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6 10:19:4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德育实施的主要途径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2(c)-0-01
长期以来,中学英语教学一直局限于词汇、语法知识的传授,这使课堂教学变得死气沉沉。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和推广,英语教学中开始逐步强调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英语教师的任务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大量的交际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对此,该文以中学英语教学为研究背景,企图对英语素质教育进行深入分析,进而从根本上改变传统英语教学模式,提高中学英语教学质量。
1 中学英语素质教育的内涵和目标
中学英语素质教育主要是发展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素质。素质(quality)是指人的基本品质,素质教育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的需求,促进其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提高与发展。在今天,英语作为全世界共同语,在各个领域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英语教学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关注。英语素质教育是使学生掌握英语基础知识,获得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培养能够综合运用英语资源的人才教育。1999年,教育部制定的《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重申实施“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为中学英语教育注入了无限生机。新课程改革后,中学英语素质教育具以下基本特点:第一,中学英语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学生英语综合素质为目标的教育;第二,坚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使学生得到和谐发展;第三,中学英语素质教育强调教会学生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传统的中学英语教学目标主要是以知识传授为主,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和发展。而现代教育目标是培养具有知识、能力、素质的人,教育目标的价值取向也由知识教育转向以知识为载体的素质教育。中学英语素质教育目标体系应包括以下内容:其一,知识目标。这一目标是中学英语教学目标的初级阶段,主要以听说为主,着重培养学生英语常识。其二,能力目标。这一目标主要强调意义性仿效,加强基本训练,着重培养听、说、读、写全面训练,提高语言教学质量,创建英语角(English Comer),创设英语教学情景。其三,素质目标。英语教学素质目标是高级阶段,着重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发动学生进行多项训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获得一定的自学能力,增进学生对英语国度的了解,提高语言记忆、想象、联想等能力。
2 实施中学英语素质教育的主要原则
首先,全面发展的原则。英语教师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语言交际在课堂上生动精彩,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英语教学中,应多采用鼓励方式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提高教与学的成效。其次,整体性原则。中学英语教学要求对学生在听、说、读、写等方面进行全面训练,要求教师结合课文的语言实践活动去教授语言结构,采取以语言的功能、语音、词汇、语法结构等为主体的整体教学方法。再次,发展非智力因素的原则。动机、兴趣、习惯等因素都是非智力因素。作为英语教师,要及时地发展这些非智力因素,培养优良的学习素养。
3 实施中学英语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
3.1 提高英语教师的自身素质
实施素质教育需要复合型的教师队伍,高素质的教师要具有专业知识和广博的视野,掌握相关学科的知识。因此,要提高学生的英语素质教育,首先要提高英语教师的素质。根据我国实施英语素质教育的要求,英语教师应具备思想道德素质、汉语知识和能力的素质、科研能力素质、社会交际能力的素质等。要具备以上素质,英语教师要不断更新和充实自身的知识结构,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提高英语教师的素质,只有这样也才能真正地实施素质教育。
3.2 英语教师要及时更新教学观念
观念是行为的先导,实施素质教育首先要使英语教师认识到英语素质教育的本质,要切实转变观念。第一,转变英语教育目的观。英语教育是提高全体学生的英语水平,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进一步深造打好基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药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得以和谐的发展。树立重视发展学生的交往力、表达、思维、自学和创新等能力的教育观念。只有树立这些教育观念才有可能使学生成为社会需要的高素质英语人才。第二,转变英语教学质量观。教学质量观影响着人才的培养的规格。就中学英语学科来说,英语教学质量要大面积提高学生英语水平,重视了听、说、读、写等全面训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和能力。第三,转变英语教学方法观。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在教学中必须突出交际性原则,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语言活动中枢,使每个学生得到最大限度的收获。
3.3 优化英语课堂教学
第一,优化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优化可以促使教师变单纯知识传授为能力素质培育,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听、说、读、写及个性发展教育。第二,优化教学过程。在优化教学过程中,应注重问题的情景、知识的视野、探究的过程以及运用的效果。第三,优化教学内容。是指教学内容难度适当,贴近学生生活,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均得到最大收获,达到培养英语综合素质的目的。第四,优选教学方法。选择教法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差异和智力情况来选择。同时,还要考虑教师自身的修养、条件和特点,教师应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提高教学效果。第五,改革教学评价。英语教学评价的原则应具有针对性、科学性、透明性、多样性等,评价方式灵活,包括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等。因此,改革教学评价就是能够及时检查、反馈、调整英语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失误与偏差,它对教学效果进行客观地检查或价值判断,从而促使中学英语素质教育教学目标的
达成。
3.4 加强多种教学方法多样化
教学有法,法无定法,贵在得法。必须选择一种较好的教学方法才能有好的效果。中学英语素质教育应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第一,因材施教法。因材施教法可以采用个别辅导、分组教学等。第二,情景教学法。教学情景教学法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感知学习内容,这是英语教学较为流行的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包括实物演示情景、音像表演情景、角色模拟情景、问题探究情景等。第三,课外泛读法。广泛阅读是带动语言学习的一条重要手段,在语言教学实践中是一个重要的方法。第四,教学方法还包括英语朗读法、英语表演法、循环记忆法等。总之,只有结合中学英语素质教育的理念,才能找到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在我国,1950年代“院系调整”以后,高等教育被当作专业教育,专业教育主要服务于学生毕业后的社会职业,所以,职业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受到特别重视,教师、学生的主要时间和精力,学校的主要资源,集中投入职业教育。而科南特所谓的公民教育和良好生活教育,很长一段时间,重视不够,投入不足。1980年代以来,人们逐渐认识到高等教育仅重视专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缺陷,提出在高等学校开展文化素质教育和通识教育[2],这两种教育主要与公民教育和良好生活教育有关。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1998)要求高等学校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第四条),而不限于开展专业教育和职业教育。通识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高等教育重要和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与专业教育一起,构成我国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两根支柱。 二、我国高校通识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我国多数高校培养方案中都有通识教育部分,学校也多声称重视学生全面发展,重视通识教育。而在实践中,由于专业教育思想根深蒂固,学生就业压力大,学校、教师和学生对通识教育的重视程度依然不能与专业教育相提并论。至今,我国高校尚未形成稳定和有影响力的通识教育模式,部分原因也应归结为通识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中较短的历史。
我国各高校通识教育没有统一的做法。不过,在多数高校,通识教育被当作专业教育的补充,学生通过自由选修或按一定要求选修规定数量的学分和课程,完成通识教育。很少学校通过认真、广泛的调查研究,经过严格、规范的程序,制定适合本校特点、具有本校特色的通识教育目标。尽管一般都对通识课程进行分类,但对课程开设,学校和教师都比较随意,经常以教师兴趣和工作量需要为据,造成课程分散,没有结构,缺少标准,与通识教育目标脱节等问题。通识课程教学方法陈旧,对教育效果缺少必要的评估。这样的通识教育和通识课程,很难保证质量,很难完成通识教育培养优秀公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任务。 三、通识教育目标
作为选修课程的通识教育课程,在不少管理者、教师和学生心目中,不过是让文科学生学点自然科学常识,让理工科学生学点人文知识,“通识”就是什么知识都知道一点。对通识教育目标的这种理解显然很肤浅。事实上,在信息化时代,单纯为学生提供知识的通识教育,其价值已经大打折扣,学生几乎可以随时随地获取任何知识,在任何一个知识点上,他们甚至都可以与教师一较高下。通识教育不是风花雪月,不是为培养巧舌如簧的学生增加谈资,它有严肃的目标。
我们将通识教育理解为现代社会公民素质教育,为社会未来公民提供共同基础课程。我们强调“现代”,是说学生应具备适应现代生活的知识、价值、思维和能力。我们强调“社会”,是说学生不仅要成为国家政治事务的积极参与者,而且要成为社会生活的积极参与者,成为作为社会细胞的积极的个人。根据这个目标,我们将通识教育的主要任务确定为,促进学生一般发展,为他们未来的社会和个人生活做准备;在提升其个人价值的同时,促进社会进步和提升社会公共生活的品质。对于现代社会公民的具体素质,我们将其确定为:清晰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并能使用可靠知识和正确价值观认识和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积极的价值观和科学的思维方式是现代社会公民素质的两根支柱,而在正确价值观指导下综合使用不用领域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现代社会公民素质的核心。
基于以上目标,我们将通识教育课程划分为三个领域:(1)公民:使学生了解和理解现代社会,培养公民意识和公民责任感。(2)文化:使学生了解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的核心部分,培养文化素养和积极价值观。(3)科学: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维方法,以及使用科学思维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习惯和能力。以分部选修方式,要求学生在每个领域选修一定学分的课程。在组织和设置三个领域的课程时,我们努力使各门课程的内容和教学方法与通识教育目标相一致。 四、核心课程
在认真研究通识教育目标基础上,组织和建设高质量、与教育目标相一致的课程,是做好通识教育工作的关键。
首先确定通识教育课程的形式,课程形式需要适应通识教育目标的要求。主要的课程形式有学科课程、活动课程、核心课程、名著课程等。学科课程是教育实践中最为常见的课程形式,它以学科知识体系为线索组织课程内容,适合向学生传授系统的学科知识,这种课程具有简约性,效率高,课程编制相对容易,易于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也易于评价学习结果。然而,由于我们确定的通识教育目标主要不是增加学生知识,所以学科课程并不十分合适。活动课程以学生从事某种活动的动机组织课程内容,这种课程密切联系学生的实践,但效率低,比较适合知识基础薄弱的低年级学生。名著课程具有综合性,也适用于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但名著讨论的问题一般具有时代局限性和情景性,经常脱离当前社会实践,与我们确定的通识教育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目标不一致。这些课程形式都不是很适合于通识教育目标。
有鉴于此,我们倾向于主要采用核心课程实施通识教育。对于核心课程,人们经常望文生义,理解成课程计划中最重要的课程。在教育学中,核心课程具有特定含义,是指以具体问题为核心组织的课程。核心课程的问题可能来自社会实践,比如“能源”、“转基因”、“环境”、“人口”等问题,也可能来自科学和理论领域,比如,“从牛顿到爱因斯坦的物理学”、“细胞”、“生态系统”、“科学史和科学方法”等。核心课程的内容通常是跨学科的,例如能源问题涉及科学、技术、经济和地缘政治等不同领域知识。核心课程很适合训练学生的综合思考能力。在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学生需要使用不同领域的知识,需要考虑价值和伦理问题,需要采用科学、系统的思维方法。在学习和研究像“从牛顿到爱因斯坦的物理学”这样的课程过程中,可以通过考察物理学知识范式的变化,加深学生对科学思考方式的理解。
明确的通识教育理念、具体的核心课程标准、与任课教师的细致沟通,是建设核心课程体系的关键因素。
在对通识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任务和目标认真研究、广泛深入讨论,并在校内达成基本共识基础上,我们组成一个小规模的核心课程专家组,专家组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对于通识教育的基本共识,研究和制定核心课程的具有标准;审核面向全校征集的核心课程,并与任课教师就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认真沟通,保证课程质量并符合通识教育目标;对通识教育和核心课程效果进行评价。
关于核心课程的具体标准,专家组提出要“顶天立地”。所谓“顶天”,是说核心课程要有思想、有原理、有方法,要能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能仅仅提供肤浅、零碎、拾遗补缺的知识。所谓“立地”,是说核心课程内容要结合具体问题,要与社会实践和学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联系起来,不能空讲理论、原理、方法。比如,我们不赞成单纯讲科学方法论,而应该将科学方法论与科学史结合起来;离开科学史,科学方法论是空洞的;离开科学方法论,科学史是没有灵魂的。将理论知识和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将知识、原理、方法和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结合起来,是我们核心课程建设的主要特色。
根据核心课程标准,专家组严格审核老师们提交的备选课程。少数课程直接获得通过,一些课程需要修改,另一些课程未获通过。对于需要修改的课程,专家组会提出具体修改意见,并与任课老师认真讨论课程内容及其编排方式、教学方法、参考文献、作业、学生学习量、考核方式等具体问题。
我们已经开出60余门核心课程,基本可以满足学生选课需求。为了体现对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视,“批判性思维”课程为全校学生的必修课。我们也开设了全校学生必修的“公益课程”。这些课程成为学校通识教育的特色。按照我们的理解,对于实现通识教育目标,核心课程不在门数多,而在质量高,一些重要的、体现学校特色,又有质量保障的课程,可以作为必修课开设。 五、问题、经验与教训
在通识教育和核心课程改革实践中,我们也遇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在我国高校具有一定普遍性。突出问题有两个:
(1)高水平核心课程建设受到师资条件限制。“顶天立地”对于课程编制来说,是一个很高要求。要深入浅出,教师要对课程内容和相关问题有深入研究,梳理其中的逻辑联系,并结合对具体实际问题分析,展示给学生。学术水平不高的教师无法做到“深入”,而学术水平高的教师也未必能做到“浅出”,唯有既有深厚理论基础,又能熟练使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师,才可能做到深入浅出。就像“大手笔写小文章”,看似容易,实则需要很深的功底。而且,核心课程围绕具体问题跨学科组织知识,编制课程的教师要有广阔的知识背景,这对每一个教师都是一种挑战。顺便指出,不同学科领域教师合作开设核心课程,是一个很好的想法,但不同学科领域的教师共同讲授一门课程,容易把课程讲得七零八落。不同学科领域教师合作编制课程,在深入和充分交流基础上,由一两名教师完成一个教学班的教学工作,可能是更好的做法,但这需要学校的精心组织。不仅核心课程编制需要深厚学术功底,教学实践也需要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高超的教学艺术。像鼓励学生实质性参与教学过程,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指导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和科学研究等等教学环节,都是很需要技巧的。
所以,开设高水平核心课程对青年教师来说是一个巨大挑战,核心课程更适合由教学经验丰富、学术水平高的高职称教师开设,并在课程编制和教学过程中,对青年教师进行悉心指导。但一所学校有多少教师能开出高水平核心课程,他们愿不愿意开设核心课程,都是很大疑问。我们在实践中遇到了高水平教师不足,且一些高水平教师不愿意或其所在院系不同意其开设作为公共课程的核心课程的困难。高水平、有经验的教师总是稀缺资源,而他们不愿意或其所在院系不同意其开设核心课程,则是认识问题,是高校内部管理制度和资源分配问题。具体包括:教师重科研、轻教学,教师和管理人员对通识教育重要性认识不足,学校内部管理和资源分配制度导致校内各院系不愿其资源在全校共享等。
为了解决核心课程的师资问题,我们从国内著名高校邀请著名学者为学生开设高水平核心课程,举办通识教育讲座,但这终究是杯水车薪,且可持续性也是问题。核心课程还得主要依靠校内教师。
(2)学生喜选“水课”,学习任务较重的核心课程不受学生欢迎。选课时,那些课程内容相对容易、学习任务轻、容易得高分的公共课程(即所谓“水课”),似乎更受学生青睐。而我们邀请著名学者开设的核心课程,由于课程有一定难度,学生得分不高,经常要面临学生选课不足的窘境,校内教师开设的示范性核心课也常遭遇同样尴尬。高质量的核心课程,学习过程都不会太轻松。我国高校学生学习任务总体上较世界著名高校轻松,这是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不高的重要原因。
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自然不是迁就学生不恰当的喜好,若所有通识课程都不“水”,学生便无“水课”可选。在核心课程专家组审核老师们提交的核心课程时,课程要求的学生学习量,是一个重要观测点,若专家组认为学生学习量不足,会与任课教师沟通。我们也邀集核心课程任课教师召开主题为“核心课程不是‘水课’”的座谈会,与老师们讨论提高核心课程对学生的要求的问题。
相对于核心课程师资问题,学生喜选“水课”较为容易解决,但解决第二个问题,需要先解决第一个问题。高水平师资是通识教育和核心课程改革取得成功的关键。
在开展通识教育改革过程中,我们的主要经验是:(1)要有清晰的理念;(2)要与全校师生尤其是任课教师分享改革理念;(3)在每一个环节上,工作要细致,细节决定成败。我们的主要教训是:(1)要立足于学校的实际情况,不能太过理想化;(2)教学改革需要校内管理制度尤其是人事制度和资源分配制度的配合。
参考文献:
教育品质的好坏是教师教学品质的反映,没有好的教师就不会有好的教学质量,只有教师自身素质的高质量,才可以有教育教学的高质量。这就要求教师在各个方面苦练基本功,提高自己的语言素质和理论修养加强自己的口语能力、表达能力,要学会简单的绘画、演唱和表演,学会使用制作在教学中各种教具,把课堂气氛创设的直观形象、生动活泼,激发学生对英语的爱好和学习积极性,最终达到在愉快、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中实施教学目标。教师素质的优良和水平的高低在学生意识中的形成是永久的,他对学生的影响有时是一生的,他对学生潜意识感染往往是他今后选择专业和择业的标准。这样外化可转变为内化,当内化起了作用,学生就能自发地创造语言学习环境,自觉自愿地学习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外化对内化起重要作用,最终内化发生质的变化。
二、转变观念,改进教学方法
英语教学的方法改进,是以教育观念的更新为前提的,观念是人的高层次心理需要的反映,教育观念是教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可以产生一种强大的内驱力,它可以激励教师以全身的投入实现自己的教学追求。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建筑施工单位;建筑管理单位;成本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
1 概述
显而易见,近几年来我国的国民经济呈现又稳又快的增长趋势,社会的急剧进步也是大家亲眼目睹的,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直接促进了建筑行业的发展,作为建筑施工过程中一项不容忽视的工作,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对整个建筑工程项目起着很大的影响,甚至直接决定着一个建筑工程项目的成功与否,此外,建筑物居住者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建筑工程管理项目的影响,所以我们不难发现,做好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高度重视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势在必行。
2 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性分析
2.1 成本管理
工程项目成本形式包括预算成本、计划成本及实际成本,成本管理是对其进行预算、计划、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在建筑工程管理中,成本管理是与工程项目经济效益直接挂钩的组成部分,专业成本人员根据业务分工,以生产经营为中心开展工作,形成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的成本控制体系;科学的成本管理之下,按照已编制的短期和长期用款计划来实现对施工及各种费用的精细管理,能够确保工程项目的按时结算。
2.2 质量管理
对于一个建筑工程项目而言,质量是其灵魂和核心,评价一个建筑工程项目是否成功,质量的高低是最主要的一个指标,由此可见,必须做好质量管理工作。众所周知,质量管理工作具有系统性强、综合性强、复杂繁琐的特点,所以做好质量管理工作并不是想象中那么简单,此外,质量管理工作是否到位还影响着施工进度、施工效益等许多的方面,不同部分之间的联系是极其紧密的,质量管理的对象和范围是十分宽泛的,施工材料、施工所用的机械设备、施工人员、施工场所等都包括在内,做好质量管理工作,将直接激发现场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工作效率也会得到很大的提高,整个工程项目的质量也就从更大程度上得到保证。
2.3 安全管理
由于我国劳动力资源极为丰富,所以建筑行业对施工人员的数量大可不必担心,有目共睹的是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态势十分良好,发展前景也很广阔,但是从建筑工程安全管理这一方面来看,我们不得不承认做得不够,最有力的证据就是每年大量安全事故的发生和屡禁不止,安全事故的发生造成了人员和财产方面不可估量的巨大的损失。而要想切实彻底地提高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水平,需要施工单位和政府部门双管齐下,在密切的协作下才能取得意想中的效果。对政府而言,需要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监督机制,依靠法律法规的强制性和约束力保证建筑行业安全管理,就施工企业而言,就是要依靠健全和完备的奖惩机制敦促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与实施,这样一来,员工自身的安全得到了保障,许多的安全隐患也被扼杀在摇篮当中,当业主正式入住建筑物之后也大可不必对自己居住的安全性有过多的忧虑和担心,所以做好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是有百利而无一
害的。
3 新时期我国建筑工程管理实施途径探析
3.1 提升重视程度,创新管理理念
理念的顺利实现有赖于完善可靠的制度和强而有力的执行,反之,制度的完善、机制的健全和行动的有效则要靠理念来支撑与指导。因此为切实加强建筑工程管理,首先要从意识层面提高对管理工作的重视,突破传统观念条框的规制,善于反思、敢于创新。对内,在信息技术视域下,建筑企业可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对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性进行全方位、有深度的宣传。
3.2 完善现有制度,健全管理机制
第一,建立并完善建筑工程管理制度和体系,但是一定要符合我国国情。第二,监督工作有待加强,以更加严格的监督工作来规范施工管理。依靠制度的强制性和约束力保证建筑施工管理机构和生产体系及其工作人员在其位谋其职,发挥实效,切实有效地发挥其保证安全、加强管理的作用,对机构和人员严加管理;施工企业把《建筑施工管理法》当作主要的管理法律文献,并针对自身实际情况制定更为完备、明确的管理法律法规,而且要得到真正的落实。需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完备的安全监督制度和法律法规,并真正执行。
3.3 加强监管控制,确保施工质量
施工质量管理是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由于其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因而更加应该重视监管工作,确保工程项目施工的高标准、高效率和高质量。将成本管理工作在全人员和全过程上进行精细化、动态式管理,坚持贯穿始终。不能为节约成本而一味选择信任承诺最低成本的单位,低成本可能代表成本管理有效,也可能出现偷工减料的问题。
3.4 注重安全教育,强化安全措施
作为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基础,建筑工程的安全施工是提高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工作具有比较宽泛的范围和比较全面的内容,在建筑工程的整个施工过程中处处都有体现,贯穿施工过程的始终,施工的质量受到施工材料、技术方法、机械设备、施工和管理人员的个人素养和安全意识、监管工作的力度大小等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如果想要保证施工的安全性以及施工质量、施工进度,需要时刻保持清醒的认识,不断增强安全意识,做到防患于未然。
3.5 提高人员素质,规范施工过程
人作为各种机制、制度的制定者和执行者,对制度发挥的作用和产生的效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若要保证建筑工程管理项目的质量,首先需要增强人的综合素质,既包括科学文化素质,也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施工中的设备操作人员是施工人员的主要构成部分,他们对建筑工程项目的成功影响巨大,所以要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在这里强调“定期”二字,因为只有定期的培训,才能起到预期的效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培训一定要具备很强的针对性,一方面着力于提升现场施工和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提升业务素质,专业知识是开展任何工作的重要基础和必要前提,一旦缺乏足够雄厚的专业知识,开展施工和管理工作就会受到很大的阻碍;另一方面就是针对于员工的责任心给予足够的重视,建筑工程项目是一项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工作,涉及到社会各个阶层、各个群体的利益,促使施工管理人员形成正确的社会价值观、人生观和社会观,从内心深处树立道德诚信的原则和理念,最终达到促进建筑施工单位和社会健康长远发展的目的。
4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的管理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复杂、繁琐的特点。为了自己的健康与持续发展,更为了给社会创造更多的利益,建筑施工项目的质量首先要得到保证,坚持质量管理与安全管理并重的原则和理念。
参考文献:
[1] 方倩.对建筑工程管理重要性的分析[J].城市建设,2010,(54).
[2]潘承仕, 张仕廉. 安全管理对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意义[J]. 建筑经济, 2003, (12).
[3]柯国东. 论建筑工程中技术管理的重要性[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09,
作为从事基础教育的中小学来讲,就承担起来了激发和营造出孩子学习兴趣和爱好的第一个育人环境,国家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同时,很多家长也看到和感受到了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现状,对于一些条件相对艰苦的家庭来讲,孩子的教育培训投资就成为他们彷徨不定的选择,在为了快速提升和解决就业的大思路下,很多家长选择了技能培训,作为培训的学校和部门来讲,这又为他们带来了丰厚的收入和解决了部分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可以说是一举两得,且此举也符合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技能培训的方针和政策。
一、通过树立良好形象来教育学生
很多时候其实给学生树立一两个典型的形象是对他们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现在大家所倡导的正面教育从某种意义上就来源于这种典型形象教育,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讲,他们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希望得到来自同学的羡慕的目光和看到贴满墙报的小红花,这是现在大多数小学老师都在使用的教育方法。调查也发现这种方法确实有效可行,孩子需要和身边的同学进行对比,需要自己在完成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之后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赞许,当然很多老师把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也直接过渡成了一种参照对比,这从某种程度来讲,确实存在很多问题。
如果使用不当会造成学生心理上的自卑感,从而越加恶化,开始害怕和厌恶学习,最后恐惧学习,所以树立良好的身边形象,是我们从德育教育手段实施中总结出的经验。在成绩考核中,教师应该适当应用,更不可成绩决定论来使孩子有了偏激的想法和激动。通过某一件发生在身边的事情,教师通过班里同学的表扬,通过每一位同学的独立发言和赞许,让大家都看到良好形象的事迹和举动,并以此来学习和监督,这样一方面可以帮助大多数同学积极向上,另外也是对典型的监督和管理,敦促他更好的以身作则,并通过民主选举的方法,不间断的来维护和树立新典型形象,使每一位同学都有机会成为班级中同学学习的楷模,这会极大的促进同学之间的学习、积极向上和班级荣誉感。
二、通过媒体来教育学生
随着国家经济的迅猛发展,网络媒体的教育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事物。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媒体来搜集和整理一些学生比较喜欢和关心的事物和动态,帮助孩子树立自己心目中的偶像和学习的榜样,并通过正面教导,使他们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如上个世纪中期,基本上每一位学生的目标都是教师、人民或者医生,因为孩子身边见的最多或者听的对多的就是这些人的事迹,也有很多孩子是在父母的潜移默化的培养过程中有了这些人的想象,事隔数十年之后,今天可能更多的孩子树立的自己心目中的形象的时候就是五花八门,什么行业都有,可能有飞行员,可能有律师等。
是社会的发展使孩子能接触和看到更多的行业和领军人物,记得有一个朋友就告诉我,他七岁的孩子因为经常在体育新闻中听到很多体育明星的名字,就非常崇拜他们,时常要拉着他们去给自己买一些体育用品,也希望自己将来可以成为一个体育明星。很多学生喜欢的动画节目或者科普知识的讲座也是他们学习和了解外界的介质,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应该积极的引导孩子来通过电视、网络媒体来进行德育教育。
三、通过身边故事来教育学生
身边故事的教育方法对于中小学生来讲,可能更可行有效,因为发生在身边实实在在的事情,对于每一位孩子来讲,都是亲眼目睹或者耳闻的,能完完全全的了解和掌握事情的来龙去脉,再加上父母和老师的分析和引导,让他们能更加真实的了解事实,辨别是非。曾有一位朋友就时常喜欢带自己的孩子去朋友家聊天,大家开始都不明白这其中的道理,觉得自己去聊天就行了啊,为什么还要带上孩子去呢,这容易消磨孩子学习的时间和精力,对孩子的学习产生负面的影响,但是后来大家才发现,他通过这种方式有力的帮助了孩子了解身边的人和事物,学习到了很多在学校学习不到的知识,使孩子知道身边的事情都做不好,身边的人都相处不好,将来如何在社会上和人搞好人家关系。
举一个最简单的实例我们来看,假如你身边有一个从小就非常调皮捣蛋不学无术的孩子,现在长大成人,成为社会的罪人,那么你对此会有什么感触,可能家长和老师说再多的实例都不及这一例对孩子更有震撼力,因为身边实实在在的东西能够让他看到实物发展的每一个阶段,让他们明白很多虚幻的例子感受不到的东西,通过身边真实的故事和人物来帮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参考文献
[1]孙建华.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与中小学德育研究综述[J].新课程研究.2008
15年来,协作区紧紧围绕推进区域合作向紧密型实质性发展,不断摸索、探究、创新,通过区域合作章程,编制区域合作发展规划,制定区域合作行动纲领等指导性文件,并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工作机制。
“十一五”期间,协作区在推动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形成和全面发展,在促进全国区域协调发展中,已经越来越凸显出它的地位和作用,最显著的一点就是2009年5月份国务院颁发的《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若干意见》中,闽粤赣13市成为国家区域合作与发展战略的重要一翼。闽粤赣13市区域合作取得的成效主要表现在:一是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合作发展、加快发展意识越来越强;二是交通链接规划建设速度逐步加快;三是产业合作不断深化;四是城市联盟构建卓有成效;五是旅游合作更加紧密;六是环保合作成效明显;七是宣传造势营造良好的合作氛围;八是多层次多部门宽领域的合作全面展开等等。这些积极成效,为新时期进一步加强闽粤赣13市区域合作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并在推进合作工作的实践中创造积累了一些经验和做法:一是坚持推进高层共识、互动互访,让区域合作在各个层面、各个领域全面实现互动;二是坚持合作理论的研究探索,认清形势,把握发展机遇,创新合作机制;三是坚持积极搭建平台,拓展领域、推进区域合作向多部门宽领域全方位发展;四是坚持紧密型实质性发展,推动区域合作由点及面、由浅入深;五是坚持加强宣传合作,提高宣传区域合作的影响力,推动区域合作有序开展。
二、“十二五”时期推进闽粤赣13市协调发展的主要任务和实现途径
“十二五”时期,闽粤赣13市要按照“统一规划、整体布局、设施共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原则,进一步协调城市、城郊、城镇、城乡发展空间,合理配置生产要素资源,逐步形成同谋规划、同网交通、同享信息、同体市场、同布产业、同兴科教、同线旅游、同治环境的抱团发展趋势。
(一)以继续贯彻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为前提,加强高层共识共作
各市党委、政府、各部门、各领域的共识共作,是区域合作的前提和保证。闽粤赣13市各级领导都要充分认识加强区域合作是统筹区域发展、顺应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的客观需要,是寻求共同发展、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努力把握国家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支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大历史机遇,把握对台互动合作出现的重大发展机遇,从更高的站位、更宽的领域认识区域合作的重要性,充分利用党政领导联席会议和产业、交通、科技、旅游、规划、环保、商贸、物流、信息等合作平台,增进高层互访互动,加强互联互作;淡化行政区划,强化经济合作;淡化行政手段,强化市场功能;淡化单边行为,强化多方合作;加大对接力度,力求多赢共进。
(二)以创新合作机制为保障,确保区域合作工作高效进行
研究制定符合主体功能区理念的区域政策体系,积极推进不同类型区区域政策研究制定工作,提高区域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逐步消除影响要素合理配置的体制机制障碍。总体上,一要加强党政协调机制。各市主要领导及时有效地沟通磋商区域发展中的主要问题,统筹部署重大区域经济活动,同时还要积极争取中央及省有关部门的支持。二要建立健全区域合作平台。进一步完善各部门的经常性磋商制度,定期不定期召开会议,及时研究解决区域合作中出现的热点难点问题,探索产业紧密合作机制,建立项目推进机制,对联席会议确定的重大项目,定期开展督查协调,共同促成各大项目在协作区内落地、延伸和拓展。各协作部门要对新形势下区域合作的内容拓展和形式创新,以及如何进一步发挥政府和市场作用等方面展开深入研究,完善促进区域合作的长效机制。
(三)以推进区域规划和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工作为纽带,推进区域城市化、同城化发展
认真贯彻落实“十二五”规划,按照《海峡西岸城市群协调发展规划》、《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进一步做好区域规划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的衔接,加强重大问题研究和兄弟市开展区域规划编制工作的指导,紧紧抓住顺畅高速的交通网络、与交通轴线相一致的城市规划、多中心的城镇功能、有机的产业带与城镇密集化相结合等主要建设内容,积极推进已有区域规划的贯彻实施,重点开展厦泉漳都市圈、闽西南都市圈、粤东城镇群的区域规划编制工作,加强城市接壤地区和经济密切联系地区的规划对接,积极培育区域增长极。围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主线,以省会城市为核心,完善基础设施条件,发展特色产业体系,形成若干有较强带动作用的区域性增长极。
(四)以巩固、完善和拓展合作平台为渠道,进一步深化合作内容
建立拓展多种类型、不同层次的区域合作平台,形成政府、企业、社会团体等共同参与、协作互动的推进区域合作的立体网络,以工业、交通、农业、工商、旅游、港口、物流为先行,组织各部门在产业互动上先行先合。工业部门要进一步拓展领域,深化改革,积极主动融合到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中,构筑区域经济优势互补、主体功能定位清晰的区域发展格局;交通部门要重点依托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综合枢纽建设,构建区域现代交通体系,加强运输及管理合作,积极打造对台通道,促进区域交通的交流、协作、合作和共享,提升区域对台对外辐射优势;农业部门要建立农业联席会议制度,积极开展信息交流和农业人才交流工作,扩大对台农业交流平台建设;工商部门要重点推进优化准入环境、商标专用权保护、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打击传销、打假维权等职能领域的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和协作协查;旅游部门要重点打造好“海峡旅游”品牌,发挥在海峡西岸旅游区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推进海峡两岸双向旅游的持续快速发展;港口部门要推动建立沿海港口间合作机制,加强与内陆腹地城市的协作,积极开展对台航运业务,共同发展港口物流经济;物流部门要加快闽粤赣13市物流区域一体化进程,加强对台物流合作,促进区域工作共同发展。
(五)以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为重点,提高综合服务能力
交通合作是推进区域合作的基础条件和重要内容,“十一五”期间,协作区已基本形成了五纵五横的布局,交通网络得到优化。“十二五”时期,重点要依托建立交通合作联席会议制度,设立交通合作专责小组,协调推动区域交通合作事宜;进一步加快构建便捷通畅、安全高效、开放合作的区域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大力推进高速公路、高速铁路、沿海港口、航空等重大项目建设,加强省际间交通建设的协调与衔接,重点加快省际间连接通道以及瓶颈路段建设;积极开展交通信息管理系统对接;推动内地与沿海合作开发港口建设;着力推进组建跨区域、跨行业交通运输集团,大力支持发展集装箱集散、仓储、运输为一体的物流综合运输体系,提高河流的通航能力,努力开拓对接台湾的两岸航线。
1.1 不断扩大森林覆被率
众所周知,林火多发生在荒山、草坡、林缘和林间空地,这些地区多生长容易着火的禾本科杂草,同时立地,日照强,气温高,湿度小,通风良好,所以容易着火蔓延,如果将这些荒地和林间空地都栽植树木,则可形成森林气候,由于林内阳光少,温度低,湿度大,风力小,就不容易着火蔓延。
温度和湿度对林火行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改变森林燃料的温度和含水率。据调查,月平均气温在-10℃以下时,不发生火灾;-10~0℃时,可能发生火灾;0~10℃时,发生火灾次数最多,危害也相当严重;11~15℃时,火灾次数逐渐减少;只有在19℃以上时,一般不发生火灾。相对湿度大于75%时,不发生火灾,除非在长期干旱的条件下;在75%~55%时,就有可能发生火灾;相对湿度小于55%时,有可能发生大火灾;在30%~10%时,就有可能发生特大森林火灾。
中国俗话说“火借风势”,“风助火威”。不管从什么方向吹来的风,都能对火灾起着增加氧气和使灼热的空气向前移动的作用,能把火头前面的燃料迅速烘干,把火星向空中扬起,各处撒播。
1.2 加强造林前整地和幼林抚育管理
消除幼林中的杂草灌木,不但为幼苗、幼树创造良好的生长和发育条件,也可以使幼苗、幼树免遭森林火灾的危害。
1.3 针叶幼林郁闭后的修枝打杈
针叶幼林郁闭后,特别是阴性针叶林郁闭后,很快自然整枝,这些干枯的枝条距离地面很近,一旦着火,就会将火引向树冠,形成毁灭性的树冠火,使十年或几十年营造的森林毁于一旦。因些,结合营林措施进行修枝打杈,既能加快林木的生长发育,又有利于防火。
1.4 抚育间伐
森林郁闭后,林木开始分化,应及时进行间伐抚育,不断伐去生长落后,病腐、干形不良的个体和非目的树种,随时消除林内杂乱物,可以大大减少森林可燃物的积累。这样不但有利于森林防火,改善森林环境,同时也能促进林木生长发育。
一般来讲,如果可燃物负荷量低于2.5t/hm 时,不能维持正常燃烧。如果其它影响林火蔓延速度的因素恒定,有效可燃物增加一倍,林火蔓延速度也增加一倍,而此时的火强度则为原来4的倍。
1.5 加强次生林改造
次生林由于遭到反复破坏,林相不整齐,林地杂草,灌木丛生,林间空地很多,特别容易发生火灾。如果对这些林分加以改造,进行补播补植,既可改变林相,又能提高单位面积木材产量,同时也改善了森林环境,并有利于防火。
从以上途径和措施来看,营林防火既有利于森林经营,也有利于森林防火,并可以加快森林生长发育,缩短森林培育周期,是贯彻以营林为基础,发展林业的有效途径。
2 生物与生物工程防火措施及效果
2.1 营造防火林带
后,南方有些林区在林场的边界营造了一些阔叶林带。当时的目的是作为林场的界标。经过几十年的实践,人们逐渐认识到,这些作为界标的林带还能起到良好的防火作用,并且优越于开设防火线。20世纪80年代以后,南方各省开始大力营造阔叶防火林带,获得“绿色长城”之称,营造防火林带是一项战略性的森林防火措施。我国南方、北方都很重视,并逐渐向生物防火林带方向发展。
从防火林带的功能与效果来说,乔木防火林带主要是阻截树冠火,而灌木防火林带和耐火植物带(经济作物带和药用植物带)主要是阻隔地表火。但在特别干旱气候条件下,这些防火林带和生物带也有可能燃烧,但仍能使火势有所降低,有利于扑火。这些林带和生物防火带可以作为扑火根据地,以这些林带和生物带作为依托,点燃迎面火或进行火烧,以阻截森林火灾的扩展。除此以外,这些防火林带和生物带还有许多其它方面的效益。如有一定的经济收入,能维护木森林环境,有利于防止病虫害,以及发挥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维护生态平衡等功效。
防火林带结构应由单层结构的乔木林带或灌木林带向复层结构林带发展。复层林带一是保持多层郁闭,有利于维护森林环境,保护林带湿度,降低风速;二是密集林带可以阴挡热辐射,有效发挥林带阻火作用。防火林带的位置一般应设在山脊,有利于阻挡树冠火蔓延。在树种配置方面,应为乔木、亚乔木、灌木和既耐火、又有经济价值的草木植物配置。
2.2 调节林分易燃结构,降低森林燃烧性
森林群落是由各种植物和树种组成的,而各种森林植物其燃物又各有差异,有的非常易燃,有的则难以燃烧,它们共同组合在森林群落之中。易燃与易燃植物混生的群落,会增加林分的燃烧性,相反,难燃植物与易燃植物组合的群落,其燃烧性就会降低。因此,所谓调节林分结构,就是要增加难燃植物成分,减少易燃植物成分,使森林的燃烧性明显下降,如东北阔叶红松林,其燃烧性随阔叶树种的比重增加而降低。因此,在次生林中恢复阔叶红松林时,应采取栽针保阔或留阔措施。这样既能大面积恢复红松林,减少造林资金,又能增加阔叶树的成分,有利于红松林生长;同时还可以达到降低红松林燃烧性的目的。调节林分结构降低森林燃烧性的方法措施较多,如:
2.2.1 改残破次生林为密集高产林。这不仅会增加木材产量,提高林地生产力,同时又能明显改善森林环境,有利于防火。
2.2.2 改易燃针叶林为针阔混交林。这种做法既有利于森林防火,又有利于森林病虫害的预防,还有利于森林土壤改良,提高林地生产力。
2.2.3 改单层针叶林为复层林。如在单层针叶内种植耐火经济(药用)植物或难燃灌木,可以降低森林燃烧性,又有利于开展立体经营或多种经营。
2.2.4 改异龄针叶林为难燃复层林。对异龄针叶林进行清理,改善森林环境,清除林内杂乱物,并引进难燃或耐火植物,降低燃烧性,同时切断易燃物垂直连续的通道,预防树冠火的发生。
2.2.5 林农间作、林药间作和套作。该项措施不但可以大大提高林分的阻火性、防止林火蔓延而且能够增加经济收入。
2.3 利用生物与生物工程减少可燃积累
森林中的有机物是可以燃烧的物质,枯落物和枯损木则是森林中的易燃物质。林中易燃物质存量过多,一旦发生森林火灾,火强度就会很大,火行为难以估测,增加火灾的难控性。因此,减少林地易燃物的积累,是一项有效的防火措施,尤其是采用生物与生物工程措施减少可燃物积累更是今后的发展方向,在北方林区尤为重要,如:
2.3.1 利用不同植物和树种混交。枯落的针叶分解速度慢,而阔叶落叶分解快,时间短,针阔混合的枯落物其分解速度比纯针叶要快得多,也能加快可燃物的分解。
2.3.2 在林地上引种木耳、蘑菇。它们能够分解可燃物体内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大大降低有焰燃烧的可燃物。因为留下的大量木素,只能隐燃,使林地的燃烧性大大降低;同时这些木耳、蘑菇还可以增加经济效益。
2.3.3 利用低等动物减少可燃物的积累。在林地枯枝落叶层腐殖质层中有许多低等动物,如蚯蚓等,它们能分解大量落物。如果在林地上大量繁殖,则有利于枯落物分解,还能增加土壤肥力,有利于提高林地生产力。
2.3.4 利用微生物或酶类使杂草和枯落物迅速分解,减少可燃物积累。英国过去对林地或荒地上的杂草处理,通常采取的办法是计划火烧。据1987年英国报导,他们选育一些新的微生物喷在杂草上,使杂草很快成为肥料,增加了土地生产力。此外也可以采用酶的作用,促使可燃物迅速分解。不难看出,采用生物工程,利用微生物和酶类,减少林地可燃物积累,非常有利于森林防火,这也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地下水是地球上最主要、分布最为广泛的水资源之一。全世界超过15亿的人口主要依靠地下水作为饮用水。在我国的部分城市和广大农村地区,地下水往往是惟一的供水水源。地下水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所必需的、不可替代的重要资源。
1、地下水污染现状
目前中国的地下水已普遍受到污染,部分地区水质超标严重,且污染还在继续加重。尤其是北方城市污染更加严重,污染元素多,且超标率高。主要超标项目有矿化物、总硬度、三氮等。三氮污染在全国各地均较突出,矿化物和总硬度超标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北和西南等地区,华北地区地下水污染最为突出。
中国地下水污染已呈现出由点向面演化、由东部向西部扩展、由城市向农村蔓延、由局部向区域扩散的趋势;污染物成分则由无机物向有机物发展,危害程度日趋严重;地下水污染面积不断扩大,污染程度不断加重。可以毫不夸张地讲,在中国的平原地区,想要找出一块未被污染的地下水区域已成为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了。而且越是经济发达地区,其有毒物质的种类和数量往往也越多,地下水污染严重影响着人民群众的生存环境。
2、地下水污染的主要途径
2.1工业污染
一般的受污染地下水中,除了含有诸如壬基酚和辛基酚等有毒物质外,汞、铅和镉等重金属占有很大的比例,成为了当前地下水污染的主要物质。重金属污染地下水,一般是通过矿山开采、金属冶炼、金属加工及化工生产等环节排放的污水,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渗透进入地下水,因此,无论是这些工业污染物进入地表水体,还是直接排进土壤,地下水都是承受工业污染链条的最终环节。
可以说,矿物加工和冶炼、电镀、塑料、电池、化工等行业是排放重工业污染,并进一步污染地下水资源的主要工业源。事实上,无论制造业发达与否,我国的很多地区均存在较为严重的违规排污现象,有的企业为了掩人耳目、逃避监管甚至直接采用地下排污方式,这更是对地下水构成了极为严重的危胁。
2.2 生活污染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生活垃圾的数量越来越大,大量的积存垃圾不断蚕食和占据着城市及郊区的大片土地,通过降雨或地表径流,直接渗漏或通过地表水渗漏入地下水系,引发地下水污染.人口的增加同时也带来了生活污水的排放量不断增大,例如,我国部分城镇的污水处理厂设备不能保证不间断运行,而且污水处理达标率也偏低,这就导致大量生活污水通过渗漏污染地下水,造成地下水氮磷含量及粪大肠菌群指标升高。
2.3 化肥农药污染
随着粮食、果品、蔬菜等产量的不断提高,化肥和化学农药的施用量大大增加,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土壤及浅层地下水的严重污染。在我国许多地区,特别是农业高产区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已开始威胁着居民的身体健康.这些污染物一部分在地表被土壤及植物吸收,一部分被自然环境所降解、净化,还有一部分被地表水体接纳,还有一部分随岩层裂隙进入地下水体,对地下水产生污染。
3、地下水污染的预防措施
3.1地下水污染的防治规划
进一步加快地下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调整、划定和建设工作,开展多尺度地下水型饮用水源的污染防治区划工作。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方案包括优先保护地下水饮用水源地、保护地下水现状使用功能、地下水系统保护完整性、地下水和地表水统筹兼顾;评价地下水现实和潜在(或规划用途)利用价值,各种利用功能地下水空间分布;制定国家地下水污染防治区划方案,确定重点流域、重点地区开展地下水污染防治区划,并根据不同带提出相应的污染预防和控制措施。
3.2 严格控制污染地下水的城镇和工业污染源
严格防止污废水管网渗漏,控制城镇生活垃圾对地下水的影响。对于污染地下水的城镇生活垃圾填埋场,要及时开展防渗和地下水修复防控等工作;加强重点行业环境监管,控制工业危险废物堆埋场对地下水的影响。
3.3 控制农业面源对地下水的污染
大力推广科学施肥,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民使用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进行种植业结构调整与布局优化,在地下水高污染风险区优先种植需肥量低、环境效益突出的农作物。
3.4 积极开展地下水污染修复
借鉴国外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经验,优先筛选重要地下水饮用水源补给径流区的地下水污染问题突出的工业污染场地,积极开展污染场地地下水污染修复试点工作,切断油田、矿山采区废弃钻井、矿井等地下水污染途径,防止污染物通过废弃井进入地下水。
3.5 建立健全地下水环境监管体系
基于国土、水利及环保等部门已有的地下水监测工作基础,完善地下水环境监测网络,形成地下水环境监测评价体系和信息共享平台,制定地下水污染防治应急措施,形成地下水污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技术储备体系,加强地下水环境保护执法监管。
3.6 地下水污染的预警系统
基于防患于未然的原则,预测地下水水质的变化趋势,进而提出防止水质进一步恶化和改善地下水环境质量的技术对策是非常重要的。可根据预警理论,利用随机、非确定性模型对地下水水质进行预警,建立计算机软件系统,为合理利用和管理地下水资源提供依据。通过开发地下水的预警系统软件,使地下水监测资料的分析具有实时性、动态性,同时,也加强了地下水监测为国民经济的服务。地下水动态监测网络的建立与优化是实现动态预警的关键。发达国家的地下水监测网络比较完善,研究者可以共享其动态监测资料,甚至实现了网络化,使国家的监测资料得到了充分的利用。我国尚需要在现有的基础上,完善和优化全国地下水监测网络,并实现资料的共享。
4、结语
由地下水污染的特殊性,决定了地下水污染更不易察觉,污染的治理也更加因难。因此,必须让企业和民众深刻地认识到地下水污染的严重性,使之能够自觉遵守水资源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预防对地下水的污染。同时,还应采取有效措施.尽量减少污染物进入地下含水层的机会和数量,以期我国地下水资源的质量不断好转,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提供有力保障。
一、初中英语教师要对不同学生建立差异性的教学评价原则
教师要课堂上更多是采取积极有效的途径去引导学生,对教学环节和学生学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思考,并采用差异性的教学评价原则对出现的问题予以及时解决。如当教师在讲解发音相同的单词时,可以让学生们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充分发挥想象力。对于教师设置的这一话题,让学生自由回答,学生有可能给出多种答案;学生给出的这些答案,教师先不要及时给予正确与否的评价,根据学生课堂表现出来的程度可以有效了解到与设定的教学目标之间存在的现实距离。当学生们在给出所有的答案之后,教师要对这些答案进行一一点评,指出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可以让学生举手回答出现的错误究竟是出在什么地方。对于能够给出正确答案、并且给出数量较多正确答案的学生,教师要及时给正面强化鼓励;对于给出错误答案的学生,教师不要盲目指责,而是要告诉学生为什么会出错,错误究竟是出在什么地方。通过具有差异性的教学评价原则,可以有效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能够让教师在第一时间掌握学生学习的状况和学习状态;对于学习积极、努力、表现好的学生,教师要及时进行鼓励;对于状态差的学生,教师要善意的提醒。只有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实现了不同的评价原则、实现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才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更加配合教师的课堂教学。
二、初中英语教学个体化差异原则中教师要善于采取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师要坚决杜绝唯“高分学生论英雄”的教学思维,在课堂教学上要善于采取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将培养学生建立在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基础的轨道上来,切实尊重学生的个体性差异,促进学生全面综合发展。如初中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年龄阶段,英语教师在讲解一些分角色课文的时候,可以采取这样的教学形式:将学生拉到教室外面,为学生分好小组,让学生自由选择喜欢的角色,通过小组有角色朗读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学生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初中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坚持个体化差异原则,要善于采取多样的教学形式,从激发学生的学习趣味性角度出发,为学生提供全面发展的学习机会。
三、初中英语教学坚持因材施教性原则,需要教师紧跟新课改步伐,创新教学观念
新形势下,学生个性全面发展为初中英语教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仅要提高教学水平、做好业务,还要从学生个体化存在的差异出发,切实把握不同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紧跟新课改步伐,逐步创先教学观念。传统的初中英语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和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初中英语教师要善于从不同角度实施对学生个体化差异的教学,从教学观念上要主动变革、主动适应,只有教师在教学观念上建立起来个体化差异的教学观念,才能在实践中更好的落实个体化差异的教学原则。
四、初中英语教学中实施因材施教原则,需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谐的课堂关系,为学生创设优越的学习环境
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有效打破师生之间存在的心理隔阂,形成一种教师爱护学生、关心学生、尊重学生,教师才能够更加深入了解学生,摸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优势与不足,学生对老师的尊敬、对学习的努力才会逐步迁移到实际学习行动中来;对于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教师尤其是要予以足够重视,帮助学生从厌学、倦学、缺乏自信的情感中脱离出来。坚持个性化差异,还要突出建立和谐的课堂关系,对于学生提问的问题、表达的不同见解,教师在课堂上要予以尊重和理解,不能打消学生的积极性;建立和谐的课堂关系,教师还要鼓励学生自我提高、自我约束,尽最大努力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学习环境。
朱老师《在生活中感受工业文明》这堂课的教学设计就是沿着这一思路构建的,从朱老师《在生活中感受工业文明》一课的设计思路和实施效果来看,他十分重视对包括教材资源在内的各类资源的整合,通过组织学生的探究活动践行教学设计思路,并在“以史导论”这一学习思维的教学过程中追求三维目标的实现,凸显历史与社会课的人文魅力。
一、教材整合:优化教学设计
《在生活中感受工业文明》一课分两目:“从交通工具看社会进步”“工业文明大家谈”。若按常规,单纯地照教材序列实施教学设计,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既会影响课堂教学效果,也不利于学生思维的锻炼。朱老师针对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对教材原有的叙述模式和例证资料进行调整和重构,按“衣、食、住、行和娱乐”五个方面组织教学内容,运用生活中的实物资料、图片资料的展
示、呈现和解读。通过组织活动,学生经过欣赏、运算、思考、讨论等感受方式,在笑声和开放的课堂氛围中,分别感受工业文明在“衣、食、住、行和娱乐”方面的优点和缺点,从中使学生感悟“工业文明推动了社会的进步,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这一结论。
通过对教材的处理和重整,我们发现在具体的教学实施中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空间,从而给学生更多的活动余地,提高学生的生命活动质量、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使整个教学过程体现“教少学多”,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提炼学习价值,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教学的效率和价值。
二、实物展示: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和探究的源泉和动力。在学习中,离学生生活越近的教学内容,学生越感兴趣。朱老师在本课教学中,根据这一道理从生活中选择一些学生熟悉的、用过的、学过的实物资料和图片资料,激发、保持和发展学生的求知兴趣,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课堂上,朱老师把“蓑衣”“斗笠”“冲锋衣”和洗衣服用的木制“棒槌”实物一一展示出来时,学生立马就变样了:眼睛睁大了,嘴巴张大了,脸露笑容了,脖子伸长了,背挺直了,手举高了……如果教师仅仅在课堂上向学生说“蓑衣”“冲锋衣”和“棒槌”就不能起到这样的课堂效果。除实物资料展示外,朱老师还用多媒体展示了图片资料,也同样起到了相同的课堂效果。如“康师傅红烧牛肉面”图片;“打秋千”“下棋”“打马球”等古代游戏娱乐的图片;“迎龙灯”
“道情”“走马灯”“红曲酿酒”等义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图片等。从课堂教学的实践和效果来看,这些来自学生生活中的实物资料、图片资料的展示、运用,既让我们的课堂充满生活的乐趣,变得轻松愉快,让我们的学生充满探究表现的欲望,开启学习的思维,更重要的是能站在历史的环境中去感受历史,体会历史,思考历史。
三、组织活动:有利于思维深入
课堂上恰当合理地组织学生探究活动,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调动了学生思维,从而获得学习的领悟和体验。那么怎样的活动才是恰当合理的呢?我认为恰当合理的活动一要符合学生心理特点、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二要与教材相联系,与学生生活相联系。朱老师在本课教学中精心设计了三个这样的学习活动:
1.让两位学生分别穿上蓑衣、冲锋衣,或试做掘地动作,或做出造型,让全班同学欣赏,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冲锋衣和蓑衣相比的优点和缺点”。这个活动既直观、又有趣味,引起学生开怀大笑的同时,又使课堂充满生活的气息。这样学生们在欣赏中很自然能感受出“冲锋衣”的优点(重量轻;防雨性能好;携带方便;漂亮时尚;舒适……)和缺点(不是纯天然材料……)。
2.教师向学生介绍这件“蓑衣”是从杭州千岛湖的一位大学同学处借来的,如要到千岛湖拿这件“蓑衣”用什么交通工具最合适?接着用多媒体出示如下资料:义乌到千岛湖的距离是135千米。请你算一算,选择以上各种方式出行大概需要多少时间?
A.步行 约5千米/小时
B.骑马 约30千米/小时
C.坐船 约15千米/小时
D.汽车 约70千米/小时
这个活动是一道数学题,对八年级学生来说不是问题,在历史与社会课中出现,学生们更是很乐意地拿出笔,计算着……这样学生们在计算中又很自然地做出选择,在选择中很轻松地感受到快
捷、舒适是汽车比步行、骑马的优点。
3.教师用多媒体展示“方便面和速冻食品”的图片、不同文明时期的住房图片和古代游戏的图片,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工业文明在住、食和娱乐等方面的优点和缺点。分组讨论的活动学生并不陌生,分组讨论的问题与前面两个活动的问题类似,学生有经验。所以,学生们借助教师展示的图片,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知识,既能避免在讨论中冷场的尴尬局面和偏离主题的现象出现,又能在小组讨论中很快地完成讨论的任务,在课堂展示中收获成功的喜悦,从中感受工业文明在住、食和娱乐等方面的优点和缺点。学生通过以上的欣赏、计算、讨论和思考感受,得出“工业文明推动了社会的进步,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这一结论就水到渠成了,从而解决和突破了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朱老师通过这些具体而贴近生活的活动,让学生去感悟历史,生成结论,学习好像在不经意地进行(学生经意的是自己在活动中的乐趣)。这样,学生的语言、思想、情感、审美等素养都得到了提升,“言而有据,推论得当”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意识得到强化。这正如郭思乐教授在《教育走向生本》中所说的“当鞋合脚时,脚就被忘了”,“我们的学生尤如抛秧成长起来的禾苗,如饥似渴地吸收着,
生成着智慧和能力”。
四、价值追求:服务学生发展
教师的水平再高,那是教师的。我们教师工作的目的是学生的发展,而不仅仅是我们自己多么有学识,多么有理想。教师的水平不仅体现在自身对学科知识、能力及学科的理解,更体现在能够将这些理解设计成学生可以足够自主学习、足够自主发展的权利的
活动,关注影响着学生未来的可能生活。这也正是朱老师这节课展示给我们的一个突出亮点。
从应试的角度来看,朱老师的这堂历史与社会课也是高效的,因为他是站在学习思维和学习方法的高度设计历史与社会课堂问题和组织课堂学生活动的,让学生在问题和活动中真实地感受和
领悟工业文明。
还有课堂上朱老师与学生眼下的学习生活方式相联系的图片和材料的展示对学生将来的可能生活将产生深远影响。如展示“肯德基的‘变异鸡’”的图片之后,学生先是迷惑为什么会这样,待教师解释原因之后,学生又是惊讶怎么会这样;又如比较完“衣、食、住、行和娱乐”之后,教师展示了义乌博物馆和浙江省博物馆的图片,并告诉学生想了解更多“衣、食、住、行和娱乐”方面的实物、技艺,可以选择去图片中的地方,学生马上发出星期六就去的响应;再如展示完义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图片后,又提供给学生义
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木雕技艺传人及其照片,告知学生他就是我
们学校教务主任的家属,如果在座的各位学生有想学这门技艺的,可以拜他为师。这些虽然仅仅是几张图片和几句介绍,所用的时间也不多,但是学生能通过图片和教师的介绍,在惊讶、笑声、响应声中获得情感体验和心灵的震荡,肯定会自觉不自觉地反省自己的生活、学习,在反省中生成生活化、个性化的认知,很有可能内化到实际的思想行动中去,影响了学生后继的学习和生活,甚至一辈子。
整堂课听下来,我没有听到朱老师的一句说教,感觉他很轻松;学生的学习在不经意中进行,享受着活动的乐趣,那种自然的、和谐的、跃动的和效率的美就在我们的历史与社会课堂中显现了。这堂课体现了富有浓厚人文气息的课堂创意,朱老师通过引领学生
去感悟历史、帮助学生去生成历史结论、促进学生去思考今后该怎么做,从而形成一种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公民素养,把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三维目标水融。这样的课堂,学生受益的不是掌握这节课,而是受益终生。那么是什么造就了这样一堂“散发人文魅力与价值”的历史与社会课呢?我认为基于朱老师自身深厚的学养和教养才能巧妙地整合教材,充分引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6)11-0078-04
随着农地三权分置的推行,消除了原有土地流转的诸多限制,亟待提出适宜三权分置新格局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养方案。本文拟从三权分置改革视域出发,探索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问题,并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养过程中的潜在风险进行预判,进而提出经营主体培育方式的对策建议,以期有效地实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并推动三权分置改革发展。
一、传统农业经营主体对三权分置改革的桎梏
我国人多地少格局长期存在,截止2012年底农户户均耕地面积仅为6.2亩,远低于美国的56.51公顷。[1]人多地少的格局加上土地两权分置体制下农地无法自由流转,决定了目前我国农业仍以小规模、碎片化的精耕细作的经营方式为主。同时,传统农业经营主体的乡土情怀导致的土地流转意愿较低,也阻碍了土地的规模化、科学化经营。
第一,传统农业经营主体特性掣肘土地的有序流转。三权分置改革的核心是经营权与承包权相分离,从而促进农地的有序流转及各种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但是传统农业经营主体所具有的“半工半耕”“乡土情怀”特性与土地流转难以洽和,阻碍了土地资源与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进而掣肘三权分置改革。首先,传统农业经营主体以“代际分工为基础的半工半耕”[2]为主要特性,生产力较强的青壮年进城务工,但仍将土地交给留守农村的生产力低下老人妇女经营,阻碍了土地的流转。其次,传统农业经营主体的乡土情怀掣肘土地流转。我国数千年的历史就是一部农业发展史,广大农民被捆绑在土地上并具有高度的乡土情怀。在这种观念下,农民大都认为土地是养老的保障及留给子孙后代的遗产而不愿意出让土地,致使许多农民宁愿农地抛荒也不愿意流转土地。
第二,传统农业经营主体的分散性与农村土地的碎片化影响土地的规模经营。规模化经营强调土地应具有规模性和连续性,还要求有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以便大型机械操作与运输,但在传统农业经营模式下,很难实现上述要求。首先,农地和农户的高度分散性阻碍了土地流转。下,出于公平原因,农户根据土壤优劣所分配土地具有分散性和碎片化。高度分散化的农地是规模化经营的一大瓶颈,在取得流转土地时,既要考虑农户数量,又要考虑农地是否相连以便进行规模化、机械化运行,阻碍了土地的规模集中。其次,传统农业经营主体具有恋土情结,保留农村耕地以期年老以后能够回到农村耕作,导致租让期短并且不稳定,从而使土地规模经营难以存续。最后,传统农业经营主体难以建设所需基础设施。在需要建设公路、疏通水渠等方面,由于传统农业经营主体较为分散,农民往往具有搭便车心理而不愿意投资,致使规模化运作缺乏必要的基础设施。
第三,传统农业经营主体阻碍了土地科学化经营。科学化运作是农业经营与现代化、市场化的产物,要求作物种植的科学化与作物经营的市场化。首先,传统农业经营主体缺乏科学化运作知识。传统农民一般是以依靠经验种植、教育水平较低的农民为主,缺乏科学的运作知识,在育种、施肥、除虫等过程中科学性较差。而农业种植又是具有高度外部性,较低的科学化运作往往会在授种、除虫过程中给周围农作物带来负的外部效益。其次,传统农业经营主体缺乏市场化观念。传统农民在耕作过程中缺乏市场导向意识或者经营行为滞后于市场波动,导致农民耕作过程中总是被动地跟随市场走向,缺乏进行土地种植科学规划的意识。
二、三权分置改革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素质要求
三权分置改革旨在通过调整变革土地权属关系,盘活整个农业经营格局。而农业经营主体,则为土地权属关系变革的中枢。因此,三权分置改革要求必须培育与此新型权属关系相适应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第一,具备科学高效的生产经营能力。三权分置改革旨在通过经营权有序流转,激发农村经济活力,推动规模化经营、促进农业发展。高效生产经营能力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具有更高的生产效率。三权分置要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能够摆脱传统农业运作时精耕细作、小农化生产特征,利用新型科技手段进行科学播种、科学培育、科学收获,利用单位面积较低的投入,获得单位面积较高的回报,从而既推动资本、技术、土地资源、劳动力的优化组合,又可以释放农村剩余劳动力,加速城市化进程。另一方面,更符合市场需求。传统农业缺乏市场意识,遏制了农村经济活力,与市场化、现代化的市场经济格局严重脱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地从事农业生产,并疏通农产品销售渠道,建设产销一体化经营模式。
第二,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带来较高的经济红利时,还要有可持续发展能力。首先,具有土地培育的能力。传统经营模式由于农民多、农地少的国情所限制,发展轮作的情况较少且土地肥力保持能力较弱,故土壤肥力下降较为严重,对化肥、农药依赖较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应该摒弃其弊端,利用新兴科技成果,通过土地轮作、物理与低污染除虫进而优化土壤培育和生态除虫。其次,具有基础设施建设能力。农业生产的水源、运输都离不开相应的水渠、公路等基础设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相对农民资金较为雄厚,且没有农民间建设基础设施的“搭便车”效应的缺陷,独立建设能力较强。最后,具有长期的土地租赁关系。短期的土地租赁关系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缺乏持续性投资的动力,长期的租赁关系能使经营者更加注重土地的培育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第三,具备与村民和谐共处的能力。三权分置通过农地经营权,鼓励土地流转至种植大户手中,无疑涉及种植大户与镇政府、村委会、村民等诸多关系。但由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土地的获得、劳动力的获得及生产生活中接触的主要对象为农民,建立与农民良好的关系极为重要。首先,建立与农民良好的土地流转关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需要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自由流转土地,而不能为了扩大农业规模而侵犯农民承包权益。其次,与农民建立良好的劳资关系。规模化经营仅靠种植大户仍难以完成,还需雇佣相应的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因此,需要协调好与雇佣农民间的劳资关系。最后,建立与农民良好的生活关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接触对象主要为农民,两者之间相互影响、利益相关。在相应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应发挥良好的外部性效应,控制不良的外部性效应。
第四,具备危机应变能力。总体来看,“农业生产周期长、受自然灾害等外部因素影响大以及农业品价格的蛛网特征,即使当今科学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农业部门‘靠天吃饭’的特征仍没有根本改变。”[3]新型农业主体亦农亦商,既面临自然灾害等外部因素的风险,又面临着市场波动、资金链断裂的风险,故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应该具备危机应变能力。首先,应具备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农业是三大产业中受自然影响最大的产业,气候、土壤、水质等自然条件的变化均会给农业带来巨大的影响。新型农业主体需要具备应对自然灾害的抗风险能力,一方面需要有完善的信息收集处理系统,能够提前收集相关科研机构、国家机关的气候变化的预报及预警;另一方面需要提高改造自然条件的能力,发展无土栽培、滴灌、大棚等自然依存度低、科技含量高的农业运作系统。其次,要具备应对资金短缺的能力。农业具有投入大、收益低的特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旨在建立规模经营体系,必定需要大量的投入,在“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4]的背景下,必须具备自身坚实的融资条件。一方面,利用金融机构进行融资,建立经营主体自身健全的融资体系,吸纳银行、投资机构资本,夯实经营过程的经济基础。另一方面,构建良好的政商关系,建立与地方政府良好的沟通机制,取得相应的资金扶持项目以及在资金链断裂时取得政府支持。
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形成过程中的风险及预防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对传统农业农业经营主体的替代,在这种变革中,必然涉及诸如农地关系调整、经营方式的颠覆、思维模式的冲击等矛盾。加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本身的逐利特征,在逐利时很可能跨越道德与法律边界,从而带来一系列风险问题。
第一,政治风险及其预防。首先,可能存在工商企业借机购买土地进行房地产开发等危害农村土地公有行为。三权分置改革鼓励土地有序流转,部分不法商人可能借着流转土地之名进行侵害土地公有制性质、土地权属关系的行为,从而破坏农村集体所有制,动摇我国经济基础。其次,可能因土地纠纷而引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常相较农民拥有更雄厚的资金、更为先进的技术,拥有更多的政治话语权,可能利用手中资源与镇政府、村委会勾结强迫农民流转土地;同时,也可能存在极个别地方政府为了追求政绩,强迫农民流转土地,不惜违背“农民自愿”[5]原则,进而激化农村相应主体间的矛盾,甚至引发。最后,可能威胁我国粮食安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可能在利益诱导下,违背“农地农用,鼓励种粮”[5]原则,不顾《土地管理法》规定的“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权不得出让、转让或者出租用于非农业建设”(2014年《土地管理法》第63条)而“大量囤积土地,用于非粮生产”,[6]进而危害我国粮食安全。因此,政治风险的预防必须健全土地流转立法,根据三权分置改革的新情况,制定适应新型农村土地权属关系的法律、条例,预防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分离引发的纠纷。严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三权分置实施过程中各种“球”之类的机会主义行为对政策造成扭曲。
第二,经济风险及其预防。首先,可能造成农业结构性失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传统农业经营主体不同,后者的农作物的选择主要根据经验或者习惯,而前者农作物的选择主要根据市场走势和预判。但同时也由于这个原因,前者有可能放弃回报率低的粮食、菜蔬,而追求回报率高的经济作物,造成农业结构性失调。其次,可能造成单位生产率下降。传统的农业经营主体以精耕细作为主要市场特征,土地单位面积产出率较高,而三权分置将农民从土地中释放出来,单位劳动力投入大大降低,新型经营主体以营利为目的,可能重视总体收益,而轻视单位产出,致使经营者收益提高,而土地总产出却下降,进而威胁国家粮食安全。最后,可能引起农产品价格的上涨。一方面,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入农村携带有大量资本,在资本的炒作下可能引起农村土地价格的上涨;另一方面,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可能操纵农产品市场,进而影响农产品价格上涨。[7]因此,必须加强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经营行为的经济规制。首先,要对新型农业主体转入土地进行规制。对于农民而言,新型经营主体的信息是不透明的,新型经营主体是否拥有足够的资金关系到对农民资金的偿还能力,对新型经营主体转入农村土地必须形成相应的担保制度,以保证农民能够如期获得相应租金。其次,要对农产品的价格进行规制。主要是通过规定最高价格和最低价格的方式防止农业大户凭借其垄断地位,制定垄断价格以获取垄断地位,从而推高物价、降低资源配置效率。最后,对农产品的质和量进行规制。一方面,要健全农产品质量标准制度,逐步与国际接轨;另一方面,要健全土地用途监控制度,防止土地抛荒、滥用。
第三,社会风险及其预防。首先,可能存在过度开垦的风险。土地的所有权与承包权均不属于新型经营主体,而经营权的续期难度较大,出于利益导向或者因与农民交往中集聚的不满心理,经营主体可能在最后几年的承包期内过度开垦土地,大大降低农村土地肥力、破坏农地的生态平衡。其次,可能引发失业、贫困等系列社会问题。三权分置必定涉及大量土地流转,农民流转土地后进入城市务工,由此会引发就业、医疗、住房、户籍、教育等系列社会问题。一些人在农村失去若干年的土地经营权,在城市又未找到合适的工作,当花完土地经营权租让所得后,可能沦为贫民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当该现象成为常态后,则会加剧城乡贫富差距,滋生城市贫民窟,甚至使国家走向中等收入国家陷阱。再次,可能造成农村生态破坏。农村土地的产权不属于经营者,农村也不是经营者的最终归属,可能致使经营者不顾农村生态环境,肆意排放污染物,带来负的外部性效应,破坏农村生态平衡。最后,可能带来农民的心理失衡。三权分置不可避免地使大量农民租让土地进入城市,由农村“熟人社会”进入城市“陌生人社会”,带来心理落差,而且会带来传统农民精神依托的宗族、氏族的衰弱,恋土情结找不到新的替代,进而造成农民心理失衡,甚至衍生出一系列社会问题。因此,必须健全三权分置配套设施。首先,改革户籍、医疗、教育等制度,打破城乡二元制壁垒,以推动农民城市化进程。其次,健全农村环境监控制度及建立相应的农村污染标准,通过收费、罚款等方式,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农村因污染带来的外部成本内部化,维持农村良性生态环境。最后,引导城乡融合的舆论走向,减少城市居民对农民的排斥和农民对城市居民的敌对心理。
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途径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涉及因素极其复杂,既要注意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多方面能力的培育,又要预防在此过程中引发的诸多风险,需要政府、村委会、科研培训机构协同努力,主要有外部引进、内部培育及协同经营方式。
第一,外部引进。外部引进指从农村外吸纳经营主体来规模化经营土地。外部引进具有较雄厚的资本优势与技术优势,通过招投标方式,由村委会或者村民小组出面,以村或者小组为单位流转土地。该种模式对象主要针对有经营能力、资金雄厚、技术先进的主体,一般该主体以农业研究专门人员或者外部种植大户为主。该途径有两方面优点:一方面,外部主体较内部主体选择性更大、范围更广,更适宜择优合作。相较于有限的内部主体,外部主体的财力更加充裕,与外部市场联系更加密切,更有能力进行大规模的土地生产和销售。另一方面,外部经营主体多以专业的农业种植大户或者有农学专业背景的人为主,具有农村内部所不具备的种植技能。同时,外部经营主体又具备原农村居民所不具备的市场知识和视野,能够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但是外部主体也具有相应的缺点:一方面,外部经营主体对本地的生态环境、市场情况、民风民俗缺乏系统的把握,在运行过程中易与当地居民发生冲突或者丧失当地市场机遇。另一方面,外部经营主体身份上不属于本村人,村规民约及农村舆论力量对其约束乏力,易与村民发生矛盾,在具体运行过程中也可能过度开发农村生态资源、肆意排放污染物,破坏农村生态平衡。
第二,内部培育。内部培育指对农村中符合条件的经营者进行技术培育或者给予相应资金支持。内部培育具有更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环境适应性。农村以“熟人社会”为主要特征,内部经营主体本身为农村居民,与周围的环境都熟悉,同时也在农村拥有一定的社会关系基础。内部培育主要具有两个优势:一方面,较外部引进具有更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内部培育的主体是农村土著居民,受农村舆论约束较强,从而较外部主体更注重环境保护和土壤肥力保持。另一方面,由于内部主体本身属于农村,故与本村居民更为熟悉,较外部经营主体更易于协调与村民关系。但是作为内部主体也具有相应缺陷:一方面,内部主体相较外部经营主体目光短浅、经营技术落后、市场狭小,对资源整合程度不佳。另一方面,内部主体与当地居民更为熟悉,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与部分村民利益发生冲突时,往往不能据理力争,而宁愿违背科学经营规律和市场规则,向村民妥协。
如表1所示,内部培育具有更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及与村民和谐程度,但具有主体选择性少、科技生产技能弱的缺陷;同时,外部引进虽然具有更高的主体选择性与科技优势,但容易产生外部成本及与村民的矛盾。因此,需要通过协同经营来发挥两种培育方式的长处。
第三,协同经营。协同经营指内部经营主体与外部经营主体联合经营。固然,对于经营主体培育的上述两种模式,较传统经营模式更具效率和科学性,但都仍具备各自的缺点。对此,可以通过协同经营的方式来改进。一方面,协同经营的主体包含内部经营主体,可以对经营过程起约束作用,防止新型经营主体过度开发和降低负的外部性效益。同时,经营主体中农村原有主体更便于与村民沟通,具有更高的和谐型。另一方面,经营主体也包括外部经营主体,拥有更雄厚的资金和技术,具有更强的投资能力和销售渠道。具体地说,协同经营主体可以通过内部担保人制度或者雇佣外部职业“经理人”制度来培育。内部担保人制度即外部经营主体进入农村土地流转市场时,需要通过本村担保人来承租土地,通过对担保人本村身份的约束来实现对外部经营主体的有效约束,以免外部经营主体不顾村民利益而做出肆意破坏农村生态环境、文化环境、市场环境的行为。雇佣外部职业“经理人”制度,即内部主体拥有经营对象产权,具体运作过程通过雇佣职业经理人来实现,这样既可以发挥村民对产权所有者的约束,又可以通过职业经理人引入外部的先进经验技术,从而趋利避害,培育真正有利于农村发展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参考文献:
[1] 闫小欢,霍学喜.农民就业、农村社会保障和土地流转[J].农业技术经济,2013,(7).
[2] 贺雪峰.关于“中国式小农经济”的几点认识[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
[3] 魏陆,吕守军.公共经济学[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147.
[4] 邢乐成,梁永贤.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困境与出路[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
通识教育即自由教育,是对心灵的自由滋养,其核心是:自由的精神、公民的责任、远大的志向。一般而言,通识教育也称“普通教育”“一般教育”“通才教育”等等,与专业化教育相比较,通识教育重在“育”而非“教”,其重在开发、挖掘出不同个体身上的潜质与精神气质,要“孕育”出真正的“人”而非“产品”,即学生们通过多样化的选择,得到了自由的、顺其自然的成长。可以说,通识教育是一种人文教育,它超越了专业教育的功利性与实用性。
一、行政文秘专业实施通识教育的必要性
(一)行政文秘职业的特殊性要求实施通识教育改革。秘书职业是一种渗透于一切行业之中的职业,无论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教各个战线的领导机关,农村、医院、学校都需要或多或少、或专职或兼职的秘书人员来支持和辅助领导及领导部门的工作。同时,由于秘书工作的综合性特点,它与行政管理、经济贸易、财务工作、人力资源管理等都存在一定程度的交叉性,其主要工作内容是协助领导处理行政事务,辅助领导决策。综合概括为辅助决策、沟通协调、信息处理、督促检查、调查研究,以及办文、办事、办会等行政事务处理工作。可见,行政秘书是一个综合性、服务性、文化性很强的职业。行政秘书不仅要具备职业岗位所要求的最基本的知识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还需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文素养。因此,单纯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教育与培养对学生发展是不利的,通过通识教育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
(二)当前行政文秘专业教育现状迫切需要推行通识教育改革。专业化教育模式是我国高等教育在特定时期、特定社会背景中的选择,其缺陷也是十分明显的。它过分强调专业划分,把学生的学习限制在一个狭窄知识领域,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随着社会生产发展的日新月异,新工作岗位不断出现,“专业对口”已不再是唯一目标了。因此,某些专业综合性较强的专业,其专业化做得越好,学生就越难适应变换了的工作。行政文秘就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交叉学科,从其传统专业建设而言,也同样存在诸多问题。如文秘专业课程设置不够合理,仅仅围绕行政和秘书岗位核心工作,且过于偏重党政机关政务管理,政治性较强;专业课程教材内容相对滞后,内容陈旧,不能与时俱进,与实际需求严重脱节等等问题,结果导致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一直处于矛盾的状态――社会市场人才需求十分广泛,而专业人才又不能很好地符合市场需求。应对工作岗位的变化,培养学生一般能力往往比专业化更为有效。因此,在行政文秘专业推行通识教育课程改革迫在眉睫。
二、行政文秘专业课程实施通识教育改革的途径
(一)行政文秘专业课程实施通识教育改革的原则。一是要遵循“博学与精专相统一的个性化”原则。通识教育实际上是素质教育最有效的实现方式。通常它把通识教育分解成哲学社会科学素养、人文素养、自然科学与技术素养、美学艺术素养、实践能力素养模块,要求并鼓励学生结合自己实际跨学科、跨专业自由选课,充分发展个性,博学多识;鼓励学生从难、从严、从自己实际出发自主选课,从而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全面提高素质。二是要遵循课程、环境和活动三者之间协调发展的原则。课程、环境和活动之间是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的关系,要使专业核心课程与通识类课程之间存在拓展、衔接、引申等关系,引导学生从自身知识体系以及专业需要的角度出发进行选择,使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更加有利于学生专业水平及综合素养的提升。三是要遵循“民主、科学、真理、正义、自由、宽容”的大学精神原则。通识教育也是“大学精神”的课程实现方式。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力图把学生培养成崇尚科学和民主,追求真理和正义,尊重他人、善于沟通,具备创新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及终身学习能力的人才。四是要遵循既有中国特色,又全面改革开放面向世界的原则。通识教育是现代教育理念中国化的实践过程。无论是国外的博雅教育、全人教育、自由教育、能力拓展训练等教育方式;还是中国的素质教育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育;以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以及培养一专多能、德才兼备的人才教育;乃至弘扬传统文化教育等等,都能涵盖在通识教育的范畴之中。因此,中国的通识教育既应突出中国特色,又应改革开放面向世界,整合国内外多样性的现代教育理念和模式,既体现时代性,又保持民族性,把现代科学技术与中国传统的文化典籍结合起来,把现代信息文明与中华优秀文化历史统一起来。
(二)行政文秘专业课程实施通识教育改革的途径。一是专业核心课程改革的主要途径。在行政文秘专业核心课程设置改革方面,综合考虑当前乃至今后行政文秘人才特殊培养的需求,同时结合就业、升学、公务员考试等多种需求,在专业核心课程上,以“理论够用,强化专业素养,突出专业技能”为主线,围绕管理学、行政学、政治和法学、经济学、秘书学、文学六大学科模块分别开设相应课程。在具体课程设置上,围绕管理学学科可以开设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学、领导学等课程;围绕行政学学科可以开设行政管理、企业公共行政学等;围绕政治和法学学科可以开设政治学、法理学、经济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等;围绕经济学学科可以开设宏观、微观经济学、会计基础等;围绕秘书学学科可以开设秘书理论与实务、档案学、写作学、公共关系学、商务谈判等;围绕文学学科可以开设现代汉语、中国文化、中外文学、新闻与传播学等等,使学生具备较强的行政管理和文秘岗位专业知识、技能,同时又能够适应经济、管理、法律等相应岗位的需求。学生未来无论是考研、读双学位、就业乃至职业提升和转换都有更大的自由空间。在专业技能性核心课程的设置上,可适当开设技能性实践课,比如行政事务综合实训、文书写作与档案管理实训、电子政务实训等,提高学生的专业核心技能。二是专业通识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途径。在行政文秘专业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改革方面,除了全校公共课例如思政、马列、中国近代史、外语、体育、计算机、军事理论与军训、高等数学、大学语文外,专业特色化的通识教育课程可以尝试按照以下思路设置:首先,设置文化学科课程――例如中国文明文化史和西方文明文化史、中外历史经典研读、文学名作与写作训练等。旨在让学生对中西文明的发展历程有整体的理解;使学生学会用历史的方法、以历史的眼光认识事物;从而较深入地了解人类文明的历史演变和文明多元发展、冲突、整合及其在当代的意义,同时提高解读文本和写作能力。其次,设置社会科学课程――例如财务管理、投资理财等、营销学、管理心理学、危机管理等课程,使学生熟悉社会科学的一些主要概念和方法,以加强对当代人类行为的理解,正确认识和处理现代社会面临的问题。教学方法上,则借助于某个学科的某些片断,通过短暂的学术探索,让学生接触到这个学科的研究方法,而不是让学生学习经过简化的、较为完整的学科概论或常识。第三,设置数学和逻辑学课程――通过基础高等数学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数学发展中的重大时间及数学家的创见和发明,了解数学的文化功能和思想价值,以及对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意义,尤其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逻辑学课程则是让学生学会如何正确地进行推理和论证,并能够识别和反驳错误的推理和论证,提高思辨能力。第四,设置艺术创作与审美体验课程,如音乐、戏曲表演、绘画赏析、影视欣赏、书法、社交礼仪、演讲口才、摄影摄像等。培养学生对文学艺术作品的理解能力和审美情趣;提升学生的艺术鉴赏力、想象力、表现力,提升人际沟通和交流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综合素质。第五,设置拓展性训练课程――创新创业训练以及社会实践类课程、校园文化活动以及各类讲座等,拓展学生的岗位适应范围以及社会适应能力。以上五个模块的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旨在向学生展示人类的基础性学问与精神实践领域中的问题及其思考和探索之路,展示人类社会文明历史进程中的重大演变和人类当代状况的基本性质,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拓宽其思想视野,提高其精神感悟能力,并引导学生形成天下关怀、文化自觉与学术探讨之精神。
总之,在通识教育背景下推行行政文秘专业课程的改革与实践,可以弥补当前国内对该专业进行通识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研究的不足,有效推进行政文秘专业内涵建设、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使学生在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的基础上,培养完善的人格和职业气质,提高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自由发挥个人潜质,增强社会适应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其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注:本论文是我校“青年教师创新基金”(项目编号2014JXC15)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刘立宾.通识教育视域下大学课程设置探析.鸡西大学学报,2012(06).