经济性、固定成本沉淀性是自然垄断行业的特性。{7}
综合上述各位学者的观点,传统自然垄断行业的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规模经济性。规模经济是指随着生产规模扩大,每一单位产品或服务的平均生产成本出现下降的现象。规模越大,生产成本越低,因此要求由一家企业进行垄断性经营。目前理论界对自然垄断规模经济性这一定义提出了修正,而把“独家垄断经营的总成本小于多家分散经营的成本之和”作为区分一个部门是否属于自然垄断的标准。
2.具有大量前期投入成本和巨额沉淀成本。自然垄断行业的经营需要投入大量成本,铁路网、固定电话网、供水管网等都需要大量的资本投入,并形成巨额“资本沉淀”。大量资本投入并不是自然垄断行业的独有特征,其他一些行业同样也存在,但在自然垄断行业,资本投入形成的资产难以转做他用,大量资本沉淀造成了市场不完善,如果允许多个企业进行竞争,结果很可能是两败俱伤。
3.所提供的服务具有公益性特点。传统自然垄断行业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往往具有公益性特点,这些产品或服务都是与消费者生活密切相关,几乎所有人都离不开。而且这些产业往往是国家的基础设施产业,如果这些产业发展不好,既会影响到老百姓的生活,同时又会影响一个国家的经济建设。
4.具有各自网络。分析传统自然垄断行业,不难发现一个现象,即其经营往往需要一套网络才能够把其产品和服务提供给消费者,例如铁路网、供水管网。离开这些网络,企业就不能够把其产品或服务传递给消费者。同时这些网络具有网络经济性,即用户越多,那么这套网络价值就更高。
5.由国有企业来经营。在放松管制这股风潮发生前,大多数国家的传统自然垄断行业往往是由国有企业进行经营,包括西欧的英、德、法等西方国家。对此肖兴志(2001)认为自然垄断行业的国有化是属于国家对于自然垄断行业的一种管制方式。{8}造成这个特征的一个逻辑是:私人企业在为社会提供公益品时,往往不能够从全局角度来为整个社会大众谋福利,相反会从利润最大化的角度出发,制定垄断价格;政府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出现,就会采用国有方式进行经营,以便实现帕雷托最优。
传统自然垄断行业的五个特征之间是紧密联系的:由于具有前期大量资本投入和巨额沉没成本,决定了规模经济的存在;同时这种巨额投入往往表现为巨大的网络资产,这种网络资产恰恰是公益品的输导设备;这样也决定了国家必须从全局角度考虑,干预这种服务或产品的提供者,确保这些产业资源配置有效性。
注释:
{1}张维迎.信息、管制与中国电信业的改革[J].P239
{2}刘树杰.自然垄断行业的政策与法律的调控[J].P67
{3}张光远.垄断产业价格改革试探,价格理论与实践,2001P9
{4}常欣.三重破垄论:中国基础部门反垄断问题的分析[J].2002P42
{5}周其仁.竞争、垄断与管制[J].北京经济研究中心,2002
(下转第47页)
(上接第43页)
{6}余晖.受管制市场中政企同盟[J].中国工业经济,2000(1)P23
{7}唐晓华.不完全信息与网络产业的激励性管制改革[J].中国工业经济,2002(6)P71
{8}肖兴志.美英日自然垄断型企业改革的共性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1(8)P50
参考文献:
1.萨缪而森.经济学(第16版)[M].华夏出版社,1999
2.李季.自然垄断产业规制改革模式研究[M].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
一、范围经济的相关概念
(一)范围经济
范围经济(economics of scope)这个概念最先是由Panzer和Willing于1975年提出的。他们认为范围经济是指是当一个企业从专攻一种产品转而生产多种产品,即当企业的生产经营范围和种类扩大时,单个产品平均成本下降的一种经济现象。
Pindyck和Rubinfeld(2009)指出:"当单个企业的联合产出超过各生产一种产品的两个企业所能达到的总产量时(两个企业分配到相等的投入要素),存在范围经济。"
我国学者也对范围经济的概念给出了自己的理解。平新乔(2001)认为"当一个企业以同一种资源(或同样的资源量)生产一种以上的产出品时,由于生产活动纬度的增加(即生产范围在横向上的扩展)所带来的效益增进(或利润上升,或成本节省),叫做范围经济。
袁成(2009)认为范围经济是研究经济组织的经营范围与经济效益关系的一个基本概念,指由于经济组织的生产或经营范围扩大而导致平均成本降低、经济效益提高的情形。或一个经济组织同时生产多种关联产品的单位成本支出小于
由一个或几个经济组织分别生产这些产品的单位成本之和的情形。
综合国内外学者的观点,他们都认为范围经济的产生是由于经济组织扩大生产或经营范围, 其带来的效果就是单位成本的降低和效益的提高。
(二)商业银行范围经济的内涵与产生机制
邹新月,邓亭(2009)认为商业银行范围经济是指通过增加商业银行提品或服务的种类而引起经济效益增长、平均成本下降的现象,它反映了银行经营范围与收益、成本变动的关系。并认为当商业银行从事中间业务和投资业务带来收益的增加大于从事该业务而造成传统存、贷业务收益的减少时,即存在范围经济。
窦育民,李富有(2009)指出商业银行范围经济的本质是成本效率问题。
吴奉刚,陈国伟(2012)提出如果银行的经营范围扩大导致平均成本降低、经济效益提高,则存在范围经济;反之,则存在范围不经济。
通过上述学者的观点不难发现,商业银行范围经济的产生与其扩大经营范围,增加中间业务以及其他服务项目、品种是息息相关的。而且根据实证分析,商业银行扩大经营范围的同时并不一定会造成传统存、贷款业务的减少,相反,有时会带来这些业务的同步增长。
二、 我国商业银行范围经济的研究方法
我国的商业银行分为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因此我国的学者主要是针对这两者进行比较研究。
我国早期的研究主要采用指标分析法比较不同商业银行的获利能力和经营绩效(于良春等,1999)。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使用计量经济模型或非参数分析方法。刘宗华,邹新月(2004)等运用广义超越对数成本函数研究了1994-2001年我国商业银行的范围经济。成刚(2006)利用复合成本函数估计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1998-2003年的成本函数。窦育民,李富有(2009)用商业银行的二次成本函数方法来衡量中国14家商业银行1994-2006年的范围经济状态。
三、我国商业银行范围经济的研究结论与建议
王聪、邹鹏飞(2003)通过对中国商业银行1996年到2001年的经营情况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大部分商业银行范围经济,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范围经济系数高于国有商业银行的范围经济系数,范围经济与银行资产规模没有必然的联系。建议积极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允许商业银行适度混业经营和强化商业银行的专业化经营水平。
邹新月,邓亭(2009)选取了12家中国商业银行1997~2006年的数据,其中包括4家国有商业银行及8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分析得出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范围经济要优于四家国有商业银行。指出范围经济的产生主要靠商业银行各项业务的综合发展,因此注重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及投资业务。
吴奉刚,陈国伟(2012)分组研究了我国14家商业银行2001-2010年的面板数据,其中有4家国有商业银行与10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得出的结论是: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的范围经济要好于股份制商业银行,在特定产出范围经济方面,贷款与存款、投资与存款存在成本互补,贷款与投资存在较轻程度的范围不经济。
上述结论有的之间存在相悖的观点,其分歧可能由于数据的选取、模型构建和估测方法的不同而产生。
四、对我国商业银行范围经济的进一步思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商业银行发展迅速,特别是最近十几年股份制商业银行迅速扩张,今年我国又进一步放开金融市场,鼓励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在我国金融改革这一大背景下,研究商业银行范围经济为银行业的改革提供了借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笔者发现,我国的诸多学者在分析中十分注重技术和方法,但是在具体的分析和对策中稍显不足,应用性不强。此外,针对国内外商业银行范围经济的比较分析不足,尤其是两者之间的差别分析不足,这不利于我国借鉴国外发达金融业的经验进行结构和业务调整。
参考文献:
[1] 刘宗华, 邹新月. 中国银行业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基于广义超越对数成本函数的检验[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4, (10).
[2] 袁成. 银行保险的经济学解释及其在我国的发展前景分析[J]. 生产力研究, 2009, (19).
[3] 吴奉刚, 陈国伟. 我国商业银行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实证研究[J]. 金融发展研究, 2012, (2).
[4] 王聪, 邹鹏飞. 中国商业银行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实证分析[J]. 中国工业经济, 2003, (10).
[5] 邹新月, 邓亭. 基于广义超越对数成本函数的商业银行范围经济实证研究[J].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2009, 24(1).
[中图分类号]F5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3)22-0093-02
道路运输规模经营作为道路运输规模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逐渐形成了规范化的经营。随着道路运输总产出的逐渐扩大,平均运输成本不断下降,这种现象被称为道路运输规模经济。道路运输业的规模和经济范围同一般工商业看似大抵相同,事实上也有所不同。相同点是:规模经济是指由于产量增加而引起平均成本降低,范围经济是指共同生产多种产品成本低于分别生产时的成本;不同点主要是因为运输产品的特殊性所产生的,若想将运输业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两者相互包含,那么,必须将多产品企业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概念直接引用到运输业中来,从而使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难以分开,两者相互作用,共同运作,这就构成了道路运输经济。
1规模经济性是道路运输的明显特性
根据现代运输经济学所持的观点来看,进入到21世纪后,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计算机网络技术、现代化的通信技术的应用,甚至包括道路运输在内的多种运输方式,均具有较强的规模经济性,而这一特性在道路运输上表现得更为明显。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道路运输的基础建设设施较为完善,道路运输路线众多,四通八达,是公共的运输方式,具有密度性高的特点,尤其是公路网体系把这些特性集聚一体。因此,为道路运输的合理有效运营提供了保障,为道路运输规模经济性的高速发展奠定了强有力的基础。
(2)对道路运输的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具有极强的社会性,这是使其实现条件变得简便的重要原因,运输企业不是一定要投资道路运输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全可以通过提高自身的运输能力、与相关同类型的企业进行密切的合作,使组织与管理能力在运输生产的过程中得以加强和提高,如若想使运输规模经济的效应得以有效地发挥作用,就要以现代化运输的组织技术以及不断加强和提高现代技术的应用为基础要素。
(3)道路运输在某些方面的优势是其他运输方式不可替代的,因为道路运输利用机动的交通工具,具有灵活性,使工作进行更方便快捷,更能适应先进社会发展的需要,其应用范围更广泛。道路运输的弹性相对较大,道路运输的规模具有经济性,但是并不表明企业可以很容易地就建立起规模经济,运输结构是影响道路运输规模所产生的经济效应的最主要因素,规模经济会对一定时期的道路运输结构的形成产生影响作用,与此同时,企业的经营结构是不断变化的,对规模经济的形成也是有直接影响的。
(4)竞争性运输结构中存在着经营主体过多、结构较为零散、服务代替性较强等特点,这些对规模经济效应的形成会产生阻碍。垄断性运输结构存在经营主体较少、服务有较大差异性、集中度过高等显著的特点,为规模经济效应的形成提供了很大便利。虽然,规模经济和企业规模存在较大的差异,但两者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通常都是在较大规模的运输企业生产经营的活动中产生。通过在动态的道路运输竞争过程的观察来看,对于个别区域和时期来讲,道路运输的经济容量相对而言是固定不变的,企业为了得到更多的发展空间不得不进行激烈残酷的竞争。在这样的竞争过程中,适者生存,优胜劣汰,最终,只有少数的大型企业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在道路运输领域占据着主导地位,从而使得经济集中度大幅度地提高,形成了垄断性质的经济结构。道路运输企业在积极追求发展空间、不断扩大企业运营规模的过程中,其实也是形成运输规模经济效应的过程。在目前的经济状况下,要更好地促进国内道路运输规模经济的发展,以适应时代潮流,更好地满足社会需要。
2我国道路运输规模经济发展的现状
虽然,现今人们对运输规模经济问题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但是因为竞争性的运输经营结构逐步形成,使之受到严重的影响,导致道路运输规模经济效应所到达的状态还不是很理想。有以下几个方面得以表现:
2.1道路运输经营企业众多,导致管理很难集中
到目前为止,我国的道路运输经营型企业的数量还在不断地增加,其中,小规模的经营单位所占比例较大,从道路货运市场和客运市场来看,集中率过低,对在运输服务和汽车维修等市场所反映的数据进行分析,所得市场集中度也是非常低的,大多数都是个体运输企业,组织较为零散,工作运输组织化程度过低,使得运输能力难以发挥,其利用率较低,仅达到一半的要求。因为此类现象的存在,导致道路运输市场集中度较为低下,因此,道路运输的规模经济效应难以发挥出有效的作用,同时,为了优化运输资源的配置造成了道路运输过程中的巨大经济损失。
2.2货运过程中信息传播慢
货运信息是在运货生产的过程当中反映出的有关生产要素的所有信息内容,其中包括运输途径、运输工具、货物来源、运输资费以及与物流息息相关的诸多信息内容。在国内,运输信息受到实际状况与所标注内容不相符的现象,受这样因素的影响导致出现扭曲的现象,而且现今社会的生产力发展的程度高低也是制约道路运输规模经济发展的因素。由于货运中介和的发展还不够完善,大多数都是小型的货物配送载运站,经营规模较小、所能掌握到的信息量并不充分,因而导致货源信息和运力信息产生了较为明显的分离,使道路运输变得不灵活,货物运输过程中不够重视采集信息、传播信息、运用信息和反馈信息等诸多环节。应当创立信息交流平台和与其相关联的运营保障体制。
2.3经营方式死板,技术应用跟不上科技发展
有很多道路运输的企业,其经营规模看起来很庞大,但是因为在竞争日益剧烈的运输经济结构下,为了能够得以生存,很多小型的运营企业和个体运输的部门,普遍采用了以单车进行承包或者是以单车租赁进行承包为主要形式的道路运输经营模式,这样,就将道路运输过程中有机衔接起来的各个环节给割裂开来,十分不利于道路运输规模经济的发展。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当今社会生活对运输的要求也日新月异,因此,这就要求企业经营者,抓住客户的心理,知道他们的所需,使服务更得客户满意,不断地完善经营方式,探索高效的运营手段,能够灵活的变动,适应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在这个高科技的时代,科技飞速发展,各种东西都在不断地进行着创新。因此,道路运输企业要考虑到货物运输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并对每个环节进行不断的优化改良和创新,从而提高运输能力和工作效率。借助高科技的发展来优化企业经营结构,使得技术的应用在道路运输的过程中发挥出更好的作用。
3切实有效的对策
3.1调整道路运输过程中的内容
将道路运输企业中的运力结构进行有效调整和不断的优化,使运输市场的供给与需求保持较为良好的动态平衡;对运输路线和工具进行优化调整和改良,从而提高运输的工作绩效;不断地完善企业运行结构,提高运输能力,改善组织过于零散等弊端,从而使企业提高运输组织化的程度;对企业的经营结构进行有效调整,拓展运输的范围,加强各种信息的传播,掌握好工作链条中各个环节的有机结合。
3.2不能盲目追求高速度
要不断地在发展的过程中积极进行改革创新,要不断地扩大其发展的空间范围,使得工作的效力有大幅度地提升,但是,与此同时,在道路运输的过程当中,切记不可一味地追求高速度而忽略了企业运营的基本目标。不要使用科技较为落后、不合运输要求的工具参与到运输中来,要大力提倡以正常合理的速度来发展经济。万万不可盲目的追求高速度,而不注重安全性。
3.3建立组织运输中介
要加大投入对道路运输过程中所需的中介进行的建设,这样,更有利于道路运输市场的完善,使得道路运输更方便、快捷、有效。同时,还要促进中介对运输过程中的各种信息进行收集,掌握更为充分的工作资料,从而为客户提供更好、便利、安全有保障的服务机制。
3.4建立企业制度
目前,市场竞争日益剧烈,在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残酷竞争中,小型企业难以立足。因此,要根据道路运输规模经济的发展趋势以及市场发展形势,制定合理有效的决策,建立起合理的企业制度。这样,企业的运营才有所保障,从而走向规范化。
4结论
经过近些年的努力,我国在道路运输规模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所取得的成效令人瞩目,不仅运输能力大幅增强,覆盖的范围也在逐步扩大。但是,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本文所述的现象依然存在。由于其基础设施有了较为明显的改善,但是运输需求各异,因此,要大力对运营结构进行调整。希望企业领导职责大力加强道路运输管理工作的实施,使道路运输的市场经济得以在平稳中求得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润芝.加快道路运输规模经济发展的思考[J].长沙航道管理局,2011(4).
[2]张桂欣.道路运输规模经济的发展现状与对策[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24).
1.国际竞争优势来源的经典观点:比较优势
一直以来,在研究企业国际竞争优势时,“比较优势”是最为经典的观点。在这方面的理论中,最早出现的是16至17世纪的重商主义理论,之后18世纪又有以国际分工为理论出发点的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Adamsmith)的“绝对优势说”和19世纪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的“比较优势说”,以及20世纪上半 叶具有现代意义的赫克歇尔(E・Hekscher)――俄林(B・Ohlin)“资源赋予论”等理论。鉴于当时的历史阶段,在国家与企业关系中,国家对企业跨国经营活动干预的明显性,以及企业自身跨国经营活动过程中国家利益倾向的显著性,早期的关于企业跨国经营理论,是隐含在以国家这个利益主体为解释对象的国际贸易、国际资本流动理论中而被阐述的。
亚当・斯密认为要参与国际贸易,就必须至少有一种产品在生产上与交易伙伴相比处于劳动生产率绝对高、或生产耗费劳动绝对低的地位上,否则,在国际贸易中就没有利益而只有损害。而大卫・李嘉图证明了决定国际贸易的基础是比较利益,而非绝对利益。不同国家有不同的资源禀赋条件,处于绝对优势的国家集中生产本国国内具有最大优势的产品,处于绝对劣势的国家也不必停止生产全部产品,而只应该停止生产国内处于最大劣势的产品,通过交换,可以获得比较优势。
在李嘉图的比较利益学说中,比较利益的根源是各国之间劳动生产率的差异以及由此产生的劳动成本的差异。然而在现实世界中,除了劳动成本外,其它生产要素(如土地、资本和矿产资源)也是非常重要的。于是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俄林就提出了“资源赋予论”,他们认为以自己相对丰裕的生产要素从事商品的专业化生产和国际交换,就会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否则就会处在相对不利的地位。因此,在国际经营活动中,一国出口的总是那些以自己相对丰裕的要素生产的产品,而进口那些需要用本国相对稀缺的要素生产的产品。
以上三种“比较优势”理论,从国家的层面上指出两国之间存在的要素差异,无论是劳动生产率、劳动成本还是资源禀赋的绝对差异或相对差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或者说是在国际商品交换中处于有利地位的基础,即优势产生的基础。但是,比较优势理论只是静态地分析了资源存量和生产地相对成本差异对各国贸易竞争优势的影响,排除了技术进步因素、需求因素、规模经济因素和许多实际因素的作用,没有考虑到国际间的大量投资和企业跨国经营现象,在这些条件下比较优势会发生改变。
2.企业国际竞争优势来源理论的发展
二战以后,鉴于企业已经成为国际资本流动中一种最为普遍而又高效的载体、其跨国经营活动已经随着企业自身力量的壮大及经营思想的转变而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现实,有一些理论从一开始就将企业作为行动主体来考察其国际经营与竞争活动,提出企业国际竞争的垄断优势,包括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的折衷理论。
海默(S・Hymer)在其撰于1960年、发表于1976年的《垄断优势论》中指出,由于产品和生产要素市场本身的不完全性、企业规模不同所导致的企业规模经济效益不同,以及政治干预等所导致的国内和国际市场的不完全性所建立起来的,在技术、规模、资金上的垄断优势,是谋取国外高额利润的来源,也是国际竞争优势的来源。市场缺陷的存在使得有些企业拥有了优势,这些优势包括三大类:(1)来自专利的生产技术以及生产要素的完善的优势,如专利和专有技术、获得资金的优势条件、管理技能等;(2)商标、公司信誉以及对优质名牌产品的设计的控制而产生的独特的产品差异优势;(3)大企业可能有包括内部和外部的规模经济的优势。
邓宁(J・H・Dunning)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1976)是众多关于企业跨国经营理论中影响最为广泛的,他也是从企业利益的角度来分析企业国际竞争行动。邓宁认为,企业的所有权优势(Ownership)、内部化优势(Internalization)和区位优势(Location)是企业进行国际竞争活动的充要条件。所有权优势是企业拥有的其它企业所缺乏并无法获取的某些无形资产,尤指生产技术上的优势。内部化优势是企业基于市场不完全性而致力开发的将所有权优势进行内部化的能力。而区位优势则指企业所处的特定国家或地区所赋予的包括政府政策、市场容量和劳工成本等企业外部经营环境上的优势。企业国际竞争经营的目标取向就是为了让这些优势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同时,邓宁的分析方法指出了不同的行业中企业应拥有的优势,以及到何地去发挥这种优势和怎样发挥这种优势。
3.以母国为基础的国际竞争优势来源:国家竞争优势
随着产业的不断国际化和跨国公司的不断高涨,以往的比较优势、垄断优势以及折衷理论提出的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似乎难以解释跨国公司如何在特定国家的特定产业发展独特的技术与经验,为什么有些国家的跨国企业能够建立并维持竞争优势,而其他则不行等问题。
1990年迈克尔・波特(Michael E・Porter)提出“国家竞争优势理论”,调查并研究了国家如何在产业的竞争中展现优势,以及竞争优势对企业战略和国家经济的启示,回答了以上提出的问题。他认为,企业具备国际竞争优势的决定条件,在于企业所处的国家能否在特定领域中创造和保持比较的优势,这也就是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国家是企业最基本的竞争优势,因为它能创造并保持企业的竞争条件。国家不但影响企业所作的战略,它也是创造并延续生产与技术发展的核心。波特认为母国市场优势是企业最重要的竞争优势,并且受四个因素影响,即生产要素、需求要素、相关和支持工业以及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状况,如下图所示。
生产要素是指在某个行业中竞争所需要的投入,如劳动力、土地、自然资源、资金和基础设施(如公路、通讯系统等)。这些要素分为基础要素(如自然资源、劳动力等)、高级要素(如公路系统、信贷等)以及特殊要素(如具有特殊技能的人力资源)。
需求要素是指本国自身购买需求的规模。销售的规模可以产生足够的需求来支持规模效率。这种效率同样会促使在其他国家市场上领先。但是,特殊的需求也会超越国界创造机会。例如,瑞士企业长期领导世界的采掘设备行业,这是因为瑞士经常需要采掘穿山隧道来修建铁路。
相关和支持工业是指企业的上游和下游都有强大的工业在支持,使得整条生产销售链都十分畅通。例如,意大利的制鞋行业,该行业供应商皮革业很发达,销售渠道也有所支持(因为到意大利旅游的人都会购买皮革产品)。
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状况同样促进企业的成长。每一个国家战略、结构和竞争的模式都是不相同的。但有一个相同的特征是竞争强度的加速。
这个国家竞争优势模型主要强调一国经济的环境和结构对国家竞争优势的作用。同时,该模型还认为机会和运气将有助于提高某些企业的竞争优势,企业的战略选择起着关键作用,且政府的政策也会发生作用。该模型是基于企业已经运用了合适的战略从而得到的竞争优势。同时,这四个因素可能会加强本国企业创造竞争优势的速度,也可能造成企业发展停滞不前。
4.企业国际竞争优势理论的整合:国际竞争优势来源的工具
关于国际竞争优势来源的理论,经历了从比较优势到国家竞争优势的历程,这种竞争优势的变化都体现为生产要素、成本要素、技术要素、需求要素等要素在不同国家的差异,发挥规模经济的优势,以及发挥管理技能、组织结构、企业战略等方面的优势。因此,对这些理论的总结研究表明,从比较优势理论到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企业国际竞争优势的来源在根本上都是建立在以下三个方面,即国家差异、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企业通过这三个基本工具来建立各自的国际竞争优势。
(1)国家差异。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要素,在无效率的市场中,这导致了国家要素成本的差异。企业的不同活动例如研发、生产和营销等都有不同的因素差别。企业因此能够通过设置价值链,使每一项在不同国家的活动都能以最小的成本带来最大的效益从而获得成本优势。同时,国家差异也存在于竞争的东道国市场,消费者的偏好和行为、分销渠道、促销策略以及其他营销手段在不同国家是不同的,因而,企业需要通过适应不同国家市场独特性的要求来影响它的生产和销售。例如,在比较优势、垄断优势、包含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的折衷理论以及国家竞争优势中,一个共同的基础就是国家差异。无论这些理论的视角如何,它们都是企业在国家差异性的基础之上对价值链进行要素的国际配置,从而获得成本以及其它的优势。然而,静态和纯粹的国家差异经济观点是不够的,要用动态的观点来看各种要素相对的优势,延伸社会和经济要素的概念,用更为广阔的社会相对优势概念来包括所有相对的优势,这些社会相对优势是指质量、原材料的数量和结构,以及人力资源等各种“软”资源,例如组织间的联系、教育系统、组织与管理的核心技术等。从整体而言,国家的相对优势能够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并依靠复杂的组织要素相配合来获得。
(2)规模经济。规模经济是一个比较完善的概念,并已经被广泛应用在如何获得竞争优势的研究中。而规模作为一种竞争的工具也已被企业运用到实际竞争中,然而,规模本身是一个静态的概念,它需要通过经验曲线和学习效应来获得动态的效果。例如,扩大产量有利于企业开发规模的效益,使企业能够积累学习,并使企业沿着学习曲线逐渐降低成本。
迈克尔・波特(1985)提出的价值链的概念充实了规模作为竞争优势来源的分析。这种概念化的工具集中分析了企业在不同价值增加活动中的规模利益。有效的规模将因活动不同而有所区别。市场不断扩大,分工日益深化,这就为企业建立专业化工厂生产某些专用设备或制作专门化投入物(中间产品、零部件、服务等)提供了客观可能性。比较优势、垄断优势、折衷理论和国家竞争优势中的另一个共性就是创造和利用专业化,并且动态地发展专业化。专业化带来的最大效益之一就是规模经济,获得规模效率。但不可忽视追求规模效率也会限制企业适应变化的能力。
(3)范围经济。范围经济效益产生于共享产品、市场或管理等一些活动所带来的成本的降低。范围经济的战略重要性来自于企业能力的多样化,它可以共享价值链中交叉的投资和成本,而这一点是竞争者无法效仿的。范围经济的第二个重要来源是共享内部关系,如与客户、供应商、分销商、政府和其他机构的关系。共享知识是第三个范围经济的来源。比较优势、垄断优势、折衷理论和国家竞争优势中,因为要素差异而采取集中或专业化,或者其它一些资源具有独特性,都是需要从共享资源(包括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来获得成本的降低或者独特性的持续,发挥范围经济效益,从而产生一时难以被模仿的优势。但是范围经济也是有成本和代价的,随着产品和市场多样化,管理的复杂性提高,企业更难以管理。
一、范围经济概念界定
界定范围经济概念是研究所有范围经济问题的逻辑起点。范围经济(Economies of Scope)概念由Panzar和willig(1975)首次提出,是指当一个企业从专攻一种产品转而生产多种产品,即当企业的生产经营范围扩大的时候,其平均成本下降这样一种经济现象,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经济形态。自此之后,理论界掀起了范围经济的研究热潮。钱德勒(Chandler,1980)把范围经济定义为“联合生产或经销经济”,是指利用单一经营单位内的生产或销售过程来生产或销售多于一种产品而产生的经济。国内学者周天勇(2005)则在引入时空因素的前提下区分了厂商范围经济和区域范围经济,他认为当一种产品由一个厂商多个地点的多个工厂贴牌生产,其成本如果低于多个厂商生产时,也应当称之为范围经济。
由此可见,范围经济就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扩大其经营范围,由生产单一产品或提供单一服务发展到生产多种产品或提供多种服务时,其成本得到降低、利润得到提高、效益得到提升的经济效应。其与规模经济及集聚经济有着不同的含义,一般被用于解释不同的经济现象。规模经济多用于解释一个企业在某一产品或某一行业的规模扩大所导致的效益增加,范围经济多用于解释企业的产品或服务的多元化所导致的企业效益增加,而积聚经济多用于解释企业的区位积聚所产生的经济效应。一个企业是可以同时获得规模经济、范围经济以及积聚经济效应的。
二、范围经济的产生机理
从本质上来看,范围经济产生于对企业内部剩余资源的充分利用。这些剩余资源(闲置资源)原本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的内部不经济性,而通过实现范围经济,企业提高了利用资源的能力和效率,从而避免了内在外部经济。纵观国内外研究文献,范围经济的产生机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范围经济产生于对企业有形资源的充分利用。范围经济之所以能够产生,首先表现在企业对有形资源的充分利用。钱德勒(Chandler,1980)认为联合生产经济(即范围经济)带来的成本减少很显著,其成本利益来自于用很多相同的原料和半制成材料,并用同样的中间工序来生产多种产品,在同一工厂同时生产的产品数目的增多,降低了每一产品的单位成本。Panzar和willig(1981)指出,范围经济来源于分享的投入(Shared in-puts)或分享的准公共投入(Shared quasi-pubIic inputs),即一种投入用于生产一种产品的同时对其他产品的生产也有帮助。Goldstein和Gronberg(1984)认为生产多种产品的企业的范围经济隆,衣赖于资源或投入的未充分利用。
2、范围经济产生于对企业无形资源的充分利用。范围经济还产生于对诸如技术、管理等无形资源的充分利用。Teece(1980)认为范围经济的一个重要来源是“诀窍(包括技术上的诀窍和管理上的诀窍)的共同和重复使用(The common and re-CuxTelatuse of proprietary know-how)”,Prahahd和Hamel(1990)称其为“核心竞争力”。Besanko、Dranove和Shardey(1996)的研究显示,美国许多大型企业的R&D经费都超过了销售收入的5%,资本密集型企业同时也是研发密集型企业。因此,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范围经济有可能产生于研发的溢出(spillover)效应。此外,范围经济还可能产生于对管理能力的充分利用。我们知道,企业家能力特别是其管理能力、管理经验、经营技能等无形资源不仅体现在企业家身上,而且还蕴藏于企业的组织结构、管理系统和企业文化之中。其中大部分并不是针对某一特定产品,而是具有通用性。换句话说,多个产品能够共享这些无形资源,从而能够提高企业对原材料、设备、厂房等有形资源的利用效率(王大树,2004)。
3、范围经济可能产生于市场的内部化。在市场经济环境中,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除运输成本外,企业资产的专用性、信息的不对称性、交易的不稳定性以及时间空间的差异性等方面所导致的企业间交易成本的上升越来越受到关注。而产品或服务的多元化则可以将企业的外部交易内部化,从而有利于交易成本的减少。一个炼钢厂兼并铁矿厂,实际上就是为了减少经常签订合同所带来的成本,同时还能保证原材料的供应和合法避税。因此,范围经济可能产生于交易市场的内部化。
4、国内学者对范围经济产生机理的相关研究。范围经济产生于营销网络的共享,尹义省(1997)指出,即使只生产一种产品,企业也需要一定规模的营销系统。当利用原有的营销网络进行相近产品的营销时,通常不需要增加投资,或者只需增加少许投资,分配和销售的成本会在各产品中分摊,从而节约流通费用。范围经济产生于价值链间的战略匹配关系,徐二明、王智慧(1999)基于企业的价值链角度,指出尽管不同产品或业务的价值链不尽相同,但不同价值链的某些环节却可能存在交迭或一定的战略匹配关系,即不同产品或业务的生产经营在这些活动上可能实现某种程度的协同效应或共享,有效地降低企业的平均成本。基于微观视角,叶华光(2008)认为通用技术的溢出效应是创造范围经济的核心,管理诀窍的扩展效应是创造范围经济的关键,知名品牌的整合效应是创造范围经济的保证,生产材料的节约效应是创造范围经济的补充。
综上所述,不同学者基于不同的视角和理论基础对范围经济的产生机理问题进行了广泛研究,其不同的研究结论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对其进行解释。纵观这些文献,国内外学者对于范围经济产生于对企业内部剩余资源的充分利用的观点是一致的,剩余资源既包括有形资源也包括无形资源。技术诀窍、管理技能企业文化、企业品牌等无形资源的共享以及企业内部资源的协同效应对于范围经济的产生具有重要影响。
三、范围经济与企业多元化投资
20世纪中期以来,发达国家的企业多元化投资经营已呈上升之势,在当今国际市场上的绝大多数巨型企业(主要是跨国公司)都属于多元化经营企业。企业的多元化投资经营与范围经济是分不开的,可以说,范围经济的存在是以企业多元化投资经营为基础的,企业的多元化投资经营是以范围经济为内因的。钱德勒(Chandler,1980)把范围经济与规模经济和分工及生产专业化联系起来,用实证的方法解释了范围经济对企业的多元化经营所起的作用。陈章武、李朝晖(2002)从范围经济的内在和外在两个方面,探讨了范围经济为企业带来的生产成本、差
异化、市场营销、技术创新及抵御风险等方面的竞争优势。孙晓峰(2003)剖析了多元化经营的各类模式,指出能否达到范围经济是多元化经营成败的关键。彭祖湘(2006)指出,企业多元化经营既可能产生正面效应,也可能产生负面效应。
由此可见,范围经济与企业的多元化投资经营有着必然联系,可以用范围经济解释企业的多元化投资现象。正是范围经济的存在,企业才会选择多元化投资经营战略,同时企业也能从多元化投资经营中获得范围经济性。但必须明白,企业的多元化投资是一把双刃剑,盲目的多元化投资经营可能导致企业的失败,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因此,在进行投资决策时,一定要根据企业实际,实事求是、科学合理的选择其投资、经营战略,这对于企业的司持续成长至关重要。
四、范围经济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