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6 10:19:2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化学核心素养的理解与培养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深化教学改革,是新时期高中教育教学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化学作为高中课程体系中的重要课程,课程的建设发展,应突出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实验是化学课程的重要部分,实验的探究性、操作性,是培养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依托化学实验教学,促进学生的发展;基于学生的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探究能力。本文立足新课改下高中化学教学现状,从化学实验的视角,阐述了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培养高中生化学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良好的科学素养,是促进有效学习的重要基础,也是提高学习效率、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保障。化学作为高中课程体系中的重要课程。培养高中生化学核心素养,旨在深化高中化学教学改革。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之下,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就明确了化学核心素养在化学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是化学教育教学的核心任务。高中生处于个性发展的特殊期,化学核心素养的培育,有助于挖掘学生的化学潜能,提高化学学习效率。化学核心素养着眼于学生对化学科学的情感与态度,学生对化学有正确的认识,有探究的热情及方法,这都是学生深入化学学习的重要基础,应在教育教学中得到充分体现。化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而实验是培养学生核心化学素养的重要“窗口”。通过化学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化学操作能力,能够在实验探究中,感受化学的魅力,理解并懂得化学知识的应用。因此,在高中化学教育教学中,应强化实验教学课程的构建,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二、化学实验下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化学实验作为化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在笔者看来,依托化学实验,培养高中生化学核心素养,关键在于如何深挖教材,整合课程化学实验资源的同时,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自主设计实验,进而在化学实验中培养化学核心素养。
(一)整合课程化学实验资源,培养学生化学学习的问题意识
在传统化学教学中,教师更多地强调知识的灌输,化学实验僵化,按部就班的操作,难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思考,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促进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学生在化学学习中,善于思考,紧扣实际生活,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及应用更加透彻,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首先,教师要优化教学方法、创新教学理念,转变传统僵化的教学形态,更多地突出教学的生成性。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进而盘活课堂教学。学生有主动思考、质疑的良好习惯,这是化学核心素养的重要元素;其次,为学生创设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空间。在传统化学实验课堂,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的空间,更多地是教师“牵着鼻子走”,缺乏独立思考、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为此,教师要善于通过化学实验的开放性,为学生的思维发展搭建空间;再次,立足教材,挖掘教材内容,在教材整合中,引导学生有效学习。例如,在“二价铁、三价铁的转化”教学中,教师就转变传统灌输性教学,转而通过小组合作式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展开实验。一、二组探究“二价铁的氧化性”;三、四组探究“三价铁的氧化性”,盘活僵化的实验课堂,也为学生核心化学素养的培养,创设良好的思维空间,培养问题意识。
(二)践行“以生为本”理念,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践行“生本”理念,就是强化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进而实现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在践行“生本”理念的过程中,应着力于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探究性,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化学实验的实践性,是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重要途径。在化学实验中,学生有更多自主学习的空间,能够在探究中强化对知识的理解,进而提高对知识的应用。高中生对化学缺乏兴趣,很大程度上在化学学习中未能发现其魅力,也缺乏正确的认识与良好的接触。为此,实验让学生对化学有了更直接的接触,有了更直观的了解。在“氯气的制备”实验教学中,教师为了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教学更多地是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如图i所示,是“氯气制备”实验装置。在教学中,教师为了引导学生科学探究,培养创新意识。用“批判的思维”对图1装置提出质疑:所收集到的氯气是纯净的吗?学生们便发现,通过此实验装置所收集到的氯气中含有“HC1”、“水”。为此,需要对装置改进,进而对水蒸气和HC1进行处理。如图2所示,是学生改进后的实验装置。从装置中可以看到,学生在探究中,用“浓硫酸”对氯气进行干燥处理,进而去除其中的水蒸气;用“饱和食盐水去除HC1”。这样改进之后的装置,更加科学。
(三)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
在传统化学课堂上,化学实验多以验证性实验为主,缺乏学生自主设计实验的机会。为此,在培养学生化学学科素养的过程中,应着力于学生化学实验设计的能力培养,引导学生在化学实验设计中,强化对化学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这是加深学生化学情感的重要途径。在“氯气的制备”实验中,学生在紧扣教材制备方法的同时,在已有学习的基础之上,通过自主实验设计,制备“氯气”。学生通过“AT73+6AC7=AT7+3d72t+3尽〃”制备氯气。通过发散思维,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之上,进而拓展性实验,进而提高了实验教学质量,也促进学生更加全面的问题思考与探究,强化了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三、结束语
化学核心i养的培养,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高中生处于个性发展的特殊期,化学核心素养着力于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开展;依托自主探究学习,为学生搭建发散的思维空间;紧扣教学要求,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
参考文献:
[1]房宏.中学化学核心素养的构成体系与培养策略[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6,(07).
[2]臧景芽.浅谈高中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中外交流,2017,(11).
[3]王宝斌.发展学生化学黑心素养的三大策略[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6,(03).
化学作为高中教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在高中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当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扎实推进,核心素养引起了国内教育界的重视,高中化学教学逐渐开始重视化学核心素养体系的构建,使学生能够对化学进行系统的学习,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一、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
核心素养是21世纪个人终生发展和适应社会变迁所需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是对三维目标的传承、整合、提升和发展。一门学科的核心素养影响着一个人拥有什么样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而不仅仅局限于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学科内容和学科素养之间相互渗透,共同支撑这门学科的发展进步。高中化学核心素养是高中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中化学教学活动的总体目标,高中化学教师必须清晰认识到核心素养对学生学习化学的重要性,它从高层次、高视野、高境界的角度指导教师进行化学教学,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和完美人格的建立,以便适应时展的需求,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总体而言,高中化学核心素养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即科学探究意识、创新变化观念、模型认知能力、宏观辨识及微观探析能力和社会责任感,这五个方面从社会与个人的角度出发,不仅使学生的化学科学素质得到提升,对高中生今后的发展也产生深刻影响。
二、培养高中化学核心素养的有效策略
1.创设情境,引发学生思考。化学是一门和生活联系密切的学科,生活中的许多现象和素材都可以吸引学生兴趣,引发学生对化学的思考。在教学中创设情境,使学生在教学情境中体会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价值,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养成良好的化学科学精神,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化学教师进行情境创设时,应当保证所创设的情境具有真实性、针对性及情感知识性特点,学生才能更好地融入教学情境中,更好地体验情境,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与社会责任感。教师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带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了解化学教材在生活中的应用,树立学生学以致用解决社会问题的观念,最终养成健全人格。2.加强实验探究教学。对于高中化学来讲,实验探究是学生对化学进行分析推理的重要途径,是高中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教师在开展化学教学时,应当以化学实验为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依据,在此基础上形成学生对化学学习的认知。高中时期化学实验都是对前人理论的论证,把真理以实验的形式再次重现在学生面前,那么教师要在实验过程中养成学生的探究意识及推理论证能力。例如,在学习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的知识时,教师可以通过实验引导学生对化学的思考,从而总结出催化剂在不同化学反应中反应速率也不同。学生通过实验可以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能在实验中激发学生的思维灵感,引发学生主动探索的欲望,从而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3.加强实践应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不能仅仅依靠课堂书本知识的传授来获得,而是要利用教学中的各种资源与书本知识进行整合。传统化学教学中,教师太过于重视书本知识对学生的传授,把教材作为教学的唯一重点,这种后果导致学生解题思路太狭隘,不能主动寻求另外的解决途径去做题,限制了学生思维逻辑的发展。化学教师需要加强学生的化学实践应用,引导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多实践,拓宽学生学习思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养成化学核心素养。
总之,化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植入核心素养教育理念,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释放学生天性。同时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把学生的创新能力放在学科发展的首要位置,不断更新自身教学观念,根据时代的需求培养出具有创造性且全面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林小驹,李跃,沈晓红,等.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体系的构成和特点[J].教育导刊(上半月),2015.
[2]张贤金,吴新建,叶燕珠,等.基于“核心素养”理解的高中化学教师培训实践[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7.
案例教学法作为一项新颖的教学方式,针对高中地理课程而言,便于教学问题的直观展现,加强对地理知识内容的分析,实现高效地理课堂的建构。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目标下,高中地理教师应该意识到案例教学法应用的必要性,将地理知识与相关案例要点相互融合,强化地理教学的实效性,使学生积极投入到课堂学习之中,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内在本质的了解,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效率。除此之外,在学习任务优化设计、问题思考创设过程中,高中地理教师还可应用案例教学法,强化与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实现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故此,文章将立足核心素养培养,对高中地理案例教学实践方法展开分析,以期为高中地理教师提供重要的教学建议。
一、利用案例教学法,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案例教学法可应用不同的形式展开,所发挥的教学作用也不尽相同。核心素养培养下,高中地理知识难度逐渐加深,特别针对较为抽象的知识内容,地理教师可应用有效的教学方式展开,便于学生理解,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地理难题,强化学生的地理学习效率[1]。与此同时,高中地理教师在更新与转变传统教学思想的同时,不断尝试新颖的教学方式,利用案例教学方法,融入新颖的教学元素,便于帮助学生获得更多的学习收获,实现核心素养培养的教育目标。将地理知识形成有关的教学案例,就是一次教学创新的伟大尝试,高中地理教师在案例教学实践中引用多个知识内容,通过分析案例,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一个直观的了解,便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强化学生的地理学习效率。相比单一的知识分析,应用案例教学法的效果更加明显,有利于实现核心素养培养的目标,强化高中地理教学的整体效果。案例教学法的应用,促使高中地理知识更加形象生动,能够帮助学生建构完整的知识体系,强化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为此,这就需要高中地理教师围绕教学内容,合理利用案例教学法,构建高效地理课程,将抽象的地理知识转变成契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内容,帮助学生消除认知上的障碍。通过利用案例教学法,让学生直观形象地了解此知识内容,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效率,达到增强实效的教学作用。以人教版《人口的数量变化》为例,由于我国人口逐渐由西部向东部沿海区域发生转移,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此节课知识内容,地理教师可利用案例教学方法,引用孔雀南飞的实例,为学生构建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使学生通过掌握实际生活中空缺的生活习惯,联想人们迁移的规律特点,有利于激活学生的地理学习热情,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人们往东部沿海区域迁移的内在意义。
二、利用案例教学法,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案例教学法的作用优势十分多元,不但能够强化学生对知识内容的理解效率,还能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开阔学生的学习视野,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所感悟,强化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探究问题的意识。地理现象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开阔学生地理学习视野的主要路径。案例教学法就是利用特定的地理现象作为教学载体,引导学生总结分析,让学生了解这一类型的地理规律,将地理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突出地理学科学习的实效性。高中地理学科知识相对复杂多变,但是由于教材篇幅有限,知识内容只能浅层次介绍,针对值得探究分析的地理问题,无法深入探究[2]。为此,高中地理教师应该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补充与扩展,引用学生较为感兴趣的内容,激活学生的地理学习热情,引导学生积极投身于课堂学习中,强化学生的地理学习效率。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利用案例教学方法,融入与教学有关的内容,使课堂教学内容更加丰富的同时,还能扩宽学生的学习视野,使学生更加全面地理解与掌握地理知识,体会到地理学习的魅力。案例教学方法是有利于强化教学效果的教学方式,高中地理教师在应用案例教学法时,应将教学内容与教学实例相互连接,发挥案例教学法的导向作用,为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奠定良好开端。高中地理教师针对不同的知识点,需要扩展延伸不同的内容,并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兴趣爱好、接受能力,为学生理解所学知识内容起到辅助效果。高中地理教师可通过有目的性、有组织性的选取案例内容,将案例贯穿于课堂教学之中,激活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地理教学的实效性,提高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效果,使学生收获更多,实现地理教学的预期目标。以人教版《世界的居民和国家》为例,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生活阅历十分有限,难以切身体会全球各地的国家文化与居民特点。此时地理教师利用案例教学方法,通过在课下借助互联网为学生搜索不同国家的文化特色,将其引用到案例教学之中,将枯燥单一的知识内容,转变成形象真实的视频动画,便于加深学生的记忆印象,使学生通过领略世界各地的国家文化、居民特点,开阔自身的学习视野,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效率,实现地理教学预期目标。
三、利用案例教学法,实现开放式教学
案例内容的选编是展开案例教学的前提条件,选取与教学内容相契合的案例内容是强化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案例内容的选取要想突出其案例的思辨性特征,才能让学生在地理知识学习中,拥有充足的学习空间,进行知识的总结与归纳,强化学生的地理学习效率[3]。为此,这就需要高中地理教师在案例教学前精心编选案例内容,具体方法如以下几点:第一,注重地理教材中已经拥有的案例内容,通过案例间的相互融合,实现开放式课堂的构建。基于核心素养培养下,高中地理教材更加多元化,对于一个知识内容的讲解,常常可应用不同的案例。另外,高中地理教材中都是十分典型的案例,这些案例和教学内容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学生只需要分析案例内容,即可了解地理知识,强化学生的地理知识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基于此,高中地理教师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教材案例的应用。第二,视选取学生熟知的案例内容,相比于地理教材中已经拥有的案例,大多数学生对于实际生活中案例的熟知度更高,也了解其有关的背景内容。为此,高中地理教师在案例教学应用中,应该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学习基础、接受能力等方面出发,为学生选取耳濡目染的案例内容,加强教学案例和知识原理的相互融合,使学生快速投入到角色之中,让学生全面把握地理知识内在本质,感受到地理知识学习的重要性,强化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效率,促进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发展,实现地理教学的预期目标。以人教版《产业转移》为例,教材中引用的案例主要以“东南亚地区”为例,大多数学生并不了解东南亚地区的实际情况,加大了学生理解分析的难度。为此,在课堂教学中,地理教师利用案例教学法,引用学生较为熟知的长江三角洲等区域纺织工业逐渐向中西部地区发展的案例,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强化学生的地理学习效率。
四、利用案例教学法,强化问题的解决能力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部分教师运用案例教学法只是片面地“讲案例”,通过细致整合与耐心讲解案例内容,不仅与案例教学的目的相悖,还深陷“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误区,此种教学方式和过去的填鸭式教学并无本质上的区别。基于此,高中化学教师在日常授课中,应该重视案例教学方法的应用,达到“用案例教”的效果。其中,“用案例教”主要针对以案例作为学习导向,达到学以致用、举一反三的教学目标[4]。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案例只是教学媒介,并非教学的侧重点,也不需要让学生多加留意和具体掌握,只需要利用案例教学方法,使学生理解地理知识的内在本质,学会应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此,高中地理教师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应该将案例作为导向,明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突出地理教学的实践性、趣味性、有效性的作用特点,为学生构建和谐愉悦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地理课堂之中,激活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成为地理课堂上的主人,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水平。由此可见,案例教学方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并非案例内容的具体掌控,而是在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迁移、锻炼与提升学生的地理知识应用能力,启迪学生的地理学习思维,强化学生的地理知识应用能力与分析能力,使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升,为学生奠定良好的地理学习基础,实现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
五、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目标下,高中地理教学对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与强化加以重视。为此,高中地理教师应该意识到案例教学方法的必要性,更新与转变自身传统的教学认知思想,有效运用案例教学方法,为学生耐心讲解地理知识,选取与教学内容相符合、满足学生认知规律的案例内容,让学生在案例分析中感受到地理学习的乐趣所在,强化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开阔学生的学习视野,使学生的综合素养不断提升,实现预期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曾水平.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高中地理探究性教学的实践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8(35):296.
[2]张勇.基于新课标的高中地理案例教学法实践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9(10):182.
文章编号:1008-0546(2017)03-0063-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7.03.021
一、教学分析
本节内容属于中学化学重要的理论基础,也是整个中学化学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在本章中更是承上启下。一方面学生已有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条件和化学平衡状态等知识,在此基础上进行本节的教学,系统性较好,有利于培养学生“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等核心素养;另一方面,学生正确理解并应用平衡移动原理,为后续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盐的水解平衡以及沉淀的溶解平衡等知识的学习奠定重要的基础。
课程标准[1]要求学生能通过实验探究浓度、压强、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并能用相关理论加以解释;认识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调控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能讨论化学反应条件的选择和优化。由此决定本节课的研究目的,是为了利用外界条件的改变,使化学平衡向有利的方向,即提高反应物转化率的方向移动,以此优化工业生产条件,这也是学生素养发展的实际意义。
二、教学目标
1. 通过复习可逆反应、平衡状态特征、平衡常数等概念培养学生的微粒观和平衡思想,从微观的角度建构概念;
2. 通过问题探究和实验探究的方式研究浓度、压强和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过程,发展学生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素养,正确理解平衡移动原理;
3. 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记录实验现象及设计简单实验的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交流和表达的能力;
4. 从定性讨论到定量分析和概念建构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基于证据进行分析推理和模型认知的能力;
5. 能运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指导工业生产实践,使学生深刻理解化学与技术、生产实践的关系。
三、教学重难点
1. 重点:浓度、压强和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尤其是压强对平衡移动的影响,由于宏观现象不够明显,所以辅之以数字化实验进行探究。
2. 难点:平衡常数的理解应用及平衡移动原理的理解应用。运用平衡常数和浓度商的大小对比,理解平衡为什么移动,怎么移动的原理;在平衡移动原理的理解应用中,以规律总结法及验证预测法强化学生对该原理的理解,以合成氨工业生产实际条件的讨论,让学生真正学会应用原理。
四、教学策略
本节课设计了 “三次问题探究和三次实验探究”的教学过程,并与多媒体有机结合,在探究过程中突出对学生思维品质、学法指导和科学精神的渗透,真正做到“授之以渔”。
五、思维导图
六、教W过程
七、板书设计
1. 化学平衡的移动
v 正>v 逆 Qc< K
v 正=v 逆 Qc= K
v 正 K
2. 外界条件对平衡移动的影响
1. 浓度
2. 压强
3. 温度
3. 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勒夏特列原理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虽然课堂容量较大,但教学过程中通过实验方案的设计、生活场景动画模拟、DIS实验探究、平衡常数的推理论证、实验预测及检验、及时归纳总结等丰富了探究的手段,使学生能顺利自主建构概念,自觉理解平衡移动规律。通过组织学生对自然现象的解释、合成氨生产条件的选择讨论等进一步强化对原理的理解和运用,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以上过程不仅培养了学生尊重实验事实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科学探究方法,也帮助学生建立观点、结论和证据之间的逻辑关系,知道可以通过分析、推理等方法认识研究对象的本质特征,以及用已有知识和方法多角度、动态地分析化学反应,运用化学反应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既构建了高效课堂,又立足于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在平凡中展现了真功夫。
作为授课教师,笔者仍然觉得现场留下诸多遗憾,例如,小组讨论组织得还不够充分,便迫不及待让学生进入下一个环节,有些急躁;动画展示如果能用视频拍摄上课学生的镜头,那一定会显得更加形象生动并接地气;总是担心学生会出错,所以老师明显还是说得多,有越俎代庖之嫌。本次大赛虽然告一段落,但是整个磨课过程中的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己任的思想已深深扎根于心中,这些收获一定会促进我未来的教学不断提升。
(注:该课获2016年江苏省高中优质课评比一等奖,衷心感谢刘江田、马春生、张发新、许城玉等老师的帮助。)
2014年教育部印发《关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明确提出“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1]。几年过去,教育研究者与一线教师对核心素养的挖掘与落实做了充分的研究,但是面对中考的压力,许多学校的化学教学依旧以知识讲授为主,忽略了对学生素养的培养。初中化学知识点杂乱、枯燥,还涉及微观现象,许多学生感觉不好学也学不会,但是初中化学与生活联系密切,知识点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实例。因此将生活化教学贯穿于知识点教学过程中,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而且对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化学生活化教学与核心素养在结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效的实施方法,以期为初中化学教学提供参考依据。
一、核心素养与生活化教学的关系
2018年教育部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明确指出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为“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认知模型”“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以及“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即要以发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为主旨,重视开展“核心素养”为本的教学[2]。化学是一门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生活中的吃喝住行处处都离不开化学。以疫情为例,2020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肺炎疫情席卷全球,面对疫情,一些人心中出现恐慌,纷纷抢购口罩、酒精、84消毒液、双氧水等用品,甚至发生了喝消毒水抗、混用84消毒液和洁厕灵等闹剧。而醋酸,乙醇和过氧化氢等内容正是初中化学的知识,因此在讲到这些知识点的时候,我们不仅可以告诉学生醋酸、乙醇、过氧化氢可以用来消毒,还应该告诉学生它们正确的使用方法以及适用对象,提醒学生消毒液不能混合使用。将化学教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在传授学生化学知识的同时教会学生怎样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才是学习化学的真正意义。因此将生活化教学理念贯穿于中学化学教学过程中,对于初中化学教学以及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具有重要意义,是落实核心素养的有效手段。
二、核心素养与生活化教学结合的意义
(一)助力初中化学教学落实核心素养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标准指出“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重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联系”,而学科核心素养要求学生能够形成适合自己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科学素养的深层次细化。生活化教学强调学习与生活相结合,将知识合理运用于解决生活实际中的问题,这与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是一致的。将生活化的情境与化学史料、化学事实、化学对社会影响的重大事件、化学方面的巨大成就相结合,不仅能够降低学生学习化学的难度,激发中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还能够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帮助学生理解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促进学生对于化学能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认识,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
(二)改善中学化学教学现状,推动教学发展素质教育在我国已经推行很多年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多年以来习惯使得化学教学并没有彻底改变应试教育的模式。核心素养的提出是我国在推行素质教育中遇到问题的改进与反思,但是,许多教师对于教育改革的内容理解并不深刻,导致这些改革措施在推行途中违背初衷,没有达到最好的效果。化学作为初三学生才开始真正系统接触的课程,学生不仅需要适应新课程带来的陌生感,还要面对中考带来的压力,与之相对应的是学校、老师、家长对学生中考成绩的追求,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在授课中也必不可避免地更加注重知识的传授,但是却忽略了初中生学习化学的初衷。学习化学的初衷,并不是要求学生系统了解化学知识,而是如何运用所学习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应用可以改变课堂上“填鸭式”教学的现状,将课堂交还学生,使课堂教学进行得更加顺利。课堂上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创设,将化学知识带进生活,由生活引入化学知识,降低学生对于化学学科的陌生感,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学生在学习知识之后可以清楚地知道所学知识可以解决哪些生活问题,不再刻板记忆化学知识点,这都有助于中学化学教学的发展。
(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生在九年级开始接触化学,一开始对化学学科的学习充满期待,但是随着学习的深入,化学知识点越来越多,需要大量的记忆理解,很容易激起初中生的叛逆心理,认为化学知识枯燥无味,产生厌学心理,但是初中生还有一个明显的心理特征,初中生的思维由抽象思维逐渐向理性思维转变。与生活化相结合,学生能够根据所给的情境做出合理的假设并且急于验证,激起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情境创设生活化、化学实验生活化、课后作业布置生活化,习题练习包含生活化知识,不仅能增强化学教学的趣味性和创新性,而且学生在知识上、情感上、实践能力上都有所提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核心素养与生活化教学结合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理念陈旧对于一些经济发展相对弱的地区,初中生学习化学依旧是为了中考,每天重复的习题也是学生中考必须掌握的知识,为了考试在不断地学习,为了分数在不断地做题,“填鸭式”的教学依然存在,而核心素养是近几年才提出来的,对于很多一线教师来说,大部分时间都投入在日常教学中,少有时间做科研,这就导致教师没有彻底了解核心素养的内涵,只是为了迎合核心素养,对于新课改的落实也不到位,这并不是很好的选择。
(二)对生活化教材挖掘不足我国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陶行知提出过“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这也是我们现代教育所提倡的,但是也是现代教育缺少的。比起高中化学,初中化学并没有系统学习化学概念原理,而是从生活中常见的物质、现象出发,带领学生从化学的角度认识这些变化的本质,例如:摇可乐冒出的大量气泡是什么?为什么发生这样的现象?一氧化碳为什么会引起中毒?初中化学知识点的编写具有很明显的结构性,包含着大量生活化的内容,但是没有将知识放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需要教师挖掘知识与生活的联系。课堂不是简单的生活现象导入,创设几个生活化情境不是生活化教学,没有将知识与学生已有的经验相联系,学生不会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做不到教、学、做合一,也同样达不到生活化教学的目的。
(三)有限的实验室条件限制了生活化教学的实施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学生通过化学打开微观世界的大门,化学实验必不可少,但是对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一些地区来说,化学实验室只储备了一些常见试剂,并没有达到可以做实验的要求,想要将学生组织起来完成一个系统的实验有点儿牵强。生活化的实验需要教师对一些实验装置、操作步骤等进行改进,在不改变实验结果的前提下,达到实验目的,以便更加贴近学生已有的认知,方便学生的理解。开展生活化的实验教学是教师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有效手段,能帮助学生更快获得知识与技能,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的有效方式。
四、核心素养与生活化教学结合的实施策略
(一)更新教学理念这么多年,教育一直在不停改革,从注重学生考试成绩逐渐向注重学生能力转变,但是,对于经济发展较弱的地区来说,依然更偏重于学生的成绩。教师可以在平时的工作中多与外界接触,学校也应该安排校间的交流研讨,组织学术交流活动,接纳新的思想理念、教学方法,并且将这些先进的理念思想合理运用于课堂教学之中,例如:在讲到“生活中的水资源”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网络查询当地水质现状、分析造成原因,在课前进行分享,课中大家可以一起做简易的净水装置。这些小改动于教师而言不难,但却是对学生收集整理分析信息能力的锻炼,也是对学生科学探究精神、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二)挖掘拓展整合生活化素材首先,九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社会生活经验,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科学现象通常隐藏着丰富的化学知识,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素材作为教学情境。这些素材来自学生的直接经验,既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又贴近生活,教师借以引导学生把理论知识与熟悉的生活经验结合起来,从生活中感知化学知识,把化学理论、化学公式变成活生生的生活[3]。如今全世界都在关注肺炎的发展,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以肺炎为背景知识,设置化学习题,比如:酒精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生活中用纯酒精消毒对吗,酒精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等等。其次,书本中虽然已经将一些知识放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但是还不够,需要教师的拓展,比如在讲到氯化钠时,教师应在恰当的时机渗透亚硝酸钠的知识,同样是盐一种,可以食用,一种用于工业,借机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最后,很多人都存在谈“化”色变的现象,教师需要在平时授课中整合生活化的知识,改变呈现方式,比如在讲到“燃料的开发利用”时呈现化石燃料的使用造成的不良影响,虽然学生直观感受到使用化石燃料的危害,也会让学生心里产生“如果不用现代技术开发使用化石燃料就不会有这些危害”的疑问,但是换一种方式呢,展现我国目前在新能源方面的成绩,提问学生使用新能源的好处,开发利用新能源的原因,两种方式都能达到本节课的教学效果,但后者更好。
(三)开发利用现代化技术时代在发展,教育在进步,2015年7月《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中明确要求“探索新型教育服务供给方式”,教育界也掀起了阵阵波澜[4],在其推动下,各种线上教学设备应运而生。2020年—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我国按下暂停键,国家发出了“停课不停学”的号召,随之一系列学习软件走进了莘莘学子的生活中,这些软件的研发给教育带来了诸多便利,例如通过仿真模拟设备,教师可以一边操作一边讲解,也可以和学生一起操作,帮助教师解决实验药品、实验仪器不够的困境。如今的学校应该在已有的条件下,充分开发互联网资源,学校可以分科建立生活资料数据库,学生通过阅览已有的资料进行实践扩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教师也可以改进实验设备,用生活中的常见物品作为实验仪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设备,将化学史实、化学前沿信息呈现出来,通过这些形式,保证了学生的学习,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开阔学生的视野、加深学生的记忆、引发学生的共鸣,落实化学核心素养。
五、结束语
生活化教学是中学化学落实核心素养的有效手段之一,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并不在一朝一夕之间,需要学校的大力支持、教师的不懈努力、学生的积极配合。面对时代的发展,核心素养与生活化教学相结合的过程中还会出现新的问题,还需要一线教师和教育研究者不断改进、优化实施策略,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庄冬梅.核心素养视阈下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的研究[D].山东:山东师范大学,2019.
[2]庞红梅.以“素养为本”的元素周期律探究过程[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9(7):39.
1 高中化学核心素养的建构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相融合制定了高中化学课程目标[1]。高中化学课程目标在知识与技能维度突出了“化学概念原理、化学变化规律、化学基本观念、化学实验”等关键词,强调高中化学课程要提供学生未来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学科观念;在过程与方法目标维度突出了“科学探究、信息获取和加工、自主学习”等关键词,强调高中化学课程要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并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提高自主学习化学的能力;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突出了“乐于科学探究、感受世界奇妙、赞赏化学应用、关注化学发展、养成科学态度”等关键词,强调高中化学课程要发展学习化学、探究物质变化奥秘的兴趣,能够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能够赞赏化学科学对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贡献,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逐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科学素养和化学课程的价值等方面综合分析,高中化学核心素养应该包含“化学学科观念、化学学科思维、科学探究实践和化学学科价值追求”等方面,因此高中化学课程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就是要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形成和发展化学学科观念、化学思维方式、科学探究能力,树立和发展科学精神和价值观。从三维目标相融合制定的高中化学课程目标可以看出,十多年前高中化学课程改革倡导的课程目标中就包涵了化学核心素养的基本要素[2]。
1.1 从学科观念建构高中化学核心素养
科?W的形成源于人类对自然界的探索活动,而自然界又是一个普遍联系、相互作用的统一整体。因而,科学领域不同的学科之间就必定会存在一些共通、跨越学科界限、具有普适性的科学主题。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出版的“科学框架”(Science Framework for California Public School)中,将“尺度与结构”、“变化的形式”、“稳定性”、“系统与相互作用”、“能量”、“演化”提炼为科学主题,上述科学主题在化学学科中以学科观念或核心概念的形式表现出来(表1)[3]。
“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同样是化学学科观念的特征。人们通过观察(特别是通过实验观察)、辨识并表征物质在一定条件下的存在状态和变化现象,如物质的形态改变、新物质的生成、能量的转化等,这种直接观察或通过一定的仪器或技术间接观察所得到的物质存在状态和变化现象往往是宏观的,可用文字或化学符号对其进行描述,即“宏观辨识”。但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并不仅仅满足于对物质的存在状态和变化现象的观察、辨识和表征,还必须探析其运动变化的本质原因。化学学科中主要从两个视角进行探析,一方面从物质的结构和性质相联系的视角分析,即“微观探析”,另一方面从变化和平衡相统一的视角分析,即“变化思想与平衡观点”。因为哲学认为,物质是不停运动变化的,平衡和运动是不可分的,客观世界是不断地沿着由不平衡到平衡、再由平衡到不平衡的轨迹运动着。而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内在根据,是事物运动的源泉和动力。“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思想与平衡观念”是具有高度概括性、统领性和迁移性的化学学科观念。
理解“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思想与平衡观念”的内涵,我们不能只看到“宏观、微观、变化、平衡”几个简单的词,不能仅从化学一般概念或原理层面进行理解,“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思想与平衡观念”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它涉及化学变化的条件、方向、限度、能量转变,涉及物质及其构成微粒的作用力和作用力平衡,涉及对物质及其变化的辨识、探析和表征等。
理解“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思想与平衡观念”的内涵,不能把其中的“与”简单理解成两者加和,它们是相互联系的统一体。“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思想与平衡观念”是指以“物质结构与性质相联系、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变化与平衡相统一”的视角认识和分析解决相关的化学问题。
1.2 从学科思维建构高中化学核心素养
人类在运用化学方法探索物质世界及其相互关系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其中极其重要的就是具有化学特质的思维方法。辩证唯物主义坚信有一个客观世界存在,而人类认识世界就是不断地通过实证研究去接近这个客观世界。作为科学领域的一门学科,化学十分重视实证研究,坚持科学结论需要通过多次反复的证实或证伪。事实上化学科学中许多理论的建立和原理的发现,特别是中学化学课程中所涉及的化学理论和原理,都是建立在对大量实验事实进行比较分析、归纳概括的基础上的,是根据大量的实验事实(证据)进行逻辑推理形成科学结论的,这就是“证据推理”。由于化学研究的对象是分子、原子层次的物质,且存在物质的多样性、不同物质结构的独特性和环境对物质及其变化影响的复杂性等特点,人类运用化学方法探索物质世界时,常常对大量实验事实进行比较分析、归纳概括后,还需要通过抽象和简化的方法建构模型,再现物质及其变化的基本规律,这就是“模型认知”。因此“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是化学特质的思维方法。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证据推理主要是指根据观察和实验等方面获取的物质及其变化的信息(证据),通过基于证据推理的方法形成科学结论;模型认知是指对研究的物质及其变化等方面的问题提出假设,根据观察和实验得到的信息,通过抽象和模型思维,用简化的、形象化的模型再现物质及其变化的本质、内在特性和一般规律,并通过实验验证和完善模型。证据推理所形成的科学结论是简单的模型认知,模型认知离不开证据推理,证据推理是建构模型的前提。
1.3 从学科实践建构高中化学核心素养
化学科学发展至今,化学实验仍然是探索物质奥秘的重要研究方法,也是学生化学学习中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活动。从化学实验研究的对象看,有物质的合成(转化)与分离、物质组成和结构的表征、物质的性能和应用等;从化学实验研究的过程看,化学实验通过一定的实验技术和方法获取物质及其变化的信息,再从结构与性质相联系、变化与平衡相统一的视角,运用比较分析、归纳概括、证据推理、模型建构等方法对实验现象和事实做出合理的解释,揭示化学变化的规律,形成科学的结论;从化学实验结果看,化学实验获取新的化学知识,揭示未知的化学反应原理和规律,发展新的技术和方法,将新的实验研究成果应用于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实践。因此,从化学实验研究的对象、过程和结果分析可以发现,创新是化学科学探究最重要的特征,化学科学探究最能体现和发展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团队协作和合作能力,最能培养人的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科学探究和创新意识”是化学学科实践的核心要素。
1.4 从学科价值建构高中化学核心素养
科学价值作为一个总的价值体系,由诸多价值要素构成,诸多价值要素聚焦于最终目标――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化学科学的发展起源于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化学对人的发展的作用是以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和保护世界的活动为前提的,化学科学技术不断推动经济的发展,给人类提供了丰富的物质财富,这是实现人的自由发展的根本条件。但是片面追求化学科学技术的应用性价值,就会带来诸如对生态环境、人类健康的影响,导致科学不利于人发展的异化现象,无法实现科学的最终价值。实现化学科学的价值既要充分发挥化学科学技术为人类提供物质财富的作用,又要充分分析化学科学技术应用对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的可能的负面影响,即充分承担起化学科学对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的“社会责任”。
化学科学探索是一个艰难的创造过程,需要化学学术共同体成员付出艰辛的代价,执着不懈地永恒探索和不断创新;化学学术共同体成员在科学探究实践活动中遵循着科学研究行为规范,体现着理性、客观、公正、平等、奉献、求实、严谨、民主、宽容、自由的科学精神,成为现代人类社会道德进步的推动力量和现代人类文化体系与精神生活的核心。“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是对化学学科价值很好的诠释。
2 高中化学核心素养的结构和内涵
根据化学课程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贡献,结合化学课程的特点,高中化学核心素养可概括为“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五个方面。其中,“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既是化学学科观念,又是化学特征的思维视角和方式,“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是化学特征的思维方法,“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是化学学科实践能力,“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是化学学科的价值追求和化学课程对学生价值观发展的贡献。高中化学核心素养各维度的关系可表示如图1所示。“科学探究和创新意识”处于化学核心素养的中心位置。“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既以化学科学探究为载体,又是化学科学探究的研究内容和思维视角,“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是化学科学探究形成结论的思维方法,“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是化学科学探究在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维度的重要成果。
2.1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从分子、原子层次对物质结构、性质、能量转变等及其相互关系的基本认识[4],既是化学学科重要的观念,又是化学问题解决的思维视角。
通过高中化学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通过观察、辨识一定条件下物质及其变化的宏观现象,并能运用化学符号表征物质及其变化;形成“物质结构决定物质性质”的观念;能从物质结构和性质相联系、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视角解决相关化学问题。
2.2 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
“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是对物质发展化学变化的条件、方向、限度和变化规律等及其相互关系的基本认识,既是化学学科重要的观念,又是化学问题解决的思维视角。
通?^高中化学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认识物质是不停运动变化的,化学变化是有条件的、可控制的;能形成化学变化中元素守恒和能量转化守恒的观念;能从变化与平衡相统一的视角考察分析化学反应和解决化学问题。
2.3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是化学对物质及其变化的认识方式,是基于观察和实验等方法获取的物质及其变化的事实并进行分析推理、抽象概括、建构模型以揭示化学变化及其规律的过程,是运用证据推理和模型化思想解决相关化学问题的能力和品质。
通过高中化学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通过观察和实验收集物质及其变化的证据,基于证据进行分析推理形成结论,能解释证据与结论之间的关系,确定形成科学结论所需要的证据和寻找证据的途径;能依据物质及其变化的信息进行抽象概括并建构模型,用模型思想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的一般规律。
2.4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是指提出化学问题,形成猜想和假设,获取和处理信息,基于证据推理得出结论并作出解释,对科学探究过程和结果进行交流、评估、反思的能力。是指能尊重事实和证据,独立思考,敢于质疑和批判不同观点和结论,提出创造性见解的品质。
通过高中化学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有科学探究意识,能发现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问题,提出合理猜测与假设;能依据探究目的设计并优化实验方案,正确实施实验探究方案;具有分析、处理信息,描述、解释实验探究结果的能力;具有合作与交流的意愿与能力,能对实验探究的过程与结果进行质疑和批判、评估和反思。
2.5 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
“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是指在认识化学科学本质和化学科学的价值,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环境(STSE)关系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对化学科学技术应有的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高中阶段的学习,要求学生具有崇尚科学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积极参与化学有关的社会实践活动;深刻理解化学、技术、社会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赞赏并致力于应用化学科学技术促进社会发展,勇于承担和分析化学过程对人类社会可能带来的各种影响的责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3 高中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发展
高中化学核心素养是高中生通过化学课程学习所获得的,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品质和关键能力,是学生在未来生活中能有效解决复杂问题和适应不可预测情境的能力和品格。高中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发展离不开化学课程的实施,离不开化学知识的学习,离不开经历化学问题解决过程。
3.1 在自主探究学习中发展学生化学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的后天习得性,决定了高中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发展离不开化学课程学习。但必须指出的是高中化学核心素养的习得不能是“被动接受”,不能以“灌输”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更不能把化学核心素养简单地转化成“宏观、微观、变化、平衡、模型、推理、实验”等知识内容进行讲授,离开了科学、正确的化学学习过程和学习方式就无法形成化学核心素养。
在化学课程实施中发展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就必须引导和组织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如实验探究、交流讨论、辩论、问题解决、社会实践等,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在学习过程中自主获取化学学科知识、形成化学学科观念、体验化学实验探究的过程、运用化学特征的思维方式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认同和践行化学学科价值追求。
3.2 在化学知识学习中发展学生化学核心素养
化学核心素养的形成离不开化学知识,没有化学知识,化学核心素养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知识爆炸”的时代,任何人没有必要也不可能掌握繁琐却无法穷尽的“化学知识”,唯有将化学知识提升为可迁移应用的化学学科观念,才能发展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高中化学课程具有自身的内容逻辑主线,包含了许多事实性化学知识和基本概念,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将事实性化学知识和化学一般概念上升为化学学科观念,考验着化学教师的学科素养和教学智慧。高中化学课程实施中,需要认真理解高中化学核心素养中“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和“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所包含的化学学科观念的内涵,需要建立化学学科观念与化学一般概念等之间的关系,有效地帮助学生建构化学学科观念体系。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是围绕一定的化学课程内容、通过多样的化学学习活动展开的。虽然不同的化学课程内容、不一样的学习活动对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不同维度发展的贡献可能存在差异,但一定都能促进学生化学核心素养各维度的发展。化学课程实施中一定要防止的是:将化学核心素养各维度分解开来培养,将化学课程内容与化学核心素养的某维度进行对应,并贴上“标签”。
关键词:核心素养;定量计算;教学策略;单元结构化设计
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教授指出:“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它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综合体,是个体能够适应未来社会、促进终身学习、实现全面发展的基本保障。”中学化学核心素养是:中学生一切已学过的东西都忘记后所剩下来的,以基础化学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为载体的化学基本观念和思维方法,及由此形成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相关品格,即中学化学核心素养。
结合本课学习内容,可以从以下方面测评学生是否具备了核心素养:能从定性到定量、从宏观到微观的角度认识化学反应;认识定量研究对科研生产生活实践的价值;根据物质的质量关系,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
一、问题提出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是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课题3,从课题内容上看,无非是根据化学方程式找出已知和未知,然后列比例计算,似乎没什么难度。可是在近几年的中考化学中,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题目的得分率较低,这个结果远远超出老师的预期。
二、调查结果
1.教师教授本课的困惑
授课时教师根据化学方程式定量方面的意义,引出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列出数学比例式,本以为很简单的一项技能训练,可学生解题时仍然错误百出,教学效果难以达到预期。
2.学生学习本课的困惑
3.原因分析
本课题在课标中所属的一级主题是“物质的化学变化”,二级主题是“质量守恒定律”,与本课题相关的主要要求有:“能说明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能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认识定量研究对于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可见,课标试图通过该课题的学习,发展学生以下认识:化学变化的认识从定性上升到定量,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利用物质在“量”的方面存在的必然联系,实现对化学变化的定量研究;体会到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不仅丰富了化学反应的内涵,还初步形成“物质的变化观”和“化学的价值观”等基本学科观念。
囿于教对课标、教材内容内涵及学习价值挖掘深度所限,教师对本课题形成了片面的学科理解,片面地把本课定位为初中化学一项重要的计算技能,教学目标确定为重点关注如何让学生尽快熟练掌握这项技能。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强调:“为学生创设体现化学、技术、社会、环境相互关系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初步了解化学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巨大贡献。知识、技能作为核心素养形成的载体,必须通过活动体验、情境创设,建立知识结论和发现过程的联系,建立知识结论和学习者的联系,在活动中帮助学生建立化学的价值观,从而使初步认识定量研究化学反应对于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的作用的教学目标落到实处。”
4.教学策略探讨
(1)构建“化学方程式”主题的认知模型,进行单元整体结构化设计
王云生老师指出:“长期以来,中学化学教学习惯于依照章节顺序设计教学,注重分析教学内容的知识点、重点和难点,忽视知识间内在联系,学生获得的是没有加以结构化的、碎片化的知识,章节复习基于以应试为目的的知识整合,很难帮助学生理解主题中各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难以形成结构化的知识体系,学科教学形成了以知识点、重点、考点为中心的‘三点一测’的教学模式,教师工作、学生学习负担重,虽对提高应试成绩有一定效果,但难以全面落实学科素养的培养任务。”
针对“化学方程式”的教学价值以及师生教与学中存在的困惑,构建“化学方程式”主题的认识模型,力图促进学生定量认识的发展。
基于以上的认识模型,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学生核心概念(化学方程式)认识素养的形成途径如图3所示。
(2)本课教学设计主要活动流程如表
总之,教师应充分挖掘化学方程式计算中蕴含的学科观念和思想,形成对本课题的学科理解,在帮助学生感悟的基础上对“物质的变化观”和“化学的价值观”进行渗透和理解,帮助学生体会定量计算的学习价值,促进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落实。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290094
我国教育局越来越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在课程改革方面投入了很大的心血,试图尽快改变传统应试教育的弊端。核心素养是学生立足于社会的资本,是学生在未来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品格与能力,关系到学生个人的未来发展,而学生是社会发展的储备力量,因此教育部要求在各学科的教学中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对于化学学科而言,化学教师需要在对九年级学生进行教学的时候,采取有效的教W方式,使学生在化学学习中掌握解决问题的化学思维能力,这样才能实现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目标。
一、化学核心素养的概念
有关国际组织对“素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认为这是课程学习的核心。素养是一个人能够面对生活以及工作中各种挑战的先决条件,而这个可以通过后天学习获得,在系统的课程教学引导下慢慢培养。由此引申到“核心素养”,它是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所必备的最为关键的素养,也是一个人在未来发展中所应具有的素养。如果“素养”是一个人过好基本生活的必备条件,那么“核心素养”就是一个人想要达到优质生活的必备条件,它包含了自主思考、沟通等各个方面的能力。而我国教育部对于“核心素养”的含义也进行了明确的界定,认为核心素养是一个学生在未来社会发展中所必备的品格和关键能力。在此基础上我国也有学者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含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研究中提出它是所有人应当具备的关键素养,是一个人在未来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品格与能力。结合以上国际以及国内的观念,将之引申到初中化学学科,其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关键素养,是学生在长期的化学学习中掌握的解决问题的化学思维能力,具有不可替代性。
二、培养初中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对策
既然化学核心素养是其他学科学习所不能替代的,因此化学教师需要充分重视化学教学,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使学生在长期的学习中形成良好的品格与能力,学会应用当前所掌握的化学知识、化学思维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在未来的工作中运用这种能力面对来自外界的不同挑战。实际教学中,化学教师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来培养初中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1.教学中重视科学伦理的教育
科学伦理主要是指一个人需要在生活中承担应有的责任,不会因为一己私利而损害人类健康,而这正是核心素养的重要体现。化学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时候,在向学生传授化学知识的同时,需要对其进行科学伦理教育,即不随意使用有害的化学物质伤害他人或大自然。例如,化学教师在讲到《硫酸》这一课题时,可以向学生介绍某清华高材生用硫酸泼动物园里的狗熊,导致狗熊的皮肤受到严重腐蚀的例子。狗熊的皮肤本来就非常厚,但是硫酸竟然可以使之腐蚀,可见硫酸具有强大腐蚀性。通过这一例子,教师可以向学生证明硫酸这一特性,使他们对硫酸的认识从抽象变为具体,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对硫酸的特性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同时,教师还需要在前期的知识铺垫中,对学生进行科学伦理教育,使他们能够尊重生命,
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
,使化学服务于社会。
2.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的化学思维
思维能力是指导一个人解决问题的关键,也是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表现,而不同学科的学习形成的思维模式存在差异。对化学学科而言,其思维模式具有自身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从化学宏观、微观以及符号世界等不同角度来看待问题。例如,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涉及的HCl与NH3反应,不仅表现出了宏观与微观世界的特征,而且还表现出了符号世界的特征。每一种化学物质的性质都不同,当然同类别的化学物质也不一定有相同的性质。因此,化学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需要从物质性质、化学反应等知识的学习中,注意引导学生的化学思维,使他们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化学思维路线。例如,在学习某种物质的时候,能够从它的类别、组成以及结构等不同角度进行系统地认识,这就是认识物质的思维路线。此外,对于容易被忽略的物质特性,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从某种特殊的角度开始认识,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化学思维的全面性。
3.设置问题情境进行教学
化学教师根据课本内容设置问题情境,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对问题产生兴趣,从而运用当前所掌握的相关化学知识解决问题,并从中引申至新知识的学习。因此为了能够激起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化学思维和合作能力,教师在备课时,应注意根据课本内容设置与现实生活相近的问题情境。例如,化学教师讲到钙这一化学元素时,可以向学生提问“为什么老年人容易发生骨质疏松”,又比如在讲到锌、碘这两种化学元素时,可以向学生提问“为什么有些人容易患上甲状腺疾病以及侏儒症”,让学生运用当前所学知识解释这些现象,学会从物质的组成、结构等方面入手思考问题,给予学生独立思考以及推理的空间,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新知识的学习。这样,学生不仅可以在学习中认识钙、锌以及碘的组成、结构等方面的知识,获知缺钙极易导致骨质疏松,而缺锌容易导致侏儒症,缺碘容易患上甲状腺疾病,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思考与推理能力。这些核心素养不仅在学习中起到重要作用,在未来的工作以及生活中同样不可或缺。
4.以实验探究方式开展教学
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涉及大量的化学反应,而且知识点比较多,学生在记忆知识点的过程中容易混乱。针对这个问题,化学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化学实验,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反应的相关过程。例如,学习空气中的成分O2时,学生对这种随时接触到但却看不到的气体比较好奇,只是通过教师的口头阐述学生很难理解这种气体的属性。这时化学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验,通过P和O2的反应,让学生直观反应现象,充分地了解O2这种气体的属性,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同时,还能在实验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独立思考能力,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总之,
为了在化学教学中实现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需重视科学伦理的教育,使他们能够在学习中形成美好的品德。同时教师还需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思考,使他们在知识的学习中形成特定的化学思维模式,并运用这种思维方式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还可以通过设置问题情境以及实验探究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在学习中培养学生自主思考、动手操作等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宝斌.核心素养培养:化学教学的应然追求――以“常见的碱”为例[J].教育研究与评论(课堂观察).2016,02(20):102-104.
[2]如何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学科关键能力[J]. 田卫兵 数理化学习.2016,04(01):90-92.
什么是化学基本观呢,本人认为学习者通过对化学知识的学习和理解,自我构建以化学视角认识事物的态度、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和观点,称为化学基本观。化学基本观并不是以现成结论形式出现在教材中,而是内隐于事实、概念、原理等具体的化学知识及其体系中,伴随知识层次的推进而发展、而深化。可以说,化学基本观是化学基本思想和方法在自我头脑中的综合与提升,是化学学习最终目标和对化学认识的最高境界。
在课堂上重视“化学基本观”就必须注重过程体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有些老师轻视学生“过程体验”,把化学教学变成纯粹的“纸上谈兵”;有的把理性的化学教学变成了简单的“识记性教学”;有的“演示基本应付,分组几乎不做”,“画实验”、“讲实验”;更有甚者在电脑上“看实验”等现象存在不少。这些做法必定扼杀学生主动体验、感知获取知识的能力。不能因为客观实验条件困难或者“抢进度”等原因而放弃“过程体验”。化学教学本身要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创造让学生多动手尝试、积极参与的机会,使学生在过程中丰富个体体验,提升体验的质量和内涵,形成自己的“化学基本观”。例如在讲授“金属的防护和废金属回收”时,可提前分组布置学生在家带来生锈铁钉及新铁钉以备实验之用,一部分同学到回收站调查金属回收的一些情况。课堂上,找几位实验现象比较明显的学生与几个实验现象不明显的学生进行对比展示汇报,老师引导、启发学生分析原因。通过全体学生自主交流,很自然就知道“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铁锈”这一事实。进而老师进行教学拓展,请学生再思考:一半浸在水中的铁钉,哪一部分锈斑最明显,理由是什么等问题,启发学生对铁锈生成的原因和防止铁锈生成的方法有比较深入的了解,使学生在轻松的探究氛围中,掌握化学知识和技能,在自主探究和交流合作过程中,培养他们“化学基本观”。真正实现化学课标要求:让学生认识科学探索的一般方法,掌握化学探究中常用的、有效的实验方法和手段,学会观察、记录化学现象以用数据处理等,了解化学原理应用于实际化工生产的方法等。所以重视“化学基本观”的形成,是精简教学内容,减轻学生过重负担,提高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重要途径。
不管什么学科知识的学习,若干年后具体知识或许会被遗忘,但是该学科特有的思维习惯、思想方法会烙印在脑海中,并不夸张地说或许会伴随其一生。所以说化学教学必须超越对具体知识本身的追求产,从传授事实、掌握知识转变为运用事实、发展观念,形成思维。“三重表征”思维能力是化学学习过程中,自我构建、自我转变形成的核心能力,当然是化学课堂教学必须落实的重要任务之一。我们知道学习化学与化学研究,不仅要从宏观现象上对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进行观察、描述,而且还要从微观结构上进行解释,只有如此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对于宏观上的物质不是每一样都可以拿到眼前用手触摸与体验的。即使可以让我们触摸与感知,但在学习与研究中还是不方便甚至不现实,所以我们还要运用抽象的化学符号进行表达和交流。从宏观、微观、符号三种水平上认识和理解化学知识,自我构建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思维在三者之间自由灵活地转化。这已经成为国际上公认的化学科学不同于其他科学的最具特征的思维方式,即“三重表征”思维。这也是化学五大核心素养之一“变化观念及平衡思想”所倡导的。
虽然中学课程改革进行了很多年,但单一的“识记性的教学”化学教学已根深蒂固,老师与学生没有真正从“三重表征”思维方式的形成与培养等去寻找原因,结果把化学学习变成了“枯燥性的点滴记忆”。其结果影响了初中化学教学质量,更影响了学生将来走向社会思考问题所必须的“变化观念及平衡思想”。所以从“三重表征”思维入手,把握好每一节课的教学十分重要。例如在讲授“奇妙的二氧化碳”时,首先引导学生课前自主学习,了解学习的重点,激发学习动机,课堂教学时,老师可以展示一瓶二氧化碳,让学生归纳其物理性质,然后重点探究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为了突破二氧化碳与水反应这一难点,教师指导学生通过两个实验来探究,再通过学生交流讨论得出这一性质;同时布置适当的课堂练习。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中来;教师把实验探究、观察讨论、小组合作交流融为一体。增强学生主体参与能力、合作能力、探索能力,最后通过微视频介绍二氧化碳和干冰的用途,让学生认识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真正落实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中最有效的“事件发生器”。整节课,学生思维始终处于最活跃的状态,教学置疑中伴随着“三重表征”思维的建构,课堂教学效果当然显著。
化学老师必须树立这样的观点:化学教学要将化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内在意趣投影于化学实验,吸引学生在化学实验的感召下开展学习活动,通过个体或团队的探究,使得隐含的知识和方法等逐步、整体地显露出来,从而促进学生的理解建构与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与应用能力。把化学教学从“掌握一种知识的化学”转移到“建构一种思维方式的化学”上来,真正落实核心素养于课堂。
【参考文献】
修订中的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提出了“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等五个维度构成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将原来的三维目标有机整合并提升至更上位的学科哲学层面,凸显了化学学科在育人方面的教育价值[1]。然而,如何将其有效地转化为教师具体的课堂教学行为,将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落实到课堂教学层面,是高中化学教师当前最为关注并困惑的问题。笔者认为,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并非要求教师们对课堂教学目标另起炉灶,而是要整合三维目标,核心是对教学文本中知识载体的教育价值的认识提升和有效的教学设计(转化)。
一、公开课的教师教学行为效度分析
本节公开课选自苏教版《化学2》专题二第二单元的“化学反应中的能量”[2],该节公开课的教学设计主要环节见表1。本节课基本以苏教版教材中知识的呈现顺序进行教学设计,从时间分布可看出,教学目标是纸笔测验中的高频考点“热化学方程式书写”这一知识与技能目标,教学重点则放在以任务驱动的热化学方程式相关试题的当堂练习,难点为热化学方程式书写的完整规范的解决,课堂实施则贯穿从练习中发现问题、从教师点评中修正问题的教学思路。可以说,基于教师对学科教育的应试经验与功利思考,这样的教学设计似乎合理有效,许多中学听课的同行也持肯定的意见。然而,笔者听完课后心里总感觉不能释怀的是,该节课到底该给孩子的人生留下什么?我们教师到底为什么而教?为什么要这样教?教的效果到底如何?
评价一堂课基于不同的视角,可能会得到不同的结论。但是,评价的效标包括以下几个基本点:一是教学目标是否定位准确,其定位依据是什么?二是贯彻目标所采取的教学策略是否合理,其合理的依据是什么?三是课堂调控是否流畅,流畅的内涵是什么?四是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等辅助有否特色,特色的意义又是什么?因此,教学设计中如何对教学目标进行准确定位,需要深刻理解教材内容的教育价值,才能充分挖掘其教育功能。
二、教材文本中知R载体的教育价值及功能分析
对教材知识载体的教育价值与功能的分析,首先应回归于课程标准(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化学反应与能量”这一内容领域的中学学习要求分成三个阶段。本节课是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已经“知道化学反应总会伴有能量变化”的基础上,承上启下进一步“知道化学反应伴有能量变化的原因”,为高中选修的进阶“认识这一原因可以为我们人类如何利用”打下基础。学习对象则是不分文理的所有受教育的学生。基于课程标准要求的本节课教学目标分析,该知识载体对本阶段学生的学习要求可以从三个认识维度展开。
1.对学生世界观会形成怎样的基本态度和情感
依据课程标准可以看出,本节课教学的核心要点有两个:一是知道化学反应总会伴有能量变化的原因,是反应物化学键的断裂和生成物化学键的形成。反应物与生成物两者的能量有差异,这些能量必然会通过宏观的形式表现出来。二是知道这一原因后,学会用一种简单的符号化方式将这一变化表征出来。显然,这样的学习过程和认识结果,会使学生形成对化学科学独特的认识物质世界的方法和视角的赏析与价值认同:世界万物万千变化的宏观现象,深入其微观探索,可以得到规律性认识,并且对于这些规律性,化学学科还能用特有的符号化方式进行表达。这样的影响,远比掌握某个具体知识要有意义得多。因此,如何帮助学生自我建构起化学反应总伴随有能量变化的微观视角并获得认知,从教育的本原来讲才应该是本节课最核心的目标!
2.学生能够掌握哪些化学独特的认识世界的方法和能力
学生已经具有了化学反应基本特征及其反应本质基本了解的知识。因此,借用学生的已有知识进行类比与迁移,帮助学生自主建构对化学反应总伴有能量变化的本质的探讨这样一个新认识,是该节课教学对学生学习方法与能力发展培养上的教育功能所在。课堂教学应该从这样一条教学主线出发,即化学反应的本质是什么?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反应物发生了什么变化?生成物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些变化除了导致物质组成的改变,还导致哪些变化?这样的变化有可能导致哪些宏观结果?物质的变化过程可以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过程也能否用这种符号化的方式表达?热化学方程式书写与化学反应方程式书写的差异在哪?为什么?通过这样一系列的问题串解决与演绎思维,逐步养成学生化学学科独特的思维习惯,完成学科素养有关“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要求。这种自主解决问题获得新认知的过程,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的重要基础,它远比知识的记忆来得重要。
3.学生能够掌握哪些有关的化学知识与技能
该节课的核心是如何认识化学反应总会伴随能量变化的本质的认知培养和能力培养,核心知识与技能应该是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通过自我建构对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本质的了解,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把握书写热化学方程式为什么与化学方程式有不同的要求,其不同点所反映的本质是什么。因此,这样的认知结构形成,可以更加有效地固化并转化为学生的化学学科思维及素养。
三、基于化学学科素养培养的教学设计探讨
由该节课教学内容的学科核心素养教育的价值分析可见,课堂教学中的学科素养教育功能的挖掘与利用,应该紧紧围绕解决学生的认知冲突即“为什么化学反应总会伴随能量变化”这一主线,以帮助学生自我建构化学反应与能量关系的初步认识为教学目标,以真正理解热化学方程式书写的基本要求为教学效果评价的效标。由此,进行教学再设计实例的过程分析见表3。
学科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该学科(或特定学习领域)学习过程中取得的能体现学科本质特征的关键成就[4]。这种关键成就不是先天而是通过学习以及其他活动逐渐养成的后天行为,它的形成不仅需要结构化的知识技能,更需要基本方法和思维模式。因此,教师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课堂转型,教学强调的不是记住了“是什么”,而是解决了“为什么”。十四年的新课程改革实践的反思表明,就化学这门科学课程而言,阻碍教师推进新课程改革实施和教师专业发展的最大障碍,不是理念,而是教师对课程教育的上位认识和学科本体知识的教育价值与功能的认知水平。因此,构建一个专业教师发展的体系与机制,是推动课程改革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真正落实的核心问题。
――――――――
参考文献
[1] 王云生.基础教育阶段学科核心素养及其确定―以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为例[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6(2).
[2] 王祖浩.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2[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1B-0139-02
我们知道,化学的核心素养包括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等,培养学生化学核心素养是当代教师的重要责任与使命。离子反应是高中化学中非常重要的部分,能够培养学生从不同视角对纷繁复杂的化学变化进行分类研究,揭示各类变化的特征与规律,引导学生学会用对立统一、联系发展和动态平衡的观点去观察、分析与预测化学反应及变化,升华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因此,笔者以“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为对象谈一谈在教学中提升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策略,使学生加深对离子反应的理解,构建完整的平衡知识体系,提高学生化学核心素养。
一、合理分类,理解概念
分类法是化学教学中常用并且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对教学目标、内容等进行合理分类,构建出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使教学内容变得清晰、条理化,层层深入,引导学生理解概念并掌握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比如笔者对《水溶液的离子平衡》这一章的内容进行教学时,笔者将之分成两部分来讲解,一部分是作为溶剂的水发生的电离,另一部分是溶液中的溶质发生的电离。其中,溶质分为酸、碱、盐三类。笔者引导学生探究电离程度及溶解度不同情况下发生的电离与离子反应。比如,按照电离程度不同可以将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强电解质是完全电离,不存在电离平衡,主要包括强酸、强碱和大多数盐,例如 HNO3、H2SO4、KOH、BaSO4 等。强电解质 H2SO4 在水中会发生电离,其电离方程式为:H2SO4=2H++SO42-
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成离子,主要为弱酸、中强酸、弱碱和水,例如 CH3COOH、H2CO3、NH3・H2O、H2O 等,弱电解质 CH3COOH 在水中发生的电离反应为:
该反应是可逆反应,因此水溶液中同时存在 CH3COOH、H+、CH3COO- 这些物质,相反 H2SO4 在水中完全电离,不会存在 H2SO4。
当笔者将每一种分类下的教学内容讲解完后,引导学生进行综合练习,例如 NH3・H2O 水溶液中存在哪些分子,哪些离子呢?由于溶质 NH3・H2O 与溶剂 H2O 都是弱电解质,都不能完全电离,NH3・H2ONH4+ + OH-,H2O H++ OH-,所以溶液中存在分子 NH3・H2O、H2O 与离子 NH4+、H+ 和 OH-。
在上述教学活动中,笔者通过分类法教学让学生认识了各种化学物质在水溶液中发生的电离反应,引导他们学会分析各类溶液中存在的离子,为学生在后续的学习中能够准确分析发生的离子反应打好扎实的基础,高效地完成了教学目标,培养了他们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这一核心素养。
二、对比操作,自主实验
对比实验是一种通过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实验组来对实验结果进行对比与分析,进而探究各种因素与实验对象的关系的一种实验方法,这种实验能够让学生非常直观地发现问题,得出具有说服力的结论。在教学中设计对比实验有助于引导学生主动去观察、思考与分析,深入探究离子反应的本质,获得更加深刻的理解。
比如,P者对这一章节中《盐类的水解》这一节的内容进行教学时,设计了如下的对比实验:首先让学生制作等量等浓度的氯化钠(NaCl)水溶液与醋酸钠(CH3COONa)水溶液,然后测出两种溶液的 pH值。学生发现氯化钠(NaCl)水溶液是呈中性的,而醋酸钠(CH3COONa)水溶液是呈碱性的。笔者对学生提问道:“同学们都知道溶液的酸碱性是与 H+ 和 OH- 浓度有直接关系的,那么,为什么 CH3COONa 水溶液会呈碱性呢?”笔者提示学生运用前面学过的电离知识去分析,学生分析后发现,强电解质 CH3COONa 完全电离生成 CH3COO- 与 Na+,弱电解质 H2O 电离生成 H+ 与 OH-,由于 CH3COOH 是弱电解质,所以 CH3COO- 会与水电离生成的 H+ 结合生成 CH3COOH,致使溶液中 H+ 的浓度变小,OH- 的浓度增大,溶液呈碱性。由此学生发现盐类水解的实质就是盐中的弱离子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使溶液中 H+ 与 OH- 发生了变化。
在上述教学活动中,笔者通过设计对比实验引出要探究的问题,使学生通过思考与分析发现问题的实质,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同时升华了学生实验探究与证据推理的化学核心素养。
三、融入小组,学会协作
小组协作的教学模式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融入小组的方式,以高效完成(下转第141页)(上接第139页)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学生化学素养。
比如笔者对《水的电离与溶液的酸碱性》这一节的内容进行教学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探究与理解水的电离,笔者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参与到教学活动中。首先笔者与学生进行了水的电离实验,以探究水发生电离的实质,然后笔者向学生介绍水的离子积常数等相关知识。当学生有了一定的认识后,笔者让学生以学习小组的形式去探究与总结水电离的影响因素。各个小组通过分析与讨论都得出了最终的正确答案,例如,向水中加入酸,水的离子积常数不变,但抑制了水的电离,氢离子的浓度增大,氢氧根离子的浓度降低,平衡逆向移动。
在上述教学活动中,学生在共同的协作与努力下,高效地探究出了问题的答案。通过运用新的知识,体会到了化学中“此消彼长”的动态美,深化了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的核心素养。
四、专题训练,全面发展
专题训练指的是引导学生开展具有针对性的例题讲解与练习,这主要针对一些重要的知识点与题型。教师在教学时开展专题训练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获得化学水平的提高,实现全面发展。
离子共存问题是高中化学考查离子反应的重点内容,也是高考必考的考点之一。为了让学生能够扎实地掌握这部分知识,笔者开展了离子共存问题的专题训练。首先笔者对导致离子不能共存的原因与条件进行了讲解并举例:多种离子在同一溶液中发生复分解反应或是氧化还原反应导致离子不能共存,例如 CO32-、SO32-、S2- 等具有弱酸性的阴离子在碱性环境中会发生反应放出气体,Ba2+、Ca2+、Mg2+ 等一些金属阳离子与CO32-、SO42- 会反应生成沉淀,OH-、CH3COO-、ClO- 等离子会与 H+ 反应生成弱电解质,因此不能共存;发生水解反应或导致无法共存,例如 Al3+ 与 CO32- 会在水中发生双水解,因此不能共存;发生络合反应导致无法共存,例如 Fe3+ 与 SCN- 会发生络合反应,因此不能共存;其他导致离子不能共存的条件,例如 Fe3+、NO3- 在强酸条件下无法共存等。
在上述教学活动中,学生通过专题训练进一步强化了所学的化学知识,对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有了更深的感悟与理解,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合理分类、对比操作、融入小组、专题训练等教学手段能够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更加深入、清晰地理解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难溶电解质的沉淀平衡等知识,加深对离子反应的认知与应用,培养学生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的核心素养。总之,教师应当不断探索并尝试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在课堂教学中深化学生的化学素养,提高学生的化学水平。
【参考文献】
[1]李静茹.高中化学“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单元教学设计[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5(12)
2016年9月13日颁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将核心素养分解为包含科学精神在内的六大素养,并将科学精神的内涵解构为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和勇于探究三个基本要点。
1核心素养视阈下科学精神的内涵
要为科学精神下一个确切的定义,和对科学下定义一样,是不切实际的。在不同的领域,学者们对科学精神内涵都有各自研究。陈伟山基于“互联网+”教育将科学精神的内涵概括为:追求实证性、具有理性和创新性;胡佳飞等在研究翻转课堂实践中将科学精神定义为科学技术发展进程中所形成的科学理念和思维方式。另外,还有学者结合化学史等探讨科学精神的内涵。总结发现,科学精神的内涵非常丰富,且不同学者科学精神内涵的理解大体一致。其核心要点包括:求真、创新精神、批判、探索、和理性精神。
时至今日,学者们对科学精神的讨论仍未停歇。随着当前《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颁布,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又赋予了科学精神一些更加具体的内涵。新颁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科学精神具体包括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和勇于探究三个基本要点,并对每一要点的具体内容作了阐述。
科学精神是核心素养中六大素养之一,因此,在新时期培养学生科学精神显得尤为重要。而化学史作为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重要载体,是学者们长期以来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
2 化学史的科学精神教育功能
2.1利用化学史提高学生理性思维的能力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出,要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首先要做到尊重事实和证据,具有实证意识和严谨的求知态度。在化学学习过程中,许多学生往往存在一些不良学习习惯和态度,如思考问题时主观臆断,实验中马马虎虎、观察不仔细,对所观察到的现象缺乏实证意识等。针对以上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结合化学史,让学生学习科学家崇尚科学、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的品质。化学史上被称为“第三位小数上的胜利”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19世纪末,英国物理学家瑞利在研究氮气时发现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分离出的氮气质量不同,他严谨的科学态度使他没有放过这千分之一的微小差别,更不认为这是实验本身的“误差”加以“修正”,他尊重实验结果的细微不同,并与拉姆塞合作,共同研究这个问题,最终通过大量实验于1894年发现了新元素氩。
2.2利用化学史树立学生批判质疑的态度
著名教育家皮亚杰认为,教学的任务并不是让学生简单接受所提供的每个知识,而是在于使他们形成有批判精神,能够检验真理的科学创造能力。化学史对于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的怀疑精神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如果拉瓦锡没有质疑“燃素说”,燃烧现象的本质就不可能被揭开。为了理清燃烧过程,拉瓦锡没有轻信波义耳和斯塔尔这些极有声望的前辈的结论,亲自做了大量精密实验,从而发现金属燃烧后增加的重量完全来自于空气中的氧,而与所谓的“燃素”无关,进而了燃素说。事实上,早在拉瓦锡之前,普利斯特里和舍勒都独立地发现了氧,然而他们都是“燃素说”的忠实信徒,没有对“燃素说”提出质疑,使得真理从鼻尖溜走。通过这一生动的化学史案例,不仅让学生认识到迷信权威往往会成为人类进步的桎梏,而且能提高自身批判质疑意识,使他们在追寻真理的过程中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2.3利用化学史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的精神
整个化学发展史是一部化学先驱们不断探索、创造和发明的历史,科学探索和创新推动了化学知识进步完善的进程。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将某个化学理论的产生和发展轨迹完整的呈现在学生面前,让他们沿着轨迹去思考,提高自主探究能力,体会探索的乐趣。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出,要具备勇于探究的精神,首先应具有好奇心和想象力。科学家之所以能不畏困难勇于探索,离不开他们好奇心和想象力。如在苯的结构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述凯库勒执迷的研究它的情景:一天夜晚,凯库勒在书房打瞌睡,眼前出现旋转的碳原子。碳链像蛇一样盘绕卷曲,忽然,一条蛇咬住自己的尾巴。他像触电般猛的醒来,接着整理苯环结构的假说,成功的提出了重要的结构学说。凯库勒从梦中得到启发,因而提出苯的环状结构的假说绝非偶然,这其实是他长期探索和丰富的想象力的结果,启示学生们大胆想象、勇于探索。
应指出,教师在对化学史素材的选择上,不能只局限于教材中呈现的有限的史料,而应依托相应知识点充分挖掘相关素材,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化学史对学生科学精神培养的极大教育功能。
参考文献
[1] 蔡铁权.科学教育中科学精神的地位及养成[J].全球教育展望,2016,(04):79-93.
[2] 陈伟山.基于“互联网+”教育的科学精神培养[J].高教学刊,2016,(09):265-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