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6 10:19:2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数据显示,自陕西省国资委成立5年以来,按照国有资本向重要行业、关键领域和优势产业集中的总体思路,先后将126户省属一、二级企业下划地方管理,同时整合组建了延长石油集团、煤业化工集团、秦川机床、电子信息等六大集团公司,重点对有色、医药等行业25个并购重组项目进行了规划布局,如期完成了118户企业政策性破产任务。
目前,监管企业已由国资委组建之初的120户减少到26户,资产总额由1228亿元增加到4869亿元,销售收入过100亿元企业7户,利润总额超亿元企业9户,有6户企业进入2009中国企业500强,国有企业已成为推动陕西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动力。
具体表现在,一是不良债权处置工作成效显著,省国资委以“国有资产经营公司”为平台,成功以6.39亿元打包处置了省属国有企业不良债权118.62亿元,涉及企业336户,有效化解了长期影响陕西省国企改革发展的债务负担问题,为实施公司化改革创造了条件。二是上市融资工作取得重要突破。成功实现兴化股份、西部材料、金钼股份、陕天然气等4家企业在A股首发上市,其中金钼股份实现当年设立、当年上市,募集资金89.15亿元,比1992年以来全省上市公司首发融资额总和还多32亿元。延长化建成功重组ST秦丰农业,恢复上市资格。电子集团烽火通讯公司重组ST长岭已获证监会审核通过,有力地推动了企业可持续发展。
以提升资本市场融资能力为重点
陕西省国资委下一步将重点抓好三个方面工作。
据统计,截至2013年11月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增加到95.07万家,出资总额达1.78万亿元,入社农户达7221万户,占农户总数27.8%,三年内翻了两番[1]。由此可见,合作模式已经逐步成为农村的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学者的研究成果表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对于促进农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具有显著作用。因此,关注农村合作的经济发展问题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但与此同时,我国的农村合作经济发展的历史比较短,发展经验不足,合作过程中出现很多问题,例如相关利益群体之间的权责划分、利益分配问题、融资问题以及法律制度问题等都比较突出,需要通过更为深入地研究剖析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为农村合作经济发展实践提供科学的、丰富的理论指导。
由此,无论是出于农村合作经济发展的现实还是相关理论研究的缺乏的现状,都需要我们重视这一问题。
一、农村合作经济发展的现状
(一)农村合作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
农村合作经济最主要的是使农户的经营状态有了极为显著地改善。主要表现为:(1)合作组织的确立和完善,不仅促进了农户与企业和政府的关系的协调,还加强了农户与农户之间的合作,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恶性竞争,市场环境大大改善;(2)农户之间共享完善的基础(配套)设施和标准化的服务,共享先进养殖技术和人才,使每个农户个体享受到了规模经济的低成本、高效率;(3)打通了上下游的供应商,延长了产业链,实现了产销一体化;(4)专业化的管理团队的入驻有利于农户素质的培养和提升,同时政府积极招商引资促使大量企业资本注入也有利于解决融资难题。
农村合作经济的发展绝不只是促进了农户收入的提高,而是更重要地表现为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往往会带动产业链上各个相关利益群体共同获利,从而实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二)农村合作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
诚然,大批农村合作组织的建立、农村合作经济规模的不断壮大,为农村的整体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驱动力,极为有利于缩小城乡的差距,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但是,由于我国仍处于农村合作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发挥在那过程中由于经验不足存在众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表现最为突出的就是融资问题和制度问题。
在融资方面:随着大批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确立,不少企业资本进入了农业市场,但依然是僧多粥少的局面,农村金融供给跟不上农村经济发展的速度,致使以“利润最大化”为根本目标的金融机构将资本投放给了盈利性强、风险低的项目,而更多的散户和小微项目难以得到有效的资金注入。
在法制建设方面:我国的法制建设在很多领域都是理论落后于现实发展步伐的,农村合作经济发展领域更是如此。
二、提升农村合作经济发展水平的对策
(一)建立一套规范的农村融资法律体系
从法律经济学视角看,提升农村合作经济发展水平的首要任务是构建起一套规范农村融资的法律制度体系,既包括农村金融发展的法律规范,也包括财政支农的法律规范[2]。
(二)拓宽农村合作经济发展的融资渠道
农村合作经济发展的资金来源比较有限,融资渠道相对狭窄。当前我国农村的融资主要依靠商业性银行,政策性融资规模较小,政府要切实履行政府职能,一方面加强合作项目宣传力度,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吸引更多的民间资本注入;另一方面,政府还应扩大对农村项目的财政支持力度,更多地依靠财政性银行而非商业银行的资本力量。
(三)完善农村合作经济发展的配套法律法规
法律法规是提高农村合作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保障,也是避免发生经济纠纷的前提。除了融资方面的法规,其他方面的法规制度建设也刻不容缓,例如对于利益相关者的权责划分,项目内的人员、设备等资源的管理制度以及对整个项目体系的监督机制的确立等。
(四)提升农村合作经济发展水平的其他举措
农村合作经济发展是多方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除了要把握住最为关键、最为突出的问题并率先解决重点问题,同时还要兼顾好其他各个环节的工作。除此之外,一些常规性的措施也必不可少,例如完善内部经营机制、组织人员培训、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实施品牌战略管理[3]等。
在完善内部机制方面,例如坚持农户自主自愿加入合作组织、坚持民主集中制管理原则等;在人员培训方面,运用专业管理团队和政府的引导支持加强对农户的专业知识、经营能力的培养;在信息化管理方面,通过综合合作组织内部的各种力量,建设信息管理系统、培养信息化现代高素质人才尤其是开办农产品电子商务和政务平台;在品牌管理方面,增强品牌意识、加强产品个性化和特色化塑造,打造诚信经营的良好形象。
三、结语
农村合作经济发展模式在未来一定会得到广泛推广,它更多地依靠于农民自身的智慧,依靠农民的自我管理和服务。它使得过去的孤立的个体被逐步串联起来,促进了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优化配置、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产业链条的利益相关者的紧密联结,进而实现了区域合作和优势互补。所以,对于农村合作经济发展问题的探讨还应持续深入下去,希望今后的学者们能够提出更符合时展要求的对策。
指导老师:王志刚
作者简介:于洋(1983―),吉林公主岭人,北华大学学院在读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中国化、中国农村经济发展。
开展工况管理,目的是反映油井生产工况的分布情况,为开发生产及管理措施调整傲指导,提高工作效率,增强针对性,确保正常生产井能够持续高效生产、及时发现异常井(即工况不合理井)并制定相应治理措施、对潜力井制定有效的调整和挖潜措施提高生产能力、做好躺井管理和单井系统效率工作的重要环节实现油井的长效高效生产,另外也是提高技术员业务能力的一种途径。本文就开展油井工况管理工作中,进行参数调整、工况改善时现场常用方法进行了阐述,以对现场生产起到指导作用。
1常用工况图版
(1)工况图版分类。①流压-泵效工况图版。考虑油层供液能力和生产压差,为油井工况。泵入口压力-泵效工况图版。仅考虑沉没度(或折算沉没度)。为井筒工况。③流/饱压力比一泵效工况圈版。考虑伴生气的问题,但因现场饱和压力数据不全,一般不采用。
(2)常用图版的差异。常用的工况图版主要为流压-泵效工况图版、泵入口压力-泵效工况图版。两种图版虽相似,反映的都是对泵效的影响及其问的关系,但都没有考虑实际单井液量大小。流压-泵效图版反映的是油井工况,由流压来判断生产压差和油层供液能力,更符合开发要求和渗流理论。大泵井占比例小的开发单元推荐使用。泵入口压力-泵效图版反映的是井筒工况,是由沉没度(或折算沉没度)来判断井筒提升能力,更有助于杆泵组合和泵挂深度的设计。大泵井占比例大的开发单元推荐使用。
另外,两种图版的差异性还表现在结果上。比如,某口井流压较高,泵效也较高时,在流压-泵效图版上可能属于潜力区,但如果该井泵挂较浅,在泵入口压力-泵效图版上则可能会藩入合理区或待落实区。
2关于边界条件线的认识
边界线的确定并不需要很严格和复杂的计算,只要能够把经验分析得来的工况与图版反映的工况基本吻合就可以。原因是:(1)因理论计算不具有普遍适用性,但边界线需要根据区块和单元的油井生产数据和开发要求确定。(2)工况图不能解决所有井的问题,不能够完全量化和确定单井工况是否合理.重在能够反映油井工况变化趋势,仅仅是一种宏观分析手段、一种对油井生产情况的大致分类。(3)不列的区块和单元不应使用同一边界条件的图版,要与生产特点和开发需求相结合。(4)在进行工况上图工作中.关键是做到一旦边界条件确定,不得改动,除非有开发政策和需求调整。
3现场常用分区治理方法
(1)供液不足区。①对因供液差造成泵效低的井,可利用变频柜、低冲次电机等减速没各。下调参数,以提高泵充满程度,提高泵效,确因设备原因不能下调冲次时,可采取适当本机下调冲程、调换游梁、与小冲程潜力井调换抽油机等办法进行治理。②对因泵径不合理、泵挂浅的井,采取小泵深抽的方式,提高泵入口毫和充满程度。③对地层发育较好、地层压力较高,由于地层堵塞、含蜡等原因造成供液变差的井,通过优选,进行酸化、脉冲解堵和试挤措施,或通过混排、气举等作业措施治理。④对因防砂失效、防砂工具或井简堵塞的井,实施重新防砂或优选防砂方式。⑤对确因地层发育差、能量低,无合适治理措施的井,实施问开间关。
(2)断脱漏失区。①因易出砂、结蜡造成液量下降,引起泵开关不严而漏失的井,根据单井生产情况,针对性采取洗井、碰泵、热洗或热油循环措施,并摸索洗井和热洗周期.进行定期洗井和清蜡。②对照示功图和功图变化趋势,分析为泵、管轻微漏失,产液量逐步下降的井,洗井若不见效,可实施适度上调参数措施,以减少漏失量。③对突然出现液量大幅下降或计量不出,经综合分析为抽油杆浅部断脱的井。实施打捞、对扣措施。④因油稠或含水下降,井口回压上升的井,影响单井产液量,泵效降低,可根据实际生产情况,采取上掺水、上单井加热炉、加降粘剂等措施进行治理。⑤对泵、管漏失严重的井,实施作业治理,并根据正常生产情况做好井筒组合设计和参数优化工作。
(3)潜力区。①对冲次较低的井,适当上调冲次,提高地面生产参数。②对因冲程小,且冲次已很高的提液潜力井,采取本机调冲程、匹配游梁、与低效井调换长冲程抽油机的方式,提高设备有效利用率和地面生产参数进行挖潜。
中图分类号:G80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号:1007-3612(2010)06-0104-06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uperior Events of Chinese Competit ive Sports and Core Competence
LIU Cheng1,SI Huke2
(1. Department of P.E.,University of South China,Hengyang
421001,Hunan China;2.Library of Shanghai University of Sports,Shang hai 200438,China)
Abstract: The pareto analysis and expert questionnaire are adopted to make mathematical st atistics of the contribution ratio,weight,rank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of diff erent Chinese sport events in the 25th29th Olympic Games to explore the relati onship between the advantageous events of Chinese competitive sports and core co mpetence. The result shows that advantageous events of Chinese competitive spor ts can consist of absolute advantage and comparative advantage. The six events of diving,table tennis,weightlifting,gymnastics,shuttlecock and shooting hav e own their core competence. These events belong to ones with absolute advantag e in China. They are subjects of the core competence of China’s competitive sp orts,which integrating 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individual events
Key words: competitive sports;advantageous projects;core competence;p areto analysis;competitive advantage
1 竞争力、竞争优势、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内涵
1.1 竞争力、竞争优势的概念内涵
一般认为,竞争力(Competitive power)是竞争主体在竞争过程中战胜对手,较好实 现自身竞争目标,获取竞争优势的能力。它是竞争主体长期积累的、自身固有的一系列能力 。竞争优势(Competitive Advantage)是指某一竞争主体相比于竞争对手更能顺利的完成 与实现自身竞争目标的特征或特质。竞争优势与竞争力并不等同。竞争优势是竞争力的上位 概念,也是一个与竞争对手相比较之后得出的概念。竞争优势的形成,既受竞争者本身所具 备竞争力大小的影响,也受竞争对手竞争力高低变化的影响。
1.2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内涵
核心竞争力(Core competence)是伴随着知识经济而产生的一个新的概念,是传统意 义上竞争概念的深化与发展。核心竞争力又称核心能力,1990年,出于试图读解日本公司成 功的原因,美国著名管理学者普拉霍莱德(C•K•Pradalad)和加里•哈默尔(G•Hamel)在 《哈佛商业评论》发表的“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一文中提出,核心 竞争力是指能使企业为用户提供某种特定好处的一组技能或技术的集合,而不是指单个技能 或技术。[1]他们认为,日本企业获取长期竞争优势的战略途径在于建立在核心 竞争力基 础上的战略意图。核心竞争力是企业不同于竞争对手的原因,企业一旦形成核心竞争力,就 成为企业的战略资产,并能够给企业带来可持续发展的竞争优势。核心竞争力有别于一般的 企业竞争力,它是处于核心地位,影响企业全局的竞争力。
1.3 竞争力、竞争优势与核心竞争力三者之间的关系
根据竞争力、竞争优势、核心竞争力的概念与内涵,本研究推导总结出这三者之间的相 互内在关系如下:
1) 竞争力是取得全部或者局部竞争优势的必要条件,但并非充分乃至充要条件;竞争 优势是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条件,但也非充分乃至充要条件。即:竞争力是竞争优势的基础与 源泉,而竞争优势又是核心竞争力的动力与根本。没有具备竞争力,必然无法形成竞争优势 ,没有形成竞争优势,必然无法培育和构建核心竞争力。但同时,不是只要具备了竞争力, 就能形成竞争优势,不是只要形成了竞争优势,就能构建核心竞争力,而是具备了竞争力, 才有可能形成竞争
投稿日期:2009-11-13
基金项目:教育部博士基金资助项目。
作者简介:刘成,教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优势,形成了竞争优势,才有可能构建核心竞争力。
2) 反之,核心竞争力是竞争优势的充分条件,但并非必要乃至充要条件;竞争优势是 竞争力的充分条件,但也非必要乃至充要条件。即:只要构建了核心竞争力,就必然能形成 竞争优势,只要形成竞争优势,就必然具备了竞争力。竞争力、竞争优势、核心竞争力三者 之间是一种层层递进的包含演化关系。
由此,竞争力、竞争优势、核心竞争力三者之间的关系可用数学公式表现为:虽然A BC,但是ABC。数学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竞争力、竞争优势与核心竞争力三者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
2 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分析
2.1 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研究的逻辑前提:竞技体育是否存在核心竞争力
要研究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首先要论证的第一个逻辑前提就是竞技体育到底存不存 在核心竞争力,如果这个前提都不成立,那么后面的所有研究就都只是空谈。
竞技体育是体育的重要组织部分,是以体育竞赛为主要特征,以创造优异运动成绩, 夺取比赛优胜为主要目标的社会体育活动。[2]激烈的竞争性是竞技体育的首要特 征,是竞 技体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与本质选择。既然存在竞争,就首先有了竞争力大小比较的实际意义 。那么我们再进一步继续考察一下竞技体育内部存不存在竞争优势。对于竞技体育而言,竞 争就是比赛,大到一个国家、地区,小到一个运动项目,所谓的竞争优势应该就是指夺取世 界重大比赛奖牌的能力,而核心竞争力又是一种长期的、可持续的竞争优势,那么,在竞技 体育里,它就应该是长期的、可持续的夺取世界重大比赛奖牌的能力。
根据组织行为学理论观点来看,竞技体育与企业虽然各自是一个有别于其他组织相对 独立的行为主体,分属于不同的社会组织,但两者同样都是一个完整的结构系统。按照不同 的分类标准,竞技体育可以分为不同的分系统,可不管怎么划分,各分系统都是以具体运动 项目为基础而建立整合起来的。从众所周知的美国NBA篮球“梦之队” 中国乒乓球“梦之 队”,到意大利击剑“梦之队”,等等。意大利在2000-2008年3届奥运会上共获得31枚金牌 ,其中击剑项目贡献8金,占该国在这3届奥运会获金牌总数的1/4还多(8:31),也占了这 3届奥运会击剑项目设金牌总数的1/4强(8:30)。以上运动队都是在各自运动项目中长期 占据世界领先地位,具备了可持续的夺取金牌的特殊能力,显示出强大的竞争优势和参与竞 争的能力。
综上所述,竞技体育的竞争激烈程度一点也不亚于市场经济环境下的企业间竞争。虽 然核心竞争力是针对市场经济规律提出的观点,但由于它具有深厚的哲学底蕴,符合社会的 共性发展规律,所以,它不仅仅只适合应用于经济领域,也必然适合应用于竞技体育领域。 因此,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是一种客观的、物质性的绝对存在。
2.2 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内涵
2.2.1 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的概念
在深刻了解企业核心竞争力内涵、特征的基础上,本研究认为,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是 指在长期的运动训练、竞赛、管理、科研、人才培养、组织结构与文化建设中形成的,建立 在竞技体育各单个运动项目竞争力的基础之上,自身独有的超越竞争对手,能支撑运动项目 可持续性竞争优势的内在超常整体竞争能力。
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蕴含在各运动项目核心竞争力之中,由一个个运动项目的单项核心 竞争力整合而成,各运动项目核心竞争力是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的具体表现形式。一个国家 、地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运动项目数量越多,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涉及面越宽,辐射范围越 广,所表现出来的可持续的长期竞争优势越强。
2.2.2 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的内涵特征
依据核心竞争力的价值、属性和功能的内涵特征,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应该具有价值 优越性、异质性、整体性、动态性和延展性5个本质特征,它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特征 具有某些共性的同时,彼此也存在一些个性差异。
2.2.2.1 价值优越性
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的价值优越性是指它对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包括宣传 和扩大国家与社会团体的影响;振奋民族精神、激发爱国热情;促进青少年身心全面发展和 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丰富人们的业余文化精神生活;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等等。
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对世界各国产生的影响力是其他很多社会活动都无法比拟的。在奥 运会等国际重大体育赛事上,运动员代表各自国家、地区、民族的形象,比赛胜负不仅是他 们个人技能的较量,并且与运动员所代表的国家荣誉相联系,比赛胜负已经上升到与国家利 益、民族自豪感息息相关的层面,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一个国家、地区、民族、社会团体的 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等综合实力的发展水平。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还可以成为强大 的精神动力,能够满足民族自尊心,增强民族团结力,鼓舞国民士气,弘扬国家文化,具有 强大的精神效应和凝聚力效应,比赛的意义已经远远超过竞技体育和比赛本身的价值。
2.2.2.2 异质性
这里所指的异质性有二层含义。一是指在以国家、地区为组织单元的层面上,各个国家 、地区的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为各自所独自拥有,具有独特的竞争性质。二是指难以模仿。 模仿有复制和替代两种方式。复制是建立与被模仿者相同的竞技体育资源和能力;替代是用 具有相同竞争意义的竞技体育资源和能力来代替被模仿者的竞技体育资源和能力。在构建竞 技体育核心竞争力的发展过程中,各个国家、地区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以特定的方法手段 ,吸纳、开发、培育,并经过长期的发展、丰富和完善,不断积淀,形成自己竞技体育核心 竞争力独特的发展路径。因此,尽管竞争对手可能可以模仿其中的某一单项能力,但是,这 种基于多项资源和能力基础上凝结而成的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的复制和替代过程一般是非常 困难的,难以重复。
2.2.2.3 整合性
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是建立在运动项目竞争力的基础之上,其自身所拥有的竞技体育资 源、技术、技能、积累性学识等多种因素交融、开发、互补而形成的,处于核心支配地位的 整体性力量,也是各个国家、地区竞技体育事业发展差异化的有效来源。单一资源、技术、 技能、知识等的简单堆砌并不能构成核心竞争力,必须通过协同整合,合理调配,使之在功 能上发生耦合及裂变,才能形成系统的、强化的、显著体现出价值优越性的竞技体育核心竞 争力。
2.2.2.4 动态性
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是相对性与绝对性的统一,其中既有绝对性,又有相对性,绝对性 寓于相对性之中,相对性必然也同绝对性相联系而存在。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的绝对性是指 它的价值优越性,相对性则是指它的动态性。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是一个从量变到 质变、各方面不断优化整合的动态过程,也是一个与时俱进,适时升级的不断转化过程。竞 技体育核心竞争力形成以后,并不是一成不变,高枕无忧,它也有自己的生命周期,辐射范 围也有大小之分。所以必须根据内外部竞争态势变化以及自身的特色,长期打造、培育、构 建、提升和创新,以实现其生机转换,维持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的周期性发展。
2.2.2.5 延展性
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的延展性特征是指其时间的延续性和空间的发散性。从它的延展性 来看,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其实又是一种基础性的能力。经历导入期、培育期,继而进入成 熟期的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在向本行业内多个新领域扩展中,核心环节得以进一步向外扩张 ,并在新领域里拓展价值链,产生积极的溢出效应和倍增效应,不断开拓出新的竞争优势。 延展性的存在让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更具有普适性。失去延展性的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必将 逐步丧失现有优势和相对稳定性,最终走向衰退。
3 我国竞技体育优势项目与核心竞争力之关系
3.1 竞技体育优势项目的概念界定
国家体育总局刘鹏局长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指出,竞技体育优势项目至少应该具备以 下三个标准[3]:
1) 具有一批世界顶尖运动员,在历年世界大赛中成绩突出且比较稳定。
2) 具有充足的后备力量储备,不因某一个运动员的退役而使整个项目的成绩受到大的影 响。
3) 具有能够深刻把握项目规律的教练员,具有科学、领先的训练理念和方法,具有能针 对性解决问题的包括高水平科研、医疗等人员在内的优秀保障团队。
3.2 深度分析我国竞技体育优势项目与核心竞争力之关系
谢亚龙等来自全国10个单位的30多名科研人员、教练员在1992年10月曾经对我国优势竞 技项目的类型及发展过程进行过深入探讨,提出了所谓优势竞技项目,是指在国际重大竞技 比赛中多次取得优异成绩,在未来的竞争中具备有利条件的运动项目。[4]他们的 研究认为:乒乓球、女子排球、体操、跳水、跳高、举重和游泳是当时我国的优势竞技项目 。
随着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以来,我国上述项目要么依然保持原有优势、要么逐步退出 这个优势项目群,运动成绩持续低迷,而原来认为是一些潜优势的运动项目却延续了较高的 上升势头,我国竞技体育优势项目群体的构成发生重大变化。依据1996-2004年3届奥运会期 间我国各个竞技运动项目实力表现,人们基本已经习惯于把我国的竞技体育运动项目划分为 :优势项目、潜优势项目和落后或薄弱项目三类;[5]或者划分为:优势项目、潜 优势项目、基础项目(田径、游泳、水上项目等)和球类项目(篮、排、足球等)四类。[6]但不管 如何划分,包括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崔大林在内的一些领导在公开场合,以及很多专家在研 究中都多次提出了射击、体操、跳水、举重、乒乓球、羽毛球、女子柔道这7个项目是当前 我国竞技体育的优势项目。而且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人们公认的这7个优势项目共夺得3 9枚金牌,占我国夺得该届奥运会51枚金牌总数的76.5%,其传统优势地位可见一斑。可是 , 尽管这7个项目是我国在近几届奥运会上的夺金主力是不争的事实,它们也大都符合刘鹏局 长提出的优势项目应具备的三个标准,然而,迄今却不多见有人运用更为科学、直观的数理 统计等方法从整体上对这7个乃至我国其他夺取奖牌的项目几届奥运会以来的运动成绩贡献 率、权重、等级相关系数等发展规律、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的构成给予过更加生动、精确地 概括总结与综合评价,很多研究最终都只是落在了宏观视角的泛泛而谈层面。
3.2.1 巴雷托截取法分析第25-29届奥运会我国获奖牌运动项目奖牌贡献率
巴雷托截取法由意大利经济学家巴雷托(Vilifredo Pareto)首创,又称ABC分类法(ABC
Analysis)。其主要原理是:根据分析对象在技术或经济方面诸因素的主要特征,把它们 进行分类排队,区分为关键的少数(A类)和次要的多数(B、C类),从而在决定一个事物的众 多因素中分清重点和一般,寻找出少数的、但对事物起决定作用的关键因素和多数的、却对 事物影响较少的次要因素,以便有区别、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巴雷托截取法是 经济学中一种识别主要因素、抓住主要矛盾的评价系统态势分析方法,能够充分反映出“少 数关键、多数次要”、 “区别主次,分类管理”的规律,现已被广泛运用于企业管理、质 量工程管理等领域。
根据巴雷托截取法把累计贡献率达70%~80%区间的项目作为截取一个国家或地区优势因 素(或称为A类),把累计百分数在10%~20%区间的因素称为B类,把累计百分数在10%区间 左 右的因素称为C类的分类标准,本研究统计出1992年巴塞罗那第25届奥运会、2008年北京第2 9届奥运会中国各运动项目所获奖牌情况,分别赋予金牌4分、银牌2分、铜牌1分,赋值计算 出它们各自的奖牌贡献率,然后将各项目按得分的百分比从大到小依次排列,把累计奖牌贡 献率大于70%的运动项目作为截取我国优势项目的范围。运用巴雷托截取法进行截集的统计 结果如图2和表1所示。
图2 巴雷托截取法分析第25-29届奥运会中国各运动项目贡献率示意图
根据图2和表1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这5届奥运会上,我国共有27个项目获得过奖 牌。其中,跳水、乒乓球、举重、体操、射击、羽毛球这6个项目均在A类优势项目截集范围 之列,游泳、女子柔道介于A类与B类项目范围之间,田径、跆拳道、赛(皮)艇、击剑属于 B类项目、摔跤等其他项目则属于C类项目。1992年谢亚龙等研究认为的我国7个优势项目中 的女子排球、跳高和游泳3个项目都已经不再属于优势项目集群。 表1 第25-29届奥运会中国各运动项目获奖牌数及奖牌贡献率统计
此外,我们发现,传统意识观念中大家公认的优势项目女子柔道并不在优势项目截集范 围之内,游泳和女子柔道2个项目的累计奖牌贡献率只是接近于70%,并且女子柔道的奖牌贡 献率还要低于排在第7位的游泳项目,仅仅排名第8。两者这5届奥运会获奖牌之比为,8金2 银8铜:7金12银4铜。体现出:在这5届奥运会中,游泳和女子柔道的奖牌成绩应该是接近于 我国乒乓球、跳水等其他6个优势项目水平,并且游泳项目总体运动成绩要优于女子柔道 项目,排名还在女子柔道之前。
3.2.2 第25-29届奥运会我国获奖牌运动项目优势程度的比较分析 前面采用的巴雷托截取法是在我国竞技体育内部,对我国优势项目的优势程度与其他众 多获奖牌项目运动成绩进行的横向比较,而表2则是对我国各获奖牌项目与国外其他国家或 地区奥运会比赛成绩进行的纵向比较。表2显示:在27个获奖牌项目中,跳水、乒乓球、羽毛球、体操、举重、射击等项目的 权重依然位居前列,女子柔道的权重也比较的靠前。同时,我们注意到,虽然在奖牌贡献率 上游泳项目要高于女子柔道,但从权重上比较,它却又要远远低于女子柔道,甚至蹦床、沙 滩排球(女)、跆拳道等项目的权重也要高于游泳项目。当然,权重在同一项目的国内与国 外进行纵向比较更有意义,因为它与各运动项目在奥运会上的设项奖牌数量的巨大差异以及 设项时间长短有着必然的联系。例如,从设项奖牌数量上来看:游泳项目奥运会的设项数为 34,女子柔道设项数为7,蹦床设项数为2,沙滩排球(女)设项数为1,跆拳道设项数为 8。同时,从设项时间长短上来看:蹦床、跆拳道是近3届奥运会,沙排(女)、女足、女垒是 近4届奥运会才成为正式比赛项目,而游泳等我国其他获得奥运奖牌的22个项目却都已是5届 以上的正式比赛项目。但是,结合表1的奖牌贡献率和表2的权重比较综合来看,我国乒乓球 、跳水、羽毛球、体操、举重、射击这些优势项目不仅在国内所有竞技体育项目中具有了比 较优势,而且在国际同类项目上具有了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3.2.3 第25-29届奥运会我国获奖牌运动项目成绩稳定性的比较分析 本研究通过对我国各运动项目在第25―29届奥运会获奖牌的等级相关系数进行统计, 既能比较清晰的看出各项目在最近5届奥运会上运动成绩的稳定性与否,也能比较明了的看 出各运动项目在这5个奥运会比赛周期内呈现的不同发展态势。计算步骤如下:
1)把近5届奥运会各运动项目获取奖牌的自身具体表现按1~5等级次序编号(表3)。
2)按顺序求出每个项目自身名次等级与这几届奥运会我国奖牌自身名次等级的差di, 计算相关系数rs。
等级相关系数具体计算公式为:
rs=1-6∑d2in(n2-1)
其中:n=5,为样本容量,代表举办了5届奥运会。 表2 第25-29届奥运会中国各运动项目获奖牌权重统计
运动项目25届 权重26届权重27届权重28届权重29届权重权重排序乒乓球0.6 0710.8 2140.8 2140.5 7140.7 8570.7 2141跳水0.5 3570.5 3570.5 3570.5 1790.5 8930.5 446 2羽毛球0.2 1430.2 2860.6 0000.4 2860.5 4290.4 1073蹦床/(未设项)
/(未设项)0.0 0000.0 7140.6 4290.2 38 14体操0.1 8370.1 3270.1 9390.0 6120.4 2860.2 000 5举重0.0 5710.1 0480.2 1900.2 4760.3 2380.1 905 6女子柔道0.1 2240.1 0200.2 2450.1 8370.2 6530.1 796 7沙排(女)/(未设项)0.0 0000.0 0000.2 8570.4 2860.1 78 68射击0.1 1430.1 2380.1 8100.2 1900.2 3810.1 752 9跆拳道/(未设项)/(未设项)0.0 7140.1 4290.0 8930.1 0 1210射箭0.0 7140.0 7140.0 0000.0 7140.2 5000.0 929 11女排0.0 0000.2 8570.0 0000.0 0000.1 4290.0 857 12网球(女)0.0 0000.0 0000.0 0000.2 8570.0 7140.0 714 13女足/(未设项)0.2 8570.0 0000.0 0000.0 0000.0 71413女垒/(未设项)0.2 8570.0 0000.0 0000.0 0000.0 714 13帆船板(女)0.0 7140.0 0000.0 0000.0 7140.1 7860.0 6 4316女篮0.2 857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571 17女曲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2 8570.0 571 17游泳0.1 1610.0 5360.0 0000.0 2680.0 5040.0 494 19击剑0.0 2860.0 0000.0 4290.0 8570.0 8570.0 486 20拳击0.0 0000.0 0000.0 0000.0 1300.1 4290.0 296 21自行车(女)0.0 0000.0 0000.0 2380.0 9520.0 2040.0 2 8622艺术体操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1 4290.0 286 22摔跤0.0 0710.0 0710.0 0890.0 3170.0 6350.0 233 24田径0.0 2790.0 2990.0 1300.0 2600.0 0610.0 202 25赛(皮)艇0.0 0480.0 0950.0 0000.0 1900.0 4760.0 1 6226花样游泳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7140.0 159 27
注:1)权重为我国该项目奖牌赋值得分与该项目在25-29届奥运会奖牌赋值总分之比;2)女足、女垒、沙排分别与第26届,跆拳道、蹦床分别与27届奥运会上被列为正式比赛 项目;2012年伦敦第30届奥运会女垒项目被取消;3)权重为0.000时,表示该项目在该届 奥运会上没有获得任何奖牌。
表3的统计结果显示:我国在2008-1992年近5届奥运会上的奖牌名次自身与自身相比的 等级依次为:1、2、3、5、4。而在巴雷托截取的我国6个优势项目中,跳水、举重、射击、 羽毛球4个项目的成绩都较为稳定,体操因为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失利,成绩曾经稍微出现 过一些波动。不过,被视为我国“国球”的乒乓球,其等级相关系数却表现出负相关。当然 ,这并不代表乒乓球运动成绩的直线下降,主要原因在于:
1)在1996年第26届和2000年第27届奥运会上,乒乓球先后都夺得了4金3银1铜,而在 2004年和2008年最近2届奥运会上,乒乓球先后夺得3金1银2铜和4金2银2铜,成绩没有前2届 奥运会好。与此同时,我国在这几届奥运会上的金牌和奖牌总数却节节攀升,从1996年的金 牌总数第四2000年金牌总数第三2004年金牌总数第二2008年金牌总数第一,在我国奥 运会成绩越来越好的情况下,乒乓球的成绩与自身相比却相对于前几届有所下降,导致其运 动成绩的负相关。
2)这与乒乓球在奥运会上总共才设项数量为4枚,设项金牌数少的现实也密切相关, 并且,这一现象也体现出乒乓球的奥运夺金增长点已经趋于饱和状态。
此外,女子柔道的运动成绩也呈现出逐届上升趋势,等级相关系数较高,而游泳项目奥 运会比赛成绩与乒乓球一样,同样表现出负相关。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前述奖牌贡献率的 比较上,游泳项目要优于女子柔道项目主要是依靠其在20世纪90年代的2届奥运会(1992年的 第25届和1996年第26届奥运会)上,游泳项目夺取奖牌的数量要明显强过女子柔道(5金8银2 铜:2金0银3铜),但在随后的第27届和第28届奥运会它的成绩出现较大滑坡(这2届奥运会 游泳与女子柔道获奖牌之比为,1金0银1铜:3金2银4铜),北京第29届奥运会游泳的成绩虽 然有部分回苏(北京奥运会游泳与女子柔道获奖牌之比为,1金3银2铜:3金0银1铜),却依 然没有回复到1992年奥运会夺得4金5银的历史最好成绩,致使其等级相关系数呈现出负相关 这一现象的出现。
表3 第25-29届奥运会中国各运动项目获奖牌等级相关系数统计
注:1)把25-29届奥运会我国各项目获奖牌赋值后名次与这几届奥运会我国奖牌赋值后名次 进行等级相关;2)各项目获每届奥运会得分名次是指该项目在5届奥运会中获奖牌赋值后成 绩的自我相比;3)1级为最高,5级为最低。如果遇到该项目未获奖牌或者未设项的情况时 ,则统一把它们定为5级。
3.2.4 1979-2008年各夏季奥运项目获中国十佳运动员情况分析 为了从侧面进一步诠释与补充说明问题,本研究通过统计1979-2008年我国各夏季奥运 项目获中国十佳运动员情况,对前述巴雷托截取法分析的跳水、乒乓球、举重、体操、射击 、羽毛球等优势项目进行检验(表4)。从表4我们可以看出,共有21个夏季奥运会运动项目的运动员获得过全国十佳运动员称 号,除了由于田径、游泳是基础大项、女子排球曾经是我国的优势项目,都比较的受到民众 的喜爱与关注,因此它们获得全国十佳运动员的次数与人数名次靠前之外,乒乓球、体操、 举重、跳水、羽毛球、射击6个项目获得全国十佳运动员的次数与人数都名列前茅,说明这 些优势项目在国人中的影响力还是深入人心的,而女子柔道排序却相对靠后。
表4 1979-2008年我国各夏季奥运会项目获中国十佳运动员情况统 计
注: 1) 全国十佳运动员评选创办于1979 年,主办单位是中国体育总局、中国体育报业总社和全 国二十余家新闻媒体。从2003年开始,“全国十佳运动员评选”携手“世界劳伦斯体育奖” ,更名为 “中国十佳劳伦斯冠军奖”,是中国体育的最高奖;2) 冬季奥运会项目(如速度 滑冰)、非奥运项目(如围棋、国际象棋)和残疾人体育不在统计范围之列。
3.2.5 部分专家对我国优势项目是否具备核心竞争力问题的调查问卷分析
通过对40位举重、体操、羽毛球项目具有国家级或高级教练员职称的专家就我国优势项 目是否具备核心竞争力问题进行问卷调查,表5显示:专家普遍认为乒乓球、跳水、羽毛球 、体操、举重、射击6个项目已经具备了核心竞争力,女子柔道则还处于正在形成核心竞争 力阶段。这也与前面的巴雷托截取和奖牌贡献率、权重、等级相关系数比较所得出的数理统 计结果是相吻合的。
4 结 论
1) 我国竞技体育优势项目应该分为绝对优势和相对优势项目两类,其中,绝对优势等 同与核心竞争力,是指优势项目中成绩最好、最稳定的项目。跳水、乒乓球、举重、体操、 羽毛球、射击6个项目的累积奥运奖牌贡献率高达68.2%。它们在最近5个奥运周期里是我国 的绝对优势项目,并一直保持着长期的、可持续的竞争优势,我国竞技体育的上述6个运动 项目已经具备了各自的核心竞争力。表5 我国竞技体育优势项目与核心竞争力之关系的专家调查统计( 总人数=40)
优势运动 项目
已经形成人数/人 比例/%
正在形成人数/人 比例/%
尚未形成人数/人 比例/%
排序乒乓球40
10000001跳水40
10000002羽毛球3177.582012.53 体操3075922.512.54举重3075717.5
37.55射击2972.5615512.56女子柔道6152767.5717.57
2) 相对优势项目并不等于具备了核心竞争力。女子柔道和上述6个绝对优势项目相比 ,在国内外的竞争优势并不是特别明显,女子柔道应该只能归于我国竞技体育相对优势项目 ,女子柔道的核心竞争力也有待于进一步形成。
3) 根据近几届奥运会的参赛表现,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初曾经属于我国优势项目的 游泳,经历过20世纪90年代末一段时间运动成绩的低迷以后,现在也接近于我国相对优势项 目发展水平,并有再次成为我国优势项目的潜力。
4) 我国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蕴含在各运动项目核心竞争力之中,由各运动项目的单项 核心竞争力整合而成,它们是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的具体表现形式。跳水、乒乓球、举重、 体操、羽毛球、射击6个绝对优势项目是我国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的构建主体。
5) 竞技体育优势项目核心竞争力不是与生俱来的。竞技体育优势项目核心竞争力具有 生命周期,它要经历导入期、培育期、成熟期和拓展期(或衰退期)四个阶段,从初具竞争 力、提炼与保持竞争优势、挖掘打造核心竞争力,继而进一步巩固竞争力与竞争优势,使核 心竞争力全面提升,实现流程再造。
6) 竞技体育优势项目核心竞争力是能给竞争主体带来持续竞争优势的诸多要素系统的 有机融合,要想获得长期的、可持续竞争优势,真正的来源在于竞争主体及时将自身现有的 竞争力和竞争优势转化为核心竞争力,并不断保持与维护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C•K•Prahlad,G•Hamel. 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 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0(5-6):79-91.
[2] 田麦久,主编. 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1-5.
[3] 刘鹏.在国家体育总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EB/OL].w ww.sport.省略,2008,10.
一、旅游景区加强会计核算的意义
(一)提高旅游景区的经济效益
旅游景区和较多的企业一样都是自负盈亏自主经营的经济主体,企业的自主性比较强。市场经济的发展不仅给企业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旅游景区加强会计核算不但有利于将企业经营过程中产生的成本和费用进行有效监督,找到成本偏高的原因以便企业及时采取解决的措施,从而合理有效控制费用和成本支出,还可以确保企业收入核算的及时完整,使得企业的资源得到优化配置,这样就可以提高旅游景区的经济效益。
(二)提高对旅游景区经济活动的监督力度
会计核算工作可以将旅游景区的财务信息进行及时的汇总,并对相应的会计信息进行科学的分析,然后反映给企业的相关利益者。良好的会计核算工作可以为分析旅游景区的财务状况,并对经营状况进行持续有效的监督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企业的发展营造稳定的环境。
(三)保障旅游景区的财产安全
旅游景区完善的会计核算可以实现对业内部的各项财产更高效的管理,可以在旅游景区日常的经营活动中监控各项物资的领用和结存情况,同时也可以对旅游景区资产所带来的收益进行全程监督,在提高资产使用效率的同时进而保障了企业财产的安全性和整体性。
(四)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目前智慧旅游的迅速发展,为财务相关信息的及时收集提供了便利的条件,通过对游客信息、消费趋向等大数据的汇总和进一步分析,可以为企业的中远期经营决策提供可靠的实践依据,同时,各个层面及各个时点的数据汇总也为前期经营目标的考核总结及经营效果分析提供了数据分析基础。
二、旅游景区会计核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没有完善的会计理论体系
旅游景区的性质和财务管理的要求决定着旅游景区会计核算的重点,不同的旅游景区会计核算的任务也不同。会计核算工作的有效开展需要相对完善的会计核算体系作为依据,会计核算理论的完善程度影响着会计核算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目前,我国旅游业的会计核算理论体系不完善,缺乏相应的核算理论体系作保障,远远不能满足旅游业迅猛发展中对会计核算工作的指导需求。
(二)会计核算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
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支付结算方式越来越复杂,线上线下交易及移动客户端交易等各类结算方式的丰富使得会计核算工作较传统方式更为灵活多样,工作量也大大增加,这就要求会计核算人员不但要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还需要具备较高的的知识层次和知识结构等专业素质。会计核算工作的开展离不开会计核算人员的有效施行,会计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影响着会计核算工作的质量。目前,一部分旅游景区内部较多的会计工作人员没有具备相应的专业会计知识,也没有接受过专业财务会计课程的培训教育,对信息化系统更是缺乏必要的了解和掌握。因此,一部分会计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知识面狭窄,会计工作的积极性不强,这也就直接影响到会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制约着会计核算工作的发展。
(三)会计核算工作的规范性较差
旅游景区在日常的经营过程中具有自身的特点和性质,它与其他企业的区别之一就是旅游景区的现金收付款项较多,日常经营过程中涉及的收付现金数量较大,现金来往的业务较多,资金现收现付的现象时常发生,这对会计核对入账和岗位牵制工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但是有一部分的旅游景区通常只是在报销成本或者费用的报销单据上注明现收现付款项,并没有对游客缴纳的现金收入进行及时的账务处理,这样就是账面上的收入减少。有的旅游景区的会计工作人员对旅客的退款缺乏必要的监管或不能及时入账,或者由于现金交易频繁,涉及人员复杂,一旦内部控制不完善,监管不到位,极容易发生跑单现象,这些都导致收入流失及会计信息失真,企业的经济活动指标失真,使得账实收支不符的情况实有发生,这就会为后期的财务管理及会计信息汇总和分析工作埋下隐患,账外经济业务的增多将导致监督难以控制,严重影响企业的管理与发展。
三、改进会计核算工作的措施
(一)规范会计核算
会计核算工作效率和质量的提高需要明确主要的会计科目,适应行业特点。一般情况下,主要的会计科目包括预收账款、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付账款和其他应收账款等,以下就是对预收账款、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账款的简要阐述。
预收账款要求对本期收到的门票款等业务收入进行核算。按照会计入账原则,收到的门票款通常是借记“银行存款”,贷记“预收账款”,月末转入未结收入则借记“预收账款”中,贷记“主营业务收入”之中。旅游景区在开展日常的经济业务时要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对预收账款进行明细科目处理,要分项分明细,做到细致真实可靠。同时,财务会计工作人员在处理预收账款时要谨慎稽核缴款单据和旅游合同,同时要对银行收款单据及时核查,要做到账实相符,单单相符。
应收账款通常是针对较大的客户,它一般是由于与旅行社协议先签单后结算而延期收款形成的没有收到款项时应该借记“应收账款”,贷记“主营业务收入”,收到款项时应该借记“银行存款”,贷记“应收账款”。在进行应收账款的会计核算工作时,应收账款的明细科目要根据旅游团的不同来设立明细科目,以便能够清晰明确的管理应收款项。管理应收账款凭证时要注意保存发票记账联和旅游合同等重要文件,仔细核查合同与发票记账联的真实性和一致性。跟各旅行社的对账及结算工作需及时,减少错账和呆坏账的发生。
(二)完善财务处理程序及内控制度
一般情况下,旅游景区的经营业务主要有团队业务、散客业务和游览车、导游服务及场地租赁业务,这几类业务是旅游景区最重要的经济业务活动,它们直接影响着旅游景区的经济利益来源和企业的未来发展方向。
票务人员在处理售票结算业务产生的经济流时要十分谨慎。不但要区分各团队与散客,大门票、套票与单项票等的不同协议价格,还要仔细确认线上线下不同支付方式对应的不同价格,各种免费优惠价格及招待票必须与业务部门按流程签字核对办理。各收银点必须每日营业后与领班等主管人员清点核对备用金,上交现金款项并报送日结算报表。财务人员每日将报表按明细汇总后及时归类入账。
旅游景区的业务复杂且发生频繁,涉及的部门、客户、供应商很多,这就要求财务人员不单要入账及时,还需积极主动的不定期到各收银点抽查监盘以发现内控制度是否存在重大缺失。
(三)会计信息核算及时,加强大数据的分析能力
旅游景区的会计核算,不但要达到传统行业要求的信息及时准确,更需要对核算工作中取得的大数据加以汇总分析,为企业决策提供导向依据。通过对游客各类信息,如地域、旅游方式、消费能力等的汇总分析,可以为营销部门提供市场开发参考;通过对结算方式的汇总分析,可以为线上线下支付方式的营销方案提供数据支持,有利于企业根据当期的会计信息作出相应的经营决策和调整,以便于优化资源配置,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四、结语
会计核算工作是企业经营活动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具有重要的影响。旅游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质量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企业要根据经济的发展需要进一步完善现有的会计核算制度,建立健全企业的会计核算体系,同时加强内部控制体系的制度建设,在规范日常会计核算工作的流程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发展情况和未来发展目标完善适合自身的理论体系。旅游企业不但要重视会计信息的披露,同时要重视会计信息的服务功能,为企业发展出谋划策,这样才能促进旅游行业整体会计环境的发展,满足我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白晶.浅谈企业会计成本核算的相关问题[J].北方经贸,2015(02).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越来越能认识到油田的开采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不仅能促进一个国家经济的腾飞,更与一个国家的国防军事息息相关。在油田开采的实践生产过程中,油田修井作业的质量是个不可忽视的环节,因为它对于油田的开采起着至关重要的决定性作用,一方面,油田修井的质量关系着油田开采工作者的生命安全问题,另一方面,它又与国家的经济发展紧密相关。所以,作为油田修井的相关技术人员应该将自己的本职工作放在首位,要对自己严格要求不断的提高油田修井质量,确保油田修井质量在实践过程中节节高。
1、影响油田修井质量的五大因素
1.1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是影响工程质量的客观因素,它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环境因素包括自然环境,比如工程的地质和施工当时的气象天气等;还包括劳动环境,比如说是劳动工具和作业面等。环境因素对工程的质量影响具有复杂多变的特点,必须结合工程特点和具体条件,预见环境对工程质量影响的多种因素,实施积极主动的控制。
1.2方法因素
影响油田修井质量的另一因素是修井的方法,这是指修井作业中所采取的的技术方案、施工工艺、组织措施、检测手段、施工组织设计等。结合每个工程实际,从技术、组织、管理、工艺操作、经济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综合考虑,力求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工艺先进,措施得力,操作方便可行。按照这些来做,不仅有利于提高油田修井的工程质量,加快油田修井的施工进度,降低油田修井的工程成本,还能对于工程的进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3施工工具
施工机械和施工工具是影响油田修井工程工程质量不可忽视的一个因素之一。因此在实际的油田修井过程中,施工机械设备的使用方法、操作技术是施工质量控制应该考虑的必要条件。
1.4材料因素
材料因素是影响工程质量的基础因素。其中材料是指投入施工作业工程中的各种配件、设备,它们是油田修井工程施工的物质基础。一旦材料的质量不符合标准,工程的质量就肯定不会达到要求,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对材料的质量控制是保证油田修井工程质量的先决条件。
1.5人为因素
人为因素是影响工程质量的主观因素也是影响工程质量的第一因素。作为石油行业的决策者、管理者或是指挥者和施工操作者,他们都是影响油田修井工程质量的第一主观要素。在施工过程中,把人作为控制对象,可以有效的避免产生失误,把人作为控制的动力可以充分调动人们的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人作为第一因素的主导作用。在油田修井工程的质量控制中,对人力资源的技术人员的使用,应该从政治因素、思想素质、心理素质、业务素质和身体素质等诸多方面综合考虑。尽全力做到统筹兼顾、取人之长避人之短。
2、如何提高油田修井质量和效果的具体方法及途径
2.1施工前的质量控制
首先是对施工单位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及特种岗位的操作人员,实行资质审查和管理。人是施工的主体,是油田修井完成质量的直接创造者,人员素质的高低和质量意识的强弱,直接影响到施工质量的优劣,只有经过对施工队伍资质、管理水平、技术措施等进行事前的严格审查和把关,只有符合条件的才可进行施工作业。对于关键岗位、特种岗位和特殊专业的操作人员,必须持有油田行政工作主管部门签发的上岗工作证,对于应聘人员,只有持有有效的上岗证件才能上岗操作。
其次是对油田修井工程中所需要的原材料、二次材料、配件质量的控制。施工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原材料只有经过严格审核,合格之后才能投入使用。
最后是对施工方案、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的控制。认真审查施工单位编报的施工组织设计,重点审查施工单位的质量保证体系是否健全有效,施工现场总体布置是否结合具体工程,施工技术措施是否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2.2施工中的质量控制
施工阶段为了确保施工质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现场管理人员主要可以采用以下手段来实施监督管理。
首先是旁站管理,这是施工质量控制最主要的一种现场监管方法,在施工过程中现场观察、监督、巡视检查施工工序,及时发现质量事故的苗头和潜在的质量隐患,对于重点的油田修井的施工作业进行旁站检查更为重要。
还有就是试验,就是对施工过程中所用的各种配件进行现场试验,判断是否满足设计规则。对施工阶段油田修井进行质量控制,最为有效最普遍的就是现场检查,坚持巡查制度。
2.3加强监督管理
加强施工质量过程监督,加大查处力度。完善监督方式,实行现场监督机制。认真进行作业过程质量监督受理和现场安全条件审查工作,确保各项施工项目符合质量安全管理条例要求。明确质量控制点,有针对性的加大监督检查深度和频率,对重点工序和关键部位进行全程质量跟踪,杜绝施工单位不按质量要求施工的不良行为,确保工程质量。加强油田修井收验监督和备案工作。
2.4施工环境质量控制
施工环境的质量控制,比如说是安全通道、作业机的摆放、官桥的搭设等,这些环境条件是否良好,直接影响到施工能否顺利进行,直接影响到油田修井施工质量能否得到有效的保证。
结束语:油田开采的质量关系到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军事力量的强弱,而油田开采的质量则是与油田修井工作紧密相关,因此不管是作为油田修井工程的技术施工队员还是整个管理队伍,我们都应该时刻谨记肩上的责任,始终将自己的本职工作放在第一位,尽自己的权利保证油田修井工作有效顺利的开展。因为只有保证了油田修井的工作圆满才能进一步保障油田开采的顺利实施,进而有效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国家军事力量的加强。政府可以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加强油田修井工作重要的思想,让人们从观念改变。
参考文献
1我国邮电发展情
在我国基本公共服务中,邮电通信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与作用,其涉及到人力、物力、财力、信息四大资源的管理,能够有效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公民基本通信权利。建国后,我国邮电实行“邮电合营、政企合一”的经营管理
要是分析计量系统历史故障情况来分析故障种类;单表阈值逻辑检测主要是通过读取电能表相电压、相电流、功率因数并通过其历史参数对比来找出异常情况,从而诊断故障;多表阈值检测是主要是分析母线平衡率、线损、网损历史运行参数是否有超出阀值来判断故障。从多个计量表上提取多个功率参数,以此计算母线平衡率,如果母线平衡率在剔除电力系统自身损耗后,依然偏出了正常范围,且这种情况连续出现在两个工作周期内,则可以判断与母线连接的计量表存在故障。
长期以来,我国邮电普遍服务依靠电信业务、邮电储蓄和 邮电专营来补贴。邮电分营后,国家在前4年共给与邮电170 亿元的运营补贴和113亿元的建设资金补贴,要求邮电2003年实现自负盈亏。2007年邮电储蓄银行成立,从邮电体系分离,储蓄不再对邮电交叉补贴。2010年以来国家财政恢复对邮电普遍服务的补贴(含特殊服务补贴),年补贴额超过50亿元。虽国家每年投入大量补贴,但我国邮电普遍服务水平仍难有效改善,不但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与发展中国家也有较大差距。
2邮电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2.1邮电通信业对地域农业发展的影响
作为一项传统产业,农业信息不发达是是其长期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对于农业由传统化向现代化的过渡,而言,必须实现农业和信息的快速化。信息化不但给农业带来新的生产技术,以推动技术革新,更使得农产品的销售不再闭塞,能使农产品尽快进入市场,以创造更大的价值。而邮电通信业给农业带来的影响却不止步于此,信息技术能够进一步深化对于资源、物质的认识,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使得决策者在对地域农业经济系统演进过程中体现的关键性问题进行思考时,能脱离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以充分获取必要的信息资料,使得地域农业生产、流通和消费脱离时空的限制。此外,邮电通信业的发展对于政府准确的进行宏观调控、农业生产者进行决策及地域农业经济的平衡发展都极为关键。
2.2邮电通信业对地域工业发展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邮电通信业保持了快速发展,构建起了全方位、多层次、多方式的网络体系,渗透到了工业的方方面面。邮电通信业对于地域工业发展,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①通信投资的波击效应,这种波击效应是指随着邮电通信的投资增长,将激发产业界各个经济系统的发展,为其广泛开展经济活动提供良好、畅通的平台,根据原邮电部经济技术发展研究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1983年由我国邮电通信业投资所导致的波击效应为2.38,远超过其他产业部门的数据;②地域工业发展的增收与节约,邮电通信作为工业交流中必不可少的交流手段,其发展对于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增加收益方面有重要作用,工业生产的外部流通与内部调度都离不开通信。据资料显示,决定企业经济增长效益的六个因素之中,就有两项关乎信息流通,决策中的信息反馈迅速、业务处理及时的比例为28%,信息准确、业务得当的比例为30%。此外,邮电通信业的发展而导致的企业成本降低,也是节约企业资金、增加收入的重要因素。因此,邮电通信在地域工业的发展而言,已逐渐成为决定地域经济发展持续力的核心要素。
3加快建立我国邮电经济新体制3.1建立统_、开放、公平的邮电市场
市场是商品交易和流通的场所,又是商品的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三者之间进行经济联系的场所。要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邮电市场和价值规律充分发挥作用的邮电市场,一方面要继续放开邮电通信市场。在确保国家通信网由国家投资并经营外,对地方通信,如本地电话通信、本地邮递通信还可以进一步放开,应允许地方政府参与投资和经营,这样有利于地方财力、物力流向邮电通信行业。另一方面要改变单一地由国家定价的方式,充分发挥价格的杠杆作用,引导邮电通信企业生产经营。
3.2 合理投资建设电信服务设备
从电信产业的规模经济性可以看出,电信产业要得到足够规模的用户,从而降低产业成本,就要扩大网络的覆盖区域,为发展更多的用户提供保障。因此,电信企业要对城市内和不同城市之间的通信状况进行分析,发现其中的不足,例如某些地区网络信号覆盖较弱或者没有被覆盖而导致的通话质量较差,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的进行规模性的投资建设,增大网络的覆盖率。另一方面,对于农村等网络没有普及的地区,电信产业也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投资建设,特别是在提供互联网服务时,由于农村网络的不普及性,因此,可以通过在电话座机上加网络接人口或安装无线网络设备,从而减少大规模安装光缆造成成本增加的现象。
3.3 完善运营商网间结算方案
我国的电信运营商主要有中国电信、移动、网通和联通四家,四者之间存在很强的竞争关系。网间结算是指不同运营商之间产生的费用结算,例如中国电信的短信费用为每条0.03元,而中国移动则为0.1元,另外,不同运营商的通话收费标准也不相同,运营商之间也存在一定的矛盾。当前我国运营商网间结算都是基于消费而定,而不是基于成本的网间结算政策,虽然简便易行,但是却不能准确反映和补偿互联产生的成本。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互联互通的顺利进行。因此,各个运营商之间要通过合理的探讨,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网间结算体系,统一标准,最终促进电信产业经济的和谐发展。
3.4共建共孚资源
一、完善国有企业改制后绩效考核四步走战略
1.树立科学的绩效观
国有企业在进行绩效考核过程中,想要使绩效考核能够真正实现其作用,第一步便要树立科学的绩效管理。由于绩效考核关系到的是员工发展的潜力、工作的效率能力以及晋升的潜力和依据,同时,通过定期的绩效考核以及量化的指标体现,也能更为直观地让员工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以及明确自己发展的方向。当然,更为重要的是国有企业当中的管理层需要切实落实执行科学的绩效考核,不能再继续轻视。
2.建立科学的考核制度。
由于当今许多国有企业由于中高层对绩效考核的不重视,很多大型国有企业采用的依旧是靠财务指标来判断业绩。在这些国有企业中,其用于评价业绩的财务指标主要包括了固定资产;流动资金;成本以及利润。这种评价标准存在的明显缺陷就是就财务指标本身来说,它只能反映企业已经发生的情况,而不能对企业未来的发展状况进行预测,造成企业根据难以指标规划企业进一步的发展方向,使企业不能准确评价在创造未来价值能力上的业绩;同时,财务指标涉及到了企业的财务报告,很多企业,包括国有企业为了增加融资或者其他的原因,运用会计方法来进行操纵;更重要的是,财务指标的主要来源是企业的财务报表资料,其中并不能包含到员工素质、技能以及员工的发展潜力和顾客的满意程度等影响企业在长期的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因素。
显而易见,建立科学的考核制度势在必行。在辨别考核制度是否科学的问题上,首先要对工作进行科学的分析,通过科学的方法,真正明确企业的发展规划,结构,各个岗位的职责以及岗位对于任职者能力的要求。其次,要确立企业的工作目标,并且,要将企业内部员工的目标与企业目标实现统一,从而使员工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的同时,真正为企业出力,为实现企业的目标而奋斗。最后,还要借鉴科学的考核方法,不能生拉硬套,也不能采取鲁迅先生说过的拿来主义,要引进真正能够促进企业发展,适合企业发展的绩效考核方式,比如平衡计分卡等考核方式。
统计数据显示,全球范围内,有43%的企业正在运用平衡计分卡来管理企业,有30%计划在近期使用,21%的企业在考虑是否实施,至于不打算运用平衡计分卡的企业在全球仅占6%,可见平衡计分卡对于企业内部绩效考核起到了极大的作用。而在我国现今大多数国有企业中,最受关注的指标依然是偿债、盈利以及营运三项财务指标。财务指标虽然能够直观的反映国有企业内部成本、利润、资产等状况,但简单的运用财务指标来判断企业的发展却在当今经济社会条件下显得僵化。财务指标并不能有效的反馈企业内部员工对于企业发展的作用,比如在生产效率方面,财务指标仅仅能够反映企业整体生产效率,却不能够从整体效率中看出员工个人对于效率的贡献程度。平衡计分卡主要从财务、客户、业务管理和人员的培养开发四个角度来构建企业内部的衡量体系。这种多维的衡量体系比起单纯的财务指标来说,优势在于不仅能够衡量过去的发展状况,还能够通过数据来推断未来可能发展的结果以及方向,更有利于企业制定适合市场以及企业自身的发展;还能够促使员工提升其工作效率,并不断选拔优秀员工予以奖励、升职,进一步推动企业的发展,形成良好的激励机制。
3.提高员工支持度
绩效考核的精神实质是人本主义的管理思想,企业内部的制度要能够真是反映企业的文化,因而企业需要不断的通过宣传等各种方式,增加企业内部员工对于考核制度认同度。
4.及时反馈员工绩效,
考核的目的在于提高员工的能力进而促进企业的发展。绩效考核某种程度上是为企业培养人才,提升员工能力而存在的,因此要做好相关人员的培训,通过培训与考核相结合,不断提升员工的素质,同时也增强了员工对于企业的认同感。
二、完善国有企业改制后薪酬体系四步走战略
1.建立绩效考核与薪酬体系的有效联系机制
薪酬体系只有与绩效考核相联系,才能真正发挥到薪酬对于员工的激励作用,使员工努力的方向与企业的目标达到一致,并在实现个人目标的同时实现企业目标。
2.结合国有企业的情况
薪酬体系随着社会的发展已经有了很多发展方向,国有企业想要完善自己的薪酬体系,必定不能照搬现有的薪酬体系,而是需要根据自身发展的情况,员工的情况来进行进一步的改良以及应用。中国有中国独特的文化传承,国有企业作为国家行业带头人,在运用与借鉴的同时,更应当考虑国外的薪酬体系是否适合中国发展的国情以及国内的具体情况。
3.考虑其他非货币形式的报酬。
对员工成绩的认可,以及帮助员工进行职业发展的规划等也是对员工的一种报酬形式,而且这种形式比起薪酬,更能让员工感受到自身的价值以及其社会价值,薪酬体系在建立的同时,一定要考虑到“整体报酬”的概念,即薪酬与其他非货币形式的报酬相结合来制定薪酬体系,能够更好、更有效的实现对员工的激励作用。
(一)注重考察企业的综合经营状况国有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体系中的指标主要分为基础指标和分类指标两大类,前者又包括年度利润总额、净资产收益率、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三年主营业务收入平均增长率四个指标。其中年度利润总额指标体现了企业经营利润最大化的原则,主要反映国有企业经营规模;净资产收益率指标体现了经营效率最优化原则,主要反映国有企业管理经营效率;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则反映了国资委作为出资人所关心的国有企业保值增值问题;三年主营业务收入平均增长率主要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反映出国有企业长期核心竞争力的强弱,这些指标都充分体现了国有企业基本经营状况,并且有利于不同国有企业之间进行比较。
在此基础上,考核体系中也根据不同行业特点设计了不同的分类指标以体现行业特点,如工业企业的分类指标主要包括三个指标,一是成本费用总额占主营业务的比重,二是流动资产周转率,三是主要产品产量的指标。通过基本指标和分类指标的设置,既体现了国有企业基本状况,又比较科学地体现不同行业和企业经营特点,从而合理地评价国有企业负责人的经营业绩,体现了企业的综合经营状况。
(二)企业经营考核的长短期结合国有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体系将年度考核与任期考核相结合,年度考核指标主要包括基本指标中的年度利润总额、净资产收益率,注重对企业的获利能力进行考核评价,同时注重考核企业负责人的经营管理水平。而任期考核指标基本指标中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三年主营业务收入平均增长率,则注重对企业的长期发展能力的考核,侧重于考核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将国有企业的经营业绩考核长短期相结合后,对于负责人的考核就不仅是短期盈利能力的考核,而是将近期利益与长远目标结合起来,并且注重从长远的角度对企业综合发展能力进行考核。这符合企业发展的长期目标,保证了国有资产长期、持续的保值和增值。
(三)考核指标规范且实用国有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体系中的基本指标多为企业财务核算中经常用到的指标,表达方式简单易懂,也较容易从企业财务报告中获得原始数据,且易于计算。如基本指标中的净资产收益率=企业考核当期的净利润,平均净资产,其中企业考核当期的净利润通过企业的年度利润加上经核准的当期企业消化以前年度潜亏即可计算得出,而平均净资产则可以通过资产负债表得到。另外,分类指标在选取时也大多选取财务指标,尽可能少地选用统计指标,如上文提到的工业企业分类指标中成本费用总额占主营业务的比重和流动资产周转率等都是财务指标,只有主要产品产量指标是统计指标。因此,指标体系设置体现了考核的规范性和可量化原则。
在考核标准的选择上,考虑到国有企业个体差异大,即使是同行业企业的产品结构也不完全相同,因此把各企业预先确定的业绩考核目标值作为业绩考核标准,保证了业绩考核指标的规范性和实用性。尽管当前的国有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体系实现了国资委要求的国有资产保值与增值的目标,并且提高了企业核心竞争力、抗风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大力增强国有经济的影响力、带动力和控制力,但是经过三年的实践,也暴露出当前国有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体系的一些问题。
二、国有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与行业内相关公司的横向对比由于国有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将预先确定的业绩考核目标值作为业绩考核的标准,有可能导致国有企业负责人经营管理目的只是完成既定的目标,缺乏与国内同行业优秀企业甚至是大型跨国企业进行竞争的动力,从而丧失了企业快速发展的机遇。目前绝大多数国有企业资产经营质量和效率虽有所提高,但远未达到市场经济的要求,通过与行业相关公司进行横向比较,才能真实充分地反映企业在动态发展环境下的企业资本盈利状况、资产运营状况和长期发展能力状况等内容。在当前市场经济日益成熟的条件下,只有通过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才能推动国有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壮大国有企业规模。与行业内相关公司的横向比较,有利于企业负责人了解国内外行业发展状况,并通过全面系统地分析影响企业生产经营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全方位地判断企业经营和发展的真实状况,改进企业经营管理中的薄弱环节。
(二)过分依赖财务指标财务指标尽管有其易取得、易计算等优越性,但是其缺陷也很明显。一是作为计算财务指标基础的财务数据在权责发生制下较易受到人为影响,特别是在目前国有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结果与其薪酬挂钩的情况下,有可能出现企业负责人为了应对考核,人为操纵企业利润的情况。另外,财务指标是一个比较滞后的指标,只能说明企业过去取得的经营成果,至于驱动企业向前发展的一些关键因素却没有得到体现。如传统的财务数据过分注重企业经营业绩中可直接计价的因素,忽视不可计价的因素;又如企业在长期经营中获得的无形资产、人力资本等有利于提高企业长期竞争力的关键因素都没有在考核指标中体现,从而没有能够全面地反映企业负责人的经营业绩。此外对于市场占有率、质量与服务、生产管理、顾客满意度等这些在当前竞争环境中能够反映企业经营状况的非可计价因素,亦不在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的范围内,因而没有能够科学合理、真实地反映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和企业长期竞争力。
(三)没有充分体现企业创新能力作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力量的国有企业,应该加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但技术创新在较长时间内要付出较大的成本,影响当期经济效益,另外,对新技术的研发投入有一定的周期和风险,有若干年见不到成果的可能,也有失败的可能。但是从战略眼光来看,创新则是企业保持长期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特别是在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在技术创新上的投入比简单的有形资产投入更为有效,但是这些重要的因素没有通过相应的经营业绩考核指标表现出来。这就有可能导致企业负责人为了保证短期内的经营业绩而减少长期的技术投入和创新,从而与企业的长远利益相违背。
(四)国有企业所承担的社会责任没有充分体现企业社会责
任的概念起源于欧洲,现在西方社会在对企业进行业绩评估时已经将社会责任作为一项重要指标。由于国有企业的出资人是国家,决定了国有企业不仅仅要完成一定的经营业绩,也要承担一定社会责任。这里的社会责任并不是指国有企业在改革前所承担的一部分社会功能,而是在对诸如消费者权利的保护、企业利益相关者的保护、环境保护和新技术新方法应用等方面所承担的责任。国有企业更能够发挥体现国家政策的“窗口”作用,做以人为本,创建和谐企业的表率,保证国家各项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实施。如果国有企业所做出的贡献不能通过当前的经营业绩考核体系体现出来,就可能导致国有企业负责人为了应付经营业绩考核而忽视企业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
三、国有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体系改进方法
(一)增加衡量相关行业发展状况的横向比较指标选取国内同行业、产品结构类似的优秀企业作为目标,选择能够反映企业盈利状况、资产运营状况和长期发展能力状况的重要财务数据进行横向对比,对国有企业的出资人和负责人确定本企业在当前经济环境中的发展状况十分重要。通过和优秀企业的比较更有利于国有企业负责人明确本企业在经营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找出低效率运营的症结所在,确立经营管理的“目标”。由于对比指标体系侧重反映企业的盈利能力、运营能力和发展能力,具体的对比指标体系如图1所示。在收集了国内同行业、产品结构类似的企业或者部门的数据后(国内没有相类似的企业可以采用国外企业的数据),根据相关数据计算出行业平均水平和行业领先者的水平,然后将国有企业的相关指标与之对比,明确国有企业在动态环境下的位置,找到国有企业和国内外优秀企业的差距所在,为国有企业负责人提高经营业绩提供方向。
(二)提高非财务指标在考核体系中的比重许多与企业长期发展密切相关的非财务指标,尽管带有很大程度的不确定性,但是对于正确评价企业的长期发展能力十分重要。除此之外,一些非财务指标更为出资人评价企业经营提供了一个对企业当前盈利能力的侧面验证,为企业盈利的可持续性和增长能力的估计提供了依据。笔者认为,应将以下几个非财务指标加入到相关考核体系中:
(1)营销能力评价指标。一是市场占有率。市场占有率=企业某产品销售量/某产品市场年销售总量。该指标反映企业所经营的产品对市场的影响程度,市场占有率高意味着公司的竞争能力较强,对企业的投资回报有较大影响。二是顾客满意度,该指标反映企业产品在质量、性能、售后服务等方面对消费者需求的满意程度。关注顾客满意度有利于企业产品质量的提高和企业竞争力的增强。
(2)企业内部生产管理评价指标。一是产品合格率,该指标主要反映产品的生产质量。二是单位产品生产时间,完工速度等,该指标注重反映企业的生产效率。三是新产品研究开发时间,该指标主要反映企业研究与开发新产品的效率。
一、绩效管理对提高国企核心竞争力的作用
1.企业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是在组织内部经过整合了的知识和技能,尤其是关于怎样协调多种生产技能和整合不同技术的知识和技能。”它是企业竞争力的基础和获得竞争优势的源泉。能够保持长期超越竞争对手的能力才称之为核心竞争力。
2.国企引进绩效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有助于实现企业经营目标。企业战略目标是确定部门和员工个人绩效目标的基础。企业领导通过绩效评估的方式及时发现员工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修正方案,从而提高员工整体素质,提升工作业绩,促使企业步入良性循环。
(2)有助于优化管理和业务流程。在绩效管理中,通过绩效计划、绩效辅导、绩效反馈、绩效计划改善和绩效奖励等步骤循环调整企业管理和业务流程,能够有效提高各部门业务效率,从而提升企业利益和市场竞争力。
(3)有助于促进有效沟通,避免冲突。绩效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员工和管理者在绩效管理过程中的沟通和反馈是非常重要的。具体来说,绩效管理需要让员工参与绩效计划,作为考评主管应帮助员工确定思路,明确目标,并与员工讨论在工作时可能遇到的问题,并直接推出个人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总之,绩效管理的本质是通过相互沟通避免冲突,使企业和员工相互理解,共同受益。
(4)有助于优秀企业文化的形成。从长远来看,绩效管理中关键绩效指标的设计可以巧妙地使企业价值观和经营管理观念进一步具体化和强化;另一方面,绩效管理也是提高员工的效率、开发团队及个人潜能、使企业文化不断强化和优化的管理方法。同时,绩效管理能够有效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改善团队绩效,形成互相学习、良性竞争的工作氛围,建立学习型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绩效管理体系设计和运作的前提,而绩效管理对企业文化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3.绩效管理为抓手
某制药企业由香港某公司和某企业共同投资,在初期,对不同员工实行不同的考核制度,该制度在一定时期曾有一定的作用,但是随着企业内部环境变化和环境格局的变化,考核制度越来越不适合企业发展。该企业通过了GMP认证,按道理生产质量应该可以得到保证,但是在2003年,该企业药品质量却发生了重大事故,经营业绩下滑,员工对现状也很多不满意。可以说,缺乏有效的绩效管理考核手段制约了该公司的发展计划。
成都飞机维修基地作为一家老的国企,飞机检修部门实施了绩效管理的试点工作,飞机检修部在实施绩效管理后的效果和价值,与之前进行对比分析的结果表明,有效的绩效管理制度使得企业发生了以下方面明显的进步:一是效益的增长;二是产值的提升和产品的创新;三是在管理上提高了飞机大修部的整体管理水平。
针对以上取得的效果进行分析,在绩效管理实施的前后,各级管理者和员工的心态、观念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工作效率和积极性也大幅提高。同样的管理水平下,绩效管理能够给企业带来更多的优势:提高工作的成绩和效率;降低员工的流失;发现企业存在的问题;更好地做好人力资源管理;改善上级和下级之间的关系;做出正确的人员招聘策略。
二、改进措施
1.建立以绩效为导向的企业文化
只有在良好的组织文化氛围中才能顺利地实施绩效管理。具备建立公平公正、奖罚严明的考核体制;鼓励员工竞争上岗,主动自我提高;主动激发员工潜能,倡导员工自主创新等特点的企业绩效文化,才能最大程度挖掘企业潜能,推动企业发展。
2.建立正确的绩效管理理念
绩效管理的重点在于不仅要对员工的表现做出公平合理的评判,更要让员工真正理解绩效管理的真谛。消除员工对绩效管理的抵触心理和错误认识,让员工理解绩效管理是为企业发展而生,才能使绩效管理对企业发展有所助益。
3.创建与企业特点相适应的的绩效管理方法
由于文化和理念的差异,国外企业成功运用的绩效管理方法并不能很好地引导我国国企不断向前发展,反而使得许多企业的管理逐渐偏离正确轨道。因此我国的绩效管理一定要在结合我国自身文化特点和国有企业特有的性质的基础上,不断进行方法和制度的改良和创新。
总之,企业想要获得进一步的发展,管理的内容和方式方法都需要进一步改善,其中绩效管理就是企业管理的有效方法之一。理解绩效管理的真正含义,发现实际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不断改善,迎接变化,勇于创新,多方位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发展壮大的必经之路。
慢性乙型肝炎具有较高发病率,在一定程度上给患者正常生活带来严重影响。部分患者会进展为肝硬化、肝衰竭或是原发性肝癌,导致患者出现死亡现象。临床上,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方法对慢性乙型肝炎疾病具有一定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延长后患者有效生命周期。针对该种现象的出现,笔者为进一步了解分析合资与国产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有效性及经济性,特从我院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选取76例进行研究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1年3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7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均符合WHO关于慢性乙型肝炎疾病相关诊断标准。并按照患者治疗方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8例,男29例,女9例;患者年龄为26―41岁,平均年龄为(33.52±1.16)岁;对照组38例,男30例,女8例;患者年龄为27―40岁,平均年龄为(33.56±1.02)岁。对7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对比,P>0.05,具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患者采用合资恩替卡韦进行治疗,患者每日口服1次由中美上海施贵宝生产的、批号为H20052237的合资恩替卡韦进行治疗,0.5mg/次,35.8元/粒,持续治疗48周。
1.2.2治疗组患者采用国产恩替卡韦进行治疗,患者每日口服1次由江苏正大天晴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批号为H20100018的国产恩替卡韦进行治疗,0.5mg/次,23.8元/粒,持续治疗48周。
1.3观察指标[1]
观察两组患者ALT复常率、HBeAg血清转换率、HBV-DNA转阴率和成本。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医学研究通过SPSS17.0软件对临床治疗过程中收集的相关数据资料加以分析处理。计量资料表示单位为(x±s),不同患者之间数据资料差异以单因素方差分析法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统计学处理方法为X2检验法,如果两组患者之间数据资料P
2.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ALT复常率、HBeAg血清转换率和HBV-DNA转阴率,没有显著差异性,P>0.05;对比两组患者成本,治疗组患者成本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P
3.讨论
在临床上,慢性乙型肝炎疾病给患者正常生活及健康带来严重影响,严重的威胁患者生命。针对该种现象的出现,医护人员应采用相应措施对其进行治疗,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延长患者有效生命周期。恩替卡韦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疾病临床上效果显著,其属于一种2-戊环脱氧尿嘌呤核苷类似药物,主要是对患者反转录酶和HBV-DNA聚合酶起到显著作用,进而对其起到显著抑制作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国产恩替卡韦和合资恩替卡韦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疾病临床上效果基本一致,且国产药剂的费用显著低于合资的,可有效降低患者临床治疗费用[2]。综上所述,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疾病临床上国产恩替卡韦同合资恩替卡韦具有相似的疗效,但国产恩替卡韦成本显著低于合资恩替卡韦的,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治疗成本。本次研究选取的7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治疗组患者ALT复常率、HBeAg血清转换率和HBV-DNA转阴率同对照组患者之间没有明显差异性,P>0.05,但治疗组患者成本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P
参考文献:
关键词:智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
一、智慧银行与国有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
所谓智慧银行,是指运用先进科技成果和银行经营管理经验,高效配置资源,敏锐洞察并引领客户需求,做出灵活快速反应的一种高度智能化的金融商业形态。更透彻的感应度量、更全面的互联互通、更深入的智能洞察,是智慧银行的发展愿景。
国有商业银行是指由国家直接控股的商业银行,其特点体现在所有的资本主要由国家投资,属国有金融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商业银行在其竞争领域所形成的独特的竞争优势,是商业银行保持持续、稳定发展的原动力。
国有商业银行要打造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能力,实现业务管理上前后台一体化的趋势,离不开智慧银行的支持。并且,数据挖掘能力和商务的智能化是智慧银行的核心竞争力,银行通过数据挖掘收集数据、建立数据仓库,而商务智能则是银行管理分析这些结构化的和非结构化的数据,为银行的精准营销、智能管理客户信用以及推出更加贴合客户需求的银行产品提供了重要的仓储准备,这些可以极大地提高银行的核心竞争力,是银行未来竞争的后备力量。所以,国有商业银行的智慧化道路,这是未来银行业发展的大势所趋。
二、基于智慧银行视角的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提升措施
(一)智慧推动银行的创新与转型
在智慧发展的新阶段,信息技术早已成为国有商业银行引领需求、开拓市场和创新业务的重要驱动力。国有商业银行作为主导银行,更应该顺应时代潮流,大力发展智慧金融,在转型和创新之路上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开启线上与线下并重的经营模式。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第三方支付和移动支付等这些新兴的渠道和模式的诞生,逐渐转换着银行的交易主渠道,契合了新生代人群的需求,银行的传统经营模式正发生着重大变化。
第二,细分客户群体。国有商业银行要敏锐地洞察社会人口的结构和消费的结构,然后将客户进行细分,针对客户的不同需求提供差异化的个,积极使用先进的科学技术,高效率、高质量的为客户提供满意的服务。
第三,商业生态系统的开放共生。信息技术的发展促使着产业链的紧密性和复杂性,银行作为服务业,与众多产业紧密挂钩,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有着特别的历史使命,利益相关者众多。
第四,创造最佳的客户体验。当前,互联网将几乎所有的技术软件和信息资源都连接起来,将这些资源有机的组合运用,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共享,并借助技术和先进的理念推动企业管理模式的改变与创新,以满足客户需求为目标的为不同的客户提供优质的差异化金融服务,培养顾客的忠诚度与信任。
第五,整合协同渠道。通过对各种渠道的了解和把握,能够让我们熟练的从柜员、自助设备、网络或者移动的终端设备中了解到在任何一个时间点发起的交易,运用对渠道的把控能分析出顾客的需求,然后在第一时间内及时协同响应,为顾客提供方便、高效、安全的优质金融服务。
第六,构建灵敏且富有弹性的创新机制。例如,商业银行可以广泛收集员工和客户的意见,通过对这些意见的梳理,分析整理出顾客的关注点,不断的改进自身提供的服务,掌握员工内心的真实想法改进自身的管理方式,通过轻松的氛围营造让员工增进对组织的认同和归属,进而不断激发其创新的热情,培育银行的创新文化。
(二)智能开发人力资源
国有商业银行要安全运营和获得盈利,需要一支敏锐与稳健并行的员工队伍,这里面的每一位员工不仅需要知识与诚信,更需要智慧的头脑,而这需要银行对其员工队伍进行智能开发:
第一,全员性与重点性相结合的特点。全员培训是国有商业银行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在职的各级员工进行集体分类培训,这是提高整体员工素质的必经之路,并且,应将分类培训作为重点,根据银行职员分工以及级别的不同做出有针对性的培训。
第二,人力资源开发的前瞻性。各大国有商业银行可以根据国家经济发展的宏观环境,适时调整制定的培训目标和规划,要力求培训的量化和可操作性强,做好培训的指导与监督工作。
第三,人力资源开发方式的多样化。人力资源开发可以多样化,可以采取外出研修、技术比赛、电话培训、和引导学员自我学习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形式。
(三)动态的业务支持基础设施建设
2009年,IBM将部署动态的IT基础架构作为构建智慧银行的四大突破点,可见业务基础设施建设的动态化的重要性,其实智慧就是及时响应业务需求的动态IT基础架构。在这个信息繁杂、多变的大数据时代,我国的商业银行要想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中保持不败的竞争地位,就需要改变自身传统的经营方式,革新经营理念,顺应时代潮流,运用新技术,增强自身信息化管理建设,设定合理的发展战略目标,不断整合和优化资源配置,致力打造智慧银行。在动态的业务支持基础设施建设中,要注意如下几点:第一,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加快建设国际化的金融基础设施体系。第二,市场进行资源配置,建设更加市场化的银行基础设施体系。第三,增强金银行服务实体经济,建设更加普惠的银行基础设施体系。第四,信息技术对银行业具有变革性,建设智能化的IT基础设施体系。
(四)集成式风险管理
智慧要能实时的、准确的、预测及规避各类金融风险,优化内部资本结构。智慧银行需要实施整合的风险管理战略,紧密应对新资本模型设计、调整业务目标,定量的风险技术手段可以预测并规避未来风险,制度遵从可以转化为企业竞争优势。
首先,要预防金融风险。银行由于其经营业务的特殊性,在金融产品交易中会产生诸多的风险,例如: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等。
第二,促进治理和遵守法规。国有商业银行虽然都以获得最大利润为目的,但是也要以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为首要前提,必须遵守各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同时国有商业银行也要建立健全公司治理体系,实现精细化的经营管理模式。
第三,防止金融犯罪。来自于内部和外部的金融犯罪,银行应更加主动的运用监测措施,及时发现并阻止,实时监控,加强金融犯罪防范力度。
第四,预防IT基础架构风险。银行业创新首先需要转变商业模式,而商业模式的转变则离不开信息化技术的支持,建立一个坚实的IT基础架构则是支持商业模式转变、业务创新的关键。(作者单位:长沙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汪兴隆.对中外商业银行竞争力的比较分析[J];城市金融论坛;2000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