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道德经的感悟范文

时间:2023-06-26 10:19:2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学习道德经的感悟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学习道德经的感悟

篇1

[中图分类号]R56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5(c)-176-02

自抗生素在临床上应用以来,如何合理选择抗生素,制定安全、高效、广谱,经济合理和适当的治疗方案,以减少有限的资源浪费就成为医药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而药物经济学的诞生为抗生素的科学合理使用提供了科学理论依据。目前临床上常用于治疗下呼吸道细菌性感染的有氟喹诺酮、头孢菌素及氨基糖苷三类药物,但有关这三类药物治疗上述疾病的药物经济学评价尚未见报道。因此,本文采用左氧氟沙星静脉-口服序贯法[1]和左氧氟沙星静脉滴注治疗9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对比两种方案临床疗效,并运用药物经济学的原理进行成本-效果分析,为临床经济合理、有效用药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案

1.1一般资料

9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均为住院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胸部X片均符合下呼吸道感染,体温≥38℃,且入院前48 h未接受抗菌药物治疗,排除喹诺酮类药物过敏和严重心、肝、肾等合并症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各45例。A组:男20例,女25例,平均(42±13)岁;B组:男24例,女21例,平均(43±14)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种、病情严重程度等方面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案

A组:给予左氧氟沙星注射液0.4 g/d,分2次静脉滴注,连续使用5 d,5 d后改为左氧氟沙星片0.4 g/d,分2次口服,连续5 d;B组:给予左氧氟沙星注射液0.4 g/d,分2次静脉滴注,连用10 d。

1.3 实验方法

1.3.1经济学分析方法成本-效用分析是在结合考虑用药者意愿、偏好、生活质量的基础上比较不同治疗方案的经济合理性[2]。在医疗资源比较紧张的我国现阶段,成本-效用分析有利于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

1.3.2费用的确定本文只统计每组患者1个疗程的药品费用和给药费用。所有费用均按2007年招标采购药品价格及物价收费标准规定执行。左氧氟沙星针100 ml:每支0.2 g,零售价每支17元,左氧氟沙星片零售价每盒26.6元,每盒12片,每片0.1 g,每片2.22元,静脉滴注费(包括一次性输液器),每次9元。

1.3.3疗效判断标准根据卫生部抗感染药物判定指标的内容分为4级:痊愈、显效、有效、无效。痊愈:临床症状消失,痰细菌培养转阴,肺部X片病灶全部吸收;显效:病情明显好转,痰细菌培养转阴;有效:病情有所好转,但不明显;无效:用药72 h后,病情无好转或有所加重。以痊愈和显效病例计算有效率。

2 结果

A组痊愈19例(44.4%),显效21例(48.9%),总有效率(E)为88.9%;B组痊愈18例(40.0%),显效21例(46.7%),总有效率为86.7%。两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差别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

统计左氧氟沙星静脉-口服序贯法和左氧氟沙星静脉滴注2种治疗下呼吸道感染方案的基本资料,以痊愈和显效为系数,药品费用即患者在住院期间使用的该方案抗生素的药品总费用。住院总费用即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与该方案有关的检查、治疗、护理、药品等的费用总和,但与本疾病无关的检查费用不包括在总费用中(表1)。

3讨论

用药物经济学原理对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2种治疗方案进行分析,左氧氟沙星静脉-口服序贯法和左氧氟沙星静脉滴注2组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但治疗费用差异显著。平均每治疗1例患者,A组比B组节约药品费用1 023.6元,住院总费用1 123.4元。

虽然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方法较多,但达到相同临床效果时所花费的成本往往不同[3,4]。序贯疗法实质可认为是应用抗菌药物治疗严重感染给药途径的一种变革,本研究结果显示,A组与B组治疗下呼吸道感染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但A组成本小于B组,说明序贯疗法具有能降低医疗费用,患者易于接受的优点,同时也克服了连续静脉注射疗法的许多缺点,如避免了刺激性静脉炎的发生,以及输液中微粒对人体的危害等,说明左氧氟沙星静脉-口服序贯疗法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疗效确切,成本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徐燮渊.肿瘤综合治疗学:新理论、新观点、新技术[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540.

[2]吴卫锋.抗生素序贯疗法治疗细菌感染的药物经济学研究[J].广东药学院学报,2000,16(1):55.

[3]廖林.治疗下呼吸道感染两种方案的成本-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07,4(21):60-61.

篇2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02.062

“无为”作为老子重要的哲学思想,被广泛应用在社会的各个方面。对于“无为”的含义,不同学者也有各自不同的观点,本文尝试着从“无为”即“无违”这一观点出发,谈一下对“无为”的理解,指出其对教学工作的启发。

1 无为,即无违

1.1 “无为”强调的是“无违”

老子生活的时代,战火连天,苛政繁多,一派“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的衰败景象。在老子看来,这衰败之象是统治者肆意妄为造成的,他在《道德经》第七十五章就明确提到:“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面对这种局面,老子提出了“无为”的思想,希望统治者能效法“圣人之治”,能“治大国如烹小鲜(道德经《第六十章》)”,以维持社会的稳定。本文认为,当时社会衰败动乱的根源并不是统治者的“政事之多”,而在于其“政事之乱”;老子提出的“无为”,重点也不在于强调统治者要少管少做,而是在强调宇宙万物自有其“道”,治国也有“治国之道”,统治者不要违背这个 “道”,不要乱管乱做、肆意妄为。因此,“无为”之意,更多的是在强调“无违”。

1.2 无为,不是不作为,而是顺势而为

无为,并不是不作为,而是对道的“无违”,它形容的是一种对“道”自觉遵循的状态,强调的是“顺势而为”。“道”被老子视为“天下母”(《道德经》第二十五章),是宇宙万物的根源。万事万物依道而生,依道而长,这就是一种“自然”的状态。人不去破坏这种“自然”的状态,对“道”顺应,就是“无违”,这种无违就是“无为”,也就是一种不去违背事物“自然”状态的做法。人如能做到对“道”自觉遵循,就能在做事时得心应手,就像船在江中顺流而下,表面看上去虽无刻意作为,但其实一举一动都合乎于道。

2 无为的内涵

2.1 无为,是源于心中“有道”

“无为”之“无”,“无”在自然而然,“无”在对“道”近于本能的应用,其背后,则是因为心中“有道”。“道”谙熟于心,才会对“道”有深刻认知和自觉应用,才能无声无息、自然而然有所作为。但“道”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所在,需要我们去观察、总结、感悟,需要我们去常想、常做,认真想,认真做。首先要认真想,要“致虚极,守静笃”,在心神安定,清明无杂念时才能“万物并作,吾以观复”,看清事物的本真状态。此外,“道”需认真体悟,更需要认真践行。明白了道只是第一步,只有反复的实践将“遵道”内化成一种自觉行为,才能做到真正的自然无为。这个内化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就完成的,而是需要人在高度自律和反复练习之中才能习得。因此,老子说“上士闻道,而勤行之”。

2.2 无私才能不逾矩,才能真正“无违”

老子曾感慨,“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天下莫不知,莫能行(《道德经》第七十八章)”,说“柔弱胜刚强”这个道理天下都知晓,却无人能真正做到。本文认为,这其中原因就在于天下人的“私心”。大家即使都知道“柔弱”比“刚强”从长远来看要好,但由于人的私心,没有人愿意舍弃眼前的利益,去守住“柔弱”,而圣人刚好相反,圣人“无私”,因此才能不被私心杂念所困,才能对“柔弱”、“刚强”无分别心对待,安心守住“柔弱”。

其实,“柔弱”、“刚强”只是事物的两种状态,无所谓好坏,并不需要厚此薄彼,甚至从事物发展的整个过程来看,“柔弱”更能代表事物成长的状态,充满希望和生机,“刚强”,则预示着事物成熟且趋于衰败,所谓“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世人自以为抓住了“刚强”就赢得了优势,其实是违背了“道”呈现出的规律,最后往往会事与愿违,空欢喜一场。而圣人则刚好相反,耐心静守“柔弱”,看似“处众人之所恶(《道德经》第八章)”,其实是遵从了“道”,反而最终能得到好的结果。这就“无为(违)而无不为”的道理,也是本文对“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以其无私,故能成其事(《道德经》第七章)”的理解。

2.3 无为,还体现在无违于“人性之道”

无为,不仅体现在人对自然规律的遵从上,还应体现在对人情、人心的了解和体谅上。“道”是宇宙之间的最高法则,他蕴含在万事万物之中,人类的情感、心理活动自然也在其中。真正的智者在为人处事时,是圆润豁达的,洞悉人情而不被人情所困,聪慧睿智却又不使人有压迫感,正如老子所言“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具有一种很积极稳健的特质。因此,当同时面对“善者”和“不善者”时,圣人就可做到一视同仁,无区别的对待,即“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道德经》第四十九章)”这就是一种“无为”,在这种“无为”背后,是得道之人对“人性之道” 的深刻认识和遵从。

3 无为思想对课堂教学工作的启示

3.1 教师应注重规律“惟道是从”

“无为”思想要求人们应认真悟“道”,行“道”,应和“道”所呈现的规律保持一致,也就是“惟道是从”。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育作为人类最具有特色的自觉活动,更是一门要求教师高度遵循规律、“惟道是从”的科学。教育之道,即教育规律,它内容极其丰富,蕴含在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具体到教学工作,也有其自身的规律存在,如评价导向规律,内因决定规律,成长差异规律①等等,这些规律是客观存在于教学活动全过程的,如不遵守这些规律,教学效果就会受到影响。因此,教师要对这些规律不断学习、反复实践,将其内化成自身的自觉行为,这样才能在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做到不违背规律,不违背教育之“道”,从而做到“无违而无不为”。

3.2 应重视教育功利性和非功利性的统一

老子一直重视“有”和“无”的关系,他认为“有”和“无”同出而异名,二者既对立又统一,既互根互用又相互转化。《道德经》第十一章指出“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说的也是这个道理。由此想到的是教育的功利性和非功利性之间的关系。教育对社会乃至个人的功用,简单来说可以分为功利性与非功利性两个方面,其功利的一面体现在学生通过教育学习实用知识和技能,获取就业的机会,进而为社会提供服务,创造价值。教育的非功利性则体现在对学生价值观、人文素养、思维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甚至是生活情趣的塑造上,通过教育每一个“个人”,对整个社会的伦理教化、风气引导、知识传播、文化传承等发挥作用。教育的功利性和非功利性是不可分割的。功利性是实现教育非功利性的工具和手段,非功利性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因此,我们在教学中,既要重视有形的、具体的知识的传授,又要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3.3 教师要善于行“不言之教”

“圣人处无为(违)之事,行不言之教(《道德经》第二章)”,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身教重于言教,感悟强于说教。应用到教学工作中,一是体现为教师要重视学生自身对知识的学习能力,要善于用“不言之教”引导学生完成对知识的学习、内化。学习过程不是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主动地建构知识、运用知识的过程,这个过程只能由学生自己来完成。而传统教学以知识灌输为主,教师在课堂上可谓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教师之“言”越多,需要学生自主思考的机会就越少,因而教师“多言”未必有益于学生学习。根据“不言之教”思想,教师要把教学的目标定位为发展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使其成为独立的学习者,②因此,教师要把功夫用在课下,精心组织教学内容,做好教学设计,寻找合适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和思考,但在课堂上,却要学会少言,甚至不言,要懂得“留白”,留机会给学生思考,从而帮助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二是教师要善于利用、创设看似“无言”的教育情景。自然环境、社会舆论、学校景观、校园文化,甚至是课堂氛围、教师个人的言行,都会对学生起到教育作用。这种教育是润物细无声的,它淡化了学生“受教育者”的角色意识,避免了学生对说教的厌恶和应付,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对于这种的教育形式,教师不仅应该充分利用,而且应该去维护和创造,这是对教师“不言之教”的更高要求。

3.4 授课过程要“图难于易”,顺势而为

《道德经》第六十三章指出,“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说的就是解决难事,要从容易处开始,做大事,要从细节着手。体现在课堂教学中,就是说教师要认真分析教情、学情,熟悉对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以便选择合理的角度去进行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会经常遇到反复讲也听不懂,反复解释也不理解的情况,这时需要教师“以学生心为心”,对学生的“学情”有准确的把握,能站在学生的角度认真观察,仔细体会,找准教学的难点,找准学生对某个知识点难以理解的症结所在,而后才能从容易、细微处着手,化难为易,化繁为简,顺利帮助学生解决难题。

3.5 教师要善待每一位学生

“无为”思想在教学过程中应用,还应体现在教师对学生的态度上。一是教师应用一颗“无私之心”,对品性、资质乃至生活背景各有不同的学生,一视同仁,“无分别心”对待。二是要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尊重学生之间在学习能力、思考能力、自律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帮助每一位学生顺利学习,快乐成长。

篇3

书中的老子多次提到水,而《道德经》中也不乏对水的赞扬:“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者莫之能胜”……我觉得,水的精神是可贵的,水的力量看似柔弱而又十分刚强。正如老子所说:“真正强大的不是刚强而是柔弱啊!”

因为水很柔弱,它没有争斗的心愿,所以它能够滋润万物,使万物茁壮成长。它从不轻视低的地方,总是往低处流。难道这种精神不值得我们学习吗?

波澜壮阔的大海是由无数的水滴汇成的,滴水还可穿石,这是水的力量。海上的波浪永不厌倦地拍打着礁石,无私的水永远滋润着万物,这是水的精神。

篇4

处于志愿者这样一个特殊的身份,如何调节内心的对现状的落差,如何对接手事宜忙而不乱,相信老子可以给我们浮躁不安的内心敷上一副镇静剂。品一下老子的《道德经》,收获会很多。

《道德经》之于我们的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方法,能够平和我们的心态。作为志愿者,我们来到了新疆,来到了新和,三个月的时间过去了,适应或是不适应,都已成过去式,接近年终考核,每个人每一天都是那么的忙碌,生活基调那么的紧张,心理上多多少少都会感到有些压抑,让人觉得透不过气来。阅读我们古老的文化经典似乎让一些人觉得不可思议,认为那是一种时间的浪费,是花费时间读一些过了时的无用的“所谓的经典”。其实,经典之所以为经典,就在于它永远也不会过时。

我们在不太了解服务地的情况下,来到了新疆新和,这里没有往日生活的繁华,人烟稀少,语言不通,工作陌生,每天过着周而复始的生活,想家、想朋友、想过去的拥有,慢慢的,抱怨多了,心态也变了,变得经常问自己为什么来这里。此时,朋友们,我们不妨来读一读《道德经》。《道德经》能够让我们平和心态。“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憯于欲得。故,知足之足,恒足矣”,要保持良好的心态,要知足,不要憯于“欲”,要时刻提醒自己来这里是干什么的,知足常乐。

篇5

一、总体要求

以“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事教身边人”为形式的“道德讲堂”,是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新载体。学校作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阵地,应充分发挥学校已有的国旗下讲话、校会、班会等的积极作用,以整合提升或新建相结合,突出强化思想道德建设内容,全面推进建设学校“道德讲堂”。以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和着力培养志业精神、塑造大爱师魂为主要内容,通过对教职工的思想道德教育,努力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倡导“三心教育”(在家中为长辈尽孝心、在学校为同学送关心、在社会为他人献爱心)、“奉献社会、提升自己”为主要内容,通过对在校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吸引和拉动学校、家庭、社会成员共同参与道德建设,努力达到“教育一代人,引导两代人,影响三代人”的目标。

二、运作模式

(一)讲授内容。围绕“四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内容,突出“五类”(诚实守信、孝老爱亲、敬业奉献、见义勇为、助人为乐)先进典型,至少每个月要安排一次道德建设的内容,实现讲堂的经常化运作。可以请宣讲员、先进典型上讲堂讲事迹,或请普通民众上讲堂讲道德故事、道德感悟;也可将传统节日与思想道德建设有机结合,强化传统节日的道德渗透,开展富有特色的节庆道德教育活动;还可突出道德文化建设,结合《弟子规》等道德经典诵读,引人崇德向善。要结合“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实践活动的持续深化,组织“美德少年”、“阳光少年”等身边典型讲述美德故事。

(二)组织形式。根据各自实际,探索运用未成年人喜闻乐见的有效形式,要以组织讲述为基本形式,综合运用学唱道德歌曲、播放道德短片、诵读道德经典、穿插道德点评等方式,引导广大学生共同感悟道德、洗涤心灵。

(三)宣讲队伍。要积极挖掘教师队伍中的宣讲人才,同时,充分发挥校外辅导员、美德少年等先进典型组成认真负责、素质过硬的宣讲队伍。各学校间要通过整合资源、交流座谈等形式,实现共建共享,不断提高宣讲员队伍素质。

(四)场地选择。“道德讲堂”可综合利用各类已有阵地,按照“就近就便、覆盖合理”的原则,因地制宜,选择宽敞、明亮的场地建设“道德讲堂”阵地。

(五)环境布置。在场所布置上要从桌椅摆放、背景设置、墙面悬挂等方面努力营造一种庄重、融洽、热烈的环境氛围,特别在背景板或相关条幅上要显著体现“道德讲堂”字样,以强化品牌宣传。

(六)机构制度。组织领导机构健全,“道德讲堂”有负责人,有主持人,有兼职宣讲员,有学习制度,有宣传内容安排,每月至少组织开展一次寓道德规范于其中的具体活动。

三、其他要求

篇6

老子是我国先秦时期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他对军事学、伦理学、医学、哲学、美学等诸多学科都有着深刻地思考和独特的见解,而由他开创的道家思想对中国古代乃至当今的社会文化、伦理传统及审美标准都起到了毋庸置疑的重要影响,特别是老子在人性论方面的研究和观点对身怀技艺的艺术家们有着重要的影响和启示意义。

一、静以养心,不为物奴

老子思想中一个重要的观点就是强调“虚”和“静”,老子说“:至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道德经》第十六章)。“就‘虚’而言,他在本体论上是表征形而上学意义的虚无之道,而在价值论上则代表着人的一种空灵澄明的精神境界”①;而“静”则是抛弃一切虚妄的念头和凡世的嘈杂,让自己能够平静心绪,修身养性。这两点是大多数现代人所缺少的,更是艺术家们所应具备的品质。作为艺术家,如果没有空灵的精神境界是很难产生灵感的,再如果他们无法平静自己的内心,经常被外界所干扰从而使自己时常地焦虑和烦躁,那就更难创作出举世之作了,这也就是为什么现今的经典之作如此稀少。

老子思想还有一个观点对艺术家的修养和德行很有帮助,那就是远离过分的物欲。物质生活是人人都需要的,但是过分地追求物质享受必然会对人的思想起到消极的意义,使人成为物质的奴隶。老子说“:不尚民,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道德经》第三章);老子还说“: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道德经》第九章)。从老子的言行中可以看出老子很排斥物质欲望,甚至他很鄙视以追逐物质为人生理想和价值取向的人。他认为“‘金玉满堂’可能腐蚀人的灵魂,败坏人的道德,使人生活糜乱‘;金玉满堂’也可能遭到别人的妒忌和抢夺,难以终身保持。”②而在现实生活中为了追逐物质享受而用尽一切卑劣手段的人大有人在。许多艺术家们为了获得客观的收入,把良莠不齐的作品一起投放到市场,更有一些艺术家为了获得巨大的利益回报把一些低层次庸俗的甚至是一些对人类身心健康有害的作品投放出去,他们不但不能通过作品提高人们的艺术情操从而实现自我的价值反而破坏了人性的美德,搅乱了社会的稳定。

二、少私寡欲,不与人争

“少私寡欲”是老子在人性论方面的一个重要的观点。

老子认为人是可以有欲望的,但是人不可以。老子说:“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祸。”(《道德经》第六十四章);老子还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道德经》第四十六章)。老子提出“少私寡欲”的观点自然是有现实依据的。在现实生活中,人往往是欲海难填,拼命的追名逐利却忘记了人性的根本而被名利捆绑。在中国就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告诫人们过分追逐名利的危害。战国时期的越王勾践有两名大臣范蠡、文种,他俩人协助越王灭吴称雄,事后范蠡懂得功遂身退告老还乡,临走时他告劝文种也告官回乡,并写信道“: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煮。”但文种被欲望冲昏了头脑,不听范蠡劝告,终招至杀身之祸。

对于这个时代的艺术家来说,懂得“少私寡欲,不与人争”尤为重要,我们当今的经济政策是市场经济,因此艺术家把自己的成功和利益回报看的非常重要。“其实艺术家的成功有两类,一类是作品的内容与世俗的视觉习惯合拍。往往在欣赏水平较平庸的圈子里享有盛誉,这是其中一类艺术家的成功;另一类艺术家其作品是代表人们内心的精神实质的文明,它是能在竞争中自然存活下来的,并能推动社会精神层次的发展。也就充当医生的角色。”③能获得第一类成功的作品比比皆是,但能够获得第二类成功的作品就不同,像是贝多芬的交响曲,莫扎特的歌剧等等,这些艺术品虽然已经面世了百年之久,但依然能够给人以内心的抚慰和震撼,能够提高人们的艺术素养和道德情操。作为艺术家应该把第二类成功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并且只有抛弃当前利益的诱惑才能获得最终的成就和自我价值的实现。

三、道法自然,无为而治

老子的道法自然思想对艺术家影响深远,老子说:“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道德经》第三十二章)因此,艺术家们在创作时应该遵循事物的本性和规律,因为只有本性才能体现精神,只有创作出体现精神的作品才能使欣赏者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从而使作品得到别人的最终认可和自身的最终成就。

“无为而治”对于艺术家创作手法来说也是实为重要的。老子所谓的无为,体现在艺术创作中“实为一种极富灵活性和生命力的艺术原则,其真实内涵并非无所不为,而是通过艺术形式和内容来实现既定的艺术目标。‘无为’是为了‘为’,是为了更好的去实施‘不为’而‘有为’的事,是为了实现‘为’的一种态度和方法”④。中国绘画大师齐白石的许多作品都是不以作品自身形象为重,而是以体现作品的

神韵和所表达的情感为最终目的,他所画的动物和山水看似平平常常却能叫人感慨万千,意味深长。他就是以“不为”达到“为”的。

除了以上几点外,老子还有许多思想能对艺术家的人格修养起到积极意义,例如老子的“慈爱”“、简朴”“、不敢为天下先”等观点。老子说“:天将救之,以慈卫之。”(《道德经》第六十七章);“俭,故能广。”(《道德经》第六十七章)“;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道德经》第四十一章)这些言论不仅能够提升艺术家的人格培养和行为举止,而且能够帮助艺术家获得精神及物质上的回报。作为艺术家应该潜心学习和领悟老子思想,从中获得更多的启发和感悟,从而能够诗意的居住在大地上获得终极视域的开启。

注释:

篇7

    老子是我国先秦时期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他对军事学、伦理学、医学、哲学、美学等诸多学科都有着深刻地思考和独特的见解,而由他开创的道家思想对中国古代乃至当今的社会文化、伦理传统及审美标准都起到了毋庸置疑的重要影响,特别是老子在人性论方面的研究和观点对身怀技艺的艺术家们有着重要的影响和启示意义。

    一、静以养心,不为物奴

    老子思想中一个重要的观点就是强调“虚”和“静”,老子说“:至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道德经》第十六章)。“就‘虚’而言,他在本体论上是表征形而上学意义的虚无之道,而在价值论上则代表着人的一种空灵澄明的精神境界”①;而“静”则是抛弃一切虚妄的念头和凡世的嘈杂,让自己能够平静心绪,修身养性。这两点是大多数现代人所缺少的,更是艺术家们所应具备的品质。作为艺术家,如果没有空灵的精神境界是很难产生灵感的,再如果他们无法平静自己的内心,经常被外界所干扰从而使自己时常地焦虑和烦躁,那就更难创作出举世之作了,这也就是为什么现今的经典之作如此稀少。

    老子思想还有一个观点对艺术家的修养和德行很有帮助,那就是远离过分的物欲。物质生活是人人都需要的,但是过分地追求物质享受必然会对人的思想起到消极的意义,使人成为物质的奴隶。老子说“:不尚民,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道德经》第三章);老子还说“: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道德经》第九章)。从老子的言行中可以看出老子很排斥物质欲望,甚至他很鄙视以追逐物质为人生理想和价值取向的人。他认为“‘金玉满堂’可能腐蚀人的灵魂,败坏人的道德,使人生活糜乱‘;金玉满堂’也可能遭到别人的妒忌和抢夺,难以终身保持。”②而在现实生活中为了追逐物质享受而用尽一切卑劣手段的人大有人在。许多艺术家们为了获得客观的收入,把良莠不齐的作品一起投放到市场,更有一些艺术家为了获得巨大的利益回报把一些低层次庸俗的甚至是一些对人类身心健康有害的作品投放出去,他们不但不能通过作品提高人们的艺术情操从而实现自我的价值反而破坏了人性的美德,搅乱了社会的稳定。

    二、少私寡欲,不与人争

    “少私寡欲”是老子在人性论方面的一个重要的观点。

    老子认为人是可以有欲望的,但是人不可以。老子说:“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祸。”(《道德经》第六十四章);老子还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道德经》第四十六章)。老子提出“少私寡欲”的观点自然是有现实依据的。在现实生活中,人往往是欲海难填,拼命的追名逐利却忘记了人性的根本而被名利捆绑。在中国就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告诫人们过分追逐名利的危害。战国时期的越王勾践有两名大臣范蠡、文种,他俩人协助越王灭吴称雄,事后范蠡懂得功遂身退告老还乡,临走时他告劝文种也告官回乡,并写信道“: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煮。”但文种被欲望冲昏了头脑,不听范蠡劝告,终招至杀身之祸。

    对于这个时代的艺术家来说,懂得“少私寡欲,不与人争”尤为重要,我们当今的经济政策是市场经济,因此艺术家把自己的成功和利益回报看的非常重要。“其实艺术家的成功有两类,一类是作品的内容与世俗的视觉习惯合拍。往往在欣赏水平较平庸的圈子里享有盛誉,这是其中一类艺术家的成功;另一类艺术家其作品是代表人们内心的精神实质的文明,它是能在竞争中自然存活下来的,并能推动社会精神层次的发展。也就充当医生的角色。”③能获得第一类成功的作品比比皆是,但能够获得第二类成功的作品就不同,像是贝多芬的交响曲,莫扎特的歌剧等等,这些艺术品虽然已经面世了百年之久,但依然能够给人以内心的抚慰和震撼,能够提高人们的艺术素养和道德情操。作为艺术家应该把第二类成功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并且只有抛弃当前利益的诱惑才能获得最终的成就和自我价值的实现。

    三、道法自然,无为而治

    老子的道法自然思想对艺术家影响深远,老子说:“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道德经》第三十二章)因此,艺术家们在创作时应该遵循事物的本性和规律,因为只有本性才能体现精神,只有创作出体现精神的作品才能使欣赏者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从而使作品得到别人的最终认可和自身的最终成就。

    “无为而治”对于艺术家创作手法来说也是实为重要的。老子所谓的无为,体现在艺术创作中“实为一种极富灵活性和生命力的艺术原则,其真实内涵并非无所不为,而是通过艺术形式和内容来实现既定的艺术目标。‘无为’是为了‘为’,是为了更好的去实施‘不为’而‘有为’的事,是为了实现‘为’的一种态度和方法”④。中国绘画大师齐白石的许多作品都是不以作品自身形象为重,而是以体现作品的

    神韵和所表达的情感为最终目的,他所画的动物和山水看似平平常常却能叫人感慨万千,意味深长。他就是以“不为”达到“为”的。

    除了以上几点外,老子还有许多思想能对艺术家的人格修养起到积极意义,例如老子的“慈爱”“、简朴”“、不敢为天下先”等观点。老子说“:天将救之,以慈卫之。”(《道德经》第六十七章);“俭,故能广。”(《道德经》第六十七章)“;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道德经》第四十一章)这些言论不仅能够提升艺术家的人格培养和行为举止,而且能够帮助艺术家获得精神及物质上的回报。作为艺术家应该潜心学习和领悟老子思想,从中获得更多的启发和感悟,从而能够诗意的居住在大地上获得终极视域的开启。

    注释:

篇8

每当我翻开《品德》课本,一种无奈与揪心立上心头。这里的每一页都在诠释成长中需要塑造的种种品质,每幅图都在诉说着生活中需要养成的点点滴滴,字里行间尽在这打开与合上之间讲述着什么是道德。而我如何演绎《品德》课本呢?

“品德学科的教学是一种德育过程,是个体品德社会化和社会道德个体化的统一过程。也就是说,它是一种有目的的或者有选择性的道德的社会传递与个体道德体验相统一的过程,它既要有社会正向价值的传递,同时又要求学生通过自己的自主建构,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判断、道德选择能力,形成完整的品德结构。”寥寥几行,将品德课堂阐述得清楚,给我指明前行的道路。

如何打通这“任督二脉”呢?贺麟先生明确提出,道德信仰的养成“主要是基于具体的生活、行为、经验和阅历,而很少处于抽象的理智的推论”。更何况《品德》课本呈现出的“美德”、“品质”不是概念性的,而是与特定行为相联系的鲜活的、具体的品质。譬如,在生活中人们对勇敢这一美德的学习,不是学习什么是勇敢,而是体会到某种行为是勇敢的。

正如新课标所说的: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和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体验”可以打通小学品德课堂教学的“任督二脉”,培养孩子的道德认知,引导学生的道德情感、态度,乃至于行为。在平日的课堂上,开始实践。逐渐地,我发现了……

一、品德课堂,需要“体验”

科尔伯格认为,个体道德发展的动力既不是来自他的先天成熟,也不是来自他的后天学习,而是来自个体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在这种相互作用过程中,随着个体承担社会角色的机会的增多,个体的道德经验不断结构化,不断同化吸收和调整平衡新的道德经验,从而使个体的道德结构产生新的质变,飞跃到新的发展水平。

正如刘惊铎在《道德体验论》中定义的那样,体验成为人类的基本生存方式之一,它是一种图景思维活动,也是一种震撼心灵、感动生命的魅力化育模式。借鉴苏联学者瓦西留克《体验心理学》中关于体验的界定,体验便成为了一种特殊的活动。

所以,教师创设这个体验环节:师生共同拿出代表地球面积的白纸,依照“70%以上的面积覆盖着水,但海水占地球水资源的96.5%,可供我们使用的淡水仅占3.5%,在仅有的3.5%的淡水资源中,极大部分的淡水冰冻在地球两极,还有一部分是地下水。剩下的可供人类直接使用的淡水仅占0.3%”这段话,一步步地剪裁着手中的这张白纸。这样,学生切实感悟到认知对象的价值和认知内容的涵义,进而自觉地将之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二、品德课堂,体验是回归

杜威曾说过:“准备生活的唯一途径就是进行社会生活,离开了任何直接的社会需要和动机,离开了任何现存的社会情境,要培养对社会有益和有用的习惯,是不折不扣的在岸上通过做动作教儿童游泳。”

譬如《媒体连着我和你——生活中的电视》课例中,如何实现让学生科学地看电视这一教学目标呢?教师创设了以下环节:请同学们根据《南通电视周报》,编排一周的少儿节目收视指南。这一创设,直接把学生从课堂推向了现实生活,把课堂学到的知识、明白的道理直接落实到行动上,实现了课堂教学回归生活这一理念。

三、品德课堂,体验是延伸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在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中间有一条小小的鸿沟,需要用实践把这条鸿沟填满。

《走进广告世界》一课中,“学习自己动手设计一则公益广告”是在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上的提升,不仅要求学生对公益广告有正确的认识,而且还要求他们会设计公益广告。教师设计了这样的环节:学生们自己动手,设计一则公益广告,为人类的文明与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因为有了“体验”的创设,学生品德的形成有了推动力,孩子多层面地体验着各种感受,品德也就这样内化为学生个人的道德行为。

经过实践,我发觉体验让孩子爱上了品德课,体验让教师厘清了品德课堂的内含。打通品德课堂“任督二脉”的方法,我想大概已经找到,那就是体验。

参考文献:

[1]贺麟.贺麟新儒学著作辑要——儒家思想的新进展.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

[2]高德胜.生活德育论.人民出版社

篇9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03-0023-01

2013年我校分别以“树立仁爱之心”、“做一个有仁德的人”、“做一个有孝心的人”、“做人要讲诚信”、“做一个会感恩的人”、“做一个勤学之人”、“做一个孝顺的人”、“做一个‘有奉献精神’的人”等为主题开展了12次《道德讲堂》宣讲活动,每次宣讲活动都围绕“自我反省”、“唱道德歌曲”、“学道德模范”、“发心灵感悟”、“诵道德经典”、“行崇德礼”、“送平安吉祥”、“一堂一善事”八个环节展开,使我校师生不断接受道德洗礼,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情感传递、爱心接力、道德升华"的作用,并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师生的文明素质,形成了良好的道德文化氛围,为我校思想道德建设搭建了新平台,也为构建和谐校园奠定了思想基础。

我作为学校《道德讲堂》的主持人,从《道德讲堂》的教学设计、素材的搜集、课件的制作、活动的开展、材料的整理、课后的记录及反思,都是亲力亲为付出了许多劳动,这就让我更加坚信在这片具有五千年历史的道德文化底蕴的土地上孕育出来的《道德讲堂》是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韵味无穷的奇葩,更是"情感传递、爱心接力、道德升华"的最有力量的教育方式之一。静下心来慢慢回味这十几次《道德讲堂》宣讲活动的开展经过,我就像是如数家珍一般记忆犹新。

2013年11月28日是星期四即感恩节,我主持了一次以"做一个孝顺的人"为主题的《道德讲堂》宣讲活动。这是有意安排在感恩节开展的,因为在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传统中,感恩与慈孝文化是感天动地的,更是社会稳定的基石。所以,在这个时间开展这个活动可以让参与的师生感受到慈孝力量的伟大。尤其是 “唱道德歌曲”和“学道德模范”这两个环节更是具有一定的震撼力。

在“唱道德歌曲”这个环节中,同学们在音乐的伴奏下共同唱响了"感恩的心"这首歌曲。因为我校是卫生学校,培养的都是未来的医务工作者,这就要求同学们要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来回报社会。是啊!人这一生要感恩的,要感谢的实在是太多了。首先,要感谢父母,然后要感谢老师,还要感谢那些抗日英雄和其他为中华民族做出过贡献甚至牺牲的人们,同时还要感谢我们勤劳智慧的祖先,最后还要感恩社会。所以,人只有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拥有健全的情感,才会对生活充满希望,才会理智地面对人生旅途中的一切挫折和不幸,才能从容地面对思想上的是是非非,才能带来他人对自己的尊重与感激,并最终做到感恩。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但这个时候歌声是那样的嘹亮、那样的具有感染力……突然间,音乐与歌声嘎然而止,穿着一身护士服的同学们整整齐齐的站在教室里感受着道德力量的伟大,久久不愿坐下。

接下来到了"学道德模范"这个环节。首先,利用抛砖引玉之法先让同学们观看古代《结草报恩》的视频故事,教导他们要学习故事里那位老者知恩图报的精神,以报答我们身边的亲人、朋友,学习做一个会感恩的人。然后,引出当今社会第四届“全国孝老爱亲模范”――吴林香,女,汉族,14岁,重庆市忠县马灌镇初级中学学生。2013年荣获“最美孝心少年”称号,入选“中国好人榜”和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孝老爱亲模范。最后,同学们都没有想到她今年才14岁,但作为家里的顶梁柱却已经很久了,面对继父外出打工、母亲身患癌症、外公外婆双双残疾和弟弟年幼,14岁的吴林香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撑起了一个“大”家。“这都是天意,既然让我来到你身边,我就要服侍你一辈子。”[1]最美孝心少年吴林香用微笑和坚强面对不幸,她的坚强已令许多人动容,尤其是那句“因为她坚信,自己的努力、坚强,还有微笑,远在天堂的妈妈一定能够看到”更是让人感动……

同学们听着老师的讲解,看着大屏幕上有关吴林香孝顺亲人的视频,眼泪夺眶而出、抽噎起来。也许,在14岁的这个年龄,吴林香还不太懂得人生价值的真正含义。但是,在逆境和困难面前,她已经用实际行动做了最好的回答。小林香能够抹掉眼泪,继续保持着微笑的面孔,便足以证明自己活得很有价值,日子过得很有意义。古人云:“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观察“孝”字,老在上,字在下,古人造的何止是字,而是给人类定下了一个规矩,这就是孝的内涵――孝老爱亲、血脉相依的至美真情。[2]吴林香用人间大爱,诠释生活的真谛;用人间至孝,显示着超越平凡的勇气。无论天荒地老,无论沧海桑田,是她的一颗赤子之心,见证了中华文明五千年的血脉相随,此时此刻同学们陷入了沉思。不为别的,只是因为吴林香与在座的同学们年龄相仿,同样是花季般年龄的小林香却为家庭付出太多太多,她承受了本不该她承受的一切,但是这让她变得更加美丽、更加坚强,同学们深深的感受到了这一点。

小林香的故事就要结束了,同学们已经哭声一片,我也哽咽了。这时同学们都在为小林香的坚强与孝心所感动,既然如此我就因势利导倡导大家学习林香的坚强、乐观、以及她孝顺的高尚品质,在同学们能爱、能孝敬父母的时候多为父母亲做些事情。最后,我以此来结束“学道德模范”这个环节,因为这种情感的传递要比传统授课方式来得更有力量、更加深刻。

是啊,每一次活动结束我都要沉浸在课堂中好久好久,虽然有些悲伤,但是那也是一种享受。因为我们师生借助《道德讲堂》这个平台一次又一次的接受着道德洗礼,真正做到了情感传递、爱心接力、道德升华。

篇10

中图分类号:G852.1 文献标识码:A

太极拳被称为哲学拳、文化拳、医拳,内外双修,对于人类养生保健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中国古典哲学、古文化中,老子哲学对太极拳的影响最为直接,最为深刻。本文主要从太极理论与老子哲学之间的相互影响出发,对老子哲学与太极拳之关系进行论述。

1 太极理论影响着老子哲学

老子是道教的创始人,其代表作是《道德经》。《易经》出现五百多年后,老子对于《易经》的辩证思维模式与思想,一定有所感悟和学习,这为他创立自己的哲学理论和辩证学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可见,《道德经》的理念受到了《易经》的影响。

《易经》中有“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之句。老子《道德经》中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天以为和”的学说。老子在这一章里讲了大道的衍生规律:大道生出了一,一生出了二,二生出了三,三生出了万物,这和《易经》里所说的思想大同。大道之无而生出妙一,妙一而生出了天地的二,二生出了徼三,三衍生出了宇宙万物。我们从而可以推断出万物都在道中,既然万物都在道中,那么万物自然会将阴阳理论和道德合在一起。《易经》中太极就是我们所说的道,它混沌未开,浑然一体,无所谓两仪,也无所谓阴阳。阴阳是对立的,又是统一融合的,它们的对立表现在二者相互排斥,是分隔裂变的产物,它们融合表现在它们本身是一个物体,来自同一种物体:太极,也就是道,就是一,是因为它们的这一特性,我们才可以将它们揉在一起而成为“和气”,天气阳而地气阴,万物生于天地间,自然带有阴阳二气。万物之所以生是因为阴阳相合而生成的“和气”所致。“和气”使万物得以安宁并且生生不息。老子哲学思想与《易经》中太极论相一致。从而可知,老子哲学思想的基础是《易经》中的太极理论,这为老子的哲学思想引领太极拳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 老子哲学对太极拳的影响

2.1 老子的尚柔理念被太极拳发挥到了极致

老子特别崇尚“水”性,他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老子的崇尚柔弱的思想对太极拳的影响入骨入髓。

(1)从打太极拳的整体外形看很轻柔,特别是杨澄甫定架的杨氏太极拳,外形上毫无发力动作,如歌似舞,行云流水。

(2)太极拳要求用意不要力,有心练柔,无心成钢。练习太极拳表面轻柔、舒缓,而实际上体内神奇鼓荡,像无形的球体膨胀,每势落点像原子弹在爆炸,散发着极大的能量。

(3)太极拳作为武术,与其他拳种相比,有着独特的技击特色——以柔克刚。以柔克刚包含了以静制动和以弱胜强的特点。“抽刀断水水更流”、“滴水穿石”等等都说明“柔胜刚”的道理。

2.2 老子的空无之道是太极拳的灵魂

太极拳原理源于老子的空无之道。老子对一切事物都认为有虚有实,而虚松的威力最大,他提到“无有入无间,柔弱胜刚强。”又说“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恍兮惚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何谓“惚恍”?我们说大道是一个东西,东西应该是有形象的,但是它却看不见摸不着,它是一个超乎物质世界的东西,它若有若无若隐若现,无法用概念来涵盖,只能用心灵去通达,无法用感官去体验,只能用身心去感知。对于这种模糊而又深奥的,亦真亦幻的状态,我们称为“惚恍”。惚恍正是太极拳行功过程。

太极拳很难练,那么太极拳怎样练?太极拳灵魂是松空。是松空、松柔、松无,是周身不挂力,周身上下内外通畅清净,净得肌肉骨骼的夹缝里都不留一丝一毫的力。一个松空阴阳之体,一个阴不离阳,阳不离阴的阴阳相济之体,到了这个境界,才是太极拳功夫之人。又如何练呢?一个人无论他是否练过武术或其他运动,在日常生活中必定经常拿过重物,用过气力,这样就使每个人在动作中都不免带有僵硬的鼓劲。想学好太极拳,对此僵硬的鼓劲就必须以“百炼成钢,何坚不催”的劲头把他去掉,力求柔顺,在打拳的“千锤百炼”中把固有的僵硬劲化为柔顺劲,运柔成刚。所以动作不用力,要求全身松开,松得空无。经过长久多年的反复的修炼,就一定能达到上乘的武学,就能达到本体的空无感——练拳、打拳到盘拳身上感觉有太极拳的味道,此时是周身四肢感觉有太极的内功,周身肢体的松、空到无的境界,不再是整体和局部的运动,而活跃的是太极拳的细胞——点。当前高科技纳米技术被国人关注,纳米虽然是计量的最小单位,但用高倍显微镜是可以看到的,太极拳的点,其小无内,用高倍显微镜看不到的,为什么看不到?因为点是空无点,摸上去什么也没有,这是空无感觉。

说空,太极拳讲究引进落空。何谓引进落空?就是引动交手对方的重心,使其失去平衡,为我的取胜创造条件。这样,主动者就给被动者创造了击败自己的条件。老子说:“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得寸而退尺。”“为客”不是为客而客,“退尺”不是为退而退,“客”和“退”只是一种手段和现象,其目的是为了让彼方造成过失,让己方取得“我顺人背”的优势。可见,老子所说的“客”与“退”,其本质是为了掌握主动权。太极拳以“柔”为主的思想与老子的论兵思想同出一辙。

空无是太极拳的本质,就是老子说的“复归无极”。无极应解释为终极真理。修炼太极拳到上乘为无极,空得没有了边际,达到“无形无象,全体透空”。

2.3 老子的清静无为思想是太极拳的最终目标

篇11

青春的博弈

1976年,金天成出生于四川省绵阳市,不到2岁时,父亲因病去世,家境贫困;八九岁时,全家迁到河南省驻马店,据说是因为向往平原,可以多种些庄稼。在八个兄妹中,金天成排行老八,自小他体弱多病,由于家里贫穷和好强,又没有父亲及亲朋的照料,经常受到邻居孩子们的欺负。

那时候,金天成的梦想是学武术,做一个顶尖的武林高手,让家人不再被邻居们欺负。为了实现少年时期的梦想,初中时,他跑到少林寺中住了两天,想在那里拜师学艺,幡然醒悟后回到家里。一天,他目不识丁的姑父语重心长的对他说:“文官动动笔,武官跑死马。”跟他讲起了三国诸葛亮和张飞、关羽的故事,诸葛亮的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而张飞、关羽战死累死疆场……对金天成影响很大,基本上改变了他学武的想法。学文、赚钱,做一个成功的商人,成为了他新的想法,或者说是重新有了新的梦想。而这个改变直接影响到了他今后的几十年。

初中毕业后,金天成带着要成功的决心和梦想,开始了人生打拼。他先是跟人到沈阳的建筑工地上打工,但是他并不甘心做一名建筑工人。那时候,社会上兴起了一阵公关热,很多人都在学公关学,不甘心只做建筑工人的金天成也报了一个培训班。在学习期间,他甚至夜晚冒着大雪,站在路灯下看书。他想通过学习公关学知识,走出建筑工地,出人头地。但是,在一次和老师的交谈中,这位大学教授告诉他,公关学知识很有用,但学会了未必就能去做公关工作。再加上随着天气的变冷,建筑工地停工了。金天成也放弃了公关学,他决定还是另寻成功之路。

1992年,金天成决定去南方闯一闯,当时正好有一位同学在广东台山县,于是,他找了过去,先后在木料厂、塑胶厂当工人。当然,金天成并不甘于做工人,但是苦于没有找到事业的方向,只能先打工。闲暇时,他就拼命地看书。他的好学与上进感动了厂里的台湾老板,好心的老板多给了他一个月的工资――800元,让他去买书看。

1997年,金天成不再甘心在工厂打工,手里没有钱,就找到姐姐借了300元,独自一人乘车去了广州――完全陌生的大都市,他决心在广州寻找机会,实现自己的梦想。

初到广州,金天成吃尽了苦头,慢慢地在事业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这些成就主要是指在赚钱上的。在广州的这段时间里,金天成先是去做销售,半年后,又跳槽到一家大的推销公司,8个月的时间里,他一天假都没有休过。1999年,金天成的努力得到公司的认可,被指派到郑州组建分公司,从一名推销员做到了分公司经理的位置。随着事业的起步,金天成选择了退出公司,他发现这些并不是他想要的。

2000年,金天成回到广州,寻找新的行业。他先是开推销公司,推销日常用品,后来又去做保险,接着又在联通公司做集团网业务,后来又和朋友合伙投资50万元做酒店厨具节能设备。那几年,钱没少赚,经历的事也很多,但在金天成心底感觉这些都不是自己想要的。在金天成的心目中,他感谢那段漂泊的打工生涯,他和坎坷不平的命运做一场青春的博弈,尽管在过程中有过泪水,有过失落,却磨砺了他的意志。

首倡全民养生公益活动传承实践经典养生文化

2007年,金天成自己开了家公司,做右脑开发教育的培训业务,这对他来说,是人生的又一次转折点。不是说是因为公司开的很成功,因为由于从事右脑教育培训,金天成很快熟读了《道德经》、《心经》、《弟子规》、部分《黄帝内经》、部分《易经》等经典文化,《道德经》甚至能倒背如流。正是这次与东方思想巨著的碰面,改变了他今后的前进方向。

让金天成顶礼膜拜的《道德经》是一部怎样的堂皇典籍? 相传,当年老子看破时局,决定弃周西行,于是一人倒骑青牛,缓缓向秦国方向走去。于此同时,在西行必经之地――函谷关,守关关令尹喜站立城头,远远望见东方山谷中一团紫气冉冉飘来,他预料是圣人老子即将来临,于是,派人清扫道路40里,夹道焚香相迎。见到老子之后,尹喜请求老子把智慧著成书,传与后世,造福万代。于是,老子临行前在简牍上写下《道德经》,5000余言博大精深,涵盖天地精髓,成为东方文明的经典著作。

北京辟谷中医研究院金天成院长的事业则是起源于对《道德经》的感悟。一部博大精深的哲理著作,指引着他走进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境地,从此,在思想上达到了一种升华,由原本对金钱、对个人成功的渴望,逐渐转化为一种平静而有力的对世人社会的“慈爱”。可以说,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给了金天成精神的力量,同时更重要的是给了他新的事业方向:把传统经典养生文化与现代科学养生方法融合起来,指导人们科学、规范养生,让人们在拥有健康身体的同时,获得心灵的幸福感。

他说,这是他内心真正想追求的事业。

通过精读《道德经》,金天成对传统经典巨著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被这些传统经典著作中的智慧所吸引,越读越觉得有意思,越读越觉得有道理,发现原来真正的智慧都在老祖宗的这些堂皇的著作里!随着对这些经典著作的痴迷,金天成心里有了一个新的想法:要把这些传统经典文化中的大智慧传递给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人。自2007年起,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想法如同起伏的波涛时刻冲击着他的内心深处。也是在这时,一场突如其来的肺病,几乎击垮了金天成的身体,病痛的折磨使他体会到健康的重要,同时,也使他萌生了做经典养生文化、传播健康的想法。

2009年9月9日,金天成来了北京,放弃了在广州打拼十几年的基础。他要以北京为新的起点,做国学,做养生,做经典养生文化。当然这并不是轻易下的决定,这是他经过数月的思考,无数次的打坐,反问自己内心而作出的一个决定。

传统经典文化中的智慧可以帮助人们在思想上产生巨变,经典养生的方法可以让人们在身体上保持健康,如果把传统文化中的养生思想与具体的养生方法结合起来,那样产生的作用一定是巨大的。这是金天成在心底反复思考的一个想法。另外,多年社会打拼的经验,也使金天成意识到,现在人们越来越关注养生,95%的人都有亚健康的状况,也就是说人们需要一个科学、规范的养生指导,按商业分析的角度来说,社会有对科学养生的迫切需要。

一个清晰的事业方向摆在了金天成的眼前:依靠传统经典养生文化作理论基础,指导人们运用科学养生方法。金天成还有一个想法就是,现在做养生的行业里,之所以鱼龙混杂,充斥着唯利是图的铜臭味,对于“江湖骗子”媒体上时有报道,就因为缺少科学和规范,以及经典文化层面的理论指导。他希望通过自己在经典养生文化方面的认识与积累,传承经典养生文化来为现代养生行业的规范化、科学化做些贡献,甚至来领跑这个行业。因为,只有回归到传统经典文化,从传统文化中寻找根源,这个行业才能走得更远。

为此,金天成把自己教授的养生方式,定位为养生理论与口口相传的养生心法相结合,这种方式的特点是具体养生方法与养生文化相结合,不仅能够给人带来身体上的健康,更重要是能够起到优化思路,开慧解惑的功效。这些养生观念是来源于中华传统经典文化,是祖辈们传承了几千年的宝贵财富,其中的价值和作用不言而喻。

为了掌握更多科学的养生方法,金天成首先从与养生机构合作的方式入手,为这些机构招生,上课时做辅导老师,全程跟踪观察、体验效果,学习他们的方法和经验,同时,还相互比较各个流派的优缺点,不时同各个派别的传人、掌门人交流学习养生知识,有时请一些有教学经验的老师帮忙为学员讲课。金天成很快掌握了多种派别的主要养生方法。

2010年,在与多家养生文化机构合作之后,金天成在一实力雄厚的集团公司的支持下,在国内首先发起了“全民养生”的公益活动。活动采取公益的形式,每周四开设养生实修课程,课程分为“开示”、“实修”、“答疑”3部分,包括讲授养生理论、打坐、打太极、经验交流等若干部分,一般由金天成和知名养生专家共同授课。每次来听课的学员都有二三十人,其中不乏公务员、企业家、白领,甚至还有慕名前来听课的保健医生、知名医院的医师、护士等。

这是金天成迈出的验证实现传承经典养生文化梦想的万里第一步,尝试是成功的。这几年来,或者与别人合作,或者独立办班的形式,先后在北京平谷、房山、昌平及广州等地开办了大大小小100多期辟谷养生班,有来自全国各地甚至是国外的3000多人参加,通过理论与实修相结合的课程,他们在净化身体,净化心灵,去除亚健康的同时,精神上也达到了一种超脱,用金天成的话说,达到了既能“迅速恢复健康”的同时又能“优化思路、开慧解惑”的效果。

养生行业中的佼佼者

金天成原名为金志成,改名的原因是有一位老师、也是后来的学员,告诉他,要想帮助更多的人,这个理想不能仅仅是志在成功,最重要的是今天就要实现,金天成的谐音也就是“今天成”,每天都能成就他人,那么距离成就梦想就会更近一步。听起来更有种活在当下的意味。不过不管是“志成”还是“天成”,都能看出他是一个在坚定追求梦想的人。

多年以前,金天成追求的是对家庭关爱的回报,追求个人成就一番事业的理想。后来随着对国学的不断理解加深,渐渐地这个理想已经升华为了对身边人的回报。金天成常说做人的层面最重要的是“善”、“慈爱”,懂得“道”也就是能够做到“善”。从事养生行业,金天成最大的愿望就是帮助其他人掌握健康养生的方法,实现身体健康的同时,能够领悟到传统文化中的思想内涵,做一个心灵幸福的人。这是他首倡“全民养生 全民幸福”内涵丰富的精髓!

目前来看,金天成的养生文化与养生方法相结合的模式,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国家卫生部原副部长孙隆椿,国家民政部原副部长张文范对金天成的养生模式大加赞赏;国家铁道部原副部长国林为他题写“养生善为先”,鼓励他在继续为养生事业大施拳脚;著名健康教育专家洪昭光教授对于他致力于中华传统经典养生文化给予很大的鼓励;以前的学员逢年过节还经常给他电话或短信的问候。

2011年8月份,在北京平谷绿谷花溪开办的辟谷养生班上,一位中国人民大学的教授和在英国任教的教授、博士生导师,在交流会上反复强调从来没有感觉身体这么好过,同时在思想上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在这些学员中,资产千万以上的企业家不在少数。今年国庆节期间,有一个公司年营业额5000万的公司老总,在朋友的介绍下,参加了辟谷养生班,两天,多年的鼻炎症状都不见了,于是,表示要从事养生这个行业,也为传播养生文化做些贡献,积一份功德。

篇12

1.道德学习的内涵

道德学习是个体通过习得特定社会所公允的道德规则和行为方式,借助主动性的实践与体悟,形成并完善道德知识经验积累与行为修炼的人生历程。它包含这样五层意思:第一,道德学习的主体是具有主动性的个体,强调学习者在道德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自觉性与自愿性。第二,道德学习的内容是特定社会所公允的道德规则和行为方式,即优良道德。第三,道德学习的过程是人的一生,因为“人无完人”,所以道德学习应该是“活到老,学到老”。第四,道德学习的结果或目的是形成并完善道德知识经验的积累与行为的修炼,即形成良好的品德结构或完善的人格。第五,道德学习的方式是主动性的实践与体悟。

2.道德学习的特征

道德学习具有以下特征:第一,道德学习是主动性学习,即道德学习是基于道德主体原有道德知识经验基础上的主动建构过程而非被动学习过程。主动性是道德学习的前提。第二,道德学习是价值性学习,即道德学习是通过对特定社会所公允的道德规范与行为方式的学习以解决“应为或不应为”价值判断而非“真与伪”的事实判断,从而为主体提供一个“价值标准”。它主要不是主体智力水平的开发式学习而是重在形成以需要、态度、情感为中心的主体的精神性人格。价值性是道德学习的实质。第三,道德学习是体验性学习,即道德学习是主体通过对道德规范的实践体验与领悟以深化认识、发展情感、笃定行为,它是“以体验为核心的知、情、行整合学习”。体验性是道德学习的核心。第四,道德学习是生活性学习,即道德学习是为了生活、依靠生活、在生活中进行学习,因为道德本身来源于生活、形成完善的人格也是为了更好地生活。生活性是道德学习的主要途径。第五,道德学习是实践――建构性学习,即道德学习是主体在现实的社会实践尤其是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实践中通过主动建构来完成的。因为道德学习不是像知识学习那样主要在头脑内部进行理智的建构,而是必须通过人的感性实践亲身的参与才能直接体验、感受、建构起真正意义上的道德。实践――建构性是道德学习重要机制。第六,道德学习是情景性学习,即道德学习是通过创设道德场景在情境中引导学生进行的体验式学习。因为道德规范是一定情境下人与人之间直接或间接交往的规范,它不同于理性的抽象知识,道德规范具有情境性,故道德规范的学习也就离不开一定情境的作用。情景性是道德学习的一个重要方式。第七,道德学习是终身学习,即终身道德学习是终身的自主育德、自我修养的过程,其内在目标是促进自我德性的提升[1]。

二、道德学习之于道德教育的意义

1.从逻辑上讲,道德学习是道德教育的基础与前提

任何完整的道德教育理论都应包括“道德如何学”的学习理论与“如何根据学的理论进行教”的教育理论。二者相比,道德学习理论比道德教育理论更为基础和更为根本。因为教育者只有掌握了学习者内在的学习机理与过程,才能据此从外在的方面对学习者进行教育与培养。学习者的学习是内在的,教育者的教育是外在的;学习者的学习是基础和前提,教育者的教育是影响与手段,离开了学习者的学习,教育者的教育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者的教育是为了学习者更好地学习,是教会他们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以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因此,“无视‘学’的问题的研究,‘教’的理论不仅是残缺的、缺乏根基的和明确的目的性,而且于实践无益甚至有害。”[2]“对儿童道德学习、发展本质的研究与廓清,对道德学习、发展机制和规律的揭示,既是道德教育理论研究应有之意、完整道德教育理论的必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有助于确立一种新的既合目的、又合规律的教育理念和实践策略。”[3]

2.从道德教育的现状上讲,道德学习是对道德教育的超越

首先,道德学习把道德教育所倡导的上下位的关系转向平等、对话的关怀式的师生关系。道德教育立足于教,以教育者为主体,以教育者为主导,一切活动围绕教育进行,它体现的往往是教育者的主张,强调教育对个体道德的影响、培养等外部作用;而道德学习则立足于学,以学习者为主体,以学生为中心,一切活动围绕学习展开,它必须体现学习主体的需求和兴趣,注重发挥主体自身的内在价值。道德学习反对道德教育“上所施、下所效”的不对等的上下位师生关系,主张师生在道德教育与学习中应走向平等、对话,因为“对话是探索真理和自我认识的途径”[4]。在道德学习的视野中,学习者就是主体,是求学者而不是受教者,道德发展的主动权应重新回到学习者手中;原来受人瞩目的教师不再是施教者而是助学者,他们退居引导、辅助的地位,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促进者。所以,道德学习与道德教育相比,“前者是为学生设计的,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后者是为教师设计的,是以成人的世界和社会的要求为本;前者注重主体性的发挥,是学生的主动行为,后者体现社会的意志或成人的意志,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前者是为丰富现在学生心灵的需要,后者是为转变现在学生心灵的需要。”[5]“所以,从‘教’的研究转向对‘学’的研究,决不是简单的称谓上的、形式上的变化,它还意味着深刻的教育价值观的转变――以往的道德教育是以教来塑造学、让学适应教,而现在的道德教育是要以学引领教、让教适应学;‘教’强调的是外在控制,‘学’则强调内在的激发。因此,对道德学习问题的研究,将有助于拒斥‘非人化’的教育,真正实现道德教育的人本化理念。”[6]

其次,道德学习有助于化解道德教育中存在的一对基本矛盾,即专长的道德教育在课堂上时空的有限性与日趋复杂和多元的生活世界要求。学校中的道德教育课能保证学生道德知识获得的连续性、系统性,训练学生的道德判断、道德推理等逻辑思维能力,但情感教不来,能教的只能是关于情感的知识,良好的道德习惯更不是通过教而养成的。道德有时就是一种感悟,感悟是在人的活动中产生的,对道德认识的深化、道德情感的丰富、道德习惯的养成往往是在生活中无数次的体验、感悟、践行的结果。另外,“无论是哪个层级的学校教育,专门的道德教育课授课时数至多只占总课时数的5%。学校的层级越高,知性教育对德性教育在教育时间上的挤压越重;而学生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接触到的道德现象越丰富与多质。只有借助道德学习的生活化、开放性、终身化,我们才能看到解决这一难题的充分希望。”[7]所以,只有在生活中不断的进行道德学习才能化解专长的道德教育在课堂上时空的有限性与日趋复杂和多元的生活世界要求的矛盾。

综上所述,道德教育应从道德学习出发而最后又以道德学习为归宿,以达到“教是为了不教”最高境界。因此,我们应当以道德学习为根基进行道德教育。

三、以道德学习为根基进行道德教育的原则

1.主体性原则

所谓主体性,就是学习者作为主体的规定性,包括自主性、能动性和超越性。道德学习是学习者不断进行品德建构的过程。道德品格的建构不是强迫的,也不是自发进行的,必须是学习者自觉、自愿的。离开了学习者积极性、主动性的充分发挥,就难于深化外在的知识与信息,难以体悟道德情景获得丰富的道德经验,也就难于完成对道德品格有效的建构。因此贯彻道德教育的主体性原则,要强调学习者在道德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突出学习者的自由选择和自主学习,反对简单的“灌输”或“外塑”。道德学习的意义在于尊重、培养和发展人的主体意识。道德学习主体性的发挥是道德学习得以实现的前提和条件。所以,贯彻主体性原则,是道德教育必要的也是首要的原则。贯彻主体性原则要求教育者充分尊重受教育者的人格尊严,尽可能地了解学习者的心理状况和实际需要,了解学习者道德学习的特点与机制,充分调动学习者进行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的兴趣。简言之,就是要力求调动学习者进行道德反思、道德判断和道德行动的内在自觉性,否则,真正意义上的道德学习、道德发展就无从谈起,教师就无法对学生实施真正有效的道德上的影响。

2.情境性原则

对道德规范的学习是离不开一定情境的,因为道德规范是在一定情境下人与人之间直接或间接交往的过程中形成的规范,它不同于理性的抽象知识,道德规范具有情境性。贯彻道德教育的情境性原则,要触及学习者的内心世界,首先要通过打动情感获得一定的情境感受。情境感受是通过创设特定的情境直接刺激感觉器官,激发道德情感,产生觉知体悟的一种学习方式,其核心是创设道德情境,引导道德体悟。道德体悟要从感受开始,在课堂上首先要打开学生的各种感官通道,为视觉、听觉、嗅觉、触觉、运动觉提供全方面的感受机会,同时还要设法使感受变得丰富、强烈与深刻,然后才会有自己特定的道德体悟与理解。情境只是一个场域,任何的情境都是特定事件、问题发生的情境、背景或环境。情境学习必须以解决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道德问题为目标,反映道德生活的冲突与矛盾。情境有多种分类,包括艺术情境、人为情境与现实情境等。艺术情境主要指借助多种艺术手段,如绘画、音乐、照片、录像、电影、尤其是多媒体等构建一种有感染力的学习氛围。通过利用多媒体技术等营造虚拟情境,利用情境的感染性与浸透性,辅助道德规范的学习。人为情境指教育者按照特定目的与意图通过模拟真实生活的仿真性演习活动而创设的道德教育场域。对于学习者难以身临其境去直接体验的经验,向学习者提供生活素材,可以通过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组织学习者实施。如有关家庭生活的游戏、以爱护自然为主题的短剧等,通过模拟学习求助与自护技能,学习各种社会交往技能等。现实情境指以真实生活经历为背景的学习活动,是学生生活中所面临的、所困惑的道德冲突。教师可以提供身边的案例,进行讨论;也可以进行角色模拟表演,把身边的道德冲突形象化、典型化;还可以通过典型人物的现身说法,通过参与辩论与讨论等方式进行。

3.生活性原则

道德既来源于生活又是生活的一部分。道德与生活的休戚相关是道德学习生活论的理论基础。道德学习的生活性原则要求道德学习赋予生活的意义,内容贴近生活。同时又要求道德学习要植根于生活之中,直面生活的问题和困境,而不是远离生活,在知识的“真空”中进行。贯彻生活性教育原则,一方面是道德教育走向生活,即通过积极地创设一定的生活情境,把道德教育放在真实的生活环境中,而不是仅放在课堂上、停在书本中,应让道德教育走出课堂、走出书本,走向校园生活、社会生活,通过社会生活来提升学习者的道德水平;另一方面是让生活走向道德教育,即应设法把社会生活引入学校、引入课堂,通过喜闻乐见的方式,直面社会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尝试与经历社会生活中的某些实践,至少是把道德观念的培养、道德规范的传递和实际的社会生活情形结合起来,不能再像以往那样一味地进行道德教条的传输。另外,贯彻生活性原则,还要注意密切保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合作,为学生的课外、校外生活创设一个道德的场景。

4.实践性原则

道德教育的实践性原则是由道德学习的实践――建构性决定的,即道德品格的建构是通过现实的人际交往中、感性的实践活动来完成的,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扩展、容纳、整合完整的道德经验。在道德实践活动中,学习者不断克服心理冲突、化解困惑、战胜自我、完善自我,使潜在的道德能力向现实的道德能力转化,从而拓展了道德践行力,把潜在的德性不断生发,提升了道德境界。所以,离开了道德活动,离开了道德践履,主体的道德人格就难以成功构建,教育者必须引导、支持、帮助学习者主动参与各种活动,在践行中实现道德人格的自主建构。贯彻道德教育的实践性原则,首先,要彻底的反思道德教育的“知识化”弊端,使道德教育的重心由重道德知识的传授转向道德知行的统合,在思想上充分认识到道德实践之于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其次,要积极推进学校道德教育课程的改革,做到课程实践化与活动化、实践课程化与活动课程化,把活动课程、实践课程作为道德教育的主导性课程;再次,要尽可能地给学生创造提供道德实践的机会与场合,鼓励学生在校园、家庭、在社会上积极地进行道德实践;最后,对道德教育的评定,要把能否进行积极的道德践行、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表现,而不是道德知识掌握的多少作为考核与评定学生道德水平最重要的标志。

5.终身性原则

道德发展与成长是道德经验的不断积累和改造、是持续不断的建构过程且这一过程没有终点,所以道德学习是终身的道德学习。贯彻终身性原则,一方面建立终身道德学习的教学机制,形成终身道德学习的良好氛围。这要求教师树立终身道德学习的观念,强化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加强师生间的对话与交往。另一方面,建立终身道德学习的互动机制,实现学校、家庭和社会道德教育的有机结合。这要做到发挥学校道德教育的主导作用,重视家庭道德教育的基础作用,注重社会道德教育的影响作用。

参考文献

[1] 班华.略论终身道德学习.现代教育科学,2004(4).

[2]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教育部重点课题“道德学习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研究成果述评.当代教育论坛,2006(10)下半月刊.

[3] 戚万学,唐汉卫.应加强对道德学习问题的研究――兼论一种新的道德学习观及其教育学意义.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

[4] 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北京:三联书店,1991.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