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6 10:19:2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经济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呈现了诸多发展趋势,其中,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其表现及影响已日益为国际社会所广泛关注。它使企业生产的内部分工不断扩展为全球性分工,使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优化组合,达到资源优化配置,从而促进了各国和全球经济的共同发展,同时也带来了全球共同面临的社会经济问题。
一、经济全球化的基本特征
经济全球化,是指资本、信息、技术、劳动力、资源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流动、配置、重组的过程,是生产、投资、金融、贸易使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相互融合、相互依赖、相互竞争和制约的趋势。它有以下基本特征。
1、企业全球化
跨国公司既是生产和资本国际化的产物,又会进一步促进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和全球化。跨国公司在全球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十分重要,一直是国际直接投资的主导力量。全球化的发展使跨国公司的生产在全球范围内组织,竞争也在全球范围内展开。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兼并现象比较突出,并呈现出两大突出特点:规模大;兼并数量多;涉及金额巨大。这种企业的兼并浪潮客观上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2、生产全球化
生产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特征,也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动力。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分工进一步向广度和深度发展,从广度上讲,参与国际分工的国家和地区已遍及全球;从深度上讲,国际分工越来越细,已由过去单一的垂直型分工发展为垂直型、水平型和混合型多种分工形式并存的新格局。同时,国际直接投资迅速发展,国际直接投资是一种深层次上的通过投资设厂,在生产领域里、在生产过程中把各国经济联系起来的方式,90年代以来,国际直接投资增长速度在各项国际经济指标中是最高的。另外,国际资本流动规模的迅速扩大,已成为贸易之外联系世界各国经济的又一重要纽带。
3、贸易全球化
贸易全球化表现在:国际间的产业转移使各国交流产品的必要性大大增加;新科技革命推动下的高效率大批量生产,也要求在全球范围内开拓市场,扩大国际贸易规模;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增加了对国外产品的需求,从而促进贸易全球化;便捷灵活的贸易方式和国际协调对贸易限制的减少,促进了贸易全球化。二战后,国际贸易总量和规模不断扩大,而国际贸易的进一步增长又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4、市场经济体制全球化
虽然西方发达国家实行市场经济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二战后相继取得民族独立的发展中国家也大都选择了市场经济体制,但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经济全球化还只是上世纪末的事情。目前,市场经济体制已成为不同制度国家的共同体制,从而为市场经济全球化奠定了制度性基础。经济全球化以市场经济体制的全球化为基础,没有市场经济体制的全球化就没有生产要素国际间的自由流动,也就谈不上真正意义的经济全球化。
5、金融全球化和经济信息化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现代电子技术和通信手段的飞速发展,尤其是随着各国对资本流动管制的解除和“电子货币”(信用卡)的流行,货币的国际交换和流动的规模日益扩大,使经济信息在全球迅速、准确地传递,这大大促进了金融市场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金融的全球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现代科技的加速发展,信息化已成为市场经济全球化的一个显著特征,信息产业在一些发达国家已取代传统产业而成为支柱产业。信息产业的飞速发展也改变了传统制造业、商业、金融业的生产组织方式和经营方式。这一切使全球经济活动的速度越来越快,规模越来越大。
6、区域经济一体化不断加强和国际经济组织日益健全
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展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明显加快,这种区域经济一体化进一步推动了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蓬勃发展的同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世界贸易组织等作为协调和监督世界经济运行的国际性组织,其权威性和作用越来越明显,在世界经济活动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二、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有正面效应,也有负面效应。
1、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机遇
二战以来,发展中国家纷纷实行市场经济体制,逐步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多数发展中国家也在不同程度上成为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
(1)经济全球化使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深化,步伐加大。发展中国家利用这个契机,既可以继续引进发达国家技术比较先进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增加国内就业,扩大出口,完成工业化进程;又能够利用经济全球化提供的机会,加大对发达国家先进技术的引进和学习,发展一批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在某些关键环节上占据优势地位,加速国内现代化进程。
(2)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的资本外投创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和条件,使其对外直接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增长迅速。如:1983―1987年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额仅为年均42亿美元,1996年则增加到510亿美元,而到2003年,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则达到900亿美元,占全球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的十分之一强。
(3)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更多吸引外资的条件和机会。据联合国公布的数据,发展中国家吸引外资的数额在增长;投向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私人资本在增加。吸引外资规模的扩大,无疑有助于解决发展中国家的资金短缺问题。
(4)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发展,使其在世界市场的竞争力逐渐增强。近年来,发展中国家有些跨国公司已从贸易活动深入到国际生产领域和高科技领域,并开始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向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提出了挑战。
(5)经济全球化带动了世界范围内经济与技术开发区、保税区和自由贸易区等多种形式自由经济区的发展。主要分布于发展中国家的各类经济区,不仅成为吸引外资的“载体”,而且对解决这些国家的就业问题发挥了积极作用。
(6)经济全球化拉动了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近10年来,国际贸易的增长大大超过世界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尽管发达国家是国际贸易的最大受益者,但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亚洲的发展中国家也受益于国际贸易。
总之,发展中国家通过参与经济全球化,可以为自身发展提供全球化的市场、资金、技术、人才及先进的管理经验,使国内资源得到最为充分的合理配置;可以在日益剧烈的国际竞争中,尽快地提高本国民族企业的竞争力,加快经济改革与对外开放,促进经济现代化的早日实现;还可以推进政治改革,加速民主化进程。
2、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挑战
发展中国家在与发达国家分享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部分利益的同时,却承受着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负面效应甚至对本国经济的严重冲击。
(1)经济全球化导致和加剧了世界经济发展的进一步不平衡。突出表现在南北差距不断扩大,发展中国家更加落后于发达国家,尤其是造成那些处于最底层的发展中国家更加贫穷落后。因此,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1999年度人类发展报告》中呼吁人们重新认识经济全球化问题,努力缩小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
(2)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要求各国都要一定程度地让渡和共享经济,而这种让渡和共享实际上又是不对称的。同时,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世界范围内市场力量的加强以及发达国家大跨国公司的不断扩张,有可能冲击发展中国家的一些国内产业,威胁其国内市场安全,使发展中国家在经济事务中的权力相对减弱。另外,适应经济全球化需要而成立的“超国家”的专门性国际经济组织也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形成约束,因此,经济全球化带给发展中国家的最大问题是国家将受到冲击和削弱,国家经济安全受到威胁。
(3)随着全球贸易和全球生产体系的迅速发展以及跨国公司及其资本的不断扩张,发展中国家的民族经济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和冲击,对发达国家的依附性也不断增大,因此,发展中国家在当前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处于不利地位。
(4)在解决全球性问题时,发展中国家面临着两难的尴尬局面:一方面他们要发展本国经济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另一方面却被发达国家指责破坏环境。而实际上,经济全球化使发达国家将越来越多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以及对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发展中国家资源浪费现象因此而相当严重,平衡的生态系统因此而遭到破坏,良好的自然环境因此而受到污染,社会负担成本因此而日益加重,从而严重影响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并最终影响到整个世界的可持续发展。而问题的实质在于,发达国家现在已经超越了工业化发展阶段,它们理应对已经形成的环境污染负责。
(5)经济全球化下的金融全球化,在推动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容忽视的金融风险和经济冲击。目前,24小时电子化交易的全球金融市场已经形成,在为市场交易提供更大便利的同时,也为金融界的不少投机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金融衍生工具的发展,国际互联网的畅通运行,使资金可以随时流向地球上任何一个有利可图的地方。由于国际市场上巨额资金的短期套利,如果在防范金融风险和稳定金融秩序方面稍有不慎,将会带来巨大风险,墨西哥和东南亚的金融危机都是最好的例证。
可见,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深远而复杂,各国都要从自身的战略高度,全面考虑本国的经济利益,综合平衡各方面的经济利益关系,既要看到经济全球化的大好前景,又要充分考虑到可能产生的问题并审慎对待,不可盲从。
【参考文献】
[1] 十七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学习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07.
一、相关概念的理论界定
经济管理法律行为是经济管理行为法律层面的范畴。其主要特征是经济管理行为受到法律的制约,并经过了法律的调整。经济管理的范围包含了国家对于经济财产事务的公共管理,同时也包含了对个人、家庭以及企事业单位的经济实物管理。在文中主要论述公共经济管理和因社会化而导致内部关系外部化具有公性质的私的经济管理方面的相关内容。公共经济管理行为可以定义为政府相关职能部门、非营利组织等公共部门对于国民经济实施管理的行为。其显著的特征是在管理过程中突出以社会的整体利益作为管理的基本原则。管理内容包含相关规章制度的建立、实施、组织协调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可持续发展是上世纪80年代出现的新的发展观,可持续发展对于世界上各个国家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发展都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经济管理中发法律行为制度是为了保证国家对于经济管理行为的实施,是其管理的重要法律保障。因此在管理过程中,相关的法律制度要能够适应经济发展的不断变化,实施可持续发展。根据法律现实主义的观点,法律要能够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要能够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发展的基本理念,作为在经理管理法律行为过程中的行动指南、行为标尺,最终形成经济管理法律行为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二、经济管理法律行为的基本特征
(一)持续性特征
经济管理法律行为中的首要基本特征就是经济管理法律行为的可持续发展。在此特种中要求法律管理行为能够兼顾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的结合,避免各种短视行为对于国家经济生活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可续行在经济管理法律行为中坚持以和谐型内涵作为基本的方向,可持续性的核心要求就是要能够保证人类的经济以及社会发展不能够超越资源以及自然环境可承受的能力。经济管理的法律行为持续性特征人类的经济体系与生态体系之间相互关系的基本特征,生态体系较为稳定、变化较慢,而人类的经济体系则变化较快,呈现动态的基本特征。因此人类的经济发展要能够满足持续性的特征,保证不破坏生命支持系统的多样性,复杂性及其功能,人类活动的影响应该保持在一定的范围之内。
(二)和谐型特征
经济管理法律行为要能够体现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在此基本特征下人与自然界之间不是二元对立的关系,不是能够对自然进行随机支配的主人,而应该更为关注自然界的独立意义和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价值。在经济管理法律行为中药能够给予自然充分的尊重,不能够安排超越自然承受能力,经济管理法律行为要能够适应和谐性的要求,要能够超越人类中心主义,不断吸收生态中心主义的合理科学因素。
(三)系统性的特征
经济发展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其发展的特征不是孤立的,在经济管理的法律行为中不能够存在孤立发展的观点,简单的方法也不能够解决经济管理中诸多复杂的问题。局部发展或者某一个方面的发展不能够形成真正意义上社会经济的发展。历史的经验证明,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和微观效益的方案对于经济整体发展都是不利的,是不可持续的发展,也是在管理过程中缺乏整体系统观念的体现。
三、经济管理法律行为可持续发展理念在经济发展中的功能
(一)经济管理法律行为可持续发展理念对于市场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实践经验表明,市场是实施资源配置最为有效的手段,社会主要市场经济也是最有效率、最为成功的经济制度之一。但是市场不能够有效解决人类经济发展所有重要的问题,因此经济管理的法律行为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对于市场可以实施有效的管理,纠正市场在发展过程中的不正确走向,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协调发展。其主要实现方案主要有反垄断、消除不正当竞争;采用税收、补贴及法律规制等各种手段,增加外部的收益和负外部的成本,使外部性内在化以及提供公共用品等,通过经济管理法律行为可持续发展理念,有助于纠正市场失灵,实现市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经济管理法律行为可持续发展理念有助于整体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经济管理的法律行为主要体现的持续性、和谐性等方面的特征要求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各个群体之间能够协调运作,健康发展。因此可持续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各个群体、不同阶层要能够保持一种共赢与和谐竞争的关系。公共利益的存在是个人利益存在的重要保证。个体的理性是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原动力,但是缺乏合理的格局,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会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坚持经济管理法律行为可持续发展理念,运用经济管理法律行为来纠正个人理性所导致的偏差,实现个体理性和公共理性和谐相处,达致个体利益和公共利益的共赢。
四、经济管理法律行为可持续发展理念在经济发展中的贯彻实施
经济管理法律行为可持续发展理念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首先要能够倡导经济的绿色转型,要能够发展绿色战略性新兴产业,保证经济转型以及在此过程中培育发展的战略性产业对于经济整体发展的重要作用。在管理中要能够体现对于产业的地区合理布局、实现经济发展以及环境社会发展的协同效果,在进行相关制度的建立的社会要能够进行正确引导,避免避免恶性竞争、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规范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健康发展。
主管部门同时也可以通过财税管理手段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要能够建立稳定的资金对于可持续发展的重点工程进行合理的补助,并采用税收等行政手段对于不同类型的经济主体进行有差别的税率,提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低效率的资源产品和初级产品出口关税税率,使得经济管理法律行为可持续发展理念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起到重要的引导的作用。最后还可以通过金融手段为循环经济体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持,在当前阶段,信息与通信技术领域的发展急切需要进行经济管理法律行为进行绿色经济的转型。
五、结论
经济管理法律行为可持续发展理念对于社会经济的协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缺乏管理的机制下,市场的竞争以及社会的经济发展都是无序混乱的,对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具有不利的影响。经济管理法律行为可持续发展理念具有可持续性、公平性以及整体性的特征,通过制度的建立实施,以管理的手段以及各种调控方案对经济发展进行正确引导,对于经济的健康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关键词
现代农业经济;农业技术推广;农业科技成果
农业发展历史悠久,是影响国民经济的重要因素。近几年,农业技术推广得到专家与学者的关注与重视,充分显示其在现代农业经济中的作用,为现代农业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1农业技术推广的基本概念
一般农业技术推广的基本概念包括3个层面,即狭义的农业技术推广、广义的农业技术推广及现代农业技术推广。
1.1狭义的农业技术推广
即以大学或科研机构的研究成果为依据,采用切实可行的方式推广给农民,使农民能将新知识与新技能应用至农业生产过程中,达到增产的目的,并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1]。技术指导是狭义农业技术推广的基本特征。
1.2广义的农业技术推广
即在技术指导基础上,增加产前咨询指导及产后的销售服务,对农民的培训教育与组织农民经营均属于该范畴。广义的农业技术推广是对狭义农业技术推广的拓展深化[2]。教育是广义农业技术推广的基本特征。
1.3现代农业技术推广
指基于农业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作用下,通过多样化形式,使农业新成果、新信息扩散至三农中,实现潜在生产力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变,推动三农综合发展[3]。沟通与咨询是现代农业技术推广的基本特征。
2现代农业经济中农业技术推广的作用
2.1农业技术推广是传播科技成果的纽带
科技成果的传播以农业技术推广为媒介,将农业技术扩散至农业生产中,指导农民农业生产。科技成果是农业专家与学者研究的成果,基于实践基础上得以归纳、总结和研发的农业成果。如何有效将农业科技成果传播至农业生产中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农业技术推广作为推广农业科技成果的媒介,充分发挥着其在现代农业经济中的纽带作用。
2.2农业技术推广对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具有促进作用
农业科技成果的最终目的在于转变现实生产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业技术推广在农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变过程中具有促进作用。农民以农业科技成果为指导,优化农业种植技术与生产技术,以农村农业发展实际情况为依据,实现农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变,为农村经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2.3农业技术推广有利于新科技成果的创造
若想满足农业生产力发展需求,解决农业经济发展的问题,应以农业技术推广情况为依据,充分发挥其在农业新技术成果研发中的创造作用,促进农业进一步发展。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熟知农业技术推广情况、农业技术存在的问题以及农业发展状况,为研发新科技成果提供依据,保证农业科技成果研究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2.4农业技术推广对农民综合素质具有教育作用
农民的综合素质是影响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因素。诸多农民仍沿用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增加了农业技术推广难度。利用农业技术推广的教育作用,结合多样宣传方式,使农民接受并认可农业技术推广。
2.5农业技术推广对农业方针、政策等的制定具有参谋作用
基于农业技术推广作用下,农业技术推广员充分掌握了农业技术推广现状、存在问题及农业发展基本状况,为制定新的农业方针及农业政策提供依据,是农业科技成果再完善的基础,是实现农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桥梁。
3小结
农业技术推广是促进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有效措施,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保障。因此,农业生产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农业技术推广在现代农业经济中的纽带作用、促进作用、创造作用、教育作用和参谋作用,推动农业发展。
作者:蒋洪元 单位:云南省巧家县老店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参考文献
关键词
现代农业经济;农业技术推广;农业科技成果
农业发展历史悠久,是影响国民经济的重要因素。近几年,农业技术推广得到专家与学者的关注与重视,充分显示其在现代农业经济中的作用,为现代农业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1农业技术推广的基本概念
一般农业技术推广的基本概念包括3个层面,即狭义的农业技术推广、广义的农业技术推广及现代农业技术推广。
1.1狭义的农业技术推广
即以大学或科研机构的研究成果为依据,采用切实可行的方式推广给农民,使农民能将新知识与新技能应用至农业生产过程中,达到增产的目的,并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1]。技术指导是狭义农业技术推广的基本特征。
1.2广义的农业技术推广
即在技术指导基础上,增加产前咨询指导及产后的销售服务,对农民的培训教育与组织农民经营均属于该范畴。广义的农业技术推广是对狭义农业技术推广的拓展深化[2]。教育是广义农业技术推广的基本特征。
1.3现代农业技术推广
指基于农业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作用下,通过多样化形式,使农业新成果、新信息扩散至三农中,实现潜在生产力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变,推动三农综合发展[3]。沟通与咨询是现代农业技术推广的基本特征。
2现代农业经济中农业技术推广的作用
2.1农业技术推广是传播科技成果的纽带
科技成果的传播以农业技术推广为媒介,将农业技术扩散至农业生产中,指导农民农业生产。科技成果是农业专家与学者研究的成果,基于实践基础上得以归纳、总结和研发的农业成果。如何有效将农业科技成果传播至农业生产中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农业技术推广作为推广农业科技成果的媒介,充分发挥着其在现代农业经济中的纽带作用。
2.2农业技术推广对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具有促进作用
农业科技成果的最终目的在于转变现实生产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业技术推广在农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变过程中具有促进作用。农民以农业科技成果为指导,优化农业种植技术与生产技术,以农村农业发展实际情况为依据,实现农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变,为农村经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2.3农业技术推广有利于新科技成果的创造
若想满足农业生产力发展需求,解决农业经济发展的问题,应以农业技术推广情况为依据,充分发挥其在农业新技术成果研发中的创造作用,促进农业进一步发展。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熟知农业技术推广情况、农业技术存在的问题以及农业发展状况,为研发新科技成果提供依据,保证农业科技成果研究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2.4农业技术推广对农民综合素质具有教育作用
农民的综合素质是影响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因素。诸多农民仍沿用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增加了农业技术推广难度。利用农业技术推广的教育作用,结合多样宣传方式,使农民接受并认可农业技术推广。
2.5农业技术推广对农业方针、政策等的制定具有参谋作用
基于农业技术推广作用下,农业技术推广员充分掌握了农业技术推广现状、存在问题及农业发展基本状况,为制定新的农业方针及农业政策提供依据,是农业科技成果再完善的基础,是实现农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桥梁。
3小结
农业技术推广是促进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有效措施,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保障。因此,农业生产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农业技术推广在现代农业经济中的纽带作用、促进作用、创造作用、教育作用和参谋作用,推动农业发展。
作者:蒋洪元 单位:云南省巧家县老店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参考文献
高尔夫运动是现代体育运动社会发展进程中一项古老的户外体育运动。海南高尔夫运动在现代社会经济文化的社会影响下,以其独特的运动魅力,所表现出诸多经济功能和文化内涵,使我们无法用一般体育运动的认识方法来评价高尔夫运动对现代经济与文化的发展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和推进作用。海南高尔夫运动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来源之一,显示出了巨大的社会经济的发展潜力,并迅速成为对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作用的新兴的社会第三产业。海南高尔夫运动产业化的社会发展,是基于现代社会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文明、高雅、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情趣的心理祈求,以及社会个体文化价值趋向的心理驱动,成为海南高尔夫运动产业化发展的重要的社会基础。
一、海南高尔夫运动的发展现状及产业化发展的基本特征
(一)海南高尔夫运动
高尔夫运动起源于英格兰,至今已经有500多年的历史了。20世纪高尔夫运动传人中国,目前在广东、北京、上海、海南等地已建成了许多个具有国际水准的高尔夫球场,高尔夫运动产业化发展趋势已初步形成。由于缺乏系统的整体品牌宣传推广,海南高尔夫运动目前在国内外的知名度还不是很高。
(二)海南高尔夫球场
海南高尔夫运动自1992年开始,至今已经经历13个春秋。自1992年由台商独资建成海南第一家高尔夫球场――海南台达高尔夫俱乐部开始营业至今,海南已有20多家高尔夫场分布于海南海口、博鳌、兴隆、三亚四大区域,高尔夫球爱好者人数超过30多万人,预测这个数字在以后的5年中将以每年超过20%的平均速度增长。尽管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海南的高尔夫球场并不算多,但与国内其他省市相比,其密度名列前茅,数量也仅次于广东、上海和北京。
(三)海南高尔夫运动产业化发展的基本特征
高尔夫运动产业化的社会发展是现代经济文化一体化社会发展的基本体现,也是以体验高尔夫运动文化,感受高尔夫文化魅力的社会消费群体的不断扩大,为高尔夫运动的产业化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所以,作为一种文化消费体验和感受高尔夫文化的发展内涵,实现社会个体追求高雅、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与休闲方式的心理发展祈求,是高尔夫运动产业市场发展的重要社会基础,海南高尔夫运动产业化发展的基本趋势主要体现在市场发展结构还未完善、参与市场竞争的基础还未达到具体要求、不同市场的管理人员还未实现本土化,管理还未达到专业化和科学化水平等。
二、制约海南高尔夫运动产业化发展的因素
许多学者认为在我国的基本国情下,制约海南高尔夫运动产业化发展的因素还很多,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制约海南高尔夫产业发展的因素。
(一)人均可支配收入低,消费门槛太高
虽然近年来海南的经济迅猛发展,人们的收入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人们的消费能力已经今非昔比,但是一般的普通大众仍然是没有能力涉足贵族化的高尔夫消费。海南人均可支配水平在2003年还是刚达到1000美元而已。海南的高尔夫球场一般都有价格昂贵的会员证,让一般工薪族望而却步。这也是制约海南高尔夫运动产业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在经济尚不发达的海南,要想更多的人来参与高尔夫运动,要使更多的人了解海南高尔夫运动,必须要将其消费门槛降低,让更多的人去参与高尔夫这项运动。
(二)技术和管理人员缺乏
目前国内很多球场靠聘请国外的管理人才来管理高尔夫球场,这无疑增加了经营管理的成本。中国高尔夫教育与国外还有比较大的差距,而技术和管理人才也比较缺乏,和外国的相比还比较落后许多,根本就跟不上国外的节奏,这也不能够使海南高尔夫运动产业顺利地向前发展。目前全国接受高尔夫专业大学教育的学生只有少数部分,大部门集中在深圳和北京,据具体调查所知,海南地区高尔夫产业管理层所需要的人才达到300~500个;5年之内,这方面的需求将达到1500~3000个。这些简单的数据都已经足够说明了海南高尔夫人才供需比例严重失衡,很多高尔夫行业的管理者和经营者缺乏高尔夫产业的意识。
三、海南高尔夫运动产业化的发展对策
海南高尔夫活动和高尔夫产业处在初始发展阶段,为使其健康、快速、持续发展,必须选择合适的发展途径,寻求多方支持并形成合力。
首先应充分发挥社会行业组织作用,使之成为推动海南高尔夫和高尔夫产业发展的主要力量。其次要充分运用传媒的力量,为海南高尔夫运动和高尔夫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另外积极创办高尔夫职业教育学院,为高尔夫产业发展创造人才条件。
四、结论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各项建设的不断完善,海南高尔夫运动产业也取得了较大发展,但与国内某些地区相比,其发展程度相对落后。研究认为在今后的发展中,随着海南高尔夫产业不同市场的企业经营和市场开发,海南高尔夫运动产业将会体现出平民化、市场主导型、叛卖快乐经营模式和媒体相结合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吴亚初.现代高尔夫运动发展特征及社会属性之窥见[J].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3)321-325.
[2]陈伟新.周丽亚.深圳高尔夫运动公众化发展趋势[J].国外城市规划:规划研究,2002,(5)43-45.
[3]郁小平,何莽.珠江角高尔夫产业环境分析及发展对策[J].区域经济2003,84-85.
[4]郁小平.中国高尔夫俱乐部发展战略研究[J].暨南大学2004.
[5]杨晓生.论高尔夫运动的文化内涵[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4,(1)9-11.
1.下列不属于市场失灵表现的是(D)
A.收入分配不公B.防治传染性疾病
C.国防科技研究D.企业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
2.以下不属于造成垄断的原因的是(D)
A.成本递减B.规模报酬递增
C.产品之间的差别D.行业内的厂商很少
3.财政分配的主体是(C)
A.家庭B.社会团体与组织C.政府D.企业
4.财政分配区别于其他分配范畴的基本特征是(A)
三、名词解释
1.市场失灵
2.垄断
3.外部性
4.财政
5.财政职能
6.资源配置职能
7.收入分配职能
8.经济稳定
四、简答题
1.什么是市场失灵?其主要表现是什么?
2.简述财政的基本特征。
3.如何理解资源配置?
4.简述资源配置的主要内容。
5.简述财政实现资源配置职能的手段和机制。
6.财政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原因是什么?
7.简述财政实现收入分配职能的手段和机制。
五、论述题
1.试论述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
2.试论述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
3.试论述财政的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
A.财政分配的主体是国家或政府B.分配的对象是社会产品与服务
C.目的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D.分配具有历史性
5.财政分配的目的是(D)
A.为了建设社会主义强大国家B.为了合理配置资源,提高经济效益
C.为了实现国家政治经济职能D.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6.下列哪种观点主张“财政活动体现的是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的分配关系”(A)
A.国家分配论B.价值分配论C.国家资金运动论D.社会共同需要论
7.财政是一个A,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活动。
A.经济范畴B.政治范畴C.社会范畴D.法律范畴
8.运用有限的资源能形成的资产结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和地区结构,达到优化资源结构的目的,属于财政职能中的(B)
A.收入分配B.资源配置C.物价稳定D.经济稳定和发展
9.当前,各国普遍使用的公平收入分配的指标是(C)
A.恩格尔系数B.收入弹性系数C.基尼系数D.价格指数
10.以下属于财政资源配置功能的是(C)
A.征收个人所得税B.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C.公共投资D.控制货币供应量
11.作为市场人的企业,与其纳税责任相对应的权利是(C)。
A.产品和服务定价B.销售产品和服务收费
C.享受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D.自主选择投资
12.通货膨胀是属于下列哪项因市场失灵而导致的宏观经济问题(D)。
A.公共产品供给“搭便车”B.资源配置失衡
C.收入分配不公D.经济波动与失衡
13.关于混合经济,下列哪项理解是错误的(D)。
A.企业和个人提品和服务受市场供求关系影响
B.企业和个人提品和服务受政府财税政策影响
C.政府提供服务受市场供求关系影响
D.政府提供服务是公共选择的结果
14.关于资源配置效率,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B)。
A.资源的组合B.基本生活品产出化
C.社会福利D.资源配置结果均衡
15.下列哪项不属于政府财政职能手段(D)。
A.税收制度B.社会保障制度
C.企业节能减排的财政补贴D.企业自主创新投入
16.下列关于经济发展的理解正确的有(D)。
A.经济增长B.GDP增长C.国民收入增长.D.经济、社会、环境的和谐进步
17.下列哪项不属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稳定器(A)。
A.比例所得税B.累进所得税C.社会保障制度D.养老保险制度
二、判断题
1.完整的市场体系是由家庭、企业和政府三个相对独立的主体组成的,政府可以通过法律、行政和经济等手段,“凌驾”于市场之上介入和干预市场。(T)
2.一般认为,基尼系数处于0.4~0.5之间被视为合理区间,基尼系数越小越趋于公平。(F)
3.由于市场失灵的存在,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越多越好。(F)
4.收入分配的核心问题是实现公平分配,因而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所要研究的问题,主要是确定显示公平分配的标准和财政调节收入分配的特殊机制和手段。(T)
5.经济发展一定包含着经济增长,但经济增长不一定是经济发展。(T)
6.财政是一种经济行为或经济现象,这种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的主体是企业。(F)
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起资源配置主导作用的仍然是计划方式。(F)
8.充分就业是指全社会所有成年人就业。(F)
9.财政部门作为政府的一个经济部门,直接执行政府的政治职能、社会职能和经济职能。(F)
10.单靠市场机制不可能解决收入分配的公平问题。(T)
三、名词解释
1.市场失灵
2.垄断
3.外部性
4.财政
5.财政职能
6.资源配置职能
7.收入分配职能
8.经济稳定
四、简答题
1.什么是市场失灵?其主要表现是什么?
2.简述财政的基本特征。
3.如何理解资源配置?
4.简述资源配置的主要内容。
5.简述财政实现资源配置职能的手段和机制。
6.财政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原因是什么?
7.简述财政实现收入分配职能的手段和机制。
五、论述题
二、乡镇经济区域运行的基本特征
乡镇经济的区域化运行呈现出以下特征:1.农业的主体性乡镇是我国最古老的行政单位,虽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非农业,比如工业和服务也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乡镇经济仍是以农业为主体经济形势。因为,一方面,因为农业从业人员在乡镇企业中仍然占有很大的比重。另一方面,农村工业重点主要是对农产品进行加工,所以农村工业化依然要依靠农业。2.由于受到地域范围限制,乡镇经济在发展所需物资方面存在明显缺陷,技术比较落后,工业行业相对更为单一,在乡镇经济中无法培育出一个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再加上乡镇政府的资金、技术和人才都缺乏,导致乡镇工业大多数的农产品都是简单加工,产品的技术含量非常低。3.资源供应存在着很大的缺口。资源供求是相对于乡镇经济发展的目标来说的,严重缺乏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这个“缺口”指的是实现乡镇经济发展目标的各种资源力量和乡镇经济本身的资源力量之间的差额,如果差额比较大,那么资源供应就会严重不足。在乡镇经济发展过程中,这种资源的供应不足主要体现在资金不足、财政补贴不足和技术含量不高。其中,资金缺口主要表现为乡镇经济运行中缺乏资金,主要有三个原因:一、乡镇的地域狭小。经济实力和综合能力有限,提供给社会的总体资本也很小。二、乡镇经济中,农业居于主导地位,但是农业的收益很低,劳动生产率也很低,所以农业带来的收益也就很少。对于大部分的乡镇来说,乡镇企业规模小,技术含量低,设备少,资金短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很快就会被淘汰。三、乡镇企业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投资融资体系。
一、社区教育的基本特征分析
社区教育具有目的性、区域性、自主性和广泛性四个基本特征。
1.目的性,即指社区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进行的。从教育学的角度看,社区民众作为社区教育的主体和对象,其自发学习、接受教育的目的是非常明确的。这一新型的教育活动在政府有关部门机构的重视、支持下,作为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基础来推进,社区教育的目的性、计划性、组织性更得以突显。"+区域性,即指社区教育是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组织开展的。不论城市还是农村,社区教育每一个区域都会有不同于其它区域的特点,包括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经济水平、人文环境、历史传统,人口构成、资源状况等等。
2.自主性,即指社区民众参与社区教育是自愿的而非被强制的。社区教育是一种开放的、可以充分体现教育对象自己意愿的自由选择的公益性质的教育活动。社区民众可以通过自我判断来决定自己的学习计划和学习进程,通过自我认识和自我追求来决定自己的学习内容。
3.广泛性,即指社区教育的教学内容为满足社区民众的不同需求而丰富多样。社区教育教学内容的设置服从于教育对象的需求,而社区内各类人群对教育的需求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不同的就业状况、年龄性别、兴趣爱好、文化基础,都可能使其在参与社区教育中对教学内容产生多元化、多层次的需求期望。
二、分类指导是社区教育的客观需要
1.分类指导是面对社区教育的目的性特征,适应教育目标差异的需要。在具体阶段上,社区教育主客体对目标的期望都有所不同。有重在经济功能,通过教育提高劳动技能,丰富谋生手段,增强管理能力,促进社区经济发展;有重在政治功能,通过爱国主义教育、社会公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为促进社区的社会发展和巩固提供保障;有重在文化功能,提高社区民众的素质以及价值观念创业意识,促进社区成员身心全面发展。实现这些不同的社区教育目标,要分类指导采用不同教育定式完成。
2.-分类指导是面对社区教育的区域性特征,适应教育资源差异的需要。不同发展水平的地域之间在经济、科技、教育、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客观存在,这种差异反应在社区教育上,就凸现出不同区域之间社区教育资源的差异。开展社区教育要充分考虑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客观条件,既不能超出当地经济条件所能提供的支持社区教育发展的能力,也不能过度超过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应做到针对不同区域的社区进行分类指导,以实现社会、经济与教育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分类指导是面对社区教育的自主性特征,适应教育需求差异的需要。社区教育具有充分的自主性,社区民众愿不愿意接受教育,接受什么类型的教育,接受多长时间的教育,都由教育对象自己决定。相对贫困区域的民众更希望能接受增加经济收入的劳动技能教育培训,而相对发达区域的民众则可能对精神文化生活方面的教育更加期望。同样是发达区域,而民众的选择意识也今非昔比,社区教育必须适应民众不同的教育需求,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分类指导是面对社区教育的广泛性特征,适应教育内容差异的需要。社区民众不同的需求差异,必然对社区教育的内容产生直接的影响。社区民众的学习要求越来越多,社区教育应该积极主动地顺应这种趋势,深入研究不同民众的不同需求,对教育内容进行调整设置,用更丰富的教育内容来适应。使社区教育真正成为社区民众步入社会生活,从事各种实业活动和享受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基础和必备条件。
三、社区教育分类指导的基本要求
1.在教育目标上分类指导,要选择初级目标还是高级目标。社区教育是反映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本土教育。首先是增强生存能力的教育,培养职业技能;其次是休闲兴趣教育,提升文化精神。因此,社区教育的初级目标,要为社区民众增强产业经济效益,增加家庭经济收入服务;社区教育的高级目标,则应确立建设学习型社区并进而为实现学习型社会的理想打下基础。在不同的区域,不同的发展时期,社区教育的目标要区分情况分步实施。
2.在管理机制上分类指导,要选择政府主导还是市场运作。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地区,民众自发的学习需求不广泛不强烈,即使有学习需求但社区本身囿于各种条件限制也无法满足。在这类区域,社区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得依靠政府有关部门利用行政手段来组织实施。应当有一个相对统一的权威部门,来统一协调社区各种因素和力量,以保障足够的资金投入,以及政策和法规的落实。建立健全政府统一领导,教育部门牵头,有关部门协作,服务于社区全体民众的社区教育管理机制。而在经济发展较快的社区,社区民众在经济上具有相当的支付教育费用的实力,他们的从业经历增强了其对教育的需求愿望,而社区大学、社区学院具有组织开展社区教育的条件和实力,这些都在客观上促进社区教育良好氛围的形成。在这样的环境中,政府可以还原社区教育的本质,突出宏观管理职能,推进社区教育的市场化运作机制。
关键词 :现代汉语;会计术语;基本特征
一、会计术语的概念和种类
1.会计术语的概念
从语言学的角度来分析,术语最初的意义主要是指一个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存在的区别。随着语言的不断发展,术语的涵义逐渐由此转变为通过语音或者文字来表达或限定专业概念的约定性符号。术语的长度并没有严格标准,既可以是词,也可以是词组。但需要注意的是,术语并不是概念,不能将二者混为一谈。但是,术语与概念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概念是先于术语而存在的,也可以说,概念是术语产生的基础,只有将某个事物用概念将其本质进行揭示,才能够用指定的语音或文字来对此概念进行表达。而术语的形式也可以因此表现为“概念+语音或者文字”。而所谓的会计术语,则主要是对会计领域的相关概念进行专业限定的语言或者文字的约定性符号。
2.会计术语的种类
就目前会计术语的分类来看,主要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即单义会计术语、多义会计术语和等价会计术语。首先,单义会计术语主要指的是仅仅代表一个会计概念的会计术语,具有很强的单一性和针对性。比如说,“商誉”一词,仅仅只是代表企业的超额盈利能力。“预算”一词只是代表以数量形式对未来作出的计划等等。其次,多义会计术语主要指的是一个会计术语对应两个或多个会计概念。在这些所对应的概念之间,都存在或多或少的联系。通常情况下,多义会计术语主要出现在范围比较广的会计概念中,尤其是我国当前经济市场中,尚有许多会计领域的研究都处于空白阶段,相应的会计概念还没有达成共识。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在会计术语的基本特征中,提到了术语的单义性。然而,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与完善,无论是人们的日常习惯还是现实需求,对于多义会计术语的需求都是不可避免的,以“现金”一词为例,所谓“现金”,主要指的是企业在某一会计时点所持有的现钞。然而,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推进,在最初“现金”涵义的基础上,又衍生出了“外币现钞”和“银行存款”等等。由此可见,当前“现金”一词所能表达的范围已经远远超过了最初的术语范围。最后一个是等价会计术语,这种类型的会计术语主要是指同一会计概念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会计术语。举例来说,会计原则中的稳健性原则和谨慎性原则、记账基础中的权责发生制和应收应付制等等会计术语就是等价性的会计术语。
二、会计术语的三个层次
1.术语层
这是会计术语中比较专业的一个层面,是术语化程度最高的,最具专业色彩的一个层面。处于该层面的会计概念,无论是从内涵上还是外延上,都受到了相关部门严格的界定。这部分会计术语不仅语义精确、稳定,而且相应的交际范围也不是很宽。由于其专业化程度较高,因此,大多适用于学术交流和教科书等方面。比如说“账户对应关系”和“会计核算形式”等,这些都属于术语层范围内的概念。
2.准专业层
相对于术语层来说,准专业层的术语化程度和专业化程度都稍稍偏低,但是相对于普通层来说,其术语化和专业化程度却依旧很高。同术语层的会计概念一样,该层次的会计概念也可以大范围的使用在学术交流和教科书上。比如说“固定资金”、“流动资金”以及“资金运动”等。除此之外,该层次的会计概念也同样适用于会计学和政治经济学等领域,将各个学科之间存在的必然联系充分的反映出来。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技术也逐渐被应用于会计学领域,使得当前两个学科之间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共同的词汇。
3.普通层
相对于术语层和准专业层来说,处于该层面的会计概念主要是指术语化、专业化程度较低的在全民族范围内常用的词语。通常情况下,对于该层面的会计概念,相关部门并没有对其进行较高的约束,它包括从全民共同语中完全借用的,和完全进入全民共同语中的那些词语。这些词语一般人都可以理解和运用,如“记帐”、“结算”、“经费”、“工资”等等。
三、会计术语的基本特征
1.单义性
在会计领域中,涉及到的会计概念有很多,需要注意的是,每一个会计术语所能表述的概念只能有一个。也就是说,每个会计术语有且只有一个与之相对应的会计概念。这样便能够帮助人们对会计概念进行准确的理解和运用,不容易出现歧义。虽然在众多会计术语中,不可避免会出现一个词语有多种意义的情况,但是,如果将其应用到会计领域中,那么其所能表达的涵义仍然具有单义性。以“传票”一词为例,如果我们单纯的解释“传票”,既可以指法院或检察院签发的传唤与案件有关的人到案的凭证,也可以指会计工作中据以登记账目的凭单,但是运用在会计领域中,“传票”却只是解释为后者。因此,一般情况下,不会造成歧义。同时,要尽量避免各个术语之间存在同音、同义,或一个术语多义的情况出现。一旦违背的单义性原则,那么会计术语的应用必然会造成严重的误解。
2.专业性
会计术语的专业性特征主要取决于词语的适用范围和术语化程度。通常情况下,词语的适用范围越宽,那么就说明其专业性较低。反之,则较高。举个例子来说,“土地”一词,一般是指“田地”,然而其在会计领域中所指的却是一种固定资产。由此可见,同一个词语在不同应用范围中的语义内涵也是有一定差别的。在特定的应用环境中,词语所体现出来的专业色彩更加明显。然而,并不是所有产生于特定环境下的词语都是专业术语。其次是词语的术语化程度,在这一方面,会计术语表现为同一概念只用一个语言形式,避免同形异义或者多义一形。这是术语性构成的基本条件。
3.系统性
会计术语是一个系统,涉及到了会计领域中各种各样的概念,与诸多概念相对应的会计术语也是不计其数。会计术语系统是和会计核算过程的程序性、系统性和连续性相适应的,整个系统中所涉及的所有会计术语之间,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联系。为了能够确保各个会计术语间协调统一,满足相应的系统性是非常重要的。由此可见,系统性也是会计术语的一个重要基本特征。
4.准确性
由于会计术语是对专业概念进行限定的约定性符号,那么,就必须在充分体现会计概念本质的基础上,注重术语的准确性。
5.简单性
为了确保人们能够更好的对会计术语进行掌握,其内容要尽可能简明扼要,通俗易懂,避免冗长晦涩。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会计术语的基本特征中,准确性和简单性是相互矛盾的,利用专业术语来对某个事物进行限定的时候,内容表达的越详细,对概念的定义也就越完善。但是,如果不能对其进行有效处理,就会显得冗长繁杂。因此,在对会计术语进行创造的时候,相关人员应该对这两个基本特征进行有效处理,避免二者之间的矛盾,要做到确保会计术语准确的基础上,尽可能对内容进行简化。
6.稳定性
虽然会计术语的制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是,一旦被公认,便不会被轻易改动,具有很强的稳定性。然而,如有特殊情况需要对会计术语进行改动,则需要得到相关部门的批准。而这里的“特殊情况”,主要指的是会计环境的变化,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脚步的不断加快,国家经济增长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此经济背景下,最初制定的会计术语,很有可能无法满足会计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重新对部分会计术语进行修改。
7.衍生性
衍生性也是会计术语的一个基本特征之一。上文提到,在会计领域中,每个会计术语都有其对应的会计概念,以此作为基础,当最初的会计术语要衍生与其相对应的会计概念的下位概念的时候,就必须注重其自身的合理性。这样就能够同时确保会计术语和会计概念二者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脚步的不断加快,对会计术语的研究也必然会得到会计界的高度重视。对会计术语进行进一步规范,不仅能够使会计概念在语言学方面更加规范,而且还能够进一步促进国内外会计界的交流和发展。本文主要探讨了会计术语的概念、组成部分以及基本特征,希望对今后会计术语的研究能够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课题项目:
本文系辽宁医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YA2013018)“任务式教学法在医学汉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的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沈金根.简论现代汉语会计术语的基本特征[J].《现代商业》,2012(11).
理论界和实践者对发展问题的不同理解往往源于发展观的差异。从思想承继的角度讲
,经济思想史中存在着三种影响较大的发展观,即增长的发展观、可持续的发展观和
自由的发展观。基于此,本文试图通过评述三种发展观并比较其特征,进而揭示发展
观对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作用。
一、增长的发展观及其基本特征
发展观最早可以追溯到经济学的开山鼻祖亚当·斯密斯密在《国富论》中不仅说
明了经济发展的目标是促进国民财富的自然增长,而且探讨了国民财富的来源——增
加资本的数量、改善资本的用途以及提高分工的程度。其中,斯密将分工看作是国民
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相应的政策措施就是坚持自由放任、反对国家干预。正是因为
如此,“亚当·斯密所谓的‘财富的自然增进’就是我们今天所谓的‘发展经挤学’
”(刘易斯,1990)。不难看出,亚当·斯密将经济发展理解为一个通过自由市场来
有效配置资源进而实现财富增长的过程,这可以看作是发展观、特别是增长发展观形
成的最初阶段。
由于亚当·斯密将财富增长看成是经济发展的基石,因此其后针对经济增长的理
论探讨成为经济学界的一个核心论题。在主流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中,现代经济增长理
论起始于哈罗德(harrod)和多玛(domar)提出的资本积累模型,此后对经济增长
理论的探讨基本上是沿着两条线索进行的:一是以索罗(solow)、阿罗(arrow)、
乌扎华(uzawa)、罗默(romer)、卢卡斯(lucas)等人为代表,他们在反思哈—
多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能够满足一般均衡条件的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二是
以纳尔逊、温特、杨小凯、黄有光等人为代表,他们出于对新古典分析框架的系统性
反思,以演化经济理论为基础提出了所谓的演化经济增长理论。在发展经济学的演变
历程中,20世纪40~69年代,结构主义经济学家刘易斯、缪尔达尔、纳克斯等人认为
发展中国家落后的原因是经济系统中存在着二元经济结构,市场力量难以迅速地调整
二元经济结构,因此就要通过国家计划筹集资金以推进工业化,即所谓的“工业化”
、“资本化”、“计划化”。20世纪60~70年代,鲍尔、迈英特、舒尔茨等人试图在
新古典主义的框架内解释发展经济学,新古典发展经济学反对国家干预,指出经济发
展的关键是实行自由贸易、充分竞争的市场经济。
综上所述,增长的发展观认为:
1.经济发展的目标是促进国民财富的持续性增长,经济发展过程就是一个财富不
断增长的过程,在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不存在难以跨越的鸿沟。
2.为了实现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可以采用不同的增长模式:
例如可以采用国家干预主义以实现赶超型发展,也可以采用市场自由主义以促进演化
型发展。
3.对于经济发展的度量可以使用经济增长的指标来直接加以测度,例如gdp、gnp
或者人均gdp和人均gnp,而无须考虑其他的经济变量。客观地说,增长的发展观强调
财富增长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这点对于促进整个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积
极意义,特别是在生产力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增加物质财富是维护人类生存的第一要
义。但是它将经济发展的内涵局限于物质财富的增长,其结果就可能忽略掉经济发展
的其他内容,激励人们为了增加物质财富而损害其他效用,例如环境的破坏和自由的
丧失,从而导致出现了“有增长无发展”的情况。这实际上为其他发展观弥补增长的
发展观提供了客观条件。
二、可持续的发展观及其基本特征
增长的发展观诱发了人们以牺牲其他效用为代价而单纯地追求财富增长,其导致
的不良后果在20世纪下半期逐渐显露出来,例如(增长的极限)较早地对增长所产生
的人口、粮食、能源、资源和环境等问题予以关注,指出此类问题已经不是单纯的环
境问题,而是影响到生态和社会的综合问题。在对增长的发展观进行系统性反思的背
景下,可持续的发展观逐渐形成并不断发展,对可持续发展观产生重大推动作用的是
布伦特兰委员会发表的《我们的共同未来》,该报告不仅定义了可持续发展——发展
既要满足当代人需要的同时,又要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要的能力,而且较为系
统地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原则:即公平性、可持续性、共同性、质量性、时序性
和发展性。
上述理解意味着可持续发展观直接回应着增长发展观的重要缺陷,是对增长发展
观的必要修正和补充。如果说增长强调的是社会总产品量的增加,它是一种物理上的
数量型扩展,其核心理念是把经济看作是不依赖外部环境的孤立系统,那么可持续发
展则不仅包括经济增长,而且还包括经济结构的变化、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收入分
配的改善等内容,因此它是一种超越增长的发展,是一种质量上、功能上的改善,其
核心理念是强调经济是外部的有限生态系统的子系统。可持续发展观的基本特征可以
概括为:
1.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是紧密相连但是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经济增长偏重于经
济总量的数量型扩张,经济发展则以物质增长为基础,侧重于质量的提高、结构的调
整和发展的持续性。
2.人类从事经济活动的宗旨并不是仅仅追求物质财富的累积,而是追求比增长内
涵更为广泛的经济发展,特别是,经济发展是包含在整个生态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
因此经济发展应该注重经济系统、环境系统、社会系统的协调,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可
持续的发展目标,而不至于像物质增长那样遇到外部因素的制约。
3.可持续发展观的实现需要相应的政策建议的支持,这里的关键是以可持续发展
的原则来修正传统的gnp或gdp指标,更准确地反映资源的损耗状况,更真实地评价社
会发展水平。为此,可持续发展的代表人物h·e·戴利设计了一个“可持续的社会国
民生产净值”(ssnnp)系统来替代gnp及gdp,该系统将反映生态环境、社会结构等
的指标与反映经济增长的指标并列起来。显而易见,从思想演进的角度看,可持续发
展观比增长的发展观更能反映人类的多重需要及长远利益,它将会对不同国家的经济
发展目标和方式产生积极影响。但是,与增长的发展观相同,可持续发展观的着眼点
仍然在于通过自然和社会环境的改善来提高人类的福利水平,相对地没有考虑到环境
改善与福利水平的转化关系,也没有涉及到人类自由与福利水平这种深层次的发展问
题。
三、自由的发展观及其基本特征
增长可持续的发展观,侧重于从外部视角来探讨人类社会福利的增加,但对人类
自身发展与社会福利等问题重视不足。经济学家丹尼斯·古雷特认为,发展包括三种
基本要素或核心价值:生存、自尊、自由。就群体及社会而言,发展不仅包括了经济
发展的所有内容,而且还包括了文化的良性融合与交流、社会成员工作机会的增加、
人们能够在各种制度框架下享有更大自由等。相对来说,后者可能更接近于人类发展
所追求的终极意义。正是基于上述原因,后福利主义者认为,每个社会个体或群体均
享有发展权益,包括社会、经济和政治等方面的权益。换言之,发展的状况不仅是一
种用经济指标衡量的物质状况,而且更是一种基于权益扩展而形成的精神状态。戴斯
盖普特进一步将人们所享有的发展权益分为基本性需求(维系基本生存所需的生物性
需求)和享受型需求(政治和民事权利)两个方面,不难看出,上述两个方面的发展
权益都可以归结为个体或群体自由度的扩张。因此,后福利主义的发展观实质上就是
所谓的自由的发展观。
自由发展观的代表性人物是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马蒂亚·森(amartya sen
)。森在其著作《以自由看待发展》中,论述了一种特定的发展观:自由是发展的首
要目的,自由也是促进发展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显然自由不仅具有目的性作用,
而且也具有工具性作用。就目的性作用而言,财富、收入、技术进步、绿色革命、社
会现代化等固然是人们追求的目标,但它们都属于工具性的范畴,发展应该以人为中
心,其最高的价值标准就是自由。就工具性作用而言,应该特别重视在经济发展中发
挥直接作用的基本自由,例如政治自由和公民权利、经济设施、社会机会、社会透明
度和安全性防御等。
以上分析表明,自由的发展观在很大程度上拓展了增长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的
认识范围,特别是与以往发展观注重人类所处外部条件的思路不同,自由的发展观更
加关注个体和群体自身所享权益的扩展。概括起来,自由发展观的基本特征可以归纳
如下:
1.发展的首要目标是扩展个体和群体的自由度,“发展可以看作是扩展人们享有
的真实自由的一个过程”(阿马蒂亚·森,2002),这样聚集于自由的发展除了经济
增长和环境改善等内容之外,还依赖于其他非经济因素,例如社会制度安排(教育制
度、医疗制度、就业制度、保险制度等),经济制度安排(企业制度、专利制度、金
融体制、产权制度等),政治制度安排(参与公共事务的讨论、决策、监督等权利)
。
2.增强人们的可行能力和权利保障,即扩展自由是实现发展的有效手段和前提条
件,上文所列举的政治自由有助于促进经济保障和公共选择,社会机会有利于增加经
济参与和人的全面发展,经济条件可以帮助人们创造个人财富以及用于社会设施的公
共资源,安全性防御则能够通过维护人们的基本权利来克服贫困,这实际上将自由的
工具性作用与发展的终极意义直接对接起来。
3.从自由的视角来看待发展,表明发展并不能通过某个单一的纯经济指标加以测
度,gdp、gnp甚至是ssnnp都不能揭示发展的多个维度,应该由发展的观念体系逐渐
地形成相应的指标体系。同时,也正是因为自由的多个维度,所以发展问题不可能一
劳永逸地被解决,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着不断发展的任务。
四、三种发展观的比较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从对上述发展观的评介中可以得到一些对我国发展的启示和借鉴。
1.通过技术进步和制度变迁促进我国的经济增长。增长的发展观尽管忽视了发展
的多维性,但是它却说明了财富总量增加对于个体和群体发展的前提性作用。经济增
长理论和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都说明了依靠技术进步和制度变迁来促进经济增长是我
国的理性选择。基于这种分析,我国就应该加快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
轨步伐,通过对国有企业的产权改革和对民营企业的产权保护,解决体制转轨中所遇
到的深层次问题;加大对于垄断行业、特别是行政性垄断行业的改革力度,促使这些
行业由模拟竞争走向有效竞争,促使价格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发挥积极作用,进一步提
高我国市场化、商品化的程度;在城市中以劳动力低成本的优势将我国打造成世界消
费品的制造中心,同时以教育体制改革为突破口来增强我国的技术创新能力、增加我
国的人力资源储量,为我国成为高技术、高知识含量的世界制造中心做好准备,在农
村中,应该通过土地制度等方面的改革加快城镇化的步伐,通过政策扶持、技术提供
等手段复兴乡镇企业,不断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的非农化转移,逐步解决城乡相互割
裂的二元经济结构问题。
2.采取有效措施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可持续发展观侧重于从发展“
限制”的角度来补充增长发展观的不足,它所提出的公平性、持续性、质量性等原则
丰富了发展的内涵,得到了多数国家和地区的认同。对于正处于经济“起飞”状态的
我国而言,在促使经济增长的同时,尤其要将可持续发展作为我国远景规划的一个重
要目标,这不仅是适应全球经济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也是避免“粗放型”发展所带
来不良后果的内在要求。具体地说,我国当前必须正视居民收入差距较大的现实,严
格税收制度,完善转移支付,为下岗职工及农村居民等社会弱势群体提供教育、培训
、就业等方面的机会和优惠,逐渐缩小居民的收入差距,确保居民收入的相对平等,
在中央政策扶持的前提下,主要通过西部地区的努力来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当前西
部大开发应该在基础设施建设等硬件改造的基础上,着力通过观念改变、政府改革等
途径优化投资交易的“软”环境,逐步实现区域发展的相对公平,应该以产权改革为
切入点,不断消减国有企业中普遍存在的“投资软约束”现象,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在
企业生产中的贡献度,使企业发展从“资源扩张型”向“技术主导型”逐渐转化;应
该将环境保护问题摆在工业化和信息化进程中的重要位置,切实落实以“退耕还林(
草)”为基础的“山川秀美”工程,征收环境污染税,开展排污权交易,使我国的新
兴工业化道路具有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等特征。
3.以自由为坐标突现我国发展的人本主义精神。上文已经指出,以阿马蒂亚·森
为代表的后福利主义者提出了自由的发展观,这种发展观从发展对人们福利的终极意
义出发探讨了发展的“权益”问题,它可以看作是对增长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的延
伸,事实上无论是财富的积累还是环境的保护,最终都可以归结为人的全面发展。因
此在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要紧紧围绕人的全面发展这个主题,要以自由为
坐标突现我国发展的人本主义精神。为此就要从维护人们的基本能力和权利入手来克
服贫困,例如医疗保险、老龄资助、失业保险和救济、以工代赈计划、小额融资计划
、社会基金以及现金拨款等,合理界定政府和市场的相互关系,重新认识市场制度所
蕴含的经济自由的价值内核,强调市场并不仅仅是一种资源配置的手段,在市场所蕴
含的交易自由与以人为本的经济发展目标之间具有一致性,建立有效的经济信息披露
机制,完善一些公共产品的价格听证制度,对于自然垄断性行业要在加入wto的背景
下循序渐进地引入竞争机制,使微观经济主体对于经济系统的运行有更为充分的知情
权、参与感和选择权;改革计划经济体制所延续下来的一些有碍于经济自由的制度安
排,例如户籍制度、行政审批制度以及相关的政策法规,允许创新性人员自由择业,
鼓励创新性人员自由创业,倡导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流向更能发挥其潜力的领域。总之
,增长的发展观、可持续的发展观以及自由的发展观的内在演化和不同特征,使人们
能够更为准确地把握发展的内涵和外延,有利于较为全面地给出发展的可行性路径。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面临着发展的历史责任,就必须在三种发展观的
启示下,将发展理解为一个涉及到财富增长、环境优化、自由扩展的多元的、动态的
过程,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推进发展进程并实现发展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
[2]刘易斯.五十年代的发展经济学[a],经济发展理论的十位大师[c].北京:中
国工人出版社,1990.
[3]赫尔曼·e·戴利.超越增长——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
版社,2001.
[4]罗守贵,曾尊固.可持续发展研究述评[j].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2002,
(2).
[5]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藏族舞蹈是在藏族人民的生产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的。不仅具有强烈的审美特征,而且蕴含了藏族丰富的文化。例如,藏族人们的生活历史、性格特征、审美情感等等。我们在欣赏藏族舞蹈的同时,不仅可以获得美的享受,还可以感受到藏族人们的生活气息。对藏族舞蹈的基本特征进行探讨,并分析它的发展路径,具有很强的社会意义。
1 藏族舞蹈相关概念及其分类
(1)藏族舞蹈的含义。我国民间性的舞蹈,大致可分为“谐”和“卓”两种类型。藏族舞蹈就是一种以“谐”的形式流传在藏族民间的一种集体式的歌舞。藏族舞蹈的类型主要又分为四种,即《果谐》《果卓》《堆谐》和《谐》。后来藏族舞蹈在此基础上,又增加了一些简单的上肢动作、原地旋转以及队形变换等内容。在这些新形势下,藏族舞蹈逐渐发展成了一种男女交替、载歌载舞的,以劳动形式展现出来的歌舞。这种劳动式的歌舞形式发展至今,已经被表演者们搬上了舞台,并逐渐演变成了我国历史上纪念生产劳动的一种艺术形式。
(2)藏族舞蹈的分类。从总体上来看,藏族舞蹈大致可划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以自娱自乐为主的民间性舞蹈;另一类就是带有宗教性质的舞蹈。例如,《羌姆》,是寺院用来祭祀的舞蹈,这种类型的舞蹈就是宗教舞蹈的典型代表。这两种类型的舞蹈,有着部分共同的特性,也有着许多不同之处。无论是自娱自乐性的舞蹈,还是带有宗教性质的舞蹈,都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并且这两种类型的舞蹈在表演过程中,都能体现出一种优美而潇洒的姿态。但是这两者类型的舞蹈又有着许多不同之处。例如,《羌姆》和《果谐》中的圆圈歌舞或者《堆谐》中的踢踏舞,在舞蹈的表演形式上、道具的使用上以及表演者的装束等方面,都有着很大的差异。
2 藏族舞蹈的基本特征
有位著名的藏族舞蹈家,用“颤、开、顺、左、绕”这五个字概括出了藏族舞蹈的动律以及形态特征。
(1)藏族舞蹈的基本动作特征。藏族人民生活在青藏高原地区,高原地区属于一种高海拔、低氧气的环境,藏族人们在高原上生活着,就免不了要背着重物上山、下山。众所周知,背着重物上下山是需要很大的力气,时间长了,藏族人们就习惯性地膝关节发力。因此,藏族人们在跳舞的过程中,通过膝关节有韧性、有节奏地上下颤动,给人带来一种强烈的颤动感和韵律感。观众在欣赏这种形式的舞蹈时,会发自内心地体会到一种看似不紧不慢,却又绵绵不断、有条不紊的感觉。这种一张一弛的舞蹈形式,带给人不一样的美的感受。例如,藏族人们通过脚和膝盖的迅速颤动而表演的踢踏步,在给观众带来无限乐趣的同时,也使人轻松自在,顿感身心舒畅。
(2)藏族舞蹈的基本形态特征。藏族人们在跳舞的时候,无论是落脚还是出腿动作,都以外开为美。例如,藏族舞蹈中的抬腿、踢腿以及跨腿、抛腿等动作,都会出现外开的脚型。另外,除了外开美,藏族舞蹈还具有很强的协调美。例如,在藏族舞蹈中,有不少动作是通过同手同脚来完成的。也就是说,藏族舞蹈的表演者在跳舞过程中,会经常使用手和脚顺边的运动。如果不从舞蹈的审美角度出来,我们会认为同手、同脚是一种很别扭的动作,但实际上,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顺边的运动是藏族人们在跳舞时用来保持协调感的一种方式。另外,在藏族舞蹈的表演过程中,女子比较注重前倾、垂臂等形态特征,力求通过肢体动作语言来给人一种典雅含蓄的美感。而男子则比较注重用懈胯、垂臂等体态特征,来表现一种豪放、粗犷之美。从以上这些特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藏族人们豁达开朗以及充满自信的性格。
3 藏族舞蹈的创新发展的路径研究
(1)藏族传统舞蹈与现代舞相融合。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新的舞蹈形式不断地产生。藏族舞蹈作为一种传统的舞蹈形式,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在新时期,我国传统文化想要获得更大的发展,就应该与现代文化相结合。因此,藏族传统舞蹈就应该与时俱进,与现代舞相结合,吸收现代舞中的优秀成分,不断地进行自我完善,从而满足现代人们的审美需求。另外,藏族传统舞蹈与现代舞相融合,让现代舞继承藏族舞蹈中的精华部分,这不仅能够弥补现代舞中所缺失的文化内涵,还可以使藏族传统舞蹈中的优秀文化得到继承与发展。总之,藏族传统舞蹈与现代舞相融合,可以帮助藏族舞蹈吸引更多现代人的眼球,从而推动藏族舞蹈的可持续发展。
(2)藏族传统舞蹈与市场经济发展形势相融合。藏族舞蹈作为一种有韵味的形式,需要审美者的关注。在当今的物质经济时代,藏族舞蹈要想吸引观众的眼球,就一定要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形势以及人们的审美情感。舞蹈的可持续发展也需要物质条件来支持,但值得注意的是,在藏族传统舞蹈与市场经济发展形势相融合的过程中,一定要处理好艺术需求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关系,不能一味地追求市场需要而忽略艺术本身的韵味,但也不能将关注的审美情感置之度外。因此,将藏族传统舞蹈与市场经济发展形势相融合时,一定要把握好尺度。
4 推动藏族传统舞蹈创新发展的主要措施
(1)加大对藏族舞蹈团体的扶持力度,培养专业的舞蹈人才。藏族舞蹈表演出来,就需要专业的舞蹈人员,而这些高素质的舞蹈人员都需要通过专业的训练培养出来,培养这些舞蹈人才需要耗费大量人力和物力。因此,要想培养出更多专业的舞蹈人才,首先要做的就是加大对藏族舞蹈团的资金投入。其次,要扩大藏族舞蹈的影响力。例如,在各大高校积极开展藏族舞蹈课程教学,采用多种教学方式,运用全新的教学理念,将藏族舞蹈教授给学生。
(2)借助各种媒介,加强对藏族舞蹈的宣传力度。藏族舞蹈作为一种文化形式,是藏民族人们生产劳动的智慧结晶。藏族人们通过舞蹈来表达内心的情感以及传承藏民族的文化。与汉族舞蹈以及其他少数民族舞蹈相比,藏族舞蹈具有其独有的特征,象征着我国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因此,我们应该加大对藏族舞蹈的宣传力度,增强公众影响力,让藏族文化能够继续发扬光大。例如,借助网络、电视、报纸、广播等传播媒介,让更多的人了解并感受到藏族舞蹈的艺术魅力。
5 结语
藏族舞蹈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可以从藏族舞蹈的基本特征中,感受到藏民族人们的生活状况。因此,我们应该采取措施推动藏族舞蹈的可持续发展,从而推动我国舞蹈文化获得更大的进步。
参考文献:
[1] 孙婕.藏舞中膝关节发力特征及带来的舞蹈韵律探究[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04):148149.
[2] 宋瑞江.从《溜溜的康定溜溜的情》看藏族舞蹈的现代特征[J].艺术教育,2009(03):97.
一、低碳经济的主要理念和低碳环境的基本特征
(一)低碳经济的主要理念
国际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全球环境污染程度日益加重,生态资源逐渐枯竭,温室效应也愈加严重,在这种严峻形势下,英国提出了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低碳经济的提出能够有效降低能源、资源消耗,减轻地球环境污染,实行节能减排,同时还可以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对环境进行高度保护,提高生态资源利用率。因此,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也应当积极向低碳经济转型,全面实行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保护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促进人与自然、与社会协调发展。
(二)低碳环境的主要特征
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与人类发展有着密切联系,深入研究低碳经济的基本特征,有助于中国经济向低碳经济快速转型。低碳经济的基本特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全球性
温室效应是由世界多个国家共同作用而产生的,并非是由某个单个国家所造成的,因此,实行低碳经济就需要世界各个国家一起努力,才能使低碳经济的作用发挥出来。
2.全面性
低碳经济不仅与国家各个领域的经济发展有关,还与环境资源、二氧化碳排放等问题有关,涉及范围较广。
3.策略性
低碳经济可以通过实施各种方案来改革生产行为方式,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所以低碳经济具有较强的策略性特征。
根据不同单位的不同运营需求,给予不同的资源,通过完善相应体系,抓好内部控制和各种管理上的控制,将资源进行合理优化配置,各个部门、各个机构能够实现相互合作,使得资源不再产生不必要的浪费,使人力、物力、财力都能得到更好地利用,令组合形式达到最优的状态,这是从根本上来实现低碳生产的要求。
每个部门自己也要做好管控,可回收的资源可以再利用,避免随意的铺张浪费,我国是一个资源大国,同时也是一个资源消耗的大国,节约低碳环保,从每一个单位做起,集合所有人的力量,众人拾柴火焰高,每人节约一点,浪费就会少一点。
二、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各方面压力
(一)来自经济增长方面的压力
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强调“低碳”,也就是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而降低碳排放量势必会带来经济方面的压力。根据相关专家学者对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和影响程度分析得出,碳排放量增长的最主要驱动因素是GDP增长,所以碳排放与经济发展之间有同时增减关系,在中国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型后,势必会放慢中国人均GDP的增长速度,经济规模也将从速度方面转移到质量方面,在这种情况下,势必会给我国经济增长带来转型压力。
(二)来自市场结构调整方面的压力
我国经济在改革开放以后实现了迅速发展,随之上升的还有生态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其中工业部门就消耗了国内80%的生态能源,排放了84%的二氧化碳,所以调整我国工业产业结构已经成为低碳经济发展中的首要任务。中国向低碳经济转型,建立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模式,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必然要改变工业产业结构,通过改造传统技术、生产方式和生产设备,开发节能型生产方式和生产技术,从满足工业需求方面实现低碳目的,从而解决来自于产业结构调整而产生的转型压力。
(三)来自低碳技术方面的压力
低碳技术是改善温室效应和解决气候问题的主要驱动因素。如果交通部门和民用部门能够提高节能技术的研发速度,创建新能源节约型的工业技术,就能使经济节能效率提升1.5%以上。在这种情况下,基于节能技术、生产效率向低碳经济模式转型是非常正确的。从目前的生产技术水平来看,截止到2020年,中国仍然需要151亿吨的二氧化碳排放空间,而国际碳排放管理组织规定到2020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必须控制在400亿吨以内,而中国所获得的最大排放量也就是104亿吨,届时,中国还有47亿吨的二氧化碳没有排放空间。因此,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中国国情,改善工业生产技术和碳排放处理技术,从而应对来自技术方面的转型压力。
三、中国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型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一)受到中国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严重制约
我国生态资源十分丰富且储量较大,例如煤矿、铁矿等金属能源,所以,我国工业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对生态资源不够重视,忽略了资源能源节约的重要性。我国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主要是以粗放型管理为主,发展至今,这种经济发展模式的弊端逐渐显露出来,由于长期处于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导致我国大量的能量资源遭到过度浪费,生态资源储存量也逐渐枯竭,虽然国家政府积极由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向低碳经济进行转型,但是由于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已经根深蒂固,所以,严重制约了中国经济向低碳经济顺利转型。
(二)低碳节能技术相对落后
制约中国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型的首要因素就是低碳节能技术的落后。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大多数企业都只是利用大量的资源耗费能源来提高生产产量,而对于研发高效率、低能源的节能技术却不够重视,从而导致我国的节能减排技术创新和能源节约技术创新远远落后于其他发达国家,严重阻碍了中国经济向低碳经济进一步转型。
(三)中国产业结构分布不均衡
在中国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占据着重要地位,然而当前我国产业结构分布相对不均,传统劳动与资源密集型工业产业结构占领着整个结构市场,这些产业结构在浪费和消耗能源资源的同时也降低了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对低碳经济的应用与发展产生了极大影响。因此,想要快速发展低碳经济模式,就要以经济协调发展为依据对中国产业结构进行合理调整,才能促进中国经济快速转型为低碳经济。
四、促进中国经济向低碳经济快速转型的策略
(一)树立低碳经济的发展理念
中国经济向低碳经济成功转型的首要前提是转变传统的经济发展理念,树立先进的低碳经济发展理念,这就需要全国人民充分认识到低碳经济的重要性,对低碳经济保持高度重视,积极参与到节能减排行动中,为低碳经济的顺利实施提供人员保障。另外,国家政府要为中国经济转型创造良好的转型环境,提供系统、有效的法律政策,与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同时,还要及时处理中国经济转型期间出现的问题,从而保证低碳经济转型健康发展。
(二)制定先进的低碳经济转型策略
低碳经济之所以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是因为发展低碳经济可以合理协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降低环境污染程度,缓解温室效应。因此,中国经济要想成功转型低碳经济,首先要认识到低碳经济的作用,然后积极学习其他发达国家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贯彻落实引进来走出去的转型策略。在制定低碳经济转型策略的过程中,要根据我国实际经济发展情况和基本国情调整转型政策,加强与其他低碳经济发展国家的交流协作,通过深入学习和研究,满足中国低碳经济的转型要求,使中国经济快速转型。
(三)高度重视低碳经济的转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