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预警分析范文

时间:2023-06-26 10:19:2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财务预警分析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财务预警分析

篇1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03.0123.02

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因组织结构不合理、融资措施不当使得企业预期收益下降,甚至丧失偿还能力的风险,是企业在生存和发展中面临的重要问题。财务预警,正是企业为防范财务风险而采取的完善制度、加强管理等一系列措施。当前,很多企业都认识到了财务预警的重要性,采取了一定的预警措施,但由于不少企业管理者自身专业与认知的局限,导致企业的财务预警机制还存在一定的缺陷,不能完善的保障企业的安全运转,针对这些现象,管理者要系统的认识到财务预警机制的组成与构建方式,才能真正的做到趋利避害。

1企业财务预警机制的内容

1.1全面的财务风险分析机制

企业在建立财务风险预防机制时,首先应建立一个独立的企业财务风险分析部门,将分析企业财务风险作为部门人员的主要工作任务,财务风险分析部门也可由企业审计部门、财务部门和企划部门共同承担。财务预警部门的主体即为预警分析人员。此外企业在建立财务预警分析机制的同时还要加强对自身的组织管理,使各个企业部门能够条理清晰,任务明确的各司其职,使企业各个部门能够适应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使预警部门的工作走上持续化,正常化的轨道。

1.2快速的信息传递机制

企业财务预警部门的分析对象是企业各个部门的生产与业务数据,因此,只有及时的将各个企业部门的生产、业务、运转信息快速的传达给企业财务预警部门才能使其工作得以开展,因此,企业在组建企业财务预警部门的同时,还要注意协调好各个企业部门的联系,保证企业各个部门与预警部门间信息通道的畅通,使财务预警部门能够及时的掌握企业的运行情况,为风险分析创造良好的基础。

1.3严格的财务风险评价和责任机制

企业财务风险预警部门,要在掌握企业数据的基础上迅速找寻出企业财务面临的风险,并判断出各个风险的大小,对企业能够造成的影响,有效的规避财务风险,当难以规避风险时,要“两害相权取其轻”,将企业损失降到最低,并迅速反馈至决策层,做好事后补救的准备。在分析财务风险的同时,还要就风险来由进行追踪,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建立严格的奖惩机制,根据企业损失的大小对造成风险的部门或个人进行相应惩罚,增加责任人的警惕,避免重蹈覆辙,保证企业的健康运行。

2当前企业在财务预警方面存在的问题

2.1企业领导认识不足

我国很大一部分企业的领导只重视企业的产生和销售,对企业财务管理没有充分的认识,对企业的关注集中在企业财富的创造上,对增加企业利益的认知也局限在提高生产和拓展业务上,忽视了财务管理对增加企业利益的巨大作用,使得企业财务风险频发,对企业财务风险也只是发生之后再补救,始终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风险预警机制,使得企业重复性的发生相同的财务风险,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

2.2预警机制不完善

我国大多数中小型企业都没有建立健全的企业组织机构,企业管理缺乏科学的指导,运营水平低,企业规模与企业管理方式不符。完善的企业财务预警机制包括事前、事中、时候三部分,而在实际管理中,很多企业只重视信息的事前收集和事中分析,忽视了事后的反馈使得企业财务预警系统环节缺失,不能起到实际的作用。还有部分企业认为度过了财务风险就安全了,没有对风险的产生机制进行深入的总结和研究,及时吸取经验和教训,忽视了财务预警系统的后期管理,使得同样的财务危机再一次发生时企业也无法做出及时的反应,使得企业遭受不必要的损失。

2.3财务管理不科学

首先在财务指标的制定上,不少企业对企业资产、盈利情况、资本结构与现金流动没有很好的掌握,在制定财务指标时没有根据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在做好规划,导致企业财务预警措施也偏离企业的实际运行需求,不能及时发挥作用。还有的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严重,很多企业报表都被人为修改,虚假信息过多,使得企业财务预警措施没有建立在正确的数据之上,可执行性大大降低。

3健全企业财务预警机制的方法

3.1提高思想认识

首先,企业领导应端正对财务预警的态度,把财务预警作为规避风险,提高企业利益的重要工作,组织企业管理人员共同制定企业财务风险预警部门,选拔财务预警工作人员,加提高领导水平,加强企业管理,使企业财务预警部门能够得到其他部门的有效配合,得到充足的信息保障、制度保障和人才保障。其次,要加强对部门工作人员的思想教育,使其认识到自己在企业中是有巨大作用的,而非“闲职”,努力提高自己的分析效率和预测水平。

3.2加强财务管理

企业在制定财务管理目标时,要联系自身实际,而非照搬相关标准的规定,管理人员要先了解企业各个部门的生产情况与业务往来情况,明确企业各个环节中的成本消耗,估测企业利润,加强对企业财务的管理,在此基础上建立完善的财务预警机制,使财务预警机制与企业实际运行情况相一致,真正的为企业规避财务风险服务。其次,加强对企业财会部门的审计监督,严厉杜绝对企业财务信息的人为修改,保证企业财务信息的真实性,使企业财务预警措施的制定能够建立在真实的财务数据基础之上。

3.3健全预警机制

首先,企业要明确自身运作的流程、环节和规模,确立合理的企业管理手段,在此基础上建立企业财务预警机制。完整的企业财务预警机制,包括企业数据的收集,分析处理与反馈三个阶段,财务预警部门在收集企业各项运行数据、信息后,首先要核对其真实性,确保数据符合企业实际情况,再在此基础上分析企业在经营管理、业务销售、税款缴纳等环节上可能存在的风险,并制定合理的规避措施来防范企业风险,或以小的代价来规避大的企业风险,使企业的损失降到最低。最后,将企业风险产生的来源、造成的损失进行评估和反馈,对应负责任的部门和个人进行合理的处罚,促使其提高警惕,使企业决策层制定合理的制度、措施来保证企业不会重蹈覆辙,保证企业发展的顺利进行。

4总结

科学的财务预警机制是企业规避财务风险,保证企业健康发展的必要手段,也是社会主义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企业管理者只有充分认识到建立财务预警机制的重要性,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的管理素质和管理水平,才能使企业趋利避害,更加健康的发展,促进社会注意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国民经济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张玉琴.财务预警在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管理中的重要作用[J].财会研究,2008,(12).

[2]张红日.我国中小企业板块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预警研究――基于两种多变量模型的比较分析[J].经济师,2009,(6).

篇2

财务危机,是指企业无力支付到期债务或费用的一种经济现象,其实质是由于企业对财务风险控制失当造成的。企业财务危机通常从生产、经营、销售和财务管理等方面的种种危险信号表现出来,如:生产方面表现为生产设备盲目扩充的情况常有发生、存货异常变动、规模过度扩张等;经营方面表现为公司人员大幅变动、经常拖欠银行借款和员工薪水、企业信誉不断降低、市场竞争力不断减弱、经济效益严重滑坡等;销售方面表现为销售的非预期下跌、交易记录恶化,平均收账期延长等;财务管理方面则表现为关联企业趋于倒闭、过于依赖某个关联企业或银行贷款、财务结构明显恶化、财务预测在较长时间不准确、无法按时编制财务报表等。为此,针对财务危机的上述特征,我们可以通过分析财务危机的风险控制环节,将财务危机的形成因素进行化解,争取在财务危机的形成过程中控制住,同时对财务危机进行适时监控与预警分析也可以使企业防患于未然,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好财务支持。

财务危机形成的原因

财务危机产生的原因很多,但主要是有由财务风险引发的。财务风险是指由于多种因素的作用,使企业不能实现预期财务收益,从而产生损失的可能性,财务风险客观存在于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具体说来由财务风险引发的财务危机主要由以下几个因素形成。

(1)资本结构不科学

资本结构是指在企业的总资本中,股权资本和债权资本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资本结构决定企业的财务结构、财务杠杆的运用和融资决策的制定。对企业而言,由于资本结构的不同而形成的财务风险是一柄双刃剑,使用得当,它可以提高企业利润,增加股东财富;反之,安排欠妥,它会加速企业亏损甚至破产。很多公司的资本结构不合理,经营性负债过高或是过低、不恰当的运用银行借款或是股票融资,导致资金成本与企业的经营业绩不成比例,不仅制约了财务杠杆效应的发挥,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及产权比率等财务风险指标也因此飘忽不定,致使财务风险也随之增加。

(2)成本管理不科学

成本管理是一个公司至关重要的管理环节,尤其是在如今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因为对于顾客与消费者而言除了产品的品质以外,最关心的还是产品的价格,现在的商家为了吸引顾客、扩大销售,把价格战升级的如火如荼,在这种激烈的价格战中,单从价格里是捞不出几分油水的,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只有在成本管理上大做文章,因此如何节能降耗、有效降低成本是现在所有企业最为关心的问题,但现实中,很多企业虽也倡导“以成本管理为中心”,“加强全面预算控制”等先进管理思想,然而却未见其效,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并没有科学有效的进行成本管理,也许仅是为了完成内部考核,机械的拿实际成本与预算做对比,但对比完成后对其差异的原因却分析的很肤浅,没有做好本量利分析,从而也没有找到真正的成本差异的原因,或是这个企业的预算从编制时就脱离了现实,并没有按客观情况来给企业自己量身裁定一套适合自己的预算,从而导致分析数据与市场客观情况屡屡失误,实际现金流已流出后,企业也许还认为是节省了成本而大开表彰会等不良的结果。

(3)负债管理不科学

企业的财务危机大部分是由财务风险引发的,财务风险又基本上是由企业的负债状况造成的,由此可见负债管理对一个公司有效的降低财务风险进而避免财务危机的发生是具有重大意义的。很多发生财务危机的企业,往往是因为负债管理的不合理,而导致企业财务危机的发生,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种情况:1、负债规模没掌握好,企业不论采取哪种负债经营形式,首先都需对决定资金借入量即负债规模做出科学的决定,如果负债规模超过了企业的承载能力即临界负债点,不仅会陷入偿债困境,而且可能导致企业亏损,造成财务风险急剧增大,引发财务危机;2、负债与资产的比例没有合理的进行监督控制。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偿付率是监控这种风险的三个重要指标,一般说来资产负债率控制在40%-50%左右较为合理,流动比率应高于2,偿付率控制在20%较为适宜。

(4)资产(资金)管理不科学

众所周知,资金是企业的血脉,如果在资金管理上出问题,那么企业的血液循环将不再顺畅,产供销这三个重要环节一旦受此因素影响,那么企业的产值、利润都将会因此而下降,同时现金流量周转能力减弱,致使企业的负债偿还能力、抗风险能力等的下降,从而企业的财务风险因此而大大增加。

(5)财务管理权限过于分散

财务管理权限的过于分散会影响企业对财务的实质控制能力, 对于上市公司来说这尤其重要,很多因财务管理权限过于分散而导致财务决策失败继而引发财务危机的案例比比皆是,这无疑说明了在一定程度上集中财务管理权限的重要性。

以上这些因素都是构成企业财务风险进而引发财务危机的隐患,企业应在日常的经营、投资、筹资以及分配活动中重点对这些因素进行关注,建立安全指标体系,并对此指标体系进行预警分析。

如何对企业财务危机进行预警分析

企业若发生财务危机,大致可分为三种阶段:(1)潜伏期;(2)发作期;(3)恶化期,其中每个过程都会有某些特殊的征兆,预警分析就是对这些征兆进行预先的判断与分析,从而为企业防范与规避财务风险提供决策支持,但预警分析并不能脱离一定的模式,进行孤立或是漫无目的的分析,而是应该建立一个财务预警系统或模式,针对各种可能形成财务危机的隐患,建立安全指标体系进行有的放矢。

财务预警是一个风险控制系统,它是以企业的财务报表、经营计划及其他相关会计资料为依据,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财务活动等进行分析预测,以发现企业在经营管理活动中潜在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并在危机发生之前向企业经营者发出警告,督促企业管理当局采取有效措施,寻找导致财务状况恶化的根源,防患于未然,起到未雨绸缪的作用。财务预警模式的建立要结合以下两种分析:

1. 定量分析。定量分析是按照统计学的方法通过对财务比率的走势恶化程度来预测财务风险,其中定量分析又分为单一模式和多变量模式分析,多变量主要是以构造数据模型的方式来预测企业的财务风险与多个变量指标之间的线性关系,从而预测财务风险,由于数据模型对数据样本空间、数据的准确性、指标的敏感性要求非常高,所以构建数据模型的难度很大,而且由于企业处于多变的经济环境中,很多财务指标与风险相关的系数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从这一点来说,多变量模型分析模式并不是最优的模式,企业对于财务风险预警通常也不采取这种方式,单一模式分析是财务预警分析最常用的模式,通常这种模式会选取一套预警体系指标,按照反应企业财务风险综合性和预测力大小,可设立以下比率:

(1)核心(主导)业务资产销售率

该指标通过与市场或行业平均先进水平的比较及其走势的考察,可以对企业集团市场竞争的优劣有一个较为清晰的判断。如果该比率经常性的低于市场或行业的平均先进水平,且呈持续走低态势的话,便意味着企 业在客观上业已处于了竞争的不利地位。如若得不到及时的扭转,随着时间的推移,势必导致企业集团竞争功能的完全丧失,最终陷入严重的危机境地。因此,企业集团能否对核心主导业务资产销售率的变动趋势予以适时的监控,并通过资源配置结构的优化调整,推动企业集团的核心能力的不断强化及其运行的高效率性,对于危机的防范意义重大。同时,这一指标也警示企业集团的决策者,离开了核心能力这一基本点,企业集团注定是缺乏竞争活力的,即便一时成功,也不可能持久。

(2)经营性资产收益率

面对市场竞争的客观强制,企业集团欲求得生存与发展,务必促使投资报酬率对股东与债权人形成足够的吸引力。要达到这一点,最为关键的是要确保经营性资产(收益来源的主体物质基础)的获利水平,即经营性资产收益率至少不应低于市场或行业的平均值。如果实际资产收益率达不到市场或行业平均水平,表明企业集团在市场竞争中客观上业已处于了劣势地位,随即将会导致企业集团在资本市场上融资危机的连锁反应。可见,经营性资产收益率及其变动走势,与企业集团的风险危机息息相关,是监测并防范企业集团财务危机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指标。

(3)已获利息倍数

负债融资能否发挥正的杠杆效益的前提是:所获得的息税前利润是否能够补偿债务利息费用。否则,如果息税前利润不能补偿债务利息,企业就不仅无法获利,而且将导致难以偿付到期的债务本息。可见,已获利息倍数不仅反映了企业获利能力的大小,而且反映了获利能力对到期债务偿还的保证程度;既是企业举债经营的前提依据,也是衡量企业长期偿债能力大小的重要标志。

(4)销售营业现金流入比率

企业在销售增长的过程中,必须高度关注销售收入的变现质量问题,亦即必须将销售收入的增长建立于充分的有效现金流入量的基础之上。否则,势必导致企业有效现金流量因过度经营而遭受蚀失,支付能力低下,后劲增长乏力。因此,通过分析营业现金流入量对销售收入的比率,能够对企业销售收入的质量有一个较为深入的了解,以便发现问题,不断优化销售方针,加大收账力度,在实现销售收入的良性增长的同时,减小以至消除财务危机的隐患。

(5)非付现成本占营业现金净流量比率

该比率从营业现金净流量来源的稳定可靠性基础出发,揭示了企业获取的现金净流量结构质量的高低。一般而言,该比率越小,表明现金流量主要是由经营活动新创造出来的,亦即企业的具有较高的营运效率和稳定可靠的现金流入基础保障。反之,该比率越高,意味着企业的现金流量主要依靠非付现成本的转化,如折旧准备金等。倘若该比率大于1,便预示着企业的营业活动发生了负的现金净流量,这是企业营运效率低下,偿债风险加大的一个及其危险的信号。因此,通过对该比率变动走势的追踪监测,可以适时地发现并发出财务危机讯号,以便企业对当前与既往经营理财效率的缺陷作出深刻的检讨,并采取及时而得当的管理对策。

(6)资金安全率与安全边际率

一般而言,当资金安全率与安全边际率均大于零时,表明企业营运状况良好,可以适当采取扩张策略;当资金安全率大于零,而安全边际率小于零时,表明企业财务状况尚好,但营运效率欠佳,应进一步拓展营销能力;当安全边际率大于零,而资金安全率小于零时,表明企业财务状况已露险兆,业已处于过度经营状态,应改善资本结构,调整信用政策,加大账款回收力度;若两个比率均小于零,表明企业业已陷入危险境地,财务危机随时可能爆发。

2、定性分析。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不能只注重定量分析,还应结合非量化因素才能发挥预警系统的效用,由于定量分析灵活性较差,对于特定方法都有同一的模式,较少考虑到企业的个别情况。非量化指标由于无需完整的数据资料,需要凭借人们的经验对财务风险的趋势进行定性分析,有时比定量分析更加可靠和有效。例如,采用定性分析也能十分轻易的预示企业在下列情况下可能发生财务危机:(1)企业财务报表不能及时公开或管理层的集体辞职。(2)无力支付优先股股利;(3)过度大规模扩张;

定性分析方法是指评判人员对企业的财务运行状况以及在企业组织管理体系中存在的各种风险进行综合评判,并根据评判结果作为预警结论的理论依据。一般定性分析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标准化调查法

是指企业组织一批在相关领域具有较高专业水准的专家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全面分析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所处的内外环境,对企业在整个发展、壮大的过程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研究,最后归纳出企业运动、变化、发展的规律,并据此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趋势作出预判,并借此预测各种潜在的风险。

(2)、“四阶段症状”分析法

企业财务状况不佳通常都会有特定的表现形式,由最初阶段到后期阶段呈现逐渐恶化的趋势,该分析方法把这个过程划分为潜伏期、发作期、恶化期和实现期四个阶段,对于每个阶段对症下药,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相应的治理调整。

(3)、管理评分法

管理评分法的应用原理是把可能引起财务风险的相关因素或预兆按大类分别列示, 并按照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大小进行赋值,然后对受评判企业进行打分并汇总加和, 最后用总分和标准分进行比较,确定该企业的财务风险程度,将定性分析进行一定程度的量化,使结果更直观,更容易比对。管理评分法简明、有效,但也有其局限性,那就是易受评判者主观意志的影响。评判者的专业知识、技能以及对于被分析的目标企业的认识程度等都会影响其分析过程及结果,如果分析出现偏差,就很可能导致管理者做出错误的决策,带给企业巨大的损失。

定量和定性分析在对企业财务风险状况分析中,各有所侧重及特点,在对企业的财务预警分析中,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办法,才可以对财务危机进行全面的把握。

综上所述,企业财务危机蕴涵在财务管理的风险控制活动中,财务危机的爆发则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衔接点,从量到质,为我们对财务危机的预测和风险环节的控制提供了时间,企业可以对其采取预防措施,而财务危机预警分析模式则正是一种较为成熟有效的预防方法。

参考文献:

【1】杨雄胜,2004年1月, 《高级财务管理》

【2】张后奇,罗旭,2002年8月, 《上市公司财务预警系统的实证研究》

【3】张 玲,2000,“财务危机预警分析判别模型”,《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0年第3期

【4】吴少平,2000,“谈财务危机预警分析指标的确定标准”,《金融科学》 2000年第1期

【5】吴世农,2001,“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困境的预测模型研究”,《经济研究》2001年第6期

篇3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31-0137-02

引言

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深化,企业的改革的进一步复杂,在经济领域高度复杂性的情况下,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企业出现破产倒闭的情况,会与日俱增。利用财务预警指标建立,实现对财务、经营等方面的跟踪控制,财务危机信号及时被发现,并且能预测企业未来的财务风险,及时制定防范风险的措施,对于企业的长期健康发展意义十分重大。

一、企业财务预警内涵

1.财务危机预警功能

财务危机预警功能是多方面的。首先,它具有矫正功能,有效财务危机预警模型能在预测危机以外,还可以根据长期记录寻找危机产生原因;并且提出改进建议,促使企业存在问题的解决;制定推行解决措施,弥补企业财务及经营管理上的漏洞。其次,预警功能,在大量的信息分析基础上,财务危机预警系统才能实现危机拦截;并找到财务危机发生的根源,针对企业的财务危机根源,及时地应对措施,避免财务危机扩大化。最后,免疫功能,即预警指标体系本身也具有免疫职能,有效的财务危机预警,对某一企业长期观测,在完善财务危机预警构建的同时,可以帮助企业避免财务危机再现。

2.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特点

要建立财务危机预警系统,要对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特点进行具体分析。第一,财务危机预警系统有警示性。通过连续跟踪预测,在财务预警体系中,观测指标接近安全警戒线的情况,可以提前预测财务危机,促使管理者采取补救、化解财务危机。第二,独立性。独立性是指财务预警系统,应该不受任何权利操纵,在客观性的基础上实现独立性。第三,灵敏性。各指标之间密切相关,某一因素的变化,会引起另外因素变化。要及时观察指标灵敏度,从提供预警信息控制整个数据的变化。第四,参照性。财务危机系统能从海量数据中筛选出有效信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指标。从而构建判断企业财务状况,实现的预警监测。第五,超前性。如果财务危机预警系统构建完善,财务危机发生前的时间段内,甚至几年内就已经预测出发生,体现了预测的超前性,使得预测更有实际意义。

二、预警指标体系建立注意的问题

建立财务预警体系是一个复杂工程。是否切合企业实际情况,决定着运行效果的成败,所以,在建立中采用流程分析法,也可以采用现场观察法,比较分析法、调查法,多种方法进行综合使用。其中预警指标体系的基本结构(如下页图1所示):

财务预警指标需要从各个角度分析,着重考虑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预警建立的基础是财务部门核算财务实际数据,这些数据来源真实可靠程度,直接决定着财务预警指标在发挥作用方面的功效,因为企业经济资源,受到各种客观条件限制。但是,财务报表对经济资源不能完全真实反映,受到这个原因的影响,企业财务指标分析结果会存在一定的偏差。所以,统计完财务指标之后,主要采用比较分析法、因素分析法以及综合其他各种分析的方法,对企业的实际财务特征,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第二,财务预警指标参考值确定。企业在会计政策的运用过程中,数据的一致性要保持。在实际业务发生中,不少实际处理的数据的人员存在很多的职业判断,导致了不同的会计人员在同一会计问题上出现不同的财务决策。

第三,除了采用量化财务数据分析,还要考虑非量化指标影响。在对企业进行状况评估时候,运用财务风险预警指标比率,要全面考虑企业历史经营情况,综合企业财务现状,运用报告数据资料,实现对企业全面系统评估。

三、中小企业构建有效预警模型的建议

1.充分了解财务预警模型构建的原理

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建立,目的是在企业未出现财务问题的时候,未雨绸缪。在预警模型构建原理上,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首先,拥有实用的功能,并且对危机可以预测为前提。在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方面,财务预警系统能够达到多种目的。满足管理潜在风险要求。需要注意的是,建立时企业财务预警系统同时,成本与收益是这其中一个对等原则。在不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方面,发挥着不同的作用。财务预警模型,应依据经营中财务报表来制定。分析预测财务数据趋势,实现企业管理层,根据指标警示实施风险控制。其次,预警系统全面性的要求。财务预警模型的建立,不仅仅是财务指标有提前效用,还要求模型指标有全面性,这就要求它从整体角度考虑,对整个企业的财务预警系统建立。财务预警构建的最终目的是通过采取对策保证企业财务安全状态,所以这个体系的建立,必须使用控制论原理。总的来说,控制分为前馈控制,反馈控制和复合控制。预警管理要应用前馈控制,同时进行和复合控制。另外,在内部的筹资、投资方面,财务预警管理,要求从企业整体出发,观察项指标波动进行总体上的分析,多方面考虑,从整体上采取促使进行预防。

2.建立预警模型需考虑的财务指标,以适应自身预警要求

良好的防范财务风险水平,可以促进企业长期发展。企业的经营活动主要是在资金的筹集、资金的运用和退出方面。具体的财务风险指标系统首先有负债结构财务指标,这个指标反映企业务杠杆,体现财务稳健度。其次是资金运用效率,这个指标能反映出企业盈利情况,反映了企业经营成果,以及资产管理水平。再次是盈利财务指标,它综合了多方面业务情况,反映出整个会计期间,财务的投资回报程度。最后是财务的偿债能力指标。它能够反映企业对负债的保障程度。

3.预警模型的优化要求要高效

当前,企业财务预警的建立主要是由统计回归的数学预测方法对财务风险实现预测,虽然统计回归预测模型在外国的发展已经大量展开,但是它在中国的发展,仍然处于一种滞后的状态。这种方法不仅提高模型准确性,在提高模型的解释能力方面,效果也相对的明显。从横向和纵向比较角度,不同情形下的预警可以实现估算成本计算,为财务预警模型实施提供指引的具体参照;从样本的选择的角度,企业建模可以考虑财务数据处理方式在样本配比角度选择不同比例,以全面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

结语

综合来讲,我们需要在建立一个财务预警的的指标基础上,实现预警模型的建立。财务预警中财务预警模型是重要关键环节。所以,建立这个体系第一步是进行财务预警指标的设立。指标的设立要适合企业自身财务的发展,实现监测的高效性,避免新的企业财务隐患出现,发现问题及时预警,提出合理解决措施,将损失降低到最小。并且运用这个系统,对企业其他问题的处理进行一个指导,与财务工作相联系,通过财务预警系统进行综合梳理,实现与财务指标的结合,在现金流和非数据化指标的的影响下,实现预警模型最大功效的发挥。

参考文献:

[1] 彭艳露.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框架及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J].企业研究,2014,(6):108-110.

篇4

一、财务预警模型实证研究的意义

公司财务预警模型的实证研究,无论是在宏观经济上,还是在公司微观财务预警系统中,都是确保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和公司财务状况良性循环的一个重要方面。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对公司财务预警研究的需求日益迫切,就必须通过完善的经济预测方法,建立起有效的经济预警系统。所以建立完备和有效的公司财务危机预警模型,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务中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寻求科学的预警模型。财务预警研究最为重要的方面就是构建预警模型,而实证研究的目的就是为了寻求有效的预警模型。通过实证研究,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和不同的思路构建预警模型,并通过预测样本来检验模型的有效性。实证研究的发展,不仅能够拓展预警视角,从而能够更加全面、更为有效地进行财务预测,而且还能建立起适应于不同经济环境、不同时间区间和不同行业的预警模型。

(二)有利于寻找影响公司财务状况的核心财务指标。财务预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警示风险和指导管理。而单纯的预警模型却只能停留在警示风险,对于指导管理却显得束手无策。而实证研究的发展,不仅仅停留在构建模型上,也包括各预警因子的敏感性分析和核心财务指标的寻求。核心财务指标的确定将为公司提供追踪指示器,从而能够为及时和有效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提供可靠的指导意见。

(三)有助于建立可操作性的预警系统。目前我国资本市场尚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财务预警体系,现有的预警制度还只停留在业绩预警这一很小的范畴。而且,绝大部分的企业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主动参与,而是被动应付检查。财务预警的实证研究,通过有效的预警模型的构建,结合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可以帮助企业建立可操作性预警系统。

(四)有利于投资者和管理者及时掌握公司现有和未来可能出现的财务危机,为投资者和管理者更好的做出决策提供必要的依据。预警结果的显示,可以为投资者对企业下一步投资提供必要的依据,做出继续投资还是撤资的决定。公司管理者则可根据预警结果,制定以后公司的战略调整,对公司的财务状况进行改变,以解决公司财务问题。

(五)公司财务预警模型的建立,可以帮助市场经济主体降低营运风险,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根据财务预警系统提供的预警信号,公司管理层可以预知企业潜在的风险和危机,从而在战略、企业管理和内部控制、市场定位等诸多方面进行调整,有效防范危机的产生。对银行等金融机构而言,可以将预警信号作为信贷决策的参考指标,帮助金融机构识别企业的质量和偿债能力,减少不良贷款的发生,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

(六)行之有效的财务预警模型的使用,可以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的规范和健康发展。我国资本市场尚处于弱式效率市场阶段,投资者未充分利用有关的公开信息,难以把握公司的会计选择和信息披露方式,市场价格未充分反映公司价值。而且大部分的投资者缺乏应有的专业素养,没有能力进行有效的信息分析。因此,较为准确的财务预警模型可以充当财务信息汇总、解析者的角色,帮助投资者识别公司质量,及时调整投资组合,降低投资风险,提高投资收益,同时也可以帮助政府监管者体察市场风险,确定监管重点。

(七)公司财务预警模型的建立,可以促使社会资源的进一步优化配置,提高整个社会的资本利用效率和盈利水平。对于集团公司来讲,可以通过该模式来合理评价子公司的发展前景,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方案,实现公司资源的优化组合。

二、现有财务预警研究的状况

(一)静态预警模型的研究状况

1.静态预警模型研究的方法

目前财务预警研究主要是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去进行。静态预警模型的研究方法主要有:贝叶斯(Bayes)法、费雪(Fisher)判别法、Logit判别法和多元概率比(Probit)法、逐步判别(Stepdisc)分析法 、交互验证法(Crossvalidate),其中前四种属于数学统计方法,后面两种属于变量选择方法。

2.静态预警模型类型

静态研究成果,无论从国外来看,还是从国内来看,都相对比较多。主要涉及到六种财务预警模型:一元判定模型、多元判定模型、Logit模型、Probit模型以及人工网络(ANN)模型和联合预测模型。通常认为,联合模型属于动态预警模型的范畴。其中应用较多的是前三种模型,而后面的模型应用相对较少。在国内,一元判定模型研究的不多,其影响比较大的有陈静(1999)的研究。多元判定模型研究相对较多,其中代表性的研究包括张玲(2000)的Z模型,高培业、张道奎(2000)的Z模型。

(二)动态预警模型的研究状况

对于动态研究,国外开始的比较早,发表的研究成果较多,也比较成熟,而在国内从事动态研究的几乎没有。

1.动态预警模型研究的方法和模型类型

国外的动态预警研究主要有四类:(1)Baumol(1952)、Tobin(1958)的现金存量管理模型(Inventory cash management model);(2)Friedman(1959)、Nadiri(1969)、Coates(1976)的产品现金管理模型(Production cash management model);(3)Meltzer(1963)、Whalen(1965)、Alessi(1966)的财富现金管理模型;(4)Suvas(1994)的联合模型(Corporate Model)。前三类模型都是从现金角度进行分析,分别选取了不同的持有现金的动因 :存量现金管理模型假定现金持有量依赖于交易量;产品现金管理模型假定现金持有量依赖于产品质量;财富现金管理模型将财富作为持有现金的动因;而联合模型通过模拟企业运作过程,动态描述企业的特征和财务特征,并进而对企业样本进行分类。此外,还有Beranek(1963)、Moller and Orr(1966)、Eppeb and Fama(1971)、Stone(1972)等的存量现金管理模型。

在国内,很少涉及到动态研究。因为动态研究需要进行时间序列分析,而在我国目前的资本市场的数据来看,做时间序列分析还存在一定的困难。目前还只有极少量研究进行了这方面的尝试,因此还不太成熟。程涛(2002)运用时间序列回归和Logit回归方法,从财务指标角度和现金流量角度分别构建预警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综合预警模型。

2.动态预警模型研究的思路

动态预警模型的研究思路大体很接近:(1)这些研究都是通过时间序列回归来得出破产公司和非破产公司的特征变量,并将此作为两类公司的预测变量。(2)这些研究都是将现金管理的时间序列行为和公司的财务预警结合起来,认为财务正常公司和财务失败公司的现金管理行为有明显差异,从而利用这一差异来进行预测。这些预警模型的目的也相近:(1)这些模型都是以寻求最优现金持有量余额为目的。(2)这些模型都是为了寻求最小化现金管理的成本和最大化未来净现金流量的现值。(3)这些模型都是为了寻求最优的资本结构。

三、财务预警模型在Excel中的实现

(一)财务预警分析模板的作用与功能

1.财务预警分析模板的作用

现有的静态和动态模型,大多数还只是一些模型,没有形成一些能为企业灵活运用的便捷的工具。因此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模型,制作成Excel模板,为企业和投资者做出财务预测是非常必要的。

(1)有效的预警分析模板是企业进行财务管理工作的必要工具。目前,大部分企业都没有充分认识到财务预警对企业管理的重要性,没有把财务预警纳入企业财务管理系统中。少部分企业虽然有预警意识,但财务人员关于预警的专业知识不足或者没有时间去专门钻研,使企业仍然没有建立有效的预警机制。如果能为企业提供方便快捷的预警工具,就可以帮助企业管理层根据预警信号预知企业潜在的风险和危机,从而在企业发展战略等方面进行调整,提前采取适当的措施以阻止企业财务状况的进一步恶化,从而有效的防范即将发生的风险和危机,避免企业进入破产清算或被收购兼并的境地。将财务预警模型制作成Excel分析模板,就可以为企业提供这样的工具。

(2)有效的预警分析模板是企业其它利益相关者对企业进行分析的必要工具。当前,我国市场的个人投资者所占比率很高,大部分的投资者缺乏应有的专业知识,没有足够的能力进行信息分析,不能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企业未来发展趋势有一个专业判断和基本了解。如果能为他们提供简单实用的预警分析工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这些投资者的投资损失。

2.财务预警分析模板的功能

预警分析模板就是为满足现实需求而设计的。它的主要功能有三点:(1)为预警专业知识不足或时间不允许而又想得到一个预警结果的需求者设计的。如部分企业、个人投资者和政府等。(2)简化预警过程。通过预警模板,预警过程就得以大大简化,只需要输入或链接相关企业的财务数据,运算过程和分析过程就由模板自动完成了。(3)提高了预警的实用性。有了预警模板,不需要深入了解预警原理和很多财务知识就可以进行预警,这就大大提高了预警系统的实用性。

当前大多数企业没有建立财务预警系统,包括一些上市公司。大多数企业只是从一些基本的财务比率来查看企业当期的经营能力,偿债能力,盈利能力等,这些并不能帮助企业对其未来的整体财务状况做出预测,也很少能够帮助企业及时发现其即将面临的财务危机。通过对现有模型在Excel中的应用,形成Excel财务预警分析模板,与企业财务系统相连接,对企业财务情况进行实时监控,以达到企业财务评判和警示作用。

(二)财务预警分析模板的制作

本文选取了静态和动态模型中比较有代表性的4个模型,其中静态模型3个,动态模型1个,将这些模型制作成Excel分析模板,为相关使用者提供有效的分析工具。

1.财务预警模型的选取

(1)F分数模型

F=-0.1774+1.1091X1+0.1074X2+1.9271X3+0.0302X4+0.4961X5。

其中:X1=(流动资产-流动负债)/总资产

X2=留存收益/期末总资产

X3=(税后纯收益+折旧)/平均总负债

X4=股东权益的市场价值/总负债

X5=(税后纯收益+利息+折旧)/平均总资产

静态F分数模型是Haldeman和Narayanan,Collins,Platt and Platt在Altman(1968)Z模型基础上的研究成果,Altman(1968)年首先使用了多元线性判定模型来研究公司的破产问题,形成了Z模型。F分数模型也是采用类似Z模型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并对Z分数模型加以改造,建立其财务危机预测的新模式―F分数模式(Failure Score Model)。F分数模型优于Z模型主要在于以下几点:

①F分数模式加入现金流量这一预测自变量。许多专家证实现金流量比率是预测公司破产的有效变量,因而它弥补了Z分数模式的不足。

②F分数模式考虑到了现代化公司财务状况的发展及其有关标准的更新。比如公司所应用财务比率标准已发生了许多变化,特别是现金管理技术的应用,已使公司所应维持的必要的流动比率大为降低。

③F分数模式使用的样本更加扩大,而Z分数模式使用的样本则较少。

基于以上优点,F分数模式相对于Z分数模式,可以更准确地预测出企业是否存在潜在的财务危机,加之研究结果较Z分数模型新,故选取了F分数模型。

F分数模型的临界点为0.274,若某一特定的F分数低于0.274,则将被预测为破产公司;反之,则被预测为继续生存公司。

(2)张玲的多元静态判定Z模型

Z=0.517-0.46X1-0.388X2+9.32X3+1.158X4

其中,X1=资产负债率

X2=营运资金/总资产

X3=总资产利润率

X4=留存收益/总资产

判别规则如下:

①凡判别Z值小于0.5的公司被判为财务危机公司。

②凡判别Z值介于0.5―0.9之间的公司被判为灰色地带公司。

③凡判别Z值大于0.9的公司被判别为财务正常公司。

张玲(2000)是选取深沪交易所120家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其中60家为构造样本(30家ST,30家非ST),60家为预测样本(21家ST,39家非ST)。

基于我国目前的现状,上市公司真正破产的还几乎没有,而出现财务危机或者财务困境的上市公司被列为ST公司。所以,模板中选取该模型,能够给现有企业和利益相关者提供一个比较适合我国目前国情的参考依据。

(3)高培业,张道奎的多元静态Z模型

Z1=1.15+1.01X2+5.79X3+1.46X4-5.17X5 (制造业企业健康指数)

Z2=-2.03+7.03X1+2.13X2+5.86X3+0.28X4 (非制造业企业健康指数)

其中:X1=营运资本/总资产

X2=留存收益/总资产

X3=息税前利润/总资产

X4=销售利润/总资产

X5=总负债/总资产

判别规则如下:当样本企业的Z1或Z2值大于0,则判定该样本为非失败企业,如果小于0则判定企业为失败企业。

该模型分别给出了制造业企业和非制造业的模型,因本次模型验证所选的企业都属制造业,故选择了Z1模型。

(4)动态Log模型

Log[(1-Probi)/Probi]=-1.508-27.130X1+17.3713X2-5.173X3

X1=(利润总额+财务费用)/总资产

X2=留存收益/总资产

X3=每股未分配利润

该模型比其他模型的预测精度都高,其主要原因有:

①我们判定企业的财务状况好与坏,主要是依据以后是否会被ST,评判标准是是否盈利,而该模型中的预测指标就包括这一点,自然而然与盈利相关的指标成为很具有前瞻性的预测指标。

②公司的留存收益和未分配利润也是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重要指标。

2.预警分析模板的应用

每个模型的下方都有四个财务比率,帮助信息需求者更好的判断企业的未来财务状况。模板中选取了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总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四项财务指标。从模型中可以看出,张玲的Z模型变量中资产负债率是一变量,总资产利润率也是一变量。高培业、张道奎的Z模型中,资产负债率也是作为一变量参与模型预测。从财务预警的角度看这四个财务指标,都是一元判定模型,而且有较高的预测能力,选入这四个指标主要是因为:①张玲的Z模型和高培业、张道奎的Z模型中直接把资产负债率财务指标作为模型的变量,其它模型虽然没有直接作为变量,但与模型变量相差不是很大,如动态模型中的X1=(利润总额+财务费用)/总资产与总资产收益率,把它们单独拿出来可以更清晰的分析企业的财务情况。②这四个指标都是预测能力较高的单变量模型,与多变量模型共用,可以更综合的判断企业的财务状况。③四个指标都是重要的财务指标,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从连续几年的财务比率可以看出企业的未来走势,并结合模型的预测结果,去综合的判断。若信息需求者没有基本的财务比率分析知识,也可以剔除,只选择模型的预测结果就可以。在具体运用时,只要将企业的报表资料等相关信息输入分析模板或与分析模板链接,就可以把企业财务状况判别出来,为企业日后的财务管理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分析提供意见和参考。Excel财务预警模板中包括静态预警模型和动态预警模型,每个企业的财务数据就可以用多个模型去预测。因每个模型的侧重点不同,用不同的模型去测算企业的财务状况,所得结果并不完全一样,模板的运用者可根据自身的需要,从不同的侧面去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从而得出自己的分析结论。或者信息需求者可以根据模型结果中,出现相同结果多的为最终结果。

3.模板的检验

用三个已被ST和两个正常的酒类企业为样本,去验证模型的实用性。

以宁城老窖公司为例来说明模板的应用,选取宁城老窖公司2000、2001、2002三年的数据,用不同的模型去判别。

首先选取宁城老窖公司2000年数据,静态模型和动态模型都判别为财务正常。如图1。

图1

用鼠标左键选中粉色区域以下部分,向右拖动,然后就会自动得出以后两年的财务判别结果。如图2。从模板中可以看出,2000年-2002年资产负债率逐年增高,流动比率递减,企业偿债能力明显下降。总资产收益率2000年不高,到01,02年成负值,净资产收益率00年也较低,01年为负,02年值为正值,主要是因为资不抵债,净资产形成负值,与负的收益相除得出正值。企业盈利能力大幅下降。企业发展前景不好,财务恶化,企业财务有危机,这与模型判别结果相同。四个比率与模型形成互补,能为模型判别结果做出补充,并形成一个直观的企业财务走势。

图2

现在再以古井公司为例说明对其他公司的财务情况进行预测时的具体做法,把古井公司的数据复制粘贴到宁城老窖公司数据的表下,就可以得到古井公司的财务结果。如图3。

其中2003年预测结果中,F分数模型和高培业、张道奎的Z模型两个模型都判别为正常公司,而张玲的Z模型判别为财务有危机,动态模型也判别为正常,所以取模型结果中较多的结果并结合财务比率,结合财务比率确定最终结果为财务正常公司。

图3

运用同样的原理可以对五粮液公司和茅台公司两个正常的公司进行验证,最终得出两个公司运营正常的结论。传统的财务危机预警模型主要考虑的是各项财务指标,如资产指标、利润指标、现金流量指标等的情况,更多反映的是其财务方面的情况。在当今以创新为核心的时代,企业的竞争实力无一不是从其自身的创新能力中体现出来,这其中包括技术的创新、产品的创新、市场的创新直至管理的创新等,因此缺乏创新机制的企业在市场中是不能持续生存下去的。而传统的财务危机预警模型并未将这些因素考虑进去,事实上,创新不足的企业就是潜伏危机的企业,是极有可能被市场所淘汰的,因此在预警模型中应将反映企业创新能力的指标考虑进去。由于时间仓促和水平的有限,不能对财务预警模型做更深入的研究,对模型的发展和修正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廖正华、郑少锋、高德山,“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系统构架新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03年

2.王化成、陈小可,“破产预警管理”,《高级财务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社,2003年3月第一版

3.吴世农、卢贤义,“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困境的预测模型研究”,《经济研究》,2001年第6期

4.张鸣、张艳、程涛,《企业财务预警研究前沿》,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年月第1版

5.张慧君,“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预警系统应用现状及问题探析”,北京世纪坛医院,2002年

6.宋慧斌,“企业财务预警系统的设计与实施”,《财会通讯》,2001年第9期

7.严复海 、谢月丹,“负债结构视角的财务预警初探”,兰州理工大学,2002年

8.陈晓、陈治鸿,“中国上市公司的财务困境预测”,《中国会计与财务研究》,

第二卷第三期,2000年9月,p.55-72

篇5

1、简化复杂问题。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及其附注等会计资料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了大量的财务和非财务信息,但是面对包罗万象的海量信息,很多信息使用者尤其是非专业人士会无所适从。通过编制财务危机预警指数对这些海量信息加以相应整理,将庞大的数据内容和非财务信息标准化后的结果归纳总结为一个简明的财务危机预警指数,从而有助于外部投资者、债权人,尤其是公司管理者更快捷、更深入地掌握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及时预知财务危机的征兆,做出科学有效的财务决策。

2、拓展会计信息。理论来源于实践并服务于实践,但是会计理论研究注重研究会计信息的生成,忽视会计信息使用;会计实务中注重单纯地提供会计信息,忽视会计信息的再加工及其分析使用。使用会计信息是会计信息生成的最终目的,在使用会计信息的过程中又可以发现会计信息生成的不足,从而有的放矢对会计信息进行再加工和分析使用,以便进一步增强会计信息的有用性,这样又有利于会计信息的合理使用与准确分析。财务危机预警指数是对不同公司、不同时间、不同指标的三维信息的汇总加工,是为了预防财务危机、控制财务风险而对使用会计信息的进一步拓展深化。

3、丰富危机管理理论。危机管理产生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主要研究公司对于各种危机事件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应对措施及其管理,以避免和减少危机产生带来的危害,努力将损失降到最低。目前,许多公司已经在内部推行了危机管理,财务危机预警正是对公司财务危机的预测和监控,是危机管理的重要措施之一。财务危机追根溯源因财务风险所引发,因此正确识别公司所面临的财务风险并加以防范和控制是进行财务危机预警研究需要考虑的根本问题。财务危机预警将公司内的各种逆境现象,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活动过程来考察,在分析财务逆境与财务危机现象的形成机理与内在特性的基础上,提出提前预报与预控的原理与方法,建立用于监测、评价、预报公司财务逆境现象与危机现象的预警指标体系,努力做到有效预测和监控财务风险,减少或避免财务危机的发生。因此,可以说财务危机预警理论丰富了危机管理理论。

(二)实践意义。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指数的最基本功能不容置疑是实时预警,即根据财务危机预警指数反映的公司财务危机信息,对未来财务状况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并适时发出预警信号。尤其是在瞬息骤变的激烈竞争环境中,现代上市公司若想生存、发展和获利,势必实时关注财务状况,预防财务危机的发生。因而,财务危机预警指数体系可以被广泛应用于政府及相关部门宏观层面以及上市公司本身及其利益相关者微观层面,在不同领域发挥作用。

1、有利于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及实施。财务危机预警不仅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企业是否能得以持续生存、发展和获利,而且波及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升级等方方面面。通过财务危机预警指数,政府及相关部门可以明确我国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的上市公司是否存在财务风险及财务危机发生的可能性,据此制定相应政策协调各方关系,减少或避免财务危机带来的直接和间接损失,维护社会稳定、优化资源配置、调整产业结构;另一方面,财务危机预警指数体系也是政府宏观经济政策实施的反馈体系,财务危机预警指数的灵敏变动能够及时反映政府及相关部门制定的财政金融等宏观经济政策对上市公司整体和各行业、各地区所造成的影响,从而为政府及相关部门及时了解政策执行情况提供了路径。

2、有利于上市公司自我诊断。上市公司根据编制的财务危机预警指数综合排名,或者通过横向比较某一时期的财务危机预警指数,找寻自身与上市公司之间的差距,了解在各行业、各地区中的竞争地位,做好客观有效的定位。上市公司也可以依据财务危机预警指数,持续跟踪、监控公司的财务活动全过程,比较不同时期本公司财务活动运行轨迹,分析自身财务安全并预警潜在风险,找出危机源头,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以减少或避免损失,以更好地实现可持续发展。

3、有利于投资者和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做出财务决策。通过对综合财务危机预警指数的动态分析,投资者和债权人能更有效地判断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与潜在投资价值。而对个股的财务危机预警指数横向比较分析,又有助于其做出理性的投资决策;投资者理性投资,又会促使整个股票市场走势趋于理性,降低股市的非理性波动。一套高效的财务危机预警体系,可以为投资者及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提供多维度的财务信息,提供一种间接评价公司经营业绩的尺度,有助于投资者和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树立正确的理财理念,做出科学的财务决策。事实上,正是投资者、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对公司财务危机预警的强烈要求推动了该项研究的飞速发展。

二、编制财务危机预警指数应的遵循原则

编制财务危机预警指数必须明确引发财务危机的财务风险的特征:全过程性、系统性和连续性等,因此有必要对财务风险进行持续、全面的多层次多角度的监控,在构建财务危机预警指数时必须坚持和遵循一定的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科学选取预警指标是编制财务危机预警指数的重要环节。科学性原则主要体现在理论依据的正确性、指标体系的完备性和可信度、权重确定的准确性和预警模型的逻辑严密性等方面,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在理论上要站得住脚,同时又能反映预警对象的客观实际情况,抓住最重要的、最本质的和最有代表性的东西。对客观实际抽象描述得越清楚、越简练、越实际,科学性就越强。

(二)可预测性原则。在财务危机预警指数的构建过程中,通常是在传统的以面向过去为主体的财务报告等财务信息中,增加对未来期间财务信息的加工统计和总结归纳,使政府及相关部门、上市公司本身以及以投资者、债权人为主导的利益相关者能够通过深入分析财务危机预警指数,对未来上市公司财务状况的发展趋势以及面临财务危机的可能性做出相应的判断。

篇6

中图分类号:F23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0-0084-02

财务危机预警是以财务会计报表为基础,通过建立和观测一些敏感指标的变化,对企业可能发生的财务危机实施评价、预测和预警,此过程中使用的数学模型即为财务危机预警模型。在理论和经验检验中所使用的财务危机预警模型可以分为判别分析模型、Logit模型和人工神经网络模型三大类。其中,判别分析模型又可分为一元判别模型和多元判别模型。本文对几种主要的财务危机预警模型进行比较分析,希望能够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一些借鉴。

一、判别分析模型

判别分析是对研究对象所属类别进行判别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进行判别分析的必要条件是已知观测对象的分类和若干表明预测对象特征的变量值,然后从中筛选出能提供较多信息量的变量,进而建立判别函数,使推导出的判别函数对观测样本分类时的错判率最小。

(一)一元判别模型

一元判别模式是以某一项财务指标作为判别标准来判断企业是否处于财务危机状态的预测模型。通常将样本分为“估计样本”和“有效样本”两组,首先将估计样本按某一财务比率排序,之后最为关键的是寻找临界值,它可使两组的错判率最小,最后依据此临界值对有效样本进行预测。Fitzpatrick(1932)最早运用一元判别模型进行财务危机预警研究,他选用19家企业作为样本,并将其划分为破产与非破产两组,运用一项财务比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预测能力最强的指标是净利润/股东权益和股东权益/负债。之后,Beaver(1966)选取美国1954―1964年间79家陷入财务危机的企业和79家正常企业,考察了30个财务比率,发现具有良好财务预测的财务比率分别是营运现金流/负债,净利润/资产和负债/资产。

一元判别模型首次把财务比率运用于预测财务危机,并且仅需对单个财务比率进行分析考察,计算简便。但它的缺点也较明显,如果对同一公司使用不同比率进行预测,往往会得出不同的结果,而且企业通过粉饰财务报表掩盖财务危机的可能性较大。

(二)多元判别模型

多元判别模型是指通过统计技术筛选出那些在两组间差别尽可能大但在两组内部的离散度最小的变量,这样多个标识变量可在最小信息损失下转换为分类变量。多元判别模型能有效提高预测精度。

1.Z值模型

Edward.Altman(1968)提出了Z值模型(也称为Altman模型),其基本原理如下:首先将样本分为预测样本和测试样本,再根据预测样本建立多元判别模型:Z=V1X1+V2X2+…+VnXn,其中,V1,V2,…Vn是权数,X1,X2,…Xn是各种财务比率。之后,根据此模型确定临界值Z值,然后把测试样本的数据代入此判别方程,并计算测试样本的Z值,最后依据判别标准进行判定。

Altman分别选取了33家失败企业和33家成功企业的22个财务数据,使用软件逐步淘汰区分能力差的财务数据,最后保留了5个财务比率:X1=营运资本/资产,X2=留存收益/资产,X3=息税前利润/资产,X4=权益的市场价值/负债的市价,X5=销售额/资产。其Z值模型为:Z=1.2X1+1.4X2+

3.3X3+0.6X4+0.999X5。Z值越低,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的概率越高,当Z

Z值模型简单易懂,数据易于获取,计算简便,不仅有利于企业管理当局进行财务分析,也为投资人、债权人作出有效的投资决策提供了依据。但使用Z值模型时必须注意时间性,Z值模型只适应于对企业短期风险的判断。而且,Z值模型没有充分考虑现金流量等方面的影响。此外,由于该模型只适用于上市公司,Altman后来对该模型进行了修订,建立了非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的Z′模型和跨行业的Zeta模型。

2.F分数模型

为了克服Z值模型的局限性,周首华、杨济华和王平(1996)对Z值模型进行改进,建立了F分数模型。F分数模型扩大了Z值模型的样本容量,使用了Compustat PC Plus会计数据库中的4 160家企业的数据。F分数模型中加入了现金流量这一自变量,现金流量的计算是长期投资决策中所用到的营业现金流量,等于税后净利润加上折旧,这里暗含非付现费用只有折旧。基于Donalson理论,F分数模型同样选取了5个财务比率,与Z值模型不同的是X3和X5这两个变量,其中X3是一个现金流量变量,X3=(税后净利润+折旧)/平均负债,它用来衡量企业使用全部现金流偿还债务的能力;X5=(税后净利润+利息+折旧)/平均资产,它测量了企业的资产创造现金流的能力。F分数模型为:F=-0.1774+

1.1091X1+0.1074 X2+1.9271X3+0.0302X4+0.4961X5。F分数模型测算的临界值为0.0274,如果F

二、Logit模型

Logit模型又被称为评定模型、分类评定模型和逻辑回归模型,建立的基础是累计概率函数,目标是寻找观察对象的条件概率,据此判断观察对象的财务状况和经营风险。Logit模型是一个非线性模型,曲线呈S型或倒S型,模型公式为:

lnP/1-P=αβiXi,其中,P是在因素(X1,X2,…,Xm)的影响下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的概率,0≤P≤1;1-P是企业不发生财务危机的概率;Xi(i=1,2,…,m)是影响财务危机的第i个因素;αi,βi(i=1,2…,m)是待估计参数。然后利用最大似然估计法估计参数。判别规则是:取0.5作为概率的临界值,将样本数据代入回归方程后,如果P>0.5,表明其也发生财务危机的概率较大,否则,判断企业财务正常。

Ohlson(1980)第一个采用Logit方法进行破产预测,使用9个自变量,估计了三个模型,分析了样本公司在破产概率区间上的分布以及两类判别错误和分割点的关系。他发现至少有四类显著影响公司破产概率的变量:公司规模、资本结构、业绩和当前资产的变现能力。继Ohlson之后,Gentry,Newbold and Whitford(1985);Casey and Bartczak(1985);Zavgren(1985)也采用类似的方法进行研究。程涛(2002)以1998―2000年被ST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运用时间序列回归和Logit回归方法,从财务指标角度和现金流量角度分别构建预警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综合预警模型。姜秀华(2001)、吴世农、卢贤义(2001)、李华中(2001)等也采用类似的方法进行了研究。

同一元判别模型相比,Logit模型信息含量大,解释能力强,并且不容易发生冲突。此模型最大的优点在于克服了多元判别模型要求变量服从正态分布并且分组样本间的协方差相等的局限性。但是,Logit模型是建立在累计概率函数的基础之上,同样要求各个自变量之间不存在多重共线性。而且,运用Logit模型在计算过程中有许多的近似处理,这会影响预测精度。

三、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建构理念植根于人类对大脑神经网络认识,人工构造一种神经网络以实现某种功能,最为广泛使用的是反向传播人工神经网络,即BP网络。

Odom and Sharda(1990)是用BP神经网络预测财务困境这一方法的开拓者,其研究是以Altman所构建的五个财务比率为研究变量,使用类神经网络与判别分析作验证比较,结果发现类神经网络具有更佳的预测能力。Tam(1991)通过对人工神经网络(ANN)的模拟,得出神经网络可以应用于财务预警,而且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Koh and Tan在1999年以6个财务指标为研究变量作了类似的研究,认为类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效果优于Probit模型。杨保安等(2002)采用ANN模型进行财务危机预警研究,结果表明:样本的实际输出和期望输出较为接近,显示出神经网络是进行财务评估的一种很好的应用工具。柳炳祥、盛昭翰(2002)分析了评价财务危机的指标体系、财务危机等级的划分和基于粗神经网络的财务预警方法,并用一个预警实例进行了验证。

已有的研究表明,人工神经网络具有较好的模式识别能力,而且它具有容错能力,对数据的分布不做严格要求,能够处理有噪声和不完全的数据,误差小,建模更科学,克服了传统统计方法的限制。更为重要的是人工神经网络具有学习能力,可依据新的数据资料自我学习、训练,调整内部的储存权重参数以应对多变的企业运作环境。

四、对已有模型的述评

可以看出,已有的很多模型构筑精巧,使用了很多量化技术,但也产生了一个问题,模型的应用性和可操作性较差,模型在使用中受到样本选择范围和选择时间的限制,模型成立的前提条件也较苛刻,模型中所涉及变量的选择也缺乏理论支持,更多的是凭“通用性”和经验。因此,我们认为,财务危机预警分析需要考虑诸多方面的因素,除了关注模型的设计外,还应该加强财务比率的设计和选择,积极探索将非量化因素引入财务危机预警指标体系。同时,财务危机预警模型必须以大量的真实信息为基础,因此,应加强信息管理,建立使用信息和分析信息的合理机制,进一步增强财务信息的有用性。

参考文献:

[1]A1tman E.I,“Financial Ratios,Discriminant Analysis,and the Prediction of Bankruptcy”,Journal of Finance[J].September 1968.

篇7

2009年9月*ST国祥实现了资产重组,河北地产开发商华夏幸福基业股份有限公司成功注入旗下房地产开发企业,实现了地产资产整体借壳上市。浙江国祥制冷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因其2007年和2008年连续两个会计年度的审计结果显示的净利润均为负值,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的有关规定,公司股票自2009年5月4日起被上海证券交易所实行退市风险警示的特别处理,公司简称变更为“*ST 国祥”。

公司经审计的2009年财务报告显示2009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465,255.23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3,037,420.57元。公司于2010年4月30日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提交申请撤销退市风险警示及实施其他特别处理的报告,若得到核准,公司股票简称将变更为“ST 国祥”。

由于各国对财务失败的界定不一致,而我国主要把上市公司ST作为财务失败的标志,这也是选择*ST国祥作为样本的原因。本文中的财务数据均由企业2009年财务报告得出。

二、基于z-score财务预警模型的财务危机分析

所谓的财务预警分析,是通过对企业财务报表及相关经营资料的分析,利用及时的财务数据和相应的数据化管理方式,预先告知企业所面临的危险情况,同时分析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的原因,发现企业财务运营体系隐藏的问题,及时做好防范措施的财务分析系统。

其一,预警模型的建立。z-score模型又称多元线性判定模型(Multivariate discriminant model),是美国学者奥特曼(Edward Altman)以1946年至1965 年期间提出破产申请的33 家公司和相对应的33 家非破产公司作为样本,用其财务比率拟合出的一个多元线性函数方程。

z-score模型是一种运用多变量思路建立多元线性函数公式,即运用多种财务指标加权汇总产生的总判别值(即Z值)来预测财务危机。

上市公司Z-Score 模型判别函数为:

Z=0.012X1+0.014 X2+0.033 X3+0.006 X4+0.999 X5

X1=营运资金/ 资产总额,X2=留存收益/ 资产总额,X3=息税前利润/ 资产总额,X4=股东权益的市场价值总额/ 负债的账面价值总额,X5= 销售收人/ 资产总额。基于*ST国祥2009年的财务数据分别得出结果如表1所示:

得出z=0.673903。

运用Z值模型计算出数据的几点说明:

一是营运资金由流动资产减去流动负债得出;

二是息税前利润计算中所需的利息费用由财务费用代替;

三是股东权益的市场价值由该公司2010年6月11日的股票收盘价乘以发行在外的股票数得出。

奥特曼通过对Z- Score 模型的研究分析得出Z值的如下定量判断临界值:1.8以下存在严重财务危机,破产机率很高;1.8~2.8以下存在一定的财务危机,破产机率;2.8~3.0 以下存在某些财务隐患,解决不好有破产可能;3.0 以上财务状况良好,无破产可能。

虽然Z值模型运用到我国上市公司存在一定的局限性,Z值模型计算的数字对我国上市公司来说可能过于偏激,如一些业绩良好的上市公司的Z值仍然在临界值上界之下,但此模型仍能起到一定的财务警示作用,从上述临界值可以看出*ST国祥存在财务危机。

其二,基于财务预警模型的财务危机分析。从上述Z值模型的计算可以看出该公司存在严重的财务危机。从实际情况来看,该公司2007、2008年净利润均为负值,被上交所给予ST处理。2009年营业利润仍为负值,但通过处置大量的固定资产,使得利润总额达到正值从而避免退市的风险。

(1)利润贡献因素分析。由于面临退市的风险,企业有必要采取措施实现利润为正值,因此需对企业利润表各项目进行分析,得出其对企业利润总额的贡献比例,并由此找出企业实现利润的途径。根据该企业2009年与同行业领先企业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利润表得出表2所示数据:

表2反映的是利润表各项目对利润总额(不考虑所得税因素)的贡献水平,通过与同行业业绩良好的企业的比较可以看出企业在获取利润方面的优势和不足,从而加深企业对自身的认识,并采取改进措施。

第一列表示毛利对利润总额的贡献。国祥的毛利对利润总额的贡献是4.45倍,而TCL是将近7倍,说明国祥主营业务对企业利润的贡献有限,这可以归因于该行业竞争激烈,大企业拥有品牌价值和消费者忠诚度优势,因此国祥应该加强自身品牌建设,提高品牌知名度,加大企业创新投入,让产品更满足消费者需求,尤其是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提高主营业务的盈利水平是提高企业利润水平的根本途径。

第二列表示企业费用的控制,从上表可以看出,国祥对企业费用的控制比较好,同时从财务报表得出,国祥的主营业务成本率比TCL低了3%,说明企业在成本费用控制方面占优势,企业应该发挥此方面的优势,但是成本控制一定要以质量为前提。

第三列是非经营损益对利润的贡献。从上表可以看出TCL的非经营性净损益是国祥的5倍,2009年财务报表中反映的国祥的投资收益只有处置长期股权投资净收益13万。在企业主营业务呈下降趋势的情况下,国祥没有积极的拓宽收入来源,做出很好的投资决策,良好的投资决策也是企业扭亏为盈的关键。

第四列是营业外净损益对利润总额的贡献。由上表可以看出,2009年度企业的营业外净收益异常多,且本年度的营业外净收益主要是通过处置企业的固定资产实现的,这也是企业2009年度净利润呈现正值的主要原因。企业2007、2008年净利润均为负值,为避免停牌的风险,企业有必要扭亏为盈。但是营业外收益并不是企业利润的主要来源,处置固定资产也不是企业实现利润为正的长久之计,因此企业有必要按照根据第一列得出的结论增强企业的实力,使企业彻底的扭亏为盈。

(2)行业因素分析。从“完全竞争”行业到“完全垄断”行业,企业竞争程度依次递减,财务风险的程度亦依次递减,即竞争性越强财务风险越大。本企业处于家电行业,该行业竞争比较激烈,形成了企业容易产生财务风险的大环境。该企业2009年营业总收入比2008年减少40%,而且在家电行业原材料(如钢铁)价格上涨的情况(从财务报告得出)也促成了企业财务危机的发生。

(3)企业创新因素。由于家电行业处于行业生命周期的成熟期,市场基本饱和。企业必须加强创新,才能使企业的产品利于不败之地,而且在市场基本饱和的情况下也只有通过创新才能吸引消费者的注意,给企业创造收益。但是从企业资产负债表可以看出企业2009年无形资产有减无增,没有发生开发支出,而作为行业领先企业的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开发支出占非流动资产总额的比例为7%。因此,企业有必要加强构建无形资产的支出,增强企业产品的竞争力。

(4)投资决策因素。从2009年财务报表附注可以看出,企业2008年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收益-22万元,处置长期股权投资产生的投资收益-129万元,而本期处置长期股权投资产生的投资收益仅为13万元。企业投资失败导致了企业的营业利润变为负值,从而净利润为负值,形成了累计效应。因此,企业投资要把握好投资方向,寻找好的投资企业,否则不但给企业带来负担而且可能把企业的主业拖垮,使企业得不偿失。

综上所述,根据财务预警警兆研究得出,该企业处于财务风险的“潜伏期”,因此通过对导致企业财务问题的上述因素的有效管理,企业是可以走出危机的。

三、结论

篇8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812(2016)03-0038-04

一、引言

在我国,虽然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份额从1952年的51%下降到2012年的10.1%,但这改变不了我国还是农业大国的现状。政府对农业发展的重视程度也在逐年增加,“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对“三农”的投入约合3万亿元,年均增长比率高达23.6%;2011年的投入更是达到10 408.6亿元。然而,发展现代化农业仅仅依靠财政的扶持是远远不够的,1993年同人华塑的成功上市标志着我国农业企业正式进军资本市场,然而截至2012年12月,在整个证券市场中,农业上市公司的数量、资产规模和发行股票数量所占份额依然低于10%,与农业的重要地位并不相称。同时,我国农业类上市公司频频因严重的财务问题而被证券交易所ST处理。在目前国际金融局势极为不稳定的情况下,我国农业上市公司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财务困境预警体系来提高自身抵御外部资本市场波动带来的财务风险的能力。

二、文献综述

目前国内学者对我国农业上市公司财务困境预警主要采用多元判别分析法、条件概率分析法和人工智能预测法。陈远志(2008)基于2003―2005年我国沪深两市农业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比较了单变量预警分析、Z计分模型、Zeta模型、修正的F模型以及分数模型对我国农业板块上市公司的财务预警效果,结果显示,后三者的预测准确率明显较高,且越接近被ST年份预测准确率越高,其中加入行业修正值及现金流量指标的分数模型的预测准确性在各时点均最高。马晓利(2009)采用因子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基于2006年我国农业上市公司财务数据构建了包含资产留存收益率、每股收益、总资产增长率、每股经营现金流量、每股净资产、流动比率和销售增长率7个指标的财务预警模型。袁康来(2008)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和多元判别分析法相结合的方式,构建了含有农业收入状况指标的预警模型。郝晓雁(2008)对2003―2005年我国农业上市公司分年度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利用被ST前三年的财务数据构建的预测模型效果最好。

以上方法和模型虽然在理论上发展的较为成熟且在实践上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这些传统分析方法都不能避免静态时点性的缺陷,无法对企业陷入财务困境的过程进行动态把握,进而影响其对企业财务预警的效果。本研究拟采用生存分析方法将研究对象的生存时间数据纳入模型,更好地满足财务困境预警研究的动态性要求,丰富我国农业上市公司财务困境预警研究领域的理论方法。

三、生存分析方法的相关概念

(一)生存分析的基本涵义。生存分析是研究一个或多个生物,在经过某一特定时间后,会发生某种特定事件的概率。这个特定事件称为“死亡事件”,这个特定时间称为“死亡时间”。简单来说,生存分析就是一种动态研究某现象或因素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统计方法。

(二)生存时间的概念。生存时间是指从某种起始事件开始,到某种终点事件截止,研究对象所经历的时间跨度,常用符号t表示,由起点、终点和时间尺度三个要素构成。定义生存时间概念的关键是某种“特定事件”,该“特定事件”可以根据研究目的和专业知识由研究者在设计阶段自行确定。

(三)生存数据分类。实验设计的思路各不相同,不同的研究者进行观测的时间也不同,加上观测对象存在个体差异性,因此生存数据的表现形式会因为研究对象进入或退出观测的时间不同而分成两类:第一类是完全数据,是指起点事件和终点事件都可以被观察到的研究对象,其观测数据完全落于观测起点与终点之间,这类研究对象的时间信息可以被完整记录下来;第二类是截尾数据,是指未知真正生存时间的研究对象,其在观测过程中因为失访、退出或研究时限已到而未能观测到其起点事件或终点事件,这类研究对象的生存时间数据是不完整的。

四、研究设计

(一)模型的设定。本文首先利用非参数方法对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的生存时间进行研究,找到样本公司被ST处理的时间规律,进而描述样本公司生存状况的特征。由于本文抛弃了配对抽样的方法,将样本一次性全部纳入模型,且生存时间为离散数据,取值范围为[3,18],所以根据非参数方法大类下各方法的适用条件,最终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分析。该方法由英国统计学家Kaplan和Meier于1958年提出,该方法利用概率惩罚定理计算生存率,又称乘积限法(Product-LimitMethod,P-L法)。Kaplan-Meier过程适用于小样本或大样本未分组资料的生存率的估计。对总体T的n个个体的生存时间进行观测,得到t1、t2…tn。当ti是寿终数据时,令δi=1;当ti是右截尾数据时,令δi=0。将数据记为(ti,δi)(i=1,2,…,n)。

其次,本文选用适当的财务指标构建Cox比例风险模型,来分析各财务指标与样本公司的生存率的相关关系及程度,并根据SPSS计算出的基准生存函数,结合样本公司的财务数据计算并预测各个样本公司的生存率。Cox比例风险模型是1972年由Cox提出的一种在存在截尾数据时使用的生存分析半参数模型。该模型的基本形式是假设有n个观察对象,第i(i=1,2,3…,n)例个体的生存时间为ti,同时设协变量X=(Xi1,Xi2,…Xip)是影响样本生存时间的p个危险因素。设h(t,x)表示在危险因素x的影响下时刻t的风险率;设h0(t)表示在没有危险因素x的影响下时刻t的风险率。显然h0(t)=h(t,0),并称h0(t)为基础风险函数。

(二)生存时间的界定和研究样本的选择。本文借鉴“大农业”的概念,认为农业不仅包括证监会行业分类的狭义的农业――农林牧渔业,还应当包括把农业资源或农业产品作为经营对象的行业,具体包括制造业中的依托农产品创造价值的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以及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据此对农业上市公司进行界定,在证监会分类的40家上市公司的基础上补充了65家,共计105家(其中ST公司18家,非ST公司87家)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

由于我国的证券交易所一般是根据上市公司前一年和前两年的财务状况来判定其是否应该被实施特别处理,所以如果用上市公司被ST前一年或者前两年的数据来建立模型,就是使用存在异常的财务数据来预测企业的异常财务状态,容易导致模型的预测能力被高估。所以本文需要对样本公司观测终点和被ST前三年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故剔除上市时间不足3年的公司39家,剔除南方食品(000716)、中农资源(600313)这两家上市不足3年即被ST的公司,剔除财务数据缺失的公司0家,得到样本公司共64家。

本文定义生存时间的起点为企业首发上市交易的时间,这样就可以避免左截尾数据带来的影响。由于财务报告有延时性,为了保证数据的完整性,故将观测终点确定为2011年12月31日。本文定义生存分析中的“死亡事件”为上市公司因“财务状况异常”而被证监会施以“特别处理”,本文采用的时间尺度为年。所有样本生存数据来自大智慧,财务数据来自锐思数据库。

五、实证结果及分析

(一)Kaplan-Meier分析。以2011年12月31日为时间观察截点,以上市公司IPO作为起点事件,以上市公司被ST作为死亡事件,依此对上市公司的生存时间进行转换。如果在此期间公司被ST,则生存时间为完全数据;反之,则为截尾数据。对样本公司的生存状态变量的定义如下:“1”=发生ST,“0”=未发生ST。在所选取的样本中,上市公司康达尔(00048)在观测期间内发生了两次ST,对第二次生存过程,本文视其为新样本;新样本起点事件为“摘帽”,即在第一次ST之后,重新恢复正常。所以实证研究过程的最终样本总量为65,其中ST公司17家,非ST公司48家。样本公司具体生存时间如上页表1所示。

利用Kaplan-Meier法对样本公司的生存数据进行分析并估计生存函数和累积风险函数。从图1可以看出,生存曲线分为两阶段,在8年以前,曲线下降幅度较小,而8年之后,曲线下降幅度显著增大,以2年为单位保持较大的下降幅度,直至14年之后不再变动。从图2也可看出,在8年以前,累积风险函数上升较缓,而在8年以后,累积风险函数上升幅度增大,并保持较大的上升幅度到第14年,之后不再变动。因而可以认为,上市8年是上市公司的一个重要时间点,在8年之前,上市公司由于刚上市,财务结构良好、资金充足、管理层的管理水平与企业相适应,因而风险率相对较低,而在上市8年后,由于生产经营可能遇到发展瓶颈、资金流动性不足、管理层对新的市场把握不足等因素,使得上市公司陷入财务困境的风险逐步上升,被ST处理的概率也相应增大。

利用非参数法对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的生存时间进行估计,可以分析我国农业上市公司陷入财务困境的风险与时间的关系,从总体上把握财务风险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其缺点是无法得到影响生存时间的因素及影响的程度,且无法度量个体的财务风险大小,为此,我们需要建立可以分析协变量影响的Cox模型。

(二)Cox预警模型构建。

1.预警指标的选择。本文构建的财务预警指标体系,主要考虑反映公司经营状况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成长能力、现金流量能力以及反映农业上市公司农业收入状况六个方面的财务指标,并结合数据情况确定了37个具体指标,如下页表2所示。

2.预警模型系数估计。本文对T-3年的财务数据进行Cox回归分析后,有5个财务指标选入模型。如下页表3所示。将下页表4的Step 5中指标作为协变量,代入公式得到生存分析模型:

入选模型的5个财务指标的相关系数矩阵如表5所示:

回归因子相关系数矩阵显示,入选指标的相关性均不高,所以模型不存在多重共线性的影响。

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最终入选模型的变量为产权比率、营业收入增长率、总资产增长率、投入资本回报率和农业收入占比5个指标。这说明企业的财务风险水平和偿债能力、成长能力、现金流量能力及农业收入占比情况相关。

Cox模型结果中得到的生存函数图与K-M法得出的是一致的,因此所求的基准生存率应该服从对数Logistic分布,其生存函数和风险函数分别为:

在已知分布形式和对应变量数据的情况下,本文采用回归分析对基准生存函数进行拟合,首先对式(7)进行变换,将其转化为线性回归形式:

然后利用SPSS统计软件对模型中的未知参数γ、α进行估计,具体结果见表7。

从结果可以看出,模型中R2=0.971,两个参数也通过了t检验,说明模型拟合度较好,也间接说明基准生存函数服从对数Logistic分布这一判断是正确的。得到的模型具体形式为:

(三)Cox预警模型的检验。

1.比例风险假定检验(PH检验)。比例风险假定检验可以分为统计量检验和图形检验,其中图形检验中常用的检验是Cox-KM生存曲线比较图,它将Cox模型和非参数方法估计的生存曲线对比,若其趋势基本一致,并且没有交叉,则说明符合PH假定。

如图4所示,左边为原始数据K-M分析得到的生存函数图,右边为Cox模型估计所得到的生存函数图,可以看出两张图的形状基本吻合,可以认为模型满足PH假定,即比例风险模型在此是适合的。

2.参数检验。在Cox比例风险模型中,常用χ2来检验模型整体的统计显著性,包括似然比检验、Score检验和Wald检验三种方式。三种方法的检验结果都显示:显著水平均为Sig

3.判别能力检验。检验模型判别能力首先要确定判定临界值,在利用Cox模型进行预测时,对于确定区分财务困境公司和非财务困境公司的临界值的方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假定企业发生财务困境或财务健康的概率各占一半,这样可以得到临界值0.5;另一种是采用样本中正常样本占总样本的比例为分界点。本文采用的方法是后者,得到的最佳判定点生存率为0.738。

本文所建立的Cox模型的预测结果中,一类错误率为22.22%,二类错误率为3.64%,总错误率为6.25%,相应的,模型预测准确率为93.75%。

六、结论

本文运用生存分析法找到能够反映我国农业上市公司随着持续经营时间而变化的实际财务风险情况的财务指标,构建财务困境预警模型并对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的财务困境进行预测,从理论上证明了生存分析方法在我国农业上市公司财务困境预警研究领域的适用性和优越性。具体结论如下:

1.利用K-M法对样本公司的寿命数据进行分析并估计生存函数和累积生存函数,初步得出了在市场中维持健康经营接近8年或者超过8年的企业,要及时对自身的财务状况和财务风险变化趋势进行分析,以预测出现财务困境的可能性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而生存时间超过14年的企业基本可以维持健康的财务状态的结论。

2.用T-3年的财务指标构建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表明,与财务困境显著相关的有五个指标,分别是产权比率、营业收入增长率、总资产增长率、投入资本回报率和农业收入占比,我国农业上市公司应该关注这些指标的变化情况。Cox模型的实证结果显示误判率仅为6.25%,证明生存分析方法在我国农业上市公司财务困境预警研究中是适用的。

参考文献:

[1]陈远志.我国农业上市公司财务预警模型效果的比较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08,(5).

[2]马晓利.我国农业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防范体系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

篇9

财务风险的成因分为两大类: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

1.外部因素

外部因素是对所有的企业都会产生影响的因素,是企业无法回避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市场变动,即市场由于政治形势、自然灾害等客观原因造成的供求关系的改变。b.宏观经济形势变化,如一国的经济形势变动会影响其他国家和地区经济形势的变动、通过膨胀、通过紧缩、利率变动、汇率变动、税收政策变动等。影响财务风险的这些外部因素,企业无法回避,但是对这些因素进行及时监控,可以帮助企业采取措施应对,避免产生较大的危机和损失。

2.内部因素

内部因素是企业特有因素,是由企业自身事件产生的因素,包括内部管理因素,财务管理因素,财务因素和经营因素。

在内部因素中,有些因素在短期内将引起财务风险,而有些因素是在长期内将引起风险,而实际上这是一个“因果”关系。由于内部管理不当、财务管理失误、经营决策错误,最终引起企业资产负债率过高、应收账款过多、现金不足以支付到期债务等财务风险的出现,而在财务风险预警中,我们对这些“因果”都要反映,才能真正实现预警的目的。内部因素是企业可控因素,外部因素是企业不可控因素,但外部因素也会通过内部因素引起财务风险,在财务风险预警研究中无法将两者分开,但在分析中,应区分原因,采取措施。

二、引起财务风险的原因可能产生的现象

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都会引起财务风险,但财务风险毕竟是个抽象的概念,要建立财务风险预警体系,必须了解财务风险的具体现象,即财务风险的征兆,一旦发现,即采取措施,予以控制。引发财务风险的具体现象有:

1.规模过度扩张。企业经营进入成熟期和衰退期后,如果进行大规模的新建项目或对原油厂房进行大规模扩修,或者同时在许多地方收购其他企业,涉足许多不同领域,都可能使企业资金负担过重,如果没有进行严密的资金预算,都会导致企业支付能力下降,引发财务风险。

2.企业内部管理层做出了不同以往的特殊决策或管理层突然出现重大人员变更,这种现象的出现意味着企业内部管理出现问题,引发了管理风险,必将引起财务风险。

3.销售出现不正常的下滑。从表面看,销售下滑是市场问题,但引起的原因很多,如果不是由外部宏观因素引起,很可能是企业产品质量问题或市场出现了强有力的替代产品,无论哪种原因,都可能在短期或长期引发财务风险。

4.非计划的存货积压。非计划的存货积压产生的主要原因是销售出现非正常下滑,但除此原因外,管理层的错误决策或者财务的粉饰需求都可能引起存货的非计划积压,引发财务风险和管理风险。

5.过度依赖贷款。过度依赖贷款,意味着企业丧失了其他的融资能力,意味着企业丧失了以往的信用,标志着企业资金周转失调或盈利能力下降。

6.财务报表公开不及时。如果频繁出现财务报表不及时公开,应警惕财务粉饰,关注报表附注。

除以上提到几点外,还有许多可能引发财务风险的现象,如企业进行了大规模的新产品研制,如果此项经营决策失误,同样会导致企业产品积压,现金周转困难;另外,客户交易记录恶化,可能导致赊销款项无法收回等。因此,引发财务危机的现象很多,对这些现象应进行仔细分析,查找原因,才能及时防范财务风险,避免财务危机。

三、引发财务风险现象的财务表现形式

引发财务风险的现象,并不都是财务现象,有管理现象,还有经营现象,它们可能引发狭义财务风险、管理风险和经营风险等,管理风险和经营风险可以通过在管理环节和经营环节中发现,采取措施予以规避,但风险的产生和危机的引发是个逐步的过程,对于在管理中和经营中没有防范住的风险,最后都会反映为千百万,因此,我们必须了解引发账务风险的现象的财务表现形式,而最好的财务表现形式就是最好的财务指标。

目前我国常用的财务指标从四方面来界定,财务效益状况指标、资产营运状况指标、偿债能力状况指标和发展能力状况指标,用来对企业的经营业绩进行评价,而本文我们是研究财务风险预警,这里要分析的是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指标,通过这些指标应能灵敏地反映企业的财务风险状况,对企业的财务危机进行及时预警,因此我们根据财务风险的成因和现象构建了四方面财务风险预警指标,它们是:管理状况指标、财务结构指标和运营状况指标。

1.管理状况指标

管理状况可通过高层领导决策失误率、内部控制制度执行率等指标来反映,它们可直接反映出管理风险,在一段时间后反映为财务风险,是财务风险预警的早期指标。

高层领导决策失误=某时期高层领导的错误决策数/某时期高层领导的总决策数

内部控制制度执行率=已执行的内部控制制度数/已制订的内部控制制度数

2.财务状况指标

财务状况可通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流动负债率、主营业务利润率、净资收益率、销售收入增长率和权益增长率等指标来反映,直接反映出财务风险。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现金比率=(货币资金+短期证券)/流动负债

现金流动负债率=经营现金净流量/流动负债

主营业务利润率=利润总额/销售收入总额

净资产收入增长率=(本期销售收入—上期销售收入)/上期销售收入

权益增长率=(期末所有者权益—期初所有者权益)/期初所有者权益

3.财务结构指标

财务结构可通过流动资产率、资产负债率、应收账款坏账率等指标来反映,反映企业应对负债的能力。

流动资产率=流动资产/总资产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应收账款坏账率=应收账款坏账/应收账款总额

4.运营状况指标

运营状况可通过总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投入产出率、不良资产占有率和现金流入流出率等指标来反映,这些指标既可反映财务风险,也可反映经营风险。

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净额/平均资产总额

应收账款周转率=销售收入净额/应收账款平均余额

存货周转率=销货成本/存货平均余额

投入产出率=产品销售收入/(产品销售成本+期间费用)

不良资产占用率=不良资产/资产总额

现金流入流出率=现金流入量/现金流出量

我们这里构建的指标,是从一般意义出发形成的,企业在具体运用中,应依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

四、构建财务风险预警体系的方法

从广义上说,构建财务风险预警体系的方法包括前面介绍的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的信息表现,只有收集了资料,才能进行必要的研究,因此,这里所指的构建方法是指如何对财务风险预警指标进行分析和运用,得到企业所处财务危机的程度的信息,帮助企业做出危机判断的具体方法。

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的方法总体来说,分为两大类:一是定性分析的方法;二是定量分析的方法。定性分析包括专家调查法、分阶段分析法、流程图分析法和管理评分法。定量分析法是通过对预警指标的筛选,运用数学和统计方法,建立模型,用数字对企业财务危机作出判断的方法,一般分为单变量模型和多变量模型。具体包括以下几种:a.单变量财务危机预警模型;b.Z得分模型;c.迈耶和皮弗的LPM模型和马丁的Logit曲线回归模型;d.神经网络财务危机预警模型。

定性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在实际应用中可结合使用,如对管理状况就可采用定性的方法进行前期的分析,判断管理风险的程度,根据所得到的信息,计算管理状况的指标,使得指标得以量化。

五、结语

我国学者对财务预警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1986年吴世农、黄世忠研究了企业破产分析指标和预测模型,1998年陈静对27家ST公司和非ST公司进行了单变量分析,建立了Z得分模型,2000年张玲以120家公司进行模型检验。经过大量的实证分析,财务指标和Z得分法模型对我国企业财务危机的预测有较好作用。在这些分析中,学者们都选择了定量分析法,而忽视了定性分析法,同时他们均以上市公司为研究主体,进行横向研究。实际上,对任何一家企业都需要进行财务危机预测,这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新趋势,企业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预警指标和预警方法,建立财务风险预警体系。

参考文献

[1]胡华.现代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及防范[J].会计之友,2009.

篇10

一、引言

我国学者对财务预警的探索和研究起步较晚,在20世纪80年代后,才真开始正切入研究企业破产分析指标和预测模型,学者们都想从中找到其“因果”关系,确定预警指标和预警方法,建立财务风险预警体系。

二、识别企业财务风险的类别

1.按风险形成原因分类。根据风险形成原因不同,风险可分为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两种[1]。(1)所谓经营风险是指因生产经营的不确定性而给企业带来的风险。影响企业经营风险的因素很多,由于企业内部管理不善、企业的供应、生产、销售等各种生产经营活动都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都会给企业带来经营风险影响,而经营风险又是普遍存在的。如产品销售决策的不当、产品成本的不稳定、固定成本的比重较大、产品价格的波动、市场出现新的竞争对手、消费者的选择变化、通货膨胀等,这些不确定性的因素是企业所不能控制的,都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经营风险。(2)所谓财务风险也称为筹资风险,是指由于筹资融资而给企业带来风险。一般来说,企业在经营中总会借入资本,企业负债经营,不论利润多少,债务利息是不变的。因此,负债经营是现代企业经营理念之一,它会给企业带来财务杠杆效应,但同时会加大企业的风险。

2.按投资主体分类。根据投资主体的不同,风险又可分为市场风险和公司特别风险两种[2]。(1)所谓市场风险也称为系统风险或不可分散风险,是指所有对企业产生影响大多数公司的因素而引起的风险。如由于国内政治形势、国际政治形势、天灾人祸、自然灾害等客观原因造成的供应与需求关系的改变;又如宏观经济状况的变化、国家税收政策的变化、国家财政的变化、货币政策的变化、经济危机、通货紧缩、利率变化、汇率变化、经济衰退以及高利贷等等一系列的变化。这些因素会对大多数投资对象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无法通过多元化投资来分散,企业无法回避,最会诱发企业的市场风险,所以也称为不可分散风险; (2)所谓公司特别风险也称为非系统风险或可分散风险,是指发生于某些随机事件导致的,会给企业带来的风险。如个别公司遭受火灾,公司在市场竞争中的失败、诉讼的失败、新产品开发的失败等。也就是说,企业特别风险可以通过将资金投资于多种资产来有效地分散风险的。

三、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指标的形式

财务的表现形式就是财务指标。目前我国常用的财务指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明:企业偿债能力指标、企业盈利能力指标、企业营运能力指标等用来对企业的经营业绩进行评价,本文是研究财务风险预警,要分析的是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指标,通过这些指标能灵敏地反映企业的财务风险状况,对企业的财务危机进行及时预警[3]。

1.企业偿债能力指标:企业偿债能力指标主要包括短期偿债能力指标和长期偿债能力指标两个方面来直接反映财务风险。

(1)短期偿债能力指标

短期偿债能力指标主要有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营运资金等[4]。

例如:流动比率

流动比率是指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值。也是考核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核心标准。其计算公式为:

流动比率= ×100%

流动比率是反映企业运用流动资产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通常认为,流动比率越高,偿债能力越强,短期债权人利益的安全程度也就越高。

例如:以某企业2011 -2012年度的资产负债表有关资料为例,对该企业的流动比率进行计算分析,见表1。

从以上的计算结果表明,该企业2011年每1元流动负债有0.86元的流动资产作保障;2012年从86%的基础上提高到123%。从债权人角度来看,这当然很好,因债务的保障程度提高了;从企业经营者角度来看,短期偿债能力提高,其财务风险就降低,企业筹集资金也容易了。

(2)长期偿债能力指标

长期偿债能力指标主要有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有形净值债务率、利息保障倍数等指标来直接反映出财务风险[5]。

2.企业盈利能力指标

一个企业要持续经营和稳步发展必须取得利润,而利润获得多与少体现盈利能力比率的大小,企业如果有足够的利润,就可以偿还各种债务,支付股利或借款利息,同时还可以对外进行投资等。因此,评价和判断企业盈利能力主要通过收入盈利能力比率分析、成本费用盈利能力比率分析、投资盈利能力比率分析、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比率分析等四个方面进行评价与分析。

(1)收入盈利能力比率分析

营业利润率是指企业一定时期的营业利润与营业收入之间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

营业利润率= ×100%

(2)成本费用盈利能力比率分析

成本费用盈利能力比率主要有成本费用利润率和营业成本利润率两种。

例如:成本费用利润率

成本费用利润率是指企业一定时期的净利润与成本费用总额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

成本费用利润率= ×100%

成本费用利润率指标是反映企业支出与耗费的直接比较,是反映企业增收节支,促进企业降低成本费用和增强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

(3)投资盈利能力比率分析

企业取得营业收入的大小,必须与企业原始投资为基础。而获得利润的多少,与该企业投资规模的大小和投资质量有直接关系。我们在考核企业获利能力时,必须要对投资收益能力和资产的获利能力进行重点分析与评价。

例如:总资产报酬率

总资产报酬率是指企业一定时期的息税前利润与平均总资产的比率[4]。它反映了企业资产综合营运效果的主要指标,也是衡量企业取得经营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总资产报酬率= ×100%

= ×100%

其中:平均总资产=

(4)公司盈利能力比率分析

上市公司盈利能力,不但可通过一般股份公司盈利能力的比率进行分析,还可以通过、市盈率、每股收益、股利支付率、每股净资产和股利保障倍数等比率进行分析。

例如:市盈率

市盈率就是指普通股每股市价与普通股每股收益之比。也是反映投资者对每股收益所愿支付的价格(又称市价),其计算公式为:

市盈率= ×100%

一般来说,市盈率是反映股票市场的期望指标,该指标值越高,说明投资者对股份公司越来越看好,其股票投资风险较小。

3.企业营运能力指标

企业运营能力指标可通过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等指标进行分析和评价企业驾驭所拥有的经济资源的能力[6]。该指标既可反映财务风险,又可反映经营风险。运用一定的方法来分析和评价企业运用资产的效率,使财务信息使用者作出合理的经济决策。

四、企业财务风险的计量

企业财务风险,可根据财务指标来对企业的经营业绩进行评价,研究财务风险预警,分析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指标,最好方法是根据各项指标的掌握分析研究的情况,把风险程度予以量化。风险与概率直接相关,对风险的衡量应着重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1.确定概率分布

什么叫概率分布,概率是度量随机事件发生的一个数学概念。例如,掷硬币为例,投掷一次硬币,正面向上向下的概率各为50%。如果将所有可能的事件或结果都列示出来,并且对每一种事件都赋予一个概率,把他们列示在一起,便构成了概率分布见表4。

概率分布可以是离散的,也可以是连续的。离散型的概率分布,可能出现的概率结果有限,比较容易计算。在经济决策分析中,大都采用离散型的概率分布来分析问题。

所有的概率分布都必须符合以下两大要求:

(1)出现每种结果的概率( )都在0~1之间,即:0≤ ≤1;

(2)所有的概率之和应等于1,即 =1

例如:M公司有项目甲和项目乙两个投资项目,投资额相等。假如未来的经济状况有繁荣、一般、萧条三种。根据市场调查、预测,项目甲和项目乙两个投资项目在不同季节情况下的预期报酬率和概率分布见表5。

表5 投资方案的预期报酬率及概率分布

2.期望报酬率

期望报酬率是各种可能的报酬率按其概率进行加权平均得到的报酬率,它是反映集中趋势的一种量度。其计算公式为:

= i

上式: ——期望报酬率;

——第I种可能结果的概率;

i——第I种可能结果的报酬率;

n——可能结果的数目。

根据上例资料,可分别计算M公司项目甲和项目乙的期望报酬率。

项目甲的投资报酬率=0.3×45%+0.5×23%+0.2×10%=27%

项目乙的投资报酬率=0.3×15%+0.5×21%+0.2×25%=20%

显然,项目甲的投资报酬率27%大于项目乙的投资报酬20%,但通过观察可以发现项目甲的投资报酬率的分配程度也大于项目乙的离散程度。投资报酬率的离散程度不同,说明风险不同,通常情况下,报酬率分散程度越大其风险也就越大。

3.标准离差

标准离差是各种可能的报酬率偏高期望的报酬率的综合差异,是反映离散程度的一种量度。是衡量风险大小的统计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

上式: ——期望报酬率标准离差;

i——第I种可能结果的报酬率;

——期望报酬率;

——第I种可能结果的概率。

根据上例资料,可分别计M公司项目甲和项目乙的标准离差如下。

标准离差越小,说明离散程度越小,风险也越小;反之,风险也越大。但是,标准离差是一个绝对值,而不是一个相对值。它只能用于反映某一决策方案的风险程度的比较,需要采用标准离差率这一相对值指标。

4.标准离差率

标准离差率是标准离差与期望报酬率之比。它与相对数来衡量待决策方案的风险。其计算公式为:

标准离差率(V)= ×100%

根据上例资料,可分别计算M公司项目甲和项目乙的标准离差率如下。

项目甲标准离差率(V)= ×100%= ×100%=62.30%

项目乙标准离差率(V)= ×100%= ×100%≈65%

在期望报酬率不同的情况下,标准离差率越大,风险越大;反之,风险越小。

五、企业财务风险的应对策略

通过对风险概率的分析研究,采取相应的对策,主要包括规避风险、降低风险、转移风险和接受风险等[7]。

1.规避风险

规避风险是所有企业应首先考虑的风险对策。当风险所造成的损失不能由该项目可能获得的利润予以抵偿时,规避风险是最可行的简单方法。如我们要拒绝与不诚实的企业进行业务往来。放弃有可能导致企业损失的投资项目减少风险。

2.降低风险

降低风险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控制风险因素,减少风险发生;另一方面是控制风险发生的频率,降低风险损害的程度。降低风险的常用方法包括:①进行准确的预测,提高风险意识;②对决策进行多方案的优选,准备代替方案;③采取降低风险的保护措施,预先防范风险。

3.转移风险

转移风险是指企业以一定的代价,采取某种方式、措施将发生的风险损失转移出去的风险防范方式。转移风险可分为保险转移和非保险转移两种。保险转移是通过向保险公司投保的方式,将项目部分损失转移给保险公司承担。非保险转移是指将项目的一部分风险损失转移给项目承包方,如在联合开发、租赁承包、合资合营、安装施工等过程中通过签订合同的方式将部分风险转移给合同方承担。

4.接受风险

对于损失较小的风险,如果企业有足够的财力和能力承受损失,可以采取风险自担和风险自保,自行消化风险损失。风险自担是指风险损失发生时,直接将损失摊入成本费用或冲减利润;风险自保是指企业预留一笔风险基金或有计划地计提风险基金,如坏账准备金、跌价准备金等。

六、财务风险预警体系的构建

如何构建财务风险预警体系?企业构建财务风险预警体系的方法:只有收集了相关资料,采用相应措施和研究方法,对企业进行必要的研究,分析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的信息表现,对风险预警指标进行分析、判断和运用。就能找到相关的应对方法,建立健全风险预警体系。

我国系统性地深入研究企业财务预警体系起步是相对较晚的,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进行企业财务预警研究分析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有调查分析法、分阶段分析法、流程图分析法和管理评分法的定性分析法。有通过对预警指标进行筛选,运用数学和统计方法,建立模型,用数字比较对企业财务危机作出判断的方法,单变量模型和多变量模型的定量分析法,具体包括(1)迈耶和皮弗的LPM模型和马丁的Logit曲线回归模型;(2)神经网络财务危机预警模型;(3)单变量财务危机预警模型;(4)Z得分模型[8]。通过大量的实践证明,在这些探索研究中,学者们有的选择了国企公司为研究主体,有的选择了上市公司为研究主体,有的选择了企业财务风险定量分析法,有的选择了定性分析法,如此等等。研究对象都比较单一,研究方向单纯,都没能以一概全。但实际上,企业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预警指标和预警方法,建立财务风险预警体系。

七、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财务风险发生、发展情况分析,以及财务风险的形成因素、现象、形式等的探索研究,可以看出:对于企业而言构建财务风险预警体系,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是现代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能够取得胜利而进行战略管理的重要方式。因此,企业建立财务风险预警体系,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1] 赵润华.财务管理[M].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28

[2]张平韬.公司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J].价值工程,2011.(7)

[3]胡华.现代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及防范[J].会计之友,2011.(2)

[4] 张新民,钱爱民.财务报表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261

[5]荆新,王化成,刘俊彦.财务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31

篇11

一、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系统问题分析

1.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系统技术不成熟

由于我国的信息化发展较晚,这也是导致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系统技术不成熟的关键性因素,尤其是一些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应用财务危机预警系统时间比较短,进而在应用中存在着较多的技术问题。例如,财务危机预警系统常常出现系统故障,无法对企业的财务危机进行实时监测,导致财务危机突然爆发,给企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又如,由于技术上的局限,使得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达到预期的目标,进而出现监测不准确问题,影响到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运行效果,对企业的发展非常不利。

2.财务人员技术水平不高无法有效的应用财务危机预警系统

企业在正常发展的过程中,财务危机预警系统是企业财务工作安全顺利进行的关键,而财务人员作为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主要应用者,其应用的技术水平直接决定了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应用效率,也决定了企业财务工作的效率。就现阶段企业财务工作的实际情况来分析,很多财务人员信息技术水平较低,很多财务人员无法适应财务工作的发展及改革,导致无法有效的应用财务危机预警系统,进而影响到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使用水平,对企业的财务安全构成较大的威胁。

3.很多企业的财务危机预警系统与财务管理系统不相容

正常情况下,企业的财务危机预警系统应该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系统的一部分实施的,然而,就现阶段一些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实际运行情况上来看,一些企业的财务预警系统在运行过程中较为孤立,运行效率不高,而且由于时效性较差、准确性不高等原因,也将无法及时的发现企业的财务危机,对企业的财务安全也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势必会对企业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4.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警示功能较为单一

由于财务危机预警系统仍然处于发展阶段,进而导致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警示功能非常的单一,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运行程序主要是包括对系统中的财务信息进行数据的监测,分析财务数据的异常,针对于异常情况进行及时的报警。从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运行程序上来看,其主要是发现风险和预警风险,但是财务危机预警系统却不能有效的控制风险。可见,从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功能上看,其存在着一定的缺陷,无法真正的将财务危机有效的控制,从而影响到企业财务工作的质量,对企业的发展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

二、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系统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1.提高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技术水平

鉴于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系统技术不成熟影响到企业财务质量的问题,应该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不断的提高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技术水平,进而使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系统能够更好地为企业财务工作服务。首先,企业应该聘任专门的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维护人员,要求维护技术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能够及时的发现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漏洞及故障,通过及时的处理,能够确保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稳定运行,实现财务危机预警系统各项功能的发挥。其次,及时对财务危机预警系统进行更新,确保财务危机预警系统各项硬件和软件都是市场上最先进的,这样才能够发挥出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功能,实现良好的应用效果,促进企业的良好发展。

2.加强培训,提高财务人员应用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水平

在企业应用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过程中,存在着财务人员信息技术水平不高的问题,无法有效的应用财务危机预警系统,对企业造成的影响颇大。因此,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应该对加强财务人员的培训,不断的提高财务人员应用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水平,确保财务工作的顺利开展。首先,应该对目前企业财务人员的信息技术水平进行调查,了解财务人员的整体情况,针对于财务人员的实际情况制定培训计划。其次,将现今最为实用的信息技术知识作为培训的主要内容,并且指导财务人员有效的操作财务危机预警系统。在培训中,要做到事无巨细,将财务人员在操作财务危机预警系统中的问题一一解决,以不断的提高财务人员应用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水平,促进财务工作的有序开展。再次,应对财务人员的培训结果进行考核,了解财务人员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情况,并且对其进行综合性的评定,确保财务人员能够有效的应用财务危机预警系统,促进财务工作的顺利开展和高质量的完成。

3.确保财务危机预警系统与财务管理系统的有效相容

企业在应用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过程中,应该确保财务危机预警系统与财务管理系统的有效相容。具体应该将财务管理系统作为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信息来源,通过对财务管理系统中的信息进行有效的分析,了解目前企业的财务状况,并且实施针对性的预警,进而实现良好的财务危机预警作用,促进企业经济的长远发展。

篇12

在市场变化的不确定性及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由于财务的复杂性,企业的财务风险成为一种客观存在。而企业财务活动的组织和管理过程中的某一方面或某个环节的问题,都可能促使这种风险转变为损失,导致企业发生财务危机。因此,对企业财务状况进行预警分析并进行有效的防范,对规避企业财务风险,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竞争力。

一、财务预警模型的构造

本文选择财务杠杆系数作为分析的财务指标,并根据灰色预测方法只需较少数据即可建立分析模型以及可处理财务风险无规则概率分布的特点,运用灰色灾变预测方法对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行预警分析。

(一)财务杠杆系数

企业可以通过借款或其他方式增加资本,只要债务成本低于这些资本投入的收益,财务杠杆就可以提高企业的资本收益率,但与此同时财务杠杆也提高了企业的财务风险。资本结构决策需要在杠杆收益与其相关的风险之间进行合理的权衡。

(二)灰色灾变预测

灰色灾变预测属于灰色理论中的一个部分,主要针对“部分信息已知,部分信息未知”的“小样本”,“贫信息”的不确定性问题,运用数学方法进行描述出来。主要任务是利用模型预测出下一个或几个异常值出现的时刻,以使人们提前做好防备,采取对策,减少损失。灰色灾变预测的准确率较高、实用性也较强,目前被大量应用于预测实践当中。

二、实证分析

以下结合具体实例进行分析,该企业为河南省某一著名企业,企业近年来发展势头良好,做出了不殊的成绩。以下数据来源于集团公司各年中期和年度财务报告,数据为集团母子公司的合并后数据。根据对该企业财务报告及企业情况的分析得知,利息费用占据了财务费用的大部分,故本文的分析对财务费用进行了处理,使其分离出利息费用。为使处理简单化以便于分析,用各期财务费用总额乘以0.9,得出相应各期的利息费用。(如表1)

以该企业2002年中期至2008年中期的资料作为灾变预测依据,对此序列数据进行统计,将=1.20作为是否发生财务预警的临界值,并认为1.20为财务风险较高,产生了财务预警。根据灰色灾变模型及数据分析,则有:

1)该企业财务杠杆系数的原始序列为:

6)进行残差检验。分别令k=1,2,3,4,可计算出预测值如表3所示:

由于平均相对残差及均小于0.05,故模型合格,可用于对企业财务风险的预测。令k=5,可得预测值,即再过11-12期左右,即2008年末-2009年中期将会出现一次财务杠杆系数的异常(灾变)值。根据预警结果,企业应该意识到存在的财务风险,并对企业的资本结构进行调整,在合理利用财务杠杆所带来的杠杆效应的同时,也要避免随之而来的扩大的财务风险,把财务杠杆系数稳定在一个合理的水平,从而避免财务风险。

三、结语

本文根据企业财务风险往往呈现无规则概率分布的特点,选取能衡量财务风险的重要财务指标---财务杠杆系数进行分析,利用灰色系统中的灾变预测理论建立了灰色灾变预测模型,对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行了预警分析。通过实证研究发现,选取财务杠杆系数作为分析指标,应用灰色灾变预测模型可为企业财务预警分析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当然,任何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获取真实可靠的财务数据,综合多种方法进行比对分析,建立与企业实际情况有较高拟合度的财务预警分析模型,将对企业防范财务风险,及时做好应对措施具有极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