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教育法范文

时间:2023-06-26 10:19:33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中等职业教育法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中等职业教育法

篇1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法律教学;改革

一、中等职业教育法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学中偏重于理论知识讲授

中等职业教育中的法律课程,强调素质教育与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并着重培养学生利用法学理论分析问题与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在实践教学中,却往往存在着过于注重理论知识讲解,而忽视实践应用培训的问题,从而不能有效调动起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学习热情,导致实际教学效果不佳。而且由于过分偏重于理论知识讲授,学生不仅缺乏利用法律知识进行实际操作的能力,而且毕业后也不能迅速的适应法律职业岗位的需要。

2.实践教学环节中教学质量不佳

一方面表现为法律实习环节流于形式,实习质量不能有效保证。法律实习是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有机结合的主要环节,也是学生得以检验自身所学知识的一个重要过程。然而因管理不佳、实习态度不端正、时间冲突等多种问题,导致目前中等职业教育的法律实习环节多流于形式,且质量无法得到保证。另一方面则表现为法律实践课程偏少,教学质量不佳。法律实践课程不仅能为学生重现整个司法事务的流程,而且能开拓学生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法律职业技能与实际操作能力。然而在当前中等职业法律教学中,法律实践课程的开设量偏少,只占据了总课程比重的10%左右,且教学方法较为单一,教学质量不佳。

二、中等职业教育法律教学的改革及优化措施

1.积极改变原有的教学观念

在原有的法律教学理念中,是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法律知识和法学理论为主要目的。而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其教学理念重点是提倡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科应用能力为主要目标。为此,教师应当积极改变原有的教学理念。一方面,教师应当积极克服传统教学方法的弊端,改变原有的照本宣科的做法,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对法律学习的热情与主动性;另一方面,还应加强对法律实践教学的认识,通过不断强化法律实践教学,以开拓学生的思维,强化学生的学科创造能力与实践应用能力。

2.增加法律实践教学的比重

目前,中等职业法律教学的实践教学,主要是以实习为主,以课题案例分析、法律诊所、专题辩论、课外模拟审判等为辅助的教学模式。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却往往存在着法律实习和其它实践课程的时间少,缺乏教学规范性且教学随意性大,学生实际参与度低等多种问题。为此,我们应积极改变原有的重理论而轻实践的做法,通过不断提高法律实践教学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比重,使学生能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得到培养、锻炼与成长。一方面,建议将20%以上的总课时时间作为法律实践教学的时间,以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另一方面,还应不断完善法律实践教学的课程设置,以形成能贯穿于整个中等职业法律教育全过程的实践教学方案与测评体系,并在教学方法中注重于实用性与多样性,通过采用案例教学法、体验教学法、探究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以提高法律教学的质量与教学效果。

3.完善法律实践教学的内容

法律实践教学的内容应当是多样化的,学校应当通过实习、毕业论文、模拟法庭、诊所式教育等多种实践教学形式,以形成规范、完整的实践教学链。

(1)加强实习管理。首先,应合理安排实习时间,避开学生找工作的高峰时期;其次,在具备条件的情况下,可否考虑实行弹性实习制度,在学习情况不紧张的条件下,可允许学生申请进行实习。要求一年级到二年级的每一学年,学生至少应当有15~20天左右的法律实习时间;而对于毕业实习,则要求实习时间应不低于3个月。

(2)加强毕业论文管理。首先,要求学生的毕业论文必须与法律实践问题相挂钩,要求题目应来源于实践,素材来源于实践中的具体问题,并在论文中对法律问题进行系统的分析与解决;其次,要求实行毕业论文指导的双师制度,即论文指导教师应当有两名,一位是作为实践中的带教老师,另一位则是学校中的专业教师,两位教师同时就毕业论文中的相关问题、理论的实质及解决方法进行系统的指导,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调研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3)积极开展模拟法庭教育。积极在法律教学中开展模拟法庭教育,通过让学生分组进行模拟审判,并让每一名学生参加和担任具体的角色,使学生能详细了解整个司法事务的流程。在模拟法律的开设中,首先学校应鼓励教师大量开设模拟法庭教学,并将其作为实践教学测评的标准,还可给予一定的课时补贴,对于部分实践性强的课程(如刑诉、民诉、刑法等),还应当硬性规定必须开设;其次,学校还应当加强模拟法庭软硬件的建设,为开设模拟法庭提供必要的设施、人员、摄像等条件的配置,并制定好完善的规章制度与管理制度。

(4)积极开展法律诊所教育。通过积极开展法律诊所教育,能帮助学生接触到现实生活中的当事人,并处理真实案件。教师也可根据案件进展情况,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学习与运用法律知识。法律诊所应当向全体学生开放,使所有学生得到锻炼与培训,并且通过这种与现实案件零距离接触的方式,使学生深切体会到作为律师所背负的社会责任感和正义感,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并努力将所学法律知识应用到真实案例当中。本文从中等职业法律教学所存在的问题出发,并着重就法律教学的改革及优化措施进行了研究与探索。在当前中等职业教育法律教学中,我们应当不断对原有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进行系统的改革与优化,以真正引导学生建立起实用、合理的法律知识结构体系,并切实强化学生的学科应用能力与实践操作能力,从而使学生在毕业后也能迅速的适应法律职业岗位的需要。

参考文献:

篇2

一、法律课程教育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事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但是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及人才需求类型的变化,中等职业教育法律课程教学中出现了许多问题。比如法律课程的设置与社会和市场的需求脱节,导致了毕业生就业相当困难。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总体质量不高,不能适应传统的教学方式。很多家长只想把自己的孩子放到中职院校学习两年再就业,这给中职学校带来了很不好的影响,这就需要对中等职业学校的法律课程进行改革,提高教学水平,这是今后一段时期所面临的重要的任务。

二、面向社会需求,改革法律课程体系

中等职业教育是面向就业市场的,法律课程的设置要进行改革,根据实际情况来建立符合社会中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要和社会的经济结构相适应。教师要帮助学生学好法律知识,教育要和生活与社会紧密联系起来,突出职业教育的特殊功能。最主要的是提高学生的能力,使学生适应毕业后对岗位的竞争,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所从事的工作多数都是一线工作,所以说,在对法律课程进行设置时要以实训为主,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对过时的课程内容要及时删除,不断吸纳新的知识,调整课程,让教学适应时展,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要达到各占一半,运用多种培训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应用技能,教师要不断鼓励学生参加国家认可的法律考试,拿到相应的证书,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三、改革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1.因材施教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以我们要根据学生的要求来建立适合中等职业学校法律课程的教学的方法,不仅要提供给学生足够的训练,还要让学生对法律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为学生提供升学机会,对选择就业的学生来说,就要以就业为导向,教师需要重点培养他们对职业的兴趣,主要教授他们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对理论和专业知识都掌握得比较好的学生,根据本人的意愿,如果想升学,就给他们更多的学习理论知识的机会。这样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因材施教,可以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2.现代化教学方式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法律教学当中也需要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因为通过图像以及文字同时表达的手段,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和视觉,激发学生学习法律的兴趣,提高学习效果。还可以运用模拟仿真的教学手段,这种方式可以把教学内容很直观地展现出来,在法律教学当中,可以组织学生开庭,让学生能够亲身体会法律的审判过程,给学生配置各种角色,进行实战演练,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深入了解并掌握法律知识,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还可以把传统的教育方式和现代的教育方式结合起来,在教育过程当中体现人性化,尤其是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根据个人的家庭背景和成长环境,生理和心理的发育程度等等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整体法律素质。

3.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法律的主动性

首先,要明确学生学习的具体要求,教师要选择好是从理论开始,还是从实践课程开始,要想达到学习目标,需要把理论和实际联合起来,根据学生的特点以及爱好来选择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其次,对于学生而言,没有固定的学习年限,对于已经达到了毕业水平的学生,可以让学生提前毕业;如果没有达到要求,那么也可以延长时间让学生继续学习,让学生多学习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要使学生对客观世界的存在产生兴趣,才能集中精力好好学习,而且,兴趣的培养可以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智力的开发有助于学生接受法律教育。如果学生对与法律相关的事物没有兴趣,就不可能让学生主动去探索、去学习,兴趣在学习法律的过程中不能被忽视,兴趣可以激励学生,这样学生可以取得好的成绩,提升了自己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

篇3

一、充分认识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培养数以亿计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任务,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当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相对缓慢,是整个教育中的薄弱环节。20*年,全国普通高中招生820万人,中等职业学校招生550万人,中等职业教育在高中阶段教育招生总数中的比例仅占40%,有些地方不足30%。一些地方对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把发展高中阶段教育片面理解为就是发展普通高中,在经费投入、资源配置等方面忽视乃至削弱中等职业教育。必须看到,在我国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条件下,如果不加快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必将影响我国高中阶段教育发展目标的实现,制约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解决“三农”问题和城镇化建设的进程,不能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的需要。为此,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一思想认识,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优化高中阶段教育结构,努力扩大中等职业教育规模。

二、明确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目标

今后一个时期,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力争20*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人数在20*年的基础上增加100万,达到650万,经过几年的努力,到2007年,中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规模大体相当,实现中等职业教育快速健康持续发展。普通高中教育总体上要把握发展节奏、控制发展规模,把工作重心放到提高质量上。

为实现快速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目标,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大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城市和农村职业教育的统筹力度,把工作重点放在推进中西部地区和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上,努力把每年未能接受高中阶段教育的500至600万农村初中毕业生中的相当一部分,吸收到中等职业学校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要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对生产服务一线高素质劳动者的需求,按照高中阶段教育职普比例大体相当的要求,分解并落实中等职业学校扩大招生规模的分年度任务目标。

三、采取切实的政策措施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发展

(一)进一步提高和增强中等职业教育培养能力

要稳定现有中等职业教育资源。严格执行中等职业学校不再升格为高等职业院校、不得并入高等学校或改办成其他类型的学校的政策规定。今后几年,每个县重点办好一所起骨干作用的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教育中心),每个市(地)重点办好若干所骨干中等职业学校。鼓励和支持中等职业学校办出特色、提高质量,创建一批一流水平的中等职业学校。

采取联合、连锁、集团化等办学模式,提高和增强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能力。推动骨干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和县级职业教育中心发挥辐射作用,与相关职业学校联合办学,实现优势互补,以强带弱,共同发展;与有条件的乡镇化技术学校连锁办学,扩大招生规模,降低学习费用,方便农村初中毕业生和青壮年农民就近接受中等职业学校学历教育和培训;有条件的学校和地方可以组建多种形式的职业教育集团;积极引进国(境)外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开展中外合作办学。

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较快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任务较重、中等职业教育资源短缺的地区,要扩建、改建、新建一批中等职业学校;还可以利用普通中学举办中等职业教育班;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院校可继续举办中等职业教育。

积极发展远程中等职业教育。充分利用中央农广校、电视中专等远程教育机构,举办中等职业学历教育和培训;鼓励支持有条件的中等职业学校举办远程学历教育和培训,进一步扩大中等职业教育办学规模。

改善办学条件,增强培养能力,扩大办学规模。通过实施“推进职业教育发展专项建设计划”,重点扶持建设1000所起骨干示范作用的县级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教育中心);通过实施“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重点建设400个装备水平较高的实训基地。各地也要采取切实措施加强县级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教育中心)和实训基地建设。

(二)大力发展民办中等职业教育

要把大力发展民办中等职业教育作为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新的增长点,认真落实《民办教育促进法》和《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的有关规定,把民办中等职业教育纳入整个中等职业教育事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加快发展。同时,要依法加强对民办中等职业学校的管理,规范其办学行为。

积极探索国有民办、民办公助、公办转制、股份制和中外合作等多种办学模式。在公办中等职业学校中引入民办教育的运行机制,积极推进公办中等职业学校人事制度、分配制度改革和运行机制创新,使职业学校真正成为面向社会、面向市场自主办学的实体。

(三)积极推进东部对西部、城市对农村中等职业学校联合招生合作办学

充分利用东部地区和城市优质职业教育资源,面向西部地区和农村跨地区联合招生合作办学。东部地区和城市的教育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积极鼓励支持省级以上重点中等职业学校与西部地区和农村的中等职业学校合作办学。合作办学双方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要把此项工作与各地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教育扶贫、促进就业紧密结合。

实施联合招生合作办学的职业学校要采取灵活的办学模式和机制,实行“2+1”、“1+2”、“1+1+1”等多种模式,推动校企合作、订单培养。西部地区和农村的职业学校要重点安排好文化和专业基础学习,东部地区和城市的职业学校及相关企业要重点安排好专业知识和技能训练、企业实习,为毕业生在当地就业提供帮助。

东部地区和城市中等职业学校到西部地区和农村招生的收费标准,由双方省级财政、价格和教育等有关部门协商制定。各地特别是东部地区和城市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主动会同有关部门在经费扶持方面制定切实可行的办法,按生均经费标准和招生数拨付经费,对联合招生合作办学规模较大、给学生补贴力度大的学校予以适当补助。

(四)充分依靠行业和企业发展中等职业教育

行业和企业是举办职业教育的重要力量。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依靠各级行业主管部门、行业组织,充分发挥该行业资源、技术、信息优势,积极举办中等职业教育,特别是要承担该行业专门的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责任。要办好现有中等职业学校,不能将所办中等职业学校剥离、解散或并入高等学校和普通学校。

鼓励支持企业单独举办职业学校,进行所需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和培训,对于举办职业学校的企业,各地要在土地使用、教师待遇等方面给予与政府举办的学校相同的政策,并予以税费等方面的优惠,对企业收取的教育费附加要按有关规定返还企业用于职业教育。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应将行业企业举办的职业教育纳入地方职业教育事业的招生和管理范围。积极支持行业企业与职业学校联合招生合作办学,实行产教结合,企业可依托职业学校建立培训中心。要制定和完善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相关政策,建立企事业单位接收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的制度。接收学生实习的企事业单位,有责任向顶岗实习的学生支付相应的报酬或补贴。

(五)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改革

中等职业学校要进一步确立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指导思想,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大胆进行办学模式和办学机制的改革和创新。

要根据经济结构调整和就业市场需要,调整专业结构,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相关专业,开发新的课程和教材。中等职业教育实行以3年为主的基本学制,其中1年到企业实践。改革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管理制度,逐步实行学分制,建立“学分银行”,允许学生半工半读,分阶段完成学业。积极推进中等职业学校产教结合、校企合作,实行“订单”培养。中等职业学校和化技术学校要积极主动面向进城务工人员开办夜校,采用多样化的教育教学方式满足进城务工人员的学习需求。

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切实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要坚持正确的质量观,把毕业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胜任工作岗位要求,顺利实现就业,作为衡量中等职业学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

(六)加强职业指导和就业服务工作

加强职业指导和就业服务工作,促进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是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措施。各地要建立健全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机构,推动中等职业学校与行业、企业和职业介绍机构紧密结合,并利用劳务市场、人才招聘会和互联网等渠道及时向毕业生发送本地和异地的劳动力需求信息,为毕业生就业或创业提供咨询指导和各种便利条件。鼓励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小城镇、农村就业或自主创业。教育部门要积极争取劳动保障、商务等部门的协助,帮助符合条件的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到国(境)外就业。

对于农村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回乡从事种植、养殖、畜牧等产业规模经营的,教育行政部门要做好工商、税务部门减免有关费税,金融机构安排所需贷款,农资供应机构在价格方面给以优惠等的落实工作。职业学校要在技术、信息等方面提供跟踪服务。

各地要对在就业岗位做出突出业绩或者在自主创业中成绩显著的职业学校毕业生予以一定的表彰和奖励。

(七)统筹管理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工作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切实加强对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工作的领导,建立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形成相应工作机制,统一制定招生政策和招生计划,统筹管理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工作。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要确定招生专门机构,打破学校归属部门和类别的界限,统一组织实施招生工作。对应届初中毕业生实行一考多分流,给考生升入高一级学校提供多样化的选择机会。对往届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的人员报考中等职业学校,可实行注册入学。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招生部门要加强招生工作的规范化管理,严肃招生纪律,严格执行招生工作的各项政策规定。

(八)多渠道增加对中等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

各地要认真落实《职业教育法》、《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关于多渠道筹措职业教育经费的各项规定。逐步建立政府、受教育者、用人单位和社会共同分担、多种所有制并存和多渠道增加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的新机制。要根据当地实际,调整教育经费投入结构,提高中等职业教育经费在本地区教育经费投入中的比例,保证中等职业教育财政性经费、生均经费和生均公用经费相应增长。

各地要建立健全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助学制度,可采用教育券、贷学金、助学金、奖学金等办法,对家庭贫困学生提供助学帮助。国家和地方扶贫资金要安排一部分用于资助农村贫困学生接受中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学校要采取半工半读、勤工俭学等多种形式为家庭贫困学生学习提供方便。鼓励行业企业、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捐资助学。积极探索吸收国(境)外资金和民间资本发展职业教育与培训的途径和机制。

四、加强领导,推动中等职业教育快速健康持续发展

篇4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6-024-01

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从2000年开始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教育部在《2003―2007教育振兴活动计划》的文件中,提出实施“职业教育与培训创新工程”,要求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大力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以就业为导向,大力推定职业教育转变办学模式。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职业教育在解决劳动力就业和提高人力资源素质方面发挥出日益突出的作用。从经济发展的需要来看,中国基本上拥有了国际一流的科技创新人才,但缺少一支庞大的能够理解现代科技知识并受过专门训练的技术操作人员队伍,这将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

教育部在2005年下发的教职成1号文件《关于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意见》中,再次明确提出:“要充分认识到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特别是教育部《面向21世纪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原则意见》后,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得到进一步重视和加强,教学改革工作不断向纵深发展。但是,目前中等职业教育教学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作为一名中等职业教育工作者,笔者就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一、明确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

根据《职业教育法》的规定:“实施职业教育必须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传授职业知识,培养职业技能,进行职业指导,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教育部制定的《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要求中等职业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转变教育思想,树立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观念,培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束相适应,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职教生应该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比较熟练的职业技能,具有继续学习的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立业创业能力;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具有基本的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二、提高中等职业教育教师素质

中等职业教育教师素质整体上来说还比较薄弱。表现在:第一,中职教师的职业工作知识相对缺乏。中等职业学校多数教师面对职业学校学生这一特殊群体,自己所接受的教育基础理论知识有很多不相适应的地方,在实际教学中与学生实际状况脱节,不能很好地指导实践。第二,中职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科研能力相对薄弱。中等职业学校中的多数教师对专业理论知识的教学较为顺利,能较好地传授专业理论知识,但多数教师对自己所教专业相对应的职业群的实践操作技术并不了解,实践操作能力较差,所以在实践课教学中很难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更不用提将基本操作技能传授给学生了。

教师素质是指教师稳固的职业品质,它是以人的先天禀赋为基础,通过科学教育和自我提高而形成的具有一定时代特点的思想、知识、能力等方面的身心特征和职业修养。其具体内容包括教师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及人格结构三个方面,其中,知识结构又分为专业理论知识和教育基础理论知识,能力结构则含有教育教学能力、教育科研能力、教育组织管理能力三个方面,人格结构包括教育价值观、教育情感和职业道德三个方面。然而针对职业教育的特殊性,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素质理应有所区别,他们的知识结构还应包括与专业相对应的职业实践知识,能力结构中除了具备良好的普通教育教学能力外,还应具有教授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这一特殊任务的师范技能,除此还必须具备职业岗位群所要求掌握的实践操作能力,更高水平的教师还应该具有相应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即能适应随着科技迅速发展对技术变化的时代要求,具备良好的创新精神,能指导和组织学生开展创新性活动。

三、改革中等职业教育办学功能

过去,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一直实行“终结性教育模 式”,局限于为学生将来就业做好准备,并认为这是中等职业学校唯一任务。因此,中等职业学校从专业设置到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基本上都是以“胜任某种岗位”为出发点,以胜任某种职业岗位的能力作为毕业生学习合格的衡量标准。这种教育观念的理论基础,是基于每个劳动者都固定在一个岗位上,形成不变的分工体系的设想。与这一设想相对应的是以岗位为中心的职业教育,它是以劳动者终身束缚在一个固定岗位上为前提的。

当前,“普高热”居高不下,其原因之一是,长期列为终端教育的中等职业学校对就业的强烈依赖性与素质培养的狭窄性,而学生,则指望毕业后能较好地对口就业。部分中职校片面追求“就业率”,淡化了全面素质的应有教育和培养,弱化了学生对口就业的竞争能力,把中职校降低成单纯面向“打工”的预备场所,扭曲了中职校在社会上的应有形象。

为求中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破中等职业教育属“终端教育”的封闭思想,立就业、升学两种出路的办学观念;破只求就业率的僵化思想,立主动适应的竞争观念,积极推进各类教育相互沟通,协调发展。未来中等职业学校要同时承担就业、升学双重任务,既要为生产、服务和管理的第一线培养实用性人才,又要为高一级学校特别是高等职校输送合格的新生。

篇5

《专业标准》是国家对合格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是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规范,是引领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是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基本依据。各地教育行政部门、中等职业学校师资培养培训院校(机构)、中等职业学校要把贯彻落实《专业标准》作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任务和举措,认真制订工作方案,精心组织实施,务求取得实效。

各地、各校要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开展《专业标准》学习宣传活动,帮助广大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和师范生准确理解《专业标准》的基本理念,全面把握《专业标准》的内容要求,把《专业标准》作为开展教育教学实践、提升专业发展水平的行为准则。要紧密结合实际,抓紧制订贯彻落实《专业标准》的具体措施。依据《专业标准》调整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培养方案,科学设置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教育教学方式。将《专业标准》作为教师培训的重要内容,依据《专业标准》制定教师培训课程指南。将《专业标准》作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考核的重要依据,进一步完善考核的内容和指标。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试行)

为促进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发展,建设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特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专业标准》)。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是履行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要经过系统的培养与培训,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要具有企事业单位工作经历或实践经验并达到一定的职业技能水平。《专业标准》是国家对合格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是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规范,是引领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是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基本依据。

一、基本理念

(一)师德为先

热爱职业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依法执教。立德树人,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关爱学生,团结协作。以人格魅力、学识魅力、职业魅力教育和感染学生,做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指导者和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二)学生为本

树立人人皆可成才的职业教育观。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职业兴趣、学习兴趣和自信心,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学生特长,挖掘学生潜质,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学有所长,全面发展。

(三)能力为重

在教学和育人过程中,把专业理论与职业实践相结合、职业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和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提升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

(四)终身学习

学习专业知识、职业教育理论与职业技能,学习和吸收国内外先进职业教育理念与经验;参与职业实践活动,了解产业发展、行业需求和职业岗位变化,不断跟进技术进步和工艺更新;优化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提高文化素养和职业素养;具有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做终身学习的典范。

二、基本内容

(一)职业理解与认识

1.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遵守教育法律法规。

2.理解职业教育工作的意义,把立德树人作为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

3.认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专业性和独特性,注重自身专业发展。

4.注重团队合作,积极开展协作与交流。

(二)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

5.关爱学生,重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保护学生人身与生命安全。

6.尊重学生,维护学生合法权益,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采用正确的方式方法引导和教育学生。

7.信任学生,积极创造条件,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三)教育教学态度与行为

8.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的理念,将学生的知识学习、技能训练与品德养成相结合,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

9.遵循职业教育规律、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

10.营造勇于探索、积极实践、敢于创新的氛围,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人文素养、规范意识和创新意识。

11.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职业习惯。

(四)个人修养与行为

12.富有爱心、责任心,具有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有用之才的坚定信念。

13.坚持实践导向,身体力行,做中教,做中学。

14.善于自我调节,保持平和心态。

15.乐观向上、细心耐心,有亲和力。

16.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

(五)教育知识

17.熟悉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掌握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与特点。

18.了解学生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形成的过程及其教育方法。

19.了解学生不同教育阶段以及从学校到工作岗位过渡阶段的心理特点和学习特点,并掌握相关教育方法。

20.了解学生集体活动特点和组织管理方式。

(六)职业背景知识

21.了解所在区域经济发展情况、相关行业现状趋势与人才需求、世界技术技能前沿水平等基本情况。

22.了解所教专业与相关职业的关系。

23.掌握所教专业涉及的职业资格及其标准。

24.了解学校毕业生对口单位的用人标准、岗位职责等情况。

25.掌握所教专业的知识体系和基本规律。

(七)课程教学知识

26.熟悉所教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

27.掌握所教课程的理论体系、实践体系及课程标准。

28.掌握学生专业学习认知特点和技术技能形成的过程及特点。

29.掌握所教课程的教学方法与策略。

(八)通识性知识

30.具有相应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31.了解中国经济、社会及教育发展的基本情况。

32.具有一定的艺术欣赏与表现知识。

33.具有适应教育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知识。

(九)教学设计

34.根据培养目标设计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

35.基于职业岗位工作过程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情境。

36.引导和帮助学生设计个性化的学习计划。

37.参与校本课程开发。

(十)教学实施

38.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氛围,培养学生的职业兴趣、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39.运用讲练结合、工学结合等多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方法,有效实施教学。

40.指导学生主动学习和技术技能训练,有效调控教学过程。

41.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实施教学。

(十一)实训实习组织

42.掌握组织学生进行校内外实训实习的方法,安排好实训实习计划,保证实训实习效果。

43.具有与实训实习单位沟通合作的能力,全程参与实训实习。

44.熟悉有关法律和规章制度,保护学生的人身安全,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十二)班级管理与教育活动

45.结合课程教学并根据学生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形成的特点开展育人和德育活动。

46.发挥共青团和各类学生组织自我教育、管理与服务作用,开展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教育活动。

47.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职业生涯规划、就业创业指导。

48.为学生提供学习和生活方面的心理疏导。

49.妥善应对突发事件。

(十三)教育教学评价

50.运用多元评价方法,结合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规律,多视角、全过程评价学生发展。

51.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

52.开展自我评价、相互评价与学生对教师评价,及时调整和改进教育教学工作。

(十四)沟通与合作

53.了解学生,平等地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54.与同事合作交流,分享经验和资源,共同发展。

55.与家长进行沟通合作,共同促进学生发展。

56.配合和推动学校与企业、社区建立合作互助的关系,促进校企合作,提供社会服务。

(十五)教学研究与专业发展

57.主动收集分析毕业生就业信息和行业企业用人需求等相关信息,不断反思和改进教育教学工作。

58.针对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现实需要与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

59.参加校本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

60.结合行业企业需求和专业发展需要,制定个人专业发展规划,通过参加专业培训和企业实践等多种途径,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

三、实施要求

(一)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将《专业标准》作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依据。根据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专业标准》的引领和导向作用,深化教师教育改革,建立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不断提高教师培养培训质量。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准入标准,严把教师入口关;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聘任(聘用)、考核、退出等管理制度,保障教师合法权益,形成科学有效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管理和督导机制。

篇6

在社会发展中,发展职业教育是解决中国就业问题的重要举措之一。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农村现代化、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都离不开职业教育的发展。作为职业教育的执行者的校长和教师应与时俱进,做好角色定位。

一、校长的定位

1. 校长的基本素养――智、信、仁、勇、严

“智”就是智谋才能。

这就要求我们校领导,特别是校长要有广博的科学知识,具有教育理论知识,是教育教学中的行家里手。要具有一定的创造力,一种创造精神,只有这样,才能游刃有余,“计”出不穷。作为校长,要有明确的、有开创性的办学思想,这是办好一所有特色的学校的灵魂。

“信”就是树立威信,奖惩有信。

要求校领导要有较高的政治素养。这是全面素养的核心,是校长素养的灵魂和统率。校领导威信的树立和被人信赖,需要多种素养及业绩为基础,要求他们公正廉洁、厚待教师。在奖惩有信上要求校长奖惩分明,以奖为主,按劳取酬。又因教师的劳动有的是可以量化的(如课时、出勤等),而有些是不可以量化的(如思想教育、责任心等),因而校领导要培养教师的奉献精神,应该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相结合。

“仁”就是教师。

教师是学校工作的支柱,爱护教师、依靠教师、尊重教师,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能动性、创造性,吸收教师参加学校管理,民主治校,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这样学校管理者与教师才能建立真正民主平等的关系,才能齐心协力把学校各项工作做好。

“勇”就是勇敢果断、率先垂范。

“勇”在军事领域表现较为重要,瞻前顾后,优柔寡断,贻误战机,定要吃败仗的。作为学校领导也应勇敢果断,身先士卒,做教师的楷模,以实际行动感化教师,培养教师的责任心,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严”是指纪律严明。

法律的方法是学校管理的主要方法之一,法律办学,严格执行教育法律和法规,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俗语说:“严师出高徒。”学校领导在执行管理制度时应“严”字当头,自己带头,对任何人决不低头。

2. 校长的实践要求――灵活性、开放性、拓展性

国务院总理指出:“职业教育应该是面向人人的教育,使更多的人能够找到适合于自己学习和发展的空间,从而使‘教育事业关注人人’成为可能。”这既是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也是职业教育的发展道路,即“中国特色的、面向人人”的职业教育发展道路。

(1)灵活性。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类型,为广大求学者提供了继续学习的机会,为他们谋生、就业、创业、发展奠定了基础。“中国特色的、面向人人”的职业教育发展道路,必须坚持职业教育发展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着力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这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生命力所在。这就要求职业学校的校长一方面是教育家,另一方面又是企业家。校长要敏锐捕捉社会发展信息,创品牌,设专业,搞灵活多样的办学形式。学校要实行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相结合、全日制与部分时间制相结合、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相结合,努力办成面向社会的、开放的、多功能的教育和培训中心。要根据不同专业、不同教育培训项目和学习者的实际需要,实行灵活的学制和学习方式,推行学分制等弹性学习制度,为学生半工半读、工学交替、分阶段完成学业等创造条件。以体制机制创新为核心,形成多元办学格局。

(2)开放性。职业教育要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校长的办学方针必须保持学生的职业定向与社会劳动需要的紧密联系,抢市场,抓机遇,以就业为导向,努力提高办学质量;大力提倡教学、生产、科研三结合。同时,在办学中强调以人为本,要考虑到人在智力等方面的差异,要考虑到不同人群接受不同类型教育的需要。我们的职业教育不仅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人们获得自身发展、实现价值的重要选择。

(3)拓展性。职业教育的实施过程必须紧跟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的步伐。校长要对改革趋势具有敏感性,对教学改革措施具有科学性,对教学实践改革行为具有果敢性,对教育科研具有领导性。要适时调整学校发展战略,分析学校发展面临的形势与环境,制定学校发展规划和计划实施的具体措施。同时,要注重教师发展,善于唤醒教师高层次的要求,通过科研发展提升教师内在结构的丰富发展,从而使组织跳出庸俗,推动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二、教师的定位

信息时代,教育具有了新的特征。社会对教师的角色要求不再是单纯的“传道、授业、解惑”。由于信息源急剧增多,学生视野开阔,思想活跃,知识面广,如果教师仍以有限的知识或靠权威,则很难驾驭课堂。因而,现如今教师只有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精深广博的专业知识、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职业适应能力、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才能成为合格的教育工作者。

1. 高尚的职业道德

热爱并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较高的思想觉悟,学习并贯彻科学发展观,努力站在时代高度,树立强烈的责任感和为人师表的敬业精神,有一定的奉献精神,要为人正直,举止大方,仪表端庄,言谈文雅。不断加强道德品德修养,形成宽容、尊重的良好个性和人格魅力,关心爱护学生、了解教育学生。

2. 精深广博的知识

所谓“精”就是要“知得深”,对专业知识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所谓“博”就是要“知得广”,能触类旁通,具有相关学科的有关知识。

(1)精深的专业知识。教师应该热爱自己的专业,熟练、完整、系统、扎实地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技能,并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得心应手地进行教学。教师更要熟悉本门学科研究的现状,并能掌握这门学科的研究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处理好教材,才能时刻面对和清晰解决学生随时可能提出的疑惑,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启发学生的思维。

(2)广博的文化知识。教师的工作像蜜蜂酿蜜,需要博采众长。为了实现教育文化功能,教师还要有广博的文化知识,这样才能把学生引向未来的人生之路。在学校里,知识渊博的教师往往赢得学生的信赖和爱戴。因为教师丰富的文化知识,不仅能扩展学生的精神世界,而且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有了广博的其他知识作基础,教师的教学活动才能具有创造性,才能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才能达到一定的教学境界。

(3)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职业适应能力。当今,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社会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据统计,最近20年,世界上科学技术的新发现所取得的成果比过去两千多年来的总和还要多,而且每隔七八年,人类知识总量就要翻一番。有些知识只有几年就陈旧了,教师如果只满足于现状,不再更新知识,转变观念,就很难跟上时代的步伐。教师只有把更新、更广、更多的知识融入到头脑里,应用到工作中,与现实不脱节,才能教出时代需要的高素质的学生,才能符合新世纪人才发展的需求。

3. 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

篇7

[作者简介]张海水(1987- ),湖南岳阳人,上海新世纪人力资源研究所,硕士,研究方向为教育政策、人力资源管理。(上海 200233)胡瑞文(1941- ),江苏盐城人,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教育经济与管理。(上海 200032)

[基金项目]本文系200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新型国民教育体系构建与公平教育实现机制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70833004)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2-0011-03

一、二十年来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状况

(一)总体招生规模变动情况

如下图所示,1990~2012年间,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包括普通中专、成人中专、职业高中和技工学校)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

1.稳步上升期(1990~1998年)。该时期中等职业教育的招生数平稳上升,由1990年的300万人左右上升到1998年的近500万人,其中1996年我国第一部职业教育法的正式颁布与实施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2.调整下滑期(1999~2002年)。该时期招生数呈现较大幅度下降,在2000年更是下降到258万人的谷点,其中主要是受1999年颁发的《教育部关于调整中等职业学校布局结构的意见》影响,在此文件中提出采取合并、共建、联办、划转等形式调整中等职业学校的布局结构,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部分行业与企事业单位举办职业学历教育的能力。

3.快速发展期(2003~2012年)。随着对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视,特别是2009年开始的中等职业教育免费政策的逐步实施,中等职业教育的招生数跌破800万人。总体而言,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间,中等职业教育的招生能力取得了很大发展,在国民教育体系中也占据重要地位。

(二)各专业招生能力变动情况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2003~2010年间,中职各专业大类中招生数增长最多的是农林牧渔类(94.3万人),其次为信息技术类(34.3万人);有三个专业大类招生数减少,分别是公共管理服务类(减少13.8万人)、司法服务类(减少1.8万人)、休闲保健类(减少605人)。以2010年为例,招生数最多的前三个专业大类分别是信息技术类(138.3万人,所占比重为19.5%)、农林牧渔类(110.1万人,所占比重为15.6%)、加工制造类(106.4万人,所占比重为15.0%)。

二、中等职业教育面临新挑战

(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及其毕业生的去向均发生大变化

1.高等教育招生规模大幅增加,已超过中等职业教育。1998年,高等本专科教育(包括普通本专科、成人本专科、网络本专科)招生数仅为154万人,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数高达496万人,接近高等教育招生数的三倍;2010年高等教育招生数达到1037万人,超过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数169万人。此外,我们以18岁年龄人口(1998年18岁年龄人口相当于2000年20岁年龄人口,故此处以2000年的20岁年龄人口数取代。)作为分母,以中等职业教育、高等本专科教育总招生数作为分子,粗略估计适龄人口(适龄年龄人口数据来自《中国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与《中国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接受职业教育的比率情况:1998年为35%(高等本专科教育为8%,中等职业教育为27%),2010年为88%(高等本专科教育为48%,中等职业教育为40%)。也就是说,1998年每10个18岁年龄人口中有3~4人可以接受中等或高等职业教育,2010年每10个18岁年龄人口中只有约1人不能接受中等或普通高等职业教育。由此可见,经过近十年的发展,适龄人口接受高等本专科教育的机会已经大于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机会。这一形势的大变化,将使得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在十多年前所拥有的 “天之骄子”的身份逐渐被今天的高等教育毕业生所取代。

2.高等教育毕业生就业岗位“蓝领”化与技术“基层”化趋势明显。据最新统计,2011年我国高等教育在校生总数为3514万人,当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到30%,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大众化的中期阶段。与此同时,伴随着高等教育毕业生数量的大幅度增加及经济社会发展对各岗位人才需求的变化,高等教育毕业生进入白、蓝领岗位的形势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在1991~2000年,大多数高校毕业生可进入城镇劳动力市场前10%的高端白领岗位(在城镇就业岗位总量中的前10%为高端白领岗位,20%为中初级白领岗位,其余70%为技能型、操作型的蓝领岗位);在2001~2010年,只有不到1/3的高校毕业生可进入劳动力市场的高端岗位就业,另外2/3的毕业生主要转向劳动力市场的中初级白领岗位和高技能蓝领岗位就业;在未来十年(2011~2020年),只有1/5的高校毕业生能进入劳动力市场的高端白领岗位就业,还有2/5的毕业生面向中初级白领岗位就业,其他2/5的毕业生须转向高技能蓝领岗位就业。

与此同时,高等教育毕业生由原来的面向高级专门人才岗位为主的培养目标转变为面向中初级专门人才和高技能劳动者岗位为主。其中,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以高级专门人才为主,中级专门人才为辅;本科生的培养目标以中级专门人才为主,部分高级与初级专门人才为辅;高职高专生的培养目标以初级专门人才和高技能劳动者并重。这些变化,要求中等职业教育在培养目标与功能定位方面作出调整。

(二)人才市场对高中文化程度人才的需求发生重大变化

1.从职业的角度来看。第一,全部职业岗位中,高中文化程度人员的进入量(进入量=10年在岗人数变化量+补充10年退休减员量)及所占比例下降明显。新世纪的前10年,我国职业岗位对高中文化程度人员的吸纳较之20世纪末的10年要少,取而代之的是对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员的吸纳大大增多。1990年,全部在岗人员中高中文化程度的占11%,大专及以上的仅占2%,相差9个百分点;2010年,高中文化程度的占14%,而大专及以上的占10%,差距缩小为4个百分点。从两种文化层次人员的进入量来看,1991~2000年,高中文化程度人员的进入量为3192万人,占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员进入总量的58%;2001~2010年,高中文化程度人员的进入量下降为2987万人,占比降为38%。

第二,进入白领岗位的高中文化程度人员数急剧下降。从存量来看,1990年白领岗位中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员(1109万人)的拥有量不足高中文化程度人员(2562万人)的一半,2000年前者(2782万人)略低于后者(3008万人),2010年前者(5208万人)已经超过后者(2341万人),是后者的2.2倍,且从各自在白领总在岗人员数中的占比来看,2010年较20年前已出现倒挂。再从三大类白领岗位高中文化程度人员的存量来看,企业单位负责人类由2000年的393万人减少到2010年的346万人,专业技术人员类由2000年的1775万人减少到2010年的1162万人,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类由2000年的841万人减少到2010年的833万人,均呈现减少趋势。由此可见,高中文化程度人员在2001~2010年已出现难以进入白领岗位的现象,预计未来这一趋势将继续加强。

第三,蓝领岗位中高中文化程度人员存量上升明显。蓝领岗位高中文化程度人员存量,由1990年的4605万人,到2000年的6068万人,再到2010年的8084万人,增势非常明显。再从三大蓝领岗位高中文化程度人员的存量来看,商业服务业人员由2000年的1648万人增长到2010年的2968万人,工人由2000年的2322万人增长到2010年的3021万人,农民由2000年的2089万人增长到2010年的2095万人,也呈现较大的增长。由此可见,高中文化程度人员进入蓝领岗位的趋势比较强劲。从我国蓝领岗位现有文化程度结构来看,初中文化程度人员依然占据主体,但是可以预见未来我国蓝领岗位将逐渐提升为以高中文化程度人员为主体。

2.从产业、行业的角度看。过去二十年间,三大产业及相关行业对高中文化程度人员的需求发生了重大变化。高中文化程度人员进入量在三大产业的分布,由1991~2000年的13.4%、26.6%、60.1%转变为2001~2010年的12.0%、40.5%、47.5%。可见,补充进入第一产业的高中文化程度人员比重变动不大,第二产业对高中文化程度人员的需求增大。我们将第三产业分为生产流通服务业与知识服务业,生产流通服务业包含交通、批发和零售、住宿和餐饮、房地产、租赁、居民服务业等,知识服务业包含邮电、计算机服务业、金融、科学技术、水利、环境与公共设施、教育、卫生、社会福利、公共管理等。1991~2000年,进入第三产业的高中文化程度人员有近1/3(1123万人)是进入知识服务业,2/3(503万人)是进入生产流通服务业;2001~2010年,进入第三产业的高中文化程度人员几乎全部(约1830万人)进入生产流通服务业。

三、新挑战下的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困境

(一)中等职业教育整体功能定位不明

21世纪前,中等职业教育在我国职业教育系统中还占据半壁“江山”,其定位较广,是参与白领岗位,高、中级专门技术人才岗位的有力竞争者。这种状况与我国当时的职业教育能力及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较相符合。21世纪以来,中等职业教育已成为职业教育系统的基层,且所占比重有所下降,但中等职业教育的定位却显得“含糊”。一方面,从相关研究来看,将中等职业教育定位于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等;另一方面,则是局部出现盲目鼓励“中职升高职”“中职升本科”,使得中职课程教学“本科化”、中职专业设置“学科化”、中职毕业生盲目进入高一级学校并进而与高等教育毕业生抢“饭碗”,而失去了中职原有的功能定位、特色与特长,造成我国既出现大学生就业困难又面临技术型人才短缺、接受过职业教育的工人及一线服务人员的比例偏低且相应的文化层次提升缓慢等局面。

(二)中等职业教育专业发展与人才市场脱钩严重

1.专业面向白领岗位的比重过高。整体来看,近十年(2001~2010年)白领岗位是以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员进行补充,高中文化程度人员已无法进入;局部来看,即使是白领岗位中文化层次相对较低的企业负责人、文员、宗教工作人员、保卫人员等岗位,在过去十年间年均需补充的高中文化程度人员也仅为20万人(指相应的进入量)。未来十年,这些文化层次相对较低的白领岗位会面临来自高等教育毕业生的有力竞争,而真正可以允许高中文化程度人员进入的岗位数不足10万人。课题组以《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2010年修订)》中专业所对应的岗位为参照,对2010年中等职业教育各专业招生数与相对应的岗位进行统计,结果表明,以面向白领岗位为导向的专业招生数高达250万人,占该年中等职业教育总招生数的1/3以上。其中护理、学前教育、会计及司法服务四类专业所面向的岗位,人才市场主要吸纳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员,但这些专业合计招生数依旧高达140万人。尽管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有近一成升入高一级学校就读,且在学历层次、知识结构提升之后有进入白领岗位的可能,但中等职业教育现有如此高比例以面向白领岗位为导向的专业招生数,不仅严重影响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如毕业生难以就业、就业领域与专业不对口、实际岗位与期待岗位存在“落差”),还会挤压我国蓝领岗位,特别是生产一线工人与面向生活服务人员的培养能力。

2.部分专业面向蓝领岗位“缺位”或招生过少。目前,我国蓝领岗位中依旧还有大量的瓦工、钢筋工、锅炉工、油漆工等工种,而受专业“学科化”等影响,在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专业目录中仅能找到相关的且带有浓厚“学科”色彩的专业名称,而这些专业名称很难让学生将未来相应的就业岗位与上述蓝领岗位对应起来,造成真正进入上述蓝领岗位的毕业生数“大打折扣”。此外,2010年我国厨师在岗人员数高达618万人,该年中职相应专业招生数仅为6万人;家政服务与老年人服务人员近160万人,中职相应专业招生数不足5000人;美容美发人员近300万人,中职相应专业招生数不足3万人;橡胶与塑料专业的招生数也仅为对口岗位数的万分之二;木材类专业的招生数仅为对口岗位数的千分之一;纺织工人从业人员数占所有工人数的4.1%,而同期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涉纺专业的招生数仅为总招生数的0.2%等。尽管大多数岗位如厨师、美容美发等,准职业人可以通过非正规教育系统中的短期培训进行职前教育,但这些短期培训一般都存在培训体系不系统、人文品德教育薄弱甚或“缺失”、收费较高、学生安全保障不够等问题。而中等职业教育相应的学制又缺乏灵活性,影响了学生选报的积极性与学校开设相关专业的积极性。

3.专业发展未能适应三大产业对人才需求的变动,特别是面向知识服务业的招生比重偏高。课题组对2010年中等职业教育各专业招生数按三大产业进行归类,其比例分别为15.5%、23.3%、61.1%。由前文所述可知,2010年中等职业教育各专业招生数在三大产业的分布与1991~2010年段高中文化程度进入量在三大产业之间的分布相符合,而与2001~2010年段差距较大。深入分析,即新世纪前十年第二产业对高中文化程度人员需求大增,但相应的中职专业招生并未随之变动,面向第二产业的招生比例还停留在20世纪末。同时,通过对第三产业高中文化程度人员进入量的变化进行分析,发现近十年知识服务业已无法吸收高中文化程度人员,但2010年面向知识服务业的中职招生数仍旧高达123万人,占该年中职总招生数的17.4%。我国第一、二产业及第三产业中生产、流通服务业从业人员文化层次依旧较低,以2010年为例,即使是文化层次结构较好的批发零售业,高中文化程度所占比例也只有25.8%。为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制造业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迈进及现代服务业水平的提高,需要大批拥有受过职业教育且有一定文化素质的基础劳动者。

四、中等职业教育转型发展建议

(一)中等职业教育功能与培养目标重新定位

新挑战下,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功能与培养目标定位应着力于:一是就职业岗位而言,其重心应是培养初、中级技术工人和第一线服务人员及基础劳动者等蓝领岗位的骨干及基层人员;二是就产业行业而言,其重心应是面向第一、二产业及第三产业中的交通、批发和零售、住宿和餐饮、房地产、租赁、居民服务业等行业。

(二)调整中等职业教育的专业目录和招生计划、专业对应岗位等

开展各行各业人力资源现状调查和需求预测,并在此基础上较大幅度地调整中等职业教育的专业目录和招生计划、专业对应岗位等。在对各行各业人力资源现状进行调查及需求预测的基础上,一是删除本科教育已基本能满足人才市场需求或人才市场对相应职业岗位已要求本科及以上文化层次的专业,如法律事务、播音与节目主持等专业;二是压缩本专科教育已基本能满足人才市场需求或人才市场对相应职业岗位已要求专科及以上文化层次的专业,如会计、中医、民族医学、表演类、管理类、金融类、语言类等专业;三是增加本专科教育及中等职业教育无法满足人才市场需求且面向基层岗位的专业,如建筑施工类、烹饪类、木材加工类、食品加工类、机电维修类、金属冶炼类、化工类、纺织类、休闲服务类等专业;四是调整部分专业所对应的岗位“期待”,如将护理专业、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岗位定位由过去主要培养护士、学前教师,调整为主要培养护工、保育员。

(三)将中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作为战略问题研究

对各类型中职学校进行明确定位,有利于错位分工、各安其位,防止大批专业重复设置和不同类型学校间的盲目竞争,防止社会人力资源供求的结构性失调。鼓励部分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发展成有行业、职业特色的专门院校,发展有社会需求和行业支撑的优势专业,削枝强干,避免做“万金油”学校,不要开“杂货铺”,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率。中职学校毕业生已明显供大于求,专业也设置过多,主管部门要下决心对一些新上马、师资力量薄弱的学校进行整合。

(四)加强各专业人才培养机制及其与人才市场需求之间的研究,增加学制的多样化

目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中的成人中专、技工院校,由于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是应届初、高中毕业生,故学制方面较为灵活。然而,从整体来看,中等职业教育学制不灵活的现象很突出。特别是从各专业的实际情况来看,往往采取“一刀切”的学制要求,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学生、中职学校甚至用人单位的实际“期待”与需求。以旅游服务类的大多数专业为例,可以采取“1+1”模式,即一年的在校技能培训与相关的文化素养教育加一年的校外实习;以涉农中的大多数专业为例,可以采取“半农半读”模式等。为此,需要加强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机制与市场需求之间的研究,为各专业提供符合本专业人才成长的学制。

(五)重新认识“立交桥”,并从政策上引导“立交桥”走上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通道的贯通,是 “实现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协调发展,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相互沟通,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有效衔接”的有效途径之一。然而,在“中职升高职”“中职升本科”的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学生盲目“镀金”、学校盲目“升格”与追求就业率等现象,不仅使得中职教育失去了原有的功能,也使得“立交桥”的意义扭曲,并加剧了人才的结构性过剩与结构性短缺。“立交桥”的应然状态是为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的中职毕业生提供更高层次的技能培训与文化素质教育,并为他们最终在回归岗位后成为生产与服务一线的骨干打好基础。为此,应从政策等角度鼓励具有工作经验的中职毕业生走“立交桥”通道,严格控制中职应届毕业生走“立交桥”通道。

(六)从政策上鼓励中等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眼睛向下”“重心下移”

中等职业学校应多培养生产、服务第一线的技能型人才,多培养行业、企业和社会紧缺的蓝领技工和第一线服务人才,与高等专科学校错位分工。中等职业教育的专项经费和奖助学金要重点扶持培养技能型普通劳动者和艰苦行业、艰苦岗位实用人才的专业,对明显供大于求或培养目标与高等院校趋同的专业少支持,甚至不支持。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这些政策应对城市与农村地区“一视同仁”。同时,鼓励教育主管部门将更多的中等职业学校委托给行业协会、企业集团或用人部门组成的理事会举办或管理,教育部门一视同仁地给予业务指导和财力支持。

[参考文献]

[1]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98―2002)[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3.

篇8

据报道,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2006年中央财政已投入专项资金15亿元,其中国债资金10亿元,支持了170个县级职教中心和220所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的建设;财政专项资金5亿元,支持了321个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在中央财政的引导和带动下,各级地方财政也加大了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据不完全统计,地方安排用于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的资金是中央投入的两倍多,达到30多亿元。这些投入,大大地改善了职业学校的办学条件,提高了职业学校的基础能力。同时,中央财政还落实了中等职业教育贫困家庭学生助学专项资助资金8亿元。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的经费也正在落实之中。[1]

职业教育的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然而,我们也清醒地看出,在高校扩招引起的“普高热”和经济结构调整引起的就业难的双重挤压下,许多贫困山区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却陷入了学生“招不进来,分不出去”的困境。雷山职校目前就是一所百废待兴的学校。那么,雷山职校如何发展呢?作为职校的一名教师,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积极探索和长期实浅。笔者就当前制约雷山职校生存的原因和未来发展的方向作些探讨与建议,以就请教于各位领导和同仁。

一、基本情况

雷山,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西南部,东邻台江、剑河、榕江,南抵黔南州的三都水族自治县,西连丹寨县,北与凯里市接壤。全县总面积1218.5平方公里,辖4镇5乡157个行政村,6个居民委员会,总人口15万多人,是一个有苗、侗、水、汉、布依、瑶、彝等多民族聚居的山区贫困县,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2%,苗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4%。县境内地形切割强烈,平均海拔1600-1700米,苗岭主峰雷公山海拔2178.8米,具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特点,是典型的“九山半水半分田”的高寒山区,亦是全州唯一没有坝区支掌的山区农业小县。雷公山国家自然保护区、雷公山国家森林公园,别具民族风情的天下第一苗寨西江千户苗寨,被称为“露天博物馆”的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清末民族英雄杨大六故居郎德上寨以及贵州省与国际接轨的巴拉河乡村旅游示范村猫猫河、南猛、郎德等景区景点构成的“一山两寨一线”旅游总体布局,体现了雷山旅游的基本内容和总体特征。雷山的苗族建筑、服饰、歌舞、乐器、工艺品等均保持着古老传统、原汁原味的遗风,保存有较为完好的魏晋歌舞、唐宋服饰、明清建筑等古朴的民族文化遗产。2004年,通过中央电视台等多家媒体评选,雷山被选入“中国十大最好玩的地方”之一。当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完成28,968万元,同比增长13.3%,农民人均纯收入1,470元,同比增长4.1%。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7,900万元,同比增长20%。由于历史、社会及自然的原因,雷山经济基础薄弱,基础设施较为落后,被列为新阶段国家重点扶贫开发县之一。

雷山民族职业技术学校是雷山县唯一的一所中等职业学校,创建于1985年9月。1993年5月与雷山县委党校和党史研究室合并,1996年10月与雷山县委党校和党史研究室分开独立办学。2002年9又月与雷山民族中学合并,2006年7月又与雷山民族中学分开,并与雷山县委党校和雷山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合并办学。

二、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当前,许多发达国家(如德国、日本)的职业教育已成为国民教育的主流,但在中国,特别是在西部民族贫困山区的人们对职业教育的发展却产生了疑问,就其原因,既有社会历史原因,也有客观现实因素;既有工作上的疏忽,又有体制上的弊端。

1、受“大气候”的影响,人们认识上存在偏颇

中专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年代曾经是许多农村初中学生的首选学校,既可学到专业生产技能,又可被国家包分配获得就业保障。但随着国家政策导向的改变,“重文凭之风”在社会上的兴起,受高等院校普遍扩招等因素的影响,再加上我国现行用人制度和考试制度的负面影响,人们习惯于用传统的普通教育眼光看待职业教育,致使人们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存在很多误区,影响了贫困山区职业教育的发展。有人认为职业教育是基础教育的补充,有人认为职业教育是落榜生教育,也有的认为职业学校条件不好,文化知识学得少,跳不出“农门”,争不上“铁饭碗”等等。就雷山来说,近几年来,我们对职业教育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认识不足,没有将职业教育纳入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并且还把职中附属于普中,在经费投入、资源配置、办学条件等方面对职业教育的扶持力度不够,一些政策得不到落实。

2、学员锐减及生源基础较差

职业教育在经济发达地区已形成“气候”,但在贫困山区由于人们还存在认识上的偏颇,再加上目前社会中普遍存在着鄙视职业教育思想,不能正确认识职业教育地位,把职业教育当作“二等教育”,导致了职校的生源萎缩。现实社会,使得一部分学生热衷于普通高中,寄希望于大学好找工作;另一部分学生热衷于打工,只顾眼前利益。就读职业学校成了多数学生及家长的无奈选择,只有分数极低、连升普通高中都无望的学生才会考虑就读,职校成了家长为了不至于自己子女无书可读的“托管所”。甚至有的学生把职校看成是“婚姻介绍所”,来学校主要是玩。这些后进生有的不仅文化知识基础差,而且思想品德也差。生源质量下降,给学校的毕业生质量带来负面影响,从而给用人单位造成对职教生的不信任。这种恶性循环使得职业教育的社会信誉度越来越低。

3、职校目前的 “硬件” 空白,“软件”滞后

虽然现在雷山职校的校址已落实在龙头小学,台江和雷山两县的职校实习基地州里也落实在雷山,近年内我们会拥有可以说堪称一流的教学楼和教学设施。但是目前连一间上课的教室都没有,可谓 “硬件”为“0”。而“软件”方面也显得极其薄弱。一是县里还没有制定出职业教育的总体规划。二是职校的办学机制定位还不够明确,也还不够灵活,在专业与课程设置、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等方面,没有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也还没有充分体现出职业教育紧跟市场经济发展需求,教育与需求相脱节,“普高”不是、“职高”不像。学习方向不明导致学生厌学、弃学、逃学。三是缺乏“双师型”教师,影响了学生技能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四是管理体制陈旧落后等等。

4、社会上就业准入制度落实不到位

劳动预备制度和职业证书制度是《职业教育法》规范劳动力市场形成的两项重要制度。然而,一方面,一些部门、行业、企业参与支持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不高,不愿意按《职业教育法》规定,接纳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的学生和教师实习。另一方面,在需要就业准入的职业(工种)中,由于执法不严,“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的就业准入制度没有得到有效执行。2002年我国从业人员中,具有初中和小学受教育水平的人员占75%左右,接受过高中和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者占12.7%。[2]可见,一些企业和单位用人用工只注重人力,不注重职业技能,一些用人单位在继续聘用未经职业教育和培训的劳动力,不但使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缺乏激励机制,而且挫伤了受教育者的积极性,严重影响职业学校生源和规范的劳动力市场的形成。

三、未来发展方向的对策

职业教育实质就是“就业教育”,应有明确的职业指向,以培养学生的职业兴趣,训练其职业能力为主要职责。中等职业教育承担着普及高中阶段的文化基础,教育和培养着中、初级实用型人才的双重任务。学校必须自始至终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教办学方针,才能突显职教的办学特点,也才能注入生存和发展的活力。

1、着力抓好“硬件”,增强办学的信心

2007年雷山县初中毕业生人数为2146人,而2006年雷山普中招生数为700人(实招633人)。预计2007年不能升入普通高中的初中毕业生将达1446人以上;再加上大量的农民工和不能升学的普高学生都需要职业培训和职业教育,仅生源这一要素来说,雷山职业教育发展空间非常可观。但是没有一定的“硬件”作为办学载体,办好职中只能是纸上谈兵,因此我们要想方设法加大投入,尽快把教学楼和实习基地等基础设施修建好,并根据市场对职业培养需求,添置和完善教学设施。职业学校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就业前的职业准备教育,加强职业技能培养学校应注重实验实习场地建设,加大投资力度,强化实验实习场地的管理,发挥应有设施的示范、育人、服务功能。只有不断改善教学环境(至少跟上普高)和设施(必须比普高更完善、更精良),才能不断提高办学实力和水平,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并让看得见的办学条件取信家长和吸引更多的求学者慕名而来。试想,倘若职中连最基本的办学设施都跟不上普中,那么什么时候才能发展到中央要求的“职教与普教的在校生基本达到一比一”的办学规模呢?

2、走联合办学之路,确保学生就业有门路

在国外,职业教育被当作一种产业来经营,一切按产业的要求去运作,学校就如同是加工厂,学生是生产原料,毕业生是产品,他们之间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互相促进,互相制约。如果学校不能培养出与社会需求相吻合的高质量的毕业生,毕业生就没有出路,从而也就影响到学校的招生,学校就很难生存发展。我们也应树立这种产业思想,有整体意识、市场意识、危机意识,不能只把它当作一种公益事业,完全依赖上级安排。介于雷山的地理、经济发展的限制,加上职校目前办学条件和技能师资空白,短期内无法满足办学的需要,现在要生存的唯一出路是与城市学校、与东部沿海地区学校合作办学、联合招生。职业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不仅体现在校内资源的优化配置,还体现在与外校资源乃至与社会资源的相互融通和共享上。我们有生源,但在没有设备、没有师资、没有教材的情况下,我们至多只能上一点基础文化课,而公共文化课一般也只上一年。因此,我们的学生还必须送到办学条件比较好的有关学校去进一步就读,才能学到一定的技能,也才能确保学生的就业。而外面许多学校拥有一应俱全的先进教学设备,就是缺少生源,这给我们一个很好的合作空间。当然,联合办学我们也必须有详细的实施计划,送去的学生我们也要有专职人员去管理。

同时,半工半读的办学模式也要求我们目前只能走联合办学之路,因为雷山除了没有办学设施外,也没有什么工厂。而半工半读是现代职业教育的一种学习制度,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其基本形式是学校与企业等用人单位合作培养学生,学生通过工学交替完成学业。实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符合职业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快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是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需要;也是解决贫困山区职教经费不足问题,帮助学生、特别是贫困家庭学生成才就业的需要。

另外,目前雷山除了传统农业外,像茶叶开班也无人读,因为连茶叶公司的职工都已下岗。而旅游业只适合短期培训,且容量不大,培养的人才只能往外“销”。因此,走联合办学之路,才能有条件实施“订单式”、“双元制”的办学模式,也才能实行得了“招生——培训——就业”承诺制。只要有利于学生就业有利于满足学生需求,就有利于吸收生源、有利于学校发展。

3、搞好专业设置与课程设置,让学生学到一技之长

职校要发展,要形成品牌,就必须进行课程改革,建立富有特色的课程体系,这是办学成功的中等职业学校的共识。而改革不是想当然,必须按需办学,按产业的要求办学,不能离开就业搞职改。要建立新的职业教育课程和教学体系,坚持产教结合。专业设置也要根据自身的办学能力和社会需求,因时因需而异。有些专业教材不宜统编,应体现企业性,教材应突出实用部分,压缩理论部分。

在课程模式上,要把握文化教育和专业教育的统一。技术技能教育是职业教育本质特征的体现,是职业教育的生命线,是需要坚持不懈加强的内容。对于定向性不强的,就要加强文化基础教学,打好比较厚实的文化基础和比较宽泛的专业基础,提高学生的职业适应性。非定向职业教育的课程模式应是:高一通修(语文、数学、外语、计算机),高二渗透(就业指导、专业基础、专业技能),高三分流(实习某一方面的技术或技能)。在办学机制上最好要做到教育性和产业性的统一。例如建在凯里的贵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不仅面向市场,而且融入市场,早在20多年前就与沿海地区许多企业建立良好的关系。学校根据这些企业的需要设置电工、车工、刨工、锻工、模型工、电机修理等专业,因而毕业生一直供不应求。又如刚到雷山来联系联合办学的广东高州迪奥(香港)第一理工学校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把加强职业指导、提供就业服务、拓宽就业渠道、提高就业率作为扩大学校招生规模的重要措施,现已与2300多个投资企业合作办学,专业与课程都是根据企业需要而设置的,使每位学生都能按厂方技术要求进行专业对口培训,就业后几乎都能够胜任厂家工作。学生“出口畅,进口自然能旺”。

周济部长指出:“中等职业学校要以就业为导向,实现‘三个转变’,一是转变办学指导思想,进一步明确职业学校的定位和方向,中等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是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二是转变办学模式,按照“订单培养”的方式,推动职业学校办学模式的改革。三是转变办学机制,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促进职业教育的开放性和多样化。在现阶段,要着力抓好学生在第三学年到企业实习的推动工作。”[3]所以在专业的规划建设中,应处理好“长线专业”与“短线专业”之间的关系,认真考察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人才的需求,选好突破破口,确定好教育结构和方向。

4、加强师资培训,提高办学质量

俗言,“名师出高徒”,教师是学校的灵魂,教师素质高低和敬业程度决定着学校的校风。因为教师是教育过程中的组织者,引导和调控者,其在教育过程中传授知识的同时,也以自己好的素质和人格影响受教育者,教师职业劳动的这一特点决定了教师素质是保证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而职业教育“技能性、实践性”等特殊性又决定了职业学校的教师应具有的双重素质:较高的职业素养和扎实的专业理论素养。而雷山目前没有“双师型”的师资,现有的几位教师都是从普通中学转改过来的,受普通基础教育的影响,都缺乏职教经验,只强于专业理论知识,实际指导和操作能力没有。这样,学校只好把普教的鞋子穿在职教的脚上,老师勉强执教使学生的实际技能训练达不到教学目标的要求,实践技能不强,升学无门,就业困难,严重影响了职业学校的社会声誉,使得学校越办越无法办下去。

2006年9月,教育部出台《关于建立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的意见》,要求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实习指导教师每两年必须有两个月以上时间到企业等生产服务一线进行实践,文化课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也要定期到企业开展调研活动,努力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和实践教学能力。[3]

在无力聘请技师的情况下,我们在联合办学的过程中,可以派老师做外教的助手,一边协助对学生的教育教学管理,一边借机动手学习,提高自己,回来好应用到教学实践中来。

5、切实抓好“软件”建设,促进学校和谐发展

学校内部制度必须齐全,我们工作才能“有法可依”;管理一定严谨,我们做事才能有序不乱。激励、管理、监督三大机制运行良好,学校工作才能正常运转。还要进一步重视德育工作,将德育工作融入课堂和日常管理之中,推行“诚信做人、勤奋敬业、务实创新、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教育,让培养出来的学生步入社会后受人欢迎,学校才有好的声誉,也才有好的发展。

综上所述,职业教育具有促进社会进步、经济增长、个性发展的功能,是教育与经济最直接的一种结合形式,也是促使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载体。但职业教育在西部民族贫困山区还是一个全新的事业,没有现成的模式和经验,与其他教育相比,创新的需要更迫切,创新的空间也更大。包括办学思想和观念、办学体制、管理体制和人才培养模式以及教学制度都要不断改革与创新。我们相信,在中央和各级政府的亲切关怀下,在教育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全社会共同关注下,通过学校领导和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雷山职业中学一定度过难关,茁壮发展。 参考文献

篇9

中等职业教育经过了二十多年的发展,为各地区及社会培养了大批的中初级管理、技能及服务人员,各校的办学目标更清晰,专业设置更切市场实际,办学条件更加改善,社会认可增强,辐射社会功能加大。但仍然存在制约教学工作进一步发展的外部因素:

一、招生困难

随着高校招生制度的改革,尤其高等教育的扩招,掀起“高考热”、“普高热”,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再加之传统的文化意识使百姓把职业教育当做二流教育,中职生源面临严峻挑战,导致生源不足,质量也不如从前。

二、社会环境及百姓认识

由于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所培养更多的是中初级的操作及服务人员,人们把操作工种看做是低级的劳动,把服务业看做是伺候人的工作,受到人们的鄙视,所以,在招生和就业方面都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

三、教材建设滞后

教材建设滞后是中等职业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表现为:实训教材缺乏;有的教材脱离社会需求及经济发展实际;有的教材是从高校教材照搬过来再经压缩而成的,知识结构也体现为理论偏深,内容偏多,偏离了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有的教材的教学内容上不能及时吸收现代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教学内容陈旧、重复、交叉,脱离实际的问题也很突出。

四、教学用书与资格考核用书不统一

目前,我校多数教材采用的是教育部统编教材。由于部分专业学生毕业时实行“双证制”,即毕业证和职业资格证,因此学生毕业前要参加劳动部门组织的技能鉴定考核,获取中级资格证书。由于职业技能鉴定和考核用书不统一、要求不衔接,其中,多数教材的理论知识内容与现行中职学校的专业所用教材不相符,缺乏与职业技能鉴定标准的整合,出现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鉴定考核的内容相脱节的问题。

针对上述影响教学工作进一步发展的各方面因素,解决的对策有:

一、行政部门调控和投入相结合

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对中职学校的布局及专业结构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和重组。对一些办学条件不好,质量不高的中职学校要进行适当整合;调整中高等职业学校的比例,打通中高等职业教育的通道,拉动中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实施劳动准入制度,如就业不仅需要资格证书,还包括学历及岗位实习年限等系列内容,这也会促进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同时,增加对职业学校的投入,改善中职学校的办学条件,尤其是实训条件,为学校的教学改革和质量提高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另外,设定中职教师进入的标准,加大在职教师的培训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中职学校教师的整体素质。

二、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教学相结合

要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进行专业课程设置。专业理论教学应满足专业(技术)课的需要,以必需、够用为度;实践课要把基础课和专业(技术)课的内容应用到实际岗位上进行单项技能和综合技能训练,使学生学到的文化知识、专业知识转化为能力。尤其是与相关企业共同制定系统的实习方案,实习方案要做到岗位安排合理,实习内容全面,考核标准明确,管理制度严格;由优秀教师组织实施。在实习期间,学校与实习单位要密切配合,共同做好各项管理工作。只有这样,学生的职业能力才能得以提高,培养目标才能得以实现。

三、学历教育和职业资格考试相结合

根据国家职业教育法的要求及劳动就业准入制度,对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实行“双证制”,即在毕业时,既要取得毕业证书,又要通过职业资格考试,为学生毕业顺利就业打下基础,因此,在设置课程时,必须同时兼顾,不能顾此失彼。

四、校内实验室与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相结合

一方面学校自身要在资金允许的情况下建设与实践教学配套的功能齐全的实验室,同时,要建立稳定的高质量的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的职业技能的提高提供舞台。

五、教材的更新与改革相结合

教材建设和改革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其实质是要适应现代化的教学水平和市场的变化。教材一要适合中职学生;二要适合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实际,自编教材;三要增加实训教材;四是增加多媒体教材如:VCD、录像带、幻灯片、图片、教学软件等现代化电化教材的编制,使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适合于社会发展。

篇10

全球对职业教育发展的关注日益增长。2000年,联合国教科文技术和职业教育与培训中心(UNESCO)正式开始运作,组织的《修订的关于职业和技术教育的建议书》明确指出,技术与职业教育应与各级各类教育和职业相沟通,成为终身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002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2005—2014)”项目进一步提出,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在建设一个全民的更加可持续发展和公正的社会中应起着贯彻始终的关键作用。2005年,在哥本哈根召开的经合组织(OECD)各国教育部长会议,将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纳入其成员国教育事业的优先发展目标并要求为年轻人提供通用的、迁移性强的技能,以便适应  转岗及终身学习的需求。2008年6月召开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教育部长会议以“注重质量的全民教育:学到21世纪所需的能力和技能”为主题,确立职业和技术教育为四个优先发展的领域之一,建议将职业教育真正纳入终身教育体系,使青年既有就业机会,又有升学机会,促进职业教育深层次发展。2010年3月,欧盟委员会(UN)《欧洲2020战略》,更是将有利于实现终身学习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作为实现欧洲经济智能性增长、可持续增长和全面增长的行动方案,并由此制定了“新技能和就业议程”旗舰计划,以提高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教育效能,促进劳动力的有效流动与市场参入度。国际职业教育发展趋势表明,现代职业教育的关注点已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从单纯满足“就业需求”走向“就业和发展并举”;职业教育内涵从“职业预备教育”延伸拓展为“终身教育”或“全民学习”。现代职业教育正在日益成为推动现代工业文明和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

新世纪以来,我国召开了三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了一系列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政策措施。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和金融危机的深远影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要内容,职业教育迫切需要加快改革与发展,提升服务能力,承担起时代赋予的历史新使命。2014年,《国家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在适应经济增速换挡、产业升级、民生普惠、创新驱动、开放合作等方面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结构不尽合理,未来需继续深化“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紧密衔接”,夯实中等职业教育的基础性作用,提升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切实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培养体系。同年,教育部等六部门编制印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进一步指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分两步走,2015年初步形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2020年基本建成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总之,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进程,是我国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顺应世界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动向的重要战略任务。

二、我国中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现状

(一)基于制度层面的中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研究

2011年初,教育部将中职与高职划归职成教司统一管理,随后召开促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座谈会,印发了《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自此,国家层面的相关制度研究围绕着“如何促进中高职协调发展”的核心问题陆续展开。2011年,教育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重大战略问题专题调研项目“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路径和政策安排”提出,中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建设工作迫切要求政府优化制度环境设计,包括统筹建立政府管理系统、法律制度系统、经费投入系统、科研支撑系统、招生考试制度等。对于各项具体制度的构建,则主要从国际借鉴和国内试点两条路径进行探讨。

一是借鉴国际经验设计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各项保障制度。如通过分析德国《联邦职业教育法》与各州《学校法》两个法律支撑系统、瑞士新修订的《联邦职业教育法》等,我国《职业教育法》修订进入最后的完善阶段;通过对《欧洲资格框架》、澳大利亚国家资格框架、英国国家职业资格制度、日本职业段位制度等实施背景及特点的解读,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委托项目“职业教育国家资格框架研究”于2013年正式启动。此外,借鉴德国各州财政与企业雇主投入的双元经费投入系统,我国职业教育行业企业办学的资源配置问题迫切需要解答。同时,德国的职业教育科研支撑系统和职业教育咨询服务系统对职业教育强有力的推进作用,也使“科研与就业服务支撑系统”的制度设计迫在眉睫。2014年,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现代职业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的确立,启动了从理论层面全面加强现代职业教育制度建设的开端。

二是通过改革试点探索形成中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有效结构。自《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以来,中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建设目标陆续成为全国各个省份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试点”。各地区以招生考试制度衔接作为中高职衔接的突破口,针对高职单独招生试点、“3+2”五年一贯制培养、注册入学试点等多元化招考录取制度提出一系列措施。如上海市提出通过改革高职高专院校自主招生和“三校生”考试制度、建立并完善学分银行制度以及增加技能优良的中职生免试进入高职的渠道等方式改革招生制度,拓宽中职生进入高职院校的渠道;江苏省稳步发展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规范管理、促进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和《五年制高职专业设置管理办法》,启动了中职毕业生注册进入高职院校学习的制度,并通过在全省成立19个省级职业教育集团,使高职院校带动中职学校集约化发展,形成中高职衔接、资源共享的良好发展格局;湖南省将高职院校对口招生规模从5%上升至20%,积极 落实中职技能竞赛获奖者免试升学政策,倡导优势专业适度扩大五年制招生等。总之,各个省份各种模式的中高职衔接试点为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做出了有益探索,一定程度上推进了职教体系构建的进程。然而,一哄而上、各自为政的“点”上试验,带来了“规模扩张与生源质量”、“课程难度与学生年龄”、“长学制与学业灵活选择”、“资源共享与院校壁垒”等诸多矛盾问题,亟需职教体系内部衔接的统筹设计。

(二)基于内容层面的中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研究

关于中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制度创新是治标之举;内容建设,尤其是课程建设则是治标之道。中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内容研究成为学者和实践工作者研究的核心和焦点。

目前,基于中高等职业教育的内容衔接主要体现在目标衔接、专业建设衔接和课程衔接三个方面,其改革主要形成了两大趋势:一是以赵志群、姜大源为代表的北方学者,探索工作过程导向的中高等职业教育内容一体化研究;二是以石伟平、徐国庆为代表的南方学者,探索以项目课程改革为路径的中高等职业教育内容衔接。研究者普遍认为,只有建立课程衔接体系,才可能实现中高职的实质衔接。需要强调的是,这里的“课程衔接体系”不是某个地区层面的中高职课程衔接,而是体系层面的职业教育课程衔接。具体到如何构建中高职课程衔接体系,学者的观点集中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专业衔接是基础。目前,我国中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契合度薄弱,中职的专业设置数量多、分类细,而高职相对中职而言,专业数量不多,口径宽泛。中高职专业衔接的错位必将导致课程内容设置的大量重复。因此,教育行政部门应改变“局部试点”的思维惯性,整合相关主体,统一规划中职、高职、应用性技术本科、专业学位等纵向层次上的专业结构,从而为中高职课程衔接奠定基础和提供保障。二是专业教学标准是依据。专业教学标准是一个适用于同一专业或者同一类专业的普适性的教学要求,其制定将使各级职业教育之间的教学要求互为衔接,各个层次的课程内容可以在统一的专业教学标准下设置,各级职业院校则可以在顶层设计的标准要求下实施教学。三是课程衔接内容的开发要遵循工作逻辑。所谓工作逻辑是指确定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细化职业岗位中的工作任务,并分析完成工作任务所需要的能力要求,进而根据能力要求的层次开发职业教育课程内容体系。

三、关于我国中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思考

(一)国家职业资格标准框架是中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制度依据

我国的职业资格制度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实施的工人技术等级考核制度,直至90年代,运行于企业内部的技术等级考核制度才开始逐渐向国家职业资格制度转变。1993年,国务院在《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实施意见》中正式提出了“在全社会实行学历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制度”。职业教育资格制度走过了初步建立期(1993—1996)、逐步完善实践操作期(1997—2006)和职业资格制度规范调整并双证衔接发展期(2007—2012)。目前,已进入职业资格框架系统构建和内涵发展阶段。

1.我国产业体系的结构与特征是建立职业资格国家标准框架的基础

面对中国经济结构不可持续的粗放增长模式,党的十七大报告根据国际产业分工的新格局首次提出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现代产业体系是以结构改革推进产业布局的优化升级,促进制造与服务相融合,其表征是形成一个技术先进、结构优化、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产业系统,是中国经济实现科学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产业载体。现代产业体系自提出以来,国家发改委于2011年颁布了《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版)》,在此基础上,2013年又对有关条目进行了调整,形成了修订版本,不断明确和细化鼓励类、限制类和淘汰类产业的调整标准条件。因此,职业资格国家标准框架的内涵式发展,必须做到积极发展面向鼓励类产业的职业标准,进而指导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面向鼓励类产业的专业。就此意义而言,现代产业理念和现代产业体系的结构布局是合理构建职业资格国家标准框架的基础。

2.国家职业标准与人才培养目标的对接是中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依据

国家职业标准是一种工作标准,是基于职业分类及对应职业活动内容而制定的相应职业能力要求。它是从业者选择职业教育培训方向的基本依据,也是企业挑选、淘汰、评价从业者的标准法则。因此,国家职业标准在职业的工作内容、操作技能、理论知识等方面的梯度要求,将为各级各类职业教育确定培养目标、设置教学课程、制定教学内容及开展校企合作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提供明确的指导。此外,基于现代产业体系而构建的国家职业标准框架与我国经济转型及产业升级密切相关,它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对接,将有利于专业布局的调整、统一课程标准的制定和课程开发建设的规范化,从而真正实现中高职内部衔接,在更大程度上满足经济发展“新常态”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二)现代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是中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核心内容

现代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是中高职协调发展的核心内容,其构建是横向贯通和纵向衔接的动态发展过程,即课程的诸要素,如课程目标、内容、实施及评价等在横向上要相互协调与一致,同时,职业教育不同学历层次“启蒙职业教育——中高等职业教育——应用本科技术教育——专业学位教育”要实现课程体系的纵向衔接,横纵交织,进而构成一个内容序列化、时间阶段化、效果完整化的现代职业教育课程体系。

1.“二维结构”是现代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整体结构

职业教育一方面植根于教育的理念,即实现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植根于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和工作标准。为了保证职业教育“教育性”与“职业性”的双重目的,现代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应该同时考虑职业“非定向性”和“定向性”两个纬度。非定向性指以“准职业”为媒,将职业能力、素养与人生理想、信念、价值等有机融合,具有教育的内在规定 性;定向性是指某一特定工作岗位的规范性要求,具有职业的外在规定性。现代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使命就在于,如何使这二维结构融合成同一过程,使学生在获得职业“定向性”要求的过程中走向“非定向”的全面发展。

2.工作和生活实践是现代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生成逻辑

工作和生活实践是基于工作世界和生活世界本身的经验逻辑,给予个体经验同构化的体验过程,同时,在主体性的实施和实现过程中和谐内嵌于“人——工作——生活”的关系之中,这与“概念化”、“理论化”的科学世界不同,它使人类在改造物质世界的活动中始终伴随着价值、伦理等体现个人主体精神的意识活动。目前,无论是“工作过程导向课程”,还是“项目课程”,正是基于工作世界实践逻辑的理念,使“知识从属于活动”,重塑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根据“二维结构”的现代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目标要求,以工作实践过程的逻辑可以组织专业领域课程内容,而社会生活实践的逻辑则可以组织基础文化课程内容。前者以典型性“项目”或主动“作业”等形式,按照工作过程复杂程度体现出课程体系的序列化,从而实现中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衔接;后者通过“主题”和“专题”等形式体现贴近学生、贴近实际和贴近社会的生活实践逻辑,陶冶学生人文情怀和生活情趣,是一个长期的隐性演进过程。工作和生活实践都是人类生命展开的过程和形式,其本身就是生命意义的体现。

参考文献:

[1]孟凡华.鲁昕:关键是“衔接”——关于促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座谈会的报告[J].职业技术教育,2011(18):48-50.

[2]马树超,范唯,郭扬.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若干政策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11(21):1-6.

篇11

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今天,中等职业院校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指出, 中等职业教育的宗旨是培养具有基本专业理论知识和熟练操作技能的,适应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应用性、技能型人才,因此,职业学校的教学必须以就业为导向。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很快。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发展,“普高热”不断升温,严重的影响到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中等职业教育所面临的也冲击越来越大。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要想站稳 “脚根”,就必须适应社会市场需求,提高教学质量,扎扎实实地做好教育管理工作。

1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成功表现

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证实,职业教育对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有着积极的作用。相对国内的职业教育而言,许多国外职业教育发展更为全面和完善,在注重学生的基础教育的同时,更注重其创新能力的培养。其主要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提高职业教育的办学层次

从美国、日本、加拿大、英国等国家职业教育的成功案例来看,职业教育的层次多样化,从中等教育的普及和高等教育的日益增多,同时,随着高新技术产业的兴起与发展,为从业人员文化基础、相关背景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提高带来了可能。在发达国家的职业技术教育未来的发展方向将逐渐提高教育的办学层次,由中等职业教育阶段,逐渐往本科专业,甚至研究生层次的专业发展,以满足社会对高等职业技术人才的需要,适应整个科技与经济的发展。

1.2加强基础教育和现代科学技术教育

国外许多职业学校在对学生进行培养的过程中,较为重视学生的基础文化的学习,在扎实技能基础的同时,在教学中强化基础理论学习。从根本上增强学生的适应性和继续进行较高层次学习的能力。教学内容注重现代科技知识的发展与更新,并普遍运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教育。扎实的基础教育以及现代科学技术的灵活运用使得国外职业教育发展迅速,成为国家发展的原动力。

1.3实行课程选修制结构使得课程综合化

随着社会就业压力的逐步增大,社会职业结构的日益变化,许多学生在毕业后不能完全按照其所学专业就业。因此许多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为缓解学生的就业压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率,为使学生具有更广泛的职业适应性,并同时为学生的升学可能提供条件,接受职业教育的不同专业的学生可以在各学科之间跨科选修,同时,学校将相近学科合并为一个综合性大类学科。比如通信学科与物理电子学科合并为电子通信科,这样增强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同时也提高了职业教育对社会的适应性,为社会输送了许多人才,并有效的提高了就业率。

1.4注重创新能力培养

在第二届国际职业技术教育大会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职业教育定义为技术和职业教育与培训(TVET),重点强调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其中包括自我谋职技能、创业态度、创造性和革新能力,把握和创造机会的能力等。美国、日本、加拿大、英国等发达国家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尤其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是尤为重要的因素之一,也是决定职业教育成败的关键。基础知识体系可以通过短时间的学习迅速提供,而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培养和锻炼才有可能形成,因此国外职业教育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过程中,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领先我国。

1.5拓宽办学渠道

国外许多发达国家采用地区与地区间合作、学校与企业、社区合作等多种层次类型的办学形式来开展职业教育及培训,并积极开展国际职业技术交流和学术交流,广泛吸取友国间的成功经验,进行有效资源共享。这一互利模式已得到许多职业教育专家们的共识,取得多方的资金支持,并且为学生的就业铺好路。

1.6做好职业指导

由于现代社会普及教育年限的延长,大多数学生对职业了解甚少,较缺乏择业意识。象我国大多数学生在选择职业教育时,对其所选专业的情况并不了解,大多只是一味的盲从以及听从父母的意愿。因此从中学阶段开始进行的职业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许多职业教育成功的国家在现代学生的中学阶段就建立其职业意识,提供职业信息,按照不同年级的学生特点,系统地进行职业知道,培养学生对社会职业的兴趣以及独立选择职业的能力,使学生掌握不同职业的基础知识以及一些基本技能,了解该职业的社会角色,培养学生们的职业意识,增强其学习兴趣,提前做好就业准备,使学生尽早进入职业角色。

转贴于

2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2.1中等职业学校定位不准,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没有特色,学生没有竞争力

许多中等职业学校在办学过程中,一味地追求办学层次,强调理论的学习,忽略实践教学,模仿本科层次的教学,这不但加强了学生的学习压力,同时使得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在社会竞争中缺少了核心竞争力,在学历落后于人的同时,实际操作能力也落后,久而久之,学生的就业率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2.2教学质量有待提高

学校在用人标准时往往只注重学历,乐意聘请高学历的教师,却往往忽视了中等职业教育的实践性,许多刚刚毕业的高学历者并不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使得教学过程缺乏生动具体的事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没有兴趣,缺乏竞争力。

2.3教材理论性过强,而实践性较弱

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自主编写各种课程的系列教材,市面上关于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书籍层出不穷,然而大致内容相差不大。大多教材普遍关注的是理论知识的构筑,忽略了中等职业教育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缺少如何运用相关知识的案例分析,这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老师备课的难度,学生往往学完了一门课,感觉空洞无趣,在工作中也会感觉无从下手。

3解决对策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会计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对会计人才的素质和能力要求不断提高。有数据显示,我国中小企业的数量已占全国企业总量的99.3%。而我国大概75%左右的工作岗位也由中小企业提供。由此可见,中小企业的就业逐渐成为我国中等职业院校毕业后的主要选择方向。针对这一现象以及现有教育制度中的一些问题,本人根据多年的实践教学经验,提出以下建议:

3.1政府应注重宏观调控,加大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支持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离不开宏观政策这一大环境背景的支持。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国家在政策、法律、法规等方面予以规范,并在相应的经济上给于充分的支持,比如人才的引进,专业设备的完善,都离不开经济这一大的环境。

3.2完善教师队伍建设,注重理论和实践经验双重结合

教学过程中,教师是知识的传导体,无疑是学生学习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学校的培养目的是学生的技术能力,这就要求教师不光具有完整的理论知识,还必须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能够很好的联系实践进行理论教学。

3.3完善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特点的教材

目前实际教学过程中,仍然缺少一本实用性较强的专业书。因此,这需要国家在中等教育领域中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对突出的教师们共同合作完成一套具有创新性及有效的中等职业教育教材。

3.4以为企业制定人才为目的,以产学研模式为载体

学校培养的最终目的是能在许多中小企业就业,因此对于学校而言的理想状态就是培养出来的学生符合某家企业的需求,并且解决学生的就业。学校可以采用产学研相结合的方式,与企业共同制定学生的培养计划,为企业量身定做适用型人才,为企业培养出具有职业特色和理论知识的实用型人才,同时与企业签订毕业就业协议,优秀的毕业生可以适当解决工作,这样一来,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能够培养出适合企业发展的人才,达成双赢局面。

参考文献

[1] 刘卫民.对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思考[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

[2] 骆孟波,尚晓梅.高职教育现状及对策浅析[J].职教论坛,2005,1.

[3] 叶广荃.国外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比较研究与借鉴[J].教育教学研究,2005,6.

篇12

中图分类号:D9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3(2012)10-0071-02

教育是全面而系统的,单一的教学形态是无法适应社会对教育的需求。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学生法律教育,是学生全面培养、形成健康价值观和人生观的重要依托,是全面贯彻新教育方针的重要举措。不过,从实际的教学形态来看,法律教育的地位和内容无法构成教学效力,其真正的教学价值无法彰显。据此, 就如何实现法律教育的全面性和有效性,是全面提升学生思想品德、职业技能教育的重要基础。

一、高等职业教育中学生法律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一)法律教育彰显教育方针,构建了新形势下的教育培养目标

目前,高等职业教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职业技术培养,而更多地是综合素质的培养,并以职业道德和思想教育为主线,形成新形势下的教育培养目标。在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下,法律因素成为了学生走入社会、从事工作岗位所必须的储备知识。在法律教育之下,充分体现了当前的教育方针,以职业为导向、以全面培养为依托,形成的系统培养机制,有效地做到“培养学生技能、培养学生怎么做人、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等,这是现代教育优化的缩影和需求。

(二)法律教育凸显教育的全方位,是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补充

法律教育作为思想道德教育的补充形式,以其切合实际需求的角色,成为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成分。学生处于个性、思想发展的关键期,其内在道德元素的须知,强调了法律教育补充教育形式的重要性,以规范和引导学生正确的行为和思想,这对于学生面对社会环境、熟知社会关系起到重要的作用。同时,职业道德素养对于职业教育而言,其重要性是等同于技术教育,是学生在全方面的素质培养下,更好、更有利的去适应社会、创新工作素。

(三)法律教育的良性促进作用,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依据

我国社会处于改革发展的转型期,学生如何审视和面对社会元素,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在法律教育的良性促进作用下,学生可以很好地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适应社会元素的变化、以符合当今人才素质的需求。社会在变化,人的思想意识也在转变,如何审视好社会变化、如何正确的自我引导,是学生通过法律教育所能有效实现的。据此,在法律教育的良性促进下,学生的成长更加的健康,对于预防学生犯罪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高等职业教育中学生法律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法律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把法律教育兼容在德育教育之中

高等职业学校在法律教育的层面上,缺乏足够的重视,把法律教育兼容在德育教育之中,造成了法律教育的实质性缺失,无法形成其真正的教学效力。目前,学校的法律教育教材是德育教材的一个次要部分,没有形成相对系统而全面的加血体系,这就谈何构成教学效果了。我们要分清楚,道德人和法律人的区别,两者在本质上是存在差异的,而学校恰恰把两者等同兼容,造成了广义上的学校德育教育。所以,法律教育在实际的教学中,处于比较“尴尬”的地位,进而造成本质与现实的巨大反差。

(二)法律内容被孤立,法律素质置于素质教育内容之外

在谈及法律教育的同时,不得不说道法律素质这一概念,其是基于法律教育以形成自我行为的约束与规范,是一种内在的法律品性和特征。面对现在的法制社会,法律素质的需求已成为现代人立足长远发展,审视发展事业的重要内容。但是,高等职业教育中,法律教育内容被孤立,法律素质放置于素质教育之外,对于教学的目标和培养的机制,缺乏明确的说明和实践,造成了法律素质教育的实质性“空白”。所以,法律教育成为了表面式的教育,无法构成实质意义上的教育价值。

三、高等职业教育中学生法律教育的完善措施

加强学生法律教育已成为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方面。在完善教育的进程中,要审视好已有的教学问题,以开拓新的教育形式和框架,进而够好地形成法律教育的效力。

(一)强化法律教育的重视程度,尤其是专门课程建设的推进

法律教育的重要性认识,是给予法律教育正确教育地位的前提。教育部门要认识到法律教育的重要性,审视好学校教育的缺失面。在足够的重视之下,可以稳固的推进专门的课程建设,把兼容的教学内容分化出来,以独立的联系性的教学关系,来进行全面的法律教育。

(二)健全素质教育理论,把法律素质教育提升到应有的高度

要逐渐地健全素质教育理论,要切实的跟进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的需求,形成全面而有效地素质教育理论。在全面的素质教育理论中,要明确法律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以形成法律教育在教学体系中的真正价值,当然,法律素质教育的健全发展,还要依托了教学体系的优化,把法律教育以独立而联系的内容模式,来形成有效地教学效力。

(三)强化学生法律基础的培养,以形成良好的法律素养

法律教育的开展不能“一竿子”的把其等同于法律知识教学,这两者在本质上是有区别的。法律教育更多地是(转上页)(接下页)强调学校的教学形式,以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法律行为习惯,诸如:知法、守法等行为品性的养成,是法律教育的一个重要出发点。同时,在法律教育中,让学生学会如何用法,进而全面的培养学生的法律素养,自觉的形成法律效力的意识。

四、结语

高等职业学校的教育模式已发生了本质性的转变,关于如何构建全面的培养机制,是强化职业教育效力的关键内容。基于法律教育的教学形态,已成为德育的教育、职业教育等的重要内容支柱,其潜在的教育价值是社会发展、国家建设所需求的。据此,高等职业学校要审视当前存在的法律教育问题,以构建系统的教育体系,进而更好地迎合教育改革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龙屏风.高等职业院校法律教育实践性教学方法探究[J].职业教育研究,2006,(1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